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病因及其发现和推断-研究生

合集下载

病因及病因推断课件

病因及病因推断课件
(zhǔnzé)
共变法
同异并 用法
注意: 1.如果病因假设清单(qīngdān)未包括真实的病因,则
Miller准则不起作用; 2.对于观察性研究或者非确定性条件,该准则需 要控制相应的混杂或者进行概率性评价。
第八页,共六十五页。
临床病因研究(yánjiū)的思路
假设(jiǎshè)演绎法
• 肺癌诊断技术 的提高
40(37.0) 14(13.0) 30(27.8) 12(11.1) 12(11.1)
0
59(54.6) 18(16.7) 22(20.4) 8(7.4)
1(0.9)
0
a.非吸烟的定义为没有每日至少吸一支烟持续1年以上;戒烟者按其戒烟前的吸烟量进行划分 b.摘自DOLL R,HILL AB.A study of the etiology of carcinoma of the lung. BMJ. 1952 ;2(4797):1273.
引言(yǐnyán)
吸烟是否增加肺癌(fèi ái)病人的 发病风险?
高盐高脂饮食是否对心血管疾 病的风险(fēngxiǎn)有影响?
第二页,共六十五页。
临床(lín chuánɡ)病因研究的思路
一、病因假设(jiǎshè)的提出
20世纪早期,肺 癌还被认为是很 罕见的疾病
20世纪30年代开 始,男性中肺癌 的发病率在迅速 增加。
第十三页,共六十五页。
临床病因研究(yánjiū)的思路 分析性研究(yánjiū)方法:
队列研究
分析性研究(yánjiū)方法
病例-对照研究
优点
1.暴露资料在结局之前,不存在回忆偏倚
2.直接得到暴露组和对照组人群的发病或死亡率,可直接计算RR和AR等反映疾病危险强度 的指标,直接分析暴露的病因作用 3.病因在前,疾病在后,时间顺序合理,检验病因假说的能力较强

病因及病因推断PPT课件

病因及病因推断PPT课件

THANK YOU
感谢聆听
详细阐述病因推断的常用方法 和步骤,如求异法、求同法、 共变法、剩余法等,以及这些 方法在实践中的应用和注意事 项。
病因推断的实践应用
通过案例分析,介绍病因推断 在流行病学、临床医学、预防 医学等领域中的实践应用,包 括传染病的防控、慢性病的预 防和治疗、公共卫生事件的应 对等。
课件总结和展望
对课件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病 因及病因推断在医学领域中的 重要性,并展望未来的发展趋 势和研究方向。
病因研究对疾病预防和控制的意义
预防疾病发生
通过识别和消除病因,可以有效 预防疾病的发生,降低人群的患
病率。
控制疾病传播
对于传染性疾病,通过研究病因 可以切断传播途径,控制疫情的
扩散。
个体化健康管理
针对不同个体的病因特点,可以 制定个性化的健康管理计划,提
高生活质量。
病因研究对医学教育和科普的价值
病因的分类
单一病因
由单一因素引起的疾病,如外伤、中毒等。
多重病因
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引起的疾病,如高血压、糖尿 病等。
必要病因和充分病因
必要病因是疾病发生的必要条件,充分病因则是疾 病发生的充分条件,如吸烟是肺癌的必要病因,而 长期大量吸烟则是肺癌的充分病因。
病因的作用方式
直接作用
病因直接作用于人体,导致疾病的发生,如外伤 、感染等。
种因素,避免片面性和局限性。
注意个体差异
不同个体对同一病因的反应可 能存在差异,因此在推断病因 时应充分考虑个体差异。
结合临床实践
病因推断需要结合临床实践, 不断积累经验和知识,提高推 断的准确性。
不断更新知识
随着医学科学的不断发展,新的病 因和治疗方法不断涌现,因此需要

《流行病学》病因极其推断 ppt课件

《流行病学》病因极其推断 ppt课件



境理
(wheel model)
3.病因网 (web of causation)
1970年MacMahon提出了病因网的概念。他 把从因到果的过程以网络结构表示,显示出多 种因素的复杂性和广泛性。病因网由一连串的 病因链组成,多个病因链存在相互联系,其中 每一个环节都是它前面若干因素综合作用的结 果,又是其后若干因素的原因。最后的结局就 是疾病。流行病学探讨病因的目的就是从病因 网中找出与疾病发生密切相关,而且在预防上 有意义的关键因素(可以是直接或间接病因), 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控制和预防疾病。
(Temporality, type of study design)
2.关联的强度(strength of association)
一般而言,关联的强度越大,该关联为因果关联的可 能性就越大。一个强关联如果为混杂因素所致,该混杂 因素与疾病的关联将更强,因此这种混杂是容易被识别 出来的。另一方面,弱的关联更可能是未识别的偏倚所 致。当然,也存在少数特殊的例子,如吸烟与心血管疾 病为弱关联,但确实是因果关联;而唐氏综合征与产次 有强关联但实际为母亲年龄混杂所致。总之,有时间先 后的统计关联说明暴露可能为危险因素,而关联强度越 大,则为偏倚所致的可能性就越小。
病因及其推断
cause and causal inference
意义
病因的研究不仅同疾病的诊断有关,还直接关系到 疾病的治疗和预防。因此,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 预防医学均非常重视病因的研究。流行病学研究中 的病因(cause of disease)和病因推断(causal inference),实际上是分析流行病学的指导框架和 评价准则,对于形成正确的因果思维和准确的理解 研究结果,也是至关重要的。

病因及病因推断

病因及病因推断

疾病因素模型
该模型在病因分类上操作性强,具 有较强的实践指导意义,没有动 因确定的困难。它将因素分为两 个层次:外围的远因和致病机制 的近因。外围的远因包括社会经 济、生物学、环境、心理行为和 卫生保健因素。
社会经济因素 生物学因素 环境因素 心理、行为因素 卫生保健因素
医学生物学因素 (机制)
寻找病因的条目指南
• 宿主病因:先天 后天
• 环境病因:生物 理、化 社会
充分病因和必要病因
• 充分病因:必然会导致疾病发生的 最低限度的条件和事件。
• 必要病因:是指有相应疾病发生, 以前必定有该病因的存在。
因果连接方式
• 单因单果 • 单因多果 • 多因多果 • 多因多果 • 直接病因和间接病因
二、Mill准则
• 分析流行病学研究的比较推理,主 要应用的是Mill准则(Mill’s cannon) 和统计归纳推理。试图将因果推理 的原则加以系统化的第一人是穆勒 (Mill),他提出科学实验四法, 后人将同异并用法单列,即科学实 验五法:求同法、差异法、同异并 用法、共变法和剩余法。
• 需要注意:如果病因假设清单没有 包括真实的病因,Mill准则就并不 能提供任何帮助。另外,Mill准则 是用于能控制干扰条件的实验类型, 以及假定原因为确定性的必要或充 分条件。对于观察性研究或非确定 性条件,Mill准则需要控制混杂或 作概率性推广。
• 例如,高血清胆固醇是冠心病的危 险因素,高血清胆固醇可产生沉积 于眼睑的黄色瘤,从而导致黄色瘤 与冠心病的继发关联。另外,E与C 也可以由于相关(因果方向不明) 而产生继发关联。
2.直接因果关联的歪曲
• 如果怀疑的病因(暴露)E与疾病D 既存在直接关联,又存在间接关联 或与其他危险(保护)因素F存在相 关,暴露E与疾病D的直接因果关联 程度或方向将可能受到混杂干扰, 即得到歪曲的关联估计值。E与D的 总关联等于E-D直接关联 同 E-F-D 间接关联之和。如果直接关联与间 接关联混在一起,而将其作为直接 关联的估计,就会出现混杂偏差。

病因及其推断

病因及其推断

一、描述性研究
1959年前很少有记录,之后有较多的记录,1960 1959年前很少有记录,之后有较多的记录,1960 年明显增加。1961年开始怀疑与反应停有关。 年明显增加。1961年开始怀疑与反应停有关。 国 家 奥地利 比利时 英 国 荷 兰 挪 威 葡萄牙 瑞 士 德 国 反应停销售量(公斤) 207 258 5769 140 60 37 113 30099 短肢畸形例数 8 26 349 25 11 2 6 5000
病因及其推断
一、疾病病因概念的发展
鬼、上帝、天意 古时
金、木、水、火、 土、瘴气
19 19世纪上半叶
活的传染物
特异疾病与特异传染物有关 19世纪末微生物发展 (Koch法则) 一种疾病由一种特异病原 微生物引起(单一病原论)
一、疾病病因概念的发展( 一、疾病病因概念的发展(续)
病原体 三角模式: 缺点:1. 三要素等量齐观 2. 不适合于慢性病
求同法
国 家 奥地利 比利时 英 国 荷 兰 挪 威 葡萄牙 瑞 士 德 国 反应停销售量(公斤) 207 258 5769 140 60 37 113 30099 短肢畸形例数 8 26 349 25 11 2 6 5000
求 异 法
AFB1摄入量与肝癌死亡率的关系
地 区
高发大队 中发大队 低发大队
二、病例对照研究
服用反应 停史 有 无 合计 畸形儿 的母亲 34(68.0%) 16 50 对 照 合 计
2(2.2%) 88 90
36 104 பைடு நூலகம்40
X2=69.40, P<0.001, OR=93.5
三、队列研究
孕妇使 用反应 停史 怀孕后08周用过 早期未 用过 患肢体 缺陷的 儿童数 10 51 无肢体 缺陷的 儿童数 14 21,434 合计 发病率 (%) 24 21,485 42 0.24

流行病学》习题库

流行病学》习题库

流行病学》习题库第一章绪论一、单项选择题1. 目前,流行病学的定义可以概括为:A. 研究非传染病在人群中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的学科B. 研究疾病和健康状况在人群中的分布以及防制对策的学科C. 研究慢性病在人群中的分布和影响分布的因素以及防制对策的学科D. 研究非传染病在人群中的分布和影响分布的因素以及防制对策的学科E. 研究疾病与健康在人群中的分布和影响分布的因素以及防制对策的学科2. 关于流行病学,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A. 流行病学从基因水平认识疾病B. 流行病学从细胞水平认识疾病C. 流行病学从群体水平认识疾病D. 流行病学从个体水平认识疾病E. 流行病学从分子水平认识疾病二、多项选择题1. 流行病学和临床医学的区别在于:A. 流行病学以人群为研究对象,而临床医学一个体为研究对象B. 流行病学研究以描述疾病和健康的分布为起点并分析决定分布的因素,而临床医学从个体的症状、体征和各种理化检查入手以作出临床诊断C. 流行病学以预防疾病和促进健康为目的,而流床医学以治疗疾病为目的D. 从学科特征上讲,流行病学具有宏观性,而临床医学属于微观范畴E. 流行病学主要研究传染病的特征,而临床医学的重心在非传染病三、名词解释1. 流行病学(epidemiology)四、简答题1. 试述流行病学的学科特点第二章疾病的分布一、单项选择题1. 进行感染性腹泻监测时应选择的疾病频率测量指标是A. 发病率B. 发病专率C. 罹患率D. 时点患病率E. 期间患病率2. 对于一种危害严重的疾病,采取针对病因的措施后,在评价其预防效果时应采用那些指标最合适?A. 死亡率B. 发病率C. 患病率D. 病死率E. 罹患率二、多项选择题1. 下列那些疾病常用病死率A. 关节炎B. 消化道溃疡C. 流行性出血热D. 结核病E. 心肌梗死三、名词解释1. PYLL四、简答题1. 疾病分布呈现周期性的原因是什么?周期间隔时间长短取决于那些因素?第三章描述性研究一、单项选择题1. 临床医生进行社区诊断时最常使用的流行病学调查方法是:A. 个案调查B. 典型调查C. 现况研究D. 生态学研究E. 爆发调查2. 对某大城市20-25岁妇女进行的一项现患研究发现:在服用口服避孕药者中,宫颈癌年发病率为5/10万,而未服用者为2/10万。

流病各章重点

流病各章重点

流病各章重点流行病第一章绪论1.流行病学(Epidemiology)2.流行病定义的诠释:(1)研究内容的三个层次(2)任务的三个阶段(3)工作的三个范畴(4)三种基本方法(5)三大要素3.流行病学的应用4.流行病学的特征5.流行病学研究方法(按设计类型分类)第二章疾病的分布一、发病频率测量指标<概念+应用>1.发病率(incidence rate/morbidity)2.罹患率(attack rate)3.续发率(secondary attack rate,SAR)二代病例二、患病频率测量指标<概念+应用>1.患病率(prevalence)引起患病率升高的主要因素引起患病率降低的主要因素患病率、发病率、病程的关系患病率与发病率的区别2.感染率(prevalence of infection)三、死亡与生存频率<概念+应用>1.死亡率(mortality rate)死亡专率2.病死率(case fatality rate)3.婴儿死亡率(IMR)4.生存率(survival rate)四、疾病负担指标<概念>1.潜在减寿年数(PYLL)2.伤残调整寿命年(DAL Y)五、疾病流行强度1.散发(sporadic)散发常见情况2.暴发(outbreak)3.流行(epidemic)4.大流行(pandemic)六、疾病的分布疾病分布概念(一)人群分布1.包括2.疾病分布年龄的分析方法(1)横断面分析(cross-sectional analysis)概念、特点、局限性(2)出生队列分析(birth cohort analysis)概念、特点、应用(二)地区分布1.国家间的分布及同一国家内的不同地区的分布差异的原因2.城乡分布差异原因3.地区聚集性(endemic clustering)概念(1)地方性(endemic)概念+类型(2)输入性疾病4.地方性疾病概念+判断(三)时间分布1.短期波动2.季节性3.周期性4.长期趋势(四)三间分布的综合描述移民流行病学概念+判断第三章描述性研究一、描述性研究(descriptive study)概念、种类、特点二、现况研究(cross sectional study)1.概念2.特点3.类型普查、抽样调查优缺点4.用途5.设计与实施(1)确定研究目的(2)明确研究的类型(3)确定研究对象(4)确定样本含量和抽样方法决定样本量大小的因素随机抽样方法及特点(单纯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分层抽样、整群抽样、多阶段抽样)(5)资料收集(确定拟收集资料的内容,调查员培训,资料的收集方法)(6)数据整理与分析(常用的疾病频率)6.偏倚及控制(课本P48)7.优缺点三、生态学研究(ecological study)概念、用途、类型、优点和局限性、生态学谬误产生的原因第四章队列研究(cohort study)1.概念队列、暴露、危险因素、队列研究2.特点3.目的4.类型<概念、优缺点>5.设计及实施(一)确定设计方法的原则(二)确定研究因素(三)确定研究结局结局变量(四)确定研究现场和研究人群研究现场要求研究人群包括:(1)暴露人群(2)对照人群(五)确定样本量影响样本量的因素(六)资料收集与随访(七)质量控制6.资料分析(一)率的计算(1)累积发病率(cumulative incidence,CI)(2)发病密度(incidence density,ID)(3)标化死亡率(SMR)(二)效应的估计(1)相对危险度(RR)(2)归因危险度(AR)(3)归因危险度百分比(AR%)(4)人群归因危险度(PAR)(5)人群归因危险度百分比(PAR%)7.常见偏倚及控制8.优点与局限性第五章病例对照研究(case-control study)1.基本原理2.类型3.特点4.用途5.设计与实施(一)明确研究目的(二)明确研究类型(三)确定研究对象(1)病例的选择:类型、来源及优缺点(2)对照的选择:原则、来源、方法【匹配】个体匹配、频数匹配匹配的目的及注意事项不宜使用匹配的情况(四)确定样本量影响样本量的因素(五)确定研究因素(六)资料收集方法(七)资料整理与分析6.资料的分析(1)描述性分析(2)统计推断比值比OR成组资料、1:1配对资料7.常见偏倚及控制8.病例对照研究与队列研究的有点和局限性的比较第六章实验流行病学(Experimental epidemiology)1.概念2.基本特点3.主要用途4.分类(1)按研究现场和对象的不同分类(2)按所具备设计的基本特征分类5.设计与实施(1)明确研究现场(2)明确试验现场(3)选择研究对象(4)估计样本含量影响样本含量大小的主要因素(5)随机化分组作用、原则、方法(6)设立对照影响研究效应的主要因素对照类型(7)盲法的应用开放试验(open trial)(8)确定结局变量及其测量方法(9)确定试验观察期限(10)收集资料,整理与分析6.评价指标(1)预防措施效果评价指标考核病因预防的指标(2)治疗效果的评价指标(3)需治疗人数7.常见偏倚8.应注意的问题9.优缺点10.流行病学实验与队列研究异同点第七章筛检(screening)1.筛检的概念2.分类3.目的4.筛检的实施原则(1)筛检的疾病(2)合适的筛检试验筛检试验(screening test)的概念及特点金标准(3)疾病治疗(4)筛检项目实施计划及评价5.筛检试验评价指标四格表的顺序(1)真实性(validity)①灵敏度(sensitivity)与假阴性率(false negative rate)②特异度(specificity)与假阳性率(false positive rate)③正确指数(约登指数Youden's index)④似然比(LR)(2)可靠性(reliability)①连续性测量资料②分类测量资料(3)预测值(predictive value)①阳性预测值(Pr+)②阴性预测值(Pr—)③预测值与真实性指标、现患率的关系(4)确定连续性测量指标的阳性截断值①独立双峰分布②部分重叠双峰分布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6.筛检项目效果评价(一)收益(yield)(1)概念及常用指标(2)提高筛检收益的方法(二)生物学效果指标(1)结局测量指标(2)关联指标(3)需要筛检人数(三)卫生经济学评价(1)成本-效果分析(2)成本-效用分析(3)成本-效益分析(四)筛查的安全性、伦理问题及可持续性分析7.筛查效果评价中常见的偏倚(1)领先时间偏倚(2)病程偏倚(3)过度诊断偏倚(4)志愿者偏倚8.筛检试验和诊断实验的比较第八章偏倚及其控制1.减少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的效果2.随样本量增加,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的变化3.选择偏倚类型、控制4.信息偏倚类型、控制5.混杂偏倚(混杂confounding)概念、控制混杂因素概念、基本特点第九章病因及其发现和推断1.基本概念:病因(causation of disease)、危险因素(risk factor)、因果关联2.因果关系的多样性3.病因模型(1)三角模型(2)病因的轮状模型(3)健康决定因素的生态模型(4)病因链(5)病因网(6)充分病因-组分病因模型4.发现病因的法则穆勒法则(Mill's canons)5.病因推断的过程(1)描述性研究建立病因假说(2)分析性研究检验假说(3)实验性研究验证假说(4)因果推导6.病因推断准则希尔标准(Hill's criteria)第十章预防策略1.疾病的三级预防(1)一级预防(primary prevention)概念、措施、策略(2)二级预防(secondary prevention)概念、方法(3)三级预防(tertiary prevention)概念2.重要概念(1)健康保护(health protection)(2)健康促进(health promotion)(3)健康教育(health education)(4)高危策略(high-risk strategy)(5)全人群策略(population-based strategy)第十一章公共卫生监测(public health surveillance)1.概念、基本特征(工作任务)、种类、目的、应用2.重要概念(1)被动监测(passive surveillance)(2)主动监测(active surveillance)(3)哨点监测(sentinel surveillance)(4)常规报告第十二章传染流行病学1.传染病(infectious disease)传染流行病学2.传染过程(infectious process)病原体(特性:传染力、致病力、毒力、抗原性)宿主感染谱3.流行过程(epidemic process)一、基本环节(一)传染源(source of infection)1.病人(传染期概念)(1)潜伏期(incubation period)概念+流行病学意义(2)临床症状期(clinical stage)(3)恢复期(convalescence period)2.病原携带者病原携带者作为传染源的意义大小3.受感染的动物动物源性传染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二)传播途径(route of transmission)传播因素或传播媒介、传播机制、传播方式1.经空气传播2.经水传播(饮用水、疫水)3.经食物传播4.经接触传播(直接、间接)5.经节肢动物传播/虫媒传播(机械携带、生物学传播)6.经土壤传播7.医源性传播8.垂直传播(三)易感人群人群易感性可引起人群易感性升高/降低的主要因素二、疫源地(epidemic focus)疫源地形成/消灭条件4.预防策略与措施(1)传染病监测(2)针对传染源的措施病人、病原携带者、接触者、动物传染源(3)针对传播途径的措施预防性消毒、疫源性消毒(4)针对易感人群的措施5.免疫规划及其效果评价(1)预防接种人工自动免疫、人工被动免疫、人工被动自动免疫预防接种注意事项(2)免疫规划免疫程序免疫规划的效果评价(免疫学效果效果评价、流行病学效果评价、疫苗规划管理评价)第十四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病学1.突发事件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概念、界定条件、特征、分期?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暴发调查4.爆发事件暴露日期的计算。

病因和其推断讲义课件

病因和其推断讲义课件

所以,B对象也具有属性d
类比推理的结论 是或然性的
34
一、推理方法简 介
全称判断归纳推理:所有S都是或都不是P
归纳推理是从 个别知识的前 提推出一般知 识的结论
概率判断归纳推理:百分之几的S是P
完全归纳推理(普查)
结论是必然性 的
不完全归纳推理(抽样调查)
结论是或然性 的
35
二、穆勒五法简 介
归纳推理中的Mill准则又称求因果五法,是根据某个现象与 其它先行或后行的现象在某些场合里所显示的关系而概括出 一般性结论。
适用条件:
用于能控制干扰因素的实验研究
假定原因为确定的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
36
二、穆勒五法简介
(一)求同法:该法则认为被研究现象出现的若干场合中,如果仅 有唯一的一个情况是在这些场合中共同具有的,那么这个唯一 的共同情况就是被研究现象的原因(或结果)。其推理形式为:
场合 先行(或后行)情 被研究现象
13
•病因判定的标准
q
Henle-Koch原•理Fri(edr1ic8h82)
Gustav Jacob Henle,犹太人, 德国解剖学家 和 病理学者, 首先 提出感染 的寄生 病原论
• Henle(1809-1885)
•Robert Koch, 德国19世纪著 名细菌学家 1905年获得医 学诺贝尔奖, Henle 的学生 , 证实了Henle 微生物学上的 假设
•描述性研究
•提出病因线索 •形 成病因假设
•横断面研究
•分析性研究 •实验性研究
•检验病因假设
•病•例生对态照学研研究 究 •队列研究
•验证病因假设
•流行病学实验
47
一、描述流行病学提出病因假 设

流行病课件-病因和病因推断

流行病课件-病因和病因推断

樸素唯物主義 (materialism)
病 因
生物學病因的萌芽

(Cause of biology)
念 單一病因說 的 (single cause of a disease)

多病因說 多病因說( multi-causes of

a disease) Lilienfeld的病因定義
(一)迷信階段(superstition)
在中國,2000年前在司馬遷的《史記》 中, 用“疫”、“大疫”等來表示傳染病的 疾病的流行。
在日本,流行病學仍稱成為《疫學》。 在我國,在流行病學調查中,把傳染病流行 地區稱為疫源地、疫區等。
(三) 生物學病因的萌芽 (Cause of biology)
在人類的漫長歷史中,嚴重損害人類健康的 疾病主要是傳染病。

心理行為特徵 (behavior)。
• 2. 環境因素
• 1. 生物因素 (Biologic agent):
• 各種病原體: • 蠕蟲 (worm)、 • 原蟲 (protozoon)、 • 真菌 (fungus)、 • 細菌( bacterium)、 • 立克次體 (Rickett‘s organism)、 • 衣原體 • 病毒 (virus)。 • 另外,一些有害的動植物、蛇毒、狼毒。
病因和病因推斷 (Cause and Causal Inference)
流行病學是研究人群中疾病與健康狀 況的分佈及其影響因素,並研究防制疾病 及促進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學。
• Study of the distribution and determinant of diseases and injuries in human populations

第九章 病因与因果推断

第九章 病因与因果推断

Host
Any susceptible organism invaded by an infectious agent
©by Jing Su
2、轮状模型 Wheel model
Chemical Environment
Biological Environment
Human organism
Genetic core
©by Jing Su
机遇 (chance):随机误差 (random error)
随机误差是随机分布,不可避免的 随机误差是可以估计的 可通过增加样本量或多次测量取均值来减小
©by Jing Su
3、疾病因素模型 Disease—factor model
社会经济因素 生物学因素 环境因素 心理、行为因素 卫生保健因素
医学生物学因素 (致病机制)
远因
近因
©by Jing Su
疾病
4、病因网络模型 Web of causation model
生态学模型或疾病因素模型提供了多方面的病因, 这些病因相互联系串成一条病因链 多病因 相互作用
A A+B
and
C C+D
Cohort study
©by Jing Su
如果
A A+B
≠பைடு நூலகம்
C C+D
A≠ B
C
D
Exposure
Yes No Total
Disease Yes No
AB CD A+C B+D
Total
A+B C+D
A+B+C+D
那么暴露和疾病之间的统计学联系是显著的

第九章 病因及其发现和推断-研究生

第九章 病因及其发现和推断-研究生
(1)时间顺序(temporal order) :因事件必须发生在果事件之前; (2)关联关系(association):果事件随着因事件的变化而变化; (3)因变性(consequential change):果事件的变化是由于因事件的变 化引起的。
第一节 病因的基本概念
(三)因果关系的多样性
1. 单因单果 人类早期朴素的病因观
(2)把病因指向人体以外的环境和宏观因素。 (3)其实践意义集中体现在卫生的概念里。
2. 微生物说
(1)19世纪中叶意大利人阿戈斯蒂诺-巴斯(Agostino Bassi)针对传染性疾病 的病因提出了微生物说的概念。
(2)科赫对细菌和疾病关系的研究使微生物说成为传染病起源的主导学说。 (3)为人类向人体内部和微观世界寻找病因指示了方向。
第三节 充分病因-组分病因模型
6. 一个疾病可以通过一个或多个不同的充分病因发生,同一疾病的充分病 因彼此互为互补病因。
充分病因 I
ED ABC
充分病因 II
FG A BH
充分病因 III
FQ YBZ
某疾病的三个充分病因及其组分病因的分布
7. 组分病因B是所有三个充分病因都需要的组分,这样的组分病因叫必要 病因(necessary cause),因为如果此组分病因不存在,该疾病的任何 一个充分病因就不会实现,疾病就不会发生,如果疾病已经发生了,该病 因必然存在。
第四节 发现和验证病因
(二)穆勒的因果关系推论法则
3. 同异共求法(joint methods of agreement and difference)
(1的现象不出现的各个场合都没有这个共同的因素(求同),那么,这 个共同的因素(多次求异)就是被考察现象的原因。

第9章 病因与因果推断

第9章 病因与因果推断

例子: 假设H :乙型肝炎病毒(HBV)持续感染导致原 发性肝癌(PHC) 根据该假设H,加上相关背景知识为前提,演 绎地推出若干具体经验证据: E1: 肝癌病例的HBV感染率高于对照 E2: HBV感染队列肝癌发生率高于对照 E3: 控制HBV感染后,肝癌的发生率下降 如果证据E1,E2,E3 成立,则假设H亦获 得相应强度的归纳支持。
(三)、防治效应的原因定义
防治实验研究 (因 果)
研究因果关系的实验是指:在受控条件下,研 究者有意改变一个或多个因素(处理),并 前瞻地确定其效应的研究。 防治实验中的处理(treatment or maneuver)如 果使特定效应发生的概率升高,该处理就是 特定效应的原因。
二、病因模型
病因模型是用简洁的概念关系图来表达因 果关系,它给我们提供因果关系的思维框架、 涉及的各个方面或因果关系的路径。由于对因 果关系的理解不同,有多种病因模型 。 目前具有代表性的因果模型有三类:
二、实验研究
1、生化实验:可对营养缺乏、代谢疾病、药物和毒物中毒
进行鉴定,也可对因疾病导致的体内生化代谢异常进行诊断。
2、微生物学实验:当疑为传染性病原微生物致病时,可
选微生物实验,或辅以免疫学方法作病原诊断。
3、分子生物学实验:可从分子水平研究可疑病因及其致
病机理,建立诊断方法。如检查某癌基因判断肿瘤发生的可 能性。
这种概念显然比三角模式更接近实际,有利于 疾病病因的探讨及疾病的防治,该模式将病因分为 以下几类: (1)宿主方面:来自宿主方面的病因最重要的是遗传,认
为慢性病与多基因遗传有关,还与染色体异常,年龄、性别、 发育、营养状态、行为心理、免疫状态等有关。
(2)生物环境:包括细菌、病毒及其他微生物、寄生虫、

病因及其推断课件

病因及其推断课件

單 因 素 學 說
因 論

病因論
西元16世紀末
西元19世紀
微生物學 的發展
西元20世紀
時間
科學
Henle-Koch學說(1882)-- 單因論
Friedrich Gustav Jacob Henle,猶太 人,德國解剖學家 和病理學者,首先 提出感染的寄生病 原論
Robert Koch,德國 19世紀著名細菌學 家,1905年獲得醫 學諾貝爾獎, Henle的學生, 證實 了Henle微生物學 上的假設
關聯的特異性—指病因與疾病之間有嚴格的對 應關係。(對大多數非傳染病而言,特異性 並不明顯)
• 因素出現頻率波動時疾病頻率或強度也發 生變化
舉例: 吸煙與肺癌的研究中,隨著吸煙劑量(等 級)的增加,肺癌的OR或RR也增加。
共 變 法
共 變 法
Tampon與TSS
• 1979年美國威斯康星州公共衛生署接到一起罕見 的病例報告:3位女性突然發熱,嘔吐、腹瀉、低 血壓、彌散性出疹、脫變、多發性器官損害。中 毒性休克綜合症(回憶3年前有7例報導)。
能引起實驗動物患相同疾病 (4) 能從患該病動物中分離到相同病原體
病因推斷過程中常用的標準
• 聯繫的強度 • 聯繫的重複性 • 聯繫的特異性 • 時間順序 • 劑量反應關係
• 聯繫的合理性 • 聯繫的一致性 • 實驗證據 • 相似性
Hill’ s Postulates
1、Consistency of the Observed Association – has the association been observed by different persons, in different places, circumstances, and times? (similar to the replication of laboratory experiments)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把病因指向人体以外的环境和宏观因素。 (3)其实践意义集中体现在卫生的概念里。
2. 微生物说
(1)19世纪中叶意大利人阿戈斯蒂诺-巴斯(Agostino Bassi)针对传染性疾病 的病因提出了微生物说的概念。
(2)科赫对细菌和疾病关系的研究使微生物说成为传染病起源的主导学说。 (3)为人类向人体内部和微观世界寻找病因指示了方向。
(六)病因网络
2. 对疾病预防的启示 (1)去除一条病因链中的任何一个因素就可以完全切断整个病因链, 从而预防疾病通过此病因链发生; (2)不同的病因链对疾病发生的作用的大小可能不同,有效的预防 应切断主要的病因链,即效应大的病因链; (3)不同的病因链可能独立地影响疾病的发生,同时切断多个病因 链必然可以预防更多的病例。
第二节 病因学说与病因模型
病因的轮状模型
(三)病因的轮状模型
3. 优点
(1)揭示了直接病因和间接病因的存在,以及远端病 因和近端病因的区别。
(2)也扩大了环境的概念,提示更多的环境因素可以 致病,更接近于病因之间以及病因与疾病的实际关系。
4. 缺点
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它们揭示的病因的范围存在很 大的局限性。
第二节 病因学说与病因模型
(七)病因模型的比较
传染病的病因
瘴气说 [宏观单病因论]
微生物说 [微观单病因论]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以及传染病广泛存在“无 因”而发病和“有因”而无病的现象
现代多病因论 充分-组分 病因链及 轮状模型及 病因模型 病因网络 生态模型
病因学说和病因模型的演变
第三节 充分病因-组分病因模型
第二节 病因学说与病因模型
(四)健康决定因素的生态模型
1. 1991年Dahlgren和Whitehead从社会的角度,提出了健康决定因素的生 态模型,是轮状模型的进一步发展,也被称为生态病因模型 (ecological model of causation)。
健康决定因素的生态模型
第二节 病因学说与病因模型
非传染性疾病的病因
第三节 充分病因-组分病因模型
9. 充分病因-组分病因模型回答了病因学说的两个重要的悖论
(1)“无因”而发病 因为绝大多数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没有明显的必要病因,疾病可以通过 不同于所关注病因的其他充分病因实现;
(2)“有因”而无病 因为关注的病因不足以构成充分病因,只有当其互补病因同时存在时, 从而构成充分病因,疾病才会发生。
第二节 病因学说与病因模型
(三)病因的轮状模型
1. 1985年Mausner and Kramer提出了病因的轮状模型(the causation wheel) 2. 该模型把可患病的人或动物放到了中心的位置,周围是他们生 活的物理、化学、生物和社会环境,而传染病的致病因子只是生 物环境的一个部分
第四节 发现和验证病因
第四节 发现和验证病因
(一)发现病因的法则和方法
1. 1843年英国哲学家约翰-穆勒(John Stuart Mill)提出了研究因果关 系的5个逻辑归纳法则(简称穆勒法则,Mill’s Canons),分别是 求同法、求异法、同异共求法、剩余法和共变法。
2. 研究因果关系,就是依据Mill法则,设计研究方案,并依此收集有关 因果关系三个条件(时间顺序,关联关系,因变性)存在的证据,最 后对证据进行评估,推论因果关系存在的可能性。
2. 疾病的发生必须是由一个充分病因(sufficient cause)引起。 3. 一个充分病因可以由一个或是由多个组分组成(component cause), 且它们缺一不可。 4. 在同一充分病因里,组分病因彼此形成互补,为对方的互补病因 (complementary causes)。 5. 一个充分病因的每个组分病因对疾病发生的作用或贡献都是等同的和 必要的。任何一个组分病因缺失,疾病就不会发生。
第二节 病因学说与病因模型
(七)病因模型的比较
1. 早期的病因假说主要是针对传染性疾病的,瘴气说和微生物说是最早的最 朴素的单因素病因理论 2. 病因的三角模型对早期模糊的病因假说进行了明确的界定,也是对单一病 因假说的否定和对多病因假说的肯定 3. 病因的轮状模型和健康决定因素的生态模型是病因概念扩展的典型产物, 它们揭示病因的多元性,大大扩展了病因的范畴 4. 病因网络则试图更好地展示病因之间以及病因与疾病之间的复杂关系
间的关系以及它们作用机制的一种假说或理论框架。 主要用途:
1)阐述病因与疾病的关系,以及病因之间的关系。 2)指示病因的方向以解释新的病因。 3)说明病因的作用和解释流行病学概念和原理。
第二节 病因学说与病因模型
(一)疾病起源的瘴气说与微生物说
1. 瘴气说
(1)瘴气:①被污染的湿热、污浊、有毒、不好的空气;②广义地指多重可 能的外界环境因素,包括水、空气、食物等。
(1)时间顺序(temporal order) :因事件必须发生在果事件之前; (2)关联关系(association):果事件随着因事件的变化而变化; (3)因变性(consequential change):果事件的变化是由于因事件的变 化引起的。
第一节 病因的基本概念
(三)因果关系的多样性
1. 单因单果 人类早期朴素的病因观
第四节 发现和验证病因
(二)穆勒的因果关系推论法则
1. 求同法(method of agreement)
(1)考察某现象出现的不同场合,如果各个不同场合除一个条件相同外,其他条件 都不同,那么,这个相同的条件可能就是某研究现象的原因。
(2)例如,发现所有腹泻的学生当天中午都在同一食堂吃过酸奶,因此酸奶可能 是腹泻的病因。
第三节 充分病因-组分病因模型
6. 一个疾病可以通过一个或多个不同的充分病因发生,同一疾病的充分病 因彼此互为互补病因。
充分病因 I
ED ABC
充分病因 II
FG A BH
充分分病因的分布
7. 组分病因B是所有三个充分病因都需要的组分,这样的组分病因叫必要 病因(necessary cause),因为如果此组分病因不存在,该疾病的任何 一个充分病因就不会实现,疾病就不会发生,如果疾病已经发生了,该病 因必然存在。
第二节 病因学说与病因模型
(二)传染性疾病病因的三角模型
1. 1954年,约翰-高登(John Gordon)总结了人类对传染病病因的认 识,提出了传染性疾病流行的三角模型 (epidemiologic triad)
传染病病因的三角模型
第二节 病因学说与病因模型
(二)传染性疾病病因的三角模型
2. 明确提出影响传染病在人群中发生和发展的因素是多重的,并将它们归结 为三个 方面,即宿主(host)、病原体(agent)和环境(environment), 三者对传染病流行缺一不可。 3. 是对传染性疾病病因认识的总结,优于朴素的单病因学说,但是不适合慢 性病因的研究。
第三节 充分病因-组分病因模型
1. 1976年,肯尼斯-罗斯曼(Kenneth Rothman)在美国流行病学杂志第 一次系统地对充分病因-组分病因模型 (sufficient-component causal model] 进行了阐述。
ED
A
C
B
充分病因-组分病因模型
第三节 充分病因-组分病因模型
病因及其发现和推断
(Causes and Causal Inference)
第一节 病因的基本概念
第一节 病因的基本概念
(一)病因及其与流行病学的关系
1. 病因
广义: 即是引起疾病发生的原因 狭义: 指是在一定条件下能够影响未来疾病发生的因素或事件 如果病因发生变化,疾病发生的频率将随之而变化
2. 病因理论渗透了流行病学的概念、思想、理论和方法 3. 病因研究是预防医学发展的前提,也就是公共卫生发展的前提
第二节 病因学说与病因模型
(五)病因链
1. 时间上先后发生的互为因果的病因之间,及这些病因与最终疾病之 间的关系可以用病因链(chain of causation)来描述。
病因链:饮食与冠心病
2. 在一个病因链上,去除任何一个病因,就可以切断整个病因链,从 而预防疾病通过此病因链发生。 3. 一个疾病可能有多个独立作用或相互影响的病因链。
第四节 发现和验证病因
(二)穆勒的因果关系推论法则
(2)例如,如果吃酸奶多比吃酸奶少的学生腹泻更严重,说明共变关系的存在,因 果关系存在的可能性更大。
(四)健康决定因素的生态模型
2. 该模型的中心仍是人体,包括一个人的性别、年龄、遗传等特征,然后 将其他病因归类,并分成不同的层次,每层又包含很多相关但不同的因素, 并强调各种因素的相互作用对健康的影响。 3. “健康决定因素”模型,大大拓宽了病因的范围和领域。但在显示病因 之间的关系上,生态模型仍然是模糊的、不完善的。
(2)例如,发现腹泻的学生都吃过酸奶,而在同一食堂就餐但没发生腹泻的学生 都没有吃酸奶,酸奶可能是腹泻的病因。
4. 共变法(method of concomitant variations)
(1)当某一现象存在一种变异或发生一种变化时,另一现象相应存在变异或随之 发生变化,且不论后者的变异和变化是什么,那么二者间可能存在因果关系。
第三节 充分病因-组分病因模型
8. 根据病因的必要性和充分性,我们可以把组分病因分为四类
病因的分类和举例
病因分类
必要性 充分性 举例和注解
必要且充分
+
+ 天花病毒与天花,这类病因很少
必要非充分
+
-
所有传染病的病原体
充分非必要
-
+ 飞机失事与死亡,但死亡有多种原因
非必要非充分 -
-
高血脂和冠心病,以及几乎所有慢性
2. 求异法(method of differenc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