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事业单位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容与方法
「转」行政事业单位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方案
行政事业单位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方案为进一步规范审计行为,深化审计内容,提高审计质量,根据中央、省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有关规定,以及年度审计项目计划,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认真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部署,紧紧围绕经济和社会发展大局,同时结合干部监督管理工作的需要,对被审计领导干部任期内财政、财务收支以及有关经济活动应负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
要努力通过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揭示被审计领导干部所在部门以及个人存在的违规违纪问题,促进被审计领导干部依法履行经济决策权、经济管理权、经济政策执行权,提高行政效能。
加强分析研究,注重从体制、机制、制度层面上发现问题并提出审计意见和建议,充分发挥经济责任审计的积极作用。
二、审计对象和范围审计对象:......。
审计范围:本次审计以对被审计领导干部所在的部门(单位)审计为主。
同时,对被审计领导干部兼职和分管的所属单位,以及行政拨款金额和资产规模较大、行政性收费项目较多的所属单位,以及有重大资金往来的其他单位进行必要的延伸审计和审计调查。
审计时间以近3年为主,对有关重大事项应作必要的追溯。
三、审计重点和内容(一)审计重点。
本次审计应紧扣审计目标的要求,以部门(单位)财政、财务收支为基础,核实其真实性,界定其合法性,分析其效益性。
要围绕被审计领导干部经济决策、财经法规政策执行以及财政资金分配、使用的全部过程,重点关注被审计领导干部任期内重大经济决策情况、事业投入及实施效果、国家财经法规执行情况、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健全及执行情况、个人遵守相关廉政规定情况。
在审计中,应重点揭示被审计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过程中存在的严重违法违纪行为、重大管理疏漏、严重损失浪费等行为,并剖析原因,分清责任,提出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整改意见。
(二)审计内容。
遵照法定审计职权,坚持以财政性资金审计为主线,聚焦被审计领导干部在部门(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以及有关经济活动中应负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进行审计。
经济责任审计的责任界定以及主要审计要点方法
经济责任审计的责任界定以及主要审计要点方法摘要: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是新时期背景下对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事业单位主要领导人员开展的一种与经济责任相关的审计工作,对国家经济管理具有重要作用。
在经济责任审计中,责任界定是十分关键的环节,同时也是审计工作的重点与难点内容,需要结合具体的审计内容制定科学合理的审计方法,对审计工作的重点内容与执行思路进行深入分析,在工作的过程中找到相关问题隐患,以此进行经济责任的精准设定。
在此需求下,本次研究对经济责任审计的责任界定以及主要审计要点方法,希望通过本次研究为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开展提供一定的参考帮助。
关键词:经济责任审计;责任界定;主要审计要点;审计方法前言:现阶段,我国环境下的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主要针对领导干部人员,对其任职期间的各项经济相关活动执行情况进行全方面审计,其中包括国家制定的经济政策的执行情况、相关决策部署、国有资产与经济的管理等。
从具体角度分析,可将经济责任审计视为是对领导干部人员在履行期间内需要履行的经济责任进行的全面审计。
经济责任审计与其他审计工作具有较大的差异性,对于国家财产安全、领导干部行为监督管理等方面具有显著的积极作用。
一、经济责任审计的责任界定原则(一)证据确定原则经济责任审计过程中,审计证据需要精准表明审计事项和相关既定标准的匹配水平,还是对领导人员责任承担类型明确的重要依据,因此经济责任审计证据的全面性、合理性具有重要作用[1]。
审计人员在取证期间需要秉持严谨认真和实事求是的态度,并对审计取证能够体现出的经济责任因果关系进行深入分析,确保证据链的完整性与层次性,以此为领导人员责任界定提供充足的数据信息支持。
与此同时,在经济责任审计过程中还需要做到以下几项:对于并未取得充分证据的审计事项保留意见,对于非审计事项并不做出评价,严格遵循证据确定原则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工作。
(二)权责一致原则权责一致原则规定领导干部在工作中执行的权利需要和其承担的责任相对应,禁止出现有权无责或有责无权的现象。
经济责任审计评价内容
经济责任审计评价内容根据我国现行审计规章法规的规定,审计评价工作主要在审计报告阶段和审定报告阶段进行,它和审计组评价评和审计机关评价两种形式。
审计组评价是年度报告在撰写审计报告前在进行的评价,其是针对审计结果提出结论性的意见,即审计评价意见。
审计机关评价是通过在审定审计报告后进行的评价,其目的是针对审计事项进行评价,以便于出具审计师意见书,提出处理、处罚建议,作出处理、处罚决定。
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也不例外,同样有四组审计组评价和审计机关评价两种形式,但审计政府机构的评价,不仅是为了出具审计建议书,作出处理、处罚决定,提出处理、处罚建议,同时也为了上海市人民政府向本级党委或人民政府提交审计结果报告。
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从其具体内容上看,主要侧重于着重于对被审计上级领导干部所在单位的评价,最后落脚在对被审计领导干部本人的评价。
对被审计上级领导干部所在单位的评价,不仅包括了被审计领导应当负有的责任的全部评价内容,同时也包括理应负有的直接责任的部分评价内容。
对被审计上级领导干部所在单位的评价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对财政、财务收支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评价。
真实性评价。
即评价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事项或资产、负债、平等权利事项及有关事项的经济活动是否发生,是否确实存在,会计学资料及其它有关资料中的反映(记录、计算)是否符合实际情况,有无任意增加、减少、隐瞒等虚假行为。
评价被审计领导干部对单位财政会计核算财务收支不真实问题应当负有的责任。
合法性评价。
即评价被审计单位公共财政的财政财务收支事项或资产、负债、权益事项及有关的经济活动是否遵守法律、法规和有关规章制度的法规。
如企业中成本、费用的归集、分配必须符合国家颁布的会计准则和财务通则等财务会计制度的规定;各级预算内财政资金的适用于支出必须符合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批准的预算。
评价被审计领导干部对单位违反国家财经新闻法规评价问题应当负有的责任。
有效性评价。
即评价被职能部门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事项或资产、负债、权益事项及有关的经济活动的效率和效果情况。
对行政事业单位经济责任审计方法程序的探讨
口
1 .开 座谈 会 、发 调查 表 及个 别 谈
话 , 取各 方面 意见 。 听
黄 爱 蓓
2 .采用 核对 、 查与 抽查 相 结合 , 详
顺查 与逆 查相 结合 等多 种 审计 方法 。
3 .严格 分 工 、 各负 其责 , 长 全面 组 检查 , 落实 重点 事项 。
1 .学 习 、 讨论 , 定 工作 方向 及范 确
围 接 到 任 务 后 , 我 们 首 先 认 真 学 习
是从 中找 出其 管理 上存 在 的漏洞 。
绕 离任 者 与 该 下属 单 位 是 否有 直 接 经 济 关系 进 行 ,有 的 单 位 离任 者 从 未 去
过 , 未 参与 其 管理 , 以没 必要 对这 也 所
三 、 计 终结 阶段 审
证 据充 分 , 且关 注的 人员 也较多 。因 而 此我们在 实施前就要做到心中有数 ,
~
1 .报 告要严 肃 谨慎 正 , 了写好 报 告 , 为 小组 成 员应 将 自 己分 工 审查 部分 的 管 理 情况 、发 现 问题 以及 处 理 意见 提 出 ,组长 将 总
下去 就 应 该 知道 要 干什 么 ,要 看哪
些 账 ,核 实哪 些资产 ,追 究哪 些责 任 ,
延伸哪 些单 位 。我们 的做 法是 , 要求 每
~
位 组 员 起 草 一 份 简 单 的 审 计 方案 ,
组 长归 纳写 好后 , 家再 讨论 , 大 最终 才
确 定 。实 际 实 施 中 , 要 根 据 实 际 情 况 还
4 .找被 审 单位 部 分部 门 负责 人 进
行政事业单位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容与方法
行政事业单位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容与方法行政事业单位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容与方法作文/zuowen/一、行政事业单位经济责任审计的具体方法1.通过以财政财务收支为基础的审计,核实其所在单位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性首先审查经费支出是否合规合法,有无将救济、科研、农业、教育、基本建设等专项资金(基金)挪作他用的问题;债权债务和往来款项业务是否真实,有无通过应付款为其他单位办理不正当业务或截留应当上交国家收入、出借单位资金牟取私利等问题;预算外收入是否合法,有无乱收费、乱罚款、乱集资、乱摊派、收入不入账或账外设账等问题;预算外支出是否符合规定范围,有无大吃大喝、请客送礼、乱发钱物和铺张浪费等行为。
其次审查固定资产是否人账建卡,安全完整;增减变动手续是否齐备,有无管理不善造成流失问题;有无未经批准擅自处置固定资产;或通过降低转让价格获取好处的问题;固定资产的变价收入是否全部人账、专款专用。
再次审查单位的对外投资活动是否严格遵循财务制度规定的对外投资的基本要求,有无对所创办实体占用单位的房屋、设备等有形资产和技术、专利等无形资产不进行有效评估计价、不收取占用费、无偿使用、所有权变相转移等造成国有资产在创办经济实体中流失的问题。
2.通过被审计领导干部所在单位资产和财务状况的认定。
合理划分离任与继任领导的责任界限查清即将离任领导到任与上届领本文由毕业论文网收集整理导交接时的资产和财务状况,以及即将离任领导与下届领导交接时或此项审计时的资产和财务状况,从而做出鉴定,分清前后两届领导经济责任,这是前后两届领导极为关注的一项内容。
因为资产和财务状况如何,在一定程度上不仅能够体现离任领导的业绩情况,通过经济责任审计为其自身的经济责任提供服务,而且能使新任领导掌握单位的基本财力和其他财务信息,了解接任的是个什么摊子,便于加强管理和正确决策。
同时为审计评价对比分析提供基础数据。
审计的方法通常是在财务收支审计的基础上,采取审查核对会计账簿和财务报告的办法。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审计制度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审计制度一、引言行政事业单位是指依照法律法规设立,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主要从事公益性活动并由政府负责管理的组织。
为了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活动的监督和管理,建立健全的财务审计制度是必要的。
二、审计目的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审计的目的是确保单位财务活动的合法性、规范性和经济效益。
通过审计,可以发现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风险,并提出改进意见,以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和效率。
三、审计范围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审计的范围包括以下方面:1. 财务收支情况的审计,包括预算执行情况、资金使用情况等。
2. 财务账目的审计,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
3. 财务制度和制度执行情况的审计,包括财务管理制度、内部控制制度等。
4. 财务合规性的审计,包括法律法规的遵守情况、财务报告的真实性等。
四、审计程序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审计的程序如下:1. 确定审计计划:根据审计目的和范围,制定详细的审计计划,包括审计时间、审计对象等。
2. 收集资料:收集审计所需的各项资料,包括财务报表、财务记录等。
3. 进行审计工作:按照审计计划,对财务活动进行审计,包括核查财务记录、抽样核算等。
4. 发现问题和风险:在审计过程中,发现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风险。
5. 提出改进意见:根据审计结果,提出改进意见,建议采取相应措施解决问题和降低风险。
6. 编写审计报告:将审计结果整理成审计报告,报送给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部门。
五、审计结果的应用行政事业单位应根据审计结果,及时采取改进措施,解决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风险。
同时,管理部门也应对审计报告进行认真分析和研究,提出相应的管理建议,以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和效率。
六、审计制度的监督和评估为了确保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审计制度的有效实施,应建立相应的监督和评估机制。
监督部门应定期对审计工作进行监督和检查,评估审计制度的运行情况,并及时进行修订和完善。
结论建立健全的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审计制度对于加强财务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1-经济责任审计管理办法
1-经济责任审计管理办法经济责任审计管理办法是中国国务院制定的一项重要法规,旨在加强对经济责任的审计管理,确保公共财务的透明度和合规性。
本文将对经济责任审计管理办法的主要内容和作用进行阐述。
经济责任审计管理办法是2005年中国国务院颁布的,它明确了经济责任审计的范围和目的,提出了审计主体和责任的原则,规定了审计程序和方法,以及审计结果的处理和利用等方面的内容。
该办法的主要目的是通过经济责任审计,发现和纠正职务犯罪、违法和违纪行为,促进政府行政效能、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加强对公共财务的监督和管理。
经济责任审计管理办法的主要内容包括:审计范围和对象、审计程序和方法、审计结果处理和利用等。
首先,办法明确了经济责任审计的范围和对象。
审计范围涵盖了行政机关、事业单位、企业和其他组织的经济责任,审计对象包括担任法定代表人、主管人员、财务人员等职务的人员,以及涉及重要经济关系、财务往来的其他人员。
其次,办法规定了审计程序和方法。
审计程序主要包括选题和计划、实施和查核、整理和报告等环节。
审计方法主要采用检查、核对、比对、分析等手段,对经济责任进行全面、客观、公正的审计。
再次,办法规定了审计结果的处理和利用。
审计结果应当及时报告给审计对象和有关单位,被审计单位应当按照审计发现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整改和处理措施,确保经济责任的合规性和规范性。
审计结果还可以作为追究经济责任的依据,对经济责任不落实、侵害公共财产和国家利益的行为予以追责和追究。
经济责任审计管理办法的实施对于加强国家财政管理、提高行政效能和公共财务的透明度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经济责任审计可以有效发现和纠正财务违规行为和职务犯罪行为,保护国家财产和公共财务的安全,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和效率。
其次,经济责任审计可以确保公共财务的透明度和合规性。
通过审计程序和方法的实施,使财务管理过程更为规范和透明,减少财务风险和腐败现象。
再次,经济责任审计可以加强对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的监督和管理,提高行政效能。
浅谈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经济责任审计方法及特点
一
1 、审计计 的 授 权 人 或 委 托 人 ) 和 实 施 的 审
计 主体 ( 实际执行的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 ) 。
2 、审 计客 体 和 审 计 对 象
审计客体是指接受审计 的经济 责任承担者 和履行 者 ,即行 政事业单位 内部管理的领导干部 。 审计 对 象 是 指 审 计 客 体 的经 济 责 任 ,包 括 审计 客 体 承 担 和 履行经 济责任而发生的经济活动的真实性 、合法性和效 益性 。
问题。
况 审 计
范 围 内容 包 括贯彻执行党 和国家有关 经济法规 方针政策 ;贯 彻执行 系统内上级单位 的重 要决策 和领导批 示 ;执行部 门有关 经济规 章 制 度 和决 策 部 署 情 况 审 计 。 方 法 和 步骤 1 、收集关于被审计领导干部的工作职责 以及职责履行情况 的相关文件和资料 ,对被 审计单位 的工作 内容 、工 作重点 和被 审 计 领 导 干 部 的 中心 ] 二 作 做 到 充分 了解 。 2 、了解 被 审 计单 位 及 其 行 业 的 情 况 ,被 审 计 单 位 适 用 的 相 关经济法规 ,被审计 干部任职期 问党 和国家对该行 业系统 的具 体 方 针 政 策 适 用 会计 制度 。 3 、了解领导干部任职期 间的总体工作思路 ,调 阅领 导干部 任职 间的事业发展 规划 、经济规 章制度 、被审计 单位年度 工作 计划 、工作思路 、工作 总结 、年度业 务统计资 料 、个人述 职述 廉报告 ,党组 ( 党支部 )会议纪要 、办公会 议纪要 ,检查 领导 干 部 任 职 期 间 被 审 计 单 位 贯 彻 执 行 党 和 国 家 有 关 经 济 法 律 、法 规 和方针政策情况。 ( 二 ) 重要 经济 决 策 制 定和 执 行 情 况 审 计
经济责任审计的常用方法
经济责任审计的常用方法一、基本分析法这类审计方法,主要运用于行政领导人的经济责任审计。
行政事业单位的特点是:承担着国家宏观经济管理和行政执法的职责,或者担负一定社会公益的职责。
经费全部或绝大部分由中央政府财政供给,有一部分规费收入税赋和私藏收入,按现行财政管理体制各单位的全面推行规费收入和罚没收入实行财政“收支两条线”管理办法。
基本分析法,就是要针对行政事业单位市属的以上表现形式,下属单位首先了解单位的人员编制情况,结合人员编制情况,分析经费教育经费中人员经费除非合理。
其次是了解的行政职能和管辖范围,对比分析公务费开支的合理性。
第三是切身感受维持行政职能的资产总量是优质资产多少,财政核定的年度经费预算数额年度和有无专项资金收入,研究领导任期内主要财务收支活动的合理合法性。
在以上基本分析的基础上,对发生变动比较大和显著不合理的地方地方,再采用常规审计手段进行深入核实,调查取证。
对一些副厅级宏观经济管理部门和有一定收入的事业单位,需要分析的内容要复杂复杂性一点,但是按照基本分析法的方针逻辑思路,仍然可以达到提高效益的目的。
二、指标修正法县、市区长的做为一级行政区域的行政首长,全面负责一个地区周边地区的经济工作,其担负的经济责任有其自身特征的特点:一是经济责任评价指标内容广泛,往往涉及到一个或几个指标体系,有些评价指标是建立在有完备<font color="#810081">会计资料基础上的财政财务收支主要指标。
二是酒店业房地产业责任评价指标的综合性强,如国内生产总值、人均GDP指标、经济增长率、财政收支规模等,单纯地通过对其行政区域内的责任意识财政收支活动来评价领导者的经济责任,既不全面也不准确。
只有对业已形成的完备的指标体系进行必要的审核修正,才能用这些量化的经济指标来评价和界定被审计对象的责任,这样的评价才具有全面性、客观性,才可以防范诸如此类、以点带面造成的审计结果风险。
2024年经济责任审计规定实施细则范文(二篇)
2024年经济责任审计规定实施细则范文第一条为健全和完善经济责任审计制度,规范经济责任审计行为,根据《____审计法》、《____审计法实施条例》、《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____〔____〕____号,以下简称两办《规定》)和有关法律法规,以及干部管理监督的有关规定,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本细则所称经济责任审计,是指审计机关依法依规对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履行情况进行监督、评价和鉴证的行为。
第三条经济责任审计应当以促进领导干部推动本地区、本部门(系统)、本单位科学发展为目标,以领导干部任职期间本地区、本部门(系统)、本单位财政收支、财务收支以及有关经济活动的真实、合法和效益为基础,重点检查领导干部守法、守纪、守规、尽责情况,加强对领导干部行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____工作,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第四条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的情况,应当依法依规接受审计监督。
经济责任审计应当坚持任中审计与离任审计相结合,对重点地区(部门、单位)、关键岗位的领导干部任期内至少审计一次。
第二章审计对象第五条两办《规定》第二条所称党政主要领导干部,是指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中央和地方各级党政工作部门、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等单位的党委(含党组、党工委,以下统称党委)正职领导干部和行政正职领导干部,包括主持工作一年以上的副职领导干部。
第六条两办《规定》第二条所称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主要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对象包括:(一)省、自治区、直辖市和____,自治州、设区的市,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以及乡、民族乡、镇的主要领导干部;(二)行政公署、街道办事处、区公所等履行政府职能的政府派出机关的主要领导干部;(三)政府设立的开发区、新区等的主要领导干部。
第七条两办《规定》第二条所称地方各级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主要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对象包括地方各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的党政主要领导干部。
行政事业单位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容与方法
( )开展任期经济责任 审计是加 强干部监督工作的重要环 节 二
经济责任 审计是以领导干部所在单位 的财务收支为基础 ,通过对 领 导干部任 期 内的经济指标完 成情况 、做 出重大经 营决策情况 、执行
进行全面量化考核和综合分析比较,以便客观地评价其经济责任 。 ( )通过对 熏大经济事项的 审计 ,全 面掌握领 导干部在重大经 四
主要包括重 大的对 外投 资、基本建设 、招商 引资等出台的宏观 经
济管理措施及 制度建设情况 。要对任 期 内具有重大影 响的经济 决策 事 项进行重 点抽 查。通过审查决策 资料,查阅相关会议纪要 原件及相 关 记录 ,同参 与有关经济决策及 具体 执行人座谈等形式 ,掌握领 导干部
重大 的经 济决策项 目及 内容 ,梳 理出与领导干部经济 责任相关的重点
从 而做出鉴定 ,分清前 后两届领导经济责任 ,这是前后两届领导极为 关注 的一项 内容 。因为资产 和财务状况如何 ,在一定程度上不仅能够 体现 离任领导 的业绩情 况,通过经济 责任 审计为其 自身 的经济责任提 供 服务,而且能使新任 领导掌握单位 的基本 财力和其他财务信息 ,了 解接任 的是个什 么摊子 ,便于加强管理和正确决策 。
评价领 导干鄙的业绩
“ 科学发展观 ”是坚 持以人为本 ,就是 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
目标 ,从人 民群 众的根本利益 出发谋 发展、促发展 ,不 断满足人 民群 众 日益增长 的物 质文化需要 ,切 实保 障人 民群众 的经济 、政治和文化 权益 ,让发 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 民。领导干部都掌握一 定的权力 ,接 触面广 ,影响大 ,其行为的好坏对整个队伍有着重要的导向作用。
手 段、力度方面是不够 ,必须有监察 、财政等 部 门及被审计单位 的密 切 配合 ,审计部 门主 要负责审查帐面会计 资料 的真实性 ,监察 、检察
行政事业单位经济责任审计
行政事业单位经济责任审计1. 简介行政事业单位经济责任审计是指对行政事业单位的经济责任进行审计,旨在确保行政事业单位在财务管理方面的合规性和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
本文将对行政事业单位经济责任审计的背景、目的、内容和方法进行详细阐述,并探讨其重要性与挑战。
2. 背景行政事业单位作为公共服务的主要提供者,承担着维护社会秩序、提供公共服务等重要职责。
然而,由于行政事业单位的特殊性,其经营管理往往存在着一定的隐患和风险。
为了防止资源浪费和权力滥用等问题的发生,行政事业单位经济责任审计应运而生。
3. 目的行政事业单位经济责任审计的主要目的是评估该单位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发现并防范财务管理中的违法违规行为。
通过审计实施,可以及时发现问题、纠正错误,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水平,保障公共资源的合理利用,提升行政事业单位的整体效能。
4. 内容行政事业单位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4.1 资源使用情况审计资源使用情况审计是行政事业单位经济责任审计的核心内容之一。
它侧重于对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物资、人力等资源使用情况进行审计,评估资源利用是否合理、经济效益是否显著,并发现及时纠正资源浪费和滥用问题。
4.2 财务管理制度审计财务管理制度审计是对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制度执行情况进行审计。
它包括对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制度、预算管理制度、资金管理制度等的审计,以确保这些制度的合规性和有效性。
4.3 经济责任考核结果审计经济责任考核结果审计主要对行政事业单位的经济责任考核结果进行审计。
它主要关注行政事业单位的经济目标完成情况、绩效评估结果等,评估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并发现及时纠正偏差和问题。
4.4 内部控制情况审计内部控制情况审计是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机制进行审计。
它关注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性和有效性,评估内部控制对财务管理的影响,并提出改进建议,以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水平。
5. 方法行政事业单位经济责任审计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5.1 文件审计文件审计是通过对行政事业单位的相关文件、资料进行检查和分析,了解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和存在的问题。
行政事业单位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容与方法
行政事业单位经 济责任 审计 , 于加 对
强 领 导 干 部 的管 理监 督 、 正 评 价 和 使 用 公 干 部 , 于 促 进 领 导 干 部 廉 洁 自律 、 护 对 维
督 , 肃 查 处 那 些 无 视 财 经 法 规 、 法 犯 严 违
并 现 金 流 量 表 均 反 映 白合 并 当 期 期 初 至 合 并 日实 现 的 损 益 及 现 金 流 量 情 况 , 并 合 资 产 负债 表 的 留 存 收 益 项 目应 反 映 累 计 实 现 的 盈余 公积 和 未 分配 利润 情 况 。同 时 在 合 并 当 期 编 制 合 并 财 务 报 表 时 应 当 对 合 并 资 产 负 债 表 的期 初 数进 行 调 整 , 对 并
四、 购买法与权益结合法的 比较分析
( ) 价 基 础 不 同 一 计
否正确履行其经济职 责, 是否严格执 行 国 家有关 财经 法规 , 除领 导干 部处 于“ 清 上
级 管 得 了看 不 见 , 下 级 看 得 见 管 不 了 ” 的 “ 督 空 间 ” 监 。 购 买 法 高 , 会 给报 表 使 用 者 以企 业 增 长 这 的 感 觉 , 而 合 并 企 业 往 往 倾 向 于选 择 权 因 益结合法 。 ( 合 并 成 本 不 同 三) 购 买法 下 , 求 评 估 被 合 并 企 业 的 公 要 允 价 值 , 并 时 发 生 的 直 接 费 用 作 为 购 买 合
罪 的干 部 , 促使 行政事业 单位 领导干部 不
断提 高 管 理 水 平 , 强 遵 纪 守 法 意 识 和 自 增 我 约 束 能 力 。通 过 经 济 责 任 审 计 , 免 行 避 政 事 业 单 位 重 大 错 误 举 措 的 发 生 , 及 时 可 揭 露 和 查 处 经 济 犯 罪 问 题 , 除 干 部 队伍 清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审计要点和方法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审计要点和方法内部控制审计是以内部控制为对象,在评审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基础上,抽查会计资料的内容、范围和程序,据以进行符合性和实质性测试的一种审计方法。
它是从传统的会计事项为基础的详细审计转化和发展过来的一种新型审计方式,不仅可以减少审计风险,而且还能提高审计质量和审计效益。
行政事业单位(包括行政单位,行政性事业单位、公益性事业单位和经营性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及其他附属营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和有效,直接反映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
其中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在内控管理过程中不同程度地存在政府职能不够明确、行政管理效率低下、政府权力失控、经济活动部门利益至上、违规违纪、贪污腐败等情况。
只有强化政府的服务意识,创新政府管理体制,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政府,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实现内部控制程序化与常态化,才能保证行政事业单位经济活动合法合规、资产安全和使用有效、财务信息真实完整、有效防范舞弊和预防腐败发生,切实提高公共资金使用效率和公共服务效果,真正实现从“人治”管理向“法治”管理的转变。
一、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审计内容内部控制是被审计单位为了合理保证经济活动合法合规、资产安全和使用有效、财务信息真实完整,有效防范舞弊和预防腐败,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和效果。
内部控制审计内容主要包括被审计单位是否建立健全各项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合法,有无违反国家、上级有关规定的条款,是否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和单位的实际情况,并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单位经济活动的调整和管理要求的提高做进一步修改和完善。
制度与制度之间的衔接是否紧密协调,执行是否有效,结果是否达到预期目的。
内部控制制度是否相互制约,是否建立健全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相互制约和相互监督机制,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完整的相关制度是否健全等。
内部控制审计是促进行政事业单位加强有效管理的必要手段,审计重点是对内部控制各个控制环节进行审查,目的在于发现制度控制中的薄弱环节。
行政事业单位经济责任审计
《行政事业单位经济责任审计》解读(一)主讲老师 X国杰第一节行政事业单位经济责任审计概述要研究行政事业单位经济责任审计,就要明确什么是经济责任审计,经济责任审计有哪些特征,经济责任审计的目的是什么;就要了解我国经济责任审计的产生与发展;就要知道什么是领导者的经济责任,如何划分这些经济责任,以及了解经济责任审计内容。
一、行政事业单位经济责任审计的界定(一)定义依据《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实施细则》(以下简称《实施细则》)与《第2205号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经济责任审计》的规定,行政事业单位经济责任审计就是指审计机构对行政事业单位领导者、负责人在其任职期内应负经济责任履行情况所进行的审计。
对以上定义的理解包括以下要点:1.行政事业单位经济责任审计的审计主体——国家审计机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机构。
2.行政事业单位经济责任审计的对象——行政事业单位的领导者、负责人。
3.行政事业单位经济责任审计的职能——监督、评价和鉴证。
经济责任审计是具有我国特色的审计,已是各级政府、行政事业单位和国企等一项法定的审计业务。
(二)行政事业单位经济责任审计的特征开展一项审计,首先要明确其审计对象是谁,它是做好该项审计的关键。
如财务审计是针对财务活动,经济责任审计是针对某领导者履行职责的事进行审计。
经济责任审计特殊之处就在于其审计对象的特殊性,即对有关“人的事”,而不是“单位的事”。
只有明确了这一点,才能进一步确定经济责任审计的具体内容,才能准确评价其经济责任。
由于经济责任审计中被审计的负责人种类的复杂性,也就产生了其应负责任的复杂性,也就产生了经济责任审计的复杂性。
1.被审计负责人及其责任的复杂性、广泛性首先,行政事业单位是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的统称。
二者经济活动内容不仅极其广泛,而且差异很大。
其中事业单位按社会功能划分,还分为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从事公益服务一类和二类的事业单位以及从事生产经营类的事业单位等。
经济责任审计的程序和方法
经济责任审计的程序和方法李涛胜利油田审计处【摘要】经济责任审计是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而出现的,是我国特有的审计监督形式。
如何深入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加强对干部的管理和监督,促进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是摆在审计人员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从经济责任审计的定义入手,认识了经济责任审计的特点、目的、必要性和存在的问题。
探讨了经济责任审计的程序和方法及操作要点。
【关键词】经济责任审计程序方法经济责任审计作为我国国家审计的一种重要形式,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在强化对权力的制约与监督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当前,我国的经济责任审计在社会转型的背景下艰巨进行,从“对事不对人”的常规审计到具有“人格化”特征的经济责任审计,经济责任审计作为考核、检查主体、追究财物管理人责任的重要手段,对于理顺审计理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经济责任审计的程序我国经济责任审计程序通常包括制定审计项目计划、审计准备、审计实施、审计报告和立卷归档阶段五个阶段。
1.制定审计项目计划。
1.1根据干部管理、监督工作的需要,接受干部管理部门委托审计建议,了解和掌握干部管理部门的意见和要求。
1.2由组织部门或企业主管部门向审计处填写委托书,经有关领导审批,做出受理委托审计决定。
送审计处立项,安排审计计划,确定完成审计任务的时限。
2.审计准备。
2.1组织审计组。
根据文件规定及业务量大小,审计时间要求了解被审计对象任期内所在单位情况,组织审计组,安排审计时间。
制定审计方案。
2.2编制审计工作方案。
2.3发出审计通知书,提出书面承诺要求。
2.4对被审计单位进行调查与初评,收集、分析资料,确定审计重点。
3.审计实施。
3.1按照审计工作方案确定的经济责任内容。
根据被审单位有关业务部门提供的资料,核实各项经济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拟定重点取证内容,准备相应的取证提纲;3.2分析任期目标中各项经济指标的完成情况。
审计人员获取审计证据,首先对完成任期目标总体数据进行分析比较,然后通过对任期内各年度的经济报表进行统计、汇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行政事业单位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容与方法
通过以财政财务收支为基础的审计,核实其所在单位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性。
一是经费支出是否合规合法,有无将救济、科研、农业、教育、基本建设等专项资金(基金)挪作他用的问题;债权债务和往来款项业务是否真实,有无通过应付款为其他单位办理不正当业务或截留应当上交国家收入、出借单位资金牟取私利等问题;预算外收入是否合法,有无乱收费、乱罚款、乱集资、乱摊派、收入不入账或账外设账等问题;预算外支出是否符合规定范围,有无大吃大喝、请客送礼、乱发钱物和铺张浪费等行为。
二是固定资产是否人账建卡,安全完整;增减变动手续是否齐备,有无管理不善造成流失问题;有无未经批准擅自处置固定资产;或通过降低转让价格获取好处的问题;固定资产的变价收入是否全部人账、专款专用。
正常报废的固定资产。
单位将经同级财政部门签署意见的《国有资产处置申报
表》、《国有资产处置审批表》和报废固定资产的原始凭证复印件、鉴定资料、有关证明传递到中心,中心据以记帐。
若发生清理费用,行政单位直接列支,事业单位减少“专用基金——修购基金” ,发生残值变价收入,单位应及时上交财政专户,返还时,行政单位增加“其他收入”,事业单位增加“专用基金——修购基金” ,未使用“修购基金”科目的,则相应调整“修理费”或“其他收入” 。
三是单位的对外投资活动是否严格遵循财务制度规定的对外投资的基本要求,有无对所创办实体占用单位的房屋、设备等有形资产和技术、专利等无形资产不进行有效评估计价、不收取占用费、无偿使用、所有权变相转移等造成国有资产在创办经济实体中流失的问题。
四是内控制度是否健全有效,是否在国家有关政策制度的基础上建立健全了部门规章制度并认真执行;会计核算是否符合会计制度的要求,是否建立了现金出纳制度、报销制度、借款制度、一支笔审批制度等内部控制
制度,有无因内部控制制度不严或领导决策失误造成损失浪费以及其他经济事故问
题。
通过被审计领导干部所在单位资产和财务状况的认定. 合理划分离任与继任
领导的责任界限。
查清即将离任领导到任与上届领导交接时的资产和财务状况,以及即将离任
领导与下届领导交接时或此项审计时的资产和财务状况,从而做出鉴定,分清前后两届领导经济责任,这是前后两届领导极为关注的一项内容。
因为资产和财务状况如何,在一定程度上不仅能够体现离任领导的业绩情况,通过经济责任审计为其自身的经济责任提供服务,而且能使新任领导掌握单位的
基本财力和其他财务信息,了解接任的是个什么摊子,便于加强管理和正确决策。
同时为审计评价对比分析提供基础数据。
审计的方法通常是在财务收支审计的基础上,采取审查核对会计账簿和财务报告的办法。
主要认定固定资产金额及种类,财政拨款和预算外收入账面余额,应收款和应付款余额及明细,实有货币金额,并作为审计报告的一项重要内容予以简要说明。
固定资产的金额要以实地盘点的固定资产原价为准,重点注明房屋建筑物、交通工具、办公设备和其他贵重物品,以及作为贷款抵押的资产实有数;认定往来账款时,对数额大、时间长的款项要进行实地调查,对合同应收未收款项或应付未付款项和呆死账要特殊说明,以体现债权债务的真实性。
资产
和财务状况的认定结果,除在审计报告中重点阐明外,最好以表格形式,如固定
资产明细表、应收款明细表、应付款明细表等,作为审计报告的附件,这样便于有关部门全面了解财务情况。
通过经济责任目标、经济指标完成情况的对比分析,考核评价领导干部的业绩。
对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不仅仅是对其财政财务收支真实合法性的审计和评价,还要运用与其相关的经济指标的考核情况来充实评价内容,使审计评价具体翔实、有
理有据、公证力强。
一般说来,经济责任审计综合评价运用的经济指标主要有:本级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下达的各项经济指标,各项财政、财务指标。
主要包括:资产负债率、资产增长率、资产保值增值率等,如固定资产增加额,离任时比到任时增减差额;预算外收入累计额,任职期间组织预算外收入累计数;抵支收入完成率,实际完成与财政核定的抵支收入额之比率;自行抵补行政经费率,抵支收入和预算外支出中中补充行政事业经费数额之和(预算外支出中除用于招待、奖金、补助、赞助等非正常支出以外的各项支出合计)与预算外收入累计数的比率;债权(债务)差额及任期内新增债权债务;资产负债率,债务与资金来源的比率;违纪资金率,违纪金额与资金来源的比率。
通过对实际指标同计划(预算)指标比较,本期指标和上期(上年同期或历史最高水平)的实际指标比较,对领导干部所在单位财政财务收支以及经济决策、管理决策等进行全面量化考核和综合分析比较,以便客观地评价其经济责任。
通过对重大经济事项的审计,全面掌握领导干部在重大经济事项决策及实施过程中发挥作用的程度及责任。
主要包括重大的对外投资、基本建设、招商引资等出台的宏观经济管理措施及制度建设情况。
要对任期内具有重大影响的经济决策事项进行重点抽查。
从最初的可行性调查开始,到决策过程、决策形成、决策实施、决策效益等情况进行审计或调查。
通过审查决策资料,查阅相关会议纪要原件及相关记录,同参与有关经济决策及具体执行人座谈等形式,掌握领导干部重大的经济决策项目及内容,梳理出与领导干部经济责任相关的重点审计项目和具体执行的各个环节及其执行结果,全面搞清重点问题的每个环节和细节,查明领导干部有无超越职权决策、盲目决策和个人武断等问题,客观评价经济责任。
通过被审计领导干部执行廉政规定情况的审计与调查,考核其遵守国家财经
法律、法规和廉洁自律情况。
对领导干部本人遵守廉政规定情况的审查,首先要通过对被审计领导干部所在单位财
政财务资料的审计,从账面上收集证据,看其收入来源的合规合法性是否如实申报,有无非法收入等。
其次,利用群众举报线索进行核查,也是审查领导干部个人经济问题的一个重要方式。
对群众举报与财政财务收支、特别是与领导干部本人经济责任直接相关又可以通过审计手段能够核实的问题,应全面加以调查核实。
查实领导干部决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落实经济责任,防范审计风险;对群众举报反映不实的问题,通过审计也可予以澄清,也有利于解脱领导干部的责任。
在方法上,要把调查核实群众举报与财政财务收支审计紧密结合审查核实。
同时,对群众反映的一些不能直接从财政财务收支资料中查清的问题,应采取专项审计调查的方法,组织专门力量沿着项目和资金走向,向上追溯决策过程、报批程序和领导批示,向下延伸资金流向、项目实施过程及其效果,重点加以核实。
第三,对单位违纪违规问题,应在查明违纪事实的基础上逐项分析产生问题的背景原因,分清是个人经济问题,还是财政财务收支的违纪违规问题,力求准确把握问题的性质和实质,如实客观地评价领导干部经济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