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设计有效性的思考
新课标背景下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
新课标背景下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摘要:2022新课程标准的提出,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提供了明确的实践方向。
本文将先行阐述2022新课标对于语文学科的教学要求,进而分析新课标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路径。
关键词:新课标背景;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课程标准的更新,既是从时代发展对教育事业建设所提出的新要求出发而做出的调整,也是对新时代下的教学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能力要求。
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中新课程标准理念的落实,还需要从教师群体出发,由教师率先做出理念的更新和方法的转变,进而逐步推进新课标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落实。
一、2022新课标对于语文学科的教学内容与要求(一)核心素养和育人功能在2022新课标的要求下,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应当将核心素养作为基本导向,关注学生是否能够通过语文课堂的学习实现核心素养的发展。
由此可见,2022新课标的内容核心就在于“育人”二字。
关注核心素养的培养就是要求教师发挥语文学科所独有的育人功能。
(二)任务构建和阶段发展在2022新课标理念中,教师应当对语文学科的教学实践进行结构优化。
首先就是对语文学科的教学过程进行分割,并将其划分成为若干个教学任务和教学板块;其次就是依据所构建的学科任务,梳理语文学科教学的不同发展阶段,进而实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
(三)内容整合与时代典范内容整合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关于内容层面的另一个教学范畴。
与任务构建相反,内容整合就是要求教师关注到语文学科知识在不同层面之间的关联。
更重要的是,教师还可以尝试将语文学科与生活实际和时代发展相连,凸显语文学科教学的时代特征。
(四)方法变革与情境实践在2022新课标理念中,实践性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特性。
这就要求教师改变语文课堂的教学方法,融入实践元素和情境要素。
其中,教师还需要通过教学思路的转变,引导学生参与到小学语文课堂中,提高学生对于语文学习实践的重视程度,使其充分沉浸在语文课堂学习之中。
(五)过程理念与评价导向在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忽视了教学评价的导向与关注要点。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之思考论文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之思考新课程改革使教师的教育观念得到了更新,给语文课堂教学带来了更多的诗意,课堂教学更加彰显了语文的人文性,教学资源的开掘更深更广,课堂容量更大,教学形式更趋多样。
但是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却也出现了一些“过犹不及”的现象,使语文教学偏离了语文的轨道,与新课程貌合神离,课堂教学实效性差,这不得不引起我们一线教师的关注和思考。
一、无效语文课堂教学之现象(一)课堂内容过“全”中国教育学会小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崔峦曾这样一针见血地指出:我国当前语文教学中存在的误区:一是内容太多、太杂,老师驾驭不了,无论“西瓜”还是“芝麻”统统要捡,“眉毛胡子一把抓”。
的确,我们在教学中总是认为学生的潜力是无限的,只要给他们吃,多少都能吃下,总想面面俱到,一节课里,既要训练朗读,又要感悟情镜,还要落实语言……总之,听、说、读、写各个层面都要涉及到。
殊不知,面面俱到,往往一面不到,因为一节课的时间毕竟是有限的。
所以课后我们经常有这样的感慨:“这些内容我在课堂上都讲过的,怎么还有那么多学生不懂(不会)啊。
”不难发现,这样的课堂教学收效甚微。
其二:课堂探究过“深”新课程提倡探究性学习,所以现在的许多语文课堂教学中,老师经常会引导学生向更深更广处探究。
看一个案例:师:小朋友,怎记菜字?生:上下结构,上面草字头,下面是采字,合起来是菜字。
师:还有其他方法吗?生:菜,上面草字头,下面彩色的彩字去掉三撇,合起来是菜字。
师:很好,还有其他的方法吗?生:菜,上面是辛苦的去掉古,下面是彩色的彩字去掉三撇,合起来是菜字。
师:很好,还有其他的方法吗?生:菜,上面是花字去掉化字,下面是彩色的彩去掉三撇,合起来是菜字。
师:很好,还有其他的方法吗?······看起来老师好像一直在引导学生用各种方法记住这个“菜”字,但这种为探究而探究的教学有效果吗?它只会使学生越记越复杂,越学越糊涂。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思考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思考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活跃了我们的课堂,新的理念、新的课标、新的教材、新的教法,让我们老师充满激情,学生充满活力,课堂教学变得更为精彩。
但经过一段时间的“热闹”之后,我们也不难发现,在热闹与自主的背后,也透射出放任与浮躁,折射出课堂教学改革的某些缺憾。
冷静下来,反思那些已经被广大教师认同并积极采用的各种新方法,如情境设置、动手实践、主动探究、合作学习、算法多样化等,感到我们在理解新课程、新理念上还是存在一些误区。
有些教师过于追求课堂教学改革的形式,而忽略了课堂教学的基本出发点——学生的发展,丢掉了课堂教学中的一些优秀传统,课堂教学改革出现了形式化、低效化的现象。
1课改中的一些现象现象一:一位老师在教学“认识物体”一课时,说:“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征,都是自己所特有的,所以大家才记住了我们。
你们能说说老师我有什么特征吗?”学生纷纷说:“老师你很帅。
”“老师戴着一副眼镜。
”等,老师说:“对,老师有这些特征,今天我们要认识的物体有哪些特征呢?”接着老师提示课题“认识物体”。
案例中的老师的特征与认识物体中的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体的基本特征之间缺少本质的联系。
对学生正确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帮助不大,这种情境的创设不仅不利于数学活动的开展,还直接影响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
现象二:一位教师在上“分数乘法”时,结尾处安排了这样一个环节: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法则,现在我们来做一个有趣的游戏,大家说好吗?(边说边演示课件)一群小蝌蚪想请大家帮个忙,分别帮他们找到自己的妈妈。
大屏幕上出现了写着3对相近的乘法算式的小蝌蚪和写着6个得数的大蝌蚪。
教师开始指名回答。
这时学生轻声议论,“这样的游戏一点也不好玩”。
教师似乎听见了,但还是顽强地一一指名回答。
由于认识上的片面性,使我们多媒体教学步入了一些误区,教师们过分追求一种全程效果,整节课从头到尾都使用课件,从“欢迎”到“谢谢”,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只追求课件的“外在美”,忽视这个课件解决了什么数学问题,辅助教学辅助在何处,它有什么精妙之处。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与对策研究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小学语文教学也面临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如何,针对这些问题又该有怎样的对策呢?一、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1. 儿童语文初学状态不佳由于家庭环境、幼儿园对语文启蒙的不足,很多小学生入学时对于汉字读音、笔画都存在比较大的困难,严重影响了后续的语文学习。
2. 课堂教学内容单一部分小学老师只重视教材的讲解,缺乏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从而导致课堂内容单一,学生容易产生枯燥乏味的感受。
3. 学习压力过重小学语文教学的课程设置涉及到多个知识点,学生需要在短时间内掌握这些知识,难度逐渐加大。
加之近年来升学竞争的压力日益增加,小学生的学习压力也越来越大。
二、应对之策1. 引导家长儿童提前进行语文启蒙在入学前,家长应引导儿童进行适当的语文启蒙,如培养对汉字的认知、韵律感和文字积累能力等,可以帮助进一步提高小学生语文学习水平。
2. 创新教学方法,多样化教学内容小学语文教学标本兼治,教师应引入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板书、互动教学、游戏教学等,同时,要适当延伸教学内容,发掘学生的兴趣点,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 顺应新课改的重心,改革考核方式新课程改革的方向是以学生本身为中心,把握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进行教学设计,那么评价更应该重视学生的个性化表现。
教师应该建立一套更加科学、公正、合理的考核机制,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成果的回馈。
4. 加强家校合作教师应该与家长建立密切的互动沟通机制,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状况和进展,家长也应该积极参与到学生的语文学习中来,互相配合,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总之,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小学语文教学也必将迎来更多改革和创新,而从根本上改善和提高教学水平,实现小学语文教育的目标,需要更多的努力和拼搏。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要追求有效性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要追求有效性在新课程背景下的很多课堂教学中,表面上看来好像很热闹,可是教学的实效性却并不理想。
然而,在我们的教学中,大多时候都是常态课的教学。
因此,对于课堂教学而言,无论教学思想如何更新,教学内容如何变化,教学方式如何改进,其最终目的都必须指向教学的有效性。
那么,如何才能做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一、教学目标设计求实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是课堂教学要达到的预期结果,也是评价教学效果的依据。
教学目标的复杂化,是导致教学盲目化、随意化的主要原因。
怎样才能实现教学目标设定的简单明了呢?这就要求教师要根据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特点,根据“三维”目标融会贯通的要求,明确教材编排意图,吃透文本,从整体上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表达方式,把握学生学习这篇课文的实际需求,然后选择合适的教法及策略,进行合乎学情的目标预设。
只有这样,教师在教学中才能有的放矢、左右逢源,阅读教学才能具有清晰的价值取向和准确的训练层次,教学目标才能为实现平实、有效的课堂教学服务。
二、教学过程设计求活不管是公开课还是常规课,教师都希望用“最好”的教学方法来实施教学,希望通过“最好”的教学方法达到最理想的学习效果。
所以,很多教师在课前花费很大的精力研究“怎么教”,至于“教什么”也就只能围绕教的形式来确定。
如何把课改倡导的教学方式和传统的教学方式有机地结合起来,使语文教学平实、有效呢?一些名家的课堂教学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我听过一位名校老师在执教的《第一次抱母亲》时,既没有用课件,也没有小组合作学习,也没有让学生表演,却赢得了师生的一致好评。
究其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读,二是学生在教师范读引导下不断入情、不断入境的课文诵读,三是教师对关键词语处理的时机和准确把握的“度”。
平实有效的语文课,教学过程应该是保持它应有的“语文味”。
怎样设计教学流程才能使学生感受到课文的“语文味”呢?关键要注意两个方面:一是“扣读导语,读中见悟”。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问题与思考
新 课 程 背 景 下 小 学 语 文 教 学 改 革 的 问题 与 思 考
王 立 红 毕 琳
225 ) 5 0 9
( 聊 城 市 东 关 小 学 ;聊 城 大 学 教 育 科 学 学 院 , 1 2 山东 聊 城
摘 要 : 新 课 程 改 革 的 驱 动 下 , 学语 文 教 学 发 生 了 在 小 革 命 性 的 变革 , 出现 了丰 富的 改革 成 果 和 经 验 。 是 改 革 中也 但 出现 了一 些 问题 。 结合 教 学体 验 和 观 察 , 者 对 这 些 实 践 中的 作
一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小 学 语 文 课 堂 教 学 改 革 的 成 就 通 过 观 摩 小 学 语 文 教 学 优 质 课 , 合 自身 的 教 学 经 验 , 结 我 们 发 现 小 学 语 文课 堂 教 学 已 经 渐 渐 与 以 往 变 得 十 分 不 同 了 。 在 语 文 课 堂教 学 过 程 中 会 渗 透 着 许 多 游 戏 , 老 师们 会 根 据 教 材 的特 点 , 生 们 的 年 龄 特 征 和喜 好 . 要 学 习 的 知 识 渗 透 到 学 把 课 堂 的游 戏 中 , 计 划 有 目的地 组 织 游 戏 活 动 , 整 个 课 堂 教 有 使 学呈 现 出趣 味性 , 满 了生 动 、 泼 、 乐 的 氛 围 , 学 生 们 在 充 活 快 使 生 动 、 泼 的氛 围 中收 获 知 识 。此 外 , 师们 还 会 使 用 五 花 八 活 老 门 、 式 各 样 的 教具 , 的 是 学 生 们 自 己带 来 的 , 样 使 授 课 各 有 这 内 容 更 加 直 观 , 引 了学 生 们 的 注 意 , 而 强 化 了课 堂 效 果 。 吸 从 走进 这样 的语 文课 堂 的 确 令 人 心 情 舒 畅 ,老 师 设 计 的 每 一 个 环节 都 能 让 我 们感 受 到 老 师 的用 心 , 受 到 新 理 念 、 教 法 的 感 新 活 力 。 面 向全 体 学 生 ; 养 语 感 , 展 思 维 ; 极 倡 导 自主 、 “ 培 发 积 合 作 、 究 的 学 习 方 式 ; 施 课 堂 多 元 评 价 ; 力 开 发 运 用 语 文 探 实 努 学 习 资 源 ” 新 的理 念 都 在 语 文 课 堂 上 有 所 体 现 。 等 “ 自主 、 作 、 究 ” 新 课 程 的 重 要 理 念 。 教 学 过 程 中 , 合 探 是 在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优化策略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优化策略摘要:教室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阵地,课堂教学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学生的知识学习状态和质量。
针对小学语文教学来说,课堂教学不但能够为学生的语文学习夯实基础,还可以强化学生的人文素养。
但传统教学模式很难实现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因此教师需要使用多种方法进行知识教学,强化课堂教学效果。
基于此,本文针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优化措施进行探究,通过具体的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为学生的能力提升打下坚实基础。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优化策略教育改革要求教师将以人为本作为课堂教学的指导思想,既要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还要凸显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传统教学通常以教师板书方式进行知识讲解,这种方式过于枯燥,学生的知识学习也过于被动。
为有效改善这一现象,教师需要转变传统教学视角,充盈自身教学理念和方法,使用创新型教学手段和设备辅助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为学生的全面成长提供助力。
一、巧用信息设备优化教学视听教学视听主要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视觉和听觉感知,在传统课堂教学当中,学生通常通过教师的讲解来感知学习世界,但很难真正理解语文知识的魅力。
教学方法的应用会对学生的学习效果产生直接影响,因此教师应当重视课堂教学形式的优化,结合知识教学实际需求,使用先进的技术开展课堂教学,引导并鼓励学生提高自身能力和学习水平,为学生语文综合能力提升做铺垫。
结合实践调查发现,部分教师所使用的教学方法较为落后,很难满足实践教学需求。
因此教师需要明确知识教学和学生之间的关系,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引导学生学习知识,充分展现现代化教学手段的重要作用,实现课堂教学模式的升级,帮助学生实现自我成长。
同时还应当重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之间的有效结合,使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教学内容和形式,从整体上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
因此教师可以使用现代信息设备来辅助教学,比如可以使用多媒体以及电子白板等设备将静态文字形象化,将课本中的文字以影像的形式呈现在语文课堂当中,给予学生全新的视觉体验,同时也可以配合相应的音效设备,强化学生的听觉感知,使语文课堂学习根据视听特征,充分展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巧妙融合。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有效性研究课题总结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有效性研究课题总结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有效性研究课题总结一、认真解读、熟记课程标准,形成对课程标准的高度敏感性和自觉性。
二、结合语文特点,突出三维目标的交融性。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知识教学、能力锻炼、策略选择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往往是同步实现的,教师应将三维目标统一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并通过一定的教学策略使其得以实现。
三、潜心与文本对话,深度钻研教材。
只有教师正确地理解和领悟课文内容,才能真正提高学生驾驭语文的能力。
教师应根据不同内容、不同体裁文章的要求,找到突破口,找准难点,突出重点。
四、分析学生实际,为学生找准真实的学习起点。
教学目标的确定要以学生的发展为着眼点,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已有知识积累、生活积累和思想知识水平,关注学生的兴趣点、障碍点和发展点,将学生的昨天、今天、明天综合在一起,把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产生的问题,有针对性的确定恰当的教学目标。
五、设计教学目标时要注意层次性。
结合学生的个体差异做出不同的要求,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全面发展。
六、教学中把生动的课文肢解为知识的拼盘,零敲碎打,对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有所忽视课堂上,教师常让学生找喜欢的地方,选择喜爱的句段,喜欢的内容来读,这虽然照顾了学生的个性和兴趣,但脱离大的语言环境和内容情景的词、句、语段还会有多大魅力?脱离课文整体,对部分的理解肯定是粗浅的,甚至是偏颇的,对于培养学生提纲挈领地获取主要信息的能力也是不利的。
七、对课文的阅读感悟首先应该是整体的领悟。
因为,只有准确地把握整体,才能对其中的每一部分有深入的理解。
《语文课程标准》特别指出:“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
”当然,强调对课文的整体感悟,并不是不能从某一个方面或某一个局部进行分析,而是要求这种分析必须顾及全篇,要有课文的整体观;即使对课文的某一段落或词句的理解,也应该具有整体观的意识,要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避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
李 智星
摘 要 :在 知 识 经 济 、 经 济 全 球 一体 化 时 代 ,我 们 的 教 育 面 临 许 多 挑 战 ,需 要 进一 步 改 革 。 《 语 文 课 程 标 准 》的 一 些新 理 念 促 使 教 学改 革 势 在 必 行 ,对 我 们 语 文 教 师提 出 了更 高 的 要 求 。传 统 的 教 学 思 想 、 教 学 方 法 、教 学 手 段 不 但 不 能 适 应 要 求 , 甚 至 是 有 悖 于 现 代 教 学 的 向 前发 展 ,这 些 都 呼 唤 着 有 责 任 心 、有 使 命 感 的 教 育 工 作 者 去 探 讨 ,去 研 究 ,去 改 革 。 要 改革 课 堂 教 学 ,本 人 认为 要 做 到 以 下几 个 方 面 : 关 键 词 :小 学语 文 课 堂改 革 教 学策 略
四、多评少 改
思 想感情 ;写什 么—— 怎样写——有什 么特点 ;欣赏景物——说说
对学生 的书 面作业 、 作 文, 我认为老师不能全改 ,“ 处处见红”,
景 物—— 想象 图画—— 找出特点——体会感情 。这样 ,同学们充分 应多评少改 ,多议少删 。因为删改学生的作文 ,虽然能把学生 的作
好 “ 岭”一节 ,在理 解内容 的基础上 ,可引导学生 围绕这一段 的内 知识 ,具有 良好 的学习技能。同时积极开展课外活动 ,把 学生阅读 容 ,通过个人思考 、同位议论 、分组讨论 、全 班交流等方法 总结其 的视野引 向广阔的课外天地。通过大量的阅读 , 丰富其言语和表象。 学 习方法 。同学们经充 分酝酿 ,各抒 己见 ,总结了一些切实可行 的 并积极引导学生深入社会生活和语言实践中学习语文。 学 习方 法 :写 了哪些景 物— —景物有什么特 点— —表达作者 怎样 的
谈新课标背景下如何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
谈新课标背景下如何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摘要:为更好地实现教育质量上升至新的层次,课程标准实现了改革优化,并提出新教育理念,要求教师能够遵循新思想展开教学活动,以保障课程教学质量。
在此背景下,教师如若想要实现有效构建高效课堂,则需摒弃旧式思路,立足新课程理念,积极探索教学新策略,让学生能够更好地走进课堂,提高课堂互动,使课堂的价值得以充分发挥。
文章立足中年级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视角,重点分析了高效课堂的构建要素及其策略,提高教学品质,增强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关键词:新课标背景;小学语文;高效课堂;语文教学引言:小学阶段的教育作为基础性知识的教育,旨在引领学生走进知识的世界,夯实基础知识,并逐步形成好的学习习惯,进而为今后的学习蓄力。
因此,教学质量的提高则尤为重要,是保障教育目标有效实现的关键所在。
在新课程标准背景下,教育理念随之更新,小学语文教师在构建高效课堂时,则可立足新理念,将以生为本、寓教于乐、减负增效等理念充分贯彻于课堂教学活动当中,使学生能够以更好的状态走进语文、乐于学习语文,从而逐步实现高效课堂的有效建成。
一、新课标下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要素结合新课程标准提出的教育理念,教师要想有效提升课堂教学的高效实现,则可从教学环境、学生兴趣两个方面考虑。
把握好这两个要素,则能够在满足新课标的基础上,实现语文课堂教学的高效展开。
首先,在教学环境方面,对学生的影响具有隐性教育效果,使学生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实现情绪及学习状态的改变。
当教学环境整体呈积极的氛围时,学生的情绪亦能够受其感染,从而激发其学习的动机,使其更好地融入环境当中,积极主动地展开学习[1]。
因此,在打造高效课堂期间,教学环境不容忽视,教师可通过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能够从中获得更好的体验,为实现高效课堂奠定有力保障。
其次,在学生兴趣方面,需要教师明白兴趣培养的意义,是以引导学生形成自主自发的学习状态,能够从内心深度对知识形成强烈的学习探究欲望,并能够保持良好的状态及学习习惯。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论文
浅谈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随着课改的逐步推进,“以学生发展为本”、“关注学生可持续发展”“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就是最好的方法”等基本理念已被广大教师所接受,教师的课堂教学模式、方法也悄然发生着变化。
语文是小学阶段的一门基础课程,它对学生的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起着重要的奠基作用。
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现代教育中教师的职责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在于教给学生方法,让学生学会学习。
那么,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之下,教师在课堂上该怎样为学生创造机会,让他们主动学习进而学会学习呢?一、提高学生学习能力,教师要让学生真正动起来学生学习母语,并不是站在零起点上的,课文再新,学生也能把握其中大部分内容,因此,教师在教学时不应该把学生实际能力估计得太低,一味分析讲解,在该放手时要敢于放手,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给学生提供更多实践的机会,。
比如有的老师在进行语文教学时,他并没有对课文进行分析与讲解,而是把要掌握的内容设计成几个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然后让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予以完成。
在设计问题时教师应该深入钻研,问题是根据课文概括出来的,内容应该涵盖了整个语段,并且要做到抓住重点。
学生要顺利完成这三个语句训练,就必须进行深入阅读,对语段做到真正理解。
一旦学生能够完成练习,也就意味着学生已经掌握了学习内容,教师已没有必要再多做解释分析了。
事实证明,教师的这种“大胆放手”是成功的,没有任何分析讲解,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同样掌握了学习内容。
这种以学生实践替代教师讲解的方法,既能节省时间,也能有效避免传统教学中教师“讲解过多”的弊病,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当然,这种以训练替代讲解的方法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它一般只适宜用于那些篇幅相对较短、内容相对浅显的非重点语段。
另外,对于所设计的练习,也要求在形式上有一定的变通,要有一定的概括性,要做到必须让学生经过一定的思考才能回答,不能仅仅停留在“找一找、填一填”的机械操作层面上。
新课改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23
新课程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开题报告甘肃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我校申报的省级规划课题《新课程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于2010年6月立项,课题批准号:GS(2010)G0012 。
研究工作已于2012年2月份开始,现将开题情况汇报如下:一、课题研究的背景目前的中小学教学有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那就是:教师教得很辛苦,学生学得很痛苦,而我们的学生却没有得到真正有效的发展,教学中少、慢、差、费的低效局面仍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
其主要表现有:(1)教师主宰。
(2)主客体错位。
(3)忽视差异。
(4)知能脱节。
(5)重负低效。
(6)物式灌注。
(7)追求形式。
(8)发展畸形。
总之,课堂教学失去了教师和学生生命价值的依托,也失去了课堂教学核心的生长性质,使课堂生活变得暗淡无光,缺乏生机和活力。
“教学质量是教育的生命。
”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直接关系到语文教学质量的高低。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引起了课堂教学的变革,但无论教学思想如何更新,教学内容如何变化,教学方式如何改进,其最终目的都必须指向教学的有效性,对语文课堂有效性的研究就显得十分迫切与必要了。
二、课题界定和理论依据(1)“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
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的唯一指标。
具体来说,有效是指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
效果是课堂教学活动的结果与预期的教学目标相吻合的程度;效率是指投入和产出之比,即以较小的投入,花费较少的时间和精力,获得较大的教学结果;效益是产出、收益,即通过课堂教学活动促进全体学生素质和个性的最优化发展。
因此,评价教学有没有效,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者学生学得好不好。
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
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
新课程改革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出现的问题及怪现象(五篇范例)
新课程改革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出现的问题及怪现象(五篇范例)第一篇:新课程改革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出现的问题及怪现象新课程改革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出现的问题及怪现象新课程改革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教师更新了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学生成为了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课堂出现繁荣而热闹的景象,学生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有了一定的提高,可是,语文课堂教学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弊端影响到教学的有效性。
一、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形式化《语文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改变了以往被动的、单向的教学方式。
虽然现今语文课堂教学,学生活动起来了,积极性和求知欲提高了,但是在合作和活动的背后隐藏着浮躁和形式化倾向,学生内在的情感没有被真正调动起来。
教师动不动就让学生围绕某一个问题进行小组合作讨论学习,随意性太强。
只重视合作学习的结果,缺少对合作学习过程的指导,不利于合作意识的培养。
只注重合作学习的形式,却没有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去思考和讨论问题。
在交流学习心得时没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只是个别学生的合作学习,没有顾及大部分学生的感受。
因此,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在课堂上放任自流,形式化倾向严重。
二、语文课变为“表演”新课程改革,教师们的观念发生了很大的转变。
课堂教学由过去的填鸭式灌输转变为热闹非凡的“表演”课。
语文课上又唱又跳,又写又画,好象学生的积极性被提高了,学生的素质得到了发展。
一节课下来,学生真正的语文素养并没有实质性的提高,只是停留在语文的表面,没有深入到语文的本质,导致语文课堂教学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表演”式的课堂,表面上是体现学生为主体,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刻意追求课堂的热闹,可是,学生从课堂上收获甚少。
三、滥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能把语言文字所描绘的抽象情景形象地展现出来,把学生带进愉悦轻松的学习环境中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文内容中来。
略论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
略论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摘要: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原则是语文教学的关键所在,小学语文教学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是有效性的主要内涵。
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作用,实现语文教学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
关键词:小学语文有效教学工具性和人文性“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是指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教师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
换而言之,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的认真与否,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
”对于语文课堂教学而言,无论教学思想如何更新,教学内容如何变化,教学方式如何改进,其最终目的都必须指向教学的有效性。
可以说,“有效教学”已成为教学的“永恒主题”。
那么什么样的语文教学才是有效的呢?我结合教学实践对有效的语文课堂教学谈点粗浅看法:一、有效的小学语文教学应该实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新课标指出:“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高度统一的学科,也就是说语文是学好其他学科的基础,是学生进一步深造和从事社会活动的必备工具。
同时语文也是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学科。
”我们在语文教学中一定要始终贯彻这一原则。
我在执教《海底世界》一文时是这样做的:先让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个段落阅读,接着逐个出示海参爬行、乌贼和章鱼向前方喷水、海底的各种植物的多媒体画面。
忽而是海底的各种动物,忽而出现各种植物,忽而又是海底的山峰、峡谷。
最后教师又让学生以自己喜爱的方式来读出海底的神奇。
于是,学生有的高声朗诵,有的边读边做动作……整堂课学生学得兴趣盎然,教师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精心设计教学情境,引领学生体味课文的语言美,感悟语言的精妙表达,进行语言积累。
同时也体会到了大自然的神奇和美妙,使学生懂得珍惜自然、爱护动物、保护环境、人和自然和睦相处的重要性。
这样的语文课真正实现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高度统一。
二、有效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应该实现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和谐统一在我们现在的语文课堂上,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得到了关注,学生逐步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有效课堂教学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有效课堂教学
■ 杨 晓琳 河 南省郑州市金水 区文化路第一小学 4 0 0 502
摘要 。 有效的课堂教学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具有极强的艺术性。课 堂教 学不应只关注 学生知识的获得 ,更要 关注 学生人生
的发展 。 教 学理论作指 导,经 过 自己的不 断实践、不断 总结、 不断完善和创 新 ,熟练地运 用课堂教学 的有效性策 略,提 以
高课堂教 学的质量 ,提高 学生学习质量。
关键词 小学语文 有效课堂 教学模式
新 课 程 背 景 下 的 小 学 语 文 教 学 倡 导 对 话 、 合 作 与 探 究 , 力 励 学 生 自主 学 习 , 思 多 问 。 学 以 思 为 贵 ” 但 老 师 不 能 只 是 鼓劲 , 勤 “ ,
一
的有 效 性 。
三 、提 高 学 生 高 度参 与 的有 效 性
关 注 学 生 的 进 步 和 发 展 要 求 教 师 有 “ 象 ”意 识 、 “ 人 ” 对 有 全
、
提 高 教 学 设 计 的 有 效 性
概 念 。学 生 发 展 是 全 面 的 发 展 ,而 不 是 某 一 方 面 或 某 一 学 科 的 发
及 时 地 调 控 师 生 的 作 用 ,设 计 出 有价 值 的 问题 ( 往 被 忽 视 , 只 把 答 案 讲 解 给 学 生 , 他 们 理 解 效果 会更 好 。事 实 上 , 生 的 “代 教 育 的观 点是 以 学 生 与 ”是 反 映 “ 生 在 与 学 业 有 关 的 活 动 中 投 入 生 理 和 心理 能 量 ” 教 二 学
读 资料 ,课 堂 教 学 中 往往 会有 很 多 教 师预 想 不 到 的情 况 出现 ,尤 量 的 研 究 表 明 了合 作 学 习的 价 值 , 合作 学 习不 仅 仅 是 小 组 学 习 , 但 其 是 课 改后 , 文章 中 的一 些字 或 知 识 可 能 在 以前 的教 学 经 历 中没 也 不 仅 仅 是 一 种 课 堂 活 动 形 式 ,要 让 学 生 的 学 习 成 为 有 意义 的学 有 出现 过 。 如果 教 师不 能 做 到 心 中有 数 , 不 能 起 到 身 教 的 作用 , 习 ,合 作 是 必 不 可 少 的 。 就
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探讨
毛 永 红
( 长垣县第二实验小学 , 河 南 长垣 4 5 3 4 0 0 )
摘 要 : 小 学 语 文教 学 的 关键 在 于培 养 学 生 的 阅读 能 力 和 学 习兴趣 。 养 成 良好 的 学 习态度 及 发 展 思 维 能 力 。 文 章 分析
一
Hale Waihona Puke 、计 理 念 。 突 出语 文 教 学 运 用 的 新 观 念 、 新 知识 、 新技术 、 新 方 法 。三 是 设 计 课 堂 教学 思 路 。包 括 语 文 教学 意 向 、 比较宏 观 的 教学过程结构 。 四是 教 学 流 程 。 指 语 文 教 学 课 堂 活 动 的 整 体结 构 。五 是 课 后 总结 反思 。反 思 语 文 教 学设 计 的效 果 反 馈 、 得失 归 因分 析 、 改进 措 施 、 对 教 学规 律 的感 悟 等 。 四、 放 飞 学 生思 维 。 让 学 生在 互 动 中学 习 在语 文教学 中, 构建语义 的理解 、 体会 , 要 引导 学 生 仁 者 见仁 、 智 者 见智 . 大 胆 地 各抒 己见 。 教 师应 因势 利 导 , 让学 生对 问题 充 分 思 考 后 . 根 据 已有 的 经验 、 知 识 的积 累等 发 表 不 同 的 见解 . 对 有 分 歧 的 问题 进 行 讨 论 。 通过 讨论 , 让 学 生 理 解 感 悟 到. 知识是无穷 的 . 再博 学的人也会 有所不知 . 学 习 是 无 止 境 的。 开 放 的课 堂 给 了学 生 更 多 的 自主学 习空 间 , 教 师 应尽 量 让 学 生 自主 思 考 . 争辩 , 真 正 让 学 生 的思 维 在 无 拘 无 束 的讨 论 中 碰 撞 出智 慧 的 火 花 。 给课 堂教 学 注入 生 机 . 这 样 的课 堂 气 氛 必 然很活跃 、 很有效 。 这样做 , 保 护 了 学生 独 立 思 考 的积 极 性 , 让 他 们 的个 性 在 课 堂 里得 到 了充 分 的张 扬 。 五、 创设教学情境 。 引导 学 生 发 展 求 异 思 维 创 新 思维 形成 的主要 形式 是 求 异思 维 , 善于 抓住 时 机 , 创建 能激 活 学生 思维 的教 学情 境 , 鼓励 学生 提 出与众 不 同 的想 法 。 语 文 教 学 过 程 中思 维 训 练 的规 律 与 其 他 学 科 有 所 不 同 。 其 他 学 科 的 思 维 训 练 只 是 把 语 言 作 为 媒 介 ,通 过 对 本 学 科 知 识 的 积 累 逻 辑 性 实 现 的 。语 文 教 学 中的 思 维 训 练 是 通 过 直 接 对 语 言 训 练来 实 现 的 。 学生接受 、 理 解 课 文 语 言所 传 达 的情 感 信息 , 不 论 是 感 性 的还 是 理 性 的 , 都需要 通过感 知 、 体验、 联 想、 想象等思维活动方式 , 进入情境 , 才能真正体会 。 语 文 教 学 要 求 阅读 教学 , 尤 其 是 记 叙 文 和 文 学 作 品 的 阅读 教 学 , 必 须 贯 彻情境熏陶 。 激 励 思 维 的原 则 , 同 时 也 赋 予 了阅 读 教 学 过 程 中
新课程标准背景下如何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
文化教育·87·一、引言随着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的不断提升,教师都比较在乎和关心怎么样才能把小学语文教出水平。
老师们费尽心思。
动脑子、想法子。
大量的实践经验总结,可以得知:构建高效课堂的必要条件就是给予学生充足且可自主探索的环境、教师与学生关系良好、以学生为主体。
二、高效课堂的界定所谓高效课堂,即教师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高效率完成教学任务,达成教学目标,并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的课堂。
真正意义上的高效课堂教学,学生既要在教学中掌握课堂知识,又要把握好课堂的节奏。
因此高效课堂对于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实际教学经验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对于教学的重点也以学生培养和知识的掌握为主。
高效课堂构建的意义在于使学生在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等方面都能获得显著提高。
因此,教师在高效课堂的构建过程中应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促进学生实现自我成长。
三、新课程标准背景下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构建策略(一)在新课标的基础下,合理规划小学语文的教学目标在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其教学目的就是培养和提升学生语文技能,而忽视学生思维、个性等方面的发展。
因此,教师可根据现在新课程的标准,有计划的有目标的实施语文教学计划。
首先在给孩子教授基础知识上下功夫,然后在孩子的阅读和写作上来抓,最后来培养孩子们的综合能力。
教师在研讨中反思,在反思中探索,抓住学生个性发展,在如何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上下功夫,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新课标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设置更多趣味合理的教学活动。
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在活动中培养学习的乐趣。
(二)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为学生核心素养奠定基石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时,要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应讲求科学的方式方法。
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点着手。
教师对语文核心素养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进行全面的研究和解读,从而使语文课堂教学具备正确的指导思想。
语文核心素养是指语言构建和运用、思维发展和提升、审美鉴赏和创作,以及文化传承和理解。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分析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分析【摘要】新课标背景下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需要教师有效地解读小学语文课程理念、明确自己的教学地位,精心地进行教学设计。
本文主要在分析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低效现状和原因的基础上,提出解决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育;有效性【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新课标背景下,对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新课标要求有效地对学生的情操、态度进行完善;在学生的终身发展过程中,需要对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进行培养。
使学生学习的过程转化为学生价值选择和社会责任完善的过程。
小学语文课堂的有效性即展现出课堂教学的目的和效益,就是在课堂教学中促进学生获得发展——在课堂上促进学生在知识、技能和情感等各方面的发展。
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有提高、有进步,实现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喜欢、热爱和兴趣。
总体上来说,小学语文有效课堂应具备严谨的教学规律,体现创造性的教学风格,具备高质量、高效率和高水平的教学素养。
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低效的现状和原因(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低效现状在当前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行为已经发生了一定分化。
有的教师在教学中已实现了快速成长,但有的教师却因为方法以及教学心理因素的影响,在课堂教学中面临着尴尬局面,他们既没有能够展现出传统教学的扎实性,也没有能够落实新课标的实质精神,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低下。
目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低效的原因在于为了活动而活动。
一般都是在老师示范后,引导学生对重点的词语和段落大意进行理解,其后就交给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每个同学都各执一词,对知识进行盲目探究,教师在一旁很少进行组织,最后的小组代表汇报没有几分钟就下课了。
其中主要的问题在于教师让学生的自主性发挥太过度,结果造成的就是“自主”变成了“自流”。
新课标要求小学语文教学要积极引入对话,但在实际中很多教师将“对话”理解为“问答”,效果势必大打折扣。
另外,探究性教学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也存在明显泛化的趋势。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优化设计的探索与实践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优化设计的探索与实践摘要:随着时代发展,人们对教育水平要求不断提高。
其中,语文是小学教学的重要内容,对学生今后的人生发展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新课程改革标准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要求切实提升语文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加强作业设计的有效性,帮助学生更好地复习和巩固所学的知识,从而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率。
本文通过对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语文作业设计进行了分析,以期为提高小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提供更多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语文;作业设计引言被誉称“千秋仁义之师”的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早在二千年前就主张“学而时习之”,其实这就是要求学习后做作业理解、巩固;又提出“温故而知新”,这可以理解为在应用已学知识做作业时要运用创新思维,培养创造能力。
“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
在深入进行课程改革的今天,教师要探究语文作业的创新,要根据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关注学生的发展,注重语言文字和篇章的积累,挖掘儿童的潜在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设计一些既能巩固学生知识,又能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精当而有效的作业,让学生乐于自主作业,把作业作为发展的平台。
在此,笔者根据自己在教改中的心得,粗浅地谈谈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原则与优化。
1语文作业设计应贴近生活小学语文新课标明确指出,课堂教学应贴近生活。
教学的灵感来源于生活,结合生活实际设计语文作业,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而且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
当前,在我国的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中存在一些问题,一些教师自身素质较低,仍然受制于传统的教育模式和教育理念,在作业设计中让学生通过反复的书写、背诵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使得学生的天性得不到释放,创造力和想象力得不到发挥,导致学生仅仅依靠课后重复写作的作业形式来巩固课堂知识,这不利于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和进入初中后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
由此可见,小学语文教师承载着重要的使命和责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设计有效性的思考
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游泽生
思考之一:怎样认识“有效性”?
近几年,“有效教学”是学界讨论的一个焦点话题,按照学界的说法,“有效教学强调教学时间和教学目标的规定性,其核心目标定位于教学效益,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
”课堂教学是一种有计划、有目的地活动,追求目标的达成与效益的最大化,这是无可厚非的。
有效是课堂评价的标准之一,但并非唯一标准。
在追求有效教学的过程中,存在过度关注有效,忽略价值;过度关注知识的记忆和技能的训练,忽视审美情趣、人文情感的熏陶,对学生全面发展关注不够;过度强调知识技能目标,使语文教学沦入单纯技术化训练的境地,无视学生的主体性和内在发展价值的需要,忽视语文学科的特点和学习语文的规律与方法。
尤其是把“知识技能目标”作为评价有效的唯一标准,表现出明显的工具价值取向,这无疑会把语文教学引入功利主义、工具主义的窠臼。
语文教学似乎就成为了语文知识、技能训练的拼盘,使本应充满生命活力、洋溢价值关怀与人文精神的语文课堂陷入了机械化训练的之中。
这不是新课程所追求的愿景,也违背了语文教学活动和学生个体成长的规律,使语文学科对儿童精神发展特有的价值和应尽的责任边缘化,乃至自我放逐。
这同样造成了对语文教学的巨大伤害,这无论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还是对学生的长远发展来看都是不利的。
我们的语文教学,往往容易陷入一个怪圈,一谈到有效性就只关注知识与技能目标的达成,强调训练的到位,一说到人文性,就无视工具性。
建国后的语文教学始终在思想性、人文性与工具性之间摇摆不定,把人文与工具对立起来,没有走出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在人文与工具之间始终没有找到一个平衡点。
笔者以为当下的语文教学对人文性过度的纠正,又走入出了过度强调工具性、知识性的误区,使语文教学科层化,具有浓厚的科技理性至上色彩,弱化了语文学科提升儿童精神世界,生命意义的作用。
这绝不是有效教学的真谛。
有效教学应该在工具层面与价值层面相融共生,和谐统一,任何偏离此轨道的所谓“有效、高效”教学都是违背语文教学规律和学生个体成长规律的,那只能是一种“虚假的繁荣”,导致的是“价值虚无”以及学生精神世界枯萎和生命意义的荒芜。
【案例链接】4*《珍珠泉》(人教版三下)
教师导入新课后,提问:说说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这篇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学生分段,概括段意。
然指导学生分段读课文。
接着教师进指导学生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提问:默读第二段,想想这段主要讲什么?按什么顺序叙述的?可分为几层?教师让学生再读课文,看看用了哪些修辞方法?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说出来有“排比、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
第二段的教学教师提出了以下问题:(1)泉水有什么特点?(绿、深、清),从哪句子中可以看出来?这句话是什么句式?(排比)。
(2)泉水是怎样往外冒的?“扑哧一笑”这是把泉水当作什么来写的?(人)。
(3)第4自然段的这句话在这段话中起什么作用?(总结、概括)。
(4)把自己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
最后教师出写泉水的“绿、深、清”的特点是表现来泉水的静态美,而写泉水(水泡)往外冒是表现了其动态美,动静结合,所以泉水才这么美丽。
……
分析这个案例,其教学的目标与重点主要是指向文本的形式,凸显的是
工具性与工具价值。
因而其教学设计、环节的展开,几乎都是围绕课文主要内容、结构、层次以及写作修辞方法而进行的。
知识、技能目标倒是落实到位,但却严重忽视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维度,忽视了本文应有的审美情趣、人文情感的教育,把知识、技能从文本中剥离出来进行抽象的、枯燥的讲解与机械的训练,这实际上是对文本内容的肢解与拆卸,使本应充满情趣与生命活力的语文课堂,本应融入朗读感悟体验、审美鉴赏、情感浸染、再造想象、语言的积累与表达的语文教学滑向了单纯的技术化训练的功利主义境地。
这样的教学设计肯定是残缺的。
这也绝不是有效教学追求的理想。
即使是进行语文训练,也不能不顾学生认知水平、课标要求和文本的特点及其应该承载的语文训练重点,人为随意地拔高要求。
且应把语文能力的训练与内容的理解和情感熏陶有机交融,相融共生,相互促进,做到“言意兼得”。
思考之二:如何进行有效的阅读教学设计
关于教学设计的概念有很多,有宏观的设计、中观的设计、微观的设计,对于一线教师而言,我们更多探讨的是微观的教学设计,即针对一篇课文的教学。
简而言之,教学设计就是解决“教什么”和“怎么教”的问题。
在此,笔者重点从文本解读与教学设计联系的视角,谈谈教学设计的有效性。
正确、深入、透彻地解读文本是教师必备的能力,是进行创造性教学设计的基础和前提,对此已基本形成共识。
文本解读能力的高下优劣,考量的是教师本体性知识的丰厚与肤浅,凸显的是教师文学鉴赏能力水平。
但应该看到,具备文本解读能力仅仅是上好一堂语文课的基础和前提,这只是教师专业性构成的核心元素之一。
而更能体现出教师专业不可替代性的是,你如何把解读文本之所得:意义的理解、生命的感悟、审美的体验、语言的品味等转化为适宜的教学内容,体现出文本解读的教学价值,实现解读与教学的连接,找到文本解读与教学设计的“接口”。
这需要教师把解读文本所感所悟有效地转化、生成为符合学生实际需要的问题与语文训练活动,设计以学生的“学”为基点的教学活动,充分考虑文本的教学价值,它对于学生情感熏染、人格提升的意义和语文能力培养的独特作用。
如何把文本解读有效转化为适宜的教学内容,进行教学设计与实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