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成本法和持续改善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顾客的角度考虑,最小化生命周期成本表示最小 化拥有该产品的成本
降低产品在使用、维修和处置方面的成本。
•从生产者的角度考虑,最小化生命周期成本意味着 最小化产品开发、生产、推广、销售、售后服务与处 置等成本。
原则六:价值链参与
•价值链上全部成员包括供应商、批发商、零售商以及服务 提供商全体参与。 •所有成员之间建立合作关系,构成“扩展的企业”,共同 为成本削减做出努力。 •目标成本管理体系建立在价值链各成员长期的互惠关系基 础之上。
计算成本差距
基于成本的设计 实旋价值 工程
生产
实际成本 产品投入 生产
最初成本 估计
与目标成 本比较
产品/流程 设计
估计可实现 成本
进行成本 分析
实施持 续改进
确定产品的价格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确定目标利润率
确定可允许的目标成本
计算成本差距
解决成本差距的五个步骤
团队的构成与产出
原则五:生命周期成本缩减
产品整个生命周期的成本包括购买价格、使用成本、维护与修理成 本以及处置成本。
从消费者角度,拥有一台电冰箱所付出的生命周期成本: 购买价格+支付电费(使用成本)+修理费用+电冰箱使用寿命结 束后的处置成本。 从生产者角度,生命周期成本包括产品从出生(研发阶段)到死 亡(产品处置或再循环)的全部成本。 如果电冰箱的产品设计能够考虑到减轻重量,部件的安置易 于修理,并采用可循环使用的材料,那么将减少该产品在运输、 安装、修理以及处置方面的成本。
•目标目标成本管理体系下,跨职能的团队包括内部各 职能部门的成员:设计与制造部门、生产部门、销售 部门、原材料采购部门、成本会计部门,以及客户服 务与支持部门。 •跨职能的团队还包括了公司外部参与者:供应商、顾 客、批发商、零售商和服务提供商等。
跨职能合作能够通过减少设计检查与更改,缩短产品推向市场的时间。 产品上市时间与成本削减以及质量改进密切相关,因为问题是在产品开 发的早期被发现并解决的。 例如:在克莱斯勒的Neon 车型开发过程中,团队中的会计人员在冬天赶 到新斯科舍(加拿大省名)观察“碰撞实验”,这样做是为了更好地理解 产品性能,为产品负责,并评价他们的建议将为产品性能带来怎样的影响。
以下是采用目标成本法的著名企业:
日本: 丰田、尼桑、索尼 、松下、佳能、日本电装、奥林巴 斯、小松……
美国: 福特、克莱斯勒、康柏电脑和戴尔电脑……
英国: 唐塔拉斯汽车配件公司……
目标成本法的6条原则
原则一:价格驱动成本
•市场价格决定产品和利润计划。
•目标成本管理过程由竞争者情报和分析活动驱动。
市场竞争情况驱动成本规划 价格决定成8本 产品与流程设计是成本削减的 关键 顾客需求引导成本削减 跨职能团队对产品成本负责 供应商参与产品设计阶段 最小化顾客拥有产品的全部成 本 价值链成员参与成本规划
目标成本管理实施的环境
目标成本管理过程的两个阶段
目标成本管理的过程主要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确立阶段。
扩展的企业图示
价值链对目标成本管理的贡献
目标成本管理与传统成本管理的区别
成本加成法
成本规划时不考虑市场状况 成本决定价格 浪费与低效是成本削减的关注 重点 成本削减不是由顾客驱动 成本会计人员对成本削减负责 供应商不参与产品设计 最小化顾客的购买价格 价值链成员极少或不参与成本 规划
目标成本管理
•目标成本管理体系要求工程人员考虑到产品、技术以及 流程设计对产品成本的影响。 •目标成本管理体系鼓励所有参与部门共同评价产品设计, 以保证产品设计改动在正式投入生产前做出。
•目标成本管理体系鼓励产品设计与流程设计同时进行而 非先后进行 尽早发现并解决问题、缩短开发时间、并降低开发成本。
原则四: 跨职能合作
– 这个阶段的核心为定义产品概念,并为一项产 品或者一系列产品设定可允许的目标成本。
第二阶段:达成阶段。
– 在这一阶段可允许的目标成本被转换为可实现 的目标成本。
目标成本管理与产品开发循环
确立目标成本
市场调研 市场价格
确定产品 /市场利基
了解顾客要求
定义产品特性
目标成本
要求利润 竞争分析
达成目标成本
目标成本法
什么是目标成本
• 目标成本是指在新产品设计过程中,为实 现目标利润必须达成的成本目标值,而且 这个目标只是全寿命周期成本的最大容许 值。 • 目标成本法是以市场价格为主、顾客为导 向,在产品企划与设计阶段采用超部门团 队方式,运用价值工程与市场研究、产品 功能分析及成本分析等各种方法,以达成 目标利润的成本规划方法。
目标成本分类
目标成本法产生的背景
• 1950年代之前,市场相对稳定,产品品种有限、经营环境相对 稳定,企业关注的主要是在生产技术允许的条件下如何实现成 本最小化,然后在其实际发生成本的基础上采用成本加成法给 产品定价,再拿到市场上去销售。
成本+目标利润=销售价格
• 1950年代之后,企业生存环境发生变化,产品创新加快、顾客 需求多样化,产品生命周期变短。使得定位于产品稳定、技术 稳定环境下的传统成本管理制度越来越不适应现代经营环境。 • 目标成本法起源于日本,日文原名为“成本企划”,美国人 将其称为目标成本管理方法(target costing)。 • 目标成本法要求在新产品开发设计过程中,以顾客为导向,从顾 客认可的价格、功能、需求量等因素出发,同时以顾客愿意支付 的价格为基础确定能够实现目标利润,进而达成的目标成本值。
原则二:关注顾客
•顾客对质量、成本、时间的要求在产品及流程设计 决策中应同时考虑,并以此引导成本分析。
•只有当某项产品特性或功能满足了消费者预期,顾 客愿意为其支付更高的价格,并且能够带来销售额以 及市场份额的提高时,这项产品特性或功能才有意义。
消费者意见与产品流程
原则三:关注产品与流程设计
在目标成本管理中,产品与流程设计是进行成本管理的关键! 传统的成本削减方法更多地关注于规模经济、学习曲线、 减少浪费,以及产量的提高。
目标成本=竞争性价格-期望利润
• 成本企划是日本型成本管理模式的核心和精华。20世纪50、60 年代丰田汽车公司开始在新车开发和车型更新中使用了目标成本 法 • 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机之后,日本汽车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取得巨 大成功,其秘诀就包括能够大幅降低成本的成本企划。
• 成本企划从改变设计入手解决了当时传统成本管理无法解决的 汽车成本骤升的问题。之后,以汽车业为中心,成本企划在日 本许多行业中得以迅速推广。 • 在成熟的欧美市场上,单靠优质或低价并不足以保证长期取胜, 只有优质和低价同时具备才行。 • 目标成本法在日本汽车业的成功经验在80年代被欧美汽车业所学 习,然后进一步推广到电子等产业,促进了企业产品竞争力的极 大提高。 • 在日本,比较普遍采用目标成本法的是制造产业,包括交通运 输车辆(100%)、家电业(88%)、精密仪器(75%)和金属(53%)。
•目标成本管理要求在成本发生前而不是成本发生后进行控制
•目标成本管理体系要求工程人员考虑到产品、技术以及 流程设计对产品成本的影响。 •目标成本管理体系鼓励所有参与部门共同评价产品设计, 以保证产品设计改动在正式投入生产前做出。
世界领先的目标成本管理公司在生产阶段开始后几乎不做任何设计 改动,而没有采用目标成本管理的公司通常会在生产开始后发生大 量的设计改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