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与动脉粥样硬化
近15_年动脉粥样硬化的中西医理论机制研究进展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中医学, 2023, 12(8), 1985-1990 Published Online August 2023 in Hans. https:///journal/tcm https:///10.12677/tcm.2023.128292近15年动脉粥样硬化的中西医理论机制研究进展朱西阳湖北中医药大学,针灸骨伤学院,湖北 武汉收稿日期:2023年6月16日;录用日期:2023年7月28日;发布日期:2023年8月9日摘要 动脉粥样硬化(arteriosclerosis, AS)是一种发生在大、中血管的慢性特异性炎症,可引发冠心病和脑梗死,其发病率和病死率均居各种疾病前列,是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疾病之一。
目前关于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尚不十分明确,各中西医学者各有其见解。
搜索国内外近十五年关于动脉粥样硬化的中医、西医理论机制以及实验研究进展的期刊论文,为动脉粥样硬化机制的研究提供参考,有利于以后的治疗研究。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理论机制,中医,西医,研究进展Research Progress of Theoretical Mechanism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Western Medicine on Atherosclerosis in Recent 15 YearsXiyang ZhuCollege of Acupuncture and Orthopaedics, Hubei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Wuhan Hubei Received: Jun. 16th , 2023; accepted: Jul. 28th , 2023; published: Aug. 9th , 2023AbstractAtherosclerosis (AS) is a kind of chronic specific inflammation that occurs in large and middle blood vessels, which can cause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nd cerebral infarction. Its incidence rate朱西阳and mortality rate are in the forefront of various diseases, and it is one of the diseases that se-riously endanger human life and health. At present, the mechanism of Atherosclerosis is not very clear, and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practitioners have their own views. Search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journal papers on the theoretical mechanism of Atherosclerosis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western medicine and the progress of experimental research in the past 15 year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research on the mechanism of Atherosclerosis, which is conducive to the future treatment research.KeywordsAtherosclerosis, Theoretical Mechanism,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Western Medicine,Research Progress Array Copyright © 2023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licenses/by/4.0/1. 引言动脉粥样硬化(arteriosclerosis, AS)是一种发生在大、中血管的慢性特异性炎症,是心绞痛、心肌梗死、动脉瘤和外周动脉疾病共同的病理生理基础。
《营养与疾病》PPT课件

反映
关系密切
脂代谢紊乱
动脉粥样硬化
影响
膳食和营养因素
血脂变化
控制
(三)膳食脂类与动脉粥样硬化
1、饱和脂肪酸
<10C、>18C
不升高血胆固醇
16C、14C、12C
升高血胆固醇
(三)膳食脂类与动脉粥样硬化
2、单不饱和脂肪酸 Eg:橄榄油、茶油
总TG、LDL
3、多不饱和脂肪酸 n-6(eg:亚油酸) n-3(eg:亚麻酸)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肥胖症 营养与心血管疾病 营养与糖尿病 营养与肿瘤
第二节 营养与心血管疾病
一、营养与动脉粥样硬化 二、营养与高血压
一、营养与动脉粥样硬化
(一)血浆中的脂类和蛋白质
(二)高脂血症和高脂蛋白血症
(三)膳食脂类与动脉粥样硬化
(四)膳食能量、碳水化合物
脉粥样硬化
与动
(五)蛋白质与动脉粥样硬化
(八)营养防治原则
1、控制总能量摄入,保持理想体重 2、限制脂肪和胆固醇摄入 3、提高植物性蛋白的摄入 4、保证充足的膳食纤维摄入 5、供给充足的维生素和矿物质 6、饮食清淡,少盐少酒 7、适当多吃保护性食物
二、营养与高血压
(一)营养因素对原发性高血压的影响 (二)原发性高血压的营养防治
(一)营养因素对原发性高血压的影响
(六)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与动脉粥样硬化
(七)其他因素
动脉粥样硬化
是一种炎症性、多阶段的退行性复合性 疾病。 导致受损的动脉壁增厚变硬、失去弹性、管腔缩小。
动脉粥样硬化
冠心病
动脉粥样形成的原因
遗传 年龄 肥胖 吸烟 缺乏体力活动 营养膳食因素:极为重要
(一)血浆中的脂类和脂蛋白
心脏疾病的相关名词解释

心脏疾病的相关名词解释心脏疾病是指影响心脏正常功能的一类疾病。
心脏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它负责泵血将氧气和营养物质输送给全身各个组织和器官,保持身体的正常运作。
然而,由于现代生活方式的影响,心脏疾病逐渐成为导致世界各地许多人患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为了更好地了解心脏疾病,让我们一起来解释一些与之相关的名词。
1.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疾病,它发生在动脉内壁形成脂质斑块的过程中。
这些脂质斑块主要由胆固醇和其他脂肪物质构成,会阻塞动脉并限制血液流动。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斑块可能会破裂,导致血栓形成,进一步阻塞血流,增加心脏病发作的风险。
2. 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心肌梗死是一种严重的心脏疾病,通常由动脉粥样硬化导致。
当动脉粥样硬化严重到一定程度时,它可能会导致动脉的完全阻塞,阻止心脏部分区域的血液供应。
这导致心肌细胞死亡,损害心脏的功能。
心肌梗死的症状包括胸痛、呼吸困难、头晕和恶心等。
3. 心脏衰竭(Heart Failure)心脏衰竭是指心脏无法正常泵血以满足身体的需求。
心脏衰竭可以是左心室或右心室功能的受损,也可以是两者同时受损。
心脏衰竭可能由其他心脏疾病引起,如冠心病、高血压或心肌病。
症状包括疲劳、呼吸困难、水肿和心律不齐等。
4. 心律失常(Arrhythmia)心律失常是指心脏搏动的节奏发生异常的情况。
正常情况下,心脏的节律是由窦房结来控制的。
然而,心律失常可能导致心跳过快(心动过速)或过慢(心动过缓)。
这些异常的节律可能影响心脏的有效泵血,导致症状如胸闷、心悸和头晕。
5. 高血压(Hypertension)高血压是指动脉内血液流动时的压力高于正常水平的情况。
长期的高血压可能引起心脏负担过重,导致心脏病的发展,如心肌增厚、冠心病和心力衰竭。
高血压通常被认为是一种慢性疾病,需要通过改变生活方式、药物治疗或其他干预措施来管理。
主动脉粥样硬化是怎么回事

主动脉粥样硬化是怎么回事关于《主动脉粥样硬化是怎么回事》,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肺动脉是身体最重要的血管,会由于人体脂肪代谢紊乱而出現肺动脉粥样硬化,归属于动脉硬化的一种。
这类病症的发病原因并不是很确立,但一些原因被觉得非常容易造成肺动脉粥样硬化,我们理应对于此事有针对性的了解,有益于我们的防止和解决。
那麼,肺动脉粥样硬化是什么原因?下边我们就看来一下吧。
肺动脉粥样硬化,大部分无特异性厉害病症。
叩诊时可发觉胸骨柄后肺动脉浊音区变宽;主动脉瓣膜区第二心音较为亢奋而带金属材料声调,并有收缩期杂声。
收缩期血压上升,脉压变宽,桡动脉触诊可相近促脉。
X线一般查验由此可见肺动脉结向左上角凸起,肺动脉扩大与歪曲,有时候由此可见块状或弧状的软斑内优质蛋白质沉着冷静影。
肺动脉粥样硬化还可产生主动脉瘤,以产生在肾动脉张口下列的腹主动脉点处数最多见,次之是主动脉弓和降肺动脉。
腹主动脉瘤多因常规体检时查见腹部有心搏性块肿而发觉,腹腔上相对位置可听见杂声。
该病发病原因未彻底一目了然,现阶段觉得该病是多种多样要素功效于不一样阶段所造成,这种要素称之为易患要素或风险源。
关键有:血压年纪:常见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
49岁之后进度较快,但青年人也可以有初期变病。
血液性別:男士多见,性别比例约为2∶1,女士多见于更年期以后。
补充高脂血症:血总胆固醇、密度低蛋白(LDL)、甘油三酯、极密度低蛋白(VLDL)、载脂蛋白B100、蛋白(α)(Lp(α))提高,密度高的蛋白(HDL)、载脂蛋白AI和AⅡ减少,均属易患要素。
负重高血压:冠脉粥样硬化患者60%~70%有高血压,高血压患者患冠脉粥样硬化者较血压平常人高4倍,且不管收拢压抑感收缩压提高都关键。
足月抽烟:抽烟提升冠脉粥样硬化的患病率和致死率达2~6倍,且与每天抽烟纱支呈正比例。
软管糖尿病:糖尿病患者主动脉粥样硬化的患病率较无糖尿病者高2倍,冠脉粥样硬化患者中耐糖量减低者颇普遍。
人卫第七版------营养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动脉硬化的危险因素与结局
一、营养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一)脂类与动脉粥样硬化
粥样硬化 粥样斑内出血
腔内血栓形成
1. 血浆脂蛋白与动脉粥样硬化
(1)血脂的组成:血脂--血浆中脂类的总称
胆固醇 胆固醇
甘油三酯
磷脂
磷脂
游离脂肪酸
(2)血浆脂蛋白(lipoprotein,LP)
定义:血浆脂质与蛋白质结合所组成的一类大分子复 合物,能溶于水,运行于血液中。
(四)维生素与动脉粥样硬化
1.维生素E 流行病学资料显示,其摄入量与心血 管疾病的风险呈负相关。
可能机制: ✓ 抑制LDL的氧化 ✓ 抑制与炎症反映相关的细胞因子的释放 ✓ 抑制血小板聚集和血管平滑肌的增殖 ✓ 控制血管的张力
2.维生素C 降低血清胆固醇、提高HDL胆固醇、 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从而有助于防治动脉粥 样硬化性心血管病。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LDL 的升高,尤其是氧化型 LDL是动脉粥样硬化的 独立危险因素。
2.膳食脂肪酸与动脉粥样硬化
饱和脂肪酸(saturated fatty acids, SFA):是导致血胆 固醇升高的主要脂肪酸, SFA可以通过抑制LDL受体活性、 提高血浆LDL胆固醇水平而导致动脉粥样硬化。
单不饱和脂肪酸(mono-unsaturated fatty acids, MUFA):以富含MUFA的油脂(橄榄油、茶油)替代富 含SFA的油脂,可降低血LDL胆固醇、TG。
多不饱和脂肪酸(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 PUFA): n-6PUFA如亚油酸(linoleic acid, C18:2)能↑LDL-R活 性,↓↓LDL-C,↓TC。n-3PUFA如-亚麻酸(-linolenic acid, C18:3)、EPA和DHA能抑制肝内脂质及脂蛋白合成, ↓TC, ↓TG、LDL、VLDL, ↑HDL-C;同时后者还有舒张血 管、抗血小板聚集和抗血栓作用 。
营养与营养相关疾病试题

第五章营养与营养相关疾病一、填空1.目前认为动脉粥样硬化除了遗传、年龄、肥胖、吸烟和缺乏体力活动等危险因素外,()极为重要。
2.防治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的重要途径是()和()。
3.在将植物油氢化成人造黄油的生产过程中可产生(),能使血中()含量增加,同时引起HDL降低。
4.膳食中补充叶酸、维生素B12和维生素B6可降低高血浆()对血管的损伤。
5.评价糖尿病人能量摄入量是否合适的基本指标是()。
6.糖尿病营养治疗的首要原则是()摄入。
7.肥胖治疗原则是达到(),促进()。
8.各类癌细胞生长的共同特点是均以()作为能量的主要来源。
二、单选题1.膳食摄入总量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率呈()。
A 负相关B 不相关C 正相关D 未确定2.脂肪酸的组成对血脂水平的影响是()。
A 相同的B 不同的C 不确定D 有时相同3.预防动脉硬化应增加()的摄入A 饱和脂肪酸B 不饱和脂肪酸C 甘油三酯D 胆固醇4.()摄入过多容易引起血清甘油三酯含量升高。
A 葡萄糖、蔗糖B 葡萄糖、果糖C 乳糖、麦芽糖D 蔗糖、果糖5.()能够降低胆固醇和胆酸的吸收,具有降低血脂的作用。
A 膳食纤维B 淀粉C 双糖D 寡糖6.()可加快冠状动脉血流量,保护血管壁的结构和功能,有利于防治心血管疾病。
A大剂量的维生素A B大剂量的维生素EC大剂量的维生素D D大剂量的维生素C7.()具有抗氧化作用和降低胆固醇在动脉壁的聚集作用。
A 茶多酚B 大蒜C 洋葱D 草酸8.营养素可在基因表达的()上对其进行调节。
A 所有水平B 转录前水平C 翻译和翻译后水平D 转录后水平9.携带有()者骨密度与钙的摄入量呈剂量反应关系。
A BB基因型B bb基因型C Bb基因型 D以上三种基因型者10.叶酸摄入不足只对携带有()人群的影响较大,该型人群应比一般人群摄入更多的叶酸。
A T/T基因型B C/C基因型C C/T基因型 D以上三种基因型三、多选题1.使血胆固醇升高的有()A豆蔻酸B亚麻酸C月桂酸D棕榈酸 E亚油酸2.能降低血清总胆固醇和LDL,且不降低HDL的是()A苏子油的油脂B橄榄油的油脂C茶油的油脂D鱼油的油脂E芝麻油3.引发癌症发生发展的重要原因是()A 高能量膳食B 低能量膳食C 不合理的饮食结构D 不合理的特殊饮食习惯E高盐膳食4.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主要有()A 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B 甘油三酯C 游离脂肪酸D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E 胱氨酸5.具有降低血压作用的矿物质有()A 膳食钾B 膳食钙C 镁D 铁E 钠四、名词解释1.血糖指数(GI)2.肥胖3.BMI4.遗传性肥胖5.继发性肥胖6.单纯性肥胖7.分子营养学五、简答1.简述氯化钠摄入导致血压升高的机制2.简述膳食能量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3.简述肥胖发生的原因及肥胖的种类4.简述肥胖的治疗原则及方法5.简答维生素E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可能机制6.哪些膳食结构与癌症的发生有关?7.食物中的主要抗癌因素有哪些?8.分子营养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9.营养素对基因表达的作用特点是什么?10.营养素对基因表达的调控过程复杂,请简略说明其步骤。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制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制一、引言当今社会,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已成为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
这种疾病导致冠状动脉供血不足,最终引发心肌梗塞和心绞痛等严重后果。
了解其发病机制对预防与治疗非常重要。
二、什么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是指在心肌供血的主要血管——冠状动脉中形成的斑块和粥样物质逐渐增加,导致管腔变窄或完全堵塞的一种动脉硬化性变。
它是多因素、多步骤、多系统参与的复杂过程。
三、发病机制1. 胆固醇代谢异常胆固醇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但当其摄入过量或代谢异常时,就会出现积累并沉积在血管壁内。
高浓度的低密度脂蛋白(LDL)在内皮细胞的摄取过程中,容易受到损伤并进一步形成氧化的低密度脂蛋白(ox-LDL)。
而ox-LDL则会促使单核细胞和中性粒细胞黏附于血管内皮细胞,并渗透至血管壁内层,从而引发炎症反应。
2. 炎症反应LDL沉积在血管壁内,触发了一系列的炎症反应。
内皮细胞激活后释放出更多的黏附分子,吸引更多的白细胞黏附在血管壁上。
这些黏附的白细胞产生趋化因子,进一步吸引更多的白细胞浸润至血管壁。
同时,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介质也被释放出来,刺激平滑肌细胞增殖并合成大量纤维结构物质。
3. 斑块形成随着白细胞在动脉内皮下游游走,它们摄取氧化LDL,并转化为泡沫巨噬细胞。
泡沫巨噬细胞的积聚与活性氧自由基的生成进一步破坏血管内皮细胞,加速斑块形成。
把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和泡沫细胞称为早期斑块。
4. 斑块固化斑块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平滑肌细胞开始向其中增殖,并分泌胶原纤维、弹力纤维等胶原结构物质,使其渐渐固化。
此时,斑块内部逐渐被纤维组织填充,形成稳定的中老年斑块。
5. 斑块破裂和血栓形成当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达到一定程度时,斑块通常变得不稳定,并容易破裂。
当斑块破裂时,会暴露出高度凝聚性的物质,刺激血小板黏附并导致局部血小板聚集形成血栓。
这个血栓可以迅速堵塞动脉并阻断血液供应,造成心肌缺氧甚至梗死。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习题(含参考答案)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习题(含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94题,每题1分,共94分)1.营养膳食因素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能够升高血胆固醇水平的是( )A、硬脂酸B、油酸C、亚油酸D、EPAE、反式脂肪酸正确答案:E2.某集体食堂物在处理蔬菜的过程中,采用切后再洗,而且洗前经常要浸泡0.5~1小时,这样的处理方法最容易损失的是( )A、维生素CB、胡萝卜素C、纤维素D、维生素EE、维生素K正确答案:A3.下列食物中磷脂含量最丰富的是( )A、蛋黄B、牛肉C、牛奶D、海鱼E、肥肉正确答案:A4.骨质软化症是由于缺乏哪种维生素( )A、维生素AB、维生素B1C、维生素CD、维生素DE、维生素E正确答案:D5.对某大学新生膳食调查结果显示:人均每日能量摄入量为2600kcal,蛋白质为75g,脂肪78g,其脂肪供能占总能量的比例(%)是( )A、18B、21C、25D、30E、27正确答案:E6.粮谷类食物蛋白质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为( )A、苯丙氨酸B、蛋氨酸C、赖氨酸D、苏氨酸正确答案:C7.预防佝偻病的首选食品是( )A、菠菜B、牛奶C、大米D、油菜E、瘦肉正确答案:B8.有机磷农药中毒主要毒作用机制为( )A、肝损伤B、肾损伤C、抑制胆碱酯酶活性D、血液毒正确答案:C9.能够使组氨酸脱羧的病原菌是( )A、摩根氏变形杆菌B、鼠伤寒沙门氏菌C、副溶血弧菌D、大肠埃希菌E、表皮葡萄球菌正确答案:A10.维生素A的主要来源是( )A、马铃薯B、梨子C、小麦D、动物肝脏正确答案:D11.可作为参考蛋白的食物蛋白质是( )A、鸡蛋蛋白B、大豆蛋白C、酪蛋白D、鱼肉蛋白E、牛肉蛋白正确答案:A12.蘑菇中含量较多是( )A、水苏糖B、麦芽糖C、乳糖D、果糖E、海藻糖正确答案:E13.杂环胺的活性代谢产物是( )A、N-甲基环氧化物B、N-甲基化合物C、N-亚硝基环氧物D、N-2,3羟基化合物E、N-羟基化合物正确答案:E14.制作面食时加碱可使下列哪种营养素严重损失( )A、维生素AB、维生素B1和B2C、烟酸D、必需氨基酸E、必需脂肪酸正确答案:B15.处于初期腐败阶段的食品,活菌数(cfu/g)可达到( )A、1010B、100C、105D、108E、1015正确答案:D16.在我国不能用于食品工业的塑料是( )A、三聚氰胺甲醛塑料B、聚氯乙烯塑料C、聚乙烯塑料D、聚苯乙烯塑料E、聚丙烯塑料正确答案:B17.人体所需的一部分尼克酸可由体内哪种氨基酸转化( )A、苏氨酸B、赖氨酸C、色氨酸D、蛋氨酸正确答案:C18.与神经管畸形发生发展有关的维生素( )A、叶酸B、核黄素C、维生素B6D、硫胺素E、克酸正确答案:A19.罐头食品生产过程中,其杀菌工艺首先要考虑杀灭食品中的哪种微生物( )A、假单胞杆菌B、葡萄球菌C、大肠杆菌D、变形杆菌E、肉毒梭菌正确答案:E20.一位70岁老者领着5岁男孩到营养门诊,述说男孩偏食,刷牙时经常出血,营养师首先对男孩进行体格营养状况检查,发现其身高、体重均属正常,牙龈肿胀,皮肤上有小出血点,随后又了解其膳食情况。
食品营养学 练习题 第十一章营养与疾病防治

第十一章营养与疾病防治一、填空1、妊娠早期根底代谢率略有下降,中晚期逐渐升高。
2、一般可根据定期测量孕妇体重的增长来评价和判断能量的摄入是否适宜。
3、婴儿生长至4-6 月时,应添加断奶食物作为母乳的补充。
4、老年人体内蛋白质的合成能力差,而且对蛋白质的吸收利用率降低,容易出现负氮平衡。
5、运发动的能量来源主要为碳水化合物,当运发动体内有足够的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作为能量时蛋白质几乎不被动用。
6、妊娠期营养不良可使母体发生营养性贫血、骨质软化和营养不良性水肿。
7、评价糖尿病人能量摄入量是否适宜的根本指标是体重。
8、糖尿病营养治疗的首要原那么是合理控制总能量摄入。
9、肥胖治疗原那么是到达能量负平衡,促进脂肪分解。
10、各类癌细胞生长的共同特点是均以葡萄糖作为能量的主要来源。
11、胃肠外营养可分为:中心静脉营养和外周静脉营养。
二、选择1、蛋白质营养不良可导致含量下降。
A.血清球蛋白B.血清白蛋白C.血浆高密度脂蛋白D.血清糖蛋白2、以下不宜用于喂养婴儿的奶制品是。
A.甜炼乳B.调制奶粉C.淡炼乳D.全脂奶粉3、轻度高血压病人每天食盐摄入量应低于。
A. 3gB. 5gC. 10gD. 15g4、低胆固醇膳食适合以下哪种疾病的营养治疗?A.胆囊炎B.骨质疏松C.冠心病D.痛风5、与非孕妇女比拟,孕早期妇女的营养需要特点是。
A. 能量增加B. 能量相近C.冠心病D. 蛋白质减少6、从营养学的角度看,菠菜食用前在沸水中烫一下是为了去除局部。
A. 植酸B. 草酸C. 磷酸D. 鞣酸7、我国为预防内陆山区地方性甲状腺肿所采取的食品强化方法是。
A. 食盐加碘B. 食盐加铁C. 面粉加碘D. 面粉加铁8、高血压发病的危险因素之一是摄入过多的。
A. 钙B. 钠C. 钾D. 磷鞣酸9、孕妇摄入的营养素中与新生儿先天畸形有关的是。
A. 叶酸、维生素B6、铁B. 维生素A、碘、钙钠C. 维生素C、锌、碘D. 锌、叶酸、维生素A10、为了满足生长发育的需要,10~13岁儿童。
动脉粥样硬化保健常识

1、什么是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粥样硬化是动脉硬化中常见的类型,为心肌梗塞和脑梗塞的主要病因。
动脉硬化是动脉管壁增厚、变硬,管腔缩小的退行性和增生性病变的总称,常见的有:(1)动脉粥样硬化;(2)动脉中层钙化;(3)小动脉硬化。
2、动脉粥样硬化的诊断本病发展到相当程度,尤其有器官明显病变时诊断并不困难,但早期诊断很不容易。
年长病人如检查发现血脂增高,动脉造影发现血管狭窄性病变,有利于诊断本病。
3、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的因素有哪些?(1)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者70%以上合并有高血压,如在高血脂基础上更易得冠心病,高血压的血液湍流对动脉内膜也有损伤作用。
(2)高脂血压:世界各国研究说明,高胆固醇,高甘油三酯(尤其是高胆固醇)与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有肯定的关系。
高胆固醇加高甘油三酯,比同龄正常人冠心病发病率高3倍。
(3)吸烟:可使冠状动脉痉挛,不论主动吸烟者及长期被动吸烟者,均可促使动脉粥样硬化发展。
据英美等四国调查1.2亿人,发现吸烟者比不吸烟者冠心病发病率和死亡率高1.6倍。
德国学者报告,年龄在50岁以下的心肌梗塞者,80%以上都是过度吸烟者。
(4)糖尿病:常伴有胆固醇增高,冠心病发病率为45%-75%,比正常男性高1倍,女性高2-3倍。
(5)肥胖:肯定会影响动脉粥样硬化,因肥胖易伴发高血压,糖尿病,增加心脏负担,升高有害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降低有益的高密度蛋白胆固醇(HDL),这些都是动脉粥样硬化的易患因素。
(6)体力活动少:长期从事紧张的脑力劳动,静坐工作,缺少体力活动,会促使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勤于体力劳动的人要比懒于劳动者少患冠心病。
适度体力活动会增加HDL,减轻体重,降低血压,增加心脏功能。
(7)精神、性格因素:精神紧张,忧郁也易患动脉粥样硬化。
A型性格有较强的进取心,竞争不息,时间上有紧迫感,B型性格各方面比较轻松。
A型性格虽与冠心病发病率无关,但一旦心肌梗塞,其死亡率较高。
(8)饮食习惯: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又称“富贵病”,常与营养过剩有关,过量饮用含糖饮料,会使过剩血糖通过肝转化为脂肪。
营养过剩

(二)高脂血症和高脂蛋白血症
1.血脂高于正常上限称为高脂血症(hyperlipemia)
2.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危险因素 •高CHOL、LDL----主要危险因素 •低HDL----危险因素 •氧化型LDL---- 独立危险因素 •TG ---- 独立危险因素
(三)膳食脂类与动脉粥样硬化
1.脂肪总量 流行病学研究表明,膳食脂肪摄入总量,尤其 是饱和脂肪酸的摄入量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率呈 正相关。
2.钾盐 (1)作用 有降血压的作用 (2)机制 •促进尿钠排出, •抑制肾素释放, •舒张血管, •减少血栓形成
3.钙 (1)作用 (2)机制
降低血压 促进尿钠排出
4.镁 (1)作用 降压 (2)机制 • 降低血管紧张性和收缩性 •减少细胞钙摄取 •促进血管舒张
5.肥胖 (1)作用 与高血压正相关 减轻9.2公斤--可降收缩压6.3mmHg, 舒张压3.1mmHg (2)机制 肥胖-- 高血脂-- 脂肪组织增加--导致 心输出量增加、 交感神经活动增加、 胰岛素抵抗增加
脂蛋白
1.乳糜微粒(chylomicron , CM) 主要运送外源性脂类,如甘油三酯进入血循环。 2.极低密度脂蛋白(very low-density lipoprotein,VLDL) 由肝细胞合成,主要功能是运输内源性脂类, 尤其是内源性甘油三酯。
3. 低密度脂蛋白 LDL 主要含有内源性胆固醇,转运胆固醇至全身 4. 高密度脂蛋白 HDL 转运外周组织中胆固醇到肝脏代谢和排出体外的唯一 途径,
(三)免疫应答 影响花生四烯酸功能(信号) 免疫细胞膜脂质组成改变 脂质过氧化--膜结构、功能变化---功能受抑 (四)肥胖 能量过剩---脂肪储存--肥胖
三、膳食纤维摄取过多
六种食物好营养 被称血管清道夫!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六种食物好营养被称血管清道夫!
导语:心血管疾病现在已经成为了高发疾病,严重的危害着人们的身体健康。
人体的血管老化,血管运送血液能力下降,从而导致心血管疾病。
殊不知,心
心血管疾病现在已经成为了高发疾病,严重的危害着人们的身体健康。
人体的血管老化,血管运送血液能力下降,从而导致心血管疾病。
殊不知,心血管疾病在很大程度上,是与我们每日的健康饮食息息相关的。
当然,有些食物能够很好的清除血管垃圾,保护血管。
下面,我们就来给您介绍,六种能够清理血管的食物,让您轻松利用食物营养,清除血管垃圾。
六种能够清理血管的食物:
1、茄子
含有较多的维生素P,能增强毛细血管的弹性,因此对防治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有一定作用。
2、洋葱
含有一种较强血管扩张作用前列腺素A,它能舒张血管,降低血液黏度,减少血管的压力,同时洋葱还含有二烯丙基二硫化物和含硫氨基酸,可增强纤维蛋白溶解的活性,具有降血脂、抗动脉硬化的功能。
3、大蒜
含挥发性辣素,可消除积存在血管中的脂肪,有明显降脂作用,是主治高血脂症和动脉硬化的良药。
4、苹果
苹果富含多糖果酸及类黄酮、钾及维生素E和C等营养成分,可使积蓄于体内的脂肪分解,对推迟和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发作有明显作用。
5、海带
生活中的小知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软化血管食物

软化血管食物:黑木耳:黑木耳加冰糖,能降血压和防止血管硬化。
黑木耳经常和蒜、葱一起食用,可缓解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香菇:含有一种核酸类物质,可抑制胆固醇的产生,并可防止动脉硬化和血管变脆,因而香菇对防治心血管疾病有积极作用。
蜂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K、B2、B6、胡萝卜素,能改善冠状血管的血液循环,防止血管硬化。
枣:含有相当丰富的维生素C和维生素P。
维生素P能防止出血性疾病。
核桃:含丰富的磷,可营养脑神经,还含有大量亚油酸,可防治动脉硬化。
茄子:含有维生素P,其中以紫茄子含量最高。
维生素P能增强毛细血管的弹性。
因此,对防治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及脑卒中有较好作用。
番茄:含有维生素P,可保护血管,能防治高血压。
白薯:属于多糖与蛋白质的混合物,多吃可减少低血浆胆固醇的含量,对防治血管硬化很有利。
玉米:含有大量亚油酸、维生素E等,能防止血管硬化。
二、适量运动三、心态良好。
四、保健适当。
可以服用一些保健食品。
比如说纽崔莱的钙镁片,既能补充钙质,镁又能软化血管;磷脂;深海鱼油;蜂胶等。
阿司匹林,尼莫地平。
没副作用,能软化血管,增加血管弹性,降低血粘度。
深海鱼油!!! 软化血管,稀释血液,增加血管弹性,促进血液循环降血压血脂有益于脑血管疾病的食物(1)洋葱:具有降脂、降压、胆固醇的作用。
(2)玉米:对高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某些癌症等均有良好的防治作用。
(3)燕麦,又称莜麦:具有降低血清胆固醇、甘油三脂、脂蛋白等功能。
(4)苹果:能防止血中胆固醇的增高,减少血液中的含糖量。
(5)猕猴桃:具有预防胃癌、降低血胆固醇及甘油三脂水平,有稳定血压及降低血压作用。
(6)醋、醋蛋:对防治动脉硬化、脑血栓、高血压、心肌梗死等有较好疗效。
(7)绿豆:具有明显的清热解毒、清暑利尿等功用。
特别适用于高脂血伴有肥胖或糖尿的病人服用。
(8)山楂:能促进消化液的分泌。
促进食欲,帮助消化,如:散淤、消积、化痰、解毒、活血、提神、清胃、醒脑等功效。
动脉粥样硬化营养支持案例

动脉粥样硬化营养支持案例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主要表现为动脉内膜下积累了大量的胆固醇和脂肪物质,形成斑块,导致动脉狭窄和硬化。
这种疾病的发生与个人的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密切相关。
如何通过营养支持来改善动脉粥样硬化的病情,成为了医学研究和临床实践中的重要课题。
下面将列举一些动脉粥样硬化营养支持的案例,以期为临床医生和患者提供参考和指导。
案例一:增加膳食纤维摄入量膳食纤维能降低胆固醇的吸收和合成,减少胆固醇在体内的积累。
一位患有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在饮食中增加了蔬菜、水果和全谷类食物的摄入量,每天摄入的膳食纤维量达到30克以上。
经过数月的观察,患者的胆固醇水平明显下降,动脉硬化的程度也有所减轻。
案例二:减少饱和脂肪酸的摄入饱和脂肪酸是主要的胆固醇来源,过多的摄入会增加胆固醇在体内的合成和积累。
一位中年男性患有动脉粥样硬化,经过饮食指导,减少了红肉、黄油等高脂肪食物的摄入,增加了鱼类、豆类和坚果等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
半年后,患者的胆固醇水平明显下降,动脉硬化的进展得到了控制。
案例三:补充维生素C和E维生素C和E是强效的抗氧化剂,可以减少氧化应激对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防止斑块的形成和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
一位女性患者在饮食中增加了富含维生素C和E的食物,如橙子、柠檬、杏仁等。
经过一年的营养支持,患者的动脉硬化程度明显减轻,血管功能得到了改善。
案例四:增加ω-3脂肪酸的摄入ω-3脂肪酸是一种不饱和脂肪酸,具有降低血液黏稠度、抑制血小板聚集和减少斑块形成的作用。
一位患有动脉粥样硬化的男性,在饮食中增加了鱼类、亚麻籽等富含ω-3脂肪酸的食物。
经过一段时间的营养支持,患者的动脉硬化情况得到了改善,血液循环也明显畅通。
案例五:控制体重并加强运动肥胖和缺乏运动是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危险因素,通过控制体重和加强运动,可以改善动脉粥样硬化的病情。
一位患有动脉粥样硬化的女性,在饮食中减少了高热量食物的摄入,增加了有氧运动的时间和强度。
膳食营养与心血管疾病

膳食营养与心血管疾病目前认为威胁人体健康的主要慢性病为心血管疾病,癌症和糖尿病,而这几种疾病与膳食结构和营养素的摄取有着密切的关系。
1 膳食结构与心脑血管疾病心脑血管疾病是危害人体健康最严重的疾病。
据我国卫生部2001年的卫生统计资料,脑血管疾病的死亡率为ll1.0l/10万,占总死亡的20.42%;心血管病的死亡率为95.77/10万,占总死亡的l7.62 ,两者合计为38.04,占我国死因的第一位。
根据目前所掌握的流行病学资料预测世界到2020年冠心病和脑卒中仍将是人类死因的首位和第二位。
到2020年,估算冠心病死亡数将从l990年的630万增至l100万,脑卒中自440万增至770万,死于循环系统疾病的人数将自l430万增至2300万,所以,预防心血管疾病对保证人体健康有重要意义[2]。
根据多数报道,膳食结构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关系膳食结构是指膳食中各类食物的数量及其在膳食中所占的比重。
一个国家的膳食结构受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人口和农业资源、人民消费能力、人体营养需要,以及民族传统饮食习惯等多种因素的制约。
我国居民的膳食结构基本上属于以植物性食物为主。
动物性食物为辅的发展中国家膳食式.但自上世纪末有了明显变化,特别是在一些大城市和经济发达省份,动物性食物成倍增长,而主食粮食的消费量逐渐下降。
据王惠君等报道,l989~2000年8省居民平均食物消费量,谷类、根茎类的消费量呈逐年下降的趋势。
其中谷类食物下降l25g/d;根茎类下降了60g/d;豆类及豆制品则由78 g/d提高到96 g/d;蔬菜、水果的消费变化不大,基本稳定在300 g/d和10 g/d。
而动物性食物的消费量呈现逐年提高的趋势,畜肉类和蛋类分别增长了25.6 g/d和l4.5 g/d.其增长幅度分别为45.9%和l29.2%;水产类和禽肉类分别增长了8 g/d和5 g/d,到2000年禽肉类和水产类平均消费量分别为l4.9 g/d和24.6 g/d。
动脉硬化的成因防治,及食疗

动脉硬化是动脉的一种非炎症性病变,可使动脉管壁增厚、变硬,失去弹性和管腔狭小。
动脉硬化有三种主要类型:(1)细小动脉硬化(2)动脉中层硬化(3)动脉粥样硬化。
本病主要累及主动脉、冠状动脉、脑动脉和肾动脉,可引起以上动脉管腔变窄甚至闭塞;引起其所供应的器官血供障碍,导致这些器官发生缺血性病理变化。
如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可引起心绞痛、心肌梗塞;脑动脉粥样硬化可引起脑血管意外、脑萎缩;肾动脉粥样硬化可引起顽固性高血压,下肢动脉粥样硬化可发生下肢坏死或多走路后下肢疼痛故被迫停停走走。
平时的药物可以用复方丹参等药物,如果有血脂高还需要用一些降脂的药物.平时注意不要吃油腻的食物.膳食原则①尽量食用植物油及黄豆和豆制品。
植物油也不宜食用过多,过多的植物油也能使人肥胖,促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②低盐饮食:食盐的主要成分是钠离子和氯离子。
钠摄入过多具有保持水分不经肾脏滤出的功能,因而可使循环血容量增加,升高血压和增加心脏负担。
因此高血压和心衰的病人更应限制食盐的摄入。
每日钠盐的摄入量应低于3克。
咸菜、酱等过咸食品以不吃或少吃为宜。
③多维生素和多纤维素饮食:维生素C有增强血管韧性、减少脆性和防止血管破裂出血的功能。
含有维生素C的主要食物是新鲜蔬菜和水果。
蔬菜和水果中都含有较多的植物纤维素。
大量的纤维素有刺激肠管加速其蠕动的作用,并且促进胆固醇的排泄。
纤维素还有吸附胆固醇的作用,使胆固醇不易被肠粘膜吸收,从而降低血清胆固醇的含量。
④忌食一切刺激性食物及忌烟:常见的刺激性食物有浓茶、浓咖啡、辣椒、胡椒、烈酒等。
有益食品各种新鲜蔬菜和水果:如芹菜、冬瓜、洋葱、大蒜、胡萝卜、豆芽、芦笋、山楂、鲜海带、海藻、紫菜、海鱼类、豆类制品等。
各种粗杂粮,如大豆,玉米,小米等。
①洋葱:可扩张周围血管,降低外周血管和冠状动脉阻力,降低血脂,促进钠盐排泄,预防心肌梗塞和脑梗塞。
对于动脉硬化、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脑梗塞和脑出血均有较好的作用。
营养不良-炎症-动脉粥样硬化综合征与终末期肾脏病

C J I T WN, S e p t e mb e r 2 0 1 3 , V o 1 . 1 4, N o . 9
・
8 2 7・
・
讲 座 与 综 述
・
营养 不 良 一炎症 一动 脉 粥样 硬 化 综合 征 与终 末期 肾脏 病
。
而E S R D患 者 A S加 速是 多 因素 的共 同结果 , 除传 统危 险
1 . 2 营养 不 良与 A S C K D患者从 G F R小 于 6 0 m l / mi n
周 贤① 姚 源璋 ②
心血管疾病 ( C V D) 目前 仍是终末期 肾脏病 ( E S R D) 透析患 子 , 这些 细胞 因子又 导致肝 脏 细胞 的急性正 反应 蛋 白合成 者的主要并发 症及 死 亡原 因之 一 , 动 脉 粥样 硬 化性 心 血 管病 异 常 , 包括 c反应蛋 白( C l I P) 、 纤 维蛋 白原 、 脂蛋 白( ) 等, 目 ( A C V D) 是其重要 组成 部分 。最 近 H o u等 … 开展 的 中 国透析 前 C R P仍是 主要 的炎症 指标 之一 。此外一些新的炎症指标
事件 的发生 , 从而提高患者 的生存 率及生活质量 。
1 A S与 E S R D
用: 纤维蛋 白原 、 脂蛋 白( Ⅸ) 及C R P均 能直接促进 A s的发生 ; ( 2 ) 引起 血管 内皮功能紊 乱 : 炎 症细胞 因子能 引起 内皮 依赖性 的血管舒 张 障碍 , 能通 过增加 可溶 性黏 附分子 ( 如I C A M 一1 、
2 0 0 6年 WHO公布 的《 心血管 疾病 预 防指南》 将 肾功 能受 V C A M 一1 ) 促 进 单 核细 胞 对 内皮 细 胞 的黏 附而 使 内皮 受 损 ; 损定义 为心血 管高 危状 态 。随 着 肾功 能损 害程 度 的加 重 , A S ( 3 ) 氧化应激 : 氧化应激 可以引起 炎症反应 , 炎症反应又可以导 不断加速 , 尤其在 E S R D阶段 , 从 而导致 A C V D发 生 率不 断增 致氧化应激 , 细胞内活性 氧的产生 可能是导致 N F—r . B激活所有 高 。陈 晓农 等 通 过 对 6 0 2例 慢 性 肾脏 病 ( C K D) 患者 进 行 信号传导通路的共 同通 路。N F—K B激活导致 I L一1 1 3 、 T N F一 、 C V D患病率调查 , 结果 C K D 各期患 者 的冠心病 ( C A D) 患病率 I L一 6 等致炎 因子产生 , 从而有助于 A S的发生 。( 4 ) 脂质代 逐渐上升 ( 1 . 2 8 %: 5 . 7 5 %: 7 . 8 6 %: 1 0 . 2 6 %: 1 2 . 3 3 %) 。O h t a k e 谢紊乱 : 炎症 细胞 因子能抑 制脂蛋 白酯 酶 的活性 , 引起 高三 酰 等 的一项研究发 现 , 3 0人无症 状且 既往无 心绞痛 、 心 肌梗死 甘油血症 , 从 而促进 A S ; 同时 C R P还选择性 与低 密度 脂蛋 白胆 既往病史 的 C K D 5期患者 , 在开始进行 肾脏替代 治疗 2年时 已 固醇相结合 , 参与 L D L的致 A S作用 。此外 C K D患者动脉粥样 有l 7例存在冠 状动 脉狭 窄 , 其 发 生率 为 5 3 . 3 %。 同时 A C V D 斑块的形态与一般动脉粥样硬化有所不 同 , 其特 点是斑块 中钙 又是影响 E S R D患 者 预 后 的重 要 因素 。H e r z o g等 分 析 了 沉积明显 。而慢性炎症也 可通过 改变 骨保 护素 ( O P G) 及胎球
心肌代谢障碍的常见原因是

心肌代谢障碍的常见原因是
心肌代谢障碍是指心肌细胞的能量代谢出现障碍,导致心肌功能异常。
它是一种严重的心脏疾病,并且可能导致心肌梗死和心衰等风险增加。
心肌代谢障碍的常见原因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粥样硬化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它会导致冠状动脉狭窄和阻塞,使心肌的血液供应不足,导致心肌代谢障碍。
这可能是由于动脉壁中的脂质斑块形成和破裂,引发血小板凝聚和血栓形成。
2.高血压:高血压使心脏需要更多的氧气和营养物质来维持其正常功能,然而,由于动脉硬化和心肌收缩力增强,使得心肌的供血和供氧不足,导致心肌代谢障碍。
3.心脏瓣膜病:心脏瓣膜疾病(如二尖瓣狭窄和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会导致心脏负荷增加和血液回流问题,从而导致心肌供血不足和代谢障碍。
4.心律失常:心律失常如心房纤颤、心室颤动等会导致心率不规则和心脏血液流动不畅,从而影响心肌细胞的供血和代谢,引发心肌代谢障
碍。
5.糖尿病:糖尿病患者存在高血糖和胰岛素抵抗的问题,这会导致心肌细胞无法正常吸收和利用葡萄糖,从而引发心肌代谢障碍。
6.缺氧:长时间的心肌缺氧会导致心肌细胞的能量代谢障碍,这可能与冠状动脉狭窄、冠状动脉栓塞或肺部疾病等有关。
7.药物和化学物质:一些药物和化学物质如某些抗癌药物、过量酒精、可卡因等都会对心肌细胞的能量代谢产生不良影响,导致心肌代谢障碍。
总之,心肌代谢障碍的常见原因包括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心脏瓣膜病、心律失常、糖尿病、缺氧和药物与化学物质的影响。
这些原因都会导致心肌细胞的供血和供氧不足,从而影响心肌的能量代谢,导致心肌功能异常。
了解和预防这些原因对于心肌代谢障碍的治疗和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2
羊油
57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黄油
56
不饱和脂肪酸 油酸(C18:1) 亚油酸(C18:2) 亚麻酸(C18:3)
6
1
0
6
2
83
7
20
16
9
41
38
0.4
79
10
1
19
63
5
22
52
7
38
46
0.3
27
56
0.6
44
12
43
33
3
44
9
29
2
1
33
3
2
32
4
1.3
其他脂肪酸
42(芥酸) 1 1
3 1 1
3 7 3 4
100
83
80
冠心病危险性变化(%)
60
40
20
0
-20
1 -13
-40
-32
-60
-46
资料来源:Hu et al. NEJM 1997;337:1491
MUFA每5%
PUFA每 5% 碳水化合物每 5% 反式脂肪酸每2%
PUFA:双键多,易发生氧化,摄入过多 导致机体氧化应激水平升高,从而促进 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或发展,增加心血 管疾病的风险;
HDL具有抗AS作用 血浆HDL浓度与AS的发生呈负相关。
机制:
(1)肝外组织的胆固醇转运至肝, 降低了动脉壁胆固醇含量;
(2)抑制LDL氧化的作用
2.膳食脂类与动脉粥样硬化 (1)摄入总量↑→血脂↑→
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男子血液呈乳白色 自称可能与爱吃油汤拌饭有关
(2)质上:
① 饱和脂肪酸(saturated fatty acids, SFA):是导致血胆固醇升高的主要脂肪酸, SFA可以通过抑制LDL受体活性、提高血浆 LDL胆固醇水平而导致动脉粥样硬化。
营养与动脉粥样硬化
一、营养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一)脂类与动脉粥样硬化
1. 血脂与动脉粥样硬化
1) 血浆脂蛋白与动脉粥样硬化
(1)血脂的组成:血脂--血浆中脂类的总称
胆固醇 胆固醇
甘油三酯
磷脂
磷脂
游离脂肪酸
(2)载脂蛋白
定义: 载脂蛋白(apolipoprotein, apo) 指
血浆脂蛋白中的蛋白质部分。
(2)质上:
① 饱和脂肪酸(saturated fatty acids, SFA):是导 致血胆固醇升高的主要脂肪酸, SFA可以通过抑制 LDL受体活性、提高血浆LDL胆固醇水平而导致动 脉粥样硬化。
作用最强:豆蔻酸 (C14∶0) ,
其次:棕榈酸 (C16∶0) 、月桂酸 (C12∶0)
如:
功能 (1)运输脂类 (2)参与脂类代谢
脂蛋白分类
按密度
乳糜微粒(CM):ρ<0.95 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ρ=0.95~1.006 低密度脂蛋白(LDL):ρ=1.019~1.062 高密度脂蛋白(HDL):ρ=1.063~1.210
按其电泳时区带的泳动位置
CM
β-Lp 前β-Lp α-Lp
豆蔻酸(C14:0) 牛乳脂、椰子油含量多 棕榈酸(C16:0) 牛乳脂、猪油、牛油、
羊油及棉籽油 月桂酸(C12:0) 牛乳脂、椰子油含量多
②单不饱和脂肪酸(mono-unsaturated fatty acids, MUFA):以富含MUFA的 油脂(橄榄油、茶油)替代富含SFA的 油脂, 可降低血LDL-cholesterol、TG; 不降低血HDL-cholesterol;
ω -6系和 ω -3系具有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
ω -6系:亚油酸( C18:2)
花生四烯酸AA ( C20:4 n-6 )
ω -3系: α-亚麻酸( C18:3) EPA、二十碳五烯酸 DHA、二十二碳六烯酸
( C20:5 n-3 ) ( C22:6 n-3 )
膳食SFA被替代后引起冠心病危险性的改变
—
CM
LDL
+ VLDL HDL
乳糜微粒
脂蛋白粒径相对关系
血浆脂蛋白的分类、理化性质、含量及功能
分类特征
密度法
CM
VLDL
LDL
电泳法
CM
前β-Lp β-Lp
直径(nm) 80~500 25~80 20~25
组成 (%)
蛋白质 2
10
20
脂 类 98
90
80
生成部位 小肠 肝细胞 肝细胞
小肠
功能
运输外 运输内 运输肝
源性TG 源性TG 中CHOL
HDL α-Lp 6.9~9.5
50 50 肝细胞 小肠 运输全身各 组织CHOL至肝
HDL的生理功能: 主要是参与胆固醇的逆向转运
(reverse cholesterol transport, RCT),即将肝外组织细胞内的胆固 醇,通过血循环转运到肝,在肝转 化为肝汁酸后排出体外。
③多不饱和脂肪酸(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 PUFA):
ω-6系,亚油酸:↑LDL受体活性
↓↓LDL-C 、↓HDL-C、↓TC。
ω -3系,-亚麻酸、EPA、 DHA:抑制肝内 脂质和脂蛋白的合成;
↓血清TC、↓TG、↓LDL-C、↓ VLDL, ↑HDL-C。
种类(20多种)
apo A: AⅠ、AⅡ、AⅣ 、AV apo B: B100、B48 apo C: CⅠ、CⅡ、CⅢ、CⅣ apo D apo E
(3)血浆脂蛋白(lipoprotein,LP)
定义:血浆脂质与蛋白质结合所组成的一类大分子复 合物,能溶于水,运行于血液中。
组成与结构: 蛋白质(载脂蛋白) 甘油三酯 脂质 磷脂 胆固醇 胆固醇酯
(4)血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血浆总胆固醇、 TG 、LDL、和LP(a)的升高和 HDL的降低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LDL的升高,尤其是氧化型 LDL是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
LP(a)核心部分由甘油三酯、磷脂、胆固醇、 胆固醇脂等脂质和载脂蛋白B100组成,结构类 似LDL,但还含有一独特的Apo(a),后者在 其它任何脂蛋白中都不存在。
MUFA由于不饱和双键较少,对氧化作 用的敏感性低,可能对预防动脉粥样硬 化更有优越性。
常用食用油脂中主要脂肪酸的组成 (食物中脂肪总量的质量分数)
食用油脂 饱和脂肪酸
可可油
93
椰子油
92
橄榄油
lO
菜子油
13
花生油
19
茶油
10
葵花子油 14
豆油
16
芝麻油
15
玉米油
15
棕橺油
42
米糠油
20
猪油
43
牛油
④反式脂肪酸(trans fatty acids,TFAs):氢化脂肪 酸,属不饱和脂肪酸
按空间结构,H在不饱和键两侧的脂肪酸为反 式脂肪酸。
④反式脂肪酸(trans fatty acids,TFAs):氢化脂 肪酸,属不饱和脂肪酸
植物油 “氢化”处理过程中产生的。
④反式脂肪酸(trans fatty acids,TFAs): 氢化脂肪酸,属不饱和脂肪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