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的效果初步评定及报道
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临床效果

2021年5月第10期中外女性健康研究妇幼健康文章编号:WHR202005193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临床效果王小娜海南省临高县人民医院妇产科,海南临高571800【摘要】目的:浅析宫腔镜下子宫內膜息肉切除术治疗子宫內膜息肉临床效果。
方法:按照手术方法将本单位于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60例子宫內膜息肉患者划分为两组,匕较宫腔镜下刮宫术与宫腔镜下子宫內膜息肉切除术治疗效果。
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各指标值均优于对照组P V0.05。
术后观察组月经量、子宫內膜厚度、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 V0.05。
结论:宫腔镜下子宫內膜息肉切除术治疗子宫內膜息肉效果良好,临床应用优势包括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并发症风险低,安全性高。
【关键词】宫腔镜;子宫內膜息肉;手术;并发症;月经【中图分类号】R713.4【文献标识码】BA survey on hysteroscopic resection for endometrial polypWang XiaonaDepartment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Lingao County People's Hospital,Lingao Hainan,5718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analyze the hysteroscopic resection effects for endometrial polyp.Methods:60endometrial polyp pa-ientstreatedfromJanuary2019toDecember2019inthehospitalwereselectedandassignedtoobservationgroupandcontrol group Patientsweretreatedwithhysteroscopiccure t ageandhysteroscopicresection,respectively Surgicale f ectswerecom-pared.Results:Operation indicator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better than control group(P V0.05);compared with con-rolgroup,themenstrualbloodvolume,endometrialthicknessandcomplicationrateintheobservationgroupweresignificantly reduced(P V0.05).Conclusion:The hysteroscopic resection is featured as better effects,shorter operation time,faster re-covery,fewercomplicationsandhighersafety[Keywords]Hysteroscopic;Endometrial polyp;Operation;Complication;Menstruation子宫内膜息肉高发人群为30〜50岁的绝经后妇女,旨机体内局部内膜组织岀现过度增生从而形成的赘生物,包括有蒂或无蒂,由少量纤维结缔组织构成,发病后主要症状包括阴道流血、不孕等,临床诊断需要依靠诊断性刮宫、阴道超声检查、宫腔镜下活检等;目前临床尚未统一疾病的发病机制,常用治疗方案为药物治疗、保守治疗、手术治疗;治疗目的包括切除息肉,改善症状,杜绝复发12]。
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的疗效观察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引言 • 文献综述 • 研究方法 • 实验结果 • 讨论与分析 • 结论与展望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子宫内膜息肉是妇科常见病之一,可 导致月经不规律、异常阴道出血等症 状。
本研究旨在观察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 肉切除术的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 考。
01
02
03
炎症刺激
长期慢性炎症刺激可能导 致子宫内膜过度生长,形 成息肉。
内分泌失调
雌激素水平过高可能刺激 子宫内膜增生,形成息肉 。
遗传因素
家族遗传史可能增加个体 患子宫内膜息肉的风险。
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是目前 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主要方法之一。
研究目的和意义
探讨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切 除术的疗效,包括手术时间、 出血量、术后恢复情况等。
分析不同年龄、不同类型子宫 内膜息肉患者手术疗效的差异 。
为临床医生提供治疗子宫内膜 息肉的参考方案,提高患者生 活质量。
02
文献综述
பைடு நூலகம்
子宫内膜息肉的发病原因及机制
宫腔镜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应用效果分析

* 临床研究 *宫腔镜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应用效果分析叶海丽侯惠琼,,冯兰枝南方医院太和分院妇产科,广东广州510540摘要目的探究子宫内膜息肉患者宫腔镜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随机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于南方医院太和分院100例接受治疗的子宫内膜息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电脑随机方法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实施诊刮术治疗,观察组实施宫腔镜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手术情况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子宫内膜厚度和血红蛋白治疗前后变化情况。
结果观察组疗总有效率96.00%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00,P<0.05)。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前,两组子宫内膜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相比治疗前子宫内膜厚度降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子宫内膜息肉患者实施宫腔镜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减少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且可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关键词诊刮术;宫腔镜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子宫内膜息肉;并发症中图分类号R711711..74文献标志码A doi10.11966/j.issn.2095-994X.2023.09.09.46Analysis of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Hysteroscopic Endometrial Polypectomy in the Treatment of Endometrial PolypsYE Haili, HOU Huiqiong, FENG LanzhiDepartment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Taihe Branch, Nanfang Hospital, Guangzhou, Guangdong Province, 510540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hysteroscopic surgery in patients with endometrial polyps. Methods A total of 100 patients with endometrial polyps who received treatment in Taihe Branch of Southern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21 to December 2022 were randomly selected as the study objects and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ccording to computer random method, with 5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curetting, 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hysteroscopic resection of endometrial polyps. The clinical effi‐cacy, surgical indicators, complications, endometrial thickness and hemoglobin change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were observ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observation group was 96.00% high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χ2=4.000, P<0.05). The operation time, 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 and hospital stay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ess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Before treatment,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endometrial thicknes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 The endometrial thickness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after treatment,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life quality scor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The clinical effect of hysteroscopic resection of endometrial polyps in patients with endometrial polyps is significant, which can reduce the operation time, 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 and hospital stay, and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Key words Diagnosis and curettage; Hysteroscopic endometrial polypectomy; Endometrial polyps; Complications收稿日期:2023-07-04;修回日期:2023-07-28临床妇科疾病中,子宫内膜息肉属于十分常见的一种疾病类型,诱发原因主要为子宫内膜局部过度增生,以月经期出血、经期延长以及不规则出血为主要临床症状,对女性身体健康和生育功能产生了严重影响,不仅复发率较高,而且可能出现恶变[1]。
宫腔镜治疗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

1.1一般资料料
选择我院2015年3月至2016年4月我院所收治的108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108例患者年龄分布在27至59岁,平均年龄(41.5±5.2)岁,绝经后妇女有51例,绝经时间2.1至23年,其中包含阴道出血不规范者22例贫血11例,月经增多患者29例,绝经后白带异常增多患者5例,阴道异常排液患者4例,绝经后无症状患者1例。
所有患者均在手术前3个月内未接受过任何激素治疗,均先实行宫腔镜检查与子宫内膜活检,排除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宫血、凝血功能异常等疾病。
1.2方法
手术方式:在手术之前进行常规检查,手术之前1小时使用海藻棒扩张宫颈,手术前6小时开始禁水禁食,排空膀胱。患者截取膀胱结石位,常规消毒外阴道、宫颈以及钳夹宫颈前唇,采用探针勘探宫腔深度、方向,宫颈扩张器?扩张宫颈至11.5号,应用2%利多卡因宫颈局部浸润麻醉之后,放入宫腔镜,观察并记录息肉的大小、数量、根蒂部位,采用生理盐水膨胀宫颈,其压力为100mmHg,灌流速度控制在(280±20)mL/min,在宫腔镜观察之下摘取息肉,将弥漫性的小息肉完全刮出并送检。手术过程中按照息肉的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治疗方式,对于息肉较大且有蒂的,可以再子宫下段直接采取宫颈息肉摘除,并实行宫颈、宫腔搔刮术。对于小型病灶或弥漫性息肉实行刮宫术,同时应当主要搔刮的全面性,特别是在宫低和宫角位置。手术需要在B超的监护之下进行,手术之后采取常规抗炎治疗3天,并定时随访,出现异常及时处理理。
宫腔镜是一种新型的治疗技术,其能够为许多脏器手术提供较高的手术视野,在子宫内膜息肉患者当中的应用,有着显著的意义[4]。传统治疗方案有一定局限性,例如单纯的诊断性刮宫相对而言较为盲目,会出现过度刮宫和漏漏刮的情况,而宫腔镜不不仅能够应用于诊断,还能够应用于治疗,是当前唯一一种能够直视的宫腔设备。宫腔镜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主要方式是在宫腔镜定位之后摘除或切除息肉[5]。
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疗效观察

2020年4月第8期临床研究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疗效观察姜冲莱阳市中医医院妇产科,山东 莱阳 265200【摘要】目的:探讨在子宫内膜息肉患者中采用宫腔镜电切术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2018年9月~2019年8月,在我院进行子宫内膜息肉治疗的患者116例,根据随机数字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8例患者。
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诊刮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宫腔镜电切术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各项手术指标情况。
结果:经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PBAC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血红蛋白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内膜厚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子宫内膜息肉患者中采用宫腔镜电切术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取得良好治疗效果。
【关键词】宫腔镜电切术;子宫内膜息肉;妇科疾病[中图分类号]R7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0)08-0079-02子宫内膜息肉属于临床医学上常见的良性增生性妇科疾病,根据最近研究结果显示,该疾病的发病率为0.006%左右,近年来的发生率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1]。
该疾病主要是由人体自身子宫内膜出现局部增生而导致的,以子宫腔内出现单个或者多个光滑肿物为主要临床表现,除此之外,患者还会出现月经量增多、白带异常、性交后出血等临床现象,可严重损害患者的身体健康[2]。
临床通常采用手术方法对其进行治疗,其中传统诊刮术便是临床常用的手术方式之一。
但该方法由于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容易造成疾病复发。
因此,临床不得不采用更加有效的方式对该疾病患者进行治疗。
我院采用宫腔镜电切术对子宫内膜息肉患者进行治疗研究,取得良好研究结果,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1.1对象 选择2018年9月~2019年8月,在我院进行子宫内膜息肉治疗的患者116例,根据随机数字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58例,年龄最小的患者21岁,年龄最大的患者55岁,平均年龄40.64±2.14岁,平均病程11.36±2.87月)和观察组(58例,年龄最小的患者26岁,年龄最大的患者56岁,平均年龄40.89±2.57岁,平均病程10.87±1.96月)。
超声宫内镜辅助下宫腔内膜息肉切除术的疗效评估

超声宫内镜辅助下宫腔内膜息肉切除术的疗效评估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超声宫内镜辅助下宫腔内膜息肉切除术逐渐成为治疗宫腔内膜息肉的一种重要方法。
本文将对该手术的疗效进行评估,以评估其在临床中的应用前景。
宫腔内膜息肉是女性常见的妇科病,一般表现为月经不调、异常阴道出血等症状。
宫腔镜手术作为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患者症状,但其对宫腔内膜息肉的切除效果有一定的局限性。
而超声宫内镜辅助下宫腔内膜息肉切除术则通过结合超声宫腔镜技术,提高了手术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超声宫内镜辅助下宫腔内膜息肉切除术主要是通过超声波技术对宫腔内膜息肉进行检测和定位,并引导手术过程。
这种手术方法可以清晰显示宫腔内膜息肉的位置、形状和大小等信息,帮助医生判断手术范围和切除程度,减少误切的可能性。
而且,超声宫内镜还可以提供实时影像,使医生能够全程观察手术过程,确保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关于超声宫内镜辅助下宫腔内膜息肉切除术的疗效评估,研究表明该方法较传统宫腔镜手术具有明显的优势。
一项回顾性研究发现,在60例患者中,超声宫内镜辅助下宫腔内膜息肉切除术的成功率高达98%。
另外,术后随访显示,大多数患者在手术后症状明显改善或完全消失,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
这些结果表明,超声宫内镜辅助下宫腔内膜息肉切除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除了上述研究,还有一些研究探讨了超声宫内镜辅助下宫腔内膜息肉切除术的长期疗效。
一项随机对照试验涉及了100例患者,其中50例接受传统宫腔镜手术,另外50例接受超声宫内镜辅助下宫腔内膜息肉切除术。
研究结果显示,在术后6个月、1年和2年的随访中,超声宫内镜辅助下宫腔内膜息肉切除术组患者的症状缓解率和复发率均显著优于传统宫腔镜手术组。
这些数据表明,超声宫内镜辅助下宫腔内膜息肉切除术在长期疗效上具有优势。
尽管超声宫内镜辅助下宫腔内膜息肉切除术在疗效上表现出较好的结果,但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首先,该手术需要专业的医生操作和高精准的超声宫内镜设备,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普及和推广。
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的临床效果观察

【临床研究】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的临床效果观察刘 莉(辽宁省凌海市中医院,辽宁 凌海 121200)【摘要】 目的:研究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的临床效果㊂方法:回顾并选取2010年8月-2012年8月治疗的58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将患者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治疗组29例和对照组29例㊂治疗组采用宫腔镜下电切除术,对照组采用宫腔镜下刮匙刮除术,记录并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㊂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㊁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复查的术后月经量㊁排卵期子宫内膜厚度及复发率相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㊂结论: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的临床治疗效果好㊁损伤小,术后恢复时间短且复发率低,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有效方法,值得临床推广㊂【关键词】 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临床效果doi: 10.3969/j.issn.1672-0369.2014.02.033中图分类号: R713.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2-0369(2014)02-0066-02 子宫内膜息肉是一种妇科的常见疾病,是由于子宫内膜基底层的局限性增生引起的内膜腺体及间质形成蒂突出宫腔,主要的临床表现是经期不规律㊁量多㊁经前或经后出现少量阴道流血[1]㊂该病临床妇科检查不易发现,容易被误诊为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容易因误诊而最终导致子宫切除[2]㊂宫腔镜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断和治疗有了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㊂本文就58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的宫腔镜下手术进行研究,现总结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回顾并选取2010年8月-2012年8月于凌海市中医院进行治疗的58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年龄24~52岁,平均年龄(33.5±3.6)岁;病程1~4年,平均病程(2.2±0.9)年;育龄期患者37例,绝经期患者21例;患者的临床表现均有不同程度的阴道出血㊂所有患者均经临床确诊为子宫内膜息肉㊂将患者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治疗组29例和对照组29例㊂治疗组采用宫腔镜下电切除术,对照组采用宫腔镜下刮匙刮除术㊂两组患者在年龄㊁病程及临床症状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㊂1.2 诊断方法 宫腔镜下探查子宫,见子宫内膜息肉突出于子宫内膜,质地柔软且有蒂,赘生于子宫内膜表面,直径大多为1~2cm,可单发或多发,多位于子宫底,形状为柳叶状或舌状,息肉表面光滑柔嫩,呈粉红色或者黄白色,形态和颜色可因患者的年龄和息肉部位略有不同㊂1.3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行静脉全麻,膀胱截石位,消毒扩宫后缓慢放入宫腔镜,观察并记录息肉的位置㊁数量㊁大小及内膜增生情况㊂治疗组宫腔镜下找到内膜息肉根蒂,使用电切环彻底切除息肉基底部,电凝止血,对于年轻㊁有生育要求的患者则可切除至基底部,避免破坏子宫内膜基底层;如无生育要求的患者则可从基底层进行切除,并根据术中探查的具体情况切除息肉附近内膜进而防止子宫内膜息肉的复发,切除后宫腔镜重新探查子宫是否有其它患病部位㊂对照组患者采用刮匙将息肉取出,其它步骤同治疗组㊂1.4 疗效评价标准 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㊁术中出血量;术后6个月复查术后月经量㊁排卵期子宫内膜厚度及复发率㊂将两组患者的术中和术后情况对比,并分析治疗效果㊂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8.0进行统计学处理㊂计量资料用(⎺x±s)表示,使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使用x2检验㊂P< 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㊂2 结果治疗组患者手术时间(9.1±3.9)min,术中出血量(22.4±6.8)ml;术后6个月复查的术后月经量(140.2±32.5)ml,排卵期子宫内膜厚度(6.53±3.69)mm;复发率6.89%(2例)㊂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间(9.3±4.2)min,术中出血量(25.7±7.2)ml;术后6个月复查的术后月经量(251.7±48.8)ml,排卵期子宫内膜厚度(10.18±3.92)mm;复发率31.03% (9例)㊂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相比,手术时间㊁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复查的术后月经量㊁排卵期子宫内膜厚度及复发率相比较,治疗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㊂663 讨论子宫内膜息肉是临床上不孕症和异常子宫出血的常见病因㊂育龄期妇女与绝经期妇女均有患该病可能㊂以往通常采用刮宫或子宫切除手术,但治疗效果不理想,刮宫容易漏刮[3],子宫切除对患者的损伤较大㊂目前宫腔镜下手术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最佳方案,选择好的宫腔镜下手术也是治疗的关键㊂宫腔镜下进行电切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能准确找到息肉部位,且能完整切除息肉根蒂,出血量少,且能有效避免术后的复发或手术不完全而残留息肉㊂综上所述,本文研究和探讨了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的治疗情况,结果提示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的临床治疗效果好,损伤小,术后恢复时间短且复发率低,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有效方法,值得临床推广㊂参考文献[1] 任荣香,张焕柱,南芳芳.宫腔镜下电切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117例临床研究[J].中国实用医刊,2012,39(4):53.[2] 白银枝.宫腔镜下刮匙刮除术与电切除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疗效观察[J].河南医学研究,2013,3(22):379-380.[3] 夏恩兰.宫腔镜学及图谱[M].第2版.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225-226.(收稿日期:2013-10-26)编辑:王冰【临床研究】超声下甲状腺影像学报告及数据系统在甲状腺结节超声鉴别诊断中的应用张海波(通化市五三一医院电诊科,吉林 通化 132000)【摘要】 目的:探究超声下甲状腺影像学报告及数据系统(TI-RADS-US)在甲状腺结节超声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㊂方法:本研究采用了TI-RADS 系统分类统计,与病理结果相对照㊂结果:本研究与病理结果对照显示灵敏度71.9%,特异度84.2%,阳性预测值66.1%,阴性预测值70%,正确指数0.561,诊断符合率80.5%㊂结果显示对于甲状腺结节的形态㊁边缘㊁有无钙化等TI-RADS 分级与病理结果有良好的一致性㊂结论:制定甲状腺影像学报告及数据系统,正确使用TI-RADS 术语有助于临床医生与影像医生之间的沟通,避免了医生的主动性诊断㊂【关键词】 TI-RADS-US;甲状腺结节;超声doi : 10.3969/j.issn.1672-0369.2014.02.034中图分类号: R581;R445.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2-0369(2014)02-0067-02 近年来,超声检查作为甲状腺常规检查的重要手段越来越受到临床医生的重视㊂但由于对于甲状腺评估的专业术语不够标准,因此,同一病例临床与影像医生给予了不同的评价㊂有韩国学者提出对甲状腺结节进行分级诊断[1],即制定甲状腺影像学报告及数据系统(thyroid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TI-RADS)㊂正确使用TI -RADS 术语有助于临床医生与影像医生之间的沟通,避免了医生的主动性诊断㊂本文旨在探讨TI -RADS-US 在甲状腺结节超声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其重要性在于为甲状腺结节选择有效㊁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充分证据㊂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文收集2012年6月-2013年6月通化市五三一医院门诊及住院收治的甲状腺结节患者106例,共380个病灶,患者年龄55~86岁,平均(65.5±7.7)岁;结节最大直径为3~55mm,平均(15.6±6.5)mm㊂所有甲状腺结节均经常规二维超声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㊂依据病理结果分为恶性结节组124例,良性结节组256例㊂诊断标准参照TI -RADS-US 对结节进行评估分级㊂1.2 检查方法 采用日本ALOKE -公司的SSD3500彩超诊断仪,频率为10.0MHz,并用凸形探头㊂检查前患者无需准备,取仰卧位,充分暴露颈部,头略后仰,采用超声直接法,对甲状腺两侧叶及峡部进行横切,垂直切,多方位,多切面探查,必要时嘱患者做吞咽动作,以观察甲状腺结节纵横比和形态㊁数目㊁大小㊁边界㊁内部回声㊁微钙化㊁声晕㊁血供以及周围淋巴结等情况,将图像记录并保存㊂1.3 甲状腺TI-RADS 分级[2] 0级:无结节,正常甲状腺或弥漫性增生甲状腺;1级:高度提示良性,以囊性为主;2级:可能良性,边缘清楚,以实性为76。
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的疗效观察

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的疗效观察目的:分析宫腔镜诊治子宫内膜息肉临床效果。
方法:宫腔镜诊治子宫内膜息肉诊断明确,并可定位取活检送病理,根据病理结果或病情决定手术方案,在排除子宫内膜癌后,单发的、小的息肉就可在宫腔镜直视下摘除病灶,而对于多发病灶、年轻且要求生育的病人可以行全面的刮宫,刮宫后再放入宫腔镜判断刮宫效果。
但刮宫治疗子宫内膜息肉复发率高,故对于无生育要求的病人可行宫腔镜下子宫内膜电切术,这样既可以治疗彻底,又保留子宫的完整性。
结果:自2004年4月~2008年9月我院行宫腔镜检查603例,确诊为子宫内膜息肉36例,占6%,同时行宫腔镜下摘除术,无并发症发生。
结论:宫腔镜诊断子宫内膜息肉准确率高、创伤小,并能同时进行治疗,取得满意疗效。
标签:宫腔镜;子宫内膜;切除术;疗效观察宫腔镜是一项新的、微创性妇科诊疗技术,可用于诊断、治疗和随访子宫腔内病变。
子宫内膜息肉是一种良性的子宫内膜病变,临床表现常为异常的子宫出血,在异常子宫出血患者中的发病率为25%。
由于它缺乏典型的症状,常与其他疾病混淆,临床往往难以确诊。
自2004年4月~2008年9月我院行宫腔镜检查603例,确诊为子宫内膜息肉36例,占6%,同时行宫腔镜下摘除术,取得满意疗效。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603例患者,年龄20~56岁,平均38岁,因阴道异常流血、血性白带,或B超提示宫内膜增厚、不均匀、息肉,可能需行宫腔镜检查,术前检查排除手术禁忌证(如活动性子宫出血,急性或亚急性生殖道炎症等)。
并对其治疗后行宫腔镜复检。
子宫内膜息肉可生长在子宫壁的任何部位,任何角度;可单发也可多发;小至0.2~0.3 cm不等,也可为2~3 cm或更大;形状可为卵圆形、三角形或不规则状,多数息肉有蒂。
1.2方法1.2.1手术器械日本OLYMPUS公司的直管整体型宫腔镜双极汽化系统、外接摄录系统及监视器;膨宫液为5%葡萄糖液。
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评价

论著China &Foreign Medical Treatment 中外医疗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评价陈圆虹,伍志虹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思明院区妇产科,福建厦门 361000[摘要] 目的 探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endometrial polyps, EP )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2年1月于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思明院区就诊的80例EP 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n =65)、参考组(n =15)。
参考组予以宫腔镜刮宫术,观察组予以宫腔镜电切术,对比两组手术前后血常规指标[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 count, WBC )、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trophil granulocyte percentage, NE%)、血红蛋白(hemoglobin, HGB )];对比两组手术前后C 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 CRP )水平;对比两组手术前后性激素[促卵泡生成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 FSH )、促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 LH )、雌二醇(estradiol, E2)]水平;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
结果 手术后,观察组WBC 、NE%均较参考组低,HGB 较参考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手术后,观察组CRP 水平较参考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手术前后,两组FSH 、LH 、E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08%,较参考组的26.67%低,观察组复发率为4.62%,较参考组的26.67%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671、4.917,P <0.05)。
结论 宫腔镜电切术治疗EP 对患者的性激素水平影响小,但在降低WBC 与NEUT%、提高HGB 水平方面具有显著效果,此外,该术式还能够减轻患者术后炎症反应,减少术后并发症,有效预防疾病复发。
宫腔镜下子宫内膜电切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疗效

宫腔镜下子宫内膜电切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疗效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宫腔镜下子宫内膜电切术作为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一种新型微创手术方式,其临床疗效备受关注。
子宫内膜息肉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通常会导致月经不调、盆腔疼痛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本文将对宫腔镜下子宫内膜电切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和总结,为临床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宫腔镜下子宫内膜电切术的原理及操作方式宫腔镜下子宫内膜电切术是一种微创手术,操作时通过宫腔镜将电切钳引入宫腔,对子宫内膜息肉进行电切和切除。
该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损伤轻等优点,能够最大程度地保护患者的子宫功能。
术前患者需行盆腔检查及常规化验后方能手术,手术当天上午需测体温及化验标本,由妇产科医生术前讲解手术内容、术前禁食及术后注意事项,医生解答患者疑问并签署手术同意书。
手术中必须保持室内温度适宜,环境安静、整洁,无菌操作。
患者取尿采血标本后,口服清水至清晨6时,避免饮食奶类及酸奶类食物,术前患者需清空肠道。
1. 疗效显著:宫腔镜下子宫内膜电切术具有创伤小、减少术后并发症的优势,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症状。
经过手术治疗后,大部分患者的月经不调、盆腔疼痛等症状得到明显缓解,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2. 安全性高:宫腔镜下子宫内膜电切术是一种微创手术方式,在操作过程中可以更好地保护患者的子宫功能,避免了传统手术可能导致的子宫粘连、子宫穿孔等并发症。
手术切口小,出血量少,术后患者疼痛明显减轻。
3. 术后恢复快:由于宫腔镜下子宫内膜电切术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患者恢复快,通常在数天内就可以进行日常活动,对于工作和生活轨迹的影响较小。
1. 术前的准备工作十分重要,需要通过详细的术前检查来确定患者的术前状况,确保手术的安全性和成功率。
2. 术中需要使用严格无菌操作,避免手术感染和并发症的发生。
3. 术后患者需严格遵守医嘱,注意休息,保持切口清洁干燥,避免感染。
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临床效果及其安全性分析

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临床效果及其安全性分析乔明静DOI :10.3969/j.issn.0253⁃9926.2020.21.012作者单位:450000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妇产科子宫内膜息肉[1]是比较常见的瘤样病变,可出现不规则阴道流血、月经量增多或不孕,也可自宫颈口脱出至阴道,可通过患者症状、经阴道超声、子宫超声显像或宫腔镜检查进行诊断。
手术治疗是较为常见的方式,但传统的刮宫术损伤大、预后较慢,并且可能会出现大出血、子宫内膜粘连、继发感致母婴病死[6]。
因此,如何尽早诊断及控制子痫前期病症的发生,对母体及胎儿而言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本研究结果显示,发生子痫前期20.0%;经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体脂率、体质量指数过高是子痫前期发生的影响因素;且绘制ROC 曲线显示,体脂率、体质指数及联合预测子对痫前期发生风险均有一定的预测价值,且以联合预测效能最好。
相较未孕女性,妊娠期间女性的运动量相对减少,加之妊娠期间各类营养物质的摄入,增加了营养摄入过剩风险,致使妊娠期女性的体质量增加,进而致使脂肪囤积、身材肥胖[7]。
而体脂率是机体脂肪重量在机体总重的占比,可以反映出机体脂肪含量情况;体质指数是国际上最为常用的用来度量体质量与身高比例的工具,其可以反映患者是否过肥或过瘦[8]。
当体脂率或体质指数过高时,表明患者身材较为肥胖,而肥胖患者易增加机体糖脂代谢紊乱情况,其发生动脉粥样硬化风险较高,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滋养层细胞的浸润能力,致使血管内皮细胞受损,而血管内皮细胞受损会降低扩血管物质,如一氧化氮、前列环素I 等合成,增加内皮素、血栓素A 2等缩血管物质合成,诱发血管痉挛情况发生,增加子痫前期的发生风险[9]。
此外,体脂率、体质指数过高,也易引发内分泌功能紊乱情况,致使机体内黄体生成素、雄激素水平升高,雌激素水平降低,对胎儿的生长发育造成影响,增加了胎儿生长受限、早产等并发症的发生风险[10]。
宫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疗效评价

宫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疗效评价目的:观察宫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效果。
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子宫内膜息肉患者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各25例。
对照组行传统刮宫术治疗,实验组则采用宫腔镜手术治疗,就两组手术治疗满意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等指标施以比较。
结果:实验组的手术治疗满意率为92.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4.0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
结论:宫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能显著提高手术治疗满意率,术中出血量少,且显著缩短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临床应用前景广阔。
标签:宫腔镜;手术;子宫内膜息肉在妇科医学领域,子宫内膜息肉较为常见,其发病机制为子宫内膜基底层在雌激素的作用下出现局限性增生,最终使病灶突出于子宫内膜表面[1]。
息肉较小时患者无明显不适症状,随着病情的进展患者出现月经不调、不规则出血及白带异常等症状,甚至不孕。
以往臨床上多采取激素、常规止血或刮宫等方法治疗,但收效欠佳,且容易因久治不愈或贫血等因素需切除子宫[2]。
随着宫腔镜手术的广泛应用,子宫内膜息肉的疗效得到显著提高。
本次研究旨在观察宫腔镜手术在治疗子宫内膜息肉中的应用,效果满意。
具体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随机取样2011年10月-2013年10月我院确诊并收治的子宫内膜息肉患者,共50例。
病例均参照《妇产科学(第七版)》的相关诊断标准[3],且经宫腔镜检查或病理检查确诊,排除心、肝、肾功能严重障碍者,子宫恶性病变者以及妊娠哺乳期妇女。
患者年龄在25-53岁之间,年龄均值(37.7±3.5)岁;其中单发息肉27例,多发息肉23例;45例患者有异常子宫出血,其中月经量增多40例,无症状5例。
将50例患者均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各25例。
两组患者在年龄、息肉类型等一般资料上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故具有可比性。
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的疗效观察

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的疗效观察目的:探讨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的疗效。
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9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子宫内膜息肉患者91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
对照组行宫腔镜检查+诊刮术;观察组行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月经量、治疗效果、复发率。
结果:两组患者月经量均有减少,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月经量减少程度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治疗效果比较,观察组有效率为96.08%,优于对照组的8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术后12个月观察组复发率(3.92%)低于对照通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手术效果明显,患者经量减少,降低术后复发率,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术方案。
[Abstract]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hysteroscopic resection of endometrial polyps.Method:A total of 91 cases of endometrial polyps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December 2016 to September 2017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hysteroscopy and curettage,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hysteroscopic endometrial polypectomy.The operation time,blood loss,hospitalization time,menstrual volume,treatment effect and recurrence rate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Result:The menstrual volume of the two groups decreased,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the observation group decreased significantly,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1).The effective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6.08%,which was better than 82.50% of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The recurrence rate (3.92%)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20%)at 12 months after operation,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Hysteroscopic resection of endometrial polyps has obvious effect,can reduce the menstrual volume and reduce the recurrence rate.It is an effective surgical scheme.[Key words] Hysteroscopic surgery;Endometrial polyps;Curettage;Electrical resection子宮内膜息肉是妇科常见病之一,是由于内膜组织局部过度增生导致,临床表现为异常子宫出血、不孕等[1]。
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的临床疗效分析

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的临床疗效分析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我院进行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
患者的病历资料。
收集患者的基本情况、手术方式、手术时间、术后病理诊断、手术并发
症及随访结果等相关资料,分析手术效果。
结果:本研究共纳入了83例患者,其中单发者78例、多发者5例。
根据手术方式,63例患者行单纯宫腔镜下息肉切除术,20例患者行宫腔镜下息肉切除加子宫腔粘连松解术。
手术时间均在30~60分钟之间,术中出血量平均在30ml。
所有患者术后均恢复良好,无手术相关并发症的出现。
术后病理诊断均为子宫内膜息肉,无癌变。
术后1年内追踪随访患
者均未出现复发。
结论: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手术创伤小、恢
复快,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首选方法之一。
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的临床疗效分析

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的临床疗效分析
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是一种常见的妇科手术,用于治疗子宫内膜息肉。
该手
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疗效确切等优点。
本文旨在分析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的
临床疗效。
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的手术创伤非常小。
手术过程中,医生只需要在患者的
下腹部进行少许切口,然后通过宫腔镜引导下的器械进行切除操作。
相比传统的开腹手术,宫腔镜手术更加微创,患者疼痛感较轻,术后恢复速度更快。
而且,宫腔镜手术的伤口非
常小,术后瘢痕形成少,美观效果好。
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的疗效确切。
手术过程中,医生可直接观察到宫腔内的
情况,并通过宫腔镜引导下的器械进行切除。
这样可以确保切除彻底,减少复发的可能性。
观察到的直观画面也能帮助医生发现其他异常情况,如子宫内异常粘连等,及时进行处理,提高疗效。
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的恢复速度快。
由于手术创伤小,术后疼痛感较轻。
一
般情况下,患者术后24小时即可下床活动,术后2-3天即可进食,恢复快速。
手术后的恢复期也较短,通常只需2-3周,患者即可恢复正常生活和工作。
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治疗方法。
该手术具有创伤小、
恢复快、疗效确切等优点,广泛应用于临床。
宫腔镜手术需要专业技术指导,需要医生具
备良好的宫腔镜操作技术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在进行宫腔镜手术前,患者需选择正规医院
和专业医生进行治疗,确保手术的安全和疗效。
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的临床效果观察

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的临床效果观察目的:探讨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94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将所有患者平均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各为47例。
常规组采用宫腔镜下刮匙刮除手术治疗,研究组采用宫腔镜下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时间、术中出血量、治疗效果、不良反应等。
结果:与常规组相比,研究组临床效果更优。
常规组患者治疗效果显著的17例,治疗有效的19例,治疗无效的11例,总有效率为76.6%;研究组患者治疗效果显著的24例,治疗有效的21例,治疗无效的2例,总有效率为95.74%,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常规组的手术操作时间为(15.64±1.38)min,治疗时间(10.59±2.92)d,出血量(61.79±10.22)ml。
研究组的手术操作时间为(9.25±0.81)min,治疗时间(9.87±1.25)d,出血量(50.42±9.98)ml。
结论:宫腔镜用于子宫内膜息肉患者的手术治疗,临床效果显著,改善了患者的身体健康,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标签: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患者;临床效果;治疗子宫内膜息肉是借着蒂附着于子宫腔内壁的肿块,它的形成与炎症、内分泌失调、雌激素水平过高有关[1]。
子宫内膜息肉是因为子宫内膜增生过盛,青春期后任何年龄均可发生,常见的类型是子宫内膜肿块,凸出于子宫壁内,蒂的长短不一,小的息肉一般无临床症状[2],其临床症状表现为:月经量增多、不规则子宫出血、子宫体增大等,在子宫口处可以看到或者触及息肉[3],有研究表示宫腔镜在治疗子宫内膜息肉方面,具有非常显著的疗效。
本文选取我院47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采用宫腔镜治疗,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现在将治疗过程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94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将所有患者平均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各为47例。
探究宫腔镜治疗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的有效性

探究宫腔镜治疗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的有效性【摘要】目的:应用宫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并评价该手术的疗效及其安全性。
方法:收集2014年4月至2015年3月在我院经门诊宫腔镜诊断为子宫内膜息肉的患者60例进行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后予以孕激素治疗且均行术后随访。
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中无子宫穿孔、周围脏器损伤、宫腔粘连、空气栓塞、大出血等并发症发生。
术后无感染、腹痛等不适。
手术后1 个月经量评分和月经期均显著少于手术前。
该组所有患者至随访结束时均未复发.结论:宫腔镜下治疗子宫内膜息肉,准确率高,创伤小,并能同时保留子宫,保留生育能力,治疗彻底,取得满意效果。
【关键词】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中图分类号】R711.7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6-108-01子宫内膜息肉是异常子宫出血和不育症的常见原因,由于它缺乏典型的症状,常与其他疾病混淆,临床往往难以确诊。
子宫内膜息肉可造成子宫异常出血,引起月经增多。
阴道不规则出血,腹痛等症状也是导致不孕的原因之一,对女性的健康有较大的不良影响。
传统的诊断方法如B超检查,诊断性刮宫或子宫切除术后病理诊断,都有其不足之处,漏诊率很高,且刮宫不能完全刮出息肉组织造成正常子宫内膜的损伤。
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是目前治疗的主要方法。
该院自2014年 4月至2015年 3月采用TCRP 治疗60例 EP患者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1临床资料60 例患者均为随机选取该院 2014 年 4月—2015年 3 月收治的 EP 患者,均经宫腔镜检查确诊;年龄 22~45 岁,平均(29.4±5.8)岁;其中经量多、经期延长 36 例,不规则阴道流血13 例,绝经后阴道流血 7 例,不孕症4例。
所有患者术前3个月内均未接受过激素治疗,均先行宫腔镜检查和子宫内膜活检,排除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宫血、凝血功能异常等疾病,且无严重并发症。
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效果分析

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效果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治疗的效果。
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9年5月我院治疗的子宫内膜息肉患者4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23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接受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率、手术指标以及子宫内膜厚度。
结果: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长、子宫内膜厚度、并发症发生率,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
结论: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能有效的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值得在临床上应用。
【关键词】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子宫内膜息肉【中图分类号】R71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20)09-0091-02子宫内膜息肉[1]好发于生育后各个阶段的女性,该疾病属于子宫内膜基底层的良性病变,该疾病的主要临床症状为白带增多、腹痛、月经异常等,部分患者存在癌变的可能,在确诊子宫内膜息肉后,多让患者接受手术治疗,不同的手术治疗方法疗效也不同,传统的手术方法为刮宫术,但是该手术的疗效不佳;现如今,多让子宫内膜息肉患者接受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治疗,疗效显著[2]。
本次为了探究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5月—2019年5月我院治疗的子宫内膜息肉患者4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23例;对照组年龄23~49岁,平均年龄为(35.18±1.75)岁,病程1~2年,平均病程(1.33±0.13)年;研究组年龄22~59岁,平均年龄为(35.86±1.48)岁,病程1~2年,平均病程(1.24±0.72)年。
研究获得医学伦理会批准。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
58例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的临床疗效分析

58例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的临床疗效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的临床应用与效果。
方法58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对其进行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观察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以及患者随访1年的复发情况。
结果58例患者的手术时间为(14.3±4.9)min,术中平均出血量为(21.2±3.2)ml,平均住院时间为(9.9±2.2)d,患者在术后没有发生相应的并发症,并且对患者随访1年观察无一例复发。
结论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在该疾病的临床治疗上具有很好的效果,且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上存在明显的优势,可以显著减轻患者的痛苦,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临床分析【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clinical application and effect of hysteroscopic endometrial polyp excision. Methods A total of 58 patients with endometrial polyp all received hysteroscopic endometrial polyp excision. Observation was made on operation time,intraoperative mean bleeding volume,mean hospital stay time,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and recurrence during one-year follow-up. Results The 58 cases had operation time as (14.3±4.9)min,intraoperative mean bleeding volume as (21.2±3.2)ml,mean hospital stay time as (9.9±2.2)d. There was no case with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and recurrence during one-year follow-up. Conclusion Implement of hysteroscope shows excellent effect during endometrial polyp excision for treatment,and it contains remarkable advantages in aspects of operation time,intraoperative bleeding volume,hospital stay time and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This method can remarkably reduce pain in patients,and it is worth clinical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Key words】Hysteroscope;Endometrial polyp;Excision;Clinical analysis研究發现子宫内膜息肉是一种慢性子宫内膜炎引起的疾病,该疾病发病部位往往发生在炎性的未成熟的子宫内膜上,尤其是在基底部的内膜上发病更为严重,当患者的局部血管和结缔组织发生增生时,就会形成蒂性息肉状赘生物突入到宫腔内,导致该疾病的发生[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的效果初步评定及报道
目的研究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的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行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宫腔镜电切息肉术进行治疗,研究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50例患者均十分顺利的完成了手术治疗,手术成功率为100%,平均手术时间为(15.46±5.12)min,平均出血量为(30.46±8.22)ml。
所有患者均没有出现复发的现象。
结论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的效果显著,在临床上值得广泛推广。
标签: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临床效果
为了研究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的效果,对本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行宫腔镜电切息肉术的50例患者进行研究分析,获得了一些体会,现将其综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对2013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50例行宫腔镜电切息肉术的患者进行研究,平均年龄为(4
2.8±6.5)岁。
50例患者中,有30例患者属于多发性息肉,20例患者属于单发性息肉。
患者的手术指征为:有严重的子宫内膜异常增生状况或者出血较为严重,为了有效减少月经量,进行部分或者全部切除术。
1.2方法手术开始之前,对患者进行常规性的检查,手术开始前一天晚上采用海藻棒对患者的宫颈进行扩张。
手术开始前六小时医护人员要嘱咐患者禁饮,将膀胱排空。
手术时,医护人员要指导患者采用膀胱截石位接受手术治疗,对患者的宫颈以及外阴道部位进行常规性的消毒处理,采用钳夹患者的宫颈前唇,并采用探针对患者的宫颈深度以及方向进行探查,将患者的宫颈扩张到10.5~11.5号,采用浓度为2%的利多卡因对患者的宫颈部位进行局部浸润麻醉之后,将宫腔镜置入,对息肉的数量、大小以及根蒂的部位进行仔细观察,采用生理盐水进行膨宫处理,并将膨宫的压力控制在100 mmHg,灌流的速度为260~300 ml/min,在宫腔镜的直视下将息肉摘除,然后再对整个宫腔进行搔刮,刮除弥漫型的小息肉,送往病理检查。
在手术过程中,要根据患者的年龄以及要求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治疗。
如果患者的息肉较大,并且有蒂,在子宫下段能够摸到或者见到,则可以对患者的宫颈进行扩张之后摘除其息肉,然后再采用宫腔或者宫颈搔刮术进行治疗,并刮出剩下的息肉,送往病理检查;如果患者的息肉较小或者呈弥漫型,则可以采用刮宫术进行治疗,在此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搔刮的全面性,特别要注意宫角以及宫底部位的息肉;如果患者的出血现象较为严重,根据以上治疗方法进行治疗之后没能取得显著的治疗效果,或者患者的病情经常复发,则要采用子宫切除的治疗方式。
整个手术过程必须在B超监护之下进行。
手术完成之后要对患者进行3d的常规抗炎治疗,并且要对患者的病情进行仔细观察,防止其复发,一旦发现异常状况,就要及时对其进行处理。
1.3 观察指标在手术完成之后的第3个月、第6个月以及12个月要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复查,对患者阴道流血情况以及月经情况进行研究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对研究数据进行相关统计和分析,统计学软件选择SPSS 19.0,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用χ2检验。
计量资料用(x±s)表示,用t检验。
以P<0.05代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5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治疗,手术成功率为100%。
平均手术时间为(15.46±5.12)min,平均出血量为(30.46±8.22)ml。
所有患者在手术完成之后均没有出现宫颈管撕裂、宫颈粘连、子宫穿孔、大出血以及感染等并发症。
其中20例阴道不规则流血患者在手术完成之后全部恢复到正常状态,12例白带异常增多患者在手术之后也恢复正常,18例不孕患者在手术之后有15例成功妊娠,妊娠成功率为83.33%。
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均没有出现复发的现象。
3 讨论
子宫内膜息肉是在妇女更年期前后以及生育期前后出现的一种息肉类型,该疾病的发病率较高[1]。
通常情况下,该疾病会引发宫腔占位病变以及子宫异常出血现象的发生[2]。
该疾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腹痛、不规律月经、阴道不规则出血以及月经量过多等症状,并且存在很大的可能性使得患者不孕[3]。
以往临床上通常采用子宫术后病理诊断、诊断性刮宫以及B超检查的方式对患者进行诊断,但是这些诊断方式都存在较大的漏诊率,并且很可能对患者正常子宫内膜造成损伤[4]。
伴随着宫腔技术的不断发展,该疾病的诊断率也不断提高,宫腔镜电切息肉术也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性的应用。
这种手术方式能够在宫腔镜的定位之后将息肉摘除,或者在宫腔镜的直视下将息肉切除掉[5]。
除此之外,这种手术方法属于微创手术的类型,它能够在直视下将息肉从其根蒂部进行切除,能够将息肉完整的切除,并且不会对正常子宫内膜造成影响。
手术时间较短,术中出血量较少,患者术后恢复较快。
本研究通过对我院50例行宫腔镜电切息肉术的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可知,50例患者均十分顺利的完成了手术治疗,手术成功率为100%。
平均手术时间为(15.46±5.12)min,平均出血量为(30.46±8.22)ml。
所有患者均没有出现复发的现象。
综上所述,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的效果显著,在临床上具有良好的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李翠梅,江震钦.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辅助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临床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5,11(08):1289-1291.
[2]梅松原,魏金花,石岩,等.日间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42例临床体会[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5,12(07):616-618.
[3]何全中,李慧智,赵靖雅.去氧孕烯炔雌醇片预处理联合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治疗多发性子宫内膜息肉疗效观察[J].新乡医学院学报,2015,22(09):739-740.
[4]程薇,王玉玨,张恂,等.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后对子宫内膜再生血管形成的影响研究[J].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2015,12(05):854-857.
[5]蔡惠兰,丁香翠,钱蓉蓉,等.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预防子宫内膜息肉术后复发的研究[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15,18(12):750-752. 编辑/翟辰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