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魏万之京》教师版2
李颀《送魏万之京》原文、注释、译文及解读
李颀《送魏万之京》原文、注释、译文及解读【作者简介】李颀(690?—754?),郡望赵郡(今河北赵县),长期居住颍阳(今河南登封)东川,有别业在焉,故世称“李东川”。
开元二十三年(735)进士及第,调新乡(今属河南)县尉,世称“李新乡”。
久不迁调,乃归隐东川。
故殷璠叹曰:“惜其伟才,只到黄绶。
”(《河岳英灵集》)李颀性疏简,厌薄世务,慕神仙,好道术,服饵丹砂,结好尘嚣之外。
与王维、高适、王昌龄等相友善,有诗酬赠。
李颀为盛唐著名诗人,风格奇拔雄浑,清新秀丽。
尤擅七言,前人评曰:“新乡七古,每于人不经意处忽出异想,令人心赏其奇逸,而不知其所从来者。
新乡七律,篇篇机宕神远,盛唐妙品也。
”(《唐诗选脉会通评林》)现存诗一百二十余首,有《李颀诗集》。
【原文】送魏万之京朝闻游子唱离歌 [1] ,昨夜微霜初度河。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曙色催寒近 [2] ,御苑砧声向晚多 [3] 。
莫是长安行乐处 [4] ,空令岁月易蹉跎 [5] 。
【注释】[1]游子:指魏万。
离歌:离别之歌;一作“骊歌”,即《骊驹》之歌。
《汉书•王式传》:“歌《骊驹》。
”颜师古注引服虔曰:“逸《诗》篇名也,见《大戴礼》。
客欲去,歌之。
”又引文颖曰:“其辞云‘骊驹在门,仆夫具存;骊驹在路,仆夫整驾’也。
”刘孝绰《陪徐仆射晚宴》诗:“洛城虽半掩,爱客待骊歌。
”[2]关城:当指潼关。
曙:一作“树”。
[3]御苑:皇家苑囿,此代指长安。
砧声:捣衣声。
向晚:傍晚。
[4]是:一作“见”。
[5]蹉跎:虚度。
【译文】清晨听到游子高唱离别之歌,昨夜薄霜刚刚渡过黄河。
怀愁之人实在不忍听那鸿雁哀鸣,何况是那与故乡遥隔千山万水,身在旅途的异乡客。
潼关晨曦寒气越来越重,天气愈来愈冷,京城深秋捣衣声愈接近傍晚愈多。
请不要以为长安是行乐所在,以免白白地把宝贵时光消磨。
【解读】魏万,又名炎,后改名颢。
曾隐于王屋山,自号王屋山人。
仰慕李白大名,相访数千里不遇。
天宝十三载(754),相会于广陵(今江苏扬州),李白有《送王屋山人魏万还王屋》诗。
《送魏万之京》教学设计(江苏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
《送魏万之京》教学设计(江苏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1. 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送魏万之京》。
2. 理解并掌握诗歌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1.2 过程与方法1. 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提高学生对古诗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2. 学会通过诗歌表达情感和描绘景象的方法。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感受作者对友人的深情厚意和对离别的不舍。
2. 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和热爱。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1. 诗歌的字词理解和朗读技巧。
2. 诗歌的情感分析和审美鉴赏。
2.2 教学难点1. 诗歌中含蓄的意境和深远的寓意。
2. 古代文化和历史背景的理解。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新课1. 激发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诗歌的世界。
2. 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诗歌的意义和价值。
3.2 自主学习1. 让学生自主朗读和背诵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2. 让学生自主分析诗歌的意象和意境,理解诗歌的主题和情感。
3.3 合作学习1. 分组讨论诗歌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共享学习成果。
2. 合作分析诗歌的情感和审美特点,互相交流心得。
3.4 探究学习1. 引导学生探究诗歌中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2. 鼓励学生发挥想象,体验诗歌中的情感和景象。
3.5 课堂小结1. 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2. 引导学生思考诗歌对现代社会的意义和影响。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课堂评价1. 通过提问、回答和讨论等方式,了解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2.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表现,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合作精神。
4.2 作业评价1. 对学生的诗歌作业进行评价,检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2. 鼓励学生在作业中发挥个性,提出创新见解。
第五章:教学资源5.1 教材资源1. 选用权威版本的《送魏万之京》教材,确保学生的学习内容准确无误。
2. 利用教材中的注释和解析,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语言和背景。
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送魏万之京》意思-赏析
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送魏万之京》意思|赏析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
(树色一作:曙)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译文清晨听到游子高唱离别之歌,昨夜下薄霜你一早渡过黄河。
怀愁之人最怕听到鸿雁鸣叫,云山冷寂更不堪落寞的过客。
潼关晨曦催促寒气临近京城,京城深秋捣衣声到晚上更多。
请不要以为长安是行乐所在,以免白白地把宝贵时光消磨。
作者:佚名这是一首送别,被送者为诗人晚辈。
诗中一、二两句想象魏万到京城沿途所能见的极易引起羁旅乡愁的景物。
中间四句或在抒情中写景叙事,或在写景叙事中抒情,层次分明。
最后两句劝勉魏万到了长安之后,不要只看到那里是行乐的地方而沉溺其中,蹉跎岁月,应该抓住机遇成就一番事业。
这表达了诗人对魏万的深情厚意,情调深沉悲凉,但却催人向上。
诗一开首,朝闻游子唱离歌,先说魏万的走,后用昨夜微霜初渡河,点出前一夜的景象,用倒戟而入的笔法,极为得势。
初渡河,把霜拟人化了,写出深秋时节萧瑟的气氛。
秋夜微霜,挚友别离,自然地逗出了一个愁字。
鸿雁不堪愁里听,是紧接第二句,渲染氛围。
云山况是客中过,接写正题,照应第一句。
大雁,秋天南去,春天北归,飘零不定,有似旅人。
它那嘹唳的雁声,从天末飘来,使人觉得怅惘凄切。
而抱有满腹惆怅的人,当然就更难忍受了。
云山,一般是令人向往的风景,而对于落寞失意的人,坐对云山,便会感到前路茫茫,黯然神伤。
他乡游子,于此为甚。
这是李颀以自己的心情来体会对方。
不堪况是两个虚词前后呼应,往复顿挫,情切而意深。
五、六两句,诗人对远行客又作了充满情意的推想: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
从洛阳西去要经过古函谷关和潼关,凉秋九月,草木摇落,一片萧瑟,标志着寒天的到来。
本来是寒气使树变色,但寒不可见而树色可见,好像树色带来寒气,见树色而知寒近,是树色把寒催来的。
一个催字,把平常景物写得有情有感,十分生动,傍晚砧声之多,为长安特有,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送魏万之京》ppt课件
诗歌价值的体现
通过对离别主题的深入探讨和对 友情、人生等议题的思考,诗歌 展现了其独特的审美价值和文化 内涵,对于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
响。
传承与创新
诗歌在传承古代文化的同时,也 注入了新的时代元素和思想内涵, 使其具有更加丰富的艺术魅力和
社会价值。
04
艺术手法鉴赏与传承 意义
李颀诗歌艺术手法举隅
《送魏万之京》一诗体现了李颀诗歌 的典型特点:气势磅礴、意境开阔、 情感真挚。
整首诗语言简练明快,韵律悠扬,具 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02
文本解读与赏析
《送魏万之京》原文呈现
01
02
03
全文展示
《送魏万之京》诗歌原文。
作者介绍
李白生平及代表作品概述 。
创作背景
探讨李白创作此诗的时代 背景和个人境遇。
风格特点
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语言优美、 表达细腻。
成因分析
唐代社会风气开放,人们重视情感 交流;唐代交通不便,离别时情感 更加真挚;唐代诗歌发展成熟,诗 人创作技巧高超。
06
跨文化对比:东西方 离别主题比较
中西方离别观念差异比较
中方离别观念
注重情感表达,强调离别的不舍和哀伤,倾向于表现出强烈的情感纽带。
《送魏万之京》ppt 课件
目 录
• 诗人介绍与背景 • 文本解读与赏析 • 主题思想探讨与价值体现 • 艺术手法鉴赏与传承意义 • 知识拓展:唐代送别诗概述 • 跨文化对比:东西方离别主题比较
01
诗人介绍与背景
李颀生平及成就
01
李颀(690-751),唐 代著名诗人,字、号不 详,汉族,陇西(今甘 肃)人。
推动离别文化的国际交流
送别诗学案(二)
《春夜别友人》、《送魏万之京》、《送友人》BCA教学案(二)主备:尹萍萍审核:褚海堂时间:2012.11学习目标:1.掌握送别诗的一般鉴赏方法。
2.把握送别诗抒发的情感与艺术风格。
B案一、知人论世1.陈子昂(659-700),伯玉,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
少年任侠,24岁举进士,擢麟台正字,故世或称陈正字。
迁右拾遗,故又称陈拾遗。
屡上书言事,辞多直切,颇中世病,但罕为用。
曾随武攸宜北征契丹,忤上降职。
后解职回乡,为县令段简诬陷,下狱死。
陈子昂所作诗论著作《修竹篇序》标举汉魏风骨,强调兴寄,反对六朝柔靡诗风,是唐代诗歌革新的先驱,对唐代诗歌及后代诗歌创作均有积极影响。
所作诗歌以《感遇》三十八首《登幽州台歌》等为代表,作品指斥时弊,风骨高古,有汉魏风骨,是他的诗歌理论的最好体现。
2.李颀(690?-715?),赵郡人。
开元二十三年(七三五)中进士,他曾任新乡尉,因久未升迁,便辞官归隐于颖阳东川。
和当时的诗人王维、綦毋潜、高适、王昌龄、崔颢等均有唱和之作。
擅长七言歌行和七律,善于描写边塞风光,刻画人物形象,对于音乐声情的描绘,更具特色。
白居易的《琵琶行》和李贺的《李凭弹箜篌》曾受李颀诗的影响。
我国古代送别诗枚不胜举,各有其优。
盛唐诗人李颀的《送魏万之京》感情真挚语言洗炼,响亮的音节,为明七子所师法,并流传至今。
C案当堂探究一、赏析《送魏万之京》春夜别友人陈子昂银烛吐青烟,金樽对绮筵。
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
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
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
1.用自己的话描述每一联的场景。
2.找出你认为写得好的字或词,分析其妙处。
(写出了怎样的情境,表达了怎样的感情)二、赏析《送魏万之京》送魏万之京李颀朝闻游子唱离歌①,昨夜微霜初渡河。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②树色催寒近,御苑③砧色④向晚多。
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注:①离歌:离别之歌。
②关城:潼关、函谷关。
③御苑:皇家的宫苑。
④砧声:捣制寒衣的声音。
李颀《送魏万之京》原文译文及赏析
送魏万之京朝闻游子唱离歌⑵,昨夜微霜初渡河⑶。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⑷。
关城树色催寒近⑸,御苑砧声向晚多⑹。
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⑺。
词句注释⑴魏万:又名颢。
上元(唐高宗年号,674—676)初进士。
曾隐居王屋山,自号王屋山人。
⑵游子:指魏万。
离歌:离别的歌。
⑶初渡河:刚刚渡过黄河。
魏万家住王屋山,在黄河北岸,去长安必须渡河。
⑷“鸿雁”二句:设想魏万在途中的寂寞心情。
客中:即作客途中。
⑸关城:指潼关。
树色:有的版本作“曙色”,黎明前的天色。
催寒近:寒气越来越重,一路上天气愈来愈冷。
⑹御苑:皇宫的庭苑。
这里借指京城。
砧声:捣衣声。
向晚多:愈接近傍晚愈多。
⑺“莫见”句:勉励魏万及时努力,不要虚度年华。
蹉跎:此指虚度年华。
说文新附:“蹉跎,失时也。
”[2]白话译文清晨听到游子高唱离别之歌,昨夜下薄霜你一早渡过黄河。
怀愁之人最怕听到鸿雁鸣叫,云山冷寂更不堪落寞的过客。
潼关晨曦催促寒气临近京城,京城深秋捣衣声到晚上更多。
请不要以为长安是行乐所在,以免白白地把宝贵时光消磨。
[2]创作背景这是一首送别友人的诗。
魏万后改名魏颢。
他曾求仙学道,隐居王屋山。
唐玄宗天宝十三载(754年),因慕李白之名,南下到吴、越一带访寻,最后在广陵与李白相遇,计程不下三千里。
李白很赏识他,并把自己的诗文让他编成集子。
临别时,还写了一首《送王屋山人魏万还王屋》的长诗送他。
魏万是比李颀晚一辈的诗人,然而两人像是情意十分密切的“忘年交”。
李颀晚年家居颍阳而常到洛阳,此诗可能就写于作者晚年在洛阳时。
[3]文学赏析这是一首送别诗,被送者为诗人晚辈。
诗中一、二两句想象魏万到京城沿途所能见的极易引起羁旅乡愁的景物。
中间四句或在抒情中写景叙事,或在写景叙事中抒情,层次分明。
最后两句劝勉魏万到了长安之后,不要只看到那里是行乐的地方而沉溺其中,蹉跎岁月,应该抓住机遇成就一番事业。
这表达了诗人对魏万的深情厚意,情调深沉悲凉,但却催人向上。
《送魏万之京》教学设计(江苏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
《送魏万之京》教学设计(江苏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古诗《送魏万之京》。
理解诗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解释其含义。
分析诗歌的韵律和节奏,了解其艺术特色。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诗文内容。
学会欣赏古诗的音韵美,培养文学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友人的深情厚谊,理解友谊的可贵。
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培养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1. 诗歌的朗读和背诵。
2. 诗中关键词语和句子的理解。
3. 诗歌韵律和节奏的分析。
三、教学难点:1. 诗中某些生僻词语的解释。
2. 诗歌艺术特色的鉴赏。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简要介绍诗人王之涣及其创作背景。
引导学生关注诗题“送魏万之京”,激发学生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朗读诗歌,理解诗文大意。
教师辅导学生解决生僻词语的含义。
3. 合作探讨:学生分组讨论,深入理解诗文内容。
各组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诗歌欣赏: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学生朗读诗歌,体会其音韵美。
5. 情感体验:教师引导学生感受作者对友人的深情厚谊。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交流对友谊的认识。
6.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
学生整理学习笔记,巩固所学。
五、课后作业:1. 背诵诗歌《送魏万之京》。
2. 抄写诗中你觉得最美的句子,并说明其美感所在。
3.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对友谊的理解。
六、教学策略1. 情境创设:通过多媒体展示古代京城的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诗文中的意境。
2. 互动教学:采用问答、讨论等形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课堂活力。
3. 启发式教学: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
4. 小组合作: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送魏万之京 高二语文 苏教版 仲丽娟
五、六两句,诗人对远行客又作了充 满情意的推想:“关城树色催寒近, 御苑砧声向晚多”。
讨论: 1 “催”字的好处? 2 傍晚砧声之多,为长安特有,“长 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然而诗人 为什么不用城关雄伟、御苑清华这样 的景色来介绍长安,却只突出了“御 苑砧声”?
说一说 “渡”字的理解? 魏万乘着微霜渡河而来
渡
昨夜微霜渡河而来把霜拟人化了, 写出深秋时节萧瑟的气氛
说说颔联主要写了什么内容?“鸿 雁”“云山”有何象征意义?
• 秋夜微霜,挚友别离,自然地逗出了一个“愁” 字。“鸿雁不堪愁里听”,是紧接第二句,渲 染氛围。“云山况是客中过”,接写正题,照 应第一句。大雁,秋天南去,春天北归,飘零 不定,有似旅人。它那嘹唳的雁声,从天末飘 来,使人觉得怅惘凄切。而抱有满腹惆怅的人, 当然就更难忍受了。
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薛道衡《人日思归》 群燕辞归雁南翔,念君客游思断肠 —曹丕《燕歌行》 夜闻归雁生相思,病入新年感物华 —欧阳修《戏答元稹》 见雁思乡信,闻猿积泪痕。 —岑参《巴南舟中夜市 》
鸿雁:游子的思乡怀亲之情,羁旅伤感;代指 书信
• 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陈子昂 《春夜别友人二首 其一》 • 云横秦岭家何在——韩愈《左迁至蓝关 示侄孙湘》 云遮雾绕的重重山岭,象征着和故里、亲 人的重重阻隔。
• “捣衣”和“砧声” A、关心家人冷暖,为全家人缝制衣服,是古代 妇女的主要职责之一。在进行捣衣这种机械重复 的劳作之时,她们有足够的时间用于思念远离家 乡的亲人。单调悠长的砧声有助于摒除外虑,心 志专一,对思念之情起到凝聚与强化的作用。正 因为这些原因,捣衣的动作和与之相关的清砧的 声响,成为古典诗歌中“思妇”主题下最为常见 的意象之一: “晓吹员管随落花,夜捣戎衣向明月。”(李白 《捣衣》) “不辞捣衣倦,一寄塞垣深。”(杜甫《捣衣》) “飞鸿影里,捣衣砧外,总是玉关情。”(宋•晏 几道《少年游》)
《送魏万之京》
“催”字的作用 本来是寒气使树变色,但寒不可见 而树色可见,好象树色带来寒气,见树 色而知寒近,是树色把寒催来的。一个 “催”字,把平常景物写得有情有感, 十分生动。
“捣衣”和“砧声” A、关心家人冷暖,为全家人缝制衣服,是古 代妇女的主要职责之一。 在进行捣衣这种机械重复的劳作之时,她们有 足够的时间用于思念远离家乡的亲人。单调悠 长的砧声有助于摒除外虑,心志专一,对思念 之情起到凝聚与强化的作用。正因为这些原因, 捣衣的动作和与之相关的清砧的声响,成为古 典诗歌中“思妇”主题下最为常见的意象
匈 奴 犹 未 灭 , 银 烛 吐 青 烟 ,
送 魏 大 从 军 》 《 春 夜 别 友 人 》
魏万此前,大概没有到过长安,而李颀
已多次到过京师,在那里曾“倾财破 产”,历经辛酸。两句推想中,诗人平 生感慨,尽在不言之中。 “催寒近”、“向晚多”六个字相对, 暗含着岁月不待,年华易老之意,顺势 引出了结尾二句。
诗人以什么身份说最后两句“莫见长安 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的?
长者的语气,予魏万以亲切的嘱咐。他谆谆 告诫魏万:长安虽是“行乐处”,但不是一 般人可以享受的。不要把宝贵的时光,轻易 地消磨掉,要抓紧时机成就一番事业。可谓 语重心长。
“渡”字的理解
渡
魏万乘着微霜渡河而来 昨夜微霜渡河而来把霜拟人化了, 写出深秋时节萧瑟的气氛
“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这 两联,先写诗人黎明时分送魏万启程,后补 叙魏万是昨夜才渡过黄河与诗人相见的。可 见二人相见匆匆,魏万赴京行路之急。“微 霜”二字,指天降薄霜的深秋时节。开始两 句融叙事与写景为一体,将事情的原由经过 以及时间地点交待一清。
这首诗以长于炼句而为后人所称道。诗人把 叙事、写景、抒情交织在一起。如次联两句 用了倒装手法,加强、加深了描写。先出 “鸿雁”、“云山”——感官接触到的物象, 然后写“愁里听”、“客中过”,这就由景 生情,合于认识规律,容易唤起人们的共鸣。 同样,第三联的“关城树色”和“御苑砧 声”,虽是记忆中的形象,联系气候、时刻 等环境条件,有声有色,非常自然。而“催” 字、“向”字,更见推敲之功。
初中语文教材解读人教八年级上册古诗群文阅读2
秋有万般风情——八年级古诗群文阅读材料送魏万之京唐代:李颀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
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译文清晨听到游子高唱离别之歌,昨夜薄霜刚刚渡过黄河。
怀愁之人实在不忍听那鸿雁哀鸣,何况是那与故乡遥隔千山万水,身在旅途的异乡客。
潼关晨曦寒气越来越重,天气愈来愈冷,京城深秋捣衣声愈接近傍晚愈多。
请不要以为长安是行乐所在,以免白白地把宝贵时光消磨。
注释魏万:又名魏颢。
上元(唐高宗年号)初进士。
曾隐居王屋山,自号王屋山人。
游子:指魏万。
离歌:离别的歌。
微霜:薄霜,指秋意已深。
初渡河:刚刚渡过黄河。
魏万家住王屋山,在黄河北岸,去长安必须渡河。
“鸿雁”二句:设想魏万在途中的寂寞心情。
客中:即作客途中。
关城:指潼关城。
树色:有的版本作“曙色”,黎明前的天色。
催寒近:寒气越来越重,一路上天气愈来愈冷。
御苑:皇家花苑,代指长安。
砧声:捣衣声。
向晚多:愈接近傍晚愈多。
“莫见”句:勉励魏万及时努力,不要虚度年华。
蹉跎:此指虚度年华。
说文新附:“蹉跎,失时也。
”村行宋代:王禹偁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
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译文马儿穿行在山间小路,路旁的野菊已微微开放,任由马儿随意行走兴致悠长。
秋风瑟瑟在山谷间不停回响,看数座山峰默默伫立在夕阳斜晖中。
棠梨的落叶红得好似胭脂一般,香气扑鼻的荞麦花啊洁白如雪。
是什么让我在吟诗时忽觉惆怅,原来是这乡村景色像极了我的家乡!注释信马:骑着马随意行走。
野兴:指陶醉于山林美景,怡然自得的乐趣。
晚籁:指秋声。
籁,大自然的声响。
棠梨:杜梨,又名白梨、白棠。
落叶乔木,木质优良,叶含红色。
荞麦:一年生草本植物,秋季开白色小花,果实呈黑红色三棱状。
原树:原野上的树。
原,原野。
秋兴八首(其二)唐代:杜甫夔府孤城落日斜,每依北斗望京华。
此地一为别,树树皆秋色——以《送魏万之京》为例
案例展示2014-03【案例背景】诗歌的阅读和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和重点。
诗歌是中国古典文化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想要读懂它需要很高的语文素养,学生想要亲近她,却又常常哀叹“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学生和古典诗歌之间隔着一条几千年的鸿沟,想要打开诗歌殿堂的大门,一窥芳踪,抓意象是一个很好的捷径。
本文试着从送别诗的意象入手,找寻意象背后蕴含的诗歌情感,从而更好地了解诗歌内容,提高语文素养,激发学生阅读古典诗歌的兴趣。
【案例实录描述】李颀的《送魏万之京》教学实录。
一、导入秋天,是一个适合分手的季节,古人云“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在碧云天黄叶地西风紧霜林醉中崔莺莺送别张生,在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中柳永竟无语凝噎,在听罢《阳关》唱《骊歌》后,我们听鸿雁叫断长空,看云山横亘,咀嚼李颀“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二、课文赏析师:首先,请同学们根据书本注释及手中资料来了解作者及标题。
生:李颀与李白同一时代,出生年月不详,他与张旭为忘年交,张旭年长,李颀曾写过《赠张旭》,夸赞他“挥笔如流星”,而诗中的魏万也是李颀的忘年交,只不过李颀是晚辈。
魏万号王屋山人,一生追慕李白,两人曾一起登山临水,他颇得李白赞赏。
这首诗写于李颀送魏万进长安之时,因此诗歌主要情感是写离别之意。
师:先听老师读一遍,大家边听边用星号标出诗中意象,体味作者情感。
来,同学们一起读一遍,注意韵脚读音可适当拖长一点。
读得不错,但颔联有些不顺,诗中的情味未体现出来。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
题目:“之”是到的意思,以前我们曾接触过的《送孟浩然之广陵》中“之”也是此意。
首联:点名季节、时间、人物、事件,采用倒叙手法,可用叙述口吻,前后句之间可适当停顿,深发回忆之感。
颔联:意象:鸿雁、云山颈联:意象:关城树色、御苑砧声颔联和颈联是诗歌主体部分,皆为虚写,想象送别之后魏万途中所见之景与抵达长安之景,写得萧瑟、凄清,读得凝重舒缓些较好。
尾联:诗人谆谆教诲(直抒胸臆)“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是全诗主旨所在,区别于一般送别诗的缠绵悱恻,读时可昂扬积极些。
高中语文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学案:专题二 送魏万之京 Word版含答案
送魏万之京一、诗人名片李颀(?~约753),赵郡(今河南赵县)人,家居颍阳(今河南登封西)。
开元二十三年(735)考中进士,任新乡县尉,久未升迁,便辞官归隐。
李颀的诗歌成就主要在边塞诗、描写音乐的诗和赠别诗方面。
能写各种体裁的诗,尤以七言歌行和律诗见长。
二、诗词故事魏万——李白的铁杆粉丝魏万后改名魏颢。
他曾求仙学道,隐居王屋山。
天宝十三载(754),因慕李白名,一睹李白风采,南下到吴、越一带访寻,最后在广陵(扬州)与李白相遇,计程不下三千里。
李白很赏识他,临别时专门为他写了一首长诗。
三、文题背景魏万,是李颀的晚辈朋友。
这首诗是李颀为送魏万西赴长安而作。
一、诵读,整体感知1.按照所标出的节拍、韵脚字诵读该诗,感知诗的内容。
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
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2.在前面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该诗。
提示 这首送别诗,首联以“微霜”意象透露离别的伤感,后两联推想别后情景,“愁”字情语及寒天萧瑟之景,很伤感。
尾联以长者口吻谆谆告诫,语重心长。
二、悟读,诗情画境秋夜微霜,挚友别离。
面对云山之景,也只有惆怅,前路茫茫,黯然神伤。
凉秋的九月,草木摇落,一片萧瑟。
人生也是这样啊!何不把握这宝贵的时光,成就一番事业?毕竟年华易老,时不我待。
三、品读,鉴赏评析1.这首诗的前两联渲染了怎样的气氛?试结合诗句加以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试鉴赏这首诗的尾联的意蕴。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这首诗以长于炼句而为后人所称道,请从叙事、写景、抒情等方面任选一个角度,说说这首诗的炼句之妙。
送魏万之京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唐】李颀
送魏萬之京
李頎
關城樹色催寒近
關城的樹色,已透露出寒冬接 近的訊息。
送魏萬之京
李頎
御苑砧聲向晚多
而傍晚時分,京城裡的搗衣聲 也愈來愈多了。
送魏萬之京
李頎
莫見長安行樂處
但願你到達長安後,別把長安 當成行樂的地方。
送魏萬之京
李頎
空令歲月易蹉跎。
而任由光陰虛度過去。
清晨,传来了游子的离歌。 冒着夜里的微霜你渡过黄河。鸿 雁悲鸣,离愁萦绕,不忍倾听; 云山飘泊,更何况是客中经过。 关城的凋残树色催着寒冬临近, 到了夜晚,京都的捣衣声响更加 繁多。莫要把长安看成行乐场所, 让大好的青春白白消磨。
送魏万之京
李颀
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曙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 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送魏萬之京
李頎
朝聞遊子唱離歌, 昨夜微霜初度河。
送魏萬之京
李頎
鴻雁不堪愁裡聽, 雲山況是客中過。
送魏萬之京
李頎
關城樹色催寒近, 御苑砧聲向晚多。
送魏萬之京
李頎
莫見長安行樂處, 空令歲月易蹉跎。
送魏萬之京
李頎
朝聞遊子唱離歌
今天清晨,就聽到遊子你唱起 離別曲。
送魏萬之京
李頎
昨夜微霜初度河
昨天夜裡,降了一層薄霜,你 渡河遠去。
送魏萬之京
李頎Biblioteka 鴻雁不堪愁裡聽鴻雁的哀鳴,本已令人心傷, 在離別愁緒中聽來,更是令人 難以忍受。
送魏萬之京
李頎
雲山況是客中過
何況那淒涼黯淡的雲山,是你 客旅途中必經之地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直抒胸臆的抒情方式,以长者的口吻表达了对魏万的劝勉:不要把长安当作行乐之地而虚度大好时光。这是一般送别诗最常见的做法。
6.李颀《送魏万之京》以长于炼句而为后人所称道,请从叙事、写景、抒情等方面任选一个角度,说说这首诗的炼句之妙。(4分)
【明确】
诗人是把叙事、写景和抒情交织在一起来写的。如第一联,“朝闻游子唱离歌”,先说朋友要走,再说“昨夜微霜初渡河”,点明昨晚的景象,是一种倒叙的笔法。将深秋时节朋友告别的萧瑟气氛渲染得极为凄清,叙事中有景、有情。如次联两句用了倒装的手法,加深了描写。“鸿雁”、“云山”是感官接触到的物象,但出自“愁里听”和“客中过”,即是由事见景、由景生情。合于认识规律,容易唤起人们的共鸣。同样,第三联的“关城树色”和“御苑砧声”,虽是记忆中的形象,联系气候、时刻等环境条件,有声有色,非常自然。而“催”字、“向”字,更见推敲之功。
教师参考:“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这两联,先写诗人黎明时分送魏万启程,后补叙魏万是昨夜才渡过黄河与诗人相见的。可见二人相见匆匆,魏万赴京行路之急。“微霜”二字,指天降薄霜的深秋时节。开始两句融叙事与写景为一体,将事情的原由经过以及时间地点交待一清。
秋夜微霜,挚友别离,自然地逗出了一个“愁”字。“鸿雁不堪愁里听”,是紧接第二句,渲染氛围。“云山况是客中过”,接写正题,照应第一句。大雁,秋天南去,春天北归,飘零不定,有似旅人。它那嘹唳的雁声,从天末飘来,使人觉得怅惘凄切。而抱有满腹惆怅的人,当然就更难忍受了。云山,一般是令人向往的风景,而对于落寞失意的人,坐对云山,便会感到前路茫茫,黯然神伤。他乡游子,于此为甚。这是李颀以自己的心情来体会对方。“不堪”、“况是”两个虚词前后呼应,往复顿挫,情切而意深。
课堂研习案
规律性
和
规范性
学生问题
及
策略点拨
学习活动方式
及要求
第一课时
活动一精读课文探究文本
1.诗歌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4分)
【明确】
这首诗描绘了深秋天降微霜,送别时萧瑟的画面。抒发了悲秋伤别和对友人珍惜时光、及时建功立业的劝勉之情。
2.首联、颔联哪几个词表达了季节的怎样的特征(离别的环境)?从中又表达出诗人送别的什么情绪?)(4分)
《送魏万之京》教学一体案
主备人:陈立军
审核人:李乙才
内容、感情。
2、赏析颈联的艺术手法。
【学习重点】1
【学习难点】2
学习时间:1课时
预习案
学习方式及矫正方式
预习中发现的
主要问题梳理
一、了解相关的文学文化知识
1.作者介绍
李颀,唐代诗人。开元十三年中进士,他曾任新乡尉,因久未升迁,便辞官归隐于颖阳东川。和当时的诗人王维、綦毋潜、高适、王昌龄、崔颢等均有唱和之作。擅长七言歌行和七律,善于描写边塞风光,刻画人物形象,对于音乐声情的描绘,更具特色。诗作风格豪放,慷慨悲凉。白居易的《琵琶行》和李贺的《李凭弹箜篌》曾受李颀诗的影响
反馈:个别投影展示、表述,准确的加2分
评价:其他同学点评,能提出更准确答案的加2分,能看出别人看不出的3分。
练习巩固案
1、(2013年福建卷)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题目。(6分)
送何遁山人归蜀
(宋)梅尧臣
春风入树绿,童稚望柴扉。远壑杜鹃①响,前山蜀客归。
到家逢社燕,下马浣征衣。终日自临水,应知已息机②
“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纯然是长者的语气,予魏万以亲切的嘱咐。
问题三:
规律性:
一般艺术手法需从修辞手法、表达方式、结构技巧、表现手法四个方面考虑,再根据分值和题干要求落实得分点。
规范性:
答题模板:手法+分析+作用(手法本身的作用+对情感的作用)
解题策略:
1、审清题干要求,确定答题角度。
这个题干的问题角度不明确,此时则以局部的修辞手法优先;如果问的是整体的则以表现手法优先。
颈联想象友人喜逢家乡的燕子,一洗征尘,表现出归家时轻松愉悦的心情。尾联进一步设想友人归家后悠闲自在的生活,寄托了对友人真诚的祝福,也暗含着诗人对超脱世俗的自由生活的向往。
(——选自《宋诗精华录》)
【注】①杜鹃:又名子规。②息机:摆脱琐事杂务,停止世俗活动。
(1)请简要分析首句中“绿”字的妙处。(2分)
【明确】
“绿”字写出了春风吹绿林木的动态,表现了春风的活力,显示了春天的生机,增强了诗韵味。
(2)三、四两联是怎样借助想象之景来抒发情感的?请简要赏析。(4分)
【明确】
2、先从修辞手法考虑。本题这两个意象中,“催”“渡”都使用了拟人手法。其次,从题目“送魏万之京”来看这是一首送别诗,联想到常见的送别诗情感,再结合本诗具体内容可知表达的是送别友人时的悲伤之情。
3、运用模板组织答案。一般答案组成:手法+分析+作用(手法本身的作用+对情感的作用)
答案:这两个意象中,“催”“渡”都使用了拟人手法,形象生动地营造了深秋已至、寒气逼人的气氛,为悲秋和离愁的心境做了极好的渲染和烘托,表达出诗人送别时的悲秋难抑,黯然神伤的情绪。
催寒近:催得寒气越来越近。
向晚:傍晚。
空令岁月易蹉跎:容易虚度年华徒然让岁月流逝。
(2).整体理解,补出跳跃的内容,用现代语言译写
早晨听你唱着离别的歌,昨夜初下微霜你刚刚渡过黄河。心中惆怅听不进去鸿雁的哀鸣,何况客中要经过重重云山。函谷关的树色催得寒气越来越重,冬天已经近了,长安城中傍晚时分捣衣的声音分外多。不要把长安看作行乐的地方,容易虚度年华徒然让岁月流逝。
【明确】
“微霜”“鸿雁”点出了送别时深秋时节萧瑟的环境特点,借以传达诗人送别的悲愁难抑,黯然神伤的情绪。
3.“微霜初渡”“树色催寒”两个意象历来为人称道,请分析其艺术手法和表达效果。(4分)
【明确】
这两个意象中,“催”“渡”都使用了拟人手法,形象生动地营造了深秋已至、寒气逼人的气氛,为悲秋和离愁的心境做了极好的渲染和烘托,表达出诗人送别时的悲秋难抑,黯然神伤的情绪。
五、六两句,诗人对远行客又作了充满情意的推想:“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从洛阳西去要经过古函谷关和潼关,凉秋九月,草木摇落,一片萧瑟,标志着寒天的到来。魏万前此,大概没有到过长安,而李颀已多次到过京师,在那里曾“倾财破产”,历经辛酸。两句推想中,诗人平生感慨,尽在不言之中。“催寒近”、“向晚多”六个字相对,暗含着岁月不待,年华易老之意,顺势引出了结尾二句。
4.“关城树色催寒近”本来是寒气使树变色,诗人却说树色带来了寒气,说说这样写的妙处。(3分)
【明确】
本来是寒气使树变色,但寒不可见而树色可见,好象树色带来寒气,见树色而知寒近,是树色把寒催来的。再加一个“催”字,把平常景物写得有情有感,十分生动。
5.尾联运用了什么样的抒情方式?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内容?(4分)
2.背景介绍
魏万,又名魏颢,是李颀晚辈的诗人。他不但与李颀情谊甚厚,与李白等诗人也有交往。李白诗集中,也有《送王屋山人魏万还王屋》的长诗。李颀的这首诗,是为送魏万西赴长安而作。李颀晚年家居颍阳而常到洛阳,此诗可能就写于洛阳。
3.朗读,整体把握诗歌内容
(1).重点字词积累
离歌:离别的歌。
云山况是客中过:何况你途中要经过重重云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