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中语文教材分析名师编辑资料
最新高中语文教材分析
![最新高中语文教材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c538227a2161479171128a7.png)
高中语文教材分析一、教材课程安排高中语文课本包括5 本必修和13 本选修。
高一上:必修1 必修2高一下:必修3 必修4高二上:必修5 选修高二下:选修高三:复习(选修是穿插在整个高中学习过程中的,重点学习其中两本)二、教材的特点和结构(一)题材教材以单元来对题材进行分类,必修课本每一册包括四个单元,每个单元围绕一个题材来展开学习。
如古代诗歌、现代诗歌,古代记叙散文、古代抒情散文,新闻和报告文学等;每个单元选取3到4篇相关文章进行该文体的学习。
选修课本是每本围绕一个主题来学习,如:《中国古代诗歌散文》、《外国小说欣赏》等。
这些题材的内容会涉及到各个时代,各种生活的方方面面,有历史性的、戏剧性的、人文情怀的、现实性的等等。
(二)基础教学高中语文学习中的基础部分与初中相比,词汇量增加了很多,对字形部分难度也相应的加大。
对每个文体的理解也要更高一个水平。
高中语文更多的是以教材为翘板,更多在课外阅读和训练中进行知识的延伸与积累。
(三)能力提升高中语文要求学生在三个方面的能力要有很大提升:应用能力、审美能力、探究能力。
能在读懂课本内容的同时,理解古今中外大部分不同时代不同文体的文章,要有独自对文本内容进行赏析和鉴赏的能力,进而达到有高水平写作创新能力,具备基本的人文精神。
(四)考试注重的考擦方向1、基础部分字、词、句的书写与辨析能力2、阅读鉴赏与理解能力3、语言表达能力三、课本每个单元内容必修一:第一单元现代新诗(新诗的基本常识、写作手法、感情特点)第二单元古代记叙散文(古代散文分析能力,文言知识积累)第三单元写人记事散文(写人散文和记事散文的特点,写作方法,自己会写)第四单元新闻和报告文学(题材了解、文章特点分析)必修二:第一单元写景状物散文(写景的方法、步骤、特点)第二单元先秦、南北朝诗歌(古代诗歌的特点,文学常识积累)第三单元古代山水游记类散文(游记的特点,古文知识积累)第四单元演讲辞(演讲稿的书写方法,格式)必修三:第一单元中外小说阅读(中外小说对比,写作手法、人物形象分析)第二单元唐代诗歌(背诵、唐诗特点,诗歌鉴赏)第三单元古代议论散文(议论文的特点,基本知识,写作特点,会写议论文)第四单元科普文章(说明文的说明语言和方法,科普类文章的写作手法)必修四:第一单元戏剧作品阅读(戏曲常识积累,戏曲特点分析)第二单元宋词(背诵,了解宋词的代表人物,写作手法)第三单元杂文、随笔(随笔类作文的特点)第四单元古代人物传记(文学常识积累、人物传纪的写作方法,会写这类文章)必修五:第一单元小说第二单元古代抒情散文第三单元文艺评论、随笔第四单元自然科学论文选修:《中外传记作品选读》、《外国小说欣赏》、《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语言文字应用》、《先秦诸子选读》、《中国小说欣赏》、《文章写作与修改》、《影视名作欣赏》、《中外戏剧名作欣赏》、《外国诗歌散文欣赏》、《演讲与辩论》、《中国文化经典研读》、《新闻阅读与实践》、《中国民俗文化》。
人教版必修一 教材分析_语文_教材分析_人教版
![人教版必修一 教材分析_语文_教材分析_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1ae93d761711cc7930b7160b.png)
人教版必修I教材分析本册教材供高一年级上学期前半段使用,学生在高中阶段接触的第一个语文必修模块。
本册教材由阅读鉴赏、表达交流、梳理探究、名著导读组成,下面简要介绍一下全册教材,并谈一谈教学设想。
一、阅读鉴赏阅读鉴赏的四个单元是现代新诗、古代记叙散文、写人记事散文、新闻(新闻和报告文学)。
按照教材总的编排构想这四个单元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方面各有侧重。
其中现代新诗侧重于品味和赏析,两个散文单元侧重于思考和领悟,新闻单元侧重于沟通和运用。
第一单元的新诗选的是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戴望舒的《雨巷》、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艾青的《大堰河—我的保姆》。
《沁园春•长沙》是毛泽东同志年轻时代的佳作。
诗中意象丰富,意境开阔,气魄宏大,意蕴深沉。
所谓词如其人,词如其心,此词堪称毛泽东同志的壮志篇、抱负篇、情怀篇,亦可谓号召篇、期望篇。
此词虽然运用中国古典诗词创作的格律形式,但内容和情感上却完全不受形式所困,是一首将深刻的政治内容与完美的艺术形式自然结合的上乘之作。
教学时,要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去理解此词,但不应变成政治的诠释,而应把对诗人情感的理解放在对丰富的意象的感知上。
《诗两首》包括戴望舒先生的《雨巷》和徐志摩先生的《再别康桥》两首诗。
这两首诗都是语言优美、情感细腻、意蕴悠长的唯美之作,称得上中国新诗的唯美的典范。
《雨巷》也使戴望舒有了“雨巷诗人”的称号,《再别康桥》是闻一多在努力实现诗歌“三美”主张的有一代表性作品。
《大堰河——我的保姆》是艾青的代表作。
诗人用朴素的语言和真挚的情怀深情地追忆自己的保姆——一位勤劳善良而又命运悲惨的中国旧时代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普通劳动妇女。
此诗唯其真而得其美。
诗中所描绘的那个时代的生活与我们学生现在的生活存在着比较大的距离,要注意通过情景的创设来缩小这种距离感,才能更好体验诗人的真性情。
需要说明的是,严格讲这三首诗不能统一划分为新诗,如果从创作时间上讲都出现在1919年之后,但是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是依旧词牌的个律所创作的一首内容全新的诗歌。
高一语文教材分析
![高一语文教材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efee7d697e21af45b307a8af.png)
高一语文必修教材分析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1、必修2分为“阅读鉴赏”“表达交流”“梳理探究”“名著导读”四个部分。
前3个部分纳入课内学习计划,“名著导读”可在课外自主安排。
(一)必修1
本册教科书“阅读鉴赏”部分所选的课文,既有写景抒情的诗歌散文名篇,也有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的实用文章。
4个单元分别是:情感与意象(现代诗歌),提要钩玄(古代叙事散文),品人与品文(记叙散文),博观约取(新闻、报告文学)。
“表达交流”中的写作部分主要从写作内容的角度训练记叙文的写作,写作专题分别是:《心音共鸣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亲近自然写景要抓住特征》《人性光辉写人要凸显个性》《黄河九曲写事要有点波澜》。
“口语交际”专题为《朗诵》。
“梳理探究”设计的专题有:《优美的汉字》《奇妙的对联》《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
“名著导读”介绍了《论语》和《大卫•科波菲尔》。
(二)必修2
本册教科书“阅读鉴赏”部分4个单元分别是:情趣与理趣(中外抒情散文),含英咀华(诗经、楚辞、汉魏六朝诗歌),情景交融(古代抒情文),对话与交流(演讲辞)。
“表达交流”中的写作部分主要从写作方法的角度进行记叙文的训练,写作专题分别是:直面挫折学习描写,美的发现学习抒情,园丁赞歌学习选取记叙的角度,想象世界学习虚构。
“口语交际”专题为演讲。
“梳理探究”设计的专题有:成语,中华文化的缩微景观;修辞无处不在;姓氏源流与文化寻根。
“名著导读”介绍了《家》和《巴黎圣母院》两部长篇小说。
.
教材分析
马秀梅
2010、9。
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三、四)教材分析
![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三、四)教材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5a561695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8d.png)
中学语文(苏教版)(必修三、四)教材分析嘉兴教化学院徐志平必修(三)、(四)承(一)、(二)来,关于教学的指导思想、理念及方法等,见本人前(一)、(二)教材分析,此接着分析(三)、(四)中的专题及课文。
这是个人一家之见,供老师备课和教学参考。
必修(三)也有四个专题:第一专题《祖国土》:此专题以讴歌祖国为主线,联系必修(一)第三专题的“爱家乡、爱亲人”,进一步升华到爱国爱民的境界。
通过教学,旨在让学生了解祖国、民族的历史,培育学生酷爱祖国、酷爱人民的崇高感情,确立关切国家、关切人民的情怀。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祖国和人民,爱国爱民的思想是古今中外普遍而又超越时空而存在的美妙感情,讴歌祖国和人民也是永恒的主题。
本专题选取了中外作家的3篇散文和4首诗歌。
3篇散文各有特色,《祖国山川颂》以描写抒情见长,诗情画意,美丽动人;《长江三峡》叙事抒情,充溢阳刚壮丽;《肖邦故园》以争论抒情见长,深邃而给人启迪。
闻一多的《发觉》以激情为特色,而艾青的《北方》则以深厚为特色。
通过教学,让学生体会和学习它们之间的不同写法,领会和体会不同风格特色的文学作品,并从中学会阅读、观赏散文、现代诗歌的一些基本方法。
课文教学要点人文思想内容表达、语言特色《祖国山川颂》(抒情散文)黄药眠本文比较全面地描绘祖国的历史文化、美丽景色,赞美讴歌祖国和勤劳英勇的人民。
结构:采纳“全景式”的构思。
在开头总写后,从祖国的土地、劳动者的勤劳英勇、光辉绚丽的历史文化、一年四季的漂亮风光、风景名胜等各方面详细描绘祖国,从中表达热情、深厚的爱。
将抽象的感情化作详细的形象,选取典型的景、物来表现详细的“祖国”,承托感情。
表达和语言:诗情画意的美丽意境,充溢激情的语言,描写、叙述、争论、抒情的穿插运用,比方、拟人、排比等多种修辞手法。
《长江三峡》(叙事性散文)刘白羽详细描绘我国闻名风景名胜长江三峡的雄奇壮丽景色,表达对祖国山河的酷爱之情。
构思:以时间(一天)为序(经)、以空间(不同地点景色)为纬,抓住三峡景色不同特点:瞿塘峡之雄奇惊险(以日出衬托)、巫峡之奇妙美丽(以神话、神女峰衬托)、西陵峡之古老险要(以历史传闻衬托),写出三峡的雄壮、险峻,讴歌祖国山河。
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教材分析
![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教材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ac86f2502020740bf1e9b0b.png)
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教材分析《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5(必修)》,是根据教育部5月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的精神编写的,也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全套教科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这套教科书编写的指导思想是:以马克思主义教育科学理论为指导,努力贯彻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精神,落实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理念,遵循语文教育的规律,致力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坚持“守正出新”,体现时代性、基础性和教科书内容的综合性;突出“过程和方法”,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使学生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自学语文的良好习惯,使这套教科书更加适应时代的发展,更加符合我国高中语文教育的实际,更加适应学生发展的需要。
在编排体系上,这套教科书按照“阅读鉴赏”“表达交流”“梳理探究”“名著导读”四大板块安排相关内容。
阅读鉴赏同前几册一样,本册的“阅读鉴赏”部分也是四个单元,这四个单元的内容依次是小说、古代散文、文艺学论文和自然科学论文。
每个单元有四篇课文,其中前两篇是精读课文,后两篇是略读课文。
教学中如果教师感到课时不够,所选的课文不一定全都要教,可以有选择地灵活处理。
第一单元是小说单元,与这套教科书必修三的小说单元遥相呼应。
所选的课文有:《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施耐庵)、《装在套子里的人》(契诃夫)、《边城》(沈从文)、《哦,香雪》(铁凝)。
小说作为人生的“百科全书”,深受中学生读者的喜爱。
阅读小说,可以开阔视野,陶冶性情,提高文化素养及审美能力。
因此,这套教科书共安排了两个小说单元。
作为高中语文教学资源的小说,阅读时要从形象、语言、主题、情节等方面全面把握。
考虑到必修三的小说单元已经重点强调了小说的形象和语言,所以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引导学生把握小说的主题和情节。
高中语文培训资料GAOZHONG YUWEN PEIXUN ZILIAO高中语文培训资料第二单元为古代散文单元。
人教版高二语文教材分析_1
![人教版高二语文教材分析_1](https://img.taocdn.com/s3/m/3a853739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24.png)
人教版高二语文教材分析(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演讲致辞、规章制度、策划方案、合同协议、条据文书、心得体会、职业规划、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speech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planning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evidence, insights, career planning,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人教版高二语文教材分析人教版高二语文教材分析最新大全不要总认为语文是文科,认为语文成绩不易提高,认为语文高考不拉分。
高中语文教材分析
![高中语文教材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3299a68a417866fb84a8e27.png)
篇目
<地球,我的 母亲>(郭沫 若)
思想内容
艺术手法
对大自然,工农的 比喻的运用,”我” 赞美,”五四”强烈 的形象和激情. 反封建,个性张扬. 身居异国对祖国和 “太阳”的寄寓意义. 家乡的思念与热爱. “三美”主张 讴歌同情劳动妇女, 艾青体的诗歌特征 抨击旧制度罪恶. 人物形象,语言,手 法,形式..
思想内容
艺术手法
“十年动乱”中一 钥匙,回家,蓝天,风 代青年的困惑,思 雨,寻找,太阳等意象 索和追求 的象征意义. 前三节的”意象”象 征及后几节的直抒胸 臆
<相信未来> 文革年代对未来 的一种企盼. (食指)
<停电之后> 与黑暗势力的抗 争 (穆旦)
<这也是一 切>(舒婷)
“太阳”,”电灯”,”蜡 烛”与”风”,”黑暗” 的意象对比.
外国诗 三首
篇目
<雨巷> (戴望舒) <预言> (何其芳) <窗> (陈敬容)
思想内容
艺术特色
特定环境下迷惘 “雨巷””丁香姑娘” 彷徨中对美好理 的象征,内在跌宕回 想的向往和追求. 环的诗情,复沓和谐 的韵律. 年轻人梦幻般的 美好向往(爱情, 理想)与迷惘. 何其芳前期诗歌特 点:哀伤,唯美. 诗歌中形象含义理 解. “窗”外的”太 阳”,”蓝天”与” 重帘”隔断的对立 意象象征.
坚信正义,坚信光 各种比喻形象的象征 明,坚信未来. 意义,排比句式的气 势.
篇目
思想内容
艺术手法
“西风”的象征意义 (与我国传统赋予意 义比较),奔放,雄浑 的风格.
<西风颂> 赞扬”西风”摧 枯拉朽,驱赶”冬 (雪莱) 天”,迎接”春
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教材分析
![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教材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c28e0be284ac850ac02420a.png)
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教材分析本册教材在整套教材中属第四个模块,供高中一年级下学期后半段使用。
同其他各个模块一样,本册教材也由阅读鉴赏、表达交流、梳理探究和名著导读组成,下面简要介绍一下各部分的编写思路,并谈一谈教学设想。
阅读鉴赏阅读鉴赏的四个单元是戏剧(包括中国古代戏曲和中外话剧)、宋词、杂文和随笔、古代传记。
按照教材总的编排构想,这四个单元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方面各有侧重。
其中戏剧、宋词侧重于品味和赏析,杂文和随笔侧重于思考和领悟,古代传记则侧重于沟通和运用。
而从选文的实际情况来看,古代传记这个单元的课文文学性强,在人物刻画和叙事上都表现出很高的技巧。
因此,教学这个单元时也不应忽略了品味和赏析。
第一单元的戏剧选的是关汉卿的《窦娥冤》、曹禺的《雷雨》、王实甫的《长亭送别》、莎士比亚的《哈姆莱特》。
《窦娥冤》:以前教材选过第三折,因为它是全剧的高潮,人物的反抗精神表现得最突出,曲词也最为精彩。
这次选了楔子和前三折,希望借此可以完整地看到人物(主人公窦娥)个性的发展变化,人物形象更合理、真实,因而也更感人;同时,也可以认识到这部剧作情节之紧凑、结构之巧妙。
从学生学习戏剧的角度来看,这样节选应该是更为合适的。
《雷雨》是经典课文,主要内容是周朴园、鲁侍萍重逢相认以及周朴园、鲁大海之间的激烈的矛盾冲突,由于人物之间有着特定的关系,而当事人有的对此心知肚明,有的还不甚明了,由此造成情节的张力,戏剧性很强。
高中语文培训资料GAOZHONG YUWEN PEIXUN ZILIAO高中语文培训资料《长亭送别》的曲词优美典雅、清新活泼,今天读起来也不觉得有什么隔膜,据网上调查的情况来看,这篇课文很受学生欢迎。
《哈姆莱特》这次是新入选教材。
课文节选的部分是全剧的高潮和结局。
其中哈姆莱特和雷欧提斯比剑这个场面,人物关系复杂,人物内心活动复杂多变,并直接体现在人物的语言和行动中,推动着情节的发展,引发了剧中人物自己都不曾预料到的结果。
高中语文选修教材分析
![高中语文选修教材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9737d745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7a26154.png)
高中语文选修教材是高中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语文应用能力。
以下是高中语文选修教材的特点和问题分析:特点:1.内容丰富多样:高中语文选修教材的内容涵盖了文学、文化、艺术、科学等多个领域,有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2.注重实践能力:高中语文选修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通过写作、口语表达、文学创作等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
3.自主选择性:高中语文选修教材的课程设置具有自主选择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选择相应的课程,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问题分析:1.教材质量参差不齐:由于高中语文选修教材的编写人员和出版社不同,导致教材的质量参差不齐。
有些教材内容过于简单,缺乏深度和广度;而有些教材则难度较大,不适合学生的实际水平。
2.教材内容过于专业化:有些高中语文选修教材的内容过于专业化,侧重于文学、文化、艺术等领域的知识,而对于其他领域的知识则涉及较少,这会导致学生知识结构的不均衡。
3.教材的实践环节不足:尽管高中语文选修教材注重实践能力培养,但实际教学中,由于种种原因(例如教学时间紧张、教学资源不足等),实践环节往往得不到有效的落实。
4.教材的难度梯度不合理:高中语文选修教材的难度梯度不合理,有些课程过于简单,而有些课程则难度较大,这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积极性。
综上所述,高中语文选修教材具有内容丰富多样、注重实践能力和自主选择性等特点,但也存在教材质量参差不齐、内容过于专业化、实践环节不足和难度梯度不合理等问题。
因此,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改进高中语文选修教材的编写和出版工作,提高教材的质量和适应性,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部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上册教材分析
![部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上册教材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c9a1efd3169a4517623a39e.png)
部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上册教材分析从2019年秋季学期起,全国各省(区、市)将分步实施新课程、使用新教材。
我校也从2020年秋季开学,启动实施新课程新教材。
一、新教材整体框架分析根据课程标准,“高中语文新课标”设置了18 个学习任务群(“整本书阅读与研讨”“当代文化参与”“跨媒介阅读与交流”“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文学阅读与写作”“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研习”“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研习”“外国作家作品研习”“科学与文化论著研习”“汉字汉语专题研讨”“中华传统文化专题研讨”“中国革命传统作品专题研讨”“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专题研讨”“跨文化专题研讨”“学术著作专题研讨”),其中3个学习任务群(“整本书阅读与研讨”“当代文化参与”“跨媒介阅读与交流”)在选择性必修和选修阶段不设学分,穿插在其他学习任务群中。
课程分为必修、选择性必修、选修三类课程,每类课程开设2个学期。
其中必修共设8学分,包含7个学习任务群;选择性必修共设6学分,包含6个学习任务群;选修共设12学分,包括6个学习任务群,学生自由选择。
高一学习必修上、下册,高二学习选择性必修上、下册,高三学习选修上、下册。
二、高一语文上学期必修上册目录第一单元文学阅读与写作1沁园春·长沙/毛泽东2立在地球边上放号/郭沫若红烛/闻一多*峨日朵雪峰之侧/昌耀*致云雀/雪莱3 百合花/茹志娟*哦,香雪/铁凝单元学习任务第二单元文学阅读与写作4 短歌行/曹操*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5 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登高/杜甫*琵琶行/白居易6 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声声慢(寻寻觅觅)/李清照单元学习任务第三单元实用性阅读与交流7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恩格斯*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蔡元培8 别了,”不列颠尼亚”/周婷杨兴9 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穆青冯健周原*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林为民*“探界者”锺扬/叶雨婷单元学习任务第四单元当代文化参与参与家乡文化生活学习活动一记录家乡的人和物二家乡文化生活现状调查三参与家乡文化建设第五单元整本书阅读《乡土中国》第六单元思辨性阅读与表达10劝学/荀子*师说/韩愈11 反对党八股/毛泽东12拿来主义/鲁迅13 读书目的和前提/黑塞*上图书馆/王佐良单元学习任务第七单元14 故都的秋/郁达夫*荷塘月色/朱自清15我与地坛(节选)/史铁生16赤壁赋/苏轼*登泰山记/姚鼐单元学习任务第八单元词语积累与词语解释学习活动一丰富词语积累二把握古今词义的联系与区别三词义的辨析和词语的使用古诗词诵读静女/《诗经·邶风》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李煜鹊桥仙(纤云弄巧)/秦观注:篇名前标有*的为自读课文三、高中语文新教材和课程变化分析变化一:提出四大学科核心素养。
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教材分析
![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教材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4dffbb60804d2b160a4ec013.png)
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教材分析在前两册的基础上,本册教科书继续贯彻“守正出新”的编写原则,构建立体化的语文学习系统,设立“阅读鉴赏”“表达交流”“梳理探究”“名著导读”四个板块,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他们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探究能力,为其终身学习和个性化发展奠定基础。
与前两册相比,本册教科书有如下特点:一是强调审美教育。
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审美教育有助于促进人的知、情、意全面发展。
通过欣赏优秀的文学作品,可以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培养高尚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
第一单元精选了四篇小说,分别是古今中外的典范作品,代表了不同的风格和不同的审美情趣。
唐诗代表了中国古代诗歌的最高成就,第二单元所选的李白、杜甫、白居易和李商隐的诗歌,则又是有唐一代近五万首诗歌中的代表作品,千百年来为人们涵咏玩味,有如千年佳酿,至今令人沉醉。
第三单元虽侧重引发学生的思考领悟,但古代论辩散文有着严谨的论证、精彩的比喻、雄峻的气势、腾纵的语势,千百年来传诵不衰,至今吟咏,仍能让我们回肠荡气。
第四单元侧重科普作品。
这类作品以严谨见长,但文中并不排斥审美的追求,《宇宙的边疆》所描绘的浩渺璀璨的宇宙,《凤蝶外传》中凤蝶短暂而辉煌的一生,《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中作者的奇思妙想,在带给我们无尽遐想的同时,也让我们感受到科学世界的美丽多姿。
二是注重探究能力的培养。
“梳理探究”板块的三个主要由学生自己探究的项目自不必说;“阅读与鉴赏”部分也特别强调从“过程与方法”方面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这主要体现在“研讨与练习”中。
比如《祝福》的第四题,要求学生拿电影剧本和原著作一些对比,这就是换一个角度,引导学生探究祥林嫂的命运。
《寡人之于国也》的第三题,引导学生以现代观念审视古人的思想感情,吸收其中的精华,并辩证分析当代可持续性发展观念和孟子观念的不同。
此类题目的设计,体现了编者引导学生从课文出发,沟通课内外,进行拓展探究的思想。
(word完整版)高中语文教材分析
![(word完整版)高中语文教材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6c83492ea98271fe910ef9d5.png)
教材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如何实现对教材的宏观把握非常重要,纵观人教版语文教材,凡有体例,对内容加以分析,总结出文本规律和学法特点,从而便于施教。
人教版高中语文目录必修一阅读鉴赏第一单元(现代诗歌单元)(单元提示: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着重分析意象,品味语言,发挥想象,感受作品的真情)1.*沁园春•长沙..........................................毛泽东32.诗两首雨巷................................................戴望舒6再别康桥.............................................徐志摩83.大堰河——我的保姆....................................艾青10第二单元(文言文)(反复朗读,悉心体会,学习提要钩玄的方法,抓住关键词语,概述文章脉络,训练概括能力和表达能力)4.烛之武退秦师........................................《左传》165.荆轲刺秦王........................................《战国策》186.*鸿门宴............................................司马迁22第三单元(写人记事散文)(透过人与事的描写,揣摩人物的言行、心理,体察人物的个性情操,看如何在人物描写中体现对人物的评价,在叙事中表现情感。
圈点批注文章中最触动你心灵的地方。
)7.记念刘和珍君..........................................鲁迅278.小狗包弟..............................................巴金329.*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梁实秋36第四单元(新闻和报告文学)(新闻结构的多样性,分清新闻事实与新闻背景,客观叙述和主观评价,抓住有用信息;学习报告文学,联系作品的时代背景,把握作者的情感倾向,学习叙事写人的技巧,学会关注社会。
对人教社新编高中语文教材的分析与评价
![对人教社新编高中语文教材的分析与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759de94b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be.png)
六、创新性分析
人教社新编高中语文教材在编写上注重创新,不再是传统的“填鸭式”教育 方式。教材中的探究性学习、实践活动等内容都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和思考的 机会。特别是选择性必修部分的教材内容设计更加灵活多样,可以满足不同学生 的学习需求和兴趣爱好。这种创新教学方式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对人教社新编高中语文教材的 分析与评价
01 一、背景介绍
目录
02 二、概览
03 三、价值评估
04 四、竞品对比分析
05 五、可靠性评价
06 六、创新性分析
目录
07 七、可持续性考察
09 九、影响力分析
08 八、用户反馈
人教社新编高中语文教材分析评 价
随着教育的不断进步,教材的编写也在不断的完善和更新。最近,人民教育 社新编的高中语文教材已经出炉,这套教材引起了广泛。本次演示将对这套教材 进行分析和评价。
一、背景介绍
人民教育社新编的高中语文教材全套共五册,包括必修和选择性必修两个部 分。必修部分分为上、下两册,选择性必修部分分为上、中、下三册。这套教材 的编写是在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基础上进行的,致力于提高学生的语 文素养和人文素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分为现代文和文言文两部分。现代文 选材广泛,包括散文、小说、科普文等,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文学鉴赏能 力。文言文部分则精选了古代文学、文化经典作品,如《论语》、《左传》等, 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古代文化常识和文言文表达方式。
五、可靠性评价
人教社新编高中语文教材的编写是建立在广泛调研和深入探讨的基础上的, 其内容符合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此外,这套教材的编写也得到 了众多专家、学者的支持和参与,保证了教材的质量和可靠性。在使用过程中, 许多师生对这套教材表示出了高度的认可和好评,认为其内容丰富、难度适中、 具有启发性和趣味性。
高中语文最新-高一语文上册教材分析 精品
![高中语文最新-高一语文上册教材分析 精品](https://img.taocdn.com/s3/m/f1ec79c66294dd88d0d26b68.png)
高中语文(苏教版)教材分析(必修一)我省我市从今年秋季开始,高中进入新课程改革,高一语文使用的是苏教版的教材。
对于这套新教材,不少教师还较陌生。
如何使用好这套教材,贯彻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又能切实保证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是我们广大语文教师的一大课题。
本人学习了《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照人教版语文教材,对苏教版教材进行了分析,就如何从宏观整体和微观具体认识、分析、使用好这套教材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明确《语文课程标准》中“课程的基本理念”和“课程目标”,并以此作为教学的指导思想,贯穿落实在每一个教学环节。
三大理念:1、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
2、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
3、遵循共同基础与多样选择相统一的原则,构建开放、有序的语文课程。
五方面目标:积累·整合----知识、能力的积累与融会贯通,是学好语文的基础。
“能围绕所选择的目标加强语文积累,在积累的过程中注重梳理。
根据自己的特点,扬长补短,逐步形成富有个性的语文学习方式。
了解学习方法的多样性,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能根据需要,采用适当的方法解决阅读、交流中的问题。
通过对语文知识、能力、学习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要素的融会整合,切实提高语文素养。
”感受·鉴赏------建立在知识基础上整合而形成的语文基本能力。
“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像力和审美力。
具有良好的现代汉语语感,努力提高对古诗文语言的感受力。
在阅读中,体味大自然和人生的多姿多彩,激发珍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感受艺术和科学中的美,提升审美境界。
通过阅读和鉴赏,深化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陶冶性情,追求高尚情趣,提高道德修养。
”思考·领悟----感受鉴赏基础上的深层次提升、吸收和内化(人文与知识)。
“根据自己的学习目标,选读经典名著和其他优秀读物,与文本展开对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诗歌的不同写法,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阅读,分析诗歌的一般方法:
1,尽可能地了解诗歌作者的背景,流派等情况; 2,读懂诗歌文字的表面意义,并将意象连贯形成完 整的形象或找出其中的关键字词句. 3,从表面形象着手,联系背景材料,挖掘其中的深层 意义,比喻意义,象征意义,多重意义. 4,常用的诗歌表达手法:直接抒情,间接抒情(托物 言志,寓情于景,形象寄意等),修辞手法(比喻,拟人, 夸张等). 5,体会和分析其语言特点(清新,自然,质朴,绮丽,婉 委,精警,豪壮等)及风格特色(豪放,婉约,清丽等). 6,掌握分析角度(构思,主题,选材,表达,语言等)及 常用的诗歌术语.
势.
篇目 思想内容 艺术手法
<西风颂> (雪莱)
<欢乐颂> (席勒)
<青春颂> (马赛曲) (密茨凯维 支)
赞扬”西风”摧 枯拉朽,驱赶”冬 天”,迎接”春 天”.
歌颂爱情,友情,呼 吁全世界的人在 爱的基础上和睦 相处.
呼唤青春的热情, 战胜衰老和死亡, 讴歌新生力量.
“西风”的象征意义 (与我国传统赋予意 义比较),奔放,雄浑 的风格.
篇目 思想内容 艺术手法
<地球,我的 母亲>(郭沫 若)
<太阳吟>
(闻一多) <大堰河> (艾青)
<寻梦者> (戴望舒)
<烙印>
(臧克家)
对大自然,工农的 比喻的运用,”我” 赞美,”五四”强烈 的形象和激情. 反封建,个性张扬.
身居异国对祖国和 “太阳”的寄寓意义. 家乡的思念与热爱. “三美”主张
的韵律.
年轻人梦幻般的 美好向往(爱情, 理想)与迷惘.
何其芳前期诗黑暗中的渴望与 寻找
“窗”外的”太 阳”,”蓝天”与” 重帘”隔断的对立 意象象征.
篇目
<孤独的收 割人> (华兹华斯)
<豹> (里尔克)
<严重的时 刻>(读本) (里尔克)
思想内容 艺术特色
教材中诗歌要点把握
篇目
毛泽东词 二首
中国现代 诗三首
思想内容 艺术特色
<长沙>写秋日景色, 忆峥嵘岁月,抒豪情 壮志. <重阳> 一反重阳诗词之感 伤,表达人生奋发哲 理.
1,词体的了解; 2,<长沙>上下片 的不同, 3,<重阳>的情景
<再别康桥>离别时 1,情景交融,清
的复杂情感;
新含蓄;
<死水>激愤中的爱 2,象征中的强烈
钥匙丢了> 代青年的困惑,思 雨,寻找,太阳等意象
(梁小斌) 索和追求
的象征意义.
<相信未来> 文革年代对未来 前三节的”意象”象
(食指)
的一种企盼.
征及后几节的直抒胸 臆
<停电之后> 与黑暗势力的抗 “太阳”,”电灯”,”蜡
(穆旦)
争
烛”与”风”,”黑暗”
的意象对比.
<这也是一 切>(舒婷)
坚信正义,坚信光 各种比喻形象的象征 明,坚信未来. 意义,排比句式的气
的热爱和追求.
特征).
<致大海>爱国情怀抒发. 1,大海的丰富内
<篱笆那边>突破规范, 涵与我的情感;
去勇敢追求理想.
2,篱笆那边与上
<我愿意是急流>对美好 帝的意象内涵
爱情的追求.
3, 两组意象系
列的对称.
篇目
<雨巷> (戴望舒)
<预言> (何其芳)
<窗> (陈敬容)
思想内容 艺术特色
特定环境下迷惘 “雨巷””丁香姑娘” 彷徨中对美好理 的象征,内在跌宕回 想的向往和追求. 环的诗情,复沓和谐
国之情;
情感(三美主张)
<赞美>对祖国,民族 3,形象寄意与直
的深沉之爱.
抒胸臆的结合.
篇目
中国当 代诗三 首
外国诗 三首
思想内容
艺术特色
<错误>对错过事物(爱 1.诗歌中比喻,
情或美好事物)追求与 象征的含义,
反思.
2,诗歌意象的确
<致橡树>正确的爱情观. 定与不确定性
<面朝大海>对平凡生活 (诗歌艺术重要
这些诗歌,从国家地区划分,有我国大陆,港台及 外国诗歌; 从艺术流派划分,有我国早期白话诗, 新月派,浪漫主义,七月诗派,现代派等; 从诗歌的 表达手法划分,有直接抒情,间接抒情(通过多种手 法来表达).
诗歌教学的目标:
增强学生文化素养和艺术素养,陶冶情操;
了解诗歌的艺术特征,学会欣赏不同流派,不 同风格的诗歌;
丰富,美好的想象寄 情与直抒胸臆的结 合,奔放而稳馨的风 格.
丰富的想象,洋溢的 激情.青春与衰老的 两组对立意象群.
(二)古代诗歌共有3个单元43首,读本48首,包 括各个朝代,各种流派风格,各种诗体.
古体诗:诗经体(四言诗),楚辞体(骚体诗),乐府 诗(汉乐府,旧题乐府,新乐府),五言古体诗,七言 古体诗(七言歌行体)等.
英国十八世纪浪漫 “收割人”形象内涵 主义湖畔诗人,田 分析,通过”我”的 园抒情诗,孤独,迷 视觉和感受表达; 惘情绪的表达. 清新自然的语言
自由被强权所束缚 奥地利象征主义诗 的无奈与激愤. 人,”豹”与”铁栏
杆”意象的对立象 征意义.
里尔克后期诗表现 哲理性和整齐的句 哲理的沉思:人生 式和诗行. 无处不在,生活
近体诗(格律诗):七绝,五绝,七律,五律.
词:小令,中调,长调(慢词).
曲:包括剧曲(杂剧,南戏,传奇中的唱词)与散曲 (小令,带过曲,套曲).
古诗词的教学建议:
首先是了解古诗的一些基本知识:
古诗的体式:诗、词、曲(还可细分许多具体体式). 格律诗体式特点:(1)辨平仄
(2)讲格律:平仄的相间,相对,相粘(四类基本句式). (3)讲对仗: (4)押韵要求:古体诗,近体诗,词曲的不同韵和要 求,了解不同诗体押韵的特点.
高中语文教材分析(一)
教材中的诗歌教学
(一)现当代诗歌 (二)古代诗歌 1,教学建议
2,近年来高考试题分析 3,教材分析
制作: 嘉兴教育学院 徐志平
一,教材中的诗歌教学
教材中的诗歌教学分为中外现当代诗歌 和古典诗歌两大部分.
(一)现当代诗歌1个单元16首,读本中选 25首(含现当代人写的古典诗歌).
讴歌同情劳动妇女, 艾青体的诗歌特征 抨击旧制度罪恶. 人物形象,语言,手
法,形式..
人生理想的追求和 寻”梦”,”金色的
实现.
贝”及过程的象征
义.
早期诗作的代表: “烙印”的象征义. 对生活艰辛的认识. 古典诗歌的借鉴与
现代诗歌手法的结 合.重视”炼字”.
篇目 思想内容 艺术手法
<中国,我的 “十年动乱”中一 钥匙,回家,蓝天,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