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问题之我见
港台问题心得体会感悟

港台问题心得体会感悟港台问题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一个复杂而敏感的话题,它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多个层面。
在这个问题上,有很多值得深入思考和体会的方面。
首先,港台问题本质上是中国的内政问题。
香港和澳门是中国的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自治权,但它们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台湾是中国的一个省,尽管由于历史原因,两岸关系复杂,但一个中国的原则是国际社会的普遍共识。
其次,港台问题反映了中国与世界的关系。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中国与世界各国的联系日益紧密。
香港作为国际金融、贸易中心,对全球经济有着重要影响。
台湾地区在科技、制造业等领域也具有竞争力。
中国在处理港台问题时,既要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也要考虑到国际社会的反应和利益。
再次,港台问题体现了中国的发展与进步。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香港和澳门的回归,以及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都是中国综合国力提升的体现。
同时,中国在处理港台问题上展现出的智慧和策略,也是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体现。
此外,港台问题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交汇点。
香港和澳门保留了大量中华文化的传统元素,同时也吸收了西方文化的影响,形成了独特的文化特色。
台湾地区同样有着深厚的中华文化传统,同时也在现代化进程中不断创新和发展。
这些文化交融的现象,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文化资源和启示。
最后,港台问题也是中国青年一代的责任与使命。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有责任了解和关心国家的发展大局,包括港台问题。
我们应该积极学习相关知识,提高自己的政治觉悟,为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贡献自己的力量。
总之,港台问题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问题,它不仅关系到中国的国家利益,也关系到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和发展。
我们应该以开放的心态,理性的态度,深入学习和思考这个问题,为推动国家的和平统一和繁荣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香港之乱观后感300字

在观看香港之乱的过程中,我深深地感受到了香港社会的复杂和矛盾。
香港是一个高度发达的国际城市,同时也是一个多元化、开放、包容的社会。
然而,在回归中国后,香港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等方面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困难。
香港之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方面,香港的政治制度、法律体系和文化传统等方面与内地存在差异,导致了两地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另一方面,香港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也面临着许多问题,例如人口老龄化、社会不公、贫富差距等等。
香港之乱的影响是深远的。
在政治方面,香港的民主制度受到了严重的冲击和挑战,政府的合法性和权威也受到了质疑和挑战。
在经济方面,香港的经济受到了严重的打击,失业率居高不下,经济持续衰退。
在社会方面,香港的社会治安和公共安全受到了严重的威胁,社会矛盾和冲突不断加剧。
香港之乱的发生,也引发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和思考。
香港的未来应该如何发展,香港的社会应该如何稳定,成为了香港社会各界人士共同关注的问题。
香港之乱是一个复杂而多方面的问题,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和探讨。
我们应该以客观、理性和建设性的态度来看待香港之乱,同时积极推动香港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香港问题的看法论文

香港回归十周年在花花绿绿的中国地图上,中右下方有一个小岛,它拥有的土地,包括香港岛、九龙半岛和新界三个部分,总面积1092平方公里,是祖国960万平方公里的万分之一。
它种植莞香,出产沉香——一种贵重的香料,它馨萦寰宇,给世界带来了芬芳,增添了美丽。
它的芳名叫——香港。
一百年前,香港这块美丽的弹丸之地是帝国主义列强强行从母亲身上割去的,多少屈辱之泪,多少思乡之情,那具有中英特色的“中英街”成了这段屈辱历史的见证,让每个中国人都铭记在心。
1997年7月1日香港终于回到了母亲的怀抱,洗刷了百年的屈辱历史,炎黄子孙得以团聚,民族之魂得以振奋。
我们无法掂量彼时积贫积弱的晚清帝国对割让香港时会有多少痛感,但我们能看到,我们祖国母亲用最真的心,迎接迷失的孩子归来,为了香港回归,为了香港回归后的稳定繁荣,实行“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为了让香港“马照跑、舞照跳、股照炒”,制定cepa计划,我们实施东改工程……人道是故园风雨。
历史如昨日风雨,九州为今日故园。
香港这块面积仅1,1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经历过狂风暴雨,而今沐浴着和风细雨;走过凋零颓败,而今是美丽繁荣。
香港的马路上24小时川流不息的汽车,白天将香港弄得热热闹闹,晚上为马路上增添了一条流动的光带;还有那高科技的竞技场、科学馆令人大开眼界;那充满童趣的迪斯尼乐园,是每个孩子向往的地方,美丽的维多利亚港海滨、繁华的铜锣湾,是人们生活、旅游的天堂……十年了,心头忽然回响起97年香港回归时的一首歌:清清的东江水,日夜向南流,流过深圳,流进港九,流上深港楼外楼。
东江的水啊东江的水,你是祖国引出的泉,你是同胞酿成的美酒,一醉几千秋。
突然发现自己所想不知所谓,言不及意,还是引用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闭幕后说过的那句话:“香港回归十年走过了一条不平凡的道路,衷心希望香港更加繁荣,更加开放,更加包容,更加和谐。
”十年树木,今年春天紫荆花盛开了,花开得绚丽、灿烂、芬芳,因为它们还要以更加鲜艳的色彩,庆贺“香港回归十周年”。
香港治理社会实践心得体会范文

香港治理社会实践心得体会范文在参与香港治理社会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我有幸亲身体验到了香港的独特治理模式和社会氛围,也对其中的一些问题和挑战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在这个过程中,我收获了许多宝贵的体验和心得,以下是我个人的一些体会和感悟。
首先,香港治理社会的经验值得借鉴和学习。
香港作为一个特别行政区,自1997年回归祖国以来,在治理社会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香港注重社会公平与稳定,坚持依法治理,强调一个国家、两制度的原则。
这种区别于其他地方的治理模式,为香港的繁荣和稳定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在这个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了依法治理的重要性,以及民众对法治和正义的信任,这也是香港得以保持繁荣稳定的基石。
其次,香港治理社会面临的挑战需要重视和应对。
尽管香港拥有独立的司法系统和言论自由的环境,但近年来也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例如,社会经济的不平等、青年失业率的上升以及香港居民身份认同等问题,都给香港的社会治理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在实践中,我出席了一些座谈会和讨论会,了解了香港政府和社会各界对于这些问题的思考和解决方案。
这让我明白,治理社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和智慧。
最后,我深深地感受到香港社会的活力和创造力。
香港作为一个国际化、现代化的城市,充满了机遇和活力。
在实践过程中,我接触到了很多积极向上的香港年轻人,他们充满了创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这些人努力创造就业机会,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在与他们的交流中,我深受启发,也对香港的未来充满了希望。
总结起来,香港治理社会的实践经验是宝贵的财富,对于其他地方也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同时,香港在治理社会方面也面临着一些挑战,这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来解决。
最重要的是,香港社会的活力和创造力让人深受鼓舞,也对我们寄予了更高的期望。
只有通过共同努力,才能够实现社会的长期繁荣和稳定。
认清亏欠问题——对参与近期香港暴乱的青年群体之我见

C H I N A 华复港澳在线认清亏欠闳题-对参与近期香港暴乱的青年群体之我见文/萧晖荣■萧晖荣《香江明月夜》设色纸本2017年作自香港发生暴乱以来,我无曰不 关注事态的进展,对于香港的现状颇 为担忧。
于个人而言,暴乱活动不仅 影响到了我的创作,对我的生活、精神也造成了严重的干扰,甚至时常夙 夜难眠,食不知味。
可见此次暴乱事 件对香港普通市民生活破坏之大。
近几个月来,反动媒体配合反华机构及在港反对派鼓动和美化暴乱 犯罪行为,煽动青年参与暴乱,粉饰 反动分子之违法事实,博取社会同 情,颠倒黑白,指鹿为马,种种言论实I'矣.屯玥,•;>* 汝 TrraJi 'i--4_1f l ».'外 'j i .u 之•■*.•■*«**••• R - ?-»•T -.f ^Tt lt i ^v -i J K f i j i -^ .4-«•iJ 0■ -y i9t .4i ¥1 A #-t -,A i ^.A .K ^ 4..V * ^44华人时刊2019.10华复CHINA在是谬之千里。
从近期暴乱群体的所 作所为来说,围攻香港中联办、污损 国徽、将国旗扔入海中等等行为,已不是通常意义上表达意愿和请求的 游行示威活动,而是对国家尊严、民族精神的公然侮辱和挑战。
而最近香 港反对派又煽动市民发起所谓的“不合作运动”,阻塞车门,瘫痪交 通,造成多条港铁路线暂停服务,严 重干扰了香港市民的正常工作与生 活。
此种无限制的“自由”,其实正是 对自由的破坏。
暴乱中,反对派分子 通过种种违法行为,他们确实获得了 所谓表达“自由”的机会,但同时,他 们的不法行为正在伤害着包括我在 内的无数香港市民的止常生活,且有 愈演愈烈之势。
一个人从出生到成长,需要父母 家人的精心哺养,同时也需要社会、国家润物无声般的支持与帮助。
故 此,凡有血有情之人,长成之后,必怀 有反哺父母、感恩社会与国家之心。
香港事件个人看法

香港事件个人看法中华民族不断崛起,不断的走向繁荣富强。
香港暴力事件的发生不是偶然事件,而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的必然。
自从1997年香港回归以前,其实英美反华势力早在教育上对香港人民进行了洗脑。
资本主义道路和社会主义道路,是否会触犯香港人民及幕后势力的利益,这是矛盾的,也是不矛盾的。
因为一国两制是历史发展的产物。
对于此次暴力事件的持续发展发酵,其实我觉得正好可以反应民心究竟走向何方。
中国大陆人民一直支持党中央严惩废青,党中央则利用舆论导向谴责暴力事件的组织及个人,港府也在积极配合。
在8月25号暴力事件中,有人提出了一个观点,港府左右手演戏打架观点,左右手分别是港警和港独势力。
可是,我认为,这个观点无论成立与否,都对未来的局势影响不大,一国两制的方针暂时不会变,港独乱港反华直接乱的是香港经济,直接影响是香港人民的利益,虽然对大陆经济有一定影响,可在直接利益面前,坚持香港和平才是最好的选择。
关于背后反华势力对港独的资金支持,这些地方既然能爆料出来,那么他们的一举一动早已逃不过中央的法眼,这里不必多言。
回到暴力问题上,英美反华势力知道中国的强大崛起无法阻挡,我们不难发现这是香港内部分裂人士和外部势力的阴谋,外部反华势力无法从经济政治军事文化上瓦解中国,只能从制度不同的香港台湾入手。
那也恰恰反映出一个问题,香港的心究竟在何方?全体人民坚持中国复兴才是最好选择。
临近2020年,全面小康即将实现,中国列车将走向实现2035年中等发达国家的征途,纵观国际局势,中美贸易战持续升级,台海矛盾上升,香港则是另一个制造矛盾的地方,而且对于大湾区的建设有所影响,和平崛起的中国面对暗流涌动的世界形势,最重要的还是团结一心。
为什么中央不能直接出部队镇压港独?其实这是中央的深谋远虑。
一,香港是中国主权领土,是中国内政,应该让当地政府解决,这是政治思路。
二,一旦内地部队到港镇压,必然引起两地人民的矛盾,给反华势力煽风点火有可乘之机,况且这是暴力事件,不是战争,不该镇压,当由当地法律及警察处理。
香港问题的一些思考香港问题的看法

关于香港问题的一些思考文/贾学斌最近两个月,香港问题上升到了全民的高度;毋庸置疑,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在这一刻又将迸发出空前的民族情怀和爱国主义,中国人民是有这样的基础的,也是绝对可以在需要的时候展现团结的;诚然,对于一个从小到大生活在中国的大陆人,我们对于爱国爱党这样的信念是坚定的,也是发自肺腑的;港人治港,高度自治;从小到大,香港是印象中大片的感觉,是诸多大碗明星的诞生地,是金融繁荣的港湾,是充满蓬勃活力的一方热土,当然更是中华民族固不可少的一部分;作为一个公民,一名党员,更作为一名平凡的培训讲师,我们在用自己的思想和声音传递着属于自己的思想;于大众而言,关于香港问题,需要解答的是这样几个问题;第一,中国政府和中央政府为啥还不出手第二,香港问题就不能立刻停止吗香港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或缺的一方领土,这是不争的事实;一个国家内部的问题是需要在内部解决的,这叫内政,别人无需指手画脚;由于香港的历史背景和特殊情况,加之一些没有判断能力的别有用心的人,一定程度上催化和加速了香港问题;毫无质疑,中央政府若要干预香港问题,那么香港当下的动乱和无秩序状态会立即消失;我们有必要这样去做,但是我们也要清楚的看到在国际舞台上处理香港问题需要把握合适的时间节点和妥善的方式;中央政府给予香港特区政府充分的信任和支持,鼓励香港特区政府在自己的管理权限内解决香港问题,这是对香港问题的正确态度,也是对香港自治的高度认可,更是对香港700多万民众的尊重,诚然也是对自治法的高度认可;如若特区政府解决不了或者不能很好的解决香港问题,我们要永远明白香港的后面有祖国,有14亿的中国同胞;历史事实告诉我们主权不可侵犯,挑衅中国人民将是没有好下场的;我们不能用简单的爱国热情去指责和评判中央政府对于香港问题的态度和做法;做事需要去做,更需要做好;不给别有用心之人留下制造问题的借口,不给香港特区政府增加麻烦,将一个中国公民的爱国热情和理性结合起来是我们正确的选择;无论如何,我们看到了正义的力量,看到了绝大多数人还是能够明白的,更看到了爱国的热情是高涨的;我们坚信正义不会空缺;我们坚信香港问题一定会解决好;我爱中国,我爱香港,我是中国人;。
我们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读后感

我们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读后感作为一个国际大都市,香港一直以其独特的地位和繁荣的经济而闻名于世。
然而,最近几年来,香港问题成为了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
作为中国的一部分,香港的未来和发展受到了广泛关注和讨论。
对于香港问题,我们的基本立场是支持中国政府依法治港,支持香港的繁荣稳定,支持香港居民的福祉。
首先,我们认为中国政府依法治港是符合国际法和事实的。
香港作为中国的一部分,享有中国宪法和基本法所赋予的权利和义务。
中国政府有权利和责任维护香港的国家安全和稳定,保障香港的法治和社会秩序。
香港问题是中国内政,任何外部势力干涉都是不合法的,也是不道德的。
我们支持中国政府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维护香港的和平与稳定。
其次,我们支持香港的繁荣稳定。
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和商业枢纽,对中国乃至全球经济都具有重要意义。
香港的繁荣稳定符合中国和世界的利益。
我们支持中国政府采取措施,促进香港的经济发展,改善香港居民的生活水平,保障香港的繁荣和稳定。
最后,我们支持香港居民的福祉。
香港居民是中国的公民,享有中国宪法和基本法所赋予的权利和义务。
中国政府有责任保障香港居民的合法权益,改善香港居民的生活条件,为他们创造更好的发展机会。
我们支持中国政府采取措施,改善香港的民生,保障香港居民的福祉。
总之,我们的基本立场是支持中国政府依法治港,支持香港的繁荣稳定,支持香港居民的福祉。
我们坚信,只有中国政府和香港居民共同努力,香港才能够实现长期的繁荣稳定,为中国的发展和世界的和平与繁荣作出更大的贡献。
香港问题论文2000字

香港问题论文2000字1.香港问题分析:香港问题不是凭空产生的,这个问题是复杂不易解决的,只有找到问题根源,才能更好地认识这一问题。
其一起因是:部分社会问题的影响。
自2011年年底,中国内地人赴香港抢购奶粉、大陆孕妇冲关到港产子等事件引起社会关注以来,部分港人对内地的不满开始发酵,至2012年年初发生尖沙咀名店D&G 欢迎内地客却排拒港人、以及“蝗虫论”的骂战,已引爆港人的高度焦虑感,并促使香港社会特别是年轻族群孕育出一股“去中国化”危机。
其二起因是:“一国两制”正式实施之后,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主体地位的前提下,我国社会出现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制度,必定会带来一些新的问题与挑战。
“一国两制”下的行政体制存在问题。
目前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架构,缺少有效的、可实际运作的制度来调整全国性政府和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间的关系。
其次,“一国两制”下存在着法律冲突。
两者之间的冲突除了表现在法律规则内容和法律文化的背景之外,还表现在司法权的设置上。
现行我国“一国两制”的制度安排中,并没有统一的司法体系,香港地区案件的终审权在香港最高法院,而不在全国最高法院。
在其次,“一国两制”下的文化认同有差异。
香港当代文化的形成过程,受英国殖民统治的影响,英国文化或者说以其为代表的西方文化,经过一百多年的灌输与强化,其中一部分已渗透到香港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
随着香港回归和“一国两制”的正式实施,殖民主义文化已经逐渐淡出,自由资本主义和爱国主义文化得到进一步发展。
但是殖民主义文化残余的存在,对特别行政区文化的健康发展的影响是相当明显的,部分港人特别是一些青年知识分子存在着自我殖民心态,民族观念和意识淡的,部分港人特别是一些青年知识分子存在着自我殖民心态,民族观念和意识淡问题与挑战。
通过以上的叙述,产生香港问题的原因主要包括大陆与香港的资源冲突、利益纠纷、文化冲击和香港的法律问题。
2.近来香港问题引发事件及其分析:事件一:香港数十名市民2014年2月16日在广东道一带抗议“个人游”,期间他们对店内购物的内地旅客大声辱骂,并导致部分受影响店铺一度被迫关门。
对香港问题的看法1000字

对香港问题的看法1000字
近日,针对香港问题的讨论备受关注。
尤其是诉讼起诉的香港市民,更是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香港一直是中国的一部分,中国政府一直认为应该保护香港人民
的权利和利益,同时落实“一国两制”的方針。
在此基础上,政府提
出了《基本法》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实现了香港的繁荣稳定。
但近几年,香港社会出现了很多问题,主要集中在执法、社会秩
序和反腐工作上。
我们首先应该尊重香港的法治精神,根据香港的基本法遵循依法
施政的原则,尊重香港九龙同胞的意愿,致力于建立和谐的社会秩序。
同时,政府应该加强社会管理,发挥政府的基础性职能,推进社会经
济发展,改善民生,切断犯罪因素,解决社会问题。
如果香港政府能够真正履行其管理和执法责任,则可以恢复和谐、稳定的香港社会。
此外,中央政府也应该为香港提供更大的支持,加
强沟通,维护香港的繁荣发展。
只有这样,香港的社会和谐、繁荣才
会回归。
总而言之,当前面对的香港问题,我们应该在依法施政的基础上,维护法治、尊重民意的前提下,维护香港的繁荣发展,营造和谐的社
会秩序,使香港保持长久的稳定发展。
论香港问题

论香港问题1.香港问题分析:香港问题不是凭空产生的,这个问题是复杂不易解决的,只有找到问题根源,才能更好地认识这一问题。
其一起因是:部分社会问题的影响。
自2011年年底,中国内地人赴香港抢购奶粉、大陆孕妇冲关到港产子等事件引起社会关注以来,部分港人对内地的不满开始发酵,至2012年年初发生尖沙咀名店D&G 欢迎内地客却排拒港人、以及“蝗虫论”的骂战,已引爆港人的高度焦虑感,并促使香港社会特别是年轻族群孕育出一股“去中国化”危机。
其二起因是:“一国两制”正式实施之后,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主体地位的前提下,我国社会出现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制度,必定会带来一些新的问题与挑战。
“一国两制”下的行政体制存在问题。
目前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架构,缺少有效的、可实际运作的制度来调整全国性政府和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间的关系。
其次,“一国两制”下存在着法律冲突。
两者之间的冲突除了表现在法律规则内容和法律文化的背景之外,还表现在司法权的设置上。
现行我国“一国两制”的制度安排中,并没有统一的司法体系,香港地区案件的终审权在香港最高法院,而不在全国最高法院。
在其次,“一国两制”下的文化认同有差异。
香港当代文化的形成过程,受英国殖民统治的影响,英国文化或者说以其为代表的西方文化,经过一百多年的灌输与强化,其中一部分已渗透到香港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
随着香港回归和“一国两制”的正式实施,殖民主义文化已经逐渐淡出,自由资本主义和爱国主义文化得到进一步发展。
但是殖民主义文化残余的存在,对特别行政区文化的健康发展的影响是相当明显的,部分港人特别是一些青年知识分子存在着自我殖民心态,民族观念和意识淡的,部分港人特别是一些青年知识分子存在着自我殖民心态,民族观念和意识淡问题与挑战。
通过以上的叙述,产生香港问题的原因主要包括大陆与香港的资源冲突、利益纠纷、文化冲击和香港的法律问题。
2.近来香港问题引发事件及其分析:事件一:香港数十名市民2014年2月16日在广东道一带抗议“个人游”,期间他们对店内购物的内地旅客大声辱骂,并导致部分受影响店铺一度被迫关门。
香港问题的看法论文

在两岸关系新形势下,如何在当前形势下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两岸同胞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也面临着各种新的挑战。
海峡两岸同胞的共同要求是在困难面前坚持不懈,勇往直前。
同时,这也是海峡两岸同胞不可推卸的责任。
为了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新局面,海峡两岸需要充分发挥政治智慧,积极面对世界和未来。
两岸关系在面临良好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历史问题和未来不可避免的新问题带来的种种挑战。
如何抓住机遇,维护和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是海峡两岸共同的课题。
我们需要冷静处理两岸关系的历史背景,以“提取精华,消除浮渣”。
我们要准确把握两岸关系的本质,深刻理解反对“台独”和坚持“1992年共识”的意义。
我们将继续按照“先艰后难”,“经济先于政治”的步伐,稳步推进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
我们应积极推动两届会议之间的磋商,努力解决两岸关系发展和海峡两岸同胞最关心的经济问题的各种紧迫需求,如开通两岸定期航班,促进两岸金融合作,投资保护,避免双重征税,知识产权保护,渔业和劳工合作,农产品检验检疫,并达成并签署新协议。
要大力推进两岸经济合作,规范两岸经济关系,使经济合作制度化,建立具有两岸特色的经济合作机制,共同抵御国际金融危机,实现双方共同繁荣。
我们应继续促进实现海峡两岸全面,直接,双向的“三通”,进一步发挥“三通”的积极作用,切实让更多同胞受益。
海峡两岸都从中受益。
我们应该以积极,务实和面向未来的方式探索和解决两岸关系中固有的矛盾和分歧。
古人说,那些不为大局做好计划的人在一个地区还不够。
今天,对于海峡两岸的双方来说,谋求大局是把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大局是最重要的。
只要我们坚持并认真贯彻“建立互信,搁置争议,求同存异,共同创造双赢”的理念。
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道路必将更加广阔和光明。
为了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新局面,我们需要积极探索和加强两岸交流与合作的新思路和新途径。
经过多年来海峡两岸同胞的不懈努力,两岸交流与合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香港专题心得体会及感悟关于香港问题的心得体会(3篇)

香港专题心得体会及感悟关于香港问题的心得体会(3篇)经受住考验,跨越过险阻,“一国两制”在香港的实践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功,并不绝丰富和进展,香港特区全面精准贯彻“一国两制”的初心未改,信念弥坚。
下面是的我为您带来的香港专题心得体会及感悟关于香港问题的心得体会(3篇),假如能帮忙到您,我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有关香港专题心得体会及感悟篇一香港,一个繁华而且令人憧憬的美丽城邦;香港,一个激情而又动感的游乐场;香港,文明又宽容着人性的国际都市。
我们怀着心潮澎湃的心情,踏上了去香港的旅途,生命中的一次飞跃,心灵的又一次洗礼。
在陈女士的带领下我们一路顺风。
享受着陈女士对我们无微不至的照料和关怀。
当地的人情味很浓人。
在香港即使是陌生人他们也会热诚的和你交谈,当你有困难的时候他们更会尽心尽力的帮忙你们,我们8人在香港问路时他们都会热心的帮忙。
其次来说说香港市民的素养,先拿香港司机来说吧。
当我坐上大巴车时驶向目的地时,发觉了一个隐秘,香港的公共交通特别发达,城市行车井然有序。
可是香港的道路很狭窄,所谓城市交通是考验一个城市的现代化文明程度,像香港这么拥挤的弹丸之地,我很古怪也很惊诧香港的司机为什么开车怎么那么井然有序。
在香港的第2天,我们乘坐了那里的地铁,那里的环境给人一种井井有条的舒适,虽然是有人打扫,但是没有行人的搭配是不够的。
走进地铁,呈现在眼前的是一副温馨的场面:虽然车上人很多,但是大家都很好的相处。
而且对于一些需要帮忙的乘客,还有很多人会热诚的让座,帮忙,这是东莞这座同样是国际的大都市所缺乏的。
我最想说的是香港的风景,那儿真的很美很美,香港地处亚热带,水天相接,浑然一体,各处都是大叶子的绿色植物,显得生气盎然啊!被人们称为“东方之珠”的香港在我眼前就像是海市蜃楼。
一座座高楼大厦,设计别致,特别独特。
香港的夜景最让人留恋,夜空下的香港有如极多繁星陨落,覆盖在一片富丽的土地上。
星星的点缀,比世上最美的灯光要更绚丽,更辉煌。
对香港问题的看法

对香港问题的看法
近几个月来,一些不寻常的事情在香港发生,整个香港社会充满了矛盾的紧绷感,广大香港市民失望而又恐慌。
作为一个中国人,我对香港的命运充满了深情的同情和无限的期待,也痛惜这里发生的一切不幸,也希望每个方面的责任者都能够分清香港的局势。
我认为,我们一起需要以和平为导向,以谅解为前提来解决当前香港的纠纷与矛盾。
各方之间无论立场如何,充满激烈矛盾的分歧和不合逻辑的异见均需要以和谐的方式淡化,唯有这样才有可能为香港带来安宁和持久的稳定。
另一方面,香港居民要客观地看待所发生的事件,包容对立的双方,为香港的和谐主动作出贡献,真正履行公民的责任,不吝把握自身的力量,以和平、理智的态度参与公众社会的抗争,以免让香港向更为严峻的地步出现更大的突破。
最后,我期望香港能够回归繁荣安定的状态,希望所有的责任者能够重新站稳双脚,以慎重乐观的态度拨乱反正,全力支持香港回归正常,使恢复了社会安定繁荣,创造香港更美好未来。
香港回归日社会问题与改善方案建议

香港回归日社会问题与改善方案建议香港回归日是每年的7月1日,这一天标志着香港回归中国的重要历史事件。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香港社会面临着诸多问题。
本文将就香港回归日的社会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改善方案的建议。
香港回归日的社会问题主要包括政治分歧、社会不稳和年轻人心理健康等方面。
首先,政治分歧是香港社会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
自1997年香港回归以来,香港政治的分裂愈演愈烈。
不同政治势力之间的对立导致政策制定和执行的困难,影响了香港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其次,社会不稳也是香港回归日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社会矛盾的不断激化,导致社会秩序混乱,治安问题日益突出。
最后,年轻人心理健康问题备受关注。
香港年轻一代在重压之下,面临着学业压力、就业压力等多重困扰,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
针对香港回归日的社会问题,我们提出以下改善方案的建议。
首先,政治解决要倡导和谐稳定。
政府应该加强与各界人士的沟通和协商,共同推进社会和谐与稳定。
同时,要加强宪法教育和法治意识,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动法治建设。
其次,社会稳定要实现良好治理。
要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提升民生福祉水平,增强社会凝聚力和向心力。
另外,年轻人心理健康问题要引起重视。
要建立健全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加强心理危机干预和咨询服务,帮助年轻人解决心理问题,保障他们的健康成长。
综上所述,香港回归日的社会问题与改善方案建议密切相关,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加强沟通合作,共同促进香港社会的和谐稳定与发展。
希望香港社会能够在不断前行的道路上迈出坚实的步伐,迎接更加美好的明天。
关于爱港如家兴港有责心得体会

关于爱港如家兴港有责心得体会
爱港如家兴港有责的体会是指对香港的繁荣与发展感到责任重大,并愿意为香港的稳
定和繁荣做出自己的贡献。
这种责任感表现在多个方面:
1. 爱国爱港:作为中国的一部分,我们应该热爱自己的国家和香港,积极维护国家统
一和领土完整。
2. 传承香港精神:香港是一个多元文化的城市,我们应该传承和发扬香港的开放包容、勤劳奋进的精神,为香港的繁荣与发展贡献力量。
3. 关心社会民生:爱港如家兴港有责也意味着关注香港的社会民生问题,积极参与社
会公益事业,为改善香港民众的生活提供帮助。
4. 维护香港稳定:作为香港的一份子,我们应该积极维护香港的社会稳定,支持香港
的法治体系,为香港繁荣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总之,爱港如家兴港有责是每个香港市民应该具备的一种责任感,只有每个人都尽自
己的一份力,香港才能更加繁荣稳定。
对香港问题的个人看法

对香港问题的个人看法
香港问题是当今世界的一个重要话题,它涉及到中国与英国之间的历史关系,以及中国与
英国之间的政治和经济关系。
我对香港问题的个人看法是,中国政府应该尊重香港人民的权利,尊重香港的自治权,并维护香港的繁荣稳定。
香港是一个多元文化的城市,它拥有独特的历史和文化,也拥有自己的政治制度和经济体系。
中国政府应该尊重香港的自治权,允许香港人民自由表达自己的意见,保护香港人民
的基本权利,并维护香港的繁荣稳定。
此外,中国政府应该采取有效措施,确保香港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中国政府应该支持
香港的经济发展,改善香港的基础设施,改善香港的教育体系,改善香港的社会福利,以
及改善香港的法律制度。
总之,中国政府应该尊重香港人民的权利,尊重香港的自治权,并维护香港的繁荣稳定。
中国政府应该采取有效措施,确保香港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以及改善香港的法律制度。
只有这样,香港才能继续保持繁荣稳定,为中国的发展做出贡献。
我们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看法课件

“中国宣布这个决策,从大的方面来讲, 对英国也是有利的,因为这意味着届时英国将 彻底地结束殖民统治时代,在世界公论面前会 得到好评。”
这句话的含义是,英国政府应该认识到, 英国的殖民统治,是英国对世界的侵略和掠 夺,是英国历史的耻辱,决不是光彩的,英 国政府应该认识殖民统治的罪恶,只有彻底 结束殖民统治时代,才能彻底改变英国的国 际形象。
中国政府估计到了各种情况: a、严重波动 b、灾难性后果
如何在今后的15年的过渡期内过渡好
研究探讨句子的深层含义:
“如果中英两国抱着合作的态度 来解决这个问题,就能避免大的波 动”。
这句话的含义是,如果出现大的波动, 原因只能来自英国政府的不合作态度,英国 政府不要一面制造混乱,一面用混乱来对中 国施加压力。
1、表达明确,毫不含糊。
2、对自己,从反面说; 对英方,从正面说。
3、高瞻远瞩,言辞轻松。
4、委婉的外交辞令。
2019SUCCESS
POWERPOINT
2019/5/25
2019SUCCESS
THANK YOU
2019/5/25
在1997年后如何管理香港,以继续保持香港 繁荣的问题上,邓小平阐述了什么观点?
如 何 管
1) 香港继续保持繁荣,根本取决于中国 收回香港后策。
香 港
2) 香港现行的政治、经济制度,甚至大 部分法律都可以保留,当然有些要加
4、5节 以改革。
香港仍将实行资本主义制度——一国两制
第一节中对此做了清楚的说明:
“一个是主权问题”;(主权)
“再一个问题,是一九九七年后中国采取什 么方法来管理香港,继续保持香港繁荣;” (繁荣)
大学生关于2016年香港的问题感想

大学生关于2016年香港的问题感想利用一个地域,作为参考,实现某一种政治追求,不切实际。
不是没有失败过,第一个案例,孙中山照搬美国的政党模式,来中国,然后,这帮人就被打的找不到北,最后跑台湾去了,要么就是成左派,本土化;第二个案例,就是马克思主义,来到中国也是本土化,包括列宁,也是将马克思主义和沙俄历来的扩张思想相结合,“扩张”一直就是罗斯这个民族长期的精神,深入他们民族骨髓的一个精神。
香港,能不能作为内地的“参考”?参考,也得“本土化”,其中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文化是不同的。
很多人觉得,尤其是公知觉得,香港是理想的桥梁,架起中西的交流,是中国西方化,或者西方中国化的“试验田”,这是一个设想。
但是,这是理想主义。
第一是不现实,第二是危害性很大。
“不现实”的原因是什么?任何一个地域,它都它独特的地域特征,这种地域特征,是独一无二的,决定了它的文化、思想。
它的地域、它的文化,决定了它的命运,没有哪两个地域是相同的命运。
所以,以香港为“试验田”,看中国如何实现西方化,或者,看西方如何实现中国化,这都是不现实的。
大陆人最重要的文化核心是什么?是“公理”,是“贪生怕死”,或不要命的胡来,香港人最重要的文化核心是什么?是“利”,为了钱可以出卖一切,没有祖国这种观念。
思想,没有三代人进行“重塑”,不可能改变。
以为可以从地域融合,这也是痴心妄想,河南河北,河北北京,北京天津,四川重庆。
这都是很近的,思想一样吗?绝对不一样。
带点北京的口音去河北,吃个肉夹馍,都有人反感你,这就是地域差异,这就是文化差异,数千年来有改变吗?没有!期望地域来融合一些东西,很难,他在法律上做“面子”文章,内心里是一万个不认同。
因为人的认同感,决定了一切,爱家,爱家乡,就会排斥其他地方。
不爱家,能爱国吗?这不可能,那就是消灭私有化。
举国一个“集团”化,即便按今天这样的思想和科技发展的潮流趋势,这没有一百五十年,也不可能实现,何况人类的思想和科技发展的潮流趋势,是反反复复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团结统一促长远
------香港问题之我见
“我好比凤阁阶前守夜的黄豹,母亲呀,我身份虽微,地位险要······母亲呀,快让我躲入你的怀抱!母亲!我要回来,母亲!”这是香港的呼唤,这是孩子对母亲的呼唤!1925年3月闻一多先生在美国留学期间创作的一首组诗中,香港,作为七子之一,通过歌曲的传唱将回归的心声洒向神州大地。
香港,自古以来都是中国不可分割的领土,1840年爆发第一次鸦片战争,闭关锁国的“天朝上国”遭到迎头棒喝,战争失败,英国政府通过武力的方式强迫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将香港岛割让给英国,1856年,英国通过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迫使清政府签订《北京条约》,将九龙半岛南部割让出去,1898年,英国又与晚清政府签订《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及其它一系列租约,将九龙半岛北部、新界和邻近的两百多个离岛,租借出去,租期99年。
这一系列的租借和割让,形成了今日香港的边界。
抗战胜利后,国共两党又开始了内战,中华民国政府无力向英国政府取回公道。
到了上个世纪70年代,由于新界租约问题,英国政府曾多次要求续约,但遭到中国政府的拒绝,因为中国的立场是,香港问题是一个历史遗留下来的问题,等时机成熟时,通过和平协商,采取适当的方法和步骤,收回香港。
改革开放后,随着中国经济的飞跃发展,中国已经有足够的国力收回香港,于是,关于香港问题的和平谈判提上了日程,经过中英双方两年二十二轮慎重和耐心的谈判,终于解决了这个历史问题,中英两国政府首脑在分别在《中英联合声明》的签字仪式。
按照《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中国人民共和国政府将于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到那时,中国将执行一国两制的原则,实行港人治港,高度自治。
香港历经坎坷,冲破重重阻碍终于回到了祖国母亲的怀抱。
当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响起的那一刻,当中华人民共和国五星红旗升起的那一刻,全国人民都在欢呼,激烈跳动的心脏宣扬着心中的无限喜悦。
是的,领土问题决不妥协,孩子终将回到母亲的怀抱。
之后的香港,沐浴在“一国两制”和煦春风之下,迎来一个有一个的机遇,得到不断的发展。
充足的自治权利,宽裕的社会环境,丰富的历史经验成为香港繁荣富裕的雄厚资本。
然而,就是这样的令世人所看好的香港,竟然因为“抗议示威”的“占中”世间而再一次和世人见面。
“占中”即“占领中环”,全称“让爱与和平占领中环”,简称“和平占中”或“占中”。
“占中”于2013年3月27日发起,至2014年9月28日正式启动。
近年来,“占领”运动在各国都有出现,已经成为一种街头政治的主要表现形式,是社会部分公众尤其是血气方刚的青年学生表达政治诉求的主要手段,表现出更强的对抗性。
这类“占领”活动在社会对抗情绪严重的国家经常会导致流血冲突和社会动荡,而这种通过激烈对抗表达诉求的行为,在任何一个国家都是非法的,警方都有权依法处置。
香港,作为一个特别行政区而存在,在之前也发生过类似的动荡事件。
纵观历史,香港在每次民主发展过程中都会出现动荡。
香港民主三波带来了动荡三波。
第一波动荡就是1967年反英抗议运动转为要求结束殖民统治,引发了香港社会的动荡。
第二波动荡是在90年代,1992年以后,香港在回归之前彭定康采取比较激进政治改革,这个改革是违背了联合声明、基本法和中英两国达成的协议,所以这样就引起中国政府和英国政府之间激烈的对抗,香港社会出现了一个大分裂,大动荡。
不过,这一波动荡和以往两次不同,这一次的动荡里,我对香港的伤害会更大一些。
因为从香港第二波民主运动以来大约30多年的历史中,香港社会的主要争论都在政治问题,涉及到香港回归、基本法制度,政改争议、政权交接等,中国政府和港英政府的主要精力也都在政治问题上,然而这一次的问题却有所不同。
在“一国两制”的政策下,香港的政治、经济、社会结构等方面发生越来愈多的变化。
然而,所有的官员队伍,都是保守的,都希望社会毫无变化地稳定下去,这样他们才不会受到挑战。
所以,最希望香港能够“急冻”在回归前的那一刻,保持旧有社会心态与治理模式的人,应该是港澳办、中联办的官员们。
他们自然也喜欢维持“行政吸纳政治”的“政商联盟”统治。
否则,新的冲击所带来的变化,不止会令香港出现不可预知的状况,也会影响他们自身在大陆官场中的升迁。
面对二零一七年的政改模式,治港官员们选择零风险方案,一点都不意外。
但这构成了当下“占领中环”运动的直接原因。
这次的“占中”跟以往的示威游行是不一样的,它是用违法的手段来追求他们所谓的诉求,是以牺牲其他市民合法权利为前提的。
不理会他人的损失是很自私的行为,但他们却以为别人才自私,这种抗争只会带来反效果,会让民主的目标更加远离。
虽然“占中”刚开始时,有一些市民会因为青年学生打头阵给予同情,但是“占中”的本质是违法的,持续的时间一长,就会很大的干扰到香港市民的生活秩序,尤其对经济会造成重大损失。
香港“占中”活动的效果是直接破坏“一国两制”政策,这就动摇了香港特区的法制根本,动摇了香港的社会制度的依存根本,动摇了香港人民的安身立命的民生根本。
这样的政治骚动,不仅影响不了内地,在香港也会沦落为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惨况。
由于“占中”的不合理性,诸多香港市民和主流媒体已经开始抱怨和公开反对,吐露了希望尽快结束“占中”的诉求。
调查显示,大部分市民对罢课及“占中”等活动抱反对态度,被访者也认为教育界和家长应当明确反对中学生参与这类活动。
比如港大校长马斐森呼吁参与“占中”的师生尽快离开示威现场。
比如香港中文大学校长沈祖尧向全体师生发公开信,深切期望师生冷静下来,立即撤离现场。
更有不少市民和团体就“占中”影响生活和生意、耽误紧急医疗救治等提出投诉,或公开斥责。
香港总商会、民主建港联盟、香港中华厂商联合会等社团组织也呼吁全港市民抵制“占中”,谴责策动暴力和“占中”的幕后黑手,防止暴力事件重演,认为这不但罔顾自身及公众安全、破坏社会秩序,亦无助推进香港民主政治向前发展。
此次“占中”事件严重破坏了社会的稳定和人民的团结,是对国家政权的挑战,是对党的不信任,是对权力的巧取豪夺,是违背了历史潮流,违背了人民意愿的行为,是对国家统一的破坏,对国家长足发展的阻碍。
一个好端端的香港,被政治野心家闹得臭不可闻历史证明,一盘散沙是难有作为的,只有全民一心,凝成一块铁板,国家才能不被侵略,才能拥有和平稳定的社会环境。
香港,如果一味的将目光放在统治权,放在保住地位,推翻“一国两制”上,必将走向没落。
只有将港人与大陆同胞的心连在一起,一起承认并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实现中华民族由形式到内心的真正统一,才能为香港的长久发展提供一个稳定健康的环境。
香港方面才能将所有的精力全部放在治港、发展、繁荣之上,才能将香港建设的更加美好,走向更加长远,更加辉煌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