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必背识点总结
人教五年级数学上册必背知识点
人教五年级数学上册的必背知识点包括:
1.分数乘法: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法的基本计算方
法。
2.长方形的面积公式:理解长方形面积的概念,掌握长方形面积
的计算方法。
3.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理解除法的意义,掌握除法的基本计
算方法。
4.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理解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概念,掌握平
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5.三角形的面积公式:理解三角形面积的概念,掌握三角形面积
的计算方法。
6.梯形的面积公式:理解梯形面积的概念,掌握梯形面积的计算
方法。
7.组合图形的面积:理解组合图形面积的概念,掌握组合图形面
积的计算方法。
以上知识点需要学生熟练掌握,并能灵活运用。
同时,还需要注意一些细节问题,例如单位换算、小数点移动等。
人教版五年级上数学学霸笔记
人教版五年级上数学学霸笔记
一、小数乘法
1. 小数乘法的意义:小数乘法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2. 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先按照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3. 小数乘法中积的小数位数与乘数的小数位数的关系:在乘法中,两个因数一共有多少位小数,积就有多少位小数。
二、小数除法
1. 小数除法的意义:小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2. 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按照“商不变的性质”将除数转化为整数,然后按照除数是整数的除法进行计算。
3. 小数除法中商的小数点与被除数、除数的小数点对齐的关系:在除法中,被除数和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相同的位数,就是将小数转化为整数,当被除数和除数都转化为整数时,商的小数点也就对齐了。
三、小数混合运算
1. 小数的混合运算顺序:先乘除后加减,有括号先算括号里面的。
2. 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的解题方法:先观察题目中的运算符号和数的特点,然后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
3. 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中的简便计算:通过乘法分配律、乘法结合律等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四、小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1. 小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小数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购物、测量长度、计算时间等。
2. 如何解决小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问题:首先需要理解问题的背景和要求,然后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最后进行检验和调整。
五年级上册数学单元重点归纳「」
五年级上册数学单元重点归纳「」五年级上册数学单元重点归纳「人教版」第一单元:小数乘法。
1、小数乘整数------重点: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
2、小数乘小数------重点: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
3、积的近似数------重点:会用“四舍五入”法取积是小数的近似数。
难点:根据实际情况取近似值。
4、连乘、乘加、乘减------重点:小数连乘、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
难点:引导学生理解解决问题中出现的解题思路。
5、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重点:理解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在小数乘法中同样适用。
第二单元:小数除法。
1、小数除以整数------重点: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难点:让学生理解商的小数点是如何确定的。
2、一个数除以小数------重点:掌握除数是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3、商的近似数------重点:求商的'近似数时,商中的小数位数要比要求保留的小数位数多一位。
4、循环小数------重点:理解循环小数的意义,会用简便方法读写循环小数。
难点:怎样判断除得的商是循环小数。
5、解决问题------重点:训练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让学生掌握分析问题的基本步骤。
第三单元:观察物体。
观察物体(一)------重点: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观察物体(二)------重点:正确辨认从上面、侧面、正面观察到的立体组合图形。
第四单元:简易方程。
1、用字母表示数------重点:会用字母表示数、运算定律及计算公式。
2、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及数量关系------重点: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
3、方程的意义------重点:初步理解方程的意义。
4、解方程------重点:利用天平平衡的道理理解解比较简单的方程的方法。
5、稍复杂的方程(一)------重点:学生自主探索通过列方程解决较复杂应用题的方法。
6、稍复杂的方程(二)------重点:分析数量关系。
难点:列方程和解方程。
7、稍复杂的方程(三)------重点:正确设未知数,找出等量关系列方程并解决问题。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全册)知识点总结
等底等高的三角形的面积相等。
梯形的面积
1.梯形的额面积公式推导。
2.梯形面积公式。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用字母表示为S=(a+b)h÷2
求梯形的面积时,不要忘记除以2 。
组合图形的面积
1.认识组合图形。
由几个简单图形组合而成的图形称为组合图形。
用“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数。
循环小数
1.循环小数:一个数的小数部分,从某一起,一个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
2.循环节:一个循环小数的小数部分,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数字,就是这个循环小数的循环节。
小数部分的数位有限的小数是有限小数。
小数部分是数位无限的小数是无限小数。
无限小数分为:无限不循环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
2.等式的两边乘同一个数或者除以同一个数(0除外),左右两边仍然相等。
方程一定是等式,但是等式不一定是方程。
解方程
1.方程的解与解方程。
使等式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2.根据等式的性质解不同形式的方程。
3.把求得的未知数的值代入原方程,看方程左边的值是否等于方程右边的值,如果相等,所求的未知数的值就是原方程的解;否则就不是。
2.积与因数的关系:一个数(0除外)乘以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一个数(0除外)乘以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
一般来说,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积中就有几位小数。
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时要用0补足,再点小数点。积的小数部分末尾有0的要先点小数点,再去掉末尾的0。
积的近似数
用“四舍五入”法取积的近似数,先算出积,再明确要保留的小数数位,然后看要保留的小数数位的下一位上的数字,大于或等于5时向前进1,小于5则直接舍去。
五年级数学上册必考知识点(7篇)
五年级数学上册必考知识点(7篇)数论是人类知识最古老的一个分支,然而他的一些最深奥的秘密与其最平凡的真理是密切相连的,下面是小编的我为您带来的7篇《五年级数学上册必考知识点》,在大家参考的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下小编给您的好友哦。
五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篇一1、小数除法的意义: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如:0.6÷0.3表示已知两个因数的积0.6与其中的一个因数0.3,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2、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P16):小数除以整数,按整数除法的方法去除。
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整数部分不够除,商0,点上小数点。
如果有余数,要添0再除。
3、(P21)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先将除数和被除数扩大相同的倍数,使除数变成整数,再按"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法则进行计算。
注意:如果被除数的位数不够,在被除数的末尾用0补足。
4、(P23)在实际应用中,小数除法所得的商也可以根据需要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商的近似数。
5、(P24、25)除法中的变化规律:①商不变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0除外),商不变。
②除数不变,被除数扩大,商随着扩大。
被除数不变,除数缩小,商扩大。
③被除数不变,除数缩小,商扩大。
6、(P28)循环小数:一个数的小数部分,从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
循环节:一个循环小数的小数部分,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数字。
如6。
3232…………的循环节是32。
7、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有限的小数,叫做有限小数。
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无限的小数,叫做无限小数。
数学对折是什么意思一条直线把一个平面图形分成两个全等的图形,其中的一个图形沿着这条直线翻折到另一个图形上面,则两部分完全重合,这个过程就叫做对折。
对折仅为1次重合折叠,是折叠的一种。
如把上衣对折,把纸对折。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梳理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梳理一、小数乘法。
1. 小数乘整数。
- 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例如:2.5×3表示3个2.5相加的和是多少。
- 计算方法:先按照整数乘法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如果积的末尾有0,要先点上小数点,再把0去掉。
例如:2.5×3 = 7.5,先算25×3 = 75,因数2.5有一位小数,所以从75右边起数出一位点上小数点得7.5。
2. 小数乘小数。
- 意义:表示一个数的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是多少。
例如:2.5×0.3表示2.5的十分之三是多少。
- 计算方法:先按照整数乘法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例如:2.5×0.3 = 0.75,先算25×3 = 75,因数2.5有一位小数,0.3有一位小数,共两位小数,从75右边起数出两位点上小数点得0.75。
3. 积的近似数。
- 求积的近似数的方法:先算出积,然后看需要保留数位的下一位数字,再按照“四舍五入”的方法求出近似数。
例如:2.5×0.3 = 0.75,如果保留一位小数,看百分位上的5,向十分位进1,0.75≈0.8。
4. 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
- 乘法交换律:a×b = b×a;乘法结合律:(a×b)×c=a×(b×c);乘法分配律:(a + b)×c=a×c + b×c。
这些运算定律在小数乘法中同样适用。
例如:2.5×0.4×0.3=(2.5×0.4)×0.3 = 1×0.3 = 0.3(运用乘法结合律);(2.5+0.3)×0.4 =2.5×0.4+0.3×0.4 = 1 + 0.12 = 1.12(运用乘法分配律)。
五年级上册人教版1到4单元知识点
五年级上册人教版1到4单元知识点一、数学1. 数1.1 整数1.2 1的乘法1.3 除法的基本概念1.4 小数的认识2. 分数2.1 分数的认识2.2 分数的加法2.3 分数的减法2.4 分数的乘法2.5 分数的除法3. 空间与图形3.1 点、线、线段和射线3.2 角的认识3.3 三角形3.4 平行四边形4. 数据的收集与呈现4.1 统计调查4.2 数据的收集4.3 数据的呈现4.4 图形的认识5. 计算5.1 含括加减乘除的混合运算5.2 带括号的计算5.3 整数的加减法5.4 乘法的计算方法二、语文1. 识字1.1 书写规范1.2 认字练习1.3 词语搭配2. 识词2.1 同义词2.2 反义词2.3 词义辨析3. 造句3.1 基础句型3.2 句子成分3.3 句子的连接4. 朗读4.1 词语的正确发音4.2 语句的语调4.3 文章的朗读技巧5. 写话5.1 书写规范5.2 行文表达5.3 写作技巧三、英语1. 听力1.1 听懂简短的英语对话1.2 听懂简短的英语故事1.3 听懂简单英文歌曲2. 语音2.1 正确发音26个字母2.2 熟练掌握元音和辅音的发音规律3. 词汇3.1 熟练掌握常用的英文单词3.2 掌握一定数量的英文词汇4. 语法4.1 能灵活运用一般现在时4.2 熟练掌握动词的变化规则4.3 熟练掌握英语句子的基本结构5. 书写5.1 正确书写26个字母5.2 熟练书写常用的英文单词5.3 书写简短的英语句子四、科学1. 动物世界1.1 动物的分类1.2 动物的生活习性1.3 动物的保护2. 植物世界2.1 植物的结构2.2 植物的生长2.3 植物的繁殖3. 物质3.1 物质的性质3.2 物质的状态3.3 物质的变化4. 科学探究4.1 科学实验4.2 科学的方法4.3 科学的意义5. 生活中的科学5.1 生活中的物质5.2 生活中的能量5.3 生活中的电路五、思品1. 爱与情感1.1 珍惜亲情1.2 尊重友情1.3 勇敢面对挫折2. 社会生活2.1 学会与他人合作2.2 培养团队意识2.3 关心身边的环境3. 志向与理想3.1 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3.2 勇敢追求梦想3.3 培养正确的人生态度4. 人生观4.1 尊重人的个性4.2 欣赏不同的人生观4.3 培养积极的心态5. 人与自然5.1 爱惜大自然资源5.2 保护环境5.3 认识与保护动植物以上是五年级上册人教版1到4单元的知识点。
五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必背)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第一单元小数乘法1、小数乘整数:与整数的乘法意义相同都是表示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如:×3表示的3倍是多少或3个的和是多少2、小数乘小数:表示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如:×就是求的十分之八是多少。
3、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积小数部分位数不够时,要在前面用0补足。
(注意:填空题中,因数一共有几位小数,积就有几位小数)3、规律: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
4、求积的近似数的方法:看精确到哪一位的后面一位进行四舍五入法;5、计算钱数:保留两位小数,表示计算到分;保留一位小数,表示计算到角。
6、小数四则运算顺序跟整数是一样的:(1)只含有同一级运算的,要从左往右依次计算;(2)含有两级运算的,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3)含有括号的运算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7、运算定律和性质:加法: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减法:减法性质:a-b-c=a-bc a-b-c=a-bc乘法: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乘法分配律:ab×c=a×cb×c a-b×c=a×c-b×c第二单元位置1、数对:由两个数组成,中间用逗号隔开,用括号括起来。
括号里面的数由左至右分别为列数和行数,即“先列后行”。
作用:一组数对确定唯一一个点的位置。
经度和纬度就是这个原理。
例:在方格图(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用数对(3,5)表示(第三列,第五行)。
2、图形左右平移行数不变;图形上下平移列数不变。
第三单元小数除法1、小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的乘法意义相同,都是表示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集锦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集锦五年级上册数学概念公式第一单元:小数乘法1、小数乘坐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谋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方便快捷运算。
例如:1.2×5则表示5个1.2就是多少。
2、一个数乘纯小数的意义就是求这个数的十分之几、百分几、千分之几……是多少。
例如:1.2×0.5则表示谋1.2的十分之五就是多少。
3、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计算小数乘法,先按整数乘法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要在前面用0补足,再点上小数点。
4、一个数(0除外)乘1,内积等同于原来的数。
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
一个数(0除外)乘坐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
5、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率,对于小数乘法也适用。
第二单元:小数乘法1、小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如:2.4÷1.6表示已知两个因数的积是2.4与其中一个因数是1.6,求另一个因数是2、小数除以整数,按整数乘法的方法除去,商的小数点必须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如果文苑路末尾仍存有余数,必须迎0再继续除。
3、被除数比除数大的,商大于1。
被除数比除数小的,商小于1。
4、排序除数就是小数的乘法,先移动除数的小数点,并使它变为整数,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几位,被除数的小数点也向右移动几位,数位比较的必须迎0补齐。
再按照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进行计算。
5、一个数(0除外)除以1,商等同于原来的数。
一个数(0除外)除以大于1的数,商比原来的数小。
一个数(0除外)除以大于1的数,商比原来的数大。
6、a除以b=a÷b;a除b=b÷a;a去除b=b÷a;a被b除=a÷b。
7、一个数的小数部分,从某一位起至,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发生,这样的小数叫作循环小数。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概念知识点整理
五年级数学上册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模块的内容:整数的概念与运算、
分数的认识与运算、小数的认识与运算、图形与运动、大数据运算。
一、整数的概念与运算
1.整数的概念:正整数、负整数、零、整数的大小比较。
2.整数的运算:整数的加法、整数的减法、整数的乘法、整数的除法。
3.整数的应用:温度计、高度计、摄氏度和华氏度的转换等。
二、分数的认识与运算
1.分数的概念:分子、分母、真分数、假分数、带分数。
2.分数的比较:相等的分数、分母相同的分数的大小比较。
3.分数的运算:分数的加法、分数的减法、分数的乘法、分数的除法。
4.分数的应用:计算问题中的分数。
三、小数的认识与运算
1.小数的概念:小数点的读法、小数的大小比较。
2.小数的运算:小数的加减法、小数的乘法、小数的除法。
3.分数与小数的转化:分数转化为小数、小数转化为分数。
四、图形与运动
1.各种图形的辨认:多边形、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圆。
2.图形的面积与周长:长方形的面积与周长、正方形的面积与周长、
三角形的面积。
3.时钟和日历的认识:表示时间的时钟,简单的时间计算。
4.坐标的认识:平面直角坐标系、点的坐标表示。
五、大数据运算
1.加减法的计算:整数的加减法运算、分数与整数的加减法运算、小数加减法运算。
2.乘法的计算:整数的乘法运算、分数与整数的乘法运算、小数乘法运算。
3.除法的计算:整数的除法运算、带余除法、分数的除法运算、小数的除法运算。
4.大数计算:多位整数的加减法运算、多位整数的乘法算术、多位整数的除法算术。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全册)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全册)小数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其意义与数乘法相同。
例如,1.5×3表示求3个1.5的和是多少(或1.5的3倍是多少)。
小数乘整数时,先把小数乘法转化成整数乘法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列竖式计算小数乘法时,末位对齐,先按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再在积中点上小数点。
计算出小数乘整数的积后,积的小数部分末尾出现,要根据小数的基本性质去掉小数末尾的数字。
如果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要在前面用零补足,再点上小数点。
小数乘整数与整数乘法的不同在于,小数乘整数中有一个因数是小数,所以积一般来说也是小数。
小数乘小数是求一个数的几倍(几分之几)是多少。
先按整数乘法算出积,再给积点上小数点(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时,在前面用零补足,再点上小数点。
小数乘法的验算方法有两种:把因数的位置交换相乘,或用计算器来验算。
积的近似数是指先算出积,然后看要保留数位的下一位,最后按“四舍五入”法取近似数,用约等号表示。
如果求得的积中要保留数位上的数字是9,而后一位数字大于或等于5,这时就要向前一位依次进一。
计算钱数通常保留两位小数,表示精确到分,如果保留一位小数,表示精确到角。
求积的近似数的方法一般有三种:“四舍五入”法(常用)、“进一”法和“去尾”法。
表示列数为1,行数为4.这个数对唯一确定了大象馆在方格图中的位置。
二、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和整数的四则混合运算顺序是一样的。
在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中,要注意小数点的位置。
三、整数乘法运算律整数乘法运算律可以推广到小数。
在小数的乘法运算中,可以运用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将相乘得整百、整十的数先乘,再乘另一个数,简化计算。
四、运算定律加法有交换律和结合律,乘法有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
在运算中,可以通过变形运用运算定律简化计算。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全册知识点整理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整理(完整版)第一单元小数乘法一、小数乘整数(一)小数乘整数与整数乘法的联系1、小数乘整数的意义和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都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2、计算小数乘整数,可以根据计量单位间的关系进行单位转化,先把小数转化成整数,再按照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
(二)小数乘整数的算理和算法1、算理(1)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小数点向右①移动一位,相当于把原数乘10,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倍;②移动两位,相当于把原数乘100,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0倍;③移动三位,相当于把原数乘1000,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00倍;小数点向左:①移动一位,相当于把原数除以10,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110。
②移动两位,相当于把原数除以 100,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1100;③移动三位,相当于把原数除以1000,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11000;(2)积的变化规律:两个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或除以几(0除外),积也乘(或除以)几。
2、算法(1)用竖式计算小数乘整数的要点:①把小数乘整数转化成整数乘法进行计算。
小数乘法中一般右端要对齐,不必把相同数位对齐。
②处理好积中小数点的位置。
因数中共有几位小数,积中也应该有几位小数。
注意:当积的小数部分末尾有0 时,要依据小数的性质进行化简。
二、小数乘小数(一)小数乘小数的算理和算法1、算理因数的变化引起积的变化规律: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a倍,另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 b 倍,积扩大到原来的(a×b)倍。
2、算法(1)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①先按照整数乘法算出积,再点小数点,小数乘法中一般右端要对齐,不必把相同数位对齐。
②点小数点时,看两个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2)积的小数位数不够的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计算小数乘法,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如果不够,要在前面用0补足,再点小数点。
三、探究因数和积之间的大小关系(一)一个数(0 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分数的初步认识与运算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分数的初步认识与运算在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材中,分数的初步认识与运算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分数是数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它是用于表示一个整体被等分成若干个相等的部分的方法。
本文将对小学五年级学生所需掌握的分数知识进行归纳和总结,包括分数的定义、分数的基本形式、分数的比较、分数的加减法运算等内容。
一、分数的定义在五年级上册数学中,我们首先需要了解分数的定义。
分数是用分子与分母两个数字表示的,分子表示被分割的部分的数量,分母表示整体被分成的等分数量。
例如,在1整体被等分成4个相等的部分中,其中的3个部分可以用分数3/4来表示。
二、分数的基本形式了解了分数的定义后,我们需要学习分数的基本形式。
分数的基本形式是指分子与分母之间没有公因数,即它们没有共同的因子。
如果分子与分母有公因数,我们可以进行约分。
约分是将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除以它们的最大公因数,使分子与分母之间没有公因数。
三、分数的比较在学习分数的初步认识中,我们需要学会比较分数的大小。
比较分数的大小可以通过分数的相等性进行判断。
如果分数的分子和分母相等,那么这两个分数就相等。
如果分数的分子相等,但分母不等,分母大的分数就比分母小的分数小。
例如,对于分数2/3和3/4来说,3/4比2/3大。
四、分数的加减法运算掌握了分数的比较后,我们需要学习分数的加减法运算。
分数的加减法运算是通过将两个分数的分母取相同的公倍数,然后分别对分子进行加减操作得到的。
具体的操作方法是,先将两个分数的分母取相同的公倍数,然后将分子按照公倍数进行相加或相减。
五、分数的简单应用除了掌握分数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之外,我们还可以通过一些实际问题来应用分数。
例如,在分数的认识与运算中,我们可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实例,比如将一块蛋糕平分给几个朋友,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分数的知识。
总结: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中,分数的初步认识与运算是一个重要的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各单元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各单元【知识点】第一单元《小数乘法》一、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1、先将小数转化成整数2、再按照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算出积3、最后确定积的小数点的位置。
4、如果积的小数部分末尾若出现0,要去掉小数末尾的0,使小数成为最简形式。
二、小数乘小数的算理及计算方法:(1)按照整数乘法算出积,再点小数点;(2)点小数点时,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3)积的小数位数如果不够,在前面用0补足,再点小数点;(4)积的小数部分末尾有0的要把0去掉。
三、积与因数的关系一个因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因数大;一个因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因数小。
四、求一个数的小数倍数是多少的问题的解题方法:用乘法计算,即用这个数乘小数倍数。
五、小数乘法的常用验算方法:(1)根据因数与积的大小关系检验;(2)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重新计算;(3)用计算器验算。
六、用“四舍五入”法求积的近似数:1、先算出积,然后看要保留数位的下一位,再按“四舍五入法”求出结果,用“≈”表示;2、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
四舍五入法:小于5,把它和右边的数全舍去,改写成0大于5,向前进1,再把它和右面的数全舍去,改写成0由于小数的末尾去掉0和加上0,小数的大小不变,所以取小数的近似数时不用把数改写成0,直接去掉。
2.205≈2 (保留整数)2.205≈2.2 (保留一位小数)2.205≈2.21 (保留两位小数)3、如果求得的近似数要保留数位的数字是9而后一位数字又大于5需要进1,这时就要依次进一用0占位。
如6.597 保留两位小数为6.60。
特别注意:在保留整数、(一位、两位、三位)小数、省略(亿···万···十分位、百分位···)后面的尾数、精确到(亿···万···十分位、百分位···)这类题目,都可以用划圆圈的方法来完成。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概念大全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概念大全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把和与第三个数相加,和不变。
a+(b+c)=(a+b)+c3、乘法交换律:两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a×b=b×a4、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把积与第三个数相乘,积不变。
a×(b×c)=(a×b)×c5、分配律:一个数乘以两个数的和,等于这个数分别乘以这两个数的和的积。
a×(b+c)=a×b+a×c6、乘法零律:任何数乘以0,等于0.a×0=07、乘法恒等式:任何数乘以1,等于它本身。
a×1=a8、除法的定义:被除数÷除数=商,余数。
其中,被除数和除数是已知的,商和余数是未知的。
9、约数:能够整除一个数的数,叫做这个数的约数。
10、倍数:一个数能够被另一个数整除,就叫做这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倍数。
二)几何方面1、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对角线互相平分,相邻角互补,对顶角相等,边平行。
2、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内角和为180度,三边中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等腰三角形的底角相等,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3、四边形的性质:四边形内角和为360度,平行四边形对角线互相平分,矩形的对角线相等,正方形是矩形的一种特殊情况,菱形是既是矩形又是等腰三角形的四边形。
小学数学是研究数学的起点,掌握好数学的基础知识对于以后的研究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提供了五年级数学上册的概念大全,包括计算公式、数量关系、单位间的进率、定义、定理、性质等方面的知识点。
在研究过程中,需要注意掌握各种公式的用法,理解数学概念的含义,熟练掌握计算技巧。
同时,需要注重实际应用,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数学运用能力。
1.加减乘除的基本性质加法结合律:对于任意三个数a、b、c,先将a和b相加,再将结果与c相加,或者先将b和c相加,再将结果与a相加,得到的和相同,即a+b+c=a+(b+c)=(a+b)+c。
人教版小学生五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8篇)
人教版小学生五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8篇)还在苦恼没有小学五年级的知识点总结吗?在日常的学习中,是不是听到知识点,就立刻清醒了?知识点就是掌握某个问题/知识的学习要点。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人教版小学生五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仅供参考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人教版小学生五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篇11、长方形周长=(长+宽)×2 字母公式:C=(a+b)×2长方形面积=长×宽字母公式:S=ab2、正方形周长=边长×4 字母公式:C=4a正方形面积=边长×边长字母公式:S=a23、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字母公式: S=ah4、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字母公式: S=ah÷2(三角形的'底=面积×2÷高; 三角形的高=面积×2÷底)5、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字母公式: S=(a+b)h÷2(上底=面积×2÷高-下底,下底=面积×2÷高-上底;高=面积×2÷(上底+下底) )注明:求三角形的底或高和梯形的上下底或高时,可根据公式列方程求解。
这样容易列出方程,也好理解。
6、三角形面积公式推导:平行四边形可以转化成一个长方形;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平行四边形的底;长方形的宽相当于平行四边形的高;因为长方形面积=长×宽,所以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长方形的面积等于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平行四边形的底相当于三角形的底;平行四边形的高相当于三角形的高;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等底等高三角形面积的2倍。
7、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的底相当于梯形的上下底之和;平行四边形的高相当于梯形的高;平行四边形面积等于梯形面积的2倍,因为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所以梯形面积=(上底+下底)×高÷28、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相等;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相等;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是三角形面积的2倍。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和复习要点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和复习要点一、数与代数1整数的认识概念:整数包括正整数、零和负整数,不包括小数和分数。
性质:整数可以进行加减乘除四则运算,但除以零没有意义。
特点:整数在数轴上表示为离散的点。
举例:1、2、3、0、-1、-2等都是整数。
2小数的认识概念:小数是由整数部分、小数点和小数部分组成的数。
性质:小数可以进行加减乘除四则运算,但小数点要对齐。
特点:小数可以表示比整数更精确的数量。
举例:0.5、1.23、4.567等都是小数。
3分数的认识概念:分数表示整体的一部分,由分子、分母和分数线组成。
性质:分数可以进行加减乘除四则运算,运算时需要通分或约分。
特点:分数可以表示不可分割的数量关系。
举例:1/2、3/4、5/6等都是分数。
4因数与倍数概念:一个整数能被另一个整数整除,则后者是前者的因数,前者是后者的倍数。
性质: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特点:一个数的所有因数中,1和它本身总是因数;一个数的倍数总是比这个数大。
举例:12的因数有1、2、3、4、6、12;12的倍数有12、24、36、48等。
5奇数与偶数概念:能被2整除的整数是偶数,不能被2整除的整数是奇数。
性质:奇数与偶数的和或差是奇数;奇数与偶数的积是偶数。
特点:除2外,任何偶数都是合数;任何奇数都不能被2整除。
举例:2、4、6、8等都是偶数;1、3、5、7等都是奇数。
二、空间与几何1图形的变换概念:图形的变换包括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等。
性质: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大小和形状;旋转不改变图形的大小和形状,但改变图形的方向;轴对称图形关于对称轴对称。
特点:平移和旋转是图形位置的变化;轴对称是图形形状的对称性。
举例:推拉窗户是平移;旋转门是旋转;蝴蝶的翅膀是对称的。
2图形的面积概念:面积是指一个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所占的大小。
性质:面积可以用平方单位来衡量,如平方厘米、平方米等。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全册知识点归纳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第一单元小数乘法1、小数乘整数:与整数的乘法意义相同都是表示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如:1.5×3 表示1.5 的 3 倍是多少或 3 个 1.5 的和是多少2、小数乘小数:与整数的乘法意义不相同,表示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如:1.5×0.8 就是求1.5 的十分之八是多少。
1.5×1.8 就是求1.5 的1.8 倍是多少。
3、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积小数部分位数不够时,要在前面用0 补足。
(注意:计算结果中,小数部分末尾的0 要去掉,把小数化简)注意:(1)计算小数加减法先把小数点对齐,再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
(2)计算小数乘法末尾对齐,按整数乘法法则进行计算。
(3)计算整数因数末尾有0 的小数乘法时,要把整数数位中不是0 的最右侧数字与小数因数末尾对齐。
3、规律:一个数(0 除外)乘大于1 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一个数(0 除外)乘小于 1 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
4、求近似数的方法一般有三种:⑴四舍五入法;⑵进一法;⑶去尾法5、计算钱数:保留两位小数,表示计算到分;保留一位小数,表示计算到角。
6、小数四则运算顺序跟整数是一样的:(1)只含有同一级运算的,要从左往右依次计算;(2)含有两级运算的,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3)含有括号的运算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7、运算定律和性质:方法:1、看(观察算式)2、想(思考能否简便计算)3、做(确定定律按运算律简便计算。
)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同样适用于小数乘法。
常见乘法计算(敏感数字):25×4=100 125×8=1000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乘法:乘法交换律:a×b=b×a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和最后一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一个数相乘,积不变。
【五年级】数学上册必背笔记
①方法:四舍五入法 进一法 去尾法
加法结合律: (a+b)+c=a+(b+c)
第一种多用于直接写得数,后两种多用于解决问题。
乘法交换律:a×b=b×a
②计算钱数时,一般保留两位小数,表示精确到分。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 (a+b)×c=a×c+b×c
4.小数的简便运算
2.除数是小数 ①先同时移动小数点,使除数变成整数,再计算。 ②移动小数点时,若被除数的数位不足,可以添0再移。
8
3.商的变化规律 ①除数不变, 被除数乘或除以几,商随着乘或除以几。 ②被除数不变,除数乘或除以几,商反之除以或乘几, ③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数(0 除外),商不 变。这也叫做“商不变性质 ”。
仍然相等。 4.解方程的方法 ① 方法一:利用等式性质。 ② 方法二:利用四则运算的运算关系。
乘法:积=因数×因数 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除法:商=被除数÷除数 被除数=商×除数 除数=被除数÷商
3
6. 简写
13 ②价格问题
14
① 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字母中间的乘号可以记作
总价=单价×数量
“·”, 也可以省略不写。
积不变。这又叫“积不变性质”。 3.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 如:0.45×1.22>0.45 2.8×1.5>2.8。 4、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 如:0.45×0.99<0.45 2.8×0.98<2.8。
3 5.运算定律
4
3.求近似数
加法交换律: a+b=b+a
9 第4单元 可能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等底等高的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面积关系:三角形的面积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三角形面积的2倍。
8、计算组合图形面积的方法:把组合图形分割或添补成几个简单的平面图形,再求这些简单图形面积的和或差。
例1: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20平方厘米,高是5厘米,它的底是多少厘米?
4、循环小数:一个数的小数部分,从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数字,叫做这个循环小数的的循环节。
5、循环小数的表示方法:
一种是用省略号表示,要写出两个完整的循环节,后面标上省略号。如:0.3636……1.587587……
另一种是简写的方法:即只写出一组循环节,然后在循环节的第一个数字和最后一个数上面点上圆点。
正方形的周长公式:C = 4a正方形的面积公式:S =
4、 读作:a的平方,表示:两个a相乘。
如:
2a表示:两个a相加,或者是2乘a。
5、①含有未知数的等式称为方程。
②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③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6、常用的数量关系:
(1)路程=速度×时间速度=路程÷时间时间=路程÷速度
3、取近似数的方法:
(1)取近似数的方法有三种,①四舍五入法②进一法③去尾法
(2)一般情况下,按要求取近似数时用四舍五入法,进一法、去尾法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选择应用。一般用容器(杯子、油桶、纸箱……)装东西用进一法。用布料做东西用去尾法。
(3)取商的近似数时,保留到哪一位,一定要除到那一位的下一位,然后用四舍五入的方法取近似数。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必背知识点
第一单元《小数乘法》必背知识点
1、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计算小数加减法,要先把小数点对齐,然后按照整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
2、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计算小数乘法,先按整数乘法算出积(也就是末位要对齐),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乘得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时,要在前面用0补足,再点小数点;小数末尾有0的要去掉。
11、被除数不变,除数扩大(或缩小)多少倍,商就缩小(或扩大)多少倍。
12、除数不变,被除数扩大(或缩小)多少倍,商就扩大(或缩小)多少倍。
第三单元《观察物体》知识点
1、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是相同的,也可能是不同的;观察长方体或正方体时,从固定位置最多能看到三个面,最少看到一个面。
第四单元《简易方程》知识点
最后两位数字表示投递局(所)。
(2)身份证号码:18位阿拉伯数字组成。
前1,2位数字表示:所在省份的代码;第3,4位数字表示:所在城市的代码;
第5,6位数字表示:所在区县的代码;第7~14位数字表示:出生年月日;
第15,16位数字表示:所在地区派出所的代码;
第17位数字表示性别:单数表示“男性”;双数表示“女性”。(也就是倒数第二位数字)
6、有限小数: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有限的小数,叫做有限小数。
7、无限小数: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无限的小数,叫做无限小数。
8、循环小数一定是无限小数,而无限小数不一定是循环小数。
9、一个数(0除外)除以大于1的数,商比原来的数小,一个数(0除外)除以小于1的数,商比原来的数大。(比大小题经常用到)。
10、商不变的规律: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0除外,商不变。
6、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对于小数乘法也适用。
运算定律和性质:
加法:减法:
加法交换律:a+b=b+a a-b-c=a-(b+c)
加法结合律:(a+b)+c=a+(b+c) a-(b-c)=a-b+c
乘法:除法:
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除法性质:a÷b÷c=a÷(b×c)
长方形周长=(长+宽)×2字母公式:C= 2(a+b)
正方形周长=边长×4字母公式:C= 4a或者C= a×4
3、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字母公式:S= ah
4、三角形面积=底×高÷2字母公式:S= ah÷2
5、梯形面积=(上底+下底)×高÷2字母公式:S= (a+b) h÷2
6、计算圆木、钢管等的根数:(顶层根数+底层根数)×层数÷2
20平方分米=(0.2)平方米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20÷100 =0.2
1、“0”不能做除数;
2、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字母表示:a+0=a
3、一个数减去0还得原数;字母表示:a-0=a
4、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字母表示:a-a=0
5、一个数和0相乘,仍得0;字母表示:a×0=0
6、0除以任何非0的数,还得0;字母表示:0÷a(a≠0)=0
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 ;
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 ;……
第二单元《小数除法》必背知识点
1、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1)计算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
按整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计算时要注意,整数部分除完后商应先点上小数点,然后把十分位上的数字落下来,除到被除数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的上面。整数部分不够除,商0,点上小数点,继续除;如果有余数,要添0再除。
思路分析:以三角形的面积公式为等量关系式列方程解答。
解:设它的底是x厘米。
5x÷2 = 20
5x = 20×2
5x = 40
x = 40÷5
x = 8
答:它的底是8厘米。
例2:一个梯形的上底是12厘米,下底是18厘米,它的面积是135平方厘米,这个梯形的高是多少厘米?
思路分析:以梯形的面积公式为等量关系式列方程解答。
(4)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乘以第三个数,也可以先把后两个数相乘,
再乘以第一个数,积不变。(a×b)×c = a×(b×c )
(5)乘法分配律:①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这两个数分别与这两个数相乘,
再把积相加。(a+b)×c=a×c+b×c
②两个数的差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这两个数分别与这两个数相乘,
(7)差=被减数-减数被减数=减数+差减数=被减数-差
(8)和=加数+加数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9)积=因数×因数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10)商=被除数÷除数被除数=除数×商除数=被除数÷商
7、等式的性质: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
等式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数(0除外)左右两边仍然相等。
3、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比大小题经常用到)。
4、取积的近似数的方法:如需要保留一位小数,就看第二位小数是几,需要保留两位小数,就看第三位小数是几,……然后“采用四舍五入法”进行取舍。
5、小数四则运算顺序跟整数是一样的:即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的,没有括号的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同级运算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
解:设这个梯形的高是x厘米。
(12+18)x÷2 = 135
第六单元《统计与可能性》知识点
1、平均数=总数量÷总份数
2、中位数的含义:将一组数据按从大到小(或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处在最中间位置的那个数据叫做中位数。
求中位数的方法:(1)数据为单数个:把数据按从大到小(或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处在最中间的那个数是中位数。
1、用字母表运算定律:
(1)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a+b=b+a
(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
再加上第一个数,和不变。(a+b)+c=a+(b+c)
(3)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换算: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1千克=1公斤
(5)人民币单位换算:1元=10角1角=10分1元=100分
(6)时间单位换算:
1世纪=100年1年= 12月大月(31天)有:1\3\5\7\8\10\12月
小月(30天)的有:4\6\9\11月
平年2月28天,平年全年365天,
(2)数据为双数个:把数据按从大到小(或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最中间的两个数据的平均数是中位数。
中位数的优点:不受偏大或偏小数据的影响,用它代表全体数据的一般水平更合适。
第七单元数学广角
数不仅可以用来表示数量和顺序,还可以用来编码。
(1)邮政编码:六位阿拉伯数字组成。
前两位数字表示省(直辖市、自治区);前三位数字表示邮区;前四位数字表示县(市);
(2)总价=单价×数量单价=总价÷数量数量=总价÷单价
(3)总产量=单产量×数量单产量=总产量÷数量数量=总产量÷单价
(4)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效率=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效率
(5)大数-小数=相差数大数-相差数=小数小数+相差数=大数
(6)一倍量×倍数=几倍量几倍量÷倍数=一倍量几倍量÷一倍量=倍数
8、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步骤:
(1)弄清题意,找出未知数,用x表示;
(2)分析并找出数量之间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3)解出方程(方程中,得数后面不用写单位);(4)检验答案,写“答”。
通常设要求的量为x,但是如果要求的问题有两个,如…和…分别(各有)多
第五单元《多边形面积》知识点
1、长方形面积=长×宽字母公式:S = ab
再把积相减。(a-b)×c=a×c-b×c
(乘法分配律:(a±b)×c=a×c±b×c )
2、字母与字母之间的乘号可以省略不写,数字与字母之间的乘号也可以省略不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