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战略与核威慑

合集下载

核威慑的作用:一种康德式的观点

核威慑的作用:一种康德式的观点

核威慑的作用:一种康德式的观点[摘要] 核威慑通常被认为是确保国家之间恐怖和平的手段,但它或许不仅仅具有维持暂时和平的功能,还可能促进人类社会进步到一个更为完善的阶段。

康德在他的国际关系思想中,认为毁灭性战争危险的存在,对于永久和平的实现和人类社会的改善,是一个重要的条件,因为这能够促使人们产生推动国际社会进步的共同责任感。

但在他的时代,这个前提实际并不存在,而将核威慑“代入”康德的逻辑,我们可以认为,它对人类进入一个更为和平和理性的阶段具有重要意义。

尽管这样的逻辑还有不完善之处,但是相关的研究却不是没有价值的,因为国际社会的进步观念不应该———事实上也很难———从国际关系理论中排除出去。

[关键词] 核威慑;康德;进步在国际关系中,威慑意味着,“威胁对手:如果采取某项自己不愿意看到的行动,就将承担无法接受的代价;从而阻止对手采取这项行动。

”〔1〕核武器的特点是具有大规模杀伤性,因此,尽管“核武器并不是威慑概念的核心”,但是“在核时代,威慑具有以毁灭性报复相威胁的特点,这就使威慑的意义更加明确。

”〔2〕按照布罗迪(BernardBrodie)的观点,核武器本身,而不是核威慑战略,对于威慑来说更具有关键作用。

〔3〕核威慑主要是一种现实主义的理论,现实主义者在一些核心命题上观点基本一致。

在具有核武器,尤其是在具有第二次打击能力的情况下,理性的对手不会挑起核战争,因此,核威慑是避免全面战争的重要手段。

现实主义者的首要共识是,“核武器的主要目的是防止大国之间发生大规模战争。

它不仅要防止核战争,还要防止可能升级为核战争的常规战争。

”〔4〕例如,盖迪斯(JohnLewisGaddis)认为,冷战是人类历史上的一次“长和平”,导致美苏双方“不同寻常的谨慎的,是核威慑的作用”。

〔5〕而弗里德伯格(AaronL.Friedberg)在谈论后冷战时期的欧洲时也指出,武器和战争的毁灭性的巨大增长,是战争可能性显着下降的重要原因,至少在发达国家间是这样,这一点“在核炸弹出现之时达到顶峰”。

美军作战概念演进及其逻辑

美军作战概念演进及其逻辑

美军作战概念演进及其逻辑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美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军事力量之一,其军事作战概念的演进经历了多年的发展和变化。

从早期的传统陆海空作战到如今的综合作战概念,美军的作战理念一直在不断地完善和深化。

在二战时期,美军主要依靠陆海空三军的协同作战来取得胜利。

陆军主要负责地面战斗,海军主要负责海上封锁和支援作战,空军则主要进行空中打击和掩护任务。

这种传统的三军协同作战模式在二战中取得了辉煌的战绩,成为美军战争胜利的重要保障。

随着冷战的结束和军事技术的飞速发展,美国军事作战概念也逐渐发生了变化。

1990年代初,美国军方开始提出了“联合作战”概念,即各军种之间的密切合作和协同作战。

这种作战模式强调了各军种之间的互补性和协同性,力求以更高效的方式实现军事目标。

2001年的“9.11”事件彻底改变了美国的安全战略和军事作战模式。

美军在阿富汗和伊拉克等地展开了大规模的反恐行动,以打击恐怖主义势力为目标。

在这一过程中,美军逐渐形成了“综合作战”概念,即将传统的陆海空三军打通,实现信息化和网络化的全面作战。

综合作战概念强调了信息技术在作战中的重要性,提出了“信息优势”和“网络中心”等新概念。

美军通过建立现代化的信息化指挥系统,实现作战信息的实时共享和指挥决策的迅速反应。

美军还加强了特种部队和情报部门的作战能力,通过精准打击和秘密行动来实现更高效的反恐作战。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美军作战概念也在不断演变。

美国国防部提出了“全域作战”理念,即将陆地、海洋、天空、太空和网络等不同领域进行无缝连接和整合。

这种作战模式旨在全面应对多样化的安全挑战,提高美军的整体作战能力和灵活性。

美军作战概念的演进是一个不断完善和深化的过程。

从传统的三军协同作战到现在的综合作战和全域作战,美军不断吸取经验教训,不断优化作战理念和战术战略。

在未来的作战中,美军将继续发展和创新,以应对国际安全环境的挑战,捍卫国家利益和安全。

核威慑战略的博弈困境及中国的战略选择

核威慑战略的博弈困境及中国的战略选择

核威慑战略的博弈困境
及中国的战略选择
Dilemma of Nuclear Deterrence Strategy and China's Strategic Choice
于迎丽
冷战时期,核武器是美苏之间确保彼此威慑、保证安全的工具;冷战后,核武器在国家安全中的角色日益模糊。

新世纪中,经济全球化将各国日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非传统安全成为各国共同面临的更加具有紧迫性的威胁。

朝鲜核问题和伊朗核问题僵持难决的状态使得核扩散重新成为安全领域的热点问题。

美国“零核世界”的倡议再次扰乱了不平静的局势。

这种背景下,核武器是否仍能保证一个国家的长期战略安全?核威慑战略是否还有效?这个问题已经受到重视,但还没有一个令人满意的答案。

台后,这种讨论开始由!}罗斯外长拉夫罗夫高廖j梅德韦杰夫总统签署白总统发表美俄联合宣言.k统还保证“马上开始谈
E上保持了冷战日.这个和平掩盖彭城市的基础设施m厶十七匕:’:3卜爪矗
对核保护失去信任Iii加剧了核武器的水日益严峻,并对世界扩散基本上分为四j武库被分成了四个,国家的核技术、核厉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外交政策研究所。

核武器的军事战略与国际安全

核武器的军事战略与国际安全

核武器的军事战略与国际安全核武器是当今世界上最具威力和破坏力的武器之一,其拥有者对于世界的安全与稳定有着重要的影响。

核武器的军事战略与国际安全密切相关,它们之间的关系复杂而且敏感。

本文将探讨核武器在国际安全中的角色以及相关的军事战略。

1. 核武器的军事战略核武器的军事战略涉及到核威慑、核平衡和核打击能力等方面。

首先是核威慑。

拥有核武器的国家通过展示其核能力来威慑潜在的敌人,以保护本国的国家利益和领土完整。

核威慑理论认为,只有当敌人意识到发动核战争将会遭到毁灭性的回应时,才能有效地遏制核战争的爆发。

其次是核平衡。

核武器的存在导致了一种类似于“冷战”时期的平衡状态。

多个国家拥有核武器,它们之间的军事力量大致相当,形成了“相互保证毁灭”的平衡关系。

这种平衡关系意味着如果有一方发动核攻击,对方也能进行毁灭性的报复,因此双方都会谨慎行事以避免灾难性的后果。

最后是核打击能力。

拥有核武器的国家利用其核打击能力来反击敌人的威胁。

这种能力通过核武器的数量、射程和精确度等因素来体现。

核打击能力的存在使得其他国家在考虑与核武器国家发生冲突时需要更加慎重。

2. 核武器与国际安全核武器对于国际安全有着深远的影响。

首先,核武器的传播可能引发核扩散,使得更多的国家获得核武器。

这不仅会导致核军备竞赛的进一步升级,还增加了核武器落入恐怖分子或非国家行为者手中的风险。

因此,国际社会一直致力于通过条约和协议来控制和限制核武器的扩散。

其次,核武器的存在加剧了国际紧张局势和冲突的风险。

核武器国家之间的紧张关系可能导致误解和误判,进而引发不可预测的后果。

此外,核武器的存在也可能诱发其他国家对核武器的发展和获取,从而加剧地区的冲突。

然而,核武器也被一些国家视为国家安全的保证。

在某些情况下,拥有核武器被认为是一种自卫的手段,能够遏制他国的侵略。

例如,核武器被认为是某些国家防止敌对国家侵犯或干涉其内政的“唯一保证”。

3. 国际社会的努力与挑战为了维护国际安全,国际社会一直在努力限制和控制核武器的扩散。

威慑遏制战争的 事例

威慑遏制战争的 事例

威慑遏制战争的事例
在国际关系中,威慑是一种常见的战略手段,通过威慑来遏制
战争的爆发。

一个经典的例子是冷战时期的古巴导弹危机。

在1962年,苏联在古巴部署了导弹,威胁到了美国的国家安全。

美国总统
肯尼迪采取了坚决的立场,通过海上封锁和外交斡旋,向苏联施加
了巨大的压力。

最终,苏联同意撤回古巴的导弹,避免了一场可能
导致世界大战的危机。

另一个例子是印度与巴基斯坦之间的核威慑。

这两个国家长期
存在领土争端和敌对关系,但由于双方都拥有核武器,它们之间的
冲突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遏制。

双方都明白,如果发动战争,可能会
引发灾难性的后果,因此他们更倾向于通过外交和谈判来解决问题。

威慑遏制战争的原则也适用于个体层面。

一个人可能会通过展
现自己的实力或者威胁对方来遏制潜在的冲突。

这种情况在家庭、
工作场所甚至是国际关系中都普遍存在。

总的来说,威慑是一种有效的战略手段,可以遏制战争的爆发。

通过展现实力、施加压力或者制定明确的规则,可以有效地避免冲
突的发生。

然而,威慑也需要谨慎使用,因为过度的威慑可能会导
致对方的反弹,甚至激化矛盾。

因此,在使用威慑时,需要谨慎权衡各种因素,以确保最终达到和平稳定的目标。

美军二战后的历次战略调整

美军二战后的历次战略调整

七、灵活与选择参与战略
1995年3月,克林顿政府提出了“灵活与选择参与战
略”。
该战略围绕“打赢几乎同时发生的两场大规模地区冲突”的方针, 提出以海外军事存在和力量投送作为基本手段,以“和平时期参与、
威慑和防止冲突、战斗并获得胜利”作为美军的主要任务和军事行
动样式。 通过“提高人员素质、加强战备和现代化”等措施全面提高和加强 美国的军事实力,从而实现“促进稳定”、“阻止侵略”的国家军 事战略目标,维护美国惟一超级大国的地位。
The End
六、地区防务战略
1989年5月,布什政府正式提出地区防务战略。
该战略的主要内容是战略核威慑与战略防御、前沿存在、危机反应
和部队重建,其核心是全球威慑和危机反应。 具体表现为:以地区性军事强国为主要作战对象,重点准备打局部 战争;在军队建设上,缩小规模,提高质量,在维持战略威慑力量 的同时,突出常规部队建设,重点发展高技术武器装备;在兵力部 署上,缩减海外驻军和基地,在关键地区保持前沿存在;在战争准 备上,着重增强部队的随时动员、快速反应和重建能力。
21世纪美国的 军事战略调整
进入21世纪以来,美国的军事战略出现了自冷 战结束后最大规模的调整,其中基于信息化作 战的战略思想、联合作战思想、特种作战思想
尤其值得我们借鉴。
一、先发制人战略
先发制人战略指小布什上台后的政策。
先发制人战略:是指以强大的军事实力为支撑,以国家核心利益为
尺度,以绝对安全为目标,采取一种超前性和进攻性的战略态势, 在恐怖主义势力和“敌对国家”对美国产生实质性威胁前将之摧毁。 小布什积极主张实力外交,把军事安全放在了美国外交战略的首要 位置,主张以强大的军事力量,扩大的自由贸易和巩固的盟国关系 为基础,保持美国的霸主地位。外交政策表现出更强的进攻性、冒 险性和独断专行的倾向。

核威慑是否位重如初

核威慑是否位重如初

核威慑是否位重如初核武器无疑是20世纪留给本世纪最重要“军事遗产”,由其派生出的核威慑今天仍被认作是维系大国关系稳定和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支柱。

传统理论认为,威慑是使对方因惧怕不堪设想的后果而不敢采取行动,由于使对方受到确实存在的难以承受的报复行动威胁所产生的一种心理状态。

说穿了,核威慑是二战后美国和苏联两个超级大国在特殊时代上演的特殊的情景剧。

如今,时过境迁,今天再看核威慑,可发现许多变化,有必要重新认识核威慑。

核威慑的前提条件变了旧有看法认为,成功的威慑取决于多种前提条件:第一,双方都能在成本-收益基础上做出决策,并有能力对形势做出评估和对能力进行评价。

第二,威慑程度越高,侵略性行为就越能被制止。

第三,不管是防御者还是挑战者,他们的认知价值是一样或近似的,至少都认为避免大规模核冲突是最佳选择。

第四,双方关注的问题类似,这样使相互保证的信号易于被准确理解和认识。

第五,决策时对国内政治压力是不敏感的,国家必须是一个完整的理性决策行为体,国内利益集团与政治力量对威慑政策不会产生决定性影响。

第六,双方都能够对核武器的使用保持高度集中控制。

具备上述条件,威慑和被威慑才能真正确立起来。

基辛格也写道:“威慑要求把力量、使用力量的意志及潜在侵犯者对两者的估计结合为一体……如果其中任何一项等于零,威慑必然失败。

”这概括出传统威慑理论的三要素:力量、决心和信息传递,失去任何一方,威慑就不会有实际意义。

考察今天国际政治的威慑,我们发现:上述条件或不存在或模糊不清。

由于实力对比悬殊,不论是威慑方,还是被威慑方都不可能对形势做出详细评估。

海湾战争期间,美国多次发出核威慑信号,但对萨达姆·侯赛因领导的伊拉克来说,并没发挥多少作用。

萨达姆拒不从科威特撤军。

第二次海湾战争,萨达姆仍认为美国是虚张声势,依旧我行我素。

从美方来看,尽管数十万大兵压境,但它所施放出的威慑信号并没慑止危机升级,最后只能把众多士兵投入到实战。

核战略与核威慑

核战略与核威慑

PPT文档演模板
核战略与核威慑
朝鲜宁边核设施冷却塔
PPT文档演模板
核战略与核威慑
朝鲜地下核试验示意图
PPT文档演模板
核战略与核威慑
在国际舆论压力下 朝鲜一度炸毁了宁边核工厂的冷却塔
PPT文档演模板
核战略与核威慑
朝鲜重启核反应堆
PPT文档演模板
核战略与核威慑
朝 鲜 的 核 设 施 分 布 图
印度在1998年进行了5次核试验
PPT文档演模板
核战略与核威慑
地下核爆炸瞬间地面向上凸起
PPT文档演模板
核战略与核威慑
代号“笑佛”的核试验在地表留下的弹坑
PPT文档演模板
核战略与核威慑
坑”
PPT文档演模板
核战略与核威慑
目前世界主要国家核武器一览表
PPT文档演模板
核战略与核威慑
二、核战略与核威慑
核战略与核威慑
美国的后续 核试验
l 1946 年 7 月 1 日太平洋绍尔 群岛,比基尼 岛上空的核试 验。周边摆放 了 90 余 艘 航 船,目的是检 验核弹对水面 舰艇的破坏力。
PPT文档演模板
核战略与核威慑
•美国制造原子弹的曼哈顿工 厂
•投到广岛的铀弹“小男孩”
•投到长崎的钚弹“胖子”
PPT文档演模板
PPT文档演模板
核战略与核威慑
伊朗的核工厂
•伊朗纳坦兹核工厂的卫星照片
PPT文档演模板
•伊朗布什尔核设施核战略与核威慑
以色列的核能力
•迪莫拉核反应堆圆顶建筑.
l 美国“科罗娜”侦察卫星在1971年拍 摄的以色列内盖夫核研究中心
•可投掷核弹的战 机
PPT文档演模板

史无前例:中国为乌克兰撑核保护伞三大内幕

史无前例:中国为乌克兰撑核保护伞三大内幕

史无前例:中国为乌克兰撑核保护伞三大内幕中国的核战略出现了重大转变。

据媒体报道,乌克兰总统维克托·亚努科维奇于2013年12月3日至6日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了国事访问。

根据中乌双边关系最新发展及国际和地区形势的深刻变化,基于进一步深化中乌战略伙伴关系的共同愿望,决定全面推进两国政治、经贸和其他领域交流与合作。

其中,在中乌签署的联合声明中,第二大项明确提到“中方承诺无条件不对作为无核武器国家的乌克兰使用或威胁使用核武器,并在乌克兰遭到使用核武器的侵略或受到此种侵略威胁的情况下,向乌克兰提供相应安全保证。

”这是一条震撼世界的新闻,足以说明,中国已经完全转变了此前的保守核政策,开始承诺为其它无核国家提供核保护伞。

这既可为中国争得更多的军事盟友,又为已陷僵局的朝核问题或者伊核问题等带来了能使各方接受的转机。

这是史无前例的重大转变,也是中国在“有所作为”的新战略决策下的最新动向。

很多年来,由于中国采取保守的核政策,即自己只保有维持核威慑的最低限度的核武器,也承诺不对无核国家使用核武器,还拒绝为其它友好国家提供核保护伞。

在这个总体思想指导下,外媒猜测中国只拥有不超过250枚核弹头,最顶峰时也不过400枚。

这个数量,充其量也仅够中国维持最低限度的核威慑,既不能用来和美苏/俄进行军备竞赛,也不能用来保护和自己比较亲密的友好国家,如朝鲜、巴基斯坦、缅甸甚至伊朗。

无奈之下,这些国家也只有努力自强,凭借自己的能力自行发展核武器来抵御外诲。

所以,我们看到,那些原本与中国友好,又是西方国家打击欺凌对象的上述国家,无不绝地求生,尽力通过自行发展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以求自保。

于是,这也就诞生了现在是世界热点同时也是西方打击制裁对象的朝核危机、伊核危机等。

12月6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乌克兰总统亚努科维奇。

12月6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乌克兰总统亚努科维奇。

没想到的是,时过境迁,中国为其提供核保护伞的第一个国家,竟然不是上述任何国家,而是远在东欧的乌克兰。

国防教育知识点掌握常见的军事战略思想

国防教育知识点掌握常见的军事战略思想

国防教育知识点掌握常见的军事战略思想军事战略思想是国防教育中重要的知识点之一,对于了解和掌握这些战略思想,对于我们认识军事发展、国家安全和威慑战略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军事战略思想,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

一、不对称战略思想不对称战略思想是指军事力量之间存在明显的差距,弱势方在军事实力上难以与强势方直接对抗时,通过采取非对称战术和战略手段,利用对方的弱点,寻找对抗的突破口,实施袭扰、游击、策反等作战行动,以达到最大化利用有限资源,对敌方造成巨大伤亡和战略压力的目的。

不对称战略思想应用广泛,尤其在现代战争中,非传统战争形式如反恐、反叛等往往采取这种战略思想,其关键在于对敌方弱点的准确定位和利用。

二、核威慑战略思想核威慑战略思想是指国家利用核武器的存在,威胁对手,迫使对手放弃对核战争的扩散或使用,以确保自身国家利益和安全的一个战略思想。

核威慑战略思想的基础是核平衡的建立,即各个核大国都具有足够的核杀伤能力和报复能力,从而让对方不敢轻易发动核战争,以避免双方都遭受毁灭性打击。

三、灵活机动战略思想灵活机动战略思想是指军队在行动中灵活机动,利用优势兵力和装备,迅速调整战术方向和战斗方式,以迅速占领制高点或发起袭扰行动,实现战略目标的方式。

灵活机动战略思想的核心是充分利用现代科技的优势,以信息化战争手段提高军队作战效能,以高速机动、快速反击作战方式实施决战,具有时间突击和火力压制的特点。

四、地缘政治战略思想地缘政治战略思想是指通过分析和研究地理环境、政治格局和资源分布等因素,制定和实施相应的战略来维护和发展国家利益的思想。

地缘政治战略思想的核心是利用地理优势来控制战略通道和资源要地,增强自身国家的影响力和安全保障能力,通过建立战略联盟、开展地缘经济合作等手段实现国家利益最大化。

五、海上战略思想海上战略思想是指以海军力量为核心,通过利用海域的地理优势,控制海上交通要道和资源,保护本国海上利益和开展远洋行动的一种战略思想。

论中国核威慑战略思想

论中国核威慑战略思想

论中国核威慑战略思想[摘要]邓小平的核战略思想既继承并发展了毛泽东思想的核战略思想。

其主要内容为:有效的自卫防御战略;有限的核威慑战略;核不扩散战略;在服从国家建设大局的前提下,国防建设(包括核武器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战略。

[关键词]邓小平;核战略思想邓小平核战略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毛泽东核战略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全面系统地考察邓小平的核战略思想,对于丰富邓小平理论的研究,指导当今实践,具有积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本文根据邓小平时代中国发展、维护、运用核武器的实践,以及邓小平关于核武器的有关论述,同时与毛泽东时代的核战略相比较,来考察邓小平的核战略思想。

一、有效的自卫防御战略中华民族是一个热爱和平的民族,中国又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中国的战略是积极防御的战略,这就决定了中国的核战略是防御性的、自卫的。

中国自核研究开始,就确定了发展核武器战略的防御性和自卫性的原则。

‚中国发展核武器,是为了防御,为了保卫中国人民免受美国发动核战争的威胁。

‛‚中国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

‛[1]在所有的核国家中,只有中国承诺不首先使用核武器,中国不对任何无核国家和地区使用核武器。

而其它有核国家,在核力量的使用原则上,都有程度不同的保留。

有些核国家甚至只要遭受大规模的常规入侵,就要先发制人,使用第一次核打击。

在中国的核问题上,邓小平继承了毛泽东的核战略防御思想,并用以指导了中国新时期核军事建设,这首先表现在他提出了关于‚韬光养晦,决不当头‛的战略方针。

‚韬光养晦,决不当头‛是邓小平为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确定的一个重要的战略指导方针。

1982年6月29日,当外国客人希望中国成为不结盟运动的精神领袖时,邓小平回答说:‚这我不赞成。

千万不要想当什么头,兄弟关系、朋友关系比那个牢靠得多。

‛[2]1990年12月24日,邓小平再次强调中国‚千万不要当头,这是一个根本国策。

‛‚中国永远站在第三世界一边,中国永远不称霸,中国也永远不当头。

20世纪50年代美国政府关于核报复战略的内部争论

20世纪50年代美国政府关于核报复战略的内部争论

20世纪50年代美国政府关于核报复战略的内部争论 [摘 要]研究“核威慑”这⼀军事理念正式形成的50年代美国核战略的决策史,有助于认识今天再度得到强化的美国核战略态势。

有关档案⽂献显⽰,在军事战略领域⾸次正式将威慑理论付诸实践的艾森豪威尔政府,在“新⾯貌”战略特别是其中的“⼤规模报复战略”的具体实施问题上,⼀直存在严重分歧并为此展开了持久的争论。

这既是出于对美苏核军备竞赛所加剧的全⾯战争危险和美苏可能最终形成战略均势的深切担忧,也是因为该战略在扼阻地区冲突⽅⾯的明显局限性。

但由于对外部威胁的基本判断没有改变,加上现⾏战略的内在⽭盾,艾森豪威尔政府始终⽆法彻底改弦更张,只能作⼀些局部的修补,因⽽未能摆脱战略上的困境。

[关键词]核威慑;“新⾯貌”;⼤规模报复;杜勒斯;艾森豪威尔⼀ 1953年10⽉30⽇,艾森豪威尔正式批准题为《国家安全基本政策》的NSC162/2号⽂件,[1](p577~597)标志着战后美国军事外交战略的⼀次重⼤调整已经完成。

⽂件所确⽴的国家安全战略通常被称为“新⾯貌”战略,其核⼼内容有两点:其⼀,提出了“⼤平衡”的⽬标:“应付苏联对美国安全的威胁,同时避免严重削弱美国经济或损害美国的基本价值和制度”,即新战略必须兼顾外部“安全”与内部“繁荣”两⼤⽬标;其⼆,决定在军事上奉⾏以“核威慑”为理论基础、以原⼦武器为主要⼿段的“⼤规模报复”战略。

艾森豪威尔政府修订国家安全战略的指导思想是搞“⼤平衡”。

NSC162/2号⽂件试图通过倚重美国的战略优势尤其是核优势来平衡外部“安全”与内部“繁荣”这⼀对⽭盾,但⽂件对核武器的使⽤、威慑的对象和范围、关键地区与“灰⾊地区”的关系、全⾯战争与局部战争的关系等问题的界定相当模糊。

例如,在核武器使⽤问题上,⽂件既宣称“在敌对状态下,美国将把核武器看做是像其他军⽕⼀样能够使⽤的武器”,同时⼜承认,核武器具有很⼤的局限性,苏联核⼒量的增长可能消除美国原⼦⼒量“对苏联在边缘地区进⾏侵略的威慑效应”,“把诉诸全⾯战争作为对地区性侵略的制裁也越来越不可能”。

俄罗斯核威慑国家基本政策(2020年版全文)

俄罗斯核威慑国家基本政策(2020年版全文)

俄罗斯核威慑国家基本政策(2020年版全文)2020年6月2日,俄罗斯总统普京签署第355号总统令,批准俄罗斯核威慑国家基本政策(下称《政策》),该命令于当日生效。

《政策》共分4部分,分别是:概述,核威慑的本质,俄罗斯使用核武器的临界条件,以及俄罗斯联邦行政机构、其他国家机构和组织执行《政策》的任务与职能。

一、概述1.《政策》作为国防战略规划文件,反映出俄罗斯关于核威慑本质的官方观点,明确了可通过核威慑抵消的军事危险和威胁、核威慑原则以及俄罗斯使用核武器的临界条件。

2.慑止潜在对手、保护俄罗斯及其盟友免遭侵略,是俄罗斯最高优先事项之一。

俄罗斯将运用包括核武器在内的所有军事能力来慑止侵略。

3.《政策》汇总了政治、军事、战术、外交、经济、情报以及其他措施的策略。

这些措施在核威慑力量和手段的基础上实现,预防对俄罗斯及其盟友的侵略行为。

4.《政策》具有防御性,旨在将俄罗斯核力量维持在确保核威慑的水平,以确保俄罗斯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慑止潜在对手,保护俄罗斯及其盟友免遭侵略;在发生军事冲突时防止军事行动升级,并以俄罗斯及其盟友可接受的条件终止军事行动。

5.俄罗斯将核武器视为威慑手段,是极端情况下的必要措施。

俄罗斯会作出一切必要努力,以降低核威胁、防止国家间关系恶化诱发包括核冲突在内的军事冲突。

6.《政策》的法律基础是《俄罗斯联邦宪法》、国际法准则与法规、俄罗斯签署的国防和军备控制领域的国际条约、其他规章性法律法规,以及涉及国防和安全问题的其他相关文件。

7.所有参与实施核威慑的联邦国家机构、其他政府机构和组织均应遵从《政策》。

8.俄罗斯会根据影响国家防御体系的内部和外部因素,不断明确《政策》内容。

二、核威慑的本质1.当俄罗斯及其盟友受到侵略时,核威慑旨在保证俄罗斯对潜在对手实施不可避免的报复。

2.拥有战备力量和手段的俄罗斯武装力量保证核威慑。

这些战备力量和手段可在任何情况下使用核武器给潜在对手带来巨大损失,并使俄罗斯有意愿决定使用核武器。

第三节 我们的国防1、中国的核战略

第三节 我们的国防1、中国的核战略

第三节我们的国防1、中国的核战略备课人:王卫【教学内容】麒麟小学校本教材《国防教育》五年级教科书第21页。

【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的核战略是什么。

2、知道核战略是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的战略基石。

3、树立保卫世界和平的意识。

【教学重点】了解中国的核战略是什么。

【教学难点】知道核战略是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的战略基石。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知道中国的核战略吗?中国战略导弹部队的基本任务是遏制敌人对中国使用核武器和发动战争,在敌人对中国发动核袭击时,遵照统帅部的命令,独立地或与其它军种的战略部队实施对敌有效的自卫反击,打击敌人的重要战略目标。

如果用一句话概括:中国奉行的是有限自卫反击核战略。

说得具体一点就是有限威慑、有效自卫、重点反击。

有限威慑所谓有限威慑有两层含义。

一是适量发展,数量有限。

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主要精力物力是发展经济,不可能也无必要和超级核大国在数量上争高低。

二、进一步认识有效自卫有效自卫,其一,中国核战略的本质是防御和自卫,也只有中国真正体现了这一本质。

只有中国作出了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承诺,只有中国郑重宣告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对任何无核国家和地区使用核武器。

而其他核国家在各自的核力量使用原则上都程度不同地保留,有的甚至声称只要遭受大规模常规入侵就要使用第一次核打击,都程度不同地用核武器对无核国家和地区施加核威慑。

其二,核力量必须精干有效,确实能起到威慑和有效自卫作用。

这就要求在数量有限的情况下,在小型化、固体化、机动化、自动化方面不断有所突破;做到远、中、近,陆、海、空配套发展;做到采取多种手段,严密防护,提高生存能力和作战能力,能藏能抗能打;做到建设一支精干配套、高效合成的战略导弹部队,充分发挥人的素质优势;做到在高技术战争条件下能够用战略导弹核力量打运动战、游击战……重点反击中国核力量的使用原则是:在中国遭核攻击后立即对敌方实施后发制人的反击,并以有效的核报复手段慑止可能发生的核战争。

核战略是指筹划和指导国家什么发展和运用的方略

核战略是指筹划和指导国家什么发展和运用的方略

核战略是指筹划和指导国家什么发展和运用的方略核战略,筹划和指导国家核力量建设与运用全局的方略。

按方式分为核威慑战略、核实战战略、核防御战略、核力量建设发展战略以及核军备控制战略;按性质分为进攻性核战略和防御性核战略等。

扩展资料:
核战略主要任务是研究和解决核力量建设和运用的方针、原则;分析核战争爆发的可能性及条件,核战争的特点、样式和作战方法;研究核打击目标的选择和运用,核力量的指挥与控制,以及对核战争的心理准备,核军备控制等。

核战略受政治、军事、经济、科学技术、地理和文化等因素的制约明显,从属于国家战略和军事战略并受其指导,是同时具有国家战略、军事战略和军种战略特性的三位一体的特殊战略类型,在军事战略中具有核心与基石的作用。

关于进一步提高我军战略威慑和反击能力的构想

关于进一步提高我军战略威慑和反击能力的构想

关于进一步提高我军战略威慑和反击能力的构想先进的技术与武器装备的发展,既是新军事革命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推动新军事革命的主要动力,更是进一步提高我军战略威慑和反击能力的重要因素。

不断创新的军事技术和武器装备,是实现新军事革命的物质基础和技术前提;有了先进的技术和武器装备,新的军事理论和新的体制编制才能出现,战略威慑才能形成。

然而,在军事发展进程中,作战理论和作战方法的创新,又会对军事技术和武器装备的发展提出新的需求,并带动和指导军事技术和武器装备的发展,从而提高我军的反击能力。

因此,本人认为,要提高我军战略威慑和反击能力,一定要满足对军事技术和武器装备的需求,制定与之相适应的军事技术和武器装备发展战略,并通过对原有的国防科技工业体系的不断调整改革,建立起一种全新的武器装备发展体系。

具体措施如下:1、进一步加强我军的核力量。

当今世界,核力量仍作为最重要的战略威慑力活跃在世界军事舞台上,谁具备了强大的核力量,谁就具备了强大的威慑和反击能力。

他国就不敢轻易威胁侵犯。

实质上,核威慑战略是一种"攻心术",它给敌人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由此遏止核战争的爆发。

当然,核威慑战略不是万能的、永恒的,它不能保证永远奏效,永远不发生核战争。

但在今天"相互确保摧毁"的核均势下,核威慑战略还是行之有效的。

而我国已定型的第一代战略核导弹相当于发达国家60年代的水平,在研的第二代战略核导弹,其整体性能也仅相当于发达国家70年代的水平。

目前,我核导弹还达不到高技术下进行战略威慑的要求。

由于受技术水平所限,我军目前不具备陆上机动发射能力,缺乏远程战略轰炸机,战略核潜艇缺乏实战能力。

因此,没有形成三位一体的实战能力和战略核威慑力量。

另外,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及其在军事上的应用,新一代战略威慑武器将应运而生,如控制未来战场的新概念武器等。

在这一方面,我军面临的挑战更为严峻。

因此,加强我军的核力量迫在眉睫。

中国冷战时期核战争预案

中国冷战时期核战争预案

面对核威慑中国如何进行战役核反击准备中国应加强自己的战役核反击力量建设自从核武器问世以来,每一场局部战争和武装冲突都笼罩在核威胁的阴影下。

因此,对于核国家来说,随时作好战略性核反击战役的准备,是限制战争的范围和手段的根本保障。

战略性核反击战役是局部战争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战略导弹部队是威慑敌大规模杀伤武器袭击的有效手段,在敌已经进行大规模杀伤武器袭击后,战略导弹部队将发起战略性核反击战役制止敌方进一步扩大战争。

战略性核反击战役,是指战略导弹部队按统帅部的统一意图和计划,为制止敌的大规模杀伤武器袭击,所实施的在打击目标和时间上协调一致的若干次核突击的总和。

战略性核反击战役按规模可分为战略导弹集团军战役、战略导弹集团军群战役;按时间顺序可分为首次战略导弹集团军战役、尔后战略导弹集团军战役。

核反击战役参战兵力包括战略导弹部队、战略核潜艇部队、轰炸航空兵和特种部队。

其中战略导弹部队是核反击战役的主力,战略核潜艇部队是战役预备队,其它军兵种担负辅助核突击任务。

核反击战役使用的兵器包括固定阵地战略导弹、陆上机动战略导弹、海基战略导弹、空射核导弹和特种核武器组成。

这些核武器在射程、威力、生存能力、反应速度、突防能力方面有各自的优长,因此只有分工合作、协同作战才能完成复杂艰巨的核反击任务。

传统威胁冷战时期,中国曾多次受到核战争威胁。

在50年代中国研制核武器之前,在朝鲜战争中、越南抗法战争中的奠边府战役期间、中国东南沿海军事斗争期间,甚至包括中国审判在中国境内被击落的美国间谍飞行员时,美国曾多次威胁对中国投掷原子弹。

60年代中苏交恶,特别是1964年中国成功研制出原子弹前后,苏联也曾计划过用核武器袭击中国核武器试验基地。

对此,中国建立了三位一体的核力量,并宣布中国的核武器仅用于自卫,不首先使用核武器,不对无核国家使用核武器的有限核政策。

虽然中国核力量远比美、苏弱小,但由于美、苏对抗是当时世界的主要矛盾,冷战期间美、苏国力此消彼长,双方中弱势的一方都希望借助中国平衡对方力量。

7核战略与核威慑

7核战略与核威慑
美国情报机构1990年报告称南非正在生产核武器,并评估称以色列 已经拥有200枚核弹头,尽管以色列从未证实,同时也并未否认它 是否拥有核武器。
南非后来在联合国的监督之下终止了其核武器项目计划。
1993年3月24号,德克勒克总统宣布南非已经制造出了核武器并称 这个装置在1991年7月10号(南非加入了NPT)之前已经被销毁了。
核武器具有很大的威慑作用。一旦有效拥有,他国便不敢对你实施“亡国灭种”。 核武器在发射架上的作用要远比发射出去时大。在核平衡的条件下,核武器的象征
作用越来越大于其实战作用。 核威慑与核讹诈的区别在于:如果对手超越底线,你是否真的会动手? 在目前的核国家中,对中国真正构成核威胁的国家只有美国。因为日本没有能力、
迄今为止,南非是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成功制造出核武器而后又自 动放弃的国家。
5
日本是无核国家吗?
日本的核聚变技术研究位居世界科技最前沿,计算机仿真核爆能力也在强国之列, 在关键的运载技术方面也已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更为重要的是日本有充足的核原料 储备。
日本借口解决核电站原料供应,已从欧洲购进超过50吨的钚和40吨的浓缩铀,是亚 洲储存核物质最多的国家。伦敦国际战略研究所指出,遍布日本国内的快速增殖核 反应堆,可有效提炼可裂变的核材料钚-239。
作 业 标 准 记 得牢, 驾轻就 熟除烦 恼。2020年 10月 30日 星期五 2时18分 58秒14:18:5830 October 2020
好 的 事 情 马 上就会 到来, 一切都 是最好 的安排 。下午 2时18分 58秒下 午2时 18分14:18:5820.10.30
专 注 今 天 , 好好努 力,剩 下的交 给时间 。20.10.3020.10.3014:1814:18:5814:18:58Oct-20

威慑战略主要表现手段有哪几种

威慑战略主要表现手段有哪几种

威慑战略主要表现手段有哪几种
1、威慑战略主要表现手段有:舆论战、心理战、法律战、(经济战)、封锁战、武器试验、军事演习等。

2、威慑战略是指主要着眼于使对方由于顾及可能招致无法承受的报复而不敢发动战争的战略。

"威慑"战略的目的是以非战的方式慑服对方,以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或以较小的代价,获取较大的战略利益。

首先确立现代"威慑"战略的是美国。

战后几十年来,尽管美国的军事战略几易其名,但"威慑"始终是其国防政策的核心。

现代西方军事威慑主要分核威慑和常规威慑两种。

核威慑是威慑战略的基础,目的是使对手在面临战争时谨慎从事,以达到遏止战争和控制战争升级的作用,常规威慑是威慑战略中比较"灵活"的部分,常规威慑力量既可以用于"威慑",又可以用于实战,特别是对于小规模冲突的威慑作用是核力量难以比拟的。

在"核时代",威慑战略思想在西方已处于突出地位。

核武器在核战争中的作用是什么?

核武器在核战争中的作用是什么?

核武器在核战争中的作用是什么?一、战略威慑作用核武器作为当今世界最强大的毁灭性武器,其最重要的作用之一就是战略威慑。

核武器的强大杀伤力和毁灭性特点,使得拥有核武器的国家能够通过威胁对手使用核武器来达到威慑的目的。

这种威慑力使得核武器拥有国具备了更大的谈判筹码,能够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的影响力。

比如,在古巴导弹危机中,苏联的核武器威慑成功地阻止了美国的军事干预,避免了一场核战争的爆发。

二、保卫国家安全核武器作为国家的“终极保护伞”,可以用来保卫国家的领土完整和国家安全。

拥有核武器的国家拥有了极强的打击能力,任何试图侵犯其领土和利益的国家都不敢轻举妄动。

对于拥有核武器的国家来说,核武器的存在就意味着任何军事冒险都要承担巨大的代价,这有效地遏制了战争的爆发。

同时,核武器还可以用来回应外来威胁,保卫国家的主权和利益。

例如,在朝鲜半岛问题上,朝鲜通过拥有核武器来保证自己的安全和地位,避免了外来势力的干涉。

三、对抗核威胁在核战争中,核武器的一个重要作用是对抗对手的核威胁。

如果一个国家面临核武器的威胁,拥有核武器可以作为回应手段,使对手陷入“互不侵犯,互不干预”的战略平衡。

这种平衡状态可以保持相对的和平,避免核战争的爆发。

同时,核武器还可以用作反制手段,对抗对手的核威慑。

例如,在冷战期间,美苏双方都采取了相互威慑的策略,保持了一定程度的战略平衡,避免了直接对抗。

四、科技发展的推动者核武器的研发和使用推动了科技的发展。

核武器是当代科技进步的重要推动者之一,它的研发过程涉及了众多前沿科技的突破。

核武器的制造需要先进的物理学和工程学知识,能够推动相关科技的发展和应用。

同时,核武器的研发也促进了各国的军事技术竞赛,激发了各国军事科研机构的创新能力。

因此,核武器在一定程度上也成为了科技发展的催化剂和检验标尺。

总结:核武器在核战争中发挥着多重作用,包括战略威慑、保卫国家安全、对抗核威胁以及科技发展的推动。

然而,核武器的使用和存在也带来了巨大的危害和风险,它们的杀伤力和后果不可忽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 1964.10.16)
•32
中国第一颗原子 弹爆炸的效应物
•33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模型 )
•中中国国第第一个一核个武核器武研器制基研地制( 基地(青青海海金银金滩银)滩)
•青海“原子城”爆轰实验场的半掩埋式车间
•34
中国第一颗氢弹( 1967.6.17)
•“两弹”元勋邓稼先 (1924—1986)
核研究
南非的铀资源非常丰富。美国政府最新解密文件披露,以色列和南 非政府曾于1979年在南极北部的一个海面平台上联合实施了一次核 试验。美国人造卫星于1979年9月22日侦测到的一次神秘爆炸实际 上是一次核试验。
美国情报机构1990年报告称南非正在生产核武器,并评估称以色列 已经拥有200枚核弹头,尽管以色列从未证实,同时也并未否认它 是否拥有核武器。
日本借口解决核电站原料供应,已从欧洲购进超过50吨的钚和40吨的浓缩铀,是亚 洲储存核物质最多的国家。伦敦国际战略研究所指出,遍布日本国内的快速增殖核 反应堆,可有效提炼可裂变的核材料钚-239。
日本从国际原子能机构的监控下“偷”出核物质,只需要一周时间即可造出用于实 战的核弹。
雄心勃勃的日本人甚至计划在21世纪登月,从蕴藏丰富的月球上取回氘和氚,而氘 和氚恰恰是制造氢弹的主要材料。
日太平洋绍尔
群岛,比基尼
岛上空的核试
验。周边摆放
了90余艘航
船,目的是检
验核弹对水面
舰艇的破坏力

•23
•美国制造原子弹的曼哈顿工 厂
•投到广岛的铀弹“小男孩”
投弹的B-29飞机“伊诺拉·盖伊” •投到长崎的钚弹“胖子”
•24
•广 岛
•广岛, 1945年 8月6日
•长崎1945年8月9 日
•长崎
1. 核武器是一种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2. 中国反对使用核武器; 3. 中国发展有限的核武器完全是为了防御
和自卫; 4. 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中国不首先使
用核武器;不对无核国家和地区使用或 威胁使用核武器; 5. 中国发展核武器的目的是为了打破核垄 断,并最终消灭核武器。 • (相关图片)
•31
•中国首次空投氢 弹
的目的。
•19
•美国向日本投掷核弹的同型号飞 机
三、美国的核战略
美国核武器的生产和试验情况(图) 美国是目前唯一采取进攻性核战略的国家。 俄罗斯由于其国家经济实力的原因,核战略已经由进攻
变成了防守。 美国发展核武器的目的是为了使用核武器,讹诈、威胁
或消灭他国。美国在其认为必要的情况下,会首先使用 核武器,而且会不受限制地使用核武器。 美国也是目前唯一将核武器用于过实战的国家
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国对日本广岛和长崎的核轰炸。右下图是长崎遭袭瞬间 。
•25
遭受原子弹轰炸前后的广岛
•26
被夷成废墟的广岛
•27
广岛遭袭后的标志性建筑 •28
被原子弹轰炸后的广岛
•29
•受害者的五官在核爆炸的瞬间全被烧 毁
原子弹的受害者
•30
•中国首次原子弹爆炸
四、中国的核战略
中国的核战略是一种防御性的核战略 中国认为:
•10
朝鲜重启核反应堆
•11
•12
朝鲜的核设施分布图
巴基斯坦成功进行核试验
1998年5月28日,为了抗衡印度的核试验,巴基 斯坦成功地进行了核试验,这志着巴基斯坦成 为拥有核力量的国家之一,也使得巴基斯坦可 以继续在克什米尔问题上与印度抗衡。
右上角是巴基斯坦为庆祝核试验成功而发行的 纪念邮票。
•20
美国的核试验
1945年7月16日, 美国新墨西哥州阿 拉莫戈多附近,第 一颗原子弹“三位 一体”准备试爆。
•21
美国第一颗原子弹试验后的现场
美国科学家“ 原子弹之父” 奥本海默( 左三)与曼 哈顿工程军 方负责人格 罗夫斯将军 (前中)在 核爆炸后的 现场。
•22
美国的后续 核试验
1946年7月1
•6
武器级的钚
核武器专家们把钚-239丰度大于93%%的钚定义为“武器 级钚”,丰度低于93%%、高于82%%的钚定义为“反应 堆级钚”,5-10公斤的武器级钚就能制成威力相当于美 国投在广岛的原子弹。
•7
朝鲜宁边核设施冷却塔
•8
朝鲜地下核试验示意图
•9
在国际舆论压力下 朝鲜一度炸毁了宁边核工厂的冷却塔
南பைடு நூலகம்后来在联合国的监督之下终止了其核武器项目计划。
1993年3月24号,德克勒克总统宣布南非已经制造出了核武器并称 这个装置在1991年7月10号(南非加入了NPT)之前已经被销毁了 。
迄今为止,南非是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成功制造出核武器而后又自 动放弃的国家。
•5
日本是无核国家吗?
日本的核聚变技术研究位居世界科技最前沿,计算机仿真核爆能力也在强国之列, 在关键的运载技术方面也已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更为重要的是日本有充足的核原料 储备。
•2
伊朗的核工厂
•伊朗纳坦兹核工厂的卫星照片
•伊•3朗布什尔核设施
以色列的核能力
•迪莫拉核反应堆圆顶建筑.
美国“科罗娜”侦察卫星在1971年拍摄 的以色列内盖夫核研究中心
•可投掷核弹的战 机
•4
南非的
•1993年7月,南非在 IAEA的监督下进行试验 轴灌注
•南非喀拉哈里沙漠里 的瓦斯却普军事试验场
•35
中国核弹模型
•36
•无私奉献的地 方
•37
青春无悔
•吊装中的核装置
死神 亲吻过的土地
•38
永远不能诉说的
秘密
•39
生命力极强的马兰
核战略与核威慑
2020年5月31日星期日
一、拥有核武器的国家
目前全世界公开声明拥有核武器的国家
• 美国、俄罗斯、英国、法国、中国、 • 印度、巴基斯坦、朝鲜
未公开宣布,但拥有核武器(能力)的国家
• 以色列、南非
被认为具有核能力或正在研制核武器的国家
• 日本、伊朗
目前世界主要国家核武器一览表
•13
印度在1998年进行了5次核试验
•14
地下核爆炸瞬间地面向上凸起
•15
代号“笑佛”的核试验在地表留下的弹坑
•16

•17
目前世界主要国家核武器一览表
•18
二、核战略与核威慑
核战略是指一个国家发展核武器的最终目的,包括发展 核武器的目的、数量、使用原则和对核武器的态度。
两类核战略:进攻性核战略与防御性核战略 进攻性核战略的代表:美国和前苏联 防御性核战略的代表:其他各国 核威慑指利用核武器的吓阻作用,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