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全国卷)语文考试试卷结构及题型变化

合集下载

2024年高考语文全国卷六大创新题型及其解析

2024年高考语文全国卷六大创新题型及其解析

2024年高考语文全国卷六大创新题型及其解析教育部教育考试院2024年高考语文全国卷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中“改变相对固化的试题形式,增强试题开放性,减少死记硬背和‘机械刷题’现象”和《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中考查应体现基础性、应用性、综合性、创新性的要求,试题在考查高阶思维品质、鼓励学生个性回答、加强教考衔接等方面均有新的尝试。

下面是今年语文试题中六大创新题型介绍及其解析。

试题一:全国甲卷实用类文本阅读(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偷梁换柱”多指以假代真,用欺骗的手段改变事物的性质,然而在古建筑工程领域,“偷梁换柱”却属于一种科学实用的修缮加固方法。

梁是截面形状一般为长方形的木料,且木料的长度尺寸远大于截面尺寸。

梁为水平放置,两端的底部有支撑构件。

梁主要用于承担建筑上部构件及屋顶的全部重量,并把这些重量向下传给支撑构件。

柱为梁的支撑构件。

柱子截面形状一般为圆形,长度尺寸远大于截面直径。

柱子为竖向放置,主要用于承担上部梁传来的重量,并向下传递给下部的梁或直接传至地面。

梁与柱采用榫卯形式连接,形成稳固的大木结构体系。

位于屋架内的若干梁在竖向被层层往上“抬”,上下梁之间由短柱支撑,底部的梁由立于地面的立柱支撑。

梁、柱均为中国木结构古建筑的核心受力、传力构件,缺一不可。

对于古建筑而言,立于地面的立柱,或因长期承受上部结构传来的重量而产生开裂残损,或因柱底部位长期受到地面潮气影响而出现糟朽残损,这导致木柱强度下降,无法正常支撑梁。

此时可采用“偷梁换柱”的加固方法。

“偷梁换柱”实际就是“托梁换柱”。

其基本做法为:首先将“假柱”(即临时的竖向支撑构件)安装在梁底部、原柱(原有立柱)旁边;再抽去原柱,使梁传来的重量暂时由“假柱”承担;然后安装新柱,新柱的材料、尺寸及安装位置与原有立柱相同;最后将“假柱”移去。

完善的“偷梁换柱”加固方法具有科学性,其原理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其一,从梁的角度而言,它是水平受力构件,并把外力向下传给立柱。

2021高考语文试题命题特点及权威解读(全国卷)

2021高考语文试题命题特点及权威解读(全国卷)

2021高考语文试题命题特点及权威解读(全国卷)结构与难度平稳平稳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结构与难度。

全国甲卷、乙卷试卷结构与2020年一致,试题模块依次为论述类文本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文言文阅读、古代诗歌阅读、名篇名句默写、语言文字运用、写作。

新高考Ⅰ卷、Ⅱ卷试卷结构与2020年新高考卷以及八省适应性测试卷一致,试题模块依次为现代文阅读Ⅰ、现代文阅读Ⅱ、文言文阅读、古代诗歌阅读、名篇名句默写、语言文字运用、写作。

稳定的结构有利于考生保持稳定的心态,发挥出应有的水平。

难度控制在适当的范围之内,与往年层级水平相近,保持平稳,在确保优秀考生能够脱颖而出的同时,让大部分考生有获得感。

材料选择平实平实主要落在材料的选择上,选择考生熟悉的、感兴趣的材料,选择日常生活中的语文材料作为命题素材,能给考生以亲切平实的感觉,便于考生思考作答。

选择考生熟悉的、感兴趣的材料入题,如全国新高考Ⅱ卷现代文阅读材料选取了《从底线伦理到担当精神:当代青年的网络文明意识》文段,材料列举青年们文明上网的负面清单“不伤害”“不偷盗”“不造假”“不浪费”“不盲从”,分析网络空间的“底线意识”,作为网民主体的青年考生对此并不陌生,看起来不至产生畏惧感。

选择日常生活话题入题,如新高考Ⅰ卷的“元宵节”,新高考Ⅱ卷的“中国画”,全国甲卷的“家常菜”等文段,均是当下典型的日常生活、社会活动情境,材料接地气,直观效果好。

问题设置平和平和主要体现在问题的设置与答案的要求上。

2021年语文卷,客观题选择项表述准确;主观题设问清晰,要求明确。

如新高考Ⅱ卷现代文阅读中,选用《放猖》《莫须有先生教国语》两个文本,前者紧扣小孩子喜欢的“放猖”,从小孩子的视角,用小孩子的口吻和语言,叙述、描写小孩子的情感世界;后者从理论的维度诠释了“什么是生活语文”、教小孩子作文要“能懂得小孩子的欢喜”的道理。

两个文本相互参证,形成一组上佳的考试文本。

第9题就此命题:“文本二指出,教小孩子作文要‘能懂得小孩子的欢喜’,谈谈文本一是如何实践‘能懂得小孩子的欢喜’这一主张的。

2020年高考语文试题(新高考全国Ⅰ卷)解析

2020年高考语文试题(新高考全国Ⅰ卷)解析

2020年高考语文试题(新高考全国Ⅰ卷)解析高中语文学习助手高考作文试卷复习资料高考志愿绝密★启用前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本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历史地理学的起源至少可以追溯到我国最早的地理学著作《禹贡》。

这篇托名大禹的著作实际产生在战国后期。

《禹贡》虽以记载传说中的大禹治水后的地理状况为主,但也包含了对以往地理现象的追溯,含有历史地理学的成分。

成书于公元1世纪的《汉书·地理志》对见于典籍记载的重要地理要素,包括古国、历史政区、地名、河流、山岭、古迹等都做了记载和简要考证,并不局限于西汉一朝。

作者班固比较充分地利用已有的地理记载和地理研究成果,使得中国历史地理学研究初具雏形。

同样,成书于公元6世纪的《水经注》也从传世的数百种地理著作中搜集整理了大量史料,并做了深入的考证和研究。

今天,我们之所以还能知道先秦的某一个地名在现在的什么地方,能知道秦汉以降的疆域范围,能够大致了解黄河早期的几次改道,都离不开这两种著作。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中,皇朝的更迭、政权的兴衰、疆城的盈缩、政区的分合和地名的更改不断发生;黄河下游及其支流的频繁决溢改道又经常引起有关地区地貌及水系的变迁,给社会生活带来相当大的影响。

中国古代繁荣的文化使这些变化大多得到了及时而详尽的记载,但由于在如此巨大的空间和时间中所发生的变化是如此复杂,已不是一般学者所能随意涉足,因而产生了一门专门学问——沿革地理。

沿革地理研究的内容关系到国计民生,也是治学的基础,例如历史地名的注释和考证、历代疆域和政区的变迁、黄河等水道的变迁,特别是与儒家经典和传统正史的理解有关的地理名称和地理知识,都被看成是治学的基本功。

新高考语文试卷题型分布

新高考语文试卷题型分布

新高考语文试卷的题型分布通常包括以下几部分:
1. 现代文阅读:包括散文、小说、新闻、传记等不同类型的文本,主要考察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

2. 古诗文阅读:包括古代诗歌、文言文等,主要考察学生对古代文学和文化的理解能力。

3. 语言文字运用:包括词语辨析、修改病句、语段排序等,主要考察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4. 作文:包括议论文、记叙文、应用文等不同类型的写作,主要考察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地区和不同年份的高考语文试卷题型分布可能会有所不同,具体情况需要参考当地的高考语文考试大纲和历年真题。

2023新高考2卷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新高考全国Ⅱ卷)

2023新高考2卷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新高考全国Ⅱ卷)

2023新高考2卷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新高考全国Ⅱ卷)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II卷】语文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科目,在规定的位置贴好条形码。

2. 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 (35 分)(一) 现代文阅读 I (本题共 5 小题,1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

材料一:搞好调查研究,一定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广泛听取群众意见。

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是获得正确认识的源泉,也是检验和深化我们认识的根本所在。

调查研究成果的质量如何,形成的意见正确与否,最终都要由人民群众的实践来检验。

毛泽东同志 1930 年在寻乌县调查时,直接与各界群众开调查会,掌握了大量第一手材料,诸如该县各类物产的产量、价格,县城各业人员数量、比例,各商铺经营品种、收入,各地农民分了多少土地、收入怎样,各类人群的政治态度,等等,都弄得一清二楚。

这种深入、唯实的作风值得我们学习。

领导干部进行调查研究,要放下架子、扑下身子,深入田间地头和厂矿车间,同群众一起讨论问题,倾听他们的呼声,体察他们的情绪,感受他们的疾苦,总结他们的经验,吸取他们的智慧。

既要听群众的顺耳话,也要听群众的逆耳言;既要让群众反映情况,也要请群众提出意见。

尤其对群众最盼、最急、最忧、最怨的问题更要主动调研,抓住不放。

这样才能真正听到实话、察到实情、获得真知、收到实效。

调查研究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树立求真务实的作风,具有追求真理、修正错误的勇气。

现在有的干部善于察言观色,准备了几个口袋,揣摩上面或领导的意图来提供材料。

新课标全国卷历年高考试题对比分析及命题趋势

新课标全国卷历年高考试题对比分析及命题趋势

新课标全国卷历年高考试题对比分析及命题趋势1.论述类文本阅读近年高考全国卷论述类文本阅读的选材有文艺论文与史学论文交替轮换的趋势。

2014年,全国Ⅰ卷是文艺论文,全国Ⅱ卷是史学论文;2015年,全国Ⅰ是史学论文,全国Ⅱ卷是文艺论文。

2014年、2015年的文艺论文,都属于美学论文,且都与学生阅读密切相关;2014年、2015年的史学论文都与现实密切相关,如2014年论述古代食品安全监管问题,2015年论述宋代的金融特点。

综观近年全国卷论述类文本阅读的试题,考查的重点是重要句子的理解能力和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2.文言文阅读选材上,二十四史材料仍然是热点,但是,不应忽视二十四史以外的材料,因为属于“典范的文言文,文字较为浅易”的文言材料还有很多。

2015年高考卷最大的变化就是对“能够体现古代文化涵义的词语”的考查。

高考命题组把这道题归入“理解”层级,而非“识记”层级,其实是对实词更深层次的理解。

市场上很多高考应试资料,罗列所谓古代文化知识清单,全面铺开,来个“地毯式”的“扫荡”,极大地增加了考生的负担,而结果往往事倍功半。

这道题的变化体现了重视传统文化的精神。

今后的文言文阅读,应会少一些知识性的考查,多一些与现代生活的关联,多一些文化意味。

3.古诗词鉴赏选材上,唐宋诗词仍然是热点。

2015年最大的变化是全国Ⅰ卷的第8题要求比较岑参的《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描写塞外景物的角度,这道题同样体现了重视传统文化的精神。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岑参边塞诗的代表作,也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推荐的背诵篇目,考生应当熟悉。

全国卷古诗词的问题设计的特点是忠于文本内容和考查一般诗歌技巧。

4.名篇名句默写应当会延续2015年的形式,即给出一定的语境,考生须根据语境的要求进行补写。

这样做的目的,是让考生能更好地理解要背诵的篇目,在理解的基础上来背诵。

5.文学类文本阅读选材上,小说仍然是热点。

2021年新课标Ⅱ卷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详解(全国统一考试)

2021年新课标Ⅱ卷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详解(全国统一考试)

2021年新课标Ⅱ卷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详解(全国统一考试)_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20世纪后期,陕西凤雏村出土了刻有〝凤〞字的甲骨四片,这些〝凤〞字的形体大致相同,均为头上带有象征神权或王权的抽象化了的毛角的短尾鸟.东汉许筷《说文解字》云:〝公耸,凤属,神鸟也.……江中有公耸,似兔而大,赤目.〞据此,古代传说中鸣于岐山.兆示周王朝兴起的神鸟凤凰,其原型应该是一种形象普通.类似水鸭的短尾水鸟.那么,普通的短尾鸟〝凤〞为何在周代变为华冠长尾.祥瑞美丽的神鸟了呢?我们看到,在商代早期和中期的青铜器纹饰中,只有鸟纹而没有凤纹,弄正的凤形直到殷商晚期才出现,而且此时是华冠短尾鸟和华丽而饰有眼翎的长尾鸟同时出现,可见〝凤〞是由鸟演变而来的.综观甲骨文和商代青铜器,凤鸟的演变应该是鸟在先,凤在后,贯穿整个商代的不是凤而是鸟.〝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在商人的历史中鸟始终扮演着图腾始祖的重要角色.《左传》记载郯子说:〝我高祖少睐挚之立也,凤鸟适至,故纪于鸟,为鸟师而鸟名.凤鸟氏历正也,……九扈为九农正.〞凤鸟氏成为〝历正〞之官,是由于它知天时,九扈成为〝九农正〞,也是由于它们带来了耕种.耘田和收获的信息.殷人先祖之所以〝鸟师而鸟名〞,应该是由于这些随着信风迁批的鸟,给以少昧为首的商人的农业生产带来了四季节令的消息.对凤鸟的崇拜起于商代,其鼎盛却在周代.正是在周代,〝凤〞完成了其发展程序中最后也是最重要的环节:变为神鸟凤凰.许多历史资料记载了周王室在克商前后对〝天命〞的重视.《尚书》〝周书〞十二篇中大量出现的〝命〞字多指天命,〝殷革夏命〞也是常见的语句.武王在甲子日牧野之战结束后,紧接着就〝不革服,〝格于庙〞(来不及换衣服就到神庙参拜),这个〝庙〞自然不可能是周庙,而是商人的神庙.这说明周王室急于把商人的正统接过来,成为中原合法的统治者.周人之所以宣扬天命,归根结底在于强调〝周改殷命〞是出自天的意志和抉择.那么有谁能给周人带来〝上天之命〞呢?根据当时的社会共识,最合适的就应该是〝天的使者〞一凤鸟.《国语》云:〝昔武王伐殷,岁在鹑火.〞岁即岁星,鹑火即柳宿.古人把赤凤叫作鹑,看来周人选择克商的时间也是寓有深意的.(摘编自何丹《试论中国凤文化的〝历史素地〞及其在文化类型学上的深层涵义》)1.下列关于凤的形象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20世纪后期在陕西风雏村出土的甲骨文中,凤都表现为短尾鸟的形象.B.在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中,作为风属的鸑贫是跟凫一般大的红眼睛水鸟.C.综合甲骨文和上古文献记载看,凤的原型是一种类似水鸭的普通短尾水鸟.D.在周代文化中,凤已经从短尾水鸟变成一种华冠长尾.祥瑞美丽的神鸟.2.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在商代晚期的青铜器纹饰中,华丽而饰有眼翎的长尾鸟形状的凤纹还没有出现.B.从青铜器纹饰和〝天命玄鸟,降而生商〞这句话看,鸟是殷商人传说中的图腾始祖.C.风鸟知天时,九扈带来耕种.耘田和收获的信息,所以殷人先祖〝鸟师而鸟名〞.D.周人的凤崇拜是从商人那里沿袭而来的,而周人的崇凤热甚至超过了商人.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后代所见的〝凤〞并不是自然界的一种鸟.在中国文化史上,风的形象最为重要的演变开始于殷商晚期,最终完成于周代.B.周文王.周武王都曾称臣于商纣王.为了表明自己是商朝先王的臣下,周武王在甲子日牧野之战结束后,马上就参拜了商人的神庙.C.《尚书》〝周书〞是记载周王朝史事之书,在〝周书〞十二篇中大量宜传天命.〝殷革夏命〞,实际上就是在宜传〝周改殷命,’.D.周人之所以把牧野之战克商的时间定在甲子日,即岁星在鹑火的时候,就是因为鹑是赤凤,而赤风将带来〝上天之命〞.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李揆字端卿,祖籍陇西成纪人,而家于郑州,代为冠族.少聪敏好学,善属文.开元末,举进士,献书阙下,诏中书试文章,擢拜右拾遗.乾元初,兼礼部侍郎.揆尝以主司取士,多不考实,徒峻其堤防,索其书策,深昧求贤之意也.其试进士文章,曰:〝大国选士,但务得才,经籍在此,请恣寻检.〞由是数月之间,美声上闻,自此颇承恩遇,遂蒙大用.时京师多盗贼,有通衢杀人置沟中者,李辅国方恣横,上请选羽林骑士五百人以备巡检.揆上疏曰:〝昔西汉以南北军相摄,故周勃因南军入北军,遂安刘氏.皇朝置南北衙,文武区分,以相伺察.今以羽林代金吾警夜,忽有非常之变,将何以制之?〞遂制罢羽林之请.揆在相位,决事献替,虽甚博辨,性锐于名利,深为物议所非.又其兄皆自有时名,滞于冗官,竟不引进.同列吕諲,地望虽悬,政事在揆之右,罢相,自宾客为荆南节度,声问甚美.惧其重入,遂密令直省至諲管内抅求諲过失.諲密疏自陈,乃贬揆莱州长史同正员,揆既黜官,数日,其兄皆改授为司门员外郎.后累年,揆量移歙州刺史.初,揆秉政,侍中苗晋卿累荐元载为重官.揆自恃门望,以载地寒,意甚轻易,不纳,而谓晋卿曰:〝龙章凤姿之士不见用,麞头鼠目之子乃求官.〞载衔恨颇深.及载登相位,因揆当徙职,遂奏为试秘书监,江淮养疾.既无禄俸,家复贫乏,孀孤百口,丐食取给.萍寄诸州,凡十五六年,其牧守稍薄,则又移居,故其迁徙者,盖十余州焉.元载以罪诛,除揆睦州刺史,入拜国子祭酒.礼部尚书,为卢杞所恶.德宗在山南,令充入蕃会盟使,加左仆射.行至凤州,以疾卒,兴元元年四月也,年七十四.(节选自《旧唐书__183;李揆传》)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而家于郑州,代为冠族代:世世.B.少聪敏好学,善属文属:撰写.C.深昧求贤之意也昧:冒犯.D.经籍在此,请恣寻检恣:任意.5.一下各组句子中,全部表明李揆深受朝廷器重的一组是(3分)①献书阙下,诏中书试文章②自此颇承恩遇,遂蒙天用③遂制罢羽林之请④后累年,揆量移歙州刺史⑤奏为试秘书监,江淮养疾⑥入拜国子祭酒.礼部尚书A.①②⑥B.①③④C.②④⑤D.③⑤⑥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李揆自幼好学,入仕后美名上闻.他出身显贵人家,聪明敏捷,好学上进,开元末年步入仕途.他主张考查进士务必选拔有真实才能的人,受到广泛好评.B.李揆有远见卓识,上疏得到认可.当时京城治安混乱,盗贼杀人,李辅国请求选羽林军以备巡视.李揆引西汉旧事说明,如羽林警夜则难以应付突然之变.C.李揆汲汲于名利,深受人们非议.他在相位时,论及大事头头是道,却热衷追名逐利.他嫉妒吕諲地位超过自己,密令捏造吕的过失,最后反而自食其果.D.李撰与元载交恶,仕途遭遇坎坷.他自恃门望高贵,鄙薄元载出身寒微,元怀恨在心.元登相位后,对他报复,致使他全家衣食无着,在各州飘泊十多年.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其兄自有时名,滞于冗官,竟不引进.(2)其牧守稍薄,则又移居,故其迁徙者,盖十余州焉.(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次韵雪后书事二首(其一)朱熹饲怅江头几树梅,杖藜行绕去还来.前时雪压无寻处,昨夜月明依旧开.折寄遥怜人似玉,相思应恨劫成灰,沉吟日落寒鸦起,却望柴荆独自回.8.这首咏梅诗中,作者用什么首发来表现梅花的?请简要分析(5分)9诗的最后一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请简要分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1)蚓无爪之利,____________,上食埃土,_______,用心一也(《荀子_劝学》)(2)每至晴初霜旦,__________,___________,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郦道元《三峡》)(3)春江花朝秋月夜,____________,岂无山歌与村笛,__________.(白居易《琵琶行》)←上一页1234下一页→上一篇:_年新课标Ⅱ卷高考英语试卷及答案详解(全国统一考试)下一篇:_年山东省青岛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2023年高考语文全国乙卷试卷分析(含新课标及备考建议)

2023年高考语文全国乙卷试卷分析(含新课标及备考建议)

2023年高考语文全国乙卷试卷分析考查内容1、现代文阅读:主要是考查论述类、实用类、文学类文本的阅读能力。

2、古诗文阅读:对文言文断句、选文理解、翻译的考查,以及古代诗歌的阅读能力的考查;填写名句。

3、语言文字运用:关于补写句子、句子表达效果之简明、句子的用法和作用等题型,注重对语言的简明准确等方面能力的考查4、考查写作能力:材料作文,以“一花独放不是春”为主题。

二、试卷详析(一)着眼全局、立足大局,在语文情境中培根铸魂语言文字运用广泛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语文学科的育人价值是在语文情境中体现出来的。

2023年高考语文试题统筹设计,精心选材,以文育人,以文化人,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1.凝心聚力,高擎思想大旗2023年高考语文试题有机融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导广大青少年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体悟真理力量,掌握思想方法。

全国乙卷写作试题和新课标II卷现代文阅读I的材料摘自习近平总书记讲话。

从全国乙卷写作试题(“一花独放不是春”)可以看出:原题: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吹灭别人的灯,并不会让自己更加光明;阻挡别人的路,也不会让自己行得更远。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如果世界上只有一种花朵,就算这种花朵再美,那也是单调的。

以上两则材料出自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以生动形象的语言说出了普遍的道理。

请据此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两则材料分别摘自习近平总书记2023年3月15日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的主旨讲话《携手同行现代化之路》和2014年3月27日在法国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虽然针对的是国际关系、文明互鉴等问题,但揭示的道理是普遍的。

材料一可以用于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也可以用于人与人的相处。

高考语文试卷,分为三大版块一、作文60分二、阅读64分三、需

高考语文试卷,分为三大版块一、作文60分二、阅读64分三、需

高考语文试卷,分为三大版块一、作文60分二、阅读64分三、需高考语文试卷题型及分值分析1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4.客观题(选择题)(3分)将原来的多项选择题改为单项选择题(四选一)5.主观题(4分)6.主观题(5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7.客观题(多项选择题)(4分)将原来的多项选择题改为不正确的两项。

8.主观题(4分)9.主观题(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10、11、12、13(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1415题:14.客观题(侧重于句意理解、表现手法,形式为五选二的多项选择题)15.主观题。

(侧重于思想内容)(三)名句默写(5分)16.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17.21题。

原题内容不变。

四、写作(60分)啥叫论述类文本、文学类文本、实用类文本?论述类文本:时评、书评、政论文、学术论文、杂文等;文学类文本:小说、散文为主;实用类文本:新闻、人物传记、调查报告、科普文章等。

高考语文试卷题型及分值分析2全国卷1语文卷试题,严格按照《考试大纲》的要求命制,体现课程标准的精神,注重考查核心素养,考点覆盖面和试卷结构合理,能力层级比例配置恰当,难度适中。

相较往年,题型变化较大,更侧重于逻辑思维能力考查,更着力于引导学生关注时代发展、社会变化,更希求引领学生拓宽视野,培养人文情怀、家国情怀。

论述类文本阅读论述类文本的阅读材料选自曹明德的《中国参与国际气候治理的法律立场和策略:以气候正义为视角》,把脉时代的症结。

文本在800字左右,比考试说明题型示例字数略少,阅读量有所减少。

全文采用总分总结构,第一段和最后一段信息量不大,理解起来难度也不大,中间两段是阅读理解做题的关键。

原文虽然涉及了一些考生较为陌生的术语,但行文简明精炼,条理清晰,总体上通俗易懂,不难把握,适合高中生阅读和理解。

从考点覆盖看,依然着重考查考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重要句子、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和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2022年高考真题及答案解析《语文》(全国Ⅱ卷)

2022年高考真题及答案解析《语文》(全国Ⅱ卷)
“回家。”小岫很坚决地说,而且已经在向后转了。
“回家告诉妈妈:马剪指甲,马不哭,马乖。”她拉着我向回路走。
我心里笑了,我还是没有说什么,我只是跟着她向回路走。
“我的手指甲也长了,回家叫妈妈剪指甲,我不哭,我也乖。”她这么说着,又自己看一看自己的小手。
“对,回家剪指甲,你真乖,你比马还乖。”这次我是不能不说话了,我被她拉着,用相当急促的脚步走着。
远远地看见一大片浓绿,我知道橘子林已经在望了,然而我们却忽然停了下来,不是我要停下来,而是她要停下来,眼前的一个故事把她吸引住了。
是在一堆破烂茅屋的前面,两个赶大车的人在给匹马修理蹄子。
我认识他们,我只是认识他们是属于这一种职业的人,而且他们还都是北方人,都是我的乡亲。他们时常叫我感到那样子的可亲近,可信任。他们把内地的货物运到边疆上出口,又把外边的货物运到内地,他们给抗战尽了不少的力量……他们两个正在忙着,他们一心一意地“对付”那匹马。你看,那匹马老老实实地站着,不必拴,也不必笼,它的一对富有感情的眼睛几乎闭起来了。不但如此,我想这个好牲口,它一定心里在想:我的大哥给我修理蹄子,我们走的路太远了,慢慢地修吧,修好了,我们就上路。慢慢地修,不错,他正在给你慢慢地修哩。他搬起一个蹄子来,先上下四周抚弄一下,再前后左右仔细端详一番,然后就用了一把锐利的刀子在蹄子的周围修理着。我为那一匹牲口预感到一种飞扬的快乐……我这样想着,看着,看着,又想着,只是顷刻之间的事情,猛一惊醒,才知道小岫的手掌早已从我的掌握中脱开了,我低头一看,却正看见她把她的小手掌偷偷地抬起来注视了一下。她是在看她自己的小指甲。而且我也看见,她的小指甲是相当长的,也颇污秽了,每一个小指甲里都藏着一点黑色的东西。
D.材料一提纲挈领,从总体述说中国典籍“谁来译”的问题,材料二和材料三则分而论之,三则材料呈现出总分的结构。

语文高考备考讲座

语文高考备考讲座
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运用、探究
(四)2015年新课标卷变化
山西省从2008年开始新课程改革,2011年启用新课标全国卷(1卷), 历时5年。新课标全国卷一直秉承“稳中求变”的特点,在考纲的指引下,突 出语文能力的考察, 2015年高考语文(新课标卷)试题,给人稳健、新颖 之感。所谓稳健,是说它在试卷结构、主要题型、考察要点上,与2013、 2014年基本保持一致,学生拿到试题,会有一种“最熟悉的陌生人”之感。所 谓新颖,是说和2014年试题相比,今年的语文试题又有突破,并且变化较大 。试题越来越回归语文学科的本质,越来越试图通过语文试卷引领语文教学 改革,并做好2017年全面进入新一轮的语文课程改革的铺垫。
等值转换
• 原文:借贷分为政府借贷和私人借 贷。政府借贷主要表现为赈贷的形 式,在紧急情况下通过贷给百姓粮 食或种子的方式,帮助他们度过困 境。私人借贷多为高利贷,它可以 解决社会分化和“钱荒”带来的平民 百姓资金严重不足的问题,满足特 殊支付和燃眉之急的需要。
• 1B.宋代的政府借贷基本上是赈 济性借贷,主要目的是帮助百姓度 过困境,因此与私人借贷相比,政 府借贷的利率要低得多。
二、试题特点和备考建议
(一)论述类文本
【命题内容】
2013 年
老子及其《老子》成书的时代
文艺理论
2014 年
悲剧
美学
2015 年
宋代信用的特点和影响
经济
【命题特点】
1、选文题材广泛,有科技、文艺理论、美学、经济等范畴。选文有很多专业术 语(例如2015年,借贷、动产担保、契约、债务人、债权人等),有时语言 文白交错,引经据典(例如2013年),这些都成为学生的阅读障碍。
整合转换
• 原文:早期的交子、关子、会子要 求相关人员先交纳现钱作为取得的 条件,然后再根据需要持交子、关 子、会子到指定的地区兑取现钱。 这类信用工具携带方便且具有汇票 性质,可以保障大宗交易、跨地区 交易货款的顺利结算。它们的使用 ,弥补了货币的不足,节省了货币 流通需求量。此后这种交子、关子 、会子逐步发展为纸币。

近五年(2014-2018)全国新课标卷高考语文考点题型分析

近五年(2014-2018)全国新课标卷高考语文考点题型分析

声明:部分内容来源网络,若有不妥,敬请联系我们。

近五年(2014-2018年)高考语文(新课标全国卷)考点题型分析一、近五年高考全国卷语文试卷整体概况纵览2014到2018年高考语文全国卷试题,2014到2016年,从试卷结构按排、题型以及题量上看,均没有多大变化,2017年较之前3年的试卷在结构安排、题型以及阅读量上都有很大变化。

2014年到2016年,文学类文本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放在论述类文本阅读、古诗文阅读之后,而2017年的试卷则是将文学类文本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放在论述类文本阅读之后,置于古诗文阅读之前。

2014到2016年,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属于选考内容,总分均为25分,由1道5分的客观题(5选2)、2道6分的主观题和1道8分的主观题构成。

2017年则取消选考,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均考察,这便增加了学生的阅读量。

其中,文学类文本阅读共14分,由1道3分的客观题(4选1)、1道5分的主观题和1道6分的主观题构成;实用类文本阅读共12分,由1道3分的客观题(4选1)、1道5分的客观题(5选2)和1道4分的主观题构成。

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卷中的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共26分,较2014至2016年选考时的25分多了1分,所以2017年的试卷中默写的分值由6分降为5分。

2017年高考语文试卷中的文学类文本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以及默写的分值较之前3年有所变化,其他版块的分值不变。

2018年高考全国卷中的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共27分,文学类阅读15分,由1道3分客观题,2道6分的主观题构成。

实用类12分,由2道3分客观题、1道2问主观题构成。

2014到2016年的高考语文全国卷,古代诗歌阅读为2道主观题(5分+6分)。

2017年的高考语文全国卷,古代诗歌阅读变成1道5分客观题(5选)和1道6分主观题。

2018年全国卷,古代诗歌阅读变成1道3分客观和1道6分主观题构成。

2023山东新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3山东新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3山东新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2023山东新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完整版)2023年山东高考语文已经结束,语文题目难不难想必一定是考生讨论的热门话题,有的人觉得难,有的人觉得不难。

以下是关于2023山东新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的相关内容,供大家参考!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全国Ⅰ卷)语文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对素食者和肠胃疾病患者来说,藜麦的发现是一个奇迹。

藜麦不含麸质,富含镁和铁,比其他种子含有更多的蛋白质,包括人体无法独自生成的必需的氨基酸。

美国宇航局宣布,藜麦是地球上营养最均衡的食物之一,是宇航员的理想之选。

产于安第斯山的藜麦有一个令西方消费者神往的传说:印加人非常重视藜麦,认为它是神圣的,并且称之为“万谷之母”。

不过,藜麦的爱好者却通过媒体发现了一个令人不安的事实。

从2006年到2013年,玻利维亚和秘鲁的藜麦价格上涨了两倍。

2011年,《独立报》称,玻利维亚的藜麦消费量“5年间下降了34%,当地家庭已经吃不起这种主食了,它已经变成了奢侈品”。

《纽约时报》援引研究报告称,藜麦种植区的儿童营养不良率正在上升。

2013年,《卫报》用煽动性标题提升了人们对这个问题的关注度:“素食者的肚子能装下藜麦令人反胃的事实吗?”该报称,贫穷的玻利维亚人和秘鲁人正在食用更加便宜的“进口垃圾食品”。

《独立报》2013年一篇报道的标题是“藜麦:对你有利--对玻利维亚人有害”。

这些消息传遍了全球,在健康饮食者之中引发了一场良心危机。

2023年高考语文试卷变化

2023年高考语文试卷变化

2023年高考语文试卷变化
2023年高考语文试卷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试卷结构调整:2023年高考语文将采用新题型,试卷结构将发生较大变化。

具体而言,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阅读、语言文字应用和写作等部分都可能发生变化。

2. 题目数量减少:与往年相比,2023年高考语文试卷的题目数量将有所减少,这意味着考生需要在更短的时间内完成更多任务。

3. 阅读量增加:与往年相比,2023年高考语文阅读量将有所增加,这要求考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更快地阅读和理解文本。

4. 作文题目类型变化:2023年高考语文作文题目类型将有所变化,可能更加注重考查考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如书信、演讲稿等。

5. 文学常识考查加强:2023年高考语文文学常识的考查将更加深入,要求考生具备更扎实的文学基础。

6. 传统文化占比增加:传统文化在高考语文中的占比将进一步增加,要求考生对传统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7. 阅读理解难度提高:2023年高考语文阅读理解的难度将有所提高,要求考生具备更高的阅读能力和分析能力。

8. 语言文字应用更加灵活:2023年高考语文语言文字应用的题目将更加灵活多变,要求考生具备较强的语言运用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总体而言,2023年高考语文试卷的变化将更加注重考查考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要求考生具备更扎实的文学基础、更高的阅读能力和分析能力、更强的语言运用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2023年高考语文试题新课标Ⅰ卷和新课标II卷比较分析-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备考

2023年高考语文试题新课标Ⅰ卷和新课标II卷比较分析-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备考

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新课标Ⅰ卷II卷)比较分析2023年全国高考语文试卷共计八套。

由于所处区域位置不同,优惠照顾对象不同,各省高考制度不同,教育资源和教育基础不同,因此各省市高考试卷使用类别也存在差异。

高考试题难度也不一样。

全国一卷难度较大,一卷难度系数一般在6.25;全国二卷难度较小,二卷难度系数一般在5.25。

全国一卷主要面向高等教育不发达的东部和中部地区;全国二卷主要面向西部等少数民族教育不发达地区。

1、自主命题卷地区,第1档地区(优惠模式):北京、天津、上海使用自主命题卷的省份有:北京、天津、浙江、上海。

其中上海高考时间为2023年6月7日-9日,总共2天半。

北京、天津、浙江高考时间为2023年6月7日-10日,总共4天。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浙江省语文、数学和外语由原来的自主命题改为由教育部统一命题,选用全国新高考Ⅰ卷。

其他各科均由浙江省自主命题;自主命题的各科考试性质均属全国统考。

2、全国甲卷地区使用全国甲卷的省份有:四川、云南、贵州、广西、西藏。

其中西藏高考时间为2023年6月7日-9日,6月9日上午需参加藏族语文科目考试。

四川、云南、贵州、广西高考时间为2023年6月7日-8日,总共2天。

但是甲卷难度大,而四川、云南、贵州、广西、西藏均是西部地区。

3、全国乙卷地区,第2档地区(优惠模式):宁夏、青海、吉林使用全国乙卷的省份有:河南、山西、安徽、甘肃、吉林、宁夏、陕西、江西、青海、内蒙古、黑龙江、新疆。

其中河南省是高考最艰难的省份。

但是,河南等省未必得到优惠。

简直是地狱模式。

其中江西、青海、内蒙古、黑龙江、新疆高考时间为2023年6月7日-9日,6月9日上午需参加技术考试或少数民族语文科目考试。

其中河南、山西、安徽、甘肃、吉林、宁夏、陕西高考时间为2023年6月7日-8日,总共2天。

但是,高考前,安徽中途易辙,改用语文新高考全国II卷。

4、新高考I卷地区使用新高考I卷的省份有:广东、福建、湖南、河北、江苏、湖北、山东。

高考语文题型分布_高考语文题型及解题技巧

高考语文题型分布_高考语文题型及解题技巧

高考语文题型分布_高考语文题型及解题技巧高考语文题型分布_高考语文题型及解题技巧高考语文题型特殊多各种各样,最新的具体的高考语文题型分布如何分布的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高考语文题型分布,假如喜爱请保藏共享!高考语文题型分布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二)有用类文本阅读(12分)4.客观题(选择题)(3分)将原来的多项选择题改为单项选择题(四选一)5.主观题(4分)6.主观题(5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7.客观题(多项选择题)(4分)将原来的多项选择题改为不正确的两项。

8.主观题(4分)9.主观题(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10、11、12、13(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1415题:14.客观题(侧重于句意理解、表现手法,形式为五选二的多项选择题)15.主观题。

(侧重于思想内容)(三)名句默写(5分)16.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17.21题。

原题内容不变。

四、写作(60分)啥叫论述类文本、文学类文本、有用类文本?论述类文本:时评、书评、政论文、学术论文、杂文等;文学类文本:小说、散文为主;有用类文本:新闻、人物传记、调查报告、科普文章等。

高考语文题型及解题技巧一、语文选择题的原则和技巧题目示意原则、预言精确度原则语文纯考查学问点的题,最好能够先去排解迷惑选项。

像病句题、词语填充题等,这么做有助于提高精确率。

但是如何排解呢?很简洁,假设你什么都不懂,由“试卷”表述信息,你认为说清晰什么事了,就基本无误,假如可能会让你误会,那么出错的可能性特别大。

也就是你把句子表述的意思(第一印象)得出后,看看有没有其他的解读,假如有其他的解读,那么,出错率较大。

例如: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先分裂后统一是无法通行的死胡同,分裂与统一不能共存,如同鱼与熊掌,不行兼得。

印象解读:分裂统一像鱼与熊掌。

明显觉得不对B.入春以来,长春市一些小贩走街串巷上门收购陈米、陈面,尽管价格低廉,每公斤有1元多钱,但生意做得很红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高考(全国卷)地区语文试卷结构及题型变化新高考语文考试试卷及试卷结构说明:
新高考语文试卷结构:
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

第一部分:现代文阅读(35分)
现代文阅读Ⅰ:材料型论述类文本阅读(19分)
2020新高考全国Ⅰ卷题型:
分析:
新高考现代文阅读Ⅰ在第1和第2道选择题上与之前的全国卷保持一致,都是对于文章内容的分析,理解与判断。

第3题开始有所变化,第3题是根据文章中的某一个定义或者一个解释去推断文章之外的事物,这与之前全国卷的第3题有了很大的区别。

第4题给某一个事物下定义和第5题概括文章的行文脉络都是新题型,与过去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的问答相比,更加考察学生的语文功底,即阅读理解的能力和学生对全文内容的把握程度,对语文的要求提高了一个层次。

现代文阅读Ⅱ:现代诗歌阅读(16分)
①*表示新题型
②*表示新题型
③*表示新题型
2020新高考全国Ⅰ卷题型:
分析:
与现代文阅读Ⅰ相比,现代文阅读Ⅱ在6-8题的考察上与之前的全国卷类似,对文章内容的分析,理解与判断,对文章的赏析。

考点与过去基本保持一致,这也体现了高考试卷的平稳过渡。

第9题的考察形式又是一个创新,考察文章的行文线索,这与现代文阅读Ⅰ第5题较为类似,都是对文章的一个整体把握。

如果对文章理解的不够深入,对于这两道题的作答一定是不够理想的。

新高考对于考生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的要求有所提高。

这与之前相比,对于学生语文能力的要求更高。

只有准确的把握文章,才能够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脉络。

对于只抓部分,对文章总体把握不好的同学来说这类题目解答起来可能会④*表示新题型
有些困难。

第二部分:古代诗文阅读(35分)
文言文阅读(20分)
2020新高考全国Ⅰ卷题型:
分析:
在新高考文言文阅读部分,大部分题目与原来题型相同,考察的仍然是传记。

与原来相比,翻译题的分值减少,在此基础上增加了一⑤*表示新题型
道问答题。

文言文阅读基本保持稳定,问答题的增加让文言文阅读的难度也有所增加。

过去,学生只需要根据文章信息做选择题,现在要求作答。

更加能够考察学生的文言文功底。

问答题目前来看主要还是因果类的题目,即某人为什么做某事,结果是什么。

学生在作答时需要把握好该人物的脉络,即围绕该人物发生了什么事,结果是什么。

古代诗歌阅读(9分)
2020新高考全国Ⅰ卷题型:
分析:
古代诗歌阅读部分与之前的全国卷相比基本保持一致,考察内容,设问方式基本一致,体现了高考试卷的稳定性与延续性。

名篇名句默写(6分)
17共3小题,每小题2分,共6分。

2020新高考全国Ⅰ卷涉及的诗词与原来相比增加了很多新的诗
篇。

要求同学们背诵的诗词也更多,这也体现了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

第三部分:语言文字应用(35分)
2020新高考全国Ⅰ卷题型:
2020新高考全国Ⅰ卷的语言文字题改动幅度较大,由原来的3
⑥*表示新题型
⑦*表示新题型
⑧*表示新题型
⑨*表示新题型
⑩*表示新题型
道选择题和2道问答题变为1道选择题和4道问答题。

更加主要考察学生真实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

原来考察的词语题目换成了破折号的作用,原来的语句衔接变成了对修辞手法的分析,原来的语病选择题被单独拿出来考察。

并且增加了修辞手法的分析题和效果对比题。

总体上来看,语言文字应用题目的要求比之前更高了。

能够更加准确的看出学生的语言功底,这需要学生平时在语文学科上要下足够的功夫。

第四部分:作文(60分)
作文部分与过去相比保持一致。

2020年新高考全国Ⅰ卷是一则关于疫情的材料作文。

要求学生以“疫情中的距离与联系”为主题,写一篇文章。

新高考传递了一个重要的信息,就是学生在平时要关注社会热点,关注时事政治,不能够闭目塞听,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要关注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

综合分析:
①从总体上来看,试卷的选择题与之前相比比重有所减少,问答题的比重增加,试卷由原来的22道题增加至23道题,在考试时间不变的情况下要求学生提高阅读速度和做题速度,否则可能出现无法完卷的可能。

②现代文阅读由原来的三篇文章调整为两篇文章,实用类文本阅读与论述类文本阅读放到了一起进行考察,文学类文本阅读考察了现代诗歌阅读。

问答的方式也更加考察学生把握文章的能力。

与过去相比,对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要求更高,对学生综合分析的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③古代诗文阅读的文言文阅读增加了问答题,意味着需要学生需要对文章有更加深入的理解。

需要弄清楚文章中人物的脉络。

因此,这道题对于学生对古文的理解能力比之前要求更高。

诗歌阅读与之前保持一致。

新高考的诗词考察比过去范围更广,要求学生背诵的诗词也更多,当然这也体现了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要求我们继承与发扬优秀传统文化。

④语言文字应用的变化最大。

选择题的比重减少,问答题的比重明显增加。

破折号的作用,改写效果与原来效果的对比,修辞手法的分析,直接修改病句,对语段进行压缩都体现了对于学生语言功底更加深入的考察,这些题型更加能够考验一个学生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和之前相比难度明显有上升趋势。

⑤作文考察的是当下的社会热点问题,这也体现了对学生的一种时代要求,即要关注国家发展变化,社会发展变化,不能够搞封闭式的学习。

引导学生关注时事政治,关注社会民生,体现了育人的作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总之,新高考语文的考察将更加注重学生语文功底的考察。

学生平时一定要在语文学科上多下功夫,才能在新高考的选拔中脱颖而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