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肉瘤(Osteosarcoma)-课件
骨肉瘤PPT演示课件
对机体功能的影响
疼痛
骨肉瘤患者最常见的症 状之一,随着病情的发
展逐渐加重。
肿胀
由于肿瘤生长和局部炎 症反应,导致患肢出现
肿胀。
运动障碍
肿瘤侵犯关节或骨骼肌 时,可引起关节活动受
限或肌力减弱。
全身症状
晚期患者可出现发热、 贫血、消瘦等全身症状
。
03
骨肉瘤的检查与诊断
影像学检查方法及应用
X线检查:骨肉瘤在X线片上表现为骨 膜深层为最易发部位。当肿瘤发生或 蔓延之骨膜下时,骨膜即被肿瘤由骨 面剥离而产生新生新生骨,骨纹呈日 光放射样。肿瘤与骨干相连接处,新 生骨呈三角状。由肿瘤性成骨细胞、 骨样组织所组成,是起源鱼成骨性间 叶组织以瘤细胞能直接形成骨样组织 或骨质为特征的最常见的原发性恶性 骨肿瘤。
并发症的发生。
心理干预与生活质量提升
心理评估与干预
对患者进行心理评估,了解其心理状况和需求,提供个性 化的心理干预措施,如心理咨询有效的疼痛管理措施,如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减 轻患者的疼痛感受。同时,提供舒适护理,如按摩、音乐 疗法等,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功能锻炼与康复指导
术前评估与准备
充分评估患者的病情和手术风险,制定个性化的手术方案。同时 ,加强术前营养支持和功能锻炼,提高患者的手术耐受力。
术中操作规范
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减少手术感染的风险。合理应用止血带和 输血等措施,控制术中出血。
术后密切观察与处理
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伤口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 并发症,如感染、出血、血栓形成等。
要的病理检查。
随访注意事项
随访过程中应注意观察患者病情 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复发或转 移等情况。同时,加强对患者的 心理关怀和支持,提高患者生活
骨肉瘤讲座课件ppt
手术方式
根据肿瘤的位置和大小, 可以选择截肢、关节离断 、瘤段切除等方式。
术后恢复
手术后需要进行康复训练 ,恢复关节功能和肌肉力 量。
化疗
化疗目的
通过药物杀死或抑制肿瘤细胞生 长,降低复发率。
常用药物
包括甲氨蝶呤、阿霉素、顺铂等。
化疗方案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 化疗方案,一般需要进行多个疗程 。
免疫治疗
免疫治疗利用人体免疫系统的力量来攻击肿瘤细胞。近年来,免疫治疗在骨肉瘤的研究中取得了显著 进展,包括使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CAR-T细胞疗法等。这些方法能够激活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使 其更有效地识别和攻击肿瘤细胞。
新型药物研发与临床试验
新型药物研发
随着对肿瘤细胞生长和扩散机制的深入了解,研究人员正在开发新型药物,旨 在更精确地靶向肿瘤细胞,减少对正常细胞的毒副作用。这些新型药物包括靶 向药物、抗体药物等。
入。
心理支持
关注患者心理健康,提供心理 疏导和支持,帮助患者树立战
胜疾病的信心。
心理支持与康复指导
认知行为疗法
帮助患者调整认知模式 ,减轻焦虑、抑郁等情
绪问题。
支持性心理治疗
为患者提供情感支持和 鼓励,帮助患者树立积
极的生活态度。
康复教育
向患者及家属普及骨肉 瘤康复知识,提高患者 的自我管理和康复能力
诊断
骨肉瘤的诊断需要通过病理学检查和影像学检查进行确诊。病理学检查可以通过 活检获取肿瘤组织进行细胞学和分子生物学分析,影像学检查包括X光、CT、 MRI等,可以观察肿瘤的位置、大小和侵犯范围。
02
骨肉瘤的治疗
手术治疗
01Biblioteka 0203手术目的
骨肉瘤汇报ppt课件
以上各型成分混合存在 ,以骨质形成为主,软 骨组织和纤维组织次之 。
小细胞型骨肉瘤较少见 ,约占骨肉瘤的2%~ 5%。瘤细胞体积小,与 淋巴细胞相似,可呈弥 漫分布或巢状分布,异 型性明显,核分裂象易 见。
肿瘤生长与转移机制
01
02
03
局部浸润和生长
骨肉瘤通常起源于骨膜或 骨骼的间叶组织,通过局 部浸润和生长的方式逐渐 扩大。
手术时机
尽早手术,避免肿瘤进一步发展和 转移。
化疗药物应用及方案优化
化疗目的
杀死肿瘤细胞,缩小肿瘤 体积,提高手术成功率和 患者生存率。
化疗药物选择
根据肿瘤类型和分期,选 择合适的化疗药物,如甲 氨蝶呤、顺铂等。
化疗方案优化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和药物 敏感性,制定个性化的化 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和 减少副作用。
02
骨肉瘤的病理生理
病理分型及特点
成骨细胞型骨肉瘤
软骨母细胞型骨肉 瘤
纤维母细胞型骨肉 瘤
混合型骨肉瘤
小细胞型骨肉瘤
瘤细胞直接形成骨样组 织或骨质,以瘤骨形成 为主。
以瘤软骨形成为主,较 少。
瘤细胞呈梭形,交织排 列,似纤维瘤结构,细 胞间常有胶原纤维,肿 瘤内可见少许不规则的 骨样组织,是由瘤细胞 形成的。
软组织肿块
部分病例肿瘤形成巨大软组织肿块, 密度不均,瘤内不规则钙化和骨化。
CT及MRI表现
CT检查
CT检查可以清楚地显示肿瘤在软组织中的浸润程度,并可发现跳跃病灶。增强扫描可显示肿瘤的血供 情况,对判断预后有一定帮助。
MRI检查
MRI检查具有多参数、多平面成像的优点,可以显示肿瘤在骨髓腔内的浸润范围、与周围软组织的关 系以及有无跳跃病灶等。在T1WI上,肿瘤呈低信号或等信号;在T2WI上,肿瘤呈高信号或稍高信号 。增强扫描可显示肿瘤的强化程度及范围。
骨肉瘤的影像学诊断PPT医学课件
骨膜增生
• ①平行型或葱皮型:前者为单层钙化骨膜, 位于早期病变或肿瘤邻近的骨干。后者为 多层钙化骨膜,位于肿瘤中心部位表面; • ②三角型(Codman三角):肿瘤突破骨皮 质及骨膜处,骨膜呈三角形钙化; • ③放射或垂直状:粗细大小相似的骨膜钙 化,与骨干垂直或呈辐辏状
软组织肿块
• 边界常模糊,其内可有瘤骨,瘤软骨钙化 及出血、坏死、囊变等 • 巨大软组织肿块内可出现出血、坏死或囊 变 ,呈局限膨突,无瘤骨,但周围有瘤骨 包绕
病理
• 大体:肿瘤大体形态和质地取决于软骨、 纤维和骨组织所占的比例,可成粉红色鱼 肉样,或蓝灰色、紫红色; • 镜下:肿瘤的基本成分为肉瘤样间质细胞, 伴有肿瘤性骨样组织形成。传统分为成骨 性、成软骨性和成纤维性。
大体标本
大体标本
影像学表现
• 骨质破坏 ①斑状或大片状:圆或不规则透明区,边界不 清,位于髓腔内瘤区中心部,细胞分化较差, 恶性度较高 ②虫蚀状:米粒大小透明区,边界不清,位于 髓腔内肿瘤边缘部,瘤细胞分化差,恶性度 高 ③筛孔及理骨折少见。
女,35岁,右膝关节疼痛三年余, 继而出现肿物
女,38岁
女,61岁,发现左股部肿物一个多月,伴肿 胀,轻度疼痛,左膝关节活动不便
三、骨膜骨肉瘤
• • • • • 不常见,仅为骨旁骨肉瘤的1/3 10-30岁,男女无差别 长骨骨干。股骨、胫骨 常于股骨远端前侧或内侧 局部肿胀,疼痛,触痛,病史长
瘤骨
• ①象牙质样:密度特高,边界较清或模糊,无骨 结构,位于髓腔或软组织肿块内,肿瘤中心区, 细胞分化较成熟,恶性较低; • ②云絮状或斑片状:密度浅淡,边界不清,亦无 骨结构,位于髓腔或软组织肿块内,瘤边缘部, 细分化差,恶性度高; • ③针状:呈粗细不均,密度较高,垂直状、放射 状或蜷曲交叉状,边界可辨,位于骨皮质,伸向 软组织肿块内,细胞分化较差,恶性度高
《骨肉瘤讲座》ppt课件
骨肉瘤非基本X线征
瘤软骨钙化 病理骨折 胫骨转移
2019/3/26
早期骨肉瘤
骨肉瘤(成骨型)
2019/3/26
骨肉瘤:溶骨型
骨肉瘤:混合型
2019/3/26
(二)动脉造影及DSA
4 1、肿瘤局部血循环增加,约占79.2%。 4 2、新生毛细血管网及瘤血管形成,粗细不一、
呈螺旋状,走行乱,边毛糙。 4 3、瘤内血湖形成,血管末端出现斑片状造影 剂。 4 4、瘤染色见肿瘤密度增高,是平行血管和血 窦显影。 4 5、瘤内动静脉瘘,动脉期见静脉显影。 4 6、瘤内血管中断,破坏或被包埋而僵直。 4 上述征象具备2-3种,即可诊断恶性。但不能反 2019/3/26 映组织学类型。
骨肉瘤病理表现:骨肉瘤截肢标本。 组织切片
示分化不好的瘤骨细胞,瘤骨小梁和血管腔
2019/3/26
三、临床表现
4 (一)发病情况
1、骨肉瘤是我国最常见的 原发恶性骨肿瘤,约占恶性骨肿瘤的44.6%, 是软骨肉瘤3倍,纤维肉瘤7倍。2、男性多于 女性,2.3:1。3、好发年龄15~25岁(占 75%),50岁以上好发于扁骨。4、好发于长骨 (96%),股骨下段和胫骨上段占70%-80%; 扁骨及不规则骨中以髂骨多见。长骨病变中最 好发生于干骺端。 4 (二)病程 骨肉瘤恶性度高,平均病程0.5-1 年。早期就发生肺转移,转移灶有成骨。 2019/3/26
平 片
CT示骨破坏, 软组织肿块
2019/3/26
右髂骨骨肉瘤 平 片 CT
2019/3/26
左股骨骨肉瘤平片及CT表现
平 片
CT示瘤骨、骨膜增生,软组织肿块
2019/3/26
(四)MRI表现
4 1、MRI检查价值
骨肉瘤的影像诊断学习.pptx
临床表现
最常见的原发恶性骨肿瘤好发年龄:15-25岁(75%)长骨干骺端(股、胫骨); 50岁以上好发于扁骨(髂骨)症状: 疼痛、肿胀、运动障碍实验室: (1)碱性磷酸酶(与肿瘤性成骨细胞的活性有关)明显升高;可提示复发 (2)贫血 (3)血清钙、磷无显著变化转移:快、早,常早期(平均4-9月)肺、脑转移
第18页/共23页
四、多灶性骨肉瘤(原发多源性骨肉瘤、骨肉瘤病)
Multifoca生在长骨干骺端,病灶大小常一致,并充满整个干骺端,也可侵犯骨骺、腕骨、跗骨X线表现为多发的棉团样肿瘤骨和斑点状硬化,可一骨多处病灶或多骨受累
第19页/共23页
第7页/共23页
MRI表现
当骨质被肿瘤浸润破坏后信号增高、骨皮质变薄、中断或缺失,破坏区由软组织肿块占居侵犯肌肉,表现为中高混合信号肿块,大的肿块内部可有出血、坏死和液化当侵犯骺板和关节,显示清楚。溶骨型病变在T1WI上呈略低至中信号,在T2WI上呈中等偏高信号成骨性病变在T1和T2上均呈低信号,瘤周水肿在T2上为高信号肿瘤在骨髓内浸润表现为与正常骨髓境界分明的低信号区,有跳跃播散倾向。
第8页/共23页
M,20Y,骨肉瘤
第9页/共23页
分型(一)
从临床上分: 1.原发型 2.继发型按组织成分分: 1.成骨型(50%) 2.成软骨型(25%) 3.成纤维型(25%)病理分类: 1.骨母细胞型 2.软骨母细胞型 3.纤维母细胞型 4.血管扩张型 5.混合型
第16页/共23页
二、骨膜性骨肉瘤Periosteal Osteosarcoma
常累及青少年长骨骨干,常股骨、胫骨骨干表面起源于骨外膜,也叫骨膜肉瘤,肿瘤与骨皮质紧密相连并轻度侵犯骨皮质,向外呈分叶状突向软组织,边界清楚肿瘤位于骨干或干骺端,沿表面生长,表现为紧贴骨皮质的软组织肿块,内有垂直于骨皮质的放射状或毛发状骨针,肿块基底部瘤骨较浓密,相邻的骨皮质有侵蚀
骨肉瘤(osteosarcoma)
概述骨肉瘤(osteosarcoma)又称成骨肉瘤,由肉瘤性成骨细胞及其直接产生的骨样组织、新生骨构成,是原发性恶性骨肿瘤中最常见,恶性程度最高的骨肿瘤。
易发生肺转移。
本病以15-25岁发病者居多。
70%以上的病人发生在股骨远端和胫骨近端、肱骨近端的干骺端。
预后不良。
病理改变骨肉瘤的主要组织成分为肿瘤性成骨细胞、肿瘤性骨样组织和肿瘤骨。
其成分的多寡,随肿瘤性成骨细胞分化程度而异。
分化比较成热者,肿瘤骨多,称为硬化性骨肉瘤,分化比较原始者,肿瘤骨少,称为溶骨性骨肉瘤。
介乎二者之间者,即有不同程度的溶骨性和硬化性骨肉瘤。
在肉眼观察下,骨肉瘤的性质颇不一致,有坚硬如象牙者(硬化性骨肉瘤),有脆软如肉芽易出血、瘤骨极少者(溶骨性骨肉瘤),有生长迅速而血不足,以致部分肿瘤坏死,形成含棕色或血性液体的囊肿者,有生长迅速而血运丰富,肿瘤组织含有极多的扩张血管和血安,以致肿瘤产生搏动和杂音,形成假性动脉瘤者。
显微镜检查,肿瘤组织的成分亦复杂无常。
在硬化性部分的切片中,可以发现不分层,无骨小管系统,排列杂乱、染色颇深的肿瘤骨小梁。
肿瘤骨小粱间隙之中,可能有未被破坏的正常骨质存在,与肿瘤骨对比,更显出肿瘤骨小粱不服从生理力线原则的紊乱现象。
在溶骨性部分的切片中,则可以发现肿瘤骨稀少或不存在,偶尔或有散在的骨样组织,但肿瘤性成骨细胞极多,分化原始,大小不一,胞浆多少不匀,胞膜不清,胞核大,染色深,分裂多。
此外血管丰富,有成窦状者,其管壁系由肿瘤细胞所形成。
上述两种显微镜下的不同组织象,可能存在千同一骨肉瘤中。
此点说明,骨肉瘤一且发生,不论其为硬化性或溶骨性,恶性的程度不可能有绝大差别。
除上述镜下所见外,尚可发现两种比较少见的细胞:一为肿瘤巨细胞,胞核多至3—10个,染色颇深,一为异物巨细胞,散在于肿瘤坏死部分或出血部分的周围。
其形态与骨巨细胞瘤的巨细胞同。
总的说,骨肉瘤的主要成分为肿瘤性成骨细胞,骨样组织和肿瘤骨。
但也可能有一些恶性程度不等的软骨组织小岛,数量小,不能左右骨肉瘤的本质。
骨肿瘤(PPT)
第六节 骨的瘤样改变
骨囊肿 动脉瘤样骨囊肿 骨嗜酸性肉芽肿 骨纤维异样增殖症 关节与腱鞘的瘤样病损和肿瘤
重点和难点
1.骨巨细胞瘤病理类型及其对预后。 2.骨肿瘤诊断及治疗原则。 3.典型良性和恶性肿瘤的X线鉴别诊断
对于肿瘤较少而无 明显症状者可不作治疗。
骨样骨瘤
是一个孤立性, 小圆形或圆形的痛性 病变。
病理:病灶呈圆 形或卵圆形瘤。
临床表现:主要 症状是疼痛。
治疗:一旦明确, 应手术治疗。
骨软骨瘤 osteochondroma
多发生于青少年,可分为单发性和多 发性。
临床表现:可长期无症状,可有疼痛 肿块等。
骨肿瘤
NEOPLASMS OF BONES
第一节 总 论
定义
凡发生在骨内或起源于各种骨组织成分 的肿瘤
分类
良性、恶性、中间性
发病情况
男性比女性稍多。原发性良性比恶性肿 瘤多见。
发病年龄
幼儿 骨囊肿、软骨母细胞瘤 少年 骨肉瘤、骨软骨瘤 成人 骨巨细胞瘤 老年 转移性骨肿瘤
部位
1 股骨下端、胫骨上端(恶性) 2 脊柱、骨盆、肩胛骨(转移性骨肿瘤) 3 膝关节和肘关节以远骨骼(良性)
临床表现
1、疼痛与压痛 2、局部肿块与肿胀 3、功能障碍和压迫症状 4、病理性骨折 晚期恶性骨肿瘤可出现贫血、体重 下降、低热等全身症状。
诊断
骨肿瘤的诊断必须依靠
骨 肿 瘤 MRI 表 现
骨肿瘤ECT
可明确病损范围 可显示骨转移瘤,但
特异性不高,不能单 独作为诊断依据
骨肿瘤DSA检查
可显示肿瘤血供情况, 以利于血管栓塞和注 入化疗药物
骨肉瘤PPT医学课件
间歇大剂量化疗的优点
抗肿瘤药物对癌细胞的作用是按一级动力学原理进行 的,即药物杀死细胞只与药物的浓度有关,与细胞多 少无关。有利于杀死大量肿瘤细胞,有利于根治。
有利于保存骨髓中造血干细胞 有利于保护免疫力 大剂量化疗药物浓度高通过物理作用是药物由细胞外
进入胞内。 化疗药物扩散可到血运差的实体瘤中。 能透过生理屏障。
实验室检查
碱性磷酸酶:
早期,分化较好的骨肉瘤和硬化型骨肉瘤可以正常, 瘤体较大、溶骨性破坏升高明显。大剂量化疗及术后,大 部分病人AKP可以下降。复发或者转移可再度升高。
乳酸脱氢酶:
在骨肉瘤的诊断与预后中的意义较大,通常认为与 肿瘤的活跃程度及预后相关,有较多的临床研究。
病理活检:
确诊骨肉瘤唯一可靠的检查,分为切开和穿刺活检。
骨肉瘤的主要成分是肿瘤性成骨细胞及肿瘤 性骨样组织和肿瘤骨,此外还可有肿瘤性软骨组 织和纤维组织。
因为原始间充质细胞分化不同,按其主要组 织成分和有否血腔形成,组织学分五种类型
三、病理、组织学分类
1. 骨母细胞型:
以异型性骨母细胞为主要成分,瘤骨形 成多,溶骨性病变较少。
2. 软骨母细胞型:
瘤组织中一半以上为软骨肉瘤样结构, 也可见到软骨内化骨过程。但必须具有异形 梭形肿瘤细胞直接形成肿瘤性类骨及肿瘤骨, 这是诊断此型也是区别于软骨肉瘤的重要依 据。
三、病理、组织学分类
3、 纤维母细胞型:
瘤组织一半以上呈纤维肉瘤样结构,不同 于恶性纤维细胞者,可见到少量瘤骨形成。
4、 混合型:
由骨母细胞型与软骨母或纤维母两种成分 的混合。
5、 血管扩张型:
肿瘤由多个较大血腔及间隔内有少量实性 肿瘤组织构成。
四、骨肉瘤的亚型
骨肉瘤PPT课件
• 所有化疗药物在6天内给药 • 进行3个术前循环和6个术后循环 • 化疗后注射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18
化疗注意的事项
• 化疗引起的毒性反应非常普遍,严重者甚至导致死 亡,文献报道并不少见
• 在实施本化疗方案时,应严格按照要求做好化疗前 检查和准备,化疗前1天和化疗中碱化和水化,保 持每日液体量在3000ml左右
26
顺铂(DDP)
• 是铂的络合物,主要用于骨肉瘤和恶性黑色素瘤。一般单 次给药120 mg/m2。
• 副作用:肾脏及听力损害,胃肠道反应和骨髓抑制(一般 先出现白细胞减少,然后血小板减少,最后出现贫血)
• 观察护理:记录尿量液,观察尿液颜色;监测听力;呕吐 次数;定时监测血相
• 这期间,外科治疗到出现肺转移平均时 间为8个月
• 五年生存率小于25%
9
治疗发展史2
• 进入20世纪70年代,Rosen和Jafae的化 疗为骨肉瘤的治疗翻开了新的一页,主 要治疗方法是手术加术后化疗,使五年 无 病 生 存 率 ( diseasefree surviVaI, DFS)高达50%。
24
表阿霉素(EPI)
• 单药用量60-90mg/m2 ,产生心脏毒性的 剂量是阿霉素的2倍,骨髓抑制较轻,白 细胞和血小板下降较少
• 观察护理:查看检验结果,心肌酶的指数、 白细胞和血小板下降数量,血小板低于 0.5×10E9,有出血危险
25
甲氨蝶呤(MTX)
• 是阻断DNA合成,主要经肾脏代谢, 典型毒性为肝脏纤维 化,化疗前需要水化、碱化
23
阿霉素(ADM)
• 主要用于骨肉瘤与软组织肉瘤,副作用为心肌损害,一旦 发生则无解救方法。累计剂量应小于550mg/m2
骨肉瘤 PPT课件
X线征象
▪ 长骨干骺端偏一侧的溶骨或成骨,或两者兼 具阴影,形状不一,模糊不清。
▪ 骨皮质破坏 ▪ 骨膜反应:Codman三角、葱皮样、梳状、
多层状、日光放射状等
骨肉瘤(成骨型)
骨肉瘤(溶骨型)
混合型骨肉瘤
X 线特点
Codman 三角
髓腔内骨破坏 大量瘤性成骨
▪ 2.手术治疗• 保肢术源自⑴手术指征: ①Enneking 分期A 期,对化疗反应好的B 期,主 要神经、血管未受累; ②全身情况及局部软组织条件允许, 可以达到广泛性切除; ③无转移病灶或转移病灶可以治愈; ④患者有强烈的保肢愿望; ⑤经济上能承受高强度的化疗。
⑵手术禁忌证:①肿瘤周围的主要神经血管受侵犯②在根治 手术前或在术前化疗期间发生病理性骨折③肿瘤周围软 组织条件不好④不正确的切开活检,污染周围正常组织或 使切口周围皮肤瘢痕化,弹性差,血运不好。
▪ 胆囊外形大小正常,囊壁光整,无增厚,腔内胆汁透声佳,囊内未见 异常回声。胆总管未见扩张,腔内未见明显异常。
▪ 脾外形大小正常,轮廓光整,脾实质回声均匀细腻。
▪ 胰腺外形大小正常范围,边界整齐清晰,内部呈均匀分布,未见团块 回声,主胰管未见扩张。
▪ 后腹膜超声扫查自腹主动脉起始段向下追踪扫查至左右髂血管分叉处, 双侧肾门区、腹主A、下腔V周围、胰腺周围均未见明显异常回声。
界限清楚 表面无改变 无压痛、轻压痛 无转移、少复发
膨胀性生长 界限清楚 骨皮质完全或变薄 无骨膜反应
分化成熟,近乎正常排列可 紊乱
先有疼痛 生长迅速 疼痛重,夜间重 发热、贫血,晚期有恶液质
不清楚,周围组织有浸润粘连 皮肤发热、静脉扩张 压痛明显 可转移,复发率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比较
• 手术结合辅助化疗-单纯的手术治疗, 骨肉瘤的治愈率已有明显提高。
• 经影像学检查排除远处转移,手术截 肢+化疗
• 约有80%的患者在术后6~12个月发生 肺部转移,这说明骨肉瘤患者在就诊
单剂化疗
• 大剂量MTX7.5 +CF解救疗法可使: 30-40%骨肉瘤患者的肿瘤缩小,5年 以上无瘤生存率约为40%
• 根据肿瘤成分分为骨母细胞型、软骨母细胞型、纤维 母细胞型、纤维组织细胞型、毛细血管扩张型、软骨 细胞型及小细胞型等
• 根据肿瘤细胞分化程度分为高度恶性、中度恶性、低 度恶性三种类型
• 根据病灶分布分为单发型及多发型 • 根据病程分为原发型及继发型。
典型骨肉瘤
• 是最常发生在骨的原发性恶性肿瘤 • 起源于骨内,由产生骨质的间质细
鉴别诊断
• 一般均可经套管穿刺活进、检而确诊。 • 并非所有的骨肉瘤的放射线影像均典
型 • 组织学表现特殊,个别情况下,病理
也难以确诊
分期
• 分期的确定对制定以后的治疗方案有极其重 要的意义
• 具体分期依赖于临床、影像学及病理学检查 确定
• 90%以上的典型骨肉瘤在就诊时即已侵蚀骨 皮质并侵袭软组织,属于间室外的ⅡB期类
• 生长软骨的长期存在可推迟肿瘤入侵 骨髓
症状与体征
• 初期常无典型的症状 • 在数周内,病情进展展,疼痛加剧 • 局部皮肤温度增高 • 邻近关节功能障碍,红肿、浅表静脉网
状怒张 • 骨质溶解,并发病理骨折。 • 局部淋巴结并不增大和增多 • 体重下降和贫血现象,预示肿瘤开始/已
X线检查
• 对骨肉瘤性质判断最准确的影像学方法。 • 肿瘤扩散-破坏骨质-骨膜隆起-穿破
• 人工假体置换 • 同种异体骨移植 • 复合人工关节移植 • 肿瘤骨灭活再植 • 自体骨移植
• 12岁以下的患儿
• 瘤段切除+关节固定术 • 化疗 • 骨延长术、Salz(沙氏)旋转截骨重建
术
肺转移的手术治疗
• 根治切除原发病灶-肺转移病灶可 考虑行手术切除
• 转移病例的化疗问题
• 初次术后<1y肺转移,改用其他化疗药物/方案 • 肺转移发生在>1y,沿用以前的化疗方案/药物
沉积 • 新生骨的结构紊乱,肿瘤骨在宿主骨的
髓腔内扩散,宿主骨的小梁骨或被存留 的组织均包藏在变异的骨组织中,此为 骨肉瘤的诊断标志。
实验室检查
• 早期出现贫血及白细胞升高 • 碱性磷酸酶增高
• 切除肿瘤后,碱性磷酸酶可立即降低 • 复发或转移,碱性磷酸酶再次增高
诊断
• 严格遵循 临床、影像学及病理学三结合 的原则
• 单剂ADM可使: 20~30%患者肿瘤缩小,5年无瘤生 存率也约为40%
联合化疗
• 多药联合化疗较单剂药物化疗更为 有效
• 大剂量 MTX+CF解救合并阿霉素的联合 化疗方案5年生存率达59%
• 顺铂、博来霉素、环磷酸胺和更生霉素也 是常用药物,可提高化疗效果
治疗
是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 • 手术治疗 • 化学治疗 • 放射治疗 • 免疫及其他辅助治疗
手术治疗
• 保肢术 • 截肢术:高位截肢或关节离
断术
截肢术
• 仍是治疗骨肉瘤的重要手段 • 应用于ⅡB期以及Ⅲ期不伴肺外转移的
骨肉瘤 • 一经确诊,应尽快实施。 • 优点
• 最大限度地切除原发病灶 • 手术操作简单 • 术后即可尽快施行其他辅助治疗
• ⅡB期患者,如化疗反应良好,应从严
保肢术手术指征
• 骨骼发育已基本趋于成熟,年龄< 15y
• Enneking外科分期ⅡA期 • 术区组织条件要求:无主要的血管
神经受累、病理性骨折、局部感染 和弥漫性皮肤浸润。 • 能行边缘切除肿瘤 • 保肢重建后,预期功能好于假肢
保肢术手术类型
• 瘤段切除术
结节和分支状影像。 • Codman三角 • 洋葱皮样改变
CT检查
• 了解肿瘤在软组织中扩展的 情况
• 与大血管或重要脏器的关系 • 对关节组织和关节腔的侵犯
诊断--手术--预后
MRI检查
• 检测肿瘤在松质骨和循骨髓腔扩展 情况
• 显示遗漏的肿瘤转移 • 了解肿瘤与其周围软瘤性栓塞所致的静 脉梗阻
• 肿瘤血供和滋养血管分布情况 • 常可见到“血池”现象
骨扫描
• 明确显示骨肉瘤的境界及其扩 展情况
• 发现遗漏的转移或在其他部位 的病灶
肺转移
• 病灶呈圆形,多处分布 • 高密度影,大小不一,密度一致 • 一般并不钙化,偶尔表现为散发的
钙化 • CT显示在X线放射影像呈阴性的
转移灶
病理学检查
骨膜-新生骨/骨样组织 • 关联因素:年龄、肿瘤部位、生长速度、
发展方式及新生骨情况
病变早期
• 骨内局部性的改变,溶骨改变/ 混合性改变/硬化(成骨)影像。
• 骨膜反应,一般均呈薄层或分 层改变,或伴有小的放射样骨 针。
病变发展
• 骨皮质被破坏并多处 穿破
• 软组织内肿瘤性肿块 • 阳光射线影像 • 高度不透过放射线的
骨肉瘤
• 起源
• 于未分化的骨纤维组织 • 在发展过程中可以形成骨组织
及其骨样组织
• 又称为成骨肉瘤
骨肉瘤统计数据
• 占原发性骨肿瘤16.79% , • 占原发性恶性骨肿瘤首位(40.51%)
骨肉瘤的分类
1939年,美国学院外科学会将本病分为髓腔型、骨膜型、 成骨型、溶骨型及毛细血管扩张型5种
• 根据肿瘤的骨内位置分为骨内型、中心型、骨膜型、 骨皮质旁型、骨表面型等
胞生成 • 肿瘤骨较多 • 偶见肿瘤骨稀疏及散发
临床表现
• 年龄与性别 • 好发部位 • 症状与体征
年龄与性别
• 好发于男性,男与女之比为1.5~ 2:1
• 75%病例在10~30岁发病
好发部位
• 在四肢长骨的好发部位为干垢端和骨 干旁
• 最常见为股骨远端和胫骨近端 • 其次为股骨近端,约3/4的骨肉瘤出现在膝或肩 • 再其次为股骨近端,股骨干和骨盆 • 前臂和跗骨不常见
• 大体病理学特征 • 组织病理学特征
大体病理学特征
• 在硬化区则以象牙质样硬固为特征。 • 起源于肿瘤骨的小梁骨结构呈现带状、
束状和厚密的网状。 • 肿瘤组织具有侵袭性 • 当生长软骨仍然存在时,往往不致被肿
瘤穿破
组织病理学特征
• 肿瘤由产生类骨质和骨质的肉瘤组织细 胞组成
• 肿瘤细胞多种 多样 • 可见骨样组织(类骨质)或骨质(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