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部编版上册第6课《画》

合集下载

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第6课《画》教学实录

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第6课《画》教学实录

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第6课《画》教学实录一、前言课程背景《画》是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的第6课,通过这一课程,学生将接触到关于画画的知识,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目标1.了解画画的基本知识,如颜色,形状等;2.培养学生对绘画的兴趣;3.提高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二、教学过程1. 导入在开始这节课之前,可以让学生回顾一下上节课的内容,引导他们对画画产生兴趣。

2. 学习内容1.学生学习颜色的基本概念,老师可以准备一些颜料或彩色纸让学生观察和尝试。

2.学生学习不同形状的名称,可以通过游戏的形式让学生认识各种形状。

3.给学生讲解如何用画笔画图,可以示范一些简单的画法,引导学生尝试。

3. 实践操作1.老师可以给学生一些简单的绘画任务,如画一个笑脸或画一颗树,让学生自己动手实践。

2.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可以让大家交流和互相学习。

4. 总结在课程结束之前,老师可以给学生一些简单的总结,让他们回想整个课程学到的知识,鼓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多多练习画画。

三、教学反思通过这堂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对画画有着浓厚的兴趣,他们在实践操作中展现出了较好的创造力。

不过,也有一部分学生在颜色和形状的认知上存在一定的混淆,我将在以后的教学中加强这方面的讲解。

四、课后作业完成绘画任务,画一幅你喜欢的图画,发挥想象力,展示在下堂课上。

五、延伸阅读1.《看图说话:绘本演绎课堂》2.《教学中的绘画艺术》六、心得体会本节课让我更深入地了解了学生对画画的表现和认知,也让我看到了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引导他们通过画画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

以上是《画》教学实录的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年级上册语文课件-识字(二)第6课《画》 人教部编版

一年级上册语文课件-识字(二)第6课《画》 人教部编版
远 看/ 山 有 色,
jìn tīnɡ shuǐ wú shēnɡ
近 听/ 水 无 声。
chūn qù huā hái zài
春 去/ 花 还 在,
rén lái niǎo bù jīnɡ
人来/ 鸟 不 惊。
同桌齐读,相互指出不 正确的读音,互相教一 教,读一读。
huà

yuǎn kàn shān yǒu sè
远 看/ 山 有 色,
jìn tīnɡ shuǐ wú shēnɡ
近 听/ 水 无 声。
chūn qù huā hái zài
春 去/ 花 还 在,
rén lái niǎo bù jīnɡ
人来 /鸟 不 惊。
你从哪些地 方看出这是
一幅画?
在远处看。
在近处听。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在远处可以看见山有明亮的颜色,在 近处却听不到流水的声音。
多音字
读一读下面的句子,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春去花还在

hái(还有)

huán(还钱)
加点的字 是多音hái)有一些人到现在也没还(huán)钱。


远 有 色近 听 无 声去 还 来
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带生字的句子多读几遍,注意诗歌的节奏。
图上画了些什么?
山 水 花 鸟
我会写
提示:点击生字进入详细讲解。
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讨论书写注意事项。
写一写
1.在生字本上练习书写,师生评价。 2.听写生字、词语。 3.对照下面的词语,同桌互批,纠正错字。
大水 来去 不去
读古诗,圈出诗中描写的景物。
yuǎn kàn shān yǒu sè

人教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第6课《画》(第一课时)

人教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第6课《画》(第一课时)

人教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第6课《画》(第一课时)一、课文内容概述《画》是人教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的第6课,本课主要通过描述小学生小华看到一幅画后的感受和想象,引导学生感受美,激发学生对绘画的兴趣。

二、课文详解1. 小华看见了一幅画小华在学校的教室里看见了一幅画,画面中是一个小朋友坐在椅子上,手里拿着一支笔,认真地作画。

2. 小华的想象小华看到画中的小朋友认真地作画,他脑海中涌现出画中小朋友的形象,想象画中小朋友画的是一个美丽的太阳。

3. 画的神奇小华被画中的内容所吸引,感叹画的神奇之处,他愿意成为画家,这样也可以画出美丽的画作。

三、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并感受到画的魅力,激发学生对绘画的兴趣。

2.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启发学生对美的感悟和理解,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美的品质。

四、教学重点及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画的神奇。

2.感受画中小朋友的认真和专注,引导学生认真对待每一件事情。

2. 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想象力来描绘画中场景。

2.培养学生对美的审美情感和感悟。

五、教学过程1. 导入老师可通过简单的引导,让学生展开对“画”字的联想。

例如,可以让学生说说自己在日常生活中见过的各种画。

2. 学习课文带领学生朗读课文并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展开对课文内容的讨论。

3. 分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让小组展示出他们对课文的理解和想法,增加学生互动和参与感。

4. 组织绘画活动让学生自由绘画,可以让学生画自己对“画”的想象,也可以引导学生重现课文中描述的内容。

六、教学反思《画》一课通过描述小学生对画的感悟和想象,激发了学生对美的追求和对绘画的兴趣。

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引导学生用心感受美,培养学生细心观察和认真对待事物的品质。

七、作业布置作业:让学生完成一幅自由绘画作品,要求学生在画作中展现对美的感悟和想象力。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识字6《画》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识字6《画》课文原文及教案
3、描红,教师巡视指导。
4、评议展示。
(在一年级起步阶段,要打好写字基础。教师要严格要求,严格训练,写字贵在精,而不在多。要教会学生运笔的方法,把字写工整、写漂亮。) 教案2
[教学目标]
(用一幅画引出课题,让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在美的情境中进入课堂,受到美的熏陶,体现课程整合的思想。)
对话平台
欣赏
教师配乐朗诵课文,学生边听边欣赏“画”。
(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体会大自然的美和诗句的韵律美。)
识字
1、同学们也想读吗?要想读得好得先过生字宝宝这一关,你们有没有信心?
2、出示本课生字,你认识哪个就读哪个。说说你是在哪里认识这些字的。(引导学生交流识字经验,增强学生识字的信心和识字的愿望。对识字量大的学生及时鼓励。)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识字
【导语】本课有一幅经过装裱的山水画和一首五言谜语诗。画上有山、水、花、鸟。整幅画面给人以山水相衬、鸟语花香的美感。课文以“画”这个谜底为中心,抓住山水画的形象特征展开描述。图文对应,妙趣横生。无忧考网准备了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课文
远看山有色,
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
人来鸟不惊。 教案1
拓展
1、结合课前收集的谜语,举行猜谜语竞赛,评出“猜谜小能手”。
2、你喜欢这幅画吗?喜欢的话就动动你的小巧手把这幅画画出来吧!
写字
1、出示“文、六”这两个要求会写的字。你会读会写吗?(领读,齐读,然后书空。注意“六”字的最后一笔是“点”,不要写成“捺”)
2、这两个字怎样写好看?(观察每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教师范写。
6、认读带拼音的生字。(可以指名读,领读,齐读,开火车读)
7、摘掉拼音帽子的生字宝宝你还认识吗?请你通过这一关!

《画》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优秀课件

《画》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优秀课件

谜底:手

山 鸟 水

猜一猜

远 看 山 有 色, 近 听 水 无 声。 春 去 花 还 在, 人 来 鸟 不 惊。

读一读

远 看 山 有 色, 近 听 水 无 声。 春 去 花 还 在, 人 来 鸟 不 惊。

小资料
谜语 就是源于民间口头文学,以物、诗句、
成语等为谜底,用隐喻、形似、暗示或描写特 征的方法做出谜面,供人猜测。谜语一般由谜 面、迷目和谜底三部分组成。

课程继续
1.复习生字和偏旁。 2.展开想象,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色,知
道是一幅山水画。 3.背诵课文。

我会认
yuǎn
远方

无声
yǒu
有人
shēnɡ
声音

色彩

去世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jìn tīnɡ
近处 听见
hái lái
还在 来去

远看山有色
想一想
从远处看,山是有颜色的。
生活实际:山远看是没有颜色的 与实际生活不同
读一读
描写的不是现实生活,只有在 画中才能出现这些景象。

远看山有色, 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 人来鸟不惊。
读一读
描写出在画中山水的特点,给 人以山水相衬之感。
描写出在画中花鸟的特点,给 人以鸟语花香的美感。

想一想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由“远”和“近”两个字我们可以看出第一、二句诗采
用了
组词 水波 开水 书写 第一笔在竖中线上,第二笔横撇 指导 不要写成两笔,而三、四笔不要
写成一笔。

人教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画》课件ppt

人教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画》课件ppt

我会认 yuǎn
远方

远处
造句:周末,爸爸要去远方出差。
yǒu
有时

没有
造句:月亮有时像圆盘,有时像镰刀。
6画
走之旁

偏旁学习
读写要领 记住偏旁
共三笔,上面是点, 下面部分是两笔,最 后一笔是捺不是横。
“辶”多与走路或路 有关。
示例字
还远近
6画


红色

白色
造句:这件红色的连衣裙真漂亮。
jìn
亲近

(远)看山有(色) , (近)听水无(声) 。 (春)去花(还在), (人)来鸟(不惊)。
6画
学完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想?和同学说一说。
学完这篇课文,我掌握了反义词识字的 方法,如“远——近”“来——去”,并了 解了一种新的古诗——谜语诗。诗中描绘的 景色可以在画中一一找到,也是对谜底的暗 示。

近处
造句:我在小路近处发现一丛美丽的花。
6画
斜刀头
偏旁学习
读写要领 记住偏旁
第一笔是撇,第二 笔是横撇。
通常在字的上部, 看上去是倾斜的。
示例字

6画
tīnɡ

好听 听到
造句:爸爸唱歌真好听。

无色

无法
造句:水是无色的。
6画
shēnɡ

笑声 歌声
造句:妹妹的笑声真好听。


离去 回去
造句:妈妈在村头望着我们离去。
字词听写
6画
再见
6画
偏旁归类 “远、近、还”是走之旁。
换偏旁
爸——色 天——无
运用反义词 编句子

人教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第6课《画》教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第6课《画》教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第6课《画》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能够认识《画》这篇课文。

2.能够理解故事背后的寓意。

3.能够掌握本课时的重点词语和句子。

能力目标1.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画。

2.能够感知绘画的美和灵性。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对画的热爱和兴趣。

2.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艺术欣赏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能够熟练朗读课文。

2.能够理解和表达画的美和感受。

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表达对画的情感。

2.如何启发学生对画的理解和想象能力。

三、教学准备教学材料1.课文《画》2.教学图片或实物画作3.课堂小组讨论材料教学环境1.教室内放置画作2.保证课堂安静的环境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5分钟)1.让学生看课文标题《画》,并问学生:你们知道画是什么吗?你们喜欢画吗?第二步:导读(10分钟)1.老师朗读课文,让学生跟读。

2.以问题和图片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畅想画的美和灵性。

第三步:学习(15分钟)1.课文学习和解读,老师讲解生字生词,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2.分组讨论,让学生谈谈自己对画的感受和理解。

第四步:练习(15分钟)1.学生就课文中的问题进行思考和讨论。

2.老师给出几幅画作,让学生用文字描述这些画作的美和自己的感受。

第五步:总结(5分钟)1.整理本节课的重点,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鼓励学生对画的理解和欣赏。

五、课堂作业1.写一篇关于画的短文,描述自己对画的看法和感受。

2.自己动手画一幅小画,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对画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有待提高。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多地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和表达,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他们对画的审美情感和艺术欣赏能力。

一年级语文第六课画

一年级语文第六课画

一年级语文第六课《画》
《画》为唐代著名诗人王维所做的一首五言绝句,是一首谜语诗。

诗人通过文字的描述,把一幅美丽的风景卷轴徐徐展现出来:苍翠的山,流动的水,绽放的花,可爱的鸟,一派鲜活生动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画中美好事物的向往之情。

现入选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教材,是第六课的课文。

下边整理分享这首诗的原文、译文及生字组词。


唐·王维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译文】
在远处可以看清山有青翠的颜色,在近处却听不到流水的声音。

春天过去了但花儿还是常开不败,人走近,枝头上的鸟儿却纹丝不动。

【生字组词】
水shuǐ:开水、口水、水中;
去qù:下去、去向、不去;
来lái:来去、来了、来回;
不bù:不去、不要、不了;
远yuǎn:远方、远处、不远;
有yǒu:有了、没有、有人;
色sè:彩色、色彩、颜色;
近jìn:远近、近处、近了;
听tīng:听见、听说、好听;
无wú:无云、无处、无力;
声shēng:声音、歌声、大声;
还hái:还有、还来、还是。

第1页(共1页)。

一年级上册语文课件-6《画》∣人教部编版 (共56张PPT)

一年级上册语文课件-6《画》∣人教部编版 (共56张PPT)
一年级上册语文课件-6《画》
单击添加副标题
汇报人:
目录
01 03 05 07
单击添加目录项标题
02
课文内容解析
04
课文中的德育元素
06
课后作业与延伸阅读
课程导入 课文中的知识点
课堂互动环节
01
添加章节标题
02
课程导入
课程背景介绍
一年级上册语文课件-6《画》 的课程目标
一年级上册语文课件-6《画》 的教材内容
04
课文中的知识点
文学知识点
文学体裁:诗歌 主题思想:通过画笔展现自然之美 文学手法: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语言特点:简练、生动、形象
历史知识点
课文背景:介绍《画》的创作背景和历史背景 文化知识点:介绍《画》所涉及的文化知识和传统文化 语文知识点:分析《画》中的语文知识点,如字词、语法、修辞等 拓展知识点:介绍与《画》相关的其他知识点,如历史事件、文化典故等
角色扮演
学生扮演课文中的角色,进行朗读和表演 老师引导学生进入情境,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增加课堂互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培养学生的表演和语言表达能力
07
课后作业与延伸阅读
Hale Waihona Puke 课后作业布置背诵《画》这首诗 抄写《画》这首诗的生字词 完成课后练习题 阅读与《画》主题相关的其他古诗
延伸阅读推荐
《画》相关书籍推荐 一年级上册语文其他课文延伸阅读推荐 适合一年级学生的阅读材料推荐 拓展学生阅读视野的书籍推荐
阅读反馈与分享
延伸阅读:推荐相关书籍或 文章,引导学生深入了解主 题
课后作业:阅读相关文章, 完成阅读笔记
分享交流:组织学生进行小 组讨论,分享阅读心得和体

部编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识字6 《画》优秀教案含教学反思

部编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识字6 《画》优秀教案含教学反思

部编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识字6 《画》优秀教案含教学反

一、教案概述
•课题:《画》
•识字内容:6
•适用对象:部编人教版一年级学生
•教学目标:
1.理解识字“画”字的基本含义和常见使用场景;
2.能够正确书写识字“画”字;
3.能够通过亲身感受理解绘画的乐趣和意义。

二、教学过程
1. 导入活动
•通过展示有关绘画的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思考“画”字的意义和用途。

2. 学习“画”字
•带领学生一起认读“画”字,并通过笔画顺序演示正确的书写方法。

•让学生反复练习书写“画”字,注意笔画的顺序和结构。

3. 活动设计
•安排绘画活动,让学生通过绘画来理解“画”字的含义,并体验绘画的乐趣。

•老师可以提供不同的绘画题材和工具,让学生自由发挥,展示个性和创造力。

4. 总结和展示
•老师和学生一起总结绘画活动的收获和体验,互相展示自己的作品并相互欣赏。

三、教学反思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理解“画”字的含义,而不是止步于纸面文字的认读和书写。

•绘画活动要注重引导学生发挥创意和表达个性,避免过多的干预和限制,让学生感受自由和乐趣。

四、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画》这个词对一年级学生来说不仅仅是一个汉字,更是
一种表达和创造的方式。

希望学生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能够通过绘画表达内心世界,展现自己的情感和想法。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6《画》说课稿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6《画》说课稿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6《画》说课稿一、教材内容分析《画》是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的第六课,主要通过描述画家画画的场景,引导学生了解绘画的基本过程和作品。

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感悟、想象,激发他们对画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听懂、读懂、说出《画》这篇课文,掌握文章中的关键词语,了解画家画画的基本过程。

2.过程与方法:通过听、说、读、写等多种方式,帮助学生全面理解《画》,培养他们的观察、想象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和欣赏能力,激发他们对艺术的兴趣,促进他们的审美情感的发展。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掌握文章中的关键词语。

2.描述画家画画的情景。

### 难点3.听懂、读懂课文,理解其中的细节描写。

4.运用语言描述画家的动作和情感,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教学内容与方法内容安排1.课前热身: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画家作画的过程,引入话题。

2.学习课文:听读原文,学习文章内容,让学生理解画家画画的场景。

3.语言点拓展:帮助学生掌握关键词语,引导学生描述画家的动作和情感。

4.情感体验:通过讨论、表演等形式,让学生感知画的美和画家的用心。

5.课堂练习:进行听力、口语、书写等各种练习,巩固所学内容。

教学方法1.视听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形式,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2.互动对话法:鼓励学生之间互相交流讨论,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合作学习法:分组活动,让学生合作完成任务,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4.情感体验法:利用情感体验的方式,让学生更深入地感受到画的魅力。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堂课的教学,学生积极参与、表现出对文学艺术的兴趣和热爱。

但也发现部分学生课前准备不充分,对课文理解不够深入,需进一步提升学生学习自觉性。

在后续教学中,将注重巩固和拓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引导他们更深入地理解文学作品,提高审美水平。

以上就是对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6《画》说课稿的详细分析和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老师们更好地教授这一课程内容。

人教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6《画》教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6《画》教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6《画》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听懂老师朗读《画》,理解故事大意。

2.能朗读课文,准确把握语音语调。

3.能够用简单语言描述画的内容和作品中的人物。

4.能够感受到绘画的美和乐趣,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重点1.课文的朗读和理解。

2.对画作的描述和感受。

三、教学准备1.课文朗读录音。

2.课文分析及其图片。

3.水彩笔、彩色铅笔、画纸等绘画工具。

四、教学过程1. 复习导入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对上节课所学内容进行复习,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学习新知识1.朗读课文《画》请学生跟读,注意语音语调。

2.课文理解通过提问和讨论,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及表达的意义。

3.图片欣赏展示课文中提到的画作图片,让学生观察作品的细节并描述其中的人物和场景。

3. 拓展活动1.课文内容表演分组表演课文内容,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与体会故事情节。

2.绘画创作让学生用自己的想象力和感受绘制一幅画作,可以是课文中描述的场景或自己的创意主题。

4. 课堂小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激发学生对绘画的兴趣和热情。

五、课后作业1.背诵课文《画》。

2.完成绘画作业,描述自己的作品内容。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围绕《画》展开,通过朗读、理解课文内容,欣赏画作,展开绘画创作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全面感知和体验绘画艺术的魅力,激发他们的创造潜能和想象力。

在未来的教学中,可以适当增加与绘画相关的知识,引导学生在绘画艺术中不断探索与发展。

以上是本堂课的教学计划,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6.《画》 教案 一年级上册语文古诗 部编版

6.《画》 教案    一年级上册语文古诗 部编版

6.《画》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古诗《画》,并理解诗句的含义。

(2)能够用简洁的语言描述诗句中的画面。

(3)能够用自己的话表达对诗句的理解和感受。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听、说、读、写等多种方式,感知和理解古诗的内容。

(2)通过观察、想象、表达等活动,培养对古诗的欣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3)通过小组合作,提高与他人合作学习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对古诗的热爱和兴趣,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

(2)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提高对美的感知和表达能力。

(3)培养合作意识,增强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教学内容:古诗《画》。

2.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古诗,理解诗句的含义,用自己的话表达对诗句的理解和感受。

3. 教学难点:用自己的话表达对诗句的理解和感受。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古诗《画》的插图,引导学生观察插图中的画面。

(2)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插图中的画面。

(3)教师引导学生猜测插图中的画面与古诗《画》的关系。

2. 学习古诗(1)教师出示古诗《画》,学生自读古诗。

(2)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诗句的含义。

(3)教师指导学生朗读古诗,注意语气和节奏。

3. 体会诗意(1)教师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表达对诗句的理解和感受。

(2)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探讨诗句的含义和感受。

(3)教师组织小组汇报,分享对诗句的理解和感受。

4. 拓展活动(1)教师出示其他古诗的插图,学生观察插图并猜测古诗的内容。

(2)学生进行小组合作,用自己的话表达对古诗的理解和感受。

(3)教师组织小组汇报,分享对古诗的理解和感受。

5. 总结与反思(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收获。

(2)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总结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效果。

(3)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和反馈。

四、作业布置1. 抄写古诗《画》,并背诵古诗。

2. 根据古诗《画》的内容,用自己的话写一篇短文。

3. 预习下一节课的古诗《静夜思》。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识字6《画》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识字6《画》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识字6《画》课文原文及教案课文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教案1教学目标1、认识11个生字,会写4个字。

认识“辶、忄”两个偏旁。

2、知道“远”和“近”、“有”和“无”、“来”和“去”是意思相反的词。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理解诗句的主要内容,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色,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练习朗读。

课前准备1、课件或挂图,民族音乐的磁带。

2、学生课前自制的生字卡片,水彩笔。

教学时数两课时教学流程第一课时切入举偶1、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谁能说个谜语让大家猜一猜?(同学之间互相出谜语,互相猜,教师也参与其中)老师也出个谜语大家猜一猜好吗?“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学生猜谜语)这则谜语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画》。

(板书课题)(好动、好奇、爱表现是低年级学生的特点,利用他们感兴趣的谜语引出课题,一下子抓住了孩子的心,激发了孩子们学习课文的热情,为教学成功地展开打下良好基础。

)2、(出示挂图或课件)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是一幅山水画)请你们看看画上都有什么?(指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观察)今天咱们就来学习一首谜语诗《画》(板书课题)[内容来于斐-斐_课-件_园](用一幅画引出课题,让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在美的情境中进入课堂,受到美的熏陶,体现课程整合的思想。

) 对话平台欣赏教师配乐朗诵课文,学生边听边欣赏“画”。

(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体会大自然的美和诗句的韵律美。

)识字1、同学们也想读吗?要想读得好得先过生字宝宝这一关,你们有没有信心?2、出示本课生字,你认识哪个就读哪个。

说说你是在哪里认识这些字的。

(引导学生交流识字经验,增强学生识字的信心和识字的愿望。

对识字量大的学生及时鼓励。

)3、自读课文,边读边用自己喜欢的符号画出生字表中的生字,借肋拼音多读几遍。

4、利用生字卡片在组内交流识字方法。

(认识“辶、忄”两个新偏旁。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识字6《画》教案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识字6《画》教案

6画教案设计教学目的1.通过偏旁归类、反义词识字等方法,认识“远、色〞等10个生字和走之1个偏旁。

会写“水、去〞等4个字。

2.正确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图文结合,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象。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通过偏旁归类、反义词识字等方法,识记生字。

认识走之1个偏旁。

课前准备老师准备:1.制作带有反义词的头饰。

2.一幅山水画。

(画上题写着?画?这首诗。

)3.制作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预习生字,朗读课文,打印学生活动卡。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课时目的1.通过偏旁归类、反义词识字等方法,认识“远、有〞等10个生字和走之1个偏旁,正确书写“水、去〞2个字。

2.在图文结合、归类识字的过程中理解生字的意思,并在此根底上理解古诗的大意。

3.能正确朗读古诗。

教学过程板块一观察图画,初读古诗活动1观察并交流图画,猜谜语1.课件出示一幅山水画,引导学生观察图画。

(1)导入: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幅精巧的山水画。

(2)引导学生按一定顺序观察画面。

小朋友们,你们看到了什么?学生按照从上到下、从远到近的顺序说一说画面上的内容。

(老师根据学生的答复,相机板书“山、水、花、鸟〞。

)2.课件出示古诗?画?,学生猜谜语。

老师读这首谜语诗,引导学生猜猜谜底是什么。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过渡:接下来,就让我们一同走进这首诗,体会诗中描绘的画面。

(课件出示)活动2出示初读要求,同桌合作完成1.根据初读要求,学生自由读古诗,把不认识的字用铅笔标出来,借助拼音读正确。

2.同桌合作,互相交流。

(1)同桌互读生字,互相指出读得不正确的字音,互相教一教。

(2)同桌配合读诗句:两人分行读诗句,其他同学评价,及时纠正字音。

3.考察同桌合作学习情况。

4.齐读古诗。

操作指导:要引导学生发现画中有诗,诗中有画。

在读诗看画中初步认识事物和生字,把读诗、交流引入活动情境,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

还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提出初读要求,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才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年级部编版上册第6课《画》
《画》是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一首古诗。

课文有一幅经过装裱的山水画和一首五言谜语诗。

画上有山、水、花、鸟,给人以山水相映,鸟语花香的美感。

课文以“画”这个谜底为中心,抓住山水画的形象特征展开描绘,图文对应,妙趣横生。

在教学本课时,要引导学生通过诵读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

[教学目标]
1.理解“远、看、近、听、春、还”六个生字。

2.准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理解古诗大致意思,懂得这首诗讲的是一幅山水画。

激发学生热爱自然和喜爱朗读古诗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学习生字;准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设计理念]
培根说:“读诗使人灵秀”。

在新课程、新教材、新理念的指引下,我们要擅长引导学生学习古诗,品味古诗,探究其趣味,以便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充实起来,“灵秀起来”。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的人本思想,意味着对每个学生学习个性的尊重。

教学中,应让每个孩子自由地读、自由地学、自由地感受、自由地表达、学生有了自由、才会有灵性。

课堂上,我让学生自由选择喜欢的诗句,自由选择喜欢的方式读书,引导学生在合作与交流中
学会倾听、学会汲取、学会欣赏,从而产生思维的撞击、情感的交流、知识的共享和心灵的震撼。

中国文字博大精深的美唤起他们去探究学习中华古文化的主动性,催化了学生情感,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应把握“古诗诵读”这个课型教学的尺度,即重点是识字和熟读成诵,一定要让学生自己多读,要读准每个字的字音,要把每行诗读通顺,要读好整首古诗直至能熟读成诵。

学生主要通过多读和结合看图,以及教师适当的诗意描绘,理解古诗的大致意思,感悟诗的意境美。

教师还应恰当创设出诗境,让学生通过多读体会美、欣赏美、评价美,以至于自己表达美、创设美。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刚人学的一年级小朋友,自我约束水平差,老师如若引导不当,会使他们产生厌倦情绪。

所以,课堂上把游戏寓于教学中,能够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如本节课开课的猜谜语游戏,识字过程中的开火车、猜字的游戏等等,让学生学习情绪高涨,为他们创设了一个生动活泼、轻松和谐的学习环境,最大水准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感受学语文的乐趣。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都猜过谜语吗?谁来出个谜语给大家猜?
(学生兴趣盎然地玩猜谜语的游戏)同学们真聪明,老师也请
你们猜个谜语(出示古诗),它是一首谜语诗(板书:古诗诵读),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学完古诗,你们一定能猜出谜底。

二、初读古诗,认读生字
1.请大家翻开书92页,自由读诗,注意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字音。

2.(出示小黑板)这六个字你们会认吗?先自己在下面读一读吧!
3.谁想读给大家听一听?(学生自主选择读宇,重点指导读好前鼻音“近”、后鼻音“听”)
4.读得很好,去掉拼音朋友也能读这么好吗?咱们开火车比赛来读一读吧1
5.猜字游戏:老师藏一张字卡在身后,让学生猜是哪个字宝宝这么调皮,在和大家玩捉迷藏的游戏。

(学生在游戏中巩固生字的读音)
三、再读古诗,读通诗句
1.生字读得这么好,相信大家再读古诗时一定能把字音读准,把诗句读通,自己在下面读一读。

2.同座互读、评,指名全班读、评。

3.全班齐读。

四、品读词句,领悟诗境
1.学生自由读诗,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行多读几遍,并读给同座听。

2.根据学生学习的情况调整教法,学生喜欢读哪一句,就指导学生读好哪一句。

导读方法如下:
“远看山有色”,演示“山”的分解图片,师描绘远山:远远看去,一座座青色的山峰连绵起伏,多美呀!谁能把这行诗读得很美呢?
“近听水无声”,演示“水”的分解图片,师述:哗哗的流水从山间流出,请一位同学上台来听流水的声音,其他同学把耳朵贴在书上听一听,能听到流水的声音吗?为什么?(画上的水)。

那么,这个行该怎么读呢?
“春去花还在”,演示“花”分解图片,师述:春天到了,百花盛开,现在春天过去了,花怎么还在开放呢?(画上的花)。

谁能把这个句读好呢?
“人来鸟不惊”,演示“鸟”的分解图片,师述:枝头上站着一只可爱的小鸟,咱们来跟它打个招呼吧。

请一个同学上来,和下面的同学一起说:“嗨,小鸟,你好呀!”哎呀,小鸟不理我们,这是怎么回事呀?(画上的鸟)。

谁会读这行诗?
3.四行诗都读好了吗?现在我们把整首诗连起来读一读。

练读,指名读,齐读,看图读,引读。

4.让学生猜出谜底:画。

(板书课题,齐读)说说是怎么猜出来的。

五、积累诗句,熟读成诵
1.学生再来欣赏一下这幅美丽的画,配乐,学生边看图边吟
诵。

2.学生在学习小组里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好这首诗吧!
(小组合作多种形式练读)
3.小组学习成果展示。

4.熟读成诵。

(背诵时指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山、水、花、鸟”来背。

)
六、课外延伸,再现情境
1.师:(充满激情地)这首诗可真有趣呀,短短几十个字就描绘了这么美的一幅景象。

你们还知道哪些有趣的诗吗?(学生扩展背诗,激发喜爱朗读古诗的情感。

)
2.回家请爸爸妈妈猜今天学的谜语诗,假如猜对了,就画一幅美丽的山水画送给他们作为奖励,并搜集更多古诗参加下周班级展开的“古诗诵读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