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医微生物学-细菌的致病
畜牧兽医专业《动物微生物学》PPT课件 病原真菌
曲霉菌属
• 曲霉菌中对畜禽危害严重的有黄曲霉、烟 曲霉、寄生曲霉、棕曲霉、杂色曲霉、构 巢曲霉、白曲霉以黑曲霉等。 • 曲霉菌病临床不多见。正常机体对本菌有 一定抵抗力,当机体抵抗力降低时可引起 感染。
• 本菌较明显地因其所作用的机体体质类型 机体反应性以及作用环境状况的不同而引 起不同类型的疾病。 • 如感染性疾病、变态反应性疾病与霉菌毒 素中毒性疾病。 • 黄曲霉菌可产生毒性很强的黄曲霉毒素, 食后可引起中毒并有明显的致癌作用。
青霉菌属
• 是一群种类多、分布广的真菌。 • 其中黄绿青霉、桔青霉、岛青霉、圆弧青 霉、扩展青霉,是本属中主要常见的产毒 素真菌,对人和动物机体的毒性作用各有 不同。
• 本属的基本特征是,营养菌丝从无色到有 鲜明颜色、菌丝有隔; • 气生菌丝呈密毯状,棉絮状或部分集结成 菌索; • 分生孢子梗有隔,光滑或粗糙,顶端有呈 扫帚状的轮生分支,称帚状支; • 分生孢子呈球形、椭圆形或圆柱形,大部 分呈黄绿、绿或灰绿色。
• 致病性
• 在表皮角化层、毛囊、毛根、毛根鞘及其 细胞内繁殖 • 使皮肤发生丘疹、水泡和皮屑,有的毛发 区发生脱毛、毛囊炎或毛囊周围炎,有黏 性分泌物或上皮细胞形成痂壳等。
猫 癣
• 生物学特性
• 菌丝均有分隔并分枝,不产生有性孢子 • 形态多样
须癣毛癣菌(棒状大分生孢子和葡萄状小分生孢子)
黄曲霉菌
• 黄曲霉通常寄生于各类粮食、花生、棉子 鱼粉及肉制品上,当收获、加工和贮藏过 程中处理不当,便会大量繁殖。 • 大多数菌株腐生于谷物后,对畜禽和人无 害;但少数的菌株在繁殖时能产生毒素, 可引起多种畜禽发生真菌毒素中毒症,并 能导致癌症,也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
• 分生孢子梗壁厚而粗糙,无色 。分生孢子 呈圆珙或椭圆形,呈链状排列 • 在培养基上菌落初为灰白色、扁平,以后 出现放射状皱纹,菌落颜色转为黄至暗绿 色,菌落背面无色至淡红色。
兽医微生物学细菌
科属名称葡萄球菌科葡萄球菌数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科链球菌属猪链球菌肠杆菌科艾希菌属大肠杆菌肠杆菌科沙门菌属气单胞菌科气单胞菌属巴氏杆菌科巴氏杆菌属多杀性巴氏杆菌巴氏杆菌科放线杆菌属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巴氏杆菌科嗜血杆菌属副猪嗜血杆菌黄杆菌科里氏杆菌属。
布氏杆菌属。
假单胞菌科假单胞菌属铜绿假单胞菌产碱杆菌科波氏菌属支气管败血波氏菌。
劳森菌属胞内劳森菌李氏杆菌科李氏杆菌属产单核细胞李氏杆菌丹毒丝菌科丹毒丝菌属猪丹毒丝菌。
芽孢杆菌属炭疽芽孢杆菌。
梭菌属。
分支杆菌科分支杆菌属牛分支杆菌革兰染色++--------(柯氏染色红色)---+++++齐尼二氏染色(抗酸染色)呈红(非抗酸菌呈蓝)特殊结构无芽孢无鞭毛有的有荚膜基本无鞭毛,多数有荚膜无芽孢,周身鞭毛,某些致病菌有荚膜,有1型菌毛,少数性菌毛大多周身鞭毛且有1型菌毛有鞭毛、菌毛无鞭毛、不形成芽孢,有荚膜有荚膜有鞭毛无鞭毛无芽孢无鞭毛无芽孢,可形成荚膜无芽孢无荚膜无鞭毛无芽孢,无芽孢无鞭毛无芽孢,无荚膜,20-25度下有周鞭毛无芽孢,有荚膜,无鞭毛有芽孢椭圆形、小于菌体,位于中央;无鞭毛;可形成荚膜(普通培养基不形成)无鞭毛,有荚膜,芽胞椭圆形。
外形葡萄串状卵形或卵圆形,往往双球状直杆菌直杆菌短杆状,有时也可双球状/丝状卵球形,短杆状小球杆菌,有多形性多形性杆状/椭圆形球形/短杆状芽孢,端生单鞭毛。
杆状短杆状,多单在,有时也可排成V形或短链直或稍弯的细杆菌大杆菌,菌体接触面膨大呈竹节状,荚膜丰/厚杆状,菌端钝圆或尖锐,单在或短链状。
芽胞位于菌体中央膨起,形如梭状。
结核分支杆菌菌体细长,牛分支杆菌菌体较短粗,禽分支杆菌短小并具有多形性,副结核分支杆菌菌体以细长为主,常排列成丛或成堆。
菌落形态湿润光滑隆起(致病黄色) B溶血(致病菌株多能分解甘露醇)小菌落,灰白透明,稍黏 a或B溶血凸起、光滑湿润半透明灰白色,致病型B溶血(绵羊血平板)表面光滑,B溶血水滴样小菌落,不溶血带蓝色的光,菌落上似有一层白色云雾 B溶血圆形,表面光滑,边缘整齐,灰白色半透明 不溶血无色素,呈圆形,表面光滑细小,针尖大,半透明的菌落(S型:无色透明,表面光滑湿润,大小不等;R型:不太透明,多呈颗粒状,浅黄色到褐色,易碎或黏滞;M型:不透明,黏胶状)菌落有葡萄味圆形光滑边缘整齐 部分B溶血,并可同时出现大小不等的溶血菌落及不溶血变异菌落。
全国职业兽医资格证考试真题讲解--微生物及免疫
1,个体体积最小的微生物是:AA 、病毒B 、细菌C 、支原体D 、衣原体E 、立克次体2,细菌的大小测量单位是:CA、cmB、mmC、umD、nmE、pm解析:细菌:以微米um为测量单位病毒:以纳米nm为测量单位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也属于广义上的细菌。
解析:荚膜: 化学组成:多糖或多肽功能:抗吞噬作用、抗有害物质损伤作用,粘附作用。
鞭毛:化学组成:鞭毛蛋白功能:运动器官、与致病有关、鉴定分类细菌。
菌毛:化学组成:菌毛蛋白功能:有性菌毛和普通菌毛之分。
与运动无关,与细菌粘附侵袭有关,与遗传变异有关。
芽胞:为细菌休眠形式功能:对外界的抵抗力增加,可发芽成繁殖体有致病性。
6,革兰氏阳性菌细胞壁特有的组分是:C A、脂质 B、脂多糖C、磷壁酸D、肽聚糖E、蛋白质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外膜内壁层(肽聚糖)脂多糖(LPS)外膜蛋白磷脂7 、细菌生长繁殖过程中对抗生素最敏感的时期是:AA 、对数期B 、迟缓期C 、稳定期D 、衰亡晚期E 、衰亡早期致病力最强;形态、染色、生理活性最典型;对药物较为敏感活菌数与死菌数大致平衡,芽胞、抗生素等产生代谢活跃,合成并积累所需酶系统 ;RNA 含量明显增多,但DNA 的量无变化; 细菌数并不增加死菌数超过活菌数,菌体变形或自溶,染色不典型,难以进行鉴定 。
8、属于鉴别细菌的培养基是:CA 、营养肉汤B 、LB培养基C 、麦康凯培养基D 、血琼脂培养基E 、半固体培养基解析:麦康凯培养基内含胆酸盐,抑制G+菌,有利于大肠和沙门菌生长麦康凯琼脂培养基:发酵乳糖呈红色菌落(大肠杆菌);不发酵乳糖呈透明菌落(沙门氏菌);9.细菌在固体培养基上培养,通过肉眼可观察到的是:DA、菌体形态B、菌体大小C、菌体排列D、菌体集落E、菌体结构10、在固体培养基上可生长成大而扁平,边缘呈卷发状菌落的细菌是: BA、大肠杆菌B、炭疽杆菌C、金黄色葡萄球菌D、多杀性巴氏杆菌 E.产单核细胞李氏杆菌竹节状卷发样11,L 型细菌与其原型菌相比,差异的结构是:EA.核体B.质粒C.细胞膜D.核糖体E.细胞壁解析:L型细菌:是指细菌发生细胞壁缺陷的变型。
兽医微生物学诊断方法
兽医微生物学诊断方法微生物学是研究微生物的学科,兽医微生物学诊断方法主要是通过检测动物体内的微生物种类和数量,以确定疾病的原因和影响,并指导治疗。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兽医微生物学诊断方法。
1.细菌培养和观察细菌培养是一种常用的兽医微生物学诊断方法,可以分离和培养动物体内的细菌。
主要步骤包括样本采集、无菌处理、均匀涂抹在适当的培养基上,然后进行孵育和观察。
观察时可以通过显微镜观察细菌的形态、大小、颜色和运动性,进一步确定病原菌的种类。
2.病原菌的鉴定鉴定病原菌的方法主要有生化试验、免疫学试验和分子生物学方法。
生化试验可以通过对菌落的形态特征、氧需求、代谢产物等进行分析,进行快速初步鉴定。
免疫学试验可以检测血清中的抗体水平,判断动物体内是否存在特定的病原菌。
分子生物学方法如PCR技术可以通过扩增病原菌的DNA片段,再通过测序和序列比对来确定病原菌的种类。
3.抗生素敏感性试验抗生素敏感性试验是评估细菌对不同抗生素的敏感性的方法,可以帮助兽医选择治疗时使用最有效的抗生素。
常见的方法有纸片扩散法、胶杯扩散法和微量稀释法。
这些试验都是通过在培养基上加入一定浓度的抗生素,观察细菌生长的情况来判断细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
4.病毒诊断病毒诊断常用的方法主要有病毒培养、核酸检测和免疫学试验。
病毒培养可以通过将病毒接种到特定的细胞系中,观察细胞的形态变化和细胞内病毒颗粒的形成,进一步确定病毒的存在和种类。
核酸检测可以通过PCR技术扩增病毒的DNA或RNA,再使用特异性探针进行检测。
免疫学试验可以检测动物体内产生的特异性抗体水平,推测是否感染了特定的病毒。
5.真菌和寄生虫诊断真菌和寄生虫的诊断主要是通过显微镜观察和培养方法。
真菌的诊断可以通过直接镜检和培养法,观察菌丝、分生孢子和子实体的形态特征。
寄生虫的诊断可以通过显微镜观察动物组织中的虫体、卵囊、孢子等。
培养法可以适用于一些难以直接检测的寄生虫种类,如血液中的疟原虫。
兽医微生物真题及答案解析
兽医微生物真题及答案解析微生物学是生物学的重要分支之一,也是兽医学中不可或缺的学科。
通过研究微生物,我们可以了解各种疾病的发生机理、传播途径以及预防控制方法。
在兽医微生物学的学习中,了解真题并进行答案解析是提高学习效果的重要方法之一。
下面,我们将一起来讨论一些兽医微生物学的真题及其答案解析,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门学科。
1. 某农场的猪圈出现了拉肚子的情况,请问可能是哪种微生物引起的?答案解析:拉肚子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可能是由多种微生物引起的。
在猪圈中,最常见的致病微生物是沙门氏菌和大肠埃希菌。
这两种微生物可以通过食物或水的污染传播,并引起猪的肠道感染。
因此,猪圈出现拉肚子的情况,很可能是由沙门氏菌或大肠埃希菌引起的。
2. 在兽医实验室中,我们通常使用哪种方法来鉴别微生物的种类?答案解析:在兽医实验室中,鉴别微生物的种类通常使用多种方法。
其中最常见的方法是基于细菌的形态学和生化特性进行鉴别。
通过观察细菌的形态特征、生长特性和色素反应等,可以初步确定微生物的种类。
此外,还可以使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如PCR和DNA测序,来进一步确认微生物的种类。
3. 对于布鲁氏菌感染,我们常常使用什么方法来进行诊断?答案解析:布鲁氏菌是致病性较强的细菌,可以引起动物和人类的布鲁氏病。
在兽医实验室中,我们通常使用血液或组织样本来进行布鲁氏菌的诊断。
其中最常见的方法是血清学检测,包括凝集试验、补体结合试验和ELISA等。
这些方法可以检测布鲁氏菌的抗体水平,从而确定是否感染了该细菌。
4. 某个地区的家禽养殖场发生了禽流感的疫情,请问我们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控制疫情的扩散?答案解析:禽流感是一种高传染性的疾病,可以对家禽养殖场造成严重的损失。
为了控制疫情的扩散,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隔离感染的家禽:将感染禽类与健康禽类进行隔离,以防止病原体的传播。
- 加强卫生管理:保持养殖场的清洁卫生,定期清理禽舍和尸体,减少病原体的存活和传播。
兽医微生物学诊断方法(一)
兽医微生物学诊断方法(一)兽医微生物学诊断介绍在兽医学领域,微生物学诊断是一项重要的技术,用于确定动物患病的原因。
本文将详细介绍兽医微生物学诊断中常用的各种方法。
常见的微生物学诊断方法:1.细菌培养:–通过在富含营养物的培养基上培养患病动物的样本,如血液、尿液、皮肤切片等,来寻找并繁殖可疑的细菌。
培养后的细菌将通过特定试剂的反应来进行鉴定。
2.抗生物素敏感试验:–通过将细菌培养在含有多种不同抗生素的培养基上,观察细菌的生长是否受到抑制,以确定细菌的耐药性。
3.组织切片检验:–通过获取被病原微生物感染的组织样本,进行特定染色,然后使用显微镜观察组织是否存在细菌、真菌或寄生虫的存在。
4.分子诊断技术:–利用PCR(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通过在患病动物的样本中扩增特定的微生物DNA片段,从而确定微生物的存在。
优势和局限性•细菌培养是一种常用的方法,可以提供对细菌的详细鉴定和耐药性测试,但是培养过程需要一定时间。
•抗生物素敏感试验是快速鉴定耐药性的方法,但只能确定耐药性,并不能提供详细的物种鉴定。
•组织切片检验可以直接观察组织中微生物的存在情况,但操作复杂,且无法提供详细的菌种鉴定。
•分子诊断技术快速、高效,可以通过扩增微生物的DNA来确定物种,但需要特殊的实验设备和技术。
结论兽医微生物学诊断利用多种方法来确定动物患病的微生物原因。
不同的方法在确定物种、鉴定耐药性等方面具有各自的优势和局限性。
兽医师在进行诊断时应根据患病动物的情况选择适当的诊断方法,以确保准确诊断和有效治疗。
不同方法的特点及应用场景细菌培养•特点:细菌培养是一种传统的诊断方法,可以提供对细菌的详细鉴定和耐药性测试。
通过将样本放置在富含营养物的培养基上,细菌可以在适宜的环境中繁殖。
•应用场景:适用于病原细菌无法通过其他方法直接鉴定的情况,提供详细的细菌鉴定和耐药性测试。
抗生物素敏感试验•特点:抗生物素敏感试验通过对细菌在含有多种不同抗生素的培养基上的生长情况进行观察,来判断细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和耐药性。
兽医微生物学:细菌各论
三、化脓链球菌:
引起人的化脓性炎、猩红热、扁桃腺炎等,牛乳腺炎。
四、猪链球菌
生化实验凝固酶、耐热核酸酶阳性,分解甘露醇。
动物实验:皮下接种家兔后24H致局部皮肤溃疡坏死。
补充:
败血症:这是在机体的防御功能犬为减弱的情况下,病原菌不断侵入血流,并在血流中大量繁殖,释放毒素,造成机体严重损害,引起全身中毒症状,如人类的不规则高热,有时有皮肤、粘膜出血点,肝、脾肿大等。
毒血症:这是病原菌在局部生长繁殖过程中,细菌不侵入血流,但其产生的毒素进入血流,引起独特的中毒症状,如白喉、破伤风等。
2、形态及染色特性:无乳链球菌呈长链状、停乳链球菌呈中等长度的链,乳房链球菌的链较短,有时成对排列。均无荚膜,革兰阳性。
3、致病性:引起牛、羊的急性和慢性乳腺炎。乳房链球菌还能引起婴儿账血症、脑膜炎和肺炎。
4、微生物学诊断:
(1)涂片、染色、镜检:
(2)分离培养:用叠氮钠(阻止其他杂菌生长)血平板分离培养,挑取可疑菌落,做生化试验加以鉴定。
3、分类:目前链球菌有30多个种,比较常见的有10余种。可根据抗原构造和溶血特征分类。
抗原:包括属特异、群特异和型特异3中抗原。
II型链球菌为人猪致病菌。
按溶血能力分类:
α溶血链球菌,这类细菌统称为草绿色链球菌致病力不强,多为机会致病菌。
β溶血链球菌,这类细节致病力强,常引起人及动物的各类疾病。
γ溶血链球菌,这类菌一般为非致病菌。
耐热核酸酶(致病菌的重要毒力因子)
兽医微生物学-细菌的感染与致病机理
1)抗吞噬作用
☺不与吞噬细胞接触,如通过外毒素破坏细 胞骨架以抑制吞噬细胞的作用,如链球菌溶 血素等。 ☺抑制吞噬细胞的摄取,如荚膜、菌毛和链 球菌的M蛋白。 ☺在吞噬细胞内生存,如沙门氏菌的某些成 分可抑制溶酶体与吞噬小体的融合。 ☺杀死或损伤吞噬细胞,细菌通过分泌外毒 素或蛋白酶来破坏吞噬细胞的细胞膜,或诱 导细胞凋亡,或直接杀死吞噬细胞。
4、在体内扩散
侵袭性酶属胞外酶,作用于组织基 质或细胞膜,造成它们的损伤,增 加其通透,有利于细菌在体内的扩 散性。
透明质酸酶 溶纤维蛋白酶
水 解
透明质酸
溶 解
纤维蛋白
胶原酶
血浆凝固酶
凝 固
血浆
是一种纤维蛋 白分解酶
(二)毒素(Toxin)
细菌毒素按其来源、性质和作用等不同, 可分为:
毒素 外毒素(exotoxin)
• 第二,如毒力基因被损坏,则菌株的毒力应减弱 或消除。或者将此基因克隆到无毒菌株内,后者 成为有毒力菌株。
• 第三,将细菌接种动物时,这个基因应在感染的 过程中表达。
• 第四,在接种动物检测到这个基因产物的抗体, 或产生免疫保护。该法则也适用于细菌以外的微
生物,如病毒。
二、细菌毒力的测定
• 微生物毒力的测定,是一项重要的工 作。
第四章 细菌的感染与致病机理
• 第一节 细菌的致病性和毒力 • 第二节 细菌的毒力因子 • 第三节 细菌毒力的增强与减弱
第四章 细菌的感染与致病机理
病原菌或致病菌(Pathogenic bacterium): 是指那些导致机体发病的细菌。凡能引起 人类疾病的细菌,统称为病原菌或致病菌。
感染(infection)是指病原微生物在宿主体内 持续存在或增殖。是一群高度特化了的微 生物,为了自身的生存,已适应而且必须 在宿主生物体内持续存在或增殖,有时可 造成宿主发病。
《兽医微生物学》教案
02
微生物基础知识
微生物的定义、分类及特点
微生物的定义
微生物是一类形体微小、结构简 单、必须借助光学显微镜或电子 显微镜才能看到的微小生物的总
称。
微生物的分类
根据形态结构和生理特性,微生物 可分为细菌、病毒、真菌、放线菌 、立克次体、支原体、衣原体、螺 旋体等八大类。
微生物的特点
微生物具有体积小、面积大、吸收 多、转化快、生长旺、繁殖快、适 应强、易变异等八大特点。
探讨如何运用微生物学知识对动物疾病进 行预防和治疗,包括疫苗研制、药物筛选 等。
前沿动态介绍
01
新型微生物检测技 术
如基因芯片技术、高通量测序技 术等在兽医微生物学领域的应用 。
02
微生物组学研究进 展
阐述微生物组学在揭示动物微生 态与疾病关系方面的最新研究成 果。
03
兽医微生物学与免 疫学交叉研究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将抗原或抗体固定在固相载体上,加入待检样品和酶标记的抗体或抗原,通过底物显色反 应判断样品中是否存在目标微生物。
05
动物感染性疾病的 诊断与治疗
动物感染性疾病概述
定义
由病原微生物引起的、具有一定潜伏期和临床表 现的动物疾病。
分类
根据病原体的不同,可分为细菌性、病毒性、真 菌性、寄生虫性等。
抗感染治疗
选用敏感抗生素、抗病毒药物 等,控制感染。
手术治疗
对于某些严重感染或并发症, 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一般治疗
包括护理、营养支持、对症治 疗等。
免疫治疗
使用免疫调节剂、免疫增强剂 等,提高动物免疫力。
预防控制
加强饲养管理、疫苗接种、消 毒等措施,防止疾病传播。
复试 微生物传染病
兽医微生物学部分(75分)一、名词解释1.细菌质粒:位于细菌染色体外,共价闭合环状双链DNA,给予细菌生命非必需的性状。
2.消毒:利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杀灭物体中的病原微生物的方法(使其没有传染性)。
3.无特定病原菌(SPF)动物:指不存在某些特定的具有病原性或潜在病原性微生物的动物。
4.病原菌的侵袭力:病原菌突破机体的防御机能并在体内生长繁殖、蔓延扩散的能力。
5.菌株:不同来源的某一种细菌的纯培养物。
(同种微生物中不同来源的个体的总称。
)6.免疫:机体识别异己并排除异己的生理学过程。
7.细胞因子:由细胞产生的,在细胞之间传递信息的因子。
8.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引起快而强烈移植排斥反应的很多抗原。
9.佐剂:一类非特异性免疫增强剂,先于抗原或与抗原一起注入机体,可增强机体对抗原的免疫应答或改变免疫应答类型。
10.病毒囊膜:某些病毒核衣壳外面的一层脂类膜。
(囊膜:病毒在成熟过程中从宿主细胞获得的膜状物,是病毒核衣壳外面的一层脂类膜,有的囊膜表面具有突起,称为纤突或膜粒。
)11.L型细菌:没有细胞壁或细胞壁缺损的细菌。
12.灭菌:杀灭物体上所有微生物的方法。
13.悉生动物:狭义的悉生动物是指无菌动物,广义的指有目的地带有某种或某些已知微生物的动物。
14.病原菌的毒力:指同一种病原微生物不同分离株的病原性在程度上的差异。
(是指病原微生物致病性的强弱程度,是微生物菌株或毒株的“个性”特性。
)15.细菌的种:是微生物学分类的最基本单元,种可认为是一群性质相似的菌株,它与其他菌株群体有明显差异。
16.抗原:指能刺激机体产生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并能与之结合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
17.白细胞介素:是由活化的单核-巨噬细胞或淋巴细胞产生的一类主要负责信号传递,联络白细胞群,调节细胞的活化、增殖和分化作用的细胞因子。
(一组由多种类型细胞所分泌的、结构和功能各异的可溶性蛋白。
参与细胞间信息交换,目前已发现IL-1~IL-33。
兽医微生物学重点知识
1、细菌的分类(三菌四体一病毒): 细菌、真菌、放线菌、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立克次氏体、病毒细菌的大小用μm表示,病毒的大小用nm表示细菌的形态比较简单,有球状、螺旋状、杆状三种基形态球菌的排列情况: 链球菌、双球菌、葡萄球菌、四联球菌、八叠球菌细菌细胞基本结构: 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拟核2、细胞壁:位于细菌细胞的外围,是一层坚韧而具有一定弹性的膜状结构。
用革兰染色法染色可将细菌分为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两大类。
①革兰阳性菌的细胞壁较厚,15-18nm,其主要成分是肽聚糖。
此外还有磷壁酸,多糖,蛋白质等。
磷壁酸是革兰阳性菌特有的成分,是特异的表面抗原。
②革兰阴性菌的细胞壁较薄,10-15nm,但结构较复杂。
除含有1~2层的肽聚糖结构外,还有外膜和周质间隙。
细胞壁的功能主要是维持细胞外形和提高机械强度,保护细菌耐受低渗环境。
还具有阻挡有害物质进入菌体、维持菌体内外离子平衡、参与菌体的正常分裂等作用。
并与细胞的致病性,抗原性、对噬菌体与药物的敏感性及革兰染色特性的密切相关。
3、原生质体: 革兰阳性菌经溶菌酶和青霉素处理后,可完全除去细胞壁。
形成仅由细胞膜包住细胞质的菌体原生质球: 革兰阴性菌经溶菌酶等作用,仅能去除细胞壁内层的肽聚糖,形成仍有外膜层包裹的菌体细菌L型: 指细菌自发或经诱导剂诱导形成的遗传稳定的细胞壁缺陷菌株4、细菌的特殊结构: 荚膜、鞭毛、菌毛、芽胞、S层①荚膜:某些细菌在其生活过程中可在细胞壁的外周产生一层包围整个菌体、边界清楚的黏液样物质,称为荚膜夹膜具有保护细菌的功能,可抵抗动物体吞噬细胞的吞噬和抗体的作用,也常是营养物质的储藏和废物的排出之处②鞭毛: 多数弧菌、螺菌,许多杆菌,个别球菌的菌体表面长出的一至数十根弯曲的丝状物,称为鞭毛。
是细菌是运动器官,其显微结构由基体、鞭毛钩和鞭毛丝三个部分构成③菌毛:大多数革兰阴性菌,少数革兰阳性菌的菌体上生长的一种比鞭毛短的毛发状细丝,称为菌毛④芽胞:某些革兰阳性菌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可在菌体内形成一个圆形或卵圆形的休眠体,称为芽胞。
兽医微生物学重难点 -(二)细菌学各论
兽医微生物学各章重难点第二篇细菌学各论第7章革兰阳性球菌葡萄球菌属与链球菌属是最具代表性的革兰阳性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可致动物乳腺炎等疾病,α溶血素、凝固酶、耐热核酸酶等均是其重要的毒力因子。
它的SPA特殊结构不仅具有抗吞噬活性,而且被广泛用于免疫学诊断。
链球菌属的若干成员与乳腺炎、败血症等有关,根据多糖抗原及溶血特性可将其分类;其胞壁的M蛋白等结构及产生的溶血素毒素等与致病性有关。
猪链球菌2型不仅对猪有较强的致病性,也是人类的机会致病菌。
形态观察对这两属细菌的鉴定有重要意义,溶血作用往往需作CAMP试验强化,有时还需接种动物以证实其致病性。
肠球菌属原先归于链球菌属,近年来发现某些成员对动物有致病性。
第8章肠杆菌科(Enterobacteriaceae)肠杆菌科广泛分布,具有重要致病意义。
埃希菌属的血清型、肠毒素、志贺毒素与菌毛粘附素等毒力因子、毒力岛以及致病机理等在革兰阴性菌中具有代表性,有关研究推动了微生物学的发展。
沙门菌属中最常见的为肠道沙门菌,其血清型繁多,抗原结构有独特的表述形式,致病类型亦有专嗜、偏嗜与泛嗜的差异。
肠杆菌科的检验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检验手段主要是依据生化特性、血清学试验、PCR等。
有常规疫苗及基因工程疫苗可用于免疫预防。
耶尔森菌属中的鼠疫、假结核及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三种是重要的病原菌。
克雷伯菌属及变形杆菌属的某些成员有一定致病性,迟缓爱德华菌是人及水生动物等共患的病原菌,值得重视。
第9章弧菌科(Vibrionaceae)弧菌属成员众多,其中副溶血弧菌及鳗弧菌具有代表性。
副溶血弧菌常污染海产品导致人类食物中毒,具有公共卫生意义。
鳗弧菌等弧菌是海水养殖鱼类的致病菌。
气单胞菌可分为运动性与非运动性两大类,前者分布广泛,是较常见的致病菌,主要引致淡水养殖鱼类败血症及人类腹泻等,最常见的为嗜水气单胞菌,目前分为三个亚种,其致病株具有胞外蛋白酶、溶血毒素、S蛋白等毒力因子。
非运动性气单胞菌的代表为杀鲑气单胞菌,是冷水鱼的重要致病菌之一。
12名词解释兽医微生物
《兽医微生物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微生物:微生物是存在于自然界中的一群个体微小、结构简单、肉眼不可见,必须借助显微镜放大数百倍甚至数万倍才能观察清楚的一类微小生物的总称。
2.病原微生物:凡是能够引起动、植物疾病的微生物称为病原微生物,有细菌、病毒(包括霉菌和酵母菌)、放线菌、螺旋体、支原体、立克次体、衣原体、病毒等。
3.病原体:指可造成人或动物感染疾病的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立克次氏体、寄生虫、真菌)或其他媒介(微生物重组体包括杂交体或突变体)。
病原菌(pathogenic bacteria)是指那些导致机体发病的细菌,是一群高度特化了的微生物,为了自身的生存,已适应而且必须在宿主生物体内持续存在或增殖,有时可造成宿主发病。
4.细菌: 是一类个体微小、有细胞壁的单细胞原核微生物。
它们的个体微小,形态结构简单,细胞壁坚韧,以二分裂方式繁殖。
5.L型细菌:将遗传稳定的细胞壁缺陷的细菌,包括原生质体及原生质球,称为L型细菌。
革兰氏阳性菌l型称为原生质体(protoplast),必须生存于高渗环境中。
革兰氏阴性菌l型称为原生质球(spheroplast),在低渗环境中仍有一定的抵抗力。
6.菌落:即某个细菌在适合生长的固体培养基表面或内部,在适宜的条件下,经过一定时间的培养,多数为18-24h,分裂繁殖出巨大数量的菌体,形成一个肉眼课件的,有一定数量的独立群体,成为菌落,又称克隆。
7.间体:是胞膜凹入胞质内形成的一种囊状、管状或层状的结构。
其功能与真核细胞线粒体相似,与呼吸有关,并有促进细胞分裂的作用。
8.质粒:是指细菌、酵母菌和放线菌等生物游离在核体以外的小型环状双股DNA分子。
R 因子:与抗药性有关;F因子:与有性接合有关;其他质粒:与抗生素,色素合成有关;基因工程中作为目的基因载体。
9.异染颗粒:是某些细菌细胞质中一种特有的酸性小颗粒。
它对碱性染料的亲和力特别强。
10.荚膜:某些细菌在其生活过程中可以在细胞壁的外周产生一层包围整个菌体,边界清楚的黏液样物质,称为荚膜。
兽医微生物学名词解释
兽医微生物学名词解释兽医微生物学是研究动物疾病和微生物之间相互作用的科学领域。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兽医微生物学名词的解释:1. 微生物(Microorganism):一种极小的生命体,包括细菌、真菌、病毒、寄生虫和原生动物等。
在兽医微生物学中,研究的主要对象为动物病原微生物。
2. 病原微生物(Pathogen):指能够引起疾病的微生物。
病原微生物可以通过直接接触、食物、水源、气溶胶等途径传播给动物,引起相应的疾病。
3. 病原体(Pathogen):与病原微生物类似,是指能够引起疾病的生物体。
病原体可以是细菌、真菌、病毒、寄生虫等。
4. 传染(Infection):指病原微生物进入动物体内并繁殖,引起相应的病变过程。
传染可以通过直接接触、空气传播、食物或者水源传播。
5. 疾病(Disease):指动物体内正常生理状态的改变,包括形态、生理和行为上的改变。
6. 抗原(Antigen):指能够激发免疫系统产生免疫应答的分子。
抗原可以是微生物的表面蛋白、多糖等产生的物质。
7. 免疫系统(Immune system):动物体内的一组细胞、组织和器官,能够识别和应对病原微生物的侵袭和感染。
8. 免疫应答(Immune response):免疫系统对抗原的应答。
免疫应答包括非特异性免疫应答和特异性免疫应答。
非特异性免疫应答是免疫系统对各种微生物的一般性应答,特异性免疫应答则是免疫系统对特定抗原的针对性应答。
9. 免疫记忆(Immunological memory):当免疫系统遭遇抗原后,会生成一种对该抗原的记忆性免疫细胞,以便未来再次接触同一抗原时能够更快、更有效地应对。
10. 疫苗(Vaccine):一种能够激发动物免疫应答的物质,通常是微生物的部分或者抗原的组合。
疫苗可以预防对应疾病的发生,提高动物的免疫力。
11. 抗生素(Antibiotic):一类能够杀死或抑制细菌生长的药物。
抗生素可以用于治疗动物的细菌感染,但对于其他类型的病原微生物如真菌和病毒则无效。
06.兽医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兽医微生物学与免疫1:细菌细胞壁的化学成分比较复杂,.革兰氏染色法分为:革兰氏阴性菌【红色】;革兰氏阳性菌【.紫色】。
2:荚膜:是某些细菌在细胞壁外包绕的一层边界清楚且较厚的粘液样物质。
为多糖。
主要功能,保护细菌抵抗吞噬细胞的吞噬,增加细菌的侵袭力,构成细菌致病性的重要因素。
作为细菌鉴别及分型的依据。
3:鞭毛的成分是(蛋白质);单毛菌,.双毛菌,从毛菌,周毛菌四种。
主要功能:菌体的运动,具有特异的抗原性,同城称为H抗原。
4菌毛:只有在电子显微镜才能看到,化学成分为蛋白质,普通菌猫粘附结构,性菌毛【F 菌毛】,5芽孢:细菌抵抗不良环境的特殊存活方式,是细菌休眠状态.,杀灭芽孢的可行方法是.160℃.高压蒸汽,作为灭菌或消毒是否彻底的标准。
6革兰氏阳性菌的致病物质是(外毒素【化学成分是蛋白质】),头孢有效。
7革兰氏阴性菌的致病物质是(内毒素【化学成分脂多糖,主要毒性成分脂质A】)。
庆大,链霉素,卡那,.新霉素药物有效。
8抗酸染色法:结核杆菌染色。
9迟缓期:细菌进入新环境的适应阶段。
10对数期:指数期,比较典型,抗生素敏感时期。
11稳定期:一些细菌的芽孢、外毒素和抗生素等代谢产物。
12衰亡期:死菌素超过活菌素。
13液体培养基:可供细菌增菌及鉴定使用。
14半固体培养基:观察细菌的动力和菌种的保存。
放射状或云雾状生长现象的是鞭毛运动。
14固体培养基:可供细菌的分离培养、计数、药敏试验等作用。
15基础培养基:供大多数细菌培养用,最常用的是普通肉汤培养基,常用于糖发酵实验用。
16营养培养基:.血琼脂平板培养基。
链球菌,肺炎球菌。
17选择培养基:.麦糠凯培养基,大肠杆菌和沙门菌的生长。
18鉴别培养基:初步鉴别细菌,底物及产生显色反应。
19厌氧培养基:.疱肉培养基,20诊断传染病最可靠的依据是:标本中分离培养出病原菌。
21柯赫法则:确定细菌是否具有致病性的主要依据,特别是鉴定一种心的病原时非常重要。
22菌毛:具有作粘附用的细菌结构。
兽医微生物学答案
7、抗生素:某些微生物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一类能抑制或杀死另一些微生物的物质称为抗生素。
8、噬菌体:是寄生于细菌、霉形体、螺旋体、放线菌以及蓝细菌等的一类病毒,也称细菌病毒。
9、细菌总数:在固体培养基上,在一定条件下培养后单位重量(g)、容积(ml)、表面积(平方厘米)或体积(立方米)的被检样品所生成的细菌菌落总数。
10、外毒素:是某些病原菌在生长繁殖过程中产生的对宿主细胞有毒性的可溶性蛋白质,大多数外毒素在细菌体内合成后必须分泌于细胞外,故名外毒素。
11、单克隆抗体:由一个B淋巴细胞分化增殖的子代细胞(浆细胞)产生的针对单一抗原决定簇的抗体。
12、细胞因子:是免疫细胞受抗原或丝裂原刺激后产生的非抗体、非补体的具有激素样活性的蛋白质分子。
2、细菌生长的各个时期的特点。
答:迟缓期,细菌增大,代谢活跃,合成并积累所需酶系统。RNA含量明显增多,但DNA的含量无变化,此时细菌数并不增加,这一过程一般需1~4小时。
对数期,此时细菌生长迅速,以恒定速度进行分裂繁殖,活菌数以几何级数增长,达到顶峰。生长曲线接近一条斜的直线,一般而言该期的病原菌致病力最强,对抗菌药物等作用较为敏感。
二、填空题(每空0.5分,共计20分)
1、根据细菌的三种基本形、细菌的特殊结构有__夹膜____、S层、芽孢、__鞭毛__、菌毛_____等,各有一定的结构及特殊的生理功能,与细菌的致病性及免疫原性有关。
3、根据细菌对氧气和温度的需求差异,可将细菌分为___需氧菌___、__厌氧菌___、___兼性厌氧___、以及_嗜温菌_____、___嗜冷菌___、嗜热菌等。
兽医微生物学(第六版)
兽医微生物学(第六版)介绍兽医微生物学是一门研究与动物健康相关的微生物学科。
它涵盖了许多与动物健康和疾病相关的微生物领域,包括病原微生物的识别、检测、防控以及与兽医临床实践相关的微生物学知识。
本文档将介绍兽医微生物学的主要内容和重要概念。
病原微生物在兽医微生物学领域,病原微生物是重点研究对象。
病原微生物指的是那些可以感染动物并导致疾病的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
本文档将对常见的病原微生物进行详细介绍。
细菌细菌是一类单细胞微生物,它们可以通过分裂和传播来感染动物。
细菌在兽医微生物学中占据重要地位,因为它们是许多动物疾病的主要致病因子。
在本文档中,我们将介绍一些常见的细菌病原体,例如大肠杆菌、布鲁氏菌和沙门氏菌。
病毒病毒是一种非细胞微生物,它们依赖宿主细胞来进行繁殖。
病毒可以感染动物的细胞,并导致疾病的发生。
兽医微生物学中研究的病毒种类繁多,涉及到多个动物种类。
本文档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动物病毒,例如犬瘟热病毒、禽流感病毒和豚鼠传染性腹泻病毒。
真菌真菌是一类多细胞或单细胞微生物,它们可以通过孢子传播来感染动物。
真菌感染在动物中比较常见,尤其是在皮肤和毛发方面。
本文档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动物真菌感染,例如马疥癣、犬球孢子菌感染和猫肺孢子菌感染。
寄生虫寄生虫是一类依靠宿主动物进行生活和繁殖的生物。
寄生虫感染在动物中比较常见,尤其是在农业和家畜养殖中。
本文档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动物寄生虫感染,例如犬蛔虫感染、猪圆线虫感染和马疟原虫感染。
微生物检测与鉴定在兽医微生物学中,微生物的检测与鉴定是至关重要的。
只有准确的检测和鉴定结果,才能为动物的健康提供有力的支持。
常见的微生物检测方法包括细菌培养、PCR技术和免疫学方法。
本文档将介绍不同的微生物检测方法及其在兽医临床中的应用。
兽医微生物学与兽医临床实践的关系兽医微生物学与兽医临床实践密切相关。
通过对病原微生物的研究,兽医可以更好地理解疾病的发生机制,并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
兽医微生物学诊断方法
兽医微生物学诊断方法引言兽医微生物学是研究动物疾病中微生物的传播、致病机制和预防控制的学科。
在兽医领域中,微生物学的诊断方法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兽医微生物学诊断方法。
一、细菌培养细菌培养是兽医微生物学中最常用的诊断方法之一。
通过将患动物的临床样本(如血液、尿液、病灶分泌物等)接种到适当的培养基上,利用培养基提供的营养物质和条件,使细菌在培养基上生长繁殖,从而得到纯种菌落。
通过观察菌落形态、颜色、大小和形状,以及进行生化试验和药敏试验,可以确定病原菌种类和其对抗生素的敏感性,从而指导临床治疗。
二、血清学检测血清学检测是通过检测血清中的抗体来判断动物体内是否感染了某种病原微生物。
常用的血清学检测方法包括血凝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免疫荧光试验等。
这些方法通过检测血清中的特定抗体水平变化,可以对感染情况进行初步判断,但不能确定感染的具体菌种。
三、PCR技术PCR(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是一种高灵敏度、高特异性的分子生物学方法,常用于检测兽医微生物学中的病原微生物。
通过PCR技术,可以在短时间内扩增出微生物DNA的特定片段,进而进行分离和鉴定。
PCR技术可以快速、准确地检测病原微生物的存在,对于疑难病例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四、流式细胞术流式细胞术是一种通过检测细胞表面标记物或细胞内染色物来分析和鉴定细胞的技术。
在兽医微生物学中,流式细胞术常用于检测病原微生物感染后动物体内免疫细胞的活化和分布情况。
通过流式细胞仪的高速流动和多参数分析功能,可以对细胞进行快速、准确的分析和鉴定。
五、质谱技术质谱技术是一种通过分析样品中不同质量比的离子来确定其分子组成和结构的方法。
在兽医微生物学中,质谱技术常用于鉴定病原微生物的种类和菌株特征。
通过质谱仪的高灵敏度和高分辨率,可以对微生物中的蛋白质、脂质和核酸等分子进行准确的鉴定和定量。
结论兽医微生物学诊断方法的选择应根据具体疾病的临床表现、病原微生物的特征和实验室条件等因素来确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荚膜等 酶类 外毒素 内毒素
(1) 侵袭力 (invansiveness)
指致病菌能突破宿主皮肤、粘膜生理屏障,进入机体拔并 在体内定植、繁殖和扩散的能力。
荚膜及其他 表面物质 A. 构成侵袭力 的物质基础
荚膜 如肺炎球菌、炭疽杆菌等
其他 如:溶血链球菌的M-蛋白
物质
大肠埃希氏菌的K抗原 伤寒杆菌的Vi抗原等
A. 外毒素 特异性 对组织器官的选择性,如破伤风毒素作用于脊髓
前角运动神经细胞,引起肌肉的强直性痉挛;而肉毒毒素选择 性地作用于眼神经和咽神经,引起眼肌和咽肌麻痹。也有一些 毒素具有相同作用,霍乱弧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 可产生作用类似的肠毒素。
毒性 外毒素的毒性极强,如1mg纯化的肉毒毒素能致死 2000万只小鼠或107个人。
B. 细菌侵袭力的表现
定殖:指病原微生物在机体内定居繁殖的过程。即黏附在宿 主(消化道、呼吸道、生殖道、尿道及眼结膜)等黏膜上,以免 被肠蠕动、黏液分泌、呼吸道纤毛运动等作用所清除。具有黏附 作用的细菌结构成分,统称为黏附素,如菌毛、外膜蛋白(OMP)、 磷壁酸(LTA) 等。
干扰或逃避宿主的防御机制:病原菌粘附于细胞表面后,必 须克服机体局部的防御屏障(如抗吞噬、逃避抗体等)才能建立感 染。抑制吞噬(如荚膜等)、抵抗体液免疫(抗原伪装或抗原变异 如葡萄球菌SPA;破坏抗体如嗜血杆菌分泌蛋白酶降解Ig;逃避抗 体补体如脂多糖LPS、外膜蛋白OMP、荚膜及S层等)。
一、几个基本概念
1.非致病菌(nonpathogenic bacterium, nonpathogen) :不能造 成宿主感染或损害的细菌;在自然界中,绝大多 数细菌为非致病菌;
2. 致 病 菌(pathogenic bacterium, pathogen):能使宿主机体产 生损害或致病的细菌,如沙门氏菌等;
兽医微生物学
2020年6月
第一章 细菌学基础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第七节
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细菌的生理 细菌的生态 细菌的致病 细菌的控制 细菌的变异 细菌的鉴定
第四节 细菌的致病
一. 几个基本概念 二. 细菌的致病性 三. 细菌致病机制 四. 细菌病的传染
第四节 细菌的致病
二、细菌的致病性
(一)致病性的概念 致病性(pathogenicity):指一定种类的病原微生物,
在一定条件下,能在宿主体内引起传染过程的能力。致病 性是细菌菌种的特征之一。
一种病原微生物有不同的菌株,其致病能力大小是有 差异的,病原菌致病力的强弱程度就是毒力(virulence)。 毒力是细菌各个菌株或毒株的群体特征。
酶类 如:透明质酸酶(hyaluronidase)-链球菌、葡萄球菌
链激酶(stretokinase)-葡萄球菌 胶原蛋白酶(collagenase)-产气荚膜梭菌 血浆凝固酶(coagulase)-金黄色葡萄球菌 卵磷脂酶(iecithinase)-产气荚膜梭菌 DNA酶(deoxyribonuclease)-链球菌等
3. 条件致病菌(conditioned pathogen):在正常情况下不致病, 在某些条件改变的情况下,才表现出其损害作用 的细菌,如大肠杆菌、嗜水气单胞菌等。
4. 腐生性致病菌(saprobic pathogenic bacterium):指一些病原 菌本生不一定侵入动物机体,但可以其有毒代谢 产物,随同食物或饲料进入动物体内而呈现毒害 作用的细菌,如肉毒梭菌等。
常用的有LD50、ID50、EID50、TCID50等。测定方类似。如某 病原微生物的 LD50为10-7.6/0.2ml。
三. 细菌的致病机制
( (三) 致病菌侵入部位是否合适
(一) 细菌的毒力
1. 细菌毒力的构成因素 细菌的毒力
侵袭力 毒素
2、细菌毒力的测定 在传染病诊断与防治等工作中,须了解细菌的毒力。毒力
常用半数致死量和半数感染量等表示。
(1)半数致死量(median lethal dose, LD50):指能使实验动物 在接种后一定时限内死亡一半所需的微生物或毒素的量。
(2)半数感染量(median infective dose, ID50):指能使实验 动物在接种后一定时限内感染一半所需的微生物或毒素的量。
抗原性 外毒素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可刺激机体产生 特异性的保护抗体,这种抗体称为抗毒素,可用于紧急治疗和 预防。外毒素用0.4%甲醛溶液处理脱毒后,但仍保留原有抗 原性,称之为类毒素(疫苗),可用于免疫接种。
在体内增殖与扩散:细菌分泌的致病性蛋白酶等,可作用于 组织基质或细胞膜,造成损伤,使其通透增加,利于细菌在体内 的扩散,如透明质酸酶、胶原酶、磷脂酶、激酶、凝固酶等。
(2) 毒素
是细菌在其生命活动中产生的一种毒性物质
根据细菌毒素的性质和作用方式的不同,可分为: 内毒素:是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中的脂多糖组分,只有当细 菌死亡裂解或用人工方法破坏菌体后才释放出来; 一些其它微生物如螺旋菌、衣原体、支原体等也有 类似的LPS,具有内毒素性质。 外毒素:是细菌在其生命活动过程中合成并释放到周围环境 的一种毒素; 外毒素多数为革兰氏阳性菌产生,如破伤风梭菌、 肉毒梭菌、产气荚膜梭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 少数革兰氏阴性菌也能产生,如痢疾志贺氏菌、产 肠毒型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等
(二)致病性的确定
1. 柯赫法则 是确定某种细菌是否具有致病性的主要依据,其要点: 第一,病原菌应在同一疾病中可查见,健康者不存在; 第二,该病原菌能被分离培养而得到纯种; 第三,纯培养物接种易感动物,能导致同样病症; 第四,从感染动物体内能重新获得该病原菌。 该法则也适用于其他病原微生物,如病毒等。
5. 条件致病菌的致病条件
A. 寄生部位的改变:如大肠杆菌从原来寄生的肠道进入内脏器官等; B. 宿主免疫功能降低:如产气荚膜梭菌在气候骤变、动物抵抗力降低等情况下,
从肠道部位穿过粘膜屏障进入组织或血液循环,引起各种 严重的病症; C. 正常菌群失调(dysbacteriosis):即宿主某些部位正常菌群中各种菌种的比例发生 较大幅度变化使处于劣势的细菌大量生长而致病,如使用 抗生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