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宫腔镜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方法和效果

合集下载

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效果分析

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效果分析

并发症的关键[5-6]。

基于此,我们开展了本项小样本前瞻性研究,以初步探讨剖宫产子宫切口双层不锁边缝合与单层锁边缝合对术后切口愈合及子宫肌层厚度的影响。

本研究结果显示,双层不锁边组产妇的切口愈合情况优于单层锁边组的产妇。

分析原因在于:(1)单层缝合虽然能够有效缩短手术时间,但其不利于切口对齐,易形成褶皱。

(2)单层缝合时,子宫肌层两端易发生重叠而影响切口处血液循环及血供,因其缺血、缺氧导致切口局部组织水肿,不利于子宫切口愈合,子宫下段容易形成穹隆样缺损[7-8]。

与之比较,双层不锁边缝合法则充分考虑到子宫的血供状态。

子宫动脉分支进入子宫肌层,向内、外垂直分支,其中尤以向外分支较多,采用分层不锁边间断缝合,能够有效避免出血及血肿形成,利于切口愈合[9]。

本研究结果还显示,双层不锁边组产妇的BMT及TMT均比单层锁边组产妇高,表明双层不锁边子宫切口缝合术能够有效减少子宫瘢痕缺陷情况。

其原因在于:(1)不锁边缝合能够有效减少对切口处子宫壁组织的压力及强度,显著降低组织对血管的压迫。

(2)能够充分保障蜕膜与蜕膜、肌层与肌层之间的无缝对接,促进切口愈合,减少瘢痕缺陷[10]。

综上所述,与单层锁边缝合比较,双层不锁边缝合剖宫产术子宫切口,更利于切口愈合和子宫肌层厚度的恢复,但仍需大样本前瞻随机对照研究予以证实。

4 参考文献[1] 郭菲菲,吴乃文,佟玉,等.不同缝合方式对剖宫产术后子宫肌层厚度的影响研究[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7,28(6):678-680.[2] 魏娜,宋鸿碧,许吟,等.剖宫产纵切口皮下脂肪层不缝合与缝合效果对比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16,31(22):4716-4718.[3] 夏艳萍,郑颖,张耀飞,等.剖宫产手术子宫切口愈合不良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8,33(10):2195-2198.[4] 钟秀梅,张春艳.探讨B-Lynch缝合术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及术后出血量的变化[J].中国妇幼保健,2018,31(24):5529-5531.[5] 谢辛,孔北华,段涛.妇产科学[M].9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80-81,147.[6] 陈蕊娟,王瑜,陈德新,等.剖宫产子宫肌层不同缝合方式对妊娠结局影响的Meta分析[J].现代妇产科进展,2017,26(11):829-833.[7] 孟莉莉,王晓蕾,王佳旭,等.冻干重组人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联合改良横切口皮肤美容缝合法对剖宫产切口愈合及瘢痕形成的影响分析[J].山西医药杂志,2017,46(23):2881-2884.[8] 邢忠兴,刘俊凤,施玉琴,等.剖宫产子宫切口缝合方法与再次剖宫产切口厚度的相关性研究[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16,18(1):119-120,122.[9] 曹晓明,黄庆,史玉爽,等.不同剖宫产缝合方式对子宫切口瘢痕憩室形成的影响[J].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2017,9(3):31-33.[10]苏秀梅,陈新,罗新,等.首次剖宫产单层缝合法与双层缝合法有效性与安全性的Meta分析[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7,33(12):939-944.(收稿 2020-09-03)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效果分析王蕾 王倩 王远珍 王丽聪河南嵩县人民医院妇科 嵩县 471400 【摘要】 目的 探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

宫腔镜下子宫内膜电切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疗效

宫腔镜下子宫内膜电切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疗效

宫腔镜下子宫内膜电切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疗效宫腔镜下子宫内膜电切术是一种常见的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微创手术方法。

该术式通过宫腔镜引导下,将电刀置于子宫腔内,将子宫内膜息肉进行切除或消融,以达到治疗的目的。

子宫内膜息肉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常常引起月经不调、异常出血、不孕等症状。

传统的治疗方法通常是通过子宫切除或药物治疗,但这些方法都具有一定的副作用,且对保护子宫功能有一定的损害。

相比之下,宫腔镜下子宫内膜电切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效果明显等优点。

该手术的主要步骤包括:1.麻醉:患者常采用全麻或腰麻,使患者处于无痛状态;2.准备:对患者进行常规消毒,使手术区域干净无菌;3.宫腔镜引导下电切:将宫腔镜插入子宫腔内,观察子宫内膜息肉的位置和大小,然后使用电刀将息肉进行切除或消融;4.后续处理:术后给予患者必要的抗炎、止血、消炎药物,并进行术后检查和随访。

通过大量的临床实践和研究,宫腔镜下子宫内膜电切术已被证明在治疗子宫内膜息肉方面具有较好的效果。

该手术具有很好的可视性,医生可以清楚地观察到子宫内膜息肉的大小、位置和形态,从而能够更加精准地进行手术。

手术切口小,对患者的伤害较小,术后疼痛和出血也相对较少。

最重要的是,手术后患者恢复快,通常可以在几天内回到正常的生活和工作状态。

尽管宫腔镜下子宫内膜电切术具有一系列的优势,但仍然存在一些潜在的风险和并发症。

手术操作过程中可能伤及子宫壁、输卵管等重要组织结构,导致不孕或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患者在术后可能会有阴道出血、感染、术后粘连等情况。

在选择手术治疗方法时,医生应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身体状况综合评估,权衡利弊,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宫腔镜下子宫内膜电切术是一种有效的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微创手术方法。

尽管存在一定的风险和并发症,但通过正确的手术操作和术后护理,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患者的痛苦,并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宫腔镜电切术联合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治疗效果

宫腔镜电切术联合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治疗效果

宫腔镜电切术联合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治疗效果子宫内膜息肉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主要表现为子宫内膜局部增生,形成膜样肿块,常常导致月经不调、不孕、习惯性流产等症状。

目前主要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其中宫腔镜电切术联合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本文将针对这一治疗方法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探讨,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

一、宫腔镜电切术介绍宫腔镜电切术是一种微创手术,通过宫腔镜引导下,在局部麻醉或全身麻醉下,将电切刀引入子宫腔内,对息肉进行切除。

这种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的特点,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首选手术方法之一。

二、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介绍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是一种激素缓释系统,通过将左炔诺孕酮植入子宫腔内,释放持续的激素,起到调节子宫内膜生长的作用。

这种系统具有疗效持久、便捷安全的特点,常用于子宫内膜息肉的辅助治疗。

1. 临床研究方法我们选取了100例患有子宫内膜息肉的患者进行了临床研究,按照随机对照的原则,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宫腔镜电切术联合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的宫腔镜电切术治疗。

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术后复发率等指标进行比较分析。

2. 临床治疗效果经过一定的观察时间后,我们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了评估。

结果显示,治疗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明显缩短,术后出血量减少,术后恢复快速,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术后复发率明显下降。

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则相对较差。

3. 临床意义宫腔镜电切术联合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子宫内膜息肉,具有明显的临床优势。

一方面,宫腔镜电切术可以直接切除息肉,恢复快速;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可以调节子宫内膜生长,减少复发率。

这种联合治疗方法不仅能够有效地治疗子宫内膜息肉,还能够降低术后的并发症和复发率,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有着积极的意义。

宫腔镜在子宫内膜息肉诊治中的应用

宫腔镜在子宫内膜息肉诊治中的应用

宫腔镜在子宫内膜息肉诊治中的应用宫腔镜术是指通过宫腔内镜检查及治疗,是一种微创手术方式。

它可以通过输送镜头和光源的光缆,无创地观察到子宫内膜的病灶,并能够配合作用器械进行切除、烙凝、止血等治疗操作。

相较于传统手术方式,宫腔镜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术后疤痕少等优势。

在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治中,宫腔镜术更是被广泛应用。

宫腔镜能够准确诊断息肉病灶。

通过宫腔镜检查,医生可以清晰地观察到子宫内膜息肉的大小、位置、数量、形态等具体情况,从而准确诊断病情。

传统的B超检查或者宫腔造影等方式往往难以做到这一点。

宫腔镜检查不仅能够明确病灶的性质,还可以及时发现可能存在的其他病变,为后续治疗提供准确的依据。

宫腔镜术具有微创手术的优势。

对于子宫内膜息肉患者,传统的手术方式通常需要进行开放性手术,切除息肉病灶,这样不仅对患者身体造成了一定的伤害,而且恢复周期较长。

而宫腔镜术则可以通过宫腔内操作,仅需在阴道口留下较小的伤口,对患者的身体创伤较小,恢复较快。

部分患者甚至可以在当天出院,几乎不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

宫腔镜术能够精准治疗息肉病灶。

在宫腔镜检查的基础上,医生可以通过宫腔镜配合作用器械进行切除、烙凝、止血等操作,对息肉病灶进行精准治疗。

这样不仅可以尽可能地保留正常的子宫内膜组织,减少对患者生育能力的影响,同时也可以减少术后疤痕形成,降低术后并发症的风险。

宫腔镜在子宫内膜息肉诊治中具有独特的优势,通过宫腔镜技术进行微创手术治疗,不仅可以准确诊断病情,更可以减少对患者的身体伤害,精准进行治疗。

在实际临床工作中,医生们应该积极推广宫腔镜技术,在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治中加以应用,从而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效果,提高治疗的成功率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在日常的临床实践中,宫腔镜技术在诊治子宫内膜息肉的应用已经得到了广泛的验证和应用。

通过宫腔镜技术,医生们可以清晰地通过镜头观察到子宫内膜息肉的情况,准确诊断病灶。

与传统的B超检查或者宫腔造影相比,宫腔镜检查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探讨宫腔镜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方法和效果

探讨宫腔镜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方法和效果

探讨宫腔镜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方法和效果目的:本文旨在探讨宫腔镜对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治疗效果及影响。

方法:选取我院治疗的100位子宫内膜息肉患者,所有患者均确诊为子宫内膜息肉症,并对其进行了手术治疗。

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了手术治疗,且没有出现其他并发症。

结论:在宫腔镜下进行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手术具有创口小、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住院时间少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

标签:宫腔镜;内膜息肉;方法及效果。

子宫内膜息肉通常是妇科上常见的疾病之一,其临床症状主要有以下几点:①月经量过多。

②子宫异常出血。

③月经周期无规律。

④绝经后阴道出血等[1]。

若不及时进行治疗,则可能会导致不孕不育。

由于传统妇科检查使用的是B超,对于子宫切除或诊断性刮宫的患者,是较难发现这类疾病,容易漏诊[2]。

现有的治疗方式主要是使用切除钳或者刮匙进行去除,但是治疗效果较为一般,因此近年来发展一项新的治疗技术已成为重中之重。

本文主要探究宫腔镜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方式,现将研究结果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病例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100位子宫内膜息肉患者,所有患者根据诊断均确诊为子宫内膜良性息肉。

患者年龄分布在22~57岁之间,平均(41.2±4.1)岁。

其中自身患有疾病的包括5例轻度、8例中度、6例重度的贫血病症。

另有21例患者处于绝经状态,79例患者正值生育年龄。

在生育年龄患者中症状上有15例月经量无改变,50例出现月经紊乱,8例月经量过少,6例过多。

患者在进行手术前3个月均无接受过其他治疗。

一般选择经期干净后3~6天进行手术,月经量过多的患者则需先进行抗感染止血治疗2~3天[3]。

1.2 方法针对患者手术前先进性静脉注射麻醉,并进行手术前常规检查,在手术前3~6个小时内,将400毫克的米索前列醇放置在患者的阴道内,软化宫颈,同时取膀胱截石位,对常规的外阴、阴道及宫颈消毒,然后使用宫颈扩张器对宫颈进行扩大,并使用5%的葡萄糖溶液对膨宫介质持续灌流。

宫腔镜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方法与疗效探究

宫腔镜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方法与疗效探究

宫腔镜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方法与疗效探究【摘要】目的:对宫腔镜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方法与疗效进行分析。

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16年6月子宫内膜息肉患者50例随机分两组。

刮匙术组采用宫腔镜下刮匙术治疗,电切术组采用宫腔镜下电切术治疗。

比较两组患者子宫内膜息肉治疗效果;术后3个月月经量、排卵期子宫内膜平均厚度、平均复发时间;治疗前和治疗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差异。

结果:电切术组患者子宫内膜息肉治疗效果高于刮匙术组,P<0.05;电切术组术后3个月月经量、排卵期子宫内膜平均厚度、平均复发时间优于刮匙术组,P<0.05;治疗前两组生活质量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电切术组生活质量改善幅度更大,P<0.05。

结论:宫腔镜下电切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效果优于宫腔镜下刮匙术治疗,可减少月经量,改善子宫内膜厚度,延长复发时间,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关键词】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方法;疗效Objective:To study the method and curative effect of hysteroscopic treatment of endometrial polyps. Methods:50 patients with endometrial polyps from January 2015 to -2016 in June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Curette with hysteroscopic surgery group curette treatment,transurethral resection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hysteroscopic resection treatment. The treatment effect of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endometrial polyps were compared,and the difference of the quality of life of the patient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was compared with thatof the menstrual period,the average thickness of endometrium and the average recurrence timein the 3 months after operation. Results: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endometrial polyps patients treatment effect i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urette surgery group,P < 0.05;transurethral resection group after 3 months,the amount of menstrual ovulation period uterine endometrial thickness,the average recurrence time is better than the average curette surgery group,P < 0.05;the quality of life in two groups before treatment ha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P > 0.05;afterthe treatment of TURP group quality of life improved more significantly,P < 0.05. Conclusion:hysteroscopic resection of endometrial polyps treated better than hysteroscopic location for treatment,can reduce the amount of menstruation,improve endometrial thickness,prolong recurrence time,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worthy of promotion.Hysteroscopy;endometrial polyps;method;curative effect子宫内膜息肉是妇科常见多发病,因子宫内膜基底层出现局限性增生,导致内膜间质和腺体形成蒂并在宫腔突出,以月经量过多、经期前后阴道少量出血以及经期紊乱为主要表现,常规激素和止血治疗效果不理想,多数患者甚至因长期出血发生贫血需切除子宫[1]。

宫腔镜下不同方式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分析

宫腔镜下不同方式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分析

宫腔镜下不同方式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分析目的:探讨宫腔镜下不同术式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效果、并发症、复发率。

方法:回顾性分析162例应用宫腔镜不同术式治疗子宫内膜息肉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3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一例并发症发生。

在术后月经量变化中,单纯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TCRP)及TCRP加药物联合治疗后月经量均减少,与宫腔镜定位后刮宫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C组患者复发率低(6%)。

不孕症行宫腔镜手术的28例患者中,术后成功妊娠13例。

结论:3种方法治疗子宫内膜息肉均安全有效,其中单纯TCRP及TCRP加药物联合治疗效果较好,而宫腔镜定位后刮宫术术后复发率较高。

宫腔镜手术去除内膜息肉可以明显提高子宫内膜息肉导致不孕症患者的妊娠率。

[Abstract] Objetctive:To explore the effects,complications and recurrence rates of different therapies of endometrial polyps with hysteroscopy.Methods: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162 cases with different surgical hysteroscopy for endometrial polyps in patients with clinical data. Results:3 groups of patients were successfully operated,with no complications.Variation in the postoperative period,the simple hysteroscopic resection of endometrial polyps (TCRP) and TCRP plus drugs in combination therapy to reduce menstrual,and hysteroscopy dilatation and curettage after location,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C group patients with low recurrence rate (6%).Infertility hysteroscopic surgery in 28 patients,13 cases after a successful pregnancy.Conclusion:3 methods for endometrial polyps are safe and effective,which simply TCRP and TCRP plus drug combination therapy is better,but after dilatation and curettage hysteroscopy locate a high recurrence rate.Hysteroscopic surgery to remove endometrial polyps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pregnancy rate of endometrial polyps lead to infertility.[Key words] Hysteroscopy;Different therapy;Endometrial polyps子宫异常出血是妇科常见病,而子宫内膜息肉是子宫异常出血的常见原因之一。

宫腔镜在子宫内膜息肉诊治中的应用

宫腔镜在子宫内膜息肉诊治中的应用

宫腔镜在子宫内膜息肉诊治中的应用宫腔镜是一种现代化的内窥镜检查技术,它可以通过宫颈口将光源、光导作用器和图像传输器送入子宫腔内,对子宫腔内病变进行直接显像,应用范围十分广泛,可用于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断和治疗。

子宫内膜息肉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其临床表现为月经不调、不孕、腹痛、阴道流血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

传统治疗主要是手术切除,但手术侵入性大、术后恢复周期长、易对生殖功能造成损伤,对患者的心理和肉体造成负面影响。

而宫腔镜可以通过直视检查、活检、手术治疗等综合手段,为患者带来更加精准有效的治疗。

在宫腔镜下进行子宫内膜息肉的检查,首先需要充分准备,包括患者的身体健康状况评估、准备好外科器械和药物、消毒灭菌等,确保检查过程的准确和安全。

检查过程中,先用宫腔镜将子宫腔内的情况直接观察,确定息肉大小、数量、位置等信息,再进行组织活检、切除等操作,治疗过程中的出血、感染等并发症都可以通过宫腔镜及时监测和处理。

宫腔镜技术具有多种优势。

首先,该技术不仅可以提高疾病诊断的准确率,而且在治疗过程中可以实现更为精准的操作,大大减少手术损伤,降低患者术后疼痛和并发症的风险。

其次,宫腔镜操作过程血小板、血细胞的损失量少,出血少,对患者的身体造成很小伤害。

再者,由于手术创伤减少,因此患者术中和术后疼痛和不适情况明显减少,术后恢复速度也会明显加快。

总而言之,宫腔镜在妇科疾病的治疗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在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治中,宫腔镜可以通过直接显像、活检、手术治疗等多种手段,为患者带来更加准确有效的治疗,大大提升了患者的治疗体验,减少了手术对患者身体和心理健康造成的影响。

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将来还会有更多的治疗手段和技术加入到宫腔镜技术的应用中,为患者带来更加高效和安全的治疗方式。

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效果分析

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效果分析

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效果分析目的探讨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子宫内膜息肉的效果。

方法对随机选取该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60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采用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月经周期的正常率及月经量的变化。

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中无子宫穿孔、TURP综合征、周围脏器损伤、宫腔粘连、空气栓塞、大出血等并发症发生,术后无感染、腹痛等不适。

手术后6个月经量评分和月经期均显著少于手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该组所有患者至随访结束时,均未复发。

结论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有效方式,可有效地缓解子宫内膜息肉所产生的症状,可以明显改善月经紊乱、降低子宫内膜息肉复发,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Abstract]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effect of hysteroscopic resection of endometrial polyps in treatment of endometrial polyps. Methods 6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endometrial polyps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2 to January 2014 were treated with hysteroscopic resection of endometrial polyps,the normal rate of menstrual cycle and changes in menstrual volume of the two groups after treatment were compared. Results All patients had a successful operation,there was no complication such as perforation of uterus,TURP syndrome,peripheral viscera injury,intrauterine adhesious,aeroembolism and hemorrhoea during operation,there was no discomfort such as infection and abdominal pain after operation,the menstrual volume score and menstrual phase at 6 months after operation were obviously fewer than those before operation,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all patients in the group didn’t recrudesce at the end of follow-up. Conclusion Hysteroscopic resection of endometrial polyps is an effective way to treat endometrial polyps,and can effectively relieve the symptoms caused by endometrial polyps,obviously improve menstrual disorder,reduce the recrudescence of endometrial polyps and has a satisfactory curative effect,which is worthy of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in clinic.[Key words] Hysteroscopic;Resection of endometrial polyps;Endometrial polyps子宫内膜息肉(EP)是子宫内膜受雌激素持续作用发生局灶性子宫内膜增生过度所致的良性病变,该病是异常子宫出血、宫腔占位病变和不孕不育的常见原因之一。

宫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研究进展及规范应用护理

宫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研究进展及规范应用护理
宫腔镜手术治疗子宫 内膜息肉研究进展及 规范应用护理
目录
CONTENTS
• 子宫内膜息肉概述 • 宫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
研究进展 • 宫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
规范应用护理
目录
CONTENTS
• 宫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 并发症及处理
• 宫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 未来展望
01
子宫内膜息肉概述
精准医疗
通过基因检测、病理学检查等手段,对子宫内膜息肉进行精准诊断和分类,为患者提供更加精准的治疗方案。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
术后护理
加强术后护理和康复指导,提高患者的康复速度和生活质量。
长期随访
建立完善的随访制度,对术后患者进行长期跟踪和观察,及时发现和处理复发和并发症,提高患者的 预后。
THANKS
子宫内膜息肉的定义
子宫内膜息肉是指子宫内膜组织 增生形成的赘生物,通常呈圆形 或椭圆形,可位于宫腔内或宫颈
部位。
子宫内膜息肉是由子宫内膜基底 层的腺体和间质增生形成的病变 ,其蒂部通常与子宫内膜相连。
子宫内膜息肉的大小、形态、数 量和位置因个体差异而异,但多 数情况下是良性的,少数可能恶
变。
子宫内膜息肉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01
02
03
04
内分泌失调
雌激素水平过高、孕激素不足 等因素可导致子宫内膜增生,
形成息肉。
炎症刺激
长期慢性炎症刺激可能导致子 宫内膜组织增生,形成息肉。
遗传因素
部分患者存在家族聚集现象, 可能与遗传有关。
其他因素
如年龄、肥胖、高血压等也可 能与子宫内膜息肉的发生有关

子宫内膜息肉的症状和诊断
月经失调

宫腔镜在子宫内膜息肉诊治中的应用

宫腔镜在子宫内膜息肉诊治中的应用

宫腔镜在子宫内膜息肉诊治中的应用
宫腔镜是一种微创手术技术,通过宫腔镜可以对子宫内膜息肉进行诊治。

子宫内膜息
肉是女性生殖系统中的一种良性疾病,通常表现为子宫内膜异位增生,形成突起状的息肉。

这种疾病在女性中较为常见,而宫腔镜则成为了诊治该疾病的一种有效手段。

宫腔镜的操作相对简单,是一种微创手术技术。

其操作原理是通过宫腔镜将镜头插入
子宫腔,将子宫内膜息肉置于显微镜下,通过一系列的器械进行切除。

与传统手术相比,
宫腔镜具有较高的精度和可视角度,减少了手术风险和术后恢复时间。

在宫腔镜诊治过程中,首先需要进行患者术前评估,包括病史、体格检查、B超和宫
腔造影等检查。

然后,通过宫腔镜进行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断和评估。

对于小型、单个的息肉,可以通过宫腔镜进行切除;对于较大或多个息肉,可以采用电切或电凝的方法进行切除。

术后需要定期进行随访,观察是否存在再生或复发等情况。

宫腔镜在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治中具有很多优势。

首先,它可以减少手术的创伤,降低
手术风险,大大缩短术后恢复时间。

其次,它能够提高手术精度和成功率,并且可以更好
地观察病变部位的情况,避免误切。

最后,它还能有效减少术后疼痛和并发症等问题。

总体来说,宫腔镜在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治中是很有价值的。

对于为患者提供较为安全
和高效的治疗方案,同时也能够保持女性生殖系统的功能完整性。

宫腔镜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应用与预后情况分析

宫腔镜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应用与预后情况分析

宫腔镜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应用与预后情况分析概述子宫内膜息肉是女性生殖系统中一种常见的良性病变。

虽然良性,但是息肉的存在会影响女性的生殖健康和生活质量,因此需要及时治疗。

传统的手术治疗方式包括开腹手术和宫腔切除术,这些方法虽然可以治疗息肉,但是存在较大的手术创伤和恢复时间长的缺点。

近年来,宫腔镜技术的发展为子宫内膜息肉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

宫腔镜治疗子宫内膜息肉对于子宫内膜息肉的治疗,手术是一个比较有效的方法。

而宫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优势在于:无需切除整个子宫,手术创伤小,恢复时间短,可以明显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

同时,宫腔镜治疗过程中能够直接观察息肉的大小、位置等情况,对治疗效果的评估也更加准确。

因此,宫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在临床上逐渐得到推广。

宫腔镜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具体步骤是:首先,给患者全身麻醉或者局部麻醉,然后通过宫颈口插入宫腔镜和钳子,将息肉整个摘除。

这个过程需要注意完整地摘除息肉,同时更好地保护子宫内膜的完整性,避免对其造成二次损伤。

预后情况分析宫腔镜治疗子宫内膜息肉具有明显的优势,但其治疗效果如何,需要通过大量的实践来验证。

相关研究表明,宫腔镜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成功率在85%-100%之间,且最大的优势是手术创口小,后效果稳定,不会引起患者大面积的粘连和子宫内膜局部缺失等问题,更有利于女性的生殖功能恢复。

同时,术后的恢复时间也相比传统手术缩短很多。

对于宫腔镜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患者来说,术后的预后情况也需要引起重视。

根据患者的术后观察结果,需要对治疗效果做出评价。

一般来说,术后6个月内息肉复发率很低,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复发的可能性会逐渐增大。

因此,需要定期复查和随访,及时发现复发的情况,避免对患者的身体产生二次伤害。

同时,术后也需要注意保持卫生和休息,以免影响术后的恢复。

结论宫腔镜治疗子宫内膜息肉是目前治疗该病的有效方法之一,其治疗效果稳定,创伤小,恢复时间短,适用于大多数不同类型的内膜息肉患者。

子宫内膜息肉患者应用宫腔镜诊治的临床疗效分析

子宫内膜息肉患者应用宫腔镜诊治的临床疗效分析

子宫内膜息肉患者应用宫腔镜诊治的临床疗效分析
子宫内膜息肉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其临床表现主要为月经不调、痛经、不孕等。

目前,宫腔镜诊治已经成为子宫内膜息肉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

本文旨在探讨宫腔镜诊治
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疗效。

宫腔镜诊治子宫内膜息肉是一种微创手术,其优点包括恢复快、创伤小、减少感染和
出血的发生率等。

在手术前,应该对患者进行详细的妇科检查,了解病史及全身情况,排
除严重心肺等疾病。

在手术中,应该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确保手术质量。

对于子宫内膜息肉患者,宫腔镜诊治可以充分清除息肉,减少病变的复发率。

一项针
对 200 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的临床研究显示,宫腔镜诊治治疗后的疗效优于传统手术治疗,治愈率达到 95%以上,且恢复期较短,术后病变复发率也较低。

在手术中,需要注意避免子宫穿孔、宫颈狭窄、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

术后需要密切
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术后出血、感染等并发症。

对于术后出现腹痛、发热、阴道流血等症状,应该及时去医院复诊。

总之,宫腔镜诊治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手段。

对于选择宫腔镜手
术的患者,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手术,并在术后注意恢复和预防病变的再次发生。

同时,我们也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宫腔镜的了解和应用,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屈螺酮炔雌醇联合宫腔镜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疗效分析

屈螺酮炔雌醇联合宫腔镜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疗效分析

屈螺酮炔雌醇联合宫腔镜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疗效分析一、治疗原理屈螺酮是一种合成的孕酮类固醇激素,具有很强的抗雌激素作用,可抑制子宫内膜增生及息肉形成。

炔雌醇是合成的雌激素,可促进子宫内膜增生和修复。

宫腔镜治疗是通过宫腔镜直接观察和处理子宫内膜息肉的方法,能够准确定位息肉、精细处理息肉,并避免创伤大、恢复慢的开放手术。

屈螺酮炔雌醇联合宫腔镜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原理是通过屈螺酮的抑制作用抑制息肉增生,再通过炔雌醇的刺激作用促进子宫内膜修复,最后通过宫腔镜直接处理息肉,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二、临床疗效分析1. 临床资料对2017年1月至2021年1月在本医院就诊的60例患有子宫内膜息肉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

屈螺酮炔雌醇联合宫腔镜治疗组30例,单纯宫腔镜治疗组30例。

两组患者的年龄、病史、病情分布等基本资料均无统计学差异。

2. 治疗方法治疗组患者在行宫腔镜检查的基础上,采用屈螺酮炔雌醇联合宫腔镜治疗;对照组患者仅采用宫腔镜治疗。

治疗组患者于月经来潮的第5天开始口服屈螺酮,连续28天;从第15天开始口服炔雌醇,连续28天;于炔雌醇停药后的第3天进行宫腔镜治疗。

对照组患者在宫腔镜检查后即行宫腔镜治疗。

3. 治疗效果治疗后,观察治疗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显示:完全缓解28例,有效2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显示:完全缓解18例,有效8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6.67%。

两组在治疗效果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

4. 不良反应治疗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3例患者出现乳腺胀痛、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症状轻微,并均在停药后自行消失。

而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有9例,包括宫腔出血、感染等。

三、总结屈螺酮炔雌醇联合宫腔镜治疗子宫内膜息肉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并且不良反应较轻,临床应用也较为便捷。

此种治疗方法在临床上具有较大的推广价值。

本研究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样本量较小、随访时间短,需进一步扩大样本量、延长随访时间,以更好地评估该治疗方法的长期疗效和安全性。

宫腔镜用于子宫内膜息肉中的治疗效果分析

宫腔镜用于子宫内膜息肉中的治疗效果分析

宫腔镜用于子宫内膜息肉中的治疗效果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宫腔镜用于子宫息肉中的治疗效果。

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接诊的子宫息肉患者100例,行宫腔镜电切息肉术,术后给予患者孕激素进行治疗,观察治疗效果并随访。

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15~50min,平均时间(17.29±4.21)min;出血量30~60mL,平均出血量(32.42±9.72);术后6个月随访,所有患者并未出现任何并发症,且无子宫内膜息肉复发的患者。

术后3个月,6个月随访,所有患者并未出现任何并发症,且无子宫内膜息肉复发的患者。

术前阴道出血患者全部恢复正常,其中不孕的23例患者,19(82.61)例正常受孕,月经量增多的33(75.72)例患者,术后25例恢复正常。

所有患者息肉切除前后经期及经量的评分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宫腔镜用于子宫息肉的治疗中疗效显著,准确率高,对患者的创伤小,避免了传统手术的局限性,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宫腔镜;子宫息肉;电切术[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hysteroscopic treatment effect of the uterus polyp. Selection methods: our hospital between January 2012 and January 2015 accepts 10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uterine polyp, hysteroscopic polyp surgery, postoperative patients treated with progesterone, observe the treatment effect and follow-up. Results: all patients were successfully completed surgery, surgery time 15 to 50 min, the average time (17.29 + 4.21) min. The bleeding of 30 ~ 60 ml, average blood loss (32.42 + 9.72); After 6 months follow-up, all patients did not appear any complications, patients without recurrence of endometrial polyps. After 3 months, 6 months follow-up, all patients did not show any complications, patients without recurrence of endometrial polyps. Preoperative vaginal bleeding patients returned to normal, all the 23 cases of infertility patients among them, 19 cases of normal pregnancy (82.61), menstrual quantity increase of 33 patients (75.72), postoperative25 cases returned to normal. All polyps resection patients before and after the menstrual period and the amount of score comparison significant differenc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Conclusion: hysteroscopy is used for the treatment of uterine polyp curative effect is distinct, and accuracy is high, the trauma of the patients with small, avoids the limitations of traditional surgery, worthy of promotionof use.Key words: hysteroscopy; Uterine polyp; Electricity cut method子宫内膜息肉是由于子宫内膜过度增生造成的,发病年龄较为广泛,目前无明确的发病因素,大部分学者认为与雌激素水平[1]。

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疗效

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疗效

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疗效【关键词】宫腔镜电切术;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内膜息肉是临床上常见的妇科疾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子宫异常出血和不孕。

子宫内膜息肉在生育期及绝经期妇女均可发生,且有一定的恶变率。

传统的治疗方法为诊断性刮宫加药物甚或子宫全切,由于宫腔镜检查可以直视宫腔内子宫内膜情况,准确、直观、可靠,经宫腔镜下对子宫内膜病变进行定位、活检、刮宫,提高了子宫内膜疾病的诊治准确率,且保全了患者的子宫,是子宫内膜息肉诊治的“金标准”。

本院自2009年8月开展宫腔镜检查385例,确诊为子宫内膜息肉并经宫腔镜电切术治疗62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现将2009年8月—2010年6月资料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已婚妇女,年龄26~56岁,其中绝经妇女5例。

共62例并经术后病理学确诊为子宫内膜息肉。

症状均为阴道不规则流血、经量增多、经期延长或绝经后子宫出血。

术前常规妇科检查、白带化验、血尿常规、凝血功能检查。

1.2 器械采用StryKer有限公司生产的被动式连续灌流电切镜与膨宫泵,手术镜外鞘9mm,以5%的葡萄糖溶液作为膨宫介质,膨宫压力18~19kPa,膨宫液流量为250~200ml/min,电切功率为40~60 W,单极环状电极。

1.3 手术方法手术时间选择在经后3~7天内,月经期间出血或异常出血者,可在血少时进行。

术前3h阴道后穹隆放置米索前列醇400μg软化宫颈[1]。

在静脉麻醉下患者取膀胱截石位,术中心电监测生命体征,常规消毒术野后,铺无菌巾,以宫颈扩张器扩张宫颈至10号,将镜置入宫腔,检查子宫内膜息肉位置、数量、大小及根蒂部,以环状电极沿息肉根部切除,尽量不伤及周围正常内膜,注意切割不宜过深,以免引起严重出血甚至子宫穿孔。

对有生育要求者切除内膜功能层,无生育要求者行息肉切除同时行内膜切除,即用滚球电极电凝破坏内膜的功能层和基底层。

术后将切除组织全部进行病理学检查。

1.4 随访于常规术后1、2、3个月门诊复查,主要了解患者月经情况及其症状的改善程度。

探讨宫腔镜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疗效

探讨宫腔镜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疗效

探讨宫腔镜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疗效目的:探讨宫腔镜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疗效。

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近年收治的89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所有患者均已确诊,对其实行宫腔镜手术治疗,并对患者进行1年的随访。

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的完成了手术治疗,手术时间8~50 min,平均(19.25±4.15)min,出血量10~50 ml,平均(29.58±8.53)ml,所有患者均未发生并发症,平均住院时间3.5 d。

术前月经不正常的患者随访调查结果表明基本恢复正常,贫血的患者经过手术后血红蛋白在1~3个月内恢复正常,无复发的患者。

结论: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是首选的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方法,具有创伤小、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住院时间短、手术后复发率低、疗效显著等优点,特别是对生育有需求的患者,此手术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和应用。

标签: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症状为月经量过多、子宫异常出血、月经周期无规律、绝经后阴道出血等,还会导致不孕,常规的妇科检查很难发现疾病,传统的检查方法是B超,但行子宫切除后或者诊断性刮宫的患者,容易漏诊[1]。

目前临床治疗子宫内膜息肉常用息肉切除钳或者刮匙等工具去除息肉,但是其疗效不是非常满意,近年来,宫腔镜治疗技术已经得到较高的提升,检测子宫内膜息肉的准确率也越来越高,宫腔镜在临床上有诊断和治疗双重作用[2]。

现针对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89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进行宫腔镜治疗,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近年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子宫内膜息肉患者89例,所有患者经宫腔镜检查诊断为子宫内膜良性息肉,宫腔镜下诊断标准根据《妇科内镜学》。

年龄22~60岁,平均(42.52±5.20)岁,所有患者中贫血31例,其中轻度8例,中度14例,重度9例;绝经后的患者10例,生育年龄的患者79例,其中经期经量无改变的16例,月经紊乱的39例,月经量过少5例,月经量过多19例。

浅谈宫腔镜对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断和治疗

浅谈宫腔镜对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断和治疗

浅谈宫腔镜对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断和治疗众所周知,宫腔镜在用来做子宫腔的观察、诊断及治疗时,能清晰地观察到宫腔内的各种改变,并能做出精准诊断。

利用宫腔镜技术不但可以直接检视子宫腔内发生的各种病变,更可进行定位采集病变组织送检,利用宫腔镜检查,诊断率高、并且及时、全面、直观,更可提前发现早期癌症,为癌症患者的治疗抢出宝贵时间;近年来,随着宫腔镜手术技术的发展,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断及治疗水平也取得了很大的提高,已为广大妇产科医生用于临床实践。

笔者结合多年从事的妇产科工作,粗浅地谈谈宫腔镜技术对妇妇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断和治疗。

一、宫腔镜应成为子宫内膜息肉检查的必选手段宫腔镜技术是一项新的、微创性妇科诊疗技术,是对子宫腔内疾病进行精准诊断和治疗的先进设备,是一种光学仪器,用于子宫腔内检查和治疗的一种纤维光源内窥镜,包括宫腔镜、能源系统、光源系统、灌流系统和成像系统;它是利用镜体的前端进入宫腔,对所观察的部位形成放大效应,直观、准确地对妇科各种疾病和宫内病变的进行筛查,成为目前各大医院的首选检查方法。

利用宫腔镜实施子宫内膜息肉手术,可以准确地对准病灶,不开腹,创伤小,出血少,痛苦轻,康复快,为患者减轻了痛苦,疗效十分显著。

经宫腔镜治疗后不仅使原来靠传统方法需切除子宫的患者避免了开腹手术,同时还可保留子宫,对伴有出血性疾病的患者白血病等宫腔镜手术也是非常安全的。

另外,宫腔镜还可对未成年的幼女和少女以及未婚女性进行阴道检查和宫腔检查,能及时准确的发现患者宫体内的环境和异常情况发生,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并进行对症治疗,与此同时还可以很好地保护未成年的幼女和少女的处女膜的完整,减轻女性患者的痛苦。

二、宫腔镜对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断最可靠其实,子宫内膜息肉是妇科的常见病,大多没有临床症状,不易被发现。

但是也并不是无迹可寻,大多患者会出现月经不规律、月经量多和不孕等症状。

而且子宫内膜息肉如果仅仅是通过妇科检查是不能看到和被触摸到的。

宫腔镜下子宫内膜电切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疗效

宫腔镜下子宫内膜电切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疗效

宫腔镜下子宫内膜电切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疗效子宫内膜息肉是常见的妇科疾病,多数患者表现为月经不调、不孕或者阴道流血等症状。

传统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切除或者药物治疗,但是这些方法存在一定的副作用和并发症,而且效果也不尽如人意。

近年来,宫腔镜下子宫内膜电切术逐渐成为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有效方法。

本文旨在探讨宫腔镜下子宫内膜电切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疗效。

一、宫腔镜下子宫内膜电切术的原理宫腔镜下子宫内膜电切术是一种微创手术方式,主要利用高频电刀切割子宫内膜息肉,其原理是通过高频电流产生的热能使得细胞内的蛋白质变性失去活性,从而达到凝固、焦化和溶解组织的目的。

相对于传统的切除方式,宫腔镜下子宫内膜电切术具有无痛、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等优势。

宫腔镜下子宫内膜电切术需要在全身麻醉下进行。

首先,在阴道口处进行外阴消毒,然后牵引阴道壁,将宫腔镜插入阴道,进入宫腔。

通过宫腔镜,医生可以清晰地观察到子宫内膜息肉的位置、大小和数量等。

接下来,将高频电刀插入宫腔镜的通道中,将电极放在息肉表面,通过高频电流切除息肉。

整个手术过程需要细心、耐心和熟练的操作技巧,否则容易出现并发症。

宫腔镜下子宫内膜电切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方法。

经过多年的临床应用,其临床疗效得到了广泛认可。

研究显示,宫腔镜下子宫内膜电切术可以有效地缓解子宫内膜息肉患者的症状,包括月经不调、不孕和阴道出血等,疗效持久,不易复发。

同时还可以减少手术时间、出血量和术后并发症等问题,术后恢复快速。

宫腔镜下子宫内膜电切术的安全性非常高,多数患者术后无不适感。

但是,任何一种手术都有其潜在的风险和并发症。

如果操作不当,可能会造成阴道出血、宫腔粘连、感染、膀胱、肠道损伤等并发症。

因此,患者在手术前应该做好必要的准备工作,与医生充分沟通,确保了解手术风险和并发症。

在手术后,患者需要注意休息和护理,如避免饮酒、抽烟或过度劳累等。

五、结论总之,宫腔镜下子宫内膜电切术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一种有效、安全、微创的手术方法,其临床疗效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宫腔镜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方法与疗效探究 王芳

宫腔镜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方法与疗效探究 王芳

宫腔镜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方法与疗效探究王芳摘要:目的研究宫腔镜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

方法将2014年5月-2016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子宫内膜息肉患者65例纳入到本次研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上述子宫内膜息肉患者分为2组,分别为宫腔镜组33例和普通组32例。

普通组手术方法为子宫内膜息肉常规切除;宫腔镜组手术方法为子宫内膜息肉宫腔镜治疗。

就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失血量、住院时间和子宫内膜息肉治疗总有效率进行比较。

结果宫腔镜组子宫内膜息肉治疗总有效率高于普通组,P<0.05。

宫腔镜组患者手术时间、失血量、住院时间均少于普通组,P<0.05。

结论宫腔镜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加速患者术后康复出院,值得推广。

关键词: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手术方法;临床效果子宫内膜息肉发病跟子宫内膜增多相关,在35岁以上女性常见,尤其是内分泌紊乱、伴随妇科疾病者子宫内膜息肉发病率可升高。

息肉较小的情况下患者无明显症状,但息肉增大后可出现月经失调和出血等情况,甚至引发不孕[1],为了探讨子宫内膜息肉的有效治疗方法,本研究探讨了宫腔镜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将2014年5月-2016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子宫内膜息肉患者65例纳入到本次研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上述子宫内膜息肉患者分为2组,分别为宫腔镜组33例和普通组32例。

普通组年龄25岁-56岁,平均年龄为45.61±2.36岁。

其中,月经不调表现有27例,出血症状有24例。

宫腔镜组年龄25岁-55岁,平均年龄为45.73±2.12岁。

其中,月经不调表现有27例,出血症状有25例。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不显著。

1.2 方法普通组手术方法为子宫内膜息肉常规切除;宫腔镜组手术方法为子宫内膜息肉宫腔镜治疗。

在月经干净后3-6天手术,出血不止者需先行止血和抗炎治疗后再行手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宫腔镜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方法和效果
发表时间:2016-04-12T11:04:40.150Z 来源:《健康世界》2015年26期供稿作者:付亚文
[导读] 嫩江县生殖保健医院在宫腔镜下进行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手术具有创口小、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住院时间少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

嫩江县生殖保健医院 161499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宫腔镜对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治疗效果及影响。

方法:选取在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位子宫内膜息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确诊为子宫内膜息肉症,并对其进行了手术治疗。

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了手术治疗,且没有出现其他并发症。

结论:在宫腔镜下进行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手术具有创口小、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住院时间少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宫腔镜;内膜息肉;方法及效果
子宫内膜息肉通常是妇科上常见的疾病之一,其临床症状主要有以下几点:①月经量过多。

②子宫异常出血。

③月经周期无规律。

④绝经后阴道出血等[1]。

若不及时进行治疗,则可能会导致不孕不育。

由于传统妇科检查使用的是B超,对于子宫切除或诊断性刮宫的患者,是较难发现这类疾病,容易漏诊[2]。

现有的治疗方式主要是使用切除钳或者刮匙进行去除,但是治疗效果较为一般,因此近年来发展一项新的治疗技术已成为重中之重。

本文主要探究宫腔镜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方式,现将研究结果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病例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100位子宫内膜息肉患者,所有患者根据诊断均确诊为子宫内膜良性息肉。

患者年龄分布在22~57岁之间,平均(41.2±4.1)岁。

其中自身患有疾病的包括5例轻度、8例中度、6例重度的贫血病症。

另有21例患者处于绝经状态,79例患者正值生育年龄。

在生育年龄患者中症状上有15例月经量无改变,50例出现月经紊乱,8例月经量过少,6例过多。

患者在进行手术前3个月均无接受过其他治疗。

一般选择经期干净后3~6天进行手术,月经量过多的患者则需先进行抗感染止血治疗2~3天[3]。

1.2 方法
针对患者手术前先进性静脉注射麻醉,并进行手术前常规检查,在手术前3~6个小时内,将400毫克的米索前列醇放置在患者的阴道内,软化宫颈,同时取膀胱截石位,对常规的外阴、阴道及宫颈消毒,然后使用宫颈扩张器对宫颈进行扩大,并使用5%的葡萄糖溶液对膨宫介质持续灌流。

其次将宫腔镜慢慢深入,仔细观察患者宫腔内部情况,分析息肉状况,同时还要注意观察子宫内膜上是否还有出现其他状况,当操作人员在操作宫腔镜进入宫腔时操作人员需检查宫腔的前壁、后壁、左壁及右壁,若发现有子宫内膜息肉时,应先观察息肉根蒂,然后使用宫腔镜电切环从底部进行根除,若发生出血等状况时,需要及时进行止血。

对于较为年轻的患者可切除至基底部,但需避免破坏子宫内膜基底层;而对无生育要求的患者,操作人员可直接从基底层进行切除,并根据各个患者不同的情况判断是否需要切除息肉旁的内膜,以免出现复发等状况,在手术后服用3天的抗生素以免患者出现感染等情况,而处于月经期的患者在月经后的第5天开始口服补佳乐1毫克,每日一次,连续服用21天,在后10天内需要加醋酸甲羟孕酮10毫克进行口服,持续周期性治疗3~6个月,并定期进行复查,对于贫血的患者,检查时需要进行血红蛋白检查。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2.0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使用均数(χ-±s)标准差来表示,两组计量资料比较使用t来检验,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患者均在手术前确认过息肉为良性状态。

在显微镜观察下,子宫内膜面呈现出良性结构,且有腺体及内膜间质构成,其外表面呈现出细长圆锥形,表面较为光滑,且有血管,单发或多发均有可能,对于患者手术前后月经情况进行对比,详见表1。

3 讨论
子宫内膜息肉发生的年龄段没有一定的特殊性,可发生在任何年龄段,包括青春期及老年期,其范围较大,但是主要的发病人群主要集中在四五十岁的中年人群中,本文研究的患者年龄平均(41.2±4.1)岁,与研究资料相符合。

临床治疗方面主要是以拆除息肉为主,尽量减少其复发情况,一些不良的症状通过摘除息肉后得到缓解或者改善。

宫腔镜手术对于患者来说较为安全且有效。

在手术前,需要对患者进行各项检查,对于一些月经量较多的患者,在手术时间的选择上应尽量选择量少的时间段进行手术,以免在手术时影响医护人员的视线。

医护人员在手术过程中,应尽量动作轻柔,以免损伤到其他部位,提高手术治疗,确保手术后的康复效果,并且整个手术时间应控制在一小时以内,避免发生感染。

在手术结束后患者可以服用一些抗生素,以进一步预防感染,本次研究试验中并未出现感染等并发症。

所有患者均完成了手术治疗,其中多发息肉患者有29例,单发息肉有71例,息肉内径为0.6~3.3厘米间,平均约为1.87厘米,平均手术时间约为20分钟左右,出血量均控制在50毫升以内,并未发生其他并发症。

患者在手术后住院时间约为3天左右,在手术后1~3个月内均恢复正常,没有出现复发等情况,治疗效果良好。

综上所述,根据本研究结果可得出结论:宫腔镜对治疗子宫内膜息肉有着积极的影响作用,使得手术时间缩短,住院时间也大大减少,在手术后患者复发率降低,手术过程中出血量也较少,减少了对子宫的伤害。

在手术后无并发症的产生。

因此宫腔镜手术有其独有的优越性,是选择子宫内膜息肉切除的首选治疗方案,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王静,陆叶青.宫腔镜治疗子宫内膜息肉60例临床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07,22(23):3292-3293.
[2]袁爱萍.宫腔镜治疗子宫内膜息肉42例临床分析[J].中外医疗,2010,29(34):32-33.
[3]黄莉.宫腔镜治疗子宫内膜息肉手术方式的探讨[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16(14):1923-192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