2012年中国国际收支分析报告
2012年一季度金砖国家国际收支状况
![2012年一季度金砖国家国际收支状况](https://img.taocdn.com/s3/m/5ad79894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ab.png)
2012年一季度金砖国家国际收支状况2012年一季度金砖国家国际收支状况2012-09-10 21:26:35| 分类:金砖国家经济 | 标签: |字号大中小订阅中国: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6月14日公布2012年第一季度中国国国际收支平衡表正式数据。
统计显示,2012年第一季度,中国国际收支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呈现“双顺差”,国际储备资产继续增长。
2012年第一季度,经常项目顺差235亿美元。
其中,按照国际收支统计口径计算,货物贸易顺差219亿美元,服务贸易逆差181亿美元,收益顺差173亿美元,经常转移顺差25亿美元。
2012年第一季度,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561亿美元。
其中,直接投资净流入489亿美元,证券投资净流入93亿美元,其他投资净流出35亿美元.中国国国际储备资产因交易增加746亿美元。
其中,外汇储备资产增加748亿美元(不含汇率、价格等非交易价值变动影响),在基金组织的储备头寸减少4亿美元,特别提款权增加2亿美元。
2012年一季度,中国国际收支整体顺差796亿美元。
俄罗斯:俄罗斯银行公布的国际收支平衡表数据显示,2012年一季度,俄罗斯国际收支继续呈现经常项目顺差,资本和金融项目逆差格局,国际储备资产继续增长。
2012年一季度,俄罗斯经常项目顺差392.63亿美元。
其中,按照国际收支统计口径计算,货物贸易顺差589.65亿美元,服务贸易逆差77.68亿美元,收益逆差114.29亿美元,经常转移逆差5.05亿美元。
2012年一季度,资本和金融项目逆差346.61亿美元(包括净错误和遗漏)。
其中,资本项目逆差47.76亿美元,金融项目逆差234.40亿美元,净错误和遗漏-64.45亿美元。
在金融项目中,直接投资净流入9.59亿美元,证券投资净流入69.41亿美元,金融衍生工具投资净流入1.69亿美元,其他投资净流出315.08亿美元。
国际储备资产增加46.02亿美元。
2012年一季度,俄罗斯国际收支整体顺差46.02亿美元。
浅析我国国际收支的变化趋势及主要原因
![浅析我国国际收支的变化趋势及主要原因](https://img.taocdn.com/s3/m/461d05cda8114431b90dd8ec.png)
浅析我国国际收支的变化趋势及主要原因作者:孙熠来源:《对外经贸实务》 2013年第9期国际收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对外所有经济活动引起的收支总额的对比情况,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中,则主要体现为货物、资本和官方储备变动的情况,包括:经常项目、资本与金融项目、储备资产项目及误差和遗漏项目四个部分。
本文通过对1997—2012年我国国际收支平衡表的观察比较,对我国近年来的国际收支变动趋势及主要原因进行简要分析。
一、我国国际收支基本变化趋势(一)经常项目仍然保持较大顺差经常项目的变动主要受货物贸易规模的影响。
近年来,货物进出口贸易规模保持增长,但由于进口增速快于出口增速,使得贸易顺差略有缩小。
以2012年我国的对外贸易量为例。
这一年贸易出口20569亿美元,同比增长8%;进口17353亿美元,同比增长5%,从而2012全年进出口贸易实现顺差3216亿美元,较2011年增长32%,贸易顺差继续改善,这是由于出口有较大的增长。
其他年份也是类似情况。
服务贸易规模增长较快,但仍呈逆差局面。
97年服务贸易逆差33.985亿美元,2000年达到56.001亿美元,到2012年这一逆差继续扩大至897亿美元。
这主要是由于进口增长快于出口而造成的。
由于我国服务贸易出口仍以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的传统服务业为主,知识密集型、资本密集型的现代服务业则尚处于起步阶段。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要素价格不断抬升,传统服务业的比较优势逐步丧失,使得出口增长相对迟缓。
收益项目由顺差转为逆差,且逆差有所收窄。
自93年开始,收益项目开始呈现逆差,且逆差额不断扩大,到2001年,逆差额达到历史最高值192亿美元。
此后,逆差逐渐缩小。
2005年,收益项目转为顺差,达到106亿美元,此后顺差不断加大。
2011年,收益项目由2010年顺差304亿美元转为逆差119亿美元,到2012年,收益项目逆差421亿美元,较上年下降40%。
其中,投资收益逆差574亿美元,同比下降33%;职工报酬顺差153亿美元,同比增长2%。
我国的国际收支分析
![我国的国际收支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2cc9581bceb19e8b8f6ba27.png)
我国的国际收支分析国际收支状况集中的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的经济实力和对外经济活动状况。
因此,国际收支的好坏,直接影响一国国际经济地位的高低。
分析有关我国的国际收支状况,对于正确制定对外经济贸易政策和货币金融政策,保持国际收支的均衡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下面就对我国近十年的国际收支进行分析。
一、我国国际收支状况即使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世界经济大衰退的背景下,我国面对严重外部的冲击和内部的结构调整的困难下,我国的对外经济仍然保持着平稳的状态,从表中可以看出,从2002年以来,我国的国际收支一直保持着“双顺差”的状况,即经常账户和资本与金融账户均顺差,并且“双顺差”的趋势一直在扩大。
为了便于分析,列出了我国2002年~2011年的我国国际收支平衡表,见表1(数据来自:国家外汇管理局网)。
下面从项目这个角度具体对这几年的国际收支进行分析。
(一)、经常账户收支方面:这10年中,经常账户收支与货物贸易收支均处于顺差状态,从这里可以看出,经常项目的顺差与货物贸易的顺差有高度的相关性。
并且经常项目顺差规模由逐年增长趋于平稳。
根据我国国家外汇管理局的数据来看,2002年,我国经常项目顺差354亿美元,其中,货物贸易出口为3875亿美元,进口为3521亿美元。
2005年,经常项目顺差增加到了1324亿美元,出口也增加到了9039亿美元,进口增为7715亿美元。
到了2008年经常项目顺差则为4206亿美元,而出口和进口也分别增加为17462亿美元和13256亿美元。
但是到了2009年以后,经常项目顺差额较上年下降了35%,这是由于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所致。
2009年,我国经常项目顺差为2433亿美元,出口和进口分别是14842亿美元和12409亿美元。
到了2010年和2011年,顺差幅度有下降的趋势,但不是很大,趋于一个平稳状态。
货物贸易收支在这10年中,货物贸易一直处于顺差地位,并且2002年~2008年一直是在往上升。
2012中国宏观经济总数据结
![2012中国宏观经济总数据结](https://img.taocdn.com/s3/m/926838e0b8f67c1cfad6b88e.png)
初步测算,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22709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8%。
其中,一季度增长8.1%,二季度增长7.6%。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7471亿元,同比增长4.3%;第二产业增加值110950亿元,增长8.3%;第三产业增加值98677亿元,增长7.7%。
从环比看,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8%。
一、农业生产形势较好,夏粮再获丰收全国夏粮总产量12995万吨,比上年增加356万吨,增长2.8%。
二、工业生产运行在适度增长区间,企业利润同比下降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0.5%,增速比一季度回落1.1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回落3.8个百分点。
三、固定资产投资稳定增长,基础设施投资增速由负转正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150710亿元,同比名义增长20.4%(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8.0%),增速比一季度回落0.5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回落5.2个百分点。
四、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继续回落,商品房销售降幅缩小六、进出口小幅增长,一般贸易增速较快上半年,进出口总额18398.4亿美元,同比增长8.0%,增速比一季度加快0.8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回落17.8个百分点。
七、货币供应量同比增速平稳,新增贷款同比增加6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92.50万亿元,同比增长13.6%,比上月末高0.4个百分点,与上年末持平;狭义货币(M1)余额28.75万亿元,增长4.7%,比上月末高1.2个百分点,比上年末低3.2个百分点;流通中货币(M0)余额4.93万亿元,增长10.8%。
八、居民消费价格涨幅继续回落,工业生产者价格同比下降上半年,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3.3%,涨幅比一季度回落0.5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回落2.1个百分点。
其中,城市上涨3.3%,农村上涨3.3%。
九、城乡居民收入较快增长,农村居民收入增速快于城镇上半年,城镇居民人均总收入13679元。
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509元,同比名义增长13.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7%,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2.1个百分点。
2012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报告
![2012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864a7525915f804d2b16c190.png)
2012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报告(宏观经济)学校:-----大学班级:06专业:中国经济形势分析报告引言:为了更好将所学的课本知识的运用到现实经济实践分析中,我们每一个成员积极参与这次teamwork,大家明确分工,查月相关资料共同参与讨论,大家受益颇多。
本报告以我国的经济增长的三架马车为分析主线,贯穿国家的整个经济体系。
然后逐步分析面对我国当前的经济形势及相应的宏观调控策略。
一、“三驾马车”分析GDP是最终需求─投资、消费、净出口这三种需求之和,因此经济学上常把投资、消费、出口比喻为拉动GDP增长的“三驾马车”,这是对经济增长原理最生动形象的表述。
正对投资、消费、净出口这三种需求进行简单的解释:1、内需是指内部需求,即就是本国居民的消费需求,它是经济的主要动力2、投资是指财政支出,即政府通过一系列的财政预算包括发行国债,对教育,科技,国防,卫生等事业的支出,是辅助性的扩大内需;3、出口是指外部需求,即是通过本国企业的产品打入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扩大自己的产品销路。
根据图表可知:1)固定资产投资将维持在去年的水平上运行,略有下降,投资更倾向于战略性新兴产业、保障房建设、社会保障体系、农业、交通、水利、教育、旅游、文化产业等领域,2012年投资增速达到20%左右,新增贷款8—9万亿。
固定资产投资分制造业投资占34%、基础设施投资占22%、房地产投资占25%、其他(服务业和农业)占19%投资几大部分:1、制造业投资:预计随着经济回落而放缓至25%左右,较上年回落6%;2、基础设施投资:2012年国家将加大民生工程建设将使水利、环境、电力燃气投资企稳回升;2011年年中中断的铁路投资将复工,2012年投资7000亿元,较2011年增长30%以上。
基础设施投资将是国家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的投资重点,预计2012年将从5%大幅回升到15%。
3、房地产投资:商品房投资鉴于国家政策调控和高库存及市场已经形成的下行趋势,投资增速将从27%下降到8%;保障房投资2011年是7000多亿元,增速95%,按照保障房投资进度40:40:20及政府资金两方面测算,2012年投资额为9200亿元,增速18%;因此预计:2012年房地产投资从31.7%回落至9.8%。
近六年国际收支平衡表动态分析
![近六年国际收支平衡表动态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abe63753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c36c504.png)
中国近六年的国际收支平衡动态分析对于任何国家而言, 国际收支不平衡都是无法避免的, 但是长期国际收支不平衡, 特别是长期的、巨额的逆差或顺差都会对国民经济产生不良影响。
而动态平衡是一国宏观调控的目标之一, 通过对国际收支的动态分析, 我们可以了解到若干连续时期内一国的国际收支是否达到大体平衡状态。
利用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所提供的资料和数据, 对2006-2011年我国国际收支平衡表进行了动态分析。
最后提出一些自己的想法和建议。
一、经常项目分析经常项目在较大程度1、总体上可以看出, 这六年内, 经常项目差额变化趋势较为起伏, 2006年至2008年之间差额有大幅度的增长, 而在2008年却有很大程度上的下降, 之后就是较小幅度的下降。
2、我国近六年以来, 经常项目一直呈现顺差状态, 在2008年达到六年以来经常项目顺差的最高值4206亿美元, 经常账户持续的顺差表明了我国的净对外投资国地位。
3、货物和服务项目分析我国近六年货物和服务贸易占经项目的比重很大, 也就是说, 经常项的顺差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货物和服务易的顺差造成的。
4、 其中, 货物贸易六年内保持顺差, 并增长很快, 相反服务贸易一直呈现逆差, 而且2008年受国际经济不景气的影响, 逆差出现较大幅度的增加。
可以说, 部分货物贸易顺差被服务贸易逆差所抵消。
5、2007年下半年以来, 受美国次贷危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 世界经济增速放缓,对我国的货物和服务出口需求减弱, 导致2008年货物和服务差额长率大幅减小。
目前, 需要努力扩大内需, 特别是扩大居民消费需求, 提高内需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减少对外的过度依赖。
我国投资收益的变动趋势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
2006—2008年, 收益项目较之前相比转为顺差, 主要是由于随着我国在国外投资和储备资产逐渐增大, 获得的投资收益逐渐增多, 从而超过了吸收外资所支付的投资收益。
7、 而2008年之后, 收益项目又转为逆差, 主要是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 国外市场缺少发展与投资, 我国吸收外资较多, 对外支付的投资收益较多8、经常转移项目2006年—2011年, 经常项目都处于顺差, 但是有一定程度上的变化, 在六年期间进行不同程度上的波动。
2012年国际收支平衡表分析
![2012年国际收支平衡表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6a5d9ce8eefdc8d377ee3253.png)
2012年国际收支平衡表分析2012年国际收支平衡表分析第六小组一、国际收支概况根据统计表显示,去年中国国际收支经常项目呈现顺差,而资本和金融项目呈现出逆差,国际储备仍然保持较快地增长。
2012年,中国国际收支经常项目顺差1931亿美元,同比增长41.78%。
按国际收支统计口径计算,货物出口20569亿美元,货物进口17353亿美元,顺差3216亿美元;服务项目收入1914亿美元,支出2812亿美元,逆差898亿美元;收益项目收入1604亿美元,支出2026亿美元,逆差422亿美元;经常转移收入512亿美元,支出477亿美元,顺差35亿美元。
2012年,资本和金融项目逆差168亿美元,而2011年,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2655亿美元。
其中,直接投资净流入1911亿美元,证券投资净流入477亿美元,其它投资净流出2600亿美元。
虽然资本和金融项目出现了小幅的逆差,但是在经常项目存在较大顺差的推动下,2012年中国国际储备也出现了较为快速增长,但是较2011年的增速慢。
其中,特别提款权减少了5亿美元,在基金组织的储备头寸减少16亿美元,外汇储备增加987亿美元,总体上储备资产增量低于去年同期增加3878亿美元的水平,外汇储备的增量也低于去年的3848亿美元的水平。
外汇贮备较多意味着我国中央银行干预外汇市场,稳定汇率的能力增强,对加强外汇市场参与者对其货币的信心十分有利,相应的也有助于本币汇率的上升。
同时也说明了我国的偿债能力也进一步加强。
二、具体分析(一)经常项目差额分析经常项目差额是由经常项目的借方和贷方之差,经常账户由三个子项目构成,分别为货物与服务项目(又称贸易项目)收益项目和经常转移项目,因此经常账户差额就可以写为:经常账户差额=贸易账户差额+收益差额+经常转移差额如果差额为正,则经常账户盈余,如果为负则经常账户赤字,如果为零,则经常账户平衡,经常账户差额的变化受其子项目差额的影响,其子项目和内部结构的变化都将直接影响经常账不足,有待提高,及时找出原因,对其内部组织结构加以调整和优化。
上半年中国国际收支报告
![上半年中国国际收支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6e7e61bc7c1cfad6195fa7e4.png)
增长 9%和 7%;顺差 1128 亿美元1,增长 29%(见图 1-5)。
项目
国际收支总差额
表 1-1 2006-2012 年上半年国际收支顺差结构 单位:亿2008 年
2009 年
2010 年
2011 年
2012 年 上半年
2811 4474 4607 4417 5247 4228 921
表
1-1 2006-2012 年上半年国际收支顺差结构 1-2 2012 年上半年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 3-1 2012 年上半年人民币外汇市场交易概况 C5-1 2005-2011 年“金砖国家”资本项目状况
—4—
一、国际收支概况
(一)国际收支运行环境 2012 年上半年,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发达经济体复苏乏力,特 别是欧元区经济增长停滞,主要新兴经济体也呈现增长回落的态势 (见图 1-1)。国际金融市场持续振荡,一季度欧债危机有所缓和,但 二季度随着希腊政局动荡、西班牙和意大利主权债务及银行部门等风 险加大,欧债危机震荡升级,国际市场避险情绪上升(见图 1-2)。新 兴经济体普遍面临资本流出压力,大量资金回流欧洲自救或转向安全 资产,主要新兴经济体股市和货币出现波动,二季度摩根士丹利新兴 市场股票指数累计下跌 10%,货币指数累计下跌 5%(见图 1-3)。国 际大宗商品价格大幅波动,纽约轻质原油期货价格和伦敦金属交易所 期铜价格自 3 月前后见顶快速回落,截至 6 月末分别下滑 21%和 12%。
—6—
1-4),但经济结构调整和稳定经济增长的任务依然艰巨。金融支持经 济发展力度加大,央行上半年两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共计 1 个百分点, 1 次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加大逆回购操作力度,同时防范和化解金 融风险的任务加重。人民币汇率逐步趋近市场认可的合理均衡水平, 单边升值的走势和预期明显改变,但另一方面境内主体财务运作方式 有所调整,购汇和持汇意愿增强、外汇融资动机减弱。
2012年(年中)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2012年(年中)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93cf8a65caaedd3383c4d355.png)
2012年(年中)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2012.7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一、2012年上半年GDP增速为7.8% 三年以来首次跌破8%持续两年多的国内房地产调控,以及中小企业、大企业经营普遍困难,导致国内投资规模的缩减,加上国际经济下行导致外贸需求不足,投资、消费、进出口都是降字当头,多因素的影响拖累整体经济增长,使得2012年第一季度经济下滑就超于了预期,特别超出了去年底和今年初的预期,为8.1%;第二季度仅增长7.6%,出现连续6个季度回落;而整个上半年GDP增速为7.8%,三年以来首次突破8%。
下面我们来具体分析国内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和面临的问题:1.有利的条件(1)稳增长系列举措夯实了经济平稳增长的基础◆基建:国务院加快投资项目审批进度,启动一批带动力强、见效快的投资项目,主要包括铁路、节能环保、农村和西部地区基础设施、教育、卫生、信息化等领域项目的投资建设。
◆投资:各部委“新36条”实施细则悉数出台,我国民间资金发展将迎来新的机遇,同时推动我国投融资体制进一步向多元化、市场化和高效化方向发展,良好的投融资环境将为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消费:5月中央财政安排363亿元用于推广节能家电产品,刺激低迷的消费市场。
◆出口:商务部与有关部门,从缓解企业资金压力、加大财税政策支持力度、完善出口信用风险保障机制、保持汇率基本稳定、应对贸易摩擦等方面支持外贸企业。
◆信贷:央行先后降低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和两次降息基础上,将人民币基准利率做出下调,有很强的政策导向作用,并放宽利率浮动范围、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具有比较积极的意义(2)通胀压力减轻为信贷投放和资源价格改革提供了空间目前我国物价涨幅逐月缩小,通胀压力明显减轻。
较低的物价涨幅为银行放松信贷和增加货币供应量提供了条件,而基准利率下调引导信贷融资成本下降,有助于改善实体经济的资金供给、活跃经济。
(3)区域协调发展有助于延长经济周期和增强经济后劲过去10年来,我国区域发展战略有效激发了中西部地区的发展潜力和发展热情,而东部产业转移也为中西部发展增添了资金和技术支持。
2013年国际收支平衡表分析报告
![2013年国际收支平衡表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9ff4b868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30.png)
2013年国际收支平衡表分析报告2010-2013年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分析2010年我国经常项目顺差2378亿美元,货物和服务顺差2230亿美元,收益逆差259亿美元,经常转移顺差407亿美元。
2011年我国经常项目顺差1361亿美元,货物和服务顺差1819亿美元,收益逆差703亿美元,经常转移顺差245亿美元。
2012年我国经常项目顺差2154亿美元,货物和服务顺差2318亿美元,收益逆差199亿美元,经常转移顺差34亿美元。
2013年我国经常项目顺差1828亿美元,货物和服务顺差2354亿美元,收益逆差438亿美元,经常转移逆差87亿美元。
由数据可得,10-13年我国经常项目顺差主要来源是货物和服务项目,这反映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还比较低,主要依靠实体资源的交易来获取顺差。
经常账户记录在一定时期内的对外经常性经济交易,反映一国与他国之间资源的实际转移状况,是国际收支平衡表中最基本、最重要的项目,也是决定和影响一国国际经济收支真是平衡的基本内容。
10-13年中经常账户中的货物与服务、收益、经常转移各项指标都在逐年稳步增长着,它集中反映了我国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和经济实力不断增强。
在每年的货物和服务项目中,货物收支顺差差额在小范围内呈上下波动主要是呈增长趋势,而服务收支逆差差额则呈逐年大范围内的增长趋势,这表明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仍然有待提高。
2010年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2869亿美元,资本项目顺差46亿美元,金融项目顺差2822亿美元。
2011年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2655亿美元,资本项目顺差54亿美元,金融项目顺差2600亿美元。
2012年资本和金融项目逆差318 亿美元,资本项目顺差43亿美元,金融项目逆差360亿美元。
2013年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3262亿美元,资本项目顺差31亿美元,金融项目顺差3232亿美元。
资本和金融账户中,除12年外,我国的资本项目与金融项目都出现顺差现象。
2012年我国国际收支从往年的“双顺差”格局转为经常项目顺差、资本和金融项目逆差的“一顺一逆”状态,我国经济受东南亚金融危机影响较大。
2012年中国国际收支状况分析报告
![2012年中国国际收支状况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018f520c03d8ce2f00662311.png)
2012年中国国际收支状况分析报告一、2012年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项目名称借方贷方差额经常账户22668245991931贸易账户20165 22483 2318资本与金融账户13951 13783 —168 储备资产1101 136 —966净误差与遗漏798 0 —798二、表格分析1、经常项目顺差1931亿美元,其中,按照国际收支统计口径计算,货物贸易顺差3216亿美元,服务贸易逆差897亿美元,收益逆差421亿美元,经常转移顺差34亿美元。
2、资本和金融项目逆差168亿美元,其中,直接投资净流入1911亿美元,证券投资净流入478亿美元,其他投资净流出2600亿美元。
3、国际储备资产增加966亿美元(不含汇率、价格等非交易价值变动影响),其中,外汇储备资产增加1101亿美元,特别提款权及在基金组织的储备头寸减少136亿美元。
4、国际收支总顺差大幅下降。
2012年我国国际收支总顺差1763亿美元,较2011下降56%。
其中,资本和项目逆差168亿美元,为亚洲金融危机以来首次逆差。
5、货物贸易顺差较快增长。
按国际收支统计口径,2012年我国货物贸易出口20569亿美元,进口17353亿美元,分别较2011年增长8%和5%;顺差3216亿美元,增长32%。
6、服务贸易逆差进一步扩大。
2012年收入和支出较2011年分别增长了3%和14%。
7、收益项目逆差有所收窄。
2012年收益项目逆差421亿美元,下降40%。
其中投资收益下降33%,主要原因是外商投资企业中外方投资收益较上年有所下降。
逆差原因:资本和金融项目逆差反映了过去的一年,由于世界经济增速放缓、国际金融动荡加剧、国内经济增长减速,我国总体面临资金流出的压力。
并且国际收支从“双顺差”转为经常项目顺差、资本和金融项目逆差,表明我国国际收支自主平衡的能力增强,符合国家宏观调控方向,也体现了藏汇于民的积极成效。
同时,在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进一步改革、外汇储备基本稳定后,如果经常项目顺差,必然形成资本和金融项目逆差。
2012年我国国际收支状况问答
![2012年我国国际收支状况问答](https://img.taocdn.com/s3/m/d1a2d90e90c69ec3d5bb752f.png)
年国际收支平衡表初步数据,能否请您介绍一下当前我国国际收支状况?支状况继续改善。
一是经常项目收支继续保持基本平衡。
2012年,货物贸易顺差虽有所增长,但服务贸易和收益项目逆差扩大,经常转移顺差减少,经常项目总顺差2138亿美元,同比仅增长6%;与同期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为2.6%,较上年下降0.2个百分点。
二是资本和金融项目(含误差与遗漏,下同)呈现净流出。
2012年,资本和金融项目逆差1173亿美元,上年为顺差1861亿美元。
除第一季度外,2012年第二至第四季度资本项目和金融均呈现逆差。
三是外汇储备增长大幅放缓。
2012年,国际收支口径的外汇储备资产(剔除汇率、价格等非交易价值变动影响)仅增加987亿美元,同比少增74%。
据,截至2012年9月末,我国对外金融净债权为1.8万亿美元,而2012年国际收支平衡表上收益项目为逆差235亿美元。
这是否表示我国对外投资损失呢?对外投资是损失还是盈利挂钩。
收益项目既包含我国对外投资的收益,也包含外方在我国投资获得的收益,差额由二者相减得到。
收益项目逆差主要反映了我国对外投资和外方在我国投资的结构性差异,及其对应的较大收益率差别(一般来说,股权投资收益率大于债权投资)。
根据2012年9月末国际投资头寸表数据,我国对外总资产中约67%为储备资产,其主要运用形式是债权投资。
2011年,我国对外资产的收益率(当年国际收支平衡表中投资收益贷方/上年末和当年末国际投资头寸表中对外总资产余额的平均值)约为3%,与美国、德国和日本相当(英国仅约2%)。
而我国对外总负债中约61%为外国来华直接投资,其主要运用形式是股权投资。
2011年,外方投资收益率(当年国际收支平衡表中投资收益借方/上年末和当年末国际投资头寸表中对外总负债余额的平均值)约为6%,高于主要发达国家2%左右的水平。
同时,我们利用外资,创造了就业和税收、引进了技术、开拓了市场,对外方支付股息、利息不能视为是我们的损失。
2011-2012年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
![2011-2012年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https://img.taocdn.com/s3/m/70d94312c5da50e2524d7f9e.png)
-34
6
40
3.4外汇
68
-3,848
0
3,848
3.5其它债权
69
0
0
0
四.净误差与遗漏
70
-350
0
350
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
2012年
单位:亿美元
项目
行次
差额
贷方
借方
一.经常项目
1
1,931
24,599
22,668
A.货物和服务
2
2,318
22,483
20,165
a.货物
3
3,216
20,569
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
2011年
单位:亿美元
项目
行次
差额
贷方
借方
一.经常项目
1
2,017
22,868
20,851
A.货物和服务
2
1,883
20,867
18,983
a.货物
3
2,435
19,038
16,603
b.服务
4
-552
1,828
2,381
1.运输
5
-449
356
804
2.旅游
6
-241
485
726
192
2.1.1股本证券
32
11
112
101
2.1.2债务证券
33
51
143
91
2.1.2.1 (中)长期债券
34
50
137
88
2.1.2.2货币市场工具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35
2
2012年中国国际收支报告
![2012年中国国际收支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28ddca7248d7c1c708a145c8.png)
三、外汇市场运行与人民币汇率 .................... 37
(一)外汇市场改革和建设情况 ..................................................37 (二)人民币汇率走势 ..................................................................37 (三)外汇市场交易 ...................................................................... 44
—1—
目录 一、国际收支概况 ................................. 5
(一)国际收支运行环境 ................................................................5 (二)国际收支主要状况 ................................................................7 (三)国际收支运行评价 ..............................................................16
2012年我国经济运行情况概述及出口问题分析
![2012年我国经济运行情况概述及出口问题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a20486cf58f5f61fb73666f3.png)
2012年我国经济运行情况概述及出口问题分析 1、前言2011年以来,在国际经济环境呈现发达经济体失业率居高不下、欧债危机加剧、新兴经济体通货膨胀压力增大的复杂背景下,国内经济呈现经济增速同比下降但物价涨幅同比上升的复杂局面。
我国抓住经济运行中的主要矛盾,将稳定物价总水平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尽管增长速度有小幅的回落,但是运行态势总体保持平稳,经济从政策刺激向自主增长有序转变的态势非常明显。
纵观2011年,我国经济运行状况具体表现为:1)经济保持较快增长,增速平稳放缓;2)物价过快上涨势头得到控制;3)固定资产投资保持稳定增长,保障房投资成为新亮点;4)消费实际增速明显放缓,汽车等消费退潮明显;5)进出口增速前高后低,贸易平衡状况继续改善;6)社会保障逐步完善,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结合2011年我国经济运行状况的特点,我们将对今年我国经济运行状况进行分析探讨,从当前国内经济运行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分析到国际、国内经济环境判断,从而给出本年度国内经济运行状况的展望。
另外,在世界整体经济尚待复苏的情况下,我国的出口必定受较大影响,文章的最后将对我国出口贸易受阻的现状、原因和相关对策作介绍。
2、当前国内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2.1国内经济结构调整进展放缓,对全球经济调整的趋势性要求反应迟缓世界经济将步入较长时间的低速增长期,世界经济结构正在展开深度调整,欧美发达国家正在改变过度消费的局面,全球经济调整对我国经济结构调整提出了新要求。
在全球经济调整过程中,发达经济体的政府、企业和居民家庭的“去杠杆化”将减弱对我国出口产品的需求,各国贸易政策都趋向保守。
然而,国内许多地区对全球经济调整的趋势性要求反应迟缓,在国内甚至全球产能过剩的背景下,仍然在大上重化工业投资项目,指望形成原材料进口、临港工业区加工、返销国际市场的重化工业国际大循环。
这种循环对国内的节能减排危害极大,将高能耗高污染留在国内;对国外则可能面临反倾销、反补贴、碳关税等各种贸易摩擦,甚至成为全球经济调整的牺牲品。
2012年中国国际收支资本金融账户逆差分析
![2012年中国国际收支资本金融账户逆差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9abf19bcc22bcd126ff0c50.png)
2012年中国国际收支资本金融账户逆差分析一、2012年我国国际收支主要状况从2007年至2012年,经常项目差额变化趋势较为起伏,但一直都呈现逆差状态,在2008年达到最高值4206亿美元。
2012年国际收支平衡表上,资本和金融项目逆差163亿美元,除第一季度外2012年第二至第四季度资本和金融项目均呈现逆差。
国际收支账户从“双顺差”格局转为“经常项目顺差、资本和金融项目逆差。
二、资本和金融账户分析2012年资本和金融项目资金流入13,783亿美元,支出13,951亿美元。
逆差168亿美元。
其中资本项目资金流入45亿美元,支出3亿美元,顺差42亿美元。
金融项目资金流入 13738亿美元,支出13949亿美元,逆差211亿美元。
2012年资本和金融账户出现逆差,这是一种资本外流的体现。
我国在外投资净增加额=我国在外直接投资净增加额+我国在外证券投资净增加额+我国在外其它投资净增加额,我国在外投资净增加额及其构成反映了我国在外投资的规模及其构成情况;外国在华投资净增加额=外国在华直接投资净增加额+外国在华证券投资净增加额+外国在华其它投资净增加额,外国在华投资净增加额及其构成反映了外国在华投资的规模及其构成情况。
以下从直接投资、间接投资、其他投资三个方面分别分析引起逆差的原因。
1.直接投资按国际收支统计口径,2012年我国在外直接投资净流出624亿美元,同比增长29%,直接原因是对外直接投资资本金跨境流动规模大幅增长。
受国际经济环境动荡及国内经济增速放缓的影响,外国在华直接投资净流入2535亿美元,较上年下降9%。
2.证券投资2012年,由于境外对我国证券投资大幅增长,我国证券投资项下实现顺差478亿美元,同比增长140%。
相比2011年62亿美元的净流入,2012年我国对外证券投资净流出64亿美元,其中新增301亿美元,撤回237亿美元,较上年分别增长56%和下降7%。
对外证券投资恢复增长体现了藏汇于民的积极成效,但由于资本流出渠道仍缺乏有效的体制保障和激励,我国对外证券投资仍呈现金融部门多、实体部门少,债权投资多、股权投资少的格局。
2012年中国国际收支状况分析报告
![2012年中国国际收支状况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0100f2fc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da.png)
2012年中国国际收支状况分析报告2012年中国国际收支状况分析报告一、国际收支主要状况2012年,我国国际收支经常项目顺差1931亿美元,和2011年相比,增长41.88%。
资本和金融项目逆差168亿美元,属于小幅度的逆差。
储备资产增加额为966亿美元,2011年储备资产增加额为3878亿美元,2012年较2011年净减少2912亿美元。
各主要项目情况如下:(一)经常项目差额分析1.货物和服务差额分析2012年经常账户盈余1931亿美元,其中货物和服务项目顺差2318亿美元,贸易项目中货物实现顺差3216亿美元,,全年货物贸易出口20569亿美元,进口17353亿美元。
服务项目逆差897亿美元,主要由于运输、旅游、保险服务、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电影音像和未提及的政府服务呈现逆差,说明我国在这些方面的国际竞争力不足,存在可提升的空间。
2.收益差额分析全年收益项目逆差421亿美元。
主要我国对外资产规模减小,投资收益出现逆差。
同时,我国海外务工人员的劳务收入继续增长,全年职工报酬净流入153亿美元。
3.经常转移差额分析2012年经常转移项目顺差34亿美元,而2011年经常转移项目顺差245亿美元,同比有较大幅度下降,说明我国对其他国家进行的援助与支持比往年多了。
(二)资本和金融项目分析2012年资本和金融项目资金流入13,783亿美元,支出13,951亿美元,逆差168亿美元。
1.资本账户差额分析资本项目资金流入45亿美元,支出2亿美元,顺差43亿美元。
2.金融账户差额分析金融项目资金流入 13738亿美元,支出13949亿美元,逆差211亿美元。
其中(1)直接投资顺差1911亿美元,较2011年出现下降现象。
其中,外国在华直接投资净流入2535亿美元,绝对规模仍然保持在高水平;我国在外直接投资净流出624亿美元,比2011年增长28.9%,但相对于外国在华直接投资相比,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规模较小,说明我国还需要进一步扩大对外直接投资的规模。
近年来我国国际收支状况以及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近年来我国国际收支状况以及对我国经济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1f9f59f2aa00b52acfc7ca83.png)
我国国际收支状况以及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国际收支是衡量一国经济对外开放的主要工具,它记录了一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商品与服务以及资本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
一国的国际收支状况不仅影响本国国内的经济运行,也会影响一国的对外经济交往。
国际收支平衡,也称对外经济平衡,是宏观经济四大目标之一。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国内均衡和对外均衡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互决定、相互影响的关系。
如果增长、就业和物价没有达到均衡状态,必然会反映到国际收支上来;如果国际收支很不平衡,就不可能真正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也就不可能真正扩大就业,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一、我国近年来国际收支状况我国近年来国际收支一直保持总顺差格局,但总顺差的幅度有一定波动。
主要表现在各个记账项目差额的波动,尤其以经常项目和资本和金融项目的变动最为突出。
自2005-2011年以来我国的国际收支一直保持双顺差,但顺差的规模有所减少。
2011年,我国经常项目顺差2017亿美元,同比下降15%,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2211亿美元,下降23%;国际收支总顺差4228亿美元,较2010年下降19%,低于2007-2010年年均顺差4686亿美元的规模。
2012年,国际收支平衡新格局初步形成。
我国国际收支从1999年以来的持续“双顺差”转为“经常项目顺差、资本和金融项目逆差”,显示我国国际收支逐渐趋向自主调节、自我平衡。
但这与市场主体根据境内外利差、汇差等市场环境变化调整财务运作,由以往的“资产本币化、负债外币化”转向“资产外币化、负债本币化”的顺周期变化密切相关,国际收支自我平衡的基础还不牢固。
2013 年上半年,国际收支总顺差重新反弹。
经常项目顺差984亿美元,同比增长27%;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1187 亿美元,增长7.0倍;国际收支总顺差2171 亿美元,增长1.4 倍。
其中跨境资本流动出现较大波动。
2012 年底以来,在主要发达经济体相继加码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国内经济缓中企稳等因素共同作用下,我国跨境资金流入压力显著增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货物和服务差额分析
2012年经常账户盈余1931亿美元,,其中货物和服务顺差2318亿美元,贸易交易中货物实现顺差3,216亿美元,服务项目逆差897亿美元,观其服务项目的子项目中,顺差的有:通讯服务(91亿美元),建筑服务(86亿美元),计算机和信息服务(106亿美元),咨询(134亿美元),广告、宣传(20亿美元),其他商业服务(89亿美元),在顺差中又以计算机与信息服务咨询最佳,这说明我国在这几方面的国际竞争力较强,逆差项目有:运输(469亿美元),旅游(519亿美元),保险(173亿美元),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167亿美元),电影音像(4亿美元),别处未提及的政府服务(1亿美元),其中逆差中运输旅游保险所占比例较大,说明我国在这几方面的国际竞争力不足,有待提高,及时找出原因,对其内部组
织结构加以调整和优化。
,2其他项目差额分析
从所给数据来看,贸易项目的顺差在经常账户中占绝大部分,经常转移项目的顺差虽然依然存在,但相比去年有所减少(去年为252亿美元),收益的逆差有所增加(去年为119亿美元。
)
二,资本和金融项目分析目分析
2012年金融账户资金流入13738亿美元,支出13949亿美元,逆差为221亿美元,
直接投资差额分析
2012年我国在外直接投资增加额-624亿美元,外国在华直接投资增加额2535亿美元,直接项目盈余1911亿美元,
证券投资差额分析
2012年我国对外证券投资增加额-64亿美元,外商在华证券投资542亿美元,盈余478亿美元,
其他投资项目分析
2012年我国在外其他投资增加额-2316亿美元,外国在华其他投资增加额-284亿美元,盈亏2600亿美元,
我国在外投资增加额中直接投资和其他投资的增加额比例较大,
外国在华投资增加额中直接投资增加的比例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