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四季同步练习附深度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的四季同步练习
一、基础训练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动弹
■荒诞
■
歹单力
■
淡泊明志
■
肆无忌惮
■
B.缉捕
■慰藉
■
籍贯
■
岌岌可危
■
逢凶化吉
■
C.恪守
■可汗
■
客串
■
溢然长逝
■
攻无不克
■
D.福祉桎梏虫疥炙手可热栉风沐雨
解析:A项中,“动弹”的“弹”是个多音字,在此应读“tan”,和“动”连成词后,读轻声,有较大的迷惑性;“弾力”的“歹单”,读第一声,一般学生是能够掌握的,排除这个选项,难度不大;B项除“慰藉”的“藉”读“jiQ”外, 其余都读“卩”,有一定的难度;C项都读“k$,是符合要求的选项,有难度的词是“可汗”,很多人对这个词理解不足;D项相对难度较大,除“祉”读“zh i”夕卜,其余者读“zhi。
“祉”字不常见,“炙”很多人同“炽”音混同,特别是在这个词中。
答案:C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贋品根深缔固风烛残年山重水复
B. 戏谑草菅人命礼上往来精神涣散
C. 羞赧一愁莫展不可思议心慌意乱
D. 厮杀妍女蚩毕露融会贯通芸芸众生
解析:A项中“根深缔固”的“缔”错误明显,因为我们常将“根”和“蒂”
连起来表达;B项中“礼上往来”的“上”应为“尚”,难度亦不大,可采用因义辨形的方法来完成,“尚”是推崇、注重的意思;C项的错别字在“一愁莫展” 的“愁”字,如若因义辨形的话,很可能出现偏差,关键是没有理解整个同语的意思。
“一筹莫展”是一点计
策也想不出来,一点办法也没有,而非“愁眉不展”;D项容易出现错误的字有:“厮杀”的“厮”很容易写成“撕”,“融会贯通”的“会”容易误为“汇”。
答案:D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国新婚姻法己于2003年10月1日开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它将给我们的生
活带来极大的方便。
(2)拘泥于某种原则或教条,绝不是我们应该奉行的实事求是的做法。
我们
以前在公有制的实现形式问题上自己_______________ 自己,一旦解除,通路将越走
越宽广。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TCL利用“借鸡生蛋”的方式,占据了原来的“施耐德”在
德国的产品市场,通过这个企业并购,避开了欧盟对中国彩电的配额限制,为TCL本土产品打入欧洲市场开辟了新途径。
A.实行禁锢不但/而且B,施行禁锢既/又
C.施行束缚不但/而且
D.实行束缚既/又
解析:“实行”是用行动来实现(纲领、政策、计划等),“施行”是指法令规章等公布后从某时起发生效力,执行;也指按照某种方式或办法去作。
由此可见,(1)只能用“施行”,是法令的执行。
(2)句中备选的是“禁锢”和“束缚”,
“禁锢”也有“束缚”的意思,是指强力限制;“束缚”是指受到约束、限制,使停留在狭窄的范围里,联系上下文,选“束缚”更合适,因为是自己对自己的,用“禁锢”语意较重。
(3)句考查虚词(关联词)的使用,“不但/而且” 是递进关系,“既/又”是并列关系,由句意可知,前后分句之间是明显的递进关系,由德国市场进而扩展到欧洲市场,
用并列关联词“既/又”显然不合适。
答案:C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年轻人岀于功利考虑,急于出专著,而不去深入调查研究,写出几篇有真知灼见
的论文,这种学术研究上的急功近利,对发展学术极为不利。
• • • •
B.政府是维护社会正义的,如果借此而役使群众,为少数人谋私利,或越
■ 俎代庖管些不该管的事情,那就是不务正业乃至擅权乱法。
• • •
C.个人是微乎其微的,但是当他与人民的利益、社会的进步联系在一起时,
• • • •
就价值无穷了。
D.减负的关键在于把握“度”,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一定要减下来,但要防止矫枉过正,走向另一个极端。
• • • •
解析:木题考查的四个成语“急功近利” “越俎代庖” “微乎其微” “矫枉过正” 都是常见的,有利于学生的分析与判断。
“急功近利” “越俎代庖” “矫枉过正” 使用都是准确的,符合文意要求。
“微乎其微”使用错误,“微乎其微”形容非常少或非常小,而本句的句意说的是个人的价值。
这里还有一个比较的问题,用它显然不妥,不如换成“微不足道”更贴切些。
答案:C
5.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滁州西涧
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鹏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这首诗写诗人春游西涧赏景和晚雨野渡所见,诗中有无寄托,寄托何意,历有争论。
有人认为它通篇比兴,有所寄托;有人认为此诗仅仅写西涧景色,毫无寄托。
你的看法是什么?请简要说出理由。
解析:此题牵涉到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等几个方而。
答案:这首诗借景写意,有所寄托。
前两句写诗人独爱幽草,与以鸣声诱人的黄鹏作比,喻仕途世态,寓意明显。
第三、四句写水急舟横的悠闲景象,蕴涵着一种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奈、忧伤的情怀。
二、阅读训练
阅读下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我不敢说生命是什么,我只能说生命像什么。
生命像向东流的一江春水,他从最高处发源,冰雪是他的前身。
他聚集起很多细流洪涛,向下奔注,他曲折的穿过了悬岩削壁,冲倒了层沙积土。
挟卷着滚滚的沙石,快乐勇敢的流走,一路上他享乐着他所遭遇的一切。
有时候他遇到攪岩前阻,他愤激地奔腾了起来,怒吼着,回旋着,前波后浪的起伏催逼,直到他过了,冲倒了这危崖,他才心平气和的一泻千里。
有时候他经过了细细的平沙,斜阳芳草里,看见了夹岸红艳的桃花,他快乐而又羞怯,静静的流着, 低低的吟唱着,轻轻的度过这个段浪漫的行程。
有时候他遇到暴风雨,这激电, 这迅雷,使他心魂惊骇,疾风吹卷起他,大雨击打着他,他暂时浑浊了,扰乱了,而雨过天晴,只加给他很多新生的力量。
有时候他遇到了晚霞和新月,向他照耀,向他投影,清冷中带些幽幽的温暖,这时他只想休憩,只想睡眠,而那股前进的力量,仍催逼他向前走……终于有
一天,他远远的望见了大海,呵! 他己到了行程的终结,这大海,使他屏息,使他低头,她多么辽阔,多么伟大! 多么光明,又多么黑暗!大海庄严的伸岀臂儿来接引他,他一声不响的流入她的怀里。
他消融了,归化了,说不上快乐,也没有悲哀!也许有一天,他再从海上蓬蓬的雨点中升起,飞向西来,再形成一道江流,再冲倒两旁的石壁,再来寻夹岸的桃花。
不过我不敢说来生,也不敢信来生。
生命又像一棵小树,他从地底聚集起很多生力,在冰雪下久伸,在早春润湿的泥土上,勇敢快乐的破壳出来,他也许长在平原上,岩石上,城墙上,只要他抬头看见了天,呵!看见了天!他便伸岀嫩叶来吸收空气,承受日光,在雨中吟唱,在风中跳舞,他也许受着大树的荫遮,也许受着大树的覆压,而他青春生长的力量,终使他穿枝拂叶地挣脱了岀来,在烈日下挺立抬头!他遇着骄奢的春天,他也许开岀满树的繁花,蜂蝶围绕着他飘翔喧闹,小鸟在他枝头欣赏唱歌,他会听见黄莺清吟,杜鹃啼血,也许还听见袅鸟的怪鸣。
他长到最的中年,他伸出他如盖的浓阴,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树下的幽花芳草,他结出累累的果实,来表现大地无尽的甜美与芳馨;秋风起了,将他的叶子,由浓绿吹到绯红,秋阳下他别有一番的庄严灿烂,不是开花的骄傲,也不是结果的快乐,而是成功后的宁静和怡悦!终于有一天,冬天的朔风,把他的黄叶干枝,卷落吹抖,他无力地在空中旋舞,在根下呻吟,大地庄严地伸岀臂儿来接引他,他一声不响地落在她的怀里。
他消融了,归化了,他说不上快乐,也没有悲哀!也许有一天,他再从地下的果仁中,破裂了出来,又长成一棵小树,再穿过丛莽的严遮,再来听黄莺的歌唱,不过我不敢说来生,也不敢信来生。
宇宙是一个大生命,我们是宇宙大气中之一息。
江流入海,叶落归根。
我们是大叶,大生命中之一滴。
在宇宙的大生命中,我们是多么卑微,多么渺小,而一滴一叶的活动生长合成了整个宇宙的运行。
要记住:不是每一道江流都能入海,不流动的便成了死湖,不是每一粒种子都能长成大树,遇不到生长的环境,也会干瘪成长空壳!
生命中不是永远快乐,也不是永远痛苦,快乐和痛苦是相生相成的。
等于水道要经过岸,树木要经过常变的四时。
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
苦痛又何尝不美丽!
6.第二段告诉我们,在生命的历程中,不论是逆境(如遇到攪岩前阻;遇到
暴风雨),还是顺境(如经过细细的平沙,遇到晚霞和新月),都要___________________ 的前进。
(用木段词语回答)
解析:此题考查对文意的概括水平。
本节的中心句是“他聚集起很多细流…… 一路上他享受着他所遭遇的一切”随后便是“逆境”与“顺境”的分别描摹,据此,木题的准确答案为“快乐勇敢”(直接从中心句中摘取)
答案:快乐勇敢
7.填入第三段的空格中最合适的词语是()
A.茂密荫遮
B.茂盛荫庇
C.茂密荫庇
D.茂盛荫遮
解析:此题考查对特定语境中词语的理解与辨析水平。
“茂盛”较“茂密”更显示旺盛的生命活力。
“荫庇”较“荫遮”更能蕴含作者的主观情感,依据文意,紧扣“中年”与“如盖的浓阴”,本题的准确答案为B (更能突出散文中词语的特定情味。
)答案:B
8.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段是以作为描写顺序的。
解析:此题考查对艺术表现手法初步评价的水平。
木节中由“春天”写到“如盖的浓阴的中年”,最后写到“冬天的朔风”,据此,本题的准确答案为:时间。
答案:时间
9.在文中分别找出反问句、对偶句、排比句各一例。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问句: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偶句: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排比句:
解析:此题考查对修辞方法的辨析水平。
答案:第(1)问答案为:痛苦又何尝不美丽?第(2)问答案为:江流入海, 叶落归根。
第(3)问答案为:再形成一道江流,再冲倒两旁的石壁,再来寻夹岸的桃花。
10.第五段的作用是()
A.使文章更严密更全面
B.使文章更生动更形象
C.使文章更通顺更流畅
D.使文章更概括更精练
解析:此题考查对文章思路的把握水平以及对文意的理解水平。
本段是总结段落,“要记住”是标题语。
答案:D
11.文章把生命比作江水和小树,展示了生命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 的过程。
解析:此题考查对全文的理解水平。
此题与第10小题有密切关联,因为第五段是全文文意的精练概扌舌,据此,可直接从第五段中摘取相关词语回答。
答案:流动、生长
12.对本文的写作意图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A.阐述生命的内涵并指出应该如何对待生命
B.解释生命是什么并说明生命的历程是怎样的
C.阐明生命发展过程中快乐与痛苦相辅相成
D.要求人们珍惜并感谢充满了快乐与痛苦的生命
解析:此题考查对文章写作题旨的把握水平。
B项中“解释”与“说明”二词背离了本文的文体;C项只阐述了生命的内涵;D项只指出了应该如何对待生命。
A项概括既全而又准确。
答案: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