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代平衡计分卡介绍
平衡计分卡简介 参考
平衡计分卡(Balanced Score Card)——一种绩效评价体系【源自哈佛大学教授Robert Kaplan与诺朗顿研究院(Nolan Norton Institute)的执行长David Norton 于90年所从事的「未来组织绩效衡量方法」,一种绩效评价体系,当时该计划的目的,在于找出超越传统以财务量度为主的绩效评价模式,以使组织的「策略」能够转变为「行动」】平衡计分卡的核心思想:就是通过财务、客户、内部流程及学习与发展四个方面的指标之间的相互驱动的因果关系展现组织的战略轨迹,实现绩效考核——绩效改进以及战略实施——战略修正的战略目标过程。
它把绩效考核的地位上升到组织的战略层面,使之成为组织战略的实施工具。
经过将近20年的发展,平衡计分卡已经发展为集团战略管理的工具,在集团战略规划与执行管理方面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平衡计分卡主要是通过图、卡、表来实现战略的规划.所谓是“图、卡、表”是指《战略地图》、《平衡计分卡》、《单项战略行动计划表》平衡计分卡发展经历三代发展:●平衡计分卡时期●平衡计分卡+战略地图时期●平衡计分卡+战略地图+战略中心组织时期平衡计分卡起到的作用:●平衡计分卡的出现,使得传统的绩效管理从人员考核和评估的工具转变成为战略实施的工具。
●平衡计分卡的出现,使得领导者拥有了全面的统筹战略、人员、流程和执行四个关键因素的管理工具。
●平衡计分卡的出现,使得领导者可以平衡长期和短期、内部和外部,确保持续发展的管理工具。
●平衡计分卡因此被誉为近75年来世界上最重要的管理工具和方法。
平衡计分卡(The Balanced ScoreCard,简称BSC),是绩效管理中的一种新思路,适用于对部门的团队考核。
实际上,平衡计分卡方法打破了传统的只注重财务指标的业绩管理方法。
平衡计分卡认为,传统的财务会计模式只能衡量过去发生的事情(落后的结果因素),但无法评估组织前瞻性的投资(领先的驱动因素)。
平衡计分卡法
平衡计分卡百科名片平衡计分卡平衡计分卡(Balanced Score Card),源自哈佛大学教授Robert Kaplan与诺朗顿研究院(Nolan Norton Institute)的执行长David Norton于90年所从事的「未来组织绩效衡量方法」一种绩效评价体系,当时该计划的目的,在于找出超越传统以财务量度为主的绩效评价模式,以使组织的「策略」能够转变为「行动;经过将近20年的发展,平衡计分卡已经发展为集团战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略管理的工具,在集团战略规划与执行管理方面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根据解释,平衡计分卡主要是通过图、卡、表来实现战略的规划.平衡计分卡发展经历三代发展目录[隐藏]起到的作用平衡计分卡发展历程平衡计分卡的萌芽时期(1987-1989年)平衡计分卡的理论研究时期(1990-1993年)平衡计分卡的推广应用时期(1994至今)平衡计分卡基本理论平衡计分卡框架平衡计分卡的基本内容起到的作用平衡计分卡发展历程平衡计分卡的萌芽时期(1987-1989年)平衡计分卡的理论研究时期(1990-1993年)平衡计分卡的推广应用时期(1994至今)平衡计分卡基本理论平衡计分卡框架平衡计分卡的基本内容∙平衡记分卡的设计方面∙平衡计分卡详解∙平衡计分卡的优点∙平衡计分卡与战略管理∙平衡计分卡的缺点∙什么样的组织应考虑采用BSC管理系统?∙平衡计分卡应用的成功案例∙缺点∙平衡记分卡的四个层面:平衡计分卡时期该阶段Robert Kaplan与David Norton研究的结论「平衡计分卡:驱动绩效的量度」发表在92年<<哈佛商业评论>>一月与二月号,基本上,平衡计分卡强调,传统的财务会计模式只能衡量过去发生的事项(落后的结果因素),但无法评估企业前瞻性的投资(领先的驱动因素),因此,必须改用一个将组织的远景转变为一组由四项观点组成的绩效指标架构来评价组织的绩效。
此四项指标分别是:财务(Financia l)、顾客(Customer)、企业内部流程(Internal Business Processes)、学习与成长(Learning and Growth)。
平衡计分卡-主要内容
财务 层面
提高ROE
提高销售利润率 提高资产周转率
提高销量
客户忠诚度
客户 层面
学习与成 长层面
员工技术
流程质量
流程周期
按时交货
卓越的品质 更多的性能
内部业务 流程
是否,及如何将平衡计分卡指标与正式的薪酬制 度挂钩?
如果希望通过平衡计分卡来改造公司的文化,奖 金终归要与平衡计分卡中的目标相挂钩。
18.0%
新市场的增长率
3.0%
已有市场的增长率
3.0%
客户(10%)
市场占有率
2.5%
客户满意度调查
2.5%
经销商满意度调查
2.5%
经销商获利率
2.5%
内部(10%)
社会和环境指数
10.0%
学习与成长(20%) 员工士气调查
10.0%
战略技术评级
7.0%
战略性信息可用度
3.0%
有些公司意识到薪酬是一个强有力的杠杆,但担心平衡计 分卡是否能够成功实施,即公司管理层对是否已经正确地 把战略转化成指标还拿不准,这时,他们采取了谨慎的态 度,不轻易把薪酬明确地与计分卡指标挂钩。
内在激励是一种领导对员工能力的认可, 或是员工对自己 能力的认可。特别是公司的某些战略指标是由他们自己提 出来的, 他们会对单位产生认同感。过去, 他们像机器人一 样, 只求做好本职工作, 领到奖金;现在, 他们深刻地认识 到自己应该在什么地方表现卓越, 以自己的才能帮助企业 实现战略目标。
明确地阐述个人工作如何与业务单位的整体目标协调一致, 已为大批员工创造了内在激励。即使没有明显的奖金酬劳, 他们的创新和解决问题的能量也已经释放出来了。
BSC
平衡计分卡
1【理论】BSC(平衡计分卡)
BSC(绩效考核方式)BSC即平衡计分卡(Balanced Score Card),是常见的绩效考核方式之一,是从财务、客户、内部运营、学习与成长四个角度,将组织的战略落实为可操作的衡量指标和目标值的一种新型绩效管理体系。
根据解释,平衡计主要是通过图、卡、表来实现战略的规划,平衡计分卡发展经历三代发展。
定义由来是由哈佛商学院发明的一种绩效管理和绩效考核的工具。
1990年代初,美国诺顿研究所主持并完成的“未来组织绩效衡量方法”研究计划。
该计划最初的动机是认为现有的以财务会计计量为基础的绩效计量方法变得越来越模糊,目的在于找出超越传统以财务计量为主的绩效衡量模式,以使组织的“战略”能够转变为“行动”。
该研究包括制造业、服务业、重工业和技术行业的公司。
通过研究到实践,平衡计分卡终于成为一个战略实施的工具,将公司的战略落实到可操作的目标、衡量指标和目标值上。
平衡计分卡被誉为“75年来最伟大的管理工具”,已广泛应用于西方国家。
萌芽时期(1987-1989年)在Robert S. Kaplan 和David P. Norton研究平衡记分卡之前,Analog Device(简称:“ADI”)公司最早于1987年就进行了平衡记分卡实践尝试。
ADI是一家半导体公司,主要生产模拟、数字及数模混合信号处理装置,其产品广泛应用于通信、计算机、工业自动化领域。
同其它大多数公司一样,ADI每5年进行一次战略方案调整,在制定新的战略方案的同时检讨原方案的执行情况。
但是,如同管理者们经常遇到的战略问题一样,“制定战略方案”被当作一项“任务”完成后,形成的文件便被束之高阁,并不能在公司的日常生产经营工作中得以执行。
在1987年,ADI公司又开始了公司战略方案的调整。
与以前所不同的是,这次的战略方案制定,公司决策层意识到战略不仅仅要注重制定过程的本身,还要更加注意战略实施。
他们希望通过面对面与公司员工的交流与沟通,使他们充分理解并认同公司战略。
平衡计分卡资料全
一、平衡计分卡的由来:20世纪70年代,国外企业普遍财务指标作为衡量企业绩效的全部容。
这类静止、单一、被动、滞后的指标体系不能全面、动态的反映企业真正的问题,不能预见未来。
过分关注短期财务指标导致经理人的短期行为,如削减战略投资、忽视客户利益和价值,这损害了企业的持久竞争力。
20世纪80年代,随着全面质量管理运动的兴起,质量成为企业的竞争优势,出现了一系列衡量产品质量的绩效指标。
20世纪90年代,人们发现客户才是企业生存之本和利润之源,随之掀起了一场追求客户满意的管理运动。
近年来,人们进一步认识到企业绩效管理对企业长远发展极为重要。
源于外部环境变化、能及时、动态的反映公司运营状态和竞争能力的平衡计分卡应运而生。
二、平衡计分卡简介:平衡计分卡是由哈佛商学院教授罗伯特·卡普兰( Robert Kaplan )和复兴方案公司总裁戴维·( David Norton )在对美国 12 家优秀企业为期一年研究后创建的一套企业业绩评价体系,后来在实践中扩展为一种战略管理工具。
首先是业绩衡量工具,进而发展为战略实施工具,因而平衡计分卡具有绩效评价和战略实施双重功能,可概括为以绩效评价为特征的战略管理工具。
平衡计分卡 BSC ( Balanced Score card )是战略绩效管理的有力工具。
平衡计分卡以公司战略为导向,寻找能够驱动战略成功的关键成功因素( CSF ),并建立与关键成功因素具有密切联系的关键绩效指标体系( KPI ),通过关键绩效指标的跟踪监测,衡量战略实施过程的状态并采取必要的修正,以实现战略的成功实施及绩效的持续增长。
战略――关键成功因素――KPI ――监测KPI ――修正战略计划――战略成功及绩效增长三、平衡记分卡设计与运作流程建立平衡记分卡可以通过一个系统化的过程来完成。
要注意的是先根据公司战略来制定公司的平衡记分卡,再根据战略与平衡记分卡来制定战略的实施计划。
四、平衡计分卡四方面指标间的驱动关系平衡计分卡的核心思想就是通过财务( Financial )、客户( Customers )、部经营过程( Internal Business Progress )、学习与成长( Learning and Growth )四个方面指标之间相互驱动的因果关系( cause-and-effect links )展现组织的战略轨迹,实现绩效考核 - 绩效改进以及战略实施 - 战略修正的目标。
平衡记分卡概述
平衡记分卡浅议平衡记分卡(the Balanced Score Card,简称BSC)作为一种前沿的、全新的组织绩效管理手段和管理思想,在全世界的各行各业得到广泛的运用。
一、平衡记分卡的来源哈佛商学院的罗伯特.S.卡普兰(哈佛商学院的领导力开发课程教授)和诺朗诺顿研究所所长大卫.P.诺顿(复兴全球战略集团创始人兼总裁)经过为期一年对在绩效测评方面处于领先地位的12家公司的研究后,发展出一种全新的组织绩效管理方法,即“平衡记分卡”,并发表于1992年1/2月号的《哈佛商业评论》中。
二、平衡记分卡的基本内容平衡记分卡打破了传统的只注重财务指标的业绩管理方法,认为传统的财务会计模式只能衡量过去发生的事情。
在工业时代,注重财务指标的管理方法还是有效的,但在信息社会里,传统的业绩管理方法并不全面。
组织必须通过在客户、供应商、员工、组织流程、技术和革新等方面的投资,获得持续发展的动力。
基于这种认识,平衡记分卡方法认为,组织应从四个角度审视自身业绩:客户、业务流程、学习与成长、财务。
平衡记分卡中的目标和评估指标来源于组织战略,它把组织的使命和战略转化为有形的目标和衡量指标。
1、在客户方面:管理者们确认了组织将要参与竞争的客户和市场部分,并将目标转换成一组指标,如市场份额、客户留住率、客户获得率、顾客满意度、顾客获利水平等。
2、在业务流程方面:为吸引和留住目标市场上的客户,满足股东岁财务回报的要求,管理者需关注对客户满意度和实现组织财务目标影响最大的那些内部过程,并为此设立衡量指标。
在这一方面,平衡记分卡重视的不是单纯的现有经营过程的改善,而是以确认客户和股东的要求为起点、满足客户和股东要求为重点的全新的内部经营过程。
3、在学习和成长方面:确认了组织为了实现长期的业绩而必须进行的对未来的投资,包括对雇员的能力、组织的信息系统等方面的衡量。
组织在上述各方面的成功必须转化为财务上的最终成功。
产品质量、完成订单时间、生产率、新产品开发和客户满意度方面的改进只有转化为销售额的增加、经营费用的减少和资产周转率的提高,才能为组织带来利益。
平衡计分卡的主要内容
平衡计分卡的主要内容平衡计分卡(Balanced Scorecard,BSC)是一种管理工具,用于衡量组织的绩效,并将绩效指标与组织的战略目标相对应。
它被广泛应用于企业、非营利组织以及政府部门,帮助管理者更好地制定和执行战略。
平衡计分卡的主要内容包括四个方面:财务指标、客户指标、内部业务指标和学习与成长指标。
1. 财务指标(Financial Perspective):财务指标是衡量组织财务绩效的重要指标,它关注组织的盈利能力、增长率、利润率等方面。
这些指标可以包括销售额、利润、股东回报率等。
财务指标对于企业而言是最重要的维度,因为它们直接关系到组织的长期生存和发展。
2. 客户指标(Customer Perspective):客户指标是衡量组织与客户关系的指标,它关注客户满意度、市场份额、客户忠诚度等方面。
这些指标可以包括客户投诉率、客户流失率、市场份额增长等。
客户指标可以帮助组织了解客户需求和期望,进而制定相应的战略来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
3. 内部业务指标(Internal Process Perspective):内部业务指标是衡量组织内部运营绩效的指标,它关注组织的流程效率、质量控制、创新能力等方面。
这些指标可以包括产能利用率、产品质量指标、流程改进时间等。
内部业务指标有助于提高组织的运营效能,提高产品或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4. 学习与成长指标(Learning and Growth Perspective):学习与成长指标是衡量组织学习和发展能力的指标,它关注组织的员工能力、员工满意度、技术创新等方面。
这些指标可以包括员工培训参与率、员工流失率、技术创新指数等。
学习与成长指标对于组织的长期发展至关重要,它们能够促进组织不断学习和成长,保持竞争优势。
通过使用平衡计分卡,组织可以通过四个维度的指标对绩效进行综合评估,帮助管理者了解组织的整体情况,从而更好地制定和改进战略。
平衡计分卡可以帮助组织确立战略目标,并将其落实到具体的绩效指标上,使组织能够全面衡量和管理绩效。
平衡计分卡的主要内容
平衡计分卡的主要内容平衡计分卡(balanced scorecard)是一种管理工具,用于整合组织的战略规划和绩效管理。
它通过将战略目标转化为可衡量的指标,从四个不同的角度评估和监控组织的绩效。
平衡计分卡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 财务维度财务维度是平衡计分卡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关注的是组织的财务绩效。
这些绩效指标通常衡量组织的利润能力、成长率、市场价值、现金流量等。
财务维度的指标有助于评估组织在经济方面的表现,并为投资者、股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提供了重要的信息。
2. 客户维度客户维度是衡量组织在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方面表现的指标。
通过了解客户需求、满足客户期望和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组织可以增强客户的忠诚度,从而提升市场份额和增加收入。
客户维度的指标通常包括客户满意度调查结果、客户投诉率、客户留存率等。
3. 内部流程维度内部流程维度着重评估组织内部业务流程的效率和质量。
通过分析和改进关键业务流程,组织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并提供更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
内部流程维度的指标可以包括生产周期时间、产品质量指标、流程效率指标等。
4. 学习与成长维度学习与成长维度是为了提升组织的创新能力、员工满意度和组织学习能力。
通过培训、员工发展和知识管理,组织可以改善员工的技能和知识水平,并培养一个学习型组织的文化。
学习与成长维度的指标可以包括员工培训率、员工满意度调查结果、新产品研发比例等。
综合考虑这四个方面的指标,平衡计分卡提供了一个综合性的绩效评估框架,可以帮助组织更好地掌握战略目标,管理绩效,并制定相应的改进策略。
参考内容:1. Kaplan, R. S. & Norton, D.P. (2001). The Strategy-Focused Organization: How Balanced Scorecard Companies Thrive in the New Business Environment. Boston, MA: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Press.2. Hoque, Z. (2014). 20 years of studies on the Balanced Scorecard: Trends, accomplishments, gaps and opportunities for future research. The British Accounting Review, 46(1), 33-59.3. Epstein, M. J. and Manzoni, J. F. (1997). The Balanced Scorecard and Tableau de Bord: Translating Strategy into Action. Management Accounting, 75(3), 28-36.4. Neely, A., Mills, J., Platts, K., Bourne, M. (2000). Performance Measurement System Design: A Literature Review and Research Agend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perations & Production Management, 20(10), 1119-1155.5. Ittner, C. D., Larcker, D. F. & Meyer, M. W. (2003). Subjectivity and the Weights of Performance Measures: Evidencefrom a Balanced Scorecard. The Accounting Review, 78(3), 725-758.。
第三代平衡计分卡2
第三代平衡计分卡:战略执行“执行”是当今企业界和管理界非常时髦的一个话题,也是许多企业非常关心但又感到非常棘手的一个问题。
当企业的战略得以明晰,并在企业的各个层面得到良好的沟通之后,怎样为战略执行和战略落地创造良好的管理环境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但现实是,在我们所咨询的企业中,几乎所有的企业其管理流程在不同程度上都存在缺乏一致性的问题,各个管理体系分散,没有整合成一体化的管理体系(如图4)。
如有些企业薪酬激励制度已经实施多年了,对这些制度的修修补补基本上都是人力资源部基于人力资源职能角度上进行的,或者从业务部门的角度来考虑如何促进业务量的提升,很少从公司的角度来考虑如何与公司的战略意图相匹配。
又如大多数企业的预算编制和战略规划是相分离的,战略规划部门努力制定可以将企业引向美好未来的战略,而预算编制部门则另立门户编制来年的经营和资本预算,他们通常是根据过去的历史财务报表,而不考虑公司的战略规划的要求来配置资源。
我们曾经咨询过的一家大企业,其财务部门和战略规划部门都在同一层楼办公,但是,两个部门来往很少,甚至有些都相互根本不认识。
类似的故事简直不胜枚举,几乎在每个行业、在大大小小的公司里,都可以看到同样故事上演。
[%imgid=3203,%style=0]图4 管理流程缺乏一致性案例:某大型制造企业人力资源规划与战略脱节某国内大型制造企业产品供不应求,该企业在新一轮的五年战略中把产能迅速扩张作为一个战略重点,规划在不久的未来产能增加50%以上。
另一方面,该公司是生产高、精、新产品的,培养一个熟练的技术人员至少要五年以上的时间,而且这些特有的人才在市场上是难以招聘到的。
面对这是一个巨大的差距,从常理来讲,该企业应该马上着手制定战略性的人力资源规划,有针对性地培养和构建关键岗位的人才梯队。
但是,我们在咨询时所看到的是企业内部丝毫没有这方面的动静。
当我们与各业务部门沟通时,一些业务部门总经理说他们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很着急,想提前做好人才储备工作,但是他们无法实施,因为遵循公司的制度要求,每个部门都有严格的定员定编额度限制,而且在部门总经理的考核指标里有一个人均产值的衡量指标。
平衡计分卡简介
1简介平衡计分卡时期
1平衡计分卡+战略地图时期
1平衡计分卡+战略地图+战略中心组织时期
1战略包含重点分析活动
作用
1发展历程平衡计分卡的萌芽时期(1987-1989年)
1平衡计分卡的理论研究时期(1990-1993年)
1平衡计分卡的推广应用时期(1994至今)
基本理论
框架
基本内容
1设计方面第一、财务层面
1第二、客户层面
1第三、内部经营流程层面
1第四、学习与成长层面
四个层面
详解
实施原则
实施步骤
战略管理BSC解释战略
利用BSC宣传战略
将BSC与团队、个人的目标挂钩
分解可以采取两种方式
什么样的组织应考虑采用BSC管理系统?应用成功案例
优点
缺点1.实施难度大
2.指标体系的建立较困难
3.指标数量过多
4.各指标权重的分配比较困难
5.部分指标的量化工作难以落实
6.实施成本大
展开
的企业不打算实施平衡计分卡:。
平衡计分卡的发展历程与基本理论
平衡计分卡目录[隐藏]平衡计分卡(The Blanced ScoreCard)简称BSC平衡计分卡简介根据平衡计分卡集团管控咨询机构_佐佳国际咨询集团权威解释:平衡计分卡(Balanced Score Card),源自于哈佛大学教授Robert Kaplan与诺朗顿研究院(Nolan Norton Institute)的执行长David Norton于90年所从事的「未来组织绩效衡量方法」一种绩效评价体系,当时该计划的目的,在于找出超越传统以财务量度为主的绩效评价模式,以使组织的「策略」能够转变为「行动];经过将近20年的发展,平衡计分卡已经发展为集团战略管理的工具,在集团战略规划与执行管理方面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根据解释,平衡计分卡主要是通过图、卡、表来实现战略的规划.平衡计分卡发展经历三代发展:第一代平衡计分卡时期该阶段Robert Kaplan与David Norton研究的结论「平衡计分卡:驱动绩效的量度」发表在92年<<哈佛商业评论>>一月与二月号,基本上,平衡计分卡强调,传统的财务会计模式只能衡量过去发生的事项(落后的结果因素),但无法评估企业前瞻性的投资(领先的驱动因素),因此,必须改用一个将组织的远景转变为一组由四项观点组成的绩效指标架构来评价组织的绩效。
此四项指标分别是:财务(Financia l)、顾客(Customer)、企业内部流程(Internal Business Processes)、学习与成长(Learning and Growth)。
藉着这四项指标的衡量,组织得以明确和严谨的手法来诠释其策略,它一方面保留传统上衡量过去绩效的财务指标,并且兼顾了促成财务目标的绩效因素之衡量;在支持组织追求业绩之余,也监督组织的行为应兼顾学习与成长的面向,并且透过一连串的互动因果关系,组织得以把产出(Outcome)和绩效驱动因素(Performance D river)串联起来,以衡量指标与其量度做为语言,把组织的使命和策略转变为一套前后连贯的系统绩效评核量度,把复杂而笼统的概念转化为精确的目标,藉以寻求财务与非财务的衡量之间、短期与长期的目标之间、落后的与领先的指标之间,以及外部与内部绩效之间的平衡。
平衡计分卡的发展
平衡计分卡的发展
平衡计分卡的发展平衡计分卡自提出以来,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
1.第一代平衡计分卡阶段,即1986-1993年传统BSC时期。
主要对片面依赖财务指标的观念提出置疑,认为单纯依靠财务指标衡量企业经营的好坏存在问题,并提出四个角度框架,建议多方位评估企业,既要看结果,更要注重过程,设置均衡的衡量指标体系。
这时它较多作为一个绩效评估的改进工具看待。
2.第二代平衡计分卡阶段,即1993-2001年BSC+MAP时期。
这一时期运用了战略图工具来解决如何筛选和归类衡量指标的问题,提出衡量指标要与企业特有的战略意图结合,企业应根据自身价值设置具有战略意义的衡量指标体系。
如果不能准确地通过战略图来描述、明晰自身战略,就不能通过BSC正确地衡量、沟通战略,也就不可能形成有效地执行战略的管理战略体系。
3.第三代平衡计分卡阶段,即2001年起BSC+MAP+SFO时期。
此时的平衡计分卡已上升为战略性绩效管理体系,作为战略执行工具来使用,并突出BSC 实施原则和实施过程。
它要求企业围绕战略蓝图设计核心指标,并建立基于平衡计分卡的战略管理体系,以避免漫无目的的战略行动,同时把指标集中于正确焦点上,通过沟通、协调平衡各指标的资源匹配与战略执行,集中调动人力、物力和财力,协调一致地去达成企业的战略目标,其内涵已远远突破了传统四个角度的概念。
三代平衡计分卡介绍
详解三代平衡计分卡平衡计分卡并非空中楼阁,更不是积沙成塔。
它来源于实践,又应用于实践,并在实践中得到不断的发展和提升。
根据Bain公司对平衡计分卡在全球使用的调查结果(如图1),可以看出平衡计分卡在全球的使用在不断攀升,而总体满意度一直保持在80%左右。
图1平衡计分卡在全球使用情况的调查结果自20世纪80年代末卡普兰和诺顿提出平衡计分卡的概念以来,平衡计分卡的理论和应用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代平衡计分卡提出了四个角度的框架,认为企业单纯依靠财务指标存在很大的问题,建议应该从多个角度来审视企业(即财务角度、客户角度、内部流程角度和员工的学习与成长角度)。
强调既要看结果,更要注重过程,设置均衡的衡量指标体系。
这时候平衡计分卡是作为一个对绩效评估的改进工具来使用的。
第二代平衡计分卡运用战略图工具,帮助企业解决了如何筛选和归类衡量指标的问题。
强调衡量指标应该反映企业特有的战略意图,企业应设置具有战略意义的衡量指标体系。
战略使指标体系有了灵魂和方向,而战略图是一个能够帮助企业明晰战略、沟通战略的有效工具。
第三代平衡计分卡已经上升为战略性绩效管理体系,作为战略执行的工具来使用。
强调企业应建立基于平衡计分卡的战略管理体系,调动企业所有的人力、财力和物力等资源,集中起来协调一致地去达到企业的战略目标。
至此,现代平衡计分卡的内涵已经远远超脱传统平衡计分卡的概念,用一个公式来表达的话,就是BSC+MAP+SFO的综合体。
其中,BSC(Balanced Scorecard)为传统四个角度概念的平衡计分卡;MAP(Strategy Map)为用于明晰战略和沟通战略的战略图;SFO(Strategy-Focused Organization)是把平衡计分卡作为战略执行的工具来使用的平衡计分卡实施原则和实施过程。
以下我们结合平衡计分卡在国内外企业的实践,阐述平衡计分卡的发展进程及其演变背景。
第一代平衡计分卡:四个角度第一代平衡计分卡是作为一个绩效评估的改进工具来使用的,以弥补传统目标管理在业绩指标体系设计方面的弊端。
平衡计分卡简介
各位领导、各位同仁:根据中航工业统一安排,公司将从7月起全面推进综合平衡计分卡(IBSC)实施工作。
7月中旬,公司将组织各单位负责人和联络员进行IBSC知识培训。
现将网上收集到的有关BSC简要介绍发给你,仅供参考。
公司培训班将侧重于实际操作,有关BSC理论知识请各单位抓紧时间自主解决。
公司办公室/2009.06.22关于平衡计分卡的知识简介一、平衡计分卡的概述(一)核心思想平衡计分卡(balanced score card , BSC)是由哈佛商学院的教授罗伯特•S•卡普兰(Robert S. Kaplan)和复兴全球战略集团的创始人兼总裁戴维•P•诺顿(D avid P. Norton)在《平衡计分卡——驱动绩效指标》一文中提出的一种新的绩效评价体系。
平衡计分卡自诞生之日起就显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
在国际上,特别是在美国和欧洲,很快引起了理论界和客户界的浓厚兴趣与反响,它能帮助企业有效的解决两大问题:绩效评价和战略实施。
《财富》杂志评论公布的世界1000强公司中,有70%的公司使用了平衡计分卡系统,《哈佛商业评论》更是将其评为75年来最具影响力的战略管理工具。
简单概括的说,平衡计分卡就是将传统的财务评价与非财务方面的经营评价结合起来,从与企业经营成功关键因素相关联的方面建立绩效评价指标的一种综合管理控制系统和方法。
它打破了传统的单一使用财务指标衡量业绩的方法。
而是在财务指标的基础上加入了未来驱动因素,即客户因素、内部经营管理流程和员工的学习与成长。
平衡计分卡的核心思想就是通过财务、客户、内部流程、学习与发展四个方面的指标之间的相互驱动的因果关系展现组织的战略轨迹,实现绩效考核——绩效改进以及战略实施——战略修正的战略目标过程。
它把绩效考核的地位上升到组织的战略层面,使之成为组织战略的实施工具。
(二)发展历程1、平衡计分卡的萌芽时期(1987-1989年)在RobertS Kaplan和David P. Norton研究平衡计分卡之前,AnalogDevice (简称:“ADI”)公司最早于1987年就进行了平衡计分卡实践尝试。
三 平衡记分卡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
13
设定客户类指标的基本思路
常用客户类指标
市场占有率或市场份额 相对市场占有率 旧顾客续约率 既有顾客的业务成长率 新顾客开发率 潜在顾客转交率(转变为实际顾客) 招揽一个新顾客的平均成本 顾客满意度 顾客获利率 品牌知名度 品牌美誉度 企业形象综合指教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
7
战略地图
战略规地图示例
财
增加利润
务
增加营业收入 成本费用(特别是直接材料 提升盈利能力
类
成本控制)
提 高 A1 品 销 售 收
入比重
提 高 A1 品 销 售 收 入比重
顾
开发一级市场
关注客户满意度
客
类
提 高 A1 品 销 售 收
入比重
内
提高供应链运营水平
部
运
改善新品开发 加强质量控制 进行设备改造 提高售后服务 加强供应商与
的产品(或进行产品改良) 的过程。
日常运营流程是从企业接受订单开始,直 至向顾客发售或提供服务为止的整个活动 过程。它包括接受订单、采购、生产加工、
交货等活动。
客户管理流程是指企业如何选择客户、获 得客户、保留客户、培育客户而进行的有
效活动。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
15
设定内部运营类指标的基本思路
设置内部运营类指标的 四个维度 时间实关注流程的速度; 成本关注于履行该流程成本控制的效果,它主要直接驱动财务指标; 风险主要关注流程执行可能产生的错误及所带来的危害; 数量与质量则是对流程产出的成果进行衡量。
客户
我们的客户 如何看待我
们?
财务
我们的股东 如何看待我
平衡计分卡83682
平衡计分卡(Balanced Score Card),源自哈佛大学教授Robert Kaplan与诺朗顿研究院(Nolan Norton Institute)的执行长David Norton于90年所从事的「未来组织绩效衡量方法」一种绩效评价体系,当时该计划的目的,在于找出超越传统以财务量度为主的绩效评价模式,以使组织的「策略」能够转变为「行动;经过将近20年的发展,平衡计分卡已经发展为集团战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略管理的工具,在集团战略规划与执行管理方面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根据解释,平衡计分卡主要是通过图、卡、表来实现战略的规划.平衡计分卡发展经历三代发展平衡计分卡时期该阶段Robert Kaplan与David Norton研究的结论「平衡计分卡:驱动绩效的量度」发表在92年<<哈佛商业评论>>一月与二月号,基本上,平衡计分卡强调,传统的财务会计模式只能衡量过去发生的事项(落后的结果因素),但无法评估企业前瞻性的投资(领先的驱动因素),因此,必须改用一个将组织的远景转变为一组由四项观点组成的绩效指标架构来评价组织的绩效。
此四项指标分别是:财务(Financial)、顾客(Customer)、企业内部流程(Internal Business Processes)、学习与成长(Learning and Growth)。
藉着这四项指标的衡量,组织得以明确和严谨的手法来诠释其策略,它一方面保留传统上衡量过去绩效的财务指标,并且兼顾了促成财务目标的绩效因素之衡量;在支持组织追求业绩之余,也监督组织的行为应兼顾学习与成长的面向,并且透过一连串的互动因果关系,组织得以把产出(Outcome)和绩效驱动因素(Performance Driver)串联起来,以衡量指标与其量度做为语言,把组织的使命和策略转变为一套前后连贯的系统绩效评核量度,把复杂而笼统的概念转化为精确的目标,藉以寻求财务与非财务的衡量之间、短期与长期的目标之间、落后的与领先的指标之间,以及外部与内部绩效之间的平衡。
平衡计分卡介绍
为了成功地获取资金,我们应如何满 足我们股东的要求?
顾客面
愿景
为了达成我们的 愿景,
我们应如何满足我们 顾客的需求?
与 策略
内部作业流程
为了满足我们的股东与顾 客,我们必须提升那些企 业内部作业流程?
学习与成长面(创新的概念)
为了达成我们的景,我们应该具有什么能 力让组织能持续地改进及进步?
财务面
肯亚商店的范例
第三步:界定产品目标
• 价格目标:
提供时尚及品质,让顾客觉得物超所值、价格 公道
• 时尚及设计目标:
提供时尚的商品,满足顾客在衣着上的需求及 想要追求的形象
• 品质目标:
保证最高的品质,在同一款式及其他产品线的 范畴中保持最佳的搭配
肯亚商店的范例
第四步:界定造成“美好购物”经验的要素
市场 产品 研究 开发
生产 近交 制造 产品
顾客 服务
满足 顾客 要求
创新流程
营运流程 售后服务流程
创新流程的前提
• 顾客希望未来产品为他们带来哪些 利益?--顾客心目中的理想产品
• 如何透过创新手法,比竞争者早一 步提供这些利益给顾客。--新产品问 世的时效
研发团队应有的认识
• 从事基础研究,开发带给顾客价值,突 破现状的新产品及服务
收获期的财务衡量
资本投资报酬率(ROCE) 营运收入 毛利率 现金流量
三种主要的财务目标
营业额的成长与组合 成本控制/生产力提升 资产运用率/投资策略
营业额成长与组合策略主题
新产品及服务的开发 新顾客及市场的开发 新产品及服务的组合 新的定价策略 现有产品及服务的新运用 新关系的建立
为什么企业需要平衡计分卡
解读_三代平衡计分卡
1、引言
在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中,绩效管理普遍引起企业的重视,企 业迫切需要一种科学和有效的绩效管理工具,而平衡计分卡的出现恰 好满足了这一需求。自卡普兰和诺顿提出平衡计分卡的概念以来,平 衡计分卡的理论和应用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1:
第一代平衡计分卡提出了四个角度的框架,认为企业应该从多个 角度来审视企业(即财务角度、客户角度、内部流程角度和员工的学 习与成长角度)。这时候平衡计分卡是作为一个对绩效评估的改进工 具来使用的 2。
4、第二代平衡计分卡
在实践中,卡普兰和诺顿很快发现了指标选取方面的问题,于是 对第一代平衡计分卡做出了修正,并于 1996 年 1 月,在《哈佛商业 评论》上撰文《把平衡计分法作为战略管理体系的基石》(Using the Balanced as a Strategic Management System),提出平衡计分卡四 个方面的内部存在一定的因果关系,总体来说其两个改进点在于提出 了战略地图的概念和明确了指标间的因果关系。具体来看:
其次把建设战略中心型组织提上了议程(SFO)。创建战略中心型 组织的原则有五条。(1)建立执行领导团队来促进变革。(2)将战 略落实到实际运营中。(3) 围绕战略连接并整合组织。(4)让战略 成为每个人的工作。(5)将战略变成一个持续性流程。
6、总结
现在的平衡计分卡已经远远超出了 20 世纪 80 年代最初提出的传 统的平衡计分卡的概念和理念,而是以上三代平衡计分卡的综合体。
2、平衡计分卡的产生背景
20 世纪末兴起的信息时代带来了很多环境上的变化,面对这些 变化传统的财务会计模式难以应对这些变化,计分卡应运而生。
3、第一代平衡计分卡
1992 年初,卡普兰和诺顿提出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平衡计分卡 模型,撰写了一篇名为《平衡计分法:良好绩效的测评主体》(The Balanced Scorecard: Measures that Drive Performance,中文译名选 取首次在国内公开的译文,下同)的文章,发表在 1992 年 1-2 月号 的《哈佛商业评论》上,提出通过顾客角度、内部角度、创新和学习 角度、财务角度四个重要方面全面地考察企业。这是最早的平衡计分 卡理论,称之为“第一代平衡卡理论”。
第八章平衡计分卡(BSC)
四个维度常见指标列举
财务方面:
利润率 现金流量
收入增长
项目收益 毛利率 回款率 税后净利润 净现值
客户方面: 市场份额
用户排名调查
新客户的增加
客户的保有率
客户满意度 品牌形象
服务差错率
内部业务流程方面: 产品质量
产品开发
事故回应速度 安全与环境影响 劳动生产率 设计开发周期 生产周期 生产计划
• 平衡计分卡被誉为近75年来世界上最重要的管理工具 和方法。
三、平衡计分卡指标体系设计思路
平衡计分卡的组成部分一览
愿景 使命 战略图
-
平衡计分卡报告
反馈
目标 指标 目标植 行动方案
平衡计分卡组成部分的定义
– 战略图:一种用直观的方法呈现组织战略的
工具
– 战略目标:对战略的具体组成部分的陈述 – 衡量指标:是跟踪和监控战略目标完成情况
预测准确率 项目完成指标 关键员工流失率
学习与成长方面: 提供新服务收入的比例 员工满意度
改善提高效率指数
关键技能的发展
继任计划 领导能力的发展 人均创收 员工建议数 新产品上市的时间
新产品收入所占比例
• 平衡计分卡指标选择举例
平衡计分卡的基本内容
财务指标 短期指标 前置指标 内部利益
非财务指标 长期指标 后置指标 外部利益
出超越传统以财务量度为主的绩效评价模式,以使组织的 “策略”能够转变为“行动”。经过将近20年的发展,
平衡计分卡已经发展为集团战略管理战略规划与执行管
理方面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平衡计分卡主要是通
过图、卡、表来实现战略的规划。平衡计分卡发展 经历三代发展。
平衡计分卡知识(完整版)
一、平衡计分卡的概念(一)平衡计分卡的提出与发展从1992年卡普兰与诺顿在《哈佛商业评论》发表的第一篇关于平衡计分卡文章到2000年的《战略中心型组织》书籍的出版,平衡计分卡已从最初的业绩衡量体系转变成为用于战略执行的新绩效管理体系,平衡计分卡的应用和研究已取得了重大的突破。
2004年,卡普兰与诺顿又出版了一本关于平衡计分卡的新书《战略地图》。
《战略地图》实质是阐述的是如何将组织的战略可视化,通过战略地图来描述组织的无形资产转化为有形(四)平衡计分卡与KPI的区别四个方面目标指标提高投资报酬率投资报酬率扭亏为盈利润财务方面降低成本单位生产成本管理费用增加收入营业收入客户方面使客户完全满意客户保持率新客户增长比率客户满意程度(调查得分)内部经营方面提高创新能力推出每一新款所需的平均时间提高生产销售能力合格品率生产销售主导时间新客户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提高售后服务能力售后服务主导时间学习与成长提高信息处理能力满意度调查(调查得分)培训培训次数完善奖惩制度完善奖惩制度(调查得分)提高领导能力领导能力(调查得分)提高雇员的满意程度雇员满意程度(调查得分)(二)平衡计分卡的优点1.克服财务评估方法的短期行为;2.保持组织所有资源协调一致,并服务于战略目标;3.能有效的将组织的战略转化为组织各层的绩效指标和行动,解决了企业的战略规划操作性差的缺点;4.有利于各级员工对组织目标和战略的沟通和理解,保证了组织的年度计划和组织的长远发展方向得到有效的结合;5.有利于组织和员工的学习成长和核心能力的培养;6.使企业的战略成为一个持续的流程。
(三)平衡计分卡的缺点1、实施难度大平衡计分卡的实施要求企业有明确的组织战略;高层管理者具备分解和沟通战略的能力和意愿;中高层管理者具有指标创新的能力和意愿。
因此管理基础差的企业不可以直接引入平衡计分卡,必须先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才能循序渐进地引进平衡计分卡。
2、指标体系的建立较困难平衡计分卡对传统业绩评价体系的突破就在于它引进了非财务指标,克服了单一依靠财务指标评价的局限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详解三代平衡计分卡平衡计分卡并非空中楼阁,更不是积沙成塔。
它来源于实践,又应用于实践,并在实践中得到不断的发展和提升。
根据Bain公司对平衡计分卡在全球使用的调查结果(如图1),可以看出平衡计分卡在全球的使用在不断攀升,而总体满意度一直保持在80%左右。
图1平衡计分卡在全球使用情况的调查结果自20世纪80年代末卡普兰和诺顿提出平衡计分卡的概念以来,平衡计分卡的理论和应用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代平衡计分卡提出了四个角度的框架,认为企业单纯依靠财务指标存在很大的问题,建议应该从多个角度来审视企业(即财务角度、客户角度、内部流程角度和员工的学习与成长角度)。
强调既要看结果,更要注重过程,设置均衡的衡量指标体系。
这时候平衡计分卡是作为一个对绩效评估的改进工具来使用的。
第二代平衡计分卡运用战略图工具,帮助企业解决了如何筛选和归类衡量指标的问题。
强调衡量指标应该反映企业特有的战略意图,企业应设置具有战略意义的衡量指标体系。
战略使指标体系有了灵魂和方向,而战略图是一个能够帮助企业明晰战略、沟通战略的有效工具。
第三代平衡计分卡已经上升为战略性绩效管理体系,作为战略执行的工具来使用。
强调企业应建立基于平衡计分卡的战略管理体系,调动企业所有的人力、财力和物力等资源,集中起来协调一致地去达到企业的战略目标。
至此,现代平衡计分卡的内涵已经远远超脱传统平衡计分卡的概念,用一个公式来表达的话,就是BSC+MAP+SFO的综合体。
其中,BSC(Balanced Scorecard)为传统四个角度概念的平衡计分卡;MAP(Strategy Map)为用于明晰战略和沟通战略的战略图;SFO(Strategy-Focused Organization)是把平衡计分卡作为战略执行的工具来使用的平衡计分卡实施原则和实施过程。
以下我们结合平衡计分卡在国内外企业的实践,阐述平衡计分卡的发展进程及其演变背景。
第一代平衡计分卡:四个角度第一代平衡计分卡是作为一个绩效评估的改进工具来使用的,以弥补传统目标管理在业绩指标体系设计方面的弊端。
自德鲁克提出目标管理以后,遂被广泛应用,在全球管理界大行其道。
企业在实践中发现目标管理犹如一把“双刃剑”:运用得当时,可以帮助企业取得突破性的业绩增长;但当目标管理被误用时,也可能将会给企业带来毁灭性的打击。
通过以下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到如果企业完全依靠财务指标,片面地看待企业,将会引发短期行为,造成企业经营上的失误。
案例:1980年代美国银行目标管理中片面地依赖财务指标带来的的后果美国银行(Bank of America)曾一度制定了全美国最有雄心的绩效考核激励奖罚制度,以发放贷款的数额决定贷款员的表现,表现最佳者可获得超过中等表现者50%收入的奖励。
结果美国银行得到了他们想要也该得到的东西:大批的坏账。
虽然实现了管理目标,但随后银行却因此遭受了巨大损失。
只看贷款数额,而不去考虑表面看不到的更重要的贷款质量、风险、客户忠诚等因素,如此年复一年是非常愚蠢的管理方法。
针对这些问题,20世纪80年代末,罗伯特•卡普兰教授和大卫•诺顿博士通过对12家业绩衡量领先的企业进行为期一年的研究,提出了平衡计分卡的理念。
他们认为单纯依靠财务指标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并意识到很多提高短期财务绩效的方法(如裁员、削减培训成本、研发成本、营销成本、客户服务成本等)都有可能损害公司未来的财务健康。
相反,一些公司从财务角度上看可能暂时状况不佳,但他们其实是投资于能驱动未来绩效高增长的核心能力区域。
同时,他们进一步洞察到依赖于滞后指标的局限性,因为其反映的是历史绩效,所以不能为未来绩效衡量提供可靠的依据。
因此,卡普兰和诺顿引入平衡计分卡作为公司绩效衡量的一种方法,以达到以下平衡:•多个角度•领先和滞后指标•对内的衡量指标(如生产力)和对外的衡量指标(如客户忠诚度)卡普兰教授和诺顿博士对12家公司的研究成果发表在1992年的《哈佛商业评论》(如图2)。
其后迅速风靡全球,得到了理论界和实务界的广泛关注。
图2 平衡计分卡的四个角度典型的平衡计分卡从财务、客户、内部业务流程、学习和成长四个方面来衡量企业的业绩。
顾名思义,它反映了如下多种平衡关系:短期和长期目标、财务和非财务指标、滞后和领先指标、外部和内部业绩视角。
设计精良的平衡计分卡要在滞后指标(包括大部分财务指标)和领先指标(做得好就可以提升未来业绩的领域)之间取得平衡,同样重要的是还要在组织的内部指标(如降低成本、伤害事故率、培训项目等)和外部指标(如市场占有率、供应商绩效、客户满意度等)之间取得平衡。
第二代平衡计分卡:战略图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接触和使用平衡计分卡,第一代平衡计分卡的不足和缺陷日益暴露出来了。
使用者感觉最大的困惑是如何对衡量指标进行筛选和归类。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很多企业是先收罗一堆指标,然后把这一堆指标按照平衡计分卡的四个角度划分为四类,认为这就是平衡计分卡了。
这样做的结果是常常导致企业设置了无效的衡量指标,以至于有人把平衡计分卡戏称为“四个大木桶”。
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是,第一代平衡计分卡并没有很好地解决指标筛选的问题。
当时卡普兰和诺顿在其著作中仅仅建议“设计考核指标要以企业战略和愿景为导向”,并给出了一些提示性的问题供企业参考,如“为了让客户和股东满意,我们要完善和做好哪些业务流程?”等等,并没有具体提出一套具有可操作性的方法和工具来提炼衡量指标。
显然,这种方式缺乏系统性和可操作性,不利于平衡计分卡在企业中的实际应用。
从事过业绩考核工作的人都知道,绩效管理最重要的难点和问题点之一是如何提炼出少而精的关键衡量指标。
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我们常见到有些人把握不住工作重点,又怕失去控制,就多多设置衡量指标,企图控制一切,但由于时间和精力有限,结果是什么也控制不了,这种现象在中国企业中相当普遍。
案例:某大型制造型企业指标过多导致信息超载我们曾经咨询过的一家国际领先的制造型企业就面临这样的困惑。
该企业在公司层面有76个衡量指标,这些衡量指标都是指标设置者凭感觉认为高层管理者可能会关注而挑选出来的。
但是,事实上高层领导们不可能同时关注这么多衡量指标,因此每次绩效评估会都花费了大量的时间,但效果并不好。
更让企业绩效管理负责部门感到不安的是,他们发现有些衡量指标应该得到高层领导的关注却没有纳入这套指标体系之中。
他们告诉我们,企业的信息化系统每天会产生上千份报表,但到底哪些信息应该以哪种形式及时呈送到哪一位领导手上呢?显然,他们是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系统化的工具来帮助他们进行筛选和归类。
过多的衡量指标会造成信息泛滥,分散管理者宝贵的时间和精力。
但问题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答案是:先明晰战略,后设置指标。
成功实施绩效管理的关键点和难点在于,要知道关注什么和不关注什么。
知道什么是真正的战略重点,就能够设计出有效的关键绩效指标,才能够做到关注真正重要的问题,这样管理人员就能够做出解决关键问题的决策,从而提高决策的质量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针对这些问题和企业实际需求,战略图应运而生(如图3)。
战略图是帮助企业明晰战略的一个有效工具。
如针对上述这家大型制造型企业,我们就是先借助战略图这个工具帮助企业明晰公司的战略重点,然后通过平衡计分卡在整个公司建立了分层分类的衡量指标体系,很好地解决了信息超载问题。
其中公司层面精选了23项指标,这里面20个指标是从以前的76个指标中选出或改进获得的,另有3项指标是以前忽视了,我们运用战略图这个工具,通过分析筛选将其补充了进来。
图3 战略图示例战略图也是帮助企业沟通战略的工具和方法。
在我们提供咨询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客户都非常喜欢这个工具。
一家服务型企业的总裁告诉我,他的副手和各部门经理从来没有如此清晰地了解到集团的战略,这使他与下属的沟通更加有效了。
如有一次开会的时候,大家对某一个问题争论不休,突然有一位部门总经理提出这个问题不涉及集团的战略重点,于是大家一致同意把这个问题搁置,由相关部门在小范围内再讨论解决。
还有一家工程公司的总经理告诉我们,他的工作案台上就放着一张公司战略图,经常看看能够帮助他始终关注公司的重点工作。
现在,这两家企业的月度例会都是围绕战略图来开展的。
在制作战略图时,重要的是要理解“因果关系”。
关于“因果关系”的著名的案例是Sears,这家公司从800家分店收集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员工态度改善5个点就会使客户满意度提高1.3个点,这1.3个点的回报就是使年收益增长率提高了0.5个点。
由于平均年收益增长率为4个点,这差不多比平均水平高出15%。
在我们以往的咨询项目中,发现精明的管理人员都非常喜欢使用这个工具,他们认为“因果关系”这个方法能够帮助他们抓住创造业绩成功的关键点,国内很多企业把这称之为找到做好工作的“抓手”。
如一家销售汽车的4S店的维修经理很快就判断出要提高维修收入,除了新车销售量以外,他所能够把控的关键路径是增加老客户的回头率、提高单台汽车的维修收入。
所以他并不关注维修收入,而非常在意为客户提供良好的维修服务和注重交叉销售,因为他认为做好后面这些工作(“因”),维修收入(“果”)自然会得到提升。
又如一家工程公司发现,最满意的客户往往在15天内就结清账单,而不满意的客户则要拖欠120天才会付款。
所以,这家工程公司特地明确了自己的重点客户,并刻意收集和分析客户关注点在何处,在细化分类的基础上为客户提供有针对性的工作和服务,实施的效果非常显著。
第二代平衡计分卡提出战略是衡量指标体系的灵魂。
虽然平衡计分卡包含了四个基本角度,但重要的是要理解这些角度反映了一个企业独特的战略。
企业的衡量指标体系应该根据战略的需要进行修正和补充,要能够反映出本企业独特的战略意图。
不同的企业,即使是处于同一个行业,应该根据其独特的战略意图设计个性化的一套衡量指标体系。
在我们为国内企业提供咨询的过程中,发现很多企业喜欢搬用其竞争对手的指标体系,这是一种枉费时间和精力的错误做法!第三代平衡计分卡:战略执行“执行”是当今企业界和管理界非常时髦的一个话题,也是许多企业非常关心但又感到非常棘手的一个问题。
当企业的战略得以明晰,并在企业的各个层面得到良好的沟通之后,怎样为战略执行和战略落地创造良好的管理环境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但现实是,在我们所咨询的企业中,几乎所有的企业其管理流程在不同程度上都存在缺乏一致性的问题,各个管理体系分散,没有整合成一体化的管理体系(如图4)。
如有些企业薪酬激励制度已经实施多年了,对这些制度的修修补补基本上都是人力资源部基于人力资源职能角度上进行的,或者从业务部门的角度来考虑如何促进业务量的提升,很少从公司的角度来考虑如何与公司的战略意图相匹配。
又如大多数企业的预算编制和战略规划是相分离的,战略规划部门努力制定可以将企业引向美好未来的战略,而预算编制部门则另立门户编制来年的经营和资本预算,他们通常是根据过去的历史财务报表,而不考虑公司的战略规划的要求来配置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