泊沙康唑预防和治疗侵袭性真菌病培训课件
合集下载
侵袭性真菌感染的诊疗和治疗培训课件
胸部CT可有特征性表现
侵袭性真菌感染的诊疗和治疗
26
IPA的影像学特征-演变过程
晕环征
D 0-5
实变
D 5-10 侵袭性真菌感染的诊疗和治疗
新月形空泡征
D 10 -20 27
Caillot et al. J Clin Oncol 2001; 19:253-9
曲霉菌感染影像学表现-曲霉菌球
空洞内肿块,通常位于肺上叶。肿块易于辨认 因为肿块与洞壁间可见新月形气腔。 在病人变换体位时,常可见霉菌球改变位置。 不规则外形或海绵状霉菌球较少见。
1. 外周血中性粒细 胞减少,中性粒细 胞计数 <0.5×109/L,且 持续>10d
2. T > 38℃ 或 <36℃,并伴有以下 情况之一:
① 之前60d内出现过持续的中性粒细 胞减少(>10d)
② 之前30d内曾接受或正在接受免疫 抑制剂治疗
③ 有侵袭性真菌感染病史 ④ 患有艾滋病
宿主 因素
⑤ 存在移植物抗宿主病的症状和 体征
6
Fungias causes of sepsis, 1979-2000
Data from US hospital discharge statistics N=750,000,000
25000 20000 15000 10000 5000
**
***** *
*
**
**** ***** *
1980 1985 1990 1995 2000
23
肺隐球菌病影像学表现
高分辨率 CT示支气 管周围与胸 膜下实变影 伴有双侧胸 膜增厚。
侵袭性真菌感染的诊疗和治疗
24
曲霉菌
Blankophor
侵袭性真菌感染诊疗和治疗培训课件
急性侵袭性肺曲霉病影像学表现晕轮征halosign空气新月征aircrescentsign提示侵袭性肺曲霉病的影像学征象呈局灶而非弥漫性渗出早期出现胸膜下密度增高的结节实变影和或楔形实变影节段性或肺叶实变团块状阴影病灶周围可有晕轮征数天后肺实变区液化坏死出现空腔阴影或新月形空气征曲霉引起侵袭性支气管感染影像学主要表现为沿支气管分布的结节阴影树芽征和细支气管壁增厚等可单独出现但常与肺部病变并存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
拟诊IFD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诊断标准
确诊(proven IFD)
绝大多数情况需在病变组织检出真菌成分
临床诊断(probable IFD)
至少符合一项宿主因素,一项微生物学标准,且可能 感染部位符合一项临床标准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系统性曲霉菌感染的病理特点
以菌丝侵入血管 为特征形成:
血栓 坏死 出血性梗死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分层诊断
确诊IFD
临床诊断 IFD
院内真菌感染比例及流行趋势
225000
150000
脓
毒 血
75000
症 25000
15000
10000 5000 0
革兰阴性菌 革兰阳性菌
真菌
1979 1981 1983 1985 1987 1989 1991 1993 1995 1997 1999 2001 年
Martin GS et al. N Engl J Med 2003;348:1546-54.
拟诊IFD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诊断标准
确诊(proven IFD)
绝大多数情况需在病变组织检出真菌成分
临床诊断(probable IFD)
至少符合一项宿主因素,一项微生物学标准,且可能 感染部位符合一项临床标准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系统性曲霉菌感染的病理特点
以菌丝侵入血管 为特征形成:
血栓 坏死 出血性梗死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分层诊断
确诊IFD
临床诊断 IFD
院内真菌感染比例及流行趋势
225000
150000
脓
毒 血
75000
症 25000
15000
10000 5000 0
革兰阴性菌 革兰阳性菌
真菌
1979 1981 1983 1985 1987 1989 1991 1993 1995 1997 1999 2001 年
Martin GS et al. N Engl J Med 2003;348:1546-54.
泊沙康唑预防和治疗侵袭性真菌病
泊沙康唑在预防和治疗 侵袭性真菌病中的应用
侵袭性真菌感染(IFI)的流行病学特征
近年来因侵袭性真菌感染(IFI)所致的发病和死亡人数 逐年增多。 IFI的感染率: 1. 美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CDC)的流行病学研究显示: 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年发病率为178.3/100万[1].
2. 1999到2003年在对血液科病人回顾性队列调查发现, IFI的感染率约为5% [2].
第二次IFD
移植过程及环孢菌素浓度监测
移植过程顺利,移植+8天曾合并肛周感染,体 温37.5 ℃ ,没有出现侵袭性真菌病情况 移植过程中,环孢菌素浓度稳定
移植时间 -9 -8 -7 -6 CTX -5 CTX -3 90 -2 113 -1
环孢菌素浓度(ng/ml)
-
-
-
Flu+Ara-C Flu+Ara-C
三唑类药物的化学结构
所有三唑类抗真菌药物都共有一个通用基团(红色) 泊沙康唑和伊曲康唑有一个延长的侧链(绿色) 延长的侧链可以和受体部位紧密而稳定的结合,减少耐药的风险 氟康唑 泊沙康唑
HO CH3 O N N F N N N O H F F F N N O N N
N
N OH N N N
接合菌病:流行病学和发病机制
接合菌包括许多不同菌种,在非洲、东南亚、和南美洲的发病率较高
主要感染途径:吸入至鼻窦和肺、口服进入胃肠道和通过皮肤创伤
根霉菌是最常见的菌种 常见于实体器官移植、HIV、血液肿瘤、糖尿病和创伤/烧伤 未治患者死亡率接近100%* 两性霉素B(只有静脉制剂)是唯一的治疗选择,肾毒性的副作用 严重限制了其长期使用
侵袭性真菌感染(IFI)的流行病学特征
近年来因侵袭性真菌感染(IFI)所致的发病和死亡人数 逐年增多。 IFI的感染率: 1. 美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CDC)的流行病学研究显示: 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年发病率为178.3/100万[1].
2. 1999到2003年在对血液科病人回顾性队列调查发现, IFI的感染率约为5% [2].
第二次IFD
移植过程及环孢菌素浓度监测
移植过程顺利,移植+8天曾合并肛周感染,体 温37.5 ℃ ,没有出现侵袭性真菌病情况 移植过程中,环孢菌素浓度稳定
移植时间 -9 -8 -7 -6 CTX -5 CTX -3 90 -2 113 -1
环孢菌素浓度(ng/ml)
-
-
-
Flu+Ara-C Flu+Ara-C
三唑类药物的化学结构
所有三唑类抗真菌药物都共有一个通用基团(红色) 泊沙康唑和伊曲康唑有一个延长的侧链(绿色) 延长的侧链可以和受体部位紧密而稳定的结合,减少耐药的风险 氟康唑 泊沙康唑
HO CH3 O N N F N N N O H F F F N N O N N
N
N OH N N N
接合菌病:流行病学和发病机制
接合菌包括许多不同菌种,在非洲、东南亚、和南美洲的发病率较高
主要感染途径:吸入至鼻窦和肺、口服进入胃肠道和通过皮肤创伤
根霉菌是最常见的菌种 常见于实体器官移植、HIV、血液肿瘤、糖尿病和创伤/烧伤 未治患者死亡率接近100%* 两性霉素B(只有静脉制剂)是唯一的治疗选择,肾毒性的副作用 严重限制了其长期使用
《侵袭性真菌感染》课件
念珠菌属
01
02
Hale Waihona Puke 03白色念珠菌是最常见的念珠菌病原体 ,可引起皮肤、口腔、肠 道和阴道感染。
光滑念珠菌
通常对免疫系统健全的人 不致病,但对免疫受损者 可以引起严重的感染。
克柔念珠菌
对氟康唑等常用抗真菌药 物耐药,治疗困难。
曲霉菌属
烟曲霉菌
最常见,广泛存在于土壤、空气、植物和腐烂物质中。
黄曲霉菌
可引起侵袭性肺曲霉菌病,常见于免疫受损患者。
土曲霉菌和构巢曲霉菌
较少见,但也可引起严重的感染。
隐球菌属
01
新型隐球菌:最常见的病原体, 可引起肺和脑的感染。
02
格特隐球菌和罗伦隐球菌:较少 见,但也可引起感染。
毛霉菌属
• 毛霉菌病:主要由根霉菌和毛霉菌引起,可导致严重的侵 袭性感染,特别是当免疫系统受损时。
03
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治疗
抗真菌药物的分类与选择
预防措施与健康教育
• 保持个人卫生:勤洗手、洗脸、洗澡,保持皮肤 清洁干燥,避免真菌滋生。
预防措施与健康教育
01
健康教育
02
03
04
提高公众对侵袭性真菌感染的 认识,了解其危害和预防方法
。
增强医护人员对侵袭性真菌感 染的防控意识,提高诊疗水平
。
定期开展健康讲座和宣传活动 ,普及侵袭性真菌感染的预防
给药方案
根据病情和药物特点,制 定个性化的给药方案,包 括剂量、用药间隔时间和 疗程等。
监测与调整
治疗过程中需定期监测疗 效和药物不良反应,根据 监测结果及时调整给药方 案。
免疫治疗与支持治疗
免疫治疗
通过调节免疫系统功能,增强机体抗真菌能力。常用的免疫治疗包括免疫调节 剂、细胞因子疗法等。
血液科侵袭性真菌的治疗PPT医学课件
Neofytos (2009)
TRANSNET (2010)
Salmeron (2012)
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s 2010; 50:1091–110 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s 2001; 32:358–66 Journal of Hospital Infection (2002) 51: 288-296 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s 2006; 42:955–63 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s 2007; 44:531–40 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s 2009; 48:265–73 Haematologica 2012;97(9):1357-1363.
移植后早期(0-40天)
移植时急性白血病活动期(AII) • 任何移植类型后急性GVHD III-IV级(AII) 脐带血(CB)移植(AII) • HLA不相合亲源供体(MMRD)或非亲源供 任何移植类型后急性GVHD III-IV级(AII) 体(UR),并符合>=1条以下附加危险因素: HLA不相合亲源供体(MMRD)或非亲源供体 BIII (UR),并符合>=1条附加危险因素:BIII i)急性GVHD II级;ii)激素>=2mg/kg/天, i)急性GVHD II级;ii)激素使用>=2mg/kg/天, 至少持续1周;iii)CMV感染;iv)反复CMV感 至少持续1周;iii)CMV感染;iv)反复CMV感染; 染;v)粒缺延长(PMN<500/uL,>1周);vi) v)粒缺延长(PMN<500/uL,>3周);vi)铁过 铁过载 载 • 任何移植类型后难治性/激素依赖型急性 • 任何移植类型后难治性/激素依赖型急性GVHD GVHD(AIII) (AIII) • 不包含高危患者的其他患者(BIII) • 在这个阶段没有患者被认为是IFD的低危患者 • 不包含高危患者的其他患者(BIII) • 在这个阶段无患者被认为是IFD低危患者
TRANSNET (2010)
Salmeron (2012)
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s 2010; 50:1091–110 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s 2001; 32:358–66 Journal of Hospital Infection (2002) 51: 288-296 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s 2006; 42:955–63 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s 2007; 44:531–40 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s 2009; 48:265–73 Haematologica 2012;97(9):1357-1363.
移植后早期(0-40天)
移植时急性白血病活动期(AII) • 任何移植类型后急性GVHD III-IV级(AII) 脐带血(CB)移植(AII) • HLA不相合亲源供体(MMRD)或非亲源供 任何移植类型后急性GVHD III-IV级(AII) 体(UR),并符合>=1条以下附加危险因素: HLA不相合亲源供体(MMRD)或非亲源供体 BIII (UR),并符合>=1条附加危险因素:BIII i)急性GVHD II级;ii)激素>=2mg/kg/天, i)急性GVHD II级;ii)激素使用>=2mg/kg/天, 至少持续1周;iii)CMV感染;iv)反复CMV感 至少持续1周;iii)CMV感染;iv)反复CMV感染; 染;v)粒缺延长(PMN<500/uL,>1周);vi) v)粒缺延长(PMN<500/uL,>3周);vi)铁过 铁过载 载 • 任何移植类型后难治性/激素依赖型急性 • 任何移植类型后难治性/激素依赖型急性GVHD GVHD(AIII) (AIII) • 不包含高危患者的其他患者(BIII) • 在这个阶段没有患者被认为是IFD的低危患者 • 不包含高危患者的其他患者(BIII) • 在这个阶段无患者被认为是IFD低危患者
诺科飞泊沙康唑的介绍课件
常见副作用
01
消化系统反应
02
皮肤反应
03
肝功能异常
04
神经系统反应
不良反应处理
01
02
轻度副作用
中度副作用
03 重度副作用
使用注意事 项
肝功能不全者慎用 由于泊沙康唑主要经肝脏代谢,肝功 能不全者应谨慎使用。
定物使用安全。
避免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
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
利福平 苯妥英
CATALOGUE
诺科飞泊沙康唑的研发历程与未来展望
研发历程
早期研究
。
临床前研究
临床试验 上市申请
未来研究方向
扩大适应症
联合治疗
改进剂型 耐药机制研究
市场前景
广阔的应用前景 政策影响
竞争格局 技术创新
THANKS
感谢观看
诺科飞泊沙康唑的 介绍课件
目 录
• 诺科飞泊沙康唑简介 • 诺科飞泊沙康唑的药理作用 • 诺科飞泊沙康唑的临床应用 • 诺科飞泊沙康唑的副作用及注意事项 • 诺科飞泊沙康唑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 • 诺科飞泊沙康唑的研发历程与未来展望
contents
CATALOGUE
诺科飞泊沙康唑简介
产品背景
泊沙康唑是一种由Novartis(诺 华)公司研制的抗真菌药物,用
诺科飞泊沙康唑的药理作用
抗菌 谱
诺科飞泊沙康唑是一种广谱抗真菌药物,对念珠菌、曲霉菌、肺孢子菌等多种真 菌具有抗菌活性。
该药物对其他抗真菌药物耐药的真菌也有一定作用,如对氟康唑耐药的念珠菌和 曲霉菌。
抗真菌活性
耐药性
CATALOGUE
诺科飞泊沙康唑的临床应用
适应症
01
侵袭性真菌感染诊断与治疗课件
手术治疗
对于某些侵袭性真菌感染,如 肺部真菌感染、中枢神经系统 真菌感染等,手术治疗也是一 种重要的治疗手段。
手术治疗的目的在于清除病灶、 减轻患者症状、缩短病程以及 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手术治疗需在合适的时机进行, 同时需结合药物治疗和其他支 持治疗措施,以提高治疗效果。
支持治疗与护理
支持治疗与护理在侵袭性真菌感 染的治疗中同样重要,包括维持 水电解质平衡、控制体温、改善
质和免疫力。
充足休息
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 有助于身体恢复和免疫
力提升。
避免过度劳累
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时 间,避免长期过度劳累
导致免疫力下降。
控制基础疾病
积极治疗慢性疾病
如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控制病情发展,降低感染风险。
预防和控制并发症
对于已经存在的并发症,如肺炎、心脏疾病等,应积极预防和控制, 降低感染风险。
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
教育患者自我监测病情,定期进行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并处理问 题。
切断传播途径
加强个人卫生
勤洗手、洗脸、洗澡等,保持个 人卫生习惯,避免接触感染源。
避免接触污染环境
尽量避免接触可能存在真菌的环境, 如潮湿、霉变等地方。
做好家庭卫生
保持家庭环境清洁卫生,定期进行 消毒和清洁工作。
06
THANKS
感谢观看
对于疑似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患者,还 可以进行脑脊液、胸腹水等体液样本 的培养,以明确诊断。
呼吸道分泌物培养
采集患者的痰液、支气管灌洗液等呼 吸道分泌物样本进行培养,检测呼吸 道中的真菌成分。
组织病理学诊断
组织活检
通过手术或穿刺获取患者的组织样本,进行病理学检查,观 察组织中是否存在真菌成分,是确诊侵袭性真菌感染的金标 准。
泊沙康唑国内外临床研究介绍PPT课件
氟康唑 或伊曲康唑 (n = 298)
随机化疗后100天
主要终点时段 次要终点时段
主要终点时段:随机从每个化疗期开始直至粒缺恢复或发生突破性真菌感染。如随机至84天 则可停止给药。
次要终点时段:随机化后的100天和疗程结束后的30天
Cornely OA et al. N Engl J Med. 2007;356:348-359.
Slide 14
实验设计
N = 600
Posaconazole (n = 301)
首剂
末剂
末剂 +7天
第112天
第112天 +2月
(n = 299) Fluconazole
次要终点时间
主要终点时间
随访
固定治疗期 (固定时期):112天(主要终点时间)。 暴露期 (治疗期): 首剂至末剂后7天(次要终点时间)。
随机化后100d突破性感染/死亡的发生率泊沙康唑 优于标准唑类
7
Cornely OA et al. N Engl J Med. 2007;356:348-359.
治疗期失败率泊沙康唑低于标准唑类
*治疗期被定义为随机化开始至最后一个化疗疗程结束用药的第7d. 病人被确定为预防失败可能是基于不止一个原因。临床失败包括那些被随机分入各组,但是没有进行 治疗的患者 (泊沙康唑组, 7 [2%]; 标准唑类组, 6 [2%]).
主要功效 终点指标
固定治疗期(随机化开始至第112d)突破性感染(确诊/临床诊断) 发生率
次要功效 终点指标
在暴露期(首剂至末剂后7d),确诊或临床诊断突破侵袭性真菌感 染的发病率;在固定治疗期和暴露期,由曲霉菌引起的侵袭性真菌 感染的发病率;全因死亡率;从首剂至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时间
侵袭性真菌病诊断及治疗深入研究培训ppt
TransNet 项目2001-2006年间1181位移植患者IFI调查结果
造血干细胞移植
实体器官移植
(n=829)
(n=292)
曲霉菌感染44%
念珠菌感染53%
念珠菌感染29%
曲霉菌感染19%
其它霉菌感染11% 接合菌感染6%
隐球菌感染8% 其它霉菌感染6%
地方性真菌感染5%
接合菌感染2%
Pappas P., et al. ICAAC 2007 第十一页,共五十三页。
第十二页,共五十三页。
内 容 (Nei)
• 真菌分类
• 概述
• 诊断要点
• 治(Zhi)疗原则
第十三页,共五十三页。
现(Xian)代诊断观念倡导分级诊断
第十四页,共五十三页。
念珠菌血(Xue)症的高危因素
Tortorano AM, Biraghi E, Astolfi A, et al. European Confederation of Medical Mycology (ECMM) prospective survey of candidaemia: report from one Italian region. J Hosp Infect. 2002;51(4):297-304 第十五页,共五十三页。
第三十五页,共五十三页。
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s 2008; 46:327–60
2.
Chamilos G, Luna M, Lewis RE, et al. Invasive fungal infections in patients with hematologic malignancies in a tertiary care cancer center:
侵袭性真菌感染诊断治疗医学PPT【79页】
病例四
• 患者苗西平,女性,52岁,主因发热3天入 院 。入院时查体:T 39.2℃ ,咽部充血, 双侧扁桃体Ⅰ°肿大,口腔内可见多处白 斑。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罗音。 心率116次/分,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 杂音。腹软,无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 肝脾未触及肿大。双下肢无水肿。
• 入院后查血常规示:WBC:1.60×109/L,尿常规 示:红细胞:94.40/ul,蛋白质:+1,便常规未 见明显异常,血沉示:96mm/h,肝功能示:ALT: 203U/L,AST:94U/L,TBil:36.6umol/l,DBil: 17.4umol/l,IBil:19.2umol/l,Glu:6.68mmol/l。 肺CT示:1.左肺上叶及右肺中叶纤维索条;2.两 侧胸膜肥厚。口腔分泌物涂片示:可见大量真菌
染治疗无效
• 高分辨CT的影像学特征(对肺曲菌诊断意 义较大)
晕轮征
空气新月征
浸润及空洞
空洞病变
团块及空洞
贴胸壁块状影
贴胸壁块状影、空洞
肺感染 CNS感染
鼻窦感染
鼻窦感染
1例VSAA患者
左上颌窦鼻内开窗、左筛窦开放、左中甲部分切除术 手术病理回报:见大量霉菌及坏死组织 培养:曲霉菌属
• 患者王xx,女,20岁,学生,住院号 D016465 , 主因确诊急性淋巴细胞白 血病20天,高热2周于2011-9-7入院。
• 2011-8-17于“中国医学科学院天津血 液病医院”确诊“ALL伴髓系表达”, 予VTCP方案化疗第七天(8月24日)出 现高热,先后予舒普深、去甲万古霉素 等药物静点无效。
• 血液科侵袭性真菌经验性治疗首选 伏立康唑或两性霉素B
病例一
患者亢XX,男,34岁,诊断AML-M1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泊沙康唑预防和治疗侵袭 性真菌病
侵袭性真菌感染(IFI)的流行病学特征
➢ 近年来因侵袭性真菌感染(IFI)所致的发病和死亡人数 逐年增多。
➢ IFI的感染率: 1. 美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CDC)的流行病学研究显示: 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年发病率为178.3/100万[1].
2. 1999到2003年在对血液科病人回顾性队列调查发现, IFI的感染率约为5% [2].
5
Case 1
•男性,37岁,2013年3月11日,主因 发热伴牙龈出血1天入院 • 诊断:ph+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 治疗:VDCLP联合伊马替尼诱导缓 解后VDCP、MA、大剂量MTX等方案联 合伊马替尼巩固治疗
• 治疗过程中多次发生侵袭性真菌病。 • 2014年2月26日行非血缘异基因造 血干细胞移植治疗。
1. 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 重症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诊断与治疗指南(2007). 中华内科杂志, 2007.
2.Kontoyiannis, D.P. and G.P. Bodey, Invasive aspergillosis in 2002: an update. Eur J Clin Microbiol Infect Dis, 2002. 21(3): p.
1.Pfaller, M.A. and D.J. Diekema, Epidemiology of invasive mycoses in North America. Crit Rev Microbiol, 2010. 36(1): p. 1-53. 2.Pagano, L., et al., The epidemiology of fungal infections in patients with hematologic malignancies: the SEIFEM-2004 study. Haematologica, 2006.
➢ 美国一项人群监测项目报告在1992年至1993年间毛霉菌 的发病率为1.7/100万人 [1] 。
➢ 欧洲的2004年SEIFEM数据调查表明毛霉病病死率在血 液肿瘤病人中接近65% [2]。
Rees, J.R., et al., The epidemiological features of invasive mycotic infections in the San Francisco Bay area, 1992-1993: results of
4.Koch,
S.,
F.M.
Hohne,
and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H.J.
Tietz,
Incid泊en沙ce o康f s唑yste预mic防m和yco治ses疗in a侵uto袭psy 性真菌病
mate3rial.
Mycoses,
2004.
47(1-2):
p.
40-6.
毛霉菌感染
➢ 毛霉菌分布极为广泛,土壤、空气、食物中均较常见。 毛霉菌易感者主要是白血病及恶性肿瘤化疗所致中性粒 细胞减少的患者。
161-72.
3.Rees, J.R., et al., The epidemiological features of invasive mycotic infections in the San Francisco Bay area, 1992-1993:
results of population-based laboratory active surveillance. Clin Infect Dis, 1998. 27(5): p. 1138-47.
泊沙康唑预防和治疗侵袭 性真菌病
6
第一次IFD治疗
化疗12天,高热、体温39℃ ,不伴咳嗽咳痰; 血常规:中性粒细胞0.4×109/L;1,3 –β-D-葡 聚糖阴性。
治疗:
碳青霉烯联合万古霉素,治疗2天,高热无缓解
联合伏立康唑+卡泊芬净治疗,4天后,体温正常
停用碳青霉烯、万古霉素,继续伏立康唑+卡泊芬
of fungal泊infe沙ctio康ns唑in p预atie防nts和wit治h h疗ema侵tol袭ogic
1068-75.
性真菌病
malignancies:
4
the
SEIFEM-2004
study.
接合菌病:流行病学和发病机制
➢ 接合菌包括许多不同菌种,在非洲、东南亚、和南美洲的发病率较高 ➢ 主要感染途径:吸入至鼻窦和肺、口服进入胃肠道和通过皮肤创伤 ➢ 根霉菌是最常见的菌种
净治疗
泊沙康唑预防和治疗侵袭 性真菌病
7
第一次IFD
泊沙康唑预防和治疗侵袭 性真菌病
8
第二次IFD治疗
2013年10月给予MA方案巩固治疗后于骨髓抑制期出现 高热、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很快进展为呼吸困难、呼吸衰竭
治疗: 碳青霉烯联合膦甲酸钠治疗2天,仍高热,低氧 血症无缓解,面罩吸氧
进而联合伏立康唑+卡泊芬净治疗 7天后,体温逐 渐正常,低氧血症逐渐恢复
➢ 人类中不常见,但有逐年增高趋势 ➢ 常见于实体器官移植、HIV、血液肿瘤、糖尿病和创伤/烧伤
➢ 死亡率高,治疗选择有限 ➢ 未治患者死亡率接近100%* ➢ 两性霉素B(只有静脉制剂)是唯一的治疗选择,肾毒性的副作用 严重限制了其长期使用
25.Clinical
m泊iob沙iolo康gy 唑and预inf防ecto和n 2治011疗, 1侵7;18袭59-1867 性真菌病
泊沙康唑性预真防菌和病治疗侵袭 2 91(8): p. 1068-75
曲霉菌感染
➢ 曲霉属中最常见的是烟曲霉、黄曲霉及黑曲霉 [1]。
➢ 曲霉感染发病率的增高更需重视,因为它对患者生命的危
害更严重。侵袭性曲霉病未能及早诊治的病死率高达90100% [2]。
➢ 美国霉菌发病率由20世纪80年代的8.4/100万增至90年代的 12.4/100万 [3]。在欧洲,近几年曲霉菌的感染比例也逐年 增加 [4] 。
population-based laboratory active surveillance. Clin Infect Dis, 1998. 27(5): p. 1138-47.
Pagano, L., et al., The epidemiology Haematologica, 2006. 91(8): p.
侵袭性真菌感染(IFI)的流行病学特征
➢ 近年来因侵袭性真菌感染(IFI)所致的发病和死亡人数 逐年增多。
➢ IFI的感染率: 1. 美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CDC)的流行病学研究显示: 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年发病率为178.3/100万[1].
2. 1999到2003年在对血液科病人回顾性队列调查发现, IFI的感染率约为5% [2].
5
Case 1
•男性,37岁,2013年3月11日,主因 发热伴牙龈出血1天入院 • 诊断:ph+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 治疗:VDCLP联合伊马替尼诱导缓 解后VDCP、MA、大剂量MTX等方案联 合伊马替尼巩固治疗
• 治疗过程中多次发生侵袭性真菌病。 • 2014年2月26日行非血缘异基因造 血干细胞移植治疗。
1. 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 重症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诊断与治疗指南(2007). 中华内科杂志, 2007.
2.Kontoyiannis, D.P. and G.P. Bodey, Invasive aspergillosis in 2002: an update. Eur J Clin Microbiol Infect Dis, 2002. 21(3): p.
1.Pfaller, M.A. and D.J. Diekema, Epidemiology of invasive mycoses in North America. Crit Rev Microbiol, 2010. 36(1): p. 1-53. 2.Pagano, L., et al., The epidemiology of fungal infections in patients with hematologic malignancies: the SEIFEM-2004 study. Haematologica, 2006.
➢ 美国一项人群监测项目报告在1992年至1993年间毛霉菌 的发病率为1.7/100万人 [1] 。
➢ 欧洲的2004年SEIFEM数据调查表明毛霉病病死率在血 液肿瘤病人中接近65% [2]。
Rees, J.R., et al., The epidemiological features of invasive mycotic infections in the San Francisco Bay area, 1992-1993: results of
4.Koch,
S.,
F.M.
Hohne,
and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H.J.
Tietz,
Incid泊en沙ce o康f s唑yste预mic防m和yco治ses疗in a侵uto袭psy 性真菌病
mate3rial.
Mycoses,
2004.
47(1-2):
p.
40-6.
毛霉菌感染
➢ 毛霉菌分布极为广泛,土壤、空气、食物中均较常见。 毛霉菌易感者主要是白血病及恶性肿瘤化疗所致中性粒 细胞减少的患者。
161-72.
3.Rees, J.R., et al., The epidemiological features of invasive mycotic infections in the San Francisco Bay area, 1992-1993:
results of population-based laboratory active surveillance. Clin Infect Dis, 1998. 27(5): p. 1138-47.
泊沙康唑预防和治疗侵袭 性真菌病
6
第一次IFD治疗
化疗12天,高热、体温39℃ ,不伴咳嗽咳痰; 血常规:中性粒细胞0.4×109/L;1,3 –β-D-葡 聚糖阴性。
治疗:
碳青霉烯联合万古霉素,治疗2天,高热无缓解
联合伏立康唑+卡泊芬净治疗,4天后,体温正常
停用碳青霉烯、万古霉素,继续伏立康唑+卡泊芬
of fungal泊infe沙ctio康ns唑in p预atie防nts和wit治h h疗ema侵tol袭ogic
1068-75.
性真菌病
malignancies:
4
the
SEIFEM-2004
study.
接合菌病:流行病学和发病机制
➢ 接合菌包括许多不同菌种,在非洲、东南亚、和南美洲的发病率较高 ➢ 主要感染途径:吸入至鼻窦和肺、口服进入胃肠道和通过皮肤创伤 ➢ 根霉菌是最常见的菌种
净治疗
泊沙康唑预防和治疗侵袭 性真菌病
7
第一次IFD
泊沙康唑预防和治疗侵袭 性真菌病
8
第二次IFD治疗
2013年10月给予MA方案巩固治疗后于骨髓抑制期出现 高热、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很快进展为呼吸困难、呼吸衰竭
治疗: 碳青霉烯联合膦甲酸钠治疗2天,仍高热,低氧 血症无缓解,面罩吸氧
进而联合伏立康唑+卡泊芬净治疗 7天后,体温逐 渐正常,低氧血症逐渐恢复
➢ 人类中不常见,但有逐年增高趋势 ➢ 常见于实体器官移植、HIV、血液肿瘤、糖尿病和创伤/烧伤
➢ 死亡率高,治疗选择有限 ➢ 未治患者死亡率接近100%* ➢ 两性霉素B(只有静脉制剂)是唯一的治疗选择,肾毒性的副作用 严重限制了其长期使用
25.Clinical
m泊iob沙iolo康gy 唑and预inf防ecto和n 2治011疗, 1侵7;18袭59-1867 性真菌病
泊沙康唑性预真防菌和病治疗侵袭 2 91(8): p. 1068-75
曲霉菌感染
➢ 曲霉属中最常见的是烟曲霉、黄曲霉及黑曲霉 [1]。
➢ 曲霉感染发病率的增高更需重视,因为它对患者生命的危
害更严重。侵袭性曲霉病未能及早诊治的病死率高达90100% [2]。
➢ 美国霉菌发病率由20世纪80年代的8.4/100万增至90年代的 12.4/100万 [3]。在欧洲,近几年曲霉菌的感染比例也逐年 增加 [4] 。
population-based laboratory active surveillance. Clin Infect Dis, 1998. 27(5): p. 1138-47.
Pagano, L., et al., The epidemiology Haematologica, 2006. 91(8):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