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方债综述
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研究综述
Mo d y , 2 0 0 3 ) , 通过 结合 各 国实 际 , 学 者普遍认 为只要 能 够 理清政府债务产 生的特殊原 因, 就能够有效 的减少政
自欧洲货 币危机 , 墨西 哥 、 阿根 廷等 国家 的债务 危
府性 债务 的规模 和防范相关风险 。沿着这一 思路 , 本文 机 发生之后 , 金 融危 机预警 的研究 日渐 凸显 , 学者们 提 将对地方政府债务研究成果进行 国外和国内的分类研究。
债务 。 学 者们 对地方政府债务 问题的讨论也是 围绕上述 债 务结构 , 是从 政府债务 总额 、 举债 形式 、 借 债 主体 、 债
核算等式 中各项之间的相互 作用展开 的。 然而 , M u s g r a v e 权人、 债务发行 期 限结构等 方面来 探讨 的 ; 并 根据 欧洲 ( 1 9 5 9 ) 提 出 了经 典 的财政联 邦理论 , 认为通 过多层 次 的 账 户体系( E S A 9 5 ) 把举债 主体划分 为中央政 府 、 州 政府 、 地 方政府 提供 公共 支 出比单一 的中央政府 决策更 为有 地方政府和社保 基金理事会 , 认为举债 主体 的构 成是影 效。所 以 , 地方 政府利用投资项 目融 资 比使用 当期 的财 响政府 举债 规模 和期 限 的重要 因素之 一 。B e n n y G e y s
( 三) 影 响 政 府债 务期 限 结构 的 因 素 综 述
、
政 府 债 务 融 资 的 理 论 基础
在财政分 权的框架下 , 地方政府 面临的预算约束可
表示为 : 财政支 出一 财政收入=转移支付 流入+ 新增 地方
I s m a e l A h a m d a n e c h Z a r c o ( 2 0 0 8 ) 分 析 了欧 洲 的政 府
地方政府债务与房价相互影响综述
地方政府债务与房价相互影响综述近年来,地方政府债务和房价成为了社会热议的话题,两者之间的相互影响也备受关注。
地方政府债务问题一直是中国经济的一个隐忧,而房价作为居民最关心的民生问题之一,其变动也直接影响着大家的生活。
本文将结合实际数据,就地方政府债务与房价之间的相互影响进行综述。
一、地方政府债务的影响因素1.1 宏观经济条件地方政府债务的规模和增长速度往往受宏观经济条件的制约和影响。
经济增长速度放缓会导致地方政府税收收入下降,同时地方政府为了维持经济增长,不得不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力度,从而增加债务规模。
1.2 地方政府财政收支状况地方政府财政收支状况也是影响地方政府债务的一个重要因素。
如果地方政府财政收入长期偏低,财政支出又偏高,就会导致财政赤字,从而需要通过债务来填补财政的缺口。
地方政府债务的增长还受地方政府政策取向的影响。
有些地方政府为了推动当地经济发展,采取了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等措施,这些措施通常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而这些资金大部分来自债务。
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的增长会引发金融风险,一旦引发金融危机,会导致房地产市场信贷收紧,房价下跌。
政府举债举债过多会导致货币供给过度膨胀,引发通货膨胀,从而使房地产价格上涨。
当房价上涨时,地方政府可以通过土地出让收入增加,提高土地出让金,通过发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等方式增加财政收入,减少负债。
但一旦出现房价下跌,土地出让收入急剧下降,地方政府依赖于土地财政收入的能力减弱,导致地方政府还债压力增大,可能会引发地方政府还债风险。
造成地方政府债务与房价相互影响的原因之一是宏观经济政策。
在经济增长放缓的情况下,为促进经济增长,地方政府采取了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力度来稳增长,而这种举债的做法会导致地方政府债务的增加。
在房地产市场发展过程中,政府往往会制定一系列政策来刺激房地产市场,从而提高土地出让收入,增加财政收入,减少负债。
地方政府债务与房价相互影响的原因之二是地方政府财政压力。
中国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综述
中国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综述一、底特律破产之殇及其启示2014年7月18日,美国底特律市根据美国《破产法》向美国联邦法院申请破产保护,背负近200亿美元沉重债务的底特律市或将成为美国历史上最大的申请破产保护的城市。
底特律之所以提出破产保护,主要在于其财政状况恶化已经无法挽回,紧急接管程序无助于改善底特律的债务危机和破产风险,底特律面临巨大的长期债务负担、持续的财政赤字压力和严重的流动性危机等困难。
1.底特律破产之殇(1)产业空心化是底特律没落的最根本原因。
底特律以大企业为龙头、通过大规模基础设施、办公设施等刺激增长的战略,这种大业和基础设施先行的模式,违反了城市多元化的本性,使底特律依赖单一的汽车产业。
当汽车产业大厦集群空心化之后,大厦倒塌是时间问题,金融危机则推了一把这栋摇摇欲坠的大厦。
(2)与产业空心化相伴的城市人口减少是底特律破产的要素根源。
(3)底特律财政高度依赖汽车工业以及财政政策的非审慎性是底特律破产的财政根源。
由于汽车工业的空心化导致底特律财政收入极大恶化,而通过提高税率和新设税目使得底特律成为密西根州税负最高的城市,加速了中产阶级的迁出,财政收入状况进一步恶化,而持续的债务本息支出,最后使得收支状况难以维系。
2.底特律破产的启示(1)新旧主导产业的更迭是经济结构转型的必然,固守旧有模式对经济发展而言是危险的,结构升级是避免破产的最基础支撑。
(2)财政收入严重集中在某个领域是具有重大隐患的。
(3)财政收支审慎性是财政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4)城市发展的核心支撑是产业发展和有效就业,产业、城市、经济和社会应该协调发展。
(5)中央政府应该摸底地方政府的财政状况和财政风险,及时有效整治地方财政风险。
二、中国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现状2013年12月30日,国家审计署发布了《全国政府性债务审计结果》公告。
该公告显示:截至2013年6月底,全国各级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20.69万亿元,负有担保责任的债务2.93万亿元,可能承担一定救助责任的债务6.66万亿元。
国务院关于2023年度政府债务管理情况的报告
国务院关于2023年度政府债务管理情况的报告文章属性•【公布机关】国务院,国务院,国务院•【公布日期】2024.09.10•【分类】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正文国务院关于2023年度政府债务管理情况的报告——2024年9月10日在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上财政部部长蓝佛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我受国务院委托,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2023年度政府债务管理情况,请审议。
一、我国政府债务基本情况截至2023年末,全国政府法定债务余额70.77万亿元。
其中,国债余额30.03万亿元,地方政府法定债务余额40.74万亿元。
(一)国债情况。
从债务规模看,2023年,经全国人大批准的国债限额30.86万亿元。
年末国债余额30.03万亿元,控制在全国人大批准的限额内。
其中,内债余额29.70万亿元,外债余额3346亿元。
从发行情况看,2023年全年发行国债11.14万亿元,其中用于弥补中央财政赤字4.16万亿元,偿还以前年度发行并于2023年到期的国债本金5.22万亿元,年内发行年内到期的短期国债1.76万亿元。
发行内债11.09万亿元,其中,发行记账式国债10.81万亿元,发行储蓄国债2746亿元。
发行外债555亿元,其中,发行境外主权债券547亿元、外国政府贷款和国际金融组织贷款8亿元。
从还本付息情况看,2023年,财政部进一步强化国债资金预算管理,认真制定国债偿还计划,持续优化国债偿还机制,确保国债偿还万无一失,切实维护中央政府信誉和投资者利益。
(二)地方政府法定债务情况。
从债务规模看,2023年,经全国人大批准的全国地方政府债务限额42.17万亿元,其中一般债务限额16.55万亿元、专项债务限额25.62万亿元。
年末地方政府债务余额40.74万亿元,其中一般债务余额15.87万亿元、专项债务余额24.87万亿元,均控制在全国人大批准的限额内。
从发行情况看,2023年,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5个计划单列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共发行新增地方政府债券4.66万亿元,其中新增一般债券7016亿元、新增专项债券3.96万亿元;发行再融资债券4.68万亿元。
中国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研究
中国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研究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地方政府债务问题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在中国政府的刺激计划下,许多地方政府为了推进经济建设,大量发行债券进行融资。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债务开始积累并逐渐成为一个潜在的风险。
一、地方政府债务现状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9年底,中国地方政府债务总额达到了21.37万亿元人民币,创下历史新高。
相较于2018年,增长了10.3%。
其中,地方政府债务中的一半为隐性债务,即政府默认担保的债务。
此外,从2020年起,财政部开始统一核算地方政府债务。
根据数据,2020年一季度末,全国各级政府债务总额31.15万亿元,其中,地方政府债务22.54万亿元,其中债券借款10.38万亿元。
这一数据显示出地方政府债务持续上升的趋势。
在经济增长放缓,环保和城市化政策持续加码的情况下,地方政府如何应对债务问题,仍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二、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的原因1.地方政府融资渠道紧张在财政收支规划之外,地方政府融资的渠道也受到了约束。
许多地方政府在运营自己的资产时,受限于贷款额度、信贷政策等因素。
同时,由于中央财政的相关规划,有许多政府项目需要通过市场化的方式进行融资。
这些限制条件导致地方政府需要寻找新的财政渠道,如发行债券或设立隐性债务等方式。
2.官员的个人政绩导向地方官员具有个人政绩的考量,在官场中,地方官员晋升通常需要通过在官场上争取部分或者所有的资金来证明自己的能力。
这也导致了地方政府在经济建设和财政管理上的不同需求。
有时,地方政府在经济建设过程中会大力投资,从而导致地方政府债务急剧上升。
三、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的解决方案1.加大债务监管力度对于地方政府的债务风险,中央政府已经开始加大监管力度。
在2014年,中央政府开始对地方债务进行规范,推出债务审计和全国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协调工作。
随着财政部门的相关规划出台,以及新型联合融资等新政策的实施,地方政府的债务风险得到了控制。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的现状、成因及政策建议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的现状、成因及政策建议摘要:在我国进入21世纪快速发展的新时期,经济在快速发展,社会在不断进步,中国综合实力飞速提升的同时也面临着产能过剩、国内疫情防控、全球政治经济不稳定、国内消费力不足等一系列挑战。
要想继续完成各项事业的高速发展,就必然要投入大量的资金。
对于地方政府来说,各地在资金的投入上一直高居不下,大量的资金入场确实可以满足各地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城市建设需求。
然而,单纯依靠税收补给财政,已经无法满足现阶段经济发展的资金需求。
为了保持当下经济增速,我国地方政府必然会因为发展的需要而产生各种债务,这些债务问题也将给地方的发展带来各种问题。
文章就地方政府债务问题进行分析。
关键词:地方政府债务;形成原因;对策建议引言自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不断加强对地方政府债务的管理,充分发挥其在促进基础设施建设和民生改善方面的积极作用。
尤其是2020年以来,受经济增速放缓、新冠疫情、减税降费等因素叠加影响,地方政府在财政收入乏力、支出刚性需求增长的情况下,通过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大专项债券发行规模,有效地支持了“六稳”“六保”工作,为拉动投资和促进国内国际大循环发挥了积极作用。
与此同时,中央政府通过相继实施一系列有利于地方政府债务治理制度化、规范化和法治化的举措,逐步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框架,包括对地方政府债务的预算管理、限额管理和风险处置,夯实了规范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机制的制度基础,化解了地方政府债务对财政可持续性可能带来的风险和隐患,推动了我国地方政府债务治理水平和能力的显著提升。
然而,随着近年来地方政府新增债务限额的逐年增加,地方政府债务规模越来越大,特别是隐性债务风险问题越来越突出,必须引起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予以妥善解决,以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1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的现状、成因1.1城投债技术性违约与非标产品实质性违约交替发生,城投平台风险逐步暴露近年来,在公共财政债务接近偿债高峰期的背景下,经济下行压力和财政压力的加大以及强监管态势延续,导致存量城投债风险开始逐渐暴露,城投债刚性兑付的情况开始被打破。
我国地方政府发债问题研究综述
方政府职责 、 地方建设资金 、 地方政府债务三个角
度进 行 分析 。 1地 方政 府 职 责 :基 于 地 方政 府 的财 政 职 能 , . 学 者们 展开 探讨 。如姚 新 民提 出地方 可 以通过 发行 公 债 更 好 的履 行 调 控 职 责 , 王鹏《 预算法》
的 限制 , 第 二 十 八 条 明确 规 定 : 方 政 府 不 得 发 其 地
债务率 ; 柴永红则提出 , 发行地方债券并建立地方
公债制度是 防范地方政府 债务危机的客观要求 和
必然 选 择 。
债 。此外 , 多数学者是从分析地方政府发债条件的 角度展开 。如王伟华基于分税制提 出地方政府没有 独立的财产权 , 何谈独立 的举债权 , 进而认为 , 当前 地方政府发债时机还不成熟 ; 李九领则基于对公众 应债能力 和政府偿还能力的分析 , 提出我 国地方政 府还不具备 独立发债主体 的能力和素质 。还有 学
2 地方财政研究/ 1.第 3 8 2 2 / 期 0 3
地方政府债务
给与需求之 间的矛盾 , 在此基础上 , 黄媛提出 , 地方 发债还可 以规 范融 资行为 、 降低 融资风险 ; 而张琳 等则是具体 到西部地区 , 认为地方发债为解决西部 大开发中的资金供求问题提供 了一个有效机制 。而
基 于对 建设 资金 来 源 的分 析 , 君 瑜 指 出地 方 发 债 潘
多学者是从公众 的应债能力 、政府 的偿债能力 、 地 方政府债券信用及 日益完善 的证券 市场 的角度进 行分析 , 如潘君瑜 、 任瞳等。王朝才虽然也认为公众 的应债能力和地方 的偿债 能力作 为地方 公债顺利 发行 的两个关键 因素 , 已基本具备 , 但他 明确提 出: “ 在理顺地方政府的财权与事权 的基础上 ,对预算
我国地方债务现状及防范措施
我国地方债务现状及防范措施一、地方债务现状当前,我国地方债务问题依然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债务规模较大,负债率较高。
一些地方债务余额已经超过了当地的财政收入,甚至出现了偿债高峰期来临的情况。
2. 债务结构不合理。
一些地方债务期限结构短,还债高峰期集中,导致还款压力巨大。
同时,债务来源单一,过度依赖银行贷款和信托等非金融机构的融资,一旦资金链断裂,将严重影响地方政府的正常运转。
3. 债务资金使用不规范。
一些地方存在违规使用债务资金的情况,如将债务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城市改造等非公益性项目,导致资金浪费和效益低下。
4. 地方政府偿债能力不足。
一些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主要依靠土地出让收入,但随着房地产市场的调整和变化,土地出让收入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使得地方政府的偿债能力受到影响。
二、地方债务风险防范措施针对当前我国地方债务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风险防范措施:1. 建立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预警机制。
通过对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结构、偿债能力等指标的监测和分析,及时发现和预警地方债务风险。
2. 规范地方政府债务管理。
明确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责任主体,制定严格的债务审批程序和管理制度,确保债务资金的使用方向和偿还方式符合规定。
3. 推动地方政府财源建设。
通过加强税收征管、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盘活国有资产等方式,提高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水平,增强其偿债能力。
4. 完善地方政府债务监管体系。
加强对地方政府债务的监管力度,建立健全的债务考核和问责机制,防止出现违规举债、变相举债等行为。
5. 加强跨部门协调合作。
建立跨部门的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协调机制,加强财政、审计、金融等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协作,共同推动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防范工作。
我国地方债发展历程、成效及问题
我国地方债发展历程、成效及问题我国地方债的发展历程、成效及问题一、发展历程地方债是地方政府以其自身信用为基础,通过发行债券进行借款的一种融资方式。
自1994年开始,我国地方政府开始试点发行地方债,到2009年国务院正式批准地方政府直接发行地方债。
地方债的发展历程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阶段。
1. 初期试点阶段(1994年-2002年):开始试点发行地方债,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建设,融资规模较小。
2. 制度建设阶段(2002年-2013年):相继出台了《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暂行办法》、《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管理办法》等相关法规和政策文件,加强对地方债务管理的规范与监督。
3. 改革扩大阶段(2014年-至今):2014年起,国家开始积极推动地方政府债务置换,改革地方债券市场,建立了地方债市场报价系统,推动地方政府融资方式的多样化和规范化发展。
此后,地方债券发行规模逐年增长,2019年全国发行地方债券达到4.34万亿元。
二、成效发展地方债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改善。
1. 促进基础设施建设:地方债的发展给地方政府提供了重要的融资渠道,使其能够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改善交通、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设施,推动地方经济发展。
2. 促进就业和消费:通过基础设施建设的推进,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了就业机会,提高了居民收入水平,进而促进了消费市场的扩大。
3. 促进地方债券市场发展:地方债券市场是我国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有助于完善市场体系,提高金融市场的效率和稳定性。
发展地方债券市场还能吸引更多民间资本进入,提升地方政府融资方式的市场化水平。
三、问题地方债发展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引起重视和解决。
1. 隐性债务风险:地方债务规模庞大,一些地方政府通过融资平台公司等方式举债,形成了大量隐性债务。
隐性债务的逐年增加,给地方政府的未来还债压力带来不确定性,存在系统性风险。
2. 地方债务管理不规范:一些地方政府违规发行债务,超过财政部规定的债务限额,违背了债务审批管理制度。
国债和地方债的详细介绍_范文模板及概述说明
国债和地方债的详细介绍范文模板及概述说明1. 引言1.1 概述本文旨在对国债和地方债进行详细介绍。
国债通常由中央政府发行,是一种具有一定期限的、信用较高的债券,可用于满足政府的资金需求。
地方债是地方政府或其特定机构发行的债券,主要用于筹集地方基础设施建设和其他经济社会发展项目所需的资金。
通过比较分析这两种债券的特征、市场表现和风险收益评估等因素,可以帮助投资者更好地了解国债和地方债,并作出相应的投资决策。
1.2 文章结构本文包括五个主要部分:引言、国债介绍、地方债介绍、国债与地方债的比较分析以及结论。
首先,在引言部分将概述文章内容并介绍各个章节的主要内容。
接下来,将详细介绍国债和地方债,分别讨论其定义、特点、发行主体与方式、影响因素与市场表现以及风险与收益评估等方面。
然后,通过对国债和地方债进行比较分析,探讨其政策支持和发展趋势、投资者参与与利润分析以及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等方面的差异。
最后,在结论部分将综合总结国债和地方债的作用与意义,并给出对投资者的建议,同时展望未来国债和地方债市场的发展趋势。
1.3 目的本文旨在深入介绍国债和地方债这两种重要的债券类型,并比较分析它们之间的差异。
通过文章内容,读者可以了解到国债和地方债的定义、特点、发行方式、风险收益评估等关键信息。
此外,还能够了解到这两种债券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以及投资者应该如何合理参与其中。
文章中提供的详细信息和结论将有助于读者更加全面地了解国债和地方债,并为他们未来进行投资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2. 国债介绍2.1 定义和特点国债是指由国家政府发行的债务工具,用于国家财政支出和资金筹集。
国债具有以下特点:1) 国家信用担保:作为政府发行的债务工具,国债以国家信用担保为支撑,具有较低的违约风险。
2) 固定收益性质:国债通常具有固定利率,并按期支付利息。
投资者可以获得可靠、稳定的收益。
3) 流动性高:由于有偿还保证和公开市场交易机制,国债具有较高的流动性,投资者可以随时买入或卖出。
地方债务情况汇报材料
地方债务情况汇报材料近年来,地方债务问题一直备受社会关注。
作为地方政府,我们应当及时了解并汇报地方债务情况,以便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应对。
以下是我对地方债务情况的汇报材料:一、地方债务总体情况。
截止目前,我市地方债务总额为XXX亿元,其中一般债务XXX亿元,专项债务XXX亿元。
地方债务总体呈现逐年增长趋势,尤其是近年来专项债务增长较为明显。
地方债务结构合理,债务风险总体可控。
二、债务运用情况。
地方债务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保障等领域。
其中,专项债务主要用于重大项目建设,一般债务主要用于日常运营和维护。
债务运用情况基本符合规划和预期,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三、债务偿还情况。
我市严格按照债务偿还计划,按时足额偿还地方债务。
截止目前,我市地方债务偿还情况良好,未出现逾期偿还情况,债务偿还能力较强。
四、债务风险防范措施。
为防范债务风险,我市已建立健全了地方债务管理制度,加强了债务审批和监管,严格控制债务规模和债务结构,加强了债务风险预警和应对机制。
同时,我市还加大了债务偿还资金的筹措力度,确保债务偿还的可持续性和稳定性。
五、下一步工作计划。
未来,我市将继续加强地方债务管理,优化债务结构,提高债务使用效率,加大债务风险防范力度,确保地方债务风险可控、偿还安全。
同时,我市还将进一步加强对地方债务情况的监测和分析,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地方债务健康发展。
以上是我对地方债务情况的汇报材料,希望能够得到领导的认可和指导,同时也欢迎各界人士对地方债务情况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感谢大家的关注和支持!。
关于化解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文献综述
关于化解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文献综述摘要:随着经济发展水平和税收征管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央和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呈现总体上升趋势。
尽管如此,地方政府为挤上经济发展的快车道负债经营,政府性债务增加,债务风险逐渐显现。
面对危机的出现,地方政府应采取措施积极化解风险,以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
目前,国内众多有关地方债务的文献涉及到:地方政府债务分类、债务成因以及化解途径,在梳理已有文献的基础上,尝试为后继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关键词:地方债务研究背景研究现状分税制改革以来,为了提高地方政府积极性和创造性,中央逐渐放开对地方政府财政权力的管制以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
但是很多地方政府出于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改善当地城市基础设施和执行国家财政政策的需要,在财政资金有限的情况下,过度加大投资从而引起地方政府债务规模不断膨胀,出现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财权向上集中”“事权向下集中”的局面。
地方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债务风险对可持续发展产生巨大阻碍。
一、涉及问题的研究现状(一)地方政府债务分类最早的财政风险研究始现于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世界银行专家汉娜(Hana)的HANDBOOK ON PUBLIC SECTOR PERFORMANCE REVIEWS,书中提到“在市场环境中政府不可能避免所有的风险,只能控制并降低风险,并且是在充分认识政府公债中的财政风险前提下完成的。
”所以Hana认为研究并减少财政风险的第一步是能够给财政风险分类[1]。
基于她的观点,财政风险分为直接债务和或有债务,显性债务和隐性债务。
根据我国实际情况,中国工商银行投资银行部课题组的成员[2]根据目前中国地方政府债务情况,将债务可以划分为显性债务和隐性债务。
显性债务主要包括财政部代发的地方政府债券、外国政府与国际金融组织的贷款、国债转贷资金、农业综合开发有偿资金等。
隐性债务主要指现存的地方政府负有直接偿还责任、担保责任的债务,还包括地方金融机构的呆坏账、社会保障资金缺口以及政策性增支缺口等。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研究综述
成 翠 云
摘 要 :从新 中国成 立到 实行 分税制 改革期 间,我 国实行 的是 高度 集中的中央集权 统一财政体 制 ,地方政府 只是上级 财政计划 的执行 者,不存在严格 意义上的地 方政府债务 ,当时国内学术界 对政府债务 问题 的研 究也 只是 关注国债 立法的问题。1 9 9 4年 国务 院 宣布进行 分税 制改革以后 ,造成地 方政府 财力相 对减 少,地 方政府债务 问题 才逐 渐得到 国内学术界 的关注。近年 来 ,众 多学者结合我 国具体 国情 纷纷对 地方政 府债务 问题加 以研 究,基本 集中在 对地 方政府债务 的界 定、地 方政府债务特 点以及 风险 、成 因分析 以及 解决对策和 建议等方 面的研 究上 ,本文将 在这四个方面进行 整理总结。 关键词 :地方政 府债 务;债务 管理 ;对策和建议
然 而 ,有些 学 者则 反 对将 隐 性债 务 和 或 有 债 务 列 人 到 地 方 政 府 债 务 中 ,他们认 为 ,“ 或有债务 ”和 “ 隐性债务” 在一定 程度上扩大 了政府 债 务的责任范围 ,加重了政府 的财政负担。政府作 为社会经济 的一个主 体 ,尽管有公共主体的性质 ,但其责任和义务并不是无所 不包。 结合我国转型期经济社会 发展的实际 ,基于有限政府理论 、债务与 财政的天然关系 , 鹏爱 ( 2 0 1 3 )指出 ,对于地方政府债务的界定 ,应 该 以是否用财政资金直接偿还为标准来区别对待 比较合理 。他把 地方政 府债务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地方政府负有偿 还责任且由财政资 金偿还 的 债务 ;第二类是地方政府负有担保责任的债务 ,第三类是其他 相关债务 且 由非 财 政 资 金 偿 还 。 二 、地方政府债务特点以及风险 郭琳 、樊丽辉 ( 2 0 0 1 )指 出:与 中央政府债务相 比,地方政府债务 有 以下三个特点 :第一 ,地方政府债务权限的独立性 、自主性 小于 中央 政府 ,具体权限大小受一 国政治体制 、财政体制 、历史传统等 因素 的影 响 ;第二 ,地方政府债务的具体用途与中央政府不 同,与地方 政府 的职 能有关 ;第三 ,地方政 府债务 的信 誉程 度和偿 还 能力一 般 弱于 中央政 府 。 范柏乃 ( 2 0 0 8 ) 主要从法律角度 、债务所表现 出来 的性质 和监管层 面上对债务进行 了研究 。他认为 ,各级地方政府大多通过 变相的方式进 行举债 ,直接违反 了 《 预算法》 和 《 担保法 》等 相关 法律法 规 ;债 务 主要呈现 出形式 多样 、透 明度低 、形成原 因复杂 、偿债 能力低 、逾期 率 高等特点 ;同时还指 出中央政府对各级地方政府 的债务缺 乏有效 的监 管 手段 ,使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在某些方 面处 于监管真空状态 。 所谓地方政府债务风 险,就是地方政府无法清偿到期 债务 的偿债 风 险以及 由偿债风 险引发 的其他风 险。马海涛 、吕强 ( 2 0 0 4)指 出其可能 造成 的损失 主要有 三种 表现形式 :一是其他 支出资金 与地方政府债 务偿 还 资金 的此消彼 长 ;二是 以增加 税 收的方式 来偿 债将 加 重纳税 人 的负 担; 三是 向上级 政府转嫁债 务而给上级政府 造成损 失 。 魏加 宁 ( 2 0 0 4)表示 目前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实际上已经超过 了 金 融风 险 ,成 为威胁 我国经济 安全与社 会稳定 的头号 杀手。原 因如下 : 地方政 府债务 风险的解 决牵 涉到中央与地 方财权 和事权 划分不 匹配的 问 题; 地 方政府 实际债 务规模 并不清楚 ;《 破产法 》 不包括 地方政 府的破 产保 护 ,并且债务风险直接影响到政府的威信和社会的稳定 。 在今年两会上 ,防范和化解政府债务风险特别是地方政府 债务风 险 成为讨 论的焦点 ,全 国政协 委员 、财 政部 财政 科学 研究 所所 长贾 康认 为 ,在过去几年潜规则取代明规则的情况下 ,地方借债资金对 于贯彻地 方发展起到了很好的支持民生的作用 ,但弊病也不可 回避 。地 方债 目前 总体处于安全区之内 ,风险主要来 自不透明 、不规范和某 些局部 、某些 项 目,防控风险要特别注重制度建设 ,标本兼治 ,治本为主 。 三 、我 国 地 方 政 府 债 务 成 因分 析
中央关于地方债的政策梳理
中央关于地方债的政策梳理地方债,又称地方政府债券,是指由地方人民政府及其部门或者机构发行的债券。
中央关于地方债的政策,是关系到国家财政、金融、经济发展等众多方面的重大问题,需要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进行全面梳理和深入分析。
一、政策背景地方债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中世纪时期的市政债券,而现代地方债则通常由地方政府或其部门发行,以地方公共设施建设为目的。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地方债在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提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然而,地方债的发行和管理也面临着诸多风险和挑战。
因此,中央政府对于地方债的政策和管理至关重要。
二、政策目标中央关于地方债的政策目标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规范地方债的发行和管理,防范和化解财政金融风险;二是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提高地方财政实力;三是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提高债务透明度;四是推动地方政府债务市场化,提高债务使用效率。
三、政策措施为实现上述目标,中央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
首先,中央政府加强了对地方债发行的监管,建立了严格的审批制度,规范了发行程序和信息披露要求。
其次,中央政府推动地方政府债务市场化,鼓励通过债券市场进行融资,提高债务使用效率。
同时,中央政府还建立了债务风险预警机制,对地方债务进行实时监控,防范和化解财政金融风险。
四、政策效果中央关于地方债的政策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方面,规范化的管理有效防范了财政金融风险;另一方面,市场化改革提高了地方政府债务的利用效率。
同时,通过建立债务风险预警机制,及时发现和化解了潜在风险,确保了财政体系的稳健运行。
五、未来展望未来,中央关于地方债的政策将更加注重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提高债务管理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二是推动地方债与金融市场的深度融合,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三是加强国际合作,借鉴国际经验,完善我国的地方债管理体系。
六、结论综上所述,中央关于地方债的政策在规范管理、防范风险、促进发展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政府财政债务化解报告(3篇)
第1篇一、引言近年来,我国政府债务规模持续增长,尤其是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问题日益突出。
为防范和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保障国家财政安全,本报告将对我国政府财政债务化解的现状、原因、政策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分析。
二、我国政府财政债务现状1. 政府债务规模根据公开数据,截至2023年底,我国政府债务余额已超过100万亿元,其中中央政府债务余额约为20万亿元,地方政府债务余额约为80万亿元。
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庞大,已成为我国财政风险的主要来源。
2. 地方政府债务结构我国地方政府债务主要由一般债务、专项债务和政府购买服务支出构成。
其中,专项债务占比最高,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建设、民生保障等领域;一般债务主要用于弥补财政赤字;政府购买服务支出主要用于购买公共服务。
3.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债务规模过大,偿债压力加大;(2)债务期限结构不合理,短期债务占比过高;(3)债务投向不合理,部分项目收益低、风险高;(4)部分地区债务风险集中,偿债高峰期集中在2020-2024年。
三、政府财政债务风险产生的原因1. 经济发展放缓,财政收入下降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速放缓,财政收入增长乏力,导致地方政府债务规模不断扩大。
2. 地方政府事权与财权不匹配我国实行分税制财政体制,中央政府集中财权,地方政府承担大量事权,导致地方政府财政收支矛盾突出,依赖债务融资。
3. 地方政府投资冲动为推动经济增长,地方政府过度依赖投资,导致债务规模不断扩大。
4. 政策监管不到位部分地区地方政府违法违规举债,导致债务风险积聚。
四、政府财政债务化解政策1. 加强债务管理,严格控制新增债务(1)严格执行预算法,加强债务限额管理;(2)规范地方政府融资行为,严禁违法违规举债;(3)加强对地方政府债务资金的投向和用途监管。
2. 优化债务结构,降低偿债压力(1)调整债务期限结构,降低短期债务占比;(2)优化债务投向,提高债务资金使用效益;(3)推动地方政府债券置换,降低融资成本。
关于化解债务的情况说明(3篇)
第1篇一、引言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问题日益凸显。
为防范和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保障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
本文将从债务规模、风险防控、化解措施等方面,对我国化解债务情况进行说明。
一、债务规模1. 地方政府债务规模截至2020年底,我国地方政府债务余额为30.72万亿元,较2019年底增长15.97%。
其中,一般公共预算债务20.27万亿元,专项债券10.45万亿元。
2. 企业债务规模截至2020年底,我国企业债务总额为234.72万亿元,同比增长9.5%。
其中,非金融企业债务总额为214.37万亿元,同比增长9.4%。
二、风险防控1.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1)债务限额管理:我国实行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管理制度,对地方政府债务规模进行严格管控。
2015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明确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管理制度。
(2)债务风险预警:我国建立了债务风险预警机制,对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进行实时监测和评估。
一旦发现债务风险,及时采取措施化解。
2. 企业债务风险(1)企业债务风险分类:我国将企业债务风险分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和损失五类,对企业债务风险进行分类管理。
(2)债务风险化解:通过市场化的方式,如债务重组、破产清算等,化解企业债务风险。
三、化解措施1. 地方政府债务化解措施(1)盘活存量资产:通过盘活政府持有的土地、资产等,增加财政收入,降低债务风险。
(2)优化债务结构:通过发行地方政府债券、置换存量债务等方式,优化债务结构,降低融资成本。
(3)加强债务管理: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提高债务透明度,防范债务风险。
2. 企业债务化解措施(1)债务重组:通过债务重组,降低企业负债率,优化债务结构。
(2)破产清算:对严重资不抵债的企业,依法进行破产清算,化解债务风险。
(3)市场化债转股:通过市场化债转股,将企业债务转化为股权,降低企业负债率。
地方政府债券情况汇报
地方政府债券情况汇报
近年来,地方政府债券发行规模不断扩大,成为支持地方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
发展的重要资金来源。
为了全面了解地方政府债券的情况,本文将对地方政府债券的发行情况、使用情况以及风险防范措施进行汇报。
一、地方政府债券的发行情况。
自2015年起,地方政府债券发行规模逐年增加。
截至目前,全国各地方政府
债券发行总额已超过20万亿元。
其中,一般债券和专项债券分别占据了一定比例。
债券的期限多集中在5年、7年、10年和15年,以满足地方政府不同的资金需求。
二、地方政府债券的使用情况。
地方政府债券的使用主要集中在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和民生保障领域。
各
地方政府积极利用债券资金加快推进交通、水利、环保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同时加大对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领域的投入,助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三、地方政府债券的风险防范措施。
为了规范地方政府债券的发行和使用,国家相关部门加强了对地方政府债券的
监管力度。
同时,地方政府也积极采取措施降低债务风险,如加强债务管理、提高债务使用效率、加强债务风险评估等,以确保债券资金的合理使用和偿还。
四、结语。
地方政府债券作为地方政府融资的重要渠道,对于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改善民
生具有重要意义。
但是,我们也要高度重视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和使用中存在的风险,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防范,确保债券资金的合理使用和偿还,促进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
以上就是对地方政府债券情况的汇报,希望各位领导和同事们能够认真审阅,提出宝贵意见。
感谢大家的支持和配合!。
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情况汇报
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情况汇报近年来,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成为地方政府筹措资金的重要途径,具有较大的政策影响和市场关注度。
为了全面了解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的发行情况,特进行汇报如下:一、发行总体情况。
截止目前,全国范围内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总额达到XX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XX%。
其中,XX省、XX市、XX市等地区发行规模较大,发行总额分别达到XX亿元、XX亿元、XX亿元。
二、资金用途。
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募集的资金主要用于支持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发展等方面。
各地普遍将资金用于交通、水利、教育、医疗等领域,以满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
三、发行方式。
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的发行方式多样,包括公开招标、协议发行、网上发行等多种方式。
在发行过程中,地方政府积极采取市场化、法治化的方式,加强信息披露,保障投资者权益。
四、风险管控。
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过程中,各地政府积极采取措施,加强风险管控。
在资金使用、还款来源等方面,加强监管,防范债务风险,确保债务偿还安全。
五、发行效果。
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的发行,有力支持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促进了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水平的提升。
同时,也为地方政府融资提供了新的渠道,丰富了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手段。
六、展望。
未来,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地方政府将进一步加强债务管理,合理利用专项债券资金,推动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
综上所述,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情况总体稳定,资金用途合理,风险得到有效管控,发行效果显著。
未来,地方政府将继续加强专项债券管理,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更大成效。
防范和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难点与对策:一个文献综述
防范和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难点与对策:一个文献综述1. 引言1.1 研究背景地方政府债务问题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面临的一个严峻挑战。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地方政府债务规模不断扩大,债务风险逐渐显现。
2014年,中国政府分别发布了《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分析报告》和《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分析报告》,对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做出了深入研究和分析。
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有效防范和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成为了当前研究和实践中的热点问题。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不仅会影响地方政府的财政状况,也会对整个国家的经济稳定和可持续发展造成负面影响。
深入研究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难点和对策,对于规范地方政府债务行为,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在这样的背景下,对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有助于提高对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认识,完善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防范和化解机制,促进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有效管控和风险防范。
本文将围绕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难点和对策展开综述性的研究,旨在为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有效防范和化解提供理论参考和政策建议。
1.2 研究目的研究的目的主要在于分析当前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防范和化解中存在的难点,探讨有效的对策和建议,为有效应对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撑。
通过深入研究国内外相关文献,总结不同学者对于该问题的看法和研究成果,以期能够为政府部门、金融机构和研究人员提供有益的参考,促进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有效管理和控制。
对于未来研究方向和政策建议也将在研究中进行展望和探讨,以期为相关领域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政策制定提供启示和支持。
1.3 研究意义地方政府债务问题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之一,其风险不容忽视。
本文旨在对防范和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难点与对策进行深入探讨,旨在为政府及相关部门提供参考和建议。
研究的意义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防范和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对于维护金融稳定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地方政府债务问题如果得不到有效解决,将可能引发金融风险,甚至对整个经济造成重大冲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C)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提供便利。 在我国政府在获得贷款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地方债务的近80%来自商业 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贷款。⑥由于有政府部门的担保,银行和金融机构在给融资平台 公司或政府所属企业提供资金时往往放松审查标准。金融体系的预算软约束使得地 方政府的大部分债务收支未纳入预算管理,这既不利于政府资金的有效配置和利用, 也不利于地方政府控制债务规模。 4 投资拉动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刺激地方政府纷纷举债 (A) 长期以来,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是政府投资“这架马车”。特别是2008年以 后,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央政府推出了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用于“铁公 基”项目建设,中央给地方政府明确规定了资金配套比例。在此背景下,地方政府 被迫依托原有的城投公司和新建的投融资公司大量举债,以解决资金困境,导致 2008年以后地方债务呈“井喷”之势。 (B) 再加上许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商业化程度并不高,直接影响其未来收益,而 且大型项目通常耗资巨大,回收期较长,难以保证到期时的债务偿还能力。 5 在政绩考核机制的指挥棒作用下地方政府大规模举债 我国的地方发展评价机制和干部考核机制把GDP的高速增长作为衡量地方领导 干部政绩的最重要指标,致使地方领导干部为追求GDP的增长不计成本地盲目投 资,在地方财力有限的情况下只能依靠举借债务筹集建设资金。而且,地方政府在 投资“政绩工程”的过程中不注重资金使用效率,随着债务风险的累计,极有可能 诱发债务危机。
•
(三)不利于收入分配的改革 我国的收入分配改革已迫在眉睫,然而,由于地方财政收入中相当一部分来自于 卖地收入,为了偿债,地方政府的卖地冲动更加强烈,这会降低房地产调控政策的效 果。此外,为了偿债,政府必然会增加税费,地方政府“创收”及“与民争利”的动 机会更加强烈。如果地方债务危机爆发,可能会影响地方政府对义务教育、养老保险、 医疗保险、农业基础设施等公共产品的投入,甚至有可能拖欠养老金。这将不利于我 国收入分配改革的推进,严重时将会影响社会稳定。 (四)引发高房价问题 在现行的财政体制下,地方政府是一个没有资金的光杆司令,于是绝大多数地方 政府将增加财政收入的目光投向土地开发方面,土地出让收入已成为地方财政收入的 最重要来源,并逐渐成为地方政府偿债的主要资金来源。据央行和银监会披露,我国 地方债务的90%要靠卖地收入来偿还。为了获取更多的土地出让收入以偿还债务,必 然导致土地价格不断上涨,这扭曲了土地市场和房产市场的正常运行,助长了房价的 攀升。 (五)恶化了政府和金融体系的信用 (A) 首先,地方政府过度举债会恶化政府公信力和政府形象。在一些财政紧缺而债 务规模较大地方,政府保工资、保运转的压力已十分沉重,很难偿付到期债务。不少 基层政府疲于应付债主,频频打债务官司。我国已出现地方政府财政账户被查封的情 况,这使得政府的公信力和形象不断下降,广大公众认为自身债务问题没有解决好的 政府,必然缺乏提供公共物品和发展经济的能力。 (B) 其次,地方债务扩张恶化金融体系的信用风险。我国一半以上的地方债务资金 来源于通过融资平台向银行的贷款,而且该项贷款规模逐年攀升,地方债务风险向金 融机构的转嫁导致了地方金融机构财务状况持续恶化,以至于2013年6月份,在我国 银行系统爆发了“钱荒”。同时,地方政府为了获得贷款,大作土地文章,推高了银 行放款的杠杆率,一旦土地政策发生变化,房地产市场泡沫破裂,导致银行发放的贷 款无法回收,将对银行业造成严重的冲击。
•
•
• • • • • •
3.强化约束监督机制,防止地方政府举债的机会主义行为。针对地方政府举债约束 监督力度不够的问题,一是要加大地方人大对政府举债行为的监管;二是加强上级财 政对下级财政的监督约束;三是要对传统的预算编制方法进行改革,确立“谁举债, 谁偿还”的机制;四是鼓励信用评价机构对地方政府进行信用评级,以加强市场和社 会对地方政府举债行为的监督约束 4.继续完善地方官员政绩考核机制,遏制地方政府的投资冲动。改革“以GDP论英 雄”以及“重政绩考核、轻债务考核”的政绩考核机制,以有效遏制地方官员的投资 冲动。加强对地方官员的离任审计,建议干部考核机制把举债、偿债、资金使用等方 面的指标纳入考核指标体系,使得消赤减债情况与官员的提拔重用挂钩。这不仅有利 于杜绝地方债务风险向中央与金融体系的转嫁,而且有利于强化各监督主体对地方政 府举债的监督。 相关事件 财政部部长楼继伟在2015博鳌亚洲论坛关于化解地方政府债务的分论坛就该问题 分享了自己的见解和国家政策。 1.处置资产可用于还债 2 地方债若偿还不了 中央政府不会救助 3 我国总体债务规模可控 财政部长楼继伟介绍,我国总体债务规模可控,包括国债和地方债务。2014年底按 照最宽的口径估算,中国整体债务占GDP比重不到40%,相比其他国家是比较低的。
从我国现在的房地产市场来看,房地产市场泡沫化程度加深,使更多的民间资本 都陷入房地产市场。这其中有大量资本都是民间向银行贷款形成的,如果房地产市场 泡沫破灭,将导致诸如美国的次贷危机。从银行监管的角度来看,目前我国的金融监 管体系尚不健全,这就更加大了银行体系遭遇风险的可能性。有数据显示,地方融资 平台的不良贷款比率已达到20%左右。地方政府留给银行大量的呆坏账靠中央政府来 核销,宏观经济将有“硬着陆”的风险。 三、化解我国地方债务问题的措施 1.将地方融资平台贷款进行资产证券化。目前最现实的手段是将地方融资平台贷款 进行资产证券化,全面的贷款证券化将是非常现实的“腾挪手段”。对于那些地方债 务问题较轻的东部沿海省份,对巨大的地方融资平台贷款进行资产证券化将是解决地 方债务问题的“及时雨”。一是将地方政府债务通过资产证券化方式打包销售出去。 二是发行基础设施项目资产支持证券。具体做法是,地方政府将融资平台产生的债务 进行分级剥离,将那些流动性较差、但可以产生稳定可预见现金收入的资产(如公路桥 梁收费权、租约、抵押贷款等)或资产组合,通过一定的结构重组,进而转化成有未来 现金流作为担保的、可自由流通的证券在金融市场进行交易,从而化解政府平台融资 违约风险。 2.引进民间资本。当前,我国民间资本充裕,但面临投资渠道狭窄的问题。因此, 地方政府应该利用这个特点,充分调动民间资本承接部分地方债务的活力,从而既降 低了地方债务风险,又使得民间资本找到了投资渠道,真正实现双赢。比如,让民间 资本参与政府公共领域经营性项目的投资,推进市政公用事业产业化,将城市公用事 业所有权和经营管理权进行有效剥离,吸引各种民间资金直接投资建设和经营,如桥 梁、水厂、公路、机场等,可采取BOT、TOT、PPP等方式,筹措建设资金,从而有 效分散地方政府的责任和债务风险。
相关数据
• 根据审计署2013年6月发布的数据,36个地 方债务总额已接近12.1万亿元,比2010年 的10.7万亿元增长了12.94%。看起来地方 债规模并不是很大,2012年的地方债仅占 当年GDP的23%,2009年和2010年,我国 新增银行贷款大量流向地方政府投融资平 台。2009年地方政府债务由2008年底的 5.56万亿元急速增至9万亿元;2010年,即 使基础设施项目贷款收缩,地方政府债务 余额仍增长了18.86%。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问题
• • 一: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的产生 地方债务风险: 地方财政在运行过程中,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特别是一 些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财政的正常支出发生困难而导致政府机器难以正常运 转、地方经济停滞不前甚至下降、社会稳定受到破坏的可能性。 1 现实原因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问题是反危机刺激政策的"后遗症"。 为了应对全球经融危机,维护经济运行的稳定,我国政府采取积极的扩张 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各级政府加大投资的规模和力度,进行大规模的 (欠缺考虑的)举债行为。 2 根本原因 :现行财政体制不健全不完善 (A)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使得中央政府的财权更为集中而事权相对下降,地 方政府的财权相对减少而事权则不断加大。 (B)中央政府税收比重过高,地方政府缺乏可持续发展的财政汲取能力。 (C)我国还没有建立起科学合理的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地方政府的财政资 金缺口,往往无法通过中央的转移支付得到弥补,迫使地方政府通过举债来寻 找资金来源。 3 预算软约束助长了地方政府的举债行为 (A)在我国,一方面,一旦地方政府有财政危机,中央政府会作为兜底人为 地方政府提供了隐性担保。这种救助预期使得地方政府举债的潜在成本和收益 不对称,导致地方政府产生过度举债的冲动。 (B)另一方面,地方政府的决策者在任期内举借的债务,大多是其结束任期 后偿还,这样使得举债决策者并不承担债务偿还的责任,这必然助长地方政府 举债的积极性。
•
6 楼市调控可能恶化债务风险 很多地方政府都是用卖地收入作为地方债的还款来源和保障。但这种偿债模式正在 遭遇房地产市场调控的影响。当土地市场低迷的时候,地方政府就可能无法偿还债务, 只能将债务不断累积或通过“以新还旧”的方式将问题推延。 二 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的影响 (一)阻碍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长期以来,我国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模式,使得我国经济结构性问题日益突出、经济 社会发展的代价越来越大。因此,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已迫在眉睫。然而,由于地方 债务规模过于庞大,甚至到了不可控的地步。地方政府为了偿还多年累积的债务,在 创新乏力的背景下必然会持续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允许高耗能、高污染的产业继续 存在,因为这些产业贡献的税收是地方政府偿还债务的重要资金来源。因此,在地方 政府债务持续扩张的背景下,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将被放缓。 (二)降低经济发展质量,并使经济保持较高的通胀率 地方政府通过举债投资的公共项目,收益率很低,尤其是一些重复建设项目有许多 建成即亏损,大量烂尾工程就是政府投资效益低的真实写照。比如,云桂铁路云南段 项目,不但建设资金短缺,而且受民间高利贷的裹挟,项目一旦停工,则面临着巨大 的付息压力。③这些项目给当地财政带来了沉重的负担,造成了资源的错配,降低了 经济发展的质量,恶化了经济发展的结构性矛盾,拖累高新技术产业等的发展。在地 方政府推高地价继而抬高房价的情况下,加上国际因素的影响,当前我国的实体经济 发展乏力,而虚拟经济持续膨胀,使得我国经济保持较高的通胀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