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普通高等教育中医药类精编教材
泻下剂方剂学广州中药大学
温脾汤(《备急千金要方》)
【组成】
大黄五两
人参 芒硝 附子 甘草 各二两
当归 干姜各三两
【用法】
【主治】阳虚寒积证。
·温脾汤 ·
脾阳不足 传导失司— 大便秘结,苔白脉沉弦; 寒邪积滞 气机壅滞 — 腹痛,脐下绞痛,绕脐不止; 阻结肠中 阳气不达 — 喜温(得温则减)手足不温。
【病机】 脾阳不足,寒积内结(肠胃)。
麻 子 仁 丸 (《伤寒论》)
【组成】
麻子仁二升
枳实炙,半斤
厚朴炙,去皮,一尺
杏仁去皮、尖、熬,别作脂,一升
芍药半斤 大黄去皮,一斤 蜂蜜
【用法】
【主治】胃肠燥热,脾约便秘证
胃有燥热,脾津不足(胃强脾弱)
·麻子仁丸 ·
脾的功能为胃所约束(脾约)
津液输布失调
(肠道失以濡润) (但输膀胱)
大便干结 小便频数 *《素问》:“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
3.衍化方: ·本方去芫花、大枣 + 白芥子,以生姜汤送服 控涎丹(《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主药研成细末或装入胶囊备用; ·服用剂量:成人每次0.5~1g; ·服用时间:清晨空腹服用; ·服用方法:大枣煎汤送服; ·药后2小时仍不作泻,可再服; ·若药后作泻不止者,可饮冷稀粥或冷开水以止之。
甘 草
复习思考题
1. 试述泻下剂的治证特点及使用注意。 2. 名词术语解释:泻下剂、阳明腑实、热结旁流、釜底
抽薪、急性存阴、通因通用。 3. 大黄在大承气汤、黄龙汤、温脾汤、麻子仁丸中的作
用及配伍有何不同? 4. 大承气汤、温脾汤、麻子仁丸均治便秘证,其病机、
证候有何不同? 5. 何谓脾约证?其治证、病机有何特点? 6. 十枣汤中配伍大枣有何意义?
医学类本科教材
中医妇科学(第二版)(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马宝璋中医、推拿、针灸、中西医结合、成人教育32.009787547811030中医基础理论(第二版)(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郭霞珍中医、推拿、针灸、中西医结合、成人教育22.0097875478713331中医内科学(第二版)(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田德禄中医、推拿、针灸、中西医结合、成人教育36.00针灸学(第二版)(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梁繁荣中医、推拿、针灸、中西医结合、成人教育30.009787547812709生理学(第二版)(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张志雄中医、推拿、针灸、中西医结合、成人教育30.009787547808313外科学(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李乃卿中医、推拿、针灸、中西医结合、成人教育44.009787532384426中医骨伤科学(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赵文海 詹红生中医、推拿、针灸、中西医结合、成人教育32.009787547807934诊断学基础/孙颖立中医、推拿、针灸、中西医结合、成人教育40.009787532384587正常人体解剖学(第二版)/杨茂有 邵水金中医、推拿、针灸、中西医结合、成人教育42.009787547813393局部解剖学/邵水金中医、推拿、针灸、中西医结合、成人教育40.009787547813348腧穴解剖学/邵水金中医、推拿、针灸、中西医结合、成人教育36.009787547815731正常人体解剖学实验指导/严振国中医、推拿、针灸、中西医结合、成人教育8.009787532384433药理学(第二版/王乃平中医、推拿、针灸、中西医结合、中药、成人教育35.009787547811214生物化学(第二版)/金国琴中医、推拿、针灸、中西医结合、成人教育32.009787547808719内科学/熊旭东中医、推拿、针灸、中西医结合、成人教育32.009787532384754临床中药学(第二版)/张廷模中医、推拿、针灸、中西医结合、成人教育35.009787547813188书名(丛书名)/作者/获奖项目适合专业估定价书号医学类本科教材高等教育中医药类精编教材组织学与胚胎学(全彩色)(第二版)/祝彼得中医、推拿、针灸、中西医结合、成人教育32.009787547811320中医儿科学(附光盘)/汪受传中医、推拿、针灸、中西医结合、成人教育26.009787532384792病理学(全彩色)(第二版)/黄玉芳中医、推拿、针灸、中西医结合、成人教育43.009787547808559中医诊断学(第二版)/吴承玉中医、推拿、针灸、中西医结合、成人教育18.009787547807828中医外科学/陈红风中医、推拿、针灸、中西医结合、成人教育32.009787532384808医古文(第二版)/蒋力生中医、推拿、针灸、中西医结合、成人教育30.009787547813775中药药理学( 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沈映君,陈长勋中药20.009787532391394预防医学(第二版)/申杰中医各专业22.009787547811863药用植物学/谈献和,姚振生中药、农学35.009787532392605中药鉴定学/卫莹芳中药、农学55.009787532393749药用动物学(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万德光中医、中药、农林48.009787532393701温病学(第二版)/马健中医各专业28.009787547812853伤寒论讲义(第二版)/姜建国 周春祥中医各专业25.009787547812686金匮要略讲义/张琦中医各专业28.009787532392551推拿学/罗才贵中医各专业23.009787532384785中药炮制学/贾天柱中药、中医28.009787532392582针灸医籍选/高希言针灸、推拿24.009787532393671药用植物栽培学(第二版)/罗光明,刘合刚中药、农学33.00方剂学(第二版)/贾波 李冀中医各专业29.009787547813416中药药剂学/杨明中药36.009787532392599中医耳鼻咽喉科学/熊大经中医各专业22.009787532392575实验针灸学/余曙光,郭义针灸、推拿17.009787532393718医学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第二版)/罗晶,马萍中医各专业20.009787532393688中医各家学说/李成文中医各专业28.009787532395842中药化学/王峥涛,梁光义中药、中医32.009787532393695解剖生理学/杨茂有,王德山中药、中医35.009787532398959经络腧穴学/胡玲针灸、推拿30.009787532398843刺法灸法学/王富春针灸、推拿23.009787532395668针灸治疗学/高树中针灸、推拿22.009787532399314推拿手法学(附光盘)/赵毅,王诗忠针灸、推拿19.009787532399390推拿功法学(附光盘)/徐俊,李江山针灸、推拿18.009787547808368推拿治疗学/王华兰针灸、推拿32.009787547807835中医骨伤科基础中医骨伤专业28(估)中医骨病学/张俐,何伟中医骨伤专业30.009787547809921中医正骨学/王琦,徐展望中医骨伤专业38.009787547813546中医筋伤学/詹红生,马勇中医骨伤专业30.009787547813492骨伤科手术学/樊粤光中医骨伤专业45.009787547810477中医诊断学(第二版)(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吴承玉中医,针灸,推拿,成人教育16.009787532384709内经选读/王键中医各专业30.009787547800812中国医学史/吴鸿洲中医各专业18.009787547801611康复评定学(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诸毅晖中医、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32.009787532391660康复疗法学/高根德中医、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32.009787532391868中医康复学/胡幼平中医、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30.009787532392667康复医学/柴铁劬中医、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24.009787532392643康复医学基础/金荣疆康复治疗、康复治疗技术28.009787532392650康复工程学/余瑾,刘夕东康复治疗、康复治疗技术16.009787532393725临床康复学/唐强康复治疗、康复治疗技术32.009787532393732中药学/凌一揆中医\针推\中西医结合\成27.009787532304974方剂学/许济群中医\针推\中西医结合\成21.009787532305001中医基础理论/印会河中医\针推\中西医结合\成12.009787532304844中药鉴定学/任仁安中医\针推\中西医结合\成39.009787532303055中药炮制学/徐楚红中医\针推\中西医结合\成12.209787532304981中医内科学/张伯叟中医\针推\中西医结合\成24.009787532302260中医诊断学(修订版)(“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邓铁涛中医\针推\中西医结合\成22.009787532383825温病学/孟澍江中医\针推\中西医结合\成21.009787532304882伤寒论讲义/李陪生中医\针推\中西医结合\成19.009787532304899中医外科学/顾伯康中医\针推\中西医结合\成21.009787532304905中国医学史(修订版)/甄志亚中医\针推\中西医结合\成16.009787532340309全国高等中医药教材编审委员会教材(即中医五版教材)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康复系列教材中医伤科学/岑泽波中医\针推\中西医结合\成22.009787532303136内经讲义/程士德中医\针推\中西医结合\成18.009787532302178金匮要略讲义/李克光中医\针推\中西医结合\成23.009787532303038中医耳鼻喉科学/王德鉴中医\针推\中西医结合\成13.209787532304868中医各家学说/任应秋中医\针推\中西医结合\成23.009787532304912中医眼科学/廖品正中医\针推\中西医结合\成15.009787532304929经络学/李 鼎中医\针推\中西医结合\成11.009787532302253推拿学/俞大方中医\针推\中西医结合\成20.009787532302208各家针灸学说/魏 稼中医\针推\中西医结合\成9.809787532301171腧穴学/扬甲三中医\针推\中西医结合\成18.009787532302199针灸医籍选/靳 瑞中医\针推\中西医结合\成11.109787532304967针灸学/邱茂良中医\针推\中西医结合\成27.009787532302185中医儿科学/江育仁中医\针推\中西医结合\成11.809787532304875中医妇科学/罗元恺中医\针推\中西医结合\成15.009787532304936药用植物学/丁景和中医\针推\中西医结合\成22.109787532302210普通高等教育中医药类规划教材编审委员会组编教材(即中医规划教材)医古文/段逸山中医\中药\针灸\骨伤25.009787532337002方剂学/段富津中医\中药\针灸\骨伤20.309787532337088中药学/雷载权中医\中药\针灸\骨伤25.009787532337064中医诊断学/朱文峰中医\针灸\推拿\骨伤19.009787532338528中医内科学/王永炎中医\针灸\骨伤30.009787532341054内经选读/王洪图中医\针灸\骨伤12.409787532344383生理学实验指导/施雪筠中医\针灸\骨伤7.009787532337049中医基础理论/吴敦序中医\针灸\骨伤15.009787532337019温病学/彭胜权中医\针灸\骨伤14.009787532341085伤寒论选读/柯雪帆中医\针灸\骨伤18.009787532341078中医急诊学/任继学中药\中医\针灸\骨伤\成人10.209787532344355中医外科学/陆德铭中医\针灸\骨伤20.009787532342884中医儿科学/王萍芬中医\针灸\骨伤17.009787532341009金匮要略选读/孟 如中医\针灸\骨伤10.009787532341061腧穴学/罗永芬推拿\针灸\骨伤24.009787532338535生物化学实验指导/周梦圣中医\中药 6.009787532338405中医骨伤科学基础/王和鸣中医\针灸24.009787532340678针灸学/孙国杰中医\骨伤28.009787532341023中药制药工程原理与设备/王韵珊中药\制药29.009787532342488中药药剂学/范碧亭中药\制药59.009787532344390中药制剂分析/魏璐雪中药\制药26.009787532344369中医学基础/王新华中药\制药20.009787532336999中药鉴定学/李家实中药\制药54.009787532340996中药炮制学/叶定江中药\制药18.209787532340989中药化学/肖崇厚中药\制药51.009787532342877药用植物学/扬春澍中药\制药39.009787532342914刺法灸法学/扬兆民中药\推拿13.509787532338542经络学/李 鼎针灸\推拿12.009787532337095针灸治疗学/石学敏针灸\骨伤21.509787532345649中医骨病学/袁 浩骨伤18.009787532344376中医筋伤学/韦贵康骨伤19.009787532342891中医骨伤学/张安桢骨伤24.009787532342907中医养生学/王玉川中医\针灸\养生康复19.009787532327065中医康复学/傅世垣中医\针灸\养生康复18.209787532327072中医饮食营养学/翁维键中医\针灸\养生康复18.009787532327089中医养生康复学概论/孟景春中医\针灸\中药18.009787532327102老年护理学(第二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中医、推拿、针灸、中西医结合、成人教育38.009787547806630护理心理学(“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第二版)/刘晓虹护理36.009787547803479临床基础护理技术/李丽萍、陈佩仪护理20.009787547801239护理心理学试题精选/刘晓虹护理28.009787532382422护理英语口语(附光盘)/陈仁英护理20.009787532392087临床常见病中医专科专病护理常规/张广清护理35.009787547810705中医养生康复学专业教材编审委员会组编教材护理专业教材和教辅读物Text Book of Human Development and Histology(组织学与胚胎学)/钟翠平西医各专业26.009787532382309医学神经生物学/孙凤艳西医各专业60.009787532392179中医学(第二版)/周阿高西医各专业38.009787547810200神经病学(第二版)(“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吕传真西医各专业45.009787532393800基础病理生理学/陈国强 冉丕鑫西医各专业32.009787532375387细胞与分子生物学基础(第二版)/陈仁彪西医各专业30.009787532371123医学细胞生物学(“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汤雪明西医各专业42.009787532398379实验中医学(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中医各专业38.009787532392810体育锻炼与养生/夏西薇医学各专业24.009787532376148实验生理科学(第二版)/陈世民医学各专业38.009787547808597生理学应考必读/施渭彬医学各专业25.009787532384233组织学与胚胎学实验指导和图谱(第二版)/魏丽华 苏衍萍医学各专业29.009787547813720医学心理学医学各专业50.009787547812952海洋药物导论药学58.00心电图教学图谱(汉英对照)/张娟嬴医学各专业10.009787532388646病理学实验图解/何彦丽医学各专业20.009787547814406组织学实习彩色图解/罗灼玲张立群医学各专业12.009787532373710创新医学英语教程/李永安医学各专业30.009787532392674药理与中药药理实验(“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第二版)/张大方中药15.009787532385362高等医学院校教材、中医药院校教材和其他教材医学生物学(第二版)/徐莉中医\中药28.009787532381227中医药文献检索(第二版)(“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中医\中西医结合22.009787547808146邓翀实验中医学(“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方肇勤中医各专业38.009787532392810中医英语(“十一五”卫生部规划教材)/李照国(附光盘)中医各专业32.009787532398249医院组织行为学/黄淇敏医药管理专业35.009787532393794抗生素的合理应用/顾觉奋制药类38.009787532374809中医内科学(七年制)(“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陈中医\中药55.009787532375431湘君中医内科学考试题析/陈湘君中医各专业22.009787532375738中医文献研究与应用/赵国平 陈仁寿中医各专业35.009787532379859创新学基础/姚东明中医各专业20.009787532387038伤寒论讲义/姜建国中医各专业32.009787532387168方歌导读/阮宝时中医各专业20.009787532393787方药学/杨柏灿、文小平中医药35.009787547801512中成药学/陈德兴中医药40.009787532392681内经理论临床应用/周国琪、陈晓中医药28.00978547800843中医药文献信息检索中医药25.009787547803509针灸推拿治疗学/周文新中医针灸\推拿28.009787532359028人体寄生虫学/孙怀宝中医各专业15.009787532360307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章育正 吕乃群中医各专业17.409787532341948医学图像处理与分析/章鲁医学工程28.009787532386201生物医学数据挖掘/章鲁医学工程22.009787532392537 Internet医学信息检索/顾顺德医学工程25.009787532383849现代中医内科研究/冼绍祥中医各专业30.009787532302604正常人体学/张志雄中医各专业85.009787547810613医用化学/张学礼 张晓薇中医各专业269787547813225生理学/王德山中医各专业289787547812389医学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陈殿学中医各专业359787547813591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刘春英中医各专业489787547813614最低发货折条码扣。
广西中医药大学2013年硕士研究生参考书目
参考书目:1.《仪器分析》,(《分析化学》教材第5版,第十章~第二十二章,李发美主编,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规划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年7月第5版)。
2.《基础药理学》,(《药理学》全国普通高等教育中医药类精编教材,王乃平主编,上海科技出版社,2006年6月第一版)。
3.《生理学》国家“十一五”规划精编教材,张志雄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年第一版。
4.《药用植物学》,姚振生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年8月第二版。
5.《中药鉴定学》,康庭国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年5月第二版。
6.《诊断学》,陈文彬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七版。
7.《药物化学》,郑虎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第6版。
8.《中医基础理论》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孙广仁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年1月第二版。
9.《传统保健养生文化导论》,吕继光主编,内蒙古教育出版社,2000年12月第一版。
10.《新世纪中医英语教程》(上、下册),方廷钰、丁年青主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年12月。
11.《温病学》,马健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年第一版。
12.《金匮要略》,范永升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年第二版。
13.《伤寒论讲义》,王庆国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一版。
14.《中医各家学说》,李成文主编,上海科技出版社,2009年。
15.《社会学概论新修》,郑杭生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1月第三版。
16.《方剂学》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邓中甲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年1月第一版。
17.《中医诊断学》21世纪课程教材,季绍良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年2月第一版。
18.《中医内科学》,田德禄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年8月第一版。
19.《中医外科学》,陈红风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年2月。
20.《中医骨伤科学》,王和鸣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年1月第二版。
中药鉴定实验报告
中药鉴定实验报告中药鉴定毕业实验报告实时间:未说明实地点:未说明指导老师:未说明实课目:黄连、甘草、黄芩的鉴别实主要内容:XXX的鉴别XXX实验目的:1.掌握黄连(三种)的药材性状特征鉴别点;2.比较三种黄连的显微鉴别特征;3.掌握黄连的化学成分和理化鉴别特征;实验内容:1.原植物的鉴定注意点:味连:rhizama captiidis为毛茛科植物黄连copits chinese franch的干燥根茎,多年生草本,叶均基生,卵状三角,3全裂,中央裂片稍呈羽状深裂,边缘有锐锯齿。
二歧或多歧聚伞花序,萼片5,窄卵形,花瓣线形,雄蕊多数,与花瓣等长,心皮8-12,离生,蓇葖果具柄。
三角叶黄连(雅连):XXX裂片三角状卵形,一回裂片彼此邻接,花瓣线形,雄蕊长约为花瓣之半。
云南黄连(云连):XXX叶片中央裂片卵状菱形,羽状深裂,彼此疏离,花瓣匙形至卵形,先端钝。
2.药材性状鉴定注意点:XXX:圆柱形,具结节状突起,部分节间较长而光滑,称“过桥”,有时可见残存的须根或膜质鳞叶,断面木部部金黄色,髓部、皮部红棕色,味极苦。
味连:根茎多分枝积聚成簇,形如鸡爪。
XXX:根茎多单枝,较粗状,“过桥”较长。
XXX:根茎多单枝,细小,略弯曲。
注意点:主产四川石柱等,XXX,甘肃武都,出口以四川、湖北为主,过去有北岸味连,南岸味连两种商品。
北是长江以北的川东鄂西地区。
南岸是川东鄂西,长江以南。
XXX 主产于四川西部娥眉、洪雅一带。
为栽培品。
云连主产于云南西北德钦,维西为野生,主要化学成分为小檗碱(berberine,又称黄连素)。
3.显微鉴定:1)组织切片味连:最外为木栓层(有时可见未脱落的表皮或鳞叶)→皮层(有黄色石细胞单个或成群散在)→韧皮部(外侧纤維束木化并且有石细胞)→维管束(无限外韧型排列成环)→髓部无石细胞XXX:髓部由多数石细胞群XXX:皮层及髓部均无石细胞2)粉末石细胞类方形或圆形25-105μm壁孔明显。
普通高等教育中医药类规划教材最全PPT资料
9
1996年和1997年 FDA和 NIH的决定大大推动了德国针灸的发展。
纵观我国一千多年来的众多针灸 NCAHF)分别考察了各种研究数据,并作出结论:针灸没有科学基础,使得这段时间针灸研究处于低潮状态。
七 针灸学的对外交流 1973年,在 有两个与针灸有关的杂志“American Journal of Chinese Medicine”和“American Journal of Acupuncture”创刊。
本世纪50年代以前,主要是整理针灸学 基础知识,观察针灸适应症,用现代论著方 法阐述针灸学术体系。
14
50年代后期到60年代,专题深入地总结 古代针灸文献,比较广泛的一种病一种病 地进行针灸临床总结,并开展实验研究和 针刺对各系统、各器官功能的影响,研究 针灸的基本作用。
70年代以来,从外科手术学、麻醉学、
1972年 国家卫生署(the 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NIH)第一次资助了对针灸疗法的研 究。这样,出现了第一个针灸研究高潮。
23
1973年,在 有两个与针灸有关的杂志 “American Journal of Chinese Medicine”和 “American Journal of Acupuncture”创刊。
11
南宋 王执中《针灸资生经》:既 遵黄帝明堂,又重实践经验,包括民间 经验。
元 滑伯仁《十四经发挥》:将十 二经脉与任、督二脉合称为十四经脉。
明 杨继州《针灸大成》:是继《内 经》《针灸甲乙经》以后对针灸学的又 一次总结,针灸发展史上的第三座里程 碑。
12
4.针灸学术的衰退时期
清 吴谦等《医宗金鉴.刺灸心法要 决》:歌图并茂,为清太医院学生必修内 容。
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医基础理论主编孙广仁(山东中医药大学)主审张珍玉(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医基础理论主编孙广仁(山东中医药大学)副主编童瑶(上海中医药大学)陈文垲(南京中医药大学)主审张珍玉(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北京·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医基础理论》编委会名单主编孙广仁(山东中医药大学)副主编童瑶(上海中医药大学)陈文垲(南京中医药大学)编委(以姓氏笔画为序)王承平(成都中医药大学)皮明钧(湖南中医学院)曲长江(辽宁中医学院)乔明琦(山东中医药大学)孙理军(陕西中医学院)李植延(福建中医学院)吴华强(安徽中医学院)张立侠(长春中医学院洪素兰(河南中医学院)潘毅(广州中医药大学)主审张珍玉(山东中医药大学)编写说明中医基础理论,是关于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的学科,也是阐释和介绍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的课程。
中医基础理论课程属于中医学的专业基础课,是研究和学习中医学其他各门课程的基础。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中医学的哲学基础(精气、阴阳、五行学说)、藏象、精气血津液神、经络、体质、病因、发病、病机、防治原则等。
本教材的编写指导思想是: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的编写思路。
按照普通高等教育全日制五年本科《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在充分吸收以往几版教材所有优点的同时,适度增加了一些新的教学内容和研究成果,以反映中医学现代化的要求。
本教材的编写以保持中医学的传统特色为宗旨,注重中医基础理论的完整性、系统性、科学性,在对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充分阐释的同时,适度指出它们的临床指导意义,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本教材适用于中医学(包括中西医结合、中医文献、养生康复、骨伤、全科医学等方向)、针灸学、推拿学等专业五年制本科学生,也可作为中医学等专业七年制学生学习时参考。
普通高等教育 “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pptx
A.四君子汤
B.补中益气汤
C.参苓白术散
D. 归脾汤
E.六君子汤
上一题 下一题
回回答答错正错误确误,, 再你再想真想一棒一想!想!!
2019-10-17
感谢你的聆听
7
6. 参苓白术散证的病机是 :
A.阳虚水泛 B.脾胃气虚 C.寒湿困脾 D.肺肾气虚
E. 脾虚湿盛
回答正错确误, 你再真想棒一想!!
4
3. 四君子汤与香砂六君子汤均可益气健脾,但后者 兼能 :
A.行气化痰 B.和胃止痛 C.行气止痛 D.温中止呕 E. 行气疏肝
上一题 下一题
回答正错确误, 你再真想棒一想!!
2019-10-17
感谢你的聆听
5
4. 参苓白术散中除人参、茯苓、白术、甘草和桔梗外, 尚有 :
A.黄芪、当归、陈皮、升麻、柴胡
E. 易黄汤
上一题 下一题
回答错正误确, 再你想真一棒想!!
2019-10-17
感谢你的聆听
26
25. 完带汤的辨证要点是 :
A.带下清稀色白,舌淡苔白,脉濡缓
B.带下清稀色白,稠粘腥臭,腰酸腿软
C.带下赤白,清稀量多,连绵不断,腰酸体乏,舌淡苔 白, 脉细缓而沉
D.带下黄白,稠粘腥臭,腰酸腿软 E. 带下赤白,舌淡苔白,脉濡缓
18
17. 暑热汗多,气阴两伤,体倦气短,咽干口燥,脉 细无力者,治宜首选 :
A.生脉散
B.清洛饮 C.竹叶石膏汤 D.清暑益气汤
E. 白虎加人参汤
上一题 下一题
回答错正误确, 再你想真一棒想!!
2019-10-17
感谢你的聆听
19
18. 治疗久咳伤肺,气阴两伤的最佳方剂是 :
《中医学基础》《中药学》实验教学大纲
中医学基础课程实验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开课单位:适用专业:课程名称:中医学基础课程代码: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学分:3总学时:48 理论学时:32 实验(上机)学时:16考核方式:考试先修课程:《人体解剖》《医用化学》等后续课程:《中医诊断》《方剂学》《中医内科》二、课程简介(一)课程性质和任务中医基础理论是中医临床各专业必修的基础课。
本课程系统阐述中医学理论的的特点、中医学的哲学基础、人体脏腑与精气血津液的生理功能、病因病机、疾病的防治及康复原则等,是学习中医学其他各门课程的基础。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本专业所必须的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并牢固树立热爱中医、献身人类健康事业的专业思想。
(二)课程目标1.知识教学目标⑴掌握中医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精气、阴阳和五行的概念和基本内容;五脏六腑的生理功能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精气血津液的概念、生成和基本内容;经络的概念、组成和生理功能;体质的基本概念和特点;病因的概念及各种病因的性质与致病特点;疾病的发病机理和基本病机;中医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⑵熟悉精气学说、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五脏六腑的生理特点和生理联系;奇恒之府及形体官窍的生理功能和生理联系;神与志的基本概念和分类;精气血精液的相互关系;十二正经的分布、走向、交接与气血流注;体质学说在中医学的应用;疾病的病程演变;中医预防医学的指导思想和基本措施。
⑶了解中医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概况;中医学的科学思维方法;精气学说、阴阳学说、五行学说和藏象学说的形成;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的循行、主病;中医学的养生和康复原则。
2.能力培养目标⑴能正确运用中医精气、阴阳、五行、藏象、体质等学说阐述人体的生理病理现象。
⑵应用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分析常见病症的病因病机。
⑶初步具备对常见典型病证进行辩证论治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⑷具备对后续中医课程的学习能力。
3.素质教育目标⑴巩固专业思想,树立热爱中医事业、献身中医事业的远大理想。
中医学基础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四五”规划教材
该教材的目录虽然涵盖了中医药学专业的基础知识点,但是有些章节的内容比 较冗长,不够精简,容易让读者产生阅读疲劳感。
《中医学基础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四五”规划教材》这本书的目录分 析表明该教材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使用价值,是中医药学专业教育的重要参 考书之一。但是该教材的目录还需要进一步更新和完善,以满足当前中医药学 教育的需求。
《中医学基础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四五”规划教材》是一本关于中医学基础知识的教材, 适用于中医药高等教育机构的学生。这本书的内容主要包括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 针灸推拿学等方面的内容。 在中医基础理论方面,本书介绍了中医的基本概念、中医的理论体系、中医对人体生理病理的认 识等方面的内容。同时,本书还详细介绍了中医对人体疾病的认识,包括病因、病理、病位、病 性等方面的知识。 在中药学方面,本书介绍了中药的基本概念、中药的分类、中药的药性、中药的配伍等方面的内 容。同时,本书还详细介绍了中药的煎服方法、中药的禁忌等方面的知识。 在针灸推拿学方面,本书介绍了针灸推拿的基本概念、针灸推拿的适应症、针灸推拿的操作方法 等方面的内容。同时,本书还详细介绍了针灸推拿的注意事项、禁忌等方面的知识。
该教材的目录具有很强的实用性。该教材的目录按照中医药学专业的实际需要 进行了编排,每一章的内容都是针对中医药学专业人才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进 行的编排,同时也包括了一些临床实践的内容,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将理论知识 应用到实践中去。
虽然该教材的目录包括了中医药学专业的基础知识点,但是在当前医疗水平不 断提高的背景下,该教材的目录还需要进一步更新和完善,以满足当前中医药 学教育的需求。
这本书还介绍了中医的诊疗方法,包括四诊、辨证、治疗等方面的内容。其中, 作者们详细介绍了中医的望、闻、问、切四种诊法,以及如何根据患者的病情 进行综合分析和诊断。作者们还介绍了中医的治疗方法,包括中药、针灸、推 拿等方面的内容,以及如何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中药学》课程教学内容
《中药学》课程教学内容改革对策研究与实践研究报告课题负责人旺建伟课题组成员常惟智高长玉赵文静柴剑波通讯地址哈尔滨市香坊区和平路24号邮政编码150040联系电话130****5977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目录摘要 (3)引言 (4)一、研究背景及解决的教学问题 (5)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6)三、中药学教学改革的对策与思路 (7)四、成果解决教学问题的方法 (10)(一)基于中医学“整体观”,开展中药学教学内容整体化研究 (10)策略一:基于“思维导向”理念,以药物为核心,将药与证、药与方、药与理法相结合,形成整体化知识结构 (10)策略二:通过Access中药信息管理系统比较鉴别、分析综合,使教学内容明晰化、整合化 (12)(二)基于“传承性”的学科特点,引入中医经典教学理,开展中药学教学内容经典化研究 (14)策略一:通过中医经典医籍解析式教学,开展中药学教学内容传承化研究 (14)策略二:通过经典式对比分析、综合归纳,以功效解析为核心,开展中药学教学内容主体化研究 (16)(三)基于中医药现代研究与学术发展的观点,开展中药学教学内容信息化研究 (16)策略一:通过对现代研究成果的合理借鉴与纳入,与现代相关学科相融会,开展中药学教学内容信息更新研究 (17)策略二:利用查阅、评价和使用文献信息,提高学生信息素养能力,开展中药学教学内容信息利用化研究 (18)(四)基于课程实践性特点,开展中药学教学内容实训化研究 (19)策略:结合形象教学手段,充分利用技能实训课件,理论联系实践 (19)(五)基于专业化人才培养目标,开展中药学教学内容层次化研究,提高学生专业技能水平 (20)策略:依据各专业、学制特点,构建个体化教学内容,制定不同层次教学大纲、教学课件 (20)五、教学实践评价 (22)六、成果的创新点 (27)七、成果的推广应用效果 (28)结论 (31)参考文献 (32)摘要中药学是联系中医学基础与临床的桥梁课,既是中医辨证施治、理法方药的重要环节,又涉及临床各科用药的各方面,为中医学“理法方药”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故其教学质量对培养学生中医思维能力、创新思维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具有关键性的作用。
中医基础理论教案
(3)气的中介作用及其意义。(约5分钟)
(4)天地精气合化为人:生命产生的哲学观和医学观的比较。(约10分钟)
3精气学说对中医学的影响
(1)对中医学精气学理论的影响:①对精为人体生命本原的影响;②对气的运动、信息载体、“气本一气”理论的影响。(约20分钟)
名师精编优秀教案中医基础理论教案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中医基础理论教研室2003名师精编优秀教案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案供中医本科用中医基础理论教研室01课程名称中医基础理论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孙广仁主编绪论一中医学的学科属性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授课时数教学方法课堂讲授配合多媒体课件简述中医学的基本概念及其学科属性
重点难点思考题
1重点:证、辨证论治、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概念。
2难点:①证的基本概念:证,是指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理概括,由一组相对固定的、有内在联系的、能揭示疾病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病变本质的症状和体征构成,是中医治病的依据。②证的时相性与空间性特征:证反映疾病的阶段性本质,表明了其时相性特征;证反映疾病不同类型的本质,表明了它的空间性特征。③辨证:是通过分析综合疾病当时的临床表现(包括症状和体征),确立一个“证候”概念的思维和实践过程,不是指“辨析症状和体征”,与其后的“辨症求因”之“辨症”的涵义不同。
课 题
第一章: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第二节:阴阳学说·阴阳的概念
授课时数
2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配合多媒体课件
教学目的
1掌握阴阳的基本概念;
2掌握事物阴阳属性的划分规律及其相对性与绝对性。
3了解阴阳概念的形成过程;
4了解阴阳学说的基本概念及其形成。
教
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教材(第一版)
第一节 剂量
第二节 用法
附篇:
1.中药的命名与分类
2.中药的化学成分与疗效的关系
3.中药现代化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各 论
第八章解表药
第一节 发散风寒药
麻黄
桂枝
紫苏(附药:紫苏梗)
生姜(附药:生姜汁、生姜皮)
香薷
荆芥
防风
羌活
白芷
细辛
藁本
苍耳子(附药:苍耳草)
辛夷
葱白
鹅不食草
胡荽
柽柳
草果
第十三章利水渗湿药
第一节利水消肿药
茯苓(附药:茯苓皮、茯神)
薏苡仁
猪苓
泽泻
冬瓜皮(附药:冬瓜子)
玉米须
葫芦
香加皮
枳椇子
泽漆
蝼蛄
荠菜
第二节利尿通淋药
车前子(附药:车前草)
滑石
关木通(附药:川木通)
通草
瞿麦
萹蓄
地肤子
海金沙(附药:海金沙藤)
石韦
冬葵子
灯心草
萆薢
第三节利湿退黄药
茵陈
金钱草
虎杖
地耳草
垂盆草
连翘
穿心莲
大青叶
板蓝根
青黛
贯众
蒲公英
紫花地丁
野菊花
重楼
拳参
漏芦
土茯苓
鱼腥草
金荞麦
红藤
败酱草(附:墓头回)
射干
山豆根(附:北豆根)
马勃
青果
锦灯笼
金果榄
木蝴蝶
白头翁
马齿苋
鸦胆子
地锦草
委陵菜
翻白草
半边莲
白花蛇舌草
山慈菇
熊胆
中医基础理论(五版教材)全国高等中医药教材编审委员会教材(即中医五版教材)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试题库复习资料
全国高等中医药教材编审委员会教材(即中医五版教材)
全国高等中医院校普通课,西医课教材编审委员会组编教材(即中医五版教材)
普通高等教育中医药类规划教材编审委员会组编教材(即中医规划教材)
全国高等教育中医药类精编教材
20.00 20.00
15.00
32.00
23.00
28.00
28.00
23.00
28.00
24.00
28.00
27.00
36.00
22.00
20.00
20.00 康复系列教材
32.00
32.00
30.00
24.00
28.00
18.00
55.00
中医养生康复学专业教材编审委员会组编教材
中医应用解剖学教材
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和中医药院校教材
22.00 12.00 28.00 60.00 30.00
中国基层医生培训系列教材
26.00
14.00
40.00
15.00
26.00
10.00
31.00
21.00
22.00
19.00
15.00
11.00
16.00
22.00
11.00
23.00
高等教育公共卫生管理教材
护理专业教材和教辅读物
全国医学高职高专“十一五”规范教材
32.00
24.00 16.50 22.00 24.00 15.00 12.00 15.00。
中药学精品课程ppt
是以中药材为原料,在中医药理论指 导下,按规定的处方和方法、加工制成一 定的剂型,标明药物作用、适应症、剂量、 服法,供医生、患者直接选用,符合药品 法规定的药物。
二、《中药学》的学习要求与方法
中药学是研究中药的理论和临床应用的学科。 该课程是中药各专业的专业基础课,通过该 课程的教学,使同学们掌握中药基本理论和 常用中药的性能,应用理论知识及技能,为 学习方剂学及中医药各专业课奠定基础。
1.学习要求:
①掌握中药学基本理论知识。
②掌握128余种常用中药的分类、药性特点、 功效、主治、配伍及某些特殊用法。
熟悉88余种常用药物的分类、功效和主 要应用、某些特殊用法及使用注意。
③具备识别常用中药原植物(原动物、原 矿物)及药材饮片的一般知识。
2.学习方法:
(1)打好基本功,弄通性味、归经、升降浮 沉等中药学的基本理论。
作(书名、作者、学术价值)。 【教学时间】 2学时。
一、中药的起源――原始社会
(远古~公元前21世纪)
中药起源很早,可以追溯至原始社会。从 古书记载和传说来看,可以说明中药起源 于原始社会人类的生产活动、生活实践和 早期的医疗实践。
1.原始时代:
据医史学家研究,猿人和最早的人类用以 充饥的食物,大多是植物类,因此最早发 现的也是植物药。
1.金元两代没有出现代表性的大型综合本草 这一时期的本草,一般出自医家之手,内容
简要,具有明显的临床药物学特征。
2.金元时期本草的主要特点
一是发展了医学经典中有关升降浮沉、归 经等药物性能的理论,使之系统化,并作 为药物记述中的重要内容;
二是大兴药物奏效原理探求之风。
这一努力的结果,丰富了中药的药理内容, 但其简单、机械的推理方式,又给本草学 造成了一些消极后果。
全国高等中医药教育本科
陈 璇
84
ISBN 978-7-117-22516-8
精神病护理学(第2版)
余雨枫
85
ISBN 978-7-117-22521-2
护理管理学(第2版)
胡艳宁
86
ISBN 978-7-117-22489-5
社区护理学(第2版)
张先庚
87
ISBN 978-7-117-22522-9
14
ISBN 978-7-117-22570-0
*中医外科学(第3版)
何清湖 秦国政
唐汉钧
15
ISBN 978-7-117-22572-4
*中医妇科学(第3版)
罗颂平 谈 勇
16
ISBN 978-7-117-22553-3
*中医儿科学(第3版)
韩新民 熊 磊
17
*中医眼科学(第2版)
段俊国
18
ISBN 978-7-117-22551-9
温病学(第3版)
谷晓红 冯全生
杨进
11
ISBN 978-7-117-22475-8
*针灸学(第3版)
赵吉平 李 瑛
石学敏 梁繁荣
12
ISBN 978-7-117-22491-8
*推拿学(第2版)
刘明军孙武权
严隽陶
13
ISBN 978-7-117-22571-7
*中医内科学(第3版)
薛博瑜 吴 伟
张伯礼
药理学(第3版)
廖端芳 周玖瑶
31
ISBN 978-7-117-22507-6
医学伦理学(第2版)
刘东梅
32
ISBN 978-7-117-22508-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YeLei
7、督任:督脉、任脉。 8、腧合:腧穴、合穴。
2008年3月6日
Henan University of TCM
第十九课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作者叶磊
穷妙于血脉,参变乎阴阳,始命尽书其言,藏于 金兰之室。洎雷公请问其道,乃坐明堂以授之, 后世之言明堂者以此。……
YeLei YeLei
YeLei
第十九课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作者叶磊
2008年3月6日
考《太平御览》卷宗722引《异苑》:“王 纂,海陵(今江苏泰州)人,少习经方,尤精 针石。宋元嘉中,县人张方女日暮宿广陵庙门 下。夜有物假作其婿来,魅惑成病。纂为治之, 始下一针,有獭从女被内走出,病遂愈。”元 嘉是南朝刘宋文帝刘义隆年号(公元423年~ 453年)。把王纂误为宋人,始于《普济方》, “元嘉”改成“嘉祐”。后来《古今医统大全》 仍其旧。五版《医古文· 标幽赋》亦袭此误。 嘉祐是北宋仁宗年号(公元1056年~1063 年),晚于元嘉600多年。《太平御览》成书 于太平兴国8年,(公元984年)不可能记录 仁宗朝事。
生子秋夫,弥工其术,仕至射阳令。尝夜有鬼呻吟, 声甚凄怆,秋夫问何须。答言姓某,家在东阳,患腰痛 死。虽为鬼痛犹难忍,请疗之。秋夫云:“何厝法?” 鬼请为刍人,案孔穴针之。秋夫如言,为灸四处,又针 肩井三处,设祭埋之。明日见一人谢恩,忽然不见。当 世伏其通灵。秋夫生道度、叔向,皆能精其业。
2008年3月6日
作者叶磊
全国普通高等教育中医药类精编教材
《医古文》之《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序》 主讲教师 叶 磊
Henan University of TCM
第十九课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作者叶磊
◆背景介绍
一、关于作者
YeLei YeLei
夏竦(985~1051),字子乔,江州德安(今属江 西)人。初以父荫为润州丹阳县主簿,后召直集贤院, 编修国史。历任枢密副使、参知政事。明道二年(1033) 罢知襄州。庆历七年(1047)为宰相,旋改枢密使,封 英国公。罢知河南府,徙武宁军节度使,进郑国公。皇 祐三年卒(《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五二),年六十七。 谥文庄(《东都事略》卷五四)。著有《文庄集》 和 《古文四声韵》《宋史》卷二八三有傅。
2008年3月6日
Henan University of TCM
YeLei
第十九课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作者叶磊
二、关于王惟一
王惟一 ,或名惟德,北宋医学家,籍贯、生平、生卒年代 不见于史册。《医籍考》:“历仕仁宗、英宗两朝。”可知王惟 一大致生活在公元十世纪末至十一世纪中期(约987-1067)。据 宋代晁公武 《郡斋读书志》记载,王惟一曾担任过太医局翰林 医官、朝散大夫、殿中省尚药奉御等官。天圣四年(1026)参 与官修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在总结古人针灸医疗实践基础 上,考定明堂图经络孔穴,并铸成立体铜人孔穴模型。《铜人 腧穴针灸图经》刊行之后,又由王惟一负责,将全书内容刻石, 并于天圣八年(公元1030年),以该书石刻为壁,在大相国寺 内建成“针灸图石壁堂”,改称“仁济殿”。几十年后又参预 校正《黄帝八十一难经》,今称《难经集注》。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等流传至日本、朝鲜等国,对东亚 地区针灸医学都有重要影响。
2008年3月6日
Henan University of TCM
YeLei YeLei
YeLei
作者叶磊
三、关于《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全书原为三卷。金大定(金世宗)丙午年即南
YeLei YeLei
宋淳熙十三年(1186),经无名氏补注,书商陈氏
刊刻为《新刊补注铜人腧穴针灸图经》五卷。
版本:
宋代刻本是三卷本 ,但原本已佚。 国内现存版本是据明正统本翻刻
1、参:参照。 2、其言:指黄帝等有关针灸方面的言论。 3、金兰之室:古代帝王收藏珍贵文书的地方。金兰, 本指友情契合。金喻坚,兰喻香。此处金兰喻珍贵的 东西。 4、洎:从水,自声。《说文》:“洎,灌釜也。”故有 及、到之义。名词义:汤汁。如肉洎。
2008年3月6日
Henan University of TCM
YeLei YeLei
YeLei
第十九课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作者叶磊
由是閞灸针刺之术备焉,神圣工巧之艺生焉。若越人 起死,华佗愈躄,王纂驱邪,秋夫疗鬼,非有神哉, 皆此法也。
1、閞(biān)灸:即关灸。针灸。《史记· 扁鹊仓公列传》: “形弊者,不当关灸、镵石及饮毒药也。”閞,同“关”。 2、神圣工巧:即望、闻、问、切。语见《难经· 六十一难》。 3、越人起死:指秦越人用针术使虢太子复生事。参见本教材 《扁鹊传》。 4、华佗愈躄:指华佗用灸法治愈跛足事。事见《三国志· 华佗 传》裴松之注引《华佗别传》。躄,跛足。 5、王纂驱邪:指王纂以针刺法为一女子诊治被獭所惑之事。 事见《太平御览》722卷引《异苑》。王纂,北宋医家,以善 针术著称。 6、秋夫疗鬼:指秋夫以针刺鬼,为其治愈腰痛之事。事见 《南史· 张融传》。秋夫,南朝宋医家徐秋夫,以针术见长。
2008年3月6日
Henan University of TCM
YeLei YeLei
YeLei
作者叶磊
个明 针正 灸统 点铜 ︒人 此针 铜灸 人铜 现人 保通 存高 于 中 国厘 历米 史︐ 博全 物身 馆共 ︒有
此 具 明 代 铜 人 现 藏 湖 北 省 博 物 馆 藏 ︒
YeLei YeLei
作者叶磊
昔我圣祖之问岐伯也,以为善言天者,必有验于人。天之数 十有二,人经络以应之;周天之度,三百六十有五,人气穴 以应之。上下有纪,左右有象,督任有会,腧合有数。 …… 1、圣祖:指黄帝。 2、“善言”九字:语见《素问· 举痛论》。
YeLei YeLei
3、“天之数”二句:谓人的十二经脉与天的十二个月相应。 数,历数。此指月份。有,通“又”。
2008年3月6日
Henan University of TCM
YeLei YeLei
YeLei
第十九课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作者叶磊
洪惟我后,勤哀兆庶,迪帝轩之遗烈,祗文母之 慈训,命百工以脩政令,敕大医以谨方技。……
1、洪:语助词,用于句首。 2、后:君主。 3、勤:深切地。 4、兆庶:犹言“兆民”。指民众,百姓。 5、迪:继承。 6、烈:业绩。 7、祗(zhī):敬奉。 文母:文德之母。指文王妃太 姒,以仁而明道着称天下。语见《诗· 周颂· 雍》及《列女 传· 母仪传》等。 8、训:教诲。 9、百工:众官员。 10、脩:干肉。《论语· 述而》:“自行束脩以上,吾未 尝无诲焉。” 11、谨:谨守。
213 666
2008年3月6日
Henan University of TCM
YeLei
作者叶磊
为身这 其上是 震共一 堂有尊 之孔明 宝穴朝 ︒ 后 期 多铸 个造 ︒的 现铜 藏人 于︐ 同身 仁长 堂 ︐厘 成米 ︐ 360
YeLei YeLei
YeLei
2008年3月6日
Henan University of TCM
2008年3月6日
Henan University of TCM
YeLei
作者叶磊
2008年3月6日
本清名卷金本图︽ ︐刻︽本人及经铜 本新︒闭石︾人 ︒刊后邪刻︐腧 年 补 者 瞆 碑早 简 穴 人 注曾叟佚称针 民年铜补于︐︽灸 卫后人入大现铜图 生有腧了定存人经 出影穴一二系经︾ 版印针篇十经︾︐ 社本灸针六明或又 出︒图灸年人︽名 版今经避︵重铜︽ ︒有︾忌 刊人新 后黄︒太 的︾铸 一竹现一年三︒铜 再齐存之︶卷三人 再先明图改本卷腧 版生刻︐编和︒穴 ︒重本并的经原针 ︑改五 刊灸 订 Henan University of TCM
YeLei YeLei
YeLei
⑤疢(chèn衬):疾病。 会意。从匿,从心。把心隐藏起来,
⑥谨:谨守,注重。 医砭:泛指医术。 有灾害、坏人、阴气、差错等义。还
可通“忒”(变更)和“匿”。
2008年3月6日
存有邪念。本义:邪恶,恶念。后
Henan University of TCM
第十九课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2008年3月6日
Henan University of TCM
YeLei YeLei
YeLei
第十九课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作者叶磊
丸艾而坏肝,投针而失胃。平民受弊而莫 赎,庸医承误而不思。非夫圣人,孰救兹 患?……
1、“丸艾”句:错用艾灸则伤肝。丸,揉物使 成圆形。一说肝、肌形近而误。
2、“投针”句:误用针刺则损害胃气。一说胃、 位音近而误。 3、赎:弥补。
YeLei
五、关于铜人
1027年宋铸铜人 1260-1263元整修
1443明英宗重铸铜人……
2008年3月6日
Henan University of TCM
作者叶磊
第十九课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铸成后的两具铜人(天圣铜人),一具放在宋朝医官院, 用于学医者观摩、练习之用。另一具被放置在京城大相国寺 的仁济殿(先藏是1987年的仿品,形制要小) 。 后世宋铸铜人丢失,对其去向,说法不一。周密《齐东野 语》:“有旧都针灸铜人流落襄州”,“后赵南仲归之内府, (章)叔恭写两图,刻之以佳焉。” 另一具,《元史》称 “此宣抚王檝使宋时所进”,则这具铜人是贡品,与一般所 说金人于1126年南侵时曾掠其一而去,到元代又从金人那里 夺回的说法不一。 明清两代,公私铸造铜人很多。现存于世的,大多是明清 两代所造。
78
第十九课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作者叶磊
臣闻圣人之有天下也,论病以及国,原诊以知政。 王泽不流,则奸生于下,故辨淑慝以制治;真气不荣, 则疢动于体,故谨医砭以救民。…… ①“论病”二句:语见《汉书· 艺文志》。 ②泽:恩泽。此指道德教化。 ③奸:“奸”的异体字。奸邪。 ④淑:善良。 慝(tè特):邪恶。 治:政教。 流:传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