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支出分析 案例
宏观经济学经典案例四万亿财政支出刺激下的经济效益分析

宏观经济学经典案例四万亿财政支出刺激下的经济效益分析四万亿财政支出是中国政府在2024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采取的一项重要经济刺激措施。
该措施旨在通过增加政府投资和消费来拉动经济增长,稳定就业和促进国内需求。
这一财政刺激计划是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经济刺激计划之一,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全球经济的稳定产生了巨大影响。
在经济学角度上,四万亿财政支出可被视为一种开支型刺激政策,也就是通过增加公共支出来刺激经济增长。
这种政策的主要机制是通过增加政府在基础设施建设、农村改造、社会福利等领域的投资来提升经济活动水平。
首先,四万亿财政支出对中国经济的短期影响是显著的。
2024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达到了9.2%,而同期全球经济增长率仅为-0.1%。
财政支出的实施推动了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的增加,从而刺激了经济增长。
在这一过程中,特别是基础设施建设的大规模投资对经济增长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例如,铁路、公路、机场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不仅提升了交通运输效率,还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基础条件。
此外,四万亿计划还通过提高政府购买力和增加社会福利支出来增加了消费需求,促进了内需的扩大。
其次,四万亿财政支出对中国经济的中长期影响也是显著的。
通过提高基础设施投资和农村改造投资水平,四万亿计划增强了中国经济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潜力。
基础设施建设的提升为产业发展提供了更加便捷和高效的条件,同时还改善了居民生活质量。
农村改造投资的增加促进了农村地区的经济转型和农民收入的增加,缩小了城乡经济差距,促进了城乡一体化发展。
此外,四万亿财政支出还通过增加教育、医疗、社保等社会福利支出来提高了民生水平和社会稳定,为社会长期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然而,在四万亿财政支出的经济效益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和局限。
首先,大规模财政支出对国家财政预算产生了巨大压力,导致财政赤字的急剧增加和债务风险的上升。
其次,由于四万亿计划在短时间内释放了巨大的投资需求,可能导致过度投资和产能过剩问题。
关于供给的案例与分析

关于供给的案例与分析公共物品的有效提供,其本质是在不完善的政府和市场之间,寻求建立一种相互协调的机制,使其能够合理优化资源配置,减少交易成本。
本文将围绕现实生活中经典的三个案例探究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问题。
1.某幢旧式楼房,屡次发生失窃事件。
每次发生失窃后,住户们都希望装上一扇单元防盗门。
向单位房管部门反映,但房管部门说住在楼里的已经不完全是本单位的人,费用不能由单位出,再说这些住房已经出售给私人,装防盗门应当由住户自己出钱。
于是,该居民楼一直处于一种“无政府状态”,没有一个机构出面负责解决防盗门的安装问题。
老旧小区安装防盗门,首要的就是辨析防盗门是否属于公共物品。
从案例来看,安装防盗门,它的消费包含着公共性,但“公共”的范围是有限的,仅限于小区住户。
防盗门具有对外排他性。
在安装防盗门后,防盗门仅仅由小区居民共同使用,俱乐部成员平等分摊物品的供给成本。
同时,防盗门也具有非竞争性。
在2楼居住的居民并不会影响在3楼居住的居民对防盗门的使用。
因此,防盗门介于纯私人物品和纯公共物品之间,属于俱乐部物品。
案例中,防盗门的安装可以有两种选择——私人提供和公共提供。
第一种私人提供的方式,是指每户都给自己家是安装了防盗门或是经过楼栋业主协商后,由业主集体出资购买安装防盗门,产权归业主集体所有,大家共同受益;第二种是公共提供,由政府部门负责防盗门安装及费用。
首先,从私人提供分析。
相较与公共提供,私人提供的效率往往较高。
安装防盗门,私人提供主要有两种情况。
一种情况是每户都给自己家是安装了防盗门。
由于没有安装单元防盗门,富有的居民最担心家里被盗,率先给自己家里安装了防盗门。
由于富有的居民安装了防盗门,小偷就会光顾不装防盗门的家庭。
这样,原先没有装防盗门的居民也不得不安装防盗门。
最后导致家家都安装了防盗门。
在这种情况下,每个家庭安装防盗门,总共支出远大于统一安装单元防盗门。
每户安装防盗门和安装单元防盗门的效果基本相同,但是显然,前者的做法造成了较大的社会资源的浪费,是不太可取的。
广西公共支出结构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

等方面存在着差异会影 响到这一 比例 , 但这 一数据依 然
有着很大的参考价 值。而且广西现 实中公共 品的缺少 、
陈 旧 , 共 服 务 的落 后 也 都 可 以说 明 广 西 公 共 支 出存 在 公 总量 太 少 且结 构 也 不 合理 的 问题 。
直呈递增趋势 ( 图 1 , 如 ) 但其 占总公共 支出的比重却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位而效益低下 , 对经济增长 贡献甚低 甚至是负贡献 。另
一
部分主要投向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或是 有自然垄断性
的 准 公 共产 品的 部 门 或 企 业 , 交 通 运 输 、 电通 讯 、 如 邮 农
业援助、 能源物 资储备及高科技企业等 , 由于经济建设支
出 比 重 不断 降 低 且 侧 重 于 第 一 类 的 支 出 , 得 投 资 于 这 使
性领域。
重 的持续递减并不利于经济增长 , 正如前文所分析 , 经济 建设费用并未达到最优规 模 , 经济增长仍 然会有较强 对
的拉动作用。而广西 17 98年以来经 济建 设支 出年均仅 递增 74 % , . 3 比公 共支出年均递 增 1. 8 30 %低 5 6 .5个 百 分点 , 这还没有剔除物价上涨的因素 , 因此 实际情况 可能 更低甚或为递减 。因此 , 经济建设支出的总量应 当加大 ,
呈递减 的趋 势( 图 2 。一方面 , 一比重从 改革前 的 如 ) 这 6.3 83 %下降到 2 0 04年的 1.4 , 80 % 与改 革开放 前相 比 , 下降了 5 . 0 2个 百分点 , 刚好 说 明随着 经济 体制 的改 这 革、 政府职能的转变 , 政府公共支出正在从 盈利性领 域退
所 指 的 最 优规 模 。从 17 20 9 8— 0 4年 , 西 经 济 建 设 费 用 广
2024年公共支出的效率分析讲稿(三篇)

2024年公共支出的效率分析讲稿2023年公共支出的效率分析尊敬的领导、各位同事们:大家好!我今天的讲稿主题是2023年公共支出的效率分析。
公共支出的效率问题一直是我们关注的焦点之一,也是构建高效、可持续发展的公共财政体系的重要保证。
2023年,我们面临着更加严峻的财政压力和资源稀缺的局面,因此,深入分析公共支出的效率,掌握有效的资源配置方式,对于优化财政支出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至关重要。
首先,我想从三个方面来分析2023年公共支出的效率问题:资源配置效率、政府绩效监控、公众参与与信息透明。
首先,资源配置效率。
资源配置效率指的是在有限的财政资源下,通过科学高效的方式进行分配,使得公共支出能够最大程度地实现经济社会效益。
2023年,我认为我们应该注重优化财政支出结构,聚焦于解决当前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短板和痛点问题。
例如,加大对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领域的投入,提高人民的福祉水平;同时,在创新、绿色发展、科技等重点领域适度增加投入,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此外,我们还需要加强资金使用监督,确保公共支出的有效使用,杜绝浪费和腐败现象的发生。
其次,政府绩效监控。
公共支出的效率分析不能离开对政府绩效的监控和评估。
2023年,我们应建立健全政府绩效监控与评价体系,通过制定科学、可衡量的政府绩效指标,来评估公共支出的效果。
这样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资源配置是否合理、公共支出是否能够达到预期目标,并及时采取调整措施,确保公共支出的效果最大化。
此外,政府绩效报告的公开透明也是重要的一环,可以增加政府的问责度和透明度,让公众了解和监督公共支出的执行情况。
最后,公众参与与信息透明。
公共支出的效率分析需要考虑公众的需求和意见,因此公众参与和信息透明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2023年,我们应该积极推动政府公开公众参与的机制,倾听民意,广泛征求公众对公共支出的意见,提高公众对财政支出的满意度和认可度。
与此同时,我们也需要加强对公共支出信息的披露,提高财政透明度,为公众监督和评价公共支出提供有效的沟通渠道,加强公众与政府之间的互动与信任,形成良好的发展环境。
财政学案例分析

财政学案例分析在进行财政学案例分析时,我们通常会关注政府如何通过税收、支出和债务管理来影响经济。
以下是一个案例分析的正文内容: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深,各国政府在财政政策上的决策对经济的影响日益显著。
本案例分析旨在探讨一个国家在面临经济衰退时,如何通过财政政策来刺激经济增长。
我们将通过分析该国的税收政策、公共支出以及债务管理策略,来评估其财政政策的有效性。
首先,税收政策是财政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经济衰退期间,政府可能会采取减税措施来刺激消费和投资。
例如,降低个人所得税和企业所得税可以增加家庭和企业的可支配收入,从而鼓励他们增加消费和投资。
然而,减税也会导致政府收入减少,这可能会对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投资产生负面影响。
其次,公共支出是政府直接影响经济的另一种方式。
在经济低迷时期,政府可能会增加公共支出,以创造就业机会和刺激需求。
例如,政府可以投资于基础设施建设,如道路、桥梁和公共交通系统,这些项目不仅能够立即创造就业,还能为未来的经济增长打下基础。
然而,增加公共支出可能会导致财政赤字增加,这需要通过发行国债来融资。
最后,债务管理是财政政策中的关键因素。
政府需要平衡债务水平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一方面,适度的债务可以为政府提供必要的资金来实施财政刺激措施。
另一方面,过高的债务水平可能会导致利率上升,增加政府的债务服务成本,从而对经济产生不利影响。
在本案例中,该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财政措施来应对经济衰退。
政府降低了个人所得税和企业所得税,以刺激消费和投资。
同时,政府增加了对基础设施的投资,以创造就业和刺激需求。
为了融资这些措施,政府发行了一定数量的国债。
尽管这些措施在短期内可能会增加财政赤字,但长期来看,它们有助于促进经济增长和提高政府收入,从而实现财政的可持续性。
综上所述,财政政策是政府用来影响经济的重要工具。
通过合理设计税收政策、公共支出和债务管理策略,政府可以在经济衰退期间有效地刺激经济增长。
然而,这些政策的选择和实施需要考虑到经济的长期健康发展,以及财政的可持续性。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案例解析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案例解析一、案例背景某事业单位是一家公共图书馆,主要为社区居民提供图书借阅和相关服务。
由于近年来电子阅读的普及,图书馆的借阅量逐渐下降,财务状况也受到一定的影响。
本文将通过分析该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案例,探讨其问题所在及解决方案。
二、收支结构分析1. 支出分析该事业单位的主要支出包括员工工资、图书采购和设备维护等方面。
根据财务数据,员工工资占总支出的60%,图书采购占总支出的30%,设备维护占总支出的10%。
可以看出,员工工资是该单位的主要支出项。
2. 收入分析该事业单位的主要收入来自图书借阅服务费和社区捐款。
根据财务数据,图书借阅服务费占总收入的70%,社区捐款占总收入的30%。
可以看出,图书借阅服务费是该单位的主要收入来源。
三、问题分析通过对收支结构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该事业单位的主要问题在于收入下降和支出过高。
下面对该问题进行进一步分析。
1. 收入下降原因收入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电子阅读的普及,导致图书馆的借阅量逐渐下降。
社区居民更倾向于通过电子设备获取图书资源,而不再频繁到图书馆借阅。
2. 支出过高原因支出过高的主要原因是员工工资的占比过高。
尽管借阅量下降,但图书馆的员工数量并未相应减少,导致员工工资占据了较大的比例。
此外,图书采购也需要适当减少以降低成本。
四、解决方案针对上述问题,该事业单位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解决财务管理问题。
1. 多元化收入来源除了依靠图书借阅服务费和社区捐款,该事业单位可以考虑增加其他收入来源,如开设图书馆会员制度、组织图书讲座等活动,吸引更多的社区居民参与。
2. 优化人员配置该单位可以进行人员评估,裁减多余的员工,实行合理的人员配置。
通过优化人员结构,减少人员工资支出,降低经营成本。
3. 控制支出开支在图书采购和设备维护方面,该事业单位可以制定详细的采购计划和设备维护标准,减少不必要的开支。
例如,可以优先选择电子书籍采购,推行节约型设备维护措施。
4. 加强宣传和推广该事业单位可以加强宣传和推广,提高公众对图书馆的认知度和参与度。
公共支出分析案例

1991~2010年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Y V2 V3 V4 V5 V6 V7 V8 1991 223.8 233.3 168.9 213.7 168.9 109.1 100 1992 238.1 253.4 176.8 225.2 180.4 121.1 115.3 1993 273.1 294.2 201 254.9 223.7 163.6 145.9 1994 339 367.8 248 310.2 267.3 193.4 161.1 1995 396.9 429.6 291.4 356.1 307.1 222.9 170.6 1996 429.9 467.4 314.4 377.8 316 231.6 177.4 1997 441.9 481.9 322.3 380.8 315 234.6 180.4 1998 438.4 479 319.1 370.9 302.1 224.7 180 1999 432.2 472.8 314.3 359.8 294.8 217.3 179.3 2000 434 476.6 314 354.4 303.1 228.4 181.3 2001 437 479.9 316.5 351.6 299.2 227.9 182 2002 433.5 475.1 315.2 347 292.6 222.7 182.4 2003 438.7 479.4 320.2 346.7 299.3 233.4 186.4 2004 455.8 495.2 335.6 356.4 317.6 260 196.8 2005 464 503.1 343 359.3 333.2 281.6 199.9 2006 471 510.6 348.1 362.9 343.2 298.5 202.9 2007 493.6 533.6 366.9 376.7 353.8 311.6 210.8 2008 522.7 563.5 390.7 398.9 378.2 344.3 229.6 2009 519 558.4 389.5 394.1 357.8 317.2 224.1 2010 536.1 576.3 403.5 406.3 377.5 347.7 232.2 Y:年份 V2: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V3: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V4: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V5:商品价格指数 V6: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 V7:原材料、燃料、功力购进价格指数 V8: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为研究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受哪些因素的影响,收集1991~2010年20组数据,并利用线性回归方法进行分析。
公共政策案例分析:沈阳出租车罢运事件

沈阳市出租车罢运事件⏹事件经过2015年1月4日,元旦小长假后首个工作日,辽宁省沈阳市数千台出租车聚集在一起集体罢运,由于正值上班高峰,罢运事件造成不少乘客打不到车。
据悉,沈阳出租车司机此次罢运主要源于对“滴滴”专车、“快的”专车的兴起的不满以及相关部门对黑出租、套牌出租整治力度不够的不满。
此外,2015年1月1日起沈阳取消1元钱的燃油附加费也是沈阳出租车司机罢运的原因之一。
⏹事件背景背景一:“专车”服务的兴起伴随着打车软件的迅速发展,嘀嘀打车、快的打车等打车软件为人们的出行带来不少的便利。
基于未来高品质、多层次、个性化高端商务出行需求越来越旺盛,“互联网专车服务”市场发展逐渐井喷,引起社会极大关注。
快的于2014年07月08日宣布推出定位于中高端用户的新业务品牌—一号专车,现已在北京、上海、杭州等几个大城市上线,并计划在短时间内覆盖全国市场。
一号专车将作为快智集团旗下两个品牌继续独立运营,分别服务于大众及中高端两类用户群体。
2015年01月09日,一号专车宣布,将率先成立一亿元的乘客“先行赔付”基金,并已和中国平安保险公司共同达成责任人责任险合作框架。
滴滴专车是滴滴打车2014年8月19日宣布推出的为高端商务出行人群提供优质服务的产品,也是针对传统出租车行业推出滴滴打车软件之后上线的第二款产品。
滴滴打车软件面向出租打车用户群体,而滴滴专车则面向中高端商务专车群体,这意味着对用车行业的覆盖将更加全面,也能够为用户提供更加多元化的出行。
2014年12月,滴滴打车宣布获得7亿美元新一轮融资,由投资机构淡马锡、投资集团DST和腾讯主导投资。
背景二:“黑车”泛滥成灾,久治不愈所谓“黑车”,是指没有在交通运输管理部门办理任何相关手续、没有领取营运牌证而以有偿服务实施非法运营的车辆。
王克勤在2008年的调查中得出,中国一共拥有约109万辆出租车,却倒逼出了一个数量超过出租车一到两倍的地下黑车市场。
由于一些城市“黑车”已经发展到了严重影响正规出租车运营的程度,且呈现出日益蔓延态势,全国各城市执法部门为维护道路运输市场秩序,保护经营者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大都集中开展了打击“黑车”非法营运专项整治行动,但这些行动的收效甚微令人担忧。
09第九章------公共支出的成本效益分析

第九章公共支出的成本效益分析第一节公共项目的成本和效益度量第二节公共项目的评价与决策一、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成本—效益分析区别❖追求的目标不同❖资源配置的方法不同❖评价成本效益的价格尺度不同❖成本和效益内容的不同二、成本和效益的内容1、直接成本效益和间接成本效益直接效益:是指与项目有关的实际产出增加所带来的社会福利增加.直接成本:是指与项目有关的实际支出.间接效益:是指因公共项目的影响而产生的项目以外的收益.间接成本:是指某个公共项目的影响而产生的项目以外的社会支出或投入❖2、有形成本效益和无形成本效益有形成本与效益——能以市场货币价值计量的成本或效益.无形成本与效益——不能以市场货币价值计量的成本或效益.❖3、内部成本效益和外部成本效益内部成本效益是项目在辖区范围内产生的成本和收益外部成本和收益则是指项目在辖区范围外产生的成本和收益❖4、实际的成本效益和金融的成本效益实际成本和收益是指公共项目实际发生的成本和收益,反映了社会福利的减少或增加金融成本和收益则是指因市场相对价格发生变化而产生的成本或收益,其结果是某些人所得即是其他人所失,社会福利并没有发生变化。
三、成本和效益的度量❖1 、市场交易中的均衡价格对那些可在竞争性市场上交易的产品或投入品,应当使用市场价格对项目进行评估。
2、影子价格针对无价可寻或有价不当的商品或劳务所规定的较合理的替代价格理想的“影子价格”为不存在市场失灵时的帕累托效率均衡价格,并非是真正存在于市场上的社会价格,而是反映社会边际成本(效益)的价格。
影子价格的模型3 、无形成本和效益的量化(1) 时间价值的估计:一般用工资率估计(2) 生命价值的估计:有两种方法(3) 成本---效果分析:成本一定但效果最大;效果一定但成本最小(4) 社会成本节约价值的估计:社会成本节约价值即为公共项目效益的量化利用政府的灌溉项目减少农业生产成本为例,衡量了消费者剩余的变化❖在图中,消费者剩余的变化用面积 bcgd 表示。
财政支出案例分析

2013年6月27日,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财政部部长楼继伟作《2012年中央决算的报告》。
其中,中央财政支出的主要内容如下:汇总中央和地方决算,2012年全国公共财政收支差额8000亿元,赤字率为1.5%。
中央公共财政收入占全国公共财政收入的比重为47.9%,比2011年下降1.5个百分点;中央公共财政本级支出占全国公共财政支出的比重为14.9%,比2011年下降0.2个百分点。
主要支出项目完成情况:教育支出3781.55亿元,完成预算的100%;科学技术支出2291.48亿元,完成预算的100.3%;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494.68亿元,完成预算的100.2%;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5753.65亿元,完成预算的100.1%;医疗卫生支出2048.21亿元,完成预算的100.6%;住房保障支出2601.57亿元,完成预算的122.9%,主要是预算执行中增加了对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和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农村危房改造的补助;农林水事务支出5996.06亿元,完成预算的109.2%,主要是预算执行中增加了农业生产救灾、特大防汛抗旱、重大水利工程和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小型病险水库和中小河流治理等方面的投入;节能环保支出1998.42亿元,完成预算的113%,主要是预算执行中增加了节能产品惠民工程、建筑节能、城镇污水处理设施配套管网建设等方面的投入;交通运输支出3969.89亿元,完成预算的111.3%,主要是预算执行中增加了铁路建设投资。
中央预备费预算500亿元,实际支出500亿元。
具体情况是:保障性安居工程支出151.34亿元,节能环保支出150亿元,农林水事务支出62.75亿元,交通运输支出32.06亿元,资源勘探电力信息等事务支出69.46亿元,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64亿元,对地方救灾综合财力补助等支出32.75亿元。
汇总2012年中央行政事业单位等用当年财政拨款开支的因公出国(境)经费、车辆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接待费支出,合计 74.25亿元,比预算数减少5.59亿元。
公共支出的成本-效益分析实验报告 (7)

预习报告一、实验名称:公共支出的成本-效益分析二、实验目的:在我国现行的经济体制下,通过实验了解资源配置的效率问题。
三、实验设备:计算机图书网络四、实验内容及主要步骤:1、通过上网搜集与公共支出有关的资料,然后查找相关书籍2、利用已有的资料,运用判别分析法进行讨论3、针对问题,提出方案4、分析实验结果实验报告摘要:公共支出一直以来备受关注,公共支出对于促进经济增长的效率引起不少争议,尤其是在广大发展中国家,政府公共支出占GDP的比重平均为26%,在过去15年间上升了大约8个百分点。
下面利用成本—效益分析法分析公共支出。
一、公共支出的概念公共支出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为实现其职能,取得所需物品和劳务而进行的资金的支付。
通过对公共支出概念的理解,我们可以发现公共支出具有以下突出特性:(1)公共服务性,(2)非市场盈利性,(3)计划性。
公共支出作为政府执行公共政策的成本,斯蒂格利茨合把公共支出的作用总结为七点:1)再分配,2)反垄断,3)纠正由于缺乏远期市场和保险市场所造成的影响,4)消除长期不均衡,5)纠正外部性,6)提供公共物品,7)有益品需要。
由此可以看出,从纠正市场失灵、平衡社会分配的意义上来说,公共支出对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稳定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成本—效益分析法成本—效益分析法(简称CBA)是针对政府实现职能所需公共支出目标,提出若干实现支出目标的方案,详细列出各种方案的全部预期成本和全部预期效益,通过比较分析,选择出最优的公共支出方案。
这种方法多用于公共支出中的政府投资工程项目,比如修建一条高速公路、新建一座水库、城区改造、土地征用、修建新机场或建一座核电站等。
这种方法在评价公共支出项目时采用长远和广泛的目光,包含了对所有相关成本和收益的列举和评估,涉及的主要问题有:(1)确定项目的成本与收益。
与私人部门项目决策只关心个人成本收益不同,政府部门决策的目标函数是社会福利最大化,考虑的是社会全体成员的效益。
公共经济学案例分析题

公共经济学案例分析题【案例 1】近年来,受煤价持续攀升的刺激,煤炭开采得到大量投资追捧。
由于煤炭资源价格以政 府定价为主,远低于目前真实的市场价格,因此只要“搞到资源”就意味者一夜暴富。
“按照现在的煤炭行情计算, 如果你弄一个 10万吨、 山西省长治县一个个体煤矿老板说:能开采 10 年的煤矿,拿出 300 万元送礼,顶多第一年白干,还能赚 9 年的钱。
要算大帐不 能算小帐。
”,前几年一座价值二三十万元的小型煤矿,目前的行情已经价 按照投资者们的“大账”“2000 年关井压产的时候,一吨煤 值两三千万元。
内蒙古清水河县一位的个体煤炭老板说:也就卖 10 多元,当时要办个年产几万吨的小煤矿、只要有关系,给管事的人塞上几千元、 万把元就可以办下证来。
如今原煤价格达到120 多元一吨,想弄个同样规模的矿,没有一两 千万元, 别想了” 他说, 不管是万把元还是几千元, 都没有投资到煤矿建设上, 而是用于 “理 顺关系”的“公关”费用。
建矿成本过去和现在没有太大差别,都不过几十万元。
在山西、 内蒙古、 陕西等主要产煤地区, 由于已经勘探好的资源基本分割完毕, 想要 “买 到”煤矿资源只能从现有煤炭企业身上打主意,而大大小小的国有、集体煤矿既无雄厚的资 金实力垫底,又无坚实的“后台”撑腰,成了各路资源炒卖大军的猎物,其方法多为参与县 或镇集体煤矿的改制,以竞标拍卖煤矿的方式买到资源。
据山西长治县一位小矿主介绍,该县的煤矿拍卖进行了两年,有规模的煤矿都卖完了, 多数被浙江人买去。
明里说是拍卖,其实是暗箱操作。
他说: “拍卖以前,公开登报招标, 谁买了算谁的。
但是没有关系的人就拈不上。
假设有20 个人报名投标,竞标的底价是 1000 万元,而实际上煤矿能值两三千万元。
县领导就和下面打招呼,1500 万封顶。
比如有 20个 人报名,到封顶的时候大家都不退,你想多出钱买到煤矿,就要私下活动了。
”“我们县的思路比较超前,提前把大一些的、国有的、 长治县煤炭管理局的一位同志说:”他解释说,他们的改革笼统叫改制,实际就是把原来集体的 乡办的煤矿基本改革到位了。
公共经济学案例分析

公共经济学案例分析公共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研究政府在经济中的角色和政策对经济体系的影响。
它涵盖了公共支出、公共收入、税收、财政政策等多个方面。
在本文中,我们将以税收和财政政策为例,说明公共经济学的一些基本原理和案例分析。
税收是政府从个人、家庭和企业等经济主体收取以满足公共需求的一种方式。
税收有助于政府筹集资金来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例如教育、医疗、基础设施等。
然而,税收也可能会对经济产生负面影响,例如减少个人和企业的可支配收入,限制消费和投资。
因此,在税收设计和政策制定中,需要权衡公共需求和经济效率之间的关系。
一个经典的案例是凯恩斯经济学中的财政政策。
在经济衰退时期,政府可以通过增加公共支出和/或减少税收来刺激需求,推动经济复苏。
这被称为扩张性财政政策。
例如,2024年全球金融危机期间,很多国家采取了减税和增加公共投资的措施来刺激经济。
这些措施有助于提高消费和投资水平,刺激就业增长,促进经济复苏。
然而,财政政策也可能产生一些负面效应。
一个相关的案例是财政赤字和债务问题。
当政府通过增加公共支出或减少税收来刺激经济时,可能导致财政赤字的增加。
财政赤字可以在短期内刺激经济,但如果超过可持续的水平,则可能带来债务问题。
债务的增加可能导致利率上升,从而限制了私人部门的借贷和投资活动,对经济产生负面影响。
公共经济学还研究税收的公平性和效率性问题。
一个案例是所得税的进步性。
进步税率意味着收入较高的个人和家庭支付更高的税率。
这种税收制度被认为是公平的,因为较富裕的个体承担了更大的税负。
然而,进步税率也可能对经济产生一定的效率影响。
高税率可能减少个人和企业的激励,降低劳动供给和投资水平,从而影响经济增长。
此外,税收还可以用来影响人们的行为和资源配置。
例如,环境税或碳排放税可以鼓励企业和个人减少碳排放,刺激清洁技术和可持续发展。
这种案例突出了税收作为一种政策工具的角色,可以通过经济激励来实现社会目标。
总之,公共经济学涉及政府在经济中的角色和政策对经济体系的影响。
6第六章公共支出政策

公共经济学
第六章 公共支出政策
第一节 公共支出的政策效应
二、公共支出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 政府的公共支出会产生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 收入效应:指实际收入的变动会导致人们对产品的需求量的变动。 个人因为收入的提高或下降而改变自己的支出模式。一般而言,收入提 高会使他在各种产品上的支出增加;收入降低则会使他的支出减少。 (增加退休金,事业公务员加工资) 替代效应:指产品相对价格的变动也会导致人们对产品需求量的变动。 当一种产品的相对价格下降时,消费者增加对该产品的消费,而当其相 对价格上升时,消费者减少对该产品的消费。(蔬菜价格上涨、房价上 涨) 在许多情况下,一项公共支出往往既有收入效应也有替代效应,它们产 生的效应也是不同的。而在这两种效应中,替代效应通常会造成低效率。
公共经济学
第六章 公共支出政策
第一节 公共支出的政策效应
因此,在对政府的公共支出政策进行评估时,必须考虑所有相关个 体(生产者和消费者)对政策的反应及其行为的调整。另外,不仅要观 察政策的近期影响,还要考虑其长远效果。 因为政府的一切政策都会被人们发觉并且做出相应的反应。 这就是著名的卢卡斯判据 这一分析是基于理性预期理论的。 理性预期的核心思想是:当政府的经济政策变动时,人们会随着政 策变动而调整自己的行为。 理性预期针对某个经济现象(例如市场价格)进行预期的时候,如 果人们是理性的,那么他们会最大限度的充分利用所得到的信息来作出 行动而不会犯系统性的错误,因此,平均地来说,人们的预期应该是准 确的。
公共经济学
第六章 公共支出政策
第一节 公共支出的政策效应
一、私人部门对公共支出的反应
案例: 国新办10日发布《中国的人力资源状况》白皮书称,2035年,我国2名纳税 人供养1名养老金领取者。眼下,“延退”再一次被提出来,立刻成为各大网站 最热门的话题之一。人社部官员表示,对是否延长退休年龄还在研究,需综合考 虑人口结构和就业情况。 ………… 延迟退休年龄,虽然缓解了养老金的压力,但是,社会总的支出却增多了。 因为在岗职工所领取的工资数,远远大于养老金发放数,如果加上各种福利,差 距就更大了。因此,从总体经济账来算,延迟退休年龄其实并不能达到“节约” 的目的,相反却增加了社会支出成本。 希望延迟退休的群体:一是领导干部群体;二是一些劳动强度较小的职业群 体;三是一些高收入群。 希望退休的群体:一般是那些劳动强度大、工资待遇低的体力劳动者群体。 2010年09月14日 09:05:37 来源: 浙江在线
财政支出案例分析

财政支出案例分析在现代社会中,财政支出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它涵盖了政府用于促进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各种支出。
本文将以一系列案例分析的方式,深入探讨不同国家在财政支出方面的做法以及其效果。
案例一:中国的基础设施建设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为了促进其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大力投资于基础设施建设。
近年来,中国在高速铁路、公路、桥梁、机场等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这些投资不仅改善了人民生活和物流运输的效率,而且吸引了更多的外国投资。
然而,这种财政支出也带来了一些问题,例如负债增加和环境污染。
案例二:挪威的福利支出挪威在福利支出方面享有盛誉。
该国实施了广泛的社会保障和医疗保健政策,旨在提供全面的保障和福利给每个公民。
作为一个高福利国家,挪威的大部分财政收入用于社会福利和公共事业。
这种财政支出确保了社会的平等和公正。
然而,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福利支出也面临着可持续性的挑战。
案例三:巴西的教育投入巴西在教育领域的财政支出有着积极的影响。
政府在教育方面的投资逐年增加,致力于改善学校设施、培训教师和提供高质量的教育。
这些举措提高了教育水平,有助于减少贫困和不平等问题。
然而,教育财政支出仍面临挑战,包括人口增长、学校资源分配不均和教育质量不稳定等问题。
案例四:德国的创新支出作为一个创新型国家,德国将大量的财政支出用于研发和创新。
该国注重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培育创新企业,致力于提高经济竞争力和持续发展。
这些投资带来了技术创新、就业机会和经济增长。
然而,由于创新投入需要长期的研发和支持,德国政府需要保证财政支出的可持续性。
综上所述,财政支出在各国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各国根据自身情况和发展需求,选择不同的财政支出领域和策略。
然而,在进行财政支出时,各国政府也需面对可持续性、负债增加以及资源分配不均等挑战。
通过案例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财政支出的效果和应对策略,为各国的财政决策提供有益的借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Y :年份 V2: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V3: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V4: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V5:商品价格指数 V6: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 V7:原材料、燃料、功力购进价格指数 V8: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
为研究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受哪些因素的影响,收集1991~2010年20组数据,并利用线性回归方法进行分析。
这里,被解释变量为民消费价格指数(V2),解释变量为商品价格指数(V5)、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V6)、原材料、燃料、功力购进价格指数(V7)、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V8)。
解释变量筛选策略先采用强制进入策略(Enter ),并作多重共线性检测,分析结果如下。
系数R —
2、回归方程的估计标准误差。
依据该表可进行拟合优度检验,由于该方程中有多个解释变量,因此应参考调整的判定系数。
由于调整的判定系数(0.981)接近于1,因此认为拟合优度较高,被解释变量可以
被模型解释的部分较多,未能被解释的部分较少。
表1-2中各列数据项的含义依次为:被解释变量的变差来源、离差平方和、自由度、均方、回归方程显著性检验中F统计量的观测值和概率p值。
可以看到,被解释变量的总离差平方和为147383.846,回归平方和及均方分别为145129.333和36282.333,剩余平方和及均方分别为2254.513和150.301,F检验统计量的观测值为241.398,对应的概率p值近似为0。
依据该表可进行回归方程的显著性检验。
如果显著性水平α为0.05,由于概率p值小于显著性水平α,应拒绝回归方程显著性检验的零假设,认为各回归系数不同时为0,被解释变量与解释变量全体的线性关系是显著的,可建立线性模型。
表1-3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强制进入策略)(三)
表1-3中各列数据项的含义依次为:偏回归系数、偏回归系数的标准误差、标准化偏回归系数、回归系数显著性检验中t统计量的观测值、对应的概率p、解释变量的容忍度和方差膨胀因子。
依据该表可以进行回归系数显著性检验,写出回归方程和检测多重共线性。
可以看到,如果显著性水平α为0.05,除商品价格指数以外,其他变量的回归系数显著性t检验的概率p值都大于显著性水平α,因此不应拒绝零假设,认为这些偏回归系数与0无显著差异,它们与被解释变量的线性关系是不显著的,不应该保留在方程中。
由于该模型中保留了一些不应保留的变量,因此该模型目前是不可用的,应重新建模。
同时,从容忍度和方差膨胀因子看,投入各解释变量之间均存在多重共线性,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与其他解释变量的多重共线性很严重,在重新建模时可考虑提出该变量。
表1-4中各列数据项的含义依次为:特征根、条件指数、各特征根解释变量的方差比(各列比例之和等于1)。
依据该表可进行多重共线性检测。
从方差比来看,第5个特征根既能解释商品价格指数方差的93%,也可解释97%,同时还可解释原材料、燃料、功力购进价格指数的90%,因此有理由认为这些变量间存在多重共线性;在从条件指数来看,第2、3、4、5个条件指数都大于10,说明变量间确实存在多重共线性。
通过上述分析知道上面的回归方程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可能要重新建立回归方程。
这里,采用向后筛选策略让SPSS自动完成解释变量的选择,观测每一步检验的变化情况,并进行残差分析和强影响点探测。
分析结果如下。
表2-1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向后筛选策略)(一)
由表2-1可知,利用向后筛选策略完成回归方程的建立,最终模型为原模型。
表2-2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向后筛选策略)(二)
表2-2中的模型是最终的方程。
如果显著性水平α为0.05,由于显著性检验的概率p值小于显著性水平α,因此被解释变量与解释变量的线性关系显著,建立线性模型是恰当的。
表2-3展示了模型中个解释变量的偏回归系数、偏回归系数显著性检验的情况。
如果显著性水平α为0.05,其回归系数显著性检验的概率p值小于显著性水平α,因此商品价格指数与解释变量的线性关系显著,保留在模型中是合理的。
最终的回归方程是,居民消费价格指数=-70.516+0.378商品价格指数-1.303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0.760原材料、燃料、功力购进价格指数+1.136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意味着商品价格指数每增加一个单位会使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平均增加0.378个单位;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每增加一个单位会使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平均减少1.303单位;原材料、燃料、功力购进价格指数每增加一个单位会使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平均增加0.760单位,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每加一个单位会使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平均增加1.136个单位。
图1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的残差累计概率图
在图1中,数据点围绕基准线还存在一定的规律性,但标准化残差的非参数检验结果(见表3-1)表明标准化残差与标准正态分布不存在显著差异,可以认为残差满足了线性模型的前提要求。
表3-1标准化残差的非参数检验结果
One-Sample Kolmogorov-Smirnov Test
Standardized Residual
N 20
Normal Parameters a,b Mean 0E-7 Std. Deviation .88852332
Most Extreme Differences Absolute .197 Positive .134 Negative -.197
Kolmogorov-Smirnov Z .882 Asymp. Sig. (2-tailed) .417
a. Test distribution is Normal.
b. Calculated from data.
在图1中,随着标准化预测值的变化,残差点在0线周围随机分布,但残差的等方差性并不完全满足,方差似乎有增大的趋势。
但计算残差与预测值的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为-0.113(见表3-2),且检验并不显著,因此认为异方差现象并不明显。
图2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的残差图
表3-2 标准化残差和标准化残差预测值的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结果
Correlations
Standardized Predicted Value Standardized Residual
Spearman's rho Standardized Predicted Valu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1.000 -.113
Sig. (2-tailed) . .636
N 20 20 Standardized Residual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113 1.000
Sig. (2-tailed) .636 .
N 20 20
另外,通过观察数据编辑窗口中的库克距离和杠杆值变量的值,发现没有明显的强影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