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与整理)课时练习 (2)

合集下载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3-4)单元专项练习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3-4)单元专项练习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3-4)单元专项练习第1课时分类与整理(1)一、数一数,填一填。

(4分)二、分一分,圈一圈。

(圈出每组中不同类的一项,每题2分,共8分)1.2.3.4.三、按形状分一分,请你数一数,填一填。

图形各类个数(个)1.2. ()和()同样多。

3.长方形比平行四边形多()个。

第2课时分类与整理(2)一、分一分,填一填。

图形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个数1.按水果的种类分一分,并统计出每种水里的数量。

① ② ③ ④ 数量(份)2.( )号水果最多。

3.( )号水果和( )号水果一共是11份。

4.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提出一个..)二、给下面这些图形分类。

1.按不同的形状分一分,填写下表。

三角形 五角星 正方形 园个数2.如果分为两组,可以怎样分?完成下表。

三、整理小明的文具。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根据上图填写下表。

种类文具盒橡皮尺子铅笔名称数量根据上面的统计结果填一填,答一答。

1、哪种文具最多?哪种文具最少?2、比多( )。

3、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四、下面是阳光小学一(5)班上午的课程表。

(1)语文和数学共多少节?(2)体育比数学少多少节?(3)语文比美术多多少节?一 二 三 四 五 1 语文 数学 语文 语文 数学 2 数学 数学 语文 数学 语文3 体育 音乐 劳动 美术写字4 写字美术体育音乐劳动语文数学音乐美术劳动( )节 ( )节 ( )节 ( )节 ( )节 =( )=( )=( )(4)自己再提一个问题,并解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四单元《100以内数的认识》 第1课时 数数 数的组成一、直接写出得数。

4+7= 12-5= 13+6= 17-9= 13-8= 14-6= 15-7= 11-4= 13-9= 18-9= 6+6= 8+5= 二、填一填。

《分类与整理》教学设计(第2课时)

《分类与整理》教学设计(第2课时)

《分类与整理》教学设计(第2课时)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8页例2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的:1.使先生可以依据自己选定的规范停止分类,体验分类结果在不同规范下的多样性。

2.使先生阅历完整的处置效果进程与分类统计的进程,会用复杂的统计表出现分类的结果,并感遭到用统计表记载分类结果的优势。

3.使先生可以对数据停止复杂的剖析,并能依据数据提出复杂的效果。

教学重、难点:重点:让先生学会依据实践需求选择规范自主分类。

难点:学会用复杂的统计图表出现计数的结果。

教学预备:多媒体。

教学进程:一、创设情境,提出效果师:周末,阳黑暗丽,很多爸爸妈妈相约带小冤家一同去郊游。

出示课本情境图师:看,这么多人一同玩多开心呀!他们想玩捉迷藏的游戏,如今得把这么多人分红两组。

小冤家们想一想,可以怎样分呢?【设计意图:创设贴近先生日常生活的效果情境,激起先生的学习兴味。

】二、操作探求,充沛交流(一)小组协作展开探求活动师:分红两组做游戏,你能想出几种不同的分法?把分类的结果用你觉得最好的方法出现出来。

先生活动,教员巡视指点,了解先生活动信息。

【设计意图:为先生创设自主探求的空间,让先生用自己的方式完成分类计数,体验分类统计的进程。

教员在这个进程中发现先生学习活动中遇到的困难和出现的效果,并获取接上去教学活动的素材。

】(二)展现先生分类结果,引导先生评价交流。

1.出现先生分类计数的结果先生出现分类计数的结果的方式能够多样,例如:图画式、复杂的统计图式(纵向或横向)、图文并茂式、表格式等。

教员依据教学需求选取有代表性的作业展如今黑板上。

2.适时纠正先生的计数错误总会有先生出现计数的错误,教员要发现先生的错误,对先生计数的进程和方法停止指点。

先让数错的先生说说为什么数错了,再引导先生交流:怎样数才不会漏数,不会反双数,不容易数错呢?指点先生可以边数边做标志,数完之后可以再数一遍等。

【设计意图:对一年级的小冤家来说数清楚数量也是有一定难度的数学活动,在分类进程中停止细致地计数指点是十分必要的。

分类与整理(第二课时)

分类与整理(第二课时)

《分类与整理》教学设计(第2课时)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8页例2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够根据自己选定的标准进行分类,体验分类结果在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

2.使学生经历完整的解决问题过程与分类统计的过程,会用简单的统计表呈现分类的结果,并感受到用统计表记录分类结果的优势。

3.使学生能够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并能根据数据提出简单的问题。

教学重、难点:重点:让学生学会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标准自主分类。

难点:学会用简单的统计图表呈现计数的结果。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师:周末,阳光明媚,很多爸爸妈妈相约带小朋友一同去郊游。

出示课本情境图师:看,这么多人一起玩多开心呀!他们想玩捉迷藏的游戏,现在得把这么多人分成两组。

小朋友们想一想,可以怎么分呢?【设计意图:创设贴近学生日常生活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操作探究,充分交流(一)小组合作开展探究活动师:分成两组做游戏,你能想出几种不同的分法?把分类的结果用你觉得最好的办法呈现出来。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指导,了解学生活动信息。

【设计意图:为学生创设自主探究的空间,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完成分类计数,体验分类统计的过程。

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发现学生学习活动中遇到的困难和出现的问题,并获取接下来教学活动的素材。

】(二)展示学生分类结果,引导学生评价交流。

1.呈现学生分类计数的结果学生呈现分类计数的结果的方式可能多样,例如:图画式、简单的统计图式(纵向或横向)、图文并茂式、表格式等。

教师根据教学需要选取有代表性的作业展示在黑板上。

2.适时纠正学生的计数错误总会有学生出现计数的错误,教师要发现学生的错误,对学生计数的过程和方法进行指导。

先让数错的学生说说为什么数错了,再引导学生交流:怎样数才不会漏数,不会重复数,不容易数错呢?指导学生可以边数边做标记,数完之后可以再数一遍等。

【设计意图:对一年级的小朋友来说数清楚数量也是有一定难度的数学活动,在分类过程中进行细致地计数指导是十分必要的。

北师大版(2024)一年级数学上册3.3 一起来分类(课件)

北师大版(2024)一年级数学上册3.3 一起来分类(课件)

把附页中的图剪下来,分一分。
按颜色分
把附页中的图剪下来,分一分。
按形状分
可以依照哪些标准进行分类呢?
(1)事物的特征。(如颜色、形状、大小……) (2)制作材料。 (3)功能和用途。(如衣、食、住、行……)
生活中还有哪些例子是可以用分类解决 问题的,依照什么标准分类的呢?
课堂练习 1.按要求分一分,说一说。
我很喜欢“整理房间”这个活动,按照学习 的方法,我能把自己的房间整理得干净整洁!
我很喜欢“一起分类”这个活动,在这个活动 中我们探讨了诸多事物的特征、功能和用途。
变式训练
1.分一分,说一说。
天上飞的有大雁、燕子;地上跑的有小兔、 熊猫和小羊;水里游的有金鱼和虾。
变式训练
2.说一说,


按形状分:①④⑥为一类, ②③⑤为一类。 按颜色分:①②④为一类, ③⑤⑥为一类。
思维训练
算一算,在得数相同的算式上涂一样的颜色。
8
9
9
8
5
8
5
9
8
5
课堂小结 这节课有什么收获呢?
确定分类标准的过程就是寻找事物之间不 同属性的过程,事物之间有几个不同的属性, 就有几个分类标准。
课后作业
分成两类: ①③⑤⑦⑨
②④⑥⑧
分成三类: ①②⑦⑧
③④⑤
⑥⑨
选自教材第47页练一练第2题
2.看一看,说一说它们是怎么分类的。
茄子和白菜是蔬菜为一类。 香蕉和苹果是水果为一类。 各种果汁等饮品属于饮料为一类。
垃圾分为可回收物、厨余垃圾、 其他垃圾和有害垃圾四类。
选自教材第47页练一练第3题
想一想,你最喜欢本单元的哪个活动?还有 好奇的问题吗?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整理和复习》课后练习题(附答案)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整理和复习》课后练习题(附答案)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
第二单元《整理和复习》课后练习题(附答案)
1.列竖式计算。

54+36= 25+33+17= 88-25-32=
64-27= 38+25-14= 77-(15+33)=
2.选择题。

(1)以下算式是进位加法的有()。

A.24+3
B.35+32
C.29+5
D.92+4
(2)与算式42-24-12得数不相等的算式是()。

A.42-12-24
B.42-(24+12)
C.42-(24-12)
D.(42-24)-12
(3)李叔叔今天在微信群抢了26元的红包,昨天比今天少抢了16元,李叔叔两天一共抢了()元的红包。

A.42
B.10
C.36
3.农场养了56只白兔子,养的灰兔子的只数比白兔子少18只。

(1)农场养了多少只灰兔子?
(2)农场一共养了多少只兔子?
4.小青有24张邮票,比小红少18张,比小李多21张,小红和小青一共有多少张邮票?小红比小李多多少张邮票?
参考答案
1.90 75 31 37 49 29
2.(1)C (2)C (3)C
3.(1) 56-18=38(只)
答:农场养了38只灰兔子。

(2)38+56=94(只)
答:农场一共养了94只兔子。

4.24+18+24=66(张) 24+18-(24-21)=39(张)答:小红和小青一共有66张邮票,小红比小李多39张邮票。

分类的练习题

分类的练习题

分类的练习题
在学习过程中,分类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

通过将各种事物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分类,可以帮助我们深入理解事物的本质和特点。

下面是一些分类练习题,通过这些题目的解答,我们可以不断提升自己的分类能力。

题目一:将以下动物按照其栖息地进行分类(海洋、森林、沙漠、城市)
1. 海豚
2. 熊
3. 骆驼
4. 海鸥
5. 猴子
6. 狮子
7. 企鹅
8. 大象
解答一:
海洋:海豚、海鸥、企鹅
森林:熊、猴子
沙漠:骆驼
城市:狮子、大象
题目二:将以下食物按照其来源进行分类(植物、动物)
1. 苹果
2. 牛奶
3. 猪肉
4. 萝卜
5. 鱼
6. 鸡蛋
7. 青菜
8. 牛肉
解答二:
植物:苹果、萝卜、青菜
动物:牛奶、猪肉、鱼、鸡蛋、牛肉
题目三:将以下水果按照其颜色进行分类(红色、黄色、绿色)
1. 苹果
2. 香蕉
3. 西瓜
4. 草莓
5. 橙子
6. 青苹果
7. 柠檬
8. 梨
解答三:
红色:苹果、草莓
黄色:香蕉、柠檬
绿色:西瓜、青苹果、梨
通过以上分类练习题,我们可以提高自己的分类能力。

分类不仅在学习中有用,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并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希望大家都能够通过分类练习不断培养自己的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分类与整理》教案(通用9篇)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分类与整理》教案(通用9篇)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分类与整理》教案(通用9篇)人教版一班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分类与整理》教案(通用9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

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帮大家整理的人教版一班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分类与整理》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一班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分类与整理》教案篇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会根据多种标准分类,体会分类的多样性。

(2)过程与方法:初步认识简单的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表回+答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能应用于生活中。

教学重点本课教学的重点就在于孩子们能按给定的标准或自己选定的标准进行分类,体会分类标准的多样性。

教学难点让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表回答问题。

教学准备:教材、PPT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图片出示3组图片,找出不同类的并圈出来。

(学生讨论,并举手回答)2、出示水果类、蔬菜类与文具类的相关图片,让学生分类。

3、引出本节课教学内容,并让学生解释什么是分类。

(二)创设情景,自主探究。

1、出示例1情景图。

师:看一看,你发现了什么?生1:有很多气球。

生2:有各种形状的气球。

生3:有各种颜色的气球。

师:有这么多气球,可以怎样分类呢,先在小组内说一说。

学生分组讨论,自由分类理整,汇报、沟通。

生1:按形状分类。

生2:还可以按颜色分类。

师:同学们真棒!想出了不同的方法来分类。

2、分一分,数一数。

(1)按形状分类。

师:下面我们先分组,按形状分一分,并数一数,每种气球各有多少个。

学生分组活动。

沟通、汇报。

师:谁先来介绍一下,你们组按形状把这些气球分成了哪几类?每类气球各有几个,并说说你是怎么分的,怎么数的?生1:我们按形状把气球分成了球形的气球、心形的气球和长气球三类。

我们边数边画知道球形的气球有5个,心形的气球有4个,长气球有3个。

生2:我们按形状把气球也是分成了球形的气球、心形的气球和长气球三类,我们是先分一分,再数一数的,知道球形的气球有5个,心形的气球有4个,长气球有3个。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全册每课练习题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全册每课练习题

第一单元生活中的数第一课时快乐的家园A案:课时作业一、照样子数一数,画一画。

二、照样子,圈一圈。

三、看一看,填一填。

一共有()朵花,排第()。

第二课时玩具A案:课时作业一、看图圈数。

二、写数。

第三课时小猫钓鱼A案:课时作业一、看图写数。

二、按顺序写数。

第四课时文具A案:课时作业一、数一数,写数。

二、照样子,画点子。

三、按顺序填数。

第五课时快乐的午餐A案:课时作业一、画一画。

1.画,和一样多。

2.画,比多。

二、哪一组正合适画“√”。

1.每人1双。

2.每只兔子一根。

三、比一比,最多的画“V”,最少的画“△”。

1.2.第六课时动物乐园A案:课时作业一、送小鸟回家。

(连线)二、比一比,填一填。

第二单元比较第一课时过生日A案:课时作业一、比一比,大的画“√”,小的画“O"。

二、用下面的篮子装一些同样大小的苹果,哪个装得更多在下面画“√”。

第二课时下课啦A案:课时作业一、给最高的树涂上红色,最矮的树涂上绿色。

二、给最长的线画上“√”。

三、谁最高请画“√”。

第三课时跷跷板A案:课时作业一、给轻的涂红色。

二、在最轻的后面画“√”。

第三单元加与减(一)第一课时一共有多少A案:课时作业一、在口里填数。

口+1=2 2+口=3 2+3=口二、看算式接着画,接着填。

三、说一说,填一填。

第二课时还剩下多少A案:课时作业一、填一填。

5一2=口 4一1=口二、看图摆一摆,再填得数。

4一1=口 4一3=口5一3=口 3一1=口三、看算式,先画去O,再填数。

第三课时可爱的小猫A案:课时作业一、直接写得数。

3+0= 5-4= 2-1=3-3= 5-5= 1+0=二、在○里填上“>”“<”或“=”。

3-2○1+1 5-5○1+0 5○4+05-4○0+0 2+2○4+1 3-3○0三、看图写算式。

1盘子里还剩几个苹果2鱼缸里还剩几条鱼第四课时练习一看图列式计算。

4+1=□ 5-1=□3+□=□ 5-□=□3+1=□ 5-4=□2+□=□ 4-□=□第五课时猜数游戏A案:课时作业一、看图填空。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分类与整理第2课时分类与整理(2)人教版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分类与整理第2课时分类与整理(2)人教版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3 分类与整理第2课时分类与整理(2) 人教版教案内容:一、教学内容1. 学习按照物体的颜色、形状、大小等特征进行分类。

2. 学习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发现分类后的物体之间的规律。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能够根据物体的不同特征进行分类。

2. 能够通过观察和比较,发现分类后的物体之间的规律。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能够根据物体的不同特征进行分类,并发现分类后的规律。

教学难点在于如何引导学生观察和比较,发现分类后的规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彩球、卡片、小动物模型等。

2. 学具:学生作业本、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会给学生展示一些彩球,让学生观察并尝试将它们按照颜色进行分类。

2. 讲解例题:我会给学生讲解一些分类与整理的例题,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比较,发现分类后的规律。

3. 随堂练习:我会给学生发放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4. 小组合作:我会让学生分组,进行小组合作,共同完成一些分类与整理的任务。

5. 作业布置:我会布置一些有关分类与整理的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我将会在黑板上写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分类的定义、分类的方法和分类后的规律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学生回家后,找一些物品,按照不同的特征进行分类,并尝试发现分类后的规律。

2. 答案: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分类和观察,得出不同的答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会及时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效果,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所学知识。

同时,我也会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细节重点关注在教学内容方面,我重点关注的是让学生能够根据物体的不同特征进行分类,并发现分类后的规律。

这是因为分类与整理是数学中的基本技能,对于学生来说,掌握这一技能对于日后的数学学习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年级分类与整理教案

一年级分类与整理教案

一年级分类与整理教案【篇一: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分类与整理》教案】第三单元分类与整理教学目标:1、学生通过分一分的活动,初步体会分类的思想,培养初步的分类能力。

2、通过操作学会分类的方法,能选择一定的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并对分的物体进行简单的统计。

初步养成有条理地思考问题、整理物品的习惯。

过程与方法3、分一分、看一看,培养学生的操作、观察、判断和语言表达能力。

4、在整理学习用品和生活用品的过程中体会整理与分类的方法。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一些分类方法,让学生思考得出一些分类规律。

教学难点:体验分类标准多样化,会自定校准对物体进行分类。

教具准备:水果图片、课件、黄花、蓝花和红花各3朵,铅笔若干教学课时:3课时第一课时分类(总第17节)教学内容:教科书27页教学目标1、初步感知分类的意义,学会分类的方法。

2、学生通过分一分,看一看,提高造作能力,观察能力,判断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3、初步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

4、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一些分类方法,让学生思考得出一些分类规律。

教学难点:体验分类标准多样化,会自定校准对物体进行分类。

教学过程:导入:(1)播放录像商场物品近景镜头。

(文具柜台第一层是文具盒;第二层是练习本;第三层是笔。

一位售货员阿姨正在往柜台里分类摆放文具)新授:提问:你看到了什么?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说出:售货员把同类东西放在了一起。

揭示概念:像售货员阿姨这样,把一样的东西放在一起就叫分类。

(板书课题)(2)猜一猜继续观看录像从而猜测售货员阿姨拿的物品会放到哪一层,使学生进一步明确要把同一类的物品放在一起。

探究:多媒体出示例1情景图。

图上的气球可真漂亮,小朋友们,你们能试着将这些气球分分类吗?引导学生按气球的形状分类,分完之后,数一数,看每种形状的气球各有几个。

将学生的分类结果展示在大屏幕上,继续启发学生思考;还可以怎样分呢?小朋友们真是太棒了,能想出这么多的分类方法。

一年级数学第3单元教案:分类与整理

一年级数学第3单元教案:分类与整理

第三单元分类与整理一、教材解读分类是学生学习数学的知识基础,也是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

本单元从解决实际问题入手,将分类的教学与计数(统计)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例题设计由给定标准到自己选择标准,由单一标准到不同标准,由形象地表达分类结果到利用统计表去表达。

练习中由简单的基本训练到复杂的综合训练,由只记录结果到在记录结果的基础上进行数据分析和提出问题等,难度在逐渐加大。

由于难度的加大都是在前面的基础之上进行的,因此难易的坡度都很合适。

本单元的内容只有2道例题,教科书提供了贴切的学习素材,让学生在自然、熟悉的情境中探究分类的方法。

例1呈现了三种分类计数的方法:一是先分类再计数;二是边分类边计数,同时画象形统计图;三是以图文结合的方式呈现分类结果(类似于统计表)。

呈现形式虽然多样,但计数结果却是相同的,体现了分类结果在单一标准下的一致性。

分类计数后,让学生对计数结果进行简单的分析,使学生经历一个完整的统计过程,从而体会分类的含义、方法及目的。

例2则主要是让学生学会自主分类,并用简单的统计表呈现分类的结果,这种能力对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这是一切统计的起点。

通过这样的编排,教科书将分类与统计紧密地结合在了一起,强调在分类的基础上收集、整理并呈现分类的结果,突出分类是收集、整理、描述数据的基础,同时也将统计工作中最基础、最重要的一环——收集、整理数据简单地渗透给学生了。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入学前早已对日常生活中的分类有了初步的认识,而这些事物同时又是学生十分熟悉或感兴趣的。

这样在教学时,学生的兴趣浓厚,能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

但学生对于“分类”的概念和标准比较模糊,有些学生虽然学会了,但讲不清依据,教师还应给予帮助,进一步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三、教学策略1.联系实际,从生活中学。

可以设计多种形式的分类活动,如:分学具、整理书包、整理自己的房间等。

让学生感受分类在生活中的作用,建立分类的思想。

教学中要结合具体情境强调分类结果正确的重要性,同时要将分类结果的呈现方式由实物图逐步过渡到图表。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 第三单元 分类与整理 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  第三单元   分类与整理 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分类与整理教案课堂教学设计方案(2)按颜色分类。

想一想如果按颜色分类,可以怎么分呢?每种气球又各有多少个呢,请小组内分一分,数一数。

学生分组活动。

汇报、交流。

【课堂作业】1.完成教材第29页练习七的第1题。

2.完成教材第29页练习七的第2题。

【课堂小结】小结: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分类的方法,知道了可以按物体的形状、颜色、用途等来分类。

在生活中,我们给物体分类时常根据不同的标准,比如:物体的大小、用途、种类……只要大家能说出适当的理由,我们都可以对物体进行分类第1课时分类与整理(1)作业设计:教学反思:课堂教学设计方案一次备课二次备课课题:分类与整理(2)学习目标:1.能选择不同的标准对物体进行不同的分类。

2.能用表格的形式把分类的结果表示出来。

3.在分类活动中,体验分类结果在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

4.培养学生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判断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5.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

重点难点:1.能选择不同的标准对物体进行不同的分类。

2.能用表格的形式表示出分类的结果。

教学过程:【情景导入】1.出示一大一小两个盒子,一大一小的两个杯子,一大一小的两个球。

这些东西可以怎样分类呢?2.揭示课题:同学们按照物体的大小、形状、颜色、用途等不同的标准给这些物体进行了分类。

那按不同的标准分类,分类的结果是不是都是一样的呢?这些结果可以怎样清楚地表示出来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一下。

(出示课题)【新课讲授】1.按不同标准分类。

出示例2情景图。

看看他们在干什么?分两组做游戏,他们可以怎样分组呢?2.用表格表示分类的结果。

同学们想了这么多的办法。

老师要告诉你们,用表格表示分类的结果最清楚。

下面我们就来学习用表格来表示分类的结果。

(2)出示表格。

数师:请同学们先按年龄把这些人分组,看怎么分?每组有多少人?把结果填在表(一)中。

学生分组活动。

汇报、交流、展示。

请同学们再按性别把这些人分组,把分组的结果填在表(二)中。

第三单元 第1课时 分类与整理(教学课件)-一年数学下册 人教版

第三单元 第1课时 分类与整理(教学课件)-一年数学下册 人教版
自主选择不同的标准分类计数
探究新知
presentation
右面这些家庭要分成两 组做游戏,他们可以怎 样分组呢?
按大人、孩子分
人数
大人 孩子
8
4
按性别分
人数
男女
6
6
将分类的结果用上面表格的形式呈现出来,这种表格就是简单的 统计表。
探究新知
presentation
对比这两表 格发现什么?
按大人、孩子分
3个
4个
5个
探究新知
presentation
方法二:三种形状分别排成一列,一一对应,再数一数每种形状的气球 各有多少个。
3个 4个 5个
探究新知
presentation
比较两种分法
方法一:
通过比较,圆 形气球最多, 葫芦形的最少。
方法二: 记录分类结果
方法二比较好, 摆得很整齐,能 清楚地看出各种 形状气球的数量。
presentation
知识小结 1. 根据不同的功能、用途、颜色、形状等 可以将事物进行分类。 2. 单一标准下的分类,分类的结果相同; 不同标准下的分类,由于分类的标准不同, 因此分类的结果一般也不同。
探究新知
presentation
1. 把水果圈出来,并数一数有多少个。
水果有□4 个。
学习任务二
知识链接
knowledge link
根据形状分一分。
立体图形 图片 数量 3 4 4 2
平面图形 34 3 5
学习任务一
按给定的标准分类计数
探究新知
presentation
气球分类
有这么多气球, 可以怎样分类呢?
可以先按照不同的形状 分一分,数一数。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3 分类与整理 习题8 (2)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3 分类与整理 习题8 (2)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二册第三单元
《分类与整理(二)》练习题
1.把不同类的圈出来。

(1)苹果铅笔字典直尺橡皮(2)篮球足球羽毛球气球排球(3)白菜黄瓜茄子西瓜西红柿(4)卡车轮船小轿车出租车救护车(5)裙子裤子毛衣牛奶短裤
2.我会分。

(1)把对应物品的填在相应的圈里)
牛奶黄瓜面包桃子
直尺樱桃铅笔菜花
香蕉巧克力鸭梨橡皮
西瓜钢笔桔子彩笔
字典豆角卷心菜饼干
草莓苹果土豆芹菜
水果食品蔬菜文具
(2)请你根据分类结果完成下面的统计图。

水果食品蔬菜文具(3)从图中可以看出,()最多,()最少。

(4)()和()的数量一样多。

3.给每组中不同类的一个涂上颜色。

(1)
(2)
(3)
附:《分类与整理(二)》练习题答案
1.把不同类的圈出来。

(1
)苹果 铅笔 字典 直尺 橡皮 (2)篮球 足球 羽毛球 气球 排球 (3)白菜 黄瓜 茄子 西瓜 西红柿 (4)卡车 轮船 小轿车 出租车 救护车 (5)裙子 裤子 毛衣 牛奶 短裤 2.我会分。

(1)把对应物品的填在相应的圈里)
牛奶 黄瓜 面包 桃子 直尺 樱桃 铅笔 菜花 香蕉 巧克力 鸭梨 橡皮 西瓜 钢笔 桔子 彩笔 字典 豆角 卷心菜 饼干 草莓 苹果 土豆 芹菜 水果 食品 蔬菜 文具
(2)请你根据分类结果完成下面的统计图。

水果食品蔬菜文具
(3)从图中可以看出,(水果)最多,(食品)最少。

(4)(蔬菜)和(文具)的数量一样多。

3.给每组中不同类的一个涂上颜色。

(1)
(2)
(3。

苏教版五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整理分类复习积累练习

苏教版五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整理分类复习积累练习

苏教版五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整理分类复习积累练习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词语补充1. 补充词语。

手舞(____)残渣(____)(____)在乎(____)星移(____)裂胆饱食(____)悬崖(____)(____)不动(____)临下(____)有礼2. 把词语补充完整。

一(____)见(____)不由(____)(____)(____)(____)起敬一(____)不(____)情不(____)(____)(____)(____)所思3. 将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并任选一个词语写一句话。

(____)调有序负(____)请罪(____)桥相会万马齐(____)(____)计多端民不(____)生(____)心沥血金碧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再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____)耳欲(____)失(____)落(____)一如(____)(____)得意(____)(____)(____)不(____)待引人(____)(____)(____)(____)之情各(____)各(____)(1)上面的词语中描写心理活动的词语有:____________。

(2)不管我的绘画作品是否得奖,父母都_______地支持我练习,这种_________,我铭记在心。

(3)窗外风雨交加,___________的雷声,吓得我钻进了被子里。

5. 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选词填空。

神(____)妙(____)半夜(____)(____)天造(____)(____)(____)手(____)脚抓(____)挠(____)(____)(____)挈女1.这道计算题我算了好几遍都不对,急得我_________________。

2.事情的发展果然如你所料,你可真是___________________啊!选词填空6. 我把词语送回家,句子意思能表达。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全册)每课练习题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全册)每课练习题

第一单元生活中的数第一课时快乐的家园A案:课时作业一、照样子数一数,画一画。

二、照样子,圈一圈。

三、看一看,填一填。

一共有()朵花,排第()。

第二课时玩具A案:课时作业一、看图圈数。

二、写数。

第三课时小猫钓鱼A案:课时作业一、看图写数。

二、按顺序写数。

第四课时文具A案:课时作业一、数一数,写数。

二、照样子,画点子。

三、按顺序填数。

第五课时快乐的午餐A案:课时作业一、画一画。

1.画,和一样多。

2.画,比多。

二、哪一组正合适?画“√”。

1.每人1双。

2.每只兔子一根。

三、比一比,最多的画“V”,最少的画“△”。

1.2.第六课时动物乐园A案:课时作业一、送小鸟回家。

(连线)二、比一比,填一填。

第二单元比较第一课时过生日A案:课时作业一、比一比,大的画“√”,小的画“O"。

二、用下面的篮子装一些同样大小的苹果,哪个装得更多?在下面画“√”。

第二课时下课啦A案:课时作业一、给最高的树涂上红色,最矮的树涂上绿色。

二、给最长的线画上“√”。

三、谁最高?请画“√”。

第三课时跷跷板A案:课时作业一、给轻的涂红色。

二、在最轻的后面画“√”。

第三单元加与减(一)第一课时一共有多少A案:课时作业一、在口里填数。

口+1=2 2+口=3 2+3=口二、看算式接着画,接着填。

三、说一说,填一填。

第二课时还剩下多少A案:课时作业一、填一填。

5一2=口4一1=口二、看图摆一摆,再填得数。

4一1=口4一3=口5一3=口3一1=口三、看算式,先画去O,再填数。

第三课时可爱的小猫A案:课时作业一、直接写得数。

3+0= 5-4= 2-1=3-3= 5-5= 1+0=二、在○里填上“>”“<”或“=”。

3-2○1+1 5-5○1+0 5○4+05-4○0+0 2+2○4+1 3-3○0三、看图写算式。

1盘子里还剩几个苹果?2鱼缸里还剩几条鱼?第四课时练习一看图列式计算。

4+1=□5-1=□3+□=□5-□=□3+1=□5-4=□2+□=□4-□=□第五课时猜数游戏A案:课时作业一、看图填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