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学七年级复习提纲

合集下载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复习提纲 全册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复习提纲 全册

第一章科学入门一、科学在我们身边1、科学的概念:2、观察、实验、(思考)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方法。

实验又是进行科学研究最重要的环节。

3、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给我们的生活既带来了正面的影响,也带来了负面的影响。

※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瓦特发明了蒸气机。

都开始于观察。

二、实验和观察1、借助仪器和工具,我们可以扩大观察的范围和进行数据的测量。

2、将生鸡蛋放入盛有清水的烧杯里,鸡蛋会下沉;往烧杯里加入食盐并用玻璃棒搅拌后食盐开始溶解, 生鸡蛋会上浮并最终漂浮;如果再往烧杯里添加清水,鸡蛋会慢慢下沉。

玻璃棒的作用:加速食盐的溶解。

3、实验仪器:试管:是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可以直接进行加热。

给试管内的液体加热时,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试管夹应夹在距离试管口1/3 处。

加热时试管要倾斜45度。

,并先均匀预热,再在液体集中部位加热。

热的试管不能骤冷,以免试管破裂。

烧杯:能用于较多试剂的反应容器,并能配制、稀释溶液等。

表面皿:可暂时盛放少量的固体和液体。

药匙:用来取用少量固体。

玻璃棒:主要用于搅拌、引流、转移固体药品。

搅拌时不能碰到杯底和杯壁。

停表:用来测量时间,主要是测定时间间隔。

电流表(A):测定电流的大小。

电压表(V):测定电压的大小。

显微镜:用来观察细胞等肉眼无法观察的微观世界的物质及变化。

酒精灯:是常用的加热仪器,实验室的主要热源。

外焰温度最高,使用时用它的外焰加热。

熄灭时用灯帽盖灭。

三、长度和体积的测量1、测量的概念:2、长度的测量。

基本工具是刻度尺。

国际制单位是米,符号是m。

l千米(km)=1000米(m)1米(m)=10分米(dm)=100厘米(cm)=1000毫米(mm)=106微米(m)=109纳米(nm)(1)了解刻度尺的构造。

观察:零刻度线;最小刻度值;量程读出每一大格数值和单位,分析每一小格所表示的长度和单位,即为最小刻度值(分度值)。

量程:所能测量的最大范围。

(2)使用刻度尺时要做到:*放正确:零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刻度尺紧靠被测量的物体(垂直于被测物体)。

七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提纲

七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提纲

七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提纲
1. 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a) 细胞的基本组成: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b) 细胞的生命活动:新陈代谢、分裂、有性生殖、无性生殖
2. 物质的内部结构
a) 物质的组成:原子、分子、离子
b) 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c) 常见物质的化学特性及用途
3. 光的反射和折射
a) 光的传播方向
b) 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c) 折射定律及其应用
4. 机械运动与力学基础
a) 运动的描述:位移、速度、加速度
b) 牛顿三定律及其应用
c) 重力、弹力、摩擦力等的产生原因及作用
5. 声的传播与感知
a) 声波的特性
b) 声音的产生和传导
c) 声音的感知和处理
6. 生态环境与生物多样性
a) 生态系统的组成和互动
b) 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
c) 动植物的分类和生境
7. 地球与宇宙
a) 地球的基本结构和构造
b) 日、月、地球等的运动及其影响
c) 星座、行星等的基本特征
8. 化学热与能量
a)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b) 热力学定律及应用
c) 能源类型及其开发利用
9. 电的基本理论
a) 电流、电压、电阻的概念与关系
b) 能量转换与电功率
c) 电路设计及其应用
10. 计量学与实验方法
a) 计量学的基本概念和单位
b) 实验步骤的规划和实施
c) 数据的处理、分析和应用。

七年级上(科学)第一章复习提纲

七年级上(科学)第一章复习提纲

七年级上第一章复习提纲班级姓名第一节科学并不神秘1、科学要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寻找它们产生、发展的原因和规律。

学习科学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解释和预测各种事物、现象及其变化。

2、科学研究是从疑问开始的.如牛顿好奇于苹果落地而发现了万有引力;瓦特好奇于水沸腾后顶起壶盖而改进了蒸汽机。

3、科学带给我们什么?①科学的发展改变人们对自然界各种事物的认识,人类的技术水平和生产能力逐渐提高。

②科学技术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③科学技术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促进了社会的进步,但是如果使用不当,也会给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带来负面影响。

第二节走进科学实验室1、科学实验室包括实验准备室(仪器室)和实验操作室(实验室)2、常见的仪器的用途和操作方法:3、实验室仪器和试剂的存放点必须符合环境要求(如温度、湿度、光线与通风情况等)。

实验室仪器和试剂被存放于实验仪器柜子内,并按不同的用途有序摆放,特殊的具有危险性的试剂或器材还必须按其规定要求存放于规定地点。

4、烧伤或烫伤:用大量冷水冲洗伤处;被化学试剂灼伤:用缓缓流水冲洗一分钟以上附:常用仪器一、试管主要用途:①、盛放少量固体或液体;②、收集少量气体或验纯;③、在常温或加热时,用作少量物质的反应容器;④用作少量气体的发生容器。

使用方法: ①、可直接在酒精灯上加热,先均匀加热,再集中在药品部位加热;(防止试管因受热不均而破裂)②给液体加热时液体体积不得超过试管容积的1/3;(防止液体溢出)③使用时试管应干燥,加热液体时试管口不要朝着别人或自己,试管倾斜与桌面成45°角;(防止液体喷出伤人,倾斜可增大受热面积,使受热均匀)④加热固体时,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避免管口冷凝水倒流使试管炸裂)⑤使用试管夹夹持,夹在试管中上部(约离试管口1/3处),加热后不能骤冷,也不能立即放回塑料试管架上。

(避免烫伤手,防止试管炸裂,塑料试管架熔化变形)二、试管夹主要用途:夹持试管。

使用方法:①试管夹应从试管底部往上套,然后夹在试管中上部(约离试管口1/3处);②手握长柄,不要把拇指按在短柄上原因:①防止杂质带入试管,加热时烧焦试管夹。

七年级科学复习提纲

七年级科学复习提纲

1千米=1000米1米=106微米=109纳米1立方米=1000升1毫升=1立方厘米1. 实验是进行科学研究最重要的环节。

2. 在实验时我们要逐步学会正确使用各种仪器, 录实验现象和所测数据,并进行分析,作出结论。

3. 单凭人体感官对事物做出的判断是有局限性的。

4. 测量是P9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 长度的单位是米,固体体积的常用单位是立方米,液体体积的常用单位是升和 毫升。

6. 常用的长度测量工具是刻度尺。

7. 一把刻度尺前先要找到它的a 零刻度线、b 测量范围(最大刻度、量程)、c 最小刻度8如何正确使用刻度尺? (“ 0”刻度,视线与尺面垂直,先正确值再估计值,单 位) 9实验室测量液体体积用量筒或量杯.读数时视线应与凹液面中央最低处 10. 测量不规则物体? ( P12,排水法)11. 物体的冷热程度 称为温度。

12.常用液体温度计的制作原理是液体的热胀 冷缩性质 14.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有哪些? (P16)13. 温度的结构有哪些?(玻璃泡、玻璃管、刻度)15.冰水混合物 的温度是0C, 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是100C 。

16. 你所知道的温度计种类有 P17页,作用分别是什么? 17. 质量是用来表示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18. 物体的质量是由物体本身 决定的,它不随温度、位置 、形状、状态的变第一章: 测量内容仪器 单位 换算关系长度刻度尺(米尺)米(m ) 1米=100厘米=1000毫米 体积刻度尺(米尺)、立方米(m3)1升 =1000 毫升量筒、量杯质量 天平(托盘天平) 千克(kg ) 1千克=1000克 时间 钟、表(机械停表)秒(S ) 1小时=60分=3600秒温度温度计摄氏度(C )仔细观察各种实验现象,正确记 相平化而改变。

19. 实验室测质量的仪器是托盘天平,它的结构有哪些? P21页 20. 如何正确使用托盘天平?21. 在使用托盘天平时需要注意哪些事项?(重, P21页) 22. 了解时刻和时间间隔的概念。

七年级科学上册_期末复习提纲_浙教版.doc

七年级科学上册_期末复习提纲_浙教版.doc

七年级上科学期末复习提纲第1章科学入门复习提纲第1节科学就在我们身边主要内容1.科学定义:科学是一门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并寻找它们相应答案的学问。

2.学科学的基本方法: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积极探究实验。

科学研究最重要的环节是实验。

3.科学的重要性:科学技术促进了人类文明进步的同时也带来了负面影响,需要和谐发展科学技术。

第2节实验和观察主要内容1.实验常用仪器的名称和用途:天平测量质量;温度计测量温度;停表测量时间;量筒、量杯测量液体体积;刻度尺测量长度;电流表测量电流;电压表测量电压;酒精灯加热;显微镜观察细小物的结构。

2.科学研究最重要的环节是实验。

仔细的观察其中产生的现象,把这些现象记录下来,并加以分析,得出结论。

3.观察:用感官直接观察;借助工具准确观察第3节长度和体积的测量(测量工具:刻度尺)测量是一个将待测的量与公认的标准量进行比较的过程。

1.长度的测量:国际单位:米;常用单位:千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纳米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00厘米=1000毫米;1米=10微米=10'纳米2.体积的测量:体积是物体占有空间的大小。

主单位是立方(n?或米3),体积的常用单位:分米二厘米二升、毫升。

1立方米=1000升;1升=1000毫升;1毫升=1立方厘米。

比如0.5米3=500升3.测量工具及步骤:量筒、量杯;先选用合适的量筒或量杯,加入液体放平稳,读数时,视线要与凹形液面中央最低处相平。

4.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方法:排水法;刻度尺测量特殊方法介绍:测量纸的厚度、测量铜丝的直径、用自行车测量路程。

第4节温度的测量(温度指物体的冷热程度,用温度计测量)1.温度的主单位:摄氏度(°C);常用温度计的种类:体温计、普通温度计、家用气温计;其他温度计的种类:电子温度计、金属温度计、色带温度计、卫星遥感2.实验室温度计的工作原理:利用水银、酒精等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

3.温度计的使用:选,放(玻璃泡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读(不能拿出读数“体温计”除外,视线要与内液面相平,读数时先看清最小刻度),记(数值+符号)如40摄氏度写做40°C,读做40摄氏度。

七年级下册科学全册复习提纲

七年级下册科学全册复习提纲

七年级下册科学全册复习提纲生物
1. 细胞与细胞器
- 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区别
- 常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2. 动物的结构和功能
- 动物的组织结构和器官
- 呼吸、消化、循环和排泄系统的功能
- 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的作用
3. 繁殖与遗传
- 生物的繁殖方式
- 遗传基因的传递与表现
- 变异和进化的原因和机制
物质与能量
1. 纯净物质和混合物
- 纯净物质和混合物的定义和特点- 常见的纯净物质和混合物的例子
2. 物质的性质
- 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 物质的状态变化和能量转化
3. 空气和水的性质
- 空气的组成和性质
- 水的结构和性质
- 空气和水在生活中的应用
能源与科技
1. 能源的种类与利用
- 主要能源的分类和特点
- 能源的利用与可持续发展
2. 科学与技术的关系
- 科学和技术的定义和区别
- 科学对技术的推动和引领
3. 安全与健康
- 安全用电和用火的常识
- 日常生活中的安全和健康问题的预防地球与环境
1. 地球的运动与地理
-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
- 基本地理概念和地图阅读技巧
2. 生态环境与保护
- 生态系统的组成和作用
- 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方法
3. 天气与气象观测
- 天气的形成和变化原因
- 常见的气象观测仪器和气象预报的基本知识。

七年级科学复习提纲

七年级科学复习提纲

1.科学思维与科学方法1.1科学思维特点(观察、归纳、假设、实验、推理)1.2科学方法(观察法、实验法、比较法、统计法)1.3科学研究过程2.物质的组成与性质2.1物质的构成(元素、化合物、混合物)2.2物质的性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2.3物质的分类3.生物多样性与进化3.1物种的多样性3.2进化理论(达尔文进化论、自然选择)3.3进化过程与证据4.细胞与生物4.1细胞的结构与功能4.2细胞的组成与分类(原核细胞、真核细胞)4.3细胞的特性和功能(新陈代谢、自我复制)5.粒子运动与热学知识5.1粒子模型(固体、液体、气体的粒子排列与运动)5.2温度与热量5.3热学性质(导热、热膨胀、热传递)6.声与光6.1声的产生与传播6.2光的产生与传播6.3光的反射与折射7.地球与地理知识7.1地球的形状与运动(地球自转、公转)7.2地球的层次结构(地壳、地幔、外核、内核)7.3地球的自然环境(大气层、水圈、岩石圈、生物圈)8.物质的变化与反应8.1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8.2物质的变化与守恒8.3化学反应速率与影响因素9.生物与环境9.1生态系统与生物圈9.2生物的功能与适应性(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物质循环)9.3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10.科学技术与社会10.1科学技术对社会的影响10.2科学技术的应用(医学、农业、能源)10.3科学技术的发展与伦理问题以上是七年级科学的复习提纲,可以根据这个提纲对各个知识点进行梳理和复习,确保复习的全面性和系统性。

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可以适当增减知识点的深度和广度。

浙江版七年级上册科学复习提纲第一单元

浙江版七年级上册科学复习提纲第一单元

浙江版七年级上册科学复习提纲第一单元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浙江版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科学入门第一节科学并不神秘一、我们生活在丰富多彩的自然界中。

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就会发现自然规律。

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二、科学技术改变了世界,推动了社会文明的进步。

科学技术也可以产生破坏作用,给人类带来危害。

第二节观察和实验一、观察和实验是学习《科学》的基础,是科学研究的重要环节。

二、仔细观察、认真操作使我们进行实验时应有的态度。

三、实验时要正确使用各种仪器,仔细观察各种观察各种实验现象,正确记录现象和数据。

四、认识教材p7~p8各种仪器和药品,熟悉常见仪器的用途。

直接观察根据是否借助仪器和工具五、观察的分类间接观察定量观察根据是否需测量具体数据定性观察六、使用工具可以扩大我们的观察范围和进行数据的测量。

第三节长度和体积的测量一、测量:将待测的量与公认的量进行比较的过程。

国际单位:米 m二、长度单位常用单位:km dm cm mm um nm单位换算:1km=1000m 1m=10dm 1dm=10cm 1cm=10mm 1mm=1000um 1um=1000nm三、长度的测量1.测量工具:刻度尺使用前:观察刻度线、测量范围、最小刻度放:零刻度线对齐被测物体的边缘,尺边对齐被测物体;尺的2.刻度尺的使用刻度先紧贴被测物体(一平二贴)看:视线垂直于刻度面使用时读:先读出刻度线对应的值,再在两刻度线间估读记:测量结果由数值和单位组成3.不规则物体长度的测量法:化曲为直法,累计法四、体积的测量1、测量工具:量筒或量杯,刻度尺2、单位及运算:1m3=1000dm3=1000000cm33、规则几何体先用刻度尺测长、宽、高货直径,再计算体积。

4、不规则几何体用特殊方法:例:测量小木块体积。

需要材料:量筒(量杯)、细线、铁块、水。

1、将量筒(量杯)装入一定量的水。

2、将铁块放入水中,测出水和铁块体积记为V1。

七年级科学第二章复习提纲前五节

七年级科学第二章复习提纲前五节

第二章复习提纲1.蜗牛身体的主要组成部分:壳、足、口、眼点、两对触角2.蜗牛是有感觉的生物体,它有视觉、触觉、嗅觉和味觉,但没有听觉3.生活中的物体可以分为生物和非生物两大类。

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①.有应激性②.能生长③.能进行新陈代谢(需要营养,需要排泄废物)④.有严整的结构⑤.能生殖和发育⑥.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能适应环境,影响环境4.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怎么理解? 龙生龙,凤生凤怎么理解?5.植物与动物的最主要的两个区别是:①、能否进行光合作用。

植物可以,而动物不能。

②、能否自由或快速地运动。

动物可以,而植物不行6.植物的光合作用:植物从土壤中吸收水分、无机盐,又从空气中吸收二氧化碳,在光照条件下,在植物体内的一个结构——叶绿体中合成自身需要的营养物质葡萄糖、淀粉等有机物,同时放出氧气。

7.地球上生存的动物已确定名称的约有125万多种,根据动物体内有无脊椎骨,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8.脊椎动物根据形态、结构、生活习性分为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9.鱼类、终生生活在水中,身体呈纺锤形,分为头、躯干、尾,体表覆有鳞片,鳞片上有一层粘液,有侧线,运动器官是鳍,呼吸器官——鳃、鳔,卵生、变温,10.两栖类、幼体生活在水中,成体水陆两栖,幼体用鳃呼吸,成体用肺呼吸,兼用皮肤呼吸,卵生、变温,代表动物:大鲵、青蛙;11.爬行类,真正的陆生动物,皮肤上有鳞片或甲,呼吸器官——肺,卵生、变温,代表动物:鳄鱼、蛇、蜥蜴;12.鸟类、陆地上生活,用肺呼吸,适于飞行,身体呈纺锤形,有羽毛,前肢变成翼,骨骼中空,没有牙齿,卵生、恒温,鸟的喙和脚有多种形态,膀胱退化以适应空中飞行,鸡鸭鹅属于鸟类;13.哺乳类,最高等的脊椎动物胎生、哺乳、恒温,雌性哺乳动物有乳腺,以乳汁哺育后代,呼吸器官——肺,有发达的运动器官,适宜陆地奔跑。

其中啮齿类动物的门牙一辈子都在生长,蝙蝠是会飞的哺乳动物,鲸是生活在水中的哺乳动物。

科学七年级上册复习提纲

科学七年级上册复习提纲
第一章科学入门
重点难点
常见题型
难度系数
1、科学实验仪器的认识及正确使用
2、长度、体积的测量
3、单位的应用及换算
4、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步骤)
选择题、实验题

典型问题一:身边的科学
命题热点趋向:“从生活走向科学,从科学走向生活”,利用身边的事物,考查科学的相关问题。往往比较简单,出现在选择题科简答题中。
第二章观察生物
重点难点
常见题型
难度系数
1、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方法
2、动植物细胞的结构及功能
3、生物的结构层次、生物的类型
选择题、填空题
★★
典型问题一: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
命题热点趋向: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借助工具观察生物的形态与生活习性;生物的分类等级,常出现在选择题中。
解题思路梳理:本专题要抓住以下几点:①结合常见生物的形态与生活习性;识别常见的生物与非生物;使用放大镜、显微镜观察生物;③知道生物的分类等级。
典型问题二:显微镜的使用及临时装片的制作和观察
命题热点趋向:显微镜是生命科学研究中最常用的观察工具,可以帮助人们观察人眼无法观察的微笑物体或细微结构。显微镜的使用、临时装片的制作、利用显微镜观察装片是重要知识点,常出现在实验探究题中,有时也出现在选择题中。
解题思路梳理:本专题要抓住以下几点:①识别显微镜的结构,会正确使用显微镜;②会制作简单的临时装片,绘制简单的生物图。
典型问题四:生物体结构层次
命题热点趋向:“器官和系统”、“消化系统是如何工作”这两个是较易出现的考点,特别是动物在结构层次上的区别是重点考查的内容。多出现在选择和填空题中。
解题思路梳理:本专题要抓住以下几点:①认识植物的六大器官;②消化系统是如何工作;③区分动植物的不同结构层次。

七年级科学第一章复习提纲

七年级科学第一章复习提纲

第一节科学在我们身边一、科学:就是要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并寻找它们相应的答案。

二、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知道著名科学家牛顿好奇于苹果落地而发现了“万有引力”,及瓦特好奇于水的沸腾顶起壶盖而发明了“蒸汽机”。

1、正面影响:推进人类的文明进步;三、科学技术改变了世界2、负面影响:产生的各种污染物破坏了环境。

第二节实验与观察一、仔细观察、认真操作、积极思考是《科学》学习的基础。

二、在很多情况下单凭我们的感官还不能对事物做出可靠的判断,因此我们经常要借助于一些仪器和测量工具来帮助我们做出准确的判断。

要求记住课本P·7页的仪器名称。

第三节长度和体积的测量一、测量:是一个将待测的量与公认的标准量进行比较的过程。

二、1、长度国际单位是:米;2、常用的长度测量工具是:刻度尺。

3、正确使用刻度尺:(1)知道零刻度线、测量范围、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值;(2)将刻度尺与物体待测部分对齐;(3)注意视线垂直尺面对准待测物体;(4)正确读数:注意书写长度单位;注意测量结果的准确值与估计值。

举例:如某同学测量一支新铅笔的长度,测得的结果是17·42厘米,由此可知,他用的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值是1毫米,测量结果的准确值是17·4厘米,估计值是0·02厘米。

4、估测物体的长度;5、测量特殊物体的长度,如“测一张纸的厚度”等,可用积累取平均值的方法。

三、1、体积:物体占有空间的大小。

固体体积的常用单位:立方米液体体积的常用单位:升(L)和毫升(mL)2、测量体积的方法:(1)测量液体的体积:A、工具有量筒或量杯,B、使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时,首先应看清它的测量范围和最小刻度;C、读数时,视线要与凹形液面中央最低处相平。

(2)测量固体的体积:A、形状规则的物体:用公式计算;B、形状不规则的物体:用排水法测量。

C、滚轮法、以直代曲法。

四、单位换算:1千米=1000米1立方米=106立方厘米1km=1000m 1m3=106cm31米=100厘米=1000毫米1升=1000毫升1m=100cm=1000mm 1L=1000mL1毫米=1000微米1立方米=1000升=106毫升1mm=1000μm 1 m3=1000L=106mL1微米=1000纳米1立方厘米=1毫升1μm =1000nm 1cm3=1mL第四节温度的测量一、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七年级上册科学期中复习知识点提纲

七年级上册科学期中复习知识点提纲

七年级上册科学期中复习知识点提纲
物质的组成与性质
- 物质的分类
- 物质的性质及其变化
- 颗粒理论
- 纯净物和混合物
常见物质的性质与用途
- 金属材料的性质与用途
- 非金属材料的性质与用途
- 常见溶液的组成与性质
水的溶解性
- 溶解的条件
- 溶液的浓度与稀释
空气与氧气的利用
- 空气的成分与性质
- 氧气的制取与性质
- 氧气的应用
酸、碱与盐
- 酸碱的性质与检验
- 酸碱中和反应
- 盐的制取与应用
电与磁
- 静电的现象与性质
- 电流的概念与电路符号- 电路中的串联与并联- 磁铁的性质与用途
声与声音
- 声的产生
- 声的传播
- 声音的高低、强弱
光与光的反射
- 光的直线传播
- 光的反射规律
- 镜子的使用与原理
动物及其生活环境
- 动物的特征与分类
- 动物的生存方式与性
- 动物的生活环境
植物及其生活方式
- 植物的基本结构
- 植物的养分吸收
- 植物的繁殖方式
种子的萌发及生长
- 种子的结构
- 种子的萌发条件
- 种子的生长过程
动植物的关系及对环境的影响- 动植物的相互依赖关系
- 动植物对环境的影响
生物的多样性与进化
- 生物的分类与多样性
- 生物的进化与适应
以上为七年级上册科学期中复习知识点提纲的主要内容。

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初一科学复习提纲

初一科学复习提纲

z1a42xs51007114200第一章科学入门一、科学在我们身边1.科学的本质——科学是一门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并寻找答案的学科。

科学离我们并不遥远,它就在我们身边。

2.学习科学的重要方法是:多观察、多思考、多实验。

二、实验和观察1.观测和实验是学习科学的基础,实验又是进行科学研究最重要的环节。

要进行实验,就要了解一些常用的仪器及其用途和实验室的安全规程。

2.实验室常用仪器:试管:是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

试管加热时,要用试管夹(长柄向内,短柄向外,手握长柄),试管内的液体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试管夹应夹在距离试管口1/3处。

加热时试管要倾斜45 度。

,并先均匀预热,再在液体集中部位加热。

热的试管不能骤冷,以免试管破裂。

停表:用来测量时间,主要是测定时间间隔。

天平和砝码:配套使用,测量物体的质量。

电流表:○A测定电流的大小。

电压表:○V测定电压的大小。

显微镜:用来观察细胞等肉眼无法观察的微观世界的物质及变化。

酒精灯:是常用的加热仪器,实验室的主要热源。

使用时用它的外焰加热。

烧杯:能用于较多试剂的反应容器,并能配制、稀释溶液等。

表面皿:可暂时盛放少量的固体和液体。

药匙:用来取用少量固体。

玻璃棒:主要用于搅拌、引流、转移固体药品。

3.认识自然界的事物要从观察开始。

态度:认真仔细的观察,目的明确;方法:操作和观察要全面、细致、深刻,并用文字适当地描述;注意:操作要认真,观察各种实验现象,并记录各种实验现象和实验数据4.,运用感觉器官的观察——直接观察往往不能对事物做出可靠的判断。

为了能正确地进行观察,做出准确的判断,我们可以借助工具和仪器。

天文望远镜和显微镜可以扩大观察范围。

三、长度和体积的测量所谓测量是指将一个待测的量和一个公认的标准量进行比较的过程。

1、长度的测量。

1.国际公认的长度主单位是米,单位符号是m 。

l千米(km)= 1000 米(m)1米(m)=10分米(dm)=100厘米(cm)= 1000 毫米(mm)=106微米(µm)=109纳米(nm)(纳米是长度单位)2.测量长度使用的基本工具是刻度尺。

七年级科学知识点复习提纲

七年级科学知识点复习提纲

一、物质的分类与转化1.物质的分类:元素、化合物、混合物。

2.物质的性质:物理性质(颜色、硬度等)和化学性质(可燃性、腐蚀性等)。

3.物质的转化:物理变化(相变、形态变化等)和化学变化(燃烧、腐蚀等)。

二、空气与水1.空气的组成: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

2.空气的成分与比例的变化。

3.空气的性质与运动:压强、浮力等。

4.水的性质:呈现无色、无味、无臭的液体,有流动性、占据空间等。

5.水的存在形态:液态、固态、气态。

6.水的净化与消毒。

三、光的传播与反射1.光的传播方式:直线传播。

2.光的反射定律: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3.镜子的反射作用。

4.凸透镜与凹透镜的特性与应用。

5.光的折射。

四、电流与电路1.电流的定义和测量:单位安培。

2.电路的组成与符号:导体、电源、开关、电阻等。

3.串联与并联电路的特点。

4.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总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5.串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总电压等于各元件电压之和)。

五、植物与动物的细胞结构1.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

2.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区别:植物细胞有细胞壁和叶绿体等。

3.细胞的功能与组织器官的关系。

六、遗传与进化1.物种的起源与进化。

2.变异与适应。

3.遗传的基本规律:孟德尔定律(显性与隐性、分离与再组合等)。

4.基因与染色体:基因是遗传信息的基本单位,染色体携带多个基因。

七、能量与动力1.动力的种类:人力、风力、水力、火力、电力等。

2.能量的转换与守恒:机械能、电能、热能等之间的相互转换。

3.简单机械(杠杆、轮轴、滑轮等)的作用与应用。

4.火力发电与水力发电的原理与过程。

八、地球与宇宙1.地球的形状与运动:近地点与远地点,自转与公转等。

2.季节变化的原因:地轴倾斜。

3.日食与月食的原理与现象。

4.星座与星系。

七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汇总复习提纲

七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汇总复习提纲

七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汇总复习提纲以下是七年级下册科学的知识点汇总复习提纲:
1. 生物与环境
- 生物的特点和分类
- 生物的组成与结构
- 生物的生长与发育
- 生物的繁殖与遗传
-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2. 物质的分子构造
- 物质的性质与变化
- 物质的组成与分子构造
- 物质的状态与变化
- 物质的量与质量的关系
3. 光
- 光的传播与反射
- 入射角、反射角和法线间的关系
- 光的折射与折射率
- 光的色散与彩虹的产生
4. 声
- 声的产生与传播
- 声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关系 - 声的反射与回声的产生
- 声的频率与音高的关系
5. 电
- 电流与电路
- 导体与绝缘体
- 电阻与电阻率
- 串联与并联电路
6. 力与机械
- 力的概念与分类
- 物体的平衡与力的平衡条件 - 物体的受力分析
- 机械的运动与力的作用
7. 热学
- 热与温度
- 热的传播与方式
- 温度计与温度的测量
- 热量的传递与计算
8. 地球与地图
- 地球的形状与构造
- 地球的自转与公转
- 地球的经纬度与标准时间
- 地图的制作与使用
以上是七年级下册科学的知识点汇总复习提纲,根据个人情况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知识点的复习。

请注意理解概念、掌握基本原理,同时进行题目训练和实验操作。

初一科学期末复习提纲

初一科学期末复习提纲

初一科学期末复习提纲第一章科学入门1. 科学就是研究各种现象,并寻找它们答案的学问. 如大家熟悉的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 瓦特发明了蒸气机等.可以这样说: 科学离我们并不遥远,它就在我们身边.2. 学习科学的方法和目标: 多观察, 多思考, 多实验, 运用科学方法和知识, 推动社会的进步, 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 为人类创造更美好的生活.3. 实验是进行科学研究最重要的环节, 做实验时, 我们一定要遵守实验室的规章制度,要注意安全. 要熟悉每种仪器的用途和使用方法.4. 将生鸡蛋放入盛有清水的烧杯里, 鸡蛋便会下沉. 在烧杯里放入较多的食盐,搅拌后食盐开始溶解, 生鸡蛋会上浮最后漂浮5. 测量是一个将待测的量与公认的标准量进行比较的过程. 要测量物体的长度, 先要规定长度的标准即长度单位, 然后选用合适的单位进行测量.6. 长度的主单位是米, 较大的还有千米,较小的还有分米,厘米等刻度尺是常用的长度测量工具.7. 对形状规则的物体,如正方体,长方体等可用刻度尺测出它的边长,然后计算它的体积测量液体的体积,一般用量筒.8. 量筒的使用方法: 首先要看清它的测量范围量程和最小刻度. 量液体时,视线要与凹形液面的中央最低处保持水平.9. 对不溶于水也不吸水的形状不规则的物体, 测量方法可以将它浸没在水中,两次读数的差就是该物体的体积.10. 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平时我们讲今天真热或真冷, 就是指今天的温度高或低_.11. 实验室中常用的有水银_温度计,酒精温度计等,它们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常用的温度单位是摄氏度, 用℃表示, 它的规定是: 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定为0℃, 在标准大气压下水沸腾时的温度定为100, 在0到100之间分为100等份,每一等份就表示一摄氏度. 12. 液体温度计的使用: 使用前,要先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切勿用来测量超过温度计量程的温度. 测量时,手要握温度计的上端, 要使温度计的玻璃泡跟被测物体充分接触,如果测量的是液体温度,则要使玻璃泡完全浸没在液体中, 但不要接触容器壁和底部. 测量时,要等到温度计的水银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时,再读数, 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物体. 读数时,眼睛应平视, 视线应与温度计内液面相平.纪录读数时, 数字和单位要写完整, 并注意是否漏写了单位和估读值.13. 质量是表示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物体质量的单位是千克,用符号kg 表示, 较大的单位有吨, 较小的单位有克,毫克等.14. 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 质量的大小完全由物体本身决定. 改变物体的形状, 温度,状态,位置和空间都不会改变物体质量的大小. 15. 实验室里常用天平来测量物体的质量, 常见的是托盘天平_.16. 托盘天平的使用: (1)游码移到零刻度线处, 天平放水平. (2) 调平衡, 用平衡螺母调节.初一科学复习提纲第一章科学入门一、科学就在我们身边:科学就是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并寻找它们相应答案的学问. 如大家熟悉的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瓦特发明了蒸汽机等. 学习科学的方法: 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积极实验。

完整word版,七年级科学复习提纲

完整word版,七年级科学复习提纲

七年级科学第一章复习提纲第一节:感觉世界1、人的感受器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痛觉、触觉、冷觉和热觉,其中冷觉和热觉又可统称为冷热觉。

2、人的感觉器官有:眼、耳朵、鼻、舌、皮肤等。

3、对热觉最敏感的部位是手背,对触觉最敏感的部位是指尖。

4、嗅觉的形成:气味→嗅觉神经末梢(接收刺激)→嗅觉神经(将信息传递到大脑)→大脑(形成嗅觉)嗅觉的特点:①长时间处于某种味道的环境中,会因为大脑的嗅觉中枢适应(疲劳)而闻不出这种味道;②嗅觉敏感的程度因年龄,动物种类和气味种类等的不同而不同。

5、舌头表面的每个味蕾上都有味觉细胞和味觉神经。

味觉的形成:食物→口腔(食物中的化学物质溶于唾液)→味觉细胞(接受刺激)→味觉神经(将信息传递到大脑)→大脑(形成味觉)。

67。

第二节声音的发生和传播1、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

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

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

2、声音发生的条件:振动;声音传播的条件:需要介质;声音传播的方式:声波。

3、在15℃的空气中,声音传播的速度为340米/秒。

第三节耳和听觉1、耳的结构:①外耳包括耳廓、外耳道;②中耳包括鼓膜、鼓室、听小骨;③内耳包括耳蜗、前庭和半规管。

2、耳的主要功能:听觉和保持身体平衡。

位觉感受器在前庭和半规管中(解释晕船、晕车现象)。

3、听觉产生过程:耳廓(收集声波)→外耳道→鼓膜(将声波转化为振动)→听小骨(将声波扩大并传导)→耳蜗(接受刺激、产生信息)→听神经(传导信息)→大脑(产生听觉)。

4、遇到巨大的响声时,迅速张嘴,捂紧双耳是使鼓膜内外气压保持平衡,避免鼓膜被震破。

5、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声音的高低(频率越大,音调越高)响度--声音的强弱(振动幅度越大、离声源越近,响度就越大)音色(与发声体的性质、形状、发声方法有关)6、物体在1秒内振动的次数叫频率,单位是赫兹(Hz)。

人的发声频率大约在65赫兹到1100赫兹之间;听觉频率大约在20赫兹到20000赫兹之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