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旅游资源管理法规制度PPT课件

合集下载

旅游法PPT(共18张PPT)

旅游法PPT(共18张PPT)
规制度 9、旅游住宿法规(fǎguī)制度
1841年,英国传教士托马斯·库克利用包租火车的方式把570多人组织起来,集体参加了一次往返全程仅24英里的禁酒大会之后,这个面向大众的
非商业性的“业余活动”,开启了近代团体旅游的先河。
1、交通不发达(人力、畜力) 指观瞻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优美风景和灿烂文化
10、食品卫生法律(fǎlǜ)制度
13、旅游投诉管理制度
14、案例分析
第三页,共18页。
第一章 旅游(lǚyóu)法
导论
旅游
研旅究游方法法
(国际性定义): 旅游”是因非定居
者的暂时居住而引起 的现象和关系的总和。 这些旅游者的活动不 会导致长期定居,也 不以任何赚钱、赢利 为目的。
旅游法: 是调整旅游
活动领域中各 种社会关系的 法律规范的总 称。
第一家旅行社
1854年,库克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家旅行社,从此, 一个新兴的产业门类应运而生。
第六页,共18页。
20世纪90年代,旅游业的发展速度已高居 其他产业之首,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产业。
旅游业被公认为: “无烟工业”、“永远的朝阳产业”
第七页,共18页。
旅游,在我国先秦典籍中称为(chēnɡ wéi)“观光”。
第十三页,共18页。
1、国家旅游(lǚyóu)行政管理部门与旅游(lǚyóu)经营 者之间 2、国家旅游(lǚyóu)行政管理部门之间 3、国家旅游(lǚyóu)行政管理部门与旅游(lǚyóu)者之 间 4、上下级旅游(lǚyóu)行政管理部门之间 5、旅游(lǚyóu)经营者与旅游(lǚyóu)者之间 6、旅游(lǚyóu)经营者之间 7、旅游(lǚyóu)经营者与相关经营者之间
四川省入境旅游发展的意见(yì jiàn) ➢ 以部门规章为先导

旅游资源管理法律法规制度ppt课件

旅游资源管理法律法规制度ppt课件

一、旅游区(点)、旅游资源和游客中心
旅游区是以旅游及其相关活动为主要功能或主要功能之一的空间或地域 。
旅游资源是指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 业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
游客中心是指旅游区(点)设立的为游客提供信息、咨询、游程安排、讲 解、教育、休息等旅游设施和服务功能的专门场所。
属于集体所有和私人所有的纪念建筑物、古建筑和传世文物,其所有 权受国家法律的保护。集体和私人文物的所有者必须遵守国家有关保护管理 文物的规定。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 思想和 党的十 九大精 神,贯彻 全国教 育大会 精神,充 分发挥 中小学 图书室 育人功 能
三、文物级别
(一)不可移动文物 《文物保护法》 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壁画、近代现代重要史迹和 代表性建筑等不可移动文物,根据它们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可以分别确 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1.县、自治县、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2.省、自治区、直辖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3.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文化名城 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具有重大历史价值和革命意义的城市。历史文化名城由 国家文化行政管理部门会同国家建设行政管理部门报国务院核定后,由国务院 公布。 (二)可移动文物 历史上各时代重要实物、艺术品、文献、手稿、图书资料、代表性实物等可 移动文物,分为珍贵文物和一般文物;珍贵文物分为一级文物、二级文物、三 级文物。
四、风景名胜区的保护
《风景名胜区条例》规定,风景名胜区内的一切景物和自然环境, 必须严格保护,不得破坏或随意改变。
1.风景名胜区内的景观和自然环境,应当根据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第7章 旅游资源保护法律制度 《旅游法规》PPT课件

第7章 旅游资源保护法律制度 《旅游法规》PPT课件

4.在文物保护单位附近进行爆破、挖掘等活动,危及文 物安全的,由公安部门或者由公安部门根据文化行政 管理部门的意见予以制止,可处以罚款;
5.未经文化行政管理部门的批准,从事文物购销活动的, 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或者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根据文 化行政管理部门的意见,没收其非法所得和非法经营 的文物,可以并处罚款;
2.在地下、内水、领海及其他场所中发现文物隐匿不报,不上交 国家的,由公安部门给予警告或者罚款,并追缴其非法所得的 文物;
3.未经批准,擅自在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内进行建设工程的 或在文物保护单位周围的建设控制地带修建筑物、构筑物的, 由城乡规划部门或者由城乡规划部门根据文化行 政管理部门的 意见责令停工、责令拆除违法修建的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处以 罚款;
●违反《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的法律责任
♦ 侵占、买卖风景名胜区土地,进行违章建设的,由有关 部门或管理机构责令退出所占土地,拆除违章建筑,并 可根据情节,处以罚款;
♦ 损毁景物、林木植被、捕杀野生动物或污染、破坏环境 的,由有关部门或管理机构责令停止破坏活动,赔偿经 济损失,并可根据情节,处以罚款;
所谓文物,是指具有文化、艺术、考古和科学价值或可供人们纪念观赏 的遗存在地上或埋藏在地下的物品。它包括: 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和石刻、 壁画; 与重大历史事件、革命运动或者著名人物有关的以及具有重要纪念意义、教 育意义或者史料价值的近代现代重要史迹、实物、代表性建筑; 历史上各时代珍贵的艺术品、工艺美术品; 历史上各时代重要的文献资料以及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手稿和图书 资料等; 反映历史上各时代、各民族社会制度、社会生产、社会生活的代表性实物; 具有科学价值的古脊椎动物化石和古人类化石同文物一样受国家保护。

旅游政策与法规(PPT97页)

旅游政策与法规(PPT97页)
– 《旅游法》规定:游览、度假、休闲等形式的旅行活动 以及为旅游活动提供相关服务的经营活动,使用本法。
• 旅游者是指以游览、度假、休闲等形式开展旅行活 动的自然人。
一、旅游者的概念及其法律地位
• 2.消费者的概念
–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消费者为生活消费需要购 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其权益受本法保护;本 法未作规定的,受其他有关法律、法规保护。
• 对于一般民事权利能力: 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
– 始于出生终于死亡; – 公民的民事权利一律平等。
法人和组织的民事权利能力
– 始于成立终于消灭; – 法人民事权利能力受其经营范围的限制。
民事行为能力
• 民事行为能力是指民事主体以自己的行为取得民 事权利和设定民事义务的资格。
公民的民事行为能力 • a.完全民事行为能力:18周岁以上或16周岁-18周
岁(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 • b.限制民事行为能力:10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和
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 • c.无民事行为能力:不满10周岁的未成年人和完
全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
民事行为能力
法人和组织的民事行为能力 • A.法人和组织的民事行为能力与其民事权利能力一
致,始于成立终于消灭,受其经营范围限制。 • B.法人民事行为能力不同,法人有权就其经营范围
第二章 旅游者权益保护法律制度
本章的主要内容
• 一、旅游者的概念及其法律地位 • 二、旅游者的权利和义务 • 三、旅游者合法权益的保护
一、旅游者的概念及其法律地位
• 1.旅游者的概念
– 离开常住地到异地时间,不超过一年,进行观光、游览、 休闲、度假、探亲、访友或者其他形式旅游活动的人 (目的)--------异地性,短暂性,娱乐性。

旅游资源保护法律制度 PPT

旅游资源保护法律制度 PPT


广东:广州长隆旅游度假区、深圳华侨城旅游度假区、广州白云山风
景区、梅州梅县区雁南飞茶田景区、深圳观澜湖休闲旅游区、清远连州 地下河旅游景区、韶关仁化丹霞山景区、佛山西樵山景区、惠州罗浮山 景区、阳江海陵岛大角湾海上丝路旅游区、佛山长鹿旅游休博园
4
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于1972年通过了《保护世界文化和 自然遗产公约》,强调保护自然和文化遗产对整个人类的重 要性,并从1985年开始分批公布世界遗产名录。
1980年,世界旅游组织(WTO)在《马尼拉宣言》中 称:“所有旅游资源都是人类文化遗产的构成部分,各国和 整个国际社会都必须采取步骤加以保护。”要求各国和整个 国际社会在旅游资源保护方面要承担国际义务。
第七章 旅游旅游保护法律制度
学习目的
了解文物保护、自然保护区遗迹风景名胜区的性质; 掌握保护和利用旅游资源的法律法规; 认识保护旅游资源的重要性; 增强保护旅游资源的意识
主要内容
旅游资源保护概述; 人文旅游资源保护管理; 风景名胜区保护管理; 自然旅游资源保护管理
2


旅游资源管理概述
文物保护法律制度

15
参评景区

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正式开业从事旅游经营业
务一年以上的旅游景区,包括风景区、文博院馆、寺 庙观堂、旅游度假区、自然保护区、主题公园、森林 公园、地质公园、游乐园、动物园、植物园及工业、 农业、经贸、科教、军事、体育、文化艺术等旅游景 区,均可申请参加质量等级评定。
16等级评定8 Nhomakorabea 在野生动植物及其自然保护区管理方面,有《中华人 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 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等。 在园林管理方面,有《城市绿化园林管理条例》等。 在国家旅游度假区及其他旅游景点管理方面,有国务 院《关于试办国家旅游度假区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家旅 游局《关于新开发旅游景点几项注意事项的通知》、《旅 游景区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 》等。

第7章旅游资源管理法律制度

第7章旅游资源管理法律制度
•3、禁止性规定 •——未经特别许可,任何外国团体或个人不得在我国 境内进行考古调查和发掘
PPT文档演模板
第7章旅游资源管理法律制度
5)馆藏文物、民间收藏物管理
•馆藏文物: •——国有博物馆、图书馆和其他单位的文物藏品 禁止出卖。文物藏品的调拨、交换,须经有关文化 行政管理部门批准、备案。
•民间收藏物: •——可由文化行政管理部门指定的单位收购;私人收藏 的文物,严禁倒卖谋利,严禁私自卖给外国人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可通过哪些方式获得文物?
•——依法继承或接受赠予;从文物商店或拍卖单位购买; 合法交换或依法转让等
PPT文档演模板
第7章旅游资源管理法律制度
•◆个人是否可携带收藏的文物出境?应经过哪些程序?
6)文物出境进境管理 文物出口和个人携带文物出境,必须事先先向海 关申报,经国家文化行政管理部门指定的省级文化 行政管理部门进行鉴定,并发给出口许可证;
5、经国务院或省级人民政府批准,需要予以特殊保 护的其他自然区域
PPT文档演模板
第7章旅游资源管理法律制度
•3.自然保护区的管理机构及其职责 •1、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设置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国务院或省、自治区、直辖 市有关自然保护区行政主管部门
•地方级自然保护区 •——所在地县级以上自然保护区 行政主管部门
第7章旅游资源管理法律制度
7.3 人文旅游资源的法律保护
PPT文档演模板
第7章旅游资源管理法律制度
人文旅游资源,是指由于历史发展所产 生的各种有形或无形的旧物或文化传统,包 括古代建筑、历史遗迹和民族风情等。
•★有形人文旅游资源—— •主要指历史文物古 迹
PPT文档演模板
第7章旅游资源管理法律制度

旅游资源保护法规PPT文档共69页

旅游资源保护法规PPT文档共69页
旅游资源保护法规
51、没有哪个社会可以制订一部永远 适用的 宪法, 甚至一 条永远 适用的 法律。 ——杰 斐逊 52、法律源于人的自卫本能。——英 格索尔
53、人们通常会发现,法律就是这样 一种的 网,触 犯法律 的人, 小的可 以穿网 而过, 大的可 以破网 而出, 只有中 等的才 会坠入 网中。 ——申 斯通 54、法律就是法律它是一座雄伟的大 夏,庇 护着我 们大家 ;它的 每一块 砖石都 垒在另 一块砖 石上。 ——高 尔斯华 绥 55、今天的法律未必明天仍是法律财富 ❖ 丰富你的人生
71、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 72、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 73、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 74、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75、内外相应,言行相称。——韩非

第7章 旅游景区资源管理 旅游景区管理 教学课件

第7章 旅游景区资源管理 旅游景区管理 教学课件
秀丽河道里的“碉堡”,既破坏景观又影响通航?三层楼高包厢十多个,画舫总投 资300多万。调查是没有经过消防部门批复、环保部门批复、林水部门批复而开工 的项目。
2020/10/3
韶关学院旅游系隋春花制作
11
一 2、资源管理不当带来的问题
• 旅游具有双重性,一方面能够促进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另一方面加剧环境损耗和地区特色的消失。如泰山风景区 西麓大大小小几十家石料、石材加工厂肆无忌惮地从事非 法采石和石料加工,使原本峰峦叠嶂、苍山如黛的泰山被 剥去绿色植被,变得遍体鳞伤。
各种法律条款仅作为一纸公文在政府间自上而下 地传达;执法方面缺乏效力,执法力度不够。 • 法律手段的基本特点是权威性、强制性、规范性 和综合性,景区旅游资源管理必须做到“以法兴 游”、“以法治游”。《旅游资源法》、《野生 动植物保护法》等。 • 例如:
• (5)综合效益淡漠,景区内修建宾馆、等服务设 施,破坏景物、污染环境。
举例
2020/10/3
韶关学院旅管理不当带来的问题
2008年,据美国探索频道报道,39名科学家对海洋生物首次进行评估后 表示,全球三分之一的珊瑚因气候变化和水污染而面临灭绝,还有部分因 为发展旅游、污水、过度捕鱼和农业化学物以及沿海的建筑而遭受破坏。 当珊瑚死亡后,其它栖息在珊瑚礁中的动植物也会紧接着死亡,海洋中其 他生物部分会患病,从而导致整个生态系统全面崩溃。
• C、政府部门认为:保护景区环境和林木,尤其是 珍稀物种。如泰山修索道的公开理由之一是防火、 治虫、救援伤病号;贵州梵净山修索道是为了给动 物(尤其保护金丝猴)让路;
• D、管理从游客角度:登山便利,节约时间、节省 体力,增加体验。
2020/10/3
韶关学院旅游系隋春花制作

第七章 旅游资源管理法律制度 (《旅游法》PPT课件)

第七章  旅游资源管理法律制度  (《旅游法》PPT课件)

依据规划开发 改善交通、服务设施和游览条件 利用资源开展健康有益的活动
概念 自然保护区,是指对有代表性的自然生 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种的天然集中 分布区和有特殊意义的自然遗址等保护对象 所在的陆地水体或者海域,依法划出一定面 积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等级
地方级自然保护区区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由其所在地省级人民
政府有关自然保护区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国务 院有关自然保护区行政主管部门管理。
地方级自然保护区,由其所在地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自然保 护区行政主管部门管理。
范围和界限的确定权 发展规划的制定、实施 进入区域及利用区域的限制
概念文物,是指人们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所形成的历史文化遗产。
1.什么是旅游资源?在旅游资源的开发过程中存在哪些 问题? 2.什么是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相应的法律保障体系应当 如何建立? 3.什么是风景名胜区?怎样处理风景名胜区旅游资源的 保护、开发和利用三者的关系? 4.什么是自然保护区?国家对自然保护区有哪些法规规 定? 5.什么是文物?国家是如何通过立法保护文物的? 6.什么是世界遗产?如何保护世界遗产?
会因素和其他任何因素,都可构成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是在现实条件下,能够吸引人们产生旅
游动机并进行旅游活动的各种因素的总合。
具有使用价值、对游客有吸引力、引起旅游动机 已开发的现实旅游资源、尚未开发利用的潜在资源 既有物质的、有形的、也有非物质的、无形的范围将会扩大
水体污染
植被破坏 野生动物濒临灭绝 空气与噪声污染 违章建筑 文物古迹的破坏和损害
第七章
一 二 三 四
第七章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旅游资源的 概念及保护;掌握旅游资源管理的有关法律制 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风景名胜区概述 (一)概念
1.具有观赏、文化或科学价值
2.自然景物和人文景物比较集中 3.环境优美,具有一定的规模和范围 4.可供人们游览、休息和进行科学、文化活动
(二)划分和管理
1.三级划分
按其景物的观赏、文化、科学价值和环境质量、规 模大小、游览条件等: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市、县级风景名胜区
省级风景名胜区
文物出境必须从指定的口岸运出。经鉴定不能运出的文物, 国家可以征收;
具有重要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文物,除经国务院批准 运往国外展览的以外,一律禁止出境。
文物进境应经过哪些程序?
——向海关申报,并报文物进出境审核机构审核、登记
三、违反《文物保护法》的法律责任
行政处罚
刑事处罚
第二节 风景名胜区管理法规制度
——由国家文化行政管理部门会同建设行政管理部 门报国务院核定公布
◆历史文化名镇(村)
(三)文物保护方针
保护为主 抢救第一
文物保护原则:
合理利用 加强管理
★在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内不得进行其他建设工程 ★在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内不得进行其他建设工程
★在建设控制地带修建新建筑,不得破坏文物保护单位 的环境风貌
◆三级文物保护单位:
1、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国务院文物行政)部门确定,报国 务院核定公布
2、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核定公 布,报国务院备案
3、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市县级人民政府核定公布,报省、自治 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备案
◆历史文化名城 ——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具有重大历史价值和革命 意义
◆“属于集体所有和私人所有的纪念建筑物、古建筑和传 世文物,其所有权受国家法律的保护。”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二)文物分级管理
国家文化行政管理部门——主管全国的文物工作;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文物;各省、 自治区、直辖市和文物集中的自治州、县、自治县、 市设立文物管理机构,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文物工 作。
民间收藏物:
——可由文化行政管理部门指定的单位收购;私人收藏的文物, 严禁倒卖谋利,严禁私自卖给外国人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可通过哪些方式获得文物?
——依法继承或接受赠予;从文物商店或拍卖单位购买; 合法交换或依法转让等
◆个人是否可携带收藏的文物出境?应经过哪些程序?
(六)文物出境进境管理
文物出口和个人携带文物出境,必须事先先向海关申报, 经国家文化行政管理部门指定的省级文化行政管理部门进 行鉴定,并发给出口许可证;
❖ 5.反映历史上各时代、各民族社会制度、社会生产、社会 生活的代表性实物。
二、文物资源的管理保护 (一)文物所有权
◆《文物保护法》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地下、内 水和领海上遗存的一切文物,属于国家所有。”
◆“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石窟寺属于国家所有。国家指定 保护的纪念建筑物、古筑物、石刻等,除国家另有规定的以 外,属于国家所有。国家机关、部队全民所有制企业、事业 组织收藏的文物,属于国家所有。”
——应按原状保护并立即报告当地政府 1、所有权规定
——地下埋藏的文物属国家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不 得侵占 2、程序性规定 —— 一切考古发掘工作都必须履行报批手续
3、禁止性规定 ——未经特别许可,任何外国团体或个人不得在我国境内进行 考古调查和发掘
(六)馆藏文物、民间收藏物管理
馆藏文物:
——国有博物馆、图书馆和其他单位的文物藏品禁止出卖。文 物藏品的调拨、交换,须经有关文化行政管理部门批准、备案。
❖ 1.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 建筑、石窟和石刻。
❖ 2.与重大历史事件、革命运动和著名人物有关及有重要纪 念意义、教育意义和史料价值的建筑物、遗址、纪念物。
❖ 3.历史上各时代珍贵的艺术品、工艺美术品。4.重要的革 命文献资料以及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手稿、图书资 料等。
第七章 旅游资源管理法规制度 第一节 旅游资源法规概述
旅游资源—— 旅游业发展的(基础条件 ) 旅游资源管理法律制度—— 国家制定的调整旅游资源保护、开发、利用过程中各种 社会关系的法律、法规和规章的总称
现行旅游资源管理法律法规 :
法国—— 《风景区和文物古迹保护法》
埃及—— 《关于授予旅游部监督、开发旅游区权利的法律》
★有形人文旅游资源——
主要指历史文 物古迹
一、文物的种类 ★按文物性质: 历史文物和革命文物 ★按文物来源: 出土文物和民间收藏文物 ★按文物保存方法:馆藏文物和散存文物 ★按文物移动状况:不可移动文物和可移动文物 思考:文物有何特征?
历史真实性、直观形象性、 社会典型性、不可再生性
《文物保护法》规定,受国家保护的文物有五 大类:
2.风景名胜区的管理 ——主管部门: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门
——设立(人民政府)或(管理机构)
所属政府领 导下 全面负责风景名胜区的保护、 利用、规划和建设
二、风景名胜区的规划
◆风景名胜区的规划应由什么部门组织编制,应征求哪些 相关部门和人员的意见?
——由主管部门会同相关部门组织编制,广泛征求 专家和社区群众的意见 规划的主要内容:
★在建设控制地带修建新建筑,不得破坏文物保护单位 的环境风貌
★(修缮、保养、迁移)不改变文物原状 ——“修旧如故”
根本原因:文物的(不可再生)性
(四)文物考古发掘管理
问题:某外国探险队在我国旅游途中发现一处未经发掘的文化遗 址,有人提出立即进行挖掘,挖掘出的贵重文物上缴中国有关部 门,一般文物归探险队所有。你认为其提议是否合乎法律规定?
确定风景名胜区的性质;划定风景名胜区的范围及其外围保 护地带;划分景区及其他功能;确定保护和开发利用风景名胜 资源的措施;确定游客接待量和游览活动的组织管理措施;统 筹安排公用、服务及其他设施;估算风景名胜区的投资和效益。
二、风景名胜区的保护、开发和利用
我国—— 《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1985) 《风景名胜区条例》(2006)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
其他相关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森林 法》、《草源法》、《海洋环境保护法》 等
第一节 文物的管理与保护法规
❖ 人文旅游资源,是指由于历史发展所产生的各种 有形或无形的旧物或文化传统,包括古代建筑、 历史遗迹和民族风情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