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镇西生活语文教育思想探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李镇西生活语文教育思想概述
(一)李镇西生活语文教育思想来源
关于“生活语文”这一命题 ,中外教育家早有过研究,李镇西的生活语文教育思想正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通过不断地实践和创新发展而来的。
1982年2月,李镇西来到了四川省乐山一中教书。教学初期,年轻气盛的他因动手打了一名学生,被校长严厉批评教育,他陷入了深深的自责,他甚至觉得自己不适合当老师,正当他感到困惑迷茫时,苏霍姆林斯基的《要相信孩子》闯入了他的视野,书中苏霍姆林斯基那种发自内心对孩子真诚的爱与信任使他深受启发,他第一次认识到自身存在很大的不足,他开始认真思考并反思自己的教育。
从此,苏霍姆林斯基的书籍便成为了李镇西的良师益友,他开始大量阅读,全面了解他的教育思想。在苏霍姆林斯基的整个教育理论与实践中,“人学”是他教育思想的核心。苏霍姆林斯基提出:“教师要善于在每一个学生面前,甚至是最平庸的、在智力发展上最有困难的学生面前,都向他打开他的精神发展的领域,使他能在这个领域里达到顶点,显示自己,宣告大写的‘我’的存在,从人的自尊感的泉源中汲取力量,感到自己并不低人一等,而是一个精神丰富的人。”①我们可以看出他充分尊重并爱护每一位学生,把每一位学生都当成独一无二的人,他教育孩子们要有自信,要学会发现自己的闪光点,在教育教学中,他关注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这一教育思想使李镇西深受启发,他虽然非常热爱自己的教育事业,热爱自己的学生,但没有处理好与学生间的关系,只是把学生当做被动接受教育的客体,而没有认识到学生也拥有自己独特的的心灵世界,是具有独特个性和主体意识的人。他意识到老师眼中的学生缺乏活力、缺乏个性,他们仅仅是作为考试的机器、得分的工具。而作为老师,不能只是把自己的学生当成考试的工具,要把每一个学生当成拥有独特个性的人,在教育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努力发展自我,完善自我、创造自我。
1987年底,四川省一名优秀的学生宁小燕因为不满社会现状,服毒自杀。这一事件使李镇西感到震惊,他进行了深刻反思,这一悲剧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的,是人性的淡漠,还是传统教育的弊端。他发现在应试教育这一大背景下,好像成绩成为了评判学生好坏的唯一标准,而学生的心灵健康常常被忽视,我们忘记了学生是活着的人,他们有着自己的喜怒哀乐,而作为一名教师首先应教学生如何去做人,如何去做一个合格的人,这就要求老师在关注学生学习的同时,更应该关注学生生活与心灵健康

成长,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而我们的教育却忽视了“人”的存在,李镇西看到了这一弊端,他从苏霍姆林斯基的“人学”思想中学习到学生是生活的主体,不应该避开学生谈教育,更不应该避开生活谈教育,他在自己的教育教学中努力寻找与学生生活的契合点,从学生的经验、兴趣、生活感悟着手,搜集生活中能够用来教学的素材,让学生既能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感悟生活,又能在生活中学习语文。
1991年2月,李镇西从四川省乐山一中被调到了成都市玉林中学任教,这里为李镇西生活语文教育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九十年代,全国语文界正大力学习语文特级教师魏书生,而李镇西不仅学习了魏书生,还学习了苏霍姆林斯基、叶圣陶等著名教育家。通过不断的学习,他认识到“应试语文”不仅让语文失去了独特的魅力,还造成了语文知识“懂”与“会”的分离,“学”与“用”的脱节,最终语文教育的成效也难以达到。这时,李镇西从陶行知所倡导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生活教育理论中得到了启发。他把一些现实生活中的素材融入到自己的课堂里,语文教学与学生生活的紧密结合为课堂教学添加了亮丽色彩,这不仅让教学资源得到了拓展,还让学生的学习体验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也被有效的激发出来。生活中处处有语文,也处处能学到语文,让语文教学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李镇西的生活语文教育思想的形成还受到叶圣陶先生的影响。叶圣陶认为:语文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过程,不是“要我学”,而应是“我要学”,勤学不如好学,好学不如乐学。语文教学是传播知识的过程,是传授学习方法的过程,更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过程。③在这一观点的影响下,李镇西开始注重学生语文自学能力的培养,他试图让学生在自我教育下对文学产生兴趣,并养成在离开老师之后自己学习语文、运用语文的习惯。
语文教学与生活有机结合已引起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与思考,李镇西的生活语文教育思想正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通过不断地实践和创新,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生活语文”教育思想。
(二)生活语文的内涵
“生活语文”简单来说就是指语文教学注重与生活之间的联系。生活中处处有语文,也处处能学到语文,语文教育应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李镇西认为这里的“生活语文”,不单指语文教学要注重与生话间的联系,还应将语文教学植根于生活中,指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让学生通过学习文化知识提升自我、完善自我。
(三)李镇西生活语文教

育思想的特点
1.以人为本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语文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李镇西在生活语文教育思想以学生为本。他认为要使学生成为发展的人、独特的人和具有独立意义的人,就不能把语文当成纯粹的工具课。他指出:“如果说‘语文是工具’,那么我认为不要狭隘地理解这个‘工具’,而应该理解为它既是人们日常生活、学习、思想交流、社会交际的工具,也是做人的工具,创造的工具。”④语文教学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还要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让他们在学习的同时学会生活、提高文化素养,并学会认识自我、完善自我。
2.重视阅读教学
阅读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通过阅读教学,可以提高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李镇西非常重视阅读教学,他的课堂丰富多彩,他经常会组织各种形式的阅读活动,如办图书角,写读书笔记,开读书报告会等等,他还时常给学生介绍课外书,甚至会主动给学生读课外书籍。他始终坚持阅读教学要符合自身发展规律,不拆解课文,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在教学中他将一些经典名著引入课堂,来扩展学生视野。他经常为学生推荐一些优秀时文,利用语文课、班会课和课余时间为学生读书,采用边读边议、师生轮读的方法,培养学生养成良好阅读习惯的同时,把学生的视野引向了更广的天地。李镇西重视阅读教学,他为学生打开了通往世界的大门,让语文课堂成为了绚丽多彩的世界,也让语文阅读教学成为学生自由、美好的心灵之旅。
3.注重训练与实践运用
生活语文强调语文教学与生活间的联系,这就要求我们要加强对语文知识的联系巩固。李镇西认为训练是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要想让学生在生活中更好的实践运用语文,就必须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进行一定的训练来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培养学生语文实践能力。他在课堂训练中会尽量选取生活中的材料,比如讲到短语、句子结构的时候,他会从学生的写作或黑板报入手;讲到病句、修辞、语法等会从学生生活中所接触到的广告词、热点新闻等入手。他还指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语文知识。比如他让学生去大街上调查错别字,并指导学生写成调查报告邮寄给相关的政府部门。这一做法让学生主动走进生活,通过亲身实践认识到学习语文的意义。而且通过实践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还培养了他们社会责任感。
4.与班级建设相结合
班级文化建设的好坏会对学生产生直接影响。良好的班级文化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可以使学生更加健康快乐地成长。李镇西在语文教育中利用语文学科的优势

,把班级建设与语文教学相结合,改变传统教育中班主任工作与学科教学相分离的看法。在他看来,学生是一个集体,在这个大集体中相互帮助、相互理解、相互包容,班级建设重要的组成部分,这金彩纷呈的班级生活更是语文教育的良田沃土。在语文教育中将生活语文与班级生活相融合,学生在语文实践的同时,也进行了班级建设;老师在语文训练的同时,也进行了班级教育。
二、李镇西生活语文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李镇西认为语文教学应突破应试教育的束缚,在语文教学与生活间建起桥梁,让语文成为发展自我、完善自我、面向生活和社会的生活语文。李镇西的生活语文包括两个方面:语文教学“生活化”和学生生活“语文化”。
(一)语文教学“生活化”
语文教学“生活化”,强调的是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建立与生活间的某种联系,让学生明白生活与教育是整体。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语文讲读“生活化”
语文讲读“生活化”要求语文课堂讲读要在课堂内容与生活间寻找最佳结合点,努力使课文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的心灵产生共鸣的同时,感受到这其实与我们的社会生活息息相通。通过课文的学习,学生不仅掌握了课文内容,学习了语言文字,还获得了对人生、社会、自然的感悟,陶冶了灵魂,提高了认知水平。如讲鲁迅的《孔乙己》时,,李镇西不仅引导学生联系时代背景去理解孔乙己的悲惨命运,还让学生用现如今教育的眼光去评价孔乙己的悲剧性格,并引导学生剖析社会生活中“咸亨酒店”式的冷漠现象。
2.语文训练“生活化”
这里的训练,指的是语文知识的巩固和听说读写能力的提高。李镇西认为,教师的语文训练应“着眼于学生的学以致用,而非学以致考”。语文课堂应尽可能把生活中的素材作为平常用的训练材料,即便是教材的练习,也应尽量寻找与生活相契合的点。讲短语、句子结构,可以从交来的请假条人手;修改病句的练习,可以从学生的日记、作文中寻找例子……学生是独特的人,学生是独立的人,语文训练不应该在“统一标准”中扼杀学生们的个性思维,在教育教学中,应该注意保护并鼓励学生的创造欲望。
3.语文教育“生活化”
语文学科的思想性要求语文教学要具有教育功能。这就要求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应紧扣课文本身,尊重学生的思想实际,并时刻关注教育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李镇西认为语文教育“生活化”这一教育思想是根植于教材本身的,它的思想内涵和文化内涵透漏着生活气息。语文教育是自然而然的,它不仅紧扣学生的生活,还和学生生活的时代息息相关,对学生的影响无疑是具有震撼力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