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小古文经典诵读教学教材

合集下载

六年级古诗词经典诵读校本教材全册

六年级古诗词经典诵读校本教材全册

六年级古诗词经典诵读校本教材全册六年级经典诵读(上)词语分类积累:1.描写人物神态的成语: 神采奕奕眉飞色舞大惊失色垂头丧气2.描写人物品质的成语: 奋不顾身舍己为人坚强不屈赤胆忠心3.描写人物语言的成语: 口若悬河对答如流,滔滔不绝谈笑风生4.描写人物动作的成语: 指手画脚手舞足蹈摇头晃脑翩翩起舞5.描写人物外貌的成语: 眉清目秀小巧玲珑虎头虎脑虎背熊腰6.描写人物心理的成语: 提心吊胆忐忑不安七上八下忧心忡忡7.寓言故事类成语: 拔苗助长狐假虎威亡羊补牢坐井观天8.来源于神话故事成语: 夸父逐日开天辟地女娲补天精卫填海9.来源于历史故事成语: 三顾茅庐四面楚歌纸上谈兵指鹿为马10.含有夸张成分的成语: 怒发冲冠一日千里一字千金千钧一发11.含有比喻成分的成语: 挥金如土铁证如山红叶似火水平如镜12.含动物的成语: 鹤立鸡群狼吞虎咽龙腾虎跃龙飞凤舞13.含植物的成语: 望梅止渴世外桃源青梅竹马投桃报李14.含花名的成语: 昙花一现人面桃花桂子飘香春兰秋菊15.含色彩的成语: 花红柳绿万古长青万紫千红青出于蓝16.含人体器官的成语: 苦口婆心肺腑之言牵肠挂肚肝胆相照17.描写花的成语: 万紫千红春暖花开鸟语花香花红柳绿18.描写人多的成语: 人头攒动摩肩接踵人山人海人声鼎沸19.描写人少的成语: 绝无仅有独一无二寥寥无几盖世无双20.勤奋好学的成语: 锲而不舍废寝忘食手不释卷不耻下问21.形容知识丰富的成语: 学富五车才高八斗博学多才博古通今22.描写友情的成语: 志同道合风雨同舟同甘共苦情同手足23.珍惜时间的成语: 废寝忘食闻鸡起舞争分夺秒夜以继日24.形容工作认真的成语: 一丝不苟全神贯注聚精会神废寝忘食25.描写天气的成语: 鹅毛大雪风和日丽烈日炎炎秋高气爽26.描写雨大的成语: 瓢泼大雨倾盆大雨疾风暴雨风雨交加27.描写浪大的成语: 波澜壮阔汹涌澎湃惊涛骇浪波浪滔天28.描写春天的成语: 鸟语花香百花齐放春色满园春意盎然29.描写夏天的成语: 烈日炎炎骄阳似火暑气逼人酷暑难耐30.描写秋天的成语: 秋高气爽天高云淡桂子飘香红叶似火31.描写冬天的成语: 数九寒冬寒气逼人天寒地冻滴水成冰32.ABAC式成语: 惟妙惟肖自作自受再接再厉无忧无虑33.AABB式成语: 浩浩荡荡大大方方干干净净清清楚楚34.ABCC式成语: 神采奕奕想入非非含情脉脉白发苍苍35.AABC式成语: 欣欣向荣勃勃生机楚楚动人落落大方36.描写山水的成语: 湖光山色山清水秀山明水秀青山绿水37.描写天空的成语: 万里无云碧空如洗湛蓝如洗天高云淡38.描写情况紧急的成语:千钧一发刻不容缓十万火急火烧眉毛39.含近义词的成语: 胡言乱语花言巧语惊涛骇浪追根求源40.含反义词的成语: 出生入死舍近求远无独有偶大同小异41.含有贬义的成语: 自私自利口是心非狼狈为奸阳奉阴违42.含有褒义的成语: 舍己为人奋不顾身拾金不昧舍生忘死43.形容事物很大的成语: 庞然大物硕大无朋硕大无比宏伟壮观44.形容刻苦学习的成语: 废寝忘食十载寒窗手不释卷孜孜不倦45.古代巧妙计策的成语: 瞒天过海反客为主围魏救赵借刀杀人46.还有两个看的成语: 左顾右盼东张西望察言观色熟视无睹47.形容时间快的成语: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稍纵即逝斗转星移48.形容书内容精彩的成语:引人入胜扣人心弦韵味无穷百看不厌49.形容劳动场面的成语: 热火朝天你追我赶争先恐后奋勇争先50.描写建筑的成语: 巧夺天工高楼大厦亭台楼阁富丽堂皇51.描写音乐的成语: 余音绕梁行云流水阳春白雪曲高和寡52.描写书法的成语: 笔走龙蛇龙飞凤舞入木三分铁画银钩53.描写绘画的成语:栩栩如生活灵活现妙笔丹青惟妙惟肖54.描写写作的成语:妙笔生花一气呵成文从字顺出口成章55.带有数字的成语:五光十色十全十美千方百计万众一心古诗词分类积累:一、春夏秋冬春:1.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小学五年级、六年级经典诵读校本教材

小学五年级、六年级经典诵读校本教材

五年级•乐学篇河 广①《诗经•卫风》谁谓河广?一苇杭之②。

谁谓宋远?跂(q ì)予望之③。

谁谓河广?曾不容刀④。

谁谓宋远?曾不崇朝⑤。

① 河:黄河。

② 苇:用芦苇编的筏子。

杭:通“航”。

③ 跂:踮起脚尖。

予:而。

④ 曾不容刀:此句意为黄河窄,竟然容不下一条小船。

曾,乃,竟然。

刀,小船。

⑤ 崇朝:终朝,指从天亮到早饭的一段时间,形容时间短。

注 释注 释上 邪(y é)《乐府诗集》上邪①,我欲与君相知②, 长命无绝衰③。

山无陵, 江水为竭。

冬雷震震, 夏雨雪④。

天地合,乃敢与君绝⑤!① 上邪:相当于“天啊”。

上,指天。

邪,语气词。

② 相知:相亲相爱。

③ 长命无绝衰:此句意为让我们的感情永远不破裂、不衰减。

命,令、使。

④ 雨:这里用做动词,降下、落下。

⑤ 乃敢与君绝:(发生上述五件事)我才敢与你断绝。

注 释 注 释长 歌 行《乐府诗集》青青园中葵①,朝露待日晞②。

阳春布德泽③,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k ūn)黄华叶衰④。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⑤。

① 葵:冬葵,我国古代重要的蔬菜之一。

② 朝露:清晨的露水。

晞:因日晒而干。

③ 阳春:温暖的春天。

布:布施,给予。

德泽:恩惠。

④ 焜:叶落枯黄的颜色。

华:这里同“花”。

⑤ 徒:白白地。

注 释注 释老 马◎臧克家总得叫大车装个够, 它横竖不说一句话, 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 它把头沉重地垂下!这刻不知道下刻的命, 它有泪只往心里咽, 眼前飘来一道鞭影, 它抬起头望望前面。

这是负重而无言的老马的形象,也是饱受压迫的人民的形象。

你能体会这二者之间的相似之处吗?赏 析注 释山中问答(唐) 李白问余何意栖碧山①, 笑而不答心自闲。

桃花流水窅(y ǎo)然去②, 别有天地非人间。

① 栖:栖隐。

碧山:又名白兆山,在今湖北安陆县境内。

② 窅然:远远地。

注 释注 释断章◎卞之琳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春 宵①(宋)苏 轼春宵一刻值千金②, 花有清香月有阴③。

经典诵读校本教材(六年级)

经典诵读校本教材(六年级)

序言同学们,你诵读经典吗?可记得牙牙学语时,妈妈教你吟唱《咏鹅》?可记得幼儿园时诵读《静夜思》?经典诗文那优美的语言,明快的节奏,动人的音韵,是否深深地刻在了你心里呢?爱上经典诗文吧,你会懂得许多做人的道理。

读“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你会体会到父母的养育之恩比山高,比海深;读“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你会懂得时间是多么的宝贵,你定不会虚度年华。

爱上经典诗文吧,你可以随时游览祖国的名山大川,领略秀美的自然风光。

读“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你能感受到庐山瀑布的雄奇壮丽;读“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你能欣赏到杭州西湖的如诗如画……爱上经典诗文吧,你会看到唐诗宋词中老杜的沉郁,太白的飘逸,东坡的豪放;你会被短小精悍的《三字经》,朗朗上口的《千字文》,广为流传的《弟子规》,辞约义富、微言大义的《论语》《道德经》深深吸引,乐而忘返……浸润书香,感悟人文;诵读经典,传承美德。

相信我们会在享受“与经典为伴,与圣贤为友”的吟诵乐趣中,受到教育和启迪,在优秀诗文的熏陶中,学长补短,丰厚“至善”学养,提升“至善”品质。

让我们在源远流长,美不胜收的诗文佳作中感悟真、善、美,传承祖国文化与精神的命脉!目录一、古诗词1.《积雨辋川庄作》2.《破阵子》3.《送梓州李使君》4.《题临安邸》5.《观书有感》6.《游山西村》7.《书湖阴先生壁》8.《赠花卿》9.《虞美人》10.《沁园春•雪》11.《清平乐•六盘山》12.《采桑子》13.《卜算子•咏梅》14.《渔歌子》15.《滁州西涧》16.《忆江南•江南好》二、《道德经》三、海安县小学生推荐阅读书目一古诗词积雨辋川庄作(唐)王维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

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诗文解释】久雨不停,林野潮湿烟火难升;烧好饭菜,送给村东耕耘的人。

水田广漠,一行白鹭掠空而飞;夏日浓荫,传来黄鹂宛啭啼声。

六年级语文《唐诗三百首》诗歌朗诵教案

六年级语文《唐诗三百首》诗歌朗诵教案

六年级语文《唐诗三百首》诗歌朗诵教案第一节:课堂准备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唐诗的特点和韵律,提高朗诵技巧和语感。

教学重点:学习唐诗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朗诵技巧和语感。

教学准备:《唐诗三百首》课本、黑板、粉笔。

第二节:导入与激发1. 制造气氛:播放一段优美的古琴音乐,让学生感受古代的韵律之美。

2. 提问:请学生回忆一下他们所学过的古代诗歌,例如《孔雀东南飞》、《登鹳雀楼》等,引导学生介绍诗歌的特点和表现形式。

第三节:新课呈现1. 导入:通过呈现几首著名的唐诗,如《春晓》、《登鹳雀楼》等,向学生展示唐诗的美丽。

2. 解读:通过讲解诗歌中的意境、修辞手法等,让学生了解唐诗的魅力所在。

3. 吟诵:老师带领学生一起吟诵这些唐诗,让学生感受诗歌的押韵和韵律。

第四节:学习与实践1. 分组朗诵: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唐诗进行朗诵。

2. 合作讨论:学生朗诵完毕后,让其他小组的同学进行评价和提出改进建议。

第五节:巩固与拓展1. 韵律游戏:通过教师出示不完整的诗句,让学生补全并快速朗诵出来,培养学生的语感和韵律感。

2. 创作活动: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或所见所闻,进行短诗创作,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第六节:总结与作业1. 总结:让学生梳理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点和技巧,并进行小结。

2. 作业:要求学生通过背诵一首《唐诗三百首》中的诗歌,准备下节课的朗诵活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对唐诗有更深刻的认识,并能够通过朗诵表达出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情感。

同时,通过合作讨论和创作活动,学生的语感和创造力也将得到很好的锻炼。

希望学生能够在课后继续学习和欣赏优秀的唐诗作品,培养对诗歌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六年级经典诵读教案(全)

六年级经典诵读教案(全)

六年级下学期经典诵读教案第一课《水调歌头》教学目标:1、能正确熟练地朗诵词的内容。

2、能大致理解词的意思,通过有感情有节奏的诵读呈现词的意境。

教学重点、难点:通过理解词和作者能富有感情地朗诵。

教学准备:1、学生预习《水调歌头》2、制作范文朗诵的视频教学过程:一、联系旧知导入:1、看月亮夜色图,吟诵与月亮有关的诗词?2、读句子“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说说意思,简介苏轼。

3、齐读课题《水调歌头》。

二、明确诵读要求:学生讨论诵读名作的要求,师概括三点:1.字正腔圆2.有顿、有韵 3.读透文义三、按要求分步练习诵读:1、练习读得字正腔圆,指名读,齐读。

2、听视频范读,领悟“有顿、有韵”的诵读技巧。

选词填空:读时句中(有停顿),语速(舒缓),语调(深沉)。

对照要求自己练习,指名男女生配乐读,全班分男女生读。

3、古人云:诗中有画。

读词中的句子让你仿佛看到什么?生描述句子中的画面。

①“言为心声”,这些词流露了当时苏轼什么样的心声呢?简介苏轼当时的境况:苏轼二十三岁全家迁至京都做官十五年后被派往密州做官。

在贫穷落后的密州他岁苦犹乐,依然活得开朗、洒脱。

②联系苏轼的经历和词中的句子想一想,“天上宫阙”、“琼楼玉宇”暗中比喻哪里?在这中秋月圆之际,他想过回去么?读句子“我欲乘风归去”,但又不太乐意回京城,从哪句可见?“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现在他在密州反而清闲自在,读句子“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洒脱、自在地反复读。

③“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月亮为什么是低低照着?月亮渐渐西沉。

此时的苏轼眼睁睁看着月亮,又想什么呢?“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为什么这么想?把句中的怨恨读得更深入。

④不回“天上宫阙”而与月对话悠然起舞,人的悲离难得全美就给予祝福,这些词句让你感受到一个什么样的苏轼?(洒脱、乐观、旷达)。

⑤总结“读透文义”的要求,练习诵读。

看视频上的深情朗读。

指名配乐读,全体配乐读。

四、吟唱《水调歌头》1、听邓丽君的《明月几时有》2、跟唱。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教学课件精品PPT小学优秀课堂课件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教学课件精品PPT小学优秀课堂课件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颂”三部分。

采薇(节选)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薇:野豌豆回想当初出征时,杨柳依依随风吹;如今回来路途中,大雪纷纷满天飞。

道路泥泞难行走,又渴又饥真劳累。

满心伤感满腔悲。

我的哀痛谁体会!朗读课文 扫清障碍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安史之乱前,杜甫离开长安回陕西蒲城探亲,却不料爆发了安史之乱,杜甫与家人从此开始流亡生活。

后来在朋友的帮助下,在成都西郊的浣花溪畔搭建草堂安身。

这首诗作于杜甫居于此处两年后,当时那儿发生了大旱灾。

老百姓刚经历安史之乱,又遭遇旱灾,生活更是雪上加霜。

春夜/喜雨[唐]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朗读课文 扫清障碍好雨知道下雨的节气,正是在春天植物萌发生长的时侯。

随着春风在夜里悄悄落下,无声地滋润着春天万物。

雨夜中田间小路黑茫茫一片,只有江船上的灯火独自闪烁。

天刚亮时看着那雨水润湿的花丛,娇美红艳,整个锦官城变成了繁花盛开的世界。

大地干旱,人们生活贫困,他们盼望(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雨悄悄地来了,它(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下雨时(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盼望着(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安史之乱”让原本繁华安定的国家岌岌可危,也把诗人杜甫卷入了生活的最底层,开始了长达八年的逃难生活。

八年之后,诗人在四川剑外听到了官军收复失地的胜利喜讯……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唐]杜甫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朗读课文 扫清障碍在剑南忽然传说,收复蓟北的消息,初听到悲喜交集,涕泪沾满了衣裳。

回头看看妻子儿女,忧愁不知去向?胡乱收卷诗书,我高兴高光得快要发狂!白天我要开怀痛饮,放声纵情歌唱;明媚春光和我作伴,我好启程还乡。

(完整word版)六年级:《论语》经典诵读教案

(完整word版)六年级:《论语》经典诵读教案

经典诵读《论语》教案教案第一课时《论语》教学要点1.了解儒家、道家两家学说的基本思想,理解一些比较重要的概念,如“仁”“礼”“义”“孝”“道”“自然”“无为”等,并能有自己的体会;2.对儒道两家学说的影响及其互补性有一个整体的认识;掌握其中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

3.诵读、熟悉文言文的表达方式和习惯用语,形成语感。

熟读、背诵一些片段。

教学过程:一、简介孔子: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zōuyì)(现在山东曲阜)人。

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政治家。

儒家学派创始人,公认的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

编撰了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孔子逝世时,享年73岁,葬于曲阜城北泗水之上,即今日孔林所在地。

孔子是个平凡的老头儿,除多读了些书、多带了些弟子以外,我看和我们家邻居张大爷、李大爷的面孔差不了多少。

说孔子是个老头儿,决无不敬之意。

正是有了这些普通老头儿的一面,孔子才是真正的孔子,才是一个活生生的孔子,才是一个可以靠近的孔子。

假如能和他住在一起,我们可以在春天邀请他一块儿去河里游泳,然后一块儿躺在岸上晒晒太阳。

只要手头没有急事,这个小老头儿肯定会欣然同行。

二、简介《论语》《论语》是我国古代文献中的一部巨著,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对我国几千年的封建政治、思想、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

即使在今天,其精华部分依然为人们所效法。

《论语》写作体例为语录体,语录体一般由问语和答语两部分组成。

大约成书于战国初期。

比较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

今本《论语》共二十篇。

儒家创始人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是“仁”、“礼”、“义”。

三、学习“学而篇七章”其中一则。

(P4第三篇)1、根据拼音读正确:(媒体出示)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行有馀力,则以学文。

”1)学生自读,正音。

特别对“悌”的读音强调。

2)学生互相读,做到读通顺、读连贯。

3)指名反馈,教师评价。

2、了解大意。

六年级经典诵读教案

六年级经典诵读教案

六年级国学教案教学内容:《三人行,必有我师》[活动目标]1、积累理解“三人行,必有我师”句子的意思。

2、能准确流畅地朗读并熟练背诵课文3、联系自身学习经历,体会课文“三人行,必有我师”丰富多彩的内蕴,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

4、细心品味作者从贡荔枝这一看似小事的角度出发,表达诗人对历史兴亡的深沉思考[重点难点]1、体会作者从贡荔枝这一看似小事的角度出发,表达诗人对历史兴亡的深沉思考。

2、体会课文“三人行,必有我师"丰富多彩的内蕴课时:1课时[活动过程]一、复习导入。

1、复习《论语》。

(1)指名学生诵读。

(2)全班诵读.2、谈话导入。

人非生而知之者。

我们要善于学习,才能成为有学问的人。

孔子也告诉我们学习的方法.二、学习《论语》“三人行,必有我师”1、师范读。

2、生自读,读通、读顺.3、师讲解大意孔子说:“三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我的老师.我选择他善的品德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善的地方就作为借鉴,改掉自己的缺点。

”4、生再次自读,带着对句子的理解读熟.5、请学生讲讲对句子的理解。

6、师小结:孔子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受到后代知识分子的极力赞赏.他虚心向别人学习的精神十分可贵,但更可贵的是,他不仅要以善者为师,而且以不善者为师,这其中包含有深刻的哲理。

他的这段话,对于指导我们处事待人、修身养性、增长知识,都是有益的。

“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的态度和精神,也体现了与人相处的一个重要原则.随时注意学习他人的长处,随时以他人缺点引以为戒,自然就会多看他人的长处,与人为善,待人宽而责己严。

这不仅是修养、提高自己的最好途径,也是促进人际关系和谐的重要条件.虽然“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可是人们并不是经常能够做到。

人们常犯的一个通病,就是往往看自己的优点和他人的缺点多,看自己的缺点和他人的优点少;或者只看自己的优点.7、引导悟理。

师:读了这则《论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说一说.8、练习诵读。

六年级第二学期经典诵读教案

六年级第二学期经典诵读教案

六年级第二学期一、教学内容《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到《己亥杂诗》共11首古诗。

二、教学目标1、通过诵读古诗,体会古诗的韵律美,感受中华的经典文化。

2、熟读成诵,要求学生背会所读古诗,积累古诗文知识。

三、教学过程(一)指导朗读1、先让学生自由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读准节奏,读出古诗的韵味。

2、指名范读,教师纠错。

3、教师领读,学生跟读(二)初识大意教师向学生简介古诗大意及中心,重点强调诗中的名句,指导学生背诵。

如: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三)熟读成诵组织学生以各种方式朗读古诗,达到背诵,教师以多种形式考查学生的背诵情况。

六年级第二学期一、教学内容《中吕·山坡羊·潼关怀古》到《出师表》共5首元曲和一首文言文。

二、教学目标1、通过诵读古文,体会古文的韵律美,感受中华的经典文化。

2、熟读成诵,积累古诗文知识。

三、教学过程(一)指导朗读1、先让学生自由读古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准节奏,读出古文的韵味。

2、指名范读,教师纠错。

3、教师领读,学生跟读(二)初识大意教师向学生简介古文大意及中心,重点强调诗中的名句,指导学生背诵。

(三)熟读成诵组织学生以各种方式朗读古诗,达到背诵,教师以多种形式考查学生的背诵情况。

六年级第二学期一、教学内容《名句欣赏》二、教学目标1、通过诵读古文,体会古文的韵律美,感受中华的经典文化。

2、熟读成诵,积累古诗文知识。

三、教学过程(一)指导朗读1、先让学生自由读古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准节奏,读出古文的韵味。

2、指名范读,教师纠错。

3、教师领读,学生跟读(二)初识大意教师向学生简介古文大意及中心,重点强调诗中的名句,指导学生背诵。

(三)熟读成诵组织学生以各种方式朗读古诗,达到背诵,教师以多种形式考查学生的背诵情况。

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教案-(六年级上册)

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教案-(六年级上册)

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教案(六年级上册)《国学经典诵读》指导课教案一一.诵读内容:1、《赠汪伦》2、《赠花卿》3、《赠贾岛》二.教学目标:1.熟读会背这三首古诗2.了解这三首古诗意思及出处。

3、激发学生朗读、背诵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朗读、背诵、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熟读会背。

四.教学难点:理解与背诵。

五.指导过程:1.谈话激趣(略)1.明确诵读内容:1、《赠汪伦》2、《赠花卿》3、《赠贾岛》2.提出诵读的要求:(1)读正确,读通顺,有感情。

(2)读、想、交流古诗意思及用处。

3.检查效果及指导:(1)指名读并评议:正确、通顺、有感情。

(2)读的方法:停顿的长短,语速的快慢,声调的高低,声音的轻重。

(3)朗读示范。

(4)学生自由读。

(5)抽查理解及用处。

(5)背诵:六、课堂小结:(略)《国学经典诵读》指导课教案二一.诵读内容: 4、《幼学琼林(一)天文》二.教学目标:1.复习上节课三首赠诗。

熟读《幼学琼林(一)天文》2.了解这两篇古文意思及出处。

3、激发学生朗读、背诵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朗读、背诵、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熟读会背。

四.教学难点:理解与背诵。

五.指导过程:1.谈话激趣(略)1.明确诵读内容:3、《幼学琼林(一)天文》2.提出诵读的要求:(1)读正确,读通顺,有感情。

(2)读、想、交流古文意思及用处。

3.检查效果及指导:(1)指名读并评议:正确、通顺、有感情。

(2)读的方法:停顿的长短,语速的快慢,声调的高低,声音的轻重。

(3)朗读示范。

(4)学生自由读。

(5)抽查理解及用处。

(5)背诵:六、课堂小结:(略)《国学经典诵读》指导课教案三一.诵读内容:5、《鸟》(唐朝白居易)6、《远书》二.教学目标:1.熟读会背这两首古诗2.了解这两首古诗意思及出处。

3、激发学生朗读、背诵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朗读、背诵、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熟读会背。

四.教学难点:理解与背诵。

五.指导过程:1.谈话激趣(略)1.明确诵读内容:5、《鸟》(唐朝白居易)6、《远书》2.提出诵读的要求:(1)读正确,读通顺,有感情。

六年级上学期诵读教案

六年级上学期诵读教案

六年级上学期经典诵读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诵读经典,感受古代文化的魅力,培养对古典文学的兴趣。

2. 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提升语文素养。

二、教学内容1. 古代诗歌:选择一些适合六年级学生的古代诗歌,如《静夜思》、《春晓》等,让学生通过诵读和解析,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2. 古代散文:挑选一些经典的古代散文,如《岳阳楼记》、《醉翁亭记》等,让学生通过诵读和解析,领略古人的智慧和思想。

3. 古代小说:选择一些简单易懂的古代小说片段,如《红楼梦》、《西游记》等,让学生通过诵读和解析,了解古代小说的特点和魅力。

三、教学方法1. 示范法:教师通过示范诵读,让学生感受经典文学作品的声音美和节奏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指导法: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解析、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经典文学作品的内容和意义。

3. 互动法: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让学生在诵读、分享和交流中,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

四、教学评价1. 过程评价:关注学生在诵读过程中的态度、参与度和表现力,给予及时的指导和鼓励。

2. 成果评价:通过考试或展示等方式,评估学生对经典文学作品的掌握程度和理解能力。

3. 综合评价: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经典诵读比赛成绩,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五、教学计划第一周:学习《静夜思》第二周:学习《春晓》第三周:学习《岳阳楼记》第四周:学习《醉翁亭记》第五周:学习《红楼梦》片段六、教学内容1. 古代寓言:选取一些富有教育意义的古代寓言故事,如《愚公移山》、《守株待兔》等,让学生通过诵读和解析,理解寓言的寓意和智慧。

2. 古代历史故事:选择一些精彩的古代历史故事,如《孔子见南子》、《荆轲刺秦王》等,让学生通过诵读和解析,了解历史人物和事件。

3. 古代神话传说:挑选一些富有想象力的古代神话传说,如《精卫填海》、《夸父追日》等,让学生通过诵读和解析,感受神话的魅力。

七、教学方法1. 故事法:教师通过讲述生动有趣的故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六年级上学期经典诵读教材

小学六年级上学期经典诵读教材

小学六年级上学期经典诵读教材
为了帮助和指导小学六年级学生进行经典诵读,本文档提供了
一份小学六年级上学期经典诵读教材。

这些教材旨在丰富学生的阅
读素材,培养他们的朗读技巧和语感,并提供了一些经典作品来丰
富他们的文学知识。

本教材包含了一系列经典的诗歌、散文和童话故事,内容涵盖
了多种主题和情感。

学生们可以通过朗读这些诗歌,感受诗歌的美
妙和节奏感;通过朗读这些散文,了解不同的文学风格和描写方法;通过阅读这些童话故事,体会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发展。

教材中的每篇诗歌、散文和童话故事都附带了注释,以便学生
理解和熟悉其中的生词和难点。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阅读能力选择
适合自己的篇章进行朗读练。

同时,教材还提供了一些朗读指导,
帮助学生提高朗读技巧和表达能力。

为了增加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参与度,教材还包括了一些与课文
相关的讨论问题和创作任务。

学生可以根据这些问题和任务进行思
考和写作,进一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运用。

总之,本小学六年级上学期经典诵读教材旨在提供一个全面的课外阅读素材,帮助学生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培养文学鉴赏能力和启发创造力。

希望学生们能够充分利用这些教材,享受阅读、朗读和创作的乐趣。

教材内容包括但不限于:
- 经典诗歌:名人诗歌、儿童诗歌、节日诗歌等
- 经典散文:名人散文、寓言故事、人物传记等
- 经典童话故事: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中国古代童话等
以上为简要介绍,详细请参考教材正文。

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教案-(六年级上册)

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教案-(六年级上册)

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教案-(六年级上册)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教案(六年级上册)《国学经典诵读》指导课教案一一.诵读内容:1、《赠汪伦》2、《赠花卿》3、《赠贾岛》二.教学目标:1.熟读会背这三首古诗2.了解这三首古诗意思及出处。

3、激发学生朗读、背诵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朗读、背诵、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熟读会背。

四.教学难点:理解与背诵。

五.指导过程:1.谈话激趣(略)1.明确诵读内容:1、《赠汪伦》2、《赠花卿》3、《赠贾岛》2.提出诵读的要求:(1)读正确,读通顺,有感情。

(2)读、想、交流古诗意思及用处。

3.检查效果及指导:(1)指名读并评议:正确、通顺、有感情。

(2)读的方法:停顿的长短,语速的快慢,声调的高低,声音的轻重。

(3)朗读示范。

(4)学生自由读。

(5)抽查理解及用处。

(5)背诵:六、课堂小结:(略)1《国学经典诵读》指导课教案二一.诵读内容:4、《幼学琼林(一)天文》二.教学目标:1.复上节课三首赠诗。

熟读《幼学琼林(一)天文》2.了解这两篇古文意思及出处。

3、激发学生朗读、背诵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朗读、背诵、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熟读会背。

四.教学难点:理解与背诵。

五.指导过程:1.说话激趣(略)1.明白诵读内容:3、《幼学琼林(一)天文》2.提出诵读的要求:(1)读正确,读通顺,有感情。

(2)读、想、交流古辞意义及用处。

3.搜检结果及指导:(1)指名读并评断:正确、通顺、有感情。

(2)读的方法:停顿的长短,语速的快慢,声调的高低,声音的轻重。

(3)朗读示范。

(4)学生自由读。

(5)抽查理解及用处。

(5)背诵:六、课堂小结:(略)2《国粹典范诵读》指导课教案三一.诵读内容:5、《鸟》(唐朝XXX)6、《远书》二.教学目标:1.熟读会背这两首古诗2.了解这两首古诗意思及出处。

3、激发学生朗读、背诵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朗读、背诵、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熟读会背。

六年级《论语》诵读教案

六年级《论语》诵读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论语》的基本知识和作者孔子的生平事迹。

2.学会正确地诵读《论语》中的经典课文,并理解其中的道理和思想。

3.通过诵读《论语》中的经典课文,培养学生的语感和文学素养。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正确地诵读《论语》中的经典课文。

2.理解《论语》中的道理和思想。

三、教学方法:
1.朗读法:学生分角色逐段进行朗读。

2.解说法:教师对课文进行解释并与学生对话。

四、教学过程:
第一步:导入(5分钟)
第二步:诵读《论语》课文(15分钟)
教师将经典的《论语》课文分段组织起来,每段分配给不同的学生进
行朗读。

学生在朗读前需要先通读一遍自己的段落,理解其中的道理和思想。

第三步:学生角色扮演(15分钟)
学生按照角色分组,进行角色扮演,将课文中的对话进行再现。

教师
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课文的内涵。

第四步:课文解读(15分钟)
教师对每一段课文进行解释,并与学生进行互动对话,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中的道理和思想。

第五步:课后练习(15分钟)
请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针对所学课文中的其中一段内容,谈谈自己的观点和理解,并向全班展示。

五、教学反思:。

六年级经典诵读教案(1)

六年级经典诵读教案(1)

第一课时多才之士教学目标:1、正确认读课文中的生字,流利地诵读课文,熟读成诵。

2、了解《幼学琼林》,知道一些中国古代的人物及其著作。

3、让学生在一种典雅的国学余围中受到熏陶。

教学重点:读准重音,读文知意。

教学难点:熟读成诵。

教学过程:一、课前五分钟,国学知识抢答赛。

二、激趣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用什么词来形容人有才华、有学识吗?你们知道《书经》为什么乂称《尚书》,《诗经》为什么乂称《毛诗》吗?今天,我们来学习《幼学琼林》的一段选文。

三、初读课文。

1、学生自读。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好停顿。

不会认的字查字典,然后在书上写上拼音。

2、教师范读。

3、学生跟读。

四、读文知意。

1、课文介绍了哪些人物?哪些书籍?2、老师逐句读原文,学生读相应的译文。

3、男生读原文,女生读译文。

4、根据译文,试着读出原文。

五、反复品读。

诵读时要注意作者表意的重点是句子的重音所在。

1、师生配合读。

老师读前半句,学生读后半句。

注意读准重音和停顿。

2、集中注意力读。

老师大声读,学生则小声读,老师小声读,学生则大声读。

3、半读半背。

老师读前半句,学生背后半句。

4、男女配合读、背。

5、分小组读、背。

6、熟读成诵。

六、背诵填空。

多才之士,();博学之儒,()o(),乃三皇五帝之书;(),是八泽九州之志。

《书经〉〉载(),故曰();《易经〉〉乃(),故曰()。

(),故曰();(),故曰()。

七、拓展延伸。

自读第2课《弈秋》,3课《求教必须虚心》,4课《颜渊季路侍》。

读准重音,尝试作诵读记号。

借助译文了解课文内容。

第二课时蜀相教学目标:1、了解诸葛亮的生平事迹,体会诗人追慕先贤的真情。

2、这首诗一唱三叹,余味不绝,诵读时试着读出杜甫诗歌“沉郁顿挫”的风格。

3、能背诵这首歌古诗。

教学重难点:读懂古诗,体会诗人对丞相诸葛亮雄才大略,辅佐两朝,忠心报国的称颂,以及对他出师未捷身先死的惋惜。

教学过程:一、课前五分钟,国学知识抢答赛。

二、导入新课。

六年级经典诵读教案(全)

六年级经典诵读教案(全)

六年级下学期经典诵读教案第一课《水调歌头》教学目标:1、能正确熟练地朗诵词的内容。

2、能大致理解词的意思,通过有感情有节奏的诵读呈现词的意境。

教学重点、难点:通过理解词和作者能富有感情地朗诵。

教学准备:1、学生预习《水调歌头》2、制作范文朗诵的视频教学过程:一、联系旧知导入:1、看月亮夜色图,吟诵与月亮有关的诗词?2、读句子“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说说意思,简介苏轼。

3、齐读课题《水调歌头》。

二、明确诵读要求:学生讨论诵读名作的要求,师概括三点:1.字正腔圆2.有顿、有韵 3.读透文义三、按要求分步练习诵读:1、练习读得字正腔圆,指名读,齐读。

2、听视频范读,领悟“有顿、有韵”的诵读技巧。

选词填空:读时句中(有停顿),语速(舒缓),语调(深沉)。

对照要求自己练习,指名男女生配乐读,全班分男女生读。

3、古人云:诗中有画。

读词中的句子让你仿佛看到什么?生描述句子中的画面。

①“言为心声”,这些词流露了当时苏轼什么样的心声呢?简介苏轼当时的境况:苏轼二十三岁全家迁至京都做官十五年后被派往密州做官。

在贫穷落后的密州他岁苦犹乐,依然活得开朗、洒脱。

②联系苏轼的经历和词中的句子想一想,“天上宫阙”、“琼楼玉宇”暗中比喻哪里?在这中秋月圆之际,他想过回去么?读句子“我欲乘风归去”,但又不太乐意回京城,从哪句可见?“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现在他在密州反而清闲自在,读句子“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洒脱、自在地反复读。

③“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月亮为什么是低低照着?月亮渐渐西沉。

此时的苏轼眼睁睁看着月亮,又想什么呢?“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为什么这么想?把句中的怨恨读得更深入。

④不回“天上宫阙”而与月对话悠然起舞,人的悲离难得全美就给予祝福,这些词句让你感受到一个什么样的苏轼?(洒脱、乐观、旷达)。

⑤总结“读透文义”的要求,练习诵读。

看视频上的深情朗读。

指名配乐读,全体配乐读。

四、吟唱《水调歌头》1、听邓丽君的《明月几时有》2、跟唱。

六年级小古文经典诵读教学教材

六年级小古文经典诵读教学教材
海。
——《山海经》
水滴石穿
张乖崖为崇阳令,一吏自库中出,视其鬓旁
宋朝时,张乖崖在崇阳当县令。一天,一个小吏从府库中慌慌张张地走出来。
巾下有一钱,诘之,乃库中钱也。乖崖命杖之。
张乘崖发现他头巾下藏着一文钱。盘问他,才承认是从府军中偷来的。张乘崖下令拷打。
吏勃然曰:“一钱何足道,乃杖我耶。尔能杖我,
那小吏不服气:“才一文钱而已,不足道也,你怎么能棒打我呢?
不能斩我也!”乖崖援笔判曰:“一日一钱,千
你就算能棒打我,也杀不了我.张乖崖提笔评判道:”一天一文钱,
日千钱;绳锯木断,水滴石穿。”自仗剑下堦
一千日就是一千钱了.用绳子不断去锯木头,木头终究要断,小水滴不断去滴石 头,石头也会穿.”
①斩其首,申台府自劾②。崇阳人至今传之。
他走下台阶,当众斩下他的头,然后又去申台府自首。在崇阳至今还流传这个故事。
而不出;贫人见之,挈(qiè)妻子/而去之走。
穷人看见她,立刻带着妻子儿女赶忙跑得离她远远的。
彼知颦美/而不知/颦之所以美。
那个丑女人只知道(西施)皱着眉头美,却不知道(西施)皱着眉头为什么美。
囊萤夜读者
书生/以囊萤/闻于里,里人/高其义,晨诣之,谢 他有个往读书。人里因囊人萤映曰雪而:闻名“于何家乡有。一囊位同萤乡读仰慕,他的而品行/晨,便他在早往晨者去拜?访他”。 他谢的家曰里人:向同“乡道无歉他,说,他出以门了捕。萤同乡往说:,“哪晡有且囊萤归夜读矣而早。晨却”外今出的/人天呢下?” 家里之人所说:高“不/必为别其的,囊是为萤捕捉者萤;火虫令出去书了,生黄/昏白将回日来下。”帷现在,天下孰所敬诣仰之推崇的人 哉。 定是那些“囊萤”读书的人。假使读书人白天闭门读书,谁又会去拜访他呢。
六年级小古文经典诵读

六年级古诗文诵读教材

六年级古诗文诵读教材

1.学奕弈秋,通国之/ 善弈者也。

使/ 弈秋/诲/ 二人弈,其一人/ 专心致志,惟/ 弈秋之为听;一人/ 虽/ 听之,一心以为/ 有鸿(hόng)鹄(hú) / 将至,思/ 援弓缴(zhuό) / 而射之。

虽/ 与之/ 俱(jù)学,弗(fú)若/之矣(yǐ)。

为是/ 其智/弗若与(yú)?曰(yuē):非/然也。

【注释】弈:下棋。

秋:人名。

通国:全国。

之:的。

善:善于,擅长。

使:让。

诲:教导。

其:其中。

惟弈秋之为听:只听弈秋(的教导)。

之:指弈秋的教导。

鸿鹄:天鹅。

将至:将要到来。

思:想。

援:引,拉。

、缴:古时指带有丝绳的箭。

之:天鹅。

之:他,指前一个人。

弗若:不如,比不上。

矣:了。

为:因为。

其:他的,指后一个人。

与:文言助词。

曰:说。

非:不是。

然:代词,这样。

【链接】《学弈》选自《孟子·告子》。

《孟子》是孟子与他的弟子合著的。

内容包括孟子的政治活动、政治学说、哲学思想和个性修养等。

全书分为《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这七篇。

孟子(约公元前372年~前289年)名轲,字子舆。

战国时邹国(现山东邹县)人。

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他是孔子的孙子子思的再传弟子,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地位仅次于孔子,被世称”亚圣“,后世以”孔孟“并称。

2.两小儿辩日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日,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念“智”)乎?”【注释】东游:到东游历。

见:看见。

辩斗:辩论,争论,争辩。

其:代词,代“两个小孩”。

故:缘故,原因。

以:认为。

始:刚刚,才。

去:距离。

日中:正午。

初:刚刚。

车盖:古时车上的篷盖,像雨伞一样呈圆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年级小古文经典诵读
丑女效颦(pín)
西施病心/而颦其里,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
西施患心口痛的病,难受地皱起了眉头走过乡里。乡里有个丑女人,看见了西施的模样 就去赞美,
归亦捧心/而颦其里。其里 之富人/见之,坚闭门/
回家时也模仿西施,故意按着胸口,皱着眉头,走过乡里。乡里的富人看见她,就紧紧 地关上大门不出去,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仅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谢谢
滥竽充数
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
齐宣王派人吹竽,一定要三百人一起吹。
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食以数
南郭处士请求给齐宣王吹竽,齐宣王很高兴。
百人等。宣王死,湣王立,好一一听之,
官府给他的待遇和那几百人一样。齐宣王死后,他的儿子齐湣王继承了王位,
处士逃。
齐湣衡乃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 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 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 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 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 愿 得主人书遍读之。 ” 主人感叹, 资给以书,遂成大学。
匡衡勤奋好学,但家中没有蜡烛照明。 邻家有灯烛,但光亮照不到他家,匡 衡就把墙壁凿了一个洞引来邻家的烛 光,让烛光照在书上来读。同乡有个 大户人家叫文不识,家中有很多书。 匡衡就到他家去做雇工,又不要报酬。 主人对这件事感到很奇怪,问他为什 么这样,他说:“我希望能得到诵读 一遍你家的书的机会。”主人听了, 深为感叹,就把书借给他读。匡衡最 终成了大学问家。
而不出;贫人见之,挈(qiè)妻子/而去之走。
穷人看见她,立刻带着妻子儿女赶忙跑得离她远远的。
彼知颦美/而不知/颦之所以美。
那个丑女人只知道(西施)皱着眉头美,却不知道(西施)皱着眉头为什么美。
囊萤夜读者
书生/以囊萤/闻于里,里人/高其义,晨诣之,谢 他有个往读书。人里因囊人萤映曰雪而:闻名“于何家乡有。一囊位同萤乡读仰慕,他的而品行/晨,便他在早往晨者去拜?访他”。 他谢的家曰里人:向同“乡道无歉他,说,他出以门了捕。萤同乡往说:,“哪晡有且囊萤归夜读矣而早。晨却”外今出的/人天呢下?” 家里之人所说:高“不/必为别其的,囊是为萤捕捉者萤;火虫令出去书了,生黄/昏白将回日来下。”帷现在,天下孰所敬诣仰之推崇的人 哉。 定是那些“囊萤”读书的人。假使读书人白天闭门读书,谁又会去拜访他呢。
不能斩我也!”乖崖援笔判曰:“一日一钱,千
你就算能棒打我,也杀不了我.张乖崖提笔评判道:”一天一文钱,
日千钱;绳锯木断,水滴石穿。”自仗剑下堦
一千日就是一千钱了.用绳子不断去锯木头,木头终究要断,小水滴不断去滴石 头,石头也会穿.”
①斩其首,申台府自劾②。崇阳人至今传之。
他走下台阶,当众斩下他的头,然后又去申台府自首。在崇阳至今还流传这个故事。
海。
——《山海经》
水滴石穿
张乖崖为崇阳令,一吏自库中出,视其鬓旁
宋朝时,张乖崖在崇阳当县令。一天,一个小吏从府库中慌慌张张地走出来。
巾下有一钱,诘之,乃库中钱也。乖崖命杖之。
张乘崖发现他头巾下藏着一文钱。盘问他,才承认是从府军中偷来的。张乘崖下令拷打。
吏勃然曰:“一钱何足道,乃杖我耶。尔能杖我,
那小吏不服气:“才一文钱而已,不足道也,你怎么能棒打我呢?
老马识途
管仲、隰(xí)朋/从于桓公/伐孤竹,
管仲,隰朋跟从齐桓公去征伐孤竹国,
春往冬反,迷惑失道。管仲曰:
春天出发,冬天返回,迷了路 找不到归途。
“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
管仲说:“老马的智慧能够利用。"于是放开老马,
而随之。遂/得道。
队伍跟在后面,终于找到了归途。
精卫填海
又北二百里,曰/发鸠(jiū)之山,其 上/多柘(zhè)木,有鸟焉。其状/如 鸟,文首,白喙(huì),赤足,名曰 “精卫”,其鸣自詨(xiào)。是/ 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 东海,溺(nì) /而不返,故为精卫。 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yīn)于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