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料学实验指导
饲料实验的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饲料营养成分分析实验实验目的:1. 了解饲料营养成分的组成及含量;2. 掌握饲料营养成分分析的方法;3. 提高对饲料品质的判断能力。
实验时间:2022年X月X日实验地点:XX农业大学饲料分析实验室实验人员:XXX、XXX、XXX实验材料:1. 饲料样品:玉米粉、豆粕、鱼粉等;2. 仪器设备:电子天平、烘箱、粉碎机、显微镜、比色计等;3. 试剂:无水乙醇、氢氧化钠、盐酸、硫酸铜、氯化钡、碘化钾等。
实验方法:一、饲料样品处理1. 将饲料样品进行粉碎,过40目筛;2. 称取适量样品,置于干燥器中,在105℃下烘至恒重;3. 将烘干后的样品置于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
二、营养成分分析1. 粗蛋白(CP)含量测定采用凯氏定氮法测定饲料样品中的粗蛋白含量。
具体步骤如下:(1)称取2.0g样品,加入50mL蒸馏水,煮沸10分钟,冷却至室温;(2)加入10mL 6mol/L硫酸,放置过夜;(3)加入30mL 40%氢氧化钠溶液,煮沸10分钟,冷却至室温;(4)加入10mL 10%硫酸铜溶液,滴加10%氯化钡溶液至沉淀完全,放置30分钟;(5)用0.01mol/L盐酸滴定至蓝色消失,计算粗蛋白含量。
2. 粗脂肪(EE)含量测定采用索氏抽提法测定饲料样品中的粗脂肪含量。
具体步骤如下:(1)称取2.0g样品,置于索氏抽提器中;(2)加入50mL无水乙醇,抽提6小时;(3)取出样品,置于烘箱中,在105℃下烘干至恒重;(4)计算粗脂肪含量。
3. 粗纤维(CF)含量测定采用硫酸-乙醇法测定饲料样品中的粗纤维含量。
具体步骤如下:(1)称取2.0g样品,加入100mL 72%硫酸,煮沸30分钟;(2)加入50mL无水乙醇,搅拌均匀;(3)过滤,将滤液置于烘箱中,在105℃下烘干至恒重;(4)计算粗纤维含量。
4. 粗灰分(CA)含量测定采用高温灼烧法测定饲料样品中的粗灰分含量。
具体步骤如下:(1)称取2.0g样品,置于瓷坩埚中;(2)在800℃下灼烧30分钟;(3)取出瓷坩埚,置于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4)计算粗灰分含量。
动物营养与饲料学实验技能教程

动物营养与饲料学实验技能教程1. 简介动物营养与饲料学是研究动物饲养管理中动物的营养需求和饲料的配方与评价的学科。
实验技能是动物营养与饲料学实践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教程将介绍一些基本的动物营养与饲料学实验技能,帮助读者在实验中获得准确、可靠的数据。
2. 实验前的准备工作在进行动物营养与饲料学实验之前,需要进行一些准备工作,包括实验计划的制定、动物的选择和饲料的准备等。
2.1 实验计划制定在进行动物营养与饲料学实验之前,应先制定一份详细的实验计划。
实验计划包括实验目的、实验设计、样本大小和统计分析方法等。
合理的实验计划能够提高实验的可靠性和科学性。
2.2 动物选择根据实验的目的和需要,选择适合的动物进行实验。
常用的实验动物包括小鼠、大鼠、猪、鸡等。
选择动物时要考虑动物的特性、饲养要求和实验的要求等因素。
2.3 饲料准备根据实验需要,制备符合动物营养需求的饲料。
饲料的配方要合理,营养成分要平衡。
可以利用专业的饲料配方软件进行配方计算,保证饲料的养分含量和比例符合实验要求。
3. 实验技能动物营养与饲料学实验中常用的实验技能包括样本采集、饲料投喂、饲料消耗记录和数据收集等。
3.1 样本采集在实验中,需要采集动物的样本进行分析。
样本采集要注意采样的时间和方式,保证样本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3.2 饲料投喂根据实验设计,按照饲料配方要求给动物投喂饲料。
投喂要注意饲喂量和饲喂时间的控制,保证动物获得足够的营养。
3.3 饲料消耗记录在实验过程中要记录动物对饲料的消耗量。
记录饲料的消耗量有助于评价饲料的利用效率和动物的营养状况。
3.4 数据收集在实验结束后,要对实验数据进行收集和整理。
数据的收集包括饲料消耗量、动物体重变化等指标的记录。
数据的整理和分析可以利用统计软件进行。
4. 实验数据的分析和解读实验数据的分析和解读是动物营养与饲料学实验的重要环节。
通过数据的分析和解读,可以得出实验结果并对其进行科学和实际意义的解释。
分析检测饲料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掌握饲料分析检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了解饲料样品的采集、制备和保存,以及常规营养成分、有害物质和微生物的检测技术。
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对饲料品质的判断能力和分析检测技能,为今后从事饲料生产、管理和科研工作打下基础。
二、实验原理饲料分析检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饲料样品的采集、制备和保存:保证样品的代表性、准确性和可靠性。
2. 常规营养成分分析:测定饲料中的水分、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无氮浸出物等。
3. 有害物质检测:检测饲料中的重金属、农药残留、霉菌毒素等。
4. 微生物检测:检测饲料中的细菌、霉菌等微生物数量。
三、实验材料1. 实验仪器:电子天平、烘箱、分光光度计、高压灭菌锅、显微镜等。
2. 实验试剂:无水硫酸钠、硫酸铜、盐酸、硫酸钾、氢氧化钠、苯、氯仿等。
3. 实验样品:饲料样品(如玉米、豆粕、麦麸等)。
四、实验方法1. 饲料样品的采集、制备和保存:- 采集饲料样品时,应从不同部位、不同批次中取适量样品混合均匀。
- 将混合后的样品磨碎,过筛,制成待测样品。
- 将待测样品置于干燥器中,在室温下保存。
2. 水分测定:- 采用烘箱法测定饲料样品的水分含量。
- 将待测样品置于烘箱中,在105℃下烘干至恒重。
3. 粗蛋白测定:- 采用凯氏定氮法测定饲料样品中的粗蛋白含量。
- 将待测样品与硫酸铜、硫酸钾混合,加入浓硫酸,加热消化至溶液呈蓝绿色。
- 将消化液定容,测定其氮含量,计算粗蛋白含量。
4. 粗脂肪测定:- 采用索氏抽提法测定饲料样品中的粗脂肪含量。
- 将待测样品与无水硫酸钠混合,加入苯,在索氏抽提器中抽提。
5. 重金属测定:- 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饲料样品中的重金属含量。
- 将待测样品消解,测定其重金属含量。
6. 农药残留测定:- 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饲料样品中的农药残留。
- 将待测样品提取,进行色谱分析。
7. 霉菌毒素测定:-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饲料样品中的霉菌毒素含量。
饲料分析与检测实验:饲料常规分析方法

第三章饲料常规分析方法【学习目标】理解各个实验的方法、原理,并注意对测定结果的分析和讨论。
掌握:实验仪器的操作规程,试剂的使用和溶液配制的方法步骤;采样与制样,水、蛋白质、粗脂肪、钙、磷等的测定步骤以及无氮浸出物的计算方法。
实验一、饲料分析样本的采样与制样【学习目标】掌握分析样本的采集与制样的方法步骤,并能具体操作。
采样时应根据分析的要求,遵循正确的采样方法,详细注明样本的情况,正确采集样本应具有足够的代表性,避免因采样而引起误差,达到分析结果的准确可信。
一、分析试样的采集采样是饲料检测的第一步,是从大量的分析对象中抽取一小部分足以能代表被检物品的过程(称为采样)。
抽取的分析材料称为试样或样品。
在一般情况下,用来分析的样品总是少量的,而分析的结果却是对大批的被检物品给以客观的评定。
因此采样的正确程度对分析结果有着直接的影响。
所以必须使采集的样品能代表全部分析对象,即样品应具有足够的代表性和均匀性。
但是,采样的重要性却容易被人忽略,如果采样不正确,缺乏代表性,即使随后的分析工作进行的再准确也没有意义的。
实际工作中,饲料的种类各异,分析目的不同,采样的方法也不完全相同,下面介绍常用饲料的采样方法。
二、仪器与用具饲料样品、分样板、粉碎机、分样筛、瓷盘、塑料布、标本瓶、粗天平、恒温干燥箱等。
三、分析样本采样方法(一)粉料与颗粒饲料的采样这类饲料包括各种籽实类、糠麸类、配合饲料,或混合饲料、预混料等均匀性物料。
这类饲料的采集由于贮存的地方不同,又可分为散装、袋装等。
1.散装。
采样时分层取样,上层的取样深度在表层下10.0cm~30.0cm处。
每层采样不少于200.0g,或者在不同深度、方位选10个采样点,用采样器取样,这种从大量的分析对象中采集的样品,原始样品不得少于1.0kg。
2.袋装。
袋装饲料取样时应从袋垛的上、中、下各部位,选择有代表性的袋子,至于从一批货中该取多少袋样品。
最简单的一种就是按总袋数的10.0%抽取有代表性的样品,然后将取出的袋子平放,从料袋的头到底,斜对角的插入取样器。
配方设计实验指导

饲料配方设计实验指导Feed Formulation Design in Spection郭爱伟编著(动物科学专业用)西南林学院动物教研室目录实验一常见饲料原料的识别实验二饲料原料的显微镜检测实验三鱼粉掺假鉴别实验四维生素预混合饲料的配方设计实验五微量元素预混合饲料的配方设计实验六复合添加剂预混料产品设计实验七全价饲料配方的设计实验八反刍动物精料补充料配方设计实验九特种经济动物饲料配方设计实验十验证饲料配方的试验设计实验一常见饲料原料的识别一、实验原理感官检定主要通过人的五官检查饲料的外观性状(颗粒大小、色泽、杂质、异物、虫害、霉变和结块等)、气味(酸败、焦化、腐臭)和质地(软硬程度、松散程度、水分含量等)。
二、所需设备分样筛(10目、20目、30目、40目)、探针、镊子、表面皿、滤纸、烧杯、试管。
市场上常见的各种饲料原料各500g,分别盛放在编号的表面皿中(准备4组样品)。
三、实验步骤饲料原料的检定包括感官检定、物理学检测、化学分析和动物试验四个方面。
因为化学分析(定性和定量分析)和动物试验(消化、代谢、饲养试验和毒物测定试验等)。
在其它实验中已有安排,所以这里不再重复,本实验只介绍感观检定和物理学检测。
一、感官检定感官检定主要通过人的五官检查饲料的外观性状(颗粒大小、色泽、杂质、异物、虫害、霉变和结块等)、气味(酸败、焦化、腐臭)和质地(软硬程度、松散程度、水分含量等)。
检定时应根据国家颁布的饲料原料标准中的规定内容进行检查。
下面介绍几种常用饲料感官检定的内容:(一)玉米形状:因玉米品种不同,其籽粒大小,形状,软硬各有不同,但同一品种要求籽粒整齐,均匀一致。
无异物,虫蛀,鼠类污染等。
玉米粉碎后应注意掺杂的检查。
颜色:除黄玉米呈淡黄色至金黄色外,其他玉米呈白色至浅黄色,通常凹形玉米比硬玉米的色泽较浅。
味道:具玉米特有之甜味,粉碎时有生谷味道,但无发酵酸味,霉味,结块及异臭。
(二)小麦麸形状:呈粗细不等的片状,疏松,不应有虫蛀,发热,结块现象。
饲料试验实施方案

饲料试验实施方案一、实验目的本次试验旨在评估不同饲料配方对家禽生长发育的影响,为饲料生产提供科学依据,优化饲料配方,提高养殖效益。
二、实验对象选取健康的肉鸡作为实验对象,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三、实验设计1. 实验组设置将实验对象随机分为若干组,每组设立不同的饲料配方作为实验组,以及一组标准饲料作为对照组,以比较不同饲料配方对家禽生长的影响。
2. 实验指标考察实验对象的生长速度、饲料转化率、肉质品质等指标,从多个角度全面评估不同饲料配方的效果。
3. 实验时间实验周期为8周,每周进行一次数据采集和样品检测,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四、实验步骤1. 实验前准备对实验场地、设备、饲料等进行检查和清洁,确保实验环境的卫生和安全。
2. 实验操作按照实验设计,对不同实验组的饲料进行配制和喂养,严格控制饲料的用量和喂养时间,保证实验的严谨性。
3. 数据采集每周对实验对象进行体重测量、饲料消耗量记录等数据采集工作,确保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4. 样品检测定期对实验对象进行血液、肌肉、骨骼等样品的检测和分析,以评估不同饲料配方对家禽生长的影响。
五、实验结果分析根据实验数据和样品检测结果,对不同饲料配方的效果进行综合分析和比较,总结出最优饲料配方,并提出优化建议。
六、实验结论根据实验结果和分析,得出结论并总结经验,为饲料生产和家禽养殖提供科学依据,为提高养殖效益提供参考。
七、实验注意事项1. 严格控制实验条件,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注意实验对象的健康和饲养管理,确保实验对象的生长发育正常。
3. 实验过程中注意安全,避免意外事件的发生。
八、实验总结本次试验对不同饲料配方的影响进行了全面评估和比较,得出了科学的结论和建议,为饲料生产和家禽养殖提供了重要参考,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以上为本次饲料试验实施方案的详细内容,希望能够得到您的认可和支持。
感谢您的阅读和关注。
饲料学实验指导

饲料学实验指导王艳青齐智利华中农业大学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系目录实验一饲料样品的采集与制备 1 实验二饲料中水分的测定 3 实验三粗脂肪的测定 4 实验四饲料燃烧热的测定 5 实验五粗蛋白的测定--- 凯氏定氮法 8 实验六饲料容重测量 9 实验七粗灰分的测定 10 实验八钙的测定(高锰酸钾法) 11 实验九饲料中总磷量的测定 13 实验十饲料中水溶性氯化物的测定(快速法) 14 实验十一饲料中粗纤维的测定 14饲料样品的采集与制备一、样本的采集与制备的意义采样-从大量的饲料中采取供分析用少量样本的过程。
制样-把采集的初级样本按一定的方法与要求(如四分法或等格分取法将初级样本缩减,将湿样本制备成风干样,并粉碎、过筛等)进行处理,制成分析样本的过程。
饲料化学分析结果的可靠性,不仅取决于化学分析本身的准确性,更重要的还取决于样本的采集与制备。
饲料的化学成分因饲料的品种、生长阶段、栽培技术、土壤、气候条件以及加工调制和贮存方法等因素不同而有很大的差异,甚至在同一植株的不同部位差异也很大。
但在一般情况下,均以少量样本的分析结果评定大量饲料的营养价值,所以,采集的饲料样本必须具有代表性。
二、名次概念1.初级样本:从大量的饲料中,在不同的位置(点)和深度(层次)所取样本的总和。
2.次级样本:初级样本经充分混匀后,按一定的方法缩减为少量,携入实验室供用,即为次级样本。
其量因饲料而异,风干后一般应有120-200g。
3.分析样本:风干样品经粉碎、装瓶,被作分析用的样本。
其量应不小于120g 。
4.分析称样:从分析样本中称取一定量,供测定分析用。
其量根据分析项目而定。
三、取样方法1.四分法取样:多用于将初级样本缩减为次级样本,或将次级样本缩减为分析样本。
用于粉状、粒状或切短的粗饲料的缩减。
2.等格分取法取样,适用于青饲料的初级样本的缩减,将初级样本迅速切碎,混匀,铺成正方形,划分为若干小块,取出的样品为次级样本。
四、采样饲料的差异越大,使采样具有代表性的手续愈复杂。
饲料分析与质 检-实验指导-2021-LSM

饲料分析与质检-实验指导-2021-LSM《饲料分析与饲料质量检测技术》课程实验指导《饲料分析与质检》课程实验教学实验进度安排时间组别实验内容饲料中真蛋白质的测定蛋白质溶解度的测定饲料中钙含量的测定饲料中磷含量的测定饲料中植酸磷的测定油脂酸价的测定油脂过氧化值的测定饲料离体消化率的测定动物蛋白质掺假的鉴别(显微镜检测技术)实验十 11-111-2 实验十一实验十二颗粒饲料稳定性、悬浮性测定配合饲料鱼粉质量的评判鱼油品质的评判待测样品待测样品 2 6 4 2 样品鱼粉豆粕鱼粉豆粕豆粕鱼油鱼油鱼粉鱼粉学时 3 2 3 2 2 2 3 2 4 10-27 实验一 10-28 实验二实验三实验四 10-29 实验五实验六 10-30 实验七实验八实验九 10-31 实验十三饲料分析与检测实验室的建制实验地点:30教学楼102、215 注意:1、该实验为开放性实验(每天早中晚以及周末); 2、每个实验完成后需要及时上交实验原始记录。
实验要求:操作规范,仔细观察,认真记录,准确测定,认真分析实验数据。
2021-10-261《饲料分析与饲料质量检测技术》课程实验指导实验一、饲料中真蛋白质的测定一、实验目的饲料中蛋白质含量是判定饲料营养价值的一项重要指标,饲料中粗蛋白质包括真蛋白质和非蛋白质两部分含氮物质,后者主要包括游离氨基酸、硝酸盐、氨等,故不能反映出饲料蛋白质对动物的真正营养价值。
通过对饲料真蛋白的测定,评价饲料原料如鱼粉等是否掺入非蛋白氮,以保证原料的质量和配合饲料的营养质量。
真蛋白质,也叫纯蛋白质,是指由氨基酸合成的一类高分子化合物。
二、实验原理蛋白质是含氮的有机化合物。
蛋白质与硫酸和催化剂一同加热消化,使蛋白质分解,分解的氨与硫酸结合生成硫酸铵。
然后碱化蒸馏使氨游离,用硼酸吸收后再以硫酸或盐酸标准溶液滴定,根据酸的消耗量可计算得样品之氮含量,再乘以一定的换算系数(6.25),即粗蛋白质含量。
含氮量*6.25=蛋白含量蛋白质在一定碱性条件下,能与重金属盐类发生盐析作用而析出沉淀,此沉淀物不溶于热水,而非蛋白氮则易溶于水。
饲料配方》教学实习指导

整,达到基本符合即可。
《饲料配方》教学实习指导
沈阳农业大学畜牧兽医学院
目录
实习安排 试差法配合畜禽日粮步骤 实习一 鸡的日粮配合 实习二 猪的日粮配合 实习三 肉牛的日粮配合 实习四 奶牛的日粮配合 实习五 猪、鸡浓缩料的配制 实习六 猪、鸡预混料的配制 实习七 应用电子计算机配合饲料
实习安排
• 实习目的
• 通过本实习使同学们掌握试差法对不同动物常用饲 料配方的配制方法。
• 时间安排
• 本实习计划1周,实际实习1周。
• 实习内容
• 鸡的日粮配合、猪的日粮配合、肉牛日粮配合、奶 牛日粮配合、猪鸡浓缩饲料的配合、猪鸡预混合饲 料的配合。
试差法配合畜禽日粮步骤
• 1. 根据动物的种类、年龄、生产目的等查 出相应的饲养标准。
饲学实验实习指导

饲学实验实习指导
饲学实验实习是一项重要的学习内容,能够帮助学生了解动物饲养、繁殖、健康管理和营养学的知识。
在实习中,学生可以亲身体验饲养过程,并能够了解动物的生理和行为特征。
实习前,学生需要了解实验室和动物房的安全规则和操作流程。
这包括了正确的消毒和清洁方法,以及如何穿戴个人防护装备,例如口罩和手套。
学生还需要了解如何正确操作饲养和繁殖设备,以及如何进行基本的动物检查和照顾。
在实验过程中,学生需要记录每只动物的饲养条件和行为观察结果。
这包括了食量、体重、排泄量等数据,以及动物的繁殖情况、发育状态等。
学生需要认真观察和记录每只动物的行为和生理状态,并对异常现象进行及时报告。
饲养动物需要按照饲料、水和环境条件的规定,给予适当的照顾。
学生需要了解动物饲料的种类及其成分,还要了解动物饮水的要求,例如水质、水温等。
学生还需要维护实验室和动物房的卫生,确保动物居住环境良好。
此外,实习还可以帮助学生学习如何进行动物繁殖和培育。
学生需要了解动物的繁殖生理特点、控制繁殖的技术和幼儿饲养知识。
通过对幼儿饲养的观察和研究,能够了解动物发育的规律,并且进行有效的照顾。
在饲学实验实习中,学生需要掌握专业知识并能够自己观察和研究。
实习不仅能增强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还能够为今后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动物营养与饲料实验实训指导书

《动物营养与饲料》实验实训指导书第一部分实验部分 (2)实验一畜禽营养缺乏症临床症状观察 (2)实验二常用饲料的识别及感官鉴定 (2)实验三应用饲料配方软件进行配方设计 (3)实验四饲料样本的采集、制备及保存 (4)实验五饲料中水分的测定 (6)实验六、饲料中粗灰分的测定 (8)实验七配合饲料粉碎粒度的测定 (9)第二部分实训部分 (10)实训一、饲料中钙的测定 (10)实训二、饲料中总磷量的测定 (15)实训三、饲料中粗蛋白的测定 (17)实训四、饲料中粗脂肪的测定 (19)实训五、饲料中粗纤维的测定 (21)实训六、饲料配方的设计 (23)第一部分实验部分实验一畜禽营养缺乏症临床症状观察一、目的要求通过幻灯片、录像片的放映或到饲养现场观察,识别动物营养缺乏症的表现,达到能确认动物典型营养缺乏症的目的。
二、材料用具动物营养缺乏症电子课件三、方法步骤首先由教师结合课件,启发学生回顾课堂讲授的有关内容。
师生无同总结出所观察到的动物营养缺乏症的典型症状。
然后让学生反复观看,以加深记忆,增强识别能力。
主要观察内容如下:1、观察钙、磷、铜、锰及维生素D等所引起的“佝偻症”表现。
2、观察生长猪缺乏锌引起的“不全角化症”、羔羊缺锌引起的皮肤炎的表现。
3、观察猪、鸡缺乏维生素B12所引起的贫血症。
4、观察猪、鸡缺乏维生素A患“干眼症”的表现。
5、缺乏维生素E引起的羔羊“白肌病”、肉鸡“脑软化症”的表现。
6、鸡缺维生素B1引起的“多发性神经炎”及缺乏维生素B2引起的“蜷爪麻痹症”的表现。
7、猪缺乏烟酸引起的“癞皮症”及缺乏泛酸引起的“鹅行步伐”的表现。
8、动物缺乏维生素B族引起的皮肤炎症。
9、鸡缺乏维生素B6引起的眼睑炎性水肿。
四、作业记录观察到的营养缺乏症的典型症状,并从营养的角度阐述其产生的原因。
实验二常用饲料的识别及感官鉴定一.目的要求对所提供的饲草、饲料能正确识别、认识和描述其典型感观特征,并能根据其营养特点进行分类。
饲料学课实验内容

掺假鱼粉
(1)水浸泡法鉴别
此法用于对鱼粉中掺麦麸、花生壳粉、稻壳粉及砂分的鉴别。
其方法是将样品2~4 g 加水100 mL 左右,搅拌后静置数分钟。
麦麸、花生壳粉、稻壳粉一般浮在水面,鱼粉则沉入水底;如有砂分时鱼粉和砂都沉于底部,轻轻搅拌后鱼粉稍浮起旋转、而砂分在底部也有旋转。
(2)如果怀疑掺有淀粉可用碘蓝反应来鉴定,其方法是:取试样2~3 g 置于烧杯中,加入2~3 倍水后,加热 1 min,冷却后滴加碘—碘化钾溶液(取碘化钾5 g,溶于100 mL 水中,再加碘2 g)。
若鱼粉中掺有淀粉类物质,则颜色变蓝,随掺入量的增加,颜色由蓝变紫。
(3)鱼粉中掺杂锯末(木质素)的分析
将少量鱼粉置于培养皿中,加入95%的乙醇浸泡样品,再滴入几滴浓盐酸,若出现深红色,加水后该物质浮在水面,说明鱼粉中掺有锯末类物质。
(4)鱼粉中掺入碳酸钙粉、石粉、贝粉和蛋壳粉的分析
可利用盐酸对碳酸盐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来判断。
取试样10 g,放在烧杯中,加入2 mL 的盐酸,立即产生大量气泡,就说明掺入了上述物质。
鱼粉钙磷的测定灰化。
饲料学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饲料的基本组成及营养价值;2. 掌握饲料的常规检测方法;3. 培养实验操作技能和科学思维方法;4. 提高饲料学理论知识的运用能力。
二、实验时间及地点实验时间:2022年X月X日实验地点:XX大学饲料实验室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1)饲料样品:玉米、豆粕、麦麸、鱼粉、米糠等;(2)标准溶液:氯化钠、硫酸铜、碘化钾等;(3)试剂:硫酸、盐酸、氢氧化钠等;(4)指示剂:甲基橙、酚酞等。
2. 实验仪器:(1)分析天平;(2)研钵;(3)电子秤;(4)电热恒温水浴锅;(5)移液管;(6)滴定管;(7)容量瓶;(8)试管;(9)烧杯;(10)漏斗;(11)滤纸。
四、实验原理1. 水分测定:采用烘干法测定饲料中的水分含量,根据饲料样品质量与烘干后质量之差计算水分含量。
2. 粗蛋白质测定:采用凯氏定氮法测定饲料中的粗蛋白质含量,通过测定饲料样品中的氮含量,再乘以蛋白质换算系数得到粗蛋白质含量。
3. 粗脂肪测定:采用索氏抽提法测定饲料中的粗脂肪含量,通过溶剂将饲料中的脂肪溶解,再通过蒸发去除溶剂,得到脂肪含量。
4. 粗纤维测定:采用硫酸-盐酸法测定饲料中的粗纤维含量,通过硫酸-盐酸溶液处理饲料样品,去除可溶性物质,再通过烘干得到粗纤维含量。
5. 粗灰分测定:采用高温灼烧法测定饲料中的粗灰分含量,将饲料样品在高温下灼烧,去除有机物质,得到灰分含量。
五、实验步骤1. 水分测定(1)准确称取一定量的饲料样品,放入烘箱中,在105℃下烘干至恒重;(2)计算水分含量。
2. 粗蛋白质测定(1)准确称取一定量的饲料样品,加入硫酸铜、氢氧化钠等试剂,进行凯氏定氮;(2)滴定至终点,计算粗蛋白质含量。
3. 粗脂肪测定(1)准确称取一定量的饲料样品,加入溶剂,进行索氏抽提;(2)蒸发溶剂,计算粗脂肪含量。
4. 粗纤维测定(1)准确称取一定量的饲料样品,加入硫酸-盐酸溶液,进行处理;(2)烘干,计算粗纤维含量。
11饲料检测与分析实验指导

一、实验目的:掌握常见饲料原料、饲料及样品中水分的测定方法。
二、实验原理:试样在105±2℃烘箱中,在一个大气压下烘干,直至恒重,逸失的重量为水分。
在该温度下干燥,不仅饲料中的吸附水被蒸发,同时一部分胶体水分也被蒸发,另外还有少量挥发油。
三:实验材料与器材:1.分析天平:感量0.0001克;2.电热式恒温烘箱:可控制温度为105±2℃;3.称样瓶:玻璃;4.实验室用样品粉碎机获研钵;5.干燥器:用变色硅胶作干燥剂。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1.将洁净的称样瓶,在105±2℃烘箱中烘1h,取出,在干燥器中冷却30min,称准至0.0002克。
记录称量瓶质量m0。
2.用已恒重称样瓶称取鲜样品约10g,剪碎,准确至0.0002克。
记录样品质量(m1)。
3.将盛有样品的称量瓶不盖瓶盖,在105±2℃烘箱中烘6h(从温度达到105℃开始计时,新鲜样品时间应适当延长),取出,盖好称样瓶盖,在干燥器中冷却30min,称重,记录样品质量(m2)。
4.再同样烘干1h,冷却,称重,直至前后两次重量差不超过0.002g,记下读数。
五、实验结果处理:水分(%)=(水分质量)×100/(样本质量)=(m1–m2)×100/(m1–m0)式中:m1—样品质量(g);m2一105℃烘干后试样及称样皿质量(g);m0一已恒重的称样皿质量(g)。
六.注意事项:①每个试样,应取两个平行样进行测定,以其算术平均值为结果。
两个平行样测定值相差不得超过0.2%,否则应重做。
②某些含脂肪高的样品,烘干时间长反而会增重,乃脂肪氧化所致,应以增重前那次称量为准。
含糖分高的、易分解或易焦化的试样,应选用减压干燥法(70℃,600mm汞柱以下,烘干5h)测定水分。
一、实验目的:掌握常见饲料原料、饲料及样品中粗脂肪的测定方法。
二、实验原理:本测定采用索氏(Soxhlet)抽提法,用乙醚(石油醚、氯仿等)作溶剂,对饲料进行萃取,测得的结果常称为“粗脂肪”或“乙醚萃取物”。
饲料分析及饲料质量检测技术实验指导

饲料分析及饲料质量检测技术实验指导课程组四川农业大学动物营养研究所二00四年十一月目录实验一样本的采集和样本的制备以及初水的测定 (2)实 验 二 饲料中干物质的测定 (5)实 验 三 饲料中粗脂肪(醚浸出物)的测定 (8)实 验 四 饲料中钙的测定(高锰酸钾法) (9)实 验 五 饲料中蛋白质的测定 (12)实 验 六 饲料中粗纤维的测定 (15)实 验 七 饲料中磷的测定 (18)实 验 八 饲料中粗灰分(矿物质)的测定 (19)实 验 九 饲料中水溶性氯化物的测定 (21)实 验 十 微量元素的测定(Fe、Cu、Mn、Zn)—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23)实 验 十一 显微镜检技术实验 (27)实验十二饲料中热能的测定 (31)实验一样本的采集和样本的制备以及初水的测定一、新鲜样本和风干样本(半干样本)1.新鲜样本:含有大量的游离水(自由水)的样品称为新鲜样本。
含水量为70-90%。
游离水(自由水)——存在于动植物中细胞外,毛细管及腔体中的水。
在常压常温下或60-65℃中蒸发,0℃结冰。
2.风干样本:含有少量自由水,吸附水的样品称风干样本。
含水量为15%以内。
3.半干样本:不含游离水只含吸附水,通常指在60-65℃中烘干后的样品。
(常温下因要吸收空气中的水分。
)吸附水(结晶水)——吸附于动植物中的蛋白、淀粉中,以氢键相结合(水分子)。
常压下,在100℃以上蒸发,在-40℃以下结冰。
下面再介绍几个名词:采样——从某一物品中采集供给分析测定的样本。
采样应具有足够的代表性及普遍性。
因为采样的目的是供给分析测定用的样本,所得的分析测定结果要指导生产和应用实际,它左右着生产实际的决择,如果不遵守采样的方法技术,将会给生产实际和应用带来严重后果。
四分法——将一张干净的正方形纸或塑料布等,将粉末置于它的上面,提起塑料布一角,使粉末流向对角,反复将四角提起,使粉末移动混合均匀,划一“+”字,分成四份,去掉对角两份,收取另外对角两份。
饲料学实验指导

饲料学实验指导王艳青齐智利华中农业大学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系目录实验一饲料样品的采集与制备 1 实验二饲料中水分的测定 3 实验三粗脂肪的测定 4 实验四饲料燃烧热的测定 5 实验五粗蛋白的测定--- 凯氏定氮法 8 实验六饲料容重测量 9 实验七粗灰分的测定 10 实验八钙的测定(高锰酸钾法) 11 实验九饲料中总磷量的测定 13 实验十饲料中水溶性氯化物的测定(快速法) 14 实验十一饲料中粗纤维的测定 14饲料样品的采集与制备一、样本的采集与制备的意义采样-从大量的饲料中采取供分析用少量样本的过程。
制样-把采集的初级样本按一定的方法与要求(如四分法或等格分取法将初级样本缩减,将湿样本制备成风干样,并粉碎、过筛等)进行处理,制成分析样本的过程。
饲料化学分析结果的可靠性,不仅取决于化学分析本身的准确性,更重要的还取决于样本的采集与制备。
饲料的化学成分因饲料的品种、生长阶段、栽培技术、土壤、气候条件以及加工调制和贮存方法等因素不同而有很大的差异,甚至在同一植株的不同部位差异也很大。
但在一般情况下,均以少量样本的分析结果评定大量饲料的营养价值,所以,采集的饲料样本必须具有代表性。
二、名次概念1.初级样本:从大量的饲料中,在不同的位置(点)和深度(层次)所取样本的总和。
2.次级样本:初级样本经充分混匀后,按一定的方法缩减为少量,携入实验室供用,即为次级样本。
其量因饲料而异,风干后一般应有120-200g。
3.分析样本:风干样品经粉碎、装瓶,被作分析用的样本。
其量应不小于120g 。
4.分析称样:从分析样本中称取一定量,供测定分析用。
其量根据分析项目而定。
三、取样方法1.四分法取样:多用于将初级样本缩减为次级样本,或将次级样本缩减为分析样本。
用于粉状、粒状或切短的粗饲料的缩减。
2.等格分取法取样,适用于青饲料的初级样本的缩减,将初级样本迅速切碎,混匀,铺成正方形,划分为若干小块,取出的样品为次级样本。
四、采样饲料的差异越大,使采样具有代表性的手续愈复杂。
动物营养与饲料学实验指导

目的要求根据动物饲养学课程目前的要求,动物饲养实验包括两部分内容:饲料营养成分分析(包括热能测定)和动物消化代谢试验。
在学习实验内容时,应明确这是一些基本的实验操作与训练。
它是在结合动物饲养学的理论学习与定量化学分析、生理与生物化学和生物统计与试验设计的基本训练与理论基础上进行的。
近代的动物饲养学由于动物营养学、生物化学、家畜生理学等基础理论科学的进展,它的实验课程内容在应用近代生物化学分析技术方面,有不少新的进展。
如氨基酸自动分析,气相、液相色谱分析,原子吸收光谱分析等。
这些内容可参考有关的专门书籍。
本指导主要介绍了饲料常规营养成分的分析方法,下面是关于实验室要求与实验工作的要求,供参考。
一、对动物饲养、营养实验室的要求如上所述,在进行动物饲养实验课的教学工作时,应建立两类实验室:一类是饲料分析实验室,它包括可进行饲料概略营养成分分析和精密营养成分分析方面的实验课程。
一类是动物营养实验室,它包括可进行动物饲养试验和消化代谢试验方面的实验课程。
在饲料分析实验室方面,除要求具备进行饲料一般常规分析的设备外,应创造条件把分析测定维生素、微量元素和氨基酸的实验室建立起来。
并尽可能采用一些先进自动化的实验手段,以提高饲养、营养学的教学与科研质量。
在动物营养实验室方面,可根据各学校的条件,按动物种类(猪、牛、羊或鸡)建立专用的动物消化代谢实验室(附屠宰试验设备条件)。
同时,在可能条件下,应把小动物实验室(如大白鼠)建立起来,作为营养实验的一种指示动物。
这对学习营养知识和进行营养科研工作,在节省人力、物力和时间等方面,都有重要意义。
二、对同学进行动物饲养实验工作的要求1.关于实验指导本实验指导的每个实验大体上包括下列几部分:目的、原理、仪器设备、试剂及材料、操作步骤、结果计算、思考题等。
在实验开始前必须把实验指导认真作好预习。
每个实验首先叙述实验的目的。
在进行实验之前,必须清楚了解实验的目的及预期从中学习到的知识。
营养饲料分析实验指导

实验一 饲料中吸附水的测定(烘干法)一、原理试样在105±2℃烘箱、一个大气压下烘干,直至恒重,逸失的重量为水分。
二、适用范围本方法适用于测定配合饲料和单一饲料中水分的含量,但用作饲料的奶制品、动植物油脂及矿物质除外。
三、仪器设备1. 实验室用样品粉碎机或研钵。
2. 分样筛,孔径0.45mm (40目)。
3. 分析天平,感量0.0001g 。
4. 电热式恒温干燥箱(烘箱),可控温度在105±2℃。
5. 铝盒(或称量瓶),直径40mm 以上,高25mm 以下。
6. 干燥器,用变色硅胶或氯化钙作干燥剂。
四、试样的选取与制备1. 选取有代表性的试样,其原始样量在1000g 以上。
2. 用四分法将原始样品缩至500g ,风干后粉碎至40目,再用四分法缩至200g ,装入密封容器,置阴凉干燥处保存。
五、测定方法1. 空铝盒烘干至恒重(W 0)洁净铝盒在105±2℃烘箱中烘1h ,取出,在干燥器中冷却30min ,称重(准确至0.0001g );再烘干30min ,同样冷却、称重,直至两次称重之差小于0.0005g 为恒重。
2. 称样(W )用已恒重的铝盒称取两份平行试样,每份2g 左右(含水重0.1g 以上,样品厚度4mm 以下),准确至0.0001g ,平铺于铝盒中。
3. 铝盒+样品烘干至恒重(W 1)将称好试样的铝盒开盖置于105±2℃烘箱中烘3h ,取出,盖好铝盒盖,在干燥器中冷却30min ,称重。
再同样烘干1h ,冷却,称重,直至两次称重之差小于0.001g 为恒重。
六、结果计算 1. 计算公式100WW W W 100)g ()g (%10⨯-+=⨯=试样重量吸附水重量)试样水分(2. 重复性每个试样至少取两个平行样进行测定,以其算术平均值为结果。
两个平行样测定值相差不超过0.2%为合格。
七、注意事项1. 进行恒温计时应以达到设定温度开始,而不以接通电源算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实验一、二青贮饲料的加工调制与质量鉴定(一)实验目的青贮饲料是一种保存青绿饲料的简单而又安全的方法,通过学习,掌握调制青贮饲料的基本方法。
(二)实验原理青贮是将新鲜的青饲料切碎,装入青贮窖或青贮塔内,通过封埋措施,造成缺氧条件。
利用乳酸菌的发酵产生乳酸,使其积累到青贮物中的PH值下降到3.8-4.0时,青贮物中的微生物被抑制,从而达到了长时间保存青绿饲料的营养价值的目的。
(三)原料及器材新鲜或经凋萎1-2天的青绿饲料,麸皮,刀,大玻璃罐,塑料膜,细绳,搪瓷盘。
(四)鉴定用仪器及试剂1、滴瓶、烧杯、吸管、玻棒、粗试管、滤纸、白瓷比色盘。
2、甲基红指示剂称取0.1克甲基红溶于60毫升95%的乙醇中,用蒸馏水稀释至250毫升。
3、溴甲酚绿指示剂称取0.1克溴甲酚绿溶于7.15毫升0.02N氢氧化钠溶液中,用蒸馏水稀释至250毫升。
4、混合指示剂按容量的比例,取甲基红指示剂溶液1份,与溴甲酚绿指示剂溶液1.5份,配成混合指示剂。
5、盐酸、酒精、乙醚混合液比重1.19的盐酸,95%的酒精,分析纯乙醚,按1׃3׃1比例混合。
6、硝酸3%硝酸银、盐酸(1׃3)、10%氯化钡。
(五)操作步骤:1.切碎:将原料切成1-1.5cm长的小段,在搪瓷盘内用麸皮拌好,混匀。
2.装填:将拌好的原料装入玻璃罐内,一层一层的依次装填,直到凸出玻璃罐为止。
边装边压实,先压周边,后压中间,以防原料中有空气,影响青贮。
3.密封:在装满压实的大玻璃罐上,用塑料膜盖住,并用细绳扎紧。
4.管护:将装好的饲料编号保存,青贮40-60天即可。
(六)青贮饲料的品质鉴定可分为感官鉴定与实验室鉴定1.感官鉴定法根据气味、颜色、质地三方面来评定。
(1)气味品质上等的青贮饲料具有方向味、弱酸味和面包味(4分)。
品质中等的香味淡,具有强烈的醋酸味(3分)。
品质低劣的有腐烂味、浓丁酸味、臭味(1-2分)。
(2)颜色品质良好的青贮饲料呈青绿色(3分)。
品质中等的呈黄绿色、暗绿色、褐色(2分)。
品质低劣的呈黑色或墨绿色(1分)。
(3)质地品质良好的青贮饲料质地柔软,略带湿润、叶脉明显、结构完整(2分)。
品质中等的柔软,稍干或水分稍多(1分)。
品质低劣的质地松散干燥或黏结成块,有腐烂(0分)。
2.实验室鉴定法(1)青贮饲料酸度测定法(即PH值测定)①从被测青贮饲料中取样,切短在400毫升烧杯中装入半杯,注入蒸馏水或经煮沸的水浸没青贮料,不断地用玻璃棒搅拌15-20分钟,用滤纸过滤。
②取滤液2毫升放入白瓷比色盘内,加入2-3滴混合指示剂,用玻璃棒搅拌,观察盘内浸出液颜色变化,判断出近似的PH值,借以评定青贮饲料的品质。
PH值范围指示剂颜色评分3.8-4.4 红→红紫 34.6-5.2 紫→乌暗紫蓝 25.4-6.0 蓝绿→绿 1(2)青贮饲料的含氨量测定在粗试管中加2毫升盐酸酒精乙醚混合液,将被测的青贮料样品固定在试管塞铁丝尖端的弯钩上,使其距试液面约2厘米,如有氨存在时,在被测青贮饲料近旁会出现白色雾状,表明有氯化铵生成,青贮饲料已腐败变质。
1.青贮饲料的综合评定通常按气味、颜色、质地、PH值综合评定青贮饲料的品质。
鉴定结果填入下表。
总分8-9分为上等,5-7分为中等,3-4分为下等。
思考题1.制作青贮饲料的关键条件是什么?2.青贮原料的水分如何控制?2 实验二饲料物理性状的检验饲料的鉴定是指根据饲料的形态特征、理化性质,鉴别饲料原料的种类、质量或混杂物的方法。
饲料的鉴定方法有感官方法、物理方法、快速化学方法和化学分析方法。
其中,化学分析方法为定量分析,其余方法主要为定性分析。
一、感官鉴定方法此法是对样品不加以任何处理,直接通过感觉器官进行鉴定。
1、视觉。
观察饲料的形状、色泽、颗粒大小、有无霉变、虫子、硬块、异物等。
2、味觉。
通过舌舔和牙咬来辨别有无异味和干燥程度等。
3、嗅觉。
嗅辨饲料气味是否正常,鉴别有无霉臭、腐臭、氨臭、焦臭等。
4、触觉。
将手插人饲料中或取样品在手上,用指头捻,通过感触来判断粒度大小、软硬度、粘稠性、有无夹杂物及水分含量等。
感官鉴定是最普通、最初步、简单易行的鉴定方法。
经验和熟练是技术人员最重要的检查先决条件,有经验的检验人员判断结果的准确性很高。
二、物理鉴定方法(一)容重法1、实验目的根据饲料容重,可初步判断饲料的品质,并供进一步鉴别和化验分析。
2、实验原理容重是指单位体积的饲料所具有的质量,通常以1L 体积的饲料质量计。
各种饲料原料均有其一定的容重。
测定饲料样品的容重,并与标准纯品的容重进行比较,可判断有无异物混人和饲料的质量。
如果饲料原料中含有杂质或掺杂物,容重就会改变(或大或小)。
常见饲料的容重见表1。
表1 常见饲料的容重饲料名称容重饲料名称容重麦(皮麦)大麦(碎的)黑麦燕麦粟玉米玉米(碎的)碎米糙米小麦麸米糠脱脂米糠58046073044063073058750840350337.2-350.7426大麦混合糠大麦细糠大豆饼粕绵子饼亚麻子饼淀粉糟鱼粉碳酸钙贝壳粉(粗)贝壳粉(细)盐290360594.1-610.24805003407008506306008303、仪器与设备粗天平(感量0.1 g)、小刀、药匙、刮铲、量筒(1000mL)、不锈钢盘( 30cm×40cm )等。
4、样品制备:饲料样品应彻底混合,无需粉碎。
5、测定步骤(1)用四分法取样,然后将样品非常轻而仔细地放人1000ml的量筒内,用药匙调整容积,直到正好达1 000ml刻度为止。
注意:放人饲料样品时应轻放,不得打击。
(2)将样品从量筒中倒出并称重。
(3)反复测量3 次,取平均值,即为该饲料的容重。
(二)比重鉴别法比重鉴别法是根据饲料样品在一定比重的溶剂中的沉浮情况来鉴别是否混入异物、异物种类和混人比例。
该方法比较简单有效,在实际中易于应用。
例如使用下述比重液,可鉴别出鱼粉及其他种饲料中混杂的土砂等异物。
一般使用比重液有:低汽油,0.64;甲苯,0.88 ;水,1.00;氯仿,1.47 ;四氯化碳,1.58;三嗅甲烷,2.90混人土砂的鉴别方法:用试管或细长的玻璃杯盛上饲料样品,加入4 -5 倍的蒸馏水(或干净自来水等),充分振荡混合,静置一段时间后,因为土砂等异物的比重大,所以沉降在试管的最底部,很容易鉴别出来。
思考题1、感官方法可以鉴定饲料的哪些特征,如何运用感官方法鉴定饲料的品质?2、饲料的纤维镜检的原理是什么?如何进行镜检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操作?3、容重和比重鉴定法,在生产中具有怎样的实际意义?3 实验三饲料中游离棉酚的测定第一种方法:间苯三酚测定法(一)实验原理检样中的棉酚和间苯三酚在强酸溶液中生成有色络合物,络合物的最大吸收在550nm波长处,其颜色强度与棉酚含量成正比。
参照标准曲线,可以求得样品中棉酚的含量。
(二)仪器与材料1. 722分光光度计。
4.容量瓶:1000mL 50mL。
2.振荡器。
5.刻度试管:10mL。
3.分析天平6.三角瓶:150mL。
(三)试剂和溶液1.浓盐酸2. 70%丙酮水溶液3. 95%乙醇4. 3%间苯三酚溶液:称取3克间苯三酚于100ml95%乙醇溶液中溶解,避光保存。
5.混合试剂:用浓盐酸与3%的间苯三酚乙醇溶液以5:1(体积比)混合。
一般现配现用,不宜储存。
6.棉酚标准液:准确称取10mg纯棉酚,用70%的丙酮水溶液定容至1000ml。
此标准溶液浓度为0.01mg/ml。
(四)操作方法1.标准曲线的绘制:准确移取10 μg/mL的棉酚标准溶液0.0、0.2、0.4、0.6、0.8、1.0 mL,分别置于10 mL刻度试管中,用70%丙酮溶液调整溶液为1 mL,加混合试剂2 mL,摇匀,在室温下放置25 min后,用95%乙醇稀释至10 mL刻度,于550 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
以试剂测定空白值。
以吸光度为纵坐标,纯棉酚的微克数为横坐标作图,得标准曲线。
2.提取:称取过20目筛的试样3-5 g,置于150mL三角瓶中,加入70%丙酮溶液35 mL置磁力搅拌器上搅拌提取1 h,将提取液转移(过滤)到50 mL容量瓶中,用70%丙酮水溶液洗涤滤渣数次,定容至50 mL。
3.试样测定:准确移取提取液1 mL,至10mL刻度试管中,加混合试剂2 mL,摇匀,在室温下放置25 min后,用95%乙醇稀释至10 mL刻度,于550 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
然后参照标准曲线相应吸光度的棉酚微克数,计算样品中的游离棉酚含量。
(五)结果与计算游离棉酚(%)=(50×C)÷(v×m×1000)×100式中:v —吸取滤液体积数,ml。
m —样品质量,g。
C —样品吸光度相应的棉酚量,mg50 —提取样品的提取液体积,ml。
1000 —由g换算为mg的系数。
思考题1.为何对苯胺要重蒸馏?若测出苯胺的吸光度超过0.022时,为何又需再进行蒸馏?为何在制作标准曲线和测定试样时,要设甲(组)管、乙(组)管?4 实验四油脂中酸值的测定酸价(酸值)是指中和1.0g油脂中游离脂肪酸所需氢氧化钾的毫克数。
同一油脂,酸价高,表明油脂因水解而产生的游离脂肪酸多。
可直接说明油脂的新鲜度和质量的优劣。
酸度:游离脂肪酸所占油脂的百分含量。
第一种方法:指示剂滴定法本方法更适用于颜色不很深的油脂。
(一)实验目的掌握用滴定法测定油脂中酸价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油脂溶解在乙醚和乙醇的混合溶剂中,然后用氢氧化钾-乙醇标准溶液滴定其中的游离脂肪酸。
根据氢氧化钾标准溶液消耗量,可计算出游离脂肪酸的量,从而计算出油脂的酸价。
反应式如下:RCOOH +KOH -→ RCOOK +H2O(三)仪器和试剂1、仪器①分析天平:感量0.000 1g。
②滴定管:10mL,最小刻度0.05mL。
2、试剂①氢氧化钾95%乙醇标准溶液:c(KOH)=0.1mol/L或必要时c(KOH)=0.5mol/L。
使用前必须知道溶液的准确浓度,并应经校正,使用最少五天前配制溶液,移清液于棕色玻璃瓶中贮存,用橡皮塞塞紧。
溶液应为无色或浅黄色。
②酚酞指示剂溶液:10g/L酚酞的95%乙醇溶液。
③ 乙醚与95%乙醇溶剂:按体积比1∶1混合。
使用前每100mL 混合溶剂中,加入0.3mL 酚酞指示剂并用氢氧化钾乙醇溶液准确中和。
应特别注意:乙醚高度易燃,并能生成爆炸性过氧化物,使用时必须特别谨慎。
注:甲苯可代替乙醚;如果需要,异丙醇可代替乙醇。
(四)方法与步骤1、准确称取3~5g 油脂,置于250ml 具塞锥形瓶中。
2、加入50ml 中性乙醚-乙醇混合液,振摇使油样溶解(必要时可置水浴中温热)。
3、冷却至室温,滴加2-3滴酚酞指示剂,用0.1mol /L 氢氧化钾标准溶液滴定至微红色,在3Os 内不褪色即为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