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阅读之句子赏析导学案
散文句段理解教案模板及范文
一、教案模板一、教学目标:1. 理解散文句段的基本含义和表达方式。
2. 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
3.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表达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散文句段的特点和分类。
2. 散文句段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3. 散文句段的情感表达和主题思想。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或故事引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讲解分析:结合具体散文句段,讲解其特点、修辞手法和情感表达。
3. 课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和感悟。
5. 总结提升:总结散文句段理解的方法和技巧,提升学生阅读理解能力。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
2. 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练习的完成情况,了解其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小组讨论效果: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发言质量、合作能力等。
五、教学时间: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建议1课时。
二、范文散文句段理解范文:散文句段是散文中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重要载体,具有独特的表达方式和艺术魅力。
以下是一篇关于散文句段理解的范文:---范文:那片湖水月光洒在湖面上,如同一层银色的纱巾,轻轻覆盖着这片宁静的世界。
湖水微微荡漾,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传说。
我坐在湖边的长椅上,静静地凝望着这湖光山色,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感慨。
“湖光山色与人亲,落花流水春去也。
”(出自宋代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这句诗生动地描绘了湖光山色的美丽景象,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在这里,湖光与山色相互映衬,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诗人用“与人亲”来形容湖光山色,将自然景物与人的情感紧密相连,使读者仿佛置身于这美丽的画面之中。
湖水旁,一棵柳树随风摇曳,宛如一位美丽的少女,长发飘逸。
她的影子倒映在湖面上,与月光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如梦如幻的景象。
这时,一阵微风吹过,湖面泛起层层涟漪,仿佛在诉说着一个又一个动人的故事。
“湖上风吹柳色青,江南春色不胜情。
散文之句子赏析教案
散文之句子赏析教案
教案标题:散文之句子赏析教案
教学目标:
1. 理解散文的概念和特点;
2. 学会运用相关的阅读和分析技巧,提取散文中的精彩句子;
3. 能够赏析散文中的句子,并理解其意义和表达手法。
教学内容:
1. 散文的概念和特点介绍;
2. 阅读和分析散文的技巧讲解;
3. 提取散文中的精彩句子进行赏析;
4. 分享赏析结果,讨论句子的意义和表达手法。
教学步骤:
引入:
首先,在黑板上展示“散文之句子赏析”这个标题,引发学生对散文和句子的兴趣,然后向学生介绍散文的概念和特点,让学生对散文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步骤一:教授阅读和分析散文的技巧(10分钟)
1. 向学生解释阅读散文时要注意的事项,如注意细节、抓住作者的意图等。
2. 引导学生分析散文的结构、描写手法、修辞手法和语言表达等方面的内容。
步骤二:提取散文中的精彩句子进行赏析(20分钟)
1. 向学生提供几篇经典散文的选段,要求学生仔细阅读,并在文中圈出自己认为的精彩句子。
2. 学生将提取的句子写在纸上,并写下自己对句子的理解和感受。
步骤三:分享赏析结果,讨论句子的意义和表达手法(15分钟)
1. 邀请几名学生上台分享自己选取的句子和对句子的理解。
2. 教师和其他学生对分享的句子进行讨论,探究句子的意义、表达手法和效果。
3. 让其他学生补充或提出不同的观点,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散文的概念和特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阅读和分析散文的技巧。
同时,学生通过提取和赏析散文中的句子,提高了对句子意义和表达手法的理解能力。
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县实验中学六年级语文下学期 大阅读 毕淑敏散文精选阅读指导(导学案)
六年级语文大阅读《毕淑敏散文精选》阅读指导(导学案)【指导目标】1.了解什么是散文,散文具有什么样的特点。
2.学习阅读散文的方法,激发学生进一步阅读散文的兴趣。
3.结合自身实际,指导现实生活,探索人性光辉。
4.积累语言,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指导准备】散文:散文是一种抒发作者真情实感、写作方式灵活的记叙类文学体裁。
散文的特点:内容“形散神不散”,语言“优美凝练”。
【指导过程】一、问题呈现——需要读上初中之后,你是否一下子多了许多不愿述说不能分享的秘密:有些事情不愿向父母倾述,因为他们可能不理解你;有些秘密不能和好友分享,因为他们可能到处传播;有些困惑不好向老师请教,因为他们可能不能共情。
假如你正处在这个阶段,存在这样的困惑,那么,请拿起这本书,认真研读吧。
书中时曾相识的经历会让你恍然大悟、茅塞顿开,书中人物的成长历程、经验教训供你思考、与你借鉴,书中的精美语言、博爱哲思让你内心充实、精神丰盈。
二、作家作品——值得读作者毕淑敏是活到老学到老的典范,祖籍山东,生于新疆,长于北京,17岁当兵,28岁专业回北京成为铜厂的主治医师,39岁北师大中文系硕士毕业,六年级语文大阅读《毕淑敏散文精选》阅读指导第1页共3页46岁共读北师大心理学硕士并取得硕士学位。
她曾是一名优秀的军人,也曾是一名优秀的医生,现在是国家一级作家,也是一名优秀的心理咨询师。
她以清新的文笔、温暖的哲思书写幸福与冷暖,始终关注生命与死亡。
她笔耕不辍,用作品为我们揭开无数生活的面纱三、方法指导——我会读1.文本阅读方法抓线索,识文眼——借助文眼抓住线索,把握内容。
品情感,析哲思——联系现实品味情感,体会哲思。
赏语言,谈感受——赏析摘录借鉴语言,畅谈感受。
2.具体阅读方法定项读:浏览目录,先挑选喜欢地感兴趣的章节读。
默读:不出声、不动唇、不指读、不回读。
速读:全神贯注,调动思维,读思结合。
赏读:挑选特别喜欢的章节,摘抄、赏析、品评、感悟。
初中九年级语文复习专题《散文阅读》第一课时导学案
散文阅读专题复习导学案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中考散文阅读的基本考情2.明确中考散文阅读的主要考点及常见题型3.掌握散文阅读语言类考点的解题思路【学习重难点】1.掌握散文阅读语言类考点的解题思路【课前演练】1.赏析下面句子中画线词语的表达效果。
(1)小草偷偷地从土地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朱自清《春》)(2)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
实在标致极了。
(鲁迅《藤野先生》)2.请赏析下面句子的表达效果。
(1)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笼罩着我。
(宗璞《紫藤萝瀑布》)【合作探究】问题一:你能概括一下,以下四个题目分别考查散文阅读的哪一个方面吗?题目一: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大意。
题目二:请说说文章最后一句话对你有什么启发?题目三:文章第六段是否可以删掉,为什么?题目四:请从修辞角度赏析文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问题二:以上四个题目分别涉及中考散文阅读的四个考点,你能对号入座吗?A.内容的提炼与归纳B.语言的品味与赏析C.段落的分析与把握D.情感的体验与启发。
问题三:在平时的散文练习中,对于散文的的语言你是从哪些角度品味和赏析的?【中考链接】问题一:从以下几道题目中,你能总结出中考对于散文语言的考查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吗?1.简要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2019日照)2.品读下面这个句子,赏析加点词语的妙处。
(2019益阳)3.你是否同意将选文第二段画线处删去?请说明理由。
(2019兰州)4.请从修辞角度赏析选文第四段画线的句子。
(2019沈阳)【总结提升】【作业布置】1.总结本节课所讲解题思路。
2.完成散文专项练习。
附导学案答案【课前演练】1.(1)小草偷偷地从土地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朱自清《春》)“钻”字用拟人化的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春草破土而出的挤劲,显示了春草勃发的生命力,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与赞颂。
散文阅读(二)句段作用导学案(教师版)(1)
散文阅读专题(二)分析句段作用导学案(教师版)一、考点解析句段的作用,是指某些关键语句、语段在表现文章主旨、情感和观点态度上的作用。
具有特殊作用的句段:点醒行文思路的句子或段落、结构上有特殊作用的句子或段落、表达上富有特色的句子或段落。
句段在文中的位置不同,作用也不同。
(简言之:位置决定价值,分析句段作用第一思考点就是句段在文中的位置)二、知识迁移——依据教材,寻找答题启示《荷塘月色》第七段,作者追忆的六朝时的采莲场景有何作用?(2018·高考北京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水缸里的文学①我始终认为,我的文学梦,最初是从一口水缸里萌芽的。
②我幼年时期自来水还没有普及,一条街道上的居民共用一个水龙头,因此家家户户都有一个储水的水缸,我们家的水缸雄踞在厨房一角,像一个冰凉的大肚子巨人,也像一个傲慢的家庭成员。
记得去水站挑水的大多是我的两个姐姐,她们用两只白铁皮水桶接满水,歪着肩膀把水挑回家,哗哗地倒入缸中,我自然是袖手旁观,看见水缸里的水转眼之间涨起来,清水吞没了褐色的缸壁,我便有一种莫名的亢奋。
现在回忆起来,亢奋是因为我有秘密,秘密的核心事关水缸深处的一只河蚌。
③请原谅我向大人们重复一遍这个过于天真的故事,故事说一个贫穷而善良的青年在河边捡到一只被人丢弃的河蚌,他怜惜地把它带回家,养在唯一的水缸里。
按照童话的讲述规则,那河蚌自然不是一只普通的河蚌,蚌里住着人,是一个仙女!也许是报知遇之恩,仙女每天在青年外出劳作的时候从水缸里跳出来,变成一个能干的女子,给青年做好了饭菜放在桌上,然后回到水缸钻进蚌里去。
而那贫穷的吃了上顿没下顿的青年,从此丰衣足食,在莫名其妙中摆脱了贫困。
④我现在还羞于分析,小时候听大人们说了那么多光怪陆离的童话故事,为什么独独对那个蚌壳里的仙女的故事那么钟情?如果不是天性中有好逸恶劳的基因,就可能有等待天上掉馅饼的庸众心理。
我至今还在怀念打开水缸盖的那些瞬间,缸盖揭开的时候,一个虚妄而热烈的梦想也展开了:我盼望看见河蚌在缸底打开,那个仙女从蚌壳里钻出来,一开始像一颗珍珠那么大,在水缸里上升,上升,渐渐变大,爬出来的时候已经是一个正规仙女的模样了。
初中 九年级 语文 复习专题九 第2课时 《散文阅读》第二课时导学案
《散文阅读专题复习导学案》第二课时【温故知新】1.结合上节课的学习,请将“中考散文阅读主要考点示意图”空白处补充完整。
2.“语言的品味与赏析”考点示意图如下,请你将所学内容填入图中合适位置。
【学习目标】1. 结合例题,深化对散文阅读常见考点的认知。
2. 学以致用,强化语言类考点解题思路的运用,提高解题能力。
【实战演练】调动所学,根据题目要求,完成以下练习题。
《茶是家乡醇》(2019河南)②家乡有二十五万余亩茶园,身在现场,才能真正体会茶山的壮观——连山连水地翻涌,接天接地地浪漫。
春林初盛,漫山茶树吐绿,纤毫未染,通透深邃,一条条茶带随山势蜿蜒,一条有一条的风景,一带有一带的韵味。
层层叠叠的曲线间,采茶人似天女散花,没有队形没有组合,看似随意,却又是那样和谐自然。
她们身挎不同的篮子或提篓,双手在翠绿的嫩叶上翻飞。
1.她们身挎不同的篮子或提篓,双手在翠绿的嫩叶上翻飞。
请品味“翻飞”这个词语的表达效果。
《晒书》(2018海南)①那年回到乡下老家,院子里的情景让我很是吃惊:满地都是书,一本本,一排排,一列列,摆满整个院子,只留出了窄窄的过道。
风吹过来,书页波浪般哗哗翻动,阳光打下来,“波浪”有点炫目。
泡桐淡紫色的花悠然飘落,钻进翻动的书页里,成了书签。
母亲从书堆里站起来,挪开小马扎,摘下老花镜,慈爱地笑着说:“我给你晒晒书。
”2.泡桐淡紫色的花悠然飘落,钻进翻动的书页里,成了书签。
请品味“钻进”这个词语的表达效果。
《早起》(2019襄阳)⑥有趣的还是清早去捡菌子。
雨后的早晨格外清爽,微风一吹,去了瞌睡来了精神。
松树林子里,各种菌子比雨后春笋更肆意生长,它们是一窝一窝的,藏得紧,不轻易示人,寻找它们仿佛像寻找一个躲猫猫的伙伴。
但不管它们怎么躲也躲不过我们这些山里孩子贼亮贼亮的眼睛。
黄黄的枞树菌、雪白的竹叶菌、红红的米浆菌,都是稀松平常的菌子,随见随捡而已,倒是那一抹淡绿的青头菌很是惹人喜爱,如果能遇上修长白暂还穿着荷叶裙的鸡腿菌那是值得尖叫的。
2012散文阅读导学案一
建湖县实验初中城南校区九年级语文【散文阅读】导学案(一)设计:谷远海审核:孟巧玲班级姓名学号【阅读要求】1.理清思路(顺序+内容)2. 理解主旨(写作意图、抒发情感、感悟哲理)3. 揣摩理解关键词、句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及作用;4. 分析特色(表现手法、写作技巧)5. 品味语言(表达方式、修辞、句式、富有表现力的动词、形容词等)6. 探究质疑(体验、感悟、启示、发问等)第一课时【散文知识储备】(一)概念:散文,是作者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摹社会生活中的人、事、景、物,深入挖掘其中的内涵、哲理,表达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悟的一种文体。
(二)特点:形散:1. 取材自由:写人,记事,绘景,状物等;2.表现手法灵活多样:象征、衬托、对比等;3.表达方式不拘一格:往往把叙述、描写、议论、抒情融为一炉。
神聚:主题集中鲜明。
(三)散文分类散文有广义、狭义之分。
广义散文,是指诗词以外的散体文章;狭义散文,则专指同、、并称的一种文学体裁。
这里所要谈的是狭义散文。
根据表达方式侧重点不同,一般把散文分作、、三类。
(四)常见的艺术表现手法1.内容方面:等。
2.结构方面:等。
(五)散文的语言:质朴、自然;生动、形象;深刻、隽永。
【疑难问题】【导学过程】【自主学习】完成下面文段。
快乐,让我们一起慢慢变小(陈祖芬)①我从伦敦带回一只大皮鞋。
不是一双,是一只。
高大的鞋帮,一侧有六格窗户,另一侧一扭开关,整侧鞋帮便成一扇打开的大门。
鞋帮上端是可爱的红瓦屋顶和伸出的二层楼的小窗户。
笨头笨脑的鞋头上,还有一扇可以拉下的小门。
门一拉下,就是一个个台阶,小兔、小猪、小鸟、小松鼠,还有好多小动物,顺着台阶几步就可以径直走进大皮鞋里。
②我儿时有一本大约半尺见方的画着彩图的书:《大皮鞋》,封面上就画着完全一样的一只大皮鞋。
我常常看着小兔、小猪们快乐地在大皮鞋里出出进进。
后来,后来我的大皮鞋哪儿去了?随着我在上海的童年时代一起消逝了。
③然而这只大皮鞋突然出现在伦敦诺丁山的街头,就这么一只,只有一只。
必修2散文阅读导学案
(一)语文必修2散文阅读导学案中学复习课表达训练导学案中学必修5小说阅读导学案中学必修1诗歌阅读课导学案学生班级________ 学号_________小组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执笔:审核:__________ 授课人:__________ 课型:诗歌阅读课【学习内容】《沁园春长沙》【学习目标】1.识记词的相关知识:词、词牌、毛泽东2.背诵、默写本词3.体会毛泽东的博大情怀和革命壮志【任务导引】1.知识积累:词、词牌、毛泽东。
2.积累以下字词的音形义(1)字音:沁()舸()寥廓()峥嵘()遒()遏()(2)字形:()自由万户()橘子()头九()()寥廓()茫为虎作()()桑(3)词语辨析与使用寥廓:辽阔:义气:意气:峥嵘岁月:风华正茂:书生意气:3.大声朗读,边读边勾画。
本词的上阕描写了哪些意象?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词的下阕转到“忆往昔峥嵘岁月稠”,围绕“同学少年”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怀?4.先独立完成,再与同学讨论。
(1)用词精当,极富表现力是本词的一大特点,请举例加以分析。
(2)本词上下阙各以问句收束,有怎样的妙处?(3)背《采桑子重阳》,比较两诗的情感异同。
【学习笔记】【达标训练】阅读毛泽东的《水调歌头•游泳》,完成下面各题:水调歌头﹒游泳一九五六年六月才饮长江水,又食武昌鱼。
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
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馀。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更立西江石壁,斩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
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
(1)下面对诗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A.“万里”和“极目”两句表现了诗人宏伟的气魄和开阔的胸怀。
B.“不管”和“胜似”两句,使用了对比的手法,进一步表现在风浪中游泳的轻松自如,抒发了迎击风浪,急流勇进的革命精神。
C.“子在川上曰”的“子”即指诗人自己,他在感叹:“多么美好的滚滚长江啊!逝去的光阴像这流水一样啊!”D.下阕结尾联想神女,使用了衬托的手法,赞颂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和光辉情景。
散文阅读复习教学案——语言赏析篇
中考二轮散文阅读复习教学案——语言赏析篇一.复习目标1.体会和推敲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2.借助常用的修辞知识,体会文中重要语句的表达效果3.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领悟作品的情感和内涵二.教学重点1.体会和推敲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三.预习作业(一)填空1. 散文按内容和表达方式的不同,能够分为: ,2. 散文的特点:3. 散文常用的表现手法:4.人物描写的方法一般有:5.描写的感官角度有:(二)完成学案中的例题四.教学过程(一)预习交流(二)回顾经典,考点扫描(三)考题表现(四)授之以渔1.赏析词语例:结合语境,解释加线词语在句中的含义。
自然在热带的地方,日光是永远那么毒,响亮的天气,反有点叫人害怕。
答:常见答题形式:练习: 结合语境,解释加线词语在句中的含义。
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答: 2.赏析句子第一:从修辞的角度例: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答: 常见答题形式:练习:“那柔曼如提琴者,是草丛中淌过的小溪;那清脆如弹拨者,是石缝间漏下的滴泉;那厚重如倍司轰响者,应为万道细流汇于空谷;那雄浑如铜管齐鸣者,定是激流直下陡壁,飞瀑落下深潭。
”答:第二:从用词的角度。
(动词、形容词、叠词、成语……)例:“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
(《春》)答:常见答题形式:练习: 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答: 第三:从描写的角度(1)从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神态、外貌等描写。
(2)从作者描写的感官角度(听、视、嗅、味、触觉)。
常见答题形式:1.本句使用了语言(动作、心理……)描写,刻画了人物的某种性格特征。
(描写+对象+特征或性格)2.本句从听(视、嗅、味、触觉)的角度+具体内容的分析练习1. 小男孩的脸像涂满了红墨水,细得像丝线一般的声音哆嗦着穿过秦老师的耳膜,“能不能给我的作文加上一分?”答: 练习2. “山泉作娇儿之态,泉声则是孩子如铃的笑语。
高考语文散文阅读知识点导学案(超详尽版)
高考语文散文阅读知识点导学案(超详尽版)散文标题的含义和作用标题的含义和作用★★★★○○○【命题说明】概括标题的含义和作用经常会融合在文章的结构中考核,又是也会单独命题。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分析文章的标题注意从字面和深层两个角度进行分析,字面的意思较为浅显,不难理解,深层含义要结合文章的主旨进行分析,注意是对某事物的赞美,或是对某种人的鞭挞等。
作用是注意结合内容和形式作答,内容上就答上面的含义,形式上主要回答收否是文章的线索,或是运用什么特殊的手法等。
分析含义注意从字面和深层含义的角度分析,深层含义注意结合文章的主旨;分析作用注意从内容的统领,情感基调的奠定等角度分析,结构上从线索以及手法的角度分析。
【易错点睛】(1)忽略文章的主旨,对深层含义探究不够。
(2)作用分析不全面,容易对其内容。
一、【辽宁省实验中学分校2017-2018学年高二10月月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父爱之舟吴冠中①是昨夜梦中的经历吧,我刚刚梦醒!②朦胧中,父亲和母亲在半夜起来给蚕宝宝添桑叶……每年卖茧子的时候,我总跟在父亲身后,卖了茧子,父亲便给我买枇杷吃……③我又见到了姑爹那只小小渔船。
父亲送我离开家乡去投考学校以及上学,总是要借用姑爹这只小渔船。
他同姑爹一同摇船送我。
带了米在船上做饭,晚上就睡在船上,这样可以节省饭钱和旅店钱。
我们不肯轻易上岸,花钱住旅店的教训太深了。
有一次,父亲同我住了一间最便宜的小客栈,夜半我被臭虫咬醒,遍体都是被咬的大红疙瘩,父亲心疼极了,叫来茶房,茶房说没办法,要么加点钱换个较好的房间。
父亲动心了,但我年纪虽小却早已深深体会到父亲挣钱的艰难。
他平时节省到极点,自己是一分冤枉钱也不肯花的,我反正已被咬了半夜,只剩下后半夜,不肯再加钱换房子……④恍恍惚惚我又置身于两年一度的庙会中,能去看看这盛大的节日确是无比的快乐,我欢喜极了。
我看各样彩排着的戏文边走边唱。
看高跷走路,看虾兵、蚌精、牛头、马面……卖玩意儿的也不少,彩色的纸风车、布老虎、泥人、竹制的花蛇……父亲回家后用几片玻璃和彩色纸屑等糊了一个万花筒,这便是我童年唯一的也是最珍贵的玩具了。
诗歌散文鉴赏导学案
例题分析1、概括诗中所塑造的诗人形象。
独坐敬亭山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明确:众鸟飞尽,孤云独闲,山静而空,表现出诗人的与世无争,自由而闲适的孤身一人的生活;相看两不厌,表现出诗人从自然中寻求快乐,忘怀得失的思想感情。
全诗塑造了一个与世无争的,自由、闲适又有点孤傲的诗人的形象。
2、概括诗中所刻画的人物形象。
竹枝词姚少娥卖酒家临烟水滨,酒旗挂出树头春。
当垆十五半遮面,一勺清泉能醉人。
明确:通过对人物的情态描写,塑造了一位娇羞、美丽的卖酒少女形象。
小结方法:(1)分析情节作品的情节对人物的刻画。
(2)分析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神态、心理等。
(3)分析环境包括时间、地点、周围景物等。
(4)知人论世了解作者的生平和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等。
注:1.这些鉴赏方法都要与关注诗词题目、作者、注解相结合。
2.概括语言:完整、简洁、准确是/ 塑造…(性格特征、年龄身份、心理情绪)…的人/人物形象3、简析下面这首宋词的诗人形象。
诉衷情陆游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注:沧洲,水边,古时隐者所居之地。
陆游晚年居于绍兴镜湖边的三山。
明确:诗歌描写了一个被闲置不用的抗金英雄形象。
//诗中人物曾经金戈铁马,驰骋疆场,现在虽被弃置不用,但仍胸怀报国之志,心系抗金前线。
//诗歌通过这一形象的塑造,表达了自己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感慨。
4、分析诗歌中塑造的人物形象。
寻陆鸿渐不遇皎然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
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
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
注:带郭,意即靠近外城。
问:诗中的陆鸿渐是怎样的一个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
明确:陆鸿渐是一个寄情山水、不以尘事为念的高人逸士形象。
//前四句通过对陆鸿渐幽僻、高雅的隐居之地的景物描写,表现了他的高洁不俗。
最后两句通过西邻对陆鸿渐行踪的叙述,侧面烘托了陆鸿渐的潇洒疏放。
散文阅读开头句段的作用 导学案(教学设计)
现代文阅读·散文《开头句段的作用分析》导学案学习目标:掌握“开头句段的作用”题的题型和答题方法。
学习重点:掌握“开头句段的作用”题的角度和规范。
一、典型示例(2009·江苏)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问题。
上善若水张笑天去都江堰,一进入成灌高速公路,“上善若水”的巨型横幅扑面而来。
这是指水吗?是褒扬都江堰吗?还是借水喻人,弘扬一种文化精神?岷江从雪山一路蹒跚走来,负荷着黎庶的厚望,伴随着历史的沧桑。
人不可能在不同的时间趟过同一条河流,大概就是这种带有哲学意味的思维,令人频生感悟。
上善是最高的善。
水滋润万物,使之生长,又从不与万物竞高下、论短长,所以老子认为“上善若水”。
这种品格接近于他心中至高至圣的“道”了。
在喷吐着雪浪的离堆前,在散射着彩虹光芒的水雾屏幕上,我仿佛看到了重重叠叠的人影,杜甫、岑参、陆游……他们的诗篇传诵千古,历久弥新。
譬如那玉垒山,本非雄峰峻岭,之所以名扬天下,还是仰赖诗圣的两句诗:“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而2200多年前蜀郡守李冰“低作堰、深淘滩”,劈山引水修筑的都江堰,才真正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史记·河渠书》记载,李冰凿离堆,“穿二江成都之中,此渠皆可行舟,有余则用灌溉,百姓飨其利”。
李冰靠火烧、靠水浇,切断玉垒山,开凿离堆,修飞沙堰,今天看来实在原始。
然而,原始有原始的好处。
它绝不污染环境,绝不危及生态;它不会像现代水库几百米的高坝那样既令人惊叹,又令人隐隐不安。
都江堰不会切断鱼类洄游的线路,人们用不着把鱼捞起来,送到大坝上头的水库里去产卵,再把孵化的幼鱼捞起来送回下游。
人很累,鱼也很累。
都江堰是历史的遗存,既能防洪,又能灌溉,是人类利用大自然的神话。
与之同时的郑国渠早已成了需要史学家考证的遗迹,而都江堰仍旧生机盎然,滋养着天府之国的子民。
难怪道教尊李冰为“妙源清君”,这也暗合了老子“上善若水”的精髓吧。
在都江堰,流淌着两条河,明的是岷江,暗的是流水孕育的文化。
初中散文语言赏析教案
初中散文语言赏析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散文中的关键词语、句子和段落,把握散文的主题和情感。
(2)学会分析散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体会其表达效果。
(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赏析其他散文作品。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散文语言的感悟能力。
(2)学会从不同角度审视散文作品,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散文的兴趣,感受散文的魅力,培养学生热爱文学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散文中的关键词语、句子和段落。
(2)分析散文中的修辞手法及其表达效果。
(3)学会赏析散文作品。
2. 教学难点:(1)散文中隐喻、象征等修辞手法的解读。
(2)如何把握散文的情感内涵。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散文的特点,引导学生关注散文的语言美。
(2)通过提问方式,激发学生对散文的兴趣,导入新课。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散文,理解散文内容,体会散文的语言美。
(2)学生勾画出自己认为精彩的词语、句子和段落,并在小组内分享。
3. 合作探讨(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合作探讨,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审视散文作品。
(2)学生分析散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并体会其表达效果。
4. 赏析拓展(1)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赏析其他散文作品。
(2)学生分享自己的赏析心得,互相交流学习。
5. 总结反馈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对学生进行评价和反馈。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散文语言的感悟能力。
2. 学生对散文作品中修辞手法的分析能力。
3. 学生对散文作品的赏析能力。
4. 学生对散文的兴趣和热爱文学的情感。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针对学生的反馈情况进行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六、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整理笔记。
2. 自主阅读一篇散文作品,赏析其中的语言美和修辞手法。
初中七年级语文写人记事类散文阅读专题指导(导学案)
初中七年级语文写人记事类散文阅读专题指导(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 了解叙事散文的基本知识2. 回顾已学经典叙事散文,掌握此类文章的一般阅读方法3. 知晓叙事散文常见题型及答题要点二、学习过程及要求(一)前置学习梳理七年级统编教材中五篇经典叙事散文的内容、写作特色。
1.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记叙重病缠身的母亲,体贴入微地照顾双腿瘫痪的儿子,鼓励儿子要。
文章刻画了一位坚强、无私、伟大的母亲形象,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情感。
2.莫怀戚的《散步》记叙了一家三代人在初春的田野上散步的生活细节,表现出一家人之间互敬互爱的真挚感情,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3.鲁迅在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生动描写了自己在与这两个地方的童年生活。
而文中长妈妈讲美女蛇故事这部分内容,采用了的记叙顺序。
4.在《阿长与〈山海经〉》中,鲁迅先生以为线索贯穿全文,深情追忆了儿时的保姆阿长,通过的手法,刻画了阿长好事粗俗、迷信可笑的一面,又凸现了她朴实善良、仁厚慈爱的天性,表达了成年后的作者对阿长的复杂情感。
5.在《老王》一文中,作者通过回忆老王窘迫的生活状况以及与老王交往的生活片段,凸现出老王的品性,展现了特殊时代背景下,老王与杨绛一家珍贵的友情。
作者对老王的是贯穿全文的情感脉络。
(二)当堂学习:1.叙事散文阅读方法指导:(1)反复朗读(2)理清内容(3)分析结构(4)把握情感(5)品味语言2. 当堂反馈:阅读朱自清的《背影》,思考以下问题。
背影朱自清①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①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
我从北京到徐州打算跟着父亲奔丧回家。
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
父亲说:“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①回家变卖典质,父亲还了亏空;又借钱办了丧事。
这些日子,家中光景很是惨淡,一半为了丧事,一半为了父亲赋闲。
丧事完毕,父亲要到南京谋事,我也要回北京念书,我们便同行。
散文句子赏析教案文档(优秀范文五篇)
散文句子赏析教案文档(优秀范文五篇)第一篇:散文句子赏析教案文档高考散文阅读赏析文中画线句子导学案复习目标:1、了解赏析句子的技巧。
2、掌握规律,规范答题思路。
一、高考典题感知【典题】(2015山东)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问题。
四堡雕版冯骥才①心里一团如花似锦的猜想,在四堡灰飞烟灭。
②在宋代四大雕版印刷基地中,福建的建阳一直承担着那片大地上文明的传播。
其他几个雕版中心如汴梁、杭州等,总是随着战乱与京都变迁或兴或衰,唯有这天高皇帝远的建阳从中古一直走到近代。
我喜欢建安[注]图书的民间感。
它自始就服务于平民大众,也就将先民们的阅读兴趣与审美观念融入坊间。
明代以来,杭州、苏州,以及相继崛起的金陵派和徽派刻印的图书,一窝蜂地趋向文人之雅致,建安图书却始终执拗地固守着它的平民性。
大众日常消遣的故事、笑话、野史,农家应用的医书、药书、占卜、以及专供孩童启蒙的读物,都是建安版常年热销的图书。
今天看来,这种由民间印坊养育出来的纯朴的气质便是建安版特有的审美品格了。
③然而,建安图书真正的福气,是它至今还保存着一个雕版印刷之乡四堡。
中国古代雕版基地大都空无一物,只剩下建安这个活化石。
它犹然散发着书香墨香文明之香吗? ④四堡身在闽西,肩倚武夷山脉,地远天偏,这种地方正是历史的藏身之处。
但现代化法力无边,近几年古镇热闹起来了。
不过令我吃惊的是,这里居然还完整地保留着二百年来声震闽西的印书世家邹氏的坊间与宅第。
大大小小一百四十间房子,组成客家人典型的民居九厅十八井。
在四堡,这种房子都是一半用于生活,一半用于印书。
可是,无论陪同我的主人,怎样指指点点地讲述,我也无法生出往日那种奇异又儒雅的景象来。
⑤俏若留意,那又细又弯高高翘起的檐角,鸟儿一样轻灵的木雕斗拱,敷彩的砖雕,带着画痕的粉墙,还残存一些历史的优雅。
但挤在这老宅子里生活的人们,对此早已视而不见。
历史走得太远了,连背影也看不到。
高大的墙体全都糟朽,表面剥落,砖块粉化;地面的砖板至少在半个世纪前就全被踩碎了;门窗支离破碎,或者早已不伦不类地更换一新;杂物堆满所有角落,荒草野蔓纠缠其间。
高考语文散文阅读---- 散文词句的含义 导学案
高三语文学科导学案编号001 使用时间编制人授课内容(1课时)班级姓名小组学习目标散文中重要词句的含义导学流程教学目标1、体会重要词语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
2、丰富含意重在思想性,语言表达重在艺术表现力。
自主学习一、散文中重要词语含义一般情况下,高考试题中考查的词语含义往往不是“词典义”,而是在文中的具体含义。
考查的词语大致有以下情况:(1)体现作者观点态度或主旨的。
(2)运用修辞和写作方法的关键词语。
(3)特殊指代的(远指、近指、不定指等)。
(4)在表情达意方面非常出色的动词、形容词、叠词等。
(5)有特殊用法的词语,包括贬义褒用、褒义贬用、大词小用、小词大用、词性活用等。
(一)常见提问方式1.说说你对××词的理解。
2.句中××一词的含义是什么。
3.句中××一词指代什么。
(二)明确解题思路理解重要词语,基本原则是要依据具体的语言环境,即依据整篇文章或词语所在的段落及前后句。
就具体思路来讲,可以有以下几点:1.联系上下文,根据词语本身意义,推断词语在语境中的意义。
2.注意修辞手法,如果词语用了比喻、拟人、象征等手法,答题关键是把词语由喻体、拟体还原为本体。
3.联系语境,对有感情色彩的词语的答题关键是进行直接正面的描述。
(三)常用答题模式词语本义+语境义+在情感、主旨、修辞等方面的作用。
二、散文中重要句子含义理解句意,往往是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
所谓重要的句子,是指在文中起着重要作用的关键性句子。
它通常指以下几种语句:(1)结构复杂,意思隐晦的句子;(2)使用特殊的修辞和内涵较为丰富的句子;(3)统摄全篇,即人们常说的文眼或者是揭示文章中心、主旨、观点、情感的句子;(4)揭示文章脉络层次的,即段首的总起句、段末的总结句以及段中的过渡句等。
理解句子的含义,必须联系具体语境,透过词句的表面义,体味其内涵。
对使用了修辞方法的句子,一般先分说(关键词的本义),再总说(整句话的意思);对含蓄隽永的句子一般先表层(句子本身强调的内容),再深层(作者思想感情、观点态度)。
散文语言鉴赏导学案
散文语言鉴赏导学案课前预习案【基础知识整合】小说语言特色一、什么是语言特色鉴赏语言特色鉴赏与表达技巧鉴赏在某些方面是有交叉的,比如鉴赏散文运用的修辞手法既可以说是技巧鉴赏,也可以说是语言特色鉴赏。
但鉴赏语言特色更多的在于理解散文遣词造句的特点,体会行文的风格,品味语言的韵味;这一点和鉴赏技巧侧重分析手法的如何运用及运用效果有着明显的区别。
二、怎样考语言特色鉴赏三、怎样答语言特色鉴赏()(一)语言特色鉴赏“4角度”1.用词之美叠字、叠词2.句式之美3豪放、直白、华丽、精练、凝练、柔婉、含蓄、细腻、典雅、凝重、清新、明丽、朴素、活泼、诙谐等。
4.手法之美[提示]语言特色(风格)除以上角度外,还可以从“时代特色”“地域特色”“语体特色”等角度分析,因这3大角度已在“小说”专题中详解,本处就不再细说。
(二)语言特色鉴赏“3步骤”第一步:概括特点从用词、句式、修辞或风格等角度,用一两个词概括。
概括时既要考虑到一般文本语言的特征,又要充分考虑所给语言片段的特征。
第二步:举例分析结合文本具体表现,紧扣内容(关键词、关键句)析作用(对主旨的体现、对情感的表达)。
第三步:规范作答题目所涉及的语言特色一般是多方面的,答题时应先答最主要、最突出的,然后再答次要的。
答案要分点表述,形成合理的顺序。
另外,指明效果时用词要准确,要注意运用术课内探究案班级:姓名:限时:45分钟一、检查预习情况二、典例分析(2018·浙江高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汴京的星河叶文玲孩提时,我有许多美丽的憧憬,天真的梦。
那时,我最喜欢看天上的星河。
夏夜仰望那缀满星星的夜空,我会几个小时地坐着发痴,小脑瓜里整个儿盘旋着关于星星月亮的种种神话传说。
于是,我总相信月宫里有嫦娥,早晚有一天会从那影影绰绰的桂花树下飘飘走出,而那璀璨的星星呢,一定是那些调皮的小仙女随意抛洒的宝石珠贝。
我很想什么时候飞上天去,抓住天幕的一角轻轻一抖,让这些明亮得耀眼的珠宝纷纷落下来,穿过云端,落到人间。
04 散文技巧语言鉴赏 导学案 (学生版)
高三语文学科导学案(散文技巧、语言鉴赏)导学流程教学目标1、通过自主学习了解并识记散文技巧、语言鉴赏的相关知识;2、通过合作探究与训练解掌握相关解题方法,提升解题能力。
自主学习一、品味散文语言1、赏析语言技巧或特色(答题模式)赏析语言技巧运用了……表现手法(修辞手法),表现了……内容,达到了……(主旨、情感方面)的表达效果。
赏析语言特色文章具有……(朴素自然、清新明快、典雅华丽、含蓄蕴藉、辛辣尖锐等)特点,如……(用词、句式、手法等方面的例子),表达了……(内容、情感等)。
2、常用术语:平实质朴,通俗自然;清新朴素、生活气息、泥土气息;华丽典雅、字字珠玑;含蓄隽永、有感染力;幽默诙谐,寓庄于谐、夸张讽刺;音节铿锵、韵律和谐、节奏明快;准确鲜明、生动形象。
二、鉴赏散文表达技巧1、答题思路明手法明确文章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表现手法或修辞手法。
析运用结合文本,具体分析文章是如何运用该手法的,表现了什么内容。
点效果联系上下文和主旨,结合具体语句说明表达效果。
2、常见的表现手法有:①写景类——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移情于景②咏物类——托物言志③怀古类——借景抒情、即事抒情④咏史类——借古讽今、借题发挥⑤送别类——即事抒情、即景抒情⑥边塞类——直抒胸臆、借景抒情等等表现手法还有:对比衬托,侧面描写,象征,卒章显志,讽喻,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以静衬动,动静结合),虚实结合(以实写虚,寓虚于实,虚实相生)手法等。
合作探究湖殇熊久红当一双脚站在干涸的湖底的时候,其实,那种心痛的感觉,就像是自己踩在了自己的骨头上。
我说的是,在西部腹地,看着被戈壁荒漠一寸寸吞噬掉的艾比湖;我说的是,面对一片白色的盐碱,以及狂风掠过时卷起的漫漫沙尘。
对湖而言,它首先带给我们的,应该是那粼粼的波光,是鸥鸟的翔鸣,是蓝天白云的倒映,是渔歌唱晚的恬静,这些特征是湖带给我们的生活体验,也是湖应有的生命品质。
而我脚下的艾比湖,正在丧失这些青春,就像一个散失了光鲜的干瘪水果,躺成一汪奄奄一息的物证,那些越来越多从湖底裸露出来的丑陋的盐碱污泥,总是让我联想到一具行将风干的木乃伊,一个湖的木乃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现代文阅读之句子赏析》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例句和练习,归纳赏析句子的方法和规范答题模式。
过程与方法:合作探究,结合具体语境,学会运用所学方法进行句子赏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学生作答句子赏析类型题目的信心。
【知识回顾】
☆赏析句子的三步法:
①回归原位:写什么、怎样写、为什么写
②选角度、明效果、析情感
③组织语言,选择恰当的词句表述出来
☆鉴赏角度
1、修辞手法(比喻、拟人等)
比喻:具体明白,形象生动。
拟人:生动形象,赋予事物以人的某些特征。
排比:层层深入,增强语势。
夸张:突出事物的特征。
反复:强调反问:加重语气。
设问:引起读者的思考,引出下文。
对偶:工整的句式,增强文章节奏感。
2、描写手法(人物描写、环境描写)
人物描写方法: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细节描写,正面与侧面描写;
环境描写作用: 1.交代了……背景; 2.渲染了……氛围; 3.烘托了人物……心情。
3、抓关键词语(动词、形容词、叠词等)
A.动词、形容词、叠词、量词 (方法:词语本意+语境义)
B.词语的情感色彩:贬义褒用、褒义贬用
4、景物描写的角度(感官角度、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空间角度)
感官角度: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
5、写作手法(如对比、衬托、象征、借物喻人、欲扬先抑、托物言志等)
6、蕴含的哲理,给你的启示。
【回顾课堂,学海拾贝】
例1、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例2、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例3、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提示:抓关键字词)
例4、凄风。
苦雨。
天昏。
地暗。
★归纳答题格式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古井
村里有两口古井,一口在村头高地,一口在村中平地。
两口井的井沿是一样的,用一块青石凿
穿而成,呈正六角形,下部略大,其中一面刻有几行阴文,记载某年某月所掘。
井台呈方形,条石
铺成,向一边微微倾斜,这低的一面,人不常走的边上,便生起一片片绿黑色的厚苔藓。
高地的古井深十几米,从井口向下望,井口窄,井腔渐大。
井壁是用一个个卵石杂乱而紧密地
砌成的,卵石上长满厚厚的翠绿的苔藓,苔藓下挂着一滴滴水珠,亮晶晶地闪。
清暗的水面上映着
一小圈天,人趴在井沿往下看时,那一小圈天就映着人的头脸。
苔藓下的水珠积聚到足够大滴,便
长长的一挂“滴答”下去,水面就荡起小涟漪,那一小圈天便皱乱起来,人的头脸也一下子碎裂变
形,一会儿水面平静了,头脸又完整地重现。
有一次我把手按在井沿上,俯身看井里,只觉森森的
气息袭上来,身边升起凉飕飕的寒气……突然觉得手心传来一丝钝痛疼,我要挣开手,手心仿佛被
井沿吸住一样,好不容易才脱开,合手搓揉多次,才回暖起来。
平地的古井水面高,大人俯身井沿伸手便能用勺子舀起水来。
在寒冷的冬天,古井水是温暖的。
两个井口总是氤氲着若有若无的轻烟。
大冷天妇女们在井台
上洗衣,手冻得通红,却说不冷。
到炎热的夏天,井水是那样清凉,孩子们都喜欢拿了小吊桶,结
伴去井台上,吊起水来一桶桶往头脸上冲下来,那样冲凉嬉戏。
高地的古井井台上有个石盆,盆壁是那么粗糙,而盆里面光光滑滑的。
有时有妇女弯腰俯身井
沿吊起水,擎起吊桶,后退一步,高高远远地把吊桶里的水向石盆倾去,水泻成一弯弧线,几吊桶
后,石盆里水渐满并溅起水花。
然后她就站在石盆边洗衣。
下午,还有比我们更小的稚童,脱得光
溜溜的,挤坐在石盆里,叫母亲吊起井水冲到他们身上,个个快活地拍打着水花,高兴得大喊大叫。
后来,为了扩大耕地面积,把村子周围的树林砍光了,改成了庄稼地。
有一年夏天大旱,村里
人连续汲了几天井水,又人吃又浇地,两口古井终于见底。
到第二天水位才回复一点。
老辈人说,
这两口古井水位以前从来没有下降过。
我常常想起故乡的那两口古井。
它们滋养了全村的人。
我一定要回去看看这两口古井。
古井的
井沿还是那样冰凉?井壁卵石上还包着厚厚的碧绿的苔藓?还滴答着晶亮的水滴?井里的一小圈天
水能映照人的头脸?还有在石盆边洗衣的妇女和在石盆里戏水的稚童?还有,一定得去看看井沿上
的阴文,古井是何年所凿?村人已在这两口古井中汲过多少年水?我还能看到这两口古井?那时,
古井会对我说些什么呢?
[注]:氤氲(yīnyūn):形容烟或云气浓郁。
问题:本文有关古井的描写极为细腻、生动、传神。
请从下列例子中选择两例进行具体赏析。
(1)清暗的水面上映着一小圈天,人趴在井沿往下看时,那一小圈天就映着人的头脸。
苔藓下的水
珠积聚到足够大滴,便长长的一挂“滴答”下去,水面就荡起小涟漪,那一小圈天便皱乱起来,人
的头脸也一下子碎裂变形,一会儿水面平静了,头脸又完整地重现。
(2)突然觉得手心传来一丝钝痛疼,我要挣开手,手心仿佛被井沿吸住一样,好不容易才脱开,合
手搓揉多次,才回暖起来。
(3)有时有妇女弯腰俯身井沿吊起水,擎起吊桶,后退一步,高高远远地把吊桶里的水向石盆倾去,水泻成一弯弧线,几吊桶后,石盆里水渐满并溅起水花。
然后她就站在石盆边洗衣。
答:我选句(),
我选句(),
【学以致用,赏你所爱】
刀之爱
⑴明媚的三月三如期来临。
然而,三月三留给我印象最深的,不是野外风筝飘飞的轻盈和艳丽,
而是奶奶用刀砍树的声音。
⑵“三月三,砍枣儿干……”每到这个时候,奶奶都会这么低唱着,在清凉的阳光中,手拿一
把银亮的刀,节奏分明地向院子里的枣树砍去。
那棵粗壮的枣树就静静地站在那里,用饱含沧桑的
容颜,默默地迎接着刀的洗礼。
⑶“奶奶,您为什么要砍树?树不疼吗?”我问。
在我的心里,这丑陋的树皮就像穷人的棉袄
一样,虽然不好看,却是它们执御冰雪严寒的珍贵铠甲。
尽管冬天已经过去,可现在还有料峭的春
寒啊。
奶奶这么砍下去,不是会深深地伤害它们吗?难道奶奶不知?我甚至偷偷地想,是不是这枣树和奶奶结下了什么仇呢?
⑷“小孩子不许多嘴!”奶奶严厉地呵斥着我,把我赶到一边,继续自顾自地砍下去,一刀又一
刀……
⑸那时候,每到秋季,当我吃着甘甜香脆的枣时,我都会想起奶奶手里凛凛的刀光,心里就会
暗暗为这大难不死的枣树庆幸。
惊悸和疑惑当然也有,但是却再也不肯多问一句。
⑹多年之后,我长大了。
当这件事情几乎已经被我淡忘的时候,在一个远近闻名的梨乡,我又
重温了童年的一幕。
⑺也是初春,也是三月三,漫山遍野的梨树刚刚透出一丝清新的绿意。
也是雪亮的刀,不过却
不是一把,而是成百上千把。
这些刀在梨树千上跳跃飞舞,像一个个微缩的芭蕾女郎。
梨农们砍得
也是那样细致,那样用心,其认真的程度绝不亚于我的奶奶。
他们细心地砍着,仿佛在精雕细刻着
一幅幅令人沉醉的作品。
梨树的皮屑一层层地洒落下来,仿佛是它们伤痛的记忆,又仿佛是它们陈
旧的冬衣。
⑻“老伯,这树为什么要这样砍呢?”"我问一个正在挥刀的老人。
我隐隐约约地感到,他们和奶奶如此一致的行为背后,一定有一个共同的理由。
这个理由,就是我童年里没有知晓的那个谜底。
⑼“你们读书人应该知道,树干是用来输送养料的。
这些树睡了一冬,如果不砍砍,就长得太
快了。
”老人笑道。
⑽“那有什么不好呢?”
⑾“那有什么好呢?”老人反问道,“长得快的都是没用的枝条,根储存的养料可是有限的。
如果在前期生长的时候把养料都用完了,到了后期还拿什么去结果呢?就是结了果,也只能让你吃一
嘴渣子。
”
⑿我怔在了那里,没有说话。
⒀我被深深地震撼了:树是这样,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呢?一个人如果年轻时过于顺利,就会在
不知不觉间疯长出许多骄狂傲慢的枝条。
这些枝条,往往是徒有其表,却无其质,白白浪费了生活
赐予的珍贵养料。
等到结果的时候,他们却没有什么可以拿出来奉献给收获的季节。
而另外一类人,
在生命的初期,就被一把把看似残酷的刀,斩断了圆润而酣畅的歌喉,却因此把养料酝酿了又酝酿,
等到果实成熟的时候,他们的气息就芬芳成了一壶绝世的好酒。
⒁从这个意义上讲,刀之伤又何尝不是刀之爱呢?而且,伤短爱长。
⒂当然,人和树毕竟还有不同:树可以等待人的刀,人却不可以等待生活的刀。
我们所能做的,
也许就是在有刀的时候,去承受,去积蓄;在没有刀的时候,去寻找,去打造。
让我们铭记刀爱,
用生活的砥砺,去迎接累累的硕果和甜美的微笑。
问题:请同学们根据老师所讲的赏析句子的方法,在文中画出一句你所喜欢的句子来作赏析,并拟出参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