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输层的两个主要协议
第五章运输层

TCP 与 UDP
两个对等运输实体在通信时传送的数据单位叫作 运输协议数据单元 TPDU (Transport Protocol Data Unit)。
TCP 传送的数据单位协议是 TCP 报文段 (segment)
UDP 传送的数据单位协议是 UDP 报文或用户数 据报。
课件制作人:邓小鸿
5.2 用户数据报协议 UDP
5.2.1 UDP 概述
UDP 只在 IP 的数据报服务之上增加 了很少一点的功能,即端口的功能和 差错检测的功能。
虽然 UDP 用户数据报只能提供不可靠 的交付,但 UDP 在某些方面有其特殊 的优点。
课件制作人:邓小鸿
UDP 的主要特点
计算机网络(第 5 版)
第 5 章 运输层
课件制作人:邓小鸿
第 5 章 运输层
5.1 运输层协议概述 5.1.1 进程之间的通信 5.1.2 运输层的两个主要协议 5.1.3 运输层的端口
5.2 用户数据报协议 UDP 5.2.1 UDP 概述 5.2.2 UDP 的首部格式
课件制作人:邓小鸿
第 5 章 运输层(续)
课件制作人:邓小鸿
面向报文的 UDP
发送方 UDP 对应用程序交下来的报文,在添 加首部后就向下交付 IP 层。UDP 对应用层交 下来的报文,既不合并,也不拆分,而是保留 这些报文的边界。
应用层交给 UDP 多长的报文,UDP 就照样发 送,即一次发送一个报文。
接收方 UDP 对 IP 层交上来的 UDP 用户数据 报,在去除首部后就原封不动地交付上层的应 用进程,一次交付一个完整的报文。
5.3 传输控制协议 TCP 概述 5.3.1 TCP 最主要的特点 5.3.2 TCP 的连接
计算机网络试卷86

《计算机网络》试卷86一、名词辨识(共10题,每题1分,共10分。
)用所给定义解释以下术语,将答案填入答题区,否则不给分。
1. LAN2.距离向量路由选择算法3. TELNET4.发送|接收时延5. TCP6. C|S7. TDM8. VLAN标记9.对称密码体制 10.线路交换A.指两个主机之间在通信时并不区分哪一个是服务请求方还是服务提供方。
B.是在因特网上最常用的也是传统的通信方式。
C.要求每个路由器在自己的链路状态发生变化时,将该路由器状态信息传送给网络中所有其他的路由器。
D.要求每个路由器维持一张路由表,该路由表给出了到达每个目的地已知的最短距离以及输出路线。
E.其协议为802.1d,解决了环路所带来的广播风暴问题。
F.其协议为802.1q,。
规定了VLAN的国际标准实现,从而使得不同厂商之间的VLAN互通成为可能G.允许动态地分配时隙,即允许每个周期内的各个时隙只分配给那些需要发送数据的信道。
H.将时隙预先分配给各个信道,并且时隙固定不变,因此各信道的发送与接收必须是同步的。
I.面向连接的可靠运输层协议。
J.无连接的不可靠运输层协议。
K.采用存储转发技术,每一个分组在因特网中独立地选择传输路径。
L.必须经过“建立连接—通话—释放连接”三个步骤的交换方式。
M.载波信号从发送结点传播到接收结点所需的时间。
N.一个站点从开始发送数据到数据发送完毕所需的时间,也可以是接收结点接收整个数据的全部时间。
O.加密密钥与解密密钥是相同的密码体制。
P.使用不同的加密密钥和解密密钥的密码体制。
Q.利用Internet实现互联网中远程登录功能的服务。
R.定义了浏览器怎样向万维网服务器请求万维网文档以及服务器怎样把文档传送给浏览器。
S.局限在较小范围内用微机或工作站通过高速通信线路相连而形成的网络。
T.提供了无线接入的功能。
二、填空(共10分,每空1分)11.网络协议的三要素是、语法和同步。
12.实现存储转发的方法有分组数据报和。
运输层的两个主要协议

TCP 与 UDP
两个对等运输实体在通信时传送的数据单位叫作运输协议数据单元 TPDU (Transport Protocol Data Unit)。
TCP 传送的数据单位协议是 TCP 报文段(segment)。 UDP 传送的数据单位协议是 UDP 报文或用户数据报。
UDP 与 TCP
UDP
无连接的协议,提供无连接服务; 其传送的运输协议数据单元TPDU是 UDP 报文或用户数据报;
支持单播、多播、广播;
不提供可靠交付; 简单。适用于很多应用,如:多媒体 应用等。
TCP
面向连接的协议,提供面向连接服务; 其传送的运输协议数据单元TPDU是 TCP 报文;
支持点对点单播,不支持多播、广播;
运输层的两个主要协议
运输层的两个主要协议
TCP/IP 的运输层有两个主要协议: 1. 用户数据报协议 UDP (User Datagram Protocol) 2. 传输控制协议 TCP (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应用层
UDP
TCP
IP
与各种网络接口
运输层
TCP/IP 体系中的运输层协议
提供可靠服务; 复杂。用于大多数应用,如:万维网、 电子邮件、文件传送等。
使用 UDP 和 TCP 的典型应用和应用层协议
应用
域名解析 服务
动态主机 配置
路由 选择
……
万维网 WWW
电子 邮件
文件 传送
……
应用层 DNS
DHCP
RIP
…… HTTP SMTP
FTP
……
运输层
UDP
TCP
网络层
IP
计算机网络试卷35

《计算机网络》试卷35一、单项选择题(20分,每题2分)1.应用层的FTP协议默认使用端口()。
A. 21B. 23C. 80D. 1612.按照数据传输方式分类,计算机网络可以分为()和点到点网络。
A. 局域网B. 以太网C. 广域网D. 广播网络3.进行子网划分时,子网位来自于分类IP地址的()位。
A. 网络IDB. 主机IDC. 最前面若干D. 最后面若干4.下列算法中,不属于对称加密算法的是()。
A. DESB. RSAC. AESD. IDEA5.IP地址211.85.1.200属于()类地址。
A. AB. BC.CD.D6.TCP/IP协议栈的传输层主要有两个协议:TCP和()。
A. UDPB.IPC.FTPD. HTTP7.Windows下用于测试的ping命令使用了网络层的()协议。
A.TCPB.ICMPC. CSMAD. FTP8.在现在的局域网中,连接PC机时使用最多的媒体是()。
A.光纤B.无线C.同轴电缆D.双绞线9. ARP协议用于完成IP地址到()地址的转换。
A.无线B.端口C.网络D. MAC10.下列域名最可能属于商业机构的网站是()。
A) B) C) D)二、简答题(共30分,每题15分)1.简述以太网使用的CDMA/CD协议的要点。
2.简述电路交换、分组交换、报文交换三种交换方式在数据传送阶段的主要特点。
三、计算题(共30分,每题15分)1.某单位拥有的网络为192.9.200.0,若现在需要划分出4个子网,则可划分的子网掩码是多少?每个子网有多少个IP地址可以分配给主机?请写出前两个子网ID及其可用IP地址范围(全0全1子网不能分配)。
2.已知信息位串为1010011,若生成多项式G(x)=x4+x3+x+1,求其对应的CRC校验码。
四、应用题(共20分,每题10分)1.假设某次IP链路测试结果如下:(10分)C:\ >ping 参数Pinging [211.85.1.3] with 200 bytes of data:Reply from 211.85.1.3: bytes=200 time=10ms TTL=56Reply from 211.85.1.3: bytes=200 time=20ms TTL=56Request timed out.Reply from 211.85.1.3: bytes=200 time=15ms TTL=56Ping statistics for 114.80.130.90:Packets: Sent = 4, Received = 3, Lost = 1 (25% loss),Approximate round trip times in milli-seconds:Minimum = 10ms, Maximum = 20ms, Average = 15ms则此次ping命令后的参数应为(),该测试发送了()个数据包,每个数据包大小为()字节,有()个数据包发送成功,数据平均往返时间是()ms2.某台计算机执行netstat命令后输出结果如下:(10分)Active ConnectionsProto Local Address Foreign Address State PIDTCP 0.0.0.0:135 0.0.0.0:0 LISTENING 1476TCP 192.168.1.101:3558 61.183.22.160:21 ESTABLISHED 2088TCP 192.168.1.101:3570 222.73.78.246:80 ESTABLISHED 1975TCP 192.168.1.101:3574 111.177.111.208:443 E STABLISHED 2002UDP 0.0.0.0:4000 *:* 884则此计算机使用的netstat命令参数形式应该是();此计算机访问了IP地址是()的WEB网站;此计算机访问了IP地址是()的FTP服务;此计算机对111.177.111.208的访问是由进程ID为()的进程发起的;此计算机的IP地址为()。
运输层知识点总结

运输层知识点总结运输层是OSI模型中的第四层,负责在主机之间提供端到端的数据传输服务。
运输层使用端口号来识别不同的应用程序,并为这些应用程序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服务。
本文将总结运输层的知识点,包括运输层的功能、协议、特性等内容。
1. 运输层的功能运输层主要有两个功能,一是提供端到端的数据传输服务,二是为应用层提供端口号和流控制。
具体来说,运输层负责将应用层的数据分割成适合传输的数据段,并为这些数据段提供可靠的传输服务。
此外,运输层还负责数据的多路复用与分解,即将来自不同应用程序的数据段合并到一个数据流中传输,然后再分解成适合不同应用程序的数据段。
2. 运输层的协议在运输层有两个主要的协议,即传输控制协议(TCP)和用户数据报协议(UDP)。
TCP 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服务,具有数据校验、流量控制、拥塞控制等功能,适用于需要可靠数据传输的应用程序,如电子邮件、文件传输等。
UDP则提供不可靠的数据传输服务,不具有数据校验、流量控制等功能,适用于实时性要求高的应用程序,如视频会议、在线游戏等。
3. 运输层的特性运输层有多种特性,包括可靠性、流量控制、拥塞控制等。
其中,可靠性是运输层最重要的特性之一,即保证数据传输的正确性和完整性。
为了实现可靠传输,TCP使用序号、确认应答、重传机制等技术。
流量控制是另一个重要的特性,即控制发送方的发送速率,使得接收方可以处理接收到的数据。
拥塞控制是为了避免网络拥塞,使得网络能够在高负载时保持稳定运行。
4. 运输层的端口号运输层使用端口号来识别不同的应用程序。
端口号是一个16位的数字,范围从0到65535。
其中,0到1023的端口号是系统端口号,用于系统服务和常用应用程序,如HTTP的端口号是80,SMTP的端口号是25。
1024到49151的端口号是注册端口号,用于一些常用应用程序,如FTP的端口号是21,Telnet的端口号是23。
49152到65535的端口号是动态或私有端口号,用于一些临时性应用程序。
计网知识点 (1)

1.三网合一指的是电信网络,有线电视网络,计算机网络。
2.互联网两个基本特点是连通性和共享。
3.资源共享是信息共享,软件共享和硬件共享。
4.计算机网络由若干结点和链路组成。
5.1983年是互联网的诞生时间。
6.互联网服务提供者ISP(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
7.万维网WWW(World Wide Web)是一个大规模的联机式的信息储藏所。
8.RFC(Request For Comments)意思是请求评论。
9.互联网的正式标准经过了三个阶段,即互联网草案,建议标准,互联网标准。
10.互联网的组成分为边缘部分和核心部分。
边缘部分是指互联网上的所有主机,核心部分是指各种复杂的网络线路。
11.计算机之间的通信方式分为客户-服务器方式(C/S)和对等连接方式(P2P)。
12.三种交换方式是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
13.带宽本来是指某个信号具有的频带宽度,在计算机网络中表示单位时间内某信道所能通过的“最高数据率”。
14.时延分为发送时延,传播时延,处理时延,排队时延。
15.往返时间RTT(Round-Trip Time)。
16.开放系统互联基本参考模型OSI/RM(Open SystemsInterconnection Reference Model)。
17.系统网络体系结构SNA(System Network Architecture)。
18.协议三要素是指语法,语义,同步。
19.计算机网络的各层及其协议的集合就是网络的体系结构。
20.OSI七层模型由上到下分别为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运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
21.TCP/IP体系结构从上到下分别为应用层,运输层,网际层,网络接口层。
结合OSI模型后为五层协议的体系结构,分别为应用层,运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
22.运输层两个主要协议为传输控制协议TCP(TransmissionControl Protocol)和用户数据报协议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网络层的主要协议为IP(Internet Protocol)协议。
计算机网络(含答案)

计算机网络复习范围一、基础知识1、计算机网络系统由通信子网和资源子网组成。
2、电路交换网络中的多路复用包括频分多路复用和时分多路复用。
3、协议是控制网络中信息接收和发送的一组软件。
4、存储转发时延是将一个分组转发到输出链路上所需时间。
5、DNS实际上是一个服务器软件,运行在指定的计算机上,完成域名到IP的映射。
6、计算机网络按作用范围分为局域网,广域网和城域网。
7、在通信技术中,通信信道的类型有两类:广播通信信道与点到点通信信道。
8、计算机网络按拓扑结构主要分为星形、环形、总线、树形、分布式。
9、调制是将数字信号转换成模拟信号。
解调:将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
10、双绞线电缆分为屏蔽双绞线STP和非屏蔽双绞线UTP。
11、HTTP和FTP都是应用协议,一个重要区别就是FTP使用了两个并行的TCP连接来传输信息,一个用来传输数据,另一个用来传输控制信号。
12、网络应用程序体系结构是客户机/服务器,对等P2P和客户机/服务器与P2P的混合。
13、套接字是同一台主机内应用层与运输层之间的接口。
14、应用层协议有很多种,我们经常使用的有HTTP、FTP、SMTP等。
15、运输层的两个协议分别是用户数据报协议UDP、传输控制协议TCP。
16、HTTP(超文本传输协议)使用的端口号是80。
17、URL:Uniform Resource Locator,统一资源定位符,存放对象的服务器主机名和对象的路径名。
18、拥塞是指太多的源发送太多太快的数据,使网络来不及处理,具有表现为:丢包(路由器缓冲区溢出)和长时延(路由器缓冲区中排队)。
19、转发:当一个分组到达某个路由器的输入链路时,该路由器必须将其移动到合适的输出链路。
选路:确定分组从发送方流向接收方时所经过的路由或路径。
20、广播链路:许多主机被连接到相同的通信信道。
点对点通信链路:直接链接两个节点的链路,每一端有一个节点。
21、链路层功能:将分组通过一个链路,从一个节点传输到邻近的另一个节点。
计算机网络试卷79

《计算机网络》试卷79一、名词辨识(共10题,每题1分,共10分。
)用所给定义解释以下术语,将答案填入答题区,否则不给分。
1.计算机网络 2.网络体系结构 3.路由器 4.对称加密 5.服务攻击6.EGP 7.URL 8.IPv6地址 9.NAT 10.TCPA.工作在网络层,用于转发IP分组的网络互连设备。
B.工作在网络层,通过硬件实现IP分组高速交换的设备。
C.无连接的、不可靠的传输层协议。
D.面向连接的、可靠的传输层协议。
E.加密的密钥可以公开,解密的密钥需要保密的加密技术。
F.对信息的加密与解密都使用相同密钥的加密技术。
G.存在着一种能为用户自动管理资源的网络操作系统,由它自动调用完成用户任务所需的资源,整个网络系统对用户来说就象是一个大的计算机系统一样。
H.能以互相共享资源的方式互联起来的自治计算机系统的集合。
I.不同自治系统的路由器之间交换路由的协议。
J.在一个自治系统内部使用的路由选择协议。
K.实现将内部网络使用的专用IP地址与公共IP地址转换的协议。
L.支持多种协议,不仅在拨号电话线,并且在路由器-路由器之间的专线上得到广泛应用的Internet数据链路层协议。
M.利用Internet实现互联网中远程登录功能的服务。
N.能从Internet上得到资源的位置和访问方法的一种表示。
O.计算机网络层次结构模型和各层协议的集合。
P.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定的网络层次模型。
Q.针对网络层等低层协议进行的攻击。
R.对网络服务器发起攻击,造成该网络“拒绝服务”,使网络不能正常工作的攻击方式。
S.长度为128位的网络层地址。
T.使用“网络前缀”取代标准分类的二级IP地址结构,以可变大小地址块的方法进行分配的地址类型。
二、填空(共10分,每空1分)11.1969年诞生的是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12.计算机网络本质的活动是实现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主机之间的进程通信,以实现的各种网络服务功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1.2 运输层的两个主要协议
TCP/IP 的运输层有两个主要协议:
•(1) 用户数据报协议 UDP (User Datagram Protocol)
应用层
•(2) 传输控制协议 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运输层
UDP
TCP
IP
与各种网络接口
TCP/IP 体系中的运输层协议
TCP 与 UDP
•两个对等运输实体在通信时传送的数据单位叫作运输协议数据单元TPDU (Transport Protocol Data Unit)。
•TCP 传送的数据单位协议是TCP 报文段(segment)。
• UDP 传送的数据单位协议是UDP 报文或用户数据报。
TCP 与 UDP
•UDP:一种无连接协议
•提供无连接服务。
•在传送数据之前不需要先建立连接。
•传送的数据单位协议是UDP 报文或用户数据报。
•对方的运输层在收到 UDP 报文后,不需要给出任何确认。
•虽然UDP 不提供可靠交付,但在某些情况下 UDP 是一种最有效的工作方式。
TCP 与 UDP
•TCP:一种面向连接的协议
•提供面向连接的服务。
•传送的数据单位协议是TCP 报文段(segment)。
•TCP 不提供广播或多播服务。
•由于TCP 要提供可靠的、面向连接的运输服务,因此不可避免地增加了许多的开销。
这不仅使协议数据单元的首部增大很多,还要占用许多的处理机资源。
还要强调两点
•运输层的 UDP 用户数据报与网际层的IP数据报有很大区别。
•IP 数据报要经过互连网中许多路由器的存储转发。
•UDP 用户数据报是在运输层的端到端抽象的逻辑信道中传送的。
•TCP 报文段是在运输层抽象的端到端逻辑信道中传送,这种信道是可靠的全双工信道。
但这样的信道却不知道究竟经过了哪些路由器,而这些路由器也根本不知道上面的运输层是否建立了 TCP 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