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首要的是创新意识还是创新方法
江苏省委党校创新思维与创新方法复习题及答案
![江苏省委党校创新思维与创新方法复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140d898680203d8ce2f24bd.png)
创新思维与创新方法复习题1、为什么说“头脑就是资源”?思路决定出路天下最难的有两件事:一是把别人口袋里的钱放到自己的口袋里。
二是把自己的观点和想法放到别人脑袋里!我们缺金钱,实际上缺的是与时俱进的观念。
思维观念的固执、僵化、墨守成规,是贫穷的根源。
任何真理是变化的,任何优势都是暂时的。
我们身边并不缺少财富,而是缺少发现财富的眼光!观念的改变并未改变事物本身,改变的只是对事物的认识,但观念可以改变人,人可以改变现实。
做人重要的是品格、品质、思想观念。
-孩子贫穷是做父母的错,他成长的过程里,父母没给他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
父母的思维方式、教育方法是孩子人生的起跑线!父母有什么信念,孩子就会有什么思想观念。
父母播下一个行动,孩子收获一种习惯;父母播下一种习惯,孩子收获一种性格;父母留下一种性格,孩子收获一种命运。
父母的思想,语言,行动,影响孩子的性格,思维,习惯。
-性格会影响人生!坏的习惯不抑制,修正,不良的习惯随时改变人生走向。
人往往难以改变习惯,长期形成的习惯制约、阻碍你自己的发展空间!要不断的更新自己的观念,并且抛弃旧观念!正确的信念决定思维,超前思维决定心态,良好的心态决定行动。
只有改变观念,敢于和命运抗争!如果事情无法改变,那就改变自己;如果无法说服他人,那就想法说服自己。
如果山过不来,那我们就绕过去!战胜和改变命运靠毅力,胜出者往往不是能力而是观念!思想有多远,你就能够走多远。
-阻挡你前进的不是高山大海,而往往是自己鞋底一粒小小的沙粒!当你抓住一件东西总不放时,或许你永远只会拥有这件东西,如果肯放手,便获得了其它选择机会。
旧观念不放弃,新观念难产生!在这个世界有两难:一是改变别人,二是改变自己。
(励志文章)要求别人很痛苦,那改变自己应该很快乐。
要改变别人,先改变自己!为改变以后的命运,先改变现在的观念!熟悉的习惯,熟悉的路线,熟悉的日子里,永远不会有奇迹发生。
改变思路,改变习惯,改变生活方式!但更要放弃过去的无知,愚昧、偏见!我们的心有多大,人生的舞台就有多宽!只有想不到的,没有做不到的!改变可以改变的一切,适应不能改变的一切!你没找到路,不等于没有路,你想将来要得到什么,你必须现在应该先放弃什么!今天生活工作中的错误和错折,要知道这一切都是暂时,乌云永远遮不住微太阳的光辉!命运把人抛入最低谷时,往往是人生转折的最佳期。
怎样培养创新观念、创新品格、创新知识、创新能力、创新方法
![怎样培养创新观念、创新品格、创新知识、创新能力、创新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19f2c201cc7931b765ce159e.png)
怎样培养创新观念、创新品格、创新知识、创新能力、创新方法武昌理工学院许嵩N代弟子为了探讨上述问题,有必要结合美术教学先来理解与创新教育密切相关的一些词语概念的含义。
这是因为把属于哲学的、社会学中的广义概念,放到普通教育的一个学科中去运用,必须有符合和体现这些概念科学内涵的具体理解。
这样在使用这些概念的时候,就明确了它泛指什么和它在美术教学中专指什么,可以避免讨论中解释歧义过大,也有利于使我们所思考的问题更具针对性。
这些词语包括“创新”、“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和在这些词语前面冠以“美术”或“美术教学” 的一些词语。
创新:理论研究对“创新”有多种解释。
1、指一种创新精神,创新意识。
2、淘汰落后的东西,创造先进的东西的过程。
3、是一种心智能力,是流畅、变通和独特的思维特点外显的能力特性。
4、标志新事物的生成。
美术教学创新,教师要更新美术教育教学观念,树立培养学生具有创新人格特征的学生观、教育观、教学观、质量观和评价观。
研究、探索和实施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学策略、教学过程以及教学评价。
特别要摈弃“教师灌输、学生接收,教师范画、学生模仿”的美术教学模式,形成真正以学生为主体、教学民主、交流合作、生动活泼的“活动体验式”、“实践发现式”、“讨论探索式”等新的美术教学模式。
创新精神:是不甘守旧,刻意求新,不惧艰辛,志在变革的勇气和毅力。
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应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探索;勇于提出问题,对只重模仿、轻视创造的教学要求敢于提出不同意见,美术实践中敢于标新立异,另僻蹊径,对按照自己的构思进行创作表现有执着追求的精神。
实践能力:概指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的有意识活动的能力。
创新能力、创造能力都属实践能力。
培养学生的美术实践能力,应在美术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绘画造型能力、美术创作能力,工艺设计制作能力以及美术欣赏能力。
创新能力:包括发现问题的能力,从多种角度进行思考的能力,产生新的非凡设想的能力,善于发现和使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创新首要的是创新意识还是创新方法
![创新首要的是创新意识还是创新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62c9a254312b3169a451a42e.png)
浅谈创新首要的是创新意识还是创新方法[摘要]:思路决定出路,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意识具有反作用客观事物的能力。
人的意识能够指导人的行为。
创新意识是实现创新的前提和基础。
创新前创新意识提供浓烈的创新兴趣,用敏锐的洞察力寻找创新点;创新中,创新意识给予坚强的创新精神,支撑创新的顺利完成。
创新方法为创新提供技术和能力支持,是创新的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因素。
[关键词]:创新创新意识思维方法辩证唯物主义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已成为时代主题,发展成为世界各国竞争的一个出发点,创新是各国实现发展的必然选择。
哲学家们认为“创新是人类特有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是人类主观能动性的高级表现形式,是推动民族进步和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
我国伟大的主席江泽民同志也曾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可见,创新是富国强民的必由之路,更是每一个爱国热血儿女需要培养的能力。
然,创新并非横空出世,创新意识和创新方法是支撑创新的两大要素,任何的创意都必须源于两者的紧密结合,任何让人惊叹不已的巨作分析开来也是站立在创新意识和创新方法基础之上的。
一个民族要想走在时代前列,就一刻也不能没有创新意识,一刻也不能停止创新方法的探索和使用。
但是,到底是创新意识首要呢,还是创新方法首要,就见仁见智了。
本文将从三者相互关系中展开分析和论述。
一、创新的内涵与表现形式创新最早出现于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的论著中,他认为创新就是“新的或重新组合的或再次发现的知识被引人经济系统的过程”。
它的社会学概念是指人们为了发展的需要,运用已知的信息,不断突破常规,发现或产生某种新颖、独特的有社会价值或个人价值的新事物、新思想的活动。
创新的本质是突破,即突破旧的思维定势,旧的常规戒律。
创新活动的核心是“新”,它或者是产品的结构、性能和外部特征的变革,或者是造型设计、内容的表现形式和手段的创造,或者是内容的丰富和完善。
创新从哲学上说是人的实践行为,是人类对于发现的再创造,是对于物质世界的矛盾再创造。
大学生创新基础满分题库
![大学生创新基础满分题库](https://img.taocdn.com/s3/m/8136e5ef6bd97f192379e931.png)
B )【单选题】著名创造学家德•博诺说, (B )是为了某一目的对经验进行有意思的探究。
A 、概念B 创意C 意识D 思维【单选题】心理学家托兰斯对二战期间有过种种艰难经历的幸存者进行的调查研究发现, 个人能够生存下来的最重要的条件是( D )。
A 、体力B 运气C 接受的教育和训练A 、技术创新B 科学发现C 技术发明D 生产实践【单选题】钻木取火的发明是摩擦生热经验的启示, 轮子的发明源自圆木滚动省力经验的启示,这表明(A )。
A 、创造发明来源于人类的经验或向自然学习的结果B 创造发明源于人类生存发展的需要C 创造发明是人类智慧和创造力的结晶D 创造发明不需要任何思考【单选题】创造发明改变了生产关系和社会结构,其中不包括( B )。
A 、青铜工具的出现,促成了奴隶社会的出现B 铁制工具的出现为生活带来便利C 蒸气机和火药将骑士阶层炸得粉碎,迎来了资本主义时代D 现代交通和现代信息技术推进了全球经济和虚拟经济的发展 【单选题】创业者个人或团队白手起家进行创业是指( D )。
A 、个人创业B 机会型创业C 创新型创业D 自主型创业【单选题】屠呦呦首先发现中药青蒿的提取物有高效抑制疟原虫的成分, 属于哪一种类型的创造? C A 、技术发明 B 艺术创造 C 科学研究 D 医学发明【单选题】(D )是创新的灵魂,必须对其加以发挥并使之形成合力。
A 、创新领导 B 创新文化 C 创新制度 D 创新人才【单选题】任何使现有财富创造能力发生改变的行为或活动都可以称为( A 、创意 B 创新 C 创造 D 发明4【单选题】(D )是国家创新系统变化和发展的根本动力。
A 、政策变化 B 社会文化变化 C 经济发展D创新【单选题】北京大学教授王选曾认为,北大方正公司的成功得益于一批有市场头脑的科学家和有(B)的企业家的结合。
A、营销能力B科学头脑C资金D人脉【单选题】人们的创造活动归根到底是为了满足(A)的。
创新思维、创新方法的含义的理解和辨析
![创新思维、创新方法的含义的理解和辨析](https://img.taocdn.com/s3/m/a337e0e8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b6.png)
创新思维、创新方法的含义的理解和辨析创新思维和创新方法是许多领域中的关键要素。
创新思维是指能够产生新的想法和解决方案的能力。
这种思维方式通常涉及到对传统思维方法的挑战,以及对问题和挑战的不同角度的思考。
创新方法是指一系列的技巧和步骤,用于帮助人们开发新的想法和解决方案。
这些方法涉及到冒险和试验,以及不断尝试新的方法和方式。
创新思维和创新方法的区别在于前者是基于思维能力的,而后者则是通过采用一些特定的方法和技巧来实现的。
然而,这两者是相互关联的,因为在创新过程中,许多创新方法都需要创新思维的支持。
创新思维和创新方法的含义不仅仅限于商业领域,它们同样适用于科学、艺术、教育等领域。
在教育领域中,创新思维和创新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开发创新的思维方式,并通过实践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总之,创新思维和创新方法是现代社会中至关重要的概念。
它们不仅可以帮助人们解决问题和面对挑战,还可以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 1 -。
实践经验创新心得
![实践经验创新心得](https://img.taocdn.com/s3/m/65b154d8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87.png)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创新已成为推动各行各业发展的核心动力。
在实践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创新的重要性,并在此分享一些我的实践经验与创新心得。
一、创新意识的培养1. 关注行业动态要具备创新意识,首先要关注行业动态。
通过关注行业动态,我们可以了解行业发展趋势、市场需求、竞争对手等信息,从而在创新过程中找到切入点。
2. 持续学习创新需要知识储备,只有不断学习,才能拓宽视野,提高创新能力。
在实践中,我注重学习新技术、新理念,以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3. 培养逆向思维逆向思维是一种打破常规、创新思考的方式。
在实践过程中,我们要敢于质疑传统观念,尝试从不同角度解决问题,从而实现创新。
二、实践中的创新方法1. 问题导向在实践过程中,我们要善于发现问题,针对问题进行创新。
通过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寻找解决方案,从而实现创新。
2. 模拟实践在创新过程中,模拟实践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通过模拟实际操作,我们可以发现问题,验证方案的可行性,为实际应用提供依据。
3. 跨界融合跨界融合是指将不同领域、不同行业的技术、理念、方法等进行整合,从而实现创新。
在实践中,我们要敢于突破传统思维,寻找跨界融合的机会。
4. 创新思维训练创新思维训练是一种提高创新能力的有效方法。
通过创新思维训练,我们可以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创新方法和创新能力。
三、创新实践心得1. 团队协作在创新实践中,团队协作至关重要。
团队成员要相互信任、相互支持,共同面对挑战,才能实现创新目标。
2. 勇于担当创新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困难和挫折,我们要勇于担当,敢于承担责任。
在遇到问题时,要积极寻求解决方案,而不是逃避。
3. 善于总结在创新实践中,我们要善于总结经验教训。
通过总结,我们可以不断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为后续创新奠定基础。
4. 适应变化创新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我们要适应变化,不断调整自己的创新策略。
在实践过程中,要关注市场变化、技术发展,及时调整创新方向。
四、创新成果的转化1. 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是创新成果转化的关键。
创新方法及技巧范文
![创新方法及技巧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7023b182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4e9245f.png)
创新方法及技巧范文创新是指在现有资源和条件下,通过新的组合、新的利用和新的方式形成新的事物、新的技术、新的业务模式等。
创新是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为了培养创新意识和提高创新能力,以下是一些创新方法及技巧:1.多元思考:多元思考是创新的基础。
在面对问题或挑战时,要从多个角度去思考,不拘一格,不受限于传统思维模式,开拓思维的边界。
可以通过阅读、社交、旅行等方式来开拓眼界,获取不同的观点和经验,丰富自己的思维资源。
2.创意生成:创意是创新的核心。
创意生成可以通过头脑风暴、思维导图、关联思维等方法来进行。
头脑风暴是一种收集各种想法的方法,可以通过集思广益来激发更多的创意。
思维导图则是将各种创意组织起来,形成逻辑结构,有助于进一步深化和拓展创意。
关联思维是通过寻找问题和创意之间的关联点,启发更多的创新想法。
3.问题解构:创新往往需要解决问题。
在解决问题时,可以采用问题解构的方法。
将问题分解成几个小问题,然后逐个解决,最后整合成一个完整的解决方案。
问题解构有助于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和准确性。
4.实验和迭代:创新是一个不断试错的过程。
要通过实验和迭代的方式来不断改进和完善创新方案。
实验和迭代可以帮助发现问题和改进方案,提高创新的成功率。
5.异常思考:在思考问题和创意时,可以采用异常思考的方法。
即从相反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尝试不符合常规的解决方案。
异常思考可以帮助发现新的视角和可能性,激发创新的灵感。
6.合作和协作:创新需要团队的智慧和力量。
要通过合作和协作的方式来培养创新意识和促进创新能力的发展。
团队成员可以互相启发和补充,形成创新的集体智慧。
7.持续学习:创新是一个不断学习和进步的过程。
要持续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跟上时代和行业的发展。
通过学习可以拓宽自己的视野,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
8.接受失败和风险:创新往往伴随着失败和风险。
要敢于接受失败和风险,勇敢尝试新的想法和方法。
只有在不断尝试和失败中才能迈向成功。
创新的概念及其方法
![创新的概念及其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510ce866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d175c45.png)
创新的概念及其方法创新,指的是在原有的基础上,通过新的思维方式、技术手段或者组织模式等,创造出新的价值和成果。
在当今快速发展的社会中,创新成为了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本文将探讨创新的概念及其方法,以期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创新思维。
一、创新的概念创新是指通过新思想、新方法、新技术创造出新事物或实现新价值的行为。
创新可以体现在各个领域,包括科技、经济、文化等。
它不仅仅是对已有成果的改进,更是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通过跳出思维框架,寻找新的解决方案。
创新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可以包括产品创新、工艺创新、管理创新和机制创新等方面。
二、创新的方法1. 激发创新思维:要培养创新意识,首先需要激发创新思维。
这可以通过不断拓宽知识面,接触不同领域的思想和观点来实现。
同时,培养思考问题的习惯,注重发现问题的本质,也是培养创新思维的重要方法。
2. 学习并运用创新工具:创新工具是帮助人们进行创新思考和问题解决的方法论。
例如,思维导图可以帮助整理思路;头脑风暴可以激发创意;SWOT分析可以评估项目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等。
掌握并善于运用这些创新工具,能够提高创新的效率和质量。
3. 跨界合作:创新往往需要不同领域的专家协作。
通过和其他领域的人合作,可以打破思维定势,创造出更多的可能性。
跨界合作有助于创新思维的碰撞和融合,为解决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
4. 善于观察和发现:创新源于对现实问题的观察和发现。
善于观察生活、工作中的细节,可以从中发现问题或者“痛点”。
通过解决这些问题,可以实现创新。
同时,对市场、行业趋势的观察也是创新的重要方法之一。
5. 鼓励试错和持续改进:创新往往需要经历一系列的试错过程。
鼓励团队成员在试错中学习和成长,为改进和创新提供积极的动力。
同时,持续改进也是创新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通过不断优化和调整,不断提升创新的水平和效果。
三、创新的意义创新对个人、企业和社会的意义重大。
对个人而言,创新能够锻炼思维能力,提高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个人的职业生涯发展提供更多机会。
在创新素质中,创新观念、创新品格、创新知识、创新能力、创新方法哪个更重要?
![在创新素质中,创新观念、创新品格、创新知识、创新能力、创新方法哪个更重要?](https://img.taocdn.com/s3/m/b184a9c184254b35eefd349e.png)
在创新素质中,创新观念、创新品格、创新知识、创新能力、创新方法哪个更重要?武昌理工学院许嵩N代弟子创新素质是人们进行创新活动的内在决定因素。
主体人创新素质的高低决定其创新水平的高低。
创新素质是指那些与人的创新活动相关的内在基本品质,是创新人才所具有的突出的、改变旧事物、探索和创造新事物的个性品质特征。
它是人的素质的一部分,也是最重要的部分。
依据成功素质教育关于素质“五大体系”的构成理论,创新素质也相应包括创新精神(观念)、创新品格、创新知识(主要是创新思维知识)、创新能力和创新方法等五个方面。
“创新不是科学或技术,而是价值……。
创新不只是发生于组织之间的某种事,而是组织以外的一种变革。
创新应以它对环境的影响来衡量。
一个工商企业中的创新始终必须以市场为中心,如果创新以产品为中心,很可能产生一些‘技术上的奇迹’,而报酬却另人失望。
”这相当于将技术发明专利束之高阁,实现不了市场价值,这也就说不上是创新。
自然界是变化发展的,人类社会也是的,人的认识亦是如此。
要想正确地认识事物、分析问题,就必须用发展的观点去观察和处理问题。
不断研究新情况,善于发现,提出新问题,明确新任务,采取新措施,解决新问题,这就是一个创新过程,是一个更新观念、更新知识、更新手段,使我们适应发展的过程。
1.创新精神创新精神是主体人个性倾向的重要组成部分,由创新意识、创新欲望、创新需要,创新意图、愿望和动机等对主体人创新活动有重大影响的各种心理因素构成,表现为一种稳定的精神状态。
创新精神的强弱实际就是根据主体这些心理状态以及创新性活动的自觉与盲目进行区别的。
简单地讲,创新精神就是主体人在一般思维活动中突出的强烈的创新欲望或创新趋向。
创新精神往往表现为主体对创新的自觉性、主动性和能动性。
在创新教育中,要有意识地激发学生创新的动机和兴趣,善于鼓动学生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在各种创新实践活动中养成创新精神。
2.创新品格创新品格是指人们在进行创新活动时所表现出的意志、情感、自信心、目标等特征,是创新性活动的内在动力机制,支撑着创新者的行为和活动。
创新思维与创新方法
![创新思维与创新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dfb8bbc6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2d.png)
创新思维与创新⽅法第⼆章创新思维与创新⽅法案例导⼊⼀封家书——8只⼋哥有个商⼈在外做⽣意。
他的同乡要回家,于是他就托同乡带100两银⼦和⼀封家书给妻⼦。
同乡在路上打开信⼀看,原来只是⼀幅画,上⾯画着⼀棵⼤树,树上有8只⼋哥、4只斑鸠。
同乡⼤喜:信上没写多少银⼦,我留下50两,她也不知。
同乡将书信和银⼦交给商⼈妻⼦以后,说:“你丈夫捎给你50两银⼦和⼀封家书,你收下吧!”商⼈妻⼦拆信看过后说:“我丈夫让你捎带100两银⼦,怎么成了50两?”那同乡见被识破,忙道:“我是想试试弟媳聪明不聪明。
”忙把那50两银⼦送给了商⼈的妻⼦。
商⼈妻⼦怎么知道是100两银⼦的呢?原来那幅画上写的意思是:8只⼋哥是⼋⼋六⼗四,四只斑鸠是四九三⼗六,合起来是100,所以商⼈妻⼦知道是100两银⼦。
商⼈写信不⽤⽂字⽽⽤图画,商⼈妻⼦读信不是认字⽽是解画,他们两⼈使⽤的思维法就是再造型想象思维法。
想象和联想是创新思维能⼒的表现形式之⼀,在创新思维中占据重要位置。
思考与讨论1. 谈谈你对创新思维的理解。
2. 联系⽣活实际,试举⼏个运⽤创新思维的实例。
第⼀节创新思维⼈常说“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当⾯对问题⽽束⼿⽆策时,我们的思维往往需要有所突破,有所创新。
我们需要⼀种前所未有的思考问题的⽅式,我们需要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及障碍突破(⼀)创新思维的概念与特征1.创新思维的概念创新思维是⼈类思维的⼀种⾼级形态,是⼈们在⼀定知识、经验和智⼒基础上,为解决某种问题,运⽤逻辑思维和⾮逻辑思维,突破旧的思维模式,以新的思考⽅式产⽣新设想并获得成功实施的思维系统。
2.新思维的特征(1)独创性特征。
创新思维在思路的探索上、思维的⽅式⽅法上和思维的结论上都能独具卓识,提出新的创见,获得新的发现,实现新的突破,具有开拓性和独创性。
(2)超越性特征。
创新思维不但可以超越时间、空间、物质、现象和⼀切传统的东西,⽽且还可以超过去和现在创造出美好的未来。
浅谈学生的创新意识
![浅谈学生的创新意识](https://img.taocdn.com/s3/m/26f1bac2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3f.png)
浅谈学生的创新意识引言创新是指实现新观念、新方法、新产品和新服务等的过程。
随着社会的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创新意识在现代社会中越来越显得重要。
在学生时期,培养创新意识对于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学生的创新意识。
定义创新意识是指个体在特定环境下具有的创新观念、能力和素质,是一种提高创新能力的关键因素。
它是指学生在现有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能够主动思考,对事物进行改进和创新的能力和意识。
重要性创新意识是未来发展的关键所在。
在现代社会中,科技以迅猛的速度发展,市场与人心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具有创新意识的学生更容易适应这一变化。
另外,创新意识也是一项核心竞争力,它可以帮助学生在职场上获得更好的机会。
教育中应该加强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和引导,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培养途径1. 鼓励自由思考与不断探索在教育过程中,应该尽可能地鼓励学生自由思考、不断探索,并且在自己的领域中寻找和发现问题。
这种方法能够帮助学生抛开常规思维,尝试寻找新的解决方案。
2. 提供创新性实践环境提供一个创新性实践环境对于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十分重要。
例如,在学生中开展创业训练营、创新设计大赛等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提升创新意识。
3. 注重学生的创新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包括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创新方法和创新精神四个方面。
在教育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各个方面的创新素质,针对不同方面进行培养。
4. 加强实践教学实践教学是创新意识培养的重要手段。
例如,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探究知识,这样可以帮助他们在实践中更加深刻的体会到业务操作的流程,同时锻炼创新能力。
学生的自我提升1. 扩宽视野扩宽视野是创新意识培养的关键。
在学生自我提升中,应该注意拓宽自己的视野,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
养成阅读、旅游、多开拓一些业余爱好的习惯,这些活动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外部环境,同时也能够促进自我提升。
2. 学习能力的提升学习能力的提升是学生自我提升的关键所在。
创新创业学选择题习题
![创新创业学选择题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5d32326d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3e.png)
一、单选题1、创新的第一步是()A.创造B.创作C.创业D.创意答案解析:D2、以下不属于创新的原则的是()。
A.科学原理原则B.市场评价原则C.机理重叠原则D.相对较优原则答案解析:C3、寻找事物的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就是()的确切含义。
A.求新求异B.求真务实C.求变D.激发好奇心答案解析:B4、以下哪一项不属于创新创意的类型()A.求新求异B.求真务实C.求变D.激发好奇心答案解析:D5、以下不属于创新分类方式的是()A、创新的表现形式B、创新成果自主性划分C、创新的层次D、出现的思维方式答案解析:D6、“双创”有助于促进国家()结构性改善与调整。
A、经济B、人力资源C、政治D、市场答案解析:A7、下面不属于创意的含义的是()。
A.创造动机B.创造兴趣C.创造新颖D.创造意志答案解析:C8、()是创造活动的动力因素。
A.创造动机B.创造兴趣C.创造新颖D.创造意志答案解析:A9、创新意识还是一种求变意识,它追求突破已有的格局,包括思想的、实物的、方法的等等,这里所说的“变”主要是指()A.变革,革新B.改革C.更新D.改变答案解析:A10、创新意识的作用()A.创新意识是一种力量B.创新意识推动社会进步C.创新意识提升人的综合素质D.以上都对答案解析:D11、()是决定创新能力最直接的精神力量。
A.创造动机B.创造兴趣C.创新意识D.创新意志答案解析:C12、下列属于创新思维特征的是()①新颖性②求异性③灵活性④突发性⑤综合性⑥逆向性A.①②④⑥B.②③④⑤C.①②④⑤⑥D.①②③④⑤⑥答案解析:D13、下列属于突发性思维的是()A.直觉思维B.顿悟思维C.灵感思维D.以上都是答案解析:D14、以下思维反映的对象是实物的形象,从形象上来认识和把握研究对象的本质和规律的是()A.发散思维B.形象思维C.直觉思维D.求同思维答案解析:B15、思维定式也称()A.联想思维B.惯性思维C.形象思维D.逻辑思维答案解析:B16、创新方法的含义是?()A.创新活动中带有普遍规律性的方法和技巧B.人们在科学研究,创造发明等实践活动中所采用的总效办法的总称C.专门问题进行集体创造活动的方法D.创造发明的题目方法答案解析:A17、以下属于列举型创新方法的是()A.希望点列举B.缺点列举法C.成对列举法D.以上都对答案解析:D18、不属于创新方法的是?()A.列举型创新方法B.组合型创新方法C.科学型创新方法D.设问型创新方法答案解析:C19、奥斯本检核表法从几个方面进行检核?()A.10B. 9C.8D.11答案解析:B20、奥斯本检核表法是一种典型的()创新方法。
对于创新的理解
![对于创新的理解](https://img.taocdn.com/s3/m/7ea46cea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31.png)
对于创新的理解创新是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重要力量。
它不仅仅是新事物的诞生,更是创新思维和创新方法的体现。
对于创新的理解不仅仅停留在产品和技术的层面,更要涵盖对社会、经济、教育以及个人发展等方面的积极影响。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创新的理解和重要性。
一、对于创新的定义创新可以被定义为以新的方式创建或改进现有事物,无论是产品、服务、流程还是思维方式。
它突破传统的束缚,寻找新的解决方案,以满足不断变化的需求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创新可以发生在各个领域,从科学技术到艺术文化,从商业模式到社会管理,都有创新的身影。
二、创新的重要性1. 经济发展:创新是引领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创新能够推动产业升级和增加市场竞争力,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经济的增长。
创新的激发和应用可以带来新的市场机会和商业模式,创造新的价值和就业机会。
2. 社会进步:创新能够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变革。
它可以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解决社会问题,提供更高效的公共服务。
例如,科技创新可以改变医疗健康领域,提升医疗水平和人们的生命质量;教育创新可以提供更灵活的学习方式和个性化的教育模式,培养具有创新力的人才。
3. 个人成长:创新离不开个人的积极投入和努力。
通过参与创新活动,个人可以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质,开拓思维,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的精神。
创新对于个人职业发展和未来竞争力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三、创新的实践路径1. 提升创新意识:创新意识是创新的基础。
个体和组织应该具备开放的思维态度,勇敢面对风险和不确定性。
重视观察和思考,发现问题和挑战,并积极思考创新方式和解决方案。
2. 鼓励创新实践:创新需要实践的支持和鼓励。
政府和企业应该提供良好的创新环境,包括政策、法规和资源支持。
同时,个人和团队也需要有充分的自由和动力来实践创新想法和实践。
3. 培养创新能力:创新是一种能力,可以通过培训和学习来提升。
学校和培训机构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观察、分析、合作、反思等方面的能力。
“四步法”培养创新能力
![“四步法”培养创新能力](https://img.taocdn.com/s3/m/bac218ceed630b1c58eeb509.png)
“四步法”培养创新能力作者:李铁军来源:《发明与创新·中学生》 2013年第4期文河北省唐山市外国语学校李铁军创新意识与生俱来,但随着知识和经验的积累,各种规则、规律已将人们的创新意识渐渐磨灭。
而青少年思维活跃,思想束缚少,是培养创新能力的最佳时期。
经过多年指导学生开展创新活动的实践经验,我发现挖掘青少年的创新潜能和创新思维需要科学方法。
通过总结以往学校开展的创新教育,我把这个教育活动分成四步。
第一步:开启智慧门,激发创新灵感创新的目的是解决问题,用新方法、新手段能使问题更容易解决。
因此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使他们在解决问题时不拘泥于现有方法和手段。
教师可以用四类例子调动学生创新的欲望。
一是著名发明家和科学家的例子,树立榜样。
二是重大的物品和规律的发明、发现过程,如火车、飞机、二极管、计算机等,这些改变生活的重大发明能让学生体会创新的巨大作用。
三是贴近生活的小发明,比如带橡皮的铅笔、拉链、水壶盖子小孔的发明等,让学生知道发明就在身边。
四是在各种比赛中获奖或者有实用价值的当代中小学生的创新作品,发挥同龄人的激励作用。
第二步:学习创新法,掌握创新手段在这个环节,教师可以先介绍创新的常用方法,再通过事例分析一些创新作品中怎样应用创新技法实现创新目标。
在分析发明技法时应避免过多的理论,以学生看得到的实际物品举例,利用实物、录像、图片增强学生的感官意识。
创新是高级的思维过程,并不是纯抽象思维,形象思维虽然在创新的环节中不一定占很大比重,但往往起着决定性作用。
所以教师要将方法和例子结合,介绍完一种发明技法后让学生去搜寻生活中哪些物品用到了这些技法,让学生在课余也能够想起一些例子,感悟创新技法的巧妙之处。
第三步:体验创新之旅,了解科研过程学生的小发明、小创新活动虽然规模小,但它和大型科研活动一样,也要有发现问题、提出假设、设计方案、实验验证、实际应用等环节,而这些都是学生在传统的知识教学体系中体会不到的。
办公室工作如何创新
![办公室工作如何创新](https://img.taocdn.com/s3/m/4c140f09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ae.png)
办公室工作如何创新(一)意识创新。
意识创新是工作创新的首要前提,可以设想一个没有创新意识的办主任,要么整天忙于事务,要么混混僵僵,是难以在工作上出新。
在办主任脑海里应当有三快:⒈对新精神、新文件学习快、领会快。
文件比别人多读几遍,读时比别人多看出几点,思考问题比别人多想几个。
2.对新的经验和做法接受快、消化快。
3.对新的方法引进快、运用快。
大到一个单位的成熟经验,小到兄弟单位行办文稿的一段写法,都是我们可以学习运用的。
(二)思路创新。
也就是想问题、出主意要有新思路、新理念。
1.想问题、出主意超前一点、前瞻一点。
什么事情老是跟在别人后面就缺乏新意了,什么事情都要领导点破就被动了,什么事情总要“亡羊补牢”就不称职了。
2.制定工作计划时新颖些、独特些。
也就是要有自己本单位的特点、特色,要有时代和时效特点,不能照办照抄上面的,照葫芦画瓢跟别人的,老调重弹老话重提过去的。
3.总结经验要简练些,生动些。
要有点“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感觉,要有让人读了有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至少是看了感觉是本单位的东西。
(三)工作创新。
不按部就班,集中精力研究自己的工作,集中精力把交办的工作干出色。
要有点要么不干,干就干好,干过硬、干出色,不甘落后的认真精神。
1.工作走一步想三步。
好比下棋,要有一种通盘考虑的思路,要有很强的计划性和件件事情到位,项项工作落实的负责精神,决不能走到哪是哪。
2.事务性工作要一步三回头。
也就是要过细,办完回头看看,多检查几遍,重要的活动模拟一遍,办事办会做到滴水不露,天衣无缝,这方面局党政办及局有关部门的会议准备给我们都树立了典范。
3.本职工作走一步是一步。
干好份内的事,做好本职工作,件件工作让领导满意、同级满意、群众满意。
(四)方法创新。
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手段,应用新设备、新载体,主动地、能动地作好工作。
方法上要不断改进,不断创新,摈弃陈旧落后的、形式主义的东西,创造新颖、有效、吸引人的新方法、新载体,创造出办公室工作新效果、新途径、新局面。
当代大学生应如何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当代大学生应如何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https://img.taocdn.com/s3/m/5c500161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c4.png)
当代大学生应如何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当代大学生应如何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创新能力是技术和各种实践活动领域中不断提供具有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的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和新发明的能力。
下面跟着店铺来看看当代大学生应如何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吧!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当代大学生应如何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1创新,是熔责任、勇气、方法、态度、精神于一炉的实践,是行业求得生存和发展的制胜法宝。
所谓创新,概括的说,就是继承前人,又不因循守旧;借鉴前人,又有所独创;努力做到观察形势有新视角,推进工作有新思路,解决问题有新法方法,使各项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创新是实践的基础,离开实践,创新便成无本之木,无源之水,经验告诉我们,创新应该一切从实际出发,以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敢于摈弃不合时宜的认识、观念、做法、形成切合实际的路线、方针、政策,发展我们的事业。
创新让我们的创作欲望有了新的空间,对知识的求新有了更高的热情,它能让我们的脑细胞能够有更活跃的因素存在,它能让我们对生活更有激情,更能体会到生存的价值。
同时创新要有一定的思考和想象空间,一个人如果老是不停地忙碌,他就失去了想象的时间和精力,只能像老驴拉磨一样地机械地工作,“一个疲劳的人哪有精力去灵机一动”,所以适当地创造时间和空间,给自己留出一部分想象的精力,才有可能有所创新。
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和源泉,失去了创新,社会将停止不前,因此,任何一个国家,无不把创新当作一项重要的工作来对待。
而大学生是国家未来建设的主力军,因此创新对大学生自身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培养适应新时期要求的、具有创新能力的大学生扰显得尤为重要。
一、大学生如何提升自己的创新能力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应该如何提高我们的创新能力呢?因为我们知道,一个人的创新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后天的不断学习和训练中逐步的提高和增强的。
所以,提高我们大学生的创新能力要遵循一定的方法才能更加快速有效。
创新意识的重要性
![创新意识的重要性](https://img.taocdn.com/s3/m/465247ab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da.png)
创新意识的重要性创新意识的重要性创新是一个汉语词语,亦作“剏新”,一指创立或创造新的,二指首先。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创新意识的重要性,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创新意识的重要性篇1一、创新与创新意识创新是指在人类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等一切领域,一切层面上淘汰落后的思想、事物,创造先进的、有价值的思想和事物的活动过程。
所谓创新意识是人们对创新与创新的价值性、重要性的一种认识水平、认识程度以及由此形成的对待创新的态度,并以这种态度来规范和调整自己的活动方向的一种稳定的精神态势。
创新意识总是代表着一定社会主体奋斗的明确目标和价值指向性,成为一定主体产生稳定、持久创新需要、价值追求和思维定势以及理性自觉的推动力量,成为唤醒、激励和发挥人所蕴涵的潜在本质力量的重要精神力量。
二、创新意识的作用第一,创新意识是决定一个国家、民族创新能力最直接的精神力量。
在今天,创新能力实际就是国家、民族发展能力的代名词,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解决自身生存、发展问题能力大小的最客观和最重要的标志。
第二,创新意识促成社会多种因素的变化,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
创新意识根源于社会生产方式,它的形成和发展必然进一步推动社会生产方式的进步,从而带动经济的飞速发展,促进上层建筑的进步。
创新意识进一步推动人的思想解放,有利于人们形成开拓意识、领先意识等先进观念;创新意识会促进社会政治向更加民主、宽容的方向发展,这是创新发展需要的基本社会条件。
这些条件反过来又促进创新意识的扩展,更有利于创新活动的进行。
第三,创新意识能促成人才素质结构的变化,提升人的本质力量。
创新实质上确定了一种新的人才标准,它代表着人才素质变化的性质和方向,它输出着一种重要的信息:社会需要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人、有开拓精神的人、有新思想道德素质和现代科学文化素质的人。
它客观上引导人们朝这个目标提高自己的素质,使人的本质力量在更高的层次上得以确证。
它激发人的主体性、能动性、创造性的进一步发挥,从而使人自身的内涵获得极大丰富和扩展。
艺术创新技巧教程
![艺术创新技巧教程](https://img.taocdn.com/s3/m/95692a05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2b.png)
艺术创新技巧教程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艺术创新已经成为了现代艺术的核心,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开始关注艺术创新的技巧并尝试在自己的作品中融入创新元素。
但是,很多人并不清楚艺术创新的流程以及需要掌握的技巧,因此本篇文章将为大家详细介绍艺术创新技巧的教程。
第一步:了解创新意识在创新过程中,首先需要具备的是创新意识。
艺术创新需要艺术家具备不断探索、挑战自我并突破常规的意识。
为此,艺术家需要摆脱定式思维,放下固有的思维模式,以开放、包容、创意和创新的態度去面对和解决实际问题。
第二步:发掘创意来源创新的源泉在于进一步发掘人、自然、社会的多重现实和多样性,以及对已有事物的不断解构和思考,不断发掘创意来源。
艺术家可以尝试多方面的途径,比如借鉴前人的成功经验、追寻艺术或脑内风景、或是寻找日常生活中的剪影、隐喻和灵感。
同时,需要注意的是,要思考和考虑自己和目标受众之间的目的和需求,以此为基础对创意进行精细化和优化。
第三步:运用创新方法创新的流程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律和方法,而艺术家需要熟练掌握这些方法,才能更好地进行创新。
创新方法包括:融入对话拓展思维视角、运用场景模拟和原型测试以收集反馈、运用分形思维对动态元素进行重新组合、发掘相似性和不同之处等等。
各种创新方法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和运用,使创意得以最大化的发挥。
第四步:应用艺术创新技巧在完成创意创新后,艺术家需要运用各种艺术创新技巧来完成创意的呈现和落实。
艺术创新技巧包括:选用材料上,选择新颖、具有特色、符合主题的材料;结构设计上,创造新的结构模式,调整组合关系;色彩应用上,独具特色且符合主题的使用;以及表现技法上,应运用新技法,使表达方式更为多样化和个性化、更具影响力。
各种技巧结合起来进行呈现,使得作品责任以更为突出的创新特点,更具影响力,并能够在观众中间引起更多反响。
总体来说,艺术创新技巧的教程需要从创新意识、创新来源、创新方法到艺术创新技巧四个方面详细介绍,才能更好地指导艺术家进行创新。
创新性思维与创新方法有哪些
![创新性思维与创新方法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90afe2b7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d22f171.png)
创新性思维与创新方法有哪些创新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一个关键词,无论是在科技领域、商业领域还是政治领域,创新都被认为是推动发展的关键因素。
而创新性思维和创新方法则是实现创新的基础。
本文将探讨创新性思维和创新方法的概念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首先,创新性思维是指一种能够打破传统思维模式、产生新观点和想法的思考方式。
它要求我们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并且克服常规思维的限制。
创新性思维的目标是产生独特和有用的解决方案,从而满足社会和市场的需求。
为了培养创新性思维,我们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首先,多角度思考。
我们常常受限于自己的视角和经验,无法看到问题的真正本质。
通过采用多角度思考的方法,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审视问题,产生新的观点和想法。
比如,在团队讨论中,可以邀请来自不同背景和专业领域的人员参与,分享他们的观点和经验。
其次,逆向思维。
逆向思维是一种常用的创新方法。
它要求我们从与现有解决方案不同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并挑战常规的做法。
通过逆向思维,我们可以发现隐藏的机会和潜在的问题,从而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案。
例如,互联网公司亚马逊就采用了逆向思维的方法,通过在线购物和电子书等创新业务模式,改变了传统零售业的格局。
此外,思维导图也是一种有效的创新方法。
思维导图是一种以中心主题为核心,通过分支将相关想法有机地组织在一起的工具。
它可以帮助我们将复杂的问题分解为更小的部分,并发现它们之间的关联性。
思维导图可以激发创造力和联想能力,帮助我们产生新的想法和解决方案。
除了创新性思维,创新方法也对创新的实现起到关键作用。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创新方法。
首先,设计思维是一种以用户为中心的创新方法。
它要求我们深入了解用户的需求和背景,从用户角度来思考问题,并将其融入到产品或服务的设计过程中。
设计思维强调测试和反馈的重要性,以不断改进和调整设计方案。
设计思维的典型代表是苹果公司的设计和产品开发流程。
其次,开放式创新是一种基于合作和共享的创新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创新首要的是创新意识还是创新方法
[摘要]:思路决定出路,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意识具有反作用客观事物的能力。
人的意识能够指导人的行为。
创新意识是实现创新的前提和基础。
创新前创新意识提供浓烈的创新兴趣,用敏锐的洞察力寻找创新点;创新中,创新意识给予坚强的创新精神,支撑创新的顺利完成。
创新方法为创新提供技术和能力支持,是创新的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因素。
[关键词]:创新创新意识思维方法辩证唯物主义
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已成为时代主题,发展成为世界各国竞争的一个出发点,创新是各国实现发展的必然选择。
哲学家们认为“创新是人类特有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是人类主观能动性的高级表现形式,是推动民族进步和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
我国伟大的主席江泽民同志也曾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可见,创新是富国强民的必由之路,更是每一个爱国热血儿女需要培养的能力。
然,创新并非横空出世,创新意识和创新方法是支撑创新的两大要素,任何的创意都必须源于两者的紧密结合,任何让人惊叹不已的巨作分析开来也是站立在创新意识和创新方法基础之上的。
一个民族要想走在时代前列,就一刻也不能没有创新意识,一刻也不能停止创新方法的探索和使用。
但是,到底是创新意识首要呢,还是创新方法首要,就见仁见智了。
本文将从三者相互关系中展开分析和论述。
一、创新的内涵与表现形式
创新最早出现于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的论著中,他认为创新就是“新的或重新组合的或再次发现的知识被引人经济系统的过程”。
它的社会学概念是指人们为了发展的需要,运用已知的信息,不断突破常规,发现或产生某种新颖、独特的有社会价值或个人价值的新事物、新思想的活动。
创新的本质是突破,即突破旧的思维定势,旧的常规戒律。
创新活动的核心是“新”,它或者是产品的结构、性能和外部特征的变革,或者是造型设计、内容的表现形式和手段的创造,或者是内容的丰富和完善。
创新从哲学上说是人的实践行为,是人类对于发现的再创造,是对于物质世界的矛盾再创造。
人类通过物质世界的再创造,制造新的矛盾关系,形成新的物质形态。
马克思主义认为创新是人类对于其实践范畴的扩展性发现、创造的结果,它的本质是实践,是对客观世界生生不息的状态的深刻揭示。
创新就其内涵而言,包括四个方面因素:一是创造性。
任何的创新都应该是创造的过程,是创新实践者用自己的智慧和劳动创造了新的东西或是将本来存在的一个事物更新或者造出一个新事物来代替它。
二是突破性。
凡是创新,必然对原有思想、理论、技术、方法等有重大的突破,并提出新的思想、理论、技术、方法等等。
这才是“新”的体现。
三是创新理由性。
任何创新都是有个出发点的,或是在要达到某个目的或成果的途中实现创新,或是本就是要用创新达到某个目标。
四、创新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创新的价值是表现在它的作用上的,一个举动能不能称之为创新,是表现在它是否可以产生一定的社会效益,能否给人们带来某种利益和功用。
创新融入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之中。
有学者认为,创新的表现形式归纳起来包括三种:发现、发明和革新。
毋庸置疑,发明和革新被视为创新都是很易被认可的,但是发现却似乎隔着一段距离。
发现是指观察事物而发现其原理或法则,即发现已经存在但不为人知的规律、
法则或结构和功能。
简单说来其实这样它还只是一个认识的过程,而要将它视为一种创新的话,就是要将发现再推向一个更高的层次,要把那些原理推向更高的理论阶段并加以证实。
正如牛顿从苹果从树上掉了下来的事实发现万有引力定律,而且从数学上论证了万有引力定律。
这被称为一种创新。
而同样,大多数农夫也都会发现自己的苹果会从树上掉下来,但是这仅仅停留在了发现的第一个层面,而不能被称为是创新。
所以,发现作为创新的一种表现形式是体现在其理论层面,发现一种现象,然后把其推及到某个理论高度。
现象是客观的,但是理论却是人们智慧的结晶。
二、创新意识与创新方法含义
1、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顾名思义是一种动机和意象,指人们根据社会和个体生活发展的需要,引起创造前所未有的事物或观念的动机,并在创造活动中表现出的意向、愿望和设想。
它是人类意识活动中的一种积极的、富有成果性的表现形式,是人们进行创造活动的出发点和内在动力。
是创造性思维和创造力的前提。
创新的特征包括新颖性、社会历史性和个体差异性三方面。
它是一个集创造动机、创造兴趣、创造情感和创造意志四板块的综合性概念。
创新意思识具有不容小觑的作用。
对于一个民族,它能够推动一个民族的独立与发展;对一个国家,它能决定一个国家的生死存亡和兴旺发达;对于一个社会和时代,它能革新换代,推动人类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全面进步。
中华民族的一路走来,无不充满这创新意识。
解放战争之前,我们的党采用的是农村包围城市的作战方针,解放了全中国。
解放战争后,我们的党又走上改革开放的道路,使全中国的人民走向富裕的道路。
这些都是领导者们的创新意识发挥的巨大效应。
我们的江泽民主席向中国人民呼吁“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让大家积极的培养创新意识。
2、创新方法
创新方法分为创新技法和创新思维方法。
创新技法是技术层面的基础,是创新专家们根据创新的规律和法则为众多力求创新的人们总结出的创新的技术原理、法则和技巧。
创新思维方法是精神层面的。
它强调了创新者的主体地位。
通过一个思维的模式的一个引导,来达到因人而异的神奇效果。
创新思维方法存在于社会中的形式有很多,头脑风暴法、戈登分合法、六W设问法、仿生模拟法、扩图转换法等等,
三、从创新与创新意识、创新方法的关系分析首要因素
创新是一个集创新意识和创新方法为一体的过程,任何一个创新都离不开创新意识的引导和创新方法的使用。
只有创新意识与创新方法的紧密配合,才能够真正的实现一个创新的过程。
没有创新意识,要么就像只有工具没有工人一样无法完成工作,要么就只能像机器人一样无法做出突破。
只有创新意识,却找不到方法,那么也总归无法付诸实践,那么也就无法实现创新。
1、创新意识是创新的前提和基础,创新是创新意识的目标和结果。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意识具有反作用客观事物的能力。
人的意识能够指导人的行为。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意识具有反作用客观事物的能力。
人的意识能够指导人的行为。
创新意识是实现创新的前提,没有创新意识的支撑创新是无法得以顺利实现的。
首先,在实现创新之前,创新需要创新意识的敏锐的洞察力来发现问题、发现创新点。
创新具有目的性和理由性,没有理由不会有创新,那么创新意识就会为创新找一个理由创新,更会找到一个合适的区域和地点实现创新。
其次,创新是需要一个过程的,往往不可能做到一蹴而就或者是一帆风顺,那么这就需要有创新意识来不断的做精神的支撑。
每一个创新者在创新的过程都需要兴趣的诱导,精神的鼓舞,坚定的决心,克服困难的勇气等,这些都是需要创新意识不断提供的。
最后,创新是一个创造性的活动,它需要突破,它对创新者的创新能力要求比较高。
它要求创新者时刻保持创新的态度,突破原有的思维模式,打破陈规的思维格局来思考问题,
那么这就必须是一个充满了创新意识的人才能够做到的,没有意识的不断提醒和引导,创新者是很难独辟蹊径,达到突破的,实现创新的。
2、创新方法是创新的工具,为创新提供基础条件。
正如上面提到创新对于创新者的要求是比较高的,不仅仅是思想上的要求,还有技术层面和方法手段上的要求。
正如一个建筑师想在建筑方面实现创新,他首先必须具备建筑方面的专业知识,才有能力找到创新的点子,也才能实现到建筑方面的创新。
如若他是一个宇航员,拥有在建筑行的创新,这不能说不可能,但是必须要说这是十分有难度的。
此外,创新思维方法也是因人而异的,同样的问题不同的思维方法会有不同的结果出现。
同样一个研究课题,有人能够做出创新,有人却只是在炒冷饭。
所以,创新方法依旧是创新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是实现创新的途径,也是实现创新的保证,它为创新提供基础条件,是创新者必备的一大工具或能力。
综上所知,创新是一个突破常规,寻求新颖的过程。
创新意识是创新的前提和基础,创新方法是创新的基础条件。
创新意识是精神层次上的支持和引导,创新方法是技术和能力层次上的支撑。
两者都是实现创新的必然要求。
但是,从时间的层面上来看,创新意识是一个长期需求的因素,而创新方法是隐忍而异,不断发展和变化的因素。
一个拥有创新意识得创新者可以依靠者这股创新精神,去学习更多的创新方法和技能来实现创新的目标。
但是,若拥有创新方法的人,终究无法突破思维惯性、打破传统模式,那他是很难做到创新的。
这就是为什么我国对学生的教育从小学就开始积极的宣扬创新精神,而不是只在大学或者是更高学历的人群中展开宣传的缘由。
能力还可以积极的补充,如果缺少了意识,有能力也是徒劳。
所以,创新首要的是创新意识,而不是创新方法。
参考文献:
[1]梁银怀.论辩证思维与创新[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6.
[2]霍甫安,毕凯鸣.关于创新的理论思考[j].理论探索,2004.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4[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广告111
2013/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