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学》肺痨

合集下载

中医内科学-肺痨(本科十三五教材)

中医内科学-肺痨(本科十三五教材)

历代医籍对本病的论述甚详,早在《黄帝内经》中即生 动地描述了肺痨的主症及其慢性消耗表现。《中藏经》 认识到本病具有传染的特点。唐宋时期,确立了本病的 病因、病位、病机和治则。
唐·王焘《外台秘要》提出“生肺虫,在肺为病”,认 识到肺痨是由特殊的“肺虫”引起的。对于肺痨的病理 性质,元·朱丹溪《丹溪心法》强调“痨瘵主乎阴虚”, 突出了阴虚是其基本病理特点。
若咳痰黄稠量多,酌加桑白皮、竹茹、海蛤壳、鱼腥草等;咯血较著者,加丹皮、 藕节、紫珠草、醋制大黄等,或配合十灰散;盗汗较著,酌加五味子、瘪桃干、 糯稻根、浮小麦、煅龙骨、煅牡蛎等;胸胁掣痛者,加川楝子、广郁金等;烦躁 不寐加酸枣仁、夜交藤、龙齿;若遗精频繁,加黄柏、山茱萸、金樱子。服本方 碍脾腻胃者可酌加佛手、香橼。
3.气阴耗伤
临床表现:咳嗽无力,气短声低,咳痰清稀色白,偶或夹血,或咯血,血色淡红, 午后潮热,伴有畏风、怕冷,自汗与盗汗并见,纳少神疲,便溏,面色白,颧红; 舌质光淡、边有齿印,苔薄,脉细弱而数。
治法:益气养阴。 代表方:保真汤。
本方由人参、黄芪、白术、白茯苓、赤茯苓、麦冬、天冬、生地黄、五味子、当 归、白芍、熟地黄、陈皮、知母、黄柏、地骨皮、柴胡、厚朴、莲须、生姜、甘 草、大枣组成。并可加百部、冬虫夏草、白及。若咳嗽痰白者,可加姜半夏、橘 红等;咳嗽痰稀量多,可加白前、紫菀、款冬、苏子;咯血色红量多者,加白及、 仙鹤草、地榆等;若骨蒸盗汗者,酌加鳖甲、牡蛎、五味子、地骨皮、银柴胡等; 如纳少腹胀,大便溏薄者,加扁豆、薏苡仁、莲肉、山药、谷芽等。
【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诊断
1.咳嗽、咯血、潮热、盗汗、身体明显消瘦。 2.常有与肺痨患者的长期接触史。 痰涂片或培养是诊断肺痨的最可靠依据。X线摄片有助于了解病情的发展程度。

中医内科学——肺痨气阴耗伤——保真汤——阴阳解析

中医内科学——肺痨气阴耗伤——保真汤——阴阳解析

中医内科学——肺痨气阴耗伤——保真汤——阴阳解析保真汤是中医中常用的一种药物方剂,主要用于治疗肺痨患者的气阴耗伤症状。

本文将从中医内科学的角度,对肺痨气阴耗伤以及保真汤的阴阳解析进行探讨。

一、肺痨气阴耗伤的概念与病机1. 概念:肺痨,即肺结核,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

肺痨气阴耗伤是指肺痨病理过程中,气阴两虚导致的相关病理变化。

2. 病机:中医认为,肺为水道之官,主司呼吸,气机升降和肃降清化等功能。

肺痨患者由于病邪入侵或体质虚弱,导致肺气受损,肺阴耗损,从而出现气阴耗伤症状。

二、保真汤的药物组成及药理作用保真汤是由中药组成的方剂,主要包括人参、麦冬、石膏、栀子和生地黄等药物。

1. 人参:具有补气益肺,益阴生津的功效。

能够提升患者的机体免疫力,改善气虚症状。

2. 麦冬:有滋阴润肺,清热止渴的作用。

可以增加肺部的阴液,缓解阴虚、热盛等症状。

3. 石膏:有清热解毒,降火止渴的功效。

可以清除肺痨患者体内的病毒和毒素,减轻炎症反应。

4. 栀子:具有清热解毒,消肿镇痛的作用。

可以减轻肺痨患者的咳嗽和胸闷症状。

5. 生地黄:有滋阴清热,养阴生津的功效。

可以增加体内的阴液,缓解肺痨患者的阴虚症状。

三、保真汤的阴阳解析及临床应用1. 阴阳解析:保真汤以人参、麦冬、生地黄为阳药,以石膏、栀子为阴药。

通过平衡阴阳的关系,调节肺脏的阴阳平衡,修复和强化机体的正气和阴液,从而达到治疗肺痨气阴耗伤的目的。

2. 临床应用:保真汤一般用于肺痨气阴两虚,阴虚内热,咳嗽痰多,口干舌燥,身热盗汗等症状。

通过药物组合和配伍原则,可以减轻患者的症状,增强体质,并辅助抗结核药物的疗效。

四、保真汤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1. 疗效评价:临床研究表明,保真汤可以显著减轻肺痨患者的咳嗽、胸闷、盗汗等症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同时,保真汤还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力,促进结核的治疗和康复。

2. 安全性评价:保真汤作为传统中药方剂,经过多年的临床应用,安全性相对较高。

中医内科学肺痨

中医内科学肺痨
• (一)肺痨与虚劳的鉴别
• 早在《内经》、《金匮要略》均将肺痨(痨瘵)归属于 “虚劳”、“虚损”的范围,提示本病的发展每可导 致患者身体日益消瘦,体虚不复,形成劳损。及至唐、 宋,因认识到本病具有传染性,乃进一步与虚劳明确 区分开来,明、清医籍有时将痨瘵附于虚劳之后论述, 既认为两者有一定的联系,也说明又有不同之处。对 比言之,肺痨(痨瘵)具有传染特点,是一个独立的慢 性传染性疾患,有其发生发展及传变规律,虚劳病缘 内伤亏损,是多种慢性疾病虚损证候的总称;肺痨病 位主要在肺,不同于虚劳的五脏并重,以肾为主;肺 痨(痨瘵)的病理主在阴虚,不同于虚劳的阴阳并重。 但合而言之,肺痨(痨瘵)后期表现虚劳重证者,也可 按照虚者补之、损者益之的原则施治。
• 脾为肺之母。《素问·经脉别论》云:“脾气散精,上归于 肺。”肺虚子盗母气则脾亦虚,脾虚不能化水谷精微,上输 以养肺,则肺亦虚,终致肺脾同病,土不生金,肺阴虚与脾 气虚两候同时出现,伴见疲乏、食少、便溏等脾虚症状。
• 肺痨久延而病重者,因精血亏损可以发展到肺脾肾三脏俱亏, 或因肺病及肾,肾不能助肺纳气,或因脾病及肾,脾不能化 精以资肾,由后天而损及先天。甚则肺虚不能佐心治节血脉 之运行,而致气虚血瘀,出现气短、喘息、心慌、唇紫、浮 肿、肢冷等重症。
• (四)预后特征:
• 正气较强,病情轻浅,为时短暂,早期治疗者,均可获康复; 若正气虚弱,治疗不及时,迁延日久,每多演变恶化,全身 虚弱症状明显,出现大骨枯槁,大肉尽脱,肌肤甲错,兼有 合并症;喉疮声哑,咯血浅红色,似肉似肺;久泻不能自制, 腹部冷痛,或有结块;猝然胸痛,喘息胸高,不能平卧;喘 息短气,口如鱼口,面浮足肿脉小数疾者,俱属难治的恶候。
• 一、病因: • (一)感染“痨虫”: • 与病人直接接触,致痨虫侵入人体为害。本病有致病

中医内科学肺系病症肺痨

中医内科学肺系病症肺痨
中药治疗需长期坚持,定期复诊,根据病情变化调整药方,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针灸治疗
针灸治疗是中医特色疗法之一, 通过刺激穴位,调节人体经络 气血,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 的。
对于肺痨患者,针灸治疗可以 选择肺俞、膏肓、足三里等穴 位,以缓解症状、减轻病情。
针灸治疗需由专业医师操作, 避免误伤经络,同时需注意与 中药治疗配合使用,以提高治 疗效果。
诊断过程
患者就诊时,医生通过详细询问病史和检查,发现患者有长期吸烟史和慢性咳嗽、咳痰等症状。结合肺部听诊和X线 检查,考虑为肺痨合并肺部感染。
治疗建议
医生建议患者进行抗痨和抗感染治疗,同时加强营养支持和生活护理。在治疗过程中,患者需定期复查, 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同时,医生还建议患者戒烟,以改善肺功能。
THANKS
感谢观看
多摄入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如新鲜蔬菜、水果等,有助于提高抵抗力。
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如辣椒、姜、蒜等,以免加重病情。
05
肺痨的案例分析
典型病例一
01
患者情况
患者李某,男性,35岁,长期从事IT行业,工作压力大,经常熬夜加班。
近半年来,出现咳嗽、咳痰、低热等症状,自认为是普通感冒,未予重
视。
02
诊断过程
中医内科学肺系病症肺痨
• 肺痨概述 • 肺痨的症状与诊断 • 肺痨的治疗 • 肺痨的预防与调理 • 肺痨的案例分析
01
肺痨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肺痨是中医内科学中一种常见的肺系 病症,主要是由于正气虚弱、感染痨 虫所致,以咳嗽、咯血、潮热、盗汗 及身体逐渐消瘦为临床特征。
特点
肺痨具有传染性,病程较长,病情易 反复,治疗难度较大。
肺结核

中医内科学资料—肺痨

中医内科学资料—肺痨

中医内科学——肺痨细目一:概述一、肺痨的概念及源流1.肺痨的概念肺痨是具有传染性的慢性虚弱疾患。

临床以咳嗽、咯血、潮热、盗汗及身体逐渐消瘦为主要临床特征。

2.肺痨的源流历代医家对本病的认识,大约可分为三个时期。

在春秋战国至东汉末期,认为本病属慢性劳损性疾病。

在魏晋到北宋时期,已认识到本病具有传染的特点。

宋·许叔微《普济本事方》提出本病是由“肺虫”引起,说:“肺虫居肺叶之内,蚀人肺体,故成瘵疾,咯血声嘶。

”到唐宋明清时期,明确了本病的病位、病机和治则。

朱丹溪倡“痨瘵主乎阴虚”之说,确立了滋阴降火的治疗大法。

葛可久《十药神书》收载十方,为我国现存的第一部治疗肺痨专著。

明·虞抟《医学正传·劳极》则提出“杀虫”和“补虚”的两大治疗原则。

二、肺痨与西医病名的关系根据本病临床表现及其传染特点,与西医学的肺结核基本相同。

若因肺系其他疾病引起的肺脏劳损,也可参照本篇辨证论治。

细目二:病因病机一、肺痨的常见病因外因:感染“瘵虫”。

内因:禀赋不足、酒色过度、病后失调、营养不良。

二、肺痨的主要病机及转化肺痨的病位在肺,肺脏本体虚弱,卫外功能不强,或因其他脏器病变耗伤肺气,导致肺虚,则“瘵虫”极易犯肺,侵蚀肺体,而致发病。

但可传及其他脏腑,尤以脾肾为主,同时也涉及心肝。

肺虚肾失滋生之源,或肾虚相火灼金,上耗母气,可致“肺肾两虚”。

肺虚不能制肝,肾虚不能养肝,或肺虚心火乘客,肾虚水不济火,可致心肝火旺。

久延而病重者,因精血亏损可以发展到肺、脾、肾三脏交亏,甚则肺虚不能佐心治节血脉之运行,而致气虚血瘀。

病理性质主要在阴虚,并可导致气阴两虚,甚则阴损及阳。

一般而言,初起肺体受损,肺阴耗伤,肺失滋润,故见肺阴亏损之候;继则阴虚生内热,而致阴虚火旺;或因阴伤气耗,阴虚不能化气,导致气阴两虚,甚则阴损及阳,而见阴阳两虚之候。

细目三:诊断和类证鉴别一、肺痨的诊断要点1.有与肺痨病人的长期密切接触史。

2.以咳嗽、咯血、潮热、盗汗及形体明显消瘦为主要临床表现。

中医内科学肺痨

中医内科学肺痨
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情 绪波动和焦虑、抑郁等不 良情绪的影响。
心理疏导
如有需要,可寻求专业心 理疏导,帮助患者调整心 态,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
避免过度劳累
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 ,以免影响身体的康复。
其他预防保健措施
戒烟限酒
定期复查
肺痨患者应戒烟限酒,以免对肺部造 成进一步的损害。
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以便及时了解 病情的变化和治疗的效果。
中医内科学肺痨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1
• 肺痨概述 • 肺痨的中医治疗 • 肺痨的预防与保健 • 肺痨的现代医学认识 • 肺痨的案例分享
目录
Part
01
肺痨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肺痨是一种以咳嗽、咯血、潮热 、盗汗及身体逐渐消瘦为主要临 床表现的慢性传染性疾病。
特点
多因体质虚弱、气血不足、痨虫 入侵所致,病程较长,且具有传 染性。
肺痨的病因与病机
病因
多因体质虚弱、气血不足、痨虫入侵 所致。
病机
肺痨的病机主要为肺阴亏损,虚火内 生,以及气阴耗伤,导致咳嗽、咯血 、潮热、盗汗等症状。
肺痨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病史及体格检查,结合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可作出诊断 。
鉴别诊断
需与肺结核、肺癌等疾病相鉴别,以明确病情。
经过三个月的治疗,患者咳嗽、 咳痰、气喘等症状明显改善,复 查肺部CT显示病灶明显吸收,病
情得到有效控制。
典型病例二:针灸治疗肺痨的经验分享
1 2
患者情况
患者张某,女性,38岁,因咳嗽、咳痰、低热等 症状就诊,经西医检查诊断为肺痨。
针灸治疗
采用针灸治疗,选取肺俞、膏肓、足三里等穴位 进行针刺和艾灸,每周治疗2-3次。

《中医内科学肺痨》PPT课件

《中医内科学肺痨》PPT课件

2.酒色劳倦 :酒色过度,耗伤精血;或情 志不遂,忧思过度;或劳倦伤脾,从而 导致正气虚弱,痨虫入侵而发病。
酒色过度→重伤脾肾,耗损精血→正虚受 感
忧思劳倦→伤脾→脾虚肺弱→痨虫入侵
3.病后失调:麻疹,哮喘等病后或外感咳 嗽延久不愈,以及产后失于调养等,皆 易致痨虫入侵。
大病、久病后—失于调治(麻疹、哮喘等)
2.兼次症:午后潮热、五心烦热,骨蒸盗汗, 颧红,口渴心烦,失眠多梦,急躁易怒, 胸胁掣痛。男可见遗精,女可见月经不调; 形体日渐消瘦。
3.舌象:舌红降而干,苔薄黄或剥。
4.脉象:脉细数。
[治疗原则]:补益肺肾,滋阴降火。 [代表处方]:百合固金汤合秦艽鳖甲散 [加减应用]: 1.临证时可加百部、白及、阿胶、龟板以补肺止
(一)感染“痨虫”:“痨虫”即今日所见的结核 杆菌。痨虫传染是形成本病的唯一因素,因直接 接触本病患者,痨虫侵入体内而发病。
痨虫入侵的条件—酒食、问病、看护、与患者朝夕相 处、吊丧
(二)正气虚弱 1.禀赋不足:先天素质不强,痨虫乘虚入
侵。 先天素质不强→小儿发育不充→痨虫入侵
明·王伦〈明医指掌〉:“小儿之痨,得 之母胎”
血杀虫。 2.骨蒸劳热日久不退者用清骨散以清热退蒸。 3.火旺热甚者加胡黄连、黄芩、黄柏以清泻肺火。
(三)气阴耗伤
[临床表现]: 1、主症:咳嗽无力,痰中偶挟血,血色淡红,
气短声低。
2、兼次症:神疲倦怠,午后潮热、热势不剧, 身体消瘦,纳少便溏,面色晄白,盗汗颧红。
3、舌象:舌质嫩红,边有齿印,苔薄。 4、脉象:脉细弱而数。
3.多耐药结核病增加,1992年 纽约1/3以上结核病耐一种药, 约1/4耐利福平、异烟肼两种 药,对结核病人治疗不当或

中医内科学--肺痨

中医内科学--肺痨

治法:益气养阴。
方剂:保真汤加减(《十药神书》) 组成:人参、黄芪、白术、茯苓、炙甘草、五味子、当归、生 地、熟地、天冬、麦冬、赤芍药、白芍药、柴胡、厚朴、地骨皮、 黄柏、知母、莲心、陈皮、姜、枣) 加减:咳血甚者可 酌加阿胶、仙鹤草、三七粉以养血止血;如便 溏、腹胀、纳差等脾虚症状明显者,可加苡仁、扁豆等以健脾, 并去生地、熟地、麦冬等滋腻之品;若咳甚者加紫菀、款冬、枇 杷叶以温脾止咳;夹有痰湿者,可配半夏、苡仁以祛湿化痰。
2019/2/25
中医内科学
二、分清病理性质
肺痨
咳嗽、咯血、潮热、盗汗并发现肺痨虫
干咳,痰中 带血丝,口 干咽燥,五 心烦热,舌 红脉细数。
咳血色鲜红, 心急易怒舌 红绛,苔薄 黄或剥,脉 弦细数。
咳嗽气短, 神疲乏力, 或午后潮热, 舌质嫩红、 苔薄细弱而 数。 气阴两虚 益气养阴 润肺止咳
咳逆喘息, 声嘶音哑, 浮肿舌质淡 而少津,苔 光剥,脉微 数或虚大无 力。 阴阳两虚 滋阴补阳 培元固本
肺阴亏损 滋阴润肺 清热杀虫
阴虚火旺 滋阴降火 补益肺肾
月华丸
2019/2/25
百合固金汤 秦艽鳖甲散
中医内科学
保真汤
补天大造丸
三、分清病变所涉及脏腑
肺痨 咳嗽、咯血、潮热、盗汗并发现肺痨虫
子病及母
乏力,纳呆便 溏 脾 健脾助运 培土生金 参苓白术散 潮热声嘶 遗精闭经 舌红脉细数 肾阴不足 性急善怒 胁肋掣痛 滋水涵木 滋水清肝饮
2019/2/25
中医内科学
调摄护理
一、调摄 1.避免淋雨、受寒、疲劳、醉酒,注意卧床休息,保持室内 空气要新鲜;饮食宜清淡,忌油腻及鱼虾腥荤等生痰助热之品, 禁烟。 2.加强锻炼,增强体质。 3.保持病室整洁,卫生,舒适,空气流通,开边窗,避免直接 吹风。 4.尽量避免与患者密切接触,须要饮食适宜,不可饥锇,体若 虚时,可服用补药,身佩安息香,或用雄黄擦鼻。平素保养元

中医内科学-肺痨

中医内科学-肺痨
病变范围
肺痨的病变范围根据感染程度和免疫反应的不同而有所不同。轻度感染时,病变主要发生在局部肺部组织;重度 感染时,病变可累及全身各个器官和组织。
病理分期
01
活动性病变期
在活动性病变期,肺部组织可见渗出、增生和干酪样坏死,同时伴有明
显的炎症反应和免疫反应。此期患者症状较为严重,常有发热、咳嗽、
咳痰、胸痛等症状。
预后转归
治愈
经过合理的治疗和调护,肺痨是可以治愈的。
复发
部分患者可能因为各种原因导致肺痨复发,需要 重新接受治疗。
并发症
肺痨可能引起其他呼吸系统疾病,如肺炎、肺气 肿等,需要密切关注并及时治疗。
肺痨的案例分析
06
病例一:中药治疗肺痨的案例
患者情况
一位45岁的女性,被诊断为肺痨,咳嗽、咳痰、盗汗、消瘦等症 状明显。
THANKS.
血行播散性肺结核
血行播散性肺结核是指结核杆菌通过 血液循环传播到全身各器官引起的病 变。该类型病变可累及肺、肝、肾、 脑等多个器官。
肺痨的病理分析
02
病理机制
发病机制
肺痨的发病与感染、免疫、遗传等多种因素有关。感染是肺 痨的主要发病机制,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后,通过淋巴和血液 循环系统播散到全身,但主要病变仍发生在肺部。
免疫反应
感染结核分枝杆菌后,机体会产生免疫反应,包括细胞免疫 和体液免疫。细胞免疫主要通过激活巨噬细胞、淋巴细胞等 免疫细胞来清除结核分枝杆菌,而体液免疫则通过抗体来中 和结核分枝杆菌。
病理变化
病变类型
肺痨的病理变化主要包括渗出、增生和干酪样坏死。渗出是结核病的早期病变,表现为局部炎症反应和血管通透 性增加;增生是结核病的主要病变类型,表现为病灶周围纤维组织增生,形成结核结节;干酪样坏死是结核病的 特征性病变,表现为病灶内细胞核破裂、脂质溶解,形成干酪样坏死物质。

中医内科学课件肺痨PPT课件

中医内科学课件肺痨PPT课件

加强锻炼
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等,增强 体质。
保持良好的心态
避免情绪波动,保持乐观的心态,有利于身 体健康。
定期检查
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及时发现潜在的健康问 题。
饮食调理
增加营养摄入
多食用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鱼、 肉、蛋、豆类、新鲜蔬菜和水果等。
避免刺激性食物
少吃辛辣、油腻、烟酒等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病情 。
3
病理变化
肺痨的病理变化主要包括肺部炎症、组织坏死和 纤维化等,这些变化导致肺部功能受损,出现相 应的症状和体征。
02
中医对肺痨的认识
病因病机
病因
肺痨多由体质虚弱、气血不足、感染痨虫所致。
病机
肺痨病机以阴虚为主,可累及脾肾,导致气阴两虚或阴阳两虚。
诊断标准
胸部X线、痰结核菌检查等 有助于明确诊断。
01
控制传染源
及时发现并治疗肺痨患者,以防止 疾病传播。
提高免疫力
通过锻炼、合理饮食等方式增强自 身抵抗力,降低感染风险。
03
02
切断传播途径
保持室内通风,避免与患者近距离 接触,使用口罩等防护措施。
接种疫苗
鼓励接种卡介苗,提高免疫力,预 防肺痨。
04
日常保健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规律作息,避免熬夜,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 。
手术治疗
肺切除手术
对于药物治疗无效或病变广泛的患者,可考虑手术治疗。手 术方式包括肺叶切除、全肺切除等,以彻底清除病变组织。
胸腔镜手术
胸腔镜手术是一种微创手术方法,适用于治疗肺内孤立结节 或少量胸腔积液的患者。该方法创伤小、恢复快,可有效缓 解症状。
其他治疗方法

中医内科-课件-肺痨

中医内科-课件-肺痨
中药治疗肺痨的优势在于其整体调节和辨证施治的特点,能 够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的治疗,同时中药的副作 用相对较小,对身体的伤害也较小。
针灸治疗
针灸治疗是中医传统治疗方法之一,对于肺痨的治疗也有一定的疗效。根据患者 的具体病情和证候,选取不同的穴位进行针灸治疗,以达到调和气血、平衡阴阳 的作用。
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03
肺痨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标准
咳嗽、咳痰、低热、盗汗等典型症状
01
肺痨患者通常会出现咳嗽、咳痰、持续低热、夜间盗汗等症状,
这些症状是诊断肺痨的重要依据。
影像学检查
02
X线胸片或CT检查可见肺部浸润性病变或结节,有助于确诊肺
痨。
实验室检查
03
血液检查可发现白细胞计数增高或正常,血沉加快;痰液检查
在肺痨的治疗过程中,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建 议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同时患 者也应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态,积极配合医生的 治疗,以期早日康复。
05
肺痨的预防与调护
预防措施
接种疫苗
接种卡介苗等疫苗,提高机体 免疫力,预防结核病的发生。
保持良好生活习惯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长期 处于密闭、拥挤的环境;加强 锻炼,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
可发现抗酸杆菌等病原菌,有助于诊断肺痨。
鉴别诊断
感冒
感冒和肺痨的咳嗽症状相似,但感冒 通常病程较短,且无低热、盗汗等症 状。
支气管炎
肺结核
肺结核的咳嗽、咳痰、低热、盗汗等 症状与肺痨相似,但肺结核通常病情 较重,且痰液检查可发现抗酸杆菌等 病原菌。
支气管炎的咳嗽症状与肺痨相似,但 支气管炎通常有明显的咳痰症状,且 X线胸片或CT检查可见支气管病变。

中医内科学 第四章 肺系病证 第六节 肺痨

中医内科学 第四章 肺系病证 第六节 肺痨
咳逆喘息少气 +阴虚、阳虚症状:劳热骨蒸,面浮肢肿 潮热, 痰中或见夹血 形寒 自汗,盗汗
谢 谢
月华丸:生地、熟地、麦冬、天冬、沙参、百 部、贝母、茯苓、山药、阿胶、三七、獭肝。
肺痨 ——证治分类
1.肺阴亏虚 常用药:沙参、麦冬、天冬、生地黄、熟地黄滋阴润肺;百 部、川贝母润肺止嗽,兼能杀虫;阿胶、三七止血和营;茯 苓、山药甘淡健脾补气。 辨证加减:若痰中带血,加白及、白茅根、藕节、仙鹤草和 络止血;低热不退,加银柴胡、功劳叶、地骨皮清虚热,兼 以杀虫;口干咽燥,加玉竹、百合滋补肺阴;神疲食少,加 太子参甘平养胃。
肺痨 ——证治分类
阴虚 ——肺阴亏虚 虚火 ——虚火灼肺 气阴 ——气阴耗伤 阴阳 ——阴阳两虚
肺胀 ——证治分类
1.肺阴亏虚 临床表现:干咳,咳声短促,少痰,或痰中有时带血,如丝 如点,色鲜红,兼午后手足心热,皮肤干灼,或少量盗汗, 口干咽燥,胸闷隐痛,舌质红,苔薄少津,脉细或兼数。 证机概要:肺阴耗伤,津不上承,肺失滋润,肺损络伤。 治法:滋阴润肺。 代表方:月华丸。
保真汤:黄芪、人参、白术、赤茯苓、白茯苓; 生地、熟地、当归、赤芍、白芍、麦冬、天冬; 黄柏、知母——证治分类
3.气阴耗伤 常用药:人参、白术、黄芪、茯苓、炙甘草补益肺脾之气; 麦冬、天冬、生地黄、五味子滋阴润肺;当归、白芍、熟地 黄滋补阴血;地骨皮、黄柏、知母滋阴退热;白及、百部补 肺杀虫,止咳止血。 辨证加减:若咳嗽痰稀,加紫菀、款冬花温润止嗽;咯血, 加阿胶、仙鹤草、三七配合补气药益气摄血;便溏,腹胀, 食少,去知母、黄柏苦寒伤中及生地黄、熟地黄、当归滋补 碍脾之品,加白扁豆、山药、薏苡仁、莲子甘淡健脾。
肺痨 ——病因病机
1.病因
2.病机
基本病机

中医内科学资料—肺痨

中医内科学资料—肺痨

中医内科学——肺痨细目一:概述一、肺痨的概念及源流1.肺痨的概念肺痨是具有传染性的慢性虚弱疾患。

临床以咳嗽、咯血、潮热、盗汗及身体逐渐消瘦为主要临床特征。

2.肺痨的源流历代医家对本病的认识,大约可分为三个时期。

在春秋战国至东汉末期,认为本病属慢性劳损性疾病。

在魏晋到北宋时期,已认识到本病具有传染的特点。

宋·许叔微《普济本事方》提出本病是由“肺虫”引起,说:“肺虫居肺叶之内,蚀人肺体,故成瘵疾,咯血声嘶。

”到唐宋明清时期,明确了本病的病位、病机和治则。

朱丹溪倡“痨瘵主乎阴虚”之说,确立了滋阴降火的治疗大法。

葛可久《十药神书》收载十方,为我国现存的第一部治疗肺痨专著。

明·虞抟《医学正传·劳极》则提出“杀虫”和“补虚”的两大治疗原则。

二、肺痨与西医病名的关系根据本病临床表现及其传染特点,与西医学的肺结核基本相同。

若因肺系其他疾病引起的肺脏劳损,也可参照本篇辨证论治。

细目二:病因病机一、肺痨的常见病因外因:感染“瘵虫”。

内因:禀赋不足、酒色过度、病后失调、营养不良。

二、肺痨的主要病机及转化肺痨的病位在肺,肺脏本体虚弱,卫外功能不强,或因其他脏器病变耗伤肺气,导致肺虚,则“瘵虫”极易犯肺,侵蚀肺体,而致发病。

但可传及其他脏腑,尤以脾肾为主,同时也涉及心肝。

肺虚肾失滋生之源,或肾虚相火灼金,上耗母气,可致“肺肾两虚”。

肺虚不能制肝,肾虚不能养肝,或肺虚心火乘客,肾虚水不济火,可致心肝火旺。

久延而病重者,因精血亏损可以发展到肺、脾、肾三脏交亏,甚则肺虚不能佐心治节血脉之运行,而致气虚血瘀。

病理性质主要在阴虚,并可导致气阴两虚,甚则阴损及阳。

一般而言,初起肺体受损,肺阴耗伤,肺失滋润,故见肺阴亏损之候;继则阴虚生内热,而致阴虚火旺;或因阴伤气耗,阴虚不能化气,导致气阴两虚,甚则阴损及阳,而见阴阳两虚之候。

细目三:诊断和类证鉴别一、肺痨的诊断要点1.有与肺痨病人的长期密切接触史。

2.以咳嗽、咯血、潮热、盗汗及形体明显消瘦为主要临床表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病机

1.病位主要在肺,与脾肾两脏的 关系最为密切,同时也可涉及心肝。 2本病病理性质的重点,初起病 变在肺,以阴虚为主(由于痨虫从 口鼻吸入,直接侵蚀肺脏,损伤肺 阴),继可导致阴虚火旺,如阴伤 及气,甚则阴损及阳,则见气阴两 虚,或阴阳两虚之候。
3.病理性质:主要为阴虚火旺, 并可导致气阴两虚,甚则阴损及阳。 4.预后特征:正气较强,病情 轻浅,为时短暂,早期治疗者,均可 获康复,若正气虚弱,治疗不及时, 迁延日久,每多演变恶化。

2.肺痨与肺痿: 相同点:病位均在肺。 区别点:肺痿是多种肺部慢性疾患(包括 肺痈、肺痨、日久咳嗽)后期的转归,若肺 痨晚期导致肺叶瘦弱不用,出现干咳、咯吐 涎沫等症者,即已转属肺痿。
三、相关检查
1.X线检查不但可早期发现肺结核,而且可对病灶部 位、范围、性质、发展情况和治疗效果作出判断。X 线表现有浸润、干酪样变和空洞形成,均属于活动 性病变。 2.活动性肺结核痰中常可找到结核菌。条索状、结 节状病变经一定时期观察稳定不变或已纤维硬结、 痰菌阴性者,属于非活动性病灶。 3.结核菌素试验呈强阳性者,常提示体内有活动性 病灶,红细胞沉降率也可增快。
和治则。
3.唐宋晚清时期,明确了本病的病位、病机
三、• 围: 范
本篇所论述的肺痨,与西医学中的肺 结核相类同,可参考本节进行辨证治疗。
【病因病机】
一、病因:
接触患者 吸入有痨虫空气
痨虫侵肺
肺 痨
禀赋不足 酒色劳倦 病后失调 营养不良 正气内虚
.
痨虫:是一种特殊的邪气,具有传 染性,最易侵入肺脏,损伤肺阴。 故朱丹溪概括痨瘵的病理为“主乎 阴虚”。古人所称的痨虫即今日所 见的结核杆菌。

【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1、辨病理属性:区别阴虚、阴虚火旺、 气虚的不同,掌握肺与脾、肾的关系。 2、辨主症:临床应根据四大主虚培元,• 痨杀虫为治疗肺痨的基本原则 抗

三、分证论治
1、肺阴亏虚
症 • 状:四大主症(较轻)+胸痛、口干、颧红舌 红、脉细数。 治法:滋阴润肺 方药:月华丸 常用药:北沙参、麦冬、天冬、玉竹、百合、 白芨、百部。
• 症状:• 大主症(重)+形寒、消瘦、纳差、 四 喘咳、声音嘶哑、泄泻浮肿、舌质淡, 脉沉细。 治法:滋阴补阳 方药:补天大造丸 常用药:人参、黄芪、白术、山药、麦冬、 生地、五味子、阿胶、当归、枸杞、山萸肉、龟 版、鹿角胶、紫河车。

【预防调护】
本病应注意防重于治,要求在接触患者时,
3、气阴耗伤
• 症状:四大主症(较重)+纳呆、腹胀、便 溏、• 色咣白、疲倦、舌质嫩红、苔薄,脉细弱 面 无力。 治法:益气养阴 方药:保真汤 常用药:党参、黄芪、白术、甘草、山药、北 沙参、川百合、麦冬、地黄、阿胶、五味子、冬 虫夏草、白芨、百合、紫菀、冬花、苏子。

4、阴阳虚损
威海市中医院
王汝新
【概说】
一、概念
肺痨是一种具有传染性的慢性消耗性疾病。 由于正气内虚,感染痨虫,侵蚀肺脏所致, 以咳嗽,咯血,潮热、盗汗及身体逐渐消瘦 等症为主要临床表现。
二、沿革
1.在春秋战国至东汉末期,认为本病属慢性
劳损性疾病。

2.在魏晋到北宋时期,已认识到本病具有传 染的特点。

2、阴虚火旺
• 症状:• 大主症(较重)+腰酸痛、男者遗精, 四 女子月经不调甚至闭经,五心烦热,失眠易怒,• 形体日渐消瘦,舌质红绛,脉细数。 治法:滋阴降火 方药:百合固金汤 常用药:南、北沙参、大麦冬、玉竹、百合、 百部、白芨、生地、五味子、玄参、阿胶、龟版、 冬虫夏草。

复习思考题:
1.肺痨的主症是什么,其病因病机如何?
2.试述肺痨常见证型的症状、治法及方药。

3.肺痨预防与调护应注意什么?
谢谢
2012年9月17日

一、诊断依据

诊断
1.初期仅感疲劳乏力,干咳,食欲不振,形 体逐渐消瘦。病重者可出现咯血,潮热,颧红,盗 汗,形体明显消瘦等症。 2.有与肺痨患者密切接触史。 3.病灶部位呼吸音减弱或闻及支气管呼吸音 及湿啰音。 4.痰涂片或培养结核菌多呈阳性。 5.x线摄片可见肺部结核病灶。 6.血沉增快、结核菌素皮试呈强阳性有助于 诊断。
二、鉴别诊断
1.肺痨与虚劳(肺阴虚): 相同点:病位在肺,病性为阴虚,均为虚弱性疾 患。 区别点: 肺痨为痨虫侵袭所致,主要病变在肺,具有传染 性,是一个独立的慢性传染性疾病,以阴虚火旺 为其病理持点,以咳嗽、咯血、潮热、盗汗、消 瘦为主要临床症状。 虚劳:则由多种原因所导致慢性虚损证候的总称, 病程较长,病势缠绵,一般不传染,分别出现五 脏气、血、阴、阳亏虚的虚损症状。肺阴虚证是 其中的一种证型。
身佩安息香、或用雄黄擦鼻,同时须要饮食 适宜,不可饥饿,若体虚者,可服补药。既 病之后,不但要耐心治疗,还应重视摄生, 禁烟酒,慎房事,怡情志,适当进行体疗锻 炼,加强食养,忌食一切辛辣刺激动火燥液 之物。
【结语】
一、症状:以咳嗽、咯血、潮热、盗汗及身
体逐渐消瘦为主要临床特征。 二、病由感染“痨虫”所致 三、病位主要在肺,并与脾、肾等脏有关。 四、治疗应以补虚培元和治痨杀虫为原则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