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心脏体格检查.教学讲义ppt

合集下载

《心脏的体格检查》课件

《心脏的体格检查》课件

03
常见心血管疾病的体格检查特点
学员学习了常见心血管疾病的体格检查特点,如高血压、冠心病、心肌
病等,能够根据不同疾病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检查。
下一步学习建议
深入学习心血管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学员可以进一步学习心血管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了解各种心血管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断标 准和治疗方案,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实践操作和经验积累
学员应该多进行实践操作,不断积累经验,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同时,也要注意观察和 总结经验,不断完善和提高自己的诊疗水平。
学习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和保健知识
学员可以学习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和保健知识,了解如何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为 人民群众的健康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THANKS
感谢观看
血管杂音
主动脉瓣区可闻及收缩期杂音 ,代表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心律失常
心律不齐
心音强弱不等,节律绝对不齐。
心脏停搏
在较长时间内听不到心音。
心动过速或心动过缓
心率超过100次/分或低于60次/分。
血管杂音
颈动脉或锁骨下动脉可闻及收缩期杂音,代 表血管狭窄或阻塞。
06
心脏体格检查的注意事项与伦理问题
检查前的准备
根据检查结果,结合患者病史和其他 检查结果,综合评估患者的心脏健康 状况。
分析心脏杂音和心音,判断是否存在 心脏疾病。
将检查结果与正常值进行比较,判断 是否存在异常情况,并给出相应的诊 断和治疗建议。
05
常见心脏疾病的体格检查特点
心力衰竭
呼吸困难
表现为劳力性呼吸困难 ,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
或端坐呼吸。
规范操作
按照专业规范进行心脏体 格检查,避免误诊和漏诊 。

《心脏体格检查》课件

《心脏体格检查》课件
心律失常的分类:窦性心律失常、房性心律失常、室性心律失常等
心律失常的诊断和治疗: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心脏超声、心脏电生 理检查等
心脏杂音
心脏杂音是心脏疾病常见的症状之一 心脏杂音可以分为生理性杂音和病理性杂音 生理性杂音通常无害,病理性杂音可能提示心脏疾病 心脏杂音的检查方法包括听诊、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
心包摩擦音的意义及处理
心包摩擦音:心脏跳动时产生的摩擦声,常见于心包炎、心包积液等疾病 心包炎:心脏周围组织炎症,可引起心包摩擦音,需要抗炎治疗 心包积液:心脏周围积液,可引起心包摩擦音,需要抽液治疗 心包摩擦音的处理:根据病因进行抗炎、抽液等治疗,同时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
06
心脏体格检查的评估和 诊断
制定治疗方案和预防措施
评估心脏功能:通 过心电图、超声心 动图等检查评估心 脏功能
诊断疾病:根据检 查结果诊断心脏疾 病,如冠心病、高 血压等
制定治疗方案:根 据疾病类型和严重 程度制定治疗方案 ,如药物治疗、手 术治疗等
预防措施:保持健 康的生活方式,如 合理饮食、适量运 动、戒烟限酒等, 预防心脏疾病的发 生和发展。
听诊技巧:掌握听诊技巧,如听诊 时保持安静,避免干扰等
04 心脏体格检查的内容
心率、心律
心率: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正常范围为60-100次/分钟 心律:心脏跳动的规律性,正常心律为窦性心律,其他心律可能存在异常 心率、心律异常可能提示心脏疾病,如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等 心率、心律检查方法包括听诊、心电图等,可辅助诊断心脏疾病
检查过程中应保持安静,避 免说话、咳嗽、打喷嚏等干
扰检查结果的行为
检查结束后应听从医生的建 议,及时进行治疗或调整生
活习惯
03 心脏体格检查的方法

心脏体格检查ppt课件

心脏体格检查ppt课件

完整最新版课件
6
右左 室室 增增 大大
完整最新版课件
7
正常心影
先天性右位心
完整最新版课件
8
2. 触诊
完整最新版课件
9
二、触诊
方法:
手掌尺侧(小鱼际)或示指、中指指腹并 拢同时触诊心尖搏动
触震颤和心包摩擦感用手掌尺侧
完整最新版课件
10
两步法(手指、手掌)触诊
完整最新版课件
11
内容:
1.心尖搏动
完整最新版课件
18
叩诊
完整最新版课件
19
4.听诊
完整最新版课件
20
I. 心脏听诊区域
(1)二尖瓣听诊区:正常在心尖部 (2)肺动脉瓣听诊区:
位于胸骨左缘第2肋间。 (3)主动脉瓣听诊区:
一听诊区 胸骨右缘第2肋间 二听诊区 胸骨左缘第3肋间 (4)三尖瓣听诊区:即胸骨左缘第4、5肋间。 .
完整最新版课件
2)部分青少年可听到S3
3) S4多属病理性
完整最新版课件
27
对心脏听诊的意义 S1的出现,标志着心室收缩期的
开始,借此判断收缩期杂音。
特点:心尖部最响,它的音调(频率为5558 HZ)较第二心音为低,持续时间(约0.1秒) 较第二心音长。
完整最新版课件
28
对心脏听诊的意义 S2的出现,标志着心室舒张期的
21
听诊顺序
逆时针方向依次听诊:心尖区-----肺动脉 瓣区--主动脉瓣区-----主动脉瓣第二听诊 区-----三尖瓣听诊区。
完整最新版课件
22
听诊内容
心 率(速率)
心 律(节律)
心音
杂音
心包摩擦音
完整最新版课件

心脏的体格检查ppt课件

心脏的体格检查ppt课件
➢听诊内容:心率、心律、心音、 额外心音、心脏杂音及心包摩擦 音
精选ppt
心脏的体格检查
精选ppt
心脏的视诊、触诊、叩诊、听诊,对于判 断有无心脏病以及心脏病的病因、性质、 部位和程度均有重要意义。
精选ppt
一、视诊(先侧视,再俯视)
•侧视内容为心前区隆起及异常搏动 •俯视内容为心尖搏动范围及位置
正常成人心尖搏动位于左侧第5肋间锁骨中线内侧0.51cm处,搏动范围的直径约为2.0-2.5cm。
精选ppt
二、触诊
方法
右手手掌尺侧(小鱼际)触诊 或食指、中指、环指指腹并拢触诊
内容
1. 心尖搏动最强点的位置,确定心尖搏 动是否为抬举样搏动
2. 震颤:时期 心包摩擦感
精选ppt
触诊顺序同心脏听诊顺序
二尖瓣区→肺动脉瓣区→主动脉瓣区→主动脉瓣第二听诊 区→三尖瓣区
精选ppt
心包摩擦感
• 可在心前区或胸骨左缘第3、4肋间触及,见于急性心包 炎
精选ppt
四、听诊
听诊区: ① 二尖瓣区:心尖区,左侧第5肋间锁骨中线稍内侧。
M ② 肺动脉瓣区:胸骨左缘第2肋间。P ③ 主动脉瓣区:胸骨右缘第2肋间。A ④ 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胸骨左缘第3肋间。E ⑤ 三尖瓣区:胸骨体下端近剑突秒偏左或稍偏右。T
精选ppt
➢听诊顺序:从二尖瓣区开始,依 次听诊二尖瓣区(心尖部)一肺 动脉瓣区(胸骨左缘第2肋间)一 主动脉瓣区(胸骨右缘第2肋间) 一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胸骨左 缘第3肋间)一三尖瓣区(胸骨左 缘第4、5肋间)
• 触诊的最佳条件:坐位、稍前倾、收缩期、呼气末 • 操作过程中需注意与胸膜摩擦感鉴别:嘱患者屏住呼吸,
若仍存在,则为心包摩擦感

心脏的体格检查(最新课件)

心脏的体格检查(最新课件)
区: ① 二尖瓣区:心尖区,左侧第5肋间锁骨中线稍内侧。M ② 肺动脉瓣区:胸骨左缘第2肋间。P ③ 主动脉瓣区:胸骨右缘第2肋间。A ④ 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胸骨左缘第3肋间。E ⑤ 三尖瓣区:胸骨体下端近剑突秒偏左或稍偏右。T
2020/11/21
11
感谢您的下载观看
心脏的体格检查
心脏的视诊、触诊、叩诊、听诊,对于判断有无心脏病以 及心脏病的病因、性质、部位和程度均有重要意义。
一、视诊(先侧视,再俯视)
•侧视内容为心前区隆起及异常搏动 •俯视内容为心尖搏动范围及位置
正常成人心尖搏动位于左侧第5肋间锁骨中线内侧0.5-1cm处, 搏动范围的直径约为2.0-2.5cm。
• 触诊的最佳条件:坐位、稍前倾、收缩期、呼气末
• 操作过程中需注意与胸膜摩擦感鉴别:嘱患者屏住呼吸,若仍存 在,则为心包摩擦感
三、心脏叩诊
16字原则: 先左后右 先下后上 由外向内 逐肋叩诊
1、叩诊左界 从心尖搏动点所在的肋间开始 由心尖搏动点外2~3cm处从外向内叩,确定心界 按肋间隙顺序向上叩,直至第二肋间隙为止
2、叩诊右界:
先从第二肋间隙沿右锁骨中线向下叩出肝浊音界 然后从肝上界的上一肋间开始 按肋间隙顺序自下而上叩至第二肋间隙为止
3.测量心界
正常人心脏相对浊音界
右界(cm) 肋 间 左界(cm)
2-3
Ⅱ 2-3
2-3
Ⅲ 3.5-4.5
3-4
Ⅳ 5-6
Ⅴ 7-9
正常成人左锁骨中线至前正中线的距离为8-10cm。
二、触诊
方法 内容
右手手掌尺侧(小鱼际)触诊 或食指、中指、环指指腹并拢触诊
1. 心尖搏动最强点的位置,确定心尖搏动是否为抬举 样搏动

心脏体格检查ppt_PPT课件

心脏体格检查ppt_PPT课件
➢ 肺动脉收缩喷射音:见于肺动脉高压、原发性肺动脉扩 张、隔缺损、室间隔缺损等。在胸骨左缘二、三肋最响, 呼气时明显,吸气时几乎听不到,不向心尖部传导。
➢ 主动脉收缩喷射音:见于高血压、主动脉瘤、主动脉瓣 狭窄、关闭不全等。在胸骨右缘第二、三肋间最响可以 传响心尖部,不受呼吸及体位的影响。
收缩期额外心音
杂音记录方法:收缩期3/6级杂音
震颤 无 无 无/有 有 明显 强烈
杂音的特点与临床意义
杂音的听取对心血管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有重要价值,但杂音与心脏病不一致。应注意 区分功能性杂音(无害性杂音、生理性杂音、 和相对性关闭不全或狭窄引起的杂音)和器质 性杂音。 功能性杂音:性质柔和、2/6及以下,持续时 间短、较局限。 器质性杂音:较粗糙、3/6及以上,持续时间 长,可传导(局限)。
体型:超力型↑;无 力型↓
年龄:儿童↑ 体位:卧位↑
呼吸:深吸气↓;深 呼气↑
妊娠:膈升高↑
病理因素:
心脏疾病:左室增大、 右室增大、全心增大、 先天右位心
胸壁疾患:一侧胸腔积 液、气胸、肺不张、胸 膜粘连
腹部疾患:大量腹水、 巨大肿瘤等
心尖搏动强度与范围变化
生理条件
心尖搏动强弱与胸 壁厚度有关。体胖 或肋间变窄↓;体 瘦、肋间隙宽↑; 剧烈运动、情绪激 动↑
有力、较局限的搏动使手指尖端抬起) 震颤(thrill)
➢ 定义:触诊时手掌感到的一种细小震动感,与猫喉 部摸到的呼吸震颤相似,又称猫喘。
➢ 机制:血液流经狭窄口径或异向流动形成湍流→瓣 膜、血管壁、心腔壁振动传至胸壁所致。
➢ 临床意义:为心血管器质性病变的体征,见于先心 及狭窄性瓣膜病变。
心前区震颤的临床意义
病理条件
心脏疾病:左心室肥 大↑;扩心、AMI、心 包积液↓;粘连性心 包炎出现负性心尖搏 动(inward impulse)

《心脏查体》课件

《心脏查体》课件

利用核素显像技术观察心脏的血流灌 注和功能。
心导管检查
通过导管测量心脏各部位的压力和血 氧含量。
Part
03
常见心脏疾病的查体表现
心律失常的查体表现
心律失常是指心脏电信号 传导异常导致心跳不规则 或过快或过慢。
查体表现包括:心音异常 、脉搏不规则、心悸、头 晕、乏力等。
严重的心律失常可能导致 晕厥或猝死,需要及时诊 断和治疗。
提高健康意识
通过心脏查体,可以让人们更加 关注自己的心脏健康,提高健康
意识。
Part
05
心脏查体的未来发展与展望
心脏查体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展望
人工智能辅助心脏查体
利用AI技术对心脏影像和生理信号进行分析,提高诊断准确性和 效率。
远程心脏查体
借助互联网和移动设备实现远程实时心脏查体,方便患者和医生之 间的沟通。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心脏触诊的方法和技巧
STEP 01
触诊手法
STEP 02
触诊顺序
采用轻柔的触诊手法,避 免过度用力。
STEP 03
异常体征
注意识别心包积液、心脏 扩大等异常体征。
从心尖部开始,逐渐向心 底部移动,注意感知心尖 搏动、震颤和心包摩擦感 。
其他相关检查方法和技巧
超声心动图检查
核素心血管造影
采用超声波技术观察心脏结构和功能 。
其他常见的心脏疾病还包括高 血压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等 。
这些疾病的查体表现各异,但 通常包括心音异常、心脏杂音 、呼吸困难等。
诊断时需要综合考虑病史、体 征和辅助检查结果。
Part
04
心脏查体的临床应用和价值
心脏查体在诊断中的应用和价值

心脏体格检查 PPT课件-心脏的体格检查

心脏体格检查 PPT课件-心脏的体格检查
➢ 绝对浊音区:不被肺遮盖的 部分则叩诊呈绝对浊音
正常心相对浊音界
palpation
➢叩诊方法 以左手中指作为叩诊板指,受检者
取坐位时板指与肋间垂直,平卧位时则板指与肋间 平行;以声音由清变浊来确定心浊音界。
➢叩诊顺序 先左界,后右界,由下而上,由外
而内。左侧在心尖搏动外2~3cm处开始,逐个肋 间向上,直至第2肋间。测量其与胸骨中线间的垂 直距离。
心脏检查
➢心前区异常搏动
➢胸骨左缘3-4肋间搏动
➢ 右心室肥大征
➢剑突下搏动
➢ 右心室收缩期搏动:右心室肥大 ➢ 腹主动脉搏动:腹主动脉瘤 ➢ 鉴别诊断
➢ 深吸气增强、冲击指端→ 右室搏动 ➢ 深吸气减弱、冲击指掌面→腹主动脉搏动
Inspection 视诊
心脏检查
1.心尖搏动 2.心前区异常搏动 3.心前区隆起或凹陷
心脏检查
✓心脏视诊( Inspection)
➢心脏触诊(palpation)
心脏叩诊 ➢
(Percussion)
心脏听诊 ➢
(auscultation)
心脏查体的基本条件
➢环境安静 ➢适当光线 ➢取卧位,医生站在患者右侧 ➢选取听诊器
➢钟型:适于听低音调声音 ➢鼓型:滤过部分低调音,适于听高音调声音
➢ 心前区隆起多为先天性心脏病造成心脏肥大, 在儿童生长发育完成前影响胸廓正常发育而形 成。 ➢ 鸡胸、漏斗胸、脊柱畸形
心脏检体
✓心脏视诊( Inspection)
✓心脏触诊(palpation)
心脏叩诊 ➢
(Percussion)
心脏听诊 ➢
(auscultation)
palpation
视诊 1.心尖搏动 2.心前区异常搏动 3.心前区隆起或凹陷

学习课件心脏体格检查.ppt

学习课件心脏体格检查.ppt
包括视、触、叩、听四诊,本 节主要介绍视、触、叩诊。通过学习, 使同学了解视诊的内容;基本掌握心前 区触及震颤的临床意义;重点掌握心心脏视诊包含哪能内容?
2、心脏触诊包含哪能内容?
3、各瓣膜区触生理性和病理性两方面。
⑴胸廓位置的影响;
⑵纵膈位置的影响;
⑶心脏增大的结果:心尖搏动向左移位为 右心室增大的表现;心尖搏动向左向下移 位为左心室增大的表现;
(4)体位改变的影响:精品5:3、心尖搏动强度与范围的改变
⑴生理情况下:胸壁肥厚或肋间窄时心尖 搏动较弱,搏动范围也较小;胸壁薄或 肋间宽时心尖搏动相应较强,范围也较 大;剧烈运动与情绪激动时,心尖搏动 也较强。
界相当于主动脉结和肺动脉段。
5、 心腰:主动脉与左室交接向内凹陷处。 6、 心下临床意义▲
1、心脏移位: ⑴移向健侧:大量胸水或气胸; ⑵移向病侧:胸膜增厚与肺不张;
⑶心脏横位:大量腹水括房室增大与心包积 液等。

7~9
(左锁骨中线组成☆
1、心脏左界:自第2肋间起,依次为第 2肋间处相当于肺动脉段,第3肋间为左 心耳,第4、5肋间为左心室。
2、心脏右界:第2肋间相当于升主动脉 和上腔骨前端下缘以上。 4、 心低部浊音区:第2肋间以上,其左
S2减弱:由于体循环或肺循环阴力降低、压力降低或
血流量减少时均可分别导致第二心音的A2或减弱,如 低血压、主动脉瓣或肺动脉瓣狭窄和关闭不全。精品442、心音性质改变:
⑴单音律:心肌严重病变时,第一心音失去
原有的低钝性质且明显减弱,S1、S2极相似, 形成单心律。
⑵钟摆律或严重贫血、甲 状腺功能亢进与左室肥大均可使心尖搏 动明显增强;反之,扩张型心肌病和急 性心肌梗塞由于心肌收缩力减退,心包 积液、缩窄性心包炎由于心脏与前胸壁 距离增加,以及肺气肿、左侧大量胸水 弱并不一定代 表心脏收缩功能不全,还应考虑心外因 素。心功能不全的心尖搏动常较弥散、 范围增大。

心脏体格检查【共36张PPT】

心脏体格检查【共36张PPT】
喇音。 ➢医源性额外心音:人工瓣膜音和人工起搏
音。
心脏杂音
• 指在心音与额外心音之外持续时间较长的 音。
• 听诊时应注意其出现的时期、最响部位、 性、传导方向、强度与形态,以及与体位、 呼吸和运动的关系。
• 杂音的临床意义:收缩期杂音,舒张期杂 音,连续性杂音。
最响部位
• 与病变部位有关。 心尖部:提示二尖瓣病变。 主动脉瓣区最响,提示主动脉瓣病变等。 室间隔缺损的杂音在胸骨左缘3肋间最响 房间隔缺损的在胸骨左缘第2肋间最响 动脉导管未闭的杂音在胸骨左缘2肋间及附 最响。
听亦诊可内由容二:尖心瓣率区、开心始律,、心沿音逆、时额针外方心向音进、行心。脏杂音及心包摩擦音。
2-3 Ⅲ 3.5-4.5

左界 (cm)
5-6
7-9
心脏浊音界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
• 左心室增大(靴形心):常见主动脉瓣关 闭不全和高血压性心脏病,又称主动脉瓣 型心。
• 左心房与肺动脉段扩大(梨形心):常见 二尖瓣狭窄,又称二尖瓣形心。
第二心音 心底部 较高 较弱 较短,0.08S 在其后出现
心音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
➢心音强度的改变: 第一、第二心音同时增强或同时减弱 第一心音增强或减弱 第二心音增强或减弱 ➢心音性质的改变:钟摆律,胎心律。(见
于大面积急性心肌梗死、重症心肌炎等) ➢心音分裂:两个瓣膜关闭时间关大于0.03S。
第一、第二心音强度同时改变
房心室同时收缩时,则第一心音极强,称 “大炮音”。 • 第一心音减弱 见于二类瓣关闭不全、心肌炎、心肌病、心 肌梗死、心力衰竭等。
第二心音强度的改变
• 第二心音增强 主动脉瓣区第二心音增强见于高血压、动脉
粥样硬化等,肺动脉瓣第二心音增强,见 于肺动脉高压、二尖瓣狭窄等。 • 第二心音减弱 主动脉瓣区第二心音减弱,常见于主动脉瓣 狭窄伴关闭不全,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减 弱见于肺动脉瓣狭窄伴关闭不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左房及肺动脉扩大:
呈梨形,又称二
尖瓣型心。
常见于二尖瓣狭 窄。
(3) 右心室增大:
轻度--绝对浊音界增大 重度--相对浊音界向左右扩大 常见于肺心病、单纯二尖瓣狭窄等
(3) 双心室增大:呈球形,
心浊音界向两侧扩大, 且左界向下扩大,称普 大型心。 常见于扩张型心肌病、 克山病、重症心肌炎、 全心衰竭。
心尖部 → 肺动脉瓣区→主动脉瓣区 → 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 → 三尖瓣区
--心率 --心律 --心音 --额外心音 --杂音 --心包摩擦音
1. 心率
正常:
成人心率 60—l00次/min, 多数心率 70一80次/min, 儿童多在 100 次/min以上。
异常:心动过速—— 成人心率超过100次/min, 婴儿心率超过150次/min,
3、胸骨右缘第2肋间搏动:见于升主动 脉瘤或主动脉弓瘤
4、剑突下搏动:可见于右室肥大或腹 主动脉搏动
触 诊(Palpation)
心脏触诊方法: • 检查者常用右手,以全手掌、手掌尺侧
(小鱼际)或示指、中指触诊 • 查震颤常用手掌尺侧 • 查心尖搏动常用2-4指指腹
心脏触诊内容:
一、心尖搏动:
• 看不清心尖搏动时 • 检查抬举性搏(左室肥大的可靠体征)
二、震颤:(thrill)
• 概 念:震颤是指用手触诊时感觉到的一种 细小振动,又称猫喘。
• 产生机制: --瓣膜口狭窄、关闭不全、异常通道使 --血流产生漩涡,振动心壁或血管壁传至胸 壁所致 --震颤强弱与病变狭窄程度、血流速度和 压力阶差呈正比
震颤的分类
1.收缩期震颤: 出现在收缩期,随心 搏动而出现者
• 矮胖型--心脏横位心尖搏动可达 第4肋间
• 瘦长型--心脏呈垂位心尖搏动下移达 第6肋间
B、病理因素:
1) 心 脏 疾 病: 左 室 增 大: 心尖搏动向左下移位 右 室 增 大: 心尖搏动向左移位 但不向下移位 左右室增大: 心尖搏动向左下移位 伴有心界向两侧扩大 右 位 心: 心尖搏动在胸骨右缘第 5肋间
2 力度:适中
3 顺序:先叩左界,后叩右界,由下而上, 由外向内。
正常人心脏相对浊音界
右界(cm) 2-3 2-3 3-4
肋间 Ⅱ Ⅲ Ⅳ Ⅴ
左界(cm) 2-3
3.5-4.5 5-6 7-9
左侧锁骨中线距离前正中线为8-10 cm
1. 心脏因素
(1) 左心室增大:
呈靴形,又称主动脉
型心。 见于 AI、高心病。
正常心音有4个 : • 第1心音(S1) 第2心音(S2) • 第3心音(S3) 第4心音(S4)
S1 S1产生机制:
• 出现在心室等容收缩期, 标志着心室收缩的开始
Ø心室收缩,二、三尖 瓣突然关闭
三 、心包摩擦感:
触 诊 特 点:
• 部位在心前区,以胸骨左缘第4肋间明显 • 收缩期和舒张期皆可触及,收缩期更易触及 • 坐位前倾或呼气末明显。
叩 诊(Percusion)
• 叩诊要领: 1 手法: 病人坐位时,检查者板指与心缘平行 (与肋间垂直) 病人仰卧时,检查者板指与心缘垂直 (与肋间平行)
2) 胸腹部疾病:
向健侧移位: 一侧胸腔积液或积气 心尖搏动向健侧移位
向患侧移位: 一侧肺不张或胸膜粘连 心尖搏动向患侧移位
腹 部 疾 病: 大量腹水、腹腔巨大肿 瘤等,心尖搏动位置上移
2、心尖搏动强度及范围变化
A、生理情况:
➢ 胸壁增厚或肋间变窄时,心尖搏动 减弱,范围也减小
➢ 胸壁薄或肋间增宽时,心尖搏动强 范围也较大
➢ 剧烈运动或情绪激动时,心尖搏动 可增强
B、病理情况:
心尖搏动增强:见于左室肥大,甲亢、 发热、贫血
心尖搏动减弱: 心肌病变,心包、胸腔 积液或积气
负性心尖搏动:(inward impulse): 心脏收缩心尖搏动内陷
心前区异常搏动
1、胸骨左缘第2肋间搏动: 见于肺动 脉高压
2、胸骨左缘第3-4肋间搏动: 见于右室 肥大
听 诊(Auscultation)
心脏瓣膜听诊区:
1、 二尖瓣区: 位于左侧第5肋间锁骨中 线稍内侧
2、 肺动脉瓣区:在胸骨左缘第2肋间 3、主动脉瓣区 :在胸骨右缘第2肋问 4、主动脉瓣副区:在胸骨左缘第3肋间
又称Erb区 5、三尖瓣区: 在胸骨体下端左缘 6、其他部位: 如颈部、肩胛间区等
从心尖部开始,按逆时针顺序进行
2.舒张期震颤: 出现在舒张期,在心 尖搏动之后出现者
3.连续性震颤: 在收缩期及舒张期均有
心前区震颤的临床意义
时期 收缩期
舒张期 连续性


常见疾病
胸骨右缘第2肋间 主动脉瓣狭窄
胸骨左缘第2肋间 肺动脉瓣狭窄
胸骨左缘第3—4肋间 室间隔缺损
心尖区
二尖瓣关闭不全
心尖区
二尖瓣狭窄
胸骨左缘第二肋间 动脉导管未闭
心动过缓—— 心率低于60次/min。
2.心律 (cardiac rhythm)
正常心律: 正常成人心律规整 窦性心律不齐(sinus arrhythmia) 一般无临床意义。
过早搏动(premature beat):
❖ 听诊特点:在规则心跳基础上提前出现一 次心 跳,其后有—较长间歇
(代偿间歇)
心脏体格检查.
教学目的与要求:
1. 比较准确地叩出心界 2. 掌握第1、2心音产生机理、鉴别。
了 解其增强、减弱的意义 3. 熟悉杂音的产生机理、临床意义。掌 握听
诊要点,并能辨别收缩与舒张期杂音。 4. 熟悉常见心律失常的听诊特点 5. 正确测量血压,了解其变化的临床意义。
心脏体表投影
• 体型:
(4) 心包积液:
呈烧瓶形,
心浊音界随体位改变 而变化。
(5) 主动脉扩张及升主动脉瘤:
第l、2肋间浊音区增宽。
2、 胸腹病变
1) 胸腔占位性病变:患侧叩不出心界 健侧心界向外移
2)肺部实质性病变:如与心浊音界重 叠,心界叩不出
3)肺气肿时,心浊音界变小,甚至叩 不出
4)腹腔占位性病变:使膈升高,叩诊 时心界扩大
❖分 类:房性、室性、交界性
❖ 临床意义:可见于正常人与器质性心脏病
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
听诊特点: 1、心跳节律不一 2、心音强弱不一 3、心率脉率不一 (脉搏短绌 pulse deficit)
临床意义:常见于二尖瓣狭窄、冠心病、甲亢等。
3、心音 (Heart Soun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