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大人一起读 教学设计教学提纲
《和大人一起读》共读指导设计(教案)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

《和大人一起读》共读指导设计(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共读活动,培养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
2. 培养学生与大人共同阅读的良好习惯,增进亲子关系。
3. 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阅读策略,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4. 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增强自信心。
二、教学内容1. 阅读材料:《和大人一起读》一年级上册2. 阅读活动:亲子共读、同伴共读、小组共读3. 阅读策略:预测、提问、总结、分享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a. 教师通过简单的自我介绍,与学生建立联系。
b. 引导学生分享自己与大人共读的经历,激发学生的兴趣。
2. 阅读活动(20分钟)a. 亲子共读:教师邀请家长参与,与学生一起阅读《和大人一起读》一年级上册。
- 教师提前准备好阅读材料,确保每个学生和家长都有书籍。
- 教师引导学生和家长一起阅读,提醒他们注意阅读的节奏和语调。
- 教师可以适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b. 同伴共读:学生与同伴一起阅读《和大人一起读》一年级上册。
- 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确保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
- 教师引导学生与同伴一起阅读,鼓励他们互相讨论和分享。
- 教师可以适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c. 小组共读:学生与小组一起阅读《和大人一起读》一年级上册。
- 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确保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
- 教师引导学生与小组一起阅读,鼓励他们互相讨论和分享。
- 教师可以适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3. 阅读策略(20分钟)a. 预测:在阅读之前,教师引导学生根据封面、标题等信息预测故事内容。
- 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预测。
- 学生可以分享自己的预测,并与同伴或家长讨论。
b. 提问: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故事。
- 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提问。
- 学生可以提出自己的问题,并与同伴或家长讨论。
c. 总结:在阅读结束后,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故事情节和主题。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第八单元《语文园地八:和大人一起读》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及作业设计)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第八单元《语文园地八:和大人一起读》教学设计
作业设计
孝顺的黄香
东汉时江夏有个小孩叫黄香,九岁时,母亲就去世了,他和父亲相依为命,生活很艰苦。
夏天,黄香怕父亲热得睡不着觉,就用扇子扇父亲床上的席子、枕头,直到席子扇凉了,才让父亲上床睡觉。
冬天,黄香每天晚上先钻进冰冷的被窝,等被窝焐暖和了,才让父亲睡。
黄香冬天温被窝、夏天扇席子的事流传开来,人们赞道:“天下无双,江夏黄香。
"
1.在括号里填入合适的词语。
( )的黄香 ( )的生活 ( )的被窝
2.选一选。
这个故事出自《三字经》的哪一句?( )
A.融四岁,能让梨。
B.香九龄,能温席。
3.用自己的话夸夸黄香。
4.生活中,你是怎样孝敬长辈的?说一说,写一写。
《和大人一起读》共读指导设计(教案)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

《和大人一起读》共读指导设计(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课选自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和大人一起读”板块。
教学内容为教材第3单元,包括《拔萝卜》、《小兔子乖乖》、《猴子捞月》三个故事。
每个故事都包含生动的插图和简洁的文字,旨在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二、教学目标1. 通过共读,让学生感受阅读的乐趣,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
2. 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水平。
3. 通过共读活动,增进学生与家长之间的亲子关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共读,提高他们的阅读兴趣。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水平。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故事书、彩图卡片等。
2. 学具:学生自带《和大人一起读》教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拔萝卜》、《小兔子乖乖》、《猴子捞月》的故事插图,引导学生观察并猜测故事内容,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
2. 共读:教师与学生共读《拔萝卜》故事,引导学生关注故事情节,理解故事寓意。
随后,学生与家长共读《小兔子乖乖》和《猴子捞月》两个故事,教师巡回指导。
3. 讨论与分享:学生分组讨论共读过程中的感受,分享自己喜欢的故事情节。
教师点评并总结。
4. 随堂练习:学生独立完成《和大人一起读》教材中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 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共读活动的收获,反思自己在阅读过程中的不足。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和大人一起读》共读指导2. 板书内容:- 故事名称:《拔萝卜》、《小兔子乖乖》、《猴子捞月》- 教学目标:激发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增进亲子关系- 教学重点:独立阅读、阅读理解- 教学难点:主动参与、阅读兴趣七、作业设计1. 学生回家后,与家长共读一本课外书籍,并记录下阅读过程中的感受。
2. 家长监督并签字,确保学生完成作业。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本节课共读活动是否达到预期效果,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是否存在问题,如何改进教学方法等。
《和大人一起读》教学设计[1]
![《和大人一起读》教学设计[1]](https://img.taocdn.com/s3/m/432b4d04998fcc22bcd10df2.png)
(1)同学们刚刚读了课文,现在知道谁和谁好了吗?
(2)藤和瓜好。(课件放图片帮助理解)
(3)提问:你还知道了谁和谁好?花和谁好呢?白云和谁好?
(3)白云和风好,风往哪里刮,云往哪里跑。
提问:仔细看,还有谁和谁好?
提问:风一刮,云会怎样?
(4)还有谁和谁好?
提问:小朋友之间又做了什么?他们的心情怎么样?
学生活动
教师复备
一、新课导入
1.同学们,你们的好朋友都有谁?你和谁关系好呢?
2.今天,我带来一首关于好朋友的儿歌,名字叫“谁和谁好”。
3.分小组,相互读课文。
4.检查学生朗读情况。
学生可自由发言,引导学生说出:我和——好
学生自读课文,教师适当引导、正音,帮助学生读通课文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师复备
《和大人一起读》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
一课时
课题
和大人一起读
教学内容
谁和谁好
教
学
目
标
1.正确、有感情地朗读短文
2.了解生活中相互联系的事物,感受朋友在一起时的欢乐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们在快乐中学习。
教学重难点
了解生活中相互联系的事物,感受朋友在一起时的欢乐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型
讲读课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汇报。
汇报交流。
学生汇报。
汇报交流,风往哪里刮,云往哪里跑。
学生汇报,“我”和同学好。
汇报交流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师复备
三、教师总结。
拓展:生活中你还知道哪些好朋友?谁和谁好?
小结: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事课你又学会了什么?回家和爸爸妈妈说一说。
统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和大人一起读)教学设计2

同行教师反馈
与同行教师交流,获取他们对教学 的看法和建议,以便取长补短。
教学反思与总结
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和总结,发现 教学中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不 断提高教学质量。
06
教学反思与总结
学生学习效果反思
学生对阅读兴趣提高
通过“和大人一起读”的学习模式, 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得到了提高,表现 出更愿意主动阅读和分享。
课文重点与难点
课文重点
通过亲子共读的方式,培养孩子 的阅读兴趣和习惯,提高孩子的 听、说、读、写能力。
课文难点
对于一些较为抽象的概念和情感 表达,孩子可能会有一些理解困 难,需要家长适当引导和解释。
教学策略与手段
教学策略
采用亲子共读的方式,让孩子和家长一起阅读,通过听、说、读、写等多种方 式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方法与手段
考察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教态是否 自然大方,是否能够感染和引导学生 。
教学内容与设计
考察教学内容是否符合学生需求,教 学环节设计是否合理。
教师语言与教态
评估教师使用的教法是否得当,是否 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学手段是 否多样化。
教学反馈与改进建议
学生与家长反馈
通过学生和家长的反馈,了解教 学中的优点和不足,为后续教学
课文背景
统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中的《和大人一起读》栏目,旨 在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该 栏目适合一年级学生,通过亲子共读的方式,让孩子在听、 说、读、写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课文特点
该栏目选取了一些适合一年级学生的经典儿歌、童谣、故事 等,内容生动有趣,语言简练易懂,插图精美,适合家长和 孩子一起阅读。
学生学具准备
一年级语文《和大人一起读》教案

一、教案概述一年级语文《和大人一起读》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和大人一起阅读,培养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
2.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增强语感。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学内容:1. 选取适合一年级学生的阅读材料,和大人一起阅读。
2. 通过阅读,引导学生学习生字词,理解词语的意思。
3. 引导学生学会正确的阅读姿势和阅读方法。
教学重点:1. 培养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和热情。
2. 引导学生学习生字词,理解词语的意思。
3. 教会学生正确的阅读姿势和阅读方法。
教学难点:1. 培养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和热情。
2. 引导学生学会正确的阅读姿势和阅读方法。
教学准备:1. 选取适合一年级学生的阅读材料。
2. 准备和大人一起阅读的场地和环境。
3. 准备生字词卡片和相关教学工具。
二、教学过程Step 1:热身活动(5分钟)1. 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身体运动,如伸展、转圈等,以放松身体。
2. 引导学生进行声音活动,如唱儿歌、模仿动物叫声等,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
Step 2: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关注阅读主题,如:“今天我们要和大人一起读一篇有趣的故事。
”2. 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阅读?为什么要阅读?”Step 3:阅读活动(15分钟)1. 教师和大人一起阅读选定的材料,引导学生跟随阅读。
2. 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生字词,解释词语的意思。
3. 教师引导学生模仿正确的阅读姿势和阅读方法。
Step 4:互动环节(10分钟)1. 教师邀请几名学生和大人一起读,其他学生观察和模仿。
2.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阅读比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Step 5: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阅读过程,总结学到的知识和技能。
2. 教师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感受和体验。
三、教学评价评价方法: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阅读姿势、阅读方法的正确性等。
评价标准:1. 学生能够积极参与阅读活动,表现出对阅读的兴趣和热情。
2. 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生字词,理解词语的意思。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教案设计-《语文园地二 和大人一起读》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教案设计-《语文园地二和大人一起读》一、教案设计目的本教案旨在通过《语文园地二和大人一起读》这一教材,引导学生与家长一起阅读,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
二、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家长与孩子共同阅读的重要性,增进亲子关系。
2.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兴趣,提升阅读理解能力。
3.帮助学生掌握教材中的词语和句子,提高语文表达能力。
三、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培养细致观察力。
2.帮助学生掌握生字词,提高词汇积累量。
3.促进学生与家长的互动,增进亲子情感。
四、教学内容和方法1. 课文内容本节课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语文园地二和大人一起读》中的课文内容,围绕家长与孩子共同阅读展开。
2. 教学方法1.导入通过提出问题或引发话题的方式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好奇心。
2.阅读学生与家长共同阅读课文,学生注意理解课文内容,家长指导学生遇到生字词时进行解释。
3.讨论引导学生与家长一起讨论课文的主题,思考作者所要表达的意义,培养学生的分析思维能力。
4.举例通过举例子或事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中的内容,加深对文字的理解。
3. 教学步骤1.导入(5分钟)引导学生谈论与家长共同阅读的体验,激发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兴趣。
2.阅读(15分钟)学生与家长共同阅读课文,注意课文的意思和情感表达方式。
3.讨论(10分钟)引导学生与家长讨论课文中的主题,思考作者的用意。
4.举例(10分钟)老师举例说明一些课文中的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5.总结(5分钟)综合本节课内容,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要点,强化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实施,发现学生在与家长共同阅读时更加专注和投入,课文内容也更容易理解。
但同时也发现有些学生在课文理解上存在困难,需要更多针对性的指导和讲解。
下节课将进一步完善授课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课文内容。
以上就是本次教案的设计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语文园地二和大人一起读》这一教材,提高语文学习效果。
《和大人一起读》整本阅读教案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

《和大人一起读》整本阅读(教案)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教学目标•理解“和大人一起读”是一本绘本,了解绘本的特点和阅读方法。
•理解绘本《和大人一起读》所传达的“爱”的主题,在情感体验中提高阅读兴趣和能力。
•通过阅读,帮助学生在语文学科中建立初步的语文系统,提高语文素养。
教学准备•教师:预先阅读《和大人一起读》,熟悉绘本的内容和特点,准备课堂展示用的图片等。
•学生:准备一本《和大人一起读》,将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记在本子上,以便课后反思。
教学过程课堂导入•教师让学生观察室内环境,引导学生感知阅读环境宜好与否。
•教师展示绘本《和大人一起读》,提问学生是否曾经尝试为小朋友讲故事。
•学生相互交流讲故事的方式和经验。
阅读过程•教师鼓励学生先自主地看完《和大人一起读》。
•教师按照以下顺序指导学生一遍又一遍地阅读,直至能流畅地朗读出来,并将读后感表现得逼真、真切。
•教师先引导学生注意绘本所呈现的事物,让学生做出正确的推断。
•教师拓展学生在理解单词的基础上,理解那些短句和段落。
•教师重点针对课文中蕴含的情感,引导学生理解“爱”的涵义。
课堂互动•教师以互动的方式提出问题,学生能够对所听到的问题有所回应。
学生跟老师互动,观察教师的表情和动作。
•教师要求学生说出自己的阅读经历与感受,创造良好的阅读氛围。
•教师提出优秀作品展示,让学生观摩并获得学习灵感。
课堂归纳•教师将学生的发言汇总整理,梳理出本节课所学内容。
•教师要求学生在自己的笔记本上做好阅读笔记。
家庭作业•学生阅读本节课所学内容,收集短语、句子和词语,并记录在笔记本上。
•学生将自己的思考和体验记录在阅读电子笔记上。
•利用课外时间欣赏《和大人一起读》的电子书版本,创造更加舒适的阅读环境,增强阅读体验。
教学总结绘本是非常适合孩子阅读的门类,它们可以很好地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和情感体验。
本节课以《和大人一起读》为例,教师从阅读导入、阅读过程、课堂互动、课堂归纳等方面进行了细致而全面的教学,让孩子们感受到阅读的快乐。
和大人一起读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

知识面拓展评价
评价内容:学生对于整本书的理解程度和知识面的拓展情况 评价方式:通过课堂提问、小组讨论、个人作业等方式进行评估 评价标准:学生能否准确回答问题、能否提出有深度的问题、作业完成情况等 评价结果:根据评价标准,对学生的知识面拓展进行评价,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教学建议
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选择合适的阅读材料
教学内容
选择合适的整本书阅读材料
适合学生的年龄和阅读水平 符合教学目标和主题 考虑学生的兴趣和爱好 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经典作品
设计阅读任务和活动
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设计不同的阅读任务和活动,以满足他们的认知发展需求。
设计多样化的阅读任务,如阅读理解题、写作任务、角色扮演等,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 趣和积极性。
互动交流法
优点: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实施步骤:a. 提出问题,引发学生 思考;b. 分组讨论,鼓励学生发表 意见;c. 教师点评,引导学生深入 思考。
应用范围:适用于各种学科和年级, 尤其适用于需要探究和思考的课程 内容。
添加项标题
安排阅读时间:根据学生的作息时间,合理安排阅读时间,确 保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来完成阅读计划。
添加项标题
调整阅读计划:根据学生的阅读进度和反馈,及时调整阅读计 划,以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
引导家长参与阅读活动
激发家长参与热情, 共同制定阅读计划
指导家长正确阅读 方法,提高亲子阅 读质量
鼓励家长分享阅读 心得,促进家庭阅 读氛围
添加 标题
针对不同兴趣爱好的学生:根据学生的兴 趣爱好,选择相应的阅读材料,如喜欢科 幻小说的学生可以推荐科幻类读物,喜欢 动物的学生可以推荐动物小说等。
一年级语文《和大人一起读》教案

一年级语文《和大人一起读》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朗读课文,掌握基本的阅读技巧。
能够理解课文中的词汇和句子结构,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能够通过课文内容,培养对阅读的兴趣和阅读习惯。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集体朗读、分组朗读和个人朗读等方式,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通过讨论和分享,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利用图片、实物等辅助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课文内容。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通过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亲情、友情和团队合作意识。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内容:选取适合一年级学生的简单课文,内容富有教育意义,富有童趣。
课文长度适中,难度适中,适合学生朗读和理解。
2.2 教学资源:课文文本、图片、实物等教学资源。
教学多媒体设备,如投影仪、音响等。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利用图片、实物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兴趣。
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3.2 朗读:集体朗读:全班学生一起朗读课文,注意指导学生的发音和朗读节奏。
分组朗读:学生分组进行朗读,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个人朗读:学生个人朗读课文,鼓励学生大胆表达。
3.3 理解与讨论: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中的词汇和句子结构,解释生词和短语的含义。
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和分享,理解课文内容,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3.4 练习与巩固:进行阅读练习,如快速阅读、角色扮演等,提高学生的阅读技巧。
进行口语练习,如模仿、复述等,巩固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学生自评:学生对自己的朗读和口语表达进行自我评价,反思自己的表现。
4.2 同伴评价:学生之间互相评价,互相学习和进步。
4.3 教师评价:教师对学生的朗读和口语表达能力进行评价,给予肯定和建议。
第五章:教学总结5.1 教学反思: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总结和反思,发现问题并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5.2 学生反馈:听取学生的反馈意见,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需求。
一年级【语文(统编)】《和大人一起读》-1教学设计

3.激发阅读兴趣,体会阅读的快乐,产生阅读的期待。
教学重难点:体会阅读的快乐,产生阅读的期待,学习和大人一起阅读的方法。
教学过程
时间
教学环节
主要师生活动
3分钟
9分钟
3分钟
一、回顾,导入
读书是甜的。从第一单元开始,同学们就尝试着和大人一起读书。有时候和爸爸妈妈一起读,有时候和爷爷奶奶一起读,有时候和老师一起读,有时候还和哥哥姐姐一起读呢!同学们和大人一起读过哪些内容呢?都是怎么读的呢?我们一起来听听学习小伙伴的介绍吧。
二、共读,指导
故事的题目就叫《小松鼠找花生》。瞧,就是这只小松鼠(出示松鼠图片),让我们借助拼音,来拼一拼它的名字——(举带拼音的词卡)song shu。在拼音朋友的帮助下,我们能读准字音,认识生字,真好。同学们,你们看,这只小松鼠张大了嘴巴——咦,花生怎么不见了?让我们做个小侦探,开始阅读探秘吧!
附件4
教育部资源教学设计模板
课程基本信息
课例编号
2020QJ01YWTB54
学科
语文
年级
一
学期
第一
学期
课题
和大人一起读
教科书
书名: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一年级上册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年7月
教学人员
姓名
单位
授课教师
指导教师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在教师的帮助下,阅读《小白兔和小灰兔》,学习和大人一起阅读的方法。
感谢小伙伴们的分享!这么多的好方法,老师帮助大家总结成小口诀吧:
我们从小爱读书,我和大人一起读。
接龙读,拍手读,分角色读,表演读,
借助拼音自己读,问问,猜猜,继续读,
《和大人一起读》整本阅读【教案】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

《和大人一起读》整本阅读(教案)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用正确的姿势拿书,认真阅读
•在学习过程中主动思考、提问,理解故事的主旨
•通过阅读培养兴趣,增强语文素养
教学内容
《和大人一起读》整本阅读
教学步骤
第一步:授课前
1.教师准备好教案、教材、黑板、彩色粉笔等教具。
2.教师通过布置作业、出题等方式引导学生提前阅读《和大人一起读》。
第二步:课堂导入
1.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引发学生阅读热情。
2.介绍《和大人一起读》书名,让学生明确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是整本阅读。
第三步:阅读故事
1.教师出示《和大人一起读》这本书,并指导学生用正确的姿势拿书。
2.教师提供适量启发性问题,启发学生思考和阅读,例如:“这个故事在哪里发生的?它讲了什么?”等。
3.学生先自己默读,然后老师再带领集体读,读完后教师可以再讲解一些重要的知识点,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阅读水平。
第四步:活动体验
1.学生对故事进行简单的绘画、手工等活动体验,比如画一幅和故事有关的图画或用玩具人偶玩故事内容。
2.活动体验可辅以相关故事玩具、课件等。
第五步:学生总结
1.学生自主整理笔记,总结今天学习的重点内容。
2.教师引导学生对自己的阅读过程进行总结,提出自己的感受和心得。
教学效果
经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用正确的阅读姿势拿书,正确阅读《和大人一起读》这本书,并能够通过阅读故事进行简单的活动体验。
同时,学生对故事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感受,增强了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
和大人一起读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

和大人一起读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一、引言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阅读是一项重要的能力和习惯。
而家长的陪伴与指导对于孩子的阅读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篇教学设计将探讨和大人一起读整本书的阅读教学方案,旨在帮助孩子培养对阅读的兴趣,提升阅读理解水平,并增进家长与孩子之间的亲子关系。
二、教学目标1. 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积极性。
2. 增强孩子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
3. 促进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情感交流,建立亲子阅读的良好氛围。
三、教学内容选择一本适合阅读的整本书,在家长的陪伴下进行共同阅读。
四、教学步骤1. 选择书籍根据孩子年龄和兴趣爱好,选择一本适合的整本书。
可以选择富有情节、趣味性和教育意义的绘本或章书。
2. 阅读前准备家长可以预先阅读整本书,了解故事情节和核心主题。
同时准备一些问题和引导语,用于阅读过程中的引导和讨论。
3. 共同阅读a. 选择合适的时间和地点,在安静舒适的环境中进行阅读。
可以选择晚餐前、睡前或周末的下午等固定的时间段。
b. 在阅读过程中,家长可以按照故事的情节和内容进行适当的表情、语调调整,增加互动性和趣味性。
可以根据故事情节的发展,引导孩子推测结果、预测后续,并询问孩子对故事的理解和想法。
c.在进行共同阅读的过程中,家长还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和理解能力,加入适当的识字及阅读技巧指导。
4. 阅读后讨论在阅读结束后,家长可以与孩子进行讨论和分享。
引导孩子回顾故事情节、角色塑造和核心主题,并提问孩子关于故事的理解和观点。
同时,家长也可以分享自己的观点、情感和经验,促进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情感交流。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孩子的阅读兴趣和积极性是否增加。
2. 考察孩子在阅读过程中的思维逻辑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
3. 分析孩子在讨论环节中提出的观点和问题,了解孩子对故事的理解和思考深度。
六、教学扩展1. 继续进行和大人一起读整本书的阅读教学,引导孩子逐渐独立进行整本书的阅读。
2. 推荐孩子参加学校或社区的阅读活动,扩大阅读交流圈子。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和大人一起读〔教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和大人一起读(教案)一、教学目的1.学生能够理解简单的句子,并能够正确朗读。
2.学生能够通过大人的引导,进一步了解故事情节,提高对故事的理解和理解能力。
3.培养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和爱好,提高阅读水平。
4.增强学生与大人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促进亲子关系的发展。
二、教学内容《整整齐齐》《一个大英雄》《福娃的故事》《流浪狗找家》三、教学重难点1.理解故事情节,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
2.与大人之间反复交流,加深学生对阅读的理解和兴趣。
四、教学过程1.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好故事书籍,大字卡片或白板,分组孩子的活动桌。
2. 导入教师和孩子们一起谈论什么是阅读和阅读的好处。
然后给孩子们播放图片故事,这将向他们介绍本节课要阅读的故事。
3. 大人与孩子一起阅读故事教师为孩子们讲述故事情节,并让一个大人与孩子们一起口头阅读。
在阅读过程中,老师可以做出明显的停顿,进一步讲解故事情节,并提问学生。
4. 同伴间讨论当阅读结束时,教师请两三名孩子站在前面,分享他们所听到的故事。
然后再对故事情节进行简单的复述,以检验他们对故事的理解。
5. 孩子们阅读故事并发现事物教师向孩子们展示一个白板或大字卡,其中包括与故事相关的词汇和图片。
请孩子们在白板或大字卡上找到相关的词汇,然后依照词义将它们分类。
6. 亲子共读教师邀请家长与孩子一起阅读所选故事,并与家长一起相互分享他们在阅读过程中的想法。
7. 词汇梳理课堂结束时,教师将单词卡片放在教室的一个角落,让孩子们轮流拿起卡片,并将其与故事中的涉及到的单词匹配。
孩子们可以向类似的同学或是老师们求助。
五、教学总结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孩子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及时指导和帮助。
2.孩子们需要反复阅读同一本故事书籍以加深理解。
3.家长与老师之间需要加强沟通,鼓励孩子们建立读书习惯。
和大人一起读(三)-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和大人一起读(三)-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正确朗读并理解《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中的课程内容。
2.学生能够根据所学内容,进行初步的审美体验和情感体验。
3.学生能够使用正确的语音语调,朗读《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中的课程内容。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在于让学生正确朗读和理解课程中的内容。
2.教学难点在于引导学生进行初步的审美体验和情感体验,以及让学生掌握正确的语音语调。
三、教学步骤1. 教师引导学生进入课程氛围•通过教师谈话、音乐、绘本等方式,让学生进入放松舒适的课程氛围。
2. 教师导读•采用逐页导读的方式,重点介绍本节课的核心内容;•依据不同课程的特点,教师可以选择进行情境演示、朗读、问题探讨等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3. 学生朗读•让学生进行批次式朗读,轮流朗读每一页的内容。
鼓励学生注意语音语调,讲究用声音表达情境。
4. 学生自主阅读•让学生在一定时间范围内,阅读自选内容。
教师在此过程中可以根据学生的阅读情况进行点评和引导。
5. 学生情感体验•让学生表演所学内容、讲述自己的体验、进行情境还原等,以发挥情感体验的效果。
在此过程中教师鼓励学生大声朗读, 感受情景。
6. 课堂小结•教师进行重点梳理和点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对下一个学习章节进行简要介绍。
四、教学评估方式•采用小组内互评和教师评估相结合的方式。
主要评估学生阅读理解水平、语音语调准确度、学习态度和情感体验程度。
五、教学参考资料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材和教辅资料。
《语文园地二和大人一起读》(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共读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共读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家庭中积极开展共读活动,享受阅读的乐趣。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共读的基本概念。共读是指大人和孩子一起阅读书籍的活动。它能够增进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交流,提高孩子的阅读兴趣和理解能力。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猜猜我有多爱你》。这个绘本展示了共读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它如何帮助我们表达爱意和解决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阅读理解:学生能够理解并感悟绘本《猜猜我有多爱你》的故事情节和主题思想,通过共读体验,培养阅读兴趣和情感共鸣。
-例:学生能够描述故事中两只小兔子表达爱的方式,理解爱的深度和表达方式。
(2)诗歌欣赏:学生能够通过朗读和感悟《春天的故事》,体会诗歌的韵律美,学习并掌握诗歌中的生字词。
其次,在共读活动中,我发现部分学生与大人之间的互动还不够自然,可能是因为他们在家里缺乏这样的阅读氛围。为了改善这一现象,我计划在课后与家长进行沟通,鼓励他们在家里多与孩子共读,营造良好的家庭阅读环境。
此外,在小组讨论环节,有些学生表现得较为内向,不太愿意主动发表自己的观点。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关注这些学生,多给予他们鼓励和支持,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勇于表达。
-通过诗歌欣赏与生活实践环节,学生勇于分享自己的阅读体验,锻炼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的书写能力,使其掌握正确的写字方法,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在写字练习环节,学生规范书写生字词,提高汉字书写能力,培养审美情趣。
《和大人一起读》教学设计

《和大人一起读》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课外阅读的方式和基本途径。
2、参与亲子阅读、师生或生生共读,在互动中增强阅读体验。
3、体会阅读的快乐,产生阅读的期待,乐于和大家分享课外阅读成果。
二、教学过程:
1、推荐书目:“和大人一起读”
2、教授方法:
(1)图一:亲子阅读的场景。
先让学生观察书中的场景图以及提示语,学生讨论。
引:燕子飞,黄莺叫,小动物的生活多美妙!狗熊有哪些朋友?小猫咪穿鞋子会怎样?小田鼠都搜集什么过冬呀?
和爸爸妈妈一起阅读这些故事吧!有不明白的地方就问一问。
以前我们喜欢“听”爸爸妈妈讲故事。
上学了,我们和爸爸妈妈“读”故事书。
通过画面的观察,感受亲子阅读的温馨、快乐。
(2)图二:给小伙伴讲故事的场景。
通过阅读学会讲故事是一种乐趣,也是一种收获。
会背儿歌和童谣。
分享课外阅读带来的快乐。
(3)图三:在书店看书的场景。
点明了课外阅读的时间;点明阅读地点;点明阅读内容。
应该怎么样在书架上找书,怎样和店员描
述这本书的特征?
(4)图四:一起练习拼音的场景。
了解拼音就能借助拼音认识汉字,了解更多的字就能读更多的书。
3、小结:通过亲子阅读和师生共读,就能培养阅读的习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和大人一起读教学设
计
《和大人一起读》+《快乐书吧》看图说话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看图说话、录音等形式培养孩子观察和表达能力。
朗读并背诵《小兔子乖乖》。
2.通过《快乐读书吧》,一起分享读书的快乐,知道读书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拼音的兴趣。
【教学流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师:今天是大森林的小动物们聚会的日子,我们也一起去大森林里玩一玩,看看大森林里的小动物们都在干嘛呢?(出示图片)
生:...
师:这时候小动物们发现了一个问题,我们的好朋友小白兔怎么没有来呢?小朋友们帮小动物们去小白兔家找找它吧。
(出示图片)
二、看图说话
“看图说话”环节对应的教学目标
1.独立自学:仔细看图,看一看图片上有什么?想一想,我们应该按什么样的顺序看图?先看哪一幅,再看哪一幅?
2.交流互学:同桌两人为一组,互相说一说,小白兔和大灰狼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情?我们一会请小组代表来给我们讲一讲这个故事。
3.点拨助学:(1)刚刚我们一起看了图片,还根据图片说了说这个故事,现在老师再来和大家一起讲一讲这个故事。
(2)学生学习儿歌《小兔子乖乖》。
跟读、指读。
(3)借助音频《小兔子乖乖》,巩固背诵。
(4)小兔子做法对吗?你有什么要向小兔子学习的吗?
三、快乐读书
“快乐读书”环节对应的教学目标
1.(1)老师带领学生看第一幅图,提示学生仔细观察图片里有谁?在什么地方?他们在干吗?他们的心情怎么样?根据老师提示,训练学生说一句完整的话。
(2)提示学生观察图片中的泡泡语,泡泡语里的字就是对这幅图片的一个介绍,学会识字之后,你就可以自己独立读书了。
2.运用观察学习图一的方法,继续学习图二、图三、图四。
(1)独立自主看图。
(2)同桌之间互相交流。
(3)随机抽取展示学生,教师提炼点拨。
3.教师小结:今天我们一起看了四幅图片,感受了读书的乐趣,在家里我们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读书,还可以把自己读的故事和同学们一起分享,读书真是一件趣味无穷的事情呀!你也可以像图中的小朋友一样,在周末时间去书店为自己挑选一本喜欢的图书吧!
四、总结课堂,黄金两分钟
1.教师做适当提示:
(1)今天你都学到了哪些知识?
(2)今天你觉得谁表现的最好,你要向他学习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