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济南的冬天》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二课《济南的冬天》教案5篇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二课《济南的冬天》教案5篇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二课《济南的冬天》教案篇1【教学目标】1饱含深情地诵读课文,发现并体味济南的冬之美。
2体会比喻拟人手法的妙用,学习表现美的方法。
3仔细揣摩作者对平凡景物的独特感受,寄予的深情。
4潜移默化热爱祖国河山的盛情。
【教学设想】借鉴语言大师老舍用心体验美用笔表现美的技艺。
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让学生谈谈所见过的北方的冬天的印象,再用老舍赞美之词引入二简介老舍现代作家,人民艺术家。
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
代表作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龙须沟》。
本文是一篇写景抒情散文。
三正字音(见书课件)jǐ děi zhuó chǎng zhù chéng huó jì zǎo济南得着落宽敞贮蓄澄清暖和髻水藻响晴(很晴朗,晴朗无云)响亮(很明亮)慈善(温和,合乎人心意)秀气(美丽而柔弱)空灵(灵活而不可捉摸)四分析1作者从哪几方面写济南冬天?先写异地之冬与济南的冬天对比(天气),再写冬天的济南(济南冬天的山和水),写山分别写阳光朗照下的山,薄雪覆盖下的山,城外远山。
2济南冬天的特点是什么?(无风声无雾响晴温情)3分析对比作用(三种感受之对比)突出济南冬天的温情,“宝地”表达爱济南的感情。
4朗读分析第2段,写阳光朗照下的山及自己对山的感受。
济南冬天的山在阳光照耀下给人感觉特别舒适温暖,作者用“晒睡醒”“小摇篮”为比喻写出小山特别可爱,充满温情。
注意引导学生抓住这段是紧扣“响晴”和“温晴”来写的,并分析形成这种特殊气候的原因是济南小山围城的地理环境。
5怎样描写人们的感受。
不仅描绘笑容,而且突出心理活动(含笑冬天慈善)6朗读分析第3段薄雪覆盖的小山,妙在哪里?作者按空间顺序描绘,用了系列比喻拟人,把各处细部雪的光色态一一展现出来,有层次地写出秀美景色和娇美情态。
7用什么修辞手法写雪后山景?顶着“白花”的“看护妇”比喻雪光,“带水纹的花衣”比喻雪色,“山的肌肤”“镶银边”比喻雪态,“露出粉色”“害羞”拟人手法写出雪态。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2课 《济南的冬天》全文赏析

《济南的冬天》全文赏析写作背景老舍1924年赴英国,任伦敦大学东方学院中文讲师。
1930年前后来到山东,先后在济南齐鲁大学和青岛山东大学任教7年之久,对山东产生了深厚的感情,山东被他称为“第二故乡”。
《济南的冬天》是老舍1931年春天在济南齐鲁大学任教时写成的。
重点知识点拨这是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散文,老舍先生在英国讲学六年之久,英国的雾气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来到济南后,感受非常强烈,标题“济南的冬天”,点明地点,节令。
告诉读者,它是不同于其它地方的冬天。
因此他紧紧抓住济南冬天“温晴”这一特点,描述出一幅幅济南特有的动人的冬景;老舍先生还善于描述主要景物的主要特征,表达自己最鲜明的印象和感受。
齐鲁大学已经“作古”,她留下的那些典雅、古朴、大方、充满了异国风情的校舍建筑,已经成为中国大学校园一道不可多得的美丽风景。
和煦的春日行走期间,似依稀可见“保罗楼”丰盛的早点,教师学生一边“学说英语,分享社交和查经活动”。
齐大还聚集了大批文化和教育界的名流,他们共同涵养了齐大的文化精髓。
1930年8月,作家老舍到齐大任教,住在南新街一个四合院。
在这里老舍创作了大量优秀作品,如《济南的冬天》《济南的秋天》《大明湖》《牛天赐传》等。
这篇文章开头,作者以自己的亲身感受,通过和北平、伦敦、热带的对比,写济南冬天无风声、无雾、无毒日的“奇迹”“怪事”,突出它的“温晴”,赞誉济南是个“宝地”。
“像我”独立成句,突出了“我”的感受,表明济南的冬天和“我”心中的冬天实在大不一样。
“风声”二字用得十分准确,“没有风声”并不是没有风,只是没有那种发出呼啸之声的北风,如果说成是“没有风”,那就不符合实际情况了,“在北中国的冬天”这一修饰语也十分重要,因为温晴的天气是许多地方都有的。
而“在北中国的冬天”中隐含了“理应是寒风刺骨、日光惨淡”的意思,这就显出了济南冬天“温晴”的可贵。
这一段四句话,三组对比。
第一句用北平冬天几乎天天刮大风和济南冬天的没有大风对比。
七年级语文上册2课《济南的冬天》知识要点

七年级语文上册2课《济南的冬天》知识要点一、作者简介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满族,作家。
曾被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人民艺术家”的光荣称号。
他的作品很多,代表作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戏剧《茶馆》《龙须沟》等。
二、故事背景老舍曾在济南齐鲁大学任教,与济南这座城市结下了深厚的情缘。
他曾这样说:“上帝把夏天的艺术赐给瑞士,把春天的赐给西湖,秋和冬的全赐给了济南。
”在济南这座朴实无华、文化底蕴深厚的老城里,老舍的性格与当地淳厚的民风十分契合,耿直豪爽的济南人更与他意气相投,于是他广交朋友,这里很快便成了他文学创作的一片沃土。
本文是老舍先生1931年春天在济南齐鲁大学任教时写成的。
三、理解词语镶:把物体嵌入另一物体上或加在另一物体的周边。
单单:指仅仅;唯独;从一般中突出个别的人或事物。
安适:安闲舒适。
响晴:晴朗无云。
着落:可以依靠或指望的来源。
慈善:对人关怀而有同情心;仁慈而善良。
肌肤:肌肉皮肤。
秀气:言谈文雅,举止优美。
宽敞:宽阔;宽大。
贮蓄:储存,积聚,指储存的物品,把节约下来或暂时不用的钱存起来。
多指存到银行里,或放在仓库里。
也指积存的钱。
空灵:灵活而无法捉摸。
地毯:常由羊毛织成的一种重厚的机织或毡合织物,铺于地面。
四、课文结构第一部分(第①段):总写济南的冬天“温晴”的特点。
第二部分(第②一⑥段):具体写济南冬天的山水美景。
五、问题解疑1. 作者要写济南的冬天,开头为什么要写北平、伦敦和热带?第一段作者拿济南与北平、伦敦、热带作对比,突出济南的冬天无风声、无浓雾、无烈日,突出济南的冬天“温晴”的特点,并直接抒发赞美之情,赞誉济南是个“宝地”,为下文写济南的山、水、天作铺垫。
2.“设若单单是有阳光,那也算不了出奇”,这句话在文中起什么作用?这是个重要的过渡句,在总写了对济南冬天印象之后,转到下文对济南冬天山、水、天的描写。
3.“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蓝天下很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他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怎样的表效果?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老城人格化,使之带有生命的感觉和意味,烘托出一种舒适温暖的优美意境,流露出作者对济南的冬天的无限喜爱,表达出作者对济南的冬天的赞美之情。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济南的冬天

山尖 —全白(镶银边) 山坡 —白雪黄草(穿花衣)
山腰 —露出点粉色(害羞)
back
薄雪覆盖下的山 —娇美秀丽
返回
城外的远山
— 素淡雅致
冬水:
绿 冬水温暖多情,富于生机
水藻
绿萍 垂柳
澄清、清亮、蓝汪汪(蓝水晶) “清”——冬水清澈透明
冬天,济南的水有怎样的特点?
反倒在绿萍上冒着点热气
暖
参考答案:1.“睡着”“唤醒”都是拟人的写法,将“老城” 人格化,使之带有生命的感觉与意味,表现了冬天的济南“暖和 安适”的特点。 2.拟人和比喻合用,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小山如慈母般的温存、 体贴、慈祥的特点,充满情趣和活力,表达了作者对济南的山的 热爱之情。
3.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融情于景,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夕阳 斜射下,薄雪害羞的情态美,表达了作者对济南冬天的喜爱和赞 美之情。
整体感知:
济南的冬天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课文解读 1、作者用什么样的方法写出济南冬天的总体特点?
对比 与北平相比
温晴 无风声
与伦敦相比
与热带相比
无重雾 无毒日 喜爱
宝地
课文主要写了济南冬天的哪些景物?
阅读3、4、5、6段,给每 段拟个小标题,或给每段取一 个诗意的名字。
—暖和舒适
薄雪覆盖下的山 山上 —顶白花(像看护妇)
上帝把春天的艺术赐给西湖, 把夏天的赐给瑞士,秋和冬的 全赐给了济南。
——选自老舍的《济南的秋天》
济南的冬天 老 舍
作者名片
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
京人,满族,现代作家,有“人民艺术家”之称。 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 中篇小说《月牙儿》《我这一辈子》,短篇小说《赶 集》《断魂枪》,戏剧《龙须沟》《茶馆》等。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0课《济南的冬天》课件语文版

老舍1930年前后来到山东,先后在济南齐 鲁和山东青岛大学任教七年之久,对山东产生了很浓厚 的感情,山东被称为他的“第二故乡”。《济南的冬 天》是老舍在1931年春天在济南齐鲁大学任教时所作。
如果说《春》是一曲鸟鸣风吟的交响乐,那么, 《济南的冬天》就是______________ _; 如果说《春》是一个花枝招展的小姑娘,那么, 《济南的冬天》就是______________ _;
……
激情挥笔展才华
用你学到的方法,描写 你故乡最有特点或你最爱好 的景物。
托舒适温暖的环境。
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 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 动地低声地说……
用“小摇篮”比喻小山围城的地理环境, 用“看护者”比喻四周的小山,加上温存 体贴的抚慰,写出这一圈小山的特别可爱。
:晒 睡 醒
—暖和舒适
小山:围 保暖 小摇篮 —可爱 充满温情
人们:含笑 不着急
素淡雅致
城内--城外(卧 村庄、雪 小水墨画) 狭窄 宽阔
绿萍、绿水藻、绿柳 (衬托水的绿)
“绿”——冬水温暖多情, 富于生机。
澄清、清亮、蓝汪汪(蓝水晶) “活”——冬水清澈通透
1
1、济南的天气怎样?第1
段南2于、是的什济用天么南怎气样这样的的2样的地?3的方形4天式特气描点缘写?济 3、第2、3、4自然
响晴 ——很晴朗,晴朗无云。 响亮 ——很明亮。
慈善 ——和蔼,合乎人心意。 贮蓄 ——存放,蕴藏。 秀气 ——美丽而柔弱。 空灵 ——灵活而不可捉摸。 水墨画 ——中国画中纯用水墨的画。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二课济南的冬天,生字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二课《济南的冬天》生字
以下是《济南的冬天》一文的生字:
1. 镶(xiāng):意思是把物体嵌入另一物体上或加在另一物体的周边。
2. 肌肤(jīfū):皮肤。
3. 秀气(xiùqi):言谈文雅,举止优美。
4. 绿萍(lǜpíng):一种植物,和浮萍相似,浮在水面。
5. 贮蓄(zhùxù):积攒收藏。
6. 澄清(chéng qīng):清亮,多指水的清澈。
7. 水藻(shuǐzǎo):生长在水里的藻类。
8. 伐木取材(fámùqǔcái):砍伐树木,取得木材。
9. 摇篮(yáo lán):婴儿卧具,形状略像篮子,多用竹或藤等制成。
10. 错综(cuòzōng):形容头绪很多,情况复杂。
11. 安适(ān shì):安静而舒适。
12. 着落(zhuóluò):事情有归宿,有结果。
13. 慈善(císhàn):对人关怀,富有同情心。
14. 肌肤胜雪(jīfūshèng xuě):皮肤白的像雪一样。
15. 贮满(zhùmǎn):积聚满载。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课《济南的冬天》课件(共43张PPT)

3、比喻中的本体和喻体仍是两种事物,比拟中的甲事物 和乙事物则彼此交融,浑然一体。
课文中多处用到了拟人和比喻的修辞,请从课 文中找出几例加以体会。
作者从色彩和变化两个角度描写了山上的矮松、黄草和薄雪等 景色。“看护妇”是对雪后矮松秀美形态的比喻,借矮松写出雪 的形态。“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 肌肤”,这是雪色和草色相间的美景引人产生的联想。“那点薄 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用拟人描绘了雪色娇美 的情态。写山景依山上、山尖、山坡到山腰的空间顺序,有层次 地把各个细部雪的光、色、态展现出来,让读者感受到的不仅是 雪的外在美,而且是雪的情韵。画面色彩的鲜明悦目来自映衬的 妙笔:矮松的青黑映衬一髻儿白花;以全白的山尖,映衬蓝天; 以山坡上的一道儿白,映衬一道儿暗黄;以微黄的斜阳,映衬薄 雪微微露出的粉色。
阳光朗照下的山
山 薄雪覆盖下的山
水
城外的远山
景
喜爱,赞美
速读2-5自然段,讨论:济南是有山有水的好 地方,文中写了三幅山光,又写了水色,各突出 了什么特点?
阳光朗照下的山
睡
阳
老城 醒 暖和安适
光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围
朗 小山
可爱 (比喻拟人)
照
像小摇篮
温暖
下
的 山
含笑
人们
侧面描写
不着急
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 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 低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
对比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2课《济南的冬天》课件

学习目标
• 了解作者及相关文学常识,理解并积累生字、生词。 • 练习有感情地朗读,掌握重音和停连的要领,感知课文内容,体
味济南冬天的美。(重点) • 品味精美语言,学习并运用比喻和比拟的修辞手法,揣摩重点句
子所蕴含的深厚感情。(重点难点) • 感悟作者对济南山水的热爱之情。
独立自学
自由朗读课文,了解作家及其作 品,同时圈点勾画文章中难以认识 的字词,并加以解决。
—小水墨画 比喻,生动地写了城外远山素淡雅致的 特点。
“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 上卧着点儿雪。”
“卧”字运用拟人的修辞,传神地写 出了村庄和雪的情态,表现济南冬天的安 闲、舒适;同时和前文“一个老城,有山 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 睡着”相呼应。
空灵蓝水晶
水之温晴
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倒反在绿萍 上冒着点热气。
提示:借助手中的工具书和书本上的注释。
5分钟后期待同学们精彩的回答!
注 音
济南( jǐ )着落( zhuó ) 宽敞( chǎng )贮蓄( zhù ) 澄清( chéng )暖和( huo ) 发髻( jì )水藻( zǎo ) 看护 ( kān ) 薄雪 ( báo ) 响晴 ( xiǎng )
多音字
( jǐ )济南 济
( jì )救济
( lù )露水 露 ( lòu )露着
( chénɡ )澄清 澄 ( dènɡ )澄沙
语境记忆法:在澄(chéng)清的小 河边,我吃着澄( dèng )沙馅的月 饼。
多音字
( zhuó )着落 ( zhāo )着数 着 ( zháo )着急 ( zhe )想着
当堂诊学
1.给加红字注音 ⑴济南真得算个宝地。 ⑵暖和安适地睡着…… ⑶好像日本看护妇 ⑷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 2.《济南的冬天》一文的作者 老舍 ,原名 舒庆春 , 字 舍予,北京人。他是我国 现 代著名 的小说家 、 作家 。主要作品有小说《 骆驼祥子 》、 《 四世同堂 》,话剧《 茶馆 》、《龙须沟》等。 3.济南冬天的总的特点是 温晴 ,作者对济南冬天的总 体感受是 暖和安适的理想境界 。
七年级上册第二课济南的冬天

七年级上册第二课济南的冬天
《济南的冬天》是七年级上册语文课本中的第二课,作者是老舍。
这篇文章主要描写了作者对济南冬天的感受和印象。
文章开头,作者就点明了自己对济南冬天的喜爱之情:“我爱济南的冬天。
”接着,作者通过描绘济南冬天的自然景观、人们的生活场景以及自己的亲身体验,生动地展现了济南冬天的美丽和独特之处。
在自然景观方面,作者描绘了济南冬天的山水风光,如千佛山、大明湖等。
这些景色在冬天里显得格外美丽,给人一种宁静、祥和的感觉。
同时,作者还通过对雪景的描绘,表现了济南冬天的纯净和洁白。
在生活场景方面,作者描述了济南冬天的市场、街道和人们的日常生活。
这些场景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让人感受到济南冬天的热闹和活力。
此外,作者还通过对冬泳者的描绘,展示了济南人民勇敢、坚韧的精神风貌。
在亲身体验方面,作者讲述了自己在济南冬天的一些趣事和感受。
这些内容既增加了文章的趣味性,又让读者更加真切地感受到了济南冬天的魅力。
《济南的冬天》这篇文章通过对济南冬天的自然景观、生活场景和亲身体验的描绘,生动地展现了济南冬天的美丽和独特之处,让人感受到了作者对这座城市深厚的感情。
《济南的冬天》课文全解(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课)

《济南的冬天》课文全解【基础知识及相关背景】一、字词积累贮zhù蓄:存放、储藏。
澄chéng清:文中指清澈明亮。
镶xiāng:把物体嵌入另一物体内或围住另一物体的边缘。
响晴:(天空)晴朗无云。
安适:安静而舒适。
空灵:文中指透明的,不可捉摸的。
水墨画:中国画中纯用水墨的画。
二、相关背景:1、关于作者老舍(1899~1966)现代作家。
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另有笔名絮青、鸿来、非我等。
满族,北京人。
出生于一个贫民家庭。
1918年北京师范学校毕业后任小学校长和中学教员。
1924年赴英国任伦敦大学东方学院汉语讲师,阅读了大量英文作品,并从事小说创作,1926年加入文学研究会。
1930年回国后任济南齐鲁大学、青岛山东大学教授。
抗日战争爆发后南下赴汉口和重庆。
1938年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成立,他被选为理事兼总务部主任,主持文协日常工作。
在创作上,以抗战救国为主题,写了各种形式的文艺作品。
1946年应邀赴美国讲学1年,期满后旅居美国从事创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不久应召回国,曾任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副主席等职。
参加政治、社会、文化和对外友好交流等活动,注意对青年文学工作者的培养和辅导,曾因创作优秀话剧《龙须沟》而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
“文化大革命”初期因被迫害而弃世。
老舍一生写了约计800万字的作品。
主要著作有: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赵子曰》,《二马》、《猫城记》、《离婚》、《牛天赐传》、《文博士》、《骆驼样子》、《火葬》、《四世同堂》,《鼓书艺人》、《正红旗下》(未完),中篇小说《月牙儿》,《我这一辈子》,短篇小说集《赶集》、《樱海集》,《蛤藻集》、《火车集》、《贫血集》,剧本《龙须沟》、《茶馆》,另有《老舍剧作全集》,《老舍散文集》、《老舍诗选》、《老舍文艺评论集》和《老舍文集》等。
老舍以长篇小说和剧作著称于世。
他的作品大都取材于市民生活,为中国现代文学开拓了重要的题材领域。
第2课《济南的冬天》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低 山腰 薄雪露粉色(害羞)
小结: 按照山上、山尖、山坡、山腰的空间顺序,层层铺 写,将山的色、态细腻地表现了出来。写景状物要讲究层次性。
整体感知 山上
—顶白花(像看护妇)
山尖 —全白(镶银)
山坡 —白雪黄草(穿花衣)
山腰 —薄雪露粉色(害羞)
整体感知
济南冬天的山有哪些特点?
温暖 阳光朗照下的山 秀气 薄雪覆盖下的山 淡雅 城外的远山
读读写写
镶(xiānɡ)
单单(dān dān)
着 落(zhuó)
慈善( cí )
秀气( qi )
宽 敞( chǎnɡ )
澄清( chénɡ) 空 灵(línɡ)
伦敦( dūn ) 髻儿( jì )
镶上( xiānɡ ) 水藻( zǎo )
安适( shì) 肌 肤( jī ) 贮 蓄( zhù ) 地( 毯 ) 看 护( kān ) 绿藻( lǜ pínɡ )
知识链接
济南
解题
济南的冬天
题目《济南的冬天》,“济南”交代了地点,“冬天”交代了时间。明确了描写对象,强调了特定 的地点和时令,表明所写的是济南这个特定地方的冬天。不同于其他地方的冬天。足见作者对济 南冬天的独特感受和深厚情感。
文体知识
散文 散文是与诗歌、戏剧、小说并列的一种文学体 裁,分为叙事散文、写景抒情散文、议论散文, 其特点是“形散神不散”。“形散”是指散文取 材广泛自由,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其表现手 法不拘一格,可以叙述事件,可以描述景物,也 可以发表议论。“神不散”是指散文所表达的主 题必须明确而集中,无论内容多么广泛,手法多 么灵活,都是为主题服务的。
剧本 《龙须沟》《茶馆》《桃李春风》《残雾》《大地龙蛇》《神拳》《方珍珠》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2课《济南的冬天》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2课《济南的冬天》课文原文及教案课文原文济南是一座山城。
冬天,济南的天气非常寒冷,但这并没有影响济南市面上的生机勃勃。
市面上繁忙异常,很多人手里提着厚厚的棉衣,一边吹着呼呼的口气,一边挤在卖火烧的小贩摊子旁边等着热气腾腾的早餐。
路上的行人都走得很快,各种各样的车辆也在马路上穿梭。
老年人们都走得慢而稳,小孩子冻得直打喷嚏。
济南市的少年儿童们也不例外,他们冬天的呢大多是黑色的,棉制品一样的带子耐寒又实用。
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选择不同的玩意儿。
有的人会在南山的雪场滑雪,有的在干净、安静的图书馆里看书,有的则在家里和朋友打着网络游戏。
无论做什么,都非常的有意思。
济南的冬天是一个很长的季节,但是大家都很喜欢这种感觉。
因为在寒冷的天气,有着热气腾腾的美食和欢声笑语,也有着惬意而舒适的小确幸。
课文教案课文内容分析•内容及描写都比较生动形象。
•通过描写,补充了人们的生活细节,能体现出人们过冬的状态。
•人与城市之间产生了一定的关系。
课文教学建议课前准备教师宜利用以往经验,通过描写和实物贴图等方式,让学生去了解济南的冬天是怎样的。
课堂分析•通过阅读课文,让学生了解济南的冬天是怎样的。
•让学生运用自己的知识,去体会寒冷的感觉。
•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认知感受、身体感受,去分析济南市民在冬天中的活动状态。
•教师应适当发挥大胆创新教学方法,让学生体验到生活细节,掌握冬天的生活信息。
课堂小节1.在学生对《济南的冬天》内容有所了解后,让他们通过活动去感受寒冷的温度。
2.让学生有机会在示范区了解济南市民在冬季时耐寒防寒的方式和穿衣搭配。
3.通过卡片游戏的方式,带出学生了解济南分布的各种美食和文化。
课后思考1.在冬天对于济南市民来说有什么最吸引人的部分?2.介绍一下济南的传统美食有哪些?3.美好的事物如何在冬天中发扬光大?4.如何代入济南市民,让你在冬天生活过得更舒适呢?总结本次教案主要展示了《济南的冬天》这篇课文的原文与教学建议。
七年级上册《济南的冬天》原文以及文章赏析

七年级上册《济南的冬天》原文以及文章赏析【小编寄语】文学作品就是一个艺术形象--透过语言,在自己心理屏幕上复活出一个活生生的形象世界,一个生命世界,一个情感世界。
而文学赏析成了许多文学创作者和爱好者去研究的必修课。
查字典语文小编跟大家分享的七年级上册《济南的冬天》原文以及文章赏析,其独到的鉴赏角度及剖析风格,也非常值得我们读者去学习。
首先来看一下原文吧!《济南的冬天》原文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刮风,便觉得是奇迹;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
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像我,冬天要能看得见日光,便觉得是怪事;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
自然,在热带的地方,日光是永远那么毒,响亮的天气,反有点叫人害怕。
可是,在北中国的冬天,而能有温晴的天气,济南真得算个宝地。
假若单单是有阳光,那也算不了出奇。
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口儿。
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
”真的,济南的人们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
他们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觉得有了着落,有了依靠。
他们由天上看到山上,便不知不觉地想起:“明天也许就是春天了吧?这样的温暖,今天夜里山草也许就绿起来了吧?”就是这点幻想不能一时实现,他们也并不着急,因为有这样慈善的冬天,干啥还希望别的呢!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
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
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
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古老的济南,城里那么狭窄,城外又那么宽敞,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对,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
七年级上册《济南的冬天》原文以及文章赏析

七年级上册《济南的冬天》原文以及文章赏析【小编寄语】文学作品就是一个艺术形象--透过语言,在自己心理屏幕上复活出一个活生生的形象世界,一个生命世界,一个情感世界。
而文学赏析成了许多文学创作者和爱好者去研究的必修课。
查字典语文小编跟大家分享的七年级上册《济南的冬天》原文以及文章赏析,其独到的鉴赏角度及剖析风格,也非常值得我们读者去学习。
首先来看一下原文吧!《济南的冬天》原文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刮风,便觉得是奇迹;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
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像我,冬天要能看得见日光,便觉得是怪事;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
自然,在热带的地方,日光是永远那么毒,响亮的天气,反有点叫人害怕。
可是,在北中国的冬天,而能有温晴的天气,济南真得算个宝地。
假若单单是有阳光,那也算不了出奇。
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口儿。
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
”真的,济南的人们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
他们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觉得有了着落,有了依靠。
他们由天上看到山上,便不知不觉地想起:“明天也许就是春天了吧?这样的温暖,今天夜里山草也许就绿起来了吧?”就是这点幻想不能一时实现,他们也并不着急,因为有这样慈善的冬天,干啥还希望别的呢!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
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
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
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古老的济南,城里那么狭窄,城外又那么宽敞,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对,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
七年级上册《济南的冬天》原文及赏析

《济南的冬天》原文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刮风,便觉得是奇迹;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
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像我,冬天要能看得见日光,便觉得是怪事;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
自然,在热带的地方,日光是永远那么毒,响亮的天气,反有点叫人害怕。
可是,在北中国的冬天,而能有温晴的天气,济南真得算个宝地。
假若单单是有阳光,那也算不了出奇。
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口儿。
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
”真的,济南的人们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
他们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觉得有了着落,有了依靠。
他们由天上看到山上,便不知不觉地想起:“明天也许就是春天了吧?这样的温暖,今天夜里山草也许就绿起来了吧?”就是这点幻想不能一时实现,他们也并不着急,因为有这样慈善的冬天,干啥还希望别的呢!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
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
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
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古老的济南,城里那么狭窄,城外又那么宽敞,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对,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
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倒反在绿萍上冒着点热气,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
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济南的冬天》教案三篇

【导语】《济南的冬天》⽣动⽽真切地描写了冬天的济南⽓候温和、⼭青⽔绿、度冬如春、美丽如画的景⾊,抒发了作者的赞美之情。
⽆忧考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家参考!篇⼀ [教学⽬标] 1.知识与技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感知内容,体味济南的冬之美。
2.过程与⽅法:理清思路,体会⽐喻、拟⼈⼿法对突出景物特点的作⽤。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作者对景物独特的感受,以及对其寄予的深情。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感知内容,揣摩词语,体会作者对景物的独特感受。
2.教学难点:体会⽐喻、拟⼈⼿法对突出景物特点的作⽤。
学习描写景物的⽅法。
[教学⽅法]讨论法、导读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 [课前准备] 布置学⽣去查阅有关⽼舍的资料,初步了解⽼舍及其代表作;查阅有关济南的资料,深⼊了解济南的地理位置,及其政治、⽂化背景,以开阔视野。
[课时安排]2课时 第⼀课时 ⼀、导⼊新课 说到冬天,北⽅的⼈们⼀般习惯在它前⾯加上修饰词--“冰冷”或“严寒”;说到冬天,⼈们会想到那肆虐的北风,骇⼈的寒流,千⾥冰封,万⾥雪飘。
北⽅的冬天,给⼈的印象是“肃杀”的,可能会令习惯于温暖的南⽅的⼈们惧怕⽽却步。
可是在⽼舍先⽣的笔下,“济南的冬天”却完全没有了那种寒冷,那种肆虐,那种肃杀,⽽是⼀个“温暖”的宝地。
让我们⾛进⽼舍先⽣的《济南的冬天》,感知济南冬天的温馨,观看济南冬天的美景;体味⽂章的意境之美,品味⽂章的语⾔之美。
板书课题。
⼆、作者及作品简介 理解为什么作者对济南的冬天如此了解,为什么⽂中的情那么浓。
⽼舍于1929年离英回国,1930年前后来到⼭东,先后在济南齐鲁⼤学和青岛⼭东⼤学任教7年之久,对⼭东产⽣了深厚的感情,⼭东被称为他的“第⼆故乡”。
《济南的冬天》是⽼舍1931年春天在济南齐鲁⼤学任教时写成的。
可见作者是怀着对“故乡”的深情来写的。
三、检查预习,掌握字词(多媒体) 镶、响晴、温晴、安适、肌肤、秀⽓、绿萍、⽔藻、贮蓄、澄清、空灵、⽔墨画、蓝汪汪 四、研讨思考 学⽣听⽼师配乐朗读(也可放录⾳),并在听读中思考以下问题,然后讨论,再回答,互相补充。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济南的冬天》PPT优秀教学电子课件

课文赏析
(二) 能力目标: 1、培养“细致观察事物,抓住特点描述”的
能力 2、学习作者从自身感受出发,融情于景的
写作方法
课文赏析
(三)情感目标: 体会作者对境物的独特感受及寄寓的
深情,让学生学会用心感受自然之美。
课文赏析
朗读课文,思考:
1济南的冬天天气的总的特征是怎样的?
温晴
2课文写了济南冬天的哪些景物?
比喻拟人
• 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 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 一道几百 一道儿暗黄
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 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吹动,叫你希 望看见一点儿更美的山的肌肤。
这句话运用比喻 拟人手法的山坡上黄白相间的色彩之美美。富有参差错落的
层次美·而且把 山 写活了写出了动态之美。表达了作者对济南冬天的赞美之
的第五节,发表在《齐大月刊》欧一卷第六期(1931年4
月出版)。
背景知识
《济南的冬天》老舍一反以往厚重、富有沧桑感的现实主义风格,
以轻快、自然的笔调描绘了一块冬天里的宝地。该文的主题思想即对
主 题
济南特有的冬景的喜爱和赞美。通过对济南冬天场景的描述,充分体 现了作者对济南的冬天的喜爱之情,对济南这座城市的热爱之情,以 及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生活情操。
内容小结
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能用如此精妙的语言 描绘出如此精美的画面?结合朱自清 的《春》谈谈学习收获。
仔细观察 用心揣摩 情感投入
能绘形 能显神 能感人
同学们下课
第二故乡"。
背景知识
老舍1930年前后来到山东,先后在济南齐鲁大学和青岛山
创
东大学任教7年之久,对山东产生了深厚的感情,山东被称
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句赏析:
1、“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去掉 “声”字可以不可以?为什么?
不可以。“没有风声”并不是没有风,济南的冬天 只是没有那种令人战栗的呼啸的北风而已。如果说 “没有风”,那就不符合实际情况了。
2、“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 房顶上卧着点雪”,这里为什么用“卧” 字?和文章什么地方相呼应?
城外的远山
作者怎样写出阳光朗照下的小山特 别可爱?
老城:“睡”“醒”---舒适温暖
可 爱
一连串相关的拟人手法,烘托舒适温暖的环境。
用“小摇篮”比喻小山围城的地理环境,用“看护者” 比喻四周的小山,加上温存体贴的抚慰,写出这一圈小 山的慈爱温情。Βιβλιοθήκη 小山:“小摇篮”---温柔体贴
人们:“含笑”“着落”---舒适温馨
温晴
与伦敦相比 与热带相比
响晴
无毒日
宝地
2、用对比有什么作用?
以“奇迹”“怪事”引出“宝地” 突出济南冬天特点:温晴
本段小结:
文章开头紧抓济南冬天“温 晴”的特点,赞誉济南是 个“宝地”,这是贯串全 文的主线,下文描绘的济 南冬天独有的美景,都是 与此相联系的。
济南冬天的这种特点是源于什么样的地形特点?
冬天,济南的水有怎样的特点?
反在绿萍上冒着点热气 水 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 暖 绿
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
清
济 总写 温晴(宝地) 南 阳光下的山(可爱) 的 山 薄雪覆盖下小山(秀气) 城外远山(水墨画) 冬 天 分述
暖
雪后的 山景
冬 天 的 济 南
水
绿 清
中心思想
• 作者抓住了济南冬天( 温晴 )的特点,描绘 了济南冬天的( 山 ) ﹑( 水 )等景物,展现了 一幅幅济南特有的动人的冬景图,抒发了对 济南冬天的( 喜爱 )和( 赞美 )之情.
济南的冬天
老舍
“上帝把夏天的艺术赐给瑞士,
把春天赐给西湖,秋和冬全赐给了 济南。”
——老舍《济南的秋天》
瑞士风光
西湖美景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济南的秋天
教学目标
• 掌握理解生字生词
• 感悟景物描写中的情和景的融合
• 理解作者对济南的冬天所寄予的赞美与深 情。
济南的冬天-阅读方法
写景抒情散文的阅读方法 “三问”:
用拟人的笔法烘托一个“温暖安适"的“理想境界”。 将老城人格化,使之带有生命的感觉和意味,表现 出了冬天的济南“温晴”的特点。
济 总写 温晴(宝地) 南 的 山 冬 天 分述 水
冬 天 的 济 南
动动手
老舍给我们描绘了冬天济南的几幅山景? 能用精练的词句给每一幅图拟一个名称吗?
阳光朗照下的山
薄雪覆盖下的山
像水墨画 可爱 秀气 • 3、济南的山 _ 、 _、 _ ,(特
暖 、绿 征)济南的水_ _、清 _ 。(特征)
•
济南是个有山有水的地方,除了写山,作者还写 了水,阅读第5段并思考:作者写水突出了它的哪 些特征?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 济南的水
绿
澄清
空灵的蓝水晶
顺序: 自下而上
水面上 空中 半空中 天上
妙
高 山上 松树的尖上顶白花(像看护妇)
山尖 全白(镶银边) 山坡 白雪黄草(穿花衣)
低 山腰 薄雪露粉色 ( 害羞 )
秀 气
文章按怎样的顺序描写雪后的山景?
按照空间顺序,从高到低,有层次地写出秀气的 山景
城外的远山
城内--城外(卧 狭窄 宽敞 村庄、雪
水墨画
小水墨画)
想想文章是怎样写城外的远山。
用城内的“狭窄”映衬城外的“宽敞”,“卧”字运用拟人手 法赋予小村庄、雪以生命和感情,简笔勾勒了城、村庄、山坡、 房顶、雪,使之构成一幅“小水墨画”,形象传神地照应了“好 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
济南冬天的山景有怎样的特点?
阳光朗照下的山
山 薄雪覆盖下的山
可爱
秀气 淡雅
城外的远山
赏读课文
小山整把济 南围了个圈 儿,只有北 2.课文具体描绘了济南冬天的哪些景物?边缺着点口 儿。
山、水
济南的冬天-第二自然段
1、朗读第2自然段,想想,文章怎样转入 描绘山水? 作用是什么?
用过渡句“设若单单是有阳光,那也算不了 出奇”,转到写冬天的山。 承上启下 2、这一段采用了什么样的写法?有什么样的表达 效果?
看护妇 (kān)
济 (jĭ ) 南
o) (bá 薄 雪
别忘了掌握以下字词的意义
响晴 ——很晴朗,晴朗无云。 设若 ——假若。 响亮 ——很明亮。 慈善 ——温和,合乎人心意。 贮蓄 ——存放,储藏。 澄清 ——清澈、透明。 秀气 ——美丽而柔弱。 空灵 ——灵活而不可捉摸,文中指清净。 水墨画 ——中国画中纯用水墨的画。
把握全文
解决下列问题: 1、掌握生字,理清文章结构 2、济南的冬天总的特点是什么? 3、文中具体描写了哪些景物?
认清字形、读准字音
(xiǎngqí ng) 镶 (xiāng) 响晴 (wēnqí ng) 温晴
安适 (ānshì ) 肌肤 (jīfū) 秀气 (xiùqì ) (lǜpí ng) 绿萍 水藻 (shuǐzǎo) 贮蓄 (zhùxù) 澄清 (chéngqīng) 空灵 (kōnglí ng) 髻 ( jì ) 水墨画(shuǐmòhuà) 蓝汪汪 (lánwāngwāng)
– 写什么景? – 抒什么情? – 怎样写景抒情?
1898—1966,现代著名作家,北京 人,满族 。原名舒庆春,字舍予。代 表作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 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等。 话剧《茶馆》被西方人誉为“东方舞台 上的奇迹” 。1951年老舍被授予"人民 艺术家"称号。
老舍1930年前后来到山东,先后在济南齐鲁和山东 青岛大学任教七年之久,对山东产生了很浓厚的感情, 山东被称为他的“第二故乡”。《济南的冬天》是老舍 在1931年春天在济南齐鲁大学任教时所作。
分段
全文分为两大部分:
1. 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 总写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
2· 第二部分(第二至第六自然段) 具体描绘济南冬天的山水美景。
第一层:(2-5自然段)写济南冬天的山景。 第一层:(6自然段)写济南冬天的水色。
1、齐读第一段,济南的冬天总的特点 是什么?想一想作者是怎样写出济南冬天 的特点? 对比 与北平相比 无风声
和前文“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蓝天下很暖 和安适地睡着”相呼应。用“卧”字恰当地表达了 一种安适平静的气氛,与前文那种理想情况协调。
课堂检测:
老舍 • 1、《济南的冬天》的作者是__,原名 舒庆春 舍予 ____,字___。 温晴 • 2、济南冬天的总特点是____,作者 山 和_ 水 (景物) 在文中重点写了济南的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