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重点高中名师精编教案_《阿房宫赋》教学参考

合集下载

阿房宫赋(教案)(教师中心稿)教案

阿房宫赋(教案)(教师中心稿)教案

阿房宫赋(教案)(教师中心稿)教案第一章:导入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了解《阿房宫赋》的作者杜牧及其创作背景。

2. 激发学生对《阿房宫赋》的阅读兴趣。

教学内容:1. 介绍杜牧及其文学地位。

2. 简介《阿房宫赋》的创作背景。

3. 引导学生关注《阿房宫赋》的艺术特色。

教学活动:1. 杜牧简介:通过图片、文字等方式,向学生介绍杜牧的生平和文学成就。

2. 创作背景介绍:简述《阿房宫赋》的创作背景,如历史背景、地理环境等。

3. 艺术特色分析:引导学生关注《阿房宫赋》的语言、构思、形象塑造等方面的艺术特色。

第二章:词汇学习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掌握《阿房宫赋》中的重点词汇。

2. 提高学生对文言文词汇的理解能力。

教学内容:1. 列出《阿房宫赋》中的重点词汇。

2. 对重点词汇进行解释和例句演示。

教学活动:1. 重点词汇列举:列出《阿房宫赋》中的重点词汇。

2. 词汇解释:对重点词汇进行详细解释。

3. 例句演示:给出重点词汇的例句,帮助学生理解词汇的用法。

第三章:句子理解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理解《阿房宫赋》中的复杂句子。

2. 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教学内容:1. 找出《阿房宫赋》中的复杂句子。

2. 对复杂句子进行分析和解释。

教学活动:1. 复杂句子筛选:找出《阿房宫赋》中的复杂句子。

2. 句子分析:对复杂句子进行结构和意义分析。

3. 句子解释:对复杂句子进行解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含义。

第四章:篇章分析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理解《阿房宫赋》的整体结构。

2. 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篇章的分析能力。

教学内容:1. 分析《阿房宫赋》的篇章结构。

2. 探讨《阿房宫赋》的主题和思想内涵。

教学活动:1. 篇章结构分析:分析《阿房宫赋》的篇章结构,如开头、发展、高潮、结尾等。

2. 主题探讨:探讨《阿房宫赋》的主题和思想内涵。

第五章:课堂练习教学目标:1. 巩固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

2. 提高学生的文言文综合运用能力。

教学内容:1. 根据课堂讲解内容,设计相关练习题目。

高中语文阿房宫赋教案 《阿房宫赋》教学设计优质优秀4篇

高中语文阿房宫赋教案 《阿房宫赋》教学设计优质优秀4篇

高中语文阿房宫赋教案《阿房宫赋》教学设计优质优秀4篇初中语文《阿房宫赋》教案篇一【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走进杜牧,了解写作背景;2、了解“赋”这种文体;3、理解常见文言词语的含义和用法;4、概括各段段意并理清文章结构。

过程与方法:1、小组合作,依据课下注释,疏通文意,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

2、加强朗读。

让学生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感受本文的语言特点,同时体会课文精彩的描写艺术和蕴含其中的思想感情,最后能够基本背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批判封建统治者穷奢极欲、横征暴敛、劳民伤财的罪恶。

【教学过程】一、导入:“以史为镜,可以知兴亡”,总结历史的兴亡教训,可以补察当今为政的得失。

“六王毕,四海一”,在《阿房宫赋》里,杜牧用这六个字概括了秦灭六国、一统寰宇的历史进程。

(一)解题:1、阿房宫:“阿房宫”的“阿房”旧读为ēpáng。

为什么叫“阿房”?一说是地名或山名,遗址在今西安的西南;一说因宫殿的“四阿”(屋盖四角弯曲处)造得宽阔得名,“房”同“旁”,宽广的意思。

但据《史记》记载,似以前说为是。

《史记·秦始皇本纪》对“阿房宫”的记载是很简略的,大意是:秦始皇以咸阳城小人多,旧建宫廷不够大,决定在渭水以南的上林苑中兴建大规模的宫殿。

首先是在阿房修建前殿,东西五百步(一步六尺),南北五十丈,殿上可坐万人,殿下可建五丈旗,周边驰道修成阁道,直抵终南山,山巅是高耸的宫阙(宫殿正门),再从宫阙兴修复道(上下两层的通道),渡过渭水,直达咸阳。

这一巨大工程,直到秦代灭亡都没完成。

2、赋:在古典文学中,诗、词、歌、赋并称。

赋是由《诗经》《楚辞》发展而来,前者是赋的远源,后者是赋的近源。

赋大体上经历了骚赋、汉赋、骈赋、律赋、文赋等几个发展阶段。

在晚唐时的古文运动的影响下,赋又发展为“文赋”,它句式参差,押韵比较随便,重视清新流畅,杜牧的《阿房宫赋》就是一篇文赋。

至于赋的作用,班固说:“或以抒下而通讽喻,或以宣上德而尽忠孝。

高中语文高一语文下册《阿房宫赋》教案、教学设计

高中语文高一语文下册《阿房宫赋》教案、教学设计
2.掌握文言文中常见的实词、虚词、句式和修辞手法,如对“夫”、“盖”、“岂”等虚词的运用,以及骈文的对称结构。
3.分析文章的主题、结构、论证方法,理解作者对历史兴衰的深刻感慨和对现实政治的批判。
4.能够独立进行文本解读,提炼关键信息,形成自己的观点,并进行合理论述。
(二)过程与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采用以下方法,引导学生达成学习目标:
4.小组合作任务中,分工明确,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四)课堂练习
1.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包括文言文基础知识、文本理解、翻译等,让学生在课堂上即时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2.针对学生的练习情况,给予个别指导,解答学生在练习中遇到的问题。
3.选取部分学生的作业进行展示和评价,鼓励学生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五)总结归纳
1.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阿房宫赋》的艺术特色、历史价值和人生哲理。
2.分层教学:
-对于文言文基础知识,采用“预习-讲解-练习”的模式,让学生在课前预习的基础上,通过课堂讲解和课后练习,逐步巩固。
-对于文本深层含义的理解,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引导学生逐步深入思考,如从对词句的解读到对段落大意的概括,再到对全文主题的提炼。
3.互动式学习: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小组内部分享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通过讨论和辩论,互相启发,共同提高。
-鼓励学生提问,教师及时反馈,形成良好的师生互动,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疑难问题。
4.实践性活动:
-安排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扮演古人,模拟古代文人赋诗论战的场景,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和体验感。
-鼓励学生尝试创作文言文小短文,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提高文言文的实际应用能力。
5.情感教育:
-在教学中注重情感态度的引导,通过文本分析,让学生体会到作者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和对人生的感悟。

《阿房宫赋》教案

《阿房宫赋》教案

《阿房宫赋》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1能够正确背诵《阿房宫赋》全文。

1.2理解并掌握文章的写作背景、作者简介及文学地位。

1.3分析并理解文章的篇章结构、修辞手法及表现技巧。

1.4能够对文章进行鉴赏评价,提高文学素养。

2.过程与方法2.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文本。

2.2运用比较、归纳等方法,分析文章的修辞手法及表现技巧。

2.3通过课堂讨论、小组交流,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1感受作者对历史遗迹的赞美之情,培养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3.2理解文章所传达的深刻哲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1.1文章的写作背景、作者简介及文学地位。

1.2文章的篇章结构、修辞手法及表现技巧。

1.3对文章的鉴赏评价。

2.难点2.1理解并分析文章的象征手法。

2.2领悟文章所传达的深刻哲理。

三、教学过程1.导入1.1利用图片、视频等手段展示阿房宫的遗址,引发学生对历史遗迹的兴趣。

1.2提问:谁知道关于阿房宫的故事?引导学生分享所了解的阿房宫相关历史。

2.自主学习2.1让学生自主阅读《阿房宫赋》,理解文章大意。

2.2学生根据注释理解生僻字词,圈点勾画关键词句。

3.合作探讨3.1分组讨论,分析文章的篇章结构、修辞手法及表现技巧。

4.课堂讲解4.1讲解文章的写作背景、作者简介及文学地位。

4.2分析文章的篇章结构、修辞手法及表现技巧。

4.3领悟文章所传达的深刻哲理。

5.课堂讨论5.1让学生谈谈对文章的理解和感悟。

5.2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深入讨论,挖掘文章的内涵。

6.小组活动6.1小组合作,根据文章内容进行创意改编,以现代汉语表达。

6.2各小组展示改编成果,其他小组进行评价。

7.课堂小结7.2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四、课后作业1.背诵《阿房宫赋》全文。

2.写一篇关于《阿房宫赋》的读后感。

五、教学反思2.针对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六、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学生参与度、讨论积极性、表达能力等。

阿房宫赋教案(精选5篇)

阿房宫赋教案(精选5篇)

阿房宫赋教案阿房宫赋教案(精选5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

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阿房宫赋教案(精选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阿房宫赋教案1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掌握常用文言词语的含义和用法。

2、理解课文中形象的比喻、丰富瑰丽的想象、大胆奇特的夸张等艺术特点及其突出主题思想的作用。

3、了解赋的特点。

学习本文描写为议蓄势、议论使描写增加了深度的写作特色。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反复诵读,了解“赋”的语言特点2、学习文章多用对偶、排比的语言风格,并使之运用于今后的写作之中,增加习作的文采。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封建统治者骄奢淫逸、横征暴敛、不顾人们死活的罪恶。

了解秦亡的原因及作者作本赋借古讽今的目的。

2、正确对待人生中的成功与进步,绝不骄傲自满,而应始终保持谦虚的态度和具有一定的忧患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1、结合写作背景,梳理文章内容。

2、结合赋体“铺采摛文”的特点,学习文章的语言风格。

3、积累文言知识。

(二)教学难点1、学习在铺叙基础上引发议论的写作方法。

2、背诵全文。

三、教学方法赏读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孟子曾说:“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荀子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

水则载舟,亦能覆舟。

”这些至理名言道出了颠扑不破的真理:国富民强必以民为本。

秦王不爱其民而大肆奢侈以致亡国的事实,在后代的著作中多有论及。

在唐代,杜牧又在《阿房宫赋》中两次提起,为什么呢?这节课,我们就来解读这篇赋。

1、作者杜牧(803-852),字牧之,唐代京兆万年(陕西西安)人,著名诗人、文学家,唐宰相杜佑之孙。

文宗太和二年(828)进士,授弘文馆校书郎。

文人耿介,不屑逢迎。

曾为宣州、扬州等府署幕僚。

回京后,历任监察御史,黄、池、睦等州刺史,官终中书舍人。

阿房宫赋(教案)(教师中心稿)教案

阿房宫赋(教案)(教师中心稿)教案

《阿房宫赋》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阿房宫赋》的作者、时代背景及文学地位,能够准确地背诵和默写课文;掌握文中关键字词的含义和用法,提高古文阅读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感受阿房宫的壮丽景象,体会作者对秦始皇的批判和对人民苦难的同情,增强历史使命感。

二、教学重点:1. 理解《阿房宫赋》的内容,把握作者的写作手法和思想感情。

2. 提高古文阅读能力,掌握文中关键字词的含义和用法。

三、教学难点:1. 理解并翻译课文中的长句和难点句子。

2. 深入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李斯及其《阿房宫赋》的文学地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结合注释理解文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课文中的难点句子和修辞手法,引导学生深入分析课文。

4.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点评,讲解课文中的重点知识点,翻译长句和难点句子。

5. 课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点。

五、课后作业:1. 背诵课文《阿房宫赋》。

2. 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3. 深入研读课文,分析作者的写作手法和思想感情。

4. 结合历史背景,思考阿房宫的兴衰对当今社会的启示。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课文内容,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运用案例分析法,挑选典型的课文句子进行分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者的写作技巧。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课堂参与度。

4. 运用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课堂互动性。

5. 运用比较法,将《阿房宫赋》与其他文学作品进行比较,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高一上册《阿房宫赋》优秀教案(精选11篇)

高一上册《阿房宫赋》优秀教案(精选11篇)

高一上册《阿房宫赋》优秀教案(精选11篇)高一上册《阿房宫赋》优秀教案篇1【设计意图】杜牧的《阿房宫赋》曾得到"古来之赋,此为第一"的盛誉,长期流传,成为脍炙人口的名篇。

学习本文的主要目标,是要引导学生深入体会作者命意,具体感受赋体特点。

本设计突破"读文章——讲字词——译文句"的传统教学程式,抓住中心,运用现代教学媒体,针对本课教材集文言文与诗歌于一身的特点,引导学生运用比较法和诵读法分析、理解课文内容和艺术特色。

【设计提要】杜牧向来主张:"凡为文以意为主,以气为辅,以辞采章句为之兵卫。

"(《樊川文集·答庄充书》),据之,本设计在学生对照注释预读课文的基础上分两步:(一)由比较分析引入第3、4段,体会作者命意;(二)诵读第1、2段,具体感受赋体特点。

本文是课内自读课文,教学全过程以学生为主体,强化诵读自学,重视语言知识,将理解文意与理解语言紧密结合,突出教学重点,突出思维训练。

【设计实施】一、导入新课:请同学们看银幕:大家读过这首诗吗?——读过(众)诗的题目?——《江南春绝句》(众)作者?——杜牧(众)明媚绚丽的江南春景,经过诗人生花妙笔的点染,其意境更加深远幽美。

诗人还写过一篇赋,同样脍炙人口,千古传诵,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被人们称为"诗人之赋"的《阿房宫赋》(板书课题)[说明]联系旧知导入,帮助学生接通旧知与新知之间的信息通道,形成正向迁移。

同时,利用学生对旧知的兴趣来形成学习新知的动机,使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成为学习活动的牵引。

启发思考:作者为什么写这篇赋?("自读提示"中有:"宝历大起宫室,广声色,故作《阿房宫赋》")这是什么手法?——借古讽时。

高中阶段我们学过哪些运用这种写法的课文?学生讨论,教师归纳。

投影:二、比较分析,发现作者命意1。

比较《过秦论》/《阿房宫赋》对秦亡原因的见解。

《阿房宫赋》教案3篇 阿房宫赋公开课教案

《阿房宫赋》教案3篇 阿房宫赋公开课教案

《阿房宫赋》教案3篇阿房宫赋公开课教案下面是分享的精选《阿房宫赋》教案3篇阿房宫赋公开课教案,供大家参考。

精选《阿房宫赋》教案1教学目标(一)知识教学点1.理解课文善用丰富的想象、对偶、比喻、排比、夸张等修辞方法的特点,并明确它们对突出主题思想的作用。

2.掌握“一、爱、取、族”等实词的用法,培养朗读、背诵的能力。

(二)能力训练点学习本文善于从多种角度,具体、生动、细致地描写艺术形象,并在此基础上议论的写作特色。

(三)德育渗透点通过作者对秦亡原因的阐释,了解本文作者借古讽今、讽时刺世的写作目的,认识封建统治者骄奢淫逸、横征暴敛、不顾人民死活、必然导致覆亡的道理。

第一课时一、导入“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总结历史的兴亡教训可以补察当今为政的得失。

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贾谊写了《过秦论》,其中心论点是:“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针对汉初的情况,主张施行仁政。

同样是总结秦亡的教训,针对唐敬宗继位后,广造宫室,天怒人怨的现实,杜牧作《阿房宫赋》以讽时刺世,那么,在这篇赋中,杜牧又提出了怎样的观点呢?让我们通过学习来体会。

二、整体感知1.教师范读、正音。

2.学生大声地自读。

3.在预习的基础上,让学生课上对照注解疏通全文,将疑点划出,以备质疑、释疑。

4,完成课后练习第一题,从总体上把握全文。

三、学习第一段1.提问课后练习第一题答案,从总体上把握全文。

2.找一学生读第一段。

3.学生齐读。

4.学生质疑、教师指导、明确重点掌握的词。

(1)需要掌握的重点实词:六王毕:完了、结束北构而西折:动词,架木做屋不霁何虹雨止初晴(2)特殊用法四海一“一”数→动统一骊山北构而西折“北”、“西”名→状向北、向西“骊山”名→状从骊山未云何龙“云”名→动出现云彩“龙”名→动出现龙未霁何虹“虹”名→动出现虹歌台暖响“响”动→名歌声5.段意理解。

本断可分四层:第一层:开首十二字,交代时代背景,点出地理环境。

“兀”“出”虽是粗笔勾勒,但已显爱憎,揭示了秦始皇统一后骄纵享乐,几十万劳动者的辛劳与血泪才换得阿房宫“出”。

阿房宫赋(精品教案)

阿房宫赋(精品教案)

阿房宫赋(精品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了解《阿房宫赋》的作者杜牧及其时代背景。

理解并背诵《阿房宫赋》全文。

分析《阿房宫赋》的艺术特色和文学价值。

通过对《阿房宫赋》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1.2 教学内容杜牧的生平和创作背景介绍。

《阿房宫赋》的文本阅读和解析。

《阿房宫赋》的艺术特色分析,如辞藻、比喻、象征等。

《阿房宫赋》的文学价值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第二章:教学方法与手段2.1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作者生平和创作背景,解析文本内容。

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阿房宫赋》的艺术特色和文学价值。

实践法:让学生通过背诵和写作来提高文学素养。

2.2 教学手段课件: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阿房宫赋》的文本内容和相关图片。

文献:提供相关的文学评论和研究文章,供学生参考。

网络资源:利用网络资源查找相关信息,如作者生平、时代背景等。

第三章:教学安排与步骤课时:本章节共计4课时,每课时45分钟。

教学顺序:先讲解作者生平和创作背景,解析文本内容,分析艺术特色和文学价值。

3.2 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介绍杜牧的生平和创作背景,引导学生对《阿房宫赋》产生兴趣。

第二课时:阅读和解析《阿房宫赋》全文,讲解重点词汇和句子。

第三课时:分析《阿房宫赋》的艺术特色,如辞藻、比喻、象征等。

第四课时:讨论《阿房宫赋》的文学价值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总结本章内容。

第四章:教学评价与反馈4.1 教学评价学生背诵《阿房宫赋》的情况。

学生对《阿房宫赋》的艺术特色和文学价值的理解程度。

学生通过写作表达对文学素养的提高情况。

4.2 教学反馈学生反馈: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了解他们对《阿房宫赋》的学习情况和存在的问题。

教学调整:根据学生的反馈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手段,以提高教学效果。

第五章:教学资源与拓展杜牧的生平和创作背景相关资料。

《阿房宫赋》的文本及其注释。

相关的文学评论和研究文章。

5.2 拓展活动组织学生进行文学创作,如写作类似的赋文或诗歌。

《阿房宫赋》精品教案(精选9篇)

《阿房宫赋》精品教案(精选9篇)

《阿房宫赋》精品教案(精选9篇)《阿房宫赋》教案篇1教学目的1.领会本文骈散兼行,音韵流畅的艺术风格。

2.理解本文详略适宜的写作特点。

3.体会本篇的铺排手法和代古讽今的作用,以及丰富的想象和奇特的夸张。

4.理解并归纳“一、爱、取、族、焉、而、天”等词语的用法。

5.背诵全文。

教学重点及难点1.明确运用想象,夸张等多种手法具体描写阿房宫这一艺术形象,描写为议论蓄势,议论使描写加强了深度的写作特色。

2.理解文章内容并背诵全文。

教学过程一、导入秦代时,秦始皇嫌都城咸阳人多,原来的宫廷狭小,就在谓南营造新宫,面积庞大,隔离天日,到秦之都没有完工。

直到项羽带兵攻入咸阳,一把火将它烧毁,据说大火足足烧了三个月不灭。

这座庞大的宫殿建筑群现在只剩下夯工和台基,它就是阿房宫。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杜牧的《阿房宫赋》。

二、解题1.文体“赋”是中国古代一种重要的文体,是介于散文和诗歌中间的一种体裁。

《文心雕龙诠赋》中说:“赋者,铺也;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也。

”体物写志,是赋的内容;铺采摛文,指铺的手法。

赋讲求字句的整齐和声调的和谐;描写事物时注重铺陈和夸张;结尾多发议论,以寄托讽喻之意。

赋体的流变大致经历了骚赋、汉赋、骈赋、律赋、文赋多个阶段。

本文属于文赋。

2.背景本文写于唐敬宗宝历元年(公元825年),此时的唐王朝已是大厦将倾,风雨飘摇。

唐敬宗李湛年少即位,好游猎,务声色,大兴土木,不理朝政。

杜牧此文意在借古讽今,通过描写阿房宫的兴建及毁灭,总结秦王朝骄奢遥逸终政亡国的历史教训,从而向唐朝统治者发出警告,希望唐朝统治者引以为戒,不要重蹈覆辙。

三、整体把握1.教师范读。

2.学生自读,熟悉课文。

3.学生对照书下注释疏通例文,划出疑难。

四、指导学生自读1、2段(一)第1段:1.第一层:“六五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

”写了阿房宫的背景。

重点词:兀:形——动,被砍光。

一:名——动,统一。

学生背诵。

2.第二层:覆压三百余里。

写阿房宫的面积。

杜牧《阿房宫赋》教案

杜牧《阿房宫赋》教案

杜牧《阿房宫赋》教案一、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理解《阿房宫赋》的背景和作者杜牧的生平等基本知识。

掌握文言文的基本阅读技巧,能够正确朗读和翻译课文。

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理解其艺术特色。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等方式,提高学生对《阿房宫赋》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运用分析、综合、比较等思维方法,探讨课文中的主题和意境。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杜牧对阿房宫的描绘之美,培养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和热爱。

通过对课文的学习,了解历史,思考人类文明的发展和变迁。

二、教学重点2.1 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掌握课文的基本内容,理解杜牧通过描绘阿房宫来表达对历史和现实的思考。

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如比喻、夸张、对比等,理解其艺术效果。

2.2 语文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能够正确朗读和翻译课文。

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通过写作练习表达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三、教学难点3.1 课文中的生僻字词:在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查字典、讨论等方式,掌握课文中的生僻字词的含义。

3.2 课文的主题和意境: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的主题和意境,理解杜牧通过描绘阿房宫所表达的对历史和现实的思考。

四、教学准备4.1 教师准备:熟悉课文内容,了解杜牧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准备相关的教学资源和材料,如历史背景资料、相关文学作品等。

4.2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

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杜牧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五、教学过程5.1 导入:通过展示阿房宫的图片或相关视频,引起学生对课文的兴趣和好奇心。

5.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标记不理解的字词。

5.3 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生僻字词的问题,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5.4 探究学习: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深入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探讨课文的主题和意境。

5.5 课堂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堂学习的收获和感悟,对课文进行全面的评价和反思。

杜牧《阿房宫赋》教案(精选9篇)

杜牧《阿房宫赋》教案(精选9篇)

杜牧《阿房宫赋》教案杜牧《阿房宫赋》教案(精选9篇)作为一名教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杜牧《阿房宫赋》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杜牧《阿房宫赋》教案篇1教学目的:1、了解“赋”的特点;2、从秦的灭亡中吸取教训;3、文言词语的活用。

重点难点:文中“议论”所包含的意思,四个“后人”的意思。

课时安排:二课时课型:课内自读课第一课时一、作者简介、题解杜牧(803-852),字牧之,号樊川,唐代著名诗人,为别于杜甫,后人称他为“小杜”,又将他与李商隐并列,称为“小李杜”。

阿房宫是秦始皇于公元前212年(秦始皇三十五年)始建,故址在今陕西省西安市阿房村。

为建造这座宫殿,秦统治者曾征集劳动力七十余万,开采了大量的石料,砍伐了大批木材。

可是至秦灭亡也未全部完工,故未正式命名。

据说时人因其前殿所在地名阿房,故称“阿房宫”。

本文写于唐敬宗宝历元年(公元825年),杜牧在《上知己文章启》中说:“宝历大起宫室,广声色,故作《阿房宫赋》。

”可见本文表面上写秦因营造阿房宫,挥霍无度,劳民伤财,终至亡国,实则借古讽今,意在规劝敬宗李湛,不可淫奢极欲,重蹈秦亡的覆辙。

二、赋赋是介于诗和散文之间的一种体裁,讲求字句的整齐和声调和谐,描写事物极尽铺陈夸张之能事,而于结尾部分往往发一点议论,以寄托讽喻之意。

三、阅读课文,反复朗读。

学生自读,教师范读。

四、结合“自读提示”和“注释”,分段阅读课文,教师指点。

第一部分(1-2自然段):由外到内,由楼阁建筑到人物活动,铺叙阿房宫建筑宏伟、豪华,极写宫中生活荒淫、奢靡。

开首十二个字用两组偶句,极省简地待了阿房宫建造的背景和巨大的耗费,文中“毕”“一”“兀”“出”都是动词。

接着,由外至内,由物及人,用骈散间杂的句式来写。

第二自然段在铺叙阿房宫建筑宏伟、豪华的基础上,极写宫中统治者生活的荒淫、奢靡。

《阿房宫赋》教案

《阿房宫赋》教案

《阿房宫赋》优秀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1.1.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阿房宫赋》的作者背景、文学地位和艺术特色,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1.1.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分析等方法,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1.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优秀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1.2 教学内容1.2.1 课文朗读:让学生朗读《阿房宫赋》,感受语言的韵律美。

1.2.2 课文解析:分析课文中的意象、修辞手法和结构布局,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1.2.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课后作业,巩固所学内容。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2.1.1 掌握《阿房宫赋》的作者背景、文学地位和艺术特色。

2.1.2 理解课文中的意象、修辞手法和结构布局。

2.2 教学难点2.2.1 课文中的古汉语词汇和句式。

2.2.2 理解课文中所蕴含的深刻哲理。

第三章:教学方法与手段3.1 教学方法3.1.1 朗读法:通过朗读,让学生感受语言的韵律美。

3.1.2 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1.3 分析法:深入分析课文内容,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2 教学手段3.2.1 课件:制作课件,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3.2.2 视频:播放相关视频,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四章:教学步骤4.1 导入新课:介绍《阿房宫赋》的作者背景、文学地位和艺术特色。

4.2 朗读课文:让学生朗读课文,感受语言的韵律美。

4.3 课文解析:分析课文中的意象、修辞手法和结构布局。

4.4 课后作业布置:布置相关课后作业,巩固所学内容。

第五章:课后作业与评价5.1 课后作业5.1.1 翻译课文:让学生翻译课文,巩固古汉语知识。

5.2 评价方式5.2.1 课堂表现: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质量等。

5.2.2 课后作业:评价学生的作业完成质量、翻译准确度等。

5.2.3 作文评价:评价学生的作文内容、结构、语言表达等。

《阿房宫赋》精品教案精选

《阿房宫赋》精品教案精选

《阿房宫赋》精品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阿房宫赋》一篇。

主要围绕《阿房宫赋》的文学价值、艺术特色和历史背景进行详细讲解。

内容包括:全文阅读、生僻字词解析、句子结构分析、文章主题阐述等。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阿房宫赋》的文学价值、艺术特色和历史背景。

2. 提高学生对文言文阅读的兴趣,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良好习惯。

3.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提升语文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全文阅读、生僻字词解析、句子结构分析、文章主题阐述。

难点:文章的艺术特色分析,如骈文的修辞手法、历史背景的把握等。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课文投影或PPT。

2. 课文注释及解析资料。

3. 学生准备笔记本、字典等学习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秦始皇和阿房宫的图片,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诵读: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感受文言文的韵律美。

3. 逐段讲解:分析课文中的生僻字词、句子结构,阐述文章主题。

4. 例题讲解:选取典型例题,详细讲解答题思路和技巧。

5.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6.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文章的艺术特色,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六、板书设计1. 《阿房宫赋》2. 主要内容:生僻字词解析句子结构分析文章主题阐述艺术特色分析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朗读课文,并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结合课文内容,分析《阿房宫赋》的艺术特色。

2. 答案:课文背诵:略文言文作文: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教师课后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推荐阅读:介绍与《阿房宫赋》相关的历史、文学资料。

课后活动: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了解秦朝历史,增强对课文的理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生僻字词解析2. 文章艺术特色分析3. 历史背景的把握4. 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5. 作业设计一、生僻字词解析《阿房宫赋》中的生僻字词是学生阅读文言文的一大障碍。

2023最新版-《阿房宫赋》教案优秀6篇

2023最新版-《阿房宫赋》教案优秀6篇

《阿房宫赋》教案优秀6篇课文《阿房宫赋》教案篇一一、教材分析语文教学大纲中要求学生“具有初步文学鉴赏能力和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阿房宫赋》为晚唐文赋,赋是中国古代一种重要的文体。

赋讲究铺陈和声韵,而本文不但有华美的语言、和谐的声律,还有深刻的思想内涵,是古文中一篇文质兼美的好文章,在韵文发展史上起到里程碑的作用,在本单元中有极高的欣赏价值。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理解课文善用丰富的想象、对偶、比喻、排比、夸张等修辞方法的特点,并明确它们对突出主题思想的作用。

(2)掌握“一、爱、取、族”等实词的用法,培养朗读、背诵的能力。

2、能力目标学习本文善于从多种角度,具体、生动、细致地描写艺术形象,并在此基础上议论的写作特色。

3、德育目标通过作者对秦亡原因的阐释,了解本文作者借古讽今、讽时刺世的写作目的,认识封建统治者骄奢淫逸、横征暴敛、不顾人民死活、必然导致覆亡的道理。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作者写作本文的背景和目的何在?本文的结构层次是怎样的?2、作者写《阿房宫赋》,是为了总结秦王朝灭亡的历史教训,讽谕朝政。

但为什么写阿房宫被焚,却说“楚人一炬,可怜焦土”,这里作者流露了怎样的思想感情?难点:作者描写阿房宫建筑的宏伟壮丽,仅用了一百多字,却给读者以鲜明的印象。

作者是从哪几个角度来描写阿房宫的建筑的?为什么会有巨大的艺术感染力?四、学情分析高一学生经过上学期的文言文学习,基本上能够阅读一些浅显的文言文,在本文的教学上,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

教师讲解一些文中重要知识点,让学生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并让学生感知文章的语言美,了解赋的特点。

五、教学方法1、研读法2、学案导学:见后面的学案。

3、新授课教学基本环节: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情境导入、展示目标→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反思总结、当堂检测→发导学案、布置预习六、课前准备1、学生准备:预习学案;预习时遇到的问题。

2、老师准备:课前预习学案,了解学生预习情况。

课文《阿房宫赋》教案

课文《阿房宫赋》教案

课文《阿房宫赋》教案课文《阿房宫赋》教案范文(通用10篇)课文《阿房宫赋》教案篇1教学目的1、感受课文丰富瑰丽的想象,形象生动的比喻、大胆奇特的夸张等艺术特点;2、了解秦亡的原因及作者作本赋借古讽今的目的;3、掌握“一”、“爱”、“取”、“族”、“焉”、“而”、“夫”等词的意思。

第一课时一、教学要点:介绍“赋”、作者及写作背景;讲解第一、二节二、教学过程及其步骤1.介绍“赋”这个单元的课题很有意思。

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看“谏太宗十思疏”中的“疏”,这是指上给皇帝的奏章;“滕王阁序”中的“序”,是序言,是介绍一部著作或一篇文章的文字;“师说”的“说”我们多次学过,这是一种议论文体。

以上这些课文的文体在题目中就作了交代。

那么,我们今天要学的《阿房宫赋》的“赋”是什么文体呢?我们先来看看书上86页臧克家写的一篇作品欣赏。

看了这段话后,你获得了哪些有效信息?[明确]“赋”是有诗衍变而成的一种文学体制;赋分为诗人之赋和辞人之赋,辞人之赋徒有华丽的外表,而诗人之赋不但文词优美,而且意义严正;《阿房宫赋》属于诗人之赋。

[幻灯]赋用作文体的名称,最早见于战国后期荀况的《赋篇》,这可以说是由铺陈发展到以赋名篇的肇始。

至于什么是赋呢,我们曾经粗略的提到“赋者,铺也”。

《文心雕龙诠赋》对赋的内容和形貌做了介绍。

它说“赋者,铺也;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也。

”赋的内容是体物写志,是通过摹写事物来达到抒发情志的目的,而在艺术上注重铺陈,语言上使用华美的词藻。

此外,赋很讲究声韵的美。

它借助长短错落的句子、灵活多变的韵脚以及排比、对偶的调式,形成了一种自由而又严谨、流动而又凝滞的文体,既适合于散文式的铺陈事理,又能保存一定的诗意。

学完《阿房宫赋》之后,相信大家就能感受到这种美了。

赋体的发展大致经历了骚赋、汉赋、骈赋、律赋、文赋这样几个阶段。

2.作者至于作者杜牧,大家曾经学过他的《泊秦淮》,注释1里也有,这里我们就不作介绍了。

这里有张幻灯片,大家简单看一下。

全国重点高中名师精编教案_《阿房宫赋》教学参考_f4ad

全国重点高中名师精编教案_《阿房宫赋》教学参考_f4ad

《阿房宫赋》教学参考教学参考0919 1439《阿房宫赋》教学参考●课文鉴赏说明一、写作背景阿房宫是秦始皇在渭南营造的宫殿,始建于秦始皇三十五年(前212),动工不到两年,秦始皇死,秦二世胡亥继续修建,还未完成,即于公元前206年被项羽烧毁。

从此,阿房宫的兴灭就同秦王朝的兴亡联系在一起,成为人们议论的话题。

杜牧也加入到这一传统的议论中来。

本文写于唐敬宗宝历元年(825年),这时的唐王朝已是大厦将倾,摇摇欲坠。

唐敬宗李湛年少即位,好游猎,务声色,大兴土木,不理朝政。

杜牧在《上知己文章启》一文中说:“宝历大起宫室,广声色,故作《阿房宫赋》。

”这是一篇借古讽今的赋体散文。

通过描写阿房宫的兴建及其毁灭,生动形象地总结了秦朝统治者骄奢亡国的历史经验,向唐朝统治者发出了警告,表现出一个封建时代正直的文人忧国忧民、匡世济俗的情怀。

西汉的扬雄在《法言·吾子》中提出了“诗人之赋丽以则,辞人之赋丽以淫”的著名论断。

扬雄认为赋的共同特点是词彩华丽,而在内容上却有着“则”与“淫”的区别。

他把片面追求形式的赋称为“辞人之赋”,其特点是雕绘铺陈的泛滥(淫);把注重社会内容、有讽谏意义的赋称为“诗人之赋”,其特点是符合儒家的诗教原则。

如果按照这个标准来衡量,杜牧这篇赋是典型的“诗人之赋”,它在“丽”的同时,也体现了“则”的精神。

在晚唐,做到这一点也是非常不易的。

晚唐律赋中,不乏咏古伤今之作。

洪迈在《容斋四笔》卷七中指出:“晚唐士人作律赋,多以古事为题,寓悲伤之旨。

”他列举了当时名气很大的赋家黄滔的作品,如《明皇回驾经马嵬坡》,其中有“日惨风悲,到玉颜之死处;花愁露泣,认朱脸之啼痕”等句子。

但这种赋大都是抒发思古之幽情,没有更多的影射社会现实的内容,因而只能名噪一时。

而杜牧这篇《阿房宫赋》之所以能流传千古,正在于它的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完美结合。

二、内容分析第一段,写阿房宫的雄伟壮观。

开篇先用四个三字短句领起,音节紧凑,气势不凡,达到了先声夺人的效果。

《阿房宫赋》教案(精选10篇)

《阿房宫赋》教案(精选10篇)

《阿房宫赋》教案(精选10篇)【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认识封建统治者荒淫侈、鱼肉百姓的罪恶,理解秦王朝自取灭亡的道理。

3、识记和理解“毕、兀、构、缦、霁、杳、逦迤、纷奢、负、庾、举、族、念、哀”等文言词语,了解文中词语用的现象和文言句式。

4、背诵课文,归纳“焉、而、失”等虚词的意义与用法。

能力目标学习文章多用对偶、排比的语言风格,并使之运用于今后的写作之中,增加习作的文采。

德育目标正确对待人生中的成功与进步,绝不骄傲自满,而应始终保持谦虚的态度和具有一定的忧患意识。

【教学重点】1、结合写作背景,梳理文章内容。

2、结合赋体“铺采摛文”的特点,学习文章的语言风格。

【教学难点】1、学习在铺叙基础上引发议论的写作方法。

2、背诵全文。

【教学方法】1、诵读法(通过熟读课文,调动已有的知识储备,加深理解文句疑难,不断培养语感)【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步骤】一、导入:二、解题:杜牧(803~852),字牧之,唐代京兆万年(陕西西安)人,著名诗人、文学家,唐宰相杜佑之孙。

文宗太和二年(828)进士,授弘文馆校书郎。

为人耿介,不屑逢迎。

曾为宣州、扬州等府幕僚。

回京后,历任监察御史,黄、池、睦等州刺史,官终中书舍人。

杜牧年少时即有经邦济世的远大抱负,犹喜论政治、军旅之事,主张固边、削藩,曾注曹操所定《孙子兵法》十三篇,人称其有“王佐之才”。

杜牧的文学创作有多方面的成就,诗、赋、古文都足以名家。

他主张凡为文以意为主,以气为辅,以辞采章句为之兵卫,对作品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有比较正确的理解。

并能吸收、融化前人的长处,以形成自己特殊的风貌。

在诗歌创作上,杜牧与晚唐另一位杰出的诗人李商隐齐名,并称“小李杜”。

他的古体诗受杜甫、韩愈的影响,题材广阔,笔力峭健。

他的近体诗则以文词清丽、情韵跌宕见长。

2、赋体概说赋:在古典文学中,与诗、词、歌并称。

赋是由《诗经》《楚辞》发展而来,前者是赋的渊源,后者是赋的近源。

赋大体上经历了骚赋、汉赋、骈赋、律赋、文赋等几个发展阶段。

杜牧阿房宫赋教案教学设计选编

杜牧阿房宫赋教案教学设计选编

杜牧《阿房宫赋》教案优秀教学设计选编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阿房宫赋》的背景知识,包括作者杜牧、阿房宫的历史等。

1.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掌握文言文的阅读方法和技巧,提高古文阅读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领会杜牧《阿房宫赋》的思想内涵,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民族自豪感。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简介介绍杜牧、《阿房宫赋》的背景知识和历史地位。

2.2 课文解读分析《阿房宫赋》的结构、艺术特色、修辞手法等,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3 重点词句解析讲解文中的重点字词、句子,帮助学生理解文意。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课堂导入通过图片、故事等引发学生对阿房宫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

3.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结合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课文内容。

3.3 合作探究分组讨论课文中的难点、重点问题,分享学习心得。

3.4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讲解和总结,解答疑难问题。

3.5 情感升华引导学生从《阿房宫赋》中汲取思想营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4.2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阅读能力。

4.3 综合评价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进行全面评价。

第五章:教学资源5.1 教材《高中语文》教材中关于《阿房宫赋》的篇章。

5.2 参考资料相关研究杜牧、《阿房宫赋》的论文、专著等。

5.3 网络资源利用互联网查找关于杜牧、《阿房宫赋》的资料,丰富教学内容。

5.4 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投影仪、白板等教学辅助工具。

第六章:教学策略6.1 启发式教学教师通过提问、设疑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阿房宫赋》的深层含义。

6.2 互动式教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教师与学生互动,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6.3 情境教学创设情景,如角色扮演、诗歌朗诵等,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阿房宫赋》的艺术魅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阿房宫赋》教学参考教学参考0326 1027《阿房宫赋》教学参考整体感知第四单元创造形象诗文有别[]阿房宫赋《阿房宫赋》是一篇“文赋”。

“文赋”是“赋”的一类,始于唐代,是唐宋古文运动的结果。

“文赋”是相对骈文而言的用古文写的赋,也是相对俳赋而言的不拘骈偶的赋。

《阿房宫赋》就是文赋的典型代表。

《阿房宫赋》写于唐敬宗宝历元年(825)。

关于写作缘由,杜牧在《上知己文章启》中说:“宝历大起宫室,广声色,故作《阿房宫赋》。

”这篇赋借古讽今,借写阿房宫的兴建和毁灭,阐述天下兴亡的道理。

文章的第一段写阿房宫的建筑风貌。

首先对阿房宫的全貌进行总体性地描述。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

”这四句话用非常简练的语言写出了秦统一天下的气势和阿房宫的建成。

“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交代了阿房宫的占地面积之广和建筑之高,“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

二川溶溶,流入宫墙”写出了阿房宫在地理上依山傍水的宏阔景象。

以上语句勾勒出阿房宫整个建筑群宏伟壮观的气势,接下来,又对阿房宫的局部进行细腻地描绘。

写到了楼阁的密集程度,走廊和屋檐的形状,楼阁之间互相钩连、互相环绕的气势,还写到了像蛟龙一样的长桥,像彩虹一样的复道。

甚至写到人置身其中都会迷失方向,来突出这个庞大的建筑群的错综复杂。

还展开了丰富的想像,写出阿房宫中的歌舞效果。

这一段对阿房宫全局的描写笔法简练,对阿房宫局部的描写细腻周到,充分描绘出阿房宫这一宏伟建筑群的精致豪华、富丽堂皇。

第二段极力渲染阿房宫中奢侈铺张的生活。

又从两个方面来写。

一方面写宫人们的奢靡生活,连用了五个夸张兼比喻句描写她们梳妆打扮以及出行的盛况,妆镜如星,乌发如云,香气如雾,车过如雷,以自然界的星云雷雾作为喻体,可见宫人数量之多,追求靡丽的风气之盛。

然后写她们极力展示自己的娇媚,以等待皇帝的宠幸。

写宫人就是写皇帝,秦始皇灭六国之后,把六国的美女都集中到阿房宫中,满足他一个人的声色欲求,可见秦皇的荒淫生活。

另一方面写秦人对珍宝毫不爱惜,到处丢弃。

仅仅用“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八个字,就描写出秦人奢侈浪费无度的状况。

第一段写宫室建筑也好,第二段写美女珍宝也好,都是为了表现秦始皇的穷奢极欲,为下文论述天下兴亡的道理作铺垫。

第三段将秦始皇和老百姓之间天壤之别的生活状况进行对比,又自然写到暴秦的灭亡。

首先提出“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人人都想过好的生活,人同此心,心同此理。

接着语意一转,再次渲染阿房宫的繁华奢侈。

连续用了六个排比句,极力写阿房宫的柱子、椽子、钉子、瓦缝、栏槛、乐声之多,从细微之处突出阿房宫的豪华气派,这组排比句中的每一句都以老百姓的劳作吃穿作为比较对象。

农夫、织女、谷粒、帛缕、城郭、市井言语,这些人和事物的数量竟然不如阿房宫中微不足道的部件的数量多。

一方面是奢靡的生活,一方面是辛苦的劳作,这种巨大的反差已经预示了秦王朝的危机。

“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这四句话简明扼要地交代了秦王朝的灭亡,和篇首“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的气势构成了鲜明的对比。

最后一段是的议论,阐明了论点:“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对于历史发出无限感慨,“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并且思及未来,“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意在言外,很显然也是在警示唐敬宗“大起宫室,广声色”的危机,提醒他要爱惜民力,不要重蹈秦国灭亡的覆辙。

杜牧的这篇史论性质的赋最终想说明的道理是:“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但是,他并没有用多少篇幅来抽象地说理,而是用相当多的笔墨渲染阿房宫的宫室之华美、生活之奢靡。

对于阿房宫建筑群的描写和美女梳妆的描写可谓不厌其烦,细腻精致。

仿佛复原了秦代阿房宫的生活,非常形象,如在目前。

这些形象化的描写都是有用意的,通过铺张的笔墨写出了秦始皇铺张的生活,把阿房宫写得越穷奢极丽,越能更有力地显示秦王朝灭亡的必然性。

因此,最终的结论水到渠成。

这篇文章文采焕然,使用了很多形象生动的修辞手段,如写阿房宫的占地之广、建筑之高就用了夸张的手法:“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

”描写楼阁之间的钩连环绕的形势用了比喻:“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

”描写桥和复道的形态用诘喻(以反诘句的形式来表现比喻内容的修辞方法):“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描写宫中歌舞的感受使用通感:“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

”描写宫人梳妆和出行盛况的句子既是排比,又是比喻:“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

雷霆乍惊,宫车过也。

”描述六国的宝藏使用互文:“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

”描写秦人弃置珍宝用比喻:“鼎铛玉石,金块珠砾”。

述说秦王奢靡的六个句子既是排比,又是对比:“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

”语言品味一、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

雷霆乍惊,宫车过也;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

这一段话描写阿房宫中宫人梳妆以及出行的盛大场面。

这是一组排比句,气势非凡。

同时,这组排比句中的每一分句又是比喻,喻体在前,本体在后,给人以鲜明的印象;众多喻体又构成了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

明星闪烁,绿云扰扰,渭水涨腻,烟雾蒙蒙,雷声乍起,这些自然界的天象变化给人以新奇惊讶的视听感受,有一种盛大的气势;然后,作为本体的事物出现了,原来是美丽妖娆的宫人们打开了梳妆镜、梳理鬓发、洗去脸上的脂粉、焚香熏衣服、乘坐宫车出行。

排比兼比喻的写法,有力地突出了宫人生活的奢华靡丽。

二、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

这段话写阿房宫的构件之多,又以百姓和他们的生活作为比较对象,每一句话都构成鲜明的对比,一方面是秦始皇和阿房宫的奢侈铺张,另一方面是百姓和他们生存环境的穷困艰难,讽刺之意不言而喻。

同时,这种对比又是不平衡的,阿房宫中的柱子、椽子、钉子、瓦缝、栏槛、乐声比农夫、织女、谷粒、帛缕、城郭、市井言语还要多,阿房宫中构建的数量处于强势,和百姓相关的事物的数量处于劣势,阿房宫越是豪华气派,百姓的生活就越发困苦。

六个排比句铺张开来,气势流畅,对比双方的悬殊更加明显,的讽喻之意也更加突出了。

关于练习一仔细阅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1.第一段是怎样以既简练又夸张的笔法,对阿房宫进行总括性描写的?2.第二段是怎样写阿房宫内的奢靡的?3.第三段中的大段排比是围绕哪两个对立方面展开的?表明两者之间是什么关系?4.最后一段的议论以秦为中心,上下延伸,总结历史教训。

这一段的哪些话是在向当朝统治者敲警钟?设题意图本题让学生掌握是如何运用铺叙手法证明论点的,体会形象描写对说理的重要性。

参考答案1.“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只用十二个字就勾勒出秦灭六国和阿房宫的建成,笔法简练,突兀有力。

“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写出了阿房宫占地之广、建筑之高,是一种夸张的写法。

“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

二川溶溶,流入宫墙”写阿房宫的依山傍水的走势,非常简练。

2.第二段从两个方面来写阿房宫内的奢靡。

一方面写宫人们的华贵生活,另一方面写秦人对珍宝毫不爱惜,到处丢弃。

3.第三段中的大段排比是围绕“秦始皇”和“老百姓”两个对立面展开的。

表明两者之间的矛盾关系:秦始皇穷奢极欲、挥霍无度,老百姓在辛勤劳作。

老百姓的怒气已经积压在心中了,只是不敢说罢了。

4.“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是在向当朝统治者敲警钟。

二铺叙、夸张、渲染是赋体的特征。

就本文而言,把阿房宫写得越穷奢极丽,才能更有力地显示秦王朝崩溃的必然性。

反复诵读本文,结合学过的《赤壁赋》等文章,仔细体会赋体的特征。

设题意图通过诵读,体会赋体在句式、声律、结构方面的特征。

参考答案“赋”这种文体以楚辞为滥觞。

荀况《赋篇》第一次以赋名篇。

“赋”出现于战国后期,到汉代才形成确定的体制。

关于赋的特点,刘勰《文心雕龙·诠赋》说:“赋者,铺也;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也。

”“体物写志”指赋的内容特征,即通过摹写事物来抒发情志,寄托讽喻之意;“铺采摛文”指赋的形式特征,即注重铺叙,词藻华美,浓墨重彩。

另外,赋把散文的章法与诗歌的韵律结合在一起,句式长短错落,声韵和谐,多用排比和对偶。

既适合铺陈事理,又保存了诗意。

赋体的流变大致经历了骚赋、汉赋、骈赋、律赋、文赋等阶段。

骚赋指楚辞体的作品,体制未定,是诗向赋的过渡,如屈原的《离骚》。

汉赋也称古赋,篇幅较长,极尽铺陈排比之能事,多采用主客问答形式,韵散夹杂,喜用典故难字,被视为赋体正宗,如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

骈赋又称俳赋,是东汉抒情小赋在六朝的变体,多为四六言,讲究平仄押韵骈偶用典,辞藻绮丽,体格渐卑,如江淹的《恨赋》《别赋》。

律赋是唐宋时代科举考试所采用的一种试体赋,题目、字数、韵式、平仄都有严格限制。

文赋是在唐宋古文运动的影响下产生的一种散文化的赋体,不刻意追求对偶、声律、辞采、典故,句式参差错落,押韵比较自由,通篇贯穿着散文的气息,重视清新流畅,苏轼的《赤壁赋》是文赋的典型作品。

杜牧《阿房宫赋》是开文赋先声的作品。

赋体“铺采摛文,体物写志”的特点在这篇文章中体现得很鲜明。

文章通过华美的辞采对阿房宫的建筑和宫中的奢靡生活都进行了详尽地铺叙和渲染,文末言志,阐述天下兴亡的道理,并委婉地讽喻唐敬宗,希望他不要让“后人而复哀后人”。

同时,本文和《赤壁赋》,都体现了文赋的典型特征。

文中句式灵活多变,骈散相间,错落有致,气势畅达,末段全为散体,流动着一股清新质朴之风。

三背诵全文,完成下列各题。

设题意图本题意在通过反复诵读培养学生对赋体的语感;设计文言虚词和文言实词活用的习题,是为了让学生掌握这些文言词汇的使用规律,并且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提高文言文阅读的能力。

参考答案1.解释下列各句中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之秦人视之亦不甚惜(代词,它们,指六国的珍宝)燕赵之收藏(结构助词,的)杳不知其所之也(动词,去)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其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代词,他们的,指百姓)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语气副词,应该)且行千里,其谁不知(副词,表示反问,难道)2.指出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的活用情况。

(1)六王毕,四海一(数词活用为动词,成为一体,统一)(2)骊山北构而西折(名词作状语,向西)(3)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名词作状语,乘辇,为“来”的方式)(4)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动词用作名词,“收藏”指收藏的珍宝,“经营”指聚敛的金玉)(5)后人哀之而不鉴之(哀,形容词的为动用法,为……而悲哀;鉴,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鉴)有关资料一、参考译文六国覆灭了,天下统一了,蜀山上的树木被砍光了,阿房宫建成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