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高师“教育学”课堂教学实效性的策略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提高高师“教育学”课堂教学实效性的策略

摘要: 教育学是体现高师师范生专业特征的专业基础课,其课堂教学效果直接影响到学生个体的专业发展和未来的职业取向。目前,高师公共课教育学课堂教学效果差强人意,要改变现状,就必须探究产生问题的原因,并从学校、教师、学生三个方面采取切实可行的改进策略。关键词:公共课教育学;课堂教学;问题;策略教育学作为高等院校师范生的专业基础课,它的开设对于学生确立教育观念、培养教育技能和传播教育新理念意义重大。课堂教学,作为本课程实施的主要途径,其教学的效果直接影响到教学目的的实现和课程功能的实现。但由于种种因素,现阶段高师公共课教育学课堂教学效果差强人意,大多数呈现出“教师讲课如同嚼蜡,学生听课昏昏沉沉” 的状态。为此,本文拟通过对调查问卷、个别访谈结果的分析,来探讨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原因,寻找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的解决对策,以期能对教育学的课堂教学有所裨益。

一、教育学开设的目的及课堂教学的现状

在知识经济时代,人们对教师的专业素质和专业化程度的要求越来越高。作为未来教师的师范生,其对专业基础课教育学的学习和把握,不仅影响到其毕业后的求职就业,更影响到其未来的专业发展。

教师个体的专业发展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专业理想的建立、专业知识的拓展、专业能力的发展和专业自我的形成。专业理想是教师在对教育工作感受和理解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关于教育本质、目的、价值和生活等的理想和信念。它是教师在教学工作中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教师专业行为的理论支点和专业自我的精神内核。教师的专业知识拓展包括三个方面:量的拓展、质的深化和结构的优化。丰富的教育科学知识是教师专业知识结构的重要方面,是体现师范性的重要标志。教师的专业能力是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所形成的顺利完成某项任务的能量和本领。教师的专业自我是教师在职业生活中创造并体现符合自己志趣、能力与个性的独特的教育教学生活方式及个体自身在职业生活中形成的知识、观念、价值体系与教学风格的总和。

教育学的基本内容构成包括教育学基础理论知识、课程论、教学论、班级管理、学生评价及教师教育等部分。其中教育学基础理论知识(教育与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教育功能、教育目的)是师范生建立教师专业理想的基本的理论基础。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教师的专业能力的发展更离不开课程论、教学论、班级管理和学生评价及教师教育等方面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培养。教师的专业自我虽然是在职业生活中形成的,但其发展和完善要建立在前三者的基础上,更离不开教育学的理论指导。

作为师范院校的学生要想在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上谋得一席之地,必须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并辅之以丰富的心理学和教育教学知识、广泛的文化基础知识、相关的学科知识。其中教育科学知识就需要从教育学这门课程中习得。而目前,在校的师范生对于开设的教育学课程缺乏正确的认识,没能认识到对其

自身专业发展的意义,对本课程的学习敷衍了事,得过且过。上课不注意听讲,听课率不足20%;对老师的提问要么不会答,要么答非所问,致使师生互动难以进行;对待课后作业应付了事,不讲质量。这种消极的态度一方面直接导致学生的教育科学知识和技能不足,严重影响到其对教学技能的把握,进而影响到其求职面试时的教学表现。另一方面严重挫伤了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并使教师逐渐形成职业倦怠。

二、教育学课堂教学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教学是在教育目的规范下的教师与学生的双边互动的过程。这一过程的展开除了受教师和学生这两个基本要素的影响外,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措施和环境等其他因素也必然影响到教学的效果。下面,主要从学校、教师和学生三个方面来分析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原因。

1.学校方面

学校作为教育教学的管理机构,其课程的选择和设计、教学环境和设施的提供、教学过程和结果的管理和控制等方面都直接和间接地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

通过调查结果的分析,有90%的学生认为“教材内容过于抽象,理论性太强”、“内容枯燥,激不起学习的动机”;35.6%的学生认为“对教师的教学管理缺乏相应的配套措施”、“ 对学生的评价考核方式过于单一”。85%的教师认为“理论课过多,实践课和活动课过少” 、“上课班额过大直接影响到师生的双边互动”。

2.教师方面

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具体实施者,其教学态度、知识结构、专业能力等方面直接影响着师生的互动,进而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效果。

通过调查问卷和个别访谈得知,有些教师由于缺乏专业理想,对自身所从事的教育事业缺乏正确认识和理想信念,对所教授的学科对于学生发展的作用和影响理解不深,认识模糊。所以在教学态度上表现为备课敷衍了事,只是把教材内容简单地介绍给学生,没有将本学科最前沿的知识融入教学内容,不能把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经验作为接受和消化新知识的基础。教学方法陈旧,即使使用多媒体教学,由于运用的不恰当,不仅没有起到应有的扩大信息量、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作用,反而由于光线灰暗而使学生易于进入昏昏欲睡的状态。再加上缺乏相应的课堂管理意识和能力,对学生违反课堂纪律的表现视而不见,听之任之,最终导致课堂教学效果的差强人意。

3.学生方面

教学是一个教学相长的过程,学习是一个主动内化的过程。因此,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对象,其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学习基础等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效果。

从问卷的结果可以看出,90%以上的学生认为“学习教育学无用”,学习本课程的目的只是“拿到学分”,最终得到教师资格证。认为只要期末突击背诵就能过关,平时学不学习无关紧要。个别专业,特别是艺术类专业的学生,由于文化课基础差,对于理论性比较强的教学内容,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也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效果。

三、提高教育学课堂教学实效性的策略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明确了影响教育学课堂教学效果的主要原因。下面,将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

1.学校方面

(1)开发校本课程。在教材的选择方面,要针对本校学生的特点,选择既有完整理论体系又紧密联系实际的教材,最好是由本校教育学教师在总结多年教学经验的基础上,自己编写的校本课程。

(2)完善课程设计。在课程的设计上,在保证理论课教学的基础上,增加教育见习、教育实习等教育实践机会,提供更多的课外活动,像课程设计方案比赛、微格教学竞赛等。使学生在实践中、在活动中增强对教育教学的感受和体验,激发其学习教育学的热情和激情,切实提高其学习本课程的积极性。

(3)控制班额。班级人数最好控制在60人以下。根据心理学的相关理论,人在一定情境下所注意的范围是有限的。上课人数过多,班额过大,导致教师不能及时了解学生,不能从容地应对出现的各种问题,也影响了师生和互动。要提高教育学课堂教学效果,就必须尽量控制上课班额。

(4)制定配套措施,加强教师教学管理。要改变以往只注重检查教师教学材料的做法,加强校本教研,通过集体备课、相互听课、集体评议和个别指导相结合的方式,来端正教学态度,明确教学任务,提升教学水平。改进教师的绩效考评制度,将教师的教学效果与教师的晋职、升级和福利有机结合起来,从根本上提高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