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
“爱国者治港”:“一国两制”实践的根本原则和基本政治伦理
“爱国者治港”:“一国两制”实践的根本原则和基本政治伦理作者:李晓兵来源:《今日中国·中文版》2021年第03期确保“一国两制”实践行稳致远,必须始终坚持“爱国者治港”。
2021年1月2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听取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2020年度述职报告时指出,香港由乱及治的重大转折,再次昭示了一个深刻道理,那就是要确保“一国两制”实践行稳致远,必须始终坚持“爱国者治港”。
“爱国者治港”是“一国两制”实践的根本原则香港特区在“一国两制”实践中要坚持“爱国者治港”的根本原则,这既是对香港特区“一国两制”实践初心的守护,也是对国家治理现代化基本政治常识的重申和宣示;既是在香港回归祖国之后重新纳入国家治理体系必须确立的基本立场,也是尊重宪法和基本法实现香港特区宪制秩序重塑的基本要求;既是基于现实主义的政治过程和香港特区治理实践而作出的基本判断,也是对香港特区过去20多年的政制发展和特区治理实践的基本经验和基本规律的深刻总结。
邓小平同志1984年6月在会见香港工商界访京团和香港知名人士的谈话中比较完整地阐述了“一国两制”方针的主要内容,其中特别谈到“爱国者治港”这个根本原则。
他说:“要相信香港的中国人能治理好香港。
不相信中国人有能力管好香港,这是老殖民主义遗留下来的思想状态。
”“凡是中华儿女,不管穿什么服装,不管是什么立场,起码都有中华民族的自豪感。
香港人也是有这种民族自豪感的。
”“港人治港有个界线和标准,就是必须由以爱国者为主体的港人来治理香港,未来香港特区政府的主要成分是爱国者,当然也要容纳别的人,还可以聘请外国人当顾问。
”“一国两制”方针是20世纪改革开放之初我们在解决国家统一这一历史遗留问题过程中形成的重大决策。
中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之后如何实现有效的治理,这是“一国两制”从设想转化为现实必须面对的基本问题,“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等基本方针政策的提出就是对“以爱国者为主体的港人来治理香港”基本内涵的高度提炼和总结。
我们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推荐下载】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我们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是明确的,这里主要有三个问题。
一个是主权问题;再一个问题,是一九九七年后中国采取什幺方式来管理香港,继续保持香港繁荣;第三个问题,是中国和英国两国政府要妥善商谈如何使香港从现在到一九九七年的十五年中不出现大的波动。
关于主权问题,中国在这个问题上没有回旋余地。
坦率地讲,主权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
现在时机已经成熟了,应该明确肯定:一九九七年中国将收回香港。
就是说,中国要收回的不仅是新界,而且包括香港岛、九龙。
中国和英国就是在这个前提下来进行谈判,商讨解决香港问题的方式和办法。
如果中国在一九九七年,也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四十八年后还不把香港收回,任何一个中国领导人和政府都不能向中国人民交代,甚至也不能向世界人民交代。
如果不收回,就意味着中国政府是晚清政府,中国领导人是李鸿章!我们等待了三十三年,再加上十五年,就是四十八年,我们是在人民充分信赖的基础上才能如此长期等待的。
如果十五年后还不收回,人民就没有理由信任我们,任何中国政府都应该下野,自动退出政治舞台,没有别的选择。
所以,现在,当然不是今天,但也不迟于一、二年的时间,中国就要正式宣布收回香港这个决策。
我们可以再等一、二年宣布,但肯定不能拖延更长的时间了。
中国宣布这个决策,从大的方面来讲,对英国也是有利的,因为这意味着届时英国将彻底地结束殖民统治时代,在世界公论面前会得到好评。
所以英国政府应该赞成中国的这个决策。
中英两国应该合作,共同来处理好香港问题。
保持香港的繁荣,我们希望取得英国的合作,但这不是说,香港继续专注下一代成长,为了孩子。
《我们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教案
《我们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教案教学目标1.整体把握、研究探讨、深入领会文内容;2.分析申明立场的措辞,学习的语言特点;3.培养学生爱国意识,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
教学步骤一、导入新香港地区位于我国南部珠江口东侧,总面积1084平方千米,人口约6149万人,其中97%是华人。
香港地区包括香港岛、九龙和“新界”三部分,统称香港。
香港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1842年8月至9月这一期间,英国强迫清政府与之签订了《南京条约》、《北京条约》,缔结了中英《展拓香港界址专条》,使香港(包括香港岛、九龙、“新界”)沦为英国的殖民地。
这就是后来所说的“三个条约”。
1982年9月,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应邀来我国进行访问,与邓小平等中国领导人就香港问题进行了讨论。
双方领导人就此问题阐述了各自的立场,并同意通过外交途径继续进行商谈,从此揭开了中英两国政府关于香港问题外交谈判的序幕。
英国政府错误地估计形势,过高估计了香港对中国的经济作用,过低估计了中国政府对主权问题的原则性和立场的坚定性,以为中国可以容许英国以某种方式在1997后继续管治香港。
因此,1982年9月22日,以撒切尔夫人为首的英国谈判代表团提出了“三个条约继续有效论”,无理地认为香港岛和九龙半岛的割让是有法律依据的,中国不能收回,谈判的内容仅应限于所谓“租借”的“新界”。
这当然是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绝对不能接受的。
在这一背景之下,9月24日,邓小平同志会见了撒切尔夫人,向其表明了中国政府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
二、文分析1.学生浏览全文后,请学生为文划分层次。
明确:文从总体上可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段。
开门见山,指出要从三个问题来谈“我们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是总说。
第二部分,2至7段。
分别就三个问题进行分析,阐明观点和主张,是分说。
这一部分可再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第2、3段。
关于“主权问题”。
第二层:第4、段。
关于“1997年后中国采取什么方式来管理香港,继续保持香港繁荣”的问题。
《我们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同步测试(基础练习)(语文北师大必修1)
《我们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基础练习1.下列加线字词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磋(cuō)商裨(bì)益摈(bìn)弃B.坦率(shuài)豁(huò)免喟(kuī)然C.怯懦(nuò)挟(xiá)制掮(qiān)客D.刚愎(fù)濒(bīn)危鞭笞(chì)2.对下列句中加线词语解释不准确的一项是( )A.如果十五年后还不收回香港,任何中国政府都应该下野(执政的人或政府被迫下台)。
B.但这不是说,香港继续保持繁荣必须在英国的管辖(统辖管理)之下才能实现。
C.如果中英两国抱着合作的态度来解决这个问题,就能避免大的波动(起伏不定)。
D.前提(事物发生或发展的先决条件)是一九九七年中国收回香港。
3.选出填入下列空白处恰当的一组词语()。
香港继续保持,根本上于中国收回香港后,在中国的之下,实行适合于香港的。
A.繁荣取决管辖政策B.繁盛决定管辖政策C.繁荣取决管理决策D.繁盛决定管理决策4. 选出填入下列空白处恰当的一组词语()说一旦中国宣布1997要收回香港,香港可能发生波动,我的看法是小波动不可避免,中英两国抱着合作的态度来解决这个问题,能避免大的波动。
A.至于就只要一定B.如果就只要就C.至于就如果就D.要是就要是可5.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1984年9月26日,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和三个附件在北京草签。
联合声明确认: 1984年12月19日,中英两国政府首脑在北京正式签署了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
A.英国政府将在1997年7月1日把香港交还给中国,中国政府在联合声明中阐述了对香港的基本方针政策,这些基本方针政策五十年不变。
B.中华人民共和国于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中国政府在联合声明阐述了对香港的基本方针政策,这些基本方针政策五十年不变。
C.中华人民共和国于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政主权,英国政府将在同日把香港交还给中国。
我们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ppt8 沪教版
原则性与灵活性的高度统一
• 第一个问题:
• 原则性:“关于主权问题,中国在这个问题上 没有回旋余地。坦率地讲,主权问题不是一个 可以讨论的问题。”“如果中国在一九九七年, 也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四十八年后还不把 香港收回,任何一个中国领导人和政府都不能 向中国人民交代,甚至也不能向世界人民交 代。”“不迟于一二年的时间,中国就要正式 宣布收回香港这个决策。” • 灵活性:体现在宣布的时间上“可以再等一二 年。”
双方同意通过外交途径开始进行香港 问题的磋商。
1984.12.20,中英联合声明在北京签定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旨:
1997年中国将收回香港,收回香 港后中国将实行适合于香港的政策, 中英两国应该合作,使香港在过渡 期内不出现大的波动。
概括本文的特点
表述明确:立场鲜明,态度果敢,不拖泥带水 说理透彻:考虑全面,情理兼备 结构严谨:衔接自然,顺序不可颠倒。
我们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
(一九八二年九月二十四日)
邓小平
Wgsh1945制作
政论文: 政论旨在对现实中的政治问题表明 立场、阐述见解。
政论的体式是多样的,如社论编辑部文章、 时评、短评、宣言、声明,等等。特别是像 宣言、声明这样的文章,不像文艺作品那样 通过形象来曲折地表明立场,观点和态度, 而是直截了当地表达褒贬爱憎。因此政论的 主旨一般都是比较显豁的。 本文是与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的谈话记录, 实际上是一篇关于香港问题的声明。
原则性与灵活性的高度统一
• 第二个问题:
• 原则性:“香港继续保持繁荣,根本上取决 于中国收回香港后,在中国的管辖之下,实 行适合于香港的政策。” • 灵活性:保持香港的繁荣,“希望取得英国 的合作”,也希望英国政府能为香港的繁荣 提出建议。
我们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
原则性与灵活性的高度统一
• 第二个问题: • 原则性:“香港继续保持繁荣,根本上取决于 中国收回香港后,在中国的管辖之下,实行适 合于香港的政策。” • 灵活性:保持香港的繁荣,“希望取得英国的 合作”,也希望英国政府能为香港的繁荣提出 建议。
原则性与灵活性的高度统一
• 第三个问题: • 原则性:“如果在十五年的过渡时期内香港发 生严重的波动”,“中国政府将被迫不得不对 收回的时间和方式另作考虑”。同时,这也表 现出了一种灵活性。 • 灵活性:在这些原则性的问题上,中国政府是 绝对不会动摇的,也是绝对不会让步的。而所 有的灵活性问题也都是用来保证原则性问题的 顺利解决的。
原则性与灵活性的高度统一
• 第一个问题: • 原则性:“关于主权问题,中国在这个问题上没有回 旋余地。坦率地讲,主权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 题。”“如果中国在一九九七年,也就是中华人民共 和国成立四十八年后还不把香港收回,任何一个中国 领导人和政府都不能向中国人民交代,甚至也不能向 世界人民交代。”“不迟于一二年的时间,中国就要 正式宣布收回香港这个决策。” • 灵活性:体现在宣布的时间上“可以再等一二年。”
理清段落层次,整体把握文意
文章从三个方面分别阐述了我们的基本立 场。第2、3两段阐述第一个问题,明确提出: “一九九七年中国将收回香港。”第4、5两 段阐述第二个问题,即中国政府对香港的方 针政策,明确提出:“香港仍将实行资本主 义,现行的许多适合的制度要保持。”第六 段阐述第三个问题,明确提出不要在十五年 过渡时期人为地制造混乱,“不要做妨碍香 港繁荣的事”。文章最后一段明确提出“通 过外交途径开始进行香港问题的磋商”的建 议。
本文的语言艺术
老子曰:“大直若屈,大巧 1、表达明确,毫不含糊。 若拙,大辩若讷。” 2、对自己,从反面说; 孔子曰:“质胜文则野, 对英方,从正面说。 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 3、高瞻远瞩,言辞轻松。 然后君子。” 庄子曰:“大智闲闲,小 4、委婉的外交辞令。 智间间。大言炎炎,小言 詹詹。”
(教学资料)(我们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
结构分析
总 分 总
基本立场 三个问题 中方建议
主权问题 不平等条约有效论 繁荣问题 英国管辖繁荣论 波动问题 香港灾难论
文本探究
为什么把主权问题放在首要的位置上去讲? 国家主权问题必须旗帜鲜明,毫不含糊。
作者简介
邓 小 平 ( 1904-1997 ) , 伟 大 的 马 克 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 家、外交家、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人民共 和国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国社会主义改革 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理论 的创立者,主要著作收入《邓小平文选》。
课文背景
课文选自《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这是 1982年9月24日邓小平同志回见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时谈话的记录。 这篇谈话表达了中国捍卫国家主权完整的坚强信念及妥善解决香港问 题的坚定信心,是一篇光辉的历史文献。
①第三个问题,是中国 和英国两国政府要妥善 商谈如何使香港从现在 到一九九七年的十五年 中部出现大的波动。
②我们希望中英两国
政府就此进行友好的
磋商。
3.决策、政策
①中国宣布整个决策, 从大的方面来讲对英国 是有利的。
②只要我们的政策 适当,走了还会回 来的。
课堂练习
比较下列各句中红色词的含义或用法上的差别:
第一单元 · 第一课
《我们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
新课导入
播放歌曲: 《七子之歌》
背景简介
割让史
1842年:英国 第一次鸦片战争 《南京条约》 永久割让香港岛 。 1860年:英法 第二次鸦片战争 《北京条约》 永久割让九龙半岛 。 1898年:英国 《展拓香港界址专条》 强行租借九龙半岛大片土地及 附近。 二百多个岛屿(新界),租期99年(1997.6.30到期)。
《我们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教案
《我们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教案教学目标1.整体把握、研究探讨、深入领会课文内容;2.分析申明立场的措辞,学习的语言特点;3.培养学生爱国意识,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
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香港地区位于我国南部珠江口东侧,总面积1084平方千米,人口约614.9万人,其中97.5%是华人。
香港地区包括香港岛、九龙和“新界”三部分,统称香港。
香港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1842年8月至9月这一期间,英国强迫清政府与之签订了《南京条约》、《北京条约》,缔结了中英《展拓香港界址专条》,使香港(包括香港岛、九龙、“新界”)沦为英国的殖民地。
这就是后来所说的“三个条约”。
1982年9月,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应邀来我国进行访问,与邓小平等中国领导人就香港问题进行了讨论。
双方领导人就此问题阐述了各自的立场,并同意通过外交途径继续进行商谈,从此揭开了中英两国政府关于香港问题外交谈判的序幕。
英国政府错误地估计形势,过高估计了香港对中国的经济作用,过低估计了中国政府对主权问题的原则性和立场的坚定性,以为中国可以容许英国以某种方式在1997后继续管治香港。
因此,1982年9月22日,以撒切尔夫人为首的英国谈判代表团提出了“三个条约继续有效论”,无理地认为香港岛和九龙半岛的割让是有法律依据的,中国不能收回,谈判的内容仅应限于所谓“租借”的“新界”。
这当然是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绝对不能接受的。
在这一背景之下,9月24日,邓小平同志会见了撒切尔夫人,向其表明了中国政府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
二、课文分析1.学生浏览全文后,请学生为课文划分层次。
明确:课文从总体上可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段。
开门见山,指出要从三个问题来谈“我们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是总说。
第二部分,2至7段。
分别就三个问题进行分析,阐明观点和主张,是分说。
这一部分可再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第2、3段。
关于“主权问题”。
第二层:第4、5段。
关于“1997年后中国采取什么方式来管理香港,继续保持香港繁荣”的问题。
我们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
我们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
一.教学目标:
1.理清文章结构
2.体会作者在说话语气及词语的运用
二.教学过程:
1.背景介绍
本文是作者与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的谈话记录,实际上是一篇关于香港的声明,所以也属于政论文。
2.文章思路
总论:明确的基本立场,三个问题:主权问题;管理问题;过渡问题
问:为什么按这样的顺序来提出问题?(讨论这三个问题的内在逻辑关系)
分述:就三个问题阐述观点和立场
(1)主权问题不能讨论。
从收回的范围,时间及决心予以确认
(2)管理问题取决于政策。
正面论证:现行制度和法律可以保留,只做适当改革;要同香港各界人士交流意见;中英两国进行友好磋商。
反面论证:如果
中国把四化建设能否实现放在香港是否繁荣上,那这个决策本身就是不正确的
(3)过渡问题要进行磋商
我们不怕出现波动甚至是严重的波动,我们会勇敢的面对;但我们应该通过外交途径进行友好磋商,讨论如何避免这种灾难。
总结:建议达成一个协议。
3.学生讨论
文章正文在讨论三个问题时的排列次序能否更改,为什么?
4.给出另外两篇文章毛泽东的〈别了,司徒雷登〉和江泽民的〈在香港回归仪式上的讲话〉,要求学生将这三篇文章放在一起
作比较,认真体会本文在历史上的伟大意义。
我们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读后感
我们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读后感作为一个国际大都市,香港一直以其独特的地位和繁荣的经济而闻名于世。
然而,最近几年来,香港问题成为了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
作为中国的一部分,香港的未来和发展受到了广泛关注和讨论。
对于香港问题,我们的基本立场是支持中国政府依法治港,支持香港的繁荣稳定,支持香港居民的福祉。
首先,我们认为中国政府依法治港是符合国际法和事实的。
香港作为中国的一部分,享有中国宪法和基本法所赋予的权利和义务。
中国政府有权利和责任维护香港的国家安全和稳定,保障香港的法治和社会秩序。
香港问题是中国内政,任何外部势力干涉都是不合法的,也是不道德的。
我们支持中国政府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维护香港的和平与稳定。
其次,我们支持香港的繁荣稳定。
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和商业枢纽,对中国乃至全球经济都具有重要意义。
香港的繁荣稳定符合中国和世界的利益。
我们支持中国政府采取措施,促进香港的经济发展,改善香港居民的生活水平,保障香港的繁荣和稳定。
最后,我们支持香港居民的福祉。
香港居民是中国的公民,享有中国宪法和基本法所赋予的权利和义务。
中国政府有责任保障香港居民的合法权益,改善香港居民的生活条件,为他们创造更好的发展机会。
我们支持中国政府采取措施,改善香港的民生,保障香港居民的福祉。
总之,我们的基本立场是支持中国政府依法治港,支持香港的繁荣稳定,支持香港居民的福祉。
我们坚信,只有中国政府和香港居民共同努力,香港才能够实现长期的繁荣稳定,为中国的发展和世界的和平与繁荣作出更大的贡献。
【2019-2020】我们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实用word文档 (3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我们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教学目的一、通过阅读,体会邓小平同志在外交工作中,在大是大非中的所表现出的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深遽的政治洞察力、高超的政治艺术和内含丰富的外交语言,从中汲取智慧,增长才干。
二、在初步掌握研究探讨阅读方法基础上,进一步尝试研究阅读实践,形成阅读技能,进而深入领会文章内容。
三、学习领袖的高超的语言艺术,探讨语言的深层含义。
教学设想本文是自读课文,按照自读教学的要求,注重学生的自读实践,突出学生能力形成过程中的“定形”训练。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步骤一、明确目标,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教师提问:1、发现疑问有两个层面的含义,具体指什么?2、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的那个动人的夜晚,凝视着电视中那激动人心的场面,你感受到了什么?学生回答问题,畅谈感受。
教师归纳总结:发现问题有两个层面:一在疑问繁多的文章中发现疑问;二在平易浅显的文章中,或表面疑问已经解决的阅读过程中间发现疑问。
第二层面中的发现更可是否想到领袖们为此付出了多少心血?二、提供相关材料,引导学生发现疑问。
电脑显示如下资料:英国政府强迫清政府缔结的三个不平等条约:《北京条约》(永久割让九龙半岛尖端)、《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强行租界“新界”)、《南京条约》(永久割让香港岛)。
文章采用总分形式,阐明了关于香港的三个问题:一是主权问题,二是1997年后中国采取什么方式来管理香港,继续保持香港繁荣,三是中国和英国两国政府要妥善商谈如何使香港从现在到1997年的15年中不出现大的波动。
本篇课文研讨重点是“高超的语言艺术”。
研究层次是:明确言语字在面意思——理解言语的深层含义——揣摩言语的相关含义——总结语言表述的技巧。
三、学生尝试“研究探讨”阅读实践。
教师相机点拨。
(一)学生分组研究,交换疑问,教师点拨,提示重点研究对象。
全面准确理解“一国两制”方针政策和香港基本法
全面准确理解“一国两制”方针政策和香港基本法作者:范宏云来源:《特区实践与理论》 2017年第3期20世纪80年代初,为实现国家和平统一,邓小平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并首先用于解决香港问题。
按照邓小平的论述,“一国两制”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十亿人口的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我国政府在一九九七年恢复行使对香港的主权后,香港现行的社会、经济制度不变,法律基本不变,生活方式不变,香港自由港的地位和国际贸易、金融中心的地位也不变,香港可以继续同其他国家和地区保持和发展经济关系。
……北京除了派军队以外,不向香港特区政府派出干部,这也是不会改变的。
我们派军队是为维护国家的安全,而不是去干预香港的内部事务。
”1982年《宪法》规定:“国家在必要时得设立特别行政区。
在特别行政区内实行的制度按照具体情况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法律规定”。
①这为“一国两制”和特别行政区制度制定了宪法依据。
1983年中国就解决香港问题形成了十二条基本方针。
1982年9月24日,邓小平会见来访的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阐明了中国政府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指出“主权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②中英政府要谈的问题是“一九九七年后中国采取什么方式来管理香港,继续保持香港繁荣稳定”,③1984年12月19日,中英两国政府在北京正式签署《中英联合声明》,确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于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中国政府还在联合声明中阐明以“十二条”为核心内容的对香港的基本方针政策。
1990年4月4日,第七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香港基本法是根据宪法制定的基本法律,规定了在香港特别行政区实行的制度和政策,是“一国两制”方针政策的法律化、制度化,为“一国两制”在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实践提供了法律保障。
“一国两制”是中国为实现国家和平统一而提出的基本国策。
按照“一国两制”方针,中国政府成功解决历史遗留的香港问题,“一国两制”从科学构想变成生动实践。
《我们对香港问题的立场》
《我们对香港问题的立场》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山东韩其文1。
掌握课文的语言特色:(1)举重若轻,明白晓畅,严谨周密;(2)刚柔相济,富有感染力、说服力。
2。
学习本文批驳的方法:针对英国提出的错误观点,邓小平同志针锋相对有力反击而又不失得体。
3。
对学生进行一次爱国主义教育,认识”弱国无外交”的道理。
1。
揣摩文中准确而严谨的词语和句子,体会作者的语言表达技巧。
2。
理清本文的谈话思路,掌握严密的逻辑顺序。
3。
补充大量的课外辅导材料,交代清会谈的时代背景,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只有国家强大起来了,才能在外交上不受屈辱而取得最后的胜利。
教学方法1。
自读-讨论-领悟-质疑。
2。
整体感知-重点赏析、领悟-梳理总结-练习巩固-知识拓展媒体设计本文很容易找到相关的CD片或录像带,特别是有关香港回归盛典的录像带,播放后会对学生有极强的感染力。
教学时数:2课时第一课时一、导语设计1997年7月1日,香港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回顾香港不平凡的回归之路,充满了风风雨雨、坎坎坷坷,英国统治者不甘心最后一块殖民地的丢失,制造了许多麻烦。
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凭着他们的雄才大略和高瞻远瞩,排除了千阻万难,终于完成了这一历史使命。
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邓小平同志关于香港回归的重要文献--《我们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
二、解题本文是邓小平同志于1982年9月24日在人民大会堂福建厅接见英国女首相撒切尔夫人时的谈话。
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号称”铁娘子”,她在政治上奉行铁腕政策,不管对内对外,凡事以”强硬”二字当先,有人说她像二战时期的英国首相丘吉尔。
正是这位女首相领导英国同阿根廷在马尔维纳斯岛的战斗中取得了胜利,她是乘”马岛之胜威”来中国访问的,可是在中国她却碰了个”硬钉子”。
三、研习课文1。
整体把握,理清思路①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及名词术语。
“一国两制”、“港人治港”必须以爱国者为主体
新经济 NEW ECONOMY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坚持‘一国两制’,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促进祖国和平统一”是我国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所具有的13个显著优势之一,充分彰显了“一国两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图谱中的特殊重要地位。
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必须始终坚守一个基本立场:“一国两制”从提出到付诸实践,“港人治港”一直有明确的界限和标准,就是必须以爱国者为主体的港人来治理香港。
五个多月以来的香港黑色暴乱昭示人们,坚持以爱国者为主体的“港人治港”,不是抽象而是具体的,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实践问题。
爱国是一种自然情感,效忠国家则是从政者必须遵循的基本政治伦理。
“一国两制”框架下的“爱国者”不是一个虚泛的概念,邓小平同志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已强调,“港人治港有个界线和标准,就是必须由以爱国者为主体的港人来治理香港”,指出爱国者必须“尊重自己民族,诚心诚意拥护祖国恢复行使对香港的主权,不损害香港的繁荣和稳定”。
这句话言简意赅,诠释了“爱国者”的三重意蕴:一是衷心拥护“一国两制”。
“一国两制”是一个完整的概念。
“一国”是根本,“两制”是延伸。
“一国”是实行“两制”的前提和基础,“两制”从属于“一国”,派生于“一国”,统一于“一国”。
必须全面理解“一国”与“两制”的内涵和逻辑关系,坚信“一国两制”是行得通、办得到、得人心的制度设计,毫不动摇地坚守“一国两制”立场,不变形、不走样地践行“一国两制”原则。
二是真诚践履“爱国爱港”。
“爱国”与“爱港”并非对立的选项,而是统一的整体。
香港好,国家好;国家好,香港更好。
只有坚持二者相统一,爱国主义才是真实的、具体的、可行的。
“爱国爱港”既是每一位爱国者的原则信条,又是所有“治港者”的行为规范。
港澳回归
剧本《谈判中的较量》旁白:这一天是1982年9月24日,在人民大会堂福建厅,素有“铁娘子”与“钢小平”之称的两位伟人相遇了……邓小平在谈判之前与撒切尔夫人握手。
学生(邓小平):我们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是不容置疑的,应该明确肯定,1997年中国将收回香港。
学生(撒切尔夫人):我们所签过的和约还是合法的,按约定1997年中国收回的是“新界”。
我们可以让出主权,但中国政府应该考虑未来香港应为“完全自治”和“最大限度的自治”,英国人员可以在未来特区政府中“担任文职中最高职位”。
学生(邓小平):主权问题没有谈判的余地。
坦率地讲,主权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
中国要谈的就是什么时间、采取什么形式,和平收回香港。
谈判是给你们一个体面,撤出最后一块殖民地。
如果你们不同意,我们就另起炉灶,至于什么时间、什么方式收回香港,我们自己决定。
应该明确肯定:1997年中国将收回香港。
就是说,中国要收回的不仅是新界,而且包括香港岛、九龙。
”学生(撒切尔夫人):如果你们搞不好,香港将来可能对你们的现代化建设有影响。
学生(邓小平):你错了,如果靠香港这个小地方发展中国是不可能的。
中国发展要靠社会主义制度,靠党的领导,靠人民艰苦奋斗。
学生(撒切尔夫人):将来管理不好,香港会乱的。
学生(邓小平):这是我们预料中的事情。
可能会出现骚动、经济下滑等,但主要是你们英国人捣乱。
(边说边举起手,做出强调的手势。
)我们有思想准备,我们打了22年的仗,这点小乱子我们对付不了吗?何况中国有权派军队武力收回香港。
学生(撒切尔夫人):如果这样,将会带来灾难性的影响。
学生(邓小平):如果说宣布要收回香港就会像夫人说的“带来灾难性的影响”,那我们要勇敢地面对这个灾难。
我们理解港人希望生活方式不变,而且,这种不变,还要有保证。
我们多次讲过,我国政府在1997年恢复行使对香港的主权后,香港的现行社会、经济制度不变,基本法律不变,生活方式不变,香港自由港的地位和国际贸易、金融中心的地位不变,除了派军队外,不向香港特区政府派出干部,这也是不会改变的。
中国政府对于港澳问题的立场、方针和政.doc.doc
中国政府对于港澳问题的立场、方针和政策中国政府对香港问题的原则立场中国不承认一切不平等条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政府对香港问题的立场是:香港是中国的领土,中国不承认帝国主义强加的“三个不平等条约”。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遵照国际法的原则,宣布对于旧中国所签订的条约和协定的原则立场是:既不承认一切旧条约继续有效,也不认为一切旧条约当然失效。
按照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第五十五条的规定:对于旧的条约和协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应加以审查。
按其内容,分别予以承认、或废除、或修改、或重订”。
按照这个规定,条约是否继承是以条约的性质和内容为依据的,这既符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又符合国际法的继承原则。
中国对于香港问题三个不平等条约的态度是举世皆知的。
中国认为三个不平等条约在整体上就是无效的,并不去就其中任何一个条约的某些条款的准确意义进行争论。
对于这一历史遗留下来的问题,中国政府一贯主张,在适当时机通过谈判解决,未解决前暂时维持现状。
香港不是殖民地“殖民地”主要是指因外国统治、管辖而丧失主权的国家。
香港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所以,殖民地的概念不适用于香港。
英国在香港实行的是殖民式统治,但并不等于香港就是殖民地。
1972年,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致函联合国非殖民化特别委员会主席,明确宣布:“香港、澳门是属于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帝国主义强加于中国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结果。
香港和澳门是被英国和葡萄牙当局占领的中国领土的一部分,解决香港、澳门问题完全是属于中国主权范围内的问题,根本不属于通常的‘殖民地’范畴。
”1972年11月,联合国大会以99票对5票的压倒优势,通过了有关将香港、澳门从殖民地名单上除去的协议。
这表明了国际社会对中国立场的广泛支持。
中国又等待了33年反对不平等条约,收回香港,是中国政府坚定不移的立场。
在实际工作中,中国政府则考虑过去的历史背景,考虑总的国际形势,采取灵活的策略,保持战略上的主动地位。
香港回归:从毛泽东到邓小平
香港回归:从毛泽东到邓小平作者:暂无来源:《领导文萃》 2015年第7期罗燕明从毛泽东到邓小平,两代伟人凭借非凡的政治胆识和高超的统战工作艺术为香港的顺利回归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香港的回归已超出现代版的完璧归赵,演化成国际关系史上的奇迹。
着眼国家长远利益,毛泽东布下一着活棋1946年12月9日,毛泽东在与西方记者哈默会谈时,专门谈到了香港问题。
哈默问道:“在香港问题上中共的态度如何?”毛泽东回答道:“我们现在不提出立即归还的要求,中国那么大,许多地方都没有管理好,先急于要这块小地方干吗?将来可按协商办法解决。
”1949年10月16日,人民解放军进军全国的步伐在罗湖、沙头角一线戛然而止。
这是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对香港可吃而不吃的一着活棋。
一方面,中国政府对香港实行“长期打算、充分利用”的特殊政策,默许英国继续统治香港;另一方面,为了充分发挥这个政策的效力,中国政府长时间故意不表明关于香港前途的主张,甚至不强求英国承认中国对香港的主权。
毛泽东时代对港政策是深谋远虑的。
新中国的成立意味着中国具备了在任何时候以任何方式收回香港的绝对实力。
中国政府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单方面做出,无须征得任何人同意。
有了这样的实力,却做出“暂不收回,维持现状”的决策,正是毛泽东的高明之处。
中国在乎的是台湾,只要求英国人承认中国对台湾的主权,却不想利用香港为难英国。
正是这种策略吊足了英国人的胃口。
英国政府揣测着中国的意图,用香港的繁荣和开放来迎合中国的需求,换取对香港的统治。
英国按捺不住,终于提出香港问题1960年5月,英国蒙哥马利元帅访华途经香港时说:“香港地位并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香港作为英帝国的一部分,与中国无关。
如果任何人企图侵犯香港,我敢保证将引起战争。
”这番话气势汹汹,实则外强中干。
毛泽东毫不介意,几天后照样会见他,同他讨论世界局势和双边关系。
毛泽东批评英国政府在台湾和西藏问题上的立场,只字不提香港。
英国人不愿谈香港,因为不好谈,无法谈。
101492_我们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_陈伟峰
我们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
(一九八二年九月二十四日)英国发动鸦片战争, 强迫清政府签定《南京条 约》、《北京条约》,永 久割让香港岛 、九龙半岛 尖端。十九世纪末,英国 又乘列强瓜分中国之机, 逼迫清政府签定《展拓香 港界址专条》,强行租借 九龙半岛大片土地以及附 近二百多个岛屿(后统称 “新界”),租期99年, 1997年6月30日期满。
历史背景简介
中英香港交接仪式
此刻。 是午夜,又是清晨 所有的眼睛都是崭新的日出 所有的礼炮都是世纪的钟声 香港,让我紧紧拉住你的手吧 倾听最后一分钟的风雨归程 —摘自李小雨《回忆与倾听》
理清段落层次, 理清段落层次,整体把握文意
本文首段即明确提出我们对香港问 题基本立场的三个问题:“一个是主权 问题;再一个问题,是一九九七年后中 国采取什么方式来管理香港,继续保持 香港繁荣;第三个问题,是中国和英国 两国政府要妥善商谈如何使香港从现在 到一九九七年的十五年中不出现大的波 动。”这是全文的总纲。
原则性与灵活性的高度统一
• 第二个问题: • 原则性:“香港继续保持繁荣,根本上取决于 中国收回香港后,在中国的管辖之下,实行适 合于香港的政策。” • 灵活性:保持香港的繁荣,“希望取得英国的 合作”,也希望英国政府能为香港的繁荣提出 建议。
原则性与灵活性的高度统一
• 第三个问题: • 原则性:“如果在十五年的过渡时期内香港发 生严重的波动”,“中国政府将被迫不得不对 收回的时间和方式另作考虑”。同时,这也表 现出了一种灵活性。 • 灵活性:在这些原则性的问题上,中国政府是 绝对不会动摇的,也是绝对不会让步的。而所 有的灵活性问题也都是用来保证原则性问题的 顺利解决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们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引导学生理清文章思路,学习掌握文章谨严的结构特点。
3.理解并积累“回旋、坦率、下野、磋商、管辖”等词语;辨析四组近义词“管辖、管理”,“商讨、磋商”,“保留、保持”,“决策、政策”的意义,并学会运用。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根据关键语句,理清文章思路,整体把握全文内容的能力。
2.培养根据语境表达得体语言的能力。
德育目标对学生进行一次爱国主义教育,认识“发展才是硬道理”“弱国无外交”的道理。
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树立为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做贡献的远大理想。
●教学重点1.理清本文的谈话思路,掌握严密的逻辑顺序。
2.揣摩文中准确而严密的词句,学习文章的语言技巧,领会其博大精深的思想及高超的谈话技巧。
●教学难点补充大量的课外阅读资料,帮助学生清楚会谈的背景及意义,明白国家的强大才是会谈成功的关键因素。
●教学方法整体感知(理解感受文章谨严的结构特点)——讨论分析(与结构内容有关的问题,如:三个问题针对英国的什么错误观点而言)——揣摩赏析(探讨文中含义丰富的句子)——迁移运用(课堂练习语言的严密性和得体性)●教具准备1.多媒体投影。
2.课文录音带;录音机。
3.香港回归盛典的录像带或VCD片。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步骤★第一课时[教学要点]整体把握全文,理清文章思路,梳理文章结构。
[教学过程]一、导语设计播放1997年7月1日,中英政府关于香港政权交接仪式的电视实况录像。
同学们,你们一定还记得香港回归盛典的情景吧!1997年7月1日,是每一个炎黄子孙终生难忘的日子。
因为那一天,香港上空飘扬了一百年的“米”字旗终于降落了,鲜艳的五星红旗从此冉冉升起。
漂泊百年的“小龙”回到了龙的故乡。
从那天起,“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耻辱永远被洗刷干净,百年别愁离恨化成醉人的欢笑和激动的泪水。
然而回顾香港风风雨雨的回归历程,我们永远不会忘记一位老人——邓小平,香港回归这一千秋功业的奠基者和开拓者。
不是吗?“1997年,收不回香港,中国领导人就是李鸿章!”那玉振金声如今还在每一个中国人的耳旁回荡。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邓小平同志关于香港回归的重要文献——《我们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板书课题)二、解题本文是邓小平同志于1982年9月24日在人民大会堂福建厅接见英国女首相撒切尔夫人时的谈话。
1982年9月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第一次访华,拉开了中英关于香港前途问题谈判的序幕。
开始中国领导人就正式通知英方,中国政府决定在1997年收回整个香港地区。
同时阐明对香港采取的特殊政策,包括设立香港特别行政区,由香港当地人管理,现行的社会、经济制度和生活方式不变等等。
本次谈话,表达了中国政府应对一切局面的决心和力量,旨在挫败英国政府可能采取的阴谋,争取英国政府的合作,为保证十五年平稳过渡扫清了道路。
从这个意义上讲,本文是一篇经典性的讲话,对香港的回归有着至关重要的指导意义。
三、研习课文1.学生听课文录音,发现并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读音。
2.提问:文章可分几大部分?概括每部分的内容。
学生浏览课文。
明确:文章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总述我们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即三个问题:“一个是主权问题;再一个问题,是一九九七年后中国采取什么方式来管理香港,继续保持香港繁荣;第三个问题,是中国和英国两国政府要妥善商谈如何使香港从现在到一九九七年的十五年中不出现大的波动。
”第二部分(第2~6段):分述三个问题。
第2、3段阐述中国对主权问题的立场,明确肯定:一九九七年中国将收回香港。
第4、5两段阐述香港回归后,中国政府仍将保持香港繁荣的立场。
明确提出:“香港仍将实行资本主义,现行的许多适合的制度要保持。
”第6段阐述对过渡时期香港发生波动问题的立场,明确提出不要人为地制造混乱,不要做妨碍香港繁荣的事。
第三部分(第7段):明确提出“通过外交途径开始进行香港问题的磋商”。
教师点拨:文章结构清晰条理,只要抓住如下关键语句即可理清。
如:“我们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是明确的,这里主要有三个问题”;“关于主权问题,中国在这个问题上没有回旋余地”;“保持香港的繁荣……”;“至于说一旦中国宣布一九九七年要收回香港,香港就可能发生波动,我的看法是……”;“我们建议达成这样一个协议”。
3.学生讨论:结合历史或政治课上学到的有关香港的知识,谈谈我们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是针对英国的什么错误观点而言的。
明确:我们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是针对英国关于香港问题而一贯坚持的错误观点而言的。
如:撒切尔夫人坚持三个不平等条约(即《南京条约》《北京条约》《拓展香港界址专条》)仍然有效,提出如果中国同意英国1997年后继续管治香港,英国可以考虑中国提出的主权要求;英方一再以“最大程度的自治”来修改中方主张的“高度自治”的内涵,反对香港特别行政区直辖于中央人民政府;英方还要求中方不在香港驻军;当时撒切尔夫人还威胁说,如果中国收回香港,将会“带来灾难性的影响”等等。
邓小平同志在这次会谈中,正是针对英方的上述种种谬论作了有力的批驳,表达了中国政府收回香港的决心和力量。
4.重点研读文章第3、4两段。
(1)让一男生朗读第3、4两段课文。
(2)提问:本次谈话围绕三个问题,为什么把“主权问题”放在首位?学生思考后,明确:过去百年中的香港之所以处在英国殖民主义的统治下,就是因为对其行使主权的是英国政府而不是中国政府。
主权是一个国家在其领域内拥有的最高权力。
根据这种权力,国家按照自己的意志决定对内对外政策,处理国内国际一切事务,而不受任何外来干涉。
因此,只有收回对香港的主权,香港才算真正回到祖国的怀抱。
“主权问题”是最基本也是最关键的问题,“主权问题”得不到解决,其他问题如香港的繁荣等就无从谈起。
因此,“主权问题”应放在首要位置上去谈。
这也体现了文章谨严周密的结构特点。
(3)分四人一小组讨论:外交斗争最需要坚定的原则性与充分的灵活性相结合,那么这两段文字中,两者是如何有机结合的。
明确:这两段文字谈香港的主权问题。
其中表现“坚定的原则性”的内容有:“关于主权问题,中国在这个问题上没有回旋余地。
坦率地讲,主权问题不是一个讨论的问题。
”“如果中国在一九九七年,也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四十八年后还不把香港收回,任何一个中国领导人和政府都不能向中国人民交代,甚至也不能向世界人民交代。
”“但也不迟于一二年的时间,中国就要正式宣布收回香港这个决策。
”这些话表达了中国政府在香港问题上的坚决立场,毫不动摇,决不让步。
话语掷地有声,铮铮作响。
“灵活性”体现在宣布的时间上“可以再等一二年”,而这又是用来保证原则性问题的顺序解决的。
这样,外交斗争的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不但能产生一种先发制人的特殊效果,而且更表现出谈话者居高临下,游刃有余的大家气度。
四、学生讨论香港蒙受了英国殖民主义统治的耻辱长达百年,中国政府也为香港的回归作了多方的努力。
为什么直到20世纪80年代,香港的回归才有了实质性的进展,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出示多媒体投影:香港问题为什么能够谈成呢?并不是我们参加谈判的人有特殊的本领,主要是我们这个国家这几年发展起来了,是个兴旺发达的国家,有力量的国家,而且是个值得信任的国家,我们是讲信用的,我们讲话是算数的。
……当然,香港问题能够解决好,还是由于“一国两制”的根本方针或者说战略搞对了,也是中英双方共同努力的结果。
(邓小平语)讨论后明确:投影中的一段话是邓小平同志在总结以和平方式解决香港前途问题的原因时说的。
其中提到了香港问题之所以能谈成的三个重要原因。
最关键的因素是我们国家强大了,是个有希望的国家。
撒切尔夫人这时面对的已不是大清王朝的顶戴花翎,而是改革开放的蒸蒸日上的中国及扬眉吐气、说话算话的中国人。
国家的强大,“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及一系列高瞻远瞩的决策,才使1997年香港回归成为现实。
从中,我们应该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弱国无外交”“发展才是硬道理”。
五、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重点研习探讨了文章的思路。
为了更深刻地理解全文内容,我们又探讨了与主题相关的几个问题,从中感受到了一代伟人收回香港的坚定信念和决心。
香港问题的解决是邓小平同志“一国两制”构想的伟大实践,这不仅为后来的澳门、台湾问题的解决产生重要的影响,也为世界一些国家如何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一个有价值的参考。
同时,我们更应清楚地看到,香港问题的解决最关键的还应是改革开放后中国的繁荣富强。
为此,同学们都应由衷的热爱我们的祖国,为祖国更加辉煌的明天而努力学习。
六、布置作业1.反复诵读课文,深刻体会重点语句的深层含义。
2.有位同学上课未能听懂老师所讲,便问了他的同桌。
老师发现后用过激的言辞批评他破坏课堂纪律,他不服,顶撞了一句,结果老师很生气,当即宣布停他的课。
事情陷入了僵局。
假设你是这位同学的同桌,请你给老师写一封信,帮助解决好这件事。
(要求:注意语言的得体与巧妙,既言明真情,指出教师的欠妥之处,又能使老师谅解学生,收回停课之命,且增进师生间的理解和感情)★第二课时[教学要点]揣摩文章重点句子的深层含义,学习本文的语言风格。
[教学过程]一、教师范读或放课文录音(要求学生边听边注明文中重点和不易理解的语句)二、欣赏品味文中含义丰富的语句1.教师给学生提供可以借助的方法。
出示投影①抓住关键词语揣摩语意。
②采用主干枝叶梳理法,抓主干明题旨;理枝叶明深意。
③联系内外语境揣摩,体味含义。
2.完成课后练习一所给句子,让学生运用所给方法进行体味。
(1)体味句子“如果不收回,就意味着中国政府是晚清政府,中国领导人是李鸿章。
”明确:联系外部语境;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已不再是19世纪40年代的晚清政府,而是一个扬眉吐气豪迈地屹立于世界东方的国富民强的中国。
这句话的含义是,今天的中国政府决不是晚清政府,中国领导人决不是李鸿章,中国不承认帝国主义强加的三个不平等条约,中国决不是软弱可欺的,决不搞屈辱外交,中国政府收回香港的决心是坚定不移的。
英国政府应该认识这一点,不要存有丝毫幻想,不要打错了算盘。
(2)体味句子“中国宣布这个决策,从大的方面来讲,对英国也是有利的,因为这意味着届时英国将彻底地结束殖民统治时代,在世界公论面前会得到好评。
”明确:采用主干枝叶梳理法可知主干部分的核心是:政策对英国有利,英国会得到好评。
再联系外部语境——时代背景可知英国曾没得到世界公论的好评。
为什么呢?它曾对世界进行侵略和掠夺。
那这句话的含义是,英国政府应该认识到,英国的殖民统治,是英国对世界的干扰,应是英国历史的耻辱,决不是光彩的。
英国政府应该认识殖民统治的罪恶,只有彻底结束殖民统治时代,才能彻底改变英国的国际形象。
(3)体味“如果中英两国抱着合作的态度来解决这个问题,就能避免大的波动。
”一句。
明确:抓关键词语“如果合作,就能避免”,反过来说“避免就得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