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农业政策的评估及调整

合集下载

342农业知识综合四

342农业知识综合四

342 农业知识综合四科目名称:农业知识综合四考试题型:客观性试题占10%,为单选题;主观性试题占90%,为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案例分析题。

考试时间: 3 小时考试方式: 笔试考试范围:农业经济管理:50 分第一章绪论 1.考试知识点:农业的起源与演进、农业的地位与作用、农业经济管理的对象与内容。

2.考核要求:了解农业概念与内涵、农业管理思想、掌握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农业经济管理的两重性。

b5E2RGbCAP第二章农产品市场1.考试知识点:农产品供给,农产品需求,农产品供求平衡,市场的含义与职能,市场体系的构成及农产品市场特点,农产品市场的类型及各自功能,农产品期货市场的功能与作用。

p1EanqFDPw2.考核要求:了解农产品供给与农产品需求概念,掌握影响农产品需求与供给的不同因素,增加农产品供给、引导农产品需求的理论;了解农产品供给价格弹性和农产品需求价格弹性的概念和类型,掌握农产品供给价格弹性和农产品需求价格弹性的影响因素;掌握恩格尔系数的概念、作用与局限性,深入理解均衡变动蛛网理论及收敛型蛛网、发散型蛛网和封闭型蛛网三种循环变动模式。

了解农产品市场等相关概念、作用与发展趋势,农产品零售市场的作用机理,掌握农产品期货市场的功能与作用,完善的对策建议。

DXDiTa9E3d 第三章农产品物流管理 1.考试知识点:农产品物流、农产品物流系统、运输与配送管理2.考核要求:了解物流与农产品概念与特点,物流系统构成要素,掌握农产品物流供需的特点、运输与配送。

第四章农业的宏观调控1.考核知识点:农业宏观调控地位与作用,农业宏观调控的对象、任务与原则,农业宏观调控手段体系。

2.考核要求:掌握农业宏观调控内涵、理论依据、地位与作用,了解实施农业宏观调控的必要性,掌握农业宏观调控的对象、特征、任务与原则,掌握农业宏观调控的职责、实施条件、手段体系及功能。

RTCrpUDGiT第五章农业产业结构与布局1.考核知识点:农业产业结构,农业产业布局,我国农业产业结构优化调整2.考核要求:了解农业产业结构和农业生产布局的概念和内涵,掌握影响农业产业结构、农业产业布局的因素。

《农业政策学》教案

《农业政策学》教案
3.农产品流通政策的主要目标,农产品流通政策手段,我国现行农产品购销制度和政策,提高市场透明度措施。
教学难点




本章主要阐述农产品流通政策目标、手段,农产品价格政策,农产品补贴政策,农产品数量管理,农产品对外贸易政策,农产品市场结构政策等内容。
教学案例或实例
教学方式
讲授
作 业
《农业政策学》课程教案12
3.农业财政政策的作用,农业财政政策的目标,农业金融政策的作用,农业金融政策的目标,农业金融政策的内容。
4.农村税费改革政策的具体内容和政策规定。
教学难点




本章主要介绍农业财政金融政策的目标、手段,农业投入政策,农业税收政策,农业金融政策等内容。
教学案例或实例
教学方式
讲授
作 业
《农业政策学》课程教案13
教学难点




本章主要介绍我国农村人力资源政策目标,农村人力资源基本状况,农村就业政策及其目标,农村人力资源流动政策,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政策等内容。
教学案例或实例
教学方式
讲授
作 业
《农业政策学》课程教案10
项 目
内 容

第十章 农业科学技术政策
学 时
4学时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学习应了解农业科学技术政策目标、内容,掌握农业科学技术发展政策,掌握农业技术推广政策具体内容。
4.农村社会保障工作的具体对策。
教学难点




本章主要介绍我国农村人口政策,农村教育政策,农村扶贫政策,农村社会保障政策等内容。
教学案例或实例
教学方式
讲授

第三至五章农业政策的制定

第三至五章农业政策的制定
4、要思索到开展中的不确定要素,坚持农业政 策目的适当的弹性
三、确定农业政策目的的基本思绪与要求 〔一〕确定农业政策目的的基本思绪
1、固定目的法 2、引伸目的法
〔二〕确定农业政策目的的基本要求 1、关键性与片面性相结合。 2、可行性与应战性相结合。 3、详细化与定量化相结合。 4、灵敏性与分歧性相结合。
农业政策效果只是那些关系到农业经济 开展全局的,关键性的大效果和在某一范围, 某一方面起决议作用的主要效果,主要矛盾。
农业政策效果通常具有以下外延:
1、农业政策效果是一种社会客观现象。 2、农业政策效果可以为少数人发觉、
认同并受其影响。
3、农业政策效果是政府必需处置的理 想需求。
政府发现农业政策效果的途径:
二、农业政策方案的决策 〔一〕农业政策方案选择的价值规范 〔二〕农业政策方案的优化与选择
1、否决政策目的不正确的方案。 2、否决政策手腕与政策目的不相婚 配的方案。 3、否决政策手腕利小弊大的方案。 三、农业政策方案的修正与完善
第四章 农业政策的执行进程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农业政策执行的特点与作用 农业政策执行的模型 农业政策执行的影响要素 农业政策的详细执行
第三至五章农业政策的 制定
2021年7月24日星期六
第一节 农业政策效果确实定
一、农业政策效果的外延与特征 二、农业政策效果的认定与论证 三、构建农业政策效果的方法
一、农业政策效果的外延与特征
〔一〕农业政策效果的外延
所谓农业政策效果,是基于特定的效果, 由政府列入政策议程并采取举动,经过公共 行为能够追求失掉的需求、价值或改良的时 机。
二、农业政策执行的特点 1、农业政策执行影响的普遍性 2、农业政策执行目的的详细性 3、农业政策执行的灵敏性 4、农业政策执行的阶段性与延 续 性

【精排版】农业政策学(第二版)课后题答案

【精排版】农业政策学(第二版)课后题答案

【精排版】农业政策学(第二版)课后题答案第一章导论1.政策、农业政策、农业、市场失灵的含义。

政策:是国家,政党为实现一定目标而制定的行为准则。

农业政策:是政府为了实现一定的社会,经济及农业发展目标,对农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方面及环节所采取的一系列有计划的措施和行动的总称。

农业:是人类利用太阳能,依靠生物生长发育机能以获取劳动产品的社会物质生产部门。

市场失灵:是指市场经济自发调节存在着一些固有的缺陷或局限性,对某些经济活动领域无法实施有效调节。

2.市场失灵的原因、政府政策干预的必要性及缺陷。

市场失灵原因:①市场机制本身不能解决社会目标问题②市场经济无法提供社会运行所需的公共产品③自然垄断的存在④信息不对称⑤市场经济的调节作用存在一定的盲目性政府政策干预的必要性及缺陷:必要性:1由于市场失灵的存在2政府干预的基本目标是对宏观经济进行总量控制和政策控制,从而使国家经济的总供给和总需求达到基本平衡,以实现经济的稳步增长。

缺陷:首先,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是一种政治和行政行为,其目标不可能与市场经济的理想目标完全一致,其措施也不可能与市场机制完全相容。

其次,政策的制定和实施离不开具体的人,而每个抱有良好愿望的人都有可能犯错误。

不了解实际情况或缺乏应有的理论素养和思想方法都有可能导致政策的失败。

3.农业的特点、农业的地位与作用。

农业的特点:农业最根本的特点是经济再生产和自然再生产过程相互交织在一起。

其他特点如:土地不可替代;自然环境因素对农业有较强的影响力;农业生产周期长;农业生产时间和劳动时间不一致;农产品体积大,价值低,易腐烂,难储运;农业生产单位往往是一家一户等等。

(补充:经济再生产是指社会生产过程中济方面的投入和产出周而复始,不断更新,包括物质资料,劳动力和生产关系的再生产。

自然再生产是指生物依靠其新陈代谢机能,借助自然力和外界环境条件,通过生长发育和繁衍等一系列生命活动,使自身不断更新繁衍的过程。

)农业的地位:农业是国民经济中最重要的物质生产部门,同时也是最古老最基础的部门。

2017年农业科技与三农政策课程教学大纲

2017年农业科技与三农政策课程教学大纲

贵州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任课教师姓名:曹国璠课程名称:农业科技与三农政策课内学时数: 36 学分数: 2.0使用院系部和专业:农学院各专业开课学期:第一学期开课时间:教学第 10 周—教学第 14 周一、课程性质、地位和任务“农业科技与三农政策”是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课程之一,其任务是让学生系统地了解农业科技发展趋势,学习农业政策的基本原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具体了解和掌握我国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政策,学会用政策分析方法分析我国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为研究和解决农业问题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课程在内容上分为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是当代农业科技展望。

第二部分是政策学总论,主要介绍政策学的基本原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及涉农政策的制定、执行、评估和调整。

第三部分为三农政策各论,主要介绍我国涉农的一些基本的、重要的、具体的政策。

二、课程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达到以下要求:1、了解当代农业科技发展的基本趋势。

2、理解政策的本质及内涵,农业政策在农业发展中的作用。

3、理解并掌握政策的制定过程和执行过程,了解政策的评估方法和调整手段;4、掌握农业结构政策、农业土地政策、农村人力资源政策、农业科学技术政策、农产品流通政策、农业财政与金融政策、农业可持续发展政策、农村社会发展政策等具体政策的有关内容。

三、教学内容及安排第1章当代农业科技发展趋势(4学时)一、优种化趋势二、生物制剂趋势三、可持续化趋势四、信息化趋势五、产业化趋势第2章政策学概述(4学时)一、政策的本质二、政策的涵义三、农业政策的类型四、政策学的产生与发展第3章政策的制定(4学时)一、政策问题的确定二、政策目标三、政策手段的选择与方案设计四、政策方案的论证与决策第4章政策的执行(4学时)一、政策执行的内涵与意义二、政策执行的条件三、政策的具体执行方法与程序第5章农业政策的评估及调整(4学时)一、政策评估的原则和标准二、政策评估的程序和方法三、政策的调整第6章农业结构政策(4学时)一、农业结构政策的目标二、农业区域结构政策三、农业部门结构政策四、农业经营规模政策第7章农业土地政策(4学时)一、我国农业土地政策目标二、农业土地产权政策三、农业土地流转政策四、农业土地保护政策第8章农村人力资源政策(4学时)一、我国农村人力资源政策目标二、农村人力资源基本状况三、农村就业政策及其目标四、农村人力资源流动政策五、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政策第9章农业科学技术政策(4学时)一、农业科学技术政策的目标二、农业科学技术发展政策的内容、特点和作用三、农业技术推广政策内容、目标、措施四、考核方式课程考核方式:课程论文五、主要教学参考资料、网站1、钟甫宁主编,《农村政策学》,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0年出版。

农业生产项目管理与绩效评估方案

农业生产项目管理与绩效评估方案

农业生产项目管理与绩效评估方案第1章项目背景与目标 (4)1.1 农业生产项目背景分析 (4)1.1.1 政策背景 (4)1.1.2 市场背景 (4)1.1.3 技术背景 (4)1.2 项目目标设定 (4)1.2.1 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5)1.2.2 保障农产品质量 (5)1.2.3 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 (5)1.3 项目预期收益 (5)1.3.1 经济效益 (5)1.3.2 社会效益 (5)1.3.3 生态效益 (5)第2章项目范围与组织结构 (5)2.1 项目范围界定 (5)2.2 项目组织架构 (5)2.3 项目职责分配 (6)第3章农业生产技术与管理 (7)3.1 农业生产技术选择 (7)3.1.1 技术选择原则 (7)3.1.2 技术选择方法 (7)3.1.3 技术选择流程 (7)3.2 农业生产过程管理 (7)3.2.1 生产计划管理 (7)3.2.2 生产过程控制 (7)3.2.3 生产记录与追溯 (7)3.3 农业生产风险防控 (7)3.3.1 风险识别 (7)3.3.2 风险评估 (8)3.3.3 风险防控措施 (8)3.3.4 风险监测与预警 (8)第4章项目进度与关键节点 (8)4.1 项目总体进度规划 (8)4.1.1 项目启动阶段(13个月) (8)4.1.2 项目实施阶段(412个月) (8)4.1.3 项目收尾阶段(1315个月) (8)4.2 项目关键节点设置 (9)4.2.1 项目启动阶段 (9)4.2.2 项目实施阶段 (9)4.2.3 项目收尾阶段 (9)4.3 项目进度监控与调整 (9)4.3.1 项目进度监控 (9)4.3.2 项目进度调整 (9)4.3.3 风险预警与应对 (9)第五章项目成本与预算管理 (9)5.1 项目成本估算 (10)5.1.1 成本估算原则 (10)5.1.2 成本估算方法 (10)5.1.3 成本估算内容 (10)5.2 项目预算编制 (10)5.2.1 预算编制原则 (10)5.2.2 预算编制方法 (10)5.2.3 预算编制内容 (10)5.3 项目成本控制与优化 (10)5.3.1 成本控制原则 (10)5.3.2 成本控制方法 (11)5.3.3 成本优化措施 (11)第6章项目人力资源与培训 (11)6.1 项目人力资源规划 (11)6.1.1 人力资源需求分析 (11)6.1.2 人力资源配置 (11)6.1.3 人力资源招聘与选拔 (11)6.1.4 人力资源激励与保障 (11)6.2 项目团队建设与管理 (11)6.2.1 团队建设 (11)6.2.2 团队管理 (11)6.2.3 团队沟通与协作 (12)6.2.4 团队绩效评估 (12)6.3 项目培训与能力提升 (12)6.3.1 培训需求分析 (12)6.3.2 培训计划与实施 (12)6.3.3 培训效果评估 (12)6.3.4 能力提升策略 (12)6.3.5 持续改进与优化 (12)第7章项目质量控制与评价 (12)7.1 项目质量控制体系 (12)7.1.1 质量规划:在项目启动阶段,明确项目质量目标,制定质量规划,保证项目质量与农业生产的实际需求相符合。

农业行业:农业政策研究与咨询方案

农业行业:农业政策研究与咨询方案

农业行业:农业政策研究与咨询方案第一章:农业政策概述 (2)1.1 农业政策发展历程 (3)1.2 农业政策体系构成 (3)第二章:农业政策制定与实施 (4)2.1 农业政策制定流程 (4)2.1.1 问题识别与政策需求分析 (4)2.1.2 政策目标设定 (4)2.1.3 政策方案设计 (4)2.1.4 政策论证与评估 (4)2.1.5 政策决策与发布 (4)2.2 农业政策实施机制 (4)2.2.1 政策宣传与培训 (4)2.2.2 政策执行与监督 (4)2.2.3 政策调整与完善 (5)2.2.4 政策评估与反馈 (5)2.3 农业政策效果评估 (5)2.3.1 政策实施效果指标体系构建 (5)2.3.2 政策实施效果评估方法选择 (5)2.3.3 政策实施效果评估结果分析 (5)2.3.4 政策实施效果评估报告撰写与发布 (5)第三章: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政策 (5)3.1 产业结构调整背景 (5)3.2 产业结构调整政策内容 (6)3.3 产业结构调整政策效应 (6)第四章:农业科技创新政策 (7)4.1 科技创新政策背景 (7)4.2 科技创新政策内容 (7)4.3 科技创新政策评估 (7)第五章:农业绿色发展政策 (8)5.1 绿色发展政策背景 (8)5.2 绿色发展政策内容 (8)5.3 绿色发展政策实施效果 (8)第六章:农业支持保护政策 (9)6.1 支持保护政策背景 (9)6.2 支持保护政策内容 (9)6.2.1 财政支持政策 (9)6.2.2 农业科技政策 (9)6.2.3 农业产业政策 (9)6.2.4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政策 (9)6.2.5 农村社会保障政策 (9)6.3 支持保护政策效应 (10)6.3.1 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10)6.3.2 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10)6.3.3 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10)6.3.4 促进农民就业和创业 (10)6.3.5 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10)第七章:农业国际合作与贸易政策 (10)7.1 国际合作与贸易政策背景 (10)7.2 国际合作与贸易政策内容 (10)7.2.1 国际合作政策 (10)7.2.2 贸易政策 (11)7.3 国际合作与贸易政策影响 (11)7.3.1 经济效益 (11)7.3.2 社会效益 (11)7.3.3 环境效益 (11)第八章:农业产业扶贫政策 (11)8.1 产业扶贫政策背景 (12)8.2 产业扶贫政策内容 (12)8.2.1 政策目标 (12)8.2.2 政策措施 (12)8.3 产业扶贫政策效果 (12)8.3.1 经济效益 (12)8.3.2 社会效益 (12)8.3.3 生态效益 (13)第九章:农业政策咨询方法与技巧 (13)9.1 政策咨询方法 (13)9.1.1 文献研究法 (13)9.1.2 实证研究法 (13)9.1.3 比较研究法 (13)9.1.4 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法 (13)9.2 政策咨询技巧 (13)9.2.1 倾听与沟通技巧 (13)9.2.2 逻辑思维与表达能力 (13)9.2.3 创新思维与前瞻性 (14)9.2.4 协作与团队精神 (14)9.3 政策咨询案例分析 (14)第十章:农业政策研究前沿与展望 (14)10.1 农业政策研究前沿 (14)10.2 农业政策发展趋势 (15)10.3 农业政策研究展望 (15)第一章:农业政策概述1.1 农业政策发展历程农业作为国家经济的基础产业,其政策的发展历程与国家整体经济、社会背景紧密相连。

《农业政策学》习题及答案

《农业政策学》习题及答案

《农业政策学》习题及答案第一章导论一、名词解释:1. 农业政策2. 市场失灵答案:1. 是指党和国家为实现一定历史时期内农业方面所要达到的目标而规定的各种重大措施和行动准则。

2. 所谓市场失灵,是指市场经济自发调节存在着一些固有的缺陷或局限性,对某些经济活动领域无法实施有效调节。

二、简答题:1. 现阶段,我国农业政策的基本目标是什么?2. 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农业政策干预手段主要有哪些?答案:1. 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保证农产品尤其是粮食产量的稳定增长,实现农产品供求的基本平衡,是农业政策的重要目标。

②保证农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实现农民收入与农业生产的同步增长,是农业政策的根本目标。

③保证农村社会稳定,实现农村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是农业政策的主要目标。

④保护农业资源环境,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是农业政策的长期目标。

2. 主要有以下几种:面向农民的直接补贴政策;农业信贷服务政策;农产品市场宏观调控政策;农业教育和科技服务政策;土地资源和环境政策;农产品储备制度和政策;食物分配计划。

三、思考题:1. 试分析政府、市场与农业政策之间的关系?答案要点:市场机制和政府干预是解决现代经济问题的两种主要手段,一般情况下,市场机制是有效且成本较低的手段。

但是,市场机制存在着无法解决社会目标问题,无法提供公共产品,带有有盲目性和滞后性等缺陷。

因此,“市场失灵”是政府干预的逻辑起点,也就是农业政策形成的逻辑起点。

政府制定农业政策接入社会经济生活,并不意味着要由政府完全取代市场,政策的应用也要与市场机制相结合,弥补市场机制的缺陷,消除市场机制的失灵。

农业自身特点和地位,决定了政府必须进行干预;但是,政府的干预要有所为有所不为,市场解决不了或解决不力的问题,政府要积极主动采取政策措施。

第二章政策及其基本要素一、名词解释:1. 政策目标2. 政策手段3. 政策对象答案:1. 政策目标是指政策实施所要达到的结果或完成的任务。

政策性农业保险实施方案范文(3篇)

政策性农业保险实施方案范文(3篇)

政策性农业保险实施方案范文第一章绪论1.1 问题的提出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频繁,自然灾害频发,给农业生产带来了严重的不确定性和风险。

我国农业保险体系要全面建设,政府要加大对农业保险制度的支持力度,加快推动农业保险的实施。

因此,本方案拟提出一套科学合理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实施方案,以保护农户的利益,稳定农业生产秩序。

1.2 研究目标本方案的目标是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实施方案,为农民提供更加全面、有效的农业保险服务,减轻农民的风险压力,促进农业生产的稳定发展。

第二章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概念和基本原理2.1 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定义政策性农业保险是指由政府主导或扶持的农业保险制度,重要目标是为农户提供全面、更加平价的农业保险服务,保障农业生产稳定发展。

2.2 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基本原理(1)科学定价原则:确定农业保险的保费和赔偿标准,应该以科学的方法根据农产品的特性和市场行情确定。

(2)风险补偿原则:政策性农业保险主要是为农民提供风险补偿,对农业生产的损失进行赔偿。

(3)风险分散原则:政策性农业保险应该通过合理的保险精算和风险管理手段,将风险分散到更多的农户中,减轻农户个体的风险压力。

第三章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实施方案3.1 农业保险服务机构的建设政策性农业保险应该建立专门的保险服务机构,负责农业保险的宣传、推广和赔偿工作。

政府应该加大对农业保险机构的支持力度,提供必要的资金、技术和管理支持。

3.2 农业保险产品的设计政策性农业保险应该根据农产品的特点和市场需求,设计出适应农民需求的保险产品。

政府要加强对农业保险产品的研发和监管,确保产品的质量和效益。

3.3 农业保险的宣传推广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宣传推广工作至关重要。

政府要通过各种媒体渠道,向农民推广农业保险的重要意义和好处。

同时,要加强对农民的培训,提高其保险意识和风险管理能力。

3.4 农业保险的运行管理政府要建立健全的农业保险监管机制,加强对农业保险市场的监管,防范和解决保险领域的风险。

《农业政策学》习题及答案

《农业政策学》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导论一、名词解释:农业政策:指党和国家为实现一定历史时期内农业方面所要达到的目标而规定的各种重大措施和行动准则。

市场失灵:指市场经济自发调节存在着一些固有的缺陷或局限性,对某些经济活动领域无法实施有效调节。

二、简答题:1、现阶段,我国农业政策的基本目标是什么?①保证农产品尤其是粮食产量的稳定增长,实现农产品供求的基本平衡,是农业政策的重要目标。

②保证农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实现农民收入与农业生产的同步增长,是农业政策的根本目标。

③保证农村社会稳定,实现农村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是农业政策的主要目标。

④保护农业资源环境,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是农业政策的长期目标。

2、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农业政策干预手段主要有哪些?主要有以下几种:面向农民的直接补贴政策;农业信贷服务政策;农产品市场宏观调控政策;农业教育和科技服务政策;土地资源和环境政策;农产品储备制度和政策;食物分配计划。

三、思考题:1、试分析政府、市场与农业政策之间的关系?市场机制和政府干预是解决现代经济问题的两种主要手段,一般情况下,市场机制是有效且成本较低的手段。

但是,市场机制存在着无法解决社会目标问题,无法提供公共产品,带有盲目性和滞后性等缺陷。

因此,“市场失灵”是政府干预的逻辑起点,也就是农业政策形成的逻辑起点。

政府制定农业政策接入社会经济生活,并不意味着要由政府完全取代市场,政策的应用也要与市场机制相结合,弥补市场机制的缺陷,消除市场机制的失灵。

农业自身特点和地位,决定了政府必须进行干预;但是,政府的干预要有所为有所不为,市场解决不了或解决不力的问题,政府要积极主动采取政策措施。

第二章政策及其基本要素一、名词解释:政策目标:指政策实施所要达到的结果或完成的任务。

政策手段:指实现政策目标所必须采取的措施和方法。

政策对象:指政策所要调动或约束的力量。

二、简答题:1、简述政策的基本特征。

政策的基本特征包括:相关性;超前性;时效性;广泛性;主观性;鲜明的政治性;有坚定的原则性和灵活的变通性;有权威性和实用性;相对的稳定性和连续性;正效应与负效应的统一。

农业政策学离线作业答案

农业政策学离线作业答案

农业政策学课程作业参考答案第一章一、名词解释1.农业政策是政府为了实现一定的社会、经济及农业发展目标,对农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方面及环节所采取的一系列有计划的措施和行动的总称.2.市场失灵是指市场经济自发调节存在着一些固有的缺陷或局限性,对某些经济活动领域无法实施有效调节.二、简答题1.简述政策要素.(1)政策背景是起点,是政策作用的对象及其周围环境的现状;(2)政策目标是终点,是政策作用于对象后希望其改变成的理想状况;(3)政策手段是起点到终点的桥梁,是政府所采取的如何把其认为不合理的现状改变成理想状况的一系列措施.2.简述市场失灵的原因.(1)市场机制本身不能解决社会目标问题.(2)市场经济无法提供社会运行所需的公共产品.(3)自然垄断的存在.(4)信息不对称.(5)市场经济的调节作用具有一定的盲目性.第三章一、名词解释1.农业政策问题是指由政府列入政策议程并采取行动来加以解决的一些特定的问题,是一些通过公共行为可能追求得到的需求、价值或改进的机会.2.农业政策目标是指农业政策所要实现的一种期望状态或理想结果.二、简答题1.简述农业政策问题的基本特征.(1)农业政策问题具有相互依赖性;(2)农业政策问题具有客观性;(3)农业政策问题具有人为性;(4)农业政策问题具有动态性;(5)农业政策问题具有历史性.2.简述农业政策目标的特点.(1)农业政策目标的具体性;(2)农业政策目标的可行性;(3)农业政策目标的规范性;(4)农业政策目标的协调性;(5)农业政策目标的层次性.3.确定农业政策目标的原则(1)从实际需要出发,保证农业政策目标的确有经济和社会效益. (2)保持农业政策目标的可行性和合理性,切实调动人们的积极性. (3)保持农业政策目标的相对稳定性,不随意改变政策目标.(4)保持具体农业政策目标适当的弹性.4.简述中国农业政策的目标.(1)建立社会主义农业市场经济体制;(2)增加农产品的有效供给;(3)提高农民收入水平;(4)促进农村社会发展.5.简述农业政策方案比较论证的基本要素.(1)农业政策信息(2)农业政策主张(3)立论的理由(4)立论依据(5)驳论(6)可行性6.农业政策方案论证的理性标准(1)完整性(2)一致性(3)内聚性(4)简明性第四章1.农业政策执行是政策执行者运用各种政策资源,通过建立组织机构,采取宣传、解释、实施等各种行动将政策观念转化为现实效果,从而使既定的政策目标得以实现的过程.2.农业政策对象是农业政策直接作用影响的对象,是农业政策的接受者.二、简答题1.简述农业政策执行的特点.(1)农业政策执行影响的广泛性;(2)农业政策执行目标的具体性;(3)农业政策执行的灵活性;(4)农业政策执行的阶段性和连续性.2.简述农业政策执行的基本程序.(1)明确指导思想(2)制定执行计划(3)进行政策试验(4)组织实施(5)开展农业政策宣传(6)农业政策执行的督查第五章1.农业政策评估是根据公认的标准,运用合适的方法,对农业政策实施的效果进行衡量和评价,以判断具体农业政策的价值程度.2.农业政策效率指农业政策效益与其运行费用之间的关系和比例.3.农业政策方案评估也称为事前评估,是指在农业政策制定过程中,将不同的农业政策方案进行比较、评价,从中挑选较好的方案,或对某一农业政策方案进行可行性论证.4.农业政策调整是指依据农业政策评估的结论,对实施中的现行农业政策作某些必要的补充、修正或终止的动态过程.二、简答题1.简述农业政策评估的原则.(1)整体性原则(2)动态性原则(3)时效性原则(4)区域性原则(5)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统一的原则2.简述农业政策影响评估具体内容.(1)政策对象感受到的初步影响;(2)政策对象以外的团体受到的影响和副作用,即政策的溢出效应;(3)政策措施形成的初步影响与继发影响对整个社会系统所产生的影响.(4)政策本身的反馈作用所造成的影响,即前项政策对后项政策的影响.3.简述农业政策评估中的困难.(1)农业政策目标的不确定性;(2)农业政策因果关系的不确定性;(3)农业政策效果的不确定性;(4)农业政策评估涉及现存利益关系;(5)评估资料不完整和经费欠缺.第六章一、名词解释1.农业结构政策是适应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变,用以不断调整农业结构内部各种资源和生产要素构成及其比例的手段及措施.2.农业部门结构是指一个国家、地区或农业生产单位内农业生产部门及各生产项目的组成情况与所占比重.二、简答题1.简述农业结构调整的重点.(1)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满足市场优质化、多样化的需求;(2)加快发展畜牧业和渔业,扩大农民增收的领域,把发展畜牧业作为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加快发展步伐,使之成为大支柱产业;(3)进一步优化农业生产布局,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提高农业区域化、专业化和规模化的水平;(4)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提高农业的综合效益.2.简述农业区域结构政策目标.(1)发挥本国优势,参与世界农业分工协作,获取尽可能多的农业利益.(2)要充分发挥国内各区域的优势,促进农业生产的区域专业化.(3)要追求区域之间的相互促进与协作,促进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和不断完善. (4)要促进落后区域农业经济的增长和发展,缩小地区之间的经济差别.(5)要不断促进各区域结构的调整,以适应整个社会、经济、技术的发展变化.3.简述实现农业经营规模的政策建议(1)促进农业产业化的发展;(2)加强和鼓励农业科学技术教育、农业科研与农业推广;(3)建立土地使用权市场化流转机制;(4)在资金上给农业以扶持;(5)加快和规范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6)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第七章一、名词解释1.土地所有政策是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国家或政府就土地归谁所有、归谁支配等制订的原则及规范,其实质是土地所有权在不同社会主体国家、集体、个人之间的分配原则及其形式.是指土地所有者依法对其土地享有的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的权利.3.双层经营体制是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为了配置农业土地资源和对其成员分配利益,依照法律、政策的规定,将土地使用权授予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实行家庭经营方式,集体为家庭经营提供服务的一整套制度安排.4.土地征用是指国家与政府为了公共目的而强制取得私有土地,并给予补偿的一种行为. 5.基本农田是指按照一定时期人口和社会经济发展对农产品的需求,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立的不得占用的耕地.二、简答题1.简述农业土地承包经营农户所享有的自益权的内容.(1)土地承包权(2)土地使用权(3)土地受益权(4)土地转包权(5)土地转让权(6)土地互换权(7)土地入股权(8)土地承包经营优先受让权(9)土地承包经营继承权2.简述基本农田保护制度.(1)严格控制耕地占用.(2)上收征地审批权限(3)限制开发区占用基本农田保护区内的耕地,设立开发区一般不准占用基本农田保护区内的耕地.(4)非农业建设批准占用基本农田保护区内的耕地的,实行耕地占用补偿,即开垦与所占耕地数量和质量相当的耕地或者缴纳耕地开垦费.(5)禁止在基本农田保护区内占用耕地建窑、建坟或者擅自在耕地上建房、挖砂、采石、采矿、取土等;禁止占用基本农田发展林果业和挖塘养鱼以及擅自将基本农田保护区内的耕地转为非耕地等.第八章一、名词解释1.人力资源是指能够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劳动力的能力,即已经投入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活动和尚未投入经济和社会发展活动的人口的能力.2.农村就业政策是指一个国家的政府根据自身的政治经济制度,从农村劳动力供求和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出发,专门做出的一系列对农村劳动力就业状况进行指导、管理和规范的制度、法规和具体措施.二、简答题1.简述人力资源的特点.(1)人力资源的生物性(2)人力资源的能动性(3)人力资源的动态性(4)人力资源的智力性(5)人力资源的再生性(6)人力资源的社会性2.简述中国农村人力资源的基本状况.(1)农村人力资源的数量巨大;(2)农村人力资源的质量较低;(3)农村人力资源地区分布不平衡;(4)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利用不足.3.简述农村人力资源政策的目标.(1)稳定农村人口,降低就业压力,提高劳动力利用率;(2)通过调整宏观经济结构,大力发展不同所有制类型的经济,改变农村劳动力所从事的产业活动过多集中于农业的单一就业结构;(3)鼓励农民跨区域流动就业,调节和平衡各地区之间人力资源与物质资源空间分布不平衡的状况,实现人力资源在全国范围内的合理利用;(4)建立和完善劳动力市场,把市场机制引入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之中,用价格来反应人力资源的稀缺程度,改变传统的人力资源配置方式,实现人力资源的高效率利用;(5)加强农村教育和培训,提高人力资源的质量,扩大人力资源积累.4.简述农村就业的特点.(1)分散性(2)自给性(3)季节性(4)兼业性5.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原则(1)超前性原则(2)重复、不间断原则(3)阶段性原则(4)层次性原则(5)效益性原则第九章一、名词解释1.农业科学技术是揭示农业生产领域发展规律的知识体系及其在生产中应用成果的总称.2.农业技术推广是指通过试验、示范、培训、指导以及咨询服务等,把农业技术普及应用于农业生产产前、产中、产后全部过程的活动.二、简答题1.简述中国农业科技政策的具体任务.(1)科技推广工作要取得重大突破;(2)农业科技研究与开发取得重大突破;(3)乡镇企业科技大幅度提高;(4)造就一支高效、精干、国际一流的农业科技队伍;(5)提高农民科技素质,使农民成为科技进步的主体.2.简述农业科技工作的原则.(1)既要加大政府的支持力度,又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调动企业、农民等社会力量的积极性、创造性,形成政府主导的、多元化的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2)既要提高学术水平,更要注重解决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问题;(3)既要适应世界农业科技的发展趋势,又要根据我国基本国情,加速先进适用技术的组装配套和大面积推广;(4)既要努力提高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又要积极引进和消化吸收国外先进农业技术与经验,缩小我国农业科技与先进国家的差距;(5)既要统一规划,避免重复,提高科技要素的利用效率,又要充分调动部门、地方政府、企业和农民等多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3.简述农业技术推广应当遵循的原则.(1)有利于农业的发展;(2)尊重农业劳动者的意愿;(3)因地制宜,经过试验、示范;(4)国家、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扶持;(5)实行科研单位、有关学校、推广机构与群众性科技组织、科技人员、农业劳动者相结合;(6)讲求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第十章一、名词解释1.农产品市场结构政策是指那些制约着农产品市场参与者各方的竞争关系和竞争状态,促进市场均衡价格的顺利形成,影响着市场透明度,关系到市场的组织与基础设施建设,旨在提高整个农产品市场宏观运行效率的各种措施.2.市场透明度是指市场活动参加者对市场行情,即对供求数量、质量和价格的了解程度,也可理解为市场行情对各类市场参与者的明了程度.二、简答题1.简述农产品流通政策的主要目标.(1)稳定农产品市场供给和市场价格;(2)维持生产者的价格水平,保证农民收入的增长或稳定;(3)稳定或降低消费者的食品支出价格,保护消费者的利益;(4)保护国内农产品市场和农业生产;(5)增加农产品出口,获取更多的外汇收入;(6)增加国家财政收入和促进工业化进程.2.简述农产品支持价格政策有效实施的前提条件.(1)必须实施贸易保护措施,隔绝国内市场与国外市场,保证实施价格支持政策所带来的好处为本国生产者获得;(2)国内市场价格与出口价格之差不大,否则,实施价格支持政策花费的成本将大大高于所取得的效果;(3)产品的供给和需求弹性较小,只有在这个条件下,一个较大的价格上升只会带来一个数量不大的供给增加和需求减少,从而减轻政府的财政负担.3.简述提高市场透明度的措施.(1)质量分等分级标准化;(2)产品标记与广告规范化;(3)举办有组织的市场活动;(4)市场行情通报;(5)市场研究与预测.第十一章一、名词解释1.农业信贷结构政策是国家为了保证农业信贷资金在农业生产各部门和各种生产之间实现合理配置而制定的原则.2.农业投资是指投资主体为取得一定数量的农产品和良好的生存环境,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投入资源主要包括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通过一定的运作方式,形成农业资产或资本的经济活动过程.3.农业金融是货币资金在农业领域内的融通,是指通过货币流通和信用渠道以融通资金的经济活动.1.简述农业金融政策目标.(1)支持农业发展;(2)农副产品收购;(3)扶贫开发;(4)发展农用工业;(5)支持乡镇企业;(6)化解农村金融风险;(7)执行国家的宏观货币政策.2.简述农业投资的来源.(1)国家财政对农业的投入(2)用于农业的各种信贷资本(3)农村集体投入积累.(4)乡镇企业对农业的支持.(5)农户自有资金的投入.(6)吸收各方面的直接投资.第十二章一、名词解释1.农业可持续发展是采用不会耗尽资源或危害环境的生产方式、技术变革和机制性改革,减少农业生产对环境的破坏,维护土地、水、生物、环境不退化、技术运用得当、经济上能可行以及社会可接受的农业发展战略.1.简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特定目标.(1)一是主要农产品持续增长,达到保障供给,满足全国实现小康生活水平的需要;(2)二是农村经济的持续增长,农民收入大幅度地提高,消灭贫困;(3)三是建立起农村经济系统有效运转、良性发展的生产经营机制;(4)四是资源得到保护,永续利用,生态环境良好,实现生产、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2.简述实现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措施.(1)树立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2)建立支撑农业持续发展的投入体系.(3)依靠科技进步,促进持续农业的发展.(4)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增强提高产出率的后劲.(5)建立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法律保障体系.3.简述我国农业环境政策的目标.(1)全国农业环境污染要得到基本控制,农业生态恶化的趋势要得到制止,重点农业区的环境质量要有所提高,农业环境总体状况要有所改善.(2)农产品质量要基本符合国家和国际上关于食品卫生标准的栗求,要基本达到“安全食品”或“绿色食品”的要求.(3)农业自然资源的综合并发利用要更为合理,可再生能源和资源的开发利用与新型适用技术的推广应得到加强,生态农业的水平要有进一步的提高.(4)农业生态系统要基本进入良性循环,农业生产要基本走上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轨道.(5)农村生产、生活环境要清洁、优美、安静,整个农村环境水平要有进一步的提高,与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相适应.4.简述防治水土流失的主要政策措施.(1)严禁在不合理坡度上和不合理部位上开荒;允许开荒的地方,开荒时必须经过有关部门的批准,并要同时采取水土保持措施.(2)严禁滥伐林木破坏水土保持,严禁在森林地进行不合理的耕作.(3)水利、交通、工矿、砂石、电力等工程建设,必须尽量减少破坏地貌和植被工程,同时必须有创面恢复和水土保持措施.(4)禁止滥采林产品,破坏草皮、滥牧或过度放牧的各种生产经营方式.(5)禁止不合理的林间采挖,培育食用菌、烧炭、烧砖、开矿、采石等副业生产活动,必须符合生产规划,结合水土保持措施.第十三章一、名词解释1.贫困是指人们由于缺乏获得基本的物质生活条件和参与基本的社会活动的机会,以至于不能维持一种个人生理和社会文化可以接受的生活水准以及由于缺乏必要的自然、经济和制度环境而不能提高生活水准的发展能力.2.社会保障是国家依法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的方式对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提供安全保障的行为、机制和制度的总称.3.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由政府支持、农民群众与农村经济组织共同筹资、在医疗上实行互助互济的一种具有医疗保险性质的农村健康保障制度.二、简答题1.简述当前我国农村的人口问题.(1)总人口继续增长,经济发展的资源环境严峻.(2)计划生育经费投入严重不足.(3)农村人口质量低.(4)劳动适龄人口增长迅速,过剩劳动力的安置成为改革和发展的难题. (5)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农村社会保障体系面临挑战.2.简述扶贫方式的选择.(1)最有效的方式就是直接扶持贫困农户.(2)利用扶贫资金组织企业搞开发项目建设(3)贫困地区农民自愿组成经济合作组织,带动贫困农户脱贫.(4)选择和培植支柱产业,组织连片开发,建立区域发展基地.(5)提高贫困地区人口的素质,增强自身脱贫致富的能力.第十四章一、名词解释“绿箱”政策是指由政府提供的、其费用不转嫁给消费者,且对生产者不具有价格支持作用的政府计划.“黄箱”政策是指与生产直接有关、对贸易产生扭曲作用、造成不平等竞争的支持措施.“蓝箱”政策是指在实行价格补贴时,以农民控制生产面积、牲畜头数和产品产量为前提.二、简答题1.简述WTO农业协议包含的主要内容.(1)农产品市场准入规则(2)国内支持规则(3)农产品出口补贴规则(4)动植物卫生检疫措施条款(5)特殊保障措施2.简述我国加入WTO在开放农产品市场方面的主要承诺.(1)对所有农产品的关税均实行上限约束;(2)到执行末期,我国的农产品关税率将保持在0%~65%范围之间;(3)对粮、油、棉、糖等敏感商品,实施关税配额制度;(4)关税配额管理的规定;(5)对进口农产品的病虫害检疫和质量检验将采取符合国际规范的做法;(6)放弃了在过渡期内使用特殊保障措施的权力.3.简述加入WTO对中国农业产生的现实影响.(1)可能产生的有利影响①将改善中国农产品的出口贸易环境②将进一步推动中国农业的对外开放③将促进中国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④将使中国能够参与制定国际农产品贸易新规则(2)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①对主要农产品的生产将产生较大影响②增加了解决农村社会经济矛盾的难度③政府对农业特别使粮食进行宏观调控的难度加大。

第五章农业政策的评估及调整

第五章农业政策的评估及调整

二、农业政策评估的方法
(一)农业政策方案的评估方法 农业政策方案评估属于事前评估,一般采
用试算分析法来进行。 (二)农业政策执行的评估方法 1.直接观察法 2.资料分析法 3.访问调查法
(三)农业政策效果的评估方法
1.农业政策影响的评估方法。
I=E2-E1
式中:I ––– 农业政策影响;
(4)模糊评判法
在农业政策效果评估过程中,经常会遇到 不少问题因不宜精确地描述而具有模糊性 , 对模糊目标进行“主观划界”的办法简化 成“确定”的、“明晰”的目标。
三、农业政策评估的基本程序
(一)农业政策评估的组织准备 1.确定政策评估对象 2.制定政策评估方案 3.培训评估人员 (二)政策评估实施 1.收集评价信息 2.综合分析政策信息 3.进行具体评估。
第二节 农业政策评枯的方法和程序
一、农业政策评估的内容
(一)农业政策方案评估 农业政策方案评估,也称为事前评估,是
指在农业政策制定过程中,将不同的农业 政策方案进行比较、评价,从中挑选较好 的方案,或对某一农业政策方案进行可行 性论证。其主要任务是为农业政策的选择、 修正及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社会福利标准第二节农业政策评枯的方法和程序一农业政策评估的内容一农业政策方案评估农业政策方案评估也称为事前评估是指在农业政策制定过程中将不同的农业政策方案进行比较评价从中挑选较好的方案或对某一农业政策方案进行可行性论证
第五章 农业政策的评估及调整
Hale Waihona Puke 学习目标:农业政策评估的原则和标准 农业政策方案评估、执行评估和效果评估的
(三)政策评估总结
1.评估书面报告 2.评估工作总结
四、农业政策评估中的困难
1.农业政策目标的不确定性 2.农业政策因果关系的不确定性 3.农业政策效果的不确定性 4.农业政策评估涉及现存利益关系 5.评估资料不完整和经费欠缺

农业政策学1

农业政策学1

现代社会靠什么来进行治理? 现代社会靠什么来进行治理? 现代社会的发展目标靠什么方式来实现? 现代社会的发展目标靠什么方式来实现? 是依靠军队?监狱?干部?道德?法律? 是依靠军队?监狱?干部?道德?法律? 还是……? 还是 ? 现代社会的国家和政党, 现代社会的国家和政党,普遍地将各类政 策作为实现社会、经济、政治、 策作为实现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方 面发展目标的工具手段和行为准则。 面发展目标的工具手段和行为准则。
案例2
2010年1月4日,国务院正式发布《关于推 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 战略提升至国家层面。海南地产一时之间 成为了全国关注的热点,“海地产”一词, 就此风声水起。1月15日,海南召开推进国 际旅游岛建设动员大会,省委书记卫留成 向外界宣布:到今年3月,在海南国际旅游 岛建设总规划正式获得国家审批前,暂停 土地出让和审批新的土地开发项目,以利 海南国际旅游岛长远的建设发展。
二、农业政策本身也不是完美的
政府制定农业政策介入社会经济生活, 并不意味着要由政府完全取代市场,政 策的应用也要与市场机制相结合,弥补 市场机制的缺陷,消除市场机制的失灵。 政策为什么并非完美? 政策为什么并非完美?
ϒ 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之间存在理想与现实的差距 ϒ 政策的落实离不开具体的人,人是会犯错误的 ϒ 政策的手不能伸的太长,也要尊重市场机制
市场机制和政府干预是解决现代经济问题的两 种主要手段,一般情况下, 种主要手段,一般情况下,市场机制是有效 且成本较低的手段,但是: 且成本较低的手段,但是: 市场机制无法解决社会目标问题 市场机制无法提供公共产品 自然垄断的存在也会导致“市场失灵” 自然垄断的存在也会导致“市场失灵” 信息不对称是市场机制的天敌 市场机制调节有盲目性和滞后性 因此, 市场失灵”是政府干预的逻辑起点, 因此,“市场失灵”是政府干预的逻辑起点, 也就是农业政策形成的逻辑起点

第五章 农业政策评估

第五章  农业政策评估

第五章农业政策评估第五章农业政策评估1. 引言农业政策评估是对农业政策的效果和影响进行评估和分析的过程。

农业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对于农村地区的发展和农民的生计具有重要影响。

因此,对农业政策进行评估是确保政策有效性和可持续性的关键步骤。

2. 目的本文旨在评估当前农业政策的效果,并提出改进政策的建议。

通过深入分析农业政策的实施情况和效果,可以为政策制定者提供有关如何改进农业政策以促进农村发展和农民生计的建议。

3. 方法(1)收集数据:收集与农业政策相关的各种数据,包括农业生产、农民收入、农业投入等方面的数据。

数据可以通过调查、统计局和其他相关机构获得。

(2)分析数据: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以评估农业政策的效果。

可以使用各种统计方法和模型来分析数据,如回归分析、时间序列分析等。

(3)评估政策效果:根据分析结果,评估当前农业政策的效果。

可以通过比较政策实施前后的数据变化、与预期目标的对比等方式进行评估。

(4)提出建议:根据评估结果,提出改进农业政策的建议。

建议可以包括政策调整、资源配置优化、农民培训等方面的内容。

4. 结果(1)农业生产:根据数据分析结果,当前农业政策对农业生产产生了积极影响。

农业生产总量增加,作物品质提高,农产品供给充足。

(2)农民收入:农民收入水平有所提高,部分贫困农民脱贫致富。

然而,仍有一部分农民收入较低,需要进一步改进政策以提高农民收入。

(3)农业投入:农业投入的效益有待提高。

当前农业政策对农业投入的引导作用不够明显,需要加强政策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5. 建议(1)加强政策宣传:加强对农业政策的宣传,提高农民对政策的了解和参与度,增强政策的可操作性。

(2)优化资源配置:合理配置农业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推动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3)加强农民培训:加强农民培训,提高农民的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增强农业生产的竞争力。

(4)改进农业金融服务:加强对农业金融的支持,提供更多的贷款和信贷服务,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

农业政策学重点

农业政策学重点

第一章导论一、名词解释1.政策:是国家、政党为实现一定目标而制定的行为准则。

2.政策科学:是人们对政策运动规律的总结。

3.农业政策:是政府为了实现一定的社会、经济及农业发展目标,对农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方面及环节所采取的一系列有计划的措施和行动的总称。

4.市场失灵:是指市场经济自发调节存在着一些固有的缺陷或局限性,对某些经济活动领域无法实施有效调节。

二、简答题1.市场失灵产生的原因①市场机制本身不能解决社会目标问题②市场经济无法提供社会运行所需的公共产品③自然垄断的存在④信息不对称⑤市场经济的调节作用具有一定的盲目性第三章农业政策的制定一、名词解释1.农业政策问题:是指由政府列入政策议程并采取行动来加以解决的一些特定的问题,是一些通过公共行为可能追求得到的需求、价值或改进的机会。

2.农业政策目标:是指农业政策所要实现的一种期望状态或理想结果。

二、简答题1.农业政策问题的内涵①农业政策问题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②农业政策问题能够被多数人察觉、认同并受其影响③农业政策问题必须依赖于政府加以解决2.农业政策问题的基本特征①相互依赖性②客观性③人为性④动态性⑤历史性3.农业政策的目标发展农业生产力,实现农产品安全供给,稳定农产品价格,增加或稳定农民收入,提高社会福利水平,改善农村环境4.农业政策目标的特点①具体性②可行性③规范性④协调性⑤层次性5.确定农业政策目标的原则①从实际需要出发,保证农业政策目标的确有经济和社会效益②保持农业政策目标的可行性和合理性,切实调动人们的积极性③保持农业政策目标的相对稳定性,不随意改变政策目标④保持具体农业政策目标适当的弹性6.确定农业政策目标的基本思路与要求基本思路:固定目标法,延伸目标法基本要求:关键性与全面性相结合,可行性与挑战性相结合,具体化与定量化相结合,灵活性与一致性相结合。

7.农业政策手段①经济手段,如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②行政管制手段,如生产管制、价格管制和信用管制手段等等,③法制手段,即国家依靠法权的强制力量来保障农业政策目标的实现,8.农业政策手段的选择原则①整体性原则②协调性原则③有效性原则④效率原则9.农业政策方案比较论证应遵循的原则①科学性原则②协调性原则③可控性原则10.农业政策方案比较论证的基本要素①农业政策信息②农业政策主张③立论的理由④立论依据⑤驳论⑥可行性11.农业政策方案论证的理性标准①完整性②一致性③内聚性④简明性第四章农业政策的执行过程一、名词解释1.农业政策执行:是指农业政策方案被采纳后,把农业政策所规定的内容变成现实的过程。

三农发展政策解读方案

三农发展政策解读方案

三农发展政策解读方案第一章引言 (3)1.1 政策背景 (3)1.2 政策目标 (3)第二章农业现代化 (4)2.1 精准农业发展战略 (4)2.1.1 构建农业大数据平台,实现农业生产数据的信息化管理,为农业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4)2.1.2 推广精准种植、养殖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资源消耗。

(4)2.1.3 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发展特色农业,提高农业附加值。

(4)2.1.4 加强农业生态环境监测与保护,推进农业绿色发展。

(4)2.2 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 (4)2.2.1 加大农业科研投入,强化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4)2.2.2 推广现代农业技术,提高农作物产量和抗病抗逆能力。

(4)2.2.3 发展生物农业技术,提高农产品质量,保障食品安全。

(4)2.2.4 推进农业机械化,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减轻农民劳动强度。

(4)2.3 农业产业升级与优化 (4)2.3.1 延伸农业产业链,促进农业与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4)2.3.2 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

(4)2.3.3 加强农业品牌建设,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4)2.3.4 优化农业区域布局,发挥地区优势,实现农业差异化发展。

(4)第三章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5)3.1 农村交通物流体系建设 (5)3.2 农村水利设施建设 (5)3.3 农村能源与信息化建设 (5)第四章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6)4.1 农村土地确权与流转 (6)4.1.1 土地确权 (6)4.1.2 土地流转 (6)4.2 土地整治与节约集约利用 (6)4.2.1 土地整治 (6)4.2.2 节约集约利用 (7)4.3 农村土地市场体系建设 (7)4.3.1 土地市场体系构建 (7)4.3.2 土地市场政策支持 (7)第五章农村金融创新 (7)5.1 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设 (7)5.1.1 优化农村金融机构布局 (7)5.1.2 完善农村金融服务功能 (8)5.1.3 提高农村金融服务效率 (8)5.2 农村金融产品与服务创新 (8)5.2.1 农村信贷产品创新 (8)5.2.3 农村金融科技应用 (8)5.2.4 农村金融与其他领域融合 (8)5.3 农村金融风险防范与控制 (8)5.3.1 完善农村金融监管体系 (8)5.3.2 加强农村金融风险防范 (9)5.3.3 健全农村金融风险分担机制 (9)第六章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9)6.1 农村养老保险制度 (9)6.1.1 制度目标 (9)6.1.2 制度内容 (9)6.1.3 制度实施 (9)6.2 农村医疗保险制度 (9)6.2.1 制度目标 (10)6.2.2 制度内容 (10)6.2.3 制度实施 (10)6.3 农村社会救助与福利制度 (10)6.3.1 制度目标 (10)6.3.2 制度内容 (10)6.3.3 制度实施 (10)第七章农村扶贫开发 (11)7.1 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 (11)7.1.1 交通基础设施 (11)7.1.2 水利基础设施 (11)7.1.3 能源基础设施 (11)7.2 产业扶贫与就业扶贫 (11)7.2.1 产业扶贫 (11)7.2.2 就业扶贫 (11)7.3 教育扶贫与卫生健康扶贫 (12)7.3.1 教育扶贫 (12)7.3.2 卫生健康扶贫 (12)第八章农村生态环境治理 (12)8.1 农村生态环境保护 (12)8.1.1 完善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 (12)8.1.2 加强农村生态环境监测与评估 (12)8.1.3 保护农村生物多样性 (12)8.1.4 提高农村生态环境意识 (12)8.2 农村环境污染治理 (13)8.2.1 农业面源污染治理 (13)8.2.2 畜禽养殖污染治理 (13)8.2.3 农村生活垃圾处理 (13)8.2.4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 (13)8.3 生态农业发展模式推广 (13)8.3.1 循环农业模式 (13)8.3.3 生态观光农业模式 (13)8.3.4 精准农业模式 (13)第九章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14)9.1 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14)9.2 村民自治与民主管理 (14)9.3 农村风廉政建设 (14)第十章政策实施与保障措施 (15)10.1 政策宣传与培训 (15)10.2 政策监督与评估 (15)10.3 政策支持与资金保障 (15)10.4 政策协调与协同推进 (15)第一章引言1.1 政策背景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简称“三农”问题,始终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和关键。

甘肃农业大学342农业知识综合四(农村政策学)2020年考研专业初试大纲

甘肃农业大学342农业知识综合四(农村政策学)2020年考研专业初试大纲
甘肃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
《农业知识综合四》“农村政策学” 科目大纲
学院名称(盖章):
财经学院
学院负责人(签字):
编 制 时 间: 2018 年 9 月 13 日
1
科目类型 考查目标 考试要求 相关书目
《农村政策学》
科目三

科目四
通过该门课程的考试,真实反映考生对农业政策学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 本理论的掌握程度,反映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相关农业政策问题的能力 与水平,并以此作为我校选拨硕士研究生的重要依据。
2
4.农业政策执行的主要原则方法和基本程序。 (五)农业政策的评估及调整 1.农业政策评估的原则和标准;2.农业政策评估的方法、内容和程序;3.农业政 策调整的原则、内容及形式。 (六)农业结构政策 1.农业结构政策的具体目标;2. 比较优势理论与农业区域结构;农业区域结构政 策目标;农业区域结构调整的基本思路与政策建议;3.农业部门结构的概念及政 策。4.农业经营规模的内涵;实现农业规模经营的政策建议。 (七) 农业土地政策 1.确定土地政策目标的原则;土地政策目标的演变;2.农业土地所有政策、使用 政策;3.国内外农业土地流转政策;4.基本农田保护政策。 (八)农村人力资源政策 1.中国农村人力资源的基本状况;农村人力资源政策的内容与目标;2.21 世纪我 国农村就业形势与特点;农村劳动力转移与扩大就业政策;3.农村人力资源流动 的理论与政策模型;我国农村人力资源流动政策的形成与缺陷;农村人力资源政 策措施。 4.21 世纪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原则及途径。 (九)农业科学技术政策 1.农业科学技术发展政策的主要内容;2.农业技术推广原则、基本思路及目标; 农业技术推广的保障措施;农业技术推广发展趋势探索。 (十)农产品流通政策 1.农产品流通政策目标及手段;2.国内农产品流通和价格体制与政策演变;3.农 产品出口鼓励政策;进口限制政策;出口限制与进口鼓励政策;4.农产品市场结 构的主要类型及特点及市场管制措施; (十一)农业财政与金融政策 1..农业投资的投入机制及政策;2.农村税费制度改革及评价;3.我国农村金融组 织体系;农业金融政策的内容及改革 (十二) 农业可持续发展政策 1.农业可持续发展政策目标及措施;2.我国面临的环境危机及农业环境政策;3. 我国面临的资源危机及资源保护政策; (十三) 农村社会发展政策 1.我国农村人口政策的目标及内容;2.我国农村教育存在的问题、政策目标及政 策措施;3.贫困的含义及测量;我国扶贫进展以及扶贫工作存在的问题;我国扶 贫政策及扶贫方式的选择;4.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现状与问题及保障体制建 设目标与政策选择。

农业政策学(制定执行篇)

农业政策学(制定执行篇)
通过对类似问题的确认,寻求政策问题的成因、 性质及类别。所谓以史为鉴,可以明智。 假设分析法
对政策问题相互冲突的立论进行假设,然后进行 创造性综合的一种方法。
假设分析法的基本特征:
①从解决方案出发,而非从问题出发 ②分析过程中始终使用相同的资料 ③系统地提出主要问题,创造性地处理各种假设与方法
之间的冲突
狭义的农业政策就是指农业部门政策,其主要目 标是保持农业生产长期稳定增长。
广义的农业政策是政府为了实现一定的社会、经 济和农业发展目标,对农业、农村和农民发展方面 的重要方面和环节所采取的一系列有计划的措施和 行动的总称。 广义的农业政策涉及农业、农民、农 村的其他领域,如农村环境政策和社会发展政策等。
政策背景是起点 政策目标的终点 政策手段是起点到终点的桥梁
理论——政策——实践
政府政策划可分为不同的类型与层次,例如经 济政策、社会政策、技术政策、外交政策、农业政 策等,经济政策中又有金融政策、贸易政策等,农 业政策中有农业土地政策、农业市场政策等等。
第二节 农业政策学的本质与内涵
一、农业的概念、地位、作用
农业政策方案设计的步骤
初步设计:确定目标、方案轮廓的构思 精心设计:具体途径、措施选择、手段选择
第四节 农业政策方案的论证与决策
一、农业政策方案的比较论证
农业政策方案比较论证应遵循哪些原则? 1.科学性原则 2.协调性原则 3.可控性原则
农业政策方案比较论证的基本要素:
1.农业政策信息 2.农业政策主张
农业是弱质产业,而农产品有是人类赖以生存的 基本物品,因此,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政府部门有 必要通过制定适当的农业政策以促进农业的发展, 保障农产品的供给以及提高农业生产者的生活水 平,以维护国民经济和社会稳定。农业政策不仅事 关国计民生, 也与每一个人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第五章农业政策评估

第五章农业政策评估

第五章农业政策评估一、农业政策评估概述(P133)(一)、概念:根据某些公认的标准,运用科学、合适的办法对农业政策的实施过程和效果进行检查、总结、衡量、分析和评价,以判断具体的农业政策价值程度。

(二)、分类1、正式评估和非正式评估正式评估:事先制定完整的评估方案,并严格按规定的程序和内容执行,并由确定的评估者进行的评估。

即评估的指标按规定,评估的人员由评估部门选拔。

正式评估预先规定绩效指标和评估方法。

这种评估通常都是定期进行的。

例如,每半年或一年进行一次。

非正式评估:对评估者、评估形式、评估内容没有严格的规定,根据自己掌握的情况对政策做出评鉴的评估。

例如:评估模拟等。

非正式评估,即管理者与员工非正式地交换意见,可能符合双方的需要。

非正式评估的内容和方式可能多种多样,如从表扬、提出改正意见及批评等。

2、内部评估和外部评估内部评估:由行政机构内部的评估者完成的评估;外部评估:由行政机构外部的评估者完成的评估。

3、事前评估、执行评估和事后评估事前评估(预评估):一种带有预测性的评估,包括对政策实施对象发展趋势的预测;政策可行性的评估;政策效果的评估;执行评估(过程评估):执行过程中政策实施情况的评估,确定政策在执行过程中是否严格贯彻;事后评估(结果评估):政策执行完成后的评估,主要的一种评估方式。

鉴定政策对所确认问题达到的解决程度和影响程度并强化和扩大政策的效果。

二、农业政策评估标准的基本内容(P136-138)(一)、生产力标准农业生产力:农业综合生产力、劳动生产率、农民收入和生活水平、农业国民生产总值、国家实力等。

(二)、农业政策运行成本标准即政策运行时投入的货币。

只有农业政策影响不明显而又很难测定时,才用运行成本这个标准来衡量,一般是把农业政策运行成本与农业政策效果结合起来评估政策的优势。

(三)、农业政策效益标准从政策产出角度评价政策的优劣,即政策实施后收到的具体效果是什么。

(四)、农业政策效率标准是农业政策效益与其运行费用之间的关系和比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政策评估总结
1.评估书面报告 2.评估工作总结
四、农业政策评估中的困难
1.农业政策目标的不确定性 2.农业政策因果关系的不确定性 3.农业政策效果的不确定性 4.农业政策评估涉及现存利益关系 5.评估资料不完整和经费欠缺
第三节 农业政策的调整
一、农业政策调整的原则
(一)农业政策调整的依据 1.决策者价值取向的变化导致农业政策调整 2.政策环境的改变导致农业政策调 3.人们认识的深化导致农业政策调整
二、农业政策调整的内容及形式
(一)农业政策调整的内容 1.农业政策目标调整 2.农业政策方案调整 3.农业政策执行措施调整 4.农业政策主体和作用对象调整
(二)农业政策调整的形式
1.农业政策的增加 2.农业政策的删减 3.农业政策的更新 4.农业政策的终止
(三)农业政策调整的原则
值越大表明农业政策效率越高。
如果考虑时间价值,公式如下:
式中:IC–––总政策成本现值;
IB–(2)成本效能评估法
表5.2成本收益分析与成本效能分析的差异比较
(3)加权评判法
式中:S–––综合指标值;
Wi–––各具体指标组合权重值;
Pi(V)–––各具体指标实测值
(4)模糊评判法
在农业政策效果评估过程中,经常会遇到 不少问题因不宜精确地描述而具有模糊性 , 对模糊目标进行“主观划界”的办法简化 成“确定”的、“明晰”的目标。
三、农业政策评估的基本程序
(一)农业政策评估的组织准备 1.确定政策评估对象 2.制定政策评估方案 3.培训评估人员 (二)政策评估实施 1.收集评价信息 2.综合分析政策信息 3.进行具体评估。
二、农业政策评估的方法
(一)农业政策方案的评估方法 农业政策方案评估属于事前评估,一般采
用试算分析法来进行。 (二)农业政策执行的评估方法 1.直接观察法 2.资料分析法 3.访问调查法
(三)农业政策效果的评估方法
1.农业政策影响的评估方法。
I=E2-E1
式中:I ––– 农业政策影响;
(l)政策对象评定法 (2)政策执行者评定法 (3)德尔菲法
3.农业政策效果的定量评估方法
(1)成本收益分析法
式中:I—政策效率; i–––第i年该农业政策实施所获得的收益; i–––第i年该农业政策实施所花费的成本; n–––为农业政策年限 当然,只有I大于1时,农业政策才有意义,I
(二)农业政策调整的原则
1.稳定与调整的原则 2慎重与协调的原则 3.自然适用与适度规范的原则
(三)农业政策调整的步骤
由于调整的风险性,一般要求农业政策调 整有一个从局部到整体的调整步骤,理想 的农业政策调整步骤是:个别调整—局部 调整—整体调整。
农业政策调整能否按此程序进行,意味着 农业政策调整的内容能否得到逐步扩大的 检验,同时也意味着新的农业政策在全面 推广前能否有一定基础的社会认同。
1.长远规划与短期成效相结合的原则 2.学习借鉴和自主创新相结合的原则 3.反馈原则 4.适度原则
课堂讨论题
1.结合本书第十五章中某一实例谈谈农业政 策评估和调整的重要性及其内涵。
2.试运用所学的方法对我国农业进行市场化 改革以后实行的某项农业政策进行评估。
谢谢
(二)农业政策评估的原则
1.整体性原则 2.动态性原则 3.时效性原则 4.区域性原则 5.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统一的原则
二、农业政策评估的标准
(一)制定农业政策评估标准的原则 1.科学性 2.客观性 3.可比性 4.方向性
(二)农业政策评估标准的基本内容
1.生产力标准 2.农业政策效率标准 3.社会福利标准
第五章 农业政策的评估及调整
学习目标:
农业政策评估的原则和标准 农业政策方案评估、执行评估和效果评估的
范畴及主要任务 定性和定量分析法在农业政策评估中的应用 农业政策调整的原则和内容
第一节 农业政策评估的原则和标准
一、农业政策评估的原则
(一)农业政策评估的作用 1.合理配置农业政策资源的必要前提 2.决定农业政策调整和变更的重要依据 3.是实现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的基础
第二节 农业政策评枯的方法和程序
一、农业政策评估的内容
(一)农业政策方案评估 农业政策方案评估,也称为事前评估,是
指在农业政策制定过程中,将不同的农业 政策方案进行比较、评价,从中挑选较好 的方案,或对某一农业政策方案进行可行 性论证。其主要任务是为农业政策的选择、 修正及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二)农业政策执行评估
农业政策执行评估是对政策的执行过程进 行检查、分析与评价,它一方面是要搞清 楚农业政策是否确已到位,即是否已落到 实处;另一方面是要分析政策执行过程中 的行为与措施是否符合政策设计的要求。
农业政策执行评估的分析范围
(三)农业政策效果评估
1.农业政策影响评估 2.农业政策效率评估
E1 ––– 农业政策对象在接受政策之
前可以衡量的值;
E2 ––– 农业政策对象在接受政策之
后可以衡量的值。
I=E2-C2
式中:C2 ––– 可以衡量的同期未接受政策 控制的团体的值
I= [E2-E1-(Cz一C1)]
式中:C1 ––– 未接受政策控制的团体在政 策实施之前可以衡量的值
2.农业政策效果的定性评估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