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第1节浮力
10.1浮力

• 2.甲、乙、丙、丁四个形状体积都相同而材 料不同的球体,它们在水中静止的情况如图 所示,其中所受浮力最小的是
(A)
A.甲 B.乙 C.丙 D.丁
2018年4月18日
雨衣专享
13
• 如图所示,球从水面下上浮至漂浮在水面
B 上的过程中,判断正确的是 ( )
A.露出水面前,浮力逐渐增大;露出水面后, 浮力继续增大
次拉力大小关系是( C )
A.F1>F2 B.F1=F2 C.F1<F2 D.无法比较
2018年4月18日
雨衣专享
15
本节结束!~~
2018年4月18日
雨衣专享
16
结论: 1、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与物体在 液体中的深度无关。
2、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与物体排开
2018年4月18日液体的体积有关;雨衣专享
10
G=4.4N F=1.6N
F=2.2N
F浮水 F浮酒精
水
酒精
结论:
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2018年4月18日
雨衣专享
11
B.露出水面前,浮力保持不变 C.露出水面前,浮力逐渐减小 D.露出水面前,浮力保持不变;露出水面后,
浮力开始逐渐增大
2018年4月18日
雨衣专享
14
• 用一根细线将一个石块系住,分别浸没在盛 有盐水和水的容器中(盐水的密度大于水的 密度),由于细线拉力的作用,石块静止在 液体中,此时线上拉力分别为F1、F2,则两
F浮 F浮
浮力方向总是竖直向上的
2018年4月18日
雨衣专享
6
上浮的物体受到浮力,那在水中下 沉的物体是否受浮力呢?
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十章 浮力第1节 浮力

连接中考
例1(宿迁中考)在“探究浮力大小与排开液体体积的关系”实验 中,如图A所示,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块所受的重力,然后将物块逐渐 浸入水中。 (3)猜想:D图中,物块浸没后 继续下降,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将___不__变___。
连接中考 例2(2018•朝阳)如图所示是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
看到这里,你肯定对死海的神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你知道 产生这些奇妙现象的原因吗?
2. 经历实验探究过程,知道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1. 知道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都受到浮力;会用 称重法测浮力;知道浮力产生的原因是液体对 物体上、下表面的压力差。
知识点 1 浮 力
海洋中的巨大冰山能漂浮在水上,游船、鸭子能在水中游弋, 孔明灯能够升空,托起冰山、游船、鸭子、孔明灯等的力就是浮 力。 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力,这个力叫做浮力。
人教版 物理 八年级 下册
第十章 浮力 第1节 浮力
“人们在无鱼无草的海水里,竟能自 由畅游,即使是不会游泳的人,也总是浮 在水面上,不用担心会被淹死。”
据游过死海的人说,人跳下死海,身 体会马上浮出水面;如果仰天一躺,就会 像一叶扁舟,顺流漂荡。两手头下一盘,就是一个枕头,人宛如睡 在“凉席”上。有些游客带了书报杂志来,躺在死海上看书,并摄 影留念,这已成为死海一景了。
浮力的大小 等于弹簧测 力计示数的 减小量。
F拉 G
水
浮力的测量——称重法
F浮 F拉
物块在水中保持静 止,受力平衡,即
G=F浮+F拉
F浮
G 物块在水中所受浮力 F浮=G-F拉
浮力是由于液 体对物体向上 和向下的压力 差产生的。
浮力产生的原因
F1
h
八年级物理_第十章_第1节_浮力

在弹簧测力计的下面悬挂一个物块, 测得物重G,再把物块浸入水中,比较前 后两次测力计的读数。 这说明什么问题?
物体的重G
物体在水中的视数 F示
测浮力的方法:
F浮 =G - F示
一、浮力
实验
木块在水中 受到浮力
金属块在水中 也受到浮力
结论:一切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 到液体对物体的向上的力。
一、浮力 (F浮)
浮力是怎样 产生的?
浮力的产生
观察
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对物体向各个方向 的压力。
F向下
F向上
F浮
F 浮
=
F向上
-
F 向下
一、浮力
四个侧面所受压力关系 F合=0 上、下两面所受压力关系
F向下
h
L
∵ p向上> p向下 ,S相同 ∴ F向上> F向下
F浮= F向上-F向下
F向上
浮力是液体对物体向 上和向下的压力的合 力
1.探究浮力与物体浸没后的深度的关系
结论: 浮力大小与物体浸没水中后的深度无关。
二、决定浮力大小的因素
2.探究浮力与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的关系
记录表格 重力G / N 物体浸在液体中 的体积V/ 格 弹簧测力计 示数F/ N 浮力F浮/ N 结论:在同一液体中,物体浸在液体中的的体积 越大,浮力越大。
讨 论、探究:
浮力的大小跟浸在液体中的固体的密度是否有关?
三、巩固练习
例2 质量相同的铁球和铝球,分别挂在两个相
同的弹簧测力计上,将两球同时浸没在水中。
若挂铁球的示数变为F1,挂铝球的示数变为F2, 则( A ) A. F1>F2 C. F1<F2 B. F1=F2 D. 无法比较
把一个塑料球放到水中(如图所 示)它受到的浮力方向是 竖直向上的 _______________, 若将杯子 倾斜放置,它受到的浮力方向 竖直向上 是________________ 。
新人教版物理第10章 浮力 知识点公式归纳

第十章浮力第1节浮力1、定义: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力,叫做浮力。
★2、浮力的方向:竖直向上。
★3、浮力的测量:实验如右图,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体的重力G,将物体悬挂在测力计下,浸没在液体中,记下测力计的示数F示,则浮力的大小:F浮=G物- F示●4、产生原因:如图所示,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其上、下表面受到液体对它的压力不同,并且向上的压力大于向下的压力,这就是浮力产生的原因。
浮力等于液体对物体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
★即:F浮=F向上- F向下第2节阿基米德原理●1、实验: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的关系(如右图)①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小桶所受的重力G0,物体所受的重力G 。
②把物体浸没入液体,读出这时测力计的示数为F,(计算出物体所受的浮力F浮=G-F)并且用小桶收集物体所排开的液体;③测出小桶和物体排开的液体所受的总重力G1,计算出物体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G排=G1-G0。
④比较F浮与G排的大小,得出实验结论。
★2、结论: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
这就是著名的阿基米德原理。
★3、公式:F浮=G排=m排g=ρ液gV排对阿基米德原理及其公式的理解,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浮力的大小由液体密度ρ液和排开液体的体积V排两个因素决定。
而与物体的质量、体积、重力、形状、浸没的深度等均无关。
(2)阿基米德原理对浸没或部分浸在液体中的物体都适用。
●(3)当物体浸没在液体中时,V排=V物。
未浸没时,V排<V物(4)阿基米德原理也适用于气体,其计算公式是:F浮=ρ气gV排第3节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1、物体的浮沉条件:状态F浮与G物V排与V物对实心物体ρ物与ρ液上浮F浮>G物V排=V物ρ物<ρ液下沉F浮<G物ρ物>ρ液悬浮F浮=G物ρ物=ρ液漂浮F浮=G物V排<V物ρ物<ρ液注:1)上浮到漂浮的过程中,浮力大小先不变后变小(当物体开始露出水面时,浮力开始变小),最后浮力等于物体重力(漂浮)。
第十章_第1节《浮力》

课外拓展实验
第十章 第一节 浮 力
做课教师:安思绪
2014 - 4 - 10
引入实验
①测量铝块在空气中的重力G。
②再浸在水中,观察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变化, 并记录F。
[分组实验1]
探究浮力大小是否跟物体的浸没 N 浸没深度
弹簧测力计示数F / N 浮力F浮/ N
较浅--较深--更深
[分组实验2]
探究浮力的大小是否跟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 积有关?
所选液体:
重力G / N
浸在液体中 的 体积 弹簧测力计 示数F/ N 浮力F浮/ N
较小-----------------------较大--- -------------更大
[分组实验3]
探究浮力的大小是否跟液体的密度有关?
液体种类 重力G / N
水
浓盐水
弹簧测力计示数F / N
浮力F浮/ N
实验结论:
物体在液体中所受浮力的大小,跟 它浸在液体中的体积有关,跟液体 的密度有关。浸在液体中的体积越 大、液体的密度越大,浮力就越大。
巩固练习:
3.弹簧测力计下悬挂一个重 物,在空气中称量时的示数 如图10.1-7甲所示,把重物 浸在水中时的示数如图 10.1-7乙所示。重物浸在水 中时所受的浮力是多大?
八年级物理第十章第1节 浮力

浮力是怎样产生的
人能躺在死海里看书,轮船能在海面上航行,都是因为液体对浸入 的物体有浮力作用,那么浮力是怎样产生的呢?
轮船与大鲸鱼所受浮力产生原因示意图:
浮力产生原因的理论分析: P向下 =ρg h上 P向上 =ρg h下
F向下 = P向下 S F向上 = P向上 S
F浮 = F向上 — F向下
课堂练习:
1、漂浮在水面上的球和瓶受到___重____力__浮__力____的作用,其施力物体 分别是__地__球____和___水_____,它们的大小是_相__等_______的。 2、静止在空气中的气球受到___重_____力和_空__气__浮___力的作用,其施力 物分别是__地__球_____和__空__气_____。
铁块 下沉的物体是否也受到浮力作用?
活动1:探究下沉的物体是否也受到浮力作用?
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铁块、细线、烧杯、水
思考: 1、两次称出的重力是否相同? 2、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并浸在液体中 物体,受到哪几个力的作用? 3、它们什么关系?
它们之间关系为:F浮+ F拉= G
称重法测浮力: F浮= G-F拉
2.称重法测浮力:
F浮= G-F拉
例题:
1、轮船、鸭子、木块能浮在水面,这是因为它们受到了水的 _浮__力__, 施力物体是__水___,方向 __竖__直_.向上 2、用弹簧秤在空气中称一物块,测得重为20 N,当把这个物块的一 部分浸在水中时,弹簧秤的示数为16 N,这时物块受到的浮力是 __4___ N.若将物块全部浸没在水中,物块所受浮力为15 N,这时弹簧 秤的示数将变为__5___ N.
F拉(N)
F浮(N)
物体部分
小
浸入液体
第十章浮力章节知识点

第十章浮力第1节浮力1.浮力: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力,这个力叫浮力。
浮力方向总是竖直向上的。
物体在空气中也受到浮力。
浮力的施力物体是液体或气体。
2.浮力产生的原因: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其上、下表面受到液体对它的压力不同,这就是浮力产生的原因。
F浮= F向上—F向下3.物体在液体中所受浮力的大小,跟它浸在液体中的体积有关、跟液体的密度有关。
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越大、液体的密度越大,浮力就越大。
4.秤量法测浮力:F浮=G-F示第2节阿基米德原理1.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
2.阿基米德原理表达式:F浮=G排=ρ液gV排,从中可知:浮力的大小只与液体的密度和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3.计算浮力的方法:(1)秤量法:F浮= G-F示,(2)平衡法: F浮=G物(适合漂浮、悬浮),展开式:ρ液V排g =ρ物V物g。
(3)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 ρ液gV排(4)压力差法:F浮= F向上—F向下第3节物体的浮沉条件1.物体的沉浮条件:(1)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两个力: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上的浮力。
①当F浮<G时,物体下沉,最终沉底;②当F浮>G时,物体上浮,最终漂浮;③当F浮=G时,物体悬浮在液体内,能停留在液体中任意深度的位置。
(2)由于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其排开液体的体积跟物体自身的体积相等,因此,物体的浮沉情况也可以用物体的密度跟液体密度的大小来描述。
①当ρ物 > ρ液时,物体下沉,最终沉底;②当ρ物 < ρ液时,物体上浮,最终漂浮;③当ρ物 = ρ液时,物体悬浮在液体中。
用盐水选种时,就是利用漂浮种子的密度小于盐水的密度而被清除掉,保留下沉的种子。
2.浮力利用(1)轮船:将密度大于水的材料做成空心,使它能排开更多的水,因而增大了浮力,物体就浮在了水面上。
这就是制成轮船的道理。
轮船受到的浮力与自身重力的关系时F浮 = G物。
人教版初中物理第十章第一节《浮力》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认识一切浸在液体中的物体都要受到浮力的作用,浮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的。
2.能认识浮力产生的原因。
3.认识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跟它浸在液体中的体积有关,跟液体的密度有关。
(二)过程与方法1.能通过实验证明一切浸在液体中的物体都要受到浮力的作用,浮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的。
2.会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在液体中所受浮力的大小。
3.经历探究浮力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过程,认识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跟它浸在液体中的体积有关,跟液体的密度有关。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通过实验探究,揭示隐藏在生活中的物理规律,纠正对浮力一些片面的认识。
2.通过参与实验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培养实践能力以及创新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本节内容是在小学自然课和生活经验中已经熟悉的浮起的物体受到浮力,并结合前几节所学知识的基础上综合地应用液体的压强、压力、二力平衡等知识来展开的。
这一节是本章的重点和关键,对浮力的研究和学习阿基米德原理、浮力的利用奠定了基础。
浮力知识对人们的日常生活,生产技术和科学研究有着广泛的现实意义。
它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内容,也是初中生走向社会的必备知识。
对浮力产生的原因的研究,需要综合应用旧知识来解决新问题,因而对理论分析和推理论证能力要求提高了。
但是,初中生侧重于对直观现象进行具体、形象的思维来获得知识,因此这个知识点是本节课的难点。
重点:决定浮力大小的因素。
难点:浮力产生的原因。
三、教学策略首先创设问题情境,用实验手段让学生认识下沉的物体也受浮力。
然后在学生动手实验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对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提出有根据的猜想。
教师安排学生通过讨论并在动手实验的基础上去验证猜想,然后引导学生通过分析、归纳的方法提出物体所受的浮力跟它浸入液体中的体积和液体密度的关系等的假设。
最后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设计和实验操作去检验这一假设。
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教师要促进学生主动地思考并给学生讨论、交流的机会。
人教版八年级第十章第1节浮力 课件 26张PPT

测量
G
F示
F示
F浮
G
F浮=G-F示
原因
物体在液体内部受到的压力: F=pS=ρghS 左、右表面所受压力关系 ∵h右=h左 p向右=p向左 ∴F向右=F向左 前、后表面所受压力关系 ∵h前=h后 p向前=p向后 ∴F向前=F向后
原因
物体在液体内部受到的压力: F=pS=ρghS 上、下表面所受压力关系 ∵h2>h1 p向上>p向下 ∴F向上>F向下 F浮=F向上-F向下
第1节 浮力
认识浮力
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或 气体)对它向上的托力,这个力叫做浮力。
3
浮力
1.浮力: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力。 2.浮力的符号:F浮。 3.“浸在”包括“部分浸入”和“全部浸入(浸没)” 两种情况。 分析下列物体的受力情况:
F浮 F浮
G G
方向
猜想浮力的方向: 竖直向下。
实验结果表明,物体在液体中所受浮力的大小,跟 它浸在液体中的体积有关,跟液体的密度有关。物体浸 在液体中的体积越大,液体的密度越大,浮力就越大。
练习
小结
浮力的 概念
浮力的 测量
决定浮力大 小的因素
练习 课本52页动手动脑物理3,4题
猜想:浮力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 浮力的大小跟浸在液体中的固体的密度有关。
探究 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
人在水中会下沉,但是在死海中却能漂浮于水面。 猜想:浮力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 浮力的大小跟液体的密度有关。
探究 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
实验器材
实验方法 控制变量法。
探究 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
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 受的浮力与物体浸在 液体中体积有关;
第1节 浮力

如图所示,A、B是自由移动的物体,C、D是容器自身
凸起的一部分,现往容器里注入一些水,则下列说法错 1.
误的是( D )
A.A物体一定受到浮力作用
B.B物体一定受到浮力作用
C.容器凸起部分C一定受到浮力作用
D.容器凸起部分D一定受到浮力作用
易错点:混淆液体压强与浮力的影响因素
2. 大 鱼的说法是正确的, 如图所示的大鱼和小鱼的争论中,____ 这是因为两条鱼都浸没在水中,它们受到的浮力大小与 排开液体的体积 有关。你认为____ ________________ 小 鱼受到水的压强大。
总 结
(控制变量法)在探究浮力与液体密度关系时控制物体
排开液体体积相同;在探究浮力与物体排开液体体积 关系时控制液体密度相同。
1 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
关( D )
A.物体的重力
B.物体的体积
C.物体的密度
D.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
2 如图所示,体积相等、形状不同的铅球、铁块和 铝块浸没在水中同一深度处,则( D ) A.铅球受到的浮力大 B.铁块受到的浮力大 C.铝块受到的浮力大 D.三者受到的浮力一样大
1
知识小结
F向上> F向下
1. 称重法测浮力:利用弹簧测力计分别测出物体在 空气中的重力G和浸在液体中的拉力F,则物体受 到的浮力F浮=G-F。 2. 压力差法测浮力:浸在液体中的物体,上表面受 到的压力为F1,下表面受到的压力为F2,则物体 受到的浮力F浮=F2-F1。
2 易错小结
易错点:误认为浸在液体中的物体都受到浮力
第十章 浮力
第1节 浮力
1
课堂讲解
•浮力 •决定浮力大小的因素
人为什么能躺在水面上看书?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物理《第十章-第一节-浮力》教案

教案: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物理《第十章第一节浮力》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人教版初中物理第十章第一节《浮力》。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浮力的概念、阿基米德原理、浮力的计算以及浮力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浮力的概念,知道浮力的大小与物体在液体中排开的液体体积有关。
2. 使学生掌握阿基米德原理,能够运用阿基米德原理计算浮力的大小。
3.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浮力产生的原因,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和运用。
2. 教学重点:浮力的计算方法,浮力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浮力演示器、液体、物体、测量工具。
2. 学具:笔记本、笔、实验报告表格。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讲解浮力现象,如物体在液体中浮起来的原因。
2. 讲解浮力的概念:介绍浮力的定义,解释浮力的大小与物体在液体中排开的液体体积有关。
3. 讲解阿基米德原理:阐述阿基米德原理的内容,说明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在液体中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4. 浮力的计算方法:介绍浮力的计算方法,公式为F浮 = G排 = ρ液gV排。
5. 浮力的应用:讲解浮力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船舶、救生圈等。
6. 例题讲解:运用浮力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物体在液体中的浮力。
7.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浮力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8. 浮力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浮力实验,观察浮力现象,加深对浮力的理解。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第十章第一节浮力1. 浮力的概念: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向上的力,大小等于物体在液体中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2. 阿基米德原理: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在液体中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3. 浮力的计算方法:F浮 = G排= ρ液gV排。
4. 浮力的应用:船舶、救生圈等。
七、作业设计(1)物体A,体积为10cm³,液体密度为1.0×10³kg/m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 浮力
想一想
1.下面几幅图中的物体在竖直方向,处于什么运动 状态?是运动,还是静止? 2.在竖直方向,都受到哪些力?分别是什么力?FFFGGG
一、浮力
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力,这个力叫做浮力
测量铝块浸没水中所受的力
1.测量铝块所受的重力
2.把铝块浸没在水中,看看示数的变化
物体重力 深度 弹簧测力计 示数 浮 力 h1 h2 h3
2、探究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浸没体积的关系 (1)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 (2)分三次逐渐增大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体积,读 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并计算出浮力大小; (3)完成下列表格。
物体重力 浸入的体积 弹簧测力计 示数 浮 力 V1 V2 V3
3、探究浮力的大小与液体密度的关系 (1)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 (2)把物体全部浸没在水中,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 数,并计算出对应的浮力; (3)把物体全部浸没在浓盐水中,读出弹簧测力计 的示数,并计算出对应的浮力; (4)完成下列表格。
物体重力 不同的液体 弹簧测力计 示数 浮 力 水 浓盐水
实验结论:
物体在液体中所受浮力的大小,跟它浸在 体积 有关、跟液体的______ 密度 有关。 液体中的______
大 、液体的密 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体积越___ 大 ,浮力就越大。 度越___
1.水平方向是否受力平衡?
F左1 = F右1 F左2 = F右2
F左1 F左2 F右1 F右2
2.竖直方向是否受力平衡? h1 < h2 p=ρgh p < p
1 2
F1 < F2
F1 < F2
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其上、下表面受到液体 对它的压力不同,这就是浮力产生的原因
二、决定浮力大小的因素
深度
体积
密度
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实验目的:1、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2、经历探究的过程,提高实验能力;
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大烧杯,物体(圆柱状固 体),水,浓盐水等。
实验步骤: 1、探究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浸没深度的关系 (1)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 (2)将物体分别浸没到深度为h1、h2、h3处,读出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并计算出此时浮力的大小; (3)完成下列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