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本公共课复习提纲
教育学复习提纲
复习提纲第一部分考核知识点第一章绪论1教育学2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4学习教育学的意义与方法5 教育的两条基本规律(教育与人的发展关系、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6 各历史阶段的典型实例、典型人物与代表7 教育学各阶段的基本特征第二章教育的产生和发展1教育的起源2各历史阶段教育的特点3现代教育发展的一般趋势4教育的三种起源论的代表人物与代表作5学校教育产生的历史年代6“六艺”7班级授课制8个人全面发展的内涵9终身教育的含义第三章教育与社会发展1 教育发展的社会制约性与教育的社会功能2 教育的相对独立性表现3 教育优先发展的涵义4 教育公平第四章教育与人的发展1人的身心发展的涵义2影响人的发展因素及其相互关系遗传、环境、教育、人的主观能动性的作用及其相应的决定论的批判3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主导作用4人的身心发展的规律第五章教育制度1教育制度、学校教育制度、教育体制;2学校教育结构3我国现行学制的结构和类型4当代学制的发展趋势5 义务教育6 五四学制和六三学制第六章教育目的1教育目的的涵义、类型2教育目的确立的依据3不同价值取向的教育目的观4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和人的全面发展的涵义5 我国现行的教育方针6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基本内容与精神实质第七章课程1课程及其类型2制约课程的主要因素3我国学校的课程改革4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科书第八章教学工作1 教学的概念2 教学的任务3教学过程的性质与基本规律4 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5 教学原则6教学方法7 教学组织形式8 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9 课的类型与结构第九章德育1德育的涵义2 德育过程及其基本规律3德育的原则和方法4我国德育的内容第十章教师1教师的概念2教师的劳动特点3教师的任务和基本素质4 教师的专业结构5 教师的权利与义务第十一章学生1学生的一般特征2 学生年龄特征的概念3 学生是教育的对象,又是学习的主体4 良好师生关系的特点及其建立途径与方法5 学生的权利与义务第二部分复习思考题1、试述孔子的教育思想基础及基本的教育主张。
教育学复习提纲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2.教育的基本要素(三个)(拓展:教学过程、德育过程的基本要素是什么?)3.教育学的含义4.教学学产生与发展的四个阶段5.传统教育学派和现代教育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著作6.中西方的第一本教育学著作是什么7.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第二章教育与社会发展1.教育对生产力有哪些促进作用?2.教育与生产力发展的不平衡性说明教育具有3.教育对经济政治制度具有什么能动作用?4.教育对文化的影响作用是什么?第三章教育与个体发展1.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四个因素及其作用2.教育要怎样适应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3.为什么教育对个体发展起主导作用第四章教育方针1.教育方针的含义及其特点教育方针是党和国家对教育工作和教育事业的发展所提出的并以法令形式确定下来的,为实现教育目的而规定的指导思想和行为纲领,也是指导教育工作的总方向和总目标。
P511教育方针的方向性 2 教育方针的实践性3教育方针的时代性4教育方针的法令性P51-522.教育目的的功能 1定向功能2调控功能3激励功能4评价功能P54-553.我国的教育方针(2003年党十六大提出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P534.教育方针与教育目的的关系5.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是什么?6.素质教育的特点有哪些?第五章教师1.教师的含义2.教师劳动的特点3.教师应具备什么样的素养(论述题)第六章教育内容——德育2.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有哪些?3.根据知、情、意、行统一发展的规律,教育工作者总结出一条“十六字”成4.德育原则有哪些?5.德育的基本途径与特殊途径分别是什么?第七章课程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2.新课程改革的目标有哪些?4.什么是课程标准?5.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鼓励教师的“三超”活动,即超标(课程标准)、超本(课本)、超时(固定的教学时间)。
《教育学》复习提纲
【教育的发展】一、教育的概念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是传承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
广义定义指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
狭义定义主要针对“学校教育”,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遵循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二、学校教育制度1、学校教育制度在形式上的发展(1)前制度化教育(2)制度化教育(3)非制度化教育思潮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
①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②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了义务教育的年限。
③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
④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
⑤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
⑥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依据教育正规化程度划分的教育形态。
在教育发展史上,教育的形态经历了从非形式化到形式化,再到制度化教育的演变。
三、教育发展过程1、古代教育古代学校教育的特征:阶级性、道统性、专制型、刻板性、教育象征功能占主导地位。
2、文艺复兴后的欧洲教育3、近代教育特点:(1)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2)初等义务教育普遍实施(3)教育的世俗化(4)重视教育立法4、20世纪以后的教育现代教育发展的趋势教育终身化、全民化、民主化、多元化、教育技术现代化【同步练习】名词解释1、教育(广义)答案:从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活动,都具有教育作用。
2、教育(狭义)答案:狭义的教育是指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主要指学校教育。
3、制度化教育答案:制度化教育主要所指的是正规教育,也就是指具有层次结构的、按年龄分级的教育制度。
填空教育制度的发展经历了从前制度化教育,到制度化教育,再到______教育的过程。
答案:非制度化狭义的教育主要是指_______教育。
答案:学校简答1、古代学校教育的特征是什么?参考答案:(1)阶级性;(2)道统性;(3)专制性;(4)刻板性;(5)教育的象征性功能占主导地位。
教育学基础复习提纲全.doc
绪论部分1、名词解释:教育规律。
2、简答题:教育学的研究对彖要点提示:教育学以教育为研究对象,教育是一种有规律的人类活动,教育是一种冇价值取向的价值系统,教育规律与教育实践的辩证关系,因而教育的研究对象即可分别是教育规律、教育价值观念、教育艺术,也可兼及教育规律、教育价值观念、教育艺术及其统一。
3、试述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过程:要点提示:以萌芽阶段、独立形态阶段、发展多样化阶段、理论阶段等四个阶段为主线,主要对各阶段主要代表人物的著作进行分析,并对各个阶段教育学发展的主要特征进行总结。
记住教育学发展过程屮的几个第一或首部。
4、试述教育研究方法的主要分类及其内容。
提示:四大分类,历史法、调查法、实验法及统计法,包括具体内容及注意要点。
第一章1、教'育的质的规定性牢记三句话: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它产生社会生活的需要,而归根到底产生于生产劳动;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它的社会职能,就是传递生产经验和生活经验,促进新生一•代的生长;教育是一种冇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是教育活动与其他社会活动的根本区别,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2、教育的基本要素可以分解为三个名词解释:教育者,教育对彖,中介系统可以出两个简答题:教育的基木要素,教育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4、试述教育的历史发展过程提示:从古代教育、现代教育、未來教育三个角度,具体到各标题内容并作简单阐发。
5、两个名词解释:广义的教育,狭义的教育。
第二章复习提纲第一节人的发展概述知识点“人的发展”的概念,包括广义的和狭义的概念,人的发展的三方而的具体内容。
知识点2:“人的发展”的特点,可作为简答题。
知识点3:“人的发展”的规律,可作为简答题,其中任何一个规律也可作为简答题。
編识点4:“人的发展”的彩响因素,遗传、环境、能动性均可作为一个论述题。
知识点5:可产生一个问答题或论述题:教育如何发挥对的发展的主导作用?第三章复习提纲知识点制约教育发展的社会性因素有哪些?这是一个大的问题,可以从生产力、政治经济制度、文化等方而回答,其屮各个方而都可以作为一个简答题。
教育学复习提纲
1、人文主义、科学主义、科学人文主义教育目的观的基本特征。
2、我国教育目的的实施:有关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讨论;有关科学人文主义的讨论。
五、教师
1、教师的专业化。P164
2、我国教师资格制度、教师聘用制度、教师职务制度
1、教师专业素质与专业发展?
2、《教师法》有关教师权利与义务。
3、教师劳动的特点。
4、理想的师生关系?
1、课程、课程计划、课程标准的概念
2、课程的类型
3、课程研制的主要阶段P198-
1、我国新一轮中小学课程改革的基本目标(如在课程功能、课程结构以及课程管理等方面改革的基本方向。)
2、当前课程改革的现实遭遇。
七28-
3、教学过程的基本矛盾
《公共教育学》复习提纲(2013.06)
识记、理解
应用、分析、综合、评价
一、教育与教育学
1、教育、学校教育、义务教育的概念
2、学校产生的时间与条件
1、学校教育的特点。
2、教育史上著名教育家及其代表作、主要观点。
二、三、教育与人的发展/教育与社会发展
1、影响人发展的基本因素及其作用
2、人身心发展的规律性及其对教育的意义
1、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的作用。
2、教育的政治、经济、文化功能及其表现。
3、教育功能发挥的特点。
4、政治、经济、文化对教育的制约作用及其表现。
四、教育目的
1、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培养目标、教学目标的区别与联系
2、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内涵及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
3、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4、教育目的的个人本位论与社会本位论的基本含义、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
教育学复习提纲
教育学复习提纲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第一讲教育与教育学1、学校教育的概念2、《学记》的重要历史地位及《学记》中“教学相长”、“师道尊严”的基本内涵3、教育起源学说的基本类型4、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教育影响5、夸美纽斯的主要学术著作及其代表性观点6、约翰•杜威的主要教育观点7、卢梭的主要学术著作及其代表性观点8、赫尔巴特的代表性著作及其学术地位9、赞可夫提出的实验教学原则第二讲教育功能1、教育功能的概念2、教育与政治、经济、文化的关系3、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及各因素发挥作用的途径4、个体身心发展的主要特点第三讲教育目的1、教育目的的概念2、我国教育目的制定的主要依据第四讲教育制度1、教育制度的概念2、学制的概念3、我国历史上正式颁布和正式实施的第一个近代学制4、双轨制和单轨制的主要特点,双轨制向单轨制转型的重要历史意义5、我国学制建设的主要趋势第五讲教师与学生1、教师劳动的特点2、教师获得专业发展的基本途径3、合理的“学生观”4、师生关系主要包括哪几方面的关系5、理想师生关系的基本特征6、建构良好师生关系的基本策略第六讲教学1、教学的基本概念2、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3、教学组织形式的基本概念4、班级授课制的概念及优缺点5、我国教学观念的六大转变6、教学方法的基本类型第七讲课程1、课程的基本概念2、课程的类型3、课程标准的概念4、课程实施的基本取向5、2001年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六项具体目标第八讲教育改革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四个学会”2、世界教育改革的基本趋势。
教育学公共课复习大纲2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二、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三、辨析题(每小题7分,共21分。
要求先判断对错,然后作简要分析。
)四、论述题(本题满分16分。
)五.材料分析题(本题满分18分。
阅读材料并回答材料后面的问题。
)教育学公共课复习大纲第一章1.了解教育的概念.教育的要素和基本类型;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广义:教育是有意识地以影响人身心发展为首要和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
●狭义:学校教育是由专门的教育机构所承担,由专门的教职人员所实施,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以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为首要和直接目标的教育活动。
教育的基本类型:一、根据教育目的、职能和形式的不同,教育可分为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二、从教育活动发生的空间来看,可分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三种类型三、根据教育内容,可以分为普通教育、职业教育四、根据受教育者的年龄阶段,可分为学龄教育和成人教育2.掌握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教育学的研究对象界定为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与教育规律。
教育学是一门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
3.了解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
自从人类社会产生,就发生了教育活动。
但研究教育活动,直至形成一门学科,经历了漫长的历史。
教育学的形成和发展,大体经历了萌芽、创立、发展三个阶段。
萌芽:有了教育活动,就有了人们对其的认识。
在原始社会,教育融合在日常生活中。
在古代社会,教育活动日益增多,学校教育不断发展,人们逐渐开始研究教育问题,产生了教育思想。
从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到宋明理学,从西方的古希腊古罗马到中世纪文艺复兴,一些哲学家、思想家开始对教育问题进行了思考和研究,提出了许多教育主张,尚未形成相对独立的学科体系。
儒家教育思想代表著作《论语》《孟子》《礼记》《四书集注》。
儒家思孟学派《学记》是我国古代最早,也是世界最早的、成体系的古代教育专著。
昆体良《雄辩术原理》(《论演说家的培养》)是西方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
《教育学原理》复习提纲内容(2篇)
《教育学原理》复习提纲内容(2篇)《教育学原理》复习提纲(一)一、教育学概述1. 教育学的定义与研究对象教育学的定义: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教育问题及其规律的科学。
研究对象:教育现象、教育问题、教育规律。
2. 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古代教育思想:孔子、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
近代教育学的形成:夸美纽斯《大教学论》、洛克《教育漫话》、卢梭《爱弥儿》。
现代教育学的发展: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
3. 教育学的学科性质教育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涉及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多个领域。
教育学的实践性: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相结合。
二、教育的本质与功能1. 教育的本质教育的定义:广义与狭义的教育。
教育的基本属性:社会性、历史性、阶级性。
2. 教育的功能个体发展功能:促进个体身心发展。
社会发展功能: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
教育功能的实现机制:教育制度、教育政策、教育实践。
三、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1. 教育目的的概念与意义教育目的的定义:国家对教育所要培养的人才的总的要求。
教育目的的意义:指导教育实践、评价教育效果。
2. 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社会本位论:强调教育为社会服务。
个人本位论:强调教育为个体发展服务。
教育无目的论:杜威的观点,强调教育过程本身的价值。
3. 我国的教育目的历史演变:从“德智体全面发展”到“素质教育”。
当前教育目的: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四、教育制度1. 教育制度的定义与类型教育制度的定义:一个国家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体系及其管理规则的总和。
教育制度的类型:学校教育制度、教育行政制度、教育考试制度。
2. 我国现行教育制度学制结构: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
教育体制改革:改革开放以来的教育改革与发展。
3. 教育制度的影响因素政治经济制度:国家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制度的制约。
文化传统:文化传统对教育制度的影响。
人的身心发展规律:教育制度必须符合人的身心发展规律。
教育学原理复习提纲
教育学原理复习提纲一、教育学的概念和对象1.教育学的定义和特征-教育学的定义-教育学的特征及其意义2.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二、教育学的发展历程1.古代教育思想与教育学的雏形-古代教育思想的特点-古代教育思想对教育学的发展影响2.近代教育学的兴起-洛克、康德等教育思想家的贡献-近代教育学的基本观点与方法3.现代教育学的发展-教育学的学科体系建立-现代教育学的研究领域和方法三、教育学的基本问题1.教育学的目标-教育的目标与任务-教育学的目标和任务2.教育学的任务-教育学的科学性与实践性-教育学的基本任务和研究内容3.教育学的价值取向-教育学的价值观和人文精神-教育学的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关系四、教育学的基本范式和理论体系1.传统的范式和理论体系-教育的本质和教育方法论-教育学的目标取向和课程论2.现代的范式和理论体系-社会构建主义-教育的生态系统视角-教育的后现代取向五、教育学的主要分支学科及其研究内容1.教育社会学-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教育社会学的主要理论2.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教育心理学的主要理论和方法3.教育方法学-教育方法学的研究内容和基本原则-教育方法学的研究方法4.教育管理学-教育管理学的研究内容和方法-教育管理学的组织结构理论和管理方法六、教育的基本原则和方法1.教育的基本原则-个别差异原则-因材施教原则-适度原则-兴趣原则2.教育的基本方法-指导教学法-合作学习法-体验式教学法-问题解决教学法七、教育学的实践和研究方法1.教育实践的基本形式和方法-教育实践的基本形式-教育实践的主要方法2.教育研究方法-定量研究方法-定性研究方法-混合研究方法3.教育评价方法-教育评价的概念和意义-教育评价的主要方法八、教育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1.教育学与心理学的关系-教育学与发展心理学-教育学与认知心理学2.教育学与社会学的关系-教育学与教育社会学-教育学与社会心理学3.教育学与管理学的关系-教育学与教育管理学-教育学与组织管理学九、教育学的发展趋势和挑战1.教育学的发展趋势-教育学的跨学科研究-教育学的国际化发展2.教育学面临的挑战-教育变革与教育学的创新-教育学的社会责任与价值观的传递。
《教育学原理》复习提纲内容(一)
《教育学原理》复习提纲内容(一)一、教育学的基本概念与学科性质1. 教育的定义(1)广义教育:指一切有意识地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
(2)狭义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方向发展的活动。
2. 教育的构成要素(1)教育者:具备一定教育素养,从事教育活动的人。
(2)受教育者:接受教育的人,包括在校的学生、参加继续教育的成年人等。
(3)教育影响:教育活动中教育者作用于受教育者的全部信息,包括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手段和教育组织形式等。
3. 教育的学科性质(1)教育学是一门社会科学,研究教育现象与社会现象之间的关系。
(2)教育学是一门人文科学,关注人的全面发展、价值观的培养和人文素养的提高。
(3)教育学是一门应用科学,旨在解决教育实践中的问题,为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二、教育的历史发展1. 古代教育(1)中国:儒家、道家、法家等教育思想。
(2)西方:古希腊、古罗马、中世纪等教育制度与思想。
2. 近代教育(1)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教育。
(2)启蒙运动时期:理性主义教育。
(3)产业革命时期:功利主义教育。
3. 现代教育(1)20世纪初:新教育运动、进步教育运动。
(2)二战后:教育民主化、终身教育、全民教育。
(3)当代:素质教育、创新教育、教育信息化。
三、教育目的与功能1. 教育目的(1)个人本位的教育目的:强调个人潜能的发挥,促进个体全面发展。
(2)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强调教育为社会服务,培养合格的公民。
2. 教育功能(1)个体功能:促进个体身心发展,提高个体素质。
(2)社会功能:传承文化、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促进民主进程等。
四、教育制度与教育政策1. 教育制度(1)学校教育制度:学前教育、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等。
(2)教育管理体制:中央集权制、地方分权制、学校自治制等。
2. 教育政策(1)教育公平政策:保障公民受教育的权利,促进教育公平。
教育学最全复习提纲
复习(识记、理解、应用)第一讲教育与教育学教育教育学的概念教育的构成(基本要素)及其相互关系。
教育产生的主要原因和条件。
教育的历史发展过程。
独立形态教育学创立的主要标志是什么?著名教育家的思想及其代表作。
对“现代教育”和“传统教育”的基本认识与评价。
第二讲人、社会、教育教育的基本着眼点是什么?为什么?教育的两个基本规律。
影响人的发展的基本要素及其各自的作用。
对环境因素的基本理解。
教育的社会功能的含义及其特点。
为什么说教育是劳动者再生产的基本手段。
理解社会生产力、文化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对教育的人的制约性的理解和认识。
第三讲教育目的什么是教育目的?教育目的具有哪些功能。
教育目的的个人本位论、社会本位论的价值取向是什么?理解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观点。
当前我国教育目的的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教材P142-143)什么是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基本特征是什么?第四讲教师怎样全面认识教育的劳动特点及其价值?如何理解教师的社会地位(专业地位、经济地位、政治地位、职业声望)你认为新时代教师应具备哪些基本素质?(教师的职业态度和教师的信念、高尚的师德修养、良好的职业形象、多元的知识结构、多向的教育交往、完善的能力结构、健康的心理素质)什么是教师专业化?学校教育中,良好的师生关系应该具备哪些基本的特征?应该如何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第五讲课程课程的基本类型有哪些?理解课程设置在结构上应该如何体现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如何理解隐性课程的内涵与意义。
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目标是什么?第六讲教育理论与实践教学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及其作用。
什么是教学观?现代教学观的发展趋势是什么?教学过程的基本矛盾是什么?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原则有哪些?我国中小学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有哪些?选择教学方法的主要依据是什么?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有哪些?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上好一堂课所要遵循的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是什么?如何进行教学设计?教学评价的基本类型有哪些。
专升本《教育学》复习大纲
专升本《教育学》复习大纲《教育学》复习大纲第一章绪论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教育学是一门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社会科学。
1、教育现象是指一切培养人的活动的外在形态和表面特征,可分为教育社会现象和教育认识现象。
2、教育规律是指教育内部诸要素之间、教育与其他事物之间所有的内在的必然联系,它的两大基本规律是:教育与社会发展相互制约的规律;教育与人的发展相互制约的规律。
二、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一)萌芽阶段1、孔子的《论语》:“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思结合”“温故而知新”“因材施教”2、《学记》: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教育理论专著,比西方最早的教育论著古罗马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教育》还要早300多年,“不陵节而施”“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长善救失”“教学相长”等均是其著名的教育思想。
3、韩愈的《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4、古希腊“三杰”:苏格拉底的产婆术;柏拉图的《理想国》,提出了重要的“国家化教育思想”;亚里士多德提出“教育遵循自然原则”“和谐教育”“文雅教育”等教育思想。
(二)独立形态教育学阶段:1、1632年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发表了《大教学论》,提出了“泛智主义”“直观性原则”“班级授课制”等教育思想,被看作是独立形态教育学的萌芽。
2、17世纪英国教育家洛克的《教育漫话》。
3、18世纪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林哈德与葛笃德》。
4、18世纪法国教育家卢梭《爱弥儿》提出“自然主义”教育思想。
5、19世纪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是教育学独立形态的标志。
试图在伦理学的基础上建立教育的目的论,在心理学基础上建立教育的方法论,提出“教学的教育性原则”“教学过程的阶段性”等教育思想,被称为传统教育派的代表人物。
6、19世纪德国教育家第斯多德《德国教师教育指南》“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给学生真理,一个好的教师教会学生发现真理。
”7、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教育家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提出“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活动课程论”等教育主张,社会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不同,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关系不同,教育也就具有不同的性质和特点、内容和形式,呈现出教育的历史性。
小学教育学(公共课)复习提纲
小学教育学复习提纲绪论第一节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一、教育学的发展历程概述1、识记教育学的概念2、识记教育学发展历程中著名的代表人物和代表作及其主要观点第一章教育1、识记和理解:生物起源说、心理起源说、劳动起源说的代表人物、主要观点。
2、识记和理解“以社会形态来划分的教育的各发展阶段”(P16-18)的特点.3、识记和理解“教育”、“学校教育”的概念。
4、识记和理解“小学教育在实施义务教育中的基础地位”。
5、识记和理解“小学教育的基本特征”。
第二章学校1、识记和理解“学校”、“学制”、“学校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的概念。
学校:是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场所,是社会生活中最常见、最普遍的一种组织形式。
学制: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它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学习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学校文化:是指由学校成员在教育、教学、科研、组织和生活的长期活动与发展演变过程中共同创造的,对外具有个性的精神和物质共同体,如教育和管理观念、历史传统、行为规范、人际关系、风俗习惯、教育环境和制度以及由此而体现出来的学校校风和学校精神。
制度文化:学校中的传统、仪式和规章,一般统称为学校制度文化。
学校制度文化是作为一种外部约束力对学校成员施加影响的。
因为它的意义不仅仅是约束人的行为,而是通过学校成员对这些规章制度、行为标准、管理体系的认可和遵循,来形成他们基本一致的观念意识和行为规范。
2、识记和理解“现代学制的三种类型——双轨学制、单轨学制和分支学制”。
单轨学制:美国单轨学制自下而上的结构是:小学、中学、而后可以升入大学。
其特点是一个系列、多种分段,即六三三、八四、六六、四四四等多种分段。
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之间衔接起来,使得任何一个受教育者都可以由小学、中学直到大学。
分支学制:苏联型学制前段(小学、初中阶段)是单轨,后段分叉,也就是基础教育阶段实行的是公共义务教育,中等教育阶段实行教育分流,一支是学术教育,一支是职业教育3、识记和理解“现代学制变革的主旋律”。
教育学(本)公共课复习提纲
实用文档教育学〔本〕复习大纲试题类型:单项选择〔共10小题共20分〕;填空〔共6小题共10分〕名词解释〔共5小题共20分〕;简答题〔共4小题共28分〕论述题〔共2小题共22分〕第一章教育学概述1、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2、教育学研究的任务:揭示教育规律3、教育学:教育学是以教育事实为根底,以教育价值观引导下形成的教育问题为对象,探索和揭示教育活动规律性联系,并效劳于教育实践的一门学问。
4、教育问题:是人们在对客观的教育现象的感知、认识的根底上,发现具有积极意义而需要引起重视,更好利用的现象,或者人们发现需要改善的不良现象。
5、教育规律:是指教育现象与其他社会现象及教育现象内部各个要素之间本质的、必然的和内在的联系或关系。
6、教育学开展历史过程中的代表人物及著作的主要思想和历史地位〔一〕教育学的萌芽阶段1.中国萌芽阶段的教育思想: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出现了世界上第一部教育文献【学记】。
……填空题2.西方萌芽阶段的教育思想:苏格拉底把教育分为挖苦、定义、助产三阶段,称为产婆术〔引导学生自己进行思索,自己得出结论,为启发式教学奠定了根底〕。
……填空题柏拉图,教育思想集中表达在其代表作【理想国】中;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其教育思想主要表达在她的著作【政治学】中;最早提出“教育要适应儿童的年龄特征,进行和谐开展〞。
古罗马的昆体良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个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教育家,他的【雄辩术原理】是西方第一本教育专著。
(二)教育学的建立阶段1.教育学学科的建立〔1〕夸美纽斯:a.1632年出版的【大教学论】是教育学形成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b.在此书中提出了“泛智教育〞的思想,探讨“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艺术〞。
c.在【大教学论】中对班级组织进行详细论述,奠定了班级组织的理论根底。
(2)卢梭:【爱弥儿】,主张自然主义教育,认为让儿童顺其自然的开展是最好的教育。
〔3〕康德:1776年,在大学哲学课中开讲教育学,他是将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在大学里讲授的第一人。
《教育学》提纲以及复习要点整理
《教育学》授课提纲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第一节教育的发展一、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
二、教育的构成要素:1.教育者2.受教育者3.教育影响三、现代教育制度发展趋势: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5.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6.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第二节永恒的教育一、教育的产生:劳动起源说(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后)二、教育的发展:(一)原始社会的教育(二)古代社会教育(三)现代教育特征:终身化;全民化;民主化;多元化;现代化。
第三节教育学的发展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
二、教育学的基本问题(一)社会--教育--人(教育同社会发展的关系,教育同人发展的关系)(二)教育的基本问题与教育观:教育的基本问题是教育观的核心四、教育学学科的发展历程一、教育学的孕育(17世纪以前)《学记》--世界教育史上最早、内容最丰富的教育专著《论语》--孔子(弟子)二、形成独立学科阶段:萌牙:1632年,(捷克)夸美纽斯《大教学论》建立:1806年,(德国)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杜威:《民本主义与教育》三、科学化的发展阶段四、教育学的基本问题(一)社会--教育--人教育同社会发展的关系,教育同人发展的关系(二)教育的基本问题与教育观教育的基本问题是教育观的核心(三)防止几种倾向教育万能倾向;功利主义倾向;技术主义倾向。
第二章教育与社会的发展第一节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一、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性质:1.教育的领导权;2.受教育权;3.教育目的。
4.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二、教育对政治制度的影响:1.培养所需人才;2.制造舆论;3.促进民主:第二节教育与生产力一、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1.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2.制约教育结构的变化;3.制约教育内容和手段。
教育学原理复习提纲(3篇)
教育学原理复习提纲(3篇)教育学原理复习提纲(第一篇)一、教育学的基本概念1. 教育的定义教育的概念:广义与狭义教育的本质: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的功能:个体发展功能与社会发展功能2. 教育学的性质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教育活动及其规律教育学的学科地位: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的结合教育学的研究方法:思辨方法、实证方法、历史方法等3. 教育学的发展历程古代教育思想:孔子、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近代教育学的发展:夸美纽斯、洛克、卢梭、裴斯泰洛齐现代教育学的发展:杜威、赫尔巴特、布鲁纳二、教育目的与教育制度1. 教育目的教育目的的概念与意义教育目的的层次:国家教育目的、学校培养目标、课程教学目标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个人本位论与社会本位论2. 教育制度教育制度的概念与构成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类型:单轨制、双轨制、分支制我国现行教育制度的特点与发展趋势3. 教育政策与法规教育政策的概念与作用教育法规的种类与特点教育政策与法规的关系三、课程与教学1. 课程课程的概念与类型:学科课程、活动课程、综合课程课程编制的基本环节: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课程的综合化、个性化、国际化2. 教学教学的概念与本质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结合、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教学原则与方法: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巩固性原则、因材施教原则等3. 教学评价教学评价的概念与功能教学评价的类型: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教学评价的方法与技术:量化评价与质性评价四、教师与学生1. 教师教师的角色与职责教师的素质要求:专业知识、教育能力、职业道德教师的专业发展:职前培养、在职培训、终身学习2. 学生学生的本质属性:主体性、发展性、差异性学生的权利与义务学生的发展规律与教育对策3. 师生关系师生关系的类型:权威型、民主型、放任型良好师生关系的构建:相互尊重、平等对话、合作共进五、教育与社会发展1. 教育与社会经济教育的经济功能:劳动力再生产、科学知识再生产、创造新的科学知识经济发展对教育的影响:教育投资、教育结构、教育内容2. 教育与社会政治教育的政治功能:培养政治人才、传播政治文化、促进政治民主化政治对教育的影响:教育政策、教育制度、教育内容3. 教育与社会文化教育的文化功能:文化传承、文化选择、文化创新文化对教育的影响:教育观念、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学原理复习提纲(第二篇)一、教育心理学基础1. 教育心理学概述教育心理学的定义与研究对象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程:早期探索、科学化阶段、多元化发展阶段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实验法、观察法、调查法、案例法2. 学生的心理发展心理发展的概念与特点认知发展: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情感与个性发展: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3. 学习理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经典条件反射、操作性条件反射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布鲁纳的认知结构理论、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维果茨基的社会建构主义、皮亚杰的个人建构主义二、教学设计与实施1. 教学设计教学设计的概念与意义教学设计的步骤:分析教学目标、选择教学策略、设计教学活动、评价教学效果教学设计的模式:系统化教学设计、ADDIE模型2. 教学策略直接教学策略:讲授法、演示法、练习法间接教学策略:探究法、讨论法、合作学习教学策略的选择与应用:根据教学目标、学生特点、教学内容选择3. 教学媒体与技术教学媒体的概念与分类:传统媒体、现代媒体教学媒体的选择与应用:媒体选择的原则、媒体使用的技巧教育技术的应用: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虚拟现实教学三、课堂管理与评价1. 课堂管理课堂管理的概念与功能课堂管理的基本策略:预防性管理、支持性管理、矫正性管理课堂纪律的维护:建立规则、有效沟通、及时反馈2. 学生评价学生评价的概念与目的学生评价的类型:学业评价、综合素质评价学生评价的方法:纸笔测验、表现性评价、档案袋评价3. 教学反思教学反思的概念与意义教学反思的内容: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效果教学反思的方法:日志反思、同伴互助、行动研究四、教育研究方法1. 教育研究概述教育研究的概念与特点教育研究的类型: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研究教育研究的基本步骤:选题、文献综述、研究设计、数据收集与分析、撰写研究报告2. 定量研究方法定量研究的特点与适用范围常用的定量研究方法:实验法、调查法、相关法数据分析技术:描述性统计、推论性统计3. 质性研究方法质性研究的特点与适用范围常用的质性研究方法:访谈法、观察法、案例研究资料分析方法:内容分析、主题分析、叙事分析五、教育伦理与法律1. 教育伦理教育伦理的概念与原则:公正、尊重、责任教师职业道德: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教育伦理的实践:处理师生关系、家校关系、同事关系2. 教育法律教育法律的概念与体系:宪法、教育法、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教育法律关系:主体、客体、内容教育法律责任:行政责任、民事责任、刑事责任3. 教育法律问题学生权利保护:受教育权、人身权、隐私权教师权利与义务:教育教学权、学术研究权、管理学生权教育法律纠纷的解决:协商、调解、仲裁、诉讼教育学原理复习提纲(第三篇)一、教育哲学基础1. 教育哲学概述教育哲学的定义与研究对象教育哲学的历史发展:古代教育哲学、近代教育哲学、现代教育哲学教育哲学的基本问题:教育的本质、教育的目的、教育的价值2. 教育的价值论价值论的基本概念:价值、价值观、价值判断教育价值的基本类型: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教育价值的选择与实现:价值冲突、价值整合、价值实现途径3. 教育的认识论认识论的基本概念:认识、知识、真理教育认识的基本过程:感知、理解、应用、评价教育认识的多元视角:理性主义、经验主义、建构主义二、教育社会学基础1. 教育社会学概述教育社会学的定义与研究对象教育社会学的历史发展:早期探索、制度化阶段、多元化发展阶段教育社会学的基本理论:功能主义、冲突理论、互动理论2. 教育与社会结构社会结构的基本概念:社会阶层、社会群体、社会制度教育与社会分层的互动:教育的社会选拔功能、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教育与社会群体的关系:家庭、学校、社区3. 教育与社会变迁社会变迁的基本概念:社会变迁、社会现代化、社会转型教育在社会变迁中的作用:文化传承、社会整合、创新驱动教育适应社会变迁的策略:教育改革、教育创新、教育国际化三、教育文化学基础1. 教育文化学概述教育文化学的定义与研究对象教育文化学的历史发展:文化教育学的兴起、文化人类学的介入、多元文化教育的发展教育文化学的基本理论:文化传递理论、文化适应理论、文化创新理论2. 教育与文化传承文化传承的基本概念:文化、文化传承、文化变迁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文化的选择、文化的传递、文化的创新文化传承的教育策略:课程开发、教学设计、教育活动3. 教育与文化适应文化适应的基本概念:文化适应、文化冲突、文化融合教育在文化适应中的作用:跨文化教育、多元文化教育、全球化教育文化适应的教育策略:文化敏感性培养、跨文化沟通能力提升、多元文化课程开发四、教育管理学基础1. 教育管理学概述教育管理学的定义与研究对象教育管理学的历史发展:古典管理理论、行为科学理论、现代管理理论教育管理学的基本理论:系统理论、权变理论、领导理论2. 教育组织与管理教育组织的基本概念:组织结构、组织文化、组织效能教育管理的基本职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教育管理的模式:科层制管理、民主管理、绩效管理3. 教育政策与决策教育政策的基本概念:政策、教育政策、政策过程教育决策的基本过程:问题识别、方案设计、方案选择、方案实施教育政策与决策的影响因素:政治、经济、文化、技术五、教育未来与发展1. 教育未来学概述教育未来学的定义与研究对象教育未来学的历史发展:早期预测、系统化研究、多元化探索教育未来学的基本理论:趋势预测、情景分析、德尔菲法2. 未来教育的发展趋势教育技术的革新: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大数据教育模式的变革:个性化学习、终身学习、泛在学习教育内容的更新:跨学科课程、核心素养、全球视野3. 教育发展的挑战与对策教育公平的挑战:城乡差距、阶层差距、性别差距教育质量的挑战:应试教育、教育资源、教师素质教育创新的对策:政策支持、制度改革、国际合作。
教育学(本)公共课复习提纲
第一章教育学概述1.教育现象2.教育科学3.教育学的萌芽阶段4.教育学的形成阶段5.教育学的成熟阶段6.为什么学习教育学7.怎样学习教育学第二章教育的产生和发展1.生物起源论2.心理起源论3.原始状态的教育4.古代农业社会的教育5.近现代工业社会的教育6.现代信息社会的教育发展趋势第三章教育的本质1.生产力说2.教育的质的特性及表现3.教育的定义第四章教育与社会和人的发展1.教育万能论2.人力资本论3.社会对教育的影响4.教育的社会功能5.教育的文化功能6.教育诸社会功能的特点7.“最近发展区”理论8.“一般发展”理论9.遗传对人的身心发展的影响10.教育促进个体个性化的功能11.教育的个体谋生和享用功能第五章教育目的1.教育目的的概念和意义2.教育目的的基本类型3.教育目的的社会本位论4.教育无目的论5.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6.义务教育阶段素质教育的特征第六章教育制度1.教育制度的特点2.现代教育制度的类型3.终身教育第七章教师与学生1.教师职业2.教师职业劳动的特点3.教师的专业发展4.教师聘任制的形式5.学生的本质特点6.正确理解学生的发展7.师生关系在教育中的意义8.师生关系的类型9.良好师生关系建构的基本策略第八章课程1.课程理论流派2.课程目标3.课程内容4.课程类型5.课程实施第九章教学1.教学的基本任务2.教学思想的产生和发展3.当代主要教学理论流派4.中小学常用的教学原则5.常用教学方法简介6.教学模式的特点7.当代国外主要教学模式8.教学基本组织形式9.教学评价的类型第十章德育与班主任工作1.学校德育原则、2.学校德育方法3.德育模式4.班主任工作的意义、任务5.班主任工作的方法。
教育学复习提纲范文
教育学复习提纲范文一、教育学的基本概念1.教育学的定义2.教育学的特点和任务3.教育学的研究领域4.教育学的发展历程二、教育思想1.中国古代教育思想a.孔子教育思想b.孟子教育思想c.荀子教育思想2.西方教育思想a.大巴黎派教育思想b.康德教育思想c.杜威教育思想三、发展心理学与教育1.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a.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b.弗洛伊德心理发展理论c.维果茨基社会文化理论2.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原理a.学习理论b.教学策略c.学生评价与激励四、教育学派和教育模式1.进化论教育学派2.人文主义教育学派3.社会重建主义教育学派五、教育目标和教育价值观1.教育目标的概念与分类a.知识的学习与掌握b.个性的全面发展c.社会公民素质培养2.教育价值观的形成与传承a.社会价值观与教育价值观的关系b.教育价值观的评价标准六、教育平等与教育公平1.教育平等的概念与要求a.机会平等与结果平等b.教育公平的内涵与体现2.教育公平的条件与措施a.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b.优质教育的普及与提高七、教育评价与质量监控1.教育评价的意义与方法a.评价的基本原则b.教育评价指标和标准2.教育质量监控的内容与要求a.教学质量监控b.学生成绩评价八、教育管理与领导1.教育管理的基本概念与职能a.教育管理的内涵和外延b.教育管理的层级与类型2.教育领导的特点与要求a.教育领导的领导理论b.教育领导的领导风格以上是教育学复习的提纲,可以根据具体的学习需要进行进一步细化和扩充。
在复习时,可以结合教材、课堂笔记和相关论文进行系统学习,重点理解和掌握各个知识点的核心概念、理论模型和实践应用,并能进行批判性思考和综合运用。
另外,应多做例题和习题,提升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学(本)复习大纲试题类型:单项选择(共10小题共20分);填空(共6小题共10分)名词解释(共5小题共20分);简答题(共4小题共28分)论述题(共2小题共22分)第一章教育学概述1、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2、教育学研究的任务:揭示教育规律3、教育学:教育学是以教育事实为基础,以教育价值观引导下形成的教育问题为对象,探索和揭示教育活动规律性联系,并服务于教育实践的一门学问。
4、教育问题:是人们在对客观的教育现象的感知、认识的基础上,发现具有积极意义而需要引起重视,更好利用的现象,或者人们发现需要改善的不良现象。
5、教育规律:是指教育现象与其他社会现象及教育现象内部各个要素之间本质的、必然的和内在的联系或关系。
6、教育学发展历史过程中的代表人物及着作的主要思想和历史地位(一)教育学的萌芽阶段1.中国萌芽阶段的教育思想: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出现了世界上第一部教育文献《学记》。
……填空题2.西方萌芽阶段的教育思想:苏格拉底把教育分为讽刺、定义、助产三阶段,称为产婆术(引导学生自己进行思索,自己得出结论,为启发式教学奠定了基础)。
……填空题柏拉图,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其代表作《理想国》中;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其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她的着作《政治学》中;最早提出“教育要适应儿童的年龄特征,进行和谐发展”。
古罗马的昆体良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个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教育家,他的《雄辩术原理》是西方第一本教育专着。
(二)教育学的建立阶段1.教育学学科的建立(1)夸美纽斯:a.1632年出版的《大教学论》是教育学形成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b.在此书中提出了“泛智教育”的思想,探讨“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艺术”。
c.在《大教学论》中对班级组织进行详细论述,奠定了班级组织的理论基础。
(2)卢梭:《爱弥儿》,主张自然主义教育,认为让儿童顺其自然的发展是最好的教育。
(3)康德:1776年,在大学哲学课中开讲教育学,他是将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在大学里讲授的第一人。
(4)洛克:他在《教育漫话》中,提出了着名的“白板说”,认为人的心灵如白板,观念和知识都来自后天,并得出结论:天赋的智力人人平等,“人类之所以千差万别,便是由于教育之故”。
(亦称教育万能论)。
洛克提出了完整的绅士教育体系。
2.规范教育学的建立(1)赫尔巴特(注意与夸美纽斯比较)a.1806《普通教育学》的出版标志着规范教育学的建立。
b.赫的贡献在于把道德教育理论建立在伦理学的基础上,把教学理论建立在心理学的基础上(将心理学引入教育学的第一人),奠定了科学教育学的基础。
因此被称为“现代教育学之父”&“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
赫最主要的教育观点是:教育的最高目的是道德和性格的完善。
c.赫被看做是传统教育理论的代表,主张教师中心论。
(2)杜威a.代表作《民主主义与教育》b.是现代教育理论的代表。
强调儿童在教育中的地位,是儿童中心主义的代表人物,与赫尔巴特针锋相对。
c.杜的主要观点是: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改造。
(三)教育学的成熟阶段1939年凯洛夫主编的《教育学》阐述了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并极其重视智育即教养的的地位和作用,提出了一套比较严格和严密的教学理论。
该书被公认为世界上第一部马克思的教育学着作,并对我国建国后乃至现在的教育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我国教育家杨贤江的《新教育大纲》是我国第一部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着作。
提出“人力资本”理论的学者是舒尔茨。
第一个明确提出“使人类教育学心理学化”的是裴斯泰洛齐。
第二章教育的产生和发展1、教育起源论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A、生物起源论:代表人物:①法国社会学家利图尔诺②英国教育家沛西·能主要思想:把教育的起源归于动物的本能行为,归之于天生的、像动物本能那样原本具有的生物行为,教育过程就是按照生物学规律进行的本能过程,这就完全否认了人与动物的区别,否认了教育的社会性。
B、心理起源论:代表人物:美国教育家孟禄孟禄在其所着《教育史教科书》中,从心理学的观点出发,根据原始社会没有学校、没有教师、没有教材的原始史实,判定教育应该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
他说:原始社会的教育“普遍采用的方法是简单的无意识的模仿”。
在这种原始共同体中,儿童对年长成员的无意识的模仿就是最初的教育的发展。
C、生产劳动起源论:代表人物:前苏联教育史专家米丁斯基、凯洛夫等教育学家主要思想:他们在批判资产阶级教育思想的同时,力图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阐明教育的起源,特别是运用恩格斯在《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中阐述人和人类社会起源的观点,提出教育起源于劳动。
他们认为,教育从人类生产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的时候就开始了,同时认为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有意识有目的的社会活动。
2、原始状态的教育的特点:①原始社会的教育没有阶级性,所有成员都平等的接受教育,教育的内容只因年龄、性别和劳动分工不同而有差别。
?②原始社会教育的目的主要是传递生产经验,帮助年轻一代适应社会生活,教育内容主要包括:制造生产工具的经验、公共生活的规范、艺术和宗教教育。
?③原始社会的教育活动是在生产生活实践中进行的,没有特定的教育场所和专职教育人员,教育的手段仅限于言传身教,主要是一种口耳相传的形式。
?3、古代农业社会的教育的特点:①由于社会的分工,产生了专门的教育机构和专职的教师。
②鲜明的阶级性和严格的等级性。
③教育与生产劳动的相脱离。
④学校教育形式得到较为充分的发展和完善。
4、近代工业社会教育的特点:工业社会教育的一般特征:①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工业社会教育的基本特点。
②教育广泛普及和普及年限的逐步延长。
③教育形式的多样化。
④终身教育理念的形成。
⑤通用性、全面性的教育目标。
资本主义社会教育的特点:1)从法律上废除了封建教育的等级性,扩大和普及了学校教育。
世界上最早颁布义务教育法的是德国。
英国于1870年颁布《初等教育法》。
法国于1833年颁布《基佐法案》。
美国在1852年由马萨诸塞州率先颁布强迫义务教育法令。
日本从1872年起颁布“学制令”,教育开始走向普及。
2)完善学校教育系统。
在资本主义之前,各国的学校教育基本上是单一类型的普通教育。
进入资本主义社会以后,由于初等教育的普及和高等教育的发展,要求把各级各类学校联系成一个统一的教育体系。
这个体系从纵向上看,分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
从横向上看,有普通教育、成人教育、职业教育、特殊教育、继续教育、远距离教育等形式。
创立了“班级授课制”的组织形式。
班级授课制首行于16世纪的欧洲。
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对班级教学作了系统的理论论述,奠定了班集体教育的理论基础。
中国最早在1862年的京师同文馆实行这种制度。
1901年清政府实施废科举、兴学堂,逐步在全国推行班集体教学制度。
3)创立了新的教学组织形式——班级授课制4)教育内容日益丰富,大量增加自然科学课程。
5)教学设备和手段不断更新发展。
6)教育的阶级性依然存在,广泛的宗教教育在学校教育中仍占有一定的地位。
7)民族和种族歧视在移民人口较多的国家成为一个重要的教育问题。
5、社会主义社会教育的特点:a.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在代表全体人民利益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
b.以人类的先进思想、健康向上的教育内容、科学的文化知识和优秀的精神文明教育年青一代,使他们成为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c.比资本主义教育更好的实现了教育平等。
d.教育与宗教分离,不受宗教影响。
第三章教育的本质1、教育质的特性及表现教育的质的规定性在于,教育史有意识地向受教育者传递社会经验以培养人得社会实践。
表现:①教育是培养人得社会实践②教育史有意识地培养人的社会实践③培养人是教与学的对立统一中实现的④教育史有意识地培养人得特殊社会实践。
2、教育的基本要素构成及要素间的主要矛盾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影响关系:构成教育活动的三个基本要素间有着密切而复杂的关系。
其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关系是教育活动过程中最主要的关系和矛盾。
两者分别作为教与学的主体存在于同一教育实践活动中,共同构成了教育活动的复合主体。
同时,二者又具有互为主客体的关系。
在教的过程中,教育者是主体,受教育者是客体;在学习过程中,受教育者又是活动的主体。
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有共同的教育活动对象--教育内容,共同的活动目的——受教育者素质的全面发展。
第四章教育与社会和人的发展1、教育的经济功能:一、是劳动再生产的重要手段①能把一般性的劳动者转化为专门性的劳动者②能把较低水平的劳动者提升为较高水平的劳动者③能把一种形态的劳动者改造为另一种形态的劳动者二、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手段三、是发展科学的一个重要手段2、教育的文化功能①文化的保存和传递功能②活文化的功能③文化的选择功能④文化的批判功能⑤文化的交流、融合的功能⑥文化更新与创造功能3、教育的政治功能①能为政治培养所需的人才②可以促进政治民主③通过传播思想、形成舆论作用于一定的政治4、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及其对教育的影响:规律:①顺序性和阶段性②稳定性和可变性③不均衡性④个别差异性⑤整体互补性影响:①遗传。
遗传是指人们从父母先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特点,如肤色、身高和体重等。
这些生理解剖特点也叫遗传素质。
遗传素质是人的发展的前提,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可能性;遗传素质的成熟过程制约着人的发展过程;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对人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②环境。
环境是指人生活于其中并能影响人的发展的一切外部条件的总和,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大部分。
教育学中所说的环境一般指社会环境,它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人对环境的反应时能动的。
③教育(学校教育)。
教育是影响人的发展的自觉的、可控的因素,它在人的发展中起着主导作用,主要表现为:教育使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活动,规定着青少年的发展方向;教育给人以全面、系统和深刻的影响;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
④个体主观能动性。
指人的主观意识和活动对于客观世界的积极作用,包括能动地认识客观世界和改造客观世界,并统一于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中。
个体主观能动性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内在动力,主要表现:人作为主体是通过自身的实践活动来参与和接受客观世界的影响,从而获得发展的;人们是按照自己的认识、经验以及需要、兴趣等来对客观事物作出反应,并为了实现意向,自觉地、有目的地开展自我控制盒自我调节的活动;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直接影响受教育者主体性的发挥。
5、遗传绝定论和环境决定论的代表人物和主要思想(1)遗传决定论:代表人物是英国的高尔登和美国的霍尔。
主要思想:个体心理发展是受先天不变的遗传所决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