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I围术期抗凝治疗中比伐卢定与肝素的比较ppt课件
肝素与抗凝PPT课件
![肝素与抗凝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f1992ab4afe04a1b071de98.png)
2020/4/8
肝素与抗凝
9
UFH与LMWH
2020/4/8
肝素与抗凝
10
肝素的抗凝机制
• 作为抗凝血酶的辅因子 • 刺激VEC释放TFPI
2020/4/8
肝素与抗凝
11
肝素的抗凝机制
• 需要AT • 加速AT活性 • 与AT形成复合物
----《临床荟萃》 2004年4月5日 第19卷 第7期 胡大一
• 1916 Mclean • 1937 大规模生产 • 1968 肝素通过AT发挥作用(肝素纯化、凝血瀑布) • 1976 只有部分肝素分子能与AT结合(30-50%) • 1976 抗IIa活性与肝素分子长度有关,抗Xa活性与
肝素分子长度无关 • 1976 LMWH发明 • 1981 特殊的戊糖序列四肝素与AT的结合位点
2020/4/8
肝素与抗凝
41
监测
• 1、以肝素作为抗凝剂时,推荐采用活化凝血时间(ACT)进行监 测;也可 采用部份凝血活酶时间(APTT)进行监测。理想的状态 应为血液净化过程中, 从血液净化管路静脉端采集的样本的 ACT/APTT 维持于治疗前的 1.5~2.5 倍 , 治疗结束后从血液净化 管路动脉端采集的样本 ACT/APTT 基本恢复治疗前水平。
2020/4/8
肝素与抗凝
34
肝素抗凝的优势
• 文献报道,UFH全身抗凝占所有抗凝方法的42.9% • 有拮抗剂 • 可靠的监测指标
2020/4/8
肝素与抗凝
35
普通肝素(UH)的优缺点
UH的最大优点是相关临床经验多,半衰期短,约为0.5-2h,有拮 抗剂,常规实验室检查能监测其作用,价钱便宜。
肝素与抗凝2020524肝素与抗凝二期止血可溶的纤维蛋白原转变成不溶的纤维蛋白永久止血2020524肝素与抗凝生理止血过程示意图2020524肝素与抗凝凝血过程示意图2020524肝素与抗凝凝血因子的某些特性2020524肝素与抗凝2020524肝素与抗凝肝素广泛存在于哺乳动物肝肺肠黏膜中多与蛋白质结合成复合体存在2020524肝素与抗凝肝素的结构2020524肝素与抗凝1916mclean1937大规模生产1968肝素通过at发挥作用肝素纯化凝血瀑布1976只有部分肝素分子能与at结合30501976抗iia活性与肝素分子长度有关抗xa活性与肝素分子长度无关1976lmwh发明1981特殊的戊糖序列四肝素与at的结合位点2020524肝素与抗凝10ufh与lmwh2020524肝素与抗凝11肝素的抗凝机制刺激vec释放tfpi2020524肝素与抗凝12肝素的抗凝机制与at形成复合物临床荟萃2004年4月5日第19卷第7期胡大一2020524肝素与抗凝13肝素的抗凝机制2020524肝素与抗凝14肝素的抗凝机制2020524肝素与抗凝15肝素的特点药理作用和药物清除都受糖链长度的影响2020524肝素与抗凝16肝素的局限性脂肪代谢紊乱2020524肝素与抗凝17lmwh的作用特点2020524肝素与抗凝18低分子肝素的作用机制血液净化保留了抗栓活性且抗栓作用大于抗凝2020524肝素与抗凝19戊糖序列2020524肝素与抗凝20特殊的戊糖序列是肝素与at的结合位点2020524肝素与抗凝212020524肝素与抗凝22普通肝素低分子肝素抗xa与抗iia活性2020524肝素与抗凝23肝素低分子肝素2020524肝素与抗凝24肝素低分子肝素作用比较2020524肝素与抗凝25肝素与抗凝crrt抗凝治疗的历史2020524肝素与抗凝26crrt抗凝治疗的目的2020524肝素与抗凝27crrt中影响凝血的因素血路管理等其他因素与凝血2020524肝素与抗凝28凝血状况的评估一出血及血栓形成风险的评估swartz分级标准2020524肝素与抗凝29凝血状况的评估inr20aptt60s或24h内曾发生出血者在接受rrt治疗时应首先考虑局部抗凝2020524肝素与抗凝30危重病患者的凝血状况的特殊性创伤患者凝血障碍特点与抗凝2020524肝素与抗凝31重症患者抗凝的特点对于重症监护病房的患者而言大多数合并过度全身炎性反
PCI相关抗栓治疗PPT课件
![PCI相关抗栓治疗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da6b640f18583d0496459e7.png)
I
因计划接受择期非心脏外科手术置入BMS或PTCA的患者,术后DAPT4-6周
IIa
因出血风险高、不能耐受12个月DAPT,或12个月内可能中断DAPT而置入BMS 或PTCA的患者,术后DAPT4~6周
I
DES植入后接受6个月DAPT
I
高出血风险患者,DES置入后可考虑缩短DAPT(<6个月)
IIb
7
PCI术后维持DAPT治疗方案
择期PCI患者:阿司匹林100 mg/d术后长期维持;BMS的患者术 后DAPT至少1月,最好持续应用 12个月;DES的患者DAPT至少 12个月; ACS患者:无论BMS或DES,DAPT至少12个月;DAPT应用过程中 应监测并预防出血。
2020/6/9
8
PCI术后维持抗血小板治疗方案
[Eur Heart J 2015 Apr 2]
2020/6/9
9
PCI术后维持抗血小板治疗方案
[Eur Heart J 2015 Apr 2]
2020/6/9
10
PCI术后维持抗血小板治疗方案
虽然是初步证据,但支架置入术后为预防血栓, DAPT的强制时间或可以低至6个月或3个月,甚至1 个月,这主要取决于患者情况、采用第几代支架和
2020/6/9
13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介入心脏病学组等。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6;44(5):382-400
2016年中国PCI指南—STEMI
STEMI抗血小板治疗推荐
类别 等级
所有无阿司匹林禁忌证的患者初始口服负荷剂量100~300 mg,并长 期100 mg2受体拮抗剂,并维持至少12个月, 除非存在禁忌证(如出血风险较高)。选择包括:
三人谈:PCI抗凝治疗新理念——比伐芦定VS
![三人谈:PCI抗凝治疗新理念——比伐芦定VS](https://img.taocdn.com/s3/m/6b2bcffc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9b.png)
三人谈:PCI抗凝治疗新理念——比伐芦定VS.肝素葛均波院士:临床上,在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医师首先要深度理解“病”的特征,即要求临床医师不能仅仅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简单的个体化治疗,更要关注其相关的遗传背景,能够从更深的层次了解“病”的特征。
由此可见,精准医疗是在个体化医疗基础上,随着基因组测序技术快速进步以及生物信息与大数据科学的交叉应用而发展起来的新型医学概念与医疗模式。
其本质是通过基因组学及蛋白质组学技术和医学前沿技术,对大样本人群与特定疾病类型进行生物标记物的分析与鉴定、验证与应用,从而精确寻找到疾病的原因和治疗的靶点,并对一种疾病不同状态和过程进行精确分类,最终实现对疾病和特定患者进行个性化精准治疗,从而提高疾病诊治与预防的效益。
了解“病”的深度特征会更容易选择精准的“药”。
从药的角度看,每一种药物运用到临床上都有特定的使用人群,由于不同个体的遗传特征不同,所以对于相同药物,不同个体使用的疗效也不同。
判断药物的精准性怎么样可在其能有效治疗“病”的前提下根据其使用剂量大小、起效时间、副作用大小等因素来判断。
《门诊》:以PCI抗凝药物的应用为例,通常会运用什么方法来判断药物的精准性?目前PCI围手术期常用的肝素抗凝治疗存在哪些不足?葛均波院士:目前临床上常用的PCI抗凝药物有普通肝素、低分子肝素、磺达肝癸钠以及比伐芦定。
临床实践中,一般会通过临床检测的方式来判断药物的疗效,进而确认患者的最佳用药窗口,而一些经验丰富的医师则可以来确定估测患者的合适用药窗口。
临床上常用的凝血功能检查包括活化凝血时间(AC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等,其中尤以床旁ACT应用最为广泛。
但是大量文献提示,ACT结果受UFH剂量、血液稀释、血小板数目以及温度的影响波动很大,难以精确且特异地反映肝素的抗凝作用。
直接凝血酶抑制剂的作用时间相对较短、起效会更快,能够与凝血酶原可逆性结合、副作用更小。
PCI围手术期抗凝治疗课件
![PCI围手术期抗凝治疗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853a26bb8f67c1cfbd6b839.png)
15
普通肝素
13.8%
依诺肝素
10
10.7%
RR 0.77
p=0.001 5
0
0
5
10
15
20
25
30
天
两组患者在年龄从症状 发作到溶栓治疗的时间、以及接受PCI治疗的可能性大小等方面完全一致
J Am Coll Cardiol 2007;49:2238–46
主要终点: 48小时的非CABG出血
N = 3,528
ACT = 活化凝血时间; CABG =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GP = 糖蛋白; UFH = 普通肝素.
Montalescot G,et al. N Engl J Med 2006; 355:1006-17
主要研究终点:与普通肝素相比, 依诺肝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素显著降低大出血相对风险57%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PCI-EXTRACT 研究小结
• 在PCI-ExTRACT 研究的4,676例患者中 • 与普通肝素相比,依诺肝素
– 显著降低30天死亡或心梗再发风险达23% – 依诺肝素组需行PCI术的时间延迟,并且需要
行PCI的患者明显少于普通肝素组 – 在所有患者亚组分析中,临床的预后结果都有
高选择性抗XA作用导致导管内血栓增加
• 抗IIa作用是不可或缺的,IIa因子不仅 受到Xa因子的作用,还有Va、IXa、 VIIIa均能加速IIa因子的形成。因此, 高选择性的Xa因子抑制剂的抗凝作用 存在缺陷。
• IIa因子是接触性血栓产生的重要原因, 因此没有抗IIa作用的高选择性Xa因子 抑制剂不适用于如透析、器械治疗等, 会增加导管内血栓的发生率。
PCI围手术期辅助抗栓治疗 ppt课件
![PCI围手术期辅助抗栓治疗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f3904ecb4daa58da0114ad8.png)
2020/12/2
7
阿司匹林-术前
❖ 3. STEMI患者一旦确诊必须立即口服阿司匹 林300mg。 阿司匹林过敏的患者应用噻吩 吡啶类衍生物替代,也可以在术前应用糖蛋 白GPⅡb/Ⅲa拮抗剂替代。 阿司匹林绝对 禁忌的患者,于PCI前6小时给与氯比格雷负 荷剂量300mg,和/或PCI时应用 GPⅡb/Ⅲa拮抗剂。
2020/12/2
14
噻吩吡啶类药物 –术前
❖ 3.STEMI患者:CLARITY(负荷剂量 300mg)和COMMIT/CCS-2(无负荷剂量, 75mg每天一次)研究均显示阿司匹林合用 氯吡格雷比单用阿司匹林更加有效。如进行 直接PCI或植入支架需要再次服用负荷剂量。 PCI-CLARITY研究,证实即使急性STEMI患 者溶栓后在PCI前应用氯吡格雷(负荷 300mg)可使死亡、心肌梗死复发或脑卒中 减少38%。PCI-CLARITY研究,氯吡格雷负 荷剂量预处理能显著降低STEMI患者PCI术 前和术后的心血管死亡及缺血事件的发生, 并且没有显著出血危险的增加❖ 1.PCI术后,不存在阿司匹林过敏、阿司匹林
抵抗和出血危险的患者,可以考虑每日剂量
100-300mg,植入裸金属支架患者至少1个 月,最好12个月(IB),雷帕霉素支架至少 3个月,而紫杉醇涂层支架至少6个月。此后, 每天口服75-160mg(IB)。
❖ 2.对于NSTEMI患者与氯吡格雷合用时,为 减少出血并发症,建议较低剂量长期服用。
❖ 2.绝对禁忌症:阿司匹林过敏或不耐受、血 友病、近期有消化道出血史、泌尿生殖道出 血性疾病。
2020/12/2
13
二.噻吩吡啶类药物 –术前
❖ 1.稳定性冠心病:鉴于目前绝大多数进行PCI 的患者最终可能均植入了支架,因此,所有 计划行PCI的患者均应该尽早开始在阿司匹 林基础上应用氯吡格雷75mg/日,术前3-4天 开始加用。
PCI围术期抗凝治疗中比伐卢定与肝素的比较ppt课件
![PCI围术期抗凝治疗中比伐卢定与肝素的比较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6b9b004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89.png)
背景
目前急性冠脉综合症的患者抗凝治 疗争议的焦点是比伐卢定与肝素孰 优孰劣?
•4
比伐卢定
20 个氨基酸的肽类药物,凝血酶的直接抑制剂 与凝血酶的结合过程可控可逆 血浓度与促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 (TT)、凝血酶原时间(PT) 和活化凝血时间(ACT)呈 线性关系 不需要抗凝血酶Ⅲ(AT-Ⅲ)作为辅助因子,量效 关系更吻合 对血栓中和循环中的凝血酶的抑制作用几乎相同 不受激活血小板的影响 不减少血小板
肌酐 心绞痛
•14
小结
用600mg氯吡格雷预处理后进行PCI的患者,比伐卢定和肝 素两组在1年内复合终点或任何单个终点事件中无显着差异。
Stefanie Schulz, Julinda Mehilli, Gjin Ndrepepa, et al. Bivalirudin vs. unfractionated heparin during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s in
出血事件 支架内血栓发生率 全因死亡率 再梗塞
Heparin plus a glycoprotein Ⅱb/Ⅲa inhibitor versus bivalirudin monotherapy and paclitaxel-eluting stents versus bare-metal stents in
377(9784):2193-2204.DOI:10.1016/S0140-6736(11)60764-2.
•11
文献2
ISAR-REACT3试验
研究目的:评价经皮冠脉介入术(PCI)前接受600 mg氯吡格
雷治疗的肌钙蛋白阴性的患者,术中应用比伐卢定对心脏不良
事件的影响是否优于普通肝素(UFH) 方法
PCI围手术期辅助抗栓治疗教学讲义ppt课件
![PCI围手术期辅助抗栓治疗教学讲义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8e52b60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e9.png)
经典的口服抗凝药物,通过抑制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的合 成发挥作用。
辅助抗栓治疗的其他方法
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
通过阻断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与纤维蛋白原的结合,抑制血小板聚集。
远端缺血预处理
通过短暂的缺血再灌注刺激机体产生内源性保护物质,从而减轻PCI术中的缺血 再灌注损伤。
总结词
安全性较高,副作用可控
详细描述
PCI围手术期辅助抗栓治疗的安全性经过大量临床研究的验证,多数副作用如出血和血 小板减少症等的发生率较低且可控。医生应密切监测并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副作用。
PCI围手术期辅助抗栓治疗的成本效益分析
总结词
成本效益比高,具有经济效益
详细描述
从成本效益分析的角度看,PCI围手术期辅 助抗栓治疗措施能够降低患者的再入院率和 心血管事件复发率,从而减少医疗费用支出 。因此,该治疗措施具有较高的成本效益比
定义与重要性
定义
PCI围手术期辅助抗栓治疗是指在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前后, 为降低血栓形成风险而采取的抗 凝和抗血小板治疗措施。
重要性
PCI围手术期辅助抗栓治疗能有效 降低PCI术后血栓形成和心血管事 件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生存率和 生活质量。
PCI围手术期辅助抗栓治疗的目标与原则
目标
预防PCI术后血栓形成,降低心血管 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生存率和生 活质量。
血流储备分数能够准确评估冠状动脉狭窄对心肌供血的 影响,有助于指导PCI围手术期辅助抗栓治疗,优化治疗 方案。
临床实践中PCI围手术期辅助抗栓治疗的优化与改进
抗栓药物联合应用
随着医学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抗栓药物被证实可 以联合应用以提高治疗效果,如抗血小板药物与抗凝 药物的联合应用等。
STEMI患者急诊PCI围手术期应用比伐卢定的疗效与安全性研究演示课件
![STEMI患者急诊PCI围手术期应用比伐卢定的疗效与安全性研究演示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abbc455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04e3f48.png)
不同人群疗效差异
进一步分析显示,不同年龄、性别、病变类 型及合并症的STEMI患者应用比伐卢定的疗 效存在一定差异,但总体上仍表现出较好的 治疗效果。
04 安全性评估
安全性指标设定
严重出血事件
包括颅内出血、消化道大出血等需要输血或 手术治疗的出血事件。
血栓事件
包括心肌梗死、脑卒中、深静脉血栓等血栓 栓塞性事件。
疗效讨论
1 2
比伐卢定显著降低死亡率
多项研究表明,STEMI患者急诊PCI围手术期应 用比伐卢定可显著降低30天和1年内的死亡率。
改善心功能
比伐卢定能够改善STEMI患者的心功能,减少心 肌梗死面积,提高左室射血分数。
3
减少缺血事件
比伐卢定可显著降低STEMI患者PCI术后缺血事 件的发生,如心绞痛、再次心肌梗死等。
安全性讨论
出血风险
虽然比伐卢定具有一定的抗凝作用,但其在STEMI患者急诊PCI围 手术期的应用并未显著增加出血风险。
过敏反应
少数患者可能出现过敏反应,但发生率极低,且多数为轻微反应。
其他不良反应
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头痛、恶心等轻微不适,但一般无需特殊处理。
与其他药物对比分析
01
与普通肝素比较
与普通肝素相比,比伐卢定具有更快的抗凝作用、更少的出血并发症和
研究结论总结
比伐卢定在STEMI患者急诊PCI围手 术期中应用具有显著的疗效。通过对 比伐卢定组和普通肝素组的数据分析 ,发现比伐卢定组在术后出血、血管 并发症等方面的发生率明显降低,同 时心肌酶谱的改善也更加显著。
VS
在安全性方面,比伐卢定表现出较高 的安全性。虽然在一些患者中观察到 轻度的过敏反应,但整体而言,严重 过敏反应的发生率非常低。此外,比 伐卢定对肾功能的影响也较小,对于 合并肾功能不全的STEMI患者,比伐 卢定可能是一个更安全的选择。
围PCI手术期抗凝策略的选择_科室会ppt课件
![围PCI手术期抗凝策略的选择_科室会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a5b2140caaedd3382c4d305.png)
STACKENOX研究: 在标准剂量的依诺肝素基础上静脉添加UFH,检测凝血指标
研究方案 检测指标
ACT:活化凝血时间,反 应内源性凝血,常用于 体外循环监测肝素抗凝 效果。 Anti Xa activities :抗 Xa因子活性,常用于评 估抗凝水平。
ETP:内生性凝血酶能力, 评估凝血酶的产生。
磺达肝癸钠的循证依据-OASIS 5
围PCI手术期 抗凝策略的选 择_科室会
ACS患者PCI术中用法用量: 普通肝素 vs.依诺肝素
普通肝素
PCI 手术期间 70-100IU/kg,根据 ACT调整(250s-350s); 50-60IU/kg(联用GP Ⅱb/Ⅲa受体拮抗剂), 根据ACT调整(200s250s) 单独使用: 根据APTT调整 ( 50s-70s) 拔管时机 (如未用血管 封闭装置) ACT值降至150~180 秒
i.v./sc. 6小时后拔管 不早于拔管后6-8小时再次用药
2011年ESC非ST段抬高ACS诊治指南 2010年ESC心肌血运重建指南 Lovenox Label-FDA 2008 revised
普通肝素 vs.依诺肝素:利与弊
普通肝素 依诺肝素
利
适于高血栓风险,拟急诊PCI患者; 循证证据众多; 按照患者的体重调节方便; 导管室外疗效与安全性得到临床医生认可; 适于肾功能不全患者(Ccr<20-30ml/min); 目前使用最广泛,使用经验丰富 价格便宜 需频繁监测患者凝血功能; 导管室外一般不作为常规使用 与UFH交叉使用,会增加出血风险; 与UFH交叉使用,PCI术中UFH剂量缺乏循证 基础; 需按患者体重,肾功能,年龄等调整剂量,临床 使用过程中很难精确调整
Drouet L,et al.Am Heart J.2009 Aug;158(2):177-84.
比伐卢定与普通肝素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对比
![比伐卢定与普通肝素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对比](https://img.taocdn.com/s3/m/120a6448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32.png)
DOI:10.16662/ki.1674-0742.2023.07.140比伐卢定与普通肝素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 术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对比宋海彬,孙琰,刘敏邹城市人民医院心内科,山东邹城273500[摘要]目的对比比伐卢定与普通肝素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术中应用效果及安全性。
方法随机选择邹城市人民医院2019年8月—2021年10月收治的6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30例。
两组术前均口服阿司匹林+硫酸氢氯吡格雷,对照组静脉注射普通肝素,观察组静脉注射比伐卢定,观察至术后1个月。
比较两组血小板计数、激活全血凝固时间(ACT)、心功能、心血管不良事件、安全性。
结果用药前、用药4 h、用药24 h,两组血小板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用药4 h的ACT(143.57±25.93)s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630,P<0.001)。
术前,两组心功能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个月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46.93±4.79)%水平较对照组高,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34.43±6.71)mm、B型利钠肽(BNP)(183.89±30.46)ng/L水平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40、2.525、10.356,P<0.05)。
两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术后出血率(10.00%)低于对照组(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12,P=0.028)。
结论与普通肝素相比,在行PCI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使用比伐卢定的抗凝效果确切,能够有效改善心功能,预防心血管不良事件,且出血风险更低,安全可靠。
抗凝药物在PCI中的应用31页PPT
![抗凝药物在PCI中的应用31页PPT](https://img.taocdn.com/s3/m/49c447dd7375a417876f8fe6.png)
2b3a
PAR
GPIIb/IIIa inhibitor
2b3a 2b3a
2b3a
2b3a
比伐卢丁
DTI; e.g.
IIa
Bivalirudin
PAR
2b3a
Platelet
No platelet activation
Sobel et al. J Vasc Surg 2001; 33:587-94.
Weitz TCT 2001.
15000 5000 3600 3200 1728
100:100 100:40 100:30 100:25 100:0
常用抗凝药物预防接触性血栓的能力
❖普通肝素:有较强的抗IIa活性 抑制接触性血栓的能力很强
❖水蛭素类:有较强抗IIa活性 抑制接触性血栓的能力很强
❖低分子肝素:有较弱的抗IIa活性 抑制接触性血栓的能力较弱
% Aggregation
110 90 70 50 30 10 -10 0.1
ADP Collagen Thrombin
1
10
100
1000
Bivalirudin concentration (ng/mL)
Weitz & Maraganore, TCT, 2001
常用抗凝药物预防接触性血栓的能力 比伐卢丁 ≻ 普通肝素 ≻ 低分子肝素 ≻ 戊糖
低分子肝素 平均分子量4500 抗Xa大于IIa活性
戊糖 平均分子量1728
只有抗Xa活性
肝素类药物延长ACT/APTT主要依赖抗IIa活性
肝素类药物抗IIa活性差异
产品
平均分子量(D) 抗Xa/抗IIa比例
UFH: 普通肝素 Dalteparin:达肝素 Nadroparin:那屈肝素 Enoxaparin:依诺肝素 Fondparinux:磺达肝睽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目录
1
背景
2
文献来源
3
内容介绍
4
结论
ppt课件.
•2
背景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医
生经皮肤穿刺动脉,在X线下通过导 管等器械,对冠状动脉狭窄或闭塞位 治疗,使血管管腔恢复,血流重新通 畅。通常用的是球囊扩张术和支架植 入术。
PCI已成为急性冠脉综合症患 者的最佳再灌注策略。 PCI术中 均应进行抗凝治疗。目前我国常 用的抗凝药物包括普通肝素、依 诺肝素、比伐卢定和磺达肝葵钠。
由二种多糖交替连接而成的多聚体 在体内外都有抗凝血作用 增强抗凝血酶Ⅲ与凝血酶的亲和力,加速凝血酶 的失活 抑制血小板的粘附聚集 增强蛋白c的活性,刺激血管内皮细胞释放抗凝物 质和纤溶物质
ppt课件.
•5
文献来源
1、Stone GW, Witzenbichler B, Guagliumi G, etal. Heparin plus a glycoprotein Ⅱ对照组
干预组
缺血驱动的靶 血管血运重建
ppt课件.
•8
复合不良事件
ppt课件.
•9
ppt课件.
•10
小结
1、三年内与分配接受肝素加GPI的1802名患者相比, 1800名分配给比伐卢定单药治疗的患者全因死亡率、 主要出血发生率较低。 2、在缺血驱动的靶血管血运重建,支架内血栓形成或 复合不良事件方面无显着差异。 3、对于直接PCI的STEMI患者比伐卢定三年内的有效性 和安全性均高于肝素+GPI组。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HORIZONS-AMI): final 3-year results from a multicentre,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 Lancet, 2011,
377(9784):2193-2204.DOI:10.1016/S0140-6736(11)60764-2. ppt课件.
pectoris: 1-year results of the ISAR-REACT 3 trial[J]. Eur Heart J, 2010, 31(5):582-587 3、Valgimigli M, Frigoli E, Leonardi S, et al.Bivalirudin or unfractionated heparin in acute coronary syndromes[J]. N Engl J Med, 2015,373(11):997-
ppt课件.
•3
背景
目前急性冠脉综合症的患者抗凝治 疗争议的焦点是比伐卢定与肝素孰 优孰劣?
ppt课件.
•4
比伐卢定
肝素
20 个氨基酸的肽类药物,凝血酶的直接抑制剂 与凝血酶的结合过程可控可逆 血浓度与促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 (TT)、凝血酶原时间(PT) 和活化凝血时间(ACT)呈 线性关系 不需要抗凝血酶Ⅲ(AT-Ⅲ)作为辅助因子,量效 关系更吻合 对血栓中和循环中的凝血酶的抑制作用几乎相同 不受激活血小板的影响 不减少血小板
1009.DOI:10.1056/NEJMoa1507854. 4、Han Y, Guo J, Zheng Y, et al. Bivalirudin vs heparin with or without tirofiban during
primary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in acutemyocardial infarction: the BRIGHT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J]. JAMA, 2015, 313(13):1336-1346.DOI:10.1001/jama.2015.2323. 5、Shahzad A, Kemp I, Mars C, et al.Unfractionated heparin versus bivalirudin in primary
6736(11)60764-2. 2、Stefanie Schulz, Julinda Mehilli, Gjin Ndrepepa, et al. Bivalirudin vs. unfractionated
heparin during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s in patients with stable and unstable angina
3 净不良临床事件 年 主要心脏不良事件
出血事件 支架内血栓发生率 全因死亡率 再梗塞
Heparin plus a glycoprotein Ⅱb/Ⅲa inhibitor versus bivalirudin monotherapy and paclitaxel-eluting stents versus bare-metal stents in
inhibitor versus bivalirudin monotherapy and paclitaxel-eluting stents versus bare-metal stents
in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HORIZONS-AMI): final 3-year results from a multicentre,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 Lancet, 2011, 377(9784):2193-2204.DOI:10.1016/S0140-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HEAT-PPCI):an open-label, single centre,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J]. Lancet, 2014, 384(9957):1849-1858.DOI:10.1016/S0140-
6736(14)60924-7.
ppt课件.
•6
文献1
HORIZONS-AMI研究
研究目的:对于直接进行PCI手术的STEMI患者比伐卢定与肝素的有 效性和安全性比较。
方法
3602例 STEMI 患者
肝素+GPI,1802例,60u/kg
比伐卢定,1800例,一次性静脉注 射0.75mg/kg,随后1.75mg/kg/h维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