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连万家》教学反思.
信息传递改变着我们的生活课后反思
第一篇信息传递改变看我们的生活课后反思《2020通信连万家教学反思》反思一通信连万家教学反思我执教的《通信连万家》第二课时,是四年级《品德与社会》的一个主题教学内容。
要做到准确定位,真不是件容易的事。
从最开始到现在的教学设计,内容修改了多次,走了很多弯路。
回头看看,都源于自己对单元目标和本课目标的模糊,缺乏主题单元教学的意识,就容易把单元内的几课内容上混淆。
最后,在自己对教材的反复理解下,才明确本课的教学目标是感受通信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知道现代通信方式及特点,并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通信方式。
本课分两个课时上,第二课时主要解决懂得并遵守通行的基本礼貌和相关法律法规。
树立主题单元教学意识,才能准确定位教学目标,才能优化课堂结构,提高教学质量。
反思二通信连万家教学反思我觉得本课比较成功的地方在于:1、回归生活,提升已有生活经验在现代社会,通信与我们生活已经息息相关,尤其是生活条件比较优越的城市里,孩子们对通信方式已经比较熟悉,但是这并不能等于孩子们就关注了通信。
遵循"品德与社会课程提倡回归生活”,关注儿童"生活经验"的理念,教学中, 我设计从学生最熟悉的通信方式—打电话说起,由近及远,再把视角投向其他的通信方式,带领学生回到他们熟悉的生活中,回顾日常生活中的通信经历,调动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从学生的生活中提取教学素材,引导他们发现生活中没有很好关注的或关注不够的东西从而感受通信与当代人的生活息息相关, 对学生生活经验进行有效的提升。
2、探究学习,激活思维火花《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指出,在教学过程中应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让学生调查了解家人常用的通信方式,并将来自全班51个家庭的调查结果汇制成统计图表,引导学生在调查了解通信方式的过程中,在已有经验的交流中,观察、发现,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激发探究的欲望,并且让学生主动去思考,去研讨,把寻找答案的权利交给了学生。
《通信连万家》教案设计优选版
版《通信连万家》教学设计教学过程:一、导语:中国是个具有五千年悠久和灿烂文化的文明古国,祖先为我们留下了丰富而又宝贵的文化遗产,丰富而又韵味的语言就是其中之一,成语是这个语言宝库中的瑰宝。
那么就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它们都是些什么样的瑰宝。
二、赏宝——鉴别赏析1、回忆一下,六年级积累与运用中所学过的成语。
你知道它们都有哪些特点吗?l 估计学生回答含有反义词的成语,含有叠音词的成语,含有方位词语的……师:大家很善于观察,这些成语结构形式很有趣,把它们放在一起便于记忆。
(板书——结构形式)老师这里还有一些宝贝,大家看看都有些什么特点呢?2、读一读,想一想。
看看这些成语有些什么特点?如雷贯耳暴跳如雷挥汗如雨掌上明珠唇枪舌剑酒囊饭袋口若悬河鼠目寸光l 指名说。
l 估计学生能体会到这些词语运用了比喻手法。
师:也还是来举例说明一下,把什么比作什么?这样的特点又有什么好处呢?师:其它的词语你们也都用了比喻的手法吗?说一说,它们分别是把什么比作什么?如鼠目寸光掌上明珠暴跳如雷挥汗如雨3、看看这些成语表达意思的方式上又有什么特点?千钧一发怒发冲冠响彻云霄万无一失l 默读,小组讨论,请两位同学说一说l 估计学生能体会到这些词语运用了夸张手法。
师:能不能举例说明一下,它们是怎么把意思夸大来说的l 若学生说的是“怒发冲冠”;师:看气得头发都竖起来了,顶起了帽子,这怒气是大到极点了!多么形象啊!若学生说的是“千钧一发”;师:对呀,那么重的重量系在一根头发丝上,还不马上要掉下来,这样来表达情况危急的意思别具一格。
……齐读下列在词语的构成上都使用了夸张手法的成语。
千方百计九牛一毛立锥之地入木三分披星戴月平步青云小结:成语使用了夸张的手法,确实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而且还非常形象。
像这样使用了夸张的成语还有很多很多。
(板书:表意方式——夸张)l 小结过渡:当然,也有些成语中既用了夸张,也用了比喻的手法;如:弹丸之地、九牛一毛等。
(板书:表意方式——比喻)成语的确十分有趣,无论是它的词语的构成,还是它的意义,以及它的语言形式,都充分显示了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
四年级下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通信连万家人教新课标
四年级下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通信连万家人教新课标《通信连万家》一课的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我能本着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基础,以学生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体验活动为主要形式,以生活性、实践性、活动性来构建多彩的品德课堂。
教学中我努力和学生们共同营造一个生活味十足的课堂,在这样一个“生活课堂”中,师生在平等的氛围中共同感知、共同探索。
但是,冷静反思我昨日的品德课堂教学,我的教学还存在许多不足,最突出的是存在着这样的两“重”和两“轻”:1、重视教学流程,轻视课堂生成。
学生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课堂教学过程中依旧会有太多的不确定因素,课堂教学中随时会发生意外,然而本节课我更多的是重视教学流程,轻视课堂生成。
仅仅把它看成教学过程中的“节外生枝”,对之或是熟视无睹,或是草率了断,与那些有价值的“生成”擦肩而过。
譬如:在“联系生活,选择通信”中引导学生比较生活中常用的通信方式有什么优点和不足时,对于学生那些出乎意料的回答,没有及时引导学生去分析、探究并尝试解决。
教师要大胆打破预设的框架,教师不能受自己教案的限制,而应抓住课堂中“稍纵即逝”的生成性资源,对学生的意外回答,通过适时赞赏尊重学生提出的每一个问题,及时激发、保护学生对事物的好奇心、求知欲。
这样的教学评价有利于学生个性化发展,是新课程所倡导的,也是真实的和有生命力的。
2、重视活动形式,轻视实际效果。
品德与社会课是一门以学生社会生活为基础的综合课程。
教学要通过学生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实现。
在本节课教学中,我设计了小组交流、猜一猜和结伴旅游活动。
小组合作交流本来应该是教师鼓励学生在小组或群体中互相沟通,共同探讨,交流学习经验、体会,共同完成学习的过程。
由于担心课堂教学时间紧张,为保证课堂秩序的稳定,教学进程的顺利进行,在这一活动上没有争取让每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没给学生提供充裕的交流时间。
没有一定的时间,交流将会流于形式。
表面上看起来热热闹闹,实则收效甚微。
通信连万家 反思
《通信连万家》教学反思
杨海欣
《通信连万家》一课是人教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一课内容。
主要是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通信方式以及通信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
切合课程标准中“知道现代通信的种类和方式,学会一些常用的通信方法,感受通信与人们生活的关系”的要求。
回顾教学过程,我有以下感受。
本课的内容贴近生活实际,利于开展教学。
现在,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电脑、电话在本地基本普及,学生接触的机会很多。
因此,课前我布置调查问卷,请学生列举常用的通信方式,说一说选择的理由。
课上,学生在小组内进行了充分讨论,并且将通信方式准确的分为两类。
遵循“品德与社会课程提倡回归生活”的理念,我让学生分组表演利用恰当的通信方式来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主要是引导学生学会在实践中来运用通信方式。
“课程以儿童生活为基础”,来源于生活,也要应用于生活实践。
《通信连万家》教学案例与评析.
《通信连万家》教学案例与评析教学内容:人教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第 11课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通信的发展,知道现代通信的种类和方式,比较不同通信方式的特点,学会选择适当的通信方式与自己的同学、亲友进行通信联系。
2、情感与态度:感受现代通信的迅猛发展,以及给生活带来的无限便捷,体验通信愉悦 , 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3、过程与方法:通过调查访问、情境辨析、链接生活尝试选择等活动,让学生体验通信的发展,了解不同通信方式的特点。
教学准备1、学生课前调查古时候以及爷爷、奶奶小时候人们的通信方式,并与现代通信方式进行比较体验。
2、课件制作。
执教说明:浙江省小学品德骨干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培训期间,培训班学员蔡健敏在杭州市文三路小学借班上示范课,本教学案例据此整理而成,并作简要评析。
实录与评析一、对比体验激兴趣1、创设情境,对比体验。
情境一:王母娘娘准备举行蟠桃盛会,打算让孙悟空去邀请天上各路神仙赴会。
孙悟空会怎样邀请联络呢?情境二:爷爷过六十大寿,如果爸爸让你邀请远在各地的亲朋好友,你该怎样邀请联系呢?2、学生交流后,教师揭示课题。
同学们,看来凭借现代通信,我们可以比孙悟空更加神通广大,今天让我们来聊一聊通信的话题。
(评析 :将学生喜欢的神话人物孙悟空引入课堂,巧妙地创设对比情境,通过孙悟空与现代通信的比较,让学生深切体验现代通信的神通广大,激发学生对通信的探究兴趣二、追溯历史悟发展1、同学们,在古时候,人们既没有现代通信设施,又不会像孙悟空那样腾云驾雾,那他们是怎样通信联系的?生 1:我知道古人喜欢用飞鸽传书来联系,就是将信件拴在鸽子腿上,由鸽子来传递信息。
生 2:说起飞鸽传书,我作适当补充,我查阅过一个资料,唐代著名宰相张九龄最喜欢用这种方式和亲朋好友联系。
师:那你们觉得飞鸽传书有什么缺点吗?生 3:飞鸽传书,只能近距离的传递,如果太远,鸽子就难以传递了。
生 4:飞鸽传书的速度也比较慢,如果遇到紧急情报,可能就要被耽搁了。
品德与社会教案《通信连万家》
品德与社会教案《通信连万家》第一篇:品德与社会教案《通信连万家》品德与社会教案:通信连万家教案背景:《通信连万家》一课是现代生活与现在科技的结合。
课程体现了源于生活,高于教材的特性。
是根据课程标准中“知道现代通信的种类和方式,学会一些常用的通信方法,感受通信与人们生活的关系”内容编写的。
教学课题:通信连万家教材分析:本课有许多现代科技知识性的内容,相对品德课而言,它浓浓的品德味道比较的淡,而现代生活感和时代的科技感比较的强烈,给学生的是各种感官的刺激。
趋向于品德课另一特点——综合性。
如何把握综合性,提高品德课的实效性,在对孩子的知识基础和学习经验进行分析后,我认为这节课在知识上主要是让孩子们了解通信的发展,知道现代通信的种类和方式。
在情感目标上,让孩子们能感受到现代通信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现代生活离不开通信;离不开高科技的支持;并且利用它增进与他人的交往和情感。
在行为目标上,让孩子们学会选择不同通信方式,与自己的亲友进行通信联系。
因为有些家庭没有电脑和网络,不会用电子邮件和QQ聊天。
对他们来说,知道这些高科技通信工具的存在和使用还是非常必要的。
为他们今后打开世界的窗口埋下伏笔。
教学方法:课前调查法、兴趣点燃法、合作探究法、亲身体验法。
教学过程:一、调查反馈交流——感受通信与生活息息相关1、找找生活中的通信方式师:同学们,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化的社会,当无法面对面交流信息时,人们会通过各种方式传递信息,这就是咱们常说的通信。
在前几天,我请同学们就通信方面的情况进行了调查,你们完成了吗?【板书:通信】师:那,你们了解到在生活中,人们使用的通信方式有哪些呢?(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板书学生生活中接触到的通信方式,学生没有谈及的,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适当补充。
)【板书:打电话发传真发电子邮件寄信特快专递 QQ 发短信寄包裹……】师:你们知道的通信方式这么多!那你,还有你的家人常用哪些通信方式呢?课前,同学们把调查表交给了我,我已经把大家调查的结果统计出来了。
四年级下品德与社会教案通信连万家人教新课标
《通信连万家》教学设计教材分析《通信连万家》是人教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
通过本课的教学,让学生知道现代通信的种类,感受通信与人们生活的关系,让学生学会使用一些基本的通信方式来解决各种问题。
学情分析对于现代通信方式,小学生使用的并不多,尤其是与我们农村学生的实际生活有一定距离。
农村的小学生真正运用现代通信方式解决生活问题的经历不足、缺乏体验,对本知识点的了解很少。
因此,依据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本课的教学目标,我力争以学生的生活实际为起点,准确定位,合理开发、利用课程资源,使教学与学生生活贴得更近,让学生更好的感受现代通信的迅猛发展,以及给生活带来的无限便捷,体验通信愉悦,并在以后的生活中学会合理运用通信方式解决实际问题,更好地服务于当下和未来的生活。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通信的发展,知道现代通信的种类和方式,比较不同通信方式的特点,学会选择适当的通信方式与自己的同学、亲友进行通信联系。
2.情感与态度:感受现代通信的迅猛发展,以及给生活带来的无限便捷,体验通信愉悦,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通过调查访问、情境辨析、链接生活、尝试选择等活动,让学生体验通信的发展,了解不同通信方式的特点。
教学准备1.学生课前调查占时候以及爷爷、奶奶小时候人们的通信方式,并与现代通信方式进行较。
2.课件制作。
教学设计对比体验激兴趣师:(播放课件)同学们,你们看,今天老师把谁给请来了?(学生回答)师:(作神秘状)今天呀,孙悟空可是有任务在身,原来王母娘娘准备举行蟠桃盛会,打算孙悟空去邀清天上二各路神仙赴会。
你们说孙悟空会怎样邀请联络呢?(学生讨论交流)师:孙悟空真是不简单!驾着筋斗云,一天之内就能把天上各路神仙全部邀请到。
那么,如果爷爷要过六十大寿,爸爸准备让你邀清远在各地的亲朋好友,你该怎样邀请联系呢?(学生交流自己如何利用各种现代通信快捷地邀请亲朋好友)小结:看来同学们更是了不起!凭借现代通信,你们可以比孙悟空更加神通广大,今天就让我们来聊一聊通信的话题。
《通信连万家》教学反思
《通信连万家》教学反思《通信连万家》教学反思1《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非常贴近小学生的生活,是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活、学会生存能力的课程。
围绕本单元和本课的教学目标,我设计了四个贴近生活的教学板块:“引出通信”“了解通信”“选择通信”“文明通信”。
课前,我根据教学的需要给学生们布置了课前调查活动:了解现代通信方式有哪些?了解家人常用的通信方式及具体的通信事例。
这个调查活动,目的是让学生们对所关注的问题通过亲身体验,可以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开阔视野,进一步关注现代通信,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面对自己熟悉的生活,言之有物。
课堂上,我让学生们充分利用教材和课件,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了解了通信的方式和分类以后,我在“联系生活、选择通信”中安排了一个交流活动:1、在春节之时,你和你的爸爸妈妈用什么方式给谁表达了自己的新年祝福呢?2、举例说一说,你或你的家人曾经用过哪一种通信方式,给你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方便?学生在小组交流的基础上,选派代表在全班同学面前交流了事先调查的内容。
因为有课前的调查活动铺垫,介绍的是自己和家人生活中真事,学生介绍起来能娓娓道来,如数家珍。
这样的教学活动设计与选择来源于学生的真实生活,看得见、摸得着、学得到,触及学生的真情实感,有利于引导学生不断深入地观察和体验真实的生活,积极、主动地参与各种活动,在实际活动中体验、发现,并综合运用各种知识去解决问题。
《通信连万家》教学反思2我执教的《通信连万家》一课,是四年级《品德与社会》的一个主题教学内容。
教学中力图构建一个生活化、活动化、开放化的品德课堂,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课程理念,主要体现了以下几个特点:(一)准确定位教学目标,体现主题单元教学意识要做到准确定位,真不是件容易的事。
从最开始到现在的教学设计,内容修改了多次,走了很多弯路。
回头看看,都源于自己对单元目标和本课目标的模糊,缺乏主题单元教学的意识,就容易把单元内的几课内容上混淆。
四年级品德下教案
1.通信连万家教学目标1、联系身边的实际事例,感受通信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
2、通过调查了解知道现代通信的方式以及各自的特点。
3、能根据实际的情况正确选择、使用相应的通信方式来解决各种问题。
教学重点使学生感受现代社会通信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连。
教学难点了解知道现代通信的方式,学会正确选择通信方式。
教学准备课件、板书贴片、题卡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引出“通信”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化的社会,当无法面对面交流信息时,人们会通过各种方式传递信息,这就是我们常常说的“通信” 。
【板书课题:通信】二、谈话交流、了解通信1、找找生活中的通信方式你知道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通信方式吗?【贴板书:寄信件、寄包裹、特快专递……】2、你的家人常用哪些通信方式呢?3、出示课件:【柱形统计图】仔细看一看,你发现了什么?(使用打电话方式通信的人最多;使用寄信方式通信的人最少。
)三、通信与生活的关系1、电话与我们的生活(1)你们打过电话吗?(学生回答)(2)人们通常会在什么情况下打电话呢?(学生谈,师引导总结)(3)的确,生活中有很多这样大大小小的事。
有事就打电话联系,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一种习惯、一种依赖。
它不但能传递祝福,互通亲情,而且在危急时刻,能挽救生命,解除险情。
2、信件与我们的生活(1)出示实物信件,提问:信怎么寄呢?你们知道吗?(投到邮筒或送到邮局去)(2)那么,信又是怎样到收信人手中的呢?(邮递员送的)(3)一封信的传递还要经过这样的过程。
(出示课件)。
在这个传递过程中,邮递员不可少。
那么,据你了解,邮递员都给我们送来了什么?(生:送来了信件、报纸、杂志……)(4)其实,我们收到的不只是这些东西,还有浓浓的亲情,深深的友情,生活也因此多姿多彩。
四、了解多种多样的通信方式的特点刚才,我们从打电话和寄信两方面,谈了通信与我们生活的关系,其实,我们生活中的通信方式,除了这两种,还有这么多(指黑板)。
它们同样和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
四年级下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通信连万家_人教新课标(00001)
四年级下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通信连万家_人教新课标《通信连万家》教学反思本节课都来自于人教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期的第四单元“通信与生活”,依托课程标准,创造性地解读了教材。
《课程标准》要求:品德与社会学科要创造性地运用教材,大胆改革课堂教学,营造开放式氛围。
实施开放式教学,就要突破传统的教学观念,打破课堂局限,放手让学生参与实践,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提高品德与社会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今天廖老师的这节课让这一理念得到了充分体现。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感受现代社会通信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连。
在教学中从通信的种类入手,让学生了解各种通信方式的特点。
再让学生联系生活,学会选择最适合的通信方式。
最后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运用通信。
老师语言亲切自然,教态大方得体,展现了极高的教学素质,师生关系融洽,课堂氛围和谐,从而圆满地达成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这节课的设计和课堂教学上有三个亮点。
一、教学引入贴近学生现实生活,激发了学方式。
值得一提的是,教材中给通信的分类只提到了“看得见的信使”和“看不见的信使”。
而结合行业分类又将它们归纳为邮政和电信两种。
个人感觉让孩子这样认识是非常有必要的,可以让孩子分清邮政和电信的业务范围,对孩子熟悉社会生活很有帮助。
由此可以看出在设计教学中依托了教材,更能根据社会发展实际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为孩子的实际生活提供了帮助。
三、走进日常生活,有效运用资源,演绎课堂精彩。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强的课程,然而在品德教材中却只选取了儿童生活中有代表性的材料,以几张图片和几句文字说明等“范例”简单呈现,因此资料的整合运用这一教学环节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显得尤其重要。
课堂上老师尊重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大胆开发、利用了课程资源。
最值得肯定的是善用生活资源,学生是课程资源的主体,因此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应关注学生生活,“生活即课堂”,老师从学生的资源入手,通过现场连线对话感受通信的方便和快捷;通过真实的故事,让学生观看影片,感受通信在危急时刻给人们带来的帮助;通过真实模拟,解决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烦恼。
《1 通信连万家》教案2
《xx万家》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通信的发展。
知道现代通信的种类和形式。
学会合理选择通信。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调查访问、链接生活、尝试选择等活动,体验通信的发展,了解例外通信方式的特点。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会现代通信的迅猛发展给生活带来的便当,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通信的发展。
知道现代通信的种类和形式。
学会合理选择通信。
难点:能根据实际情况,学会选择使用相应的通信方式来解决各种问题。
教学准备教师:制作电话信息传递路径和邮递员王顺友事例的课件。
学生:开展课前调查1、现代通信方式有哪些。
2、解家人常用的通信方式及详尽的通信事例。
教学过程活动一:查交流──感受通信与生活息息相关1、找生活中的通信方式师:同学们,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化的社会,当无法面对面交流信息时,人们会通过各种方式传递信息,这就是咱们常说的通信。
在前几天,我请同学们就通信方面的情况进行了调查,你们完成了吗?2、在生活中,人们使用的通信方式有哪些呢?(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贴出学生生活中接触到的通信方式,学生没有谈及的,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合适补充。
)师:你们知道的通信方式这么多!那你,还有你的家人常用哪些通信方式呢?课前,同学们把调查表交给了我,我已经把大家调查的结果统计出来了。
仔细看一看,你发现了什么?生:使用打电话方式通信的人最多。
活动二:为什么打电话会成为最普及的通信方式师:(指着图表)看到这组数据,有的同学想探究“为什么打电话很受欢迎”这个问题!你们打过电话吗?哦,这么多人打过电话,那就从我们身边的事例说起吧!你们当时是在什么情况下打电话的?学生分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活动三:人们通信方式有这么多?师:既然打电话这么便当快捷,为什么人们还经常使用这些(用手指黑板)通信方式呢?刚才有同学提出了这个问题,有没有同学在课前调查的过程中思考过这个问题呢?(学生讨论,全班交流)小结:例外的通信方式有例外的特点,例外的人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选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信连万家》教学反思
2019-06-18
《通信连万家》是《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中的一节课,《通信连万家》非常贴近小学生的生活,是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活、学会生存能力的课程,生活性是《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显著特点之一。
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了《通信连万家》教学反思范文,希望能帮助到您。
《通信连万家》教学反思范文(1)
我觉得本课比较成功的地方在于:
1、回归生活,提升已有生活经验
在现代社会,通信与我们生活已经息息相关,尤其是生活条件比较优越的城市里,孩子们对通信方式已经比较熟悉,但是这并不能等于孩子们就关注了通信。
遵循“品德与社会课程提倡回归生活”,关注儿童“生活经验”的理念,教学中,我设计从学生最熟悉的通信方式――打电话说起,由近及远,再把视角投向其他的通信方式,带领学生回到他们熟悉的生活中,回顾日常生活中的通信经历,调动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从学生的生活中提取教学素材,引导他们发现生活中没有很好关注的或关注不够的东西,从而感受通信与当代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对学生生活经验进行有效的提升。
2、探究学习,激活思维火花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指出,在教学过程中应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让学生调查了解家人常用的通信方式,并将来自全班51个家庭的调查结果汇制成统计图表,引导学生在调查了解通信方式的过程中,在已有经验的交流中,观察、发现,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激发探究的欲望,并且让学生主动去思考,去研讨,把寻找答案的权利交给了学生。
然而在课堂探究的过程中,学生光有自己的思考是不够的,教师抓住契机,及时补充社会中有关通信的信息、新的通信科技成果,来帮助学生拓展视野。
在探究的过程中,教师力求建构对话、交流、合作的自主学习课堂,力求让学生不仅是愉快的,也是积极思考的,同时还是不断提升的,不断发展的。
3、尊重教材,引进有利资源
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开放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本课程教学资源的开放性。
在教材的基础上,充分挖掘利用一切有效的教学资源,是体现课程开放性的重要途径之一。
教材给我们呈现的是范例和话题,有很大的弹性空间。
在“我们生活中的信使”部分,教材上提供了邮政通信和电信通信的很简单的流程图。
教师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进行了灵活的再创造。
例如:
①把学生的零星的生活经验串联起来,探寻信件的传递过程。
②从学生最熟悉的电话信息传递切入话题,用先进的多媒体展示其传递途径,唤起学生对相关生活的回忆;补充信息不仅仅在于让学生认识信使,了解信息传递的不同方式,更在于引导学生从新的视角进一步了解通信的特点,感受通信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③补充王顺友的事例,也是在引导学生从关注王顺友这个人,落脚点于使学生认识到通邮是人们的生活需要,特别是偏远地区,通邮还是当地人与外界联系的唯一途径等等。
简而言之,对教材的再创造是为了更好地达成教学目标。
《通信连万家》教学反思范文(2)
今天我执教的《通信连万家》一课,是人教版四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材第四单元的第一个主题教学内容。
课堂中力图构建一个生活化、活动化的品德课堂,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课程理念。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感受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和知道通信方式及其特点。
可以看出本节课的`目标很清晰,但实践下来不是很容易。
因为本课有许多知识性的内容,相对品德课而言,它浓浓的品德味道比较的淡,即要完成教学目标,还得提高课堂的实效性。
所以在课堂上我致力引导学生,让孩子们知道人们的生活离不开通信,小到聊天祝福,大到治病救灾。
本节课的难点是学会正确选择通信方式。
为了让学生了解通信特点并能合适地选择通信方式解决问题,就设计了猜一猜,选一选的活动环节,让孩子有了广阔的活动空间。
在本节课的教学实践中我清楚认识到自己的教学经验还有待于提高,我将不断历练打磨自己,力争在每一节品德课上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通信连万家》教学反思范文(3)
精彩之处:
1、为了让学生了解不同的通信方式是用不同的信使来传递的,我没直接告诉孩子如何区分,而是设计了“给不同的通信方式找到自己的家”环节,让孩子们在活动中充分“动起来”,“活起来”;为了感受通信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我设计了让一个孩子在课堂上与物业管理的老师用对讲机通话,现场拨打114咨询的环节,让孩子真正在活动中体验通信方便生活;为了让学生了解通信特点并能合适地选择通信方式解决问题,就设计了猜一猜,选一选,演一演的活动环节,开放的活动设计,让孩子有了更广阔的活动空间。
2、首先是善用生活资源:用春节拜年的话题引入,将老师收到的一封信、孩子讲述的通信事例、新疆的地震等作为教学资源,引进品德课堂。
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在这样一个广阔多元的开放空间里,课堂的实效性也显得更很强了。
遗憾之处:
在本课的教学实践中我清楚认识到,教学评价的多元性还有待加强。
上课时应注重对学生的评价,评价的角度要多元。
在课堂评价上应更关注学生的态度、情感、价值观,点拨学生的思维,开阔学生的视野。
今后整改:课程资源的深度和广度需进一步挖掘。
本课的内容涉及到种类繁多的通信方式,它们有着不同的特点。
不同的情况可以选用不同的通信方式,用更多丰富的课程资源来补充教学,丰富学生认知,让学生的潜能得到更大程度的开发。
爱心点:整堂课创设愉悦的气氛,微笑地面对学生,和蔼、耐心地回答他们的每一个问题,让每一个孩子都喜欢上品德课,从而为后期的品社教学做好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