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性免疫细胞―B细胞
适应性免疫B淋巴细胞
抗原识别与BCR复合物的关系
当BCR复合物与抗原结合时,会发生 构象变化,从而触发信号转导级联反 应,激活B细胞。
BCR复合物的亲和力决定了B细胞对 抗原的敏感性,亲和力越高,B细胞 对抗原的敏感性越高。
B淋巴细胞抗原识别的特点与机制
特点
B细胞具有高度的特异性,每个B细 胞克隆只识别一种抗原。
机制
参与免疫调节
适应性免疫B淋巴细胞可分泌多种细胞因子,参与免疫调 节,维持机体免疫平衡。
B淋巴细胞的发育与分化
前体B淋巴细胞的发育
B淋巴细胞的激活与分化
在骨髓中发育成熟,经历祖细胞、前 B淋巴细胞、过渡型B淋巴细胞等阶段。
在抗原刺激下,B淋巴细胞被激活, 增殖分化为浆细胞或记忆B细胞,分 泌抗体或成为记忆细胞。
B淋巴细胞与其他免疫细胞的联合治疗
联合治疗策略
将B淋巴细胞与其他免疫细胞(如T淋巴细胞、自然杀伤细胞等) 联合使用,以提高免疫治疗效果。
协同作用
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的协同作用可以增强抗肿瘤免疫反应, 提高肿瘤治疗效果。
免疫调节
通过调节B淋巴细胞与其他免疫细胞的相互作用,实现免疫系统 的平衡与调节。
细胞免疫应答
抗原呈递
B淋巴细胞可摄取并处理抗原,将抗原信息呈递给T淋 巴细胞。
T细胞激活
B淋巴细胞通过与T细胞相互作用,协同刺激T细胞活 化,促进细胞免疫应答。
细胞毒作用
活化的T细胞可诱导B淋巴细胞凋亡,清除被感染或异 常的细胞。
B淋巴细胞与其他免疫细胞的相互作用
与巨噬细胞的相互作用
巨噬细胞可摄取并处理抗原,将其呈递给B淋巴细胞,同时 巨噬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可促进B淋巴细胞的增殖和分化。
抗原识别后,B细胞通过胞吞作用将抗 原摄入细胞内,在抗原刺激下进行克 隆扩增并分化为浆细胞或记忆B细胞。
第十一章--适应性免疫应答细胞:B淋巴细胞
第十一章–适应性免疫应答细胞:B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是适应性免疫防御系统中最重要的细胞类型之一。
它们主要负责产生抗体,在抗菌和抗病毒防御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索B淋巴细胞的特征、功能和在适应性免疫应答中的作用。
B淋巴细胞的特征B淋巴细胞是一种由骨髓生成的淋巴细胞。
它们在骨髓中发育成熟,并随后进入淋巴组织,如脾脏、淋巴结和黏膜组织。
在这些组织中,它们可以识别和与病原体结合,并进一步分化成浆细胞,产生特定的抗体。
B淋巴细胞的表面有特定的受体,被称作B细胞受体(BCR)。
这些BCR可以辨认并结合致病菌、病毒和其他病原体的特定部位,并启动相应的适应性免疫应答。
B淋巴细胞的功能B淋巴细胞的主要功能是产生抗体。
当病原体侵入人体后,B淋巴细胞首先被激活并开始分化成浆细胞。
浆细胞可以大量的产生适应性免疫应答所需要的抗体,以消灭病原体。
除此之外,B淋巴细胞还可以诱导T细胞的活化。
当BCR与病原体结合时,B淋巴细胞可以将致病菌的信息在表面呈现出来,激活CD4+ T细胞并诱导其分化和增殖。
这也可以产生另一种类型的免疫应答,被称作细胞免疫应答。
B淋巴细胞在适应性免疫应答中的作用B淋巴细胞是适应性免疫应答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在感染和疫苗接种之后,B淋巴细胞被激活并产生大量的抗体。
这些抗体可以识别病原体的特定部位,并在体内生成免疫记忆。
当同样的病原体再次侵入体内时,B淋巴细胞能够迅速的识别并分泌抗体,从而控制和清除病原体。
此外,B淋巴细胞还可以诱导T细胞的活化和增殖。
T细胞和B淋巴细胞一起协同工作,增强了适应性免疫应答的效果。
B淋巴细胞在适应性免疫应答中的作用非常重要。
它们通过产生抗体,以及诱导和增强T细胞的活化来保护人体免受感染。
因此,对B淋巴细胞的研究和了解对于开发有效的疫苗和治疗方案非常关键。
免疫课本名词解释
自然免疫:先天性免疫或固有性免疫,是个体出生是就具有的天然免疫,可通过遗传获得,是机体在长期进化过程中逐渐建立起来的主要针对入侵病原体的天然防御功能。
获得免疫:适应性免疫,是个体出生后,接触到生活环境中的多种异物抗原,并在不断刺激中逐渐建立起来的后天免疫,也称获得性免疫。
体液免疫:是指由B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
B细胞在抗原刺激下分化增殖为浆细胞,合成分泌抗体,形成特异性体液免疫应答。
具有中和毒素、激活补体、调理吞噬等作用。
细胞免疫:是指由T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
Td抗原刺激T细胞,T 细胞增殖分化为致敏T 细胞,通过Tc细胞的细胞毒作用以及Th1细胞释放淋巴因子的作用,从而表现出抗细胞内寄生的微生物、抗肿瘤、抗寄生虫和迟发型变态反应。
克隆选择:克隆选择学说,或称无性繁殖系选择学说,克隆选择学说的核心论点是:①带有各种受体的免疫活性细胞克隆早已存在,抗原的作用只是选择并激活相应的克隆;②细胞受体和该细胞后代所分泌的产物(抗体)具有相同的特异性。
抗原:抗原是一类能够诱导机体免疫应答并能与相应抗体或T细胞受体发生特异反应的物质。
半抗原与载体:能与相应的抗体结合而具有免疫反应性,但不能诱导免疫应答的物质。
载体:赋予半抗原以免疫原性的蛋白质。
半抗原+ 蛋白质→完全抗原三.抗原表位:抗原决定簇,又称表位,是抗原物质中能与其相应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结构(免疫应答的特异性基础)。
超抗原:一类可直接结合抗原受体,激活大量(2%—20%)T细胞或B细胞克隆,并诱导强烈免疫应答的物质,主要包括细菌和病毒的成分及其产物等。
五.抗原组学:是建立在基因组学和蛋白组学基础上的新兴领域,它正在成长为继基因组学和蛋白组学后的学科重点。
抗原组学:抗原组学是建立在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基础上的新兴领域。
利用抗原组学可以鉴定疫苗的候选抗原。
Ig:即免疫球蛋白,指具有抗体活性或化学结构与抗体相似的球蛋白。
Fab:免疫球蛋白(Ig)的抗原结合片断(Fab)。
第十一章 适应性免疫应答细胞B淋巴细胞
第十一章适应性免疫应答细胞B淋巴细胞B细胞由哺乳动物骨髓或鸟类法氏囊中的淋巴干细胞分化发育而来。
成熟B细胞经血液循环进入外周免疫器官的淋巴小结内。
B细胞表面的多种膜分子在B细胞的分化和功能执行中有重要作用。
B细胞可产生特异性结合抗原的抗体,介导特异性体液免疫,并可为T细胞提呈抗原(为APC)。
第一节B细胞的分化发育哺乳动物的B细胞是在骨髓中发育成熟的。
B细胞在中枢免疫器官中的分化发育过程中发生的主要事件是:①功能性B细胞受体(BCR)的表达;②自身免疫耐受的形成。
一、BCR的基因结构及其重排1.BCR的胚系基因结构H链基因在第14号染色体长臂V区基因有V、D、J三种基因片段C区C基因有9个片段L链κ链位于2号染色体长臂λ链位于22号染色体短臂V区基因只有V、J两种基因片段2.BCR基因重排及其机制在BCR和TCR胚系基因中,V、(D)、J基因片段在细胞分化成熟过程中发生重排,形成重排连接后的DNA(成熟B细胞)转录为初级RNA剪接形成mRNA翻译为BCR或TCR的新生多肽。
(1)与基因重排有关的重组酶①重组激活基因(RAG)编码重组激活酶有RAG1和RAG2两种,形成RAG1/RAG2复合物,可特异切除V、D、J两侧的重组信号序列。
②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TdT)可将数个核苷酸通过非模板编码的方式插入到V、D、J基因重排过程中出现的DNA 断端。
③DNA外切酶、DNA合成酶等。
(2)重排过程(以BCR基因重排为例):Ig基因重排发生在胎肝和骨髓中静止的(G0~G1过渡期)未成熟B细胞内。
其机制是:在V、(D)、J可变区基因群中各选择一个基因片断进行重排,组成Ig的编码基因。
进而转录和翻译,产生功能性Ig。
先发生重链D—J基因重排再发生重链V—DJ基因重排再进行轻链V—J基因重排经过Ig胚系基因的重排,B细胞的DNA序列与其他体细胞有很大不同(Ig可变区基因片段减少),只有B细胞和T细胞有这种独特的生物学现象。
b细胞
精选ppt
18
5. CD80和CD86分子 — 协同刺激分子 (1) 组成:CD80( B7.1 )
CD86( B7.2 ) (2) 分布:成熟B细胞 — 初始B细胞低表达;
活化B细胞高表达。 (3) 功能:高水平表达B7分子的B细胞是有效抗原提
呈细胞。
精选ppt
19
6. CD22 、CD32和CD72 — 抑制性分子 功能:胞质区含有ITIM,可通过各自配体直接或间 接与BCR交联,活化ITIM,产生抑制信号。
细胞 主要表达mIgM和mIgD
组成 Igα(CD79a) Igβ(CD79b)
结构特点:各含一个ITAM结构
传导BCR同抗原结合产生的活 功能 化信号(为主要信号传导分子)
参与mIg合成后的转运和表达
精选ppt
11
2. Fc受体 (1) 组成:主要为FcγRⅡ-B1分子,含一个ITIM
(immuno-receptor tyrosine-based inhibitory motifs)基序。 (2) 功能:FcγRⅡ-B1 +IgG抗体(可溶性的)结合, 抑制初始B细胞对抗原应答的活化。
未成熟 B细胞
进入外周 阴性选择 阳性选择
大部分 死亡
少部分 发育成熟
精选ppt
4
B细胞发育过程
精选ppt
5
一、B细胞发育中的阴性选择
阴性选择 BCR+自身抗原
其选择机制为:①克隆消除(clonal deletion) ②受体编辑(receptor-aditing) ③自身反应无能性(anergy) 和克隆忽视(clonal ignorance)精选ppt6B细胞发育中的阴性选择
适应性免疫应答—B细胞介导
适应性免疫应答—B细胞介导
2. B细胞与Th细胞相互作用
●初次应答: APC活化的Th细胞与B细胞通过粘附因子 相互作用激活B细胞。 APC: DC, 巨噬细胞
●再次应答: 已扩增的记忆性B细胞作为抗原提呈细胞 与T细胞相互作用,相互诱导活化。 APC: B细胞(高亲和力BCR)
适应性免疫应答—B细胞介导
B细胞多克隆激活剂,与丝裂原受体结合, 多克隆激活B细胞(与BCR特异性识别无关)。 ●低浓度TI-1:
无多克隆激活作用,与BCR结合,激活结合 TI-1抗原的B细胞克隆。
适应性免疫应答—B细胞介导
适应性免疫应答—B细胞介导
2.识别TI-2抗原:肺炎球菌多糖等
● TI-2抗原结构特点: 具有多个重复出现的抗 原决定簇, 呈线形排列,在体内不易降解。
适应性免疫应答—B细胞介导
主要细胞因胞增殖
IFN-γ
刺激B细胞产生IgG2
IL-4
1.B细胞的激活和分化因子,导致IgG1和IgE产生 2.T细胞生长因子,促进Th2分化,增强抗体应答
3.参与I型超敏反应;
IL-5 IL-6 IL-10
活
IL-12
嗜酸性粒细胞的生长因子 B细胞的分化因子 1.抑制Th1细胞因子产生 2.促进Th2细胞因子产生和B细胞激
第十五章 适应性免疫应答 — 抗体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
适应性免疫应答—B细胞介导
第一节 B细胞对抗原的识别和提呈
B细胞识别抗原分二类: 一、 对TI-Ag的识别 二、 对TD-Ag的识别
适应性免疫应答—B细胞介导
一、 对TI-Ag的识别
1. 识别TI-1抗原(细菌的脂多糖LPS等) ●高浓度TI-1:
TI-1抗原
免疫学 B细胞对抗原的识别和应答
活化的Th分泌细胞因子,作用于B细胞。
B细胞活化需要的信号(重点)
第一信号 BCR识别抗原产生的信号,抗原无须 APC细胞进行加工处理 第二信号 CD40/CD40L可诱导静止期B细胞进入 细胞增生周期。它在B细胞活化、针对TD抗原的 抗体产生、Ig类型转换、记忆B细胞和生发中心的 产生、阻断B细胞凋亡等发挥关键作用。只有活化 的Th2表达CD40L。 B细胞活化的增强信号:细胞因子
一、TI-1抗原--脂多糖,结合丝裂原受体
二、TI-2抗原--细菌胞壁与荚膜多糖,具有高度 重复的结构。
生理意义:多数胞外菌含有胞壁多糖成分,能 抵抗吞噬;TI-2直接诱导抗体产生,抗体与细 菌结合后易于被杀灭。
五、抗体产生的一般规律(重点)
1、初次应答(primary response) 抗原首次进入机体时,需经一定潜伏期才能在 血液中出现抗体,含量低分化
四、B细胞在分化中心的分化成熟(了解)
在周围淋巴器官的T细胞区激活的部分B细胞进 入初级淋巴滤泡,分裂增殖,形成生发中心。
抗原受体的编辑:二次重排会修正编码能与自 身抗原应答的重链和轻链蛋白基因,以此消除 自身应答性B细胞。
体细胞高频突变:在抗原的诱导下发生的。 IgV基因中编码IgV区中互补决定区的核苷酸序 列容易发生突变,增加多样性。
抗 体 与 补 体 联 合 的 调 理 吞 噬
ADCC
小结:适应性免疫应答
形成抗原肽-MHC复合物
提呈给T细胞,为T细胞活化提供第一信号,并通过B7与 CD28的作用为T细胞活化提供第二信号。
1.抗原识别和内化 产生活化第一信号
第十一章适应性免疫应答细胞:B淋巴细胞
第十一章适应性免疫应答细胞:B淋巴细胞第十一章适应性免疫应答细胞:B淋巴细胞一、填空题1.B细胞表面的抗原受体为BCR/B细胞受体,它的化学结构为mIg/膜表面免疫球蛋白,其作用是结合特异性抗原。
2.BCR复合物的组成成分为BCR、CD79a/Igα和CD79b/Igβ。
3.哺乳动物的B细胞在骨髓发育成熟,它的主要功能是产生抗体、提呈抗原及分泌细胞因子参与免疫调节。
4.B细胞是一类专职APC/抗原提呈细胞,借其表面的BCR结合可溶性抗原,通过内吞和加工后,以抗原肽-MHC分子复合物形式提呈给T细胞。
5.B细胞有异质性,根据是否表达CD5分子,可分成B1细胞和B2细胞。
6.B细胞并不组成性地表达协同刺激分子,但在某些微生物组分的诱导下可表达这些分子,因此只有活化的B细胞才是抗原提呈细胞。
二、多选题[A型题]1.BCR复合物的组成成分为A.mIg,CD3B.IgM,CD79a/CD79bC.IgD,CD79a/CD79bD.mIg,Igα和IgβE.mIg,IgA和IgG2.成熟B细胞表达的mIg主要为A.mIgMB.mIgDC.mIgGD.mIgM和mIgGE.mIgM和mIgD3.传递B细胞活化信号1的信号转导分子为A.CD79a和CD79bB.CD19和CD21C.CD3和CD4D.CD4和CD8E.CD40和CD40L4.BCR与抗原结合后不能直接传递抗原刺激信号,原因是A.mIg与抗原结合的亲和力不高B.mIg的L链胞内部分很短C.mIgM的H链胞内部分很短D.mIgD的H链胞内部分很短E.mIgM和mIgD的H链胞内部分均很短5.关于BCR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其化学本质是mIgB.能有效地摄取可溶性抗原C.识别抗原有MHC限制性D.与抗原结合后产生B细胞活化信号1E.B细胞活化信号1经Igα和Igβ传至胞内6.B细胞的表面受体不包括A.BCRD.CR1和CR2E.FcγRⅡ7.下列哪种组合是B细胞活化的第二信号?A.CD80(B细胞)——CD28(T细胞)B.CD86(B细胞)——CD28(T细胞)C.CD40L(B细胞)——CD40(活化的T细胞)D.CD40(B细胞)——CD40L(活化的T细胞)E.B7(B细胞)——CD28(T细胞)8.下列哪种组合可抑制T细胞的活化?A.CD80(B细胞)——CD28(T细胞)B.CD86(B细胞)——CD28(T细胞)C.B7(B细胞)——CTLA-4(活化的T细胞)D.CD40(B细胞)——CD40L(活化的T细胞)E.CD40L(B细胞)——CD40(活化的T细胞)9.关于B1细胞,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表面表达CD5和mIgMB.其BCR/所产生的抗体与抗原结合的特异性高C.产生于个体发育的早期D.倾向于定位在肠道和腹膜腔E.倾向于产生抗细菌多糖抗原的抗体10.关于B2细胞,叙述正确的是A.产生于胎儿期B.可与多种不同的抗原表位结合,表现为多反应性C.对蛋白质抗原的应答能力强D.主要产生低亲和力的IgME.可产生致病性自身抗体而诱发自身免疫病11.B1细胞的主要功能不包括A.产生抗细菌多糖抗原的抗体而抗微生物感染B.产生抗病原体蛋白质的抗体而抗微生物感染C.产生多反应性自身抗体而清除变性的自身抗原D.产生致病性自身抗体而诱发自身免疫病E.在肠道抗病原体的粘膜免疫中起重要作用12.哺乳动物B细胞发育成熟的场所为A.骨髓B.胸腺C.淋巴结D.脾脏E.粘膜伴随淋巴组织13.关于B细胞,下列哪种说法不正确?A.骨髓中的淋巴细胞主要为B细胞B.B细胞表面表达的mIg,是B细胞的抗原受体C.B细胞的抗原受体库能对众多的、无限的非己抗原产生应答D.某个B细胞产生的抗体所结合的抗原与该B细胞BCR结合的抗原相同E.B1细胞和B2细胞产生的抗体均有高度的特异性14.B细胞活化的辅助受体是指A.CD79a/CD79bB.CD40——CD40LE.CD19—CD21—CD81—Leu1315.关于B1和B2细胞,错误的是A.B1细胞初次产生于胎儿期B.B2细胞出生后才产生C.B2细胞的BCR与抗原结合的特异性低,具有多反应性D.B2细胞主要对蛋白质抗原产生应答E.B1细胞主要对多糖抗原产生应答16.抗体的调理作用是指A.抗体与病毒表面抗原结合后,阻止病毒与靶细胞结合B.抗体与胞内菌结合后,阻止胞内菌与靶细胞结合C.抗体与细菌毒素结合后,阻止细菌毒素发挥作用D.与病原体结合的抗体,其Fc段与吞噬细胞的Fc受体结合,促进病原体被吞噬E.抗体与病原体表面抗原结合,直接导致病原体死亡17.抗体的中和作用是指A.抗体与病原体结合后,阻止病原体与靶细胞的结合B.抗体与病原体结合后,直接导致病原体死亡C.抗体与病原体结合后,促进吞噬细胞对病原体的吞噬清除D.形成病原体-抗体-补体复合物,促进吞噬细胞对病原体的吞噬清除E.抗体与可溶性抗原结合,从而阻止可溶性抗原与BCR结合18.B细胞作为专职性APC,正确的表述是A.B细胞通过BCR结合颗粒性抗原B.B细胞的抗原提呈作用在自然免疫应答中十分重要C.B细胞组成性地表达协同刺激分子D.只有活化的B细胞才是抗原提呈细胞E.正常情况下,B细胞也能把可溶性自身抗原提呈给T细胞19.B细胞的BCR结合的抗原为A.TD抗原B.TI抗原C.颗粒性抗原D.可溶性抗原E.外源性抗原和内源性抗原20.正常情况下,B细胞不能把可溶性自身抗原提呈给T细胞而诱导自身免疫应答的原因是A.B细胞不能有效地摄取可溶性抗原B.B细胞不能有效地加工、处理可溶性抗原C.未活化的B细胞不能表达协同刺激分子D.未活化的B细胞不产生细胞因子E.B细胞只能提呈颗粒性抗原21.关于替代性BCR复合物,叙述错误的是A.表达于Pro-B和Pre-B细胞B.属于Ig超家族成员C.不能与Igα/Igβ异二聚体结合D.由μH和假轻链(ψL)组成E.ΨL由λ5链和Vpre-B链组成[X型题]1.BCR复合物的组成成分包括A.MIgMD.IgβE.IgG2.传递B细胞活化信号1的信号转导分子为A.CD3B.CD19C.CD21D.CD79aE.CD79b3.B1细胞的主要功能为A.产生抗细菌抗体而抗微生物感染B.产生特异性高、亲和力强的抗体,阻止病原体与靶细胞的结合C.产生特异性高、亲和力强的抗体,促进吞噬细胞对病原体的吞噬清除D.产生多反应性自身抗体,清除变性的自身抗原E.产生致病性自身抗体,诱导自身免疫病4.B细胞的主要功能包括A.产生抗体介导体液免疫应答B.提呈颗粒性抗原给T细胞C.提呈可溶性抗原给T细胞D.分泌细胞因子参与免疫调节E.组成性地表达协同刺激分子,提呈自身抗原,参与自身免疫应答5.抗体参与免疫反应的主要方式有A.与病毒结合后,阻止病毒与靶细胞的结合B.与引起胞内感染的细菌结合后,阻止胞内菌与靶细胞的结合C.与病原体结合,直接杀灭病原体D.结合病原体的抗体以其Fc段与吞噬细胞的Fc受体结合,促进病原体被吞噬E.形成病原体-抗体补体复合物,与吞噬细胞的补体受体结合,促进病原体被吞噬6.B1细胞的主要特性有A.产生于个体发育早期B.细胞表面表达CD5和mgmC.产生的抗体特异性和亲和力较低,表现为多反应性D.对蛋白质类抗原应答较强E.在肠道粘膜免疫中起重要作用7.关于B细胞,正确的叙述是A.哺乳动物的B细胞在骨髓发育成熟B.成熟B细胞的mg主要为mIgM和mgDC.B细胞主要参与体液免疫应答D.BCR与相应抗原结合产生的活化信号通过CD3分子传至胞内E.B细胞是一类专职的APC8.B细胞表面的协同刺激分子有A.CD40B.CD4OLC.CD80D.CD86E.CD329.B细胞活化的辅助受体的组成成分为A.CDI9B.CD21E.Leu-13[A型题]1.D2.E3.A4.E5.C6.B7.D8.C9.B 10.C 11.B 12.A 13.E 14.E 15.C 16.D 17A 18.D 19.D 20.C 21.C[X型题]1.ACD2.DE3.ADE4.ACD5.ABDE6.ABCE.ABCE 8.ACDE 9.ABDE。
参与适应性免疫应答的细胞
参与适应性免疫应答的细胞主要是T淋巴细胞和B 更新和分 化的特点,在骨髓微环境中基质细胞、各种细胞 因子(如CSF、白细胞介素)诱导下,分化为各种免 疫细胞。
淋巴细胞是构成机体免疫系统的主要细胞群体, 占外周血白细胞总数的20% 45%,一个成年人 体内约有1012个淋巴细胞。
另外,在 链上还有与超抗原结合的部位。
链主要与T细胞的激活有关,而 链主要与T细 胞区分MHC Ⅰ类和Ⅱ类分子有关。
The invariant CD3 components are required for TCR surface expression and for transmitting antigen signal to the cell. CD3 components are invariant, i.e., identical in all T cells.
根据TCR组成链的不同,可将T细胞分为T 细胞和T细胞,其中T细胞约占T细胞的 95% 99%,T细胞约占1% 5%。
T细胞发育过程中,围绕TCR的发育和成熟,
发生一系列基因的有序表达和关闭。最早开 始表达的T细胞系特异性基因是CD3;随即 出现pre-TCR替代轻链pT的mRNA,以及 TCR的胚系转录本;其后是RAG-1 (recombination activating genes l)和
只有表达功能性TCR的细胞才能经历选择过程。
(二) T细胞在胸腺中的选择
成熟的、有功能的T细胞必须经过在胸腺中 阳性选择和阴性选择。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抗原在这两种 选择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1.阳性选择(positive selection) 在胸腺浅皮 质区, 功能性表达TCR 的CD4+CD8+ 双阳性细胞 与胸腺皮质上皮细胞表面MHCⅠ类或Ⅱ类分子以适 当亲和力进行特异性结合,可继续分化为CD4+ 或 CD8+ 的SP细胞。如果DP细胞的TCR 能与MHCⅠ类 分子以中等亲和力结合,则DP细胞表面的CD8分子 表达水平增高, 而CD4分子水平表达降低直至丢 失,这时DP细胞就转变为CD4-CD8+ 的SP细胞;如 果DP细胞的TCR 与MHCⅡ类分子结合,则分化成 CD4+CD8- 的SP细胞。
适应性免疫应答名词解释
适应性免疫应答名词解释
适应性免疫应答是一种机体通过发挥免疫力以抵御外来病原体
侵扰而起的一种变态反应过程。
它由多种细胞、分子和结构物共同作用而产生,可以有效抵制外源病毒、细菌、真菌等外来微生物侵扰。
适应性免疫应答是由免疫系统中的免疫细胞介导的,包括T细胞、B细胞和免疫细胞因子。
这三种细胞的活动有利于通过结合外源抗原,从而产生具有特异性的反应,降低受害者的机体对外源微生物的抗性。
免疫系统发挥的作用是分辨机体内外的病毒、细菌、真菌等外源微生物,然后介导有效的抗原降解行为。
这种机制具有复杂性和特异性,它可以对抗某一特定病原体,而不影响机体内其他微生物和细胞。
T细胞和B细胞最主要的作用是参与免疫反应。
T细胞可以识别外源
物质,如病毒、细菌、真菌,从而引起整个免疫反应。
B细胞把外源物质抗原进行颗粒化,并分泌抗体,降低对外源抗原的反应程度。
而免疫细胞因子则可以介导有效的细胞间和因子间通讯,从而增强机体的免疫力。
适应性免疫应答的另一个重要作用是维持免疫平衡。
如果机体抗原过多或过少,可能会影响免疫系统的稳定性。
此外,当机体处于受到病原体侵扰时,适应性免疫应答可以协调有效的细胞因子反应以抗击此病原体,消除或缓解入侵的危害。
因此,适应性免疫应答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不仅可以降低机体对外来病原体的抗性,而且可以维持免疫系统的平衡,维护机体的健康。
未来的研究可以更好地探索适应性免疫应答的机制,以及开发新型免
疫药物,有助于治疗各种免疫系统疾病和预防病原体侵扰。
B细胞和抗体在适应性免疫系统中的作用。
B细胞和抗体在适应性免疫系统中的作用。
前言:这一期我们主要介绍免疫细胞中的B细胞和抗体在适应性免疫系统中的作用,认识到它们是免疫系统对抗外来“侵略者”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1“天花疫苗之父”----爱德华·琴纳适应性免疫系统我们可以追溯到十八世纪90年代,那时候欧洲盛行一种叫“斑点怪兽”疾病的名字。
这是因为感染这种病之后,人的全身会长满水疱,水疱接着会破裂、结痂,最后脱落,在皮肤上留下一个深坑。
此疾病是感染痘病毒引起的,患者在痊愈后脸上会留有麻子,“天花”由此命名得来。
天花病毒那时英国著名的免疫学家爱德华·琴纳(Edwar Jenner)开始用免疫的方法帮助英国人摆脱对天花病毒的恐惧。
对于詹纳的故事,很多读者可能都很熟悉。
天花这种古老的疾病在人类中存在了上万年,18世纪的欧洲也饱受天花困扰,当时琴纳在长期的行医过程中,詹纳发现挤奶工人似乎从来都不会得天花。
于是,就有了那个经典的实验。
1796年5月的一天,詹纳用一把柳叶刀划破了一66个8岁小男孩的胳膊,将新鲜的牛痘的浆液接种到小男孩的伤口上。
后来,小男孩出现了轻微的发烧现象,并很快康复。
7月,詹纳又给小男孩接种了天花病毒,结果小男孩没有发生感染。
这说明,接种牛痘使小男孩获得了对天花的免疫。
这种方法被詹纳称为预防接种,我们现在也延续了这种说法。
疫苗发挥作用的客观条件是人体免疫系统。
当病毒侵入人体后,免疫系统会产生防御,杀死病毒,并产生记忆。
下一次,同样的病毒侵入时,免疫系统会第一时间识别它们,并且迅速做出反应,杀死它们。
也正是因为它们的相似——部分表面抗原相同,牛痘病毒刺激免疫系统产生的部分抗体,同时可以对抗天花病毒表面的抗原。
因此,接种牛痘后,人体可以获得对天花的免疫。
值得注意的是,天花疫苗的接种仅仅能保护我们免于天花病毒和与其相近的病毒(如牛痘),因此James Phipps仍然有可能得腮腺炎、麻疹和其他疾病。
这就是适应性免疫系统的典型特征:它可以适应并获得能力,抵御特定的“入侵者”。
适应性免疫反应的原理
适应性免疫反应的原理适应性免疫反应是机体对抗病原体的一种高度特异性的免疫反应。
它通过识别和攻击入侵的病原体,保护机体免受感染和疾病的侵害。
适应性免疫反应的原理涉及到多种细胞和分子的相互作用,下面将详细介绍适应性免疫反应的原理。
1. 抗原识别和抗原呈递适应性免疫反应的第一步是识别入侵的病原体。
病原体表面的抗原可以被机体的抗原呈递细胞(如树突状细胞)捕获,并被处理成小片段。
这些小片段会与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MHC)分子结合,形成抗原-MHC复合物。
抗原-MHC复合物会被呈递给T细胞,以便T细胞能够识别并与之结合。
2. T细胞的激活和增殖当T细胞与抗原-MHC复合物结合时,会激活T细胞并引发细胞内信号传导。
这些信号会促使T细胞增殖和分化成效应细胞。
效应细胞包括细胞毒性T细胞(CTL)和辅助T细胞(Th细胞)。
3. CTL的杀伤作用CTL是适应性免疫反应中的重要效应细胞,它能够识别并杀伤感染了抗原的细胞。
当CTL与感染细胞结合时,CTL会释放细胞毒素,如穿孔素和酶,破坏感染细胞的膜结构,导致感染细胞死亡。
4. Th细胞的辅助作用Th细胞在适应性免疫反应中起到辅助作用。
它能够分泌细胞因子,如干扰素和白细胞介素,来调节和增强免疫反应。
Th细胞还能够激活B细胞,促使其产生抗体。
5. B细胞的抗体产生B细胞是适应性免疫反应中的另一类重要细胞。
当B细胞与抗原结合时,它会内化抗原并将其加工成小片段。
这些小片段会与B细胞表面的抗原受体结合,激活B细胞并引发细胞内信号传导。
激活的B细胞会分化成浆细胞,开始大量产生抗体。
抗体能够与病原体结合,中和病原体或促使其被其他免疫细胞清除。
6. 记忆细胞的形成适应性免疫反应中还会形成记忆细胞。
记忆细胞是一类长寿命的细胞,它们能够长期存活并对再次遇到相同抗原做出更快、更强的免疫反应。
记忆细胞的形成是适应性免疫反应的重要特点之一,它使得机体能够更好地应对再次感染。
总结:适应性免疫反应的原理涉及到抗原识别和抗原呈递、T细胞的激活和增殖、CTL的杀伤作用、Th细胞的辅助作用、B细胞的抗体产生以及记忆细胞的形成。
初一生物抗体的产生机理
初一生物抗体的产生机理抗体作为免疫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起着识别并中和病原体的关键作用。
它们的产生是一个复杂而精细的过程,涉及多个细胞类型及信号分子的相互作用。
本文将探讨初一生物抗体的产生机理,以加深我们对免疫系统的了解。
1. B细胞的激活免疫应答的起点是病原体侵入机体后,其表面的抗原被巨噬细胞摄取并呈递给适应性免疫细胞。
B细胞是其中一种主要的适应性免疫细胞,它们通过B细胞受体(BCR)来识别抗原。
当BCR与抗原结合时,B细胞受到激活信号,从而开始抗体的产生过程。
2. 抗原呈递和活化的辅助T细胞B细胞在其细胞膜上的BCR与特定抗体结合的抗原结构。
这些抗原会被B细胞摄取并加工成小片段,记为抗原肽。
随后,抗原肽会被呈递给辅助T细胞,这是另一种重要的适应性免疫细胞。
辅助T细胞通过它们的T细胞受体与抗原肽结合,并与呈递该抗原的B细胞发生接触。
3. T依赖性激活在辅助T细胞与B细胞接触的过程中,多种信号分子被释放,并导致了抗体的产生。
其中最重要的信号分子是细胞因子IL-4和IL-21。
IL-4促进B细胞向抗体分泌细胞分化,而IL-21则刺激B细胞增殖,并促进其向记忆B细胞和亲和力更高的抗体分泌细胞发展。
4. 抗体的切换和亲和力成熟除了分化成抗体分泌细胞外,激活的B细胞还有其他命运。
它们可以发生蜕变,即抗体的亚种切换。
在这个过程中,细胞因子如IL-4、IL-5和TGF-β等起到关键作用。
这种亚种切换使得产生的抗体能够更好地应对不同类型的病原体。
同时,激活的B细胞还会经历亲和力成熟。
这是一个在深部淋巴器官中发生的过程,其中B细胞的BCR会经历多轮突变,以寻找与抗原更好结合的变异体。
这种选择性突变的过程被称为体内亲和成熟,从而产生亲和力更高的抗体。
5. 记忆B细胞的形成在抗体的产生过程中,一小部分激活的B细胞不分化成抗体分泌细胞,而是转化为记忆B细胞。
这些细胞可以长期存活,并对再次遭遇相同抗原作出更快更强的应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B细胞的表面分子 细胞的表面分子 (一)B细胞的分化抗原 细胞的分化抗原 1. CD5:表达于未成熟的 细胞(包括非骨髓来源的 细胞( :表达于未成熟的B1细胞 B1细胞)表面;可作为 细胞的重要标志。 细胞) 细胞的重要标志。 细胞 表面;可作为B1细胞的重要标志 2. CD79:分为两个亚型(CD79a和CD79 b),也分 ),也分 :分为两个亚型( 和 ), 别称作Igα和 分子 分子。 组成复合体, 别称作 和Igβ分子。CD79与BCR组成复合体, 与 组成复合体 传导BCR结合抗原后产生的活化信号。 结合抗原后产生的活化信号。 传导 结合抗原后产生的活化信号
2. B2细胞 — 参与特异性体液免疫应答 细胞 (1)介导特异性体液免疫应答; )介导特异性体液免疫应答; (2)抗原提呈; )抗原提呈; (3)免疫调节。 )免疫调节。
思考题 1. BCR与TCR复合体在结构及抗原识别特点上的 与 复合体在结构及抗原识别特点上的 异同点。 异同点。 2. B细胞表面分子在 细胞活化过程中的作用。 细胞表面分子在B细胞活化过程中的作用 细胞表面分子在 细胞活化过程中的作用。 3. B1细胞与 细胞免疫应答的区别。 细胞与B2细胞免疫应答的区别 细胞与 细胞免疫应答的区别。
CD19、CD21和CD81复合体 3. CD19、CD21和CD81复合体 增强BCR识别抗原产生的信号: 识别抗原产生的信号: 增强 识别抗原产生的信号 补体系统活化 C3d片段 与Ag结合 片段 结合 CD21和BCR结合 协同受体与BCR交 和 结合 协同受体与 交 增强BCR识别抗原产生的信号 功能 叉连接 增强 识别抗原产生的信号
3. 补体受体 (1) 组成:CR1(CD35)和CR2(CD21) 组成: ( ) ( ) (2) 功能 ① CR1+C3b(或C4b、iC3b) ( 、 ) 的活化增殖。 的活化增殖。 B细胞协同受体组成分子 细胞协同受体组成分子 、 和 结合 ② CR2 与iC3b、C3d和C3dg结合 EB病毒的受体 病毒的受体 4. 非特异性有丝分裂原受体 促进B细胞活化 促进 细胞活化 调节B细胞 调节 细胞
BCRV区库多样性 BCRV区库多样性 主要分布 更新方式 Th细胞辅助 Th细胞辅助 抗体首次产生时间 分泌Ig类型 分泌Ig类型 记忆性分化
丰富
黏膜腔(胸腔和腹腔) 黏膜腔(胸腔和腹腔) 外周免疫器官 自我更新 不需要 胚胎期 IgM 有 骨髓 需要 出生后 各类Ig 各类Ig 无
二、B细胞的功能 细胞的功能 1. B1细胞 — 参与非特异性免疫 细胞 (1)产生抗细菌抗体 → 抗感染免疫 ) (2)产生多反应性自身抗体 → 清除变性的自身抗原 ) (3)产生致病性自身抗体 → 介导自身免疫性损伤 )
5. CD80和CD86分子 — 协同刺激分子 和 分子 (1) 组成:CD80( B7.1 ) 组成: ( CD86( B7.2 ) ( (2) 分布:成熟 细胞 — 初始 细胞低表达 分布:成熟B细胞 初始B细胞低表达 细胞低表达; 活化B细胞高表达。 活化 细胞高表达。 细胞高表达 (3) 功能:高水平表达 分子的 细胞是有效抗原提 功能:高水平表达B7分子的 分子的B细胞是有效抗原提 呈细胞。 呈细胞。
2. Fc受体 受体 (1) 组成:主要为 组成:主要为FcγRⅡ-B1分子,含一个 分子, Ⅱ 分子 含一个ITIM (immuno-receptor tyrosine-based inhibitory motifs)基序。 )基序。 (2) 功能:FcγRⅡ-B1 +IgG抗体(可溶性的)结合, 功能: 抗体( Ⅱ 抗体 可溶性的)结合, 抑制初始B细胞对抗原应答的活化。 抑制初始 细胞对抗原应答的活化。 细胞对抗原应答的活化
第二节 B细胞的表面标志 细胞的表面标志
小鼠和人外周血B 小鼠和人外周血B细胞的表面标志
一、B细胞的表面受体 细胞的表面受体 1. B细胞受体(B cell 细胞受体( 细胞受体 receptor,BCR)即膜 , ) 表面免疫球蛋白(mIg), 表面免疫球蛋白( ), 是B细胞特异性识别和结 细胞特异性识别和结 合抗原决定簇的结构。 合抗原决定簇的结构。 (1)mIgM ) (2)mIgD ) (3)mIgG、mIgA和 ) 、 和 mIgE
第六章 适应性免疫细胞―B细胞 适应性免疫细胞 细胞
本章教学大纲
【目的要求】 目的要求】 1. 掌握 B细胞阴性选择和阳性选择的概念和意 义;B细胞的表面分子(BCR、CD、CR、FcR和非 细胞的表面分子(BCR、CD、CR、FcR和非 特性有丝分裂受体)及功能。 特性有丝分裂受体)及功能。 细胞亚群(分化亚群和功能亚群) 2. 熟悉 B细胞亚群(分化亚群和功能亚群) B1细胞和B2细胞的起源不同 细胞和B2细胞的起源不同; 3. 了解 B1细胞和B2细胞的起源不同;表面黏附 分子。 分子。
第三节 B细胞亚群及其功能 细胞亚群及其功能
一、B细胞亚群分类 细胞亚群分类 1. 按mIg分类 分类 (1)表达 细胞为B1细胞 )表达mIgM:只表达 :只表达mIgM的B细胞为 细胞。 的 细胞为 细胞。 (2)表达 )表达mIgM和mIgD:同时表达 和 :同时表达mIgM和mIgD的 和 的 B 细胞为B2细胞。 细胞为 细胞。 细胞
(二)MHC分子 分子 B细胞膜可同时表达 细胞膜可同时表达MHCⅠ类分子和 细胞膜可同时表达 Ⅰ类分子和MHCⅡ Ⅱ 类分子,发挥抗原提呈作用。 类分子,发挥抗原提呈作用。
(三)黏附分子 细胞表达的与T细胞结合的黏附分子主 由B细胞表达的与 细胞结合的黏附分子主 细胞表达的与 要有LFA-1和ICAM-1、LFA-2和LFA-3等。 和 要有 、 和 等
BCR模式图 模式图
BCR复合体 复合体 功能:特异性识别抗原 功能: BCR (mIg) (mIg) 意义:B细胞的主要标志,成熟B 意义: 细胞的主要标志,成熟B 细胞 主要表达mIgM和mIgD 主要表达mIgM和 组成 Igα(CD79a) Igα(CD79a) 结构特点:各含一个ITAM结构 结构特点:各含一个ITAM结构 传导BCR同抗原结合产生的活 传导BCR同抗原结合产生的活 Igβ(CD79b) Igβ(CD79b) 功能 化信号(为主要信号传导分子) 化信号(为主要信号传导分子) 参与mIg合成后的转运和表达 参与mIg合成后的转运和表达
6. CD22 、CD32和CD72 — 抑制性分子 和 功能:胞质区含有 功能:胞质区含有ITIM,可通过各自配体直接或 , 间 接与BCR交联,活化ITIM,产生抑制信号。 交联,活化 接与 交联 ,产生抑制信号。 7. CD27和CD70 和 细胞, 细胞 (1)分布:活化的 细胞,T细胞 )分布:活化的B细胞 细胞表达CD27和CD70与T细胞表达的 (2)功能:B细胞表达 )功能: 细胞表达 和 与 细胞表达的 CD27 和CD70呈交互结合,可能下调抗体 呈交互结合, 呈交互结合 的产生。 的产生。
第一节 B细胞在外周淋巴组织内的发育成熟 细胞在外周淋巴组织内的发育成熟
大部分 死亡 未成熟 B细胞 阴性选择 进入外周
阳性选择 少部分 发育成熟
B细胞发育过程 细胞发育过程
一、B细胞发育中的阴性选择 细胞发育中的阴性选择 阴性选择 BCR+自身抗原 自身抗原
其选择机制为:①克隆消除(clonal deletion) 其选择机制为: 克隆消除( ) 受体编辑( ②受体编辑(receptor-aditing) ) 自身反应无能性( ③自身反应无能性(anergy) ) 和克隆忽视( 和克隆忽视(clonal ignorance) )
4. 按功能分类 (1) 初始 细胞 初始B细胞 细胞; (2) 活化 细胞 活化B细胞 细胞; (3) 记忆性 细胞亚群。 记忆性B细胞亚群 细胞亚群。
B1细胞和 细胞的比较 细胞和B2细胞的比较 细胞和
特性 分化来源 分化标志 B1细胞 B1细胞 骨髓外 CD5CD5+ 有限 B2细胞 B2细胞 骨髓 CD5-
B细胞发育中的阴性选择 细胞发育中的阴性选择
二、B细胞发育中的阳性选择 细胞发育中的阳性选择
进入外周淋巴组织淋巴滤泡内的未成熟B 进入外周淋巴组织淋巴滤泡内的未成熟 细胞将经历存活能力的选择,即阳性选择。 细胞将经历存活能力的选择,即阳性选择。 继续分化成为共表达mIgM和mIgD的成熟 细 的成熟B细 继续分化成为共表达 和 的成熟 称为初始B细胞 细胞。 胞,称为初始 细胞。
3. 按B细胞来源分类 细胞来源分类 细胞: (1)骨髓来源的 细胞:骨髓来源的 细胞为不成 )骨髓来源的B细胞 骨髓来源的B1细胞为不成 熟的B细胞; 细胞为成熟的 细胞, 细胞 细胞为成熟的B细胞 熟的 细胞;B2细胞为成熟的 细胞,B1细胞 细胞 细胞的前体。 是B2细胞的前体。 细胞的前体 (2)骨髓外来源的 细胞:非骨髓来源的 细胞具 细胞: )骨髓外来源的B细胞 非骨髓来源的B1细胞具 有自我更新的能力,为成熟的原始 细胞 细胞, 有自我更新的能力,为成熟的原始B细胞,在 正常情况下, 细胞不能继续分化为 细胞。 细胞不能继续分化为B2细胞 正常情况下,B1细胞不能继续分化为 细胞。
2. 按CD5分子分类 分子分类 细胞: 细胞不表达 细胞不表达CD5分子。 分子。 (1)CD5-B细胞:B2细胞不表达 ) 细胞 分子 (2)CD5+B细胞:B1细胞表达 细胞: 细胞表达 细胞表达CD5分子,CD5分子 分子, ) 细胞 分子 分子 是骨髓外发育的B1细胞成熟的标志。 是骨髓外发育的 细胞成熟的标志。 细胞成熟的标志
B细胞重要标志,表达于前B细胞到成熟 细胞重要标志,表达于前 细胞到成熟 细胞到成熟B 细胞重要标志 细胞各发育阶段。 细胞各发育阶段。
CD21 (C3d receptor) CD45
CD19
Igβ Igα CD81 (TAPA-1)
B细胞协同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