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乳甘露聚糖检测用于侵袭性曲霉菌早期感染诊断的研究

合集下载

侵袭性肺曲霉菌病血清半乳甘露聚糖的诊断价值

侵袭性肺曲霉菌病血清半乳甘露聚糖的诊断价值

侵袭性肺曲霉菌病血清半乳甘露聚糖的诊断价值发表时间:2015-12-07T13:30:56.663Z 来源:《航空军医》2015年5期作者:黄军梅[导读] 邵阳市中心医院急诊科利用ELISA法检测患者血清中的半乳甘露聚糖及甘露聚糖来诊断侵袭性真菌病,标本采集简单方便,可以提高临床诊断IPA的准确度,多次检测可帮助判断疗效及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黄军梅邵阳市中心医院急诊科湖南邵阳 422000【摘要】目的:近年侵袭性肺曲霉菌病发病率逐年上升,由于该病临床表现无特异性,致使诊断较为困难,因此选择正确、合适的实验诊断方法意义重大。

本文旨在研究分析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曲霉半乳甘露聚糖(GM)抗原对免疫功能抑制患者侵袭性肺曲霉病的诊断价值。

方法:通过对2010年6月~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血液肿瘤科和呼吸内科65例住院患者采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中的GM,配合其他辅助方法检查。

结果:以1.5和0.8为阳性届值时,ELISA检测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53.33%、95.00%和73.33%、90.00%。

结论:利用ELISA法检测患者血清中的半乳甘露聚糖及甘露聚糖来诊断侵袭性真菌病,标本采集简单方便,可以提高临床诊断IPA的准确度,多次检测可帮助判断疗效及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侵袭性肺曲霉菌病;半乳甘露聚糖;诊断价值曲霉是已知的、最常见的、传播最广的霉菌之一,是一种条件致病菌。

在免疫功能受到抑制的个体,如粒细胞减少症患者、肿瘤放化疗患者、骨髓移植患者容易致使其肺部感染[1]。

侵袭性肺曲霉菌病(invasive pulmonary asper-gillosis,IPA)是曲霉菌病中一种严重的临床类型。

近年随着器官移植技术的日臻成熟、各种新的免疫抑制剂的出现、广谱抗生素的大量使用,IPA的发病率逐年上升,病死率高达56% ~88.1%[2]。

抗曲霉药必须在早期应用才能达到良好效果。

但由于患者临床表现不具有特异性,呼吸道标本真菌培养和血培养的低阳性率,侵袭性肺区霉菌病的早期诊断仍然不理想。

联合检测半乳甘露聚糖和(1→3)-β-D葡聚糖诊断侵袭性曲霉菌感染的研究进展

联合检测半乳甘露聚糖和(1→3)-β-D葡聚糖诊断侵袭性曲霉菌感染的研究进展

联合检测半乳甘露聚糖和(1→3)-β-D葡聚糖诊断侵袭性曲霉菌感染的研究进展黄晓鸥;刘霆【期刊名称】《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年(卷),期】2011(10)6【摘要】近年随着广谱抗生素和免疫抑制剂的使用,侵袭性真菌感染(invasive fungal disease,IFD)的发病率逐年上升。

其中侵袭性曲霉病(invasive aspergillosis,IA)在IFD中比例逐年增高[2]。

侵袭性曲霉菌感染在血液科和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最为常见,其次为呼吸内科、感染科和免疫科,IA为免疫功能低下患者致死率高的主要原因,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患者中IA的发病率为2%~26%,在血液病和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中IA死亡率高达70.0%~90.0%。

【总页数】3页(P610-612)【关键词】侵袭性曲霉菌感染;半乳甘露聚糖;联合检测;造血干细胞移植;葡聚糖;重症加强治疗病房;侵袭性真菌感染;免疫抑制剂【作者】黄晓鸥;刘霆【作者单位】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血液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19【相关文献】1.联合(1,3)-β-D 葡聚糖和半乳甘露聚糖检测在侵袭性肺曲菌病临床应用中的研究进展 [J], 刘金艳;2.血浆1,3-β-D葡聚糖检测联合曲霉半乳甘露聚糖检测在恶性血液病侵袭性真菌感染中的诊断价值 [J], 张涛;高坤;郑玉荣3.(1,3)-β-D葡聚糖和半乳甘露聚糖对侵袭性曲霉菌感染的早期诊断价值 [J], 佟柳;4.血清1,3-β-D-葡聚糖、半乳甘露聚糖检测联合胸部CT检查对COPD合并侵袭性肺曲霉菌感染的诊断价值 [J], 徐瑞娥; 李凤珍; 邵建平; 潘秋玉; 董卫平5.(1,3)-β-D葡聚糖、半乳甘露聚糖联合降钙素原检测对侵袭性真菌感染的诊断价值 [J], 郭景景;李钦峰;吴海华;丁宸;史芳宇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血清半乳甘露聚糖水平检测对COPD患者侵袭性肺曲霉菌感染的诊断价值

血清半乳甘露聚糖水平检测对COPD患者侵袭性肺曲霉菌感染的诊断价值

血清半乳甘露聚糖水平检测对COPD患者侵袭性肺曲霉菌感染的诊断价值周骁【摘要】目的探究血清半乳甘露聚糖水平检测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侵袭性肺曲霉菌感染(IPA)的临床意义。

方法选取42例具有IPA高危因素的COPD患者,采用回顾性诊断标准进行分组:COPD确诊IPA 组、COPD可疑IPA 组和COPD排除IPA 组,比较三组的血清半乳甘露聚糖吸光度值。

以确诊和排除 IPA 的患者作为阳性和阴性病例,分析血清半乳甘露聚糖水平检测在不同阳性判断临界值下的灵敏度与特异度。

结果按照回顾性标准,COPD确诊IPA 组有18例、COPD可疑IPA 组有12例、COPD排除IPA 组有12例。

三组患者的吸光度值分别为:1.69±0.87、1.38±0.79和0.27±0.60。

COPD确诊IPA 组与COPD可疑IPA 组的吸光度值均高于COPD排除IPA 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4.92、4.01,P均<0.05),而COPD确诊IPA 组与COPD可疑IPA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9,P>0.05)。

不同半乳甘露聚糖阳性界定值显示:当半乳甘露聚糖取0.7作为阳性界定值时,其对COPD合并 IPA 的诊断灵敏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7.30%、96.50%、87.20%及96.50%。

结论血清半乳甘露聚糖的检测对于COPD患者侵染肺曲霉菌感染有较好的检测诊断作用,但并不能有效的区分COPD患者合并IPA患者的诊断级数,并且当血清半乳甘露聚糖临界值为0.7时,对于COPD患者侵染肺曲霉菌感染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diagnosis value of serum galactomannan for detecting invasive pulmonary as-pergillosis (IPA)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 Methods A total of 42 COPD patients with risk factors for IPA were selected anddivided into diagnosed IPA group, suspicious IPA group and excluded IPA group according to a retrospective diagnostic criteria. The absorbance values of three groups were compared. The patients of diagnosed IPA and excluded IPA were regarded as positive and negative cases, and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of serum galactomannan under different cut-off valueswere calculated. Results In all COPD patients, there were 18 cases of diag-nosed IPA, 12 cases of suspicious IPA and 12 cases of excluded IPA. The absorbance values of three groups of patients were 1.69±0.87, 1.38±0.79 and 0.27±0.60 respectively. The absorbance values of diagnosed IPA group and suspicious IPA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excluded IPA group (t=4.92, 4.01, P<0.05) while the difference between diagnosed IPA group and suspicious IPA group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t=0.99,P>0.05). Different positive cut-off values of galactomannan showed thatthe sensitivity, specificity, 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 and negative predictive value of COPD combined with IPA were 87.30%, 96.50%, 87.20% and 96.50% when the positive cut-off values was 0.7. Conclusion Serum galactomannan detection play a good role in pulmonary aspergillosis infection in patients with COPD, but it cannot distinguish the diagnosis degree of COPD patients combined IPA effectively. When the cut-off value is 0.7, the serum galactomannan has high diagnostic value for detecting IPA.【期刊名称】《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年(卷),期】2014(000)004【总页数】3页(P380-382)【关键词】半乳甘露聚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侵袭性肺曲霉菌感染【作者】周骁【作者单位】313000 浙江湖州,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内科【正文语种】中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种临床上较为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侵袭性肺曲霉菌感染(invasive pulmonary aspergillosis,IPA)是因曲霉菌侵袭人体肺组织而造成的一种病变[1~3]。

血清半乳甘露聚糖检测在诊断儿童侵袭性肺曲霉感染中的价值

血清半乳甘露聚糖检测在诊断儿童侵袭性肺曲霉感染中的价值

血清半乳甘露聚糖检测在诊断儿童侵袭性肺曲霉感染中的价值于汉卿;黄梅;史利宁;常勇;钟天鹰【摘要】目的评价血清半乳甘露聚糖(GM)试验对儿童侵袭性肺曲霉病(IPA)的诊断价值.方法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77例临床高度怀疑IPA患儿的血清GM 浓度,以吸光度指数(AI)值绘制ROC曲线,评价其对儿童IPA的诊断价值.结果收集77例患儿标本89份,ROC曲线分析,以AI 1.0为阳性界定值时,诊断儿童IPA的敏感性为79.4%,特异性为83.7%;ROC曲线下面积(AUCROC)为0.841 (95%CI:0.747 ~ 0.936).结论血清GM抗原检测对儿童IPA有一定的诊断价值.【期刊名称】《临床检验杂志》【年(卷),期】2012(030)009【总页数】2页(P677-678)【关键词】半乳甘露聚糖;侵袭性肺曲霉病;儿童【作者】于汉卿;黄梅;史利宁;常勇;钟天鹰【作者单位】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儿童医院检验科,南京210008;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临床中心实验科,南京210002;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临床中心实验科,南京210002;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儿童医院检验科,南京210008;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儿童医院检验科,南京21000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6.5近年来,随着广谱抗生素、免疫抑制剂和抗肿瘤药物的广泛应用,各种导管的留置以及呼吸机的普及,儿童侵袭性肺曲霉病(invasive pulmanory aspergillosis,IPA)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且病死率较高[1]。

早期诊断及有效的抗真菌治疗对患儿的存活至关重要。

真菌培养所需时间较长,有创性的组织病理检查在儿童中难以实施,儿童IPA的早期诊断较为困难。

血清半乳甘露聚糖(galactomannan,GM)检测在成人IPA患者中已有较多的应用,但对儿童IPA的研究较少。

已报告GM试验对儿童IPA的诊断可能与成人不同[2]。

半乳甘露聚糖检测(GM试验)在侵袭性真菌病(IFD)诊断中的价值探讨

半乳甘露聚糖检测(GM试验)在侵袭性真菌病(IFD)诊断中的价值探讨

半乳甘露聚糖检测(GM试验)在侵袭性真菌病(IFD)诊断中的价值探讨摘要】目的:探讨半乳甘露聚糖检测(GM试验)在侵袭性真菌病(IFD)诊断中的价值。

方法:选取我院侵袭性真菌病患者100例,收治时间在2012年3月至2015年9月期间,按照不同诊断方式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G试验检测,观察组患者采用半乳甘露聚糖检测。

结果:观察组侵袭性真菌病患者诊断符合率90.00%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

结论:半乳甘露聚糖检测(GM试验)在侵袭性真菌病(IFD)诊断中的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能提高侵袭性真菌病患者的检出率。

【关键词】半乳甘露聚糖检测;侵袭性真菌病;G试验检测【中图分类号】R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02-0095-01研究表明,免疫力较差的机体易引起侵袭性真菌病发生,近年来,肾上腺皮质激素、免疫抑制药物在临床中被广泛应用,同时由于患者导管留置时间较长、器官移植等因素影响,导致侵袭性真菌病患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而实施一项有效的检测方式,对患者预后具有较大影响[1-2]。

因此,我院对半乳甘露聚糖检测(GM试验)在侵袭性真菌病(IFD)诊断中的价值进行研究和分析,可见下文描述。

1.资料和方法1.1 基线资料选取我院侵袭性真菌病患者100例,收治时间在2012年3月至2015年9月期间,按照不同诊断方式分为两组。

所有侵袭性真菌病患者均签署同意书,参与本次研究。

观察组;23例为男性患者,27例为女性患者,年龄在30~55岁之间,观察组患者平均年龄为(42.01±1.27)岁。

对照组;24例为男性患者,26例为女性患者,年龄在31~55岁之间,对照组患者平均年龄为(42.18±1.19)岁。

观察组侵袭性真菌病患者、对照组侵袭性真菌病患者的性别和年龄,各项资料差异不明显(P>0.05),可进行对比。

1.2 方法对照组侵袭性真菌病患者采用G试验检测(采集患者1ml左右的静脉血,离心10分钟,获取血清后,将其放置在样品稀释液中进行混匀,放置在75摄氏度的温度下进行保存,取出后将其冷却,采用本院提供的生物探针检测仪,将试剂溶液0.25ml放置在反应试剂中,将其轻轻摇匀,得到试剂溶液后,每个样本两管,将血清稀释液100ul加入后,将其混匀,放置在动态试管检测仪,75分钟后计算具体含量)。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半乳甘露聚糖检测在侵袭性肺曲霉病患者诊断中的价值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半乳甘露聚糖检测在侵袭性肺曲霉病患者诊断中的价值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半乳甘露聚糖检测在侵袭性肺曲霉病患者诊断
中的价值
半乳甘露聚糖是一种存在于真菌细胞壁的多糖,在感染机体后可被释放出来。

测定BALF中的半乳甘露聚糖含量可以直接反映患者体内真菌感染的程度。

许多研究表明,BALF 中半乳甘露聚糖检测对于IPA的早期诊断和疗效监测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该检测方法简便易行,对患者无创伤,能够多次反复检测,因此具有很强的临床应用价值。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半乳甘露聚糖检测还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目前已有许多临床研究表明,BALF中半乳甘露聚糖检测对于IPA的早期诊断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特别是在免疫抑制状态下的患者,传统诊断方法常常难以满足临床需要,而BALF中半乳甘露聚糖检测则能提供更准确、更快速的诊断结果,对于指导早期治疗和降低患者病死率具有重要意义。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半乳甘露聚糖检测方法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BALF检测需要专业的操作技术和设备支持,相比于其他一些生物标志物检测方法,可能在临床应用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目前对于BALF中半乳甘露聚糖的标准化还存在一定的争议,不同实验室的检测结果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尚需要进一步的标准化研究来保证BALF中半乳甘露聚糖检测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随着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半乳甘露聚糖检测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未来此项检测方法有望成为IPA诊断的重要手段,并在临床实践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尤其是在治疗药物的研发和临床治疗过程中,BALF中半乳甘露聚糖检测能够提供客观的评价指标,为临床医生制定更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依据。

我们对BALF中半乳甘露聚糖检测在侵袭性肺曲霉病患者诊断中的价值充满信心,并期待着它在未来的临床应用中取得更大的进展。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半乳甘露聚糖检测在侵袭性肺曲霉病患者诊断中的价值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半乳甘露聚糖检测在侵袭性肺曲霉病患者诊断中的价值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半乳甘露聚糖检测在侵袭性肺曲霉病患者诊断中的价值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是一种用于肺部疾病诊断的常规检查方法,它可以提供有关肺部疾病病理生理状态的重要信息。

据悉,对于侵袭性肺曲霉病(IPA)患者,BALF中半乳甘露聚糖(GGM)的检测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本文将对BALF中GGM检测在侵袭性肺曲霉病患者诊断中的价值进行探讨。

侵袭性肺曲霉病是一种严重的真菌感染,常见于免疫抑制患者,如肿瘤、器官移植、严重感染等。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曲霉病的发病率不断上升,尤其是影响肺移植、白血病和淋巴瘤等患者的生存率。

为了提高曲霉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效果,BALF中GGM的检测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诊断标志物。

一项在侵袭性肺曲霉病患者中进行的临床研究表明,BALF中GGM的检测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

独立研究者和多中心临床试验均得出相似的结论,即BALF中GGM的检测能够提供高度准确的诊断信息。

通过对BALF中GGM的检测,医生可以及早进行适当的治疗,从而避免病情恶化和患者的过早死亡。

除了在诊断侵袭性肺曲霉病方面的价值外,BALF中GGM的检测还可以用于评估治疗效果和预后预测。

曲霉病的治疗需要长期的抗真菌药物治疗,然而对于一些耐药菌株或耐受性患者来说,治疗效果并不理想。

BALF中GGM的检测可以提供给医生有关病情进展和治疗效果的实时信息,从而帮助调整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值得一提的是,BALF中GGM的检测不仅适用于成人患者,对于儿童和免疫抑制患者同样适用。

在这些特殊人群中,曲霉病的临床表现可能不典型,因此对于早期诊断和治疗尤为关键。

BALF中GGM的检测为这些患者提供了一个快速、准确和非侵入性的诊断方法,对于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半乳甘露聚糖检测对侵袭性曲霉病早期诊断的研究

半乳甘露聚糖检测对侵袭性曲霉病早期诊断的研究

半乳甘露聚糖检测对侵袭性曲霉病早期诊断的研究金欣;尹秀云;陈建魁;于农;左向华;朱晓华;黄媛;佟雅丽;杜宇【期刊名称】《现代检验医学杂志》【年(卷),期】2007(022)005【摘要】目的评价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连续检测血清半乳甘露聚糖(galactomannan,GM)抗原对侵袭性曲霉病(invasive aspergillosis,IA)早期诊断和疗效监测中的价值.方法 92例白血病和造血干细胞移植(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s,HSCT)患者纳入实验研究,共测定标本290份.采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中的GM,检测浓度可达到0.5 ng/ml.结果以1.5为阳性界值,GM检测的敏感性为60%,特异性100%,诊断符合率88%;以0.8为阳性界值,敏感性为90%,特异性95%,诊断符合率94%.连续监测时GM可早于真菌培养方法2~20d预测曲霉感染.在GM阳性患者中,对13例病人进行抗曲霉治疗,10例有效,3例无效死亡.抗曲霉治疗前GM水平呈缓慢上升趋势,保持在较高水平,抗真菌治疗有效病人的GM含量呈下降趋势,无效死亡病人呈上升趋势.结论血清GM检测是对白血病和HSCT患者IA的早期诊断和疗效评价的有用指标.【总页数】3页(P38-40)【作者】金欣;尹秀云;陈建魁;于农;左向华;朱晓华;黄媛;佟雅丽;杜宇【作者单位】军事医学科学院附属医院检验科,北京,100071;军事医学科学院附属医院检验科,北京,100071;军事医学科学院附属医院检验科,北京,100071;军事医学科学院附属医院检验科,北京,100071;军事医学科学院附属医院检验科,北京,100071;军事医学科学院附属医院检验科,北京,100071;军事医学科学院附属医院检验科,北京,100071;军事医学科学院附属医院检验科,北京,100071;军事医学科学院附属医院检验科,北京,10007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57.7;R519.8;R446.62【相关文献】1.曲霉半乳甘露聚糖检测对侵袭性曲霉病早期诊断的实验研究 [J], 金欣;曾利军;王淼;陈建魁;于农;左向华;黄媛;宋世平;尹秀云;朱晓华;郑纳新2.血清半乳甘露聚糖检测用于诊断侵袭性肺曲霉病的研究进展 [J], 华丽;季育华;倪语星3.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的半乳甘露聚糖检测在侵袭性肺曲霉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分析[J], 罗宁;谭世繁;陈惠;张雄;刘传勇4.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半乳甘露聚糖检测对侵袭性肺曲霉病的早期诊断价值 [J], 杜娟;高伟良;冯清洲;刘晅5.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半乳甘露聚糖检测在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侵袭性肺曲霉病诊断中的研究 [J], 李勇;黄慧琴;叶向丽;黄峥慧;林挺岩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血清半乳甘露聚糖检测用于粒细胞缺乏症患者侵袭性曲霉菌病的疗效监测

血清半乳甘露聚糖检测用于粒细胞缺乏症患者侵袭性曲霉菌病的疗效监测

血清半乳甘露聚糖检测用于粒细胞缺乏症患者侵袭性曲霉菌病的疗效监测【摘要】目的:研究以血清半乳甘露聚糖(galactomannan,GM)阳性为起点早期治疗血液病粒细胞缺乏症患者侵袭性曲霉菌病(invasive aspergillosis,IA),监测其动态变化来判断抗曲霉菌疗效的临床价值。

方法:收集2008年3月一2008年9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血液科住院血液病患者中,表现为发热(体温>38.5℃),粒细胞缺乏(中性粒细胞<0.5×1 09/L),经足量静脉使用广谱抗生素后仍发热的患者,抽取血液样本,分离血清,用ELISA法检测血清GM值,以GM阳性为起始点早期治疗IA,从GM值动态变化判断早期抗曲霉菌治疗的疗效。

结果:所有接受抗曲霉菌抢先治疗的阳性组患者,治疗有效的患者中有13例复查血清GM值在治疗后降到正常,治疗无效的患者中有3例复查血清GM值在治疗后无明显变化甚至升高。

结论:以GM检测阳性为起始点的早期治疗可以降低IA的死亡率;GM检测阳性的病人经抗霉菌治疗后,GM值若不降或反而升高则提示治疗疗效差,GM值降至正常提示治疗疗效佳。

【关键词】粒细胞缺乏症;侵袭性曲霉菌病;半乳甘露聚糖;疗效【中图分类号】R557+.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6-368-02前言近年来随着临床上广谱抗生素、皮质类固醇、免疫抑制剂、抗肿瘤药物的大量应用和器官移植术的开展,深部真菌感染的发病率、病死率正逐年增加,其中曲霉菌已成为仅次于白色念珠菌的重要致病菌,在疾病谱中以肺曲霉菌病最常见。

在过去20年内,侵袭性曲霉菌病的发病率增加8倍,其病死率高达50%-60%,甚至高达90%。

侵袭性曲霉菌病(invasive aspergillosis,IA)是一种深部真菌感染性疾病,是指疾病一开始曲霉菌即侵犯深部组织器官或病变从局部开始进一步发展,侵犯各脏器、组织形成感染灶,甚至引起真菌性败血症,以曲霉菌侵袭引起局部组织血栓形成、组织坏死为病理特征。

血清半乳甘露聚糖试验对侵袭性肺曲霉菌感染的诊断价值

血清半乳甘露聚糖试验对侵袭性肺曲霉菌感染的诊断价值

Z h i — g 8 n g, L E I X i a o — l i , L I X i a o — l i a n g .D e p a r t m e n t o f R e s p i r a t o r y a n d C r i t i c a l C a r e D i v i s i o n , H e n a n P r o —
采 用血 清半 乳 甘 露 聚 性判断标准 , 本 次研 究 中包括 8例 G M 阳性 患 者 , 特异性为 9 7 . 6 %, 灵敏度为 7 5 . 0 % 。 结论 重 要 的意 义 , 建议 在 临床 上进 一 步推 广 。
糖试验对侵袭性肺 曲霉 菌感染进行检测 , 有助 于提 高早期诊 断准确率 , 开展 早期治疗 , 对 于改善 患者预后具有 十分
a s p e r g i l l o s i s we r e r a n d o ml y s e l e c t e d, 4 7 s e r a s e Y u m we r e d e t e c t e d wi t h g a l a c t o ma n n a n a n d t he r e s ul t s we r e a n a l y z e d . Re s ul t s Amo ng t h e if f t y — i f v e p a t i e n t s,i n c l u d i n g 4 c a s e s o f c l i ni c a l l y d i a g no s e d I P A ,9
c a s e s o f s u s p e c t e d I F I,4 2 c a s e s o f n o n - I F I;1 . 0 a s p o s i t i v e c r i t e r i o n.I n t h e s t u d y,i n c l u d i n g 8 c a s e s o f GM— po s i t i v e p a t i e n t s,t h e s p e c i ic f i t y wa s 9 7 . 6% .a n d t h e s e n s i t i v i t y wa s 7 5. 0% . Co n c l u s i o ns Th e u s e o f s e l q l m g a l a c t o ma n n a n d e t e c t i o n f o r i n v a s i v e p u l mo n a y r a s pe r g i l l o s i s t e s t i n g,c a n i mp r o v e t h e a c c u— r a c y o f e a r l y d i a g n o s i s ,h a s g r e a t i mp o r t a n c e i n i mp r o v i n g t h e p r o g n o s i s o f p a t i e n t s ,i t ’ S r e c o mme n d e d t o b e f u r t h e r p r o mo t e d i n c l i n i c s .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半乳甘露聚糖检测在侵袭性肺曲霉病患者诊断中的价值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半乳甘露聚糖检测在侵袭性肺曲霉病患者诊断中的价值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半乳甘露聚糖检测在侵袭性肺曲霉病患者诊断中的价值侵袭性肺曲霉病是一种由曲霉属真菌感染引起的严重肺部感染性疾病,常见于免疫抑制患者、深部呼吸道清洁明显受损的患者以及重症监护患者。

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于患者的存活率至关重要。

侵袭性肺曲霉病的临床表现多样,常常缺乏特异性,传统的诊断方法诸如临床体征、影像学检查和曲霉菌培养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需要一种准确、敏感的诊断方法来帮助医生及时诊断和治疗侵袭性肺曲霉病。

半乳甘露聚糖(1,3-β-D-葡聚糖,BG)是真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之一,它在宿主与真菌的相互作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真菌感染的过程中,BG会从真菌细胞壁中被释放出来,引发宿主机体对真菌的免疫反应。

近年来,研究发现测定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的半乳甘露聚糖浓度,可用于侵袭性肺曲霉病的诊断。

本文将讨论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半乳甘露聚糖检测在侵袭性肺曲霉病患者诊断中的价值。

BALF中的半乳甘露聚糖浓度还具有较高的特异性。

与其他临床表现和检查相比,BALF 中的BG浓度在诊断侵袭性肺曲霉病时具有更高的特异性。

一项回顾性研究发现,BALF中的BG浓度对于肺曲霉病的鉴别诊断准确性高达90%以上,而且其特异度也较高。

这意味着BALF中的BG浓度可以帮助医生排除其他类似疾病,辅助诊断侵袭性肺曲霉病。

BALF中的半乳甘露聚糖浓度还能够反映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

一项针对侵袭性肺曲霉病患者的研究发现,BALF中的BG浓度与患者肺部真菌感染的程度密切相关,浓度较高的患者通常病情更为严重。

通过测定BALF中的BG浓度,医生不仅能够及时诊断侵袭性肺曲霉病,还能够评估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为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半乳甘露聚糖检测在侵袭性肺曲霉病患者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它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能够帮助医生进行早期诊断和治疗,减少了漏诊和误诊的风险;它还能够反映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为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提供了依据。

检测半乳甘露聚糖用于侵袭性曲霉病诊断的价值

检测半乳甘露聚糖用于侵袭性曲霉病诊断的价值

检测半乳甘露聚糖用于侵袭性曲霉病诊断的价值王莉;郝飞;钟白玉【期刊名称】《临床皮肤科杂志》【年(卷),期】2005(34)3【摘要】目的:评价ELISA法检测半乳甘露聚糖(GM)用于侵袭性曲霉病(IA)诊断的价值。

方法:建立IA兔模型,采用ELISA法检测连续采集的血清和尿液标本中的GM,同时进行血培养和器官菌落计数。

并对39份IA高危人群血清标本进行ELISA检测。

结果:在24只烟曲霉感染兔中,ELISA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血清,95.0%和78.9%;尿液,90.0%和54.2%。

血培养阳性率仅为5%。

血清GM在感染后24h即可检测出,并与病情严重程度一致。

对高危人群监控发现GM阳性血清12.8%,阴性84.6%,与临床诊断一致。

结论:检测血清中GM的ELISA法可用于实验动物IA的早期快速诊断和病情动态监测,敏感性高于传统血培养方法。

此方法对临床高危人群曲霉感染的监控有一定帮助。

【总页数】3页(P139-141)【关键词】曲霉病,侵袭性;半乳甘露聚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兔【作者】王莉;郝飞;钟白玉【作者单位】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皮肤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19.8【相关文献】1.血清半乳甘露聚糖检测用于诊断侵袭性肺曲霉病的研究进展 [J], 华丽;季育华;倪语星2.血清半乳甘露聚糖抗原及曲霉抗体检测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侵袭性肺曲霉病的早期诊断价值 [J], 徐虹;李理;李伟峰;黄文杰3.连续血清半乳甘露聚糖检测在重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侵袭性肺曲霉病诊断和预后评价中的价值 [J], 贺航咏;丁琳;常硕;栗方;詹庆元4.血清半乳甘露聚糖检测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侵袭性肺曲霉病中的诊断价值[J], 何骞;沈思梅;周威;芮昱雯;李红星;李培;张方;苏欣;施毅5.血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半乳甘露聚糖联合检测在侵袭性肺曲霉病诊断中的价值[J], 李平; 谢博; 杨春华; 史传见; 徐娜; 卢慧慧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半乳甘露聚糖检测在侵袭性肺曲霉病患者诊断中的价值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半乳甘露聚糖检测在侵袭性肺曲霉病患者诊断中的价值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半乳甘露聚糖检测在侵袭性肺曲霉病患者诊断中的价值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是一种通过气管插管或支气管镜等工具将生理盐水或其他溶液注入肺部并进一步抽取的检测方法。

利用BALF可以对呼吸道进行免疫学研究和细胞生物学分析,对诊断和鉴别肺部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BALF中的检测指标也成为了研究肺部疾病的重要途径之一。

半乳甘露聚糖(GM)是曲霉属真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之一,目前已被证实在曲霉菌的感染过程中会释放到血液和组织液中。

半乳甘露聚糖的检测成为了一种重要的诊断方法,尤其是对于真菌感染的早期诊断。

BALF中的半乳甘露聚糖检测对于IA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它可以直接检测到真菌感染的存在,而不需要等待患者产生免疫反应。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半乳甘露聚糖检测对于侵袭性肺曲霉病患者的诊断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一项发表在《感染与免疫》杂志上的研究表明,BALF中半乳甘露聚糖检测在IA的早期诊断中具有97%的敏感性和95%的特异性,对于临床上难以确诊的患者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另一项研究表明,BALF中半乳甘露聚糖检测在IA患者的诊断中具有很高的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能够很好地帮助医生鉴别真菌感染和非真菌感染,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

除了对于IA的早期诊断具有很高的价值之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半乳甘露聚糖检测还能够帮助医生了解感染的程度和预后情况。

研究表明,BALF中半乳甘露聚糖的浓度与患者感染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这对于指导治疗和监测疗效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些研究还发现,在治疗过程中随着疾病好转,BALF中半乳甘露聚糖的浓度会逐渐降低,这也为医生判断疾病的转归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尽管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半乳甘露聚糖检测在IA患者的诊断中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但是在临床实践中也面临一些挑战。

这项检测方法的操作复杂,需要具备专业的技术和设备,这对于一些医疗条件不太完善的地区来说可能会有一定的难度。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半乳甘露聚糖检测对侵袭性肺曲霉病的早期诊断价值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半乳甘露聚糖检测对侵袭性肺曲霉病的早期诊断价值
a n d c o n t r o l g r o u p . GM i n B AL F a n d s e H l m we r e d e t e c t e d b y s e mi — q u a n t i t a t i v e o f EL I S A. Di a g n o s t i c e ic f i e n c y o f BAL F GM d e t e c t i o n we r e e v a l u a t e d b y s t a t i s t i c s . Re s u l t s GM v a l u e o f 0 . 5 a s t h e p o s i t i v e c u t o f v a l u e,s e n s i t i v i t y, s p e c i i f c i t y, p o s i t i v e p r e d i c t i v e v a l u e , a n d n e g a t i v e p r e d i c t i v e v a l u e s o f GM i n B AL F a n d s e I x l m w e r e r e s p e c t i v e l y
p u l mo n a r y a s p e r g i i l o s i s DU J u a n , G A 0 We i — l i a n g ,F E NG Q i n g - z h o u ,L I U Xu a n . ¥T h e S e v e n t h P e o p l e
界值 时, B A L F G M 和血清 G M 检 测 的敏 感 度 、 特异度 、 阳性 预 测值 和 阴性 预 测 值 分 别 为 8 5 . 7 %、 8 1 . 2 %、 6 0 . O %、 9 4 . 5 %; 5 2 . 4 %、 8 9 . 1 %、 5 2 . 2 %、 9 5 . 0 %。 以 G M值 为 1 . 0作 为 阳性 界 值 时 , B A L F G M和血 清 G M的特异 度 、 阳 性 预 测值 均 可 达 1 0 0 . 0 % ,但 B A L FG M 检 测 的敏 感 度 和 阴性 预 测 值 ( 6 6 . 7 %和 9 0 . 1 %) 明 显 高 于 血 清 G M 检 测

半乳甘露聚糖试验对危重症患者曲霉菌感染早期诊断的研究

半乳甘露聚糖试验对危重症患者曲霉菌感染早期诊断的研究

3 9 1 例 重 症 监 护 病 房 收 治 的 患 者每 隔 2 d进 行 一 次 GM 动 态监 测 , 同时 进 行 痰 培 养 及 痰 涂 片 的 真 菌 检 查 , 参 照 不 同 的 吸 光 度 指 数
( AI ) , 对 GM 检 测 结 果 进 行 分 析 , 比较 用 药前 、 后 GM 的 变化 。 结 果 当 AI ≥0 . 5 , GM 检 测 敏 感 性 为 9 2 . 6 8 ( 7 6 / 8 2) ; 当 AI <
va l u e o f e a r l y di a gn os i s o f As pe r gi l l us i nf e c t i o ns .M e t h o ds GM d yna mi c mo ni t o r i n g we r e pe r f o r me d on 3 9 1 pa t i e nt s i n i nt e ns i ve c a r e u ni t e ve r y 2 d a ys, a nd s pu t um c ul t ur e a nd s me ar f or d e t e c t i on o f As pe r gi l l u s we r e c ond uc t e d s i mu l t a ne ou s l y .The r e s u l t s o f
t h e Fi r s t Pe o pl e s Ho s p i t a l o f Fo s h a n, Fo s h a n, Gu a n g d o n g 5 2 8 0 0 0, Ch i n a )
Ab s t r a c t : O b i e c t i v e To mo n i t o r t h e s e r u m g a l a c t o ma n n a n ( GM )o f c r i t i c a l l y i l l p a t i e n t s d y n a mi c a l l y a n d e s t i ma t e i t s c l i n i c a l

血清半乳甘露聚糖对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早期诊断价值

血清半乳甘露聚糖对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早期诊断价值
法 采集 7 4例 II 危 因 素 患 者 的 18份 血 清 , 用 双 抗 体 夹 心 酶 联 免 疫 吸 附 分 析 (LS 法 测 定 抗 真 菌 治 F高 7 采 E IA)
疗 前 后 GM 抗 原 水 平 。 参 照 I 1 F 分层 诊 断 标准 进 行 评 价 。结 果 G 阳 性 患 者 2 M 4例 , 中确 诊 组 1 、 其 例 临床
hl i — s v I a e t s r a a —e a v a e t. n lso s T esn ivt f eu aos i GM p i eI t nswa etn t t GM n g t ep t ns Co cu in h sii o rm n g n o t i F pi mo h h i n i i e t y s
rs ikpa e t i t n swe ec e td. r oH ce ELI SA s a wa asy susd t a ay etec n geo e on lz h ha fGM n ge .Re u t A c o d n t h ee l at n i s ls c r i g ot e' - tit l v l any e e FIda o i,1 9,1 a d 4 p te t we ei nt e a G M p i v n pr v n, o a e p s i ea d i - ofI i g ss , n 0n ain s r de i d s i f ost ei i o e pr b bl, o sbl n a r p o bl r u e p ci l . ep e le eo r ba eI g o ps s e t y Th r va nc fGM e e4g o psW a % , 4% , 4% a d 4% , s c v l Th FI r ve i t s r u s 50 6 nh 3 n 1 e r pe t ey. e i

探讨半乳甘露聚糖(GM)试验对侵袭性肺曲霉病(IPA)的诊断价值

探讨半乳甘露聚糖(GM)试验对侵袭性肺曲霉病(IPA)的诊断价值

探讨半乳甘露聚糖(GM)试验对侵袭性肺曲霉病(IPA)的诊断价值(安徽医科大学附属阜阳医院呼吸内科安徽阜阳236000)【摘要】目的:分析探讨IPA(侵袭性肺曲霉病)诊断中GM(半乳甘露聚糖)试验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8年12月来我院诊治的50例IPA高危患者为研究对象,血清GM水平均采用ELISA(双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进行检测。

结果:研究中50例患者中,确诊患者共有3例,构成比为6%,临床诊断患者共有9例,构成比为18%,拟诊患者共有20例,构成比为40%,还有18例患者被排除IPA感染,构成比为36%;将确诊、临床诊断与拟诊患者归为观察组,共有32例患者,构成比为64%,将排除IPA感染的患者归为对照组,共有18例,构成比为36%;GM试验敏感性高于G试验,利用两种联合检测时,诊断敏感性明显提高。

结论:IPA诊断中GM试验具有良好的诊断价值,联合G试验利于提高诊断敏感性,但需结合患者临床表现、基础情况、影像学检查结果等,最大程度上将临床诊断率提高,降低假阳性率。

【关键词】侵袭性肺曲霉病;半乳甘露聚糖;诊断;价值【中图分类号】R5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2-0128-02以往临床上通常会选择采用传统检查方式对IPA进行诊断,但存在较高误诊率与漏诊率,极易导致患者过度治疗或者治疗不及时,将IPA患者病死率提高[1]。

所以临床亟需寻找一种高特异度与灵敏度、快速、简便的方式对患者进行诊断[2]。

现阶段,血清特异性抗原检测备受临床关注,GM(半乳甘露聚糖)是临床用来对侵袭性真菌病感染进行检测的一种抗原[3-4]。

有研究显示,GM试验属于一种非侵入性检查方式,在造血干细胞移植、血液病检测中的特异性与敏感性较高[5]。

本研究主要针对IPA诊断中GM试验的应用价值进行探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取2017年7月~2018年12月来我院诊治的50例IPA高危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知情同意;②同意行肺组织活检或者纤维支气管镜下取肺泡灌洗液进行GM检测;③存在曲霉菌感染病史;④可从痰标本中找到真菌菌丝。

半乳甘露聚糖试验诊断侵袭性曲霉病的评价——一项荟萃分析

半乳甘露聚糖试验诊断侵袭性曲霉病的评价——一项荟萃分析

半乳甘露聚糖试验诊断侵袭性曲霉病的评价——一项荟萃分析唐晓丹;汪复【期刊名称】《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年(卷),期】2007(007)001【摘要】侵袭性曲霉病(invasive aspergillosis,IA)多见于免疫缺陷患者,据报道在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受者中IA发生率为8%~15%,在实体器官移植受者中为5%~15%,且病死率可高达30%~70%。

然而IA的早期诊断仍是临床上的难题,因为确诊标准需要组织活检镜检或培养阳性,但真菌培养阳性率低且费时,而组织活检可行性差。

目前已研究了很多非培养检测方法,包括检测真菌特异抗原、真菌代谢产物或真菌DNA,如抗原β-葡聚糖(存在于大部分真菌,除外隐球菌和接合菌)、半乳甘露聚糖(galactomannan,GM);GM大部分存在于曲霉,是曲霉生长过程中释放的细胞壁多糖成分,还存在于青霉)等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总页数】1页(P8)【作者】唐晓丹;汪复【作者单位】无【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78.5【相关文献】1.痰真菌培养联合半乳甘露聚糖试验对侵袭性肺曲霉病的诊断价值 [J], 刘利华;张玉芹;董海新;刘旋2.半乳甘露聚糖试验对侵袭性曲霉病诊断价值的回顾性分析 [J], 史利宁;李芳秋;邵海枫;王立魁;王卫萍;黄梅3.1,3-β-D-葡聚糖和半乳甘露聚糖试验在非粒细胞缺乏侵袭性肺曲霉病诊断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J], 蔡学究;戴建强;邓小玲;张亮达;陈坤;黄显华4.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半乳甘露聚糖检测对侵袭性肺曲霉病诊断价值的meta分析[J], 蔡开霞; 周晶; 曹薇; 王胜昱5.肺泡灌洗液半乳甘露聚糖试验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侵袭性肺曲霉病的诊断价值及影响因素分析 [J], 郭萍;刘洋;魏丹丹;万腊根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半乳甘露聚糖检测用于侵袭性曲霉菌早期感染诊断的研究
目的评价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半乳甘露聚糖(GM)抗原在侵袭性曲霉菌(IA)早期感染诊断和疗效监测中的临床价值。

方法以62例呼吸内科、重症医学科及血液内科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患者为研究对象,针对患者连续检测,共检测标本188份。

采用ELISA法测定患者血清中GM含量,测定浓度可达0.5ng/ml。

同时对所选病例进行G实验检测和真菌培养,所得结果与GM结果联合分析。

结果以1.0为阳性界值,GM检测的敏感性为53.8%,特异性100%,诊断符合率88.7%;以0.5为阳性界值,敏感性为84.6%,特异性96.7%,诊断符合率95.2%。

G实验显示以GM0.5为阳性界值GM阳性患者血浆(1-3)-β-D-葡聚糖含量为(68.58±12.76)pg/ml,GM阴性患者血浆(1-3)-β-D-葡聚糖含量为(3.18±1.25)pg/ml,两组数据经t-检验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GM检测可早于真菌培养方法9d预测曲霉感染。

曲霉菌感染患者GM的连续监测显示抗曲霉菌治疗前GM水平保持在较高水平,抗真菌治疗有效患者的GM 含量呈下降趋势,无效死亡患者仍保持较高水平。

结论血清GM检测是侵袭性曲霉菌早期感染诊断和疗效监测的有用指标,与G实验联合应用判断效果更好。

标签:半乳甘露聚糖;曲霉菌;早期感染
近年来侵袭性曲霉菌感染(IA)发病率逐渐增多,已经成为免疫功能低下患者致死率高的主要原因。

有报道称在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患者中IA的发病率为2%~26%,实体器官移植患者中的发病率为1%~15%,死亡率可达到74%~92%。

在中性粒细胞减少的患者(抗肿瘤治疗后)和使用免疫抑制剂(干细胞移植、器官移植特别是骨髓抑制)或皮质类固醇的患者,患者一旦发生曲霉菌感染,死亡率高达50%~90%。

研究开发早期、快速、准确的诊断方法对疾病的预后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半乳甘露聚糖(GM)是曲霉菌丝壁上的热稳定多糖抗原,有一个非免疫原性甘露聚糖核心和含半乳呋喃糖基的免疫反应性侧链。

其半乳糖残基具有抗原性,目前检测该成分快速诊断曲霉菌病受到广泛关注,被称为最有前景的检测曲霉菌感染的血清学方法。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取自2012年1月~12月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呼吸内科、重症医学科、血液内科住院患者送检的血液、肺泡灌洗液等标本62例。

实验组32例,其中男20例,女12例,入选实验组均符合以下标准:发热(T>37.5℃),经广谱抗生素治疗4d后无效;长期中性粒细胞减少;胸部影像学检查出现新发病灶或出现肺部感染症状。

对照组30例,其中男19例,女11例,为相应科室同时期住院患者,均无深部真菌感染临床症状。

1.2诊断标准IA分3类:第1类确诊IA,第2类高度怀疑IA(也称临床诊断),第3类可疑IA,诊断标准均符合欧洲癌症治疗组织真菌病研究组(EORTC/MSG)制订的IA诊断标准[5]。

1.3样本采集患者每3~4d用真空采血管采静脉血3ml,采血后48h内完成检测。

连续检测GM抗原直到治疗后症状和体征好转、体温下降至正常后2w,或患者死亡,或排除IA诊断为止。

32例实验组共检测血清样本128份,30例对照组检测样本60份。

所有患者还同时进行影像学检查,痰或血的病原菌培养,部分患者收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进行培养及肺活检进行组织培养或病理学检查。

1.4 GM检测方法法国BIO-RAD公司的曲霉菌酶免检测试剂盒(PlateliaTM Aspergillus EIA)简述如下:分别加300μl被测血清或(质控物)到每个1.5ml 聚丙烯试管,每个试管加100μl血清处理液,用力混合或震荡以彻底混匀试管,100℃水浴3min,10000g离心10min,上清液用来检测GM抗原。

每个孔中加50μl酶结合物,然后加50μl处理过的血清标本上清液或质控物,封板37℃干燥孵育90min,洗涤5遍,每孔迅速加200μl底物显色剂,避光室温下孵育30min,每孔中加入100μl终止液,波长为450nm下测试每孔的吸光度(A值)。

每次实验cut-off值均值必须在0.3~0.8之间,阳性对照/cut-off值均值大于2,阴性对照值/cut-off值均值小于0.4作为实验内质控。

2次连续采集样本均为阳性或者同一份标本连续两次检测均为阳性才能判断该实验结果为曲霉菌感染阳性。

将IA 刚开始治疗时所测得的GM光密度与含1ngGM标准品所测得的光密度的比值(GM指数GMI)作为基础值。

在第7d治疗结束时采血样测得的GMI与基础GMI相比较,当增加1.0时,被认为治疗失败。

在第14d治疗结束时采血样测得的GMI与基础GMI相比较,当增加1.0,被认为治疗失败。

1.5 G实验检测方法真空采血管取静脉血3ml后,混匀,3000r/min离心1min 得富含血小板血浆,分离出血浆在10min内使用,取上述富含血小板血浆0.1ml 加入装有0.9ml样品处理液中轻轻混匀后,70℃保温10min,取出后立刻放入冷水浴中3min冷却至30℃以下,即为待测血浆样品,取待测血浆样品0.2ml加入反应主剂中,轻轻混匀20s待完全溶解后用微量加样器转移至10×65mm无热原平底反应管中,立刻插入MB-80微生物快速动态检测系统中进行反应,反应结束后自动计算含量。

2结果
2.1不同界值时血清GM的结果及敏感性和特异性患者血清的GM值计算公式为被检血清A 值/cut-off均值A值。

如果以GM值1.0为阳性界值判断标准,0.8<GM值<1.0为可疑判断标准,实验组32例患者中7例阳性,阳性率21.9%,3例可疑,22例阴性。

对照组30例全部阴性。

如果以GM值0.5为阳性界值判断标准,实验组32例患者中13例阳性,阳性率40.6%,19例阴性,对照组30例中1例阳性,29例阴性。

以GM值1.0为阳性界值判断标准,曲霉菌ELISA 检测方法的敏感性为5
3.8%,特异性为100%,假阳性率为0,假阴性率为30.8%,诊断符合率为88.7%;而以GM值0.5为阳性界值判断标准,曲霉菌ELISA检测方法的敏感性为8
4.6%,特异性为96.7%,假阳性率为6.1%,假阴性率为1
5.4%,诊断符合率为95.2%。

因此以GM值0.5为阳性界值时,虽特异性有所下降,假阳性率略有升高,但敏感性和诊断符合率明显升高,假阴性明显下降。

2.2 GM 实验阳性与G实验结果以GM值0.5为阳性界值,GM阳性患者血浆(1-3)-β-D-葡聚糖含量为(68.58±12.76)pg/ml,GM阴性患者血浆(1-3)-β-D-葡聚糖含量
为(3.18±1.25)pg/ml,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连续监测GM值与疗效的关系GM检测同时对患者进行标本接种培养,结果显示GM检测阳性可早于真菌培养方法9天预测曲霉感染,且对13例GM 阳性患者进行抗曲霉菌治疗,9例有效,4例无效死亡。

每3~4d采集患者静脉血进行GM值测定,连续14d,发现4例治疗无效死亡患者的血清GM值居高不下或进行性升高,9例治疗有效患者的血清GM值呈现下降趋势。

3讨论
侵袭性真菌感染是指侵袭性深部组织和内部以及全身的真菌感染,包括深部组织感染和真菌血症。

近20年来,由于大剂量广谱抗生素、抗肿瘤药物及免疫抑制剂的长期应用,各种导管在体内的介入以及恶性肿瘤艾滋病等免疫功能低下患者的不断增加。

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发病率明显上升,在医院感染中占有重要地位,日益成为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5]。

侵袭性真菌感染临床诊断比较困难,临床表现可因感染部位不同、临床症状体征不具有特异性,而不易与细菌感染相区别。

目前GM诊断IA还存在着患者因素、实验标准、标本因素等问题,因此需要针对不同科室的患者群以及标本类型等统一实验条件,选取合适的OD值及阳性界值,使各实验室之间具有可比性。

该实验选取了呼吸内科、重症医学科、血液内科的标本,但未详细区分标本类型是血液还是肺泡灌洗液,且收集标本量较少,这在今后的实验过程中需加以改进和丰富标本量。

总之,GM检测IA具有早期、快速、敏感性高、特异性高、诊断符合率高等特点,有待于在临床实验室广泛开展,在临床诊断IA时需综合临床症状体征及其他诊断措施,达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降低病死率目的。

参考文献:
[1]Yilmaz Turay U,Yildrim Z,Turkoz Y,et e of pleural fluid C reactive protein in diagnosis of pleural of effusion[J].Respir Med,2000,94(5):432.
[2]Anthiong PCY,Shiu SC,Tak WL,et al.Thoracoscopic management of malignant pleural effusions[J].Chest,1996,109:1234-1236.
[3]曾治平,罗江洪.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实验室诊断研究进展[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0,30(16):2391-239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