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相色谱-质谱法检测鱼肉中脂肪酸含量
气相色谱法测宝石鱼鱼油中的脂肪酸组成

中图分类号:TS2;文献标识码:A;文章篇号:1007-2764(2004)01-0030-081 气相色谱法测宝石鱼鱼油中的脂肪酸组成 王锡昌 陈俊卿 (上海水产大学食品学院,上海200090) 摘 要:本文以宝石鱼为原料,利用气相色谱法来鉴定宝石鱼鱼油中的的脂肪酸组成,通过与标准脂肪酸色谱图比较共确定25种脂肪酸,其中以16:0、18:0、18:1n-9、18:2n-6、22:6n-3、20:4n-3、22:5n-3(EPA)和22:6n-3(DHA)。
为主。
关键词:脂肪酸;EPA;DHA;气相色谱;宝石鱼原产于澳大利亚的澳洲宝石鱼(scortums barcoo)英文名jade perch,其肌间无刺、肉细嫩、内脏占的比例少,尤其是宝石鱼有一块“油团”,出油率高,宝石鱼与其他名贵鱼相比,无腥味、异味、口感爽滑甘美;并且富含高度不饱和脂肪酸,尤其是被称之为脑黄金的DHA和防止动脉硬化的EPA。
因此营养价值高,是当今人们崇尚的保健美容食品,自上市以来倍受广大人们的亲睐。
1 实验部分 1.1 原料 宝石鱼六条购于…, 体长范围为24cm-26.5cm,体重范围为550g-740g。
1.2 主要仪器 电动绞肉机:MM8型绞肉机 均质机:PH91型,SMT 旋转蒸发仪:RE200,UAMATO 真空冷冻干燥器:2Xe_2型旋片式真空泵 Reacti-therm:heatingmodule,PIERCE 气相色谱仪:GC-14型,日本岛津公司 1.3 主要试剂 甲醇、氯仿、正己烷、5%盐酸-甲醇溶液、3%MgCl2溶液 1.4 色谱条件 GC-14型日本岛津气相色谱仪 检测器:FID 色谱柱:OMEGAWAX320 FUSED SILICA 毛细管柱(30m×0.32mm) 收稿日期:2003-10-5 作者简介:博士,研究方向是水产品、畜产品加工。
现正从事中日国际合作项目“中国淡水渔业资源利用与加工技术的开发”和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白鲢鱼肉腥味成分的分离与特性”等研究 载气:高纯氦气 柱温:210℃ 进样口温度:230℃ 检测器温度:230℃ 氦气压力为0.5Mpa,空气压力50KPa,氮气压力55-60KPa,氢气压力55-60KPa 1.5 样品前处理 1.5.1 脂质提取 称取碎鱼油5g,放入200ml小烧杯中,倒入约80ml氯仿:甲醇=2:1混合液。
基于气相色谱技术的食品中脂肪酸含量分析研究

基于气相色谱技术的食品中脂肪酸含量分析研究在如今的饮食文化中,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脂肪酸在食品中的含量。
脂肪酸是构成人体脂肪的基本组成部分,对人体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通过准确地测定食品中脂肪酸的含量,有助于人们选择更健康的饮食。
在此背景下,气相色谱技术作为一种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分析领域的方法,对食品中脂肪酸含量的测定提供了有力的手段。
气相色谱技术的原理是利用气相色谱仪分离和检测有机化合物。
在食品分析中,首先需要将食品样品中的脂肪提取出来,然后将提取物蒸发成脂肪酸甲酯。
脂肪酸甲酯是将脂肪酸与甲醇反应生成的,具有较好的挥发性和稳定性,适合气相色谱的分析。
接下来,将脂肪酸甲酯注入气相色谱仪中,通过柱塞推动将脂肪酸甲酯分离出来,最后通过检测器检测其相对浓度。
气相色谱技术具有高分辨率、高灵敏度和高重现性等优点,使得它成为分析食品中脂肪酸含量的主要方法之一。
例如,研究人员可以通过气相色谱技术来测定不同种类的食用油中所含的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比例。
这对于选择健康的植物油或动物油非常重要。
此外,气相色谱技术还可以用于分析食品中多种脂肪酸的含量,以及不同脂肪酸的变化趋势。
比如,通过对不同存储时间的食用油样品进行分析,可以研究脂肪酸在贮存过程中的变化情况。
这对于评估食用油的质量和安全性非常重要。
不仅如此,气相色谱技术还可以结合其他分析方法进行更深层次的食品分析。
例如,将气相色谱技术与质谱联用,可以进一步确定食品中脂肪酸的结构和组成。
这对于深入了解食品中脂肪酸的特性非常有益。
总之,基于气相色谱技术的食品中脂肪酸含量分析研究是一个充满潜力的领域。
通过该技术,人们能够准确地测定食品中脂肪酸的含量,为食品选择提供科学依据。
未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相信气相色谱技术将在食品分析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并促进人们更健康的饮食习惯的形成。
这对于维护人类的健康和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鱼肉中游离脂肪酸含量的测定与评价研究

鱼肉中游离脂肪酸含量的测定与评价研究鱼肉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食品,富含高质量的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和矿物质等。
其中,游离脂肪酸作为一种重要的营养物质,对人体健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游离脂肪酸不仅对人体内环境的调节和细胞膜的稳定性具有重要影响,而且对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也有一定的效果。
因此,准确测定和评价鱼肉中游离脂肪酸的含量对于人们合理膳食和营养保健十分重要。
为了测定鱼肉中游离脂肪酸含量,科研人员们采用了多种方法。
其中,较为常用的方法有气相色谱法和液相色谱法。
气相色谱法是利用鱼肉中游离脂肪酸的蒸汽化特性,在高温下进行分离和测定。
液相色谱法则是通过鱼肉样品的提取和制备,将游离脂肪酸溶解在有机溶剂中,然后采用液相色谱进行分析。
这些方法在准确测定鱼肉中游离脂肪酸的含量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除了测定方法,评价鱼肉中游离脂肪酸含量也是十分重要的。
游离脂肪酸的含量一方面反映了鱼种所含营养物质的质量,另一方面也与鱼肉的风味和品质密切相关。
高含量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如欧米茄-3脂肪酸,对人体的健康十分有益。
这种脂肪酸能够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防止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因此,含有较高欧米茄-3脂肪酸的鱼种,如三文鱼、鳕鱼等,被认为是非常有益于健康的食物。
此外,游离脂肪酸的含量还与鱼肉的新鲜度有关。
新鲜的鱼肉中游离脂肪酸的含量较高,而长期保存导致鱼肉脂肪酸氧化分解,游离脂肪酸含量相应降低。
因此,评价鱼肉新鲜度的同时也间接反映了游离脂肪酸的含量。
除了游离脂肪酸含量的测定和评价,鱼肉中游离脂肪酸的摄入量也需要一定的合理性。
虽然游离脂肪酸对人体健康有益,但摄入量过高也会对身体造成不利影响。
例如,摄入过量的不饱和脂肪酸会增加脂肪氧化的产生,从而导致脂肪过氧化、氧化应激等病理过程。
因此,在合理摄取游离脂肪酸的同时,也需要根据个人情况来科学安排饮食结构。
总的来说,测定和评价鱼肉中游离脂肪酸含量对于人们的饮食健康和营养保健具有重要意义。
气相色谱法测定脂肪酸的原理

气相色谱法测定脂肪酸的原理
气相色谱法(GC)是一种常用的分离和分析化学物质的技术。
它的原理是将待分析的混合物注入到一个高压的气相色谱柱中,通过柱内填充物的分离作用和不同组分在柱中的扩散速度差异,将混合物分离成不同的组分,并通过检测器进行检测和定量。
气相色谱法测定脂肪酸的原理是将待分析的样品(如脂肪酸混合物)注入到气相色谱柱中,通过柱内填充物的分离作用和不同脂肪酸在柱中的扩散速度差异,将不同的脂肪酸分离出来。
常用的柱内填充物包括硅胶、氧化铝、碳分子筛等,它们具有不同的分离效果和分离速度。
在分离过程中,样品组分会在柱中逐渐分离出来,并在检测器处被检测和定量。
常用的检测器包括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热导检测器(TCD)、电子捕获检测器(ECD)等。
其中,FID是最常用的检测器,它可以将分离出来的脂肪酸离子化,产生带有正电荷的分子离子,然后在电场的作用下,将离子转化为电流信号,并进行放大和处理,最终得到脂肪酸的峰面积或峰高,从而计算出样品中脂肪酸的含量。
气相色谱法测定脂肪酸具有分离效果好、灵敏度高、分析速度快等优点,因此广泛应用于食品、饲料、医药、化妆
品等领域的脂肪酸分析。
两种鱼中各部位脂肪酸的GC分析

图 4 带鱼头脂肪酸气相谱图
油脂工程 粮油加工
图 5 带鱼内脏脂肪酸气相谱图
图 6 带鱼肉脂肪酸气相谱图
表 2 带鱼各部位脂肪酸组成及相对含量
序号
脂肪酸
带鱼各部位相对含量 ( %)
头
肉
内脏
1 月桂酸 (12:0)
0.13
—
5.58
2 十三碳酸 (13:0)
—
—
3.25
3 劳邦盛, 盛国英, 傅家谟等. 5 种贝类脂肪含量及脂肪酸组成研 究 [J] . 色谱, 2001, ( 2) : 137 ̄140.
4 吉宏武, 洪鹏志, 章超桦. 罗非鱼油的制备及其脂肪酸组成分析 [J] . 齐鲁渔业, 2005, 22 ( 7) : 38 ̄42
5 张捷莉, 李铁纯, 李娜, 回瑞华, 侯冬岩. 两种不同南瓜籽油中 脂肪酸的 GC/MS 分析 [J] . 中国油脂, 2003, 28 ( 2) : 40 ̄41.
氢氧化钾, 石油醚, 盐酸, 甲醇, 乙醇, 正己烷, 氯仿, 无水硫酸钠, 以上试剂均为分析纯; 生理盐水
( 医用试剂) , 脂肪酸标准样品 DB250。 1.2 试验方法 1.2.1 脂肪酸甲酯化
取 3g 组 织 加 入 氯 仿 ∶甲 醇 ( 2 ∶1) 的 混 合 溶 液 15mL, 再 加 入 3mL 生 理 盐 水 , 匀 浆 , 离 心 ( 2 000 r/min , 5min) , 取氯仿层, 旋转蒸发, 除去氯仿。
【关键词】鲫鱼; 带鱼; 脂肪酸; 气相色谱 中图分类号: TS2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1807 (2007) 01- 0057- 03
鱼油中富含大量不饱和脂肪酸, 这些不饱和脂肪 酸具有防治高血脂、高血压、血栓病、心脏病等作用, 还有助于人脑的发育和提高免疫功能, 因此有必要对 鱼体各组分的脂肪酸组成和含量进行分析研究。尽管 国内外对鱼类脂肪酸的分析报导很多, 但关于鱼头和 鱼内脏中脂肪酸组成的分析研究国内鲜有报导, 尤其 是鱼加工下脚料鱼头一直是加工企业的一大难题, 如 果能开辟一条新的途径提取鱼头的活性成分, 就能变 废为宝。本文采用氯仿提取、盐酸- 甲醇衍生、气相色 谱 ( GC) 法定性定量, 测定淡水鱼鲫鱼和海水鱼带鱼 中的各部位的脂肪酸种类和相对含量, 并作对比研究。
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脂肪酸含量

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脂肪酸含量魏永生;郑敏燕;梁云;耿薇【摘要】A method of GC MS for determination of 4 fatty acids, i. e. , palmitic acid, stcaric acid. oleic ucid and linoleic acid was proposed. The sample was derivatized with methanol in H2SO4 medium, and the derivalc was dissolved with ii-hexane. J&.W DB-WAX capillary colunm was used for GC separation and the full-scanning mode and selected ion monitoring mode were adopted in MS determination. I.inear relationships between wducs of peak area and mass concentration of 4 fatty acids were obtained in definite ranges, with limits of detection (3S/N) and lower limits of determination in ranges of 4. 42-- 22. 5 mg ·L^-1 and 14. 7 75. 0 mg ·L^-1. respectively. The proposed method was used in determination of fatty acids in intermediates and leftover in the process of preparation of mixed fatty acids.%提出了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等4种脂肪酸含量的方法。
气相色谱法测定鲅鱼脂肪酸的含量

食品与药品Food and Drug2007年第9卷第10A期22鲅鱼属于海鱼,是我国重要的经济鱼类,也是出口创汇的主要品种之一,肉味鲜美,营养丰富。
由于鲅鱼属不可养殖的鱼种,与人工养殖鱼种相比,体内含有较多的脂肪酸。
脂肪酸特别是不饱和脂肪酸具有许多重要的生理功能,如降低胆固醇,改善大脑机能,预防动脉硬化、老年痴呆及视力下降等[1]。
目前研究鱼油中脂肪酸含量的报道较多[2-5],但对鲅鱼脂肪酸的研究较少。
我们对提取鲅鱼鱼油的方法进行了研究,同时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分析了鲅鱼脂肪酸的组成及其含量。
1材料1.1仪器与试剂GC-2010气相色谱仪(日本岛津公司);GCSolution工作站(日本岛津公司);SGH-500高纯氢发生器(北京精华苑技术研究所);SPB-3全自动空气源(北京中惠普分析技术研究所);R-200/B-490型旋转蒸发仪(瑞士BUCHI公司);FREEZONE4.5型冷冻干燥机(美国LABCONCO公司);索氏提取器;正己烷、乙醚、无水乙醇、甲醇、氢氧化钾均为分析纯。
1.2色谱条件CPB1-N12-010毛细管色谱柱(12 m×10-4m×10-7m);汽化室温度250 ℃,柱箱温度180 ℃,检测器温度250 ℃;以氮气为载气,总流速为22.9 mL/min,柱流速为0.20 mL/min。
进样量0.3μL,分流比为100∶1。
1.3样品鲜鲅鱼样品购自大连市农贸市场。
气相色谱法测定鲅鱼脂肪酸的含量郝 苗1,金黎明2*,姜 波1(1. 大连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辽宁大连116021;2. 大连民族学院生命科学学院,辽宁大连116600)摘 要:目的研究提取鲅鱼鱼油的条件和脂肪酸的组成及含量。
方法用气相色谱法测定鲅鱼中脂肪酸的组成及含量。
结果鲅鱼干重含油率高达54.8%。
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达51.4%。
结论鲅鱼油中含有较高的不饱和脂肪酸,吃鲅鱼有利于人体健康。
关键词:鲅鱼;脂肪酸;气相色谱法中图分类号:TS20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9X(2007)10-0022-02Determination of Fatty Acids in Spanish Mackerel by Capillary Gas ChromatographyHAO Miao1,JIN Li-ming2,JIANG Bo2(1. Dalian Institute of Product Quality Supervision and Inspection, Dalian 116021, China; 2. College of LifeScience, Dalian Nationalities University, Dalian 116600, China)Abstract:ObjectiveTo study the extract conditions of fish oil from spanish mackerel and the components andcontents of fatty acids in spanish mackerel oil. MethodsThe components and contents of fatty acids in spanishmackerel oil were determined by gas chromatography. ResultsThe content of fish oil in spanish mackerel dryweight was up to 54.8%. The content of unsaturated fatty acid was 51.4%. ConclusionThe spanish mackerel oilpossesses higher ratio of unsaturated fatty acids, which is good for people’s health.Key words:spanish mackerel; fatty acid; gas chromatography收稿日期:2007-05-18基金项目:辽宁省教育厅高校科研计划项目(20060153),大连民族学院博士启动项目(20056106)作者简介:郝苗(1976-),女,黑龙江牡丹江人,工程师*通讯作者:金黎明,女,博士,讲师E-mail: jlmjlm2002@sina.com食品与药品Food and Drug2007年第9卷第10A期232方法2.1样品的制备活鲅鱼去内脏、头、尾等,洗净后冷冻干燥,用粉碎机粉碎成粉状。
碱催化法衍生化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青海湖裸鲤鱼油中的脂肪酸

2006年3月M a rch 2006色谱C h inese J ou rna l of C h rom a tog raphyVo l .24N o.2181~184收稿日期:2005203209第一作者:薄海波,女,高级工程师,博士研究生,Te l:(0971)8231571,Fax:(0971)8247496,E 2m a il:bohb 1212@.基金项目: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项目.碱催化法衍生化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青海湖裸鲤鱼油中的脂肪酸薄海波1,2, 王 霞3, 翟宗德3, 李永民3, 陈立仁1(1.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甘肃兰州730000;2.青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青海西宁810000;3.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39)摘要:用碱催化法将青海湖裸鲤鱼油甲酯化,以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鱼油中的脂肪酸。
青海湖裸鲤可食用部分中鱼油含量为25113%。
从鱼油中共鉴定出47种脂肪酸,包括直链、单支链、多支链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多不饱和脂肪酸,环丙烷基、呋喃基脂肪酸等。
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73.6%,其中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2514%,以C 18∶2(419%),C 18∶3(311%),C 20∶4(113%),C 20∶5(二十碳五烯酸(EPA ),914%)和C 22∶6(二十二碳六烯酸(D HA ),617%)为主。
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4812%,主要由C 16∶1(2013%),C 18∶1(2519%)构成。
饱和脂肪酸含量为2517%,主要有C 14∶0(314%),C 16∶0(1914%)和C 18∶0(111%)。
青海湖裸鲤鱼油中还存在不常见的环丙烷基和呋喃基脂肪酸及多种奇数碳链和支链脂肪酸。
因此,青海湖裸鲤是功能性脂肪酸的重要膳食来源。
关键词:气相色谱/质谱;脂肪酸;青海湖裸鲤;鱼油中图分类号:O 6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8713(2006)022******* 栏目类别:研究论文A n a lys is o f F a t ty A c id s in G ym n ocyp r is p rz ew a ls k ii O il b yG a s C h rom a to g rap h y /M a s s S p e c t rom e t ry w ithB a s e 2C a ta lyze d T ra n s e s te r if ica t io nBO H a ibo1,2,WAN G X ia 3,ZHA I Zongde 3,L I Yongm in 3,CH EN L iren1(1.L a n zhou In s ti tu te of Chem ica l Phys ics,the Ch in ese A ca dem y of Scien ces,L a n zhou 730000,Ch in a;2.Q in gha i En try 2Ex i t In sp ection a n d Q u a ra n tin e B u rea u,X in in g 810000,Ch in a;3.G ra du a ted School,the Ch in ese A ca dem y of Scien ces,B ei jin g 100039,Ch in a )A b s t ra c t:The com p os ition of fa tty ac ids (FA )in G ym n ocyp r is p rzew a lski i o il w as iden tified and quan tified by gas ch rom a tograp hy (GC )/e lec tron i m p ac t (E I )m ass sp ec trom e try (M S ).A base 2ca ta lyzed transes te rifica tion m e thod w as used to conve rt fa tty ac ids to m e thyl es te rs.The li p ids w e re ex trac ted us ing p e tro leum e the r and the to ta l lip ids in d ried m ea t and sk in of G ym 2n ocyp r is p rzew a lski i w e re abou t 25%.Fo rty 2seven fa tty ac ids w e re iden tified in the cu rren ts tudy .M a in typ es of fa tty ac ids found in the o ils w e re no r m a l sa tu ra ted,m ono 2b ranched,m u lti 2b ranched,cyc lop rop ane,fu rano id,no r m a l m onounsa tu ra ted and p o lyunsa tu ra ted fa tty ac ids.Sa tu ra ted fa tty ac ids w e re app rox i m a te ly 2517%of the to ta l,and the m a in com p onen ts w e re C 14∶0(314%),C 16∶0(1914%)and C 18∶0(111%).U nsa tu ra ted fa tty ac ids w e re to ta lly 7316%,and the m a jo r com p onen ts of m onounsa tu ra ted fa tty ac ids w e re C 16∶1(9)(1918%),C 18∶1(9)(1816%)and C 18∶1(11)(713%);p o lyunsa tu ra ted fa tty ac ids w e re m a in ly com p osed of C 18∶2(9,12)(418%),C 18∶3(9,12,15)(311%),C 20∶4(5,8,11,14)(112%),C 20∶5(5,8,11,14,17)(EPA,914%)andC 22∶6(4,7,10,13,16,19)(D HA,617%).Esp ec ia lly,fu ryl 2,cyc lop rop ane 2and seve ra l odd and b ranched cha in fa tty ac ids w e re found in G ym n ocyp r is p rzew a lski i o il .It is thus an i m p o rtan t d ie ta ryresou rce of func tiona l fa tty ac ids.Ke y w o rd s:gas ch rom a tograp hy /m ass sp ec trom e try (GC /M S );fa tty ac ids;G ym n ocyp r is p rzew a lski i;fish o il 青海湖裸鲤(G ym n ocyp r is p rzew a lsk i i )俗称湟鱼,是青藏高原最大的咸水湖———青海湖中唯一的一种大型野生经济鱼类,是我国名贵鱼种,为鲤形目鲤科裂腹鱼亚科裸鲤属,属高原冷水鱼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气相色谱-质谱法检测鱼肉中脂肪酸含量
摘要:本实验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检测鱼肉中脂肪酸的组分并通过面积归一化法对各组分进行百分含量测定。
关键词:梭鲈鱼;气相色谱-质谱联用;脂肪酸
实验部分
1、仪器:气相色谱—串联质谱仪(Agilent 安捷伦,7890B-7000B);
2、试剂与标准品:正己烷、甲醇(Fisher Scientific 飞世尔);三氯甲烷、氢氧化钾(天津光复试剂厂)。
3、样品前处理:称取10g左右的鱼肉置于索式提取器中,加入40mL氯仿回流4h,取出后旋转蒸发浓缩近干,加入5mL乙醚-正己烷(1:2)溶液,溶解脂肪后倒入25mL试管中,继续加入5mL氢氧化钾-甲醇溶液(甲酯化),振摇后加入5mL正己烷静置10min后,吸取上层正己烷过滤膜后放入自动进样瓶中待测。
4、色谱与质谱条件:
色谱柱:HP-5MS(30 m×0.25 mm×0.5 μm);载气:氦气(99.999%);恒流模式流速:1.0 mL/min;进样:1.0 μL,不分流;进样口温度:250 ℃;程序升温:80 ℃保持1min,以10 ℃/min升温至180 ℃,以5℃/min升温至260 ℃,以20℃/min升温至280 ℃;离子化方式:电子轰击(EI);离子化能量:70 eV;离子源温度:230 ℃;传输线温度270 ℃;Q2碰撞气:氮气;溶剂延迟:3 min;扫描方式:多反应监测(MRM)。
扫描范围:50~300 amu;定量方式:面积归一化法。
结果与分析
表1 鱼肉中脂肪酸甲酯化学组分及含量(n=5)
序号保留时间
(min)
化学成分
(脂肪酸甲酯)
相对百分比
(%)
RSD
%
1 12.509 肉豆蔻酸甲酯 3.78
2 13.915 十五碳酸甲酯0.36
3 15.097 棕榈油酸甲酯* 5.19
4 15.404 棕榈酸甲酯28.15
5 16.285 十七碳一烯酸甲酯0.72
6 18.102 亚油酸甲酯* 5.50
7 18.189 反油酸甲酯* 19.17
8 18.283 油酸甲酯* 4.17
9 18.607 硬脂酸甲酯 5.14
10 20.802 花生四烯酸甲酯* 0.93
11 20.916 EPA* 4.03
12 21.473 花生一烯酸甲酯* 1.11
13 23.924 DHA*20.84
14 24.144 DPA*0.88
*为不饱和脂肪酸
图1 鱼肉中脂肪酸甲酯TIC图
讨论:
本次试验选取新疆地区的梭鲈鱼肉进行分析研究。
其中不饱和脂肪酸超过60%,大部分不饱和脂肪酸的碳链较长,具有降低胆固醇的作用。
由于仅对一个品种进行分析检测,后续还需要进行不同种类的鱼肉脂肪酸含量对比,以完善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