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成期管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20周龄育成阶段的饲养管理要点

(1)关注鸡群体成熟体重是鸡群发挥良好生产性能的基础,是鸡群体成熟的重要依据,能够客观的反应鸡群的发育状况。如果鸡群体重达标整齐,骨骼发育良好,并且能够与性成熟同步,则鸡群开产整齐,产蛋高峰高,产蛋高峰期维持时间长。

①体重管理育成期每周按照鸡群5%~10%比例抽测体重(群体小时可普测体重),随时关注鸡群体重增长情况,判断是否达到体成熟。体成熟判定以品种的标准体重为依据,在实际生产中17~18周龄体重在标准体重的±10%范围内,即可认为鸡群达到体成熟。

②均匀度管理均匀度指平均体重±10%以内的鸡只数占总称重鸡只数的百分比,是体现体重控制的一个重要指标。高产鸡群的均匀度一般应在85%以上。

(2)控制鸡群性成熟性成熟是指鸡生长发育到一定阶段,生殖器官和副性征的发育已经基本完成,具备了生殖能力。可以根据体重情况对光照及饲料进行控制,确保体成熟与性成熟的同步。

(3)育成鸡的限制饲养育成后期应采取限制饲养,特别是对中型蛋鸡,目的是防止育成鸡在12周龄之后体内沉积过多脂肪,影响产蛋能力的发挥。调整日粮营养水平:正常情况下防止体重超标,可采取限质饲养使日粮粗蛋白水平不超过14%,或者限量饲养对其采食总量加以限制。一般情况下,饲喂量维持在鸡熄灯前能吃尽就可以了。如果体重偏低则要提高日粮营养水平,增加饲喂量,保征上笼体重在正常值范围内。饲喂量和饲料的营养水平要根据每周称测的体重情况来调整。

(4)加强疫病防治

①免疫管理。蛋鸡育成期的免疫接种较多,要根据当地的流行病制定免疫程序,选择质量过关的疫苗和适宜的接种方法。免疫时要减少鸡群的应激,免疫后注意观察鸡群情况并在免疫14天后检测抗体滴度,确保达标,一般新城疫抗体血凝平板凝集试验不低于7,禽流感H5株、H4株不低于6,H9株不低于7,各种抗体的离散度均在4以内。

②日常消毒日常消毒时要内外环境兼顾,舍内消毒每天一次,舍外消毒每天两次,消毒前注意环境的清扫以保证消毒效果。消毒药严格按照配比浓度配置并定期更换消毒药。

③鸡群巡视及治疗每天要认真观察鸡群,发现病弱鸡及时隔离,并尽快查找原因,决定是否进行全群治疗,避免疾病在鸡群中蔓延。选药时,要用敏感性强、高效、低毒、经济的药物。

(5)加强环境控制

①温度控制鸡舍适宜温度在18~22℃之间,冬季不能低于13℃,夏季最好不要高35℃。冬春季节,机械通风鸡舍为了保证舍内温度及空气质量,可以采取瞬间通风的方式,在舍内空气质量好转后,及时关闭风机。

②湿度控制育成鸡对环境湿度不太敏感,湿度在40%~70%范围之内都能适应,但地面平养时应尽量保持地面干燥。育成鸡舍在温度不太低的情况下,应该加大通风换气量尽可能地减少舍内的氨气含量和尘埃,即使在冬季,也应设法保持舍内的空气新鲜。

③密度控制适时分群,保持适当的饲养密度:育成期是体重增长最快的阶段,调整好饲养密度有益于群体生长发育和整齐度,并可减少疾病发生。育成前期12~15只/平方米,育成后期8~10只/平方米。

④通风控制通风能有效排除舍内氨气、硫化氢等有毒有害气体,同时减少舍内的绒毛及粉尘,控制呼吸道疾病的发生。通风时,使气流能均匀通过全舍,减少气流死角或贼风出现;另外根据天气情况随时调节进风口的方位和大小,使进入舍内的气流自上而下,不可直接吹到鸡体,避免诱发条件性疾病。

(6)严格控制光照时间后备母鸡进入13周龄后无论是体型外貌或生殖生理都在发生明显变化,主要表现为性腺开始活动、卵巢机能明显发育、骨骼生长发育速度加快,是后备蛋鸡培育的又一关键时期。为避免因性早熟而影响产蛋性能,必须严格控制光照时间在10小时以内。17周龄以前光照时间只能缩短,不可延长。

(7)整顿鸡群很重要在蛋鸡群开产前应把弱小蛋鸡单独提出饲喂,以使蛋鸡群均匀整齐,并对弱小蛋鸡特别照顾。此时应根据情况适时补断喙1次。

(8)防止推迟开产实际生产中,5~7月份培育的雏鸡容易出现开产推迟的现象,主要原因是雏鸡在夏季期间采食量不足,体重落后标准。在培育过程中,育雏期间夜间适当开灯补饲,使鸡的体重接近于标准;在体重没有达到标准之前持续用营养水平较高的育雏料;适当地提高育成后期饲料的营养水平,使育成鸡16周后的体重略高于标准;在18周龄之前开始增加光照时间。

(9)驱虫上笼前一般在17周龄内进行一次性体内驱虫工作,可选用左旋咪唑作为驱虫药物,根据后备蛋鸡的数量、平均每只体重来确定用药量。将药片碾碎后逐级拌入后备鸡一天的料量中任其自由采食。喂前将料清干净并停料数小时,使鸡处于饥饿状态效果更佳。(10)产前过渡期(19~20周龄)后备蛋鸡经过18周的精心培育,骨骼生长已经完成,卵巢等生殖系统的发育也较为充分,并已转入产蛋鸡舍,此时可供给产蛋期日粮,将育成阶

段0.9%左右的低钙水平提高到2.0%~2.5%。经过两周的过渡准备为产蛋期贮备足够的营养物质,使后备蛋鸡快速、整齐地进入产蛋高峰。

过渡期后备蛋鸡面临着鸡舍环境、日粮构成、饲养人员、饲养方式以及生理等诸多因素变化的应激,在管理上必须注意保持鸡舍环境的安静和卫生,工作人员动作要轻,尽量减少各种外界刺激,饮水中加入维生素C、电解多维等抗应激类药物的添加量。进入产前过渡期后可逐渐增加光照时间,但不能过快,过渡期每天延长15分钟即可。

3 蛋鸡育成期饲养误区与纠正

(1)不重视后备母鸡特定的生长规律在实际的饲养过程中,应抓住重点,使后备母鸡的开产体重、骨骼发育、性成熟时间这三个决定日后母鸡产蛋成绩的重要技术指标同步。

在育成后期,饲料中的能量不应过高,冬季鸡群食欲好时,要注意适当控制喂料量。从16周龄之后,就应注意供给营养平衡的蛋白质,让小母鸡的卵巢能顺利发育,适时开产。对发育后期在夏季的鸡群特别需要注意,因为夏季耗料少,体重增长和卵巢发育受影响,而使小母鸡开产推迟。

(2)不重视育成期母鸡体重变化育成鸡17~18周龄的体重低于标准体重,无产蛋高峰、产蛋高峰维持时间短、蛋重小。

育成期由于受转群和免疫等影响,鸡群采食量减少,增重停止或减慢。可适当提高日粮营养浓度,也可使用少量清水喷于料槽中或每天增加饲喂和匀料次数,刺激鸡群采食,增加采食量,确保体重的增长。

(3)不重视育成期母鸡骨骼发育指标比体重指标更关键,育成期的母鸡体重是充分发挥遗传潜力、提高生产性能的先决条件,同时,为高产储备能量;育成期的体重还可直接影响母鸡的开产日龄、产蛋量、蛋重及产蛋高峰维持期;而母鸡的骨骼发育情况的优劣对蛋鸡产蛋期的产蛋成绩也呈正相关。育成期的母鸡的跖骨长度的大小与母鸡开产后的产蛋成绩呈正相关。因此,育成期的母鸡跖骨长度的大小对于日后母鸡产蛋成绩的影响程度大于育成期的母鸡体重对于日后母鸡的产蛋成绩的影响程度。

(4)不重视后备母鸡的均匀度

后备母鸡的均匀度是指体重和跖骨长度两个方面,对于日后母鸡的产蛋高峰的大小、产蛋高峰的持续时间、蛋重、饲料利用率均有重要影响。育成期母鸡无论是体重均匀度或跖骨长度均匀度,每提高1%,均可使每只母鸡在一个产蛋周期内平均增加4枚鸡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