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配关节运动的肌肉
肌力评定及关节活动度

1、等速运动的概念
2、等速运动的特点
(二)等速测试系统
1、等速测试系统的组成
2、等速肌力测试特点
3、等速肌力检查常用仪器
四、肌力检查的其他方法
一、握力
握力指数=手握力(kg)/体重(kg)×100正常值:〉50
二、背肌力
拉力指数=拉力(kg)/体重(kg)×100
正常值:男150~300女100~150
二、肌肉收缩类型
(一)等长收缩即静力性收缩,是指肌肉收缩时,肌张力增加,但肌纤维长度基本无变化,不产生关节运动的收缩方式,这种方式有助于固定体位。
(二)等张收缩即动力性收缩,是指在肌肉收缩过程中,肌张力基本不变,但肌纤维长度伸长或缩短,从而引起关节运动的收缩方式。
1.向心性收缩,是指肌肉收缩时,肌肉起止点彼此靠近,肌纤维长度缩短的收缩方式,如屈肘时的肱二头肌收缩。
选择适当的测试时机,疲劳、运动后或饱餐后不宜进行
测试时应左右比较,肌力﹥3级时,应与健侧对比来确定4或5级
肌力﹥4级时,所作抗阻须连续施加,且同一强度
抗阻不能应用于2个关节以上,阻力应施加于被测关节的远端
痉挛性瘫痪患者不宜作徒手肌力检查
骨折未愈合,严重骨质疏松,关节及周围软组织损伤,关节活动度极度受限,严重的关节积液和滑膜炎等症状禁忌
(四)主要肌群徒手肌力检查
介绍躯干、上肢和下肢的主要肌肉或肌群的徒手肌力检查
上肢主要肌肉徒手肌力检查
肩前屈肌群
肩后伸肌群
肩外展肌群
肩外旋肌群
肩内旋肌群
肘屈曲肌群
肘伸展肌群
前臂旋前肌群
前臂旋后肌群
腕掌屈肌群
腕背伸肌群
屈掌指关节肌群
屈近端指间关节肌
四肢肌肉神经支配

屈肩及上臂内收
肱肌
C5〜6
臂丛
肌皮神经
屈肘
肱桡肌
C5〜6
臂丛
桡神经
屈肘
肱三头肌
C6〜8
:臂丛
桡神经
伸肘、助肩关节后伸及内腕伸 肌
C6〜8
臂丛
桡神经
桡侧伸腕
拇长展肌
C5〜6
臂丛
桡神经
外展拇指和手
拇长、短伸肌
臂丛
桡神经
伸拇指,助手外展
指伸总肌
C5〜6
臂丛
桡神经
拉肩胛骨向前下方
肩胛下肌
C5〜6
臂丛
肩胛下神经
上臂内收、旋内
大圆肌
C5〜6
:臂丛
肩胛下神经
上臂内收、旋内、后伸
三角肌
C5〜6
臂丛
腋神经
上臂外展、前屈、旋内、后 伸和旋外
小圆肌
C5〜6
:臂丛
腋神经
上臂旋外、后伸
肱二头肌
C5〜6
臂丛
肌皮神经
屈肘协助屈臂;当前臂处于 旋前位时,能使前臂旋后
喙肱肌
C5〜6
:臂丛
屈腕,屈2、3远及近侧 指间关节和掌指关节
拇长屈肌
C8
臂丛
正中神经
屈腕,屈拇指的掌指和指间 关节
旋前方肌
C8〜T1
:臂丛
正中神经
前臂旋前
尺侧屈腕肌
C8〜T1
臂丛
尺神经
屈腕,腕内收
指深屈肌(尺侧 半)
C8〜T1
臂丛
尺神经
屈腕,屈4、5远及近侧指 间关节和掌指关节
拇指对掌肌
C8〜T1
臂丛
正中神经
使拇指对掌
肩关节肌学

4. 肩胛提肌
肩胛提肌与斜方肌上部纤维和菱形肌共同执行提肩 胛骨的任务。
肩胛提肌起自上位的颈椎横突 , 止于近肩胛骨上角 的内侧缘。
肩胛提肌由肩胛背神经 (C3 ~ C5) 。 解剖学作用为提和下旋肩胛骨以及
背阔肌由胸背神经 (C6 ~ C8) 支配。
解剖学作用为内旋、伸和内收盂肱关节 , 降肩胛骨 和提骨盆。
2. 胸大肌
胸大肌起自锁骨 ( 内侧半 ) 、胸骨、第 2~7 肋骨和覆 盖在腹肌表面的腱膜。
据其起点 , 胸大肌可分 3 部 : 锁骨部、胸胁部和腹 部。但从作用的观点 , 该肌分为上部 ( 锁骨部 ) 和 下 部 ( 胸肋部和腹部 ) 。
6
在肩胛骨强有力的后缩过程中,菱形肌的上抬被斜 方肌下部纤维的下沉运动而中和。这些肌肉收缩的 力的方向最后综合在一起而产生肩胛骨的纯后缩运 动。
斜方肌瘫痪,菱形肌无力将导致肩胛骨的后缩运动 减少。
肩胛胸壁关节的上旋和下旋
肩胛骨的上旋是手臂上抬过 程中的必要运动成分。在上 旋过程中前锯肌和斜方肌的 通力合作将获得不同的运动 角度。这些肌肉使肩胛骨上 旋,为运动的远端提供稳定 的附着点,比如:三角肌和 前锯肌。
菱形肌连于肩胛骨和脊柱之间 , 在斜方肌的深层。 上 ( 小 ) 部称小菱形肌 , 下 ( 大 ) 部称大菱形肌。
起自项韧带、最下两个颈椎和上 4 个胸椎的棘突 , 止于肩胛骨的内侧缘。其方向几乎与斜方肌下部的 肌纤维垂直。
菱形肌由肩胛背神经 (C4~C5) 支配。
3. 大、小菱形肌
解剖学功能为下旋、内收和提肩胛骨。因为 大菱形肌附于肩胛骨下角 , 所以它对肩胛骨 的下旋具有重要的作用。
运动系统-肌

颈阔肌:阔而薄的肌片,起于胸 大肌上部和三角肌表面的筋膜,向 上行,止于口角和面部皮肤。颈阔 肌变异较大,可一侧或双侧缺如。 收缩时,颈部皮肤出现斜行皱纹。 其前部纤维可协助降下颌,后份纤 维可牵下唇和口角向下。
胸锁乳突肌:斜列于颈部两侧, 为强有力的长肌。起自胸骨柄 前面和锁骨内侧端,肌束斜向 后上方止于乳突。单侧收缩使 头向同侧屈,脸转向对侧;双 侧收缩使头后仰。
有三个头,分别起于肩胛骨关 节盂下方及肱骨后面,三肌头 合为一个肌腹,以扁腱止于尺 骨鹰嘴。收缩时伸肘关节。
前臂肌前群:位于前臂的前面 及内侧,主要为屈肌:屈肘, 屈腕,屈指,使前臂旋前。
前群共有9块,分为3层:浅层:从桡侧到尺侧依次为肱桡肌、旋前 圆肌、桡侧腕屈肌、掌长肌、及尺侧腕屈肌;中层:只有指浅屈肌; 深层:桡侧为拇长屈肌,尺侧为指深屈肌,两肌远侧深面为旋前方 肌。 旋前圆肌:两头分别起自肱骨内上髁与尺骨冠突,二者之间有正中 神经穿过,尺头的深面有尺动脉穿 过。肌纤维止于桡骨中1/3的外 面及后面,此处近端有旋后肌附着,远端有旋前方肌附着。当桡 骨骨折时,骨折线在旋前圆肌止点以上或以 下,其错位结果不同。 掌长肌:肌腹很短,肌腱细长,可屈腕并紧张掌腱膜。临床上可取 其腱作肌腱移植用。
2)弹性。
3)粘滞性。
2.生理特性:
1)兴奋性。
2)传导性。
3)收缩性。
三、骨骼肌的收缩
1.按张力变化:
等张收缩:张力保持恒定而长度发生变化的肌肉收缩。人体实
现各种加速运动和位移运动的基础。
等长收缩:长度保持恒定而张力发生变化的肌肉收缩。肌肉的 这种收缩是支持、固定和保持特定人体姿势的基础。
2. 按刺激特点:
翼外肌:位于颞下窝的 上外侧部。有两头,上头 起自蝶骨大翼的下面,下 头起自翼突外侧板的外面。 两束肌纤维均斜向外后方, 止于下颌颈前面的翼肌凹。 一侧收缩,则使下颌骨转 向对侧;两侧同时收缩, 使下颌骨向前,并参与张 口。
上、下肢的肌肉

【前臂肌】
前臂肌位于桡尺骨的周围,主要作用于肘关节、腕关节和手关节。 由于人类直立生活,上肢完全由支持功用解放出来,上肢不仅是劳动的器官, 而且是劳动的产物,为了保证上肢特别是手的灵活运动,前臂肌的排列、形态 和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与小腿肌完全不同。 前臂肌多为长梭形肌,这些肌肉的肌腹位于近侧,向远侧移行于长腱,因此前 臂的外形上愈向手则愈细。 在前臂除了屈肌和伸肌外还有回旋肌,这对于手的灵巧活动有着重要的意义。
【前臂肌---前群 浅层】
指浅屈肌:起点宽大,分两个头,一个是肱尺头, 起自肱骨内上髁和尺骨喙突;另一个是桡头,起自 桡骨上l/2的掌侧面,两头在中间的腱弓处互相愈 合。肌纤维向下移行于四个肌腱,这些肌腱在腕部 排列分成两层,至中指和环指的肌腱位于第二及第 五指的肌腱浅面。四个肌腱经过腕管和手掌而分别 进入第2~5指的骨性纤维管和纤维鞘,在掌指关 节水平,各腱呈扁平状,并逐渐变薄加宽,至近节 指骨中部时,分裂为两半,形成菱形裂隙。以后分 裂的腱板纤维经过扭转,合抱位于其深面的指深屈 肌腱的侧方而至其背侧,彼此交叉到对侧,于近侧 指骨间关节部位,又重新连结形成一个相当长的倒 菱形裂沟,经过交叉的纤维最后止于中节指骨体掌 面两侧。 主要作用为屈掌指关节和近侧指关节,并协助屈肘、 屈腕。受正中神经(C7、C8、T前臂肌分为前群和后群,前群主要为屈肌和旋前肌,后群主要 为伸肌和旋后肌,
屈肌主要起自肱骨内上髁,伸肌主要起自肱骨外上髁。
【前臂肌---前群 浅层】
前群共有9块肌,分为浅层和深层。 浅层包括6块肌,深层3块肌。 肱桡肌:起自肱骨外上髁上方和外侧肌 间隔,肌腹向下移行于肌腱,止于桡骨 茎突的基部。主要作用为屈肘。当前臂 旋前时,该肌收缩可旋后;前臂旋后时, 该肌收缩可旋前。受桡神经(C5-C7) 支配。
4 运动系统-骨骼肌

腹股沟韧带
腹股联沟合腱 管浅(皮腹 下)环 横
筋 膜
外口:腹股沟管浅
精索
(皮下)环
前壁:腹外斜肌腱膜 后壁:腹横筋膜和腹股沟镰 上壁:腹内斜肌和腹横肌下缘 下壁:腹股沟韧带
腹股沟镰
腹股沟(海氏)三角
腹股沟韧带
腹直肌外侧缘, 腹股沟韧带和腹壁 下动脉围成的三角 区。
股动脉
股静脉
腹股沟管深环 弓状线 腹直肌
作 用:保护深部组织 和保持体温。
②深筋膜(固有筋膜)——位于浅筋膜的深面,包被在每块肌 肉或肌群、腺体、大血管和神经等形成“筋膜鞘”。在四肢最 发达处伸入肌群之间与骨相连,分隔肌群,称“肌间隔”;
作 用:保护肌免受摩擦,有利肌或肌群进行活动。
小腿中部水平切面(示筋膜)
2、滑膜囊——垫于肌腱和骨之间,为封闭的结缔组 织小囊,内含少量滑液(有的滑膜囊在关节附近和关 节腔相通);
前锯肌
损伤 ——翼状肩
胸固有肌
1) 肋间外肌 吸气肌
2) 肋间内肌 呼气肌
肋间内肌 肋间外肌
膈
胸、腹腔之间,向上膨隆呈穹窿形的扁薄阔肌;肌 纤维由周围向中部汇集成为腱膜,叫中心腱。
起点:起自胸廓下 口的周缘和腰椎前 面。胸骨部起自剑 突后面;肋部起自 第7~12肋骨和肋软 骨;腰部以左、右 两个膈脚起自上 2~3腰椎前面。 止点:止于中心腱。
肌肉的类型
骨骼肌(横纹肌) 心肌
平滑肌
骨骼肌因其绝大多数附着于骨骼上而得名,在 神径系统支配下,骨骼肌收缩牵动骨骼,或维持人 体处于某种姿势,或产生人体局部及整体运动,完 成体育运动和劳动的各种动作,是运动系统的主动 部分。
(一)肌的形态和构造 形态:
1. 长肌 2. 短肌 3. 扁肌 4. 轮匝肌
运动各个关节需要的肌肉

肩关节:肩关节的主要运动是:前屈、后伸、外展、内收、内旋、外旋。
完成动作的主要肌肉:前屈:三角肌(前束)、胸大肌、喙肱肌、肱二头肌。
后伸:背阔肌、大圆肌、三角肌(后束)、胸大肌、和背阔肌。
外展:三角肌(中束)、冈上肌。
内收:胸大肌、背阔肌、大圆肌、三角肌(前、后束)、喙肱肌、肱三头肌。
内旋:肩胛下肌、大圆肌、三角肌、胸大肌和背阔肌。
外旋:冈下肌、小圆肌、三角肌。
还有上举动作,需要动员的肌肉是:三角肌、冈上肌、斜方肌、和前锯肌。
肘关节:肘关节的主要运动是:屈曲、伸展、旋前、旋后。
完成动作的主要肌肉:屈曲:肱二头肌、肱肌、肱桡肌、旋前圆肌、腕屈肌群。
伸展:肱三头肌、肘肌、腕伸肌群。
旋前:旋前圆肌、旋前方肌、桡侧腕屈肌、肱桡肌、肘肌。
旋后:旋后肌、肱二头肌、桡侧腕长伸肌、拇长展肌、肱桡肌。
腕关节:腕关节的主要运动是:掌屈、背伸、尺侧偏(侧屈)、桡侧偏(侧屈)。
完成动作的主要肌肉:掌屈:挠侧屈腕肌、尺侧屈腕肌、掌长肌、指屈浅肌、指屈深肌。
背伸:挠侧伸腕肌、尺侧伸腕肌、指总伸肌。
尺侧偏:尺侧屈腕肌和尺侧伸腕肌。
桡侧偏:桡侧屈腕肌和桡侧伸腕肌。
髋关节:髋关节的主要运动是:屈曲、伸展、内收、外展、内旋、外旋。
完成动作的主要肌肉:屈曲:髂腰肌、股直肌。
伸展:臀大肌、股二头肌长头。
内收:内收肌群、内收大、长、短肌。
外展:外展肌群、臀中、小肌。
内旋:臀小肌、阔筋膜张肌。
外旋:外旋肌群、臀大肌、梨状肌、闭孔内、外肌、上、下拮肌、股方肌。
膝关节:膝关节的主要运动是:屈曲、伸展,屈曲后小幅度的内外旋转。
完成动作的主要肌肉:屈曲:股二头肌、半腱肌、半膜肌、缝匠肌、股薄肌、腘肌和腓肠肌。
伸展:膝关节伸肌主要是股四头肌。
内旋:参与小腿内旋运动的肌肉是半腱肌、半膜肌、缝匠肌、股薄肌和腘肌。
外旋:参与小腿外旋的肌肉是股二头肌。
踝关节:踝关节的主要运动是:跖屈、背伸、内外翻完成动作的主要肌肉:跖屈:小腿三头肌。
背伸:胫骨前肌。
内外翻:胫后肌、腓骨长短肌,以及小腿和足部内在的很多条小肌肉。
解剖学试题及答案-肌学

03 肌学选择题[A型题]1.骨骼肌A.属于平滑肌B.属于随意肌C.主要由肌腹和深筋膜构成D.辅助结构有位膜E.肌都有一个起点和一个止点2.指深屈肌A.其腱穿经腕管B.经腕横韧带浅方C.只有屈指作用D.屈掌指关节,伸指间关节E.分为5个腱3.臀大肌A.属大腿肌后群B.收缩时使大腿后伸C.收缩时使大腿旋内D.防止躯干后仰E.肌束斜向内下4.位于大腿肌后群外侧的是A.半腱肌B.半膜肌C.股二头肌D.股四头肌E.股外侧肌5.腹内斜肌A.肌纤维斜向内下B.腱膜在髂前上棘和耻骨联合上缘间形成腹股沟韧带C.腱膜在耻骨嵴外上方形成皮下环D.参与构成提睾肌E.胸膜伸延形成精索内筋膜6.助呼气的肌肉是A.肋间内肌B.肋间外肌C.胸大肌D.胸小肌E.前锯肌7.能使肩关节作内收、旋内和后伸的一组肌肉是A.冈上肌和肩肿下肌B.冈下肌和肩肿下肌C.背阔肌和大圆肌D.肩岬下肌和大圆肌E.以上均不对8.使肩关节外展的肌是A.背阔肌B.肱二头肌C.肱三头肌D.三角肌E.以上均参与9.肱二头肌的主要作用是A.使肩关节外展B.使肘关节屈曲C.使肘关节伸直D.使肩关节旋内E.主要运动肩胛骨10.可使足内翻的肌肉有A.腓肠肌B.比目鱼肌C.胫骨后肌和胫骨前肌D.胫骨前肌和腓骨长肌E.腓骨短肌[K型题]11.关于食管裂孔,正确的是①第十胸椎水平②有胸导管通过③有迷走神经通过④位于中心健上12.舌骨上肌群包括①下颌舌骨肌②二腹肌③茎突舌骨肌④颏舌肌13.屈腕关节的肌肉有①拇长屈肌②掌长肌③指深屈肌④肱桡肌14.与伸膝关节有关的结构有①股四头肌②缝匠肌③股神经④坐骨神经15.参与腕内收动作的肌有①尺侧腕屈肌②指浅屈肌③尺侧腕伸肌④掌长肌16.主动脉裂孔①迷走神经通过②在十二胸椎水平③位于中心位内④有胸导管通过17.腹股沟韧带①附着于髂前上棘②是腹外斜肌胸膜的下缘③附着于耻骨结节④形成腹股沟管的下壁18.小腿后肌群包括①比目鱼肌②胫骨后肌③腓肠肌④半膜肌19.起自于肱骨内上踝的是①掌长肌②旋前圆肌③桡侧腕屈肌④肱桡肌20.腹前外侧群肌肉的作用是①保护腹腔脏器②使脊柱旋转③增加腹压④屈髋关节21.能屈掌指关节的肌肉有A.桡侧腕屈肌B.指浅屈肌C.指深屈肌D.尺侧腕屈肌E.蚓状肌22.属于股四头肌的是A.半腱肌B.半膜肌C.股内侧肌D.股外侧肌E.股中间肌23.腹直肌鞘A.前层仅由腹外斜肌腱膜形成B.后层仅由腹内斜肌腱膜形成C.后层在脐下4—5cm处,有半环线D.腹横肌腱膜在脐上参与构成鞘的后层E.鞘的前层不完整24.附着于肩岬骨喙突的肌肉有A.肱二头肌B.肱三头肌C.肩岬下肌D.三角肌E.胸小肌25.斜角肌间隙A.位于前、中斜角肌和第一肋之间B.内有锁骨下动脉通过C.内有锁骨下静脉通过D.内有臂丛通过E.内有膈神经通过26.拉下颌骨向前并向对侧运动的肌肉有A.咬肌B.翼内肌C.翼外肌D.颞肌E.颊肌27.腹股沟管A为一肌和腱之间的裂隙B.位于腹股沟韧带内侧半上方C.男性内有精索通过D.腹环位于腹股沟韧带中点上方1.5cm处E.皮下环是腹横筋膜向外的突口28.属于膈上的结构有A.破裂孔B.主动脉裂孔C.腔静脉沟D.腔静脉孔E.食管裂孔29.构成腹直肌鞘前层(脐以上)的有A.腹内斜肌腱膜后层B.腹内斜肌腱膜前层C.腹外斜肌腱膜D.腹横肌胞膜前层E.腹横肌雅膜后层30.腹股沟管的四壁为A.前壁由腹外斜肌腱膜参与构成B.后壁是腹横肌C.后壁是腹横筋膜和腹股沟镰D.上壁为腹内斜肌和腹横肌下缘E.下壁为腹股沟韧带[参考答案]1.B2.A3.B4.C5.D6.A7.C8.D9.B10.C11.B12.A13.A14.B15.B16.C17.E18.A19.A20.A21.BCE22.CDE23.CD24.AE25.ABD26.BC27.ABCD28.B DE29.BC30.ACDE填空题1.骨骼肌一般都由_和_构成。
运动各大关节的主要肌肉

胛 骨
• 止点:锁骨的外侧端,肩峰和肩胛冈
• 作用:
• 近固定时,上部纤维收缩使肩胛骨上 提、上回旋、后缩;中部纤维收缩, 使肩胛骨后缩;下部纤维收缩使肩胛 骨下降、上回旋。
• 远固定时,一侧收缩,使头向侧屈和 向对侧回旋;两侧收缩使头和脊柱伸 直。
下 降 的 肌 肉
使肩胛骨前伸的肌肉
• 前锯肌 • 胸小肌
4.使桡腕关节外展的作用肌 属于前臂肌。包括桡侧 腕屈肌、桡侧腕长伸肌 和桡侧腕短伸肌等。
四、运动手关节的作用肌
(二)运动手指的作用肌
1. 使指屈的作用肌 包括指伸屈肌、指浅屈肌、拇长屈肌、拇短屈肌、小指短屈肌、 蚓状肌 2. 使指伸的作用肌 包括指伸肌、示指伸肌、小指伸肌、拇短伸肌、指长伸肌 3. 使指外展的作用肌 包括拇长展肌、拇短展肌、小指展肌、骨间背侧肌等 4. 使指内收的作用肌 包括拇收肌、骨间掌侧肌等 5. 形成对掌运动的作用肌 包括拇趾对掌肌和小指对掌肌。
肩
• 起点:借胸腰筋膜起自第 7~12胸椎棘突、全部腰椎
关
棘突、骶中嵴以及髂嵴后部 • 止点:肱骨小结节嵴。 • 作用:
节 伸
• 近固定时使上臂伸、内收、 旋内
的
• 远固定时,拉引躯干向上靠
肌
拢,还可提肋,帮助吸气
肉
肱三头肌
• 位置:位于上臂后面 • 起止点:长头起自肩胛骨盂
使 肩
下结节,外侧头起自肱骨后
肌
肉
使脊柱回旋的肌肉
• 与运动方向同侧的腹内斜肌、夹肌,和与运动方向对 侧的腹外斜肌、胸锁乳突肌
Obliquus externus absominis 腹外斜肌
使
脊
• 位置:腹前外侧前层
柱
肩关节的运动和肌肉

肩关节由肱骨头和肩胛骨的关节盂构成,属于球窝关节。
肱骨头大,关节盂浅而小,关节窝仅能容纳肱骨头关节面的1/3~1/4;肩关节囊薄而松弛,是人体运动最灵活的关节。
肩袖:肱骨头的前方为肩胛下肌肌腱,上方为冈上肌肌腱,后方为冈下肌腱和小圆肌肌腱,包绕在肱骨头周围。
一、肩关节的运动肩关节能绕三个相互垂直的轴进行运动可完成前屈、后伸、外展、内收、外旋、内旋、水平屈伸,及环转运动。
二、肩关节周围的肌肉1、三角肌位于肩部,呈三角形。
起点与斜方肌的止点相对应,即锁骨外侧1/3、肩峰和肩胛冈,肌束逐渐向外下方集中,止于肱骨头外侧的三角肌粗隆。
主要作用是外展肩关节,前部肌束使肩关节屈和旋内,后部肌束使肩关节伸和旋外。
2、喙肱肌位于臂上1/2的前内侧,肱二头肌短头后内方,与肱二头肌短头以扁腱共同起自肩胛骨喙突,止于肱骨中部内侧。
主要功能是使肩关节前屈和内收。
3、冈上肌位于斜方肌深面。
起自肩胛骨上窝,肌束向外侧经肩峰和喙突韧带下方汇合成肌腱,越过肩关节上方与肩关节囊融合,止于肱骨大结节上部。
主要功能是外展肩关节。
4、冈下肌位于冈下窝内,起自冈下窝,肌束向外侧移行为肌腱,经肩关节囊后面,止于肱骨大结节上部。
主要功能是使肩关节外展。
5、小圆肌位于冈下肌下方,起自肩胛骨外侧缘上2/3的背面,肌束向上外方移行为扁腱,经肩关节囊的后面,止于肱骨大结节下部。
小圆肌收缩时可使肩关节旋外。
6、大圆肌位于小圆肌下方,起自肩胛骨下角背面,肌束向上外方集中,经臂的内侧、肱三头肌长头前面,止于肱骨小结节嵴。
收缩时可使肩关节旋内和内收。
7、肩胛下肌位于肩胛骨前面,呈三角形,起自肩胛下窝,肌束向上外方移行为扁腱,经肩关节囊前面,止于肱骨小结节。
收缩时可使肩关节旋内和内收。
三、运动肩关节的肌肉屈肩关节:胸大肌、三角肌前部、肱二头肌和喙肱肌等伸肩关节:三角肌后部、肱三头肌长头、背阔肌、冈下肌、小圆肌和大圆肌外展肩关节:三角肌、冈上肌等内收肩关节:肩胛下肌、胸大肌、背阔肌、冈下肌、小圆肌、大圆肌和喙肱肌外旋肩关节:三角肌后部、冈下肌和小圆肌内旋肩关节:三角肌前部、胸大肌、背阔肌、肩胛下肌和大圆肌由于肩关节囊的上部、后部和前部都有肌腱或韧带及肌肉等结构加强,前下部较薄弱,因此肩关节脱位——前下方脱位最为多见。
人体解剖生理学——第二章运动系统

新 生 儿 颅 上 面 观
四肢骨
上、下肢骨的组成基本相同,分为此在形态上也有其不 同。上肢骨骼形体轻巧,关节松弛,附属结构少,运动灵 活;下肢主要功能是支撑体重,便于行走,因而其骨骼形 体坚实粗壮,关节结构稳定性强,连接紧密。
4、上肢骨及其连结: (1)上肢骨: 组成:分为上肢带骨和自由上 肢骨。 上肢带骨:① 锁骨 ② 肩胛骨; 自由上肢骨: ① 肱骨;② 尺骨;③ 桡骨; ④手骨;
2、骨的构造:
骨由骨组织和骨膜构成,骨内有骨髓腔, 内含骨髓。 骨组织是一种结缔组织,其特点是有大量 的细胞间质,并使骨组织成为一种坚硬而有一 定韧性的结缔组织。 骨组织中含有大量的钙和磷。
骨组织由细胞和细胞间质组成。 骨细胞分4种:骨原细胞、成骨细胞、骨细胞和破
骨细胞。
骨组织的细胞间质习惯上称为骨基质,简称骨质。
(2)上肢骨的连结: 肩关节: 肘关节:肱骨下端和尺骨、
桡骨的上端构成的肘关节。
肱骨图
桡骨和尺骨图
5、下肢骨及其连结:
(1)下肢骨:由下肢带骨及自由下肢骨组成。 下肢带骨:髋骨。 自由下肢骨:① 股骨 ② 髌骨 ③ 胫骨④ 腓骨⑤ 足骨 (2)下肢骨的主要连结方式: a、髋关节:由髋骨的髋臼与股骨头的构成。
间骨板是位于骨单位之间的一些平行骨
板,是原有骨单位或内、外环骨板更新改建
过程中的残留部分。
骨的解剖结构
骨髓:
① 红骨髓:胎儿幼儿骨髓腔及松质内部都
是红骨髓,具有造血功能。
② 黄骨髓:5岁后,骨髓腔内的红骨髓逐渐
被脂肪组织代替,成为黄骨髓。
骨膜:是一层纤维结缔组织膜,紧贴于关节面
以外的骨面上。
① 外膜:外表面。 ② 内膜:腔面。
骨质:
关节间肌肉运动的举例

关节间肌肉运动的举例
1.手腕关节的发力和控制:手腕关节由腕屈曲肌、腕伸肌、腕桥肌等肌肉协作进行发力和控制,使手腕关节能够进行精细的运动,如握力、旋转等。
2.膝关节的屈伸运动:膝关节由股四头肌、半膜肌、半腱肌、股外侧肌等肌肉协作进行屈伸运动,使人类能够行走、跑步等。
3.肩关节的旋转和稳定性:肩关节由肩袖肌、肱三头肌、背阔肌、斜方肌等肌肉协作进行旋转和稳定性控制,使肩关节能够完成抬臂、推举等动作。
4.脊柱的扭转和侧弯:脊柱是由多个小关节组成的,由多个肌肉协作完成扭转和侧弯动作,使脊柱能够适应人体各种姿势和运动。
名词解释关节的运动幅度

名词解释关节的运动幅度关节的运动幅度是指在特定轴线上关节能够自由移动的范围。
它反映了人体活动的柔韧性和协调性,也是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关节运动幅度的意义、影响因素以及如何提高关节的运动幅度。
一、关节运动幅度的重要性关节运动幅度直接关系到生活中的各项运动活动和日常生活的便利程度。
无论是进行体育锻炼、工作还是日常起居,关节的灵活度都是至关重要的。
例如,一个拥有良好运动幅度的肩关节可以使人更轻松地进行拳击,握笔,甚至穿衣服。
因此,关节运动幅度对身体机能的顺畅运作具有重要的影响。
二、影响关节运动幅度的因素1.肌肉的灵活性:肌肉的灵活性是影响关节运动幅度的重要因素之一。
肌肉长期缺乏拉伸和运动会导致肌肉紧张,限制相关关节的运动范围。
因此,经常进行适当的肌肉拉伸和运动可以增加肌肉的灵活性,提高关节运动幅度。
2.关节周围的韧带和软组织的健康状况:韧带和软组织的健康状况也会影响关节运动幅度。
韧带的过度松弛或损伤会导致关节过度活动,而韧带过度紧张会限制关节的正常运动。
因此,维持关节周围韧带和软组织的健康状况对于保持关节良好的运动幅度至关重要。
3.年龄和性别:年龄和性别也会对关节运动幅度产生影响。
随着年龄的增长,关节软骨和滑液的退化会导致关节活动度减少。
另外,女性在一些特定关节(如髋关节)的运动幅度上往往较男性较小,与骨盆结构和生殖系统有关。
三、如何提高关节的运动幅度1.定期进行伸展和拉伸运动:适当的伸展和拉伸运动可以帮助增加肌肉的灵活性,并促进关节的运动范围。
例如,在进行晨间活动时,进行腿部伸展可以有助于增加髋关节的运动幅度。
2.均衡饮食和适当的营养补充:均衡的饮食可以提供身体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有助于维持关节的健康。
特别是一些含有丰富蛋白质、维生素C和D的食物,如鱼类、坚果和橙子等,对关节的运动幅度有积极影响。
3.定期进行有氧运动:有氧运动可以增强肌肉力量和关节的稳定性,有助于提高关节的运动幅度。
人体解剖主要关节的运动及其支配的肌肉

16.运动肩关节的肌①屈:胸大肌、三角肌前部肌束、肱二头肌、喙肱肌。
②伸:背阔肌、三角肌后部肌束、大圆肌和肱三头肌长头。
③外展:三角肌、冈上肌。
④内收:胸大肌、背阔肌、大圆肌和肱三头肌长头。
⑤旋内:肩胛下肌、胸大肌、背阔肌、大圆肌和三角肌前部肌束。
⑥旋外:冈下肌、小圆肌和三角肌后部肌束。
17.使肘关节运动和前臂旋前、旋后的肌①屈:肱二头肌、肱肌、肱桡肌。
②伸:主要是肱三头肌。
③旋前:旋前圆肌、旋前方肌。
④旋后:旋后肌和肱二头肌。
18.髂腰肌包括髂肌和腰大肌两部分,分别起自髂窝和腰椎,两部分会合后,向下经腹股沟韧带的深方、髋关节前方,止于股骨小转子,收缩时可使髋关节屈和旋外,下肢固定时,还可使躯干和骨盆前屈。
19.臀大肌位于臀部浅层,起自髂骨翼的外面和骶骨的背面,经髋关节的后方,止于股骨的臀肌粗隆,收缩时可使髋关节后伸和旋外。
20.运动髋关节的肌①屈:髂腰肌、阔筋膜张肌、缝匠肌、股直肌。
②伸:臀大肌、股二头肌、半腱肌、半膜肌。
③外展:臀中肌、臀小肌。
④内收:长收肌、短收肌、大收肌、耻骨肌、股薄肌。
⑤旋内:臀中肌和臀小肌(前部肌束)。
⑥旋外:髂腰肌、臀大肌、臀中肌和臀小肌(后部肌束)、梨状肌、股内侧肌群。
22.小腿三头肌位于小腿的后面,包括浅层的腓肠肌和深层的比目鱼肌。
腓肠肌以两个头分别起自股骨的内、外侧髁,比目鱼肌起自胫、腓骨上端的后面,三头会合后,移行为跟腱,止于跟骨结节。
收缩时可使踝关节跖屈,腓肠肌还可屈膝关节。
23.运动膝关节的肌①屈:股二头肌、半腱肌、半膜肌、缝匠肌和腓肠肌。
②伸:股四头肌。
③旋外:股二头肌。
④旋内:半腱肌、半膜肌。
最全运动肩关节肌肉的主动肌与拮抗肌

旋转肌腱袖
❖ 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肩胛下肌都从肩关节上方、后方和前方跨 过肩关节,并与肩关节囊紧贴,他们的腱共同构成肌腱袖
❖ 这4块肌肉的主要作用是使肱骨外展及旋转,并通过被动肌张力和动 态收缩起到稳定盂肱关节(股骨头)的作用。
旋转肌腱袖
❖ 冈上肌与三角肌共同构成协同作用外展肩关节 ❖ 冈下肌和小圆肌使肱骨外旋; ❖ 肩胛下肌使肱骨内旋,肩胛下肌连同盂肱中、下韧带在维持盂肱
相反。
屈肩关节的四块肌肉 (伸直胳膊由前方举起,高过头顶,贴同 侧耳朵) 正常活动范围:0—180度 主动肌:胸大肌锁骨部、三角肌前束、喙 肱肌、肱二头肌短头 拮抗肌:背阔肌、三角肌后部肌束和肱三头肌长 头
胸大肌
功能:使上臂屈、内收、旋内
喙肱肌
❖ 位置:位于肱二头肌上半部内侧,为长梭形肌 ❖ 起点:起于肩胛骨喙突 ❖ 止点:止于肱骨中部内侧 ❖ 功能:使上臂屈,内收和水平屈
使肩关节水平屈的肌群 主动肌:三角肌、冈上肌、胸大肌锁骨部、三角肌前束、喙肱
肌、肱二头肌长头 拮抗肌:三角肌、冈上肌、背阔肌、三角肌后部、冈下肌、小圆 肌、大圆肌和肱二头肌长头
八、肩关节---水平伸
水平屈伸:运动环节在水平面内绕垂直轴做前后运动,是体育运动中 的一种运动形式,生活中少见,如上肢(或下肢)在肩关节(或髋关 节)处,外展90度后再向前运动称水平屈,如向后运动则称水平伸。
肩关节水平伸的肌群 主动肌:三角肌、冈上肌、背阔肌、三角肌后部、冈下肌、小圆肌、 大圆肌和肱二头肌长头 拮抗肌:三角肌、冈上肌、背阔肌、三角肌后部、冈下肌、小圆肌、 大圆肌和肱二头肌长头
九、肩关节---旋转
环转:运动环节以近侧端为支点绕额状轴、矢状 轴以及它们之间的中间轴做连续的圆周运动。
肌动学

静力性工作
肌肉工作时,肌肉长度不变,运动环 节不发生位置的移动,维持一定身体 姿势,称为静力性工作。
动力性工作
★向心工作 ★ 离心工作 支持工作
静力性工作
固定工作 加固工作
(1)向心工作:肌肉在工作时,长度缩短,肌力 大于阻力,环节运动方向与肌肉拉力方向相同。 (原动肌在运动方向同侧)
例(下图):前臂负重弯举举起阶段
基本内容
质点动力学、质点系动力学、刚体动力学达 朗贝尔原理等。 动力学普遍定理: 包括动量定理,动量矩定理、动能定理以及 由这三个定理推导出来的其他定理
生物力学 (biomechanics )
生物力学是应用力学原理和方法对生物体中的力学 问题定量研究的生物物理学分支。 其研究范围从生物整体到系统、器官(包括血液、体 液、脏器、骨骼等),从鸟飞、鱼游、鞭毛和纤毛运 动到植物体液的输运等。 生物力学的基础是能量守恒、动量定律、质量守恒 三定律并加上描写物性的本构方程。生物力学研究 的重点是与生理学、医学有关的力学问题。依研究 对象的不同可分为生物流体力学、生物固体力学和 运动生物力学等。
影响肌力大小的因素
<1>肌肉的生理横断面
<2>肌肉的长度
肌肉收缩前的长度叫初长度。当肌肉发挥最大力量时的 初长度称为最佳初长度 ,肌肉拉到静息状态的1.2倍时,产 生的肌力最大。 只有当肌肉收缩时肌肉处于适宜的预先拉长状态才能发 挥最大力量。如踢足球前,先将腿后摆,就是为了取得髂腰 肌、股四头肌最佳初长度。
生物固体力学
生物固体力学是利用材料力学、弹塑性 理论、断裂力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研究生 物组织和器官中与之相关的力学问题。在近 似分析中,人与动物骨头的压缩、拉伸、断 裂的强度理论及其状态参数都可应用材料力 学的标准公式。但是,无论在形态还是力学 性质上,骨头都是各向异性的。
关节间肌肉运动的举例

关节间肌肉运动的举例
1.弓形肌:位于大腿后侧,由股骨和胫骨上的肌腱组成。
当膝关节弯曲时,弓形肌收缩,使小腿向臀部拉近。
2. 肱三头肌:位于上臂后侧,由三个肌肉组成。
当手臂伸直时,肱三头肌收缩,使手臂朝外旋转。
3. 腓肠肌:位于小腿后侧,由腓骨和胫骨上的肌腱组成。
当足尖向上抬起时,腓肠肌收缩,使足背向上弯曲。
4. 胫骨前肌:位于小腿前侧,由胫骨和足骨上的肌腱组成。
当足尖向下压时,胫骨前肌收缩,使足底向下弯曲。
这些关节间肌肉运动的协同收缩,保证了身体的灵活运动和姿势的变化。
它们在日常生活和运动中都扮演着重要角色。
- 1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耻骨梳
股骨小转子后下
方
使大腿内收、稍外
旋
闭孔N
L2~4
股薄肌
耻骨下支
胫骨粗隆内下方
运动方向
肌肉名称
起点
止点
作用
神经及节段
外展
臀中肌
臀小肌
臀骨翼外面
股骨大转子
外展大腿
臀上N
L4~S2
内收
臀中肌
臀小肌前部
臀骨翼外面
股骨大转子
外展大腿
臀上N
L4~S2
外旋
肌肉名称
起点
止点
作用
神经及节段
梨状肌
骶骨前面
大转子尖
屈前臂并稍旋前
正中N
C6、7
桡侧腕屈肌
肱骨内上髁
第二掌骨底 前面
屈腕和屈前臂、手
外展
正中N
C6、7
运动方 向
肌肉名称
起点
止点
作用1
1神经及节段
后伸
肱三头肌
关节盂下方 肱骨后面
尺骨鹰嘴
伸肘
桡N
1C6~8
旋前
旋前圆肌
肱骨内上髁
桡骨中部前外面
屈前臂并稍旋前
正中N
C6、7
旋前方肌
尺骨下1/4前面
桡骨下1/4前面
坐骨N
L4~S2
内旋
肌肉名称
起点
止点
作用
神经及 节段
半腱肌
坐骨结节
胫骨近端内侧面
屈小腿、伸大腿
坐骨N
L4~S2
半膜肌
缝匠肌
髂前上棘
神经及节段
桡侧腕长伸肌
肱骨外上髁
2掌骨底背面
伸腕、手外展
桡N
C6~8
桡侧腕短伸肌
肱骨外上髁
3掌骨底背面
伸腕
桡N
C6~8
尺侧腕伸肌
肱骨外上髁
5掌骨底
伸腕、手内收
桡N
C6~8
所有指伸肌
尺屈(内收腕)
肌肉名称
起点
止点
作用
神经及节段
尺侧腕屈肌
肱骨内上髁
豌豆骨
屈腕、手内收
尺N
C7~T1
尺侧腕伸肌
肱骨外上髁
5掌骨底
肱骨内上髁
掌腱膜
屈腕、紧张掌腱膜
正中N
C6、7
指浅屈肌
肱骨内上髁
2~5指中节指骨底
屈中节指骨、屈掌 指关节和腕关节
正中N
C7~T1
指深屈肌
尺骨及骨间 膜
2~5指末节指骨底
屈各节指骨、屈掌 指关节、屈腕
正中、尺N
C7~T1
拇长屈肌
桡骨及骨间 膜
拇指末节指骨底
屈拇指
正中N
C7~T1
伸腕
肌肉名称
起点
止点
作用
外旋大腿
骶丛分支
S1、2
闭孔内肌
闭孔膜内面
股骨转子窝
骶丛分支
L5~S1
闭孔外肌
闭孔膜外面
股方肌
坐骨结节
转子间嵴
五膝关节
屈膝
肌肉名称
起点
止点
作用
神经及节段
半腱肌 半膜肌
坐骨结节
胫骨近端 内侧面
屈小腿、伸大
坐骨N
股二头肌
坐骨结节
股骨粗线中部
腓骨小头
腿
L4~S2
缝匠肌
髂前上棘
胫骨上端
内面
屈大腿、内旋 小腿
前臂旋前
正中N
C7~T1
旋后
旋后肌
肱骨外上髁及尺骨
桡骨上部
前臂旋后
桡N
C6~8
肱二头肌
关节盂上方 喙突
桡骨粗隆
屈肘、前臂旋后
肌皮N
C5~7
腕关节
屈腕
肌肉名称
起点
止点
作用
神经及节段
桡侧腕屈肌
肱骨内上髁
第二掌骨底前面
屈腕和屈前臂、
手外展
正中N
C6、7
尺侧腕屈肌
肱骨内上髁
豌豆骨
屈腕、手内收
尺NC7~T1
掌长肌
后伸、外旋大
腿
臀下N
L4~S1
股二头肌
坐骨结节、股
骨粗线中部
腓骨小头
屈小腿、伸大 腿
坐骨N
L4~S2
半腱肌
坐骨结节骨N
半膜肌
L4~S2
内收
肌肉名称
起点
止点
作用
神经及节段
长收肌
耻骨上支及耻骨结
节
股骨粗隆线
使大腿内收、稍外
旋
闭孔N
L2~4
短收肌
耻骨下支
大收肌
闭孔下缘、坐骨结 节
椎体及横突
股骨小转子
屈大腿并外旋
腰丛L1~4股N
股直肌
髂前下棘
借髌韧带 止于胫骨 粗隆
伸小腿、屈大
腿
股N
L2~4
缝匠肌
髂前上棘
胫骨上端
屈大腿、内旋 小腿
股N
L2、3
阔筋膜张 肌
髂前上棘
胫骨外侧 髁
屈大腿、伸小
腿
臀上N
L4~5
后伸
肌肉名称
起点
止点
作用
神经及节段
臀大肌
骶骨背面、髂 骨缘外面
股骨臀肌粗 隆、髂胫束
三角肌后部
锁骨外1/3、
肩峰及肩胛冈
肱骨三角肌粗 隆
臂外展
腋N
C5、6
肘关节
前屈
肌肉名称
起点
止点
作用
神经及节段
肱二头肌
关节盂上方 喙突
桡骨粗隆
屈肘、前臂旋后
肌皮N
C5~7
肱肌
肱骨下半前 面
尺骨粗隆
助肱二头肌屈肘
肌皮N
C5~7
肱桡肌
肱骨外髁
桡骨茎突
屈前臂并稍旋前
桡N
C5、6
旋前圆肌
肱骨内上髁
桡骨中部前外面
三角肌后部
锁骨外1/3、肩峰及肩
胛冈
肱骨三角肌粗 隆
臂外展
腋N
C5、6
背阔肌
T6胸椎、腰椎、髂嵴
后部
肱骨小结节嵴
肱骨内收、内旋及
后伸
胸背N
C3~5
大圆肌
肩胛骨下角背面
肱骨小结节嵴
臂内收、后伸
肩胛下N
C5~6
内收
肌肉名称
起点
止点
作用
神经及节段
胸大肌
锁骨内半、胸骨及上
6~7个肋软骨
肱骨大结节嵴
内收、内旋肱骨
股N
L2、3
股薄肌
耻骨下支
胫骨粗隆
内下方
大腿内收、稍 外旋
闭孔N
L2~4
腓肠肌
股骨的内外侧髁
以跟腱止
于跟骨结节
屈小腿、提足 跟
胫N
L4~S2
运动方向
肌肉名称
起点
止点
作用
神经及节段
伸膝
股四头肌
髂前下棘 股骨干
借髌韧带止于胫 骨粗隆
伸小腿
股N
L2~4
外旋
股二头肌
坐骨结节、股骨 粗线中部
腓骨小头
屈小腿、伸大腿
伸腕、手内收
桡N
C6~8
桡屈(外展腕)
肌肉名称
起点
止点
作用
神经及节段
桡侧腕屈肌
肱骨内上髁
第一掌骨底前面
屈腕和屈前臂、
手外展
正中N
C6、7
桡侧腕长伸肌
肱骨外上髁
2掌骨底背面
伸腕、手外展
桡N
C6~8
桡侧腕短伸肌
肱骨外上髁
3掌骨底背面
伸腕
桡N
C6~8
四髋关节
前屈
肌肉名称
起点
止点
作用
神经及节段
髂腰肌
髂窝、1~4腰
屈肘、前臂旋后
肌皮N
C5~7
外展
肌肉名称
起点
止点
作用
神经及节段
三角肌1
1锁骨外1/3、肩峰及 肩胛冈
肱骨三角肌粗隆
臂外展
腋N
C5、6
冈上肌
f冈上窝
肱骨大结节
臂外展
\肩胛上N
C5
内旋
肌肉名称
起点
止点
作用
神经及节段
肩胛下肌
肩胛骨前面
肱骨小结节
臂内收、内旋
肩胛下N
C5、6
大圆肌
肩胛骨下角背 面
肱骨小结节嵴
肩关节
前屈
肌肉名称
起点
止点
作用
神经及节段
三角肌前部
锁骨外1/3、肩峰及 肩胛冈
肱骨三角肌粗隆
臂外展
C5、6
胸大肌锁骨部
锁骨内侧半
肱骨大结节嵴
内收、内旋肱骨
C5~T1
喙肱肌
肩胛骨喙突
肱骨中部前内面
臂内收、屈臂向前
C5~7
肱二头肌
关节盂上方 喙突
桡骨粗隆
屈肘、前臂旋后
C5~7
后伸
肌肉名称
起点
止点
作用
神经及节段
胸前外侧N
C5~T1
背阔肌
T6胸椎、腰椎、髂嵴
后部
肱骨小结节嵴
肱骨内收、内旋及 后伸
胸背N
C3~5
肩胛下肌
肩胛骨前面
肱骨小结节
臂内收、内旋
肩胛下N
C5、6
喙肱肌
肩胛骨喙突
肱骨中部前内面
臂内收、屈臂向前
肌皮N
C5~7
大圆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