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写作 说明的顺序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2单元写作《说明的顺序》教学设计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2单元写作《说明的顺序》教学设计《说明的顺序》教学方案1课时【教学目标】1.结合学习过的说明文了解说明顺序的种类。
2.在写作中能够根据说明对象的特征,确定说明内容,安排适合的说明顺序。
3.学会仔细观察生活,查找相关资料,整合相关信息,培养科学严谨的表达习惯和负责任的写作态度。
【教学重点】结合学习过的说明文了解说明顺序的种类。
【教学难点】在写作中能够根据说明对象的特征,确定说明内容,安排适合的说明顺序。
【课前准备】学生提前做好对某一处景物(场景)的观察,对重点事物做好观察记录。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谈话导入:一位去北京参加了夏令营的同学,一回到班上,就兴致勃勃地向同学们介绍他参观故宫的情景。
东路、西路、外东路、外西路……怎么拐弯怎么走,路上的一些建筑……说了许多,越说越乱,急得出汗,同学们还是不明白故宫是什么样子。
大家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对,没有掌握好说明的顺序。
教师点拨:合理的说明顺序,有助于充分表现事物或事理本身的特征,也符合人们认识事物或事理的规律。
作过程等。
比如法布尔的《蝉》介绍蝉卵孵化为幼虫到蜕皮再到钻入土中的过程,就采用了时间顺序。
②空间顺序。
即按照事物空间存在的方式,或从外到内,或从上到下,或从整体到局部来加以介绍。
空间顺序适用于说明静止的事物的形状和构造。
例如,介绍一座建筑物、一处园林、一幅图面、一件工艺品等。
比如《梦回繁华》对《清明上河图》画面内容的介绍,就采用了空间顺序。
③逻辑顺序。
即按照事物、事理的内在逻辑关系,或由个别到一般、由具体到抽象、由主要到次要、由现象到本质、由原因到结果、由概括到具体、由整体到部分等一一介绍说明。
逻辑顺序适用于说明事物内部各方面的特点及相互关系。
特别是说明事理和具有较多较复杂特性的事物,运用逻辑顺序,更能说清事物的性质特征,揭示各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逻辑顺序可以说明实体的事物,如山川、江河、花草、树木、器物等,也可以说明抽象的事理,如思想、观点、概念、原理、技术等。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写作:说明的顺序》
类别
概念理解
名篇பைடு நூலகம்范
空间顺序
即按照事物空间存在的方式,或从外到内,或从上到下,或从整体到局部来加以介绍。此说明顺序有利于全面说明事物形状、构造等各方面的特征。一般说明某一静态实体(如建筑物等),常用这种顺序。
例如:《故宫博物院》按照先总后分的顺序,先概括说明故宫建筑物的总体特征,然后再具体介绍太和门——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乾清宫——御花园;而在介绍每一座建筑物的时候,则又按照先外后内、先上后下的顺序。这样安排合乎人们观察事物的习惯,是最合理的顺序。 例如:《核舟记》船体--船头--船尾--船背
点评:文章适当地运用了打比方、举例子、作比较等说明方法,与幽默风趣的行文特点相结合,使得全文更加生动活泼,不显得苍白刻板,使智能手机的形象跃然纸上。其通俗易懂的文字清楚明了地展示智能手机的各种功能,例举耳熟能详的应用软件更加吸引读者眼球。先写智能手机的自带应用功能,再写可下载丰富的软件,最后写智能手机的各种优点,将复杂的手机功能和使用步骤用逻辑顺序写明了。
《恐龙无处不有》的说明顺序为逻辑顺序(从现象到本质)。 行文思路(怎么样说明):发现问题——找出答案——得出结论 发现问题:南极发现恐龙化石—— 恐龙并不适应南极气候 、它们是如何越过大洋到另一个大陆上去的呢?
找出答案:是大陆在漂移而不是恐龙自己在迁移提出大陆板块构造理论“泛大陆”形成时,恐龙在不同地区舒适地生活 ,后来“泛大陆”又相互分离,所以每一块大陆都携带着自己的恐龙而去。 得出结论:恐龙无处不在”是支持“板块构造理论”的新的强有力的证据。
课堂小结
学有所获
通过本次当堂作文训练你有什么收获
可以从方法、批改、评价等方面,说简短的一两句话
文章的说明顺序—般从以下三个方面考虑:1.建筑物、游记等一般用空间顺序;2.介绍事物的发展过程一般用时间顺序;3.介绍科学原理一般用逻辑顺序。
第二单元写作《说明的顺序》课件(共19张PPT)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的一年合家幸福、团团圆圆,寄寓了我们对生活的的美好祝愿。
逻辑顺序:起源、名字来历、形状、制作材料再到营养成分、 主要功效 文化传统
学生作品四:
我们的汤圆有多种口味,有传统的芝麻猪油馅,有豆沙馅,有水果馅 等等,价廉物美,非常优惠。煮食方式简单,注意两点就不会夹生破皮: 一、水半开时就下锅,不要等全开再下锅,容易出现里面的皮不熟的情 况。二、煮开锅后再加入一些凉水,这样能使汤圆更快熟。记住这几点 保证你能轻松吃上汤圆了。我们的产品顺风包邮哦,畅快直达。
谢谢观看!
要点一: 说明顺序的选择,需要以说明内容为前提。
回顾自己写的片段,进一步思考:你为什么会选择介 绍这些内容,并为这些内容选择了这样的说明顺序?
我们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来选择内容和顺序的,都是从自身的意愿出 发的。也就是说,我们在写的时候,都没有顾及到读者对象的身份,没 有思考过他想听你介绍什么,也没有顾及到我们作者身份的多样性。
要点三: 说明的顺序,还需要根据读者对象来调整。
1.说明顺序的选择,需要以说明内容为前提。 2.写作内容和顺序的选择,跟交流目的有关。 3.说明的顺序,还需要根据读者对象来调整。
作业 因为疫情,爷爷无法出去遛鸟钓鱼,他想用你的
平板电脑玩游戏,但是他不知道怎么用,请你为 他介绍产品的功能与使用方法,尽量用他能理解 的话进行说明。
要点二: 写作内容和顺序的选择,跟作者写作身份有关,也就 是说,跟作者想达成的交流目的有关。
猜一猜:售货员面对的顾客会是什么身份?或者说是什么年 龄段可能性更大一些?
你好,我们“缸鸭狗”推出了系列汤圆新品种。看,这款是最新的水果汤圆:您 看它,五颜六色,色香味俱全。我们在小汤圆里面加入适量的水果,有火龙果、香 蕉、苹果,都切成小片,甜丝丝的味道将会从不同的水果之间改变出来,进入到煮 小汤圆的水里。我们加入的水果可以根据每个顾客的不同口味进行调整。咬一口小 汤圆,里面的黑芝麻馅流出来,在我们的唇齿间流动,让我们可以感受到别样的味 道。要不要来一碗尝尝?
语文八下第二单元写作·说明的顺序
语文八下第二单元写作·说明的顺序语文八下第二单元是关于写作说明的内容,写作说明是一种介绍性文字,它主要是通过对事物的描述、解释或者说明,使读者对所介绍的事物有一个全面深入的认识。
本文将从写作说明的顺序入手,进行详细的介绍和分析,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知识点。
一、确定写作说明的主题和目的在进行写作说明之前,首先要确定说明的主题和目的。
主题是说明的核心内容,目的是说明的核心要点和写作的理由。
确定好主题和目的,有助于整个说明的逻辑性和系统性。
二、按照顺序编排写作说明的内容在进行写作说明时,需要按照一定的顺序编排内容,使得说明的逻辑性和连贯性更强。
一般来说,写作说明的顺序可以按照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重要性顺序等多种方式进行编排。
1. 时间顺序:按照事物发展的时间顺序进行说明,从过去到现在,或者从现在到将来,确保读者能够清晰地理解事物的发展过程。
2. 空间顺序:按照事物在空间中的位置或者关系进行说明,使读者能够清楚地感受到事物在空间中的布局和相互关系。
4. 重要性顺序:按照事物的重要程度进行说明,使读者能够清楚地了解事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三、运用恰当的说明方法在进行写作说明时,需要根据所介绍的事物的特点和需求,选择恰当的说明方法。
说明方法包括逻辑分析法、分类归纳法、对比分析法、因果关系法等多种方式,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适合的方法进行说明。
1. 逻辑分析法:通过对事物进行分析和解释,使读者能够理解事物的结构和本质。
四、精选恰当的说明材料在进行写作说明时,需要精选恰当的说明材料,使得说明更加具体、生动、有说服力。
说明材料可以包括文字材料、图片材料、资料材料等多种形式,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和运用。
五、注意语言表达的规范和准确在进行写作说明时,需要注意语言表达的规范和准确,使得说明的表达更加清晰、准确、不含歧义。
可以通过运用恰当的词语和句式,使得说明更加规范、精准。
写作说明是一种重要的写作形式,通过本文对写作说明的顺序进行详细的介绍和分析,相信读者已经对这一知识点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说明的顺序》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及反思
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说明的顺序》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及反思《说明的顺序》写作教学设计及反思教学目标1.了解三种常见的说明顺序,根据说明对象的特点确定说明内容。
2.根据说明对象特点,情境交流对象的特点及交流的目的,安排合适的说明顺序。
3.学会仔细观察社会生活,查找相关资料,整合相关信息,培养科学严谨的表达习惯和负责任的写作态度。
教学重难点根据说明对象特点,情境交流对象的特点及交流的目的,安排合适的说明顺序。
让学生学会写说明文。
突破重点方法:情景设置法、谈话法突破难点方法:情景设置法、谈话法、小组合作法环节1 导入 1.课前准备PPT显示起点(学校)至终点(锁厂)的路线图,让学生思考,如果让你介绍,准备如何组织介绍性的信息。
(初步感受)意图预设“介绍路线”这一话题贴近学生的生活,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让他们在课堂中有话可说,为进入写作情境做铺垫。
环节2 展开 1.同学们,学校将在梅花锁厂开展“走进锁展了解锁文化”的主题研学活动,出门之前,我们先看看学校到研学地的公交线图。
(PPT展现图示)任务一:引出说明顺序小金对本次研学活动的线路不是很了解,小文根据路线图特意做了如下介绍:小金,劳动实践在“锁厂”举行。
你从白马中学出发,步行126米左右到公交站。
之后可以乘坐浦江201路公交车,我们的劳动实践地点在锁厂2楼,乘坐10站后到梅花锁厂公交站,有四条公交线路可到达,下车后再步行约162米就到了。
问:看了小文的介绍,你觉得他的介绍语有什么特点?(生自由回答。
)预设:顺序混乱,介绍不清楚。
改后:小金,劳动实践在“梅花锁厂”举行。
你从学校出发,步行126米左右到公交站。
有四条公交线路可到达,之后可以乘坐公交车,乘坐10站后到锁厂公交站,下车后再步行约162米就到了。
我们的劳动实践地点在锁厂2楼。
方法点拨:引导学生修改介绍语时要合理运用说明顺序,这里要紧紧围绕空间顺序来说。
意图预设说明文是现实生活中使用最多的一种文体,通过修改介绍词让学生明白,说明文的写作必须重视说明顺序。
语文八下第二单元写作·说明的顺序
语文八下第二单元写作·说明的顺序
写作说明的顺序主要包括开头、主体和结尾三个部分。
一、开头
开头是文中的引子,是引出说明主题的部分。
在写作说明的开头,通常可以用以下方法引出主题:
1. 提出问题:一开始就提出本文要解决的问题,引起读者的兴趣。
2. 举例引入:通过一个具体的例子引出说明的主题,让读者对主题有所印象。
3. 引用名言:在开头引用一句与主题相关的名言或者格言,引出主题。
二、主体
主体是写作的重点,是对说明内容的详细阐述。
在主体部分,可以采用以下顺序来进行说明:
1. 问题的描述:对要说明的主题进行具体的描述,引出主题的内容和意义。
2. 分析原因:分析主题形成的原因,揭示问题的本质和存在的问题。
3. 解决方法: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措施,对问题进行解决和改进。
4. 实例论证:通过具体的例子来说明解决方法的操作过程和效果,让读者更加了解解决问题的实际做法。
三、结尾
结尾是说明文章的总结和升华。
在结尾部分,可以采用以下方式来结束说明文章:
1. 总结归纳:对全文的内容进行总结归纳,强调论述中的重点内容,让读者对整篇文章留下深刻的印象。
2. 提出建议:对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措施进行进一步的思考和发展,提出更加全面的解决问题的建议。
3. 探讨展望:展望未来,对解决问题的效果进行预测和展望,指出问题的解决对未来的影响和意义。
写作说明的顺序主要是开头引出主题,主体进行详细阐述,结尾进行总结和升华。
通过以上顺序的布局和安排,可以使得说明文章的内容更加有条理,逻辑性更强,让读者容易理解和接受。
第二单元写作《说明的顺序》教案-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写作说明的顺序训练目标:1.掌握常见的三种说明顺序,能根据说明的目的和对象合理安排说明顺序。
2.条理清楚、顺序合理地写一篇说明文。
指导过程:一、温故知新说明文常见的几种说明顺序:1.时间顺序:按照发展过程的时间先后来介绍某一事物的说明顺序。
2.空间顺序:按照事物空间存在的方式,或从外到内,或从上到下,或从前到后,或从远到近,从外到内来介绍某一事物的说明顺序。
3.逻辑顺序:按照内在逻辑关系,或由个别到一般,或由具体到抽象,或由主要到次要,或由现象到本质,或由原因到结果,或由概括到具体,或由特点到用途,或由整体到局部,逐渐介绍某一事物的说明顺序。
二、典范引领:1.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
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
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
不久,布谷鸟也来了。
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
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来。
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
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
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
——《大自然的语言》这段话是_______顺序,先写_______,再写_______ ,接着写_______ ,最后写_______明确:时间顺序,先写“立春过后”的物候变化,再写“转入炎热的夏季”,接着写到了秋天大自然的变化,最后写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
叙述了一年四季的气候变化与花果的成长和鸟虫的活动现象,就是物候现象。
2.画面开卷处描绘的是汴京近郊的风光。
疏林薄雾,农舍田畴……画面中段是汴河两岸的繁华情景。
汴河是当时南北交通的孔道,也是北宋王朝国家漕运的枢纽……后段描写汴梁市区的街道。
——《梦回繁华》作者在介绍《清明上河图》时,从“开卷处”到“中段”再到“后段”,画面内容虽然纷繁复杂,但作者能够条理分明、层次清晰的将画面内容呈现在读者面前,这得益于采用了空间顺序进行说明。
八下语文2.写作(说明的顺序)
需要注意的是,大多数文章不会仅仅采用一种说明 顺序,往往整体上采用一种说明顺序,在局部则交叉使 用几种说明顺序,从而使说明更加透彻。
一篇说明文采用何种说明顺序,一般考虑以下两点: 1.与说明对象有关,如果介绍建筑物或景点,一般采用的是
空间顺序;如果介绍事物的发展过程,主要采用时间顺序;如果介 绍事理,一般采用的是逻辑顺序。具体采用什么样的说明顺序,要 根据说明对象而定。
2.立意。在介绍产品时,应当围绕该产品的主要特点、功能和使 用方法等进行介绍,在介绍产品时要合理安排文章内容,要让 读者看完后,非常清楚地了解到该产品的性质特点,并且能够 独立使用。
3.选材。可从认识关键构造、使用方法、常用的功能等角度入手详 写,尤其是自己熟悉的内容,可以在写作之前进行充分的了解。 对于一些自己不太熟悉的内容,尽量少涉及或不涉及。
①引用张华《博物志》 的记载及古人对石榴的 称谓,丰富了人们对石 榴的认识。
者。①
五月,我灿红的花朵吐放于万绿丛中,显 【旁批】
得格外耀眼,使人感到一种热烈而明快的气氛
。因此,历代文人骚客都有吟咏我的诗赋传世
。诗人们以“碧油枝上昼煌煌”“火光霞焰递 相燃”形容绽开之榴花,可谓气象全出。宋代 诗人王安石吟唱独夸我的诗句“浓绿万枝一点 红,动人春色不须多”,亦不失为赏心悦目的
3.逻辑顺序,即按照事物或事理的内部联系及人们认 识事物的过程来安排说明顺序,或由个别到一般, 或由具体到抽象,或由主要到次要,或由现象到本 质,或由原因到结果,分别作出说明。这种说明顺 序一般运用于事理说明文。
合理的说明顺序应该符合认识规律,应根据事物本 身的条理和其固有的特征灵活安排。所以,要采用哪种 说明顺序不是随意安排的,而是要根据说明的目的和对 象,灵活选择。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 写作 说明的顺序
写作说明的顺序说明文旨在介绍事物,解说事理,使人们获得相关知识。
清晰合理的说明顺序,对于清楚、准确地说明事物至关重要。
常见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
一、时间顺序多用于介绍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制作工序等。
比如法布尔的《蝉》介绍蝉卵孵化为幼虫到蜕皮再到钻入土中的过程,就采用了时间顺序。
二、空间顺序常用于介绍建筑物类。
建筑物指亭台楼阁、道路桥梁、商厦场馆等。
其说明要点是要把建筑物的形状、结构、布局准确地介绍清楚,一般采用从南到北、由上而下等的空间顺序。
比如《梦回繁华》对《清明上河图》画面内容的介绍,就采用了空间顺序。
三、逻辑顺序是介绍事理时通常采用的顺序,具体地说,有先总说后分说、从概括到具体、从现象到本质、从主到次等顺序。
比如,《苏州园林》先总说苏州园林的特点,然后从四个角度加以分说;《恐龙无处不有》用在南极发现恐龙化石这一事实,佐证“板块构造”理论,就采用了从现象到本质的顺序。
逻辑顺序还可以运用在介绍物品类和动植物类的说明文中。
物品包括工艺品、图画、用具等。
写这类说明文时要学会看物品的造型、看图画的布局,要依据物品的造型、图画的布局来选定合理的说明顺序。
动植物类的说明文以动植物为介绍对象,可从其形态、习性、品种、分布、功用、进化等方面进行介绍,适宜采用形式丰富的逻辑顺序说明。
如《大雁归来》就是采用逻辑顺序。
我的小天地我的小天地是一间精致、温馨的卧室,它是我的乐园。
卧室前的棕色木门上,挂着一只可爱的毛绒猴子。
它日夜守护着我的小天地。
小猴子的脖子上挂着一枚铜牌,那是我在学校运动会上获得的。
轻轻地推开那扇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张靠窗的书桌,书桌约120厘米长,80厘米宽,85厘米高。
在书桌的左边,有一张小床,床单是海水一般的深蓝色,上面还印着一个个形态各异、笨拙可爱的小熊。
床边的床头柜上摆着一盏台灯,台灯旁还躺着一群“小知识分子”,有童话、散文、小说等。
这些都是我的精神食粮和良师益友。
现在,再把目光转向我的书柜。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2单元 单元写作:说明的顺序
还会影响网络安全。 那么,如何才能避免“蹭网”
现象呢?打开设置向导页面,找 到“网络安全设置项”,这时候 我们两次输入自拟的密码,然后 保存。这样,周边的手机、电脑 等虽然能搜索到我们的路由器, 但因为加密了,它们无法登录,
这样外来终端“蹭网”的现象就 不会发生了。
当然,为了避免“黑客”破 解我们的路由器密码,我们需要 将密码设置得繁复一点,而且有
单元写作:说明的顺序
写作点拨
说明文,就是要把事物说明白,让人一看就了解。如 何才能把事物说得清楚明白呢?除了要准确抓住事物的特 征,讲究说明方法外,还要合理安排说明顺序。合理的说 明顺序,有助于充分体现事物或事理本身的特征,并且符 合人们认识事物或事理的规律。
说明顺序主要有以下三种: 1. 空间顺序,即按照空间的顺序来说明,常用于介绍建筑物
合理的说明顺序应该符合认识规律,应根据事物本身的 条理和其固有的特征灵活安排。所以,要采用哪种说明顺序 不是随意安排的,而是要根据说明的目的和对象,灵活选择。
部编版8年级下语文教案 第二单元《写作:说明的顺序》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写作:说明的顺序》教案1.结合写作知识短文以及学习过的说明文,了解说明顺序的种类。
2.在写作中能够根据说明对象的特征,确定说明内容,安排适合的说明顺序。
3.学会仔细观察社会生活,查找相关资料,整合相关信息,培养科学严谨的表达习惯和负责任的写作态度。
2课时第1课时1.结合写作知识短文以及学习过的说明文,了解说明顺序的种类。
2.在写作中能够根据说明对象的特征,确定说明内容,安排适合的说明顺序。
一、问题导入寒假,小明同学去北京故宫游览了一番,他自觉收获很多,有很多想跟大家分享的内容。
请你帮他出个主意:他怎样安排想说的内容,才能把自己的意思表达明白?(生讨论后回答,师点评)学生可能的疑问有:他想说的内容是什么——如果是介绍故宫,就用空间顺序;如果是介绍这次故宫之旅,就用时间顺序;如果是介绍故宫的某项艺术成就,那可以用逻辑顺序。
师:写好说明文,安排好说明的顺序,能够使文章的条理更加清晰,也能够让读者准确把握事物或事理本身的特征。
采用怎样的说明顺序,一方面需要根据说明对象的特点以及说明内容的侧重点来决定,另一方面还可以根据读者对说明对象的认识规律来安排。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如何在说明文中安排好说明的顺序。
(板书:说明的顺序)【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对具体事例的分析导入,让学生对安排说明顺序的条件和必要性有所认识,从而激发学生对本次写作课内容的参与意识与积极性。
二、重温说明顺序1.范文引路我们在学习过的说明文中找几段话出来,分析归纳说明顺序的类别。
片段一: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
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
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
不久,布谷鸟也来了。
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
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来。
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
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
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作文指导(一)合理安排说明顺序
部编版⼋年级语⽂下册第⼆单元作⽂指导(⼀)合理安排说明顺序作⽂指导(⼀)合理安排说明顺序说明⽂的写作顺序,⼀般有以下⼏种:⼀、时间顺序时间顺序就是以事物发展变化的时间先后作为说明顺序。
先发⽣的先写,后发⽣的后写,说明的内容与事物的发展过程相⼀致,显得清晰⾃然。
时间顺序适⽤于说明发展变化⽐较明显的事物。
例如,介绍动植物的⽣长、⼈的⽣平经历、社会的发展、⼯程的进⾏、某⼀事物的成因、某⼀产品的制作过程等。
⼆、空间顺序空间顺序是按事物的各个构成部分来进⾏说明的顺序。
任何事物都有它的构造,⽽构造总有各个组成部分。
每个组成部分都在⼀定的⽅位上占据⼀定的空间。
说明事物的时候,依据构成部分的顺序来写,或者从外到⾥,或者从上到下,或者从左到右,或者从前到后……这就是空间顺序,也叫⽅位顺序。
空间顺序适⽤于说明静⽌的事物的形状和构造。
例如,介绍⼀座建筑物、⼀处园林、⼀幅图画、⼀件⼯艺品等。
三、逻辑顺序逻辑顺序是根据事物内在联系进⾏说明的⼀种顺序。
事物的内在联系是多种多样的,有因果关系、主次关系、现象与本质的关系、⼀般与特殊的关系等。
采⽤逻辑顺序,要依据事物的本⾝特点,要符合⼈们认识客观事物的规律。
对事物进⾏合理的分类与划分,把同⼀性质的归纳在⼀类,概括出特点,才能有条不紊地运⽤逻辑顺序来作说明。
逻辑顺序适⽤于说明事物内部各⽅⾯的特点及相互关系。
特别是说明事理和具有较多较复杂特性的事物,运⽤逻辑顺序,更能说清事物的性质特征,揭⽰各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在说明⽂的写作中,可以单独采⽤⼀种顺序,也可以综合运⽤两三种顺序来进⾏说明。
选择什么顺序来说明某个具体事物,要根据被说明的事物的本质特点和⽂章的写作⽬的来决定。
⽐如要介绍“桥”:如果是写桥从古到今的发展变化,就可以采⽤时间顺序来说明;如果是写桥中的某⼀个特定对象,就可以采⽤空间顺序,依次介绍它的形貌结构;如果是写桥的种类,就可以采⽤逻辑顺序来说明。
要是既写桥的发展演变,⼜写桥的种类和特点,那就需要综合运⽤说明顺序了。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2单元 写作:说明的顺序
随堂笔记
2. ①段文字采用了从现象到本质的逻辑顺序,说明云的形态是现象,
说明云与天气变化的关系是本质。 ②段文字采用时间顺序条理清晰地说明了“襄阳”作为行政区域 冠名的演变过程,从而充分说明从古至今“襄樊”长期称“襄阳”
。 ③段文字采用了空间顺序,以朱漆方台和雕金蟠龙为立足点,方位
词依次是:正中,上面,背后,两旁;中央,周围,下面。
2.查找相关资料,说明变化的原因。3.注意安排好说明顺序。
智能手机的自述 Hi,朋友们,大家好!知道我是谁吗?哈哈, 猜对啦!我是社会的新生事物——手机!
我的种类很多,有华为、VIVO、iPhone…… 应有尽有;颜色有象牙白、大红、玫瑰金、全黑 等等,色彩缤纷;身型呀,就更多啦,各种尺寸 供你挑选,数不胜数。① ①运用分类别的说明方法,从
品牌、颜色、款式介绍其特点。
由于我的出现,邮票、BB机、大哥大都纷纷下 岗啦!我的用处可大啦,如今,社会上处处都可 见到我忙碌的身影。这不,我正随着主人来到旅 游胜地。这儿真美啊!绿树成荫,繁花似锦,碧 波荡漾。主人拿着我,在我身上轻轻一按,我就 成了照相机啦!一眨眼间,一幅幅美丽的画面便 保存在了我的体内。呵呵,数码相机成了待业之 族喽!② ②语言诙谐幽默,说明事物通俗易懂。
片段写作——《我的小天地》
你有自己特别熟悉、喜欢的小天地吧?比如你自己的房间、你在教 室里的座位、校园里的某个角落等。以“我的小天地”为话题,写一个 片段,向别人介绍它。200字左右。 提示: 1.确定说明对象后,先考虑写哪些内容,然后选择合适的说明顺序。 2.写作中,注意准确使用方位词,这样能使介绍更加清楚。
第二单元写作《说明的顺序》课件(共20张PPT)
以分析事物的内在关系,介绍科学原理为主
的说明文。
概念导入
说 概念
明 是指能充分表现事物或事理本身特征的顺序,也 顺 是符合人们认识事物、事物规律的顺序。
序
时间顺序
分类
空间顺序
逻辑顺序
概念导入
时间顺序
概念:按照时间推移的顺序来介绍某一事物的说明顺序。 特征:表时间推移(早—晚、先—后、春—夏、古—今……) 常用:介绍事物发展变化过程、制作工序等。
思路范例:
作业
从“实战演练”的三道作文题中任选其一, 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说明文。
思路范例:
实战演练
二、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视机顶盒、无线路 由器……我们生活中的科技新产品层出不穷。选 择一种产品,写一篇文章介绍它的功能和使用方 法。不少于600字。
思路范例:
实战演练
三、你生活在城市还是农村?这几年来,你觉得 周围的环境有哪些变化?原因是什么?以“我周 围的环境”为话题,写一篇事理说明文,题目自 拟。不少于600字。
——节选自《梦回繁华》
空间顺序
概念导入
逻辑顺序
概念:按照事物、事理的内部联系或人们认识事物的认知 规律来说明的说明顺序。 特征:表内在关系(现象—本质、原因—结果、特点—用 途、概括—具体、主要—次要……) 常用:实物、抽象事理。
例3:
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融化, 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
例1:
我国的石拱桥有悠久的历史。《水经注》里提到的 “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 最早的石拱桥了。……
赵州桥横跨在洨河上,是世界著名的古代石拱桥, 也是造成后一直使用到现在的最古的石桥。这座桥修建 于公元605年左右,……
二单元写作说明顺序PPT课件
需要注意的是,大多数文章不会仅仅采用一种 说明顺序,往往整体上采用一种说明顺序,在局部 则交叉使用几种说明顺序,. 从而使说明更加透彻。9
选择说明顺序的标准
关于我的传说,一说是张骞,因为他从西域
取回石榴。一说是江淹,因为他写有著名的《石
榴赋》。还有一说是钟馗:“五月花神丑钟馗,
唐王不点状元魁。艾叶如旗征百服,苍蒲似剑斩
妖魔。雄黄酒,饮数杯,阵阵轻风拂面吹。”
.
12
我成熟了之后看起来像一个红灯笼,虽
然我的皮没有苹果那么光滑,不过好吃的都
在里面哩!你将我掰开时,就会看到我的
.
14
四、板书设计
合理安排说明的顺序
时间顺序 空间顺序 逻辑顺序
习作训练题
• [训练题一]假如要你向外地的游客介绍本 地的一处名胜古迹或旅游景点,你准备怎样 介绍呢?请确定两种不同的说明顺序,列出 两份说明文的写作提纲。
• 提示:1、首先要确定一个说明对象。选择 一个你最熟悉的景点,有助于充实你的提纲。
• 2、如果要重点介绍这一景点的建筑布局、 方位和各部份的特征,你会选择怎样的说明 顺序?如果要重点介绍这一景点的特点或文 化价值,你又会怎样选择?如果要重点介绍 该景点的历史呢?
.
16
习作训练题
• [训练题二]从以下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物里任选 一个,写一篇事物说明文,介绍其特征与功能。不 少于600字。
.10ຫໍສະໝຸດ 、例文引路石榴的自述同学们好,我叫石榴,又名若榴、丹若、金罂。 每年五月,我火红的花分外娇艳,农历五月也俗称榴 月。我,石榴科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据传,因此物系 西汉张骞出使西域时,从安石国引入,故旧时又名 “安石榴”“海石榴”。张华《博物志》:“汉张骞 出使西域,得涂林安石国榴种以归,故名安石榴。” 夏季开花,经常为橙红色,亦有白、黄、红、粉红诸 色。果实球形,成熟后外皮为粉红色或深紫色。中国 人视石榴为吉祥物,以为它是多子多福的象征。古人 称我“千房同膜,千子如一”。民间婚嫁之时,常于 新房案头或他处置放切开果皮、露出浆果的石榴,亦 有以石榴相赠祝吉者。
第二单元说明的顺序语文作文
第二单元说明的顺序语文作文咱们来聊聊说明的顺序这事儿。
这就像是给你一堆乐高积木,你得按照一定的顺序把它们搭起来,才能变成一个超酷的模型,写说明文也一样,顺序可重要啦。
一、时间顺序。
时间顺序就像一场穿越剧,按照时间的先后把事情或者事物的发展过程讲清楚。
比如说,你要介绍一颗种子是怎么变成一棵大树的。
那你就得从种子被埋进土里开始说起,“首先呢,小种子在土里呼呼大睡,吸收着水分和养分。
过了些日子,它伸了个懒腰,冒出了小芽儿。
接着呀,小芽儿越长越高,变成了小树苗,就像小朋友在努力长高一样。
然后,小树苗不断地长粗长大,经过好多年的风吹雨打,最后长成了一棵参天大树,可以给小动物们遮风挡雨啦。
”你看,按照这样的时间顺序,是不是很容易就能想象出这个过程呢?就像我们看电影,从开头到结尾,一幕一幕地来。
二、空间顺序。
空间顺序呢,就像是带着别人在一个地方游览一样。
比如说你要介绍你的小房间。
你可以从门口开始,“一走进我的小房间,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张蓝色的小床,它靠着墙,就像一个忠诚的卫士。
床旁边是我的书桌,书桌上摆满了各种学习用品,像小山一样。
再往旁边看,是一个大衣柜,里面装着我一年四季的衣服。
衣柜的对面是窗户,透过窗户可以看到外面的花园,里面有五颜六色的花朵在微风中点头呢。
”这样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的顺序,就叫做空间顺序。
就像导游带着游客在景点里走,一个景点一个景点地介绍,让别人能清楚地知道每个东西的位置关系。
三、逻辑顺序。
逻辑顺序有点像侦探破案,得按照事物之间的逻辑关系来说明。
这里面又有好几种情况呢。
1. 从现象到本质。
比如说,天空中出现了彩虹。
那我们先看到的是彩虹那漂亮的七彩颜色这个现象。
然后呢,我们要解释为什么会有彩虹,这就是本质啦。
“大家看到彩虹是不是觉得超级美呢?其实呀,这是因为阳光穿过雨滴后发生了折射和反射,把太阳光分解成了七种颜色,才出现了这么美丽的彩虹。
”先把看到的现象摆出来,再深入解释背后的原因,这就是从现象到本质的逻辑顺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单元写作说明的顺序
【导学目标】
1.掌握常用的三种说明顺序。
2.条理清楚、顺序合理地写一篇说明文。
【课时计划】
2课时第一课时重在写作指导,第二课时完成写作,集体评议。
精彩导入激发兴趣
一篇文章要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序。
说明事物总得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合理的安排顺序是一篇说明文写作成功的关键,怎样合理的安排说明顺序是这节课我们要解决的问题。
例文引路掌握要点
石榴的自述
同学们好,我叫石榴,又名若榴、丹若、金罂。
每年五月,我火红的花分外娇艳,农历五月也俗称榴月。
我,石榴科落叶灌木或小乔木。
据传,因此物系西汉张骞出使西域时,从安石国引入,故旧时又名“安石榴”“海石榴”。
张华《博物志》:“汉张骞出使西域,得涂林安石国榴种以归,故名安石榴。
”夏季开花,经常为橙红色,亦有白、黄、红、粉红诸色。
果实球形,成熟后外皮为粉红色或深紫色。
中国人视石榴为吉祥物,认为它是多子多福的象征。
古人称我“千房同膜,千子如一”。
民间婚嫁之时,常于新房案头或他处置放切开果皮、露出浆果的石榴,亦有以石榴相赠祝吉者。
在寂寞少花的夏季,我灿红的花朵吐放于万绿丛中,显得格外耀眼夺目,使人感到一种热烈而明快的气氛。
因此,历代文人骚客都有吟咏我的诗赋传世。
诗人们以“碧油枝上昼煌煌”“火光霞焰递相燃”形容绽开之榴花,可谓气象全出。
宋代诗人王安石吟唱独夸我的残诗“万绿丛中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亦不失为赏心悦目的点染之笔。
关于我的传说,一说是张骞,因为他从西域取回石榴。
一说是江淹,因为他写有著名的《石榴赋》。
还有一说是钟馗:“五月花神丑钟馗,唐王不点状元魁。
艾叶如旗征百服,苍蒲似剑斩妖魔。
雄黄酒,饮数杯,阵阵轻风拂面吹。
”
我成熟了之后看起来像一个红灯笼,虽然我的皮没有苹果那么光滑,不过好吃的都在里面哩!你将我掰开时,就会看到我的“肚子”里有许多枚红色的晶莹的小颗粒,而汁水也会流出来。
尝一口汁水,有点酸,回味起来又是甜甜的,让你忍不住要尝里面的果实。
我们一“家”大约有五六十个果实,每一个中间都有一层黄色的膜。
我的营养价值很高,有维生素C等多种营养元素。
同时,我身上的外衣也是很好的药材,我浑身都是宝哦!
点评:小作者以第一人称介绍了石榴的称呼、由来、传说以及营养和药用价值等。
作者按石榴成长的时间顺序介绍了石榴的相关内容,语言富有文采,文章引用大量诗文名句,表达了对石榴的赞美和热爱之情。
读此文犹如品味酸甜可口的石榴,让人回味无穷。
文章首尾呼应,结构严谨,叙述条理清晰,介绍恰当,给人以美的享受。
文题展示
1.你有自己特别熟悉、喜欢的小天地吧?比如,你自己的房间,你在教室里的座位,校园里的某个角落……以“我的小天地”为题,写一个片段,向别人介绍它。
不少于200字。
提示:(1)确定说明对象后,先考虑写哪些内容,然后选择合适的说明顺序。
(2)写作中,注意准确使用方位词,这样能使介绍条理清楚。
2.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视机顶盒、无线路由器我们生活中的科技新产品层出不穷。
选择一种产品,写一篇文章介绍它的功能和使用方法。
不少于600字。
提示:(1)可以设想一个特定的受众,比如一位长辈,他对你所介绍的产品或技术不太了解,尽量用他能够理解的话进行说明。
(2)为了使行文活泼,也可采用问答式来组织全文,但注意要写成说明文,不要写成叙述类文章。
3.你生活在城市还是农村?这几年来,你觉得周围的环境有了哪些变化?原因是什么?以“我周围的环境”为话题,写一篇事理说明文,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
写法指导
说明文介绍事物或阐明事理,目的都在于让人获得知识。
如何才能把知识讲得清楚明白呢?除了需要准确抓住事物的特征,讲究说明方法外,还要合理安排说明顺序。
合理的说明顺序,能充分表现事物或事理本身的特征,并且符合人们认识事物或事理的规律。
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
1.时间顺序多用于介绍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制作工序等。
比如法布尔的《蝉》介绍蝉卵孵化为幼虫到蜕皮再到钻入土中的过程,就采用了时间顺序。
2.空间顺序。
一般有从上到下,从前到后,从中间到两边等,常用于介绍建筑物或物品。
比如《梦回繁华》对《清明上河图》画面内容的介绍,就采用了空间顺序。
3.逻辑顺序。
是介绍事理时通常采用的顺序,具体地说,有先总说后分说、从概括到具体、从现象到本质、从主到次等顺序。
比如《苏州园林》先总说苏州园林的特点,然后从四个角度加以分说;《恐龙无处不有》用在南极发现恐龙化石这一事实,佐证“板块构造”理论,就采用了从现象到本质的顺序。
总之,具体到写作实践中,采取哪一种顺序,并非一成不变,而是要视具体情况而定。
通常情况下,一篇说明文往往以一种顺序为主,兼用其他顺序。
【板书设计】
说明顺序⎩⎪⎪⎪⎨⎪⎪⎪⎧时间顺序⎩⎪⎨⎪⎧从早到晚从古到今春夏秋冬
空间顺序⎩⎪⎨⎪⎧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中间到两边
逻辑顺序⎩⎪⎨⎪⎧先总后分先概括后具体从现象到本质从主到次
课后反思 查漏补缺 这节课的成功之处在于:
这节课的不足之处在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